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作文500字 生命的启迪

2024-08-16

生命作文500字 生命的启迪(精选16篇)

生命作文500字 生命的启迪 第1篇

今天,是我们学校期末考试的日子。同学们都早早地来到学校读书,但四年级班上有一个座位空着,原来还没来的是李芳。她是位残疾儿童,行走不便,因此常常缺课。今天是期末考试,可天气十分恶劣――雨大路滑,同学们都在想:李芳同学今天一定不会来参加这次考试了。

“叮铃铃”考试的预备铃敲响了,突然教室的大门被一位小女孩推开了。在场的师生都感到意外,因为推开大门的是李芳,她背着红书包,气喘吁吁地站在教室门口,裙子很脏,这分明可以看出她在上学的路上摔倒了无数次,但又坚定地站起来。她的几个好朋友看见了,急忙离开座位扶着她来到座位上。紧张的期末考试开始了,考场一片寂静,连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得见。有的在思考着、有的在画稿图、还有的在抓后脑勺。李芳更是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做着。看来这次她是有备而来,而且从她的神情可以看出是非拿第一不可的。考试结束了,有的在说:“她这样做真不容易,她肯定在考试前认真复习了”。还有的说:“这次第一名非她莫属”。几个同学默默地夸她:“真行!”。

到了公布成绩的日子了,她得了第一名,全场一片掌声。李芳也流下了珍珠般的泪水。

这虽是一场普通的期末考试,但十分特别,像李芳这样的残疾儿童,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是生命美好的力量,是对未来憧憬的力量,是对人生的向往的力量,是一股积极向上、力求进步的力量。

生命作文500字 生命的启迪 第2篇

我常常想:生命到底是什么?的春晚节目《千手观音》是一个答案。那一刹那,音乐犹如潮起潮落,演员们的千只手臂一伸一收,金光闪闪,耀眼夺目,加上演员刚柔并济的舞姿更加气势如虹。那震撼人心的感觉,无法言喻。更令我震撼的是,他们都是聋哑人!我无法想象在无声的世界里,他们是如何感受音乐和节奏的?又是什么使他们如此坚强自信?

记得去年暑假,我随学校的旅游团游览了北京故宫后,在旁边的凉亭集合休息时,偶然发现地板中间有一株小草正顽强地生长着。我很惊奇,这棵草在人来人往的石板路上存活下来,到底经历了什么?就像那位残疾女孩——张海迪,她5岁时,就患了脊椎血管瘤,导致其胸口下面全部瘫痪。就这样,从5岁开始,她就在轮椅上度过。人们说得了这种病的人最多活不过27岁,可她却活到了现在,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她不仅不甘心屈服噩运,还十分珍惜这有限的生命。最后还著成了很多书,成了有名的作家。这是一个奇迹!

经历了这些,我懂得了:每个人的生命都需要不断地注入自信和信念,让生命像石缝草一样坚韧,像花儿一样馨香,像阳光一样灿烂,从而创造出自己的美丽世界!

多元的启迪生命的观照 第3篇

一、案例片段回放

(请一个学生给全班学生讲这个故事后, 进行了以下教学。)

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这是在引导学生谈读文后的整体印象, 对内容进行整体把握。)

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 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 你们想一想, 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所以, 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 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 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 (引导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从而更加客观地看待人与事。)

师:是的, 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 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 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 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 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甚至把门锁起来, 她为什么能够去, 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

生:仙女、南瓜马车、狗和老鼠帮助了她。

师:所以, 无论走到哪里, 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我们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 但是, 我们需要他们, 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 她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要爱自己!如果别人不给你机会, 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 就会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最后一个问题, 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生: (过了好一会) 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 可是, 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师:天哪, 你们太棒了!你们看, 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 所以, 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 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

(学生欢呼雀跃)

二、启迪思考

从以上教学摘录不难看出, 教师与学生围绕教材展开的对话是多元而丰富的:

启迪学生“守时”是一种美德, 信守时间不仅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更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条件。打破学生对“后妈”的固有认识, 站在一个新的视角去审视和看待身边的人与事。团队的力量对于个体的进步和成长是多么重要, 教师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树立团队意识, 去认识更多的朋友, 并真诚地对待他们。“自尊自爱”是最基本的人生信条, 可是空对空的说教带给学生的只能是充耳不闻或浮光掠影, 如此紧贴主人公命运 (辛黛瑞拉的不轻言放弃) 的实战教育, 才能更加震撼和影响学生。最后, 一则观照学生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错误:不惧怕、敢面对;二则教师很明确“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她既能用欣赏的目光引导学生去发现文本的语言美、形式美、内涵美, 又更敏锐地发现文本的“缺陷”, 在学文之后引导学生跳出教材, 审视教材, 不迷信权威, 向教材发问, 敢于质疑。

