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7-08

在全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5篇)

在全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1篇

同志们: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新一届市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全面振兴好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安排部署,全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市广大干部转作风优环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明显增强,“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一批突出问题得到解决,各项便民利企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整顿机关作风优化营商环境依然任重道远。

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持续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的责任感。要清醒认识持续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下定攻坚克难、持久作战的决心。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各级领导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改作风、优环境、抓改革、促振兴。要把握工作重点,坚决落实省委部署要求。要从企业和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最重要的事情抓起,重拳整治、纠建并举、标本兼治,切实以务实过硬举措推动省委决策部署在xx市落地生根。要聚焦转型发展,全力抓好工作落实,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把重塑投资营商新环境工作一抓到底。

要突出工作重点,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要坚决整治影响中央和省委决策落实的突出问题,全面对标对表,全力抓好整改。要在领导干部考察考核选拔任用中,把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作为硬标准,让那些执行力强、踏实肯干、担当负责,符合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有位置。要坚决整治工作不实不细的突出问题,在细微处见精神、见境界、见水平。要坚决整治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聚焦企业和群众的堵点、痛点,加大整治力度,切实把“办事不求人”的要求落到实处。

要围绕振兴发展全局,重塑xx市投资营商新环境。要持续深化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大胆闯,大胆试,以机构改革为契机,继续推进流程再造,加快建设全市一体化的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政务大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和开放平台,大力推行网上一网通办、网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等无差别的标准化政务服务。要增强服务意识,优化要素供给。认真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服务理念,千方百计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各县区、各部门一把手要认真研究解决好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做到重大招商活动亲自参加、重要客商亲自接洽、重大项目亲自推动、重点问题亲自解决。要完善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要求,切实简化手续,加快办理进度。要树立法治思维,强化法律专业培训,严惩司法腐败,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不断优化法治环境。

要强化保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要压实落靠责任,市委整顿作风领导小组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四个专项组要各负其责,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工作联系点,党委(党组)书记要进一步落实落靠主体责任。要强化监督问责,增强斗争精神,开展多层次的监督检查。要健全制度体系,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和长效机制。要强化宣传教育,紧密结合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和“我为招商引资做贡献”大讨论,往实里查、往深里改。要充分发挥传统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作用,不断加大正面典型宣传和反面典型曝光力度。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牵动,深入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形成尊商、爱商、亲商、护商的良好社会氛围。

各县区、各部门要深刻学习领会,全面抓好贯彻落实。要确保思想认识到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重要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要确保措施落实到位,按照本次大会要求,认真对照《2019年全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结合本县区本部门思想实际、作风实际和工作实际,抓紧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推进突出问题整治,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要确保督查问责到位,全面加大督导检查和追究问责力度,严厉查处败坏作风、破坏环境的人和事。要强化政策宣传,努力营造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人人维护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在全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2篇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全会精神,总结2021年改作风优环境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工作。

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在新起点上推动机关作风和营商环境向更高标准、更高水平迈进,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在应对风险挑战中锤炼了作风、改善了环境

过去的一年极不平凡。我们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在大战大考中,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和企业,战斗在抗疫斗争和复工复产一线,与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共克时艰,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体现了过硬作风,优化了营商环境,经受住了重大考验,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推动了惠企利民政策落实。紧扣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落实各项惠企经困政策,充分发挥转移支付和抗疫特别国债作用,新增财政资金高效直达基层惠企利民,有效支持补短板、惠民生、促消费、扩内需。二是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全力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全面推行办照即营业“承诺即开工”,全市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XX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减至XX个工作日以内。三是提升了行政服务效能。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区域通办”“跨市通办”,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XX%。疫情期间,大力推广帮办代办领办、错峰办、承诺办、延时办,干部服务意识显著增强。四是整治了一批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刀刃向内,持续开展干部作风专项整治,查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党纪政务处分XX人,以钢牙啃硬骨头”精神推动作风环境持续改善。五是提振了干事创业精气神。实行容错免责清单,持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期间,XX万机关干部下沉基层,各级各部门干部深入项目建设一线解决困难问题,加强经济运行调度,汇聚起共克时艰、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经过几年的坚持不懈努力,改作风优环境取得明显成效,招商引资吸引力持续增强,加快发展氛围日益浓厚,广大市场主体和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改作风优环境事关振兴发展全局。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把改作风优环境作为攻坚战来打,压实落靠各方责任,用好督查考评这个“指挥棒”,健全上下联动、广泛参与、各方支持的工作格局。必须坚持以上率下,从市直机关改起,从领导干部做起,发挥关键少数作用,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带头改进作风、优化环境。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钉钉子”精神向顽瘴痼疾开刀,发挥正面典型示范引领和反面典型警示教育作用。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加强多领域制度建设,用法治化方式及时固化好经验好做法,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必须坚持常态长效,锲而不舍,积小胜为大胜,不断让企业和群众看到新进展、新变化、新成效。这些认识和体会十分重要,在今后工作中要继续坚持、不断发展。

二、以良好作风环境保障“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我们要以深化改作风优环境,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务。一要在振兴发展实践中抓落实、求实效。去年,我们付出艰苦努力,全市经济实现正增长、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还很多,疫情反弹风险始终存在,必须聚焦推动经济稳定恢复和高质量发展,对照各项任务谋良策、出实招,把改作风优环境的成效转化为推动振兴发展的具体举措,务求取得成效。二要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中强服务、提质效。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现在部分骨干企业经营还有困难,服务业中小企业尚需恢复,必须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加快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改革步伐,千方百计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题,切实把市场主体服务好、保护好、发展好。三要在坚守为民情怀中办实事、解难题。改作风优环境要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主动为群众服务,实实在在排忧解难,切实解决好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四要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敢担当、有作为。坚持底线思维,增强斗争精神,强化应急处置,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做到见微知著、防患未然,切实把统筹发展和安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以能力建设为重点持续改作风优环境

能力本领是干好工作的基础,改进作风必须把增强本领摆在突出位置。要以开展“能力建设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加快补齐能力短板,强化素质树立形象,着力打造优良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和市场环境。一是增强抓落实能力。为政之要,重在实干。我们要坚持统筹兼顾,统筹推进整体工作和重点突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做到上下同步、条块配合,形成整体合力。深入践行“五细”要求,摸准实情、找准问题,把工作举措、工作流程、工作环研究透,发扬“钉钉子”精神,真执行、真落实、真见效。坚持领导干部带头,不能只挂帅不出征,只提原则要求,不抓具体落实,要层层当好“施工队长”,深入基层一线推进工作。精文减会不能搞变通、打折扣,督导检查要注重纠正重“痕”不重“绩”倾向,整治政务APP、微信工作群泛滥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持续为基层减负。二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改革创新是推动振兴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从当前干部队伍情况看,有的以旧思维贯彻新理念,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有的学先进、赶先进意识不强,对基层实践创新创造重视、发掘、推广不够。要主动对标先进,发挥先行先试一作用,积极推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叔、“一业一证”等改革,探索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一

