关于世界电影史研究报告

2024-07-15

关于世界电影史研究报告(精选8篇)

关于世界电影史研究报告 第1篇

电影艺术,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响以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

17世纪,牛顿首次发现了反映在人的视网膜上的影像不会立即消失的这一重要现象。1824年,英国的比的马克罗格在伦敦公布了“视觉暂留”理论,指人眼在观看运动中的影像时,每个影像都在消失后仍在视网膜上滞留不到一秒的时间,正是由于这种特性人眼才能在视网膜上组合成影像运动。

1822年法国的约瑟夫-尼埃浦斯拍摄出了人类第一张原始照片,曝光时间长达14小时。此后,照相术发展迅速。

1888年,美国乔治-伊士曼发明了胶卷,并于1894年与爱迪生合作制成“活动电影视镜”

1895年,法国鲁米埃尔兄弟制造出能将影像放映在白色幕布上的电影机后,真正的电影终告问世。

在电影发明之初,它通常被视为一种新奇的技术用来向人们展示游艺场的新奇节目。例如:鲁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工厂放工、街头即景、婴儿午餐等等;爱迪生则拍摄了动物表演、歌舞演出、拳击比赛等,并为这类拍摄建立了专门的摄影棚。直到后来,才成为一种文艺现象,并且出现了故事片、新闻片、教课片、美术片四种基本类别的电影。早期电影比较简单,只有视觉运动的组合,只有黑白色,而没有其他颜色。银幕中的景象同现实相距甚远。

给电影增加声音和色彩的尝试几乎在无声黑白电影问世后就立即开始了。在1928年第一部有声电影问世。

给电影配声的方法大致有三类:音乐伴奏、音响效果、真人配音。

初期有声电影的问世之被看做一种新技术的发明,只有到了爱森斯坦、克莱尔等一些艺术家发展了音画关系,声音才成为电影的一个艺术元素,电影才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无声电影时期,很多故事片采用给某一场景涂上单色的方式来加强情绪效果,如把夜景涂成蓝色,恐怖场面涂成红色。也有过逐格涂染多种颜色的艰苦尝试,如1913年拍摄的意大利影片《庞贝末日记》,其中的维苏威火山爆发的场景就出现了红色与黄色的大火焰以及深蓝色的天空,1925年拍摄的苏联影片《战舰波将金号》起义后的战舰上升起了红旗。从20世纪开始,这种原始的加色法被减色法所取代。美国片《宾虚传》和《黑海盗》中的一些场景就是这样制成的。

知道1935年,三色的色彩系统终告问世,才拍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影片《名利场》。

电影艺术手段,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电影艺术开始是纯视觉的。

电影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反映,必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并受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潮、哲学美学思潮、文艺思潮的影响,所以在电影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的思潮和流派。

以法国和德国为中心,自20世纪10年代末开始,20年代进入鼎盛的时期的欧洲先锋派电影就是19世纪末于欧洲兴起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在电影中的反映。其后的超现实主义电影,则是把文学上的超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应用于电影,强调无理性行为的真实性,表现梦境、情欲和幻觉。

而1919至1924在德国盛行的表现主义电影,把文学尤其是戏剧和绘画上远离传统的表现主义风格运用于影片的创造,是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现实生活的极度惶恐的心情的反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好莱坞商品化了现代电影,是在经济大萧条的冲击背景下产生的。其中许多影片避开现实,而为观众编织梦幻,是观众的到暂时的陶醉,致使好莱坞赢得“幻梦工厂”的称号。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个重要的现实主义运动,也是意大利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1958-1959年的法国“新浪潮”电影,兴起在法国电影业的经济困境之中。存在主义思潮渗入电影,使现代派电影故事片领域表现唯我主义和合非理性主义,表现人“内心孤独”以及人与人之间“无法交流”的生存状态。现实主义电影则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艺术传统,以其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内心世界和社会生活的功能,以其广为群众的所接受的意愿和感情,适应他们的审美需求,在电影艺术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电影观念的变化表现在力图摆脱舞台剧的影响,追求多侧面、多层次发硬认得内心世界,追求生活化,尊重观众的审美情趣等等方面。

电影的特性;

1.综合性:电影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综合体,电影像时间艺术那样,在时间的流逝中,展示画面,延续形象;电影又像空间艺术那样,在空间的呈现面上展开形象,一身兼有叙事和造型的双重表现力。电影还吸收文学、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元素,融合成一个具有崭新特质的艺术整体

2.视象性:电影是诉诸视觉为主的视听艺术,它主要以画面塑造形象,叙述故事,抒发感情,阐述哲理。它的镜头、色彩和光影等外在因素直接构成形象的感性形式,镜头画面美是整部影片审美价值的重要条件,影片内容是通过可见的人物造型、环境造型在银幕上展现出来的。

3.逼真性:由于电影以活动的摄影为自己的基本表现手段,所以它能逼真的记录现实生活中人和物的空间状态以及其流动演变形态,同时又能在在线事物的声音和色彩,具有其他艺术难以达到的真是直观的效果。

4.运动性:由于电影是在延续实践中变化画面完成叙事功能的,电影又通过每个画面的内部的运动再现现实世界中人物和事物的流动演变形态,电影还通过摄影机产生多变的景别、角度、场面和空间层次,达到多变的视象效果。

5.蒙太奇:它是电影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将一部电影中所要表达的内容分成不同的时间】不同空间、不同视点的镜头加以拍摄后(实质上是电影艺术对生活的分切、选择、和概括),再按照原定的创作构思把这些镜头有机的组合成一个连续的、完整的运动整体,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抒情、衬托、悬念、象征等作用,完成叙事、抒情、塑造形象和阐发哲理的艺术任务。因而,蒙太奇是电影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

6.群众性:电影拥有广大的观众。电影作为直观的艺术,十分通俗,使不同文化水平甚至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人们都能看懂;从技术上看,一部电影的制作以后可以供成千上万的人们欣赏观看。此外,电影的商品属性要求通过票房回收成本,获得盈利,所以影片应该适合广大群众的审美水平和欣赏趣味。

7.技术性:电影是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创造形象的,在电影的发展过程中,技术上的每一个细小的进步都对电影艺术有重大的影响,电影艺术的特性往往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这是电影与其他艺术相区别的时代标志。