如此多元的理解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因素:

一是文本内涵的丰富多元。《灰姑娘》是德国作家格林兄弟的童话名篇, 故事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人生历练过程———在任何嘲讽、刁难和欺凌之下, 都要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地活着, 即使极度艰难困苦, 只要心怀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保持善良与积极的心态, 最终也会获得幸福生活。正因故事的内涵十分丰富, 教师在与学生、教材三方对话时更不应追求唯一答案、发出一种声音, 而应从材料所提供的认识世界、认识社会、了解自我的人文元素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这位美国教师深谙此理, 在自己深入解读教材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多元体悟, 课堂有“守时”美德的引导, 有“团队意识”的树立, 有“自尊自爱”的实战教育, 也有对固有认识的撼动, 更有对教材、对权威的挑战……使学生获得了多角度的生命感动和启发。

二是学生个体的多元理解。每个阅读个体的成长背景、生活阅历不同, 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感受一定不一样。深入每个学生, 你会发现, 每个人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 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个文本的解读,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学生在阅读《灰姑娘》时, 可能有的对故事本身感兴趣, 有的对主人公命运很关注, 有的会从故事中获得启示, 也有的从此之后对“后妈”产生了戒备之心……感受千差万别。正因如此, 教师首先要做一个虔诚的阅读者, 以普通读者、教师、学生的不同身份去亲近文本, 从观照个体生命的高度去解读文本的多元内涵。反映在教学中, 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疏通学生心灵与文本内涵之间的桥梁, 鼓励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个性的话。无论学生的认识正确与否、深刻与否, 只要能给予学生平等交流的权利, 学生的认识将生成课堂中最为宝贵的教学资源, 成为引导学生多元理解的有效凭借。

纵观美国教师关于《灰姑娘》的教学, 学生的理解是多元的, 也是深刻的, 但似乎教师的主导过多, 放手不够,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一路牵引下渐入佳境的, 缺少了学生更为自主的感悟。设想课堂, 我们不妨多给学生一些亲近文本的时间, 让他们与文本对话, 充分谈谈自己读后的所思所想。学生对不同角色、对整个事件、对某个感受极深的情节都可以畅谈感受, 还可以进一步谈谈对灰姑娘一系列举动的看法。这之前教师这位“媒人”应该一直隐身其后, 当学生与文本的“恋爱”谈得不投机、不深入、不动情时, 教师再走出前台顺学而导, 可能这时恰是学生的“愤悱”之处, 我们的教学必定是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上升到某一发展水平, 如此对学生的影响也才更加深远绵长。

生命的启迪 第4篇

狼因吃羊而遭千载骂名。然而奇怪的是这骂rfnr声并非出自受害者羊群,而是来自人类。狼只是偶尔才吃羊,而人却吃了千千万万只羊。

2

冬小麦必须在冬季来临之前播种完毕,然后出土的幼苗需经历一整冬的雪压霜欺,阳终才能在来年的五月扬花吐穗,孕出果实累累。倘若要躲避掉那个冬天,执意把它播种在春天里,那结局只能是徒长枝叶,不会结出一粒种子。

冬天是冷酷的,但对于冬小麦来说,却是一段不能缺失的经历。

3

单独地栽一棵树是长不成栋梁之材的,如门前的那棵老槐树。它的树冠虽然很大,枝叶也很繁茂,但树干并不高大,而且还有点弯曲,可用之材十分有限。而密密地载一片树林,却能长得又高又直,如村边的黄杨树林。