网通办”“一窗通办”“一次办结”,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全面推进“首席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等改革举措,推行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改革,在促进市场主体准入便利化、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上创新突破。三是增强攻坚克难能力。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面对顽瘴痼疾和困难挑战,必须不断提高在复杂局面下开展工作的能力。要组织项目建设难点攻坚,优化项目建设全周期服务,解决用地规划、建筑规划、施工、验收等项目建设各环节难题,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强化重点项目资金、土地、水电气运等要素保障,确保如期完成重大项目建设任务。建立健全政企沟通机制,落实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制度,加大政策兑现力度。组织政务服务堵点攻坚,定期梳理营商环境评价、网办事项飞行检查、媒体曝光等发现的问题,公开承诺整改。组织系统行业难题攻坚,在解难题中提能力、补短板。针对短板弱项,进一步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能力,做好预案、快速反应,把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四是增强专业化能力。抓发展、干工作要有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各级干部要增强补课充电的紧迫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作用,适应数字经济、新基建等方面发展需要,开展务实管用的专题培训、专业能力培训。组织领导干部上讲台,讲法规、讲政策、讲业务,重点针对大厅窗口、监管执法、疫情防控等一线岗位组织业务比武练兵,培养更多行家里手。五是增强依法办

事能力。我市法治环境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但仍有一些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性不强,有的部门在市场准入等方面还有不合理限制,有的甚至有案不立、压菜不查、有罪不究、久执不果、徇私枉法,必须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实施好民法典和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平等保护各类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建立市场主体包容免罚制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创造宽松市场环境。提升对企业的法律服务水平,强化合同执行司法保障。完善重点领域法规体系,推进社会信用、中小企业发展、旅游业发展等方面立法。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坚持自查自纠与组织查处相结合,开展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不断提升政法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六是增强群众工作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能力。要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完善实体政务服务大厅功能,优化整合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推进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走流程,坚持领导干部以普通群众身份体验服务事项,推行以普通工作人员身份坐窗口、跟执法,重点走好疫情防控全链条流程、体验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查改突出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借助互联网了解民意、开展工作,妥善处理网络舆情,防止简单问题复杂化。大力弘扬调查研究优良作风,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群策群力落实惠民生、促发展各项任务。

四、加强对改作风优环境的组织领导

改作风优环境必须常抓不懈,容不得半点松劲。一要压实工作责任。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领导小组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各县区要负起主体责任,抓好工作组织推进。各级作风整顿领导机构要负起牵头抓总责任,市级做到专人专职抓,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细。二要创新制度机制。深入总结工作实践中的规律性认识,鼓励地方和基层探索创造更多经验做法,形成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的格局。全力抓制度执行落实,让企业群众持续广泛受益。三要强化督查问责。将改作风优环境纳入巡视巡察,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畅通各级“信、访、网、电、微”监督渠道,深入查找发现问题。强化舆论监督,继续发挥好“党风政风热线”等平合作用,各地也要参照办好媒体问政节目。在督促履职尽责中纠歪风、树新风,对问题频发、整改不力的地方和单位严肃问责,对能力不足、人岗不适的干部及时调整,对作风败坏、影响恶劣的干部从严查处,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四要加强宣传引导。各级宣传部门要协调组织各类媒体深入报道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强企名企投资落户、重点项目开工投产等工作成效,进一步展示优化营商环境良好形象。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宣传力度,对负面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增强干部群众对优化发展环境的认同度,为发展凝聚力量。

在全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3篇

一是城乡基础教育走向均衡。义务教育, 启动了“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5年计划”, 2014年投入12.6亿元, 新建、改扩建校舍38.7万平方米, 改善了3442所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占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的60%, 全市中小学校舍标准化率达83%。渝中等6个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验收, 累计通过国家验收认定的区县达到10个。普通高中教育, 投入4.44亿元扩容改造学校57所, 其中贫困区县55所。学前教育, 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达到在园幼儿总数的72%。在国家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 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7项。

二是现代职教体系加快建立。加快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拓展中职学生上升通道, 1.63万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和本科院校, 占毕业生总数的12.5%;积极探索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6所高校成立了转型发展联盟。实施职教实训基地、示范学校、重点专业三大建设计划,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突出, 实现中西部“五连冠”;参加全国中职文明风采竞赛, 连续5年获特殊贡献奖。职业教育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5项。

三是高等教育水平稳步提升。学科、专业、课程建设方面, 新增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25个、市级特色专业27门、精品课36门、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63门, 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工程硕士领域39个, 4所高校进入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科技创新方面, 全市高校获准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50项, 资助金额4.3亿元。在渝高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 其中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实现我市直辖以来牵头自然科学奖零的突破。“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成为36个国家级中心之一, 新立项建设6个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 新遴选市级择优支持协同创新中心4个、优秀科研成果转化项目32个。基本条件方面, 高校新校区竣工校舍70万平方米, 设备仪器值比上年增加10.8%。

四是教育综合改革开局良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育部课改中心在全国第一个与我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6个区县成为国家课改试验区, 一大批课改专家深入我市指导课改工作。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进一步完善免试划片就近入学政策, 68.5万义务教育学生平稳有序入学;重点中学招生指标到校比例达到70%, 普通高中择校生比例下降到10%左右;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 有序推进中考、高考改革各项前期工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推进“雏鹰计划”, 加强高校与高中联合培养青少年创新人才探索;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新增企业冠名班53个;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遴选计划项目342个。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积极鼓励支持民办教育, 重庆正大软件职院升格重庆工程学院, 成为我市第二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 全市高校新增办学投入7.8亿元。创新队伍建设举措, 出台了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政策, 投入资金3.52亿元、惠及除主城7区外的33个区县10.4万农村学校教师;在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基础上, 启动了学前教育“3+2”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新增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9个;全市高校长短期外国留学生人数达到6127人, 比2013年增长24.6%, 生源国别增加至134个。市委改革办确定的8项教育改革重点任务基本完成。

五是教育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3项重点民生实事年度目标任务。2014年, 新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217所、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6962套、城市新建小区配套学校59所, 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投入资金9.1亿元, 惠及学生209.2万人, 14个试点区县实现了全覆盖。加大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 安排资助经费34.8亿元, 惠及各级各类学校贫困家庭学生144.3万人。关心关爱农民工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 全市公办学校接收随迁子女34万人, 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1.3%;累计建成“留守儿童之家”4385个、校外托管机构1292个。实施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 2031名农村学生享受单独划线政策升入重点大学;首次实施市属本科农村学生专项计划, 录取农村考生317名。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帮扶, 全市大学毕业生9月底就业率88.5%, 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5年,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 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重庆教育规划纲要》提出“2017年基本建成长江上游教育中心”, 党的十八大要求“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现在进入了倒计时阶段。新形势新阶段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 集中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四有”教师队伍, 推动教育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 努力让13亿人民享受更好更公平的教育。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市长黄奇帆也十分关心教育事业, 多次研究教育工作, 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都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遵循, 也为我们科学谋划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 经过多年努力, “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 家长“上好学”愿望更加强烈, 人民群众的期盼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动力。