电影理论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的传统电影理论阶段和五六十年代以后的现代电影理论阶段。

电影评论

应用人文社会科学原理和方法论以及电影原理,分析电影作品和电影现象,指导电影创作的学术性实践活动。20世纪初,先锋派电影理论家首倡电影批评活动,宣扬印象主义电影、纯电影、抽象电影、达达主义电影和超现实主义电影等形形色色的先锋拍电影作品。

传统电影批评的四要素是:1.作品的内容与形式2.作者的创作意图3.作品反应的现实4.对读者的影响。

传统电影批评的类型可以区分为:确立电影一般艺术价值的理论批评和关注创作方法的使用批评;关注社会价值的社会道德批评和关注欣赏价值的审美批评。反映论的电影批评则更加注重电影反映生活的”真实性“,甚至成为对生活的评论。传统的使用批评还可以再分为印象式批评和批判式批评。印象式批评是从批评家的所思所感出发辨析作品价值;判断式批评是根据主题、结构、文体、风格的一般标准来分析和解释作品的效果。

真实美学: 巴赞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美学的系统化概括。

真实美学的特点,1.关注直接现实性的主题。如失业、贫苦、妇女地位、对法西斯势力的揭露2.通过普通人的真实生活遭遇反映当代社会问题,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 3.注重叙事的时空完整性4.强调镜头段落--长镜头、景深镜头、自然光创造的真实感,采用“摄像机扛到街上”的实景拍摄原则,追求记录风格5.提倡非表演性,反对好莱坞明星制度,兼用职业演员和非职业演员。

长镜头美学

巴赞对电影真实美学的形式化概括和称谓。

主张采用长镜头和景深镜头结构的影片的“长镜头美学“,是实现巴赞县市之一电影的理想的实践原则,”首先是一种本体论立场,而后才是一种美学立场“。

关于影视色彩原理分析 1.红色。

身世:红色是最初的颜色。

黑格尔言,红色看起来就像是“最具象的颜色”。两个基本经验:血和火。中国文化,古人尚红。昂贵、奢侈的象征—古罗马。红色与女性。红色与爱情。禁止的颜色。绘画与影视经典应用:

杨·凡·艾克《包着红头巾的男子》《卡农的圣母》 马蒂斯《红色的和谐》《红色的画室》 安东尼奥尼《红色的沙漠》 弗朗索《红色小提琴》 罗兰·乔菲《红色禁忌》 阿尔莫多瓦《高跟鞋》 Albert Lamorisse 《红气球》 基耶斯特洛夫斯基《红》 2.蓝色。

身世:最晚被命名的颜色。

歌德言,蓝色给眼睛一种特殊的几乎无法言说的感觉,如用看到眼前飘过的令人愉快的事物,会不由自主的跟随它。我们喜欢蓝色并不是说它强迫我们去看,而是它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天空之蓝,遥远而高贵。象征之蓝:忠诚与渴望。

女权之蓝;蓝袜子俱乐部(用以讽刺有文化的女人)政治之蓝;包容与理性。负面之蓝;冷漠而忧伤。

东方之蓝:青出于蓝。神话元素,东方古典少女,瓷器等等。艺术典例:

毕加索的蓝色时期 《诗人沙特画像》《相会》《人生》《悲剧》《老犹太人很男孩》《一个盲人的早餐》《卡萨赫马斯的葬礼》 东山魁夷的青,《青青世界》

在西方,青色是“精神和孤独,憧憬和乡愁之色他通常带有颓废和死的诱惑的调子”如,圣母像,哥特式建筑

在东方,青色属于绿的世界,是万物生长的标志。如,瓷器,素雅和恬淡,对于生活的一种微笑。日本江户时期“浮世绘”流传,干净的、幽玄的日式气质。北野武之蓝。纯净的天空和大海《小奏鸣曲》《去年夏天,宁静的海》,人们寻求安宁、慰藉和归宿的场所。《菊次郎之夏》

天蓝色的风铃 童话的纯净和感动 基耶斯特洛夫斯基《蓝》,蓝色代表自由,当然也指平等,更可以容易的理解为博爱。蓝是安静的忧伤,是潮湿的唯美,是痛苦的束缚,是暗涌的力量,更是对自由的长久向往。3.黄色

古代东方,至高无上的颜色,权利的象征。光明 西方,象征自私、背叛。受骗的丈夫,怯懦,胆怯,不可靠。正面之金色,反面之黄色。绘画之黄与金

梵高 《向日葵》《黄房子》《夜间咖啡馆一室内》《收获景象》《午睡《麦田与收割者》

提香的颜色,《圣母升天》使得人物鲜活、奔放,而作品气质饱满、高贵。《达娜厄》

罗丹“黄金—金钱—价值” 克里姆特 欲望 诱惑 电影之黄与金

陈凯歌《黄土地》 沉稳的黄土 不时跳跃的鲜黄 高地平线构图法

《末代皇帝》 摄影师斯特拉罗

奢华风格 将色彩与溥仪心灵上的觉醒和谐统一。摄影师威利斯 《 教父》琥珀色 在不同的时代段落中改变灯光和拍摄结构,保持一贯的黄色调。

基耶斯特洛夫斯基《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金黄色的滤镜,很温暖的色调 金色在中世纪为白色提升,宗教意义是超凡之光

关于世界电影史研究报告 第2篇

《监狱疯波》

导演:贝瑞·斯考尼克

演员:维尼·琼斯、大卫·凯利、大卫·海明斯

故事发生在英国--这个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著名球星丹尼·米安(维尼·琼斯饰)正处在自己足球生涯的顶峰,不断的进球,不断的胜利,使丹尼拥有一切让旁人艳慕不已的东西:大把的金钱、豪华的跑车和美丽温柔的名模女友。

只可惜厄运很快就降临到丹尼的头上,在一场重要比赛前夕,他和朋友因为喝醉酒打人闹事而被毫不留情地投入了监狱,曾经奢侈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就在丹尼在百无聊赖中虚耗自己的生命时,典狱长(大卫·海明斯)却分配他一项特殊的任务——训练一支由监狱里的警察组成的半职业足球队,典狱长期望这支由他自己组建的球队能在丹尼的调教下拿下本赛季的冠军。丹尼并没有答应典狱长,而是要求由他挑选犯人来组成一支球队,严加训练后作为警察队在赛季前的热身球队,典狱长答应了,接下来,就看丹尼如何在一大堆奇形怪状的强盗、小偷和杀人犯中挑出一支足球队来训练他们......