过于宽松的环境,只会滋生太多的丫枝而分散了营养;而狭小拥挤的空间,却能保持一种永远直立向上的姿势,也就避免了走一些弯路。

4

施肥过多,秧苗就会疯长;因为疯长,就会倒伏;因为倒伏,最终就会减产,甚至颗粒无收。所以,并非施肥越多,产量就越高。

父亲说,种庄稼有占有养孩子,溺爱过度,则适得其反。

5

如果让棉苗一帆风顺地生长,那它就会一心只惦记着长高,而不肯开更多的花,结更多的棉铃。掐断它的顶芽,让它感受伤害的痛苦,反倒有一个丰产的好年景。

6

花香不绝,花艳不香。花香是为了招蜂引蝶来传粉,花艳也是为此。二者有其一,足矣!生命是节俭的,不肯有丝毫的铺张与奢侈。

7

鱼缸里的鱼天天喂,很快就会饱死;花盆里的花天天浇,不久就会涝死。卖金鱼的老者叮嘱我,一个星期喂一次,鱼可以活很久。卖花的姑娘告诉我,花叶都萎蔫了,再浇水也不迟。

8

一片农田被弃耕以后,很快就会长满一年生的杂草。有了一年生的杂草覆盖,土壤的条件就会得到初步的改善,一些t多年生的杂草会接踵而至,这样经过几年的时间,一些小灌木主会出现。起初灌木只是一簇簇地分散地长在草地上,由于灌木年年结实,灌木丛逐渐扩大,一些小的乔木开始,草地就随之消失了。再经过一段时间,乔木越来越多,遮盖了灌木,使灌木减少,乔木就蔚然成林了。

这是自然界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和规律。一片不毛荒地由最初的杂草开始,渐渐演变成森森树林,从中我们看到最初杂草覆盖的重要性。倘若我们把最初的杂草拔除,不让杂草生长,那么那片荒芜的耕地就会永远是荒地,永远也生长不出后来的灌木,以及高大的乔木。

杂草丛生是森林形成的必須经历的阶段,不可省略。

9

小小池塘只能供养一百来只蝌蚪长大成青蛙,而每年春天,青蛙妈妈却要在这里产下多达上百万只的蝌蚪。小蝌蚪们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面临着生与死的择抉。危险不仅仅来自天敌凶残地捕杀,更主要的是同类残酷的竞争。由于食物r短缺和空间局限,每时每记得都会成千上万的死亡,最终只有百来只完成蜕变。生存者真可谓万里挑一。

没有坚甲厚壳,也没有尖牙利爪,青蛙只是一个弱势种群,但它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2亿多年!每一只青蛙都是最优秀的,都是万里挑一的!

生命的启迪作文 第5篇

一天早上,我拿出姐姐给我的旱冰鞋,想学滑旱冰。滑旱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别看那些会滑旱冰的人,滑起来飕飕生风,千姿百态,这摆个姿势,那摆个造型。像我这样的初学者,如果滑不好,就立刻会屁股着地,两脚朝天,怎么站也站不起来了,我就是这样。

刚开始我滑旱冰的时候,虽说是在家里滑,有东西扶,可是一不小心也会像刚学步的小孩一样摔倒。后来,我慢慢地掌握了一点技巧,身子不再后倾。于是,我打算去外面试试。我原以为外面的地粗糙而且不滑,可是总有小石子拌我,这弄得我有时连基本动作都不会了。经过一个小时的“魔鬼训练”,我终于能穿着旱冰鞋在小区之间驰骋了。

生命的启迪作文 第6篇

向来,在我的心里,植物是娇嫩的,经不住风雨的鞭笞,阳光的烘烤,所以,我不去养花弄草,而此时此刻的想法,让我都不敢相信那是自己的决定。为了突破自己,我定下心来做这件事了。

四处找幼苗,买肥料,又托人寻了一大堆沃土填进楼下的花池。几周过去了,当我站在亲自栽种的树苗前的时候,发现虽然春天来了,但它却了无生机,更别说开出那美丽至极的花了。终于,在无数个失望的注视之后,我放弃了它。

又过了几周,我因没有考好而郁闷寡欢,心情抑郁地往家走,自楼下的小路走过,蓦地一抬头,看到了我亲手栽种的那株玉兰树。瞬间我有些恍惚,那是我栽的吗?花开得那么美,洁白似雪的花瓣静静地绽放在枝头,笔直的树干、青翠欲滴的绿叶,令我不敢相信这曾是那株光秃秃的小树。

我百思不得其因,是有人暗中呵护?不像,是天气适宜?也不像。想到这里,我不禁感慨,真可谓是它的坚强了。它就这样被我冷落着,然后默默地坚强地开出了花。看来生命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脆弱,它总是在以一种倔强的姿态,支撑自己活下去。

生命的启迪作文 第7篇

兰花,在我的心里是一种比较娇柔的花,因为它对土壤、温度、湿度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如果没有十足的耐心,是活不了多久的。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改变了对兰花的看法。