2015年, 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 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着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改进教育治理、提高保障水平,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5年, 全市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0%;义务教育进一步均衡发展, 中小学标准化率达到85%, 新增国家认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4个;统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98%;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同时, 教育改革深入推进, 教育民生进一步改善, 教育质量和教育治理水平、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5年全市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年度工作要点中作了全面安排, 已经印发大家。稍后,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赵为粮将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专门部署。下面, 我从改革、发展、质量、公平、治理、保障六个方面, 就今年的重点工作强调如下:

一、着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教育改革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抉择, 是破解深层次矛盾问题的根本途径, 必须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实实在在抓紧抓好。

一是细化实施规划。近期, 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将印发《重庆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长期规划》。各区县和学校也要按照对接原则, 制定相应规划, 进一步明确重点改革事项、时间表及路线图, 细化改革具体任务。

二是落实重点任务。按照市科教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定的教育综合改革方案, 深入推进7大重点改革任务, 分别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 健全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 探索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衔接机制,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创新学校管理制度。

这里我特别强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的牛鼻子, 去年国家已经出台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4个配套文件, 今年是落实年, 市教委正编制全市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及配套实施细则。总的思路是:义务教育, 继续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政策。中考, 将逐步扩大区县自主权, 继续实施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政策。中职, 采取“学生申报、学校选择、学生确认”的选拔和注册入学相结合的方式招生。普通高考, 将研究制定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以及自主招生的实施方案。高职, 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入学考试制度, 适度增加高职单招院校, 扩大高职单招规模。去年我们建立了高校新生报到率考核机制, 要严格执行, 切实提高高考录取率。

三是抓好试点带动。市级将开展2014年确定的67个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年度检查和中期评估, 并启动“一区一县一高校”综合教育改革试点。各区县和学校要按照“一授权两报备”的工作机制, 对需要申请授权的重要改革举措, 按程序主动向市教委申请授权, 事前报备具体实施办法和标准, 事后报备实施进展情况。

四是注重改革实效。教育综合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 增强改革的针对性。要有啃硬骨头的精神, 拿出触动根本的举措, 真抓真改、改出成效。教育改革涉及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 要树立底线思维, 积极稳妥推进, 市委市政府要求的、有民意基础的, 具备改革条件的, 先行改革, 改革过程中要加强问题研判和评估, 避免出现偏差和失误, 维护和谐稳定的大局。

二、着力加快各类教育发展

教育领域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需要通过加快发展来解决。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 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

一是要用规划引领教育发展。市教委正编制全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 以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16个专项规划。近期我们将召开会议, 专门布置全市教育系统“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各区县、学校要充分认识规划的重大意义, 切实抓好规划编制工作, 并与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中期总结评估结合起来, 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 提出一批重大项目、政策和举措, 主动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 推动列入当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二是加快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 加之我市实行的流动人口子女“零门槛”入学政策, 大规模学校、大班额问题在主城和其他区县城有所反弹。2015年, 市教委将根据“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 出台《都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和《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实施办法》。主城各区要加强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 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建成49所配套学校的年度任务, 缓解入学矛盾。其他区县也要结合城镇化发展和人口流动实际, 加快区县城中小学规划建设, 同时因地制宜办好村小, 防止因为办学质量不高导致学生被迫远离家庭就学。

三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 要用改革的办法增强活力、加快发展。全面贯彻全国职教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开展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高职和中职与本科“3+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巩固中职办学规模, 促进高中阶段教育普职协调发展, 拓展职业教育学生上升通道,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购买服务等形式,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 鼓励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 探索组建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的职教集团, 增强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加强示范、骨干职业院校建设, 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

四是优化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通过优化结构推动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层次结构上, 我市是全国本科院校设置薄弱的地区, 本专科院校结构不够合理, 本科院校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 积极争取教育部支持新增本科高校,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类别结构上, 支持鼓励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今年教育部将启动转型发展国家和省级试点。转型是已有本科院校办学思路、办学模式的深刻调整, 不是挂牌、不是更名, 不搞一刀切。市教委将制定转型发展指导意见, 出台配套政策, 积极支持转型发展。性质结构上, 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共建, 促进行业举办高校进一步发挥优势、特色发展;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独立学院转设和民办高职“升本”、提档提质;提高教育开发水平, 努力吸引国外高水平大学来渝合作办学。

五是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 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职业院校、高等学校要坚持开放办学, 利用富余资源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 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示范区建设为抓手, 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加强部门配合, 开展扫盲教育。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要积极为老年人继续学习提供更好的条件。

三、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质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题。随着教育普及水平的不断提高, 各级各类学校更要把加强内涵建设、提高质量摆在首要位置。

一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坚决纠正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的现象, 坚决摒弃片面以考试成绩、升学率评价学生、考核学校和教师的做法。各级各类学校要始终坚持德育首要地位, 强化每一个教师教书先教人、育人先育德的观念, 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 融入到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各个环节中,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增强德育工作实效。今年, 将举办第三届中小学课程育德优质课大赛。去年底市政府召开的学校体育与艺术教育工作会, 全面部署了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 各区县、学校要抓好落实。我这里特别强调一点: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坚决落实体育艺术教育规定课时, 因地制宜上好体育艺术课。市教委今年将开展督查, 对不按要求开齐开足课程、落实规定课时的, 要通报批评直至严肃问责。

二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课程改革是当前基础教育的核心任务。市级将确定100所课程改革实验学校, 发挥典型带动作用。要继续实施“卓越课堂”建设计划、体艺科技“2+2”项目和实践大课堂“1+5”行动计划, 进一步落实减负提质“双十条”, 着力改革课堂教学, 改进教法、学法, 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因地制宜开好选修课、活动课, 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当前, 小学教育特色不断增强, 高中教育水平持续提升, 初中教育相对薄弱。今年, 市教委将出台《关于加强初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 着力解决初中布局结构不够合理、单办初中数量偏少、城镇初中大班额现象突出、优质初中相对不足、寄宿制初中生活设施不配套和运行经费困难等问题。学前教育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3—6岁儿童发展纲要》, 规范幼儿园保教工作, 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