《一球成名》Goal

导演:丹尼·加农

演员:库诺·贝克、斯蒂芬·迪兰、安娜·弗莱尔

出生在洛杉矶的墨西哥男孩迭戈梦想成为一名伟大的足球运动员。天才洋溢的迭戈被球探发现,得到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加入英超劲旅纽卡素梦想与现实绝非一步之遥。艰苦训练和场内场外的无数白眼都是上天对迭戈诚意的考验连翻激战过关斩将迭戈能否在精英云集的绿茵场实现梦想,从此面对完全不同的欧洲舞台……

该片主要讲述的是出生在洛杉矶的墨西哥男孩迭戈梦想成为一名伟大的足球运动员。在自己的努力和球探的发掘下,终于为自己赢得了一份签约英超着名俱乐部纽卡斯尔联队的合同,从此要面对完全不同的欧洲联赛舞台。

《胜利大逃亡》Victory 1981

导演:约翰·休斯顿

演员:西尔维斯特·史泰龙、迈克尔·凯恩、马克斯·冯·赛多

这部由美国和英国于1981年联合摄制的足球巨片除了由当时如日方中的硬派巨星史泰龙领衔主演之外,还囊括了球王贝利和足球皇帝贝肯鲍尔以及一大批上世纪80年代初红得发紫的足球巨星们。故事取材于二战时期一段真实的史实,讲述了一群盟军战俘组成的足球队挫败纳粹德国的球队,从而粉碎其妄图利用足球比赛挫败盟军士气的阴谋。影片高潮迭起,惊险曲折,特别是在结尾之处,足球巨星们在绿茵场上的一个个精彩绝伦的表演镜头,至今仍深深留在许多球迷和影迷的梦幻中。

《足球是我们的生命》

导演:TomyWigand

主演:乌韦·奥奇森内希

,德国电影大奖把男主角金像奖授予了《足球是我们的生命》的主演乌韦.奥奇森内希,这是电影史上第一部足球题材的影片获得电影大奖,是《胜利大逃亡》在54届奥斯卡中惜败《火的战车》后的事情。叫好叫座的足球影片不能受到电影奖项评委们青睐的主要原因,不知是因为足球运动与电影艺术“文武不相容”,还是因为电影圈中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们鲜有球迷,总之,这部《足球是我们的生命》让足球电影终于风风光光地扬眉吐气了一遭。

影片里那些可爱的球迷,一直令人艳羡不已。他们能在自己凡俗的生活之外,集中精力热血沸腾地去做一件事,这样的超脱与非功利在我们的内心里,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了。他们的真诚与执著,能够唤醒我们的记忆,一种关于纯真关于美好的记忆。

然而,虽然是一部喜剧片,《足球是我们的生命》却能寓思于笑,让你在捧腹大笑之际,不得不思考一个沉重得几近郁闷的话题:我们生而为人,是为了什么———其实,影片似乎又给了我们答案,并且从片名上就给了我们答案:足球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当然,这样的答案并非确指,它的意思大抵是说,在我们的生命中,除了名誉,除了权利以外,应该还有像足球一样足以打动人心的记忆、情感以有其它的物与事。

《我也有爸爸》I Have a Dad

导 演:黄蜀芹

主 演:吴大维、王泉、马晓晴、薛佳凝

本片讲述的是一个白血病孤儿与一个足球明星的故事。淘气而自卑的白血 病孤儿大志为了虚荣心,自吹自己是足球明星林天海的独生子。足球明星 出于同情也为了给他树立生活信心,答应了他的请求,这是一个平淡而真 挚的故事,于平凡中,给人以某种忍不住眼泪的冲动。如同烹饪高手手中 的家常菜,一样的佐料一样的调料,却就是不是一个味。

《京都球侠》1987

导演:谢洪

主 演:张丰毅、宝丽娜·拉芳、孙敏、姜昆、陈佩斯

这是一大群相声和喜剧演员演出的悲剧片,姜昆、陈佩斯、唐杰忠等人所饰演的引车卖浆者流组成的一只爱国球队“青龙队”与外国水手组成的“海盗队”进行一场比赛中艰苦地胜战了对手,保住了民族的尊严,他们的胜利却成为卖国的朝廷杀他们的理由。这部由谢洪导演的影片巧妙地运用了黑色幽默手法,比《少林足球》早拍摄的影片开了使用武功踢足球的先河。但真正叫绝的,却是清廷大臣们在球场上面对对方的进攻,高举令旗大叫“趴下”的镜头,这个场面使很多人笑过之后眼里包满泪水。

《防守反击》2000

导 演:梁天

演员:曾志伟、李成儒、李湘

关于世界电影史研究报告 第3篇

语言学派翻译理论不同于传统的经验翻译理论, 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引入了众多现代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形成了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 外延不断延伸的重要翻译理论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奈达, 他提出的最重要的理论是“功能对等理论”, 该理论揭示出翻译不仅仅是文字之间的对等, 还应该是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 语言之间的转换还应该包含四个方面的对等: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问题对等, 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 形式其次”。这里的意义不仅仅是文字的意义, 还包括文字背后的深层次意义, 例如: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等。

电影翻译借鉴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功能对等理论”侧重意义的对等, 电影翻译则是看重电影意义的传递, 两者在理论上有着切合点。在电影含义传达过程中, 应该以奈达的理论作为翻译的指导思想, 侧重电影意义的传递。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 为了真实传达原文含义和避免文化上带来的差异, 我们可以参照奈达的翻译范式来操作。第一, 努力使译文最接近原文, 但是这种接近永远都不可能是100%的, 但是只要我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可以。第二, 如果译文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 译者可以通过修改原文达到原文文化和语义的准确传达, “White as snow.”这句话放在有雪的地方, 一点问题也没有, 但是如果放在中国南方, 他们可能就很难理解。所以, 面对这种情况, 译者可以调整“snow”的词义, 译成白鹭、莲藕等。第三, 如果单纯的形式改变依然不能达到传递准确文化和语义信息的目的, 那么译者可以根据原文的文化和语义“重创”译文。在汉语中很难找到一个标准的句型与英文对等, 那就需要译者对原文句型转换成目的语的结构, 通过目的语来实现文化等深层次东西的传递。