快期末考试了,我在紧张的复习过程中,忘记照料兰花了。看着叶尖慢慢变黄的兰花,我却只能干着急。终于,妈妈在收拾家时,不小心打碎了兰花的`花盆,土撒了一地。“完了,这盆兰花活不了多久了!”我心中想。由于当时离考试只剩下五天了,所以,被打碎的兰花和兰花盆,被人丢弃角落,无人理会。“算了,就让它自生自灭吧!”我一边做着习题,一边想着。终于考完试了,回到家,一阵十分清雅的芳香飘进了我的鼻子,“什么花开了?好香呀!”我想着,顺着这股香味,我很快就找到了源头——竟然是前几天被丢弃的那盆兰花开花了!我走近一看,花瓣是淡粉色的,十分娇俏可人。“这里的湿度、温度、土壤都达不到它平时的要求呀!怎么会开花呢?”看着周围十分恶劣的环境,我恍然大悟:因为兰花有足够坚强的勇气,十分坚定的意志,聪明的“大脑”,所以得以“翻身”。原来,兰花把根部插到了一个比较潮湿的角落,吸收水分,所以活命并开花了。

由此,我想到:在人生中遇到逆境,请不要放弃,因为如果你有坚定的意志,足够的勇气和聪明的大脑,还会坚持到底,那么,无论你身处怎样的逆境,也会重新走向高潮!

生命启迪 第8篇

起先学生不以为然, 听着听着, 教室里有了啜泣声。因为他们知道, 老师口中描述的小男孩就在他们身边。虽然不在一个班, 但是他们或多或少已经听说了这个不幸的消息。再也没有人做小动作, 也没有人窃窃私语, 大家只是默默地流泪。我静静地呆着, 一句话也没有说, 因为我和学生一起动容着。

过了许久, 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泰戈尔的一句名言———“聪明的人警告我说, 生命只是一颗荷叶上的露珠”。我请学生谈谈对这句格言的理解。有的学生说:“太阳一出来, 露珠就会被晒掉的。”“露珠晶莹剔透, 我们的生命就像露珠一样好看却不长久。”……“是呀!”我说, “露珠是短暂的, 稍纵即逝的。没有人永远活着, 没有东西可以经久。生命的意义在于活得充实, 而不是长久。面对短暂的生命, 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而我们的生活又是多么宽广, 在这极其寻常的日子, 我们更要懂得珍惜, 要学会用心去体会。孩子们, 相信你们现在更能明白诗人写下诗歌《生活多么宽广》的用意吧!来, 一起读出我们的心声, 读出我们对生命的渴望, 对生活的追求。”

诗歌的内涵已经不再需要更多的解释, 因为听着学生饱含激情的朗读, 我明白他们已然懂得了许多。课后, 我让学生用笔写下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我本不想营造这种压抑的氛围、悲痛的场景, 但作为老师, 我想, 我们不仅仅要教给学生为文之道, 更应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而学。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 教育是师生生命之花的绽放。叶澜教授曾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 提高人的生命, 为了人的生命的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我想, 这节课最终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就是因为课堂上有生命的存在。身边活生生的实例触动了学生心灵深处的那根弦, 唤醒了学生对短暂生命的珍惜, 对美好生命的向往和追求。生命教育的实质不正是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激扬生命吗?不正是努力让学生在学会爱别人的同时, 活出自己有滋有味的人生吗?

言语生命 启迪智慧 第9篇

为什么要推行随笔写作

学科理由 特级教师于漪也曾经说过:“语文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但抽掉它的人文精神,语言文字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而“写作”又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人们常说,文如其人,一篇好文,就是一个人生活素养、知识素养、思想素养的集中反映。

学生层面 学生恐惧写作,无法下笔,成了学生写作的通病。写出来的东西也是内容空洞、语言贫乏、脱离生活,假话空话、套话成人话的现象非常普遍。

教师层面 作文教学费力不讨好。教师讲了很多写作技巧,学生依然写不出好文章。同时老师也苦于作文批改,耗时多、效果差。

应考的层面 重庆中考作文分值55分,高考作文分值60分。如果教师不能解决学生作文的问题,说直白一点:与升学紧密关联的语文成绩的提高,和与语文素养紧密关联的人文素养的提升就是空谈。

基于此,重庆市渝北区黄炎培中学决定对学校的语文教学进行改革,以随笔写作为切入点,先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再解决学生能写的问题,最后解决写好的问题。

什么叫随笔写作

概念认识 随笔写作是一种回归本真、走向简约的生命化写作教学体系,以言语归真为教学起点,以培养健全的言语人格、丰富和发展言语生命为终极目标。在日常随意写作和课堂有序修改的有机结合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人的写作潜能,实现真切、自信、个性、畅快的表达,让师生享受写作。