三是深化校企合作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今年, 将争取出台《重庆市政府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意见》。各职业院校要紧密围绕我市6+1支柱产业、10大新兴产业集群产业布局, 实现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企业需求紧密对接, 通过校企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合作举办冠名班、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等多种形式, 深化校企合作。抓好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 继续办好职业技能大赛,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四是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任务, 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是高校综合改革的核心工作。学科、专业、课程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今年, 市教委将启动实施高校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计划、研究生课程建设计划、开展首批特色专业检查验收。各学校要围绕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 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 着力打造精品课程, 突出特色优势, 避免盲目布点、重复建设, 防止“同质化”。教学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今年, 市教委将启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各高校要以教改项目为抓手, 不断深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改革。要狠抓教风学风校风“三风”建设, 加强教学和考试管理, 加强学生诚信考试教育。协同育人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要把协同育人作为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突破口。高校要坚持开门办学, 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行业企业的合作, 积极探索共建模式,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育人、合作双赢。健全质量评价体系, 市教委将开展本专科新设专业评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落实实学位授权点定期评估制度, 开展学位论文抽检和重庆市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 建立质量检查评估结果和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有机结合机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这是新形势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水平的关键。要实施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等计划项目, 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强化创新创业实训实践, 确保取得实效。深入实施“2011计划”,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 汇聚优秀创新团队, 聚集各类创新资源, 不断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技”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 促进科教深度融合, 引领支撑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要进一步推进高校科研平台、创新人才和队伍建设, 不断提升高校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 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增强高校科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着力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公平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特征。大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让身处不同环境的孩子都有实现人生梦想的机会。

一是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坚持“保基本、补短板、兜网底”的原则, 大力实施义务教育“改薄计划”, 2015年, 新建成寄宿制学校147所, 累计完成校舍改造规划任务的30%, 完成教学仪器改造规划任务的40%。各区县要严格按照教育部提出的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20条“底线要求”, 将其作为“改薄计划”优先保障、必须完成的建设内容, 纳入规划项目和年度实施计划。今年我们将对此开展专项督导, 强力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实施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重点支持乡村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 积极争取出台学前教育教师编制标准, 着力解决贫困地区、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和流入人口聚集地区的“入园难”问题。继续实施普通高中扩容改造工程, 改善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办学条件。

二是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年前, 市委组织部、市教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指导意见》。这项工作在前几年4个区县试点的基础上, 今年将全市推开, 重点引导优秀校长教师在区县域内向薄弱学校流动, 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各区县要精心组织, 积极稳步推进, 实现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 推动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 探索建立县管校用的机制。同时, 继续实施好“双特”计划补充农村教师, 抓好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改善教师生活条件, 落实好乡村教师岗位补助政策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全面推进中小学“捆绑发展”战略, 各区县要进一步推进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学校联盟、校校结对等办学模式改革, 发挥优质学校帮扶作用, 提高薄弱学校办学质量, 办好老百姓身边的每一所学校。高度重视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加快推进农村学校“三通工程”, 加强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这方面应该优先保障, 优先实施。每所学校花钱不多, 但对农村薄弱学校共享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城乡学校师生远程互动, 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帮助山村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 都将产生十分重要影响。

三是提高困难家庭孩子的教育保障水平。教育工作要特别关注各类困难家庭孩子, 确保他们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2015年, 将扩大家庭困难在园儿童资助范围, 提高普通高中和中职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标准。推进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14个试点区县实现全覆盖, 其他区县也要努力推广学校食堂统一供餐模式。全面实施国家《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 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继续实施好高考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 进一步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人数。切实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确保完成就业目标任务。

五、着力提高教育治理水平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增强教育治理能力, 提高教育治理水平, 既是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目标, 也是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一是深入推进依法治教。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推进教育各项工作, 既是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治市决策部署的要求, 也是顺利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市教委正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 依法梳理职责权限, 形成“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各区县教委、高校也要形成“两个清单”, 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决策、依法管理。要健全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机制, 未经法制机构审查的规范性文件, 一律不得印发公布。要切实加强教师法治教育, 促进教师自觉学法、模范守法、依法履职、依法执教, 不得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要加强法治教育, 今年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将“加强中小学法治教育”列为“一号提案”, 也是唯一一个现场办理的提案, 说明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市教委正着手组织专家修订重庆市地方教材《法制教育读本》, 并将免费发放义务教育学校;各区县和中小学要高度重视, 抓好中小学法治教育课程, 落实好法治教育课时, 加强法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积极吸纳法学专业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 聘请法治工作者担任兼职教师, 切实增强法治教育的实效。

二是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这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总方向。“管”, 根本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依法全面正确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责, 把该管的管住管好, 把该服务的服务好, 把该协调的协调到位, 营造更好的办学氛围, 保证学校依法自主办学、静下心来按教育规律办事。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简政放权, 市教委将调整直属学校管理体制。“办”, 核心是完善学校依法办学的内部治理结构, 健全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 健全学校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内部机制, 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高校章程上承国家法律法规、下领学校内部规章制度, 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章程已经教育部核准备案, 各市属高校要抓紧章程建设, 今年内全部完成章程制定并报市教委核准备案。“评”, 教育评价不能“王婆卖瓜”, 关键是扩大社会参与教育评价。更多委托第三方开展教育评价, 积极探索建立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群众、家长代表、有关单位等社会各方参与的教育评价机制, 不断完善社会评价、监督和支持教育的制度。

三是全面加强教育政风行风建设。管行业, 必须管行风。全市有11000多所学校、615万学生、39.8万教师, 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好坏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历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教育系统的干部职工, 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 要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实施意见, 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进一步防止和纠正“四风”, 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要敢于担当、崇尚实干、深入学校、贴近师生, 不断解决教育发展中的新问题。各级各类学校必须端正办学思想, 落实“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切实规范办学行为。特别是在义务教育入学、中职招生和资助、高校自主招生、成人高等教育办学、信息公开等方面, 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以招生、收费等为重点, 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严肃查处损害学生利益的行为, 防止“破窗效应”, 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六、着力提高教育保障水平

教育是重要的公益事业, 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重视, 离不开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作为, 主动争取重视和支持, 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 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要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教育投入是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 中央和市级不断加大教育投入, 加大了向区县转移支付的力度, 积极对渝东南、渝东北等农村区县支持倾斜, 但个别区县出现了“挤出”效应, 没有做好这事。各区县应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做到法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两个提高”, 这也是依法行政的要求和体现。2015年, 将开展区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 加大教育投入督导检查力度, 今后此项工作将进一步常态化。要优化教育支出结构, 向边远地区、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 加强教育民生和质量内涵建设保障, 多做雪中送炭的事, 做真正惠及学生的事, 少搞锦上添花、不搞“面子工程”, 使每一分钱都发挥最大效益。要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监管, 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

二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 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 办教育首先要抓师资。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教师要求, 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宣传教师先进典型, 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深化职称和岗位制度改革,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积极提高教师待遇, 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落实教师编制政策, 及时补充配备教师。严格教师招录聘用标准, 把好教师入口关, 把优秀人才吸纳到教师队伍中。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 不断壮大名师队伍。近年来, 教育部和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这些也是我们一以贯之的要求, 要严格执行, 对各种师德不端的行为及时严肃查处, 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三要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安全工作是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 “安全不保, 何谈教育”。教育系统点多面广战线长, 安全工作必须警钟长鸣, 常抓不懈。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稳定属地管理责任, 认真落实“一岗双责”, 切实抓好安全稳定工作。加强师生安全教育, 健全人防、技防、物防体系, 开展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认真排查整改各种隐患, 加强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部位管理。现在学校开始陆续放假, 春节临近, 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切实做好学生离校期间安全工作, 提醒学生假期注意安全防范, 加强假期留校大学生安全管理, 确保学生安全度假、愉快过节, 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全市教育系统安全稳定。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陪同接待”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方式, 加强安全工作督查力度, 严格执行安全稳定工作“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制度, 对因责任不落实而造成严重后果的, 要严格按照“一案双查”和“四不放过”的原则, 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 第4篇