电影翻译切合了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目的的价值衡量, 电影传递给观众的不是简单的对话和旁白, 更是一部艺术品, 包含了丰富的风土人情、历史渊源和导演思想。

二、文化学派翻译理论对电影翻译的影响

文化学派翻译理论在中国翻译界影响比较大, 西方也称文化学派翻译理论为“描述翻译研究”, 文化学派翻译理论主要侧重文化在文本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并采用描述性的研究范式。国外电影在艺术思维表达方式和审美上都存在其独特性, 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电影中蕴含的深层次的内容和主题, 翻译出来的电影就失去了电影原来的艺术价值。以好莱坞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中的台词为例:

例1:Guard:We’re under attack!Light the signal!有人偷袭, 快点烽火。

例2:Guard:Now all of China knows you’re here.警报马上就传遍全国。

例1可以看到原文台词非常简洁, 有力度, 表明了当时的情况非常的紧急。如果直译是“我们遭袭击!点信号!”, 显得情况并不是很紧急, 危险程度不强, 而译者翻译成“有人偷袭, 快点烽火。”选用了四字词语, 补充“快”字, 音节对称且突出情况紧急, 并明确所点信号 (signal) 为烽火, 使观众一目了然。例2按照原文语义翻译是“现在全中国都知道你来了。”译文在力度上显得平庸和缺乏气势, 不符合守卫战士那种刚毅的性格。但是译成“警报马上就传遍全国。”语气显得果敢和危机, 充分体现了原文的文化意境, 合乎汉语注重逻辑连贯, 注重意合的特点。抓住电影原文中的文化内涵和语义特点, 传达出了电影的信息, 而不是单纯的注重原句式和结构。

三、翻译理论和学派由于着眼点不同依然存在很多分析

例如:阐释学派翻译理论、功能学派翻译理论、解构学派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和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这些翻译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对电影翻译理论的补充都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这些理论侧重点不同、操作范式不同、理论基点不同, 但是它们都从不同角度对翻译做了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 弥补了单一翻译理论不足的现状。

这些翻译理论是中外学界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 探索翻译作为一门科学所必须要遵守的原则和研究范式, 这些翻译理论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女性学、历史学、文化学等等, 是一门涵盖领域广, 涉及学科多的理论系统。电影翻译理论的建构需要这些领域的翻译研究成果, 需要把这些翻译理论转换成电影翻译理论的构成。电影翻译理论的完善需要翻译理论的成果, 需要电影翻译研究者既尊重电影这一艺术形式的特点, 又要兼容并蓄的吸收翻译理论的精髓, 弥补自身的理论缺陷, 形成独具特色的翻译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华静:文本类型、语言功能与影视台词翻译中翻译策略的选择——兼析《花木兰》电影台词翻译中的功能等值,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Aug.2007, Volume4, No.8 (Serial No.44)

[2]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 中国翻译, 2000 (1)

[3]孙明磊:影视艺术与翻译审美, 影视艺术与翻译审美, 2007 (21)

[4]蔡东东:英美电影鉴赏, 外文出版社, 2000年版

关于世界电影史研究报告 第4篇

关于世界电影史研究报告 第5篇

导演: 谢洪

编剧: 曹鸿翔 / 李新

主演: 张丰毅 / 陈佩斯 / 姜昆 / 宝丽娜·拉芳 / 孙敏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87

片长: 105分钟

又名: soccer heroes

剧情简介:

清朝末年,欧洲足球队海盗队来华时和驻华外国使馆联队进行了一场比赛。比赛引来了大批民众和朝廷官员观看,海盗队获胜后,队长哈里为博取女友詹尼一笑,竟然用力将球踢向围观的群众和朝廷官员。就在一众外国人哈哈大笑之时,人群中窜出一名大汉,他叫周天(张丰毅 饰),他以高强的球技回敬了哈里。詹尼见此教唆哈里向中方挑战,于是一场中外足球赛大战在即。原来周天是一位曾留学牛津大学并曾担任清朝翰林院编修的进步青年,他深知中、外足球水平的据,单凭一己之力很难为中国人出一口气。于是,周天踏上了访寻民间球侠、为国增光的道路。

《足球流氓》

导演: lexi alexander

编剧: dougie brimson / josh shelov / lexi alexander

主演: 伊利亚·伍德 elijah wood / 克莱尔·弗兰妮 claire forlani / 查理·汉纳姆 charlie hunnam

类型: 剧情 / 犯罪 / 运动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英国

语言: 英语 / 意大利语

上映日期: -09-09

片长: 109 分钟

剧情简介:

哈佛新闻系学生马特(elijah wood 饰)由于舍友在他的衣柜里藏毒,被校方开除,无助的马特无法联系远在喀布尔的父亲,只好打包投奔伦敦的姐姐。

姐夫斯蒂夫态度很不友好,把马特塞给了弟弟皮特(charlie hunnam 饰),皮特是西汉姆联队球迷组织gse的领袖,他很快让美国佬马特见识了英国球迷的热血,马特体内的懦弱伴随着他挥向敌对球迷的拳头消失了,皮特让他逐渐融入这充满啤酒跟暴力的环境。

《高山上的世界杯》

导演: 宗萨钦哲仁波切

编剧: 宗萨钦哲仁波切

主演: orgyen tobgyal / neten chokling / jamyang lodro

类型: 喜剧 / 运动

制片国家/地区: bhutan / 澳大利亚

语言: 北印度语 / tibetan

上映日期: -04-21

片长: 93 分钟

又名: 小喇嘛看世界杯 / the cup

剧情简介:

,法国世界杯如火如荼,点燃全世界的热情,甚至连偏居世界一隅的寺院也感受到了这阵波动。印度某个青山绿水的幽静所在,法鼓法螺,梵呗齐吟,华严庄重的大殿内,童心未泯的小喇嘛orgyen(jamyang lodro 饰)更加关心各种新鲜有趣的事物,而充满激情的世界杯无疑引起了他最大的兴趣。他搜集各种与之相关的信息,并在袍子内穿上钟爱球队的队服,间或和同伴逃下山观看比赛,狂热劲头与凡俗众生无异。与此同时,少年尼玛(pema tshundup 饰)和舅舅流亡于此,削法为僧。他们见证着orgyen为将世界杯转播带入寺院而作的努力,有道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修行者最生动的身姿,定格在19的那个瞬间……