《开展2018年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

实施方案》的通知

Xxxx县深化机关作风整顿领导小组:

现将上报《开展2018年工信局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呈报给你们,请审核。

可否,请批示。

Xxxx

2018年4月8日

Xxxx局党委

关于开展机关作风整顿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关于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相关要求,现固扩大2017年县直机关作风整顿工作成果,坚决打好打赢整顿机关关作风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按照县委统一部署, Xxxx党委决定利用一年时间,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方案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批示和对我省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全国“两会”上指出的“要以推进干部作风转变为抓手,全面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的相关要求,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县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县委十五届二次全会精神作出的作风整顿部署,突出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以苦练内功、增强本领、优化环境、服务发展为重要内容,以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系统延伸为主要方式,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提升干部能力素质,着力解决企业反响强烈、群众反映集中、社会普遍关注的作风问题,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推进机关作风持续好转、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为推动机关发展提供作风保证。

二、整治重点

结合实际,持续整顿“三个坏把式五个坏作风”“六种不良风气”,重点聚焦“四风”新表现,集中解决政治意识弱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失责失信,弄权勒卡,机构臃肿,文山会海,能力不足,效率低下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粗作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不强等影响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

(一)解决政治意识弱化、敏感性不强问题。重点是:思想麻痹松懈,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不强,组织观念淡薄,不团结,搞各自为战,对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不学习不钻研研;对新形势新情况不掌握,缺乏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对重要预警信息不敏感,应急处置不及时、不得当,导致一些工作陷于被动,有的甚至造成负面影响。

(二)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问题。重点是: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改革政策“空转”,不研究解决问题;调研变作秀,项目搞“盆景”;用责任状推卸责任。

(三)解决本领不强、能力不足问题。重点是:满足现状,不求上进,知识透支,政治理论学习次数少,工作中政治立场不够坚定,缺乏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对不正之风不敢勇于指正,不敢坚持原则,奉行“好人主义”有不愿得罪人的思想,不够积极主动,满足于完成任务,不出问题创新动力不足。(四)解决不作为、慢作为粗作为问题。重点是:工作缺乏主动性,干事创业激情不高,懒政怠政,效率不高,不能按时间节点和工作时限,高效高质地完成工作;基层情况不掌握,分管工作不了解,向领导汇报时能蒙就,特别是股室与股室之间沟通不够;调查研究问题不够;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落实党委决策部署工作上不高,工作的主动性需进一步增强。

(五)解决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不强问题。重点是:信奉“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从内心上不愿意为企业承担责任,不愿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为企业办理手续时,遇到特殊情况不敢处理,不敢“拍板”,把问题往上交;工作有畏难情绪,工作出现失误,不愿承担,把责任推给别人.三、方法措施

我局机关作风整顿,从2018年3月底开始, 作风整顿工作按三个阶段安排,到年底基本结束。

第一阶段(3月底前):思想发动和制定方案。结合实际和自身特点找准突出问题,明确整顿重点,科学制定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4月初-10月底):开展集中攻坚。强化专项整治措施,确定阶段整治目标,一项任务接着一项任务推进,一个难点接着一个难点突破。

第三阶段(11月初-12月底):考评验收。开展作风公开评议,组织企业问卷调查,推动作风整顿取得实效、营商环境加速改善。

四、组织机构 组

长: Xxxx

副局长 副组长: Xxxx

副局长

Xxxx

副主任科员

员: Xxxx

党办主任

Xxxx

组织委员

(一)局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研究谋划和组织推动机关千部作风整顿顿工作。各科室要高度重视,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敢抓敢管、严严抓严管,确保作风整顿取得扎实成效。

(二)加强沟通协调。对上,局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与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沟通协调,及时领会上级精神,把握工作重点,调整工作思路,确保整体工作有的放矢;对内,各小组要加强沟通协调,综合协调组要发挥中枢大脑的作用,做好指导督导工作,及时传达县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有关要求和工作进展情况。

(三)营造舆论氛围。要充分运用多种媒体媒介,多形式宣传形成强大舆论声势。要发挥正反典型作用,既宣传正面典型、树立先进标杆,又曝光反面案例、持续警示告诚,引导全县广大干部树立改进作风、优化营商环境人人有责的强烈意识,要加强与上级重要媒体对接,及时反映全县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的好做法和新成效,树立工信新形象。

Xxxx

局党委

在全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5篇

八清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刘 众 民(2016年3月4日)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的目的,主要是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对我县机关作风整顿、优化发展环境和“一问责八清理”三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转变作风、优化服务、狠抓落实,着力打造廉洁高效、开放包容、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会前,已经下发了《“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会上又下发了机关作风整顿和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方案,三个《方案》明确了工作的目的意义、工作重点和工作举措,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如何开展好三项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查摆问题,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 在全县深入开展机关作风整顿、优化发展环境和“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是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立足围场实际做出的重大决策,是确保“十三五”顺利开局,推动围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晋位赶超”,实现“脱贫摘帽、全面小康”的重要手段。大家一定要认识到,抓作风建设是为了促进发展,抓发展就必须大力优化发展环境,而推动“一问

—1— 责八清理”既是抓作风建设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保障,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统一,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必须统筹部署、协调推进。

近年来,通过持续加强“两个环境”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解放思想大讨论专项行动,我县的发展软硬件环境日趋优化,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市场主体的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政通人和、干事创业的发展环境和发展局面。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一些方面、一些单位、少数干部身上,作风建设的任务还很重,在服务意识、办事效率、法治建设、基础设施等软硬件环境上还存在很大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影响了改革稳定大局,影响了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省委赵克志书记强调要重点解决省级机关和干部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12个问题,市委周仲明书记强调重点解决市级机关和干部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9个问题和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7个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县也或多或少地存在,我们要结合实际,认真对照检查,切实加以解决。具体到围场,在机关干部作风和发展环境方面,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六方面问题,希望各乡镇、各部门及广大党员干部对号入座,即知即改、立改立行。

一是存在思想“僵”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干部思想僵化、观念陈旧、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不思变革,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一些干部机械执行能力有余、创新发展能力不足,—2— 只研究管死的办法、不研究放活的措施,只知道不能办、不知道怎么办,面对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束手无策;有的干部没有与时俱进的概念,不学习新理念、新政策、新知识,缺乏市场经济意识,缺乏挑战意识,缺乏机遇意识,不适应新常态,对如何树立“六大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各项利好政策,推动协同发展意识不强、办法不多。