《像贝克汉姆一样踢》

导演: 顾伦德·查达哈

编剧: 顾伦德·查达哈 / guljit bindra

主演: 帕敏德·纳格拉 / 凯拉·奈特莉 / 乔纳森·莱斯·梅耶斯 / 茱丽叶特·斯蒂文森 / 雅奇·潘嘉比

类型: 剧情 / 喜剧 / 爱情 / 运动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 英国 / 美国

语言: 英语 / 德语 / 北印度语 / 旁遮普语

上映日期: -04-11

片长: 112 分钟 / spain: 115 分钟

又名: 像贝克汉姆一样踢球 / 我爱碧咸

剧情简介:

因为热爱足球,而喜欢贝克汉姆。因为贝克汉姆而更加喜爱足球。与许多球迷一样,杰西(帕明特?纳格拉饰)就是这样一个女孩。

作为一个居住英国的印度裔少女,杰西有过人的足球天赋,她热爱足球,狂热迷恋贝克汉姆,房间里面贴满了小贝的照片。她的梦想就是能像小贝一样成为出色的球员。然而,这一切在印度家庭都是不被允许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杰西结识了霍斯特女队的队员朱莉(凯拉-耐莉 饰),并在她的邀请下加入了球队。杰西便瞒着家人,偷偷地开始编织她绿荫场上的梦想。造物弄人,杰西和朱莉竟然同时爱上了她们的教练乔(阿奇 潘贾比 饰)。面对家庭的反对,朋友的冲突,杰西内心充满矛盾,完成足球之梦,原来如此艰难。也许,心中的偶像,会给杰西带来力量吧…

《一球成名》

导演: 丹尼·加农

编剧: 迈克·杰弗里斯 / adrian butchart / 迪克·克莱蒙特 / 伊安·拉·弗雷奈斯

主演: 库诺·贝克 / 亚历桑德罗·尼沃拉 / 马塞尔·尤勒斯 / 托尼·普拉纳 / miriam colon

类型: 剧情 / 运动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 美国

语言: 英语 / 西班牙语

上映日期: -09-30(英国)

片长: 118 分钟

又名: 进球

剧情简介:

像世界上那些的孩子们一样,桑提亚格(库诺?贝克饰)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但是,身居洛杉矶贫民区的他,只是个墨西哥来的穷小子,职业足球运动员,对他仅仅是一个梦。直到有一天,命运的大门向桑提亚格敞开,英国超级联赛的纽卡斯尔联队向他敞开了大门。突然间,桑提亚格成为了阿兰?希勒、马丁?泰勒、大卫?贝克汉姆等人中的一员。幸福来的太快让桑提亚格迷失了方向,职业球员的训练远比他经历过的困难,面对挫折与挑战,桑提亚格向着自己的球星之梦前进。

英格兰着名球星大卫·贝克汉姆在巴黎王子公园球场,踢完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主场比赛,为绿茵场留下他充满魅力的最后“贝”影。世界足坛标志性人物、堪称球技与英俊外表完美结合的贝克汉姆给球迷留下无数的经典比赛,他永远都是足球界和时尚界的话题。甚至还有一部《像贝克汉姆一样踢》的电影流行世界,在贝克汉姆退役之际,丢豆网搜集了一下关于足球的电影推荐给球迷影迷。

《防守反击》

导演: 梁天

编剧: 谢园

主演: 曾志伟 / 李湘 / 李成儒 / 洪剑涛 / 刘金山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普通话

又名: counterattack

剧情简介:

电视台主持人任小雨正在为一场市足球队的卫级赛现场直播作场外报道。路边一家包子快餐店里一群人在看电视实况直播,大家都对市队的表现大发牢骚,其中最甚者是王大山。气愤之中他信口开河地说包子铺的这些工人组织个球队都能赢市队。任小雨即兴对王大山做了采访,王大山一时兴起,说他要亲自组建一个“包子队”与市队叫板。任小雨将这些话直播了出去,引起了球迷们的极大兴趣,并且期望值越来越高。王大山骑虎难下,电视台和任小雨也感到压力越来越大。电视台文艺部主任钱宁和任小雨想出一个折衷的方案,让“包子队”同一个由各国留学生组成的“国际联队”进行一场比赛。 真正感到压力最大的是包子铺的经理曾大伟,他回首往事,曾经做过“足球梦”,于是他停业训练,带领包子铺的全体成员苦练球艺,决心“不蒸包子蒸(争)口气”。 比赛开始了,虽然两方队员体力悬殊,但“包子队”奋勇拼搏,任小雨组织了一支实力强...

《足球尤物》

导演: 安迪·菲克曼

编剧: ewan leslie / karen mccullah lutz

主演: 阿曼达·贝尼斯 / 查宁·塔图姆 / 劳拉·莱姆希 / 维尼·琼斯 / 大卫·克罗斯 / 罗伯特·霍夫曼

类型: 喜剧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加拿大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03-17(美国)

片长: 105 分钟

又名: 球爱可人儿 / 她是个男人 / 假小子

剧情简介:

维欧拉(阿曼达?贝尼斯 饰)甜美可人,笑容如同一片金色阳光。但她可不是个娇滴滴的小女生。疯狂喜爱足球的她,一直把踢球当作梦想。谁知,可恶的学校竟然取消了女子球队。维欧拉为了继续她的足球梦,乔装成她的双胞胎哥哥赛巴斯蒂去新学校报道,并作为新生加入足球队,准备在球场上战胜那些轻视女孩的男球员们。然而从小女生变成男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维欧拉故作野蛮的样子着实让人又佩服又好笑。

在室友杜克(钱宁 ?塔图姆饰)的帮助下,维欧拉足球技术越来越出色。而不知不觉中,她竟爱上了这个和她朝夕相处的阳光大男孩。令人咋舌的是,学校的“万人迷”奥莉维娅竟然疯狂地为她着迷。一件件突发事件接踵而至,维欧拉不知所措。但她始终不变的,对足球的狂热,促使她硬着头皮也要向前走。爱情,足球,皆大欢喜还是全盘皆输?等待维欧拉,等待你我……