二是存在不敢“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干部怕担风险,怕遭非议,明哲保身,躲着矛盾走,绕着困难转,只当“传球手”,不做“过河卒”;有的干部既缺乏干事创业的锐气,又缺乏化解矛盾的底气,总是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只当和尚不撞钟,图清闲、混日子;有的干部既没有正视困难的勇气,也没有迎难而上的志气,缺乏信心、缺乏激情、缺乏干劲,遇事先讲困难理由,不讲成事的办法举措,推诿扯皮,传来递去,导致工作一潭死水、暮气沉沉、毫无起色。

三是存在工作“懒”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干部对工作要求不高,工作抓得不紧,不用心、不钻研、托清闲,不能做到严谨、细致、精致、极致,工作缺少特色和亮点;有的干部腿懒、手懒、脑懒,不深入基层、不深入实践、不了解实情、不解决问题,对工作不思考、不归纳、不总结,贯彻落实执行时,对于上级的工作部署,没有结合基层具体工作实际,只是一味地生搬硬套;有的怠政懒政、不思进取,缺乏奋勇争先、事争一流的进取精神,缺乏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落实力度,缺乏夙夜在公、敢

—3— 于奉献的工作激情,对县委、县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总是看一看、缓一缓,推一推、动一动,导致有些工作停滞不前。

四是存在纪律“散”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干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差,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热衷于散播小道消息,甚至推波助澜、添油加醋,唯恐天下不乱,有时我们的工作部署、重要决策还处于保密阶段,外界就已经信息满天飞、尽人皆知;有的干部工作纪律差,迟到早退、无故旷工,工作时间打牌、网购、玩游戏;有的干部无视党纪政纪,只考虑小圈子和部门利益,不是靠规则办事,而是靠所谓的感情、潜规则办事,甚至还在心存侥幸、以身试法,故意刁难、吃拿卡要。

五是存在环境“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个别单位“条条文件”至上,只讲部门要求,不讲地方实际情况,“限制性条文”执行过左,“放开性条文”执行教条,总为不行找借口,不为办成找办法。个别单位对群众和市场主体的诉求漠不关心,审批程序过于繁琐、审批权限过于集中,审批窗口只“挂号”,不“看病”,只告诉不能办、不告诉怎么办,导致明放暗收、前店后厂。个别地方拆迁征占“漫天要价”,个别人恶意阻工、强买强卖,甚至通过恶性竞争、恶意欺诈谋取不正当利益,人为设置种种障碍干扰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个别执法部门轻宣传、重处罚,轻服务、重收费,甚至执法不公、枉法裁判,说情风、关系网问题还未得到有效根治。

六是存在基础“弱”的问题。主要是我县交通、水利、电力等

—4—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支撑发展的能力较弱。路网方面,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5882公里,达到二级及以上公路标准的仅为370公里,连接乡镇和农村的三级以下公路仅有5512公里,路网密度只有63.8公里/百平方公里,且质量不一,分布不合理,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水网方面,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县目前仅有水库3座,水浇地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26.6%,农业靠天吃饭仍是常态。电网方面,有的线路载荷不够,有的高压架设不到位,不能满足发展用电需求。信息网方面,基础建设覆盖不全,触角延伸不到位,且带宽窄、网速慢,不能满足发展需要。特别是在园区建设上,道路、供电、供热、供水、排污等基础配套不完善,导致园区发展慢,集聚要素、推动发展作用不明显。

以上种种问题,是当前我县干部队伍和发展环境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部门、少数干部身上,体现在部分领域、部分行业上,但严重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严重制约影响着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阻碍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引起高度重视,大力度加以解决。

二、聚焦问题,综合施治,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当前,围场发展的后发优势越来越明显,发展潜力越来越大,发展后劲越来越足,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开展机关作风整顿、优化发展环境和“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的有利契机,围绕存在的问题,深挖根源、深刻反思、深入整改,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全力突破,努力为加快围场绿色崛起、全

—5— 面小康创设良好环境、提供强劲动力。

第一,对症下药,努力破解机关作风中的突出问题。开展机关作风整顿的重点在于解决全县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我们要通过活动开展,下狠心、出重拳,彻底解决影响发展的各类作风问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全部精力凝聚到经济发展上,体现在民生福祉上,发挥在社会稳定上。一要突出“解放思想”这个前提,持续提升工作能力。思想领先才能发展领先,观念创新才能行动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发展新常态,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和党的建设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观点、新论断,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发展的新政策,这些是我们推动、引领地方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根本遵循,更是我们解放思想、统一共识的重点。从围场近年来的发展实践来看,也充分证明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当前,我们解放思想的重点就是要用创新的办法抢抓“十三五”时期的政策机遇和发展机遇,灵活捕捉信息,深入研究政策,尤其要注重把握与围场密切关联、有针对性的政策,及时掌握、深入了解,主动作为、抢占先机,推动围场经济社会实现突破性发展。要改变惯性、固有的工作思维,创新方法、举措、机制,结合围场实际,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征地拆迁、信访稳定等重点工作上,认真研究我们该怎么做、怎么创新、怎么突破。各乡镇、各部门要在推进创新发展中坚持高标准,体现高水平,—6— 把各自的工作放在全市乃至全省中去比较、去衡量,拿出纵向比有突破、上台阶,横向比敢超越、争一流的豪情和胆识,切实把每一项工作干好、干出色,做到有亮点、有位次,推动整体工作提档升级。二要围绕“晋位赶超”这个核心,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政务服务,是体现干部作风的风向标。优化政务服务,重点要在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上下功夫。要强化项目服务,今年我县谋划确定投资超千万元重点项目133个,总投资844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82亿元。这些项目工程事关围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以前所未有的工作举措,前所未有的落实力度,为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保驾护航。要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一次告知制等制度,对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立即办、主动办,着力解决“慢作为”“中梗阻”“踢皮球”“和稀泥”等问题,努力营造重商安商的社会氛围。要强化企业服务,要加快职能转变,加强软环境治理,放权市场、让利社会,权力清单要再少些,服务清单要再多些;要强化服务意识,主动服务、超前服务,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做好企业帮扶工作,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要集中对收费、罚款、检查评比考核项目进行一次专项清理,该取消的彻底取消,该规范的严格规范,能合并的坚决合并,对顶风而上乱收乱罚乱查乱评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仅要解决事,而且要处理人,还要追究单位“一把手”的责任。要强化群众服务,要加大为民服务的各类平台载体建设,特别是要加快推进“农民办事不出村”项目建设,着