《少林足球》

导演: 周星驰

编剧: 周星驰 / 曾谨昌 / 冯勉恒 / 冯志强 / 卢薇

主演: 周星驰 / 赵薇 / 吴孟达 / 谢贤 / 莫文蔚 / 张柏芝 / 黄一飞 / 田启文 / 林子聪 / 陈国坤 / 莫美林 / 林子善 / 李卉

类型: 喜剧 / 动作 / 运动

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 / 中国

语言: 粤语 / 普通话

上映日期: -07-05

片长: 113 分钟 / hong kong: 102 分钟(dvd version) / usa: 87 分钟 / argentina: 89 分钟

又名: shaolin soccer

剧情简介 :

二十年前有“黄金右脚”之称,但因一场被师兄强雄设计陷害的比赛而断了右脚自此名誉扫地的明锋(吴孟达)偶然认识了有惊人脚力的星(周星驰),说服了对方练习足球参加不久会举行的全国超级杯足球大赛,星找来曾一同在少林寺习武的一帮师兄弟,并唤醒了他们快被平庸生活消磨光了的潜在斗志,众人经过历练终结成名副其实的“少林队”。阿梅(赵薇)以太极功夫制造馒头,令星十分敬佩与之成了好友,但阿梅不只当星为好友,只因样貌奇丑而自卑一直不敢表露心意。

《伯尔尼的奇迹》

导演: s?nke wortmann

编剧: rochus hahn / s?nke wortmann

主演: louis klamroth / peter lohmeyer / johanna gastdorf

类型: 剧情 / 喜剧 / 运动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语言: 德语 / 瑞士德语

上映日期: -11-18

片长: 118 分钟

又名: das wunder von bern / the miracle of bern

剧情简介:

1954年的德国,人们为了他们的将来而努力工作,没有人期待会有奇迹发生。德国国家足球队在瑞士打入了世界杯的决赛。如果德国赢了,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关于中国电影导演群体研究 第6篇

第四代导演踏上影坛时,许多第三代乃至第二代导演仍担纲中国影坛。这些越过了历史大灾难的前辈,大多被剥夺创作权达十多年之久。中断的银色之梦渴望延续,满腔愤懑和长久的积郁要在银幕上倾诉。他们重新焕发的艺术青春,为新时期银幕投射下燃烧的晚霞。《曙光》(沈浮)、《南昌起义》(汤晓丹)、《西安事变》(成荫)、《伤逝》(水华)、《骆驼祥子》(凌子风)、《黄山来的姑娘》(于彦夫)、《归心似箭》(李俊)、《从奴隶到将军》(王炎)、《红楼梦》(谢铁骊)„„谢晋的《天云山传奇》等一批作品,纸贵洛阳。

新时期迎来了中国电影艺术的春天。对第四代来说,第一次执掌导演话筒号令三军之际,已是人到中年。第四代导演中的主体,在电影学院、戏剧学院毕业后,尚未独当一面,青春岁月就蹉跎在“文化大革命”的**之中。

新时期百废待兴,第四代初显身手,崭露头角之际,第五代导演不期而至。这批1982年刚刚告别校园的群体,1983年、1984年提前推出了他们的处女作。第五代一出手,石破天惊。《一个和八个》《黄土地》以较第四代更新锐的历史视角、更绚丽的电影形态,令国际国内影坛刮目相看。

回顾近二十年来这个领域的状态,大体上呈现为两头热的格局。一头关注的是第一、二、三代的老一辈艺术家,从郑正秋、夏衍、蔡楚生、费穆到仍在影坛驰骋的谢晋等,这是对历史的尊重,对历史缺失的补课。但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待拓展。另一头则关注第五代。张艺谋、陈凯歌等代表人物自出道以来,每有新作问世,尤其新作在重大国际电影节获奖,评论界便给予极大关注,有关的研究专著已出版多部。相对而言,对第四代导演的研究较沉寂。两峰之间,留下一片谷地。然而第四代导演的艺术生涯正处在中国电影史的一个重大历史转型期,在这个历史转型中,这一代人作出过不应忽视、不可替代的贡献。

新时期伊始,中国电影的“拨乱反正”,面对两大历史性的任务。一是人的觉醒,让人从匍匐在神坛前站立起来,让异化的人性复归。二是电影意识的觉醒,让电影扬弃工具论的桎梏,让电影回归电影。在人的解放和电影的解放奔腾澎湃的历史潮流中,第四代导演挺立历史潮头。反思“文革”,是那个年代的最强音。刚刚经历过的人生体验首先进入第四代的艺术视野。《生活的颤音》、《苦恼人的笑》、《枫》、《巴山夜雨》、《春雨潇潇》等联袂而至。或以庄严的笔触描述黎明前夜战斗之惨烈,或以悲愤心境纪实年轻生命成为政治歧途之祭品;或以辛辣嘲讽揭示历史的荒诞性,或以诗情画意点染生活的血泪斑斑。它们的共同主题,呼唤人的尊严,人的自由,人的价值;呼唤被神道主义亵渎的、扼杀的人道主义复归。这些作品容或对历史的把握尚停留在较浅层次,新的电影形态、新的电影语言尚显生硬;可在当年,却令人耳目一新。这批作品较彻底地扬弃了长期统治影坛的八股模式,标新立异,不拘一格。多年久违了的艺术个性、艺术风格这些对艺术不可或缺的美学素质,在第四代的处女作中已初显端倪。《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如意》、《小街》、《青春祭》、《小巷名流》在对社会生活艺术概括的力度和对人性把握的丰富性上,有新的开拓。这开拓的走向,从政治反思向文化反思延伸。《良家妇女》、《湘女潇潇》、《乡音》等,均属其中出类拔萃之作。

在摆脱古代和现代沉重传统重负之际,第四代也致力于将审美理想锤炼在新人的形象之中:《沙鸥》(张暖忻)和《红衣少女》(陆小雅)便是代表作。作为国家女排队队员,沙鸥富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但个人有权利自由发展个性,追求个人理想,而不应是被动的“驯服工具”。《红衣少女》中的花季少女安然,纯真坦诚,追求一种弃绝虚伪与谎言的理想人生。她力求排除各种外在观念的束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我就是我”。这些萌芽状态的新人形象,尽管显得稚拙,尚欠丰满;但都在矢志追寻自由思想,独立人格。第四代导演群体在不同程度上延续了近代史和现代史上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20世纪中国几代仁人志士基本的精神素质。他们呼唤人的觉醒,乃我们时代中国文化的总主题,他们自觉地承担历史赋予的时代使命,满腔热情地进行文化的再启蒙。不少第四代导演,终身不渝地在这条道路上艰难跋涉。第三代某些导演对历史性灾难的体验更真切、更充实,他们的某些作品,对历史曲折中人生沉浮苦难历程的呈现,更具感染力。第五代的某些作品,在历史文化反思上,艺术概括的深邃和胆识上,更富创新意识。他们共同担当着中国电影界的共同课题。第四代的贡献是卓越和无可替代的。

《小花》(黄建中)表现一个中国电影中常见的题材,一场革命战斗。在立意上,一反以往战争片纪录一次辉煌战役或表现某一战略思想,而着力于战争中人的命运和人的情感波澜。为此而调动外国电影中所能用得上的各种新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技巧,兼容并收。这部影片在电影形式上的大胆探索,当年产生过爆炸性的效应。

《苦恼人的笑》(杨延晋)几乎同样使用过《小花》的全部的新技巧、新手法。它的特色在于运用新的电影语言深入到人的潜意识领域,表现人在异己力量支配下惊恐、苦涩、尴尬、愤懑、无奈中的感觉、臆想、幻觉„„大量使用时空交错、声画分立、声画对位、变焦矩镜头、扭曲镜头,直接表现人的深层心理,影片采用讽刺喜剧样式营造一种烘托主题的荒诞感。50年代之后,讽刺喜剧弃绝中国影坛,《苦恼人的笑》不仅让讽刺喜剧回归,而且注入更为狂放的闹剧和荒诞剧的因素,为后来的《小巷名流》等佳作开辟了道路。

在初敞国门文化引进中,这些影片大量运用的新手法、新技巧,诚然存在消化不良、饥不择食的问题。这是中国电影历史性突围难以跳越过的阶段。值得庆幸的是,第四代(包括第三代和第五代)迅速地走过了这个学步过程,很快地融会贯通,并显示出自己的艺术独创性。百花初放的季节,也是百家始鸣的年代。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富于实践理性,而弱于抽象思辨。中国传统的诗论、文论、画论总是与创作实践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既是中国电影创作的黄金时代,更是中国电影理论最活跃、成果最丰硕的时代。在这个短暂年代,中国影坛先后展开过电影与戏剧离婚、电影的文学性、电影语言现代化、电影观念、电影创新、电影民族化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学术性论争。这些讨论有别于以往的鲜明特点,不再环绕着政治轴心旋转,而关注电影本体。这是电影意识觉醒的重要标志。许多第四代导演既用摄影机来表达美学追求,也用笔和舌来挑起理论战斗、参与理论战斗;如郑洞天、谢飞、黄健中等,均属电影论坛上的活跃人物。作为第四代美学旗帜的,当推张暖忻、李陀在1979年发表的《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这篇文章倾诉这一代人渴望电影回归本体的心声,要求“形成一种局面,一种风气,就是理直气壮地、大张旗鼓地大讲电影的艺术性,大讲电影的表现技巧,大讲电影美学,大讲电影语言。”(注:《电影艺术》1979年第3期。)在结构形式、镜头运用、造型手段和表现方法上学习西方电影的成果。文章还提出了一个对80年代中国电影创作和电影理论产生过广泛影响的理论观点,推崇在国际上已经退潮的巴赞纪实美学。认为巴赞的电影本体论“是人类对电影认识的重大成果和不可逾越的阶段”。诚然,如后来的评论者所言,中国开始引进巴赞纪实美学,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纠正“误读”,当然必要;然而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来说,“误读”与否,并非关键。“误读”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并非个别现象,尤其在中国与西方两种异质文化体系开始碰撞和融汇之际。“误读”往往出现在本土文化正处在变革的躁动之中,需要汲取外来文化资源以为奥援,并根据自己的内在需求进行读解。巴赞纪实美学开始进入中国,即属这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纪实美学在80年代,对中国电影完成了一次重大的电影本体的补课。有力地扫荡了“文革”虚假矫饰的遗毒,回归电影本源的逼似性;改变中国电影重叙事而轻造型的偏颇,出现了一次空前的造型意识的自觉;突破了单一的蒙太奇理论的垄断格局,促进电影多元化的发展趋向。80年代初,《沙鸥》(张暖忻)、《邻居》(郑洞天)等追求纪实美学的作品令影坛刮目相看。这种纪实风格很快地渗透到其他第四代及第三代的作品之中,风靡一时;中国电影在艺术形态上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第五代横空出世震撼国际影坛的意象造型,也是在造型意识觉醒中,中国电影造型的一次升华。或者说第五代是站在第四代肩膀上完成的一次飞跃。回顾“文化大革命”结束时中国电影的状态,无论就社会思想、艺术内容、还是在表现形式上,中国电影与国际电影拉开不止一个档次。与中国三四十年代电影或十七年电影相较,也是全面的大溃退。这种差距如果转换为时间,落后不下数十年。经过短短几年的艰苦奋斗,中国电影已无需自惭形秽,一些电影精品受到中国观众广泛欢迎,也令国际影坛瞩目。在中国电影史上,出现一次全面的质的飞跃。中国电影的历史性转折,凝聚着几代电影人的心血,第四代的贡献尤为显著。

追求个人风格的第四代导演,在广阔的题材、样式领域驰骋,其中三种类型片——诗电影、中国西部电影及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最值得关注。关于诗电影。

世界电影史名词解释 第7篇

明星制:明星制大约在30年代初开始成熟,明星制改变了电影的叙事结构,更加肯定了表演,同时也是电影制作的规范化,确立了画面的观念,同时约定了叙事。

西部片:是以19世纪下半叶美国西部拓荒时期为主要的故事背景,反映文明与蛮荒、个人与社会、本民族与异域文明等基本矛盾的类型电影。是美国所独有的一种影片类型,最能反映出美国人民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倾向。1939年约翰福特导演的有声片《关山飞渡》被公认为西部片的里程碑之作。