—7— 力解决农民办事难问题;要持续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全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难题,最大程度地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要全面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全力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三要强化“效能建设”这个重点,提高工作节奏效率。行政效能是衡量一个地方作风好坏、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用“抢”的意识、“争”的观念、“快”的思想开展工作,努力在行政服务、行政审批、行政管理等方面创造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要强化效率意识,对每一项工作都要提速提效,养成立说立行的作风,树立“马上就办”的风气,确保各项工作高效率推进,我们已经启动推行了“马上就办”的工作模式,对此县委办、政府办、督查室以及纪委、县委组织部等相关部门要及时跟踪、问责问效。要强化规则意识,围绕规范制度、规范收费、规范执法等关键环节,坚决贯彻、严格执行、全面落实上级要求和我县出台的相关文件精神,确保工作规范有序运行。要强化执行意识,对县委、县政府作出的决策部署,要令行禁止、坚决执行,决不能推诿扯皮、敷衍应付,确保工作全面落实到位。这里明确一条,县委对分管领导的工作全力支持,今后四大班子领导分管的部门、联系的乡镇、包保的项目、包保的企业等,完全代表县委、县政府行使职权,各级各部门务必坚决服从,不折不扣按要求执行。四要抓住“工作落实”这个关键,切实增强担当意识。这次作风整顿,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看工作到底落没落实,要把作风整顿的落脚点放在抓落

—8— 实上。要紧盯重点抓落实。当前我县的工作重点,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县政府的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县委五届六次全会、县“两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发展重点,集中精力,挂图作战,切实抓好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县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协同发展等重点工作,确保实现“三个三”战略发展目标。要破解难题抓落实。我们的干部都应该树立敢想敢干、敢试敢闯,敢于拍板、善于决断的工作作风,面对制约发展的土地、资金、信访等重点难点问题,要敢于运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办法去破解。今后我们要做到,凡是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就不能说“办不了”;凡是其他地区能够做到的,就不应说“不能做”;凡是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问题,就不该说“再研究”。市委、市政府已经制定出台了容错免责机制,县委将积极推行并结合围场实际制定推进措施,今后只要是有利于发展、有利于稳定、有利于民生的事,大家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胆地干,县委、县政府给大家撑腰壮胆。要通力协作抓落实。协调配合是做好工作、推动发展的重要手段,如果配合不好、互相拆台、互为掣肘,任何工作都不会干成。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决做到目标同向、聚焦重点、行动同步,确保我们的工作干一件成一件。五要守住“廉洁自律”这个底线,打造风清气正干部队伍。勤政廉政是对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最基本的要求。我县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有极少数干部经不住诱

—9— 惑,丧失了底线。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牢牢守住廉洁自律底线。要正确对待权力。今天参加会议的都是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汲取教训、廉洁自爱,切实把权力视为一种压力、一种考验、一种责任,自觉做到守住底线,不义之财不取、不明之宴不赴、不洁之地不去、不诤之友不交,淡泊名利,老实做人,清白为官,干净干事,以实际行动树立全县干部的良好形象。要加强干部管理。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政治责任,各单位“一把手”负有主要责任,一定要坚持原则,敢抓善管,管好干部,带好队伍,对因疏于管理、有过不问、有错不究,致使班子成员或者下属发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除严肃查处直接责任人外,问责要“上追一级”,追究相关领导和干部管理部门的责任。要强化纪律约束。纪检监察部门要把“一问责八清理”作为重要内容,通过强化监督约束,通过加大执纪问责力度,针对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重拳出击,让那些有侥幸心理的人胆颤心惊、不敢乱来;要公开办事程序和条件,狠刹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歪风邪气,要抓反面典型,依法依纪严肃查办,并在新闻媒体公开曝光。

第二,统筹兼顾,全力打造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在深入推进机关作风整顿、全面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的同时,要紧紧扭住关键和重点,着力优化六大发展环境。一是着力打造尊商好客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发展环境的核心和关键,是展示一个地区竞争力的文明形象和无形品牌。要倡导热情好客、诚恳待人的社会

—10— 风气。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宣传培树一批有代表性的、群众性的、有影响力的道德模范,在全社会营造热情好客、笃实待人的良好风气,使每个人都以对待亲朋好友的友善之心对待投资者,真心相处,真诚服务,从而让投资者安心干事、放心创业。要培养开明开放、谦和包容的社会心态。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你发财、我发展”的理念,善于、敢于和乐于欣赏投资者、包容投资者,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海纳百川的胸怀,支持客商投资兴业发财,让各种有利于发展的因素竞相迸发,掀起创新创业的热潮。要营造尊重知识、珍惜人才的社会氛围。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抓住用好人才、吸引人才、培育人才三个关键环节,着力建强党政人才、创新型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珍惜人才的良好氛围,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二是着力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优化执法环境。围绕内容公开、裁量公开、结果公开,深入开展“基层执法专项治理活动”,拿出反腐败的决心、力度和手段,严查重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等违法违纪行为。要优化司法环境。全面建立开放、透明、便民和科技化的司法新机制,将司法行为置于阳光下,不分地域、不分公私、不分官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积极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和援助,切实营造公

—11—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维护企业周边环境。实行公检法司“保障环境责任制”,按照谁管辖谁负责的原则,严厉打击非法阻工和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违法行为,让所有人都认识到,谁破坏围场的发展环境,谁就要付出代价。三是着力打造安全普惠的金融环境。金融是经济的血液,金融活则经济活,优化发展环境必须同步优化金融环境。要搭建融资平台。大力推进国有资源资产盘活,实现“资产变资本、变股权、变证券”。深入推进“投融资担保体系”改革,发挥木兰围场发展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牵动作用,搭建“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平台、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和“金融扶贫富民产业贷平台”,以财政资金、产业基金为撬动,拓展融资渠道,放大使用效益,实现做大做强。要培植金融产业。大力支持银行金融机构做大做强,鼓励支持在围金融机构增设下级机构、营业网点和柜台,引进有实力的金融机构来围挂牌落地。要加大对资金争取和企业上市融资的扶持力度。加大政策性资金争取力度,抢抓各类优惠政策密集出台、政策性融资成本大幅下降、资金使用年限大幅延长的机遇,切实做到能争就争、能借就借、能用就用。要加大对企业上市融资的支持奖励力度,采取基金参股等形式进行专项扶持,助力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四是着力打造信誉立世的诚信环境。信誉是立世之本。围场民风淳朴、诚信友善、开放包容,这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坚持好、巩固好、发扬好。承诺要“现实”。承诺的事项,一定要进行科学论证,既要符合政策、法律要求,又要符合地方

—12— 发展实际,必须保证能落实、能兑现。践诺要“坚决”。要言必信、行必果,说到做到,决不能失信。我们作为党委、作为政府、作为领导干部,更要视信誉为生命。失信要“惩戒”。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制度措施,对违约失信的,按照约定承担责任、赔偿损失。我们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确保合作事项不因领导的变化而改变,坚决避免朝令夕改、摇摆不定,坚决避免“新官不理旧账”。社会要“诚信”。全面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围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等重点领域,建设企业和个人“联合征信”平台,培育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主体的信用意识,在全社会树立起“人人讲诚信、事事讲诚信、处处讲诚信”的浓厚氛围,全力打造诚信围场。五是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城乡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围场参与区域竞争的核心资本,是我们吸引集聚资源、资本、资金,借势借力发展的最大保障。要坚决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是我们的最大优势、最宝贵财富。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引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理念,在保护、建设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快健全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规体系,用市场化的理念经营生态、发展生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全力推进生态资源市场化进程,努力放大生态效应。要持续提升生活环境。大力实施县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推进产城教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大力提升城市品质品位,不断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释放城市发展活力;

—13— 全力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一城十镇百村”战略,加快“七线六区”建设,统筹推进“四化四美”,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要大力优化生产环境。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以园区建设为重点,坚持“园区向县城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加快形成“信息通、市场通、法规通、配套通、物流通、资金通、人才通、技术通、服务通+双创平台”的园区软环境,吸引要素聚集。六是着力打造配套完善的硬件环境。大力实施基础设施重构战略,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补齐交通短板。抢抓协同发展、国家“对贫困县交通基础设施取消地方配套”等重大机遇,加快实施围御、承克等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加快围多、御克电气化铁路和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和县乡公路改造升级步伐,推进通组道路硬化进程,从根本上改变交通落后的问题。补齐园区建设短板。围绕“四区”建设,创新运营模式,借鉴“一区多园”做法,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加大专项建设基金争取力度,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集团进行联合集中开发,通过市场化手段破解园区基础设施投入瓶颈,实现低成本特色化扩张。补齐土地供应短板。要统筹安排各行业用地,紧密结合重点项目、园区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等工作,加大土地收储力度,扩大土地收储范围,建立土地储备机制;要在积极盘活存量的基础上合理配置流量,对全县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已征未供的低效土地进行全面梳理,同时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力度;要严格按照规划使用土地,坚持经营性建设用地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制度,健全完善统一、公开、透

—14— 明的土地交易市场。

第三,即查即问,深入开展“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开展“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实践,是推进“两个责任”落实的具体行动,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创新举措。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以这次专项行动为契机,按照省市县委的要求部署,进一步端正党风政风、优化发展环境,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提供重要保障。一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清理。开展好这次专项行动,把问题清理出来是基础。要坚持从严从实,对照实施方案要求,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解决思想大讨论查找的问题以及平时掌握的情况,通过对照查、严格查、深入查、敞开大门查等方式,对单位和个人存在的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等进行逐项清理,不放过任何一个单位,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和疑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检修和扫除,不遮遮掩掩、不避重就轻,真正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准找实。二要坚持以政策为依据统筹推进。坚持“分门别类、分级负责、依法依规、把握进度”的原则,把查找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查找出的问题分门别类逐项拉出清单、建立台帐,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规定,真正搞清楚出现的问题违反了哪个制度、哪项规定,并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确保问题及时准确解决到位。要依据政策统筹推进整改,对具备条件能够马上解决、立即纠正的,要立改立行、即知即改;对需要协调解决的,—15— 要多方联动、限期整改;对需要长期努力完成的,要制定“路线图”,分类推进、分步解决,切实把阶段性成效与长期整改统一起来,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三要坚持以问责为手段倒逼落实。总书记强调,坐而论道,不如强化问责。这次专项行动,把问责作为第一项任务,正是抓住了要害、击中了命门。活动期间,县委将派出督导检查组,重点针对问“主体之责、监督之责、直接之责”这三方面的责任和要求,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督导检查,对组织有力、成效明显的,要予以表扬;对进展迟缓、效果较差的,要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搞形式、走过场、虚于应付的,要严肃查处;对推诿扯皮、弄虚作假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严肃追究主管领导和主要领导的责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把严格执纪与教育人、挽救人结合起来,确保专项行动取得良好的政治、法纪和社会效果。四要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强化治本。改革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举措、是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在“破”字上做文章,坚持革故鼎新,对一些已经过时、不太管用的法规制度进行清理,该修改的修改,该废止的废止,打破已经不相适应的条条框框约束。在“立”字上下功夫,坚持破立并举,进一步深化改革,把相关的法规制度立起来,形成程序严密、配套完善、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在土地、城建等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在管钱、管事、管人等重点环节,不断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切实把制度“笼子”扎紧扎牢。在“新”字上求突破,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来谋划推

—16— 动工作,在细化制度规定、完善配套措施、提高制度执行力上下功夫,用好新招数,破解旧难题,逐步形成管用、实用的长效工作机制。

三、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切实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开展机关作风整顿、优化发展环境和“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是县委、县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关系全局的大事要事,必须加强领导、抓出实效。各级各部门务必要清醒认识,高度自觉,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实打实地抓、硬碰硬地抓,力争早见成效、早出形象。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已经成立了机关作风整顿和优化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及“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工作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确保三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各位县级领导首先要带好头,眼睛向内看,全面审视自己的思想、能力、工作、作风,带头查摆问题,带头整改提高,同时要着力抓好分管系统、分管领域内的工作,确保分管工作创一流、争先进。各乡镇、各部门“一把手”要以上率下,亲自抓、作表率,从严从实要求和做好工作,全面拉高工作水准,以过硬的作风和良好的环境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强化督查问责。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要加大督查力度,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实行常态化的明察暗访,做到一检查一通报、一问题一剖析、一案例一曝光。人大代表、—17— 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积极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多方参与的监督体系,增强监督的实效性。纪检、组织等部门要不定期地开展专项检查,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议论多、影响大的不良作风,加大问责处理力度,通过严格的督查问责,“督”出正气,“查”出干劲,“问”出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是注重舆论引导。宣传部门要加大正面宣传教育引导力度,对专项行动进行多角度、立体式、持续性地宣传报道,让机关作风整顿、优化发展环境和“一问责八清理”的实质内涵真正融入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的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为活动顺利开展和取得实效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要把总结经验,推广典型作为这次活动的重要环节,及时发现、深入挖掘在三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先进事迹,广泛宣传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先进典型影响和带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努力营造转作风、优环境、抓落实的浓厚氛围。

四是做好统筹结合。要把三项工作与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结合起来,与解放思想大讨论结合起来,与整治“为官不为”专项行动结合起来,与抓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把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做好工作、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特别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现实情况,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保增长这一中心任务,按照转作风、优环境、抓落实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不断强化经济运行调节,加大企业帮扶力度,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实现首季

—18— 开门红,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来检验专项行动的实际成效。

五是建立长效机制。要把解决作风问题与建章立制紧密结合起来,注重从制度上巩固工作成果,增强工作实效。要结合实际,不断加强对各项既有制度的规范、完善和创新,不断增强制度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围绕服务发展大局,注重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积累工作经验,加强提炼总结,及时把一些有效的做法上升为制度措施,把一些点上的好经验推行到面上来,把作风整顿成果固化为制度机制,推进作风建设长效化。

同志们,加强作风整顿、优化发展环境,开展“一问责八清理”,是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更是我们向全县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全县上下一定要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打造过硬作风,营造优良环境,以新形象、新作为团结、影响和带动全县人民,共同开创围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新局面。

上一篇:新公司财务要准备工作下一篇:用历史方法分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