让·雷诺阿是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象征。《大幻灭》和《游戏规则》对雷诺阿的评价:1雷诺阿在创作中从不重复自己,他不仅能够拍摄出具有探索性的影片,同时也能够拍摄政府订货的影片;他能够拍摄现实题材的影片,也能够拍摄古装片;他能够在法国拍片,也能够在美国拍片。这并不说明雷诺阿的不严肃,而事实上,他的影片往往却具有他的沉思,有着他那极强的社会内容。

2、从雷诺阿开始,电影已经是能够与小说相匹敌的成熟的艺术。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特征:

一、纪录性 《偷自行车的人》

二、实景拍摄。将真实的社会环境与人物的命运在视象上紧密地结合起来。

三、长镜头的运用

四、关于非职业演员的运用。

五、结构形式

六、地方方言的运用

50年代日本电影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日本电影在创作上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1富有实力的创作队伍的变化。2题材与样式的多样化。3产品数量上的增强。

黑泽明的《罗生门》武士阶层的历史,武士的道德风尚,武士阶层的社会作用及演变等,通过艺术去歌颂铮铮铁汉。

沟口健二日本电影界的“女性电影大师”,长镜头与移动摄影。《浪华悲歌》和《青楼姐妹》沟口健二在题材上表现的都是女性被奴役被牺牲的悲惨命运,而在拍摄手法上也形成了“一个镜头主义”长镜头的风格化的表现方法。所以沟口在创作的风格上被认为是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的。

小津安二郎 《晚春》通常是以现代日本家庭生活作为题材,描写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情爱和夫妻之间的摩擦与和解等等。呈现在表面的是一种现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情昧。左岸派:作家电影代表人物:罗布格里耶、阿伦雷乃(新浪潮运动中的“行吟诗人”,代表作《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夜与雾》)、杜拉斯等。大部分来自于新小说派的作家。新德国电影的特点:第一:没有明确的理论立场和评论标准,每一个导演有着自己鲜明的风格。第二:新德国电影没有统一的团体,因此并不是国别电影整体风格的革新运动。1971年作者电影出版社的成立和法斯宾德执导的《四季商人》的公映,标志“新德国电影”的真正兴起。

关于世界电影史研究报告 第8篇

1 电影艺术的符号性

电影符号学是将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符号系统和表意现象进行研究的一个学科, 其称得上是现代符号学研究的最典型也最大的成就之一。在电影符号学中, 其认为电影本性不是对现实的反映, 而是艺术家重新建构的具有约定性的符号系统, 这种约定性的符号系统会造就电影艺术的创造存在有迹可循的社会“公式”。为了能够更好地基于电影符号学对电影《疯狂的石头》进行研究, 笔者在这里借用研究电影符号学最重要人物克里斯丁·麦茨的一句话, “电影不是真正的语言, 但却是一种具有表意性符码的特殊语言”[1]。

2 电影《疯狂的石头》的符号分析

在电影《疯狂的石头》中, 导演宁浩凭借自身拍摄广告、MTV的经验, 在电影的创作之初便奠定了黑色幽默的创作格调, 这种用现实主义外壳包装下尽现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好故事, 称得上是当时国内电影创作的一大突破。电影《疯狂的石头》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 导演宁浩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其利用了一种创作公式进行了整个故事推进, 谁与谁搭配会产生怎样的反映、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都是经过公式计算得出的结果, 而这就与电影符号学有着极为相符之处, 这里可以将电影《疯狂的石头》视为巧妙运用电影符号学并取得成功的一部作品。

2.1 剧本分析

在电影《疯狂的石头》中, 其剧本采用了多主线结构, 这在当时是国内导演较少涉足的领域, 但导演宁浩却通过这种多主线结构实现了整部影片的立体架构, 这种无数伏笔和巧合纵横交错的电影, 对于导演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但也大大提高了观众的观影效果。影片中易拉罐事件、撞车事件、罗汉寺“着火”事件、抢包撞车道哥身亡事件与送翡翠事件等都采用了倒叙手法, 这种手法的运用使整部影片跳出了单一叙事的框架, 形成了一部夸张中带着疯狂的喜剧。可以说电影《疯狂的石头》凭借着自身的成功的多主线结构, 最大程度上突破了自身小成本电影所受到的限制[2]。

2.2 技术分析

在电影《疯狂的石头》中, 导演宁浩采用了多变的表现手法, 这就使整部电影无论镜头、剪辑、音乐还是灯光, 都具备着较为独特的表现力, 而这种表现力也大大增强了整部电影的魅力。在这其中, 长镜头与蒙太奇的交叉使用, 使整部电影的流畅性与观赏性大大提高, 而人物思考画面的停顿和闪过处理的也较为到位。在整部影片的剪辑中, 宁浩采用了穿插迂回剪辑的方式, 这种剪辑方式使影片实现了环状结构, 这点与国内电影的剪辑方式大大不同, 这也是笔者称电影《疯狂的石头》采用了一些外国电影技巧的原因。在音乐方面, 《我爱你亲爱的姑娘》《给我一杯忘情水》《你打我电话我不接》与《嘻唰唰》等音乐的使用, 较好地配合了整部电影的黑色幽默基调, 而灯光明暗交替效果的使用, 也更好地对电影中人物心理进行了刻画[3]。

2.3 风格分析

对电影《疯狂的石头》风格的分析中, 能够清楚地看到整部电影的黑色幽默基调, 这种平民化的幽默方式正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 而其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抨击, 也使整部电影更有戏剧性和喜剧效果, 这种影片效果的实现源于导演宁浩对主体观看过程和主体创作过程的心理学精神分析。

3 结语

近年来我国电影事业得到了较为长足的发展, 但《疯狂的石头》这类称得上开辟国产影片新领域的电影并不多见。为了能够推动我国电影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笔者将建议电影导演应加深对电影符号学的理解与认知, 这样才能够创作出更优秀的电影作品。

参考文献

[1]赵晓珊.麦茨的电影符号学及其意义[J].文艺研究, 2008 (10) .

[2]张媛媛.克里斯蒂安·麦茨第二电影符号学理论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5.

上一篇:2024级学生军训动员会校长讲话稿下一篇:演讲稿-交通强国圆梦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