课程目标 在开展随笔写作的工作伊始,学校制定了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学校总体目标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丰富和发展言语生命,培养健全的言语人格;建立一套符合学校师生实际的、有特色的作文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编写一套随笔写作的校本教材,出版师生优秀作品专辑;培养一批作文教学名师,打造一支精于写作、长于指导的优秀团队。阶段目标为:学生,七年级写得出,八年级写得顺,九年级写得好;教师,第一年入格,第二年定格,第三年有风格;学校,第一年规范,第二年示范,第三年有特色。

课程内容 在课程内容安排方面,学校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规划。第一,生活随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科活动,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素材的大超市。第二,阅读随笔:读国学经典、读中外名著、读人物传记,让学生通过阅读与古人对话、与大师对话、与名人对话。联系实际,写读书心得体会,从中感悟人生道理,学会人生礼仪,找到心中偶像。第三,教材随笔:能根据教材的需要及单元主题的要求掌握写作的一些方法。第四,考场随笔:结合重庆市中考和指标到校考试的实际,将随笔作品提升为优秀的考场作文。初一以命题作文为主,初二以半命题作文为主,初三以话题和材料作文为主。教会学生从随笔中提取素材,运用各种技巧,升华为考场作文。

课型结构 《随笔写作课程》主要由三种基本课型和四种辅助课型构成。三种基本课型为注重活动体验的情境随笔课、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的读书随笔课以及重在修改提升的读悟评改课。四种辅助课型分别为随笔展评课、读书汇报课、写评改一体课和随笔与考场成文课。

课程特色 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结合了学校的办学理念:问——学——悟——思——行。从“问”开始,最终落实到“行”。同时,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结合了学校的文化特色:有智慧、有境界、有精神、有品位。致力于国学智慧和传统文化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学生从阅读《弟子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唐诗》《宋词》等经典开始,在随笔写作的教学及随笔校本教材的编写中,国学始终伴随左右,每个年级均有两个单元的随笔与国学经典和传统文化有关,为学生开启了韵长音远的国学经典之旅。

随笔写作的改革历程

先起步,做起来 2011年10月,笔者有幸认识了《中小学随笔写作》课题组负责人成浩教授,他说,随笔写作无差生,说得非常轻松和自信。于是,笔者打算尝试一下。学校语文教师们听说要上一堂随笔作文课,都有所畏惧。在学校的安排下,这个任务交给了刘国玉老师。成教授不断地给老师减压和鼓励,要相信学生能给教师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

果然,刘老师在成教授指导下,仅用10分钟准备的第一堂情境作文课《站军姿》令听课老师瞠目结舌,征服了笔者,也征服了语文组。25分钟的情景活动,35分钟的写作,20分钟作品展示,就连最不爱写作的调皮生笔下的站军姿,在短短35分钟的时间里居然写了800多字,最多的学生写了1200多字。游戏中热闹开心的场面,以及尽其所能搞怪、使坏,干扰站军姿同学的动作、神态,都写得栩栩如生,让人意犹未尽。

情景随笔课由此拉开序幕,接下来辜庆芬老师的《人生五样》同样精彩。笔者为大家分享一下这堂课。

情景设置:每个学生拿出一张白纸,跟老师一起做。先将双手放在小腹上,采用胸腹式呼吸,深深吸气,慢慢呼出,静静地默数呼吸次数,做一分钟。

游戏开始:生活中有许多至关重要的东西,请你想一想哪些对你最重要,思考并写下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必须是最重要的,在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你首选的五样。

待学生写好,老师说:好吧,请你认真思考,从你精心挑选写出的五样东西当中,划去相对来说并不那么重要的一样。划去的时候,不能只是在旁边做一个小记号,放弃就意味着彻底割舍,彻底地失去,你必须用笔把它全部涂掉。

老师接着说:你们深呼吸一次,接下来从剩下的四样中再涂去一样。依次类推,直到你面前的白纸上只剩下孤零零的一样。

老师提示:

你认为你生命最重要的五样是什么?为什么认为它们最重要?你先划去的是哪一样,为什么要把它先划去?之后的几样在选择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有怎样的感受?当纸上只剩下最后孤零零一样的时候,你又想了些什么?好,现在拿起笔开始写吧。老师也与同学们一起写,30分钟后展示学生和老师同写的作品。

nlc202309031204

下面来分享一个学生作品的片段:

那一次艰难的选择

渝北区黄炎培中学2013级6班 汪娅

课堂上,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个残酷的游戏:写下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然后从精心写下的五样东西中,划去相对来说并不那么重要的一样,然后再从剩余的四样中再涂去一样,依次类推,直到面前只剩下孤零零的一样。但是,划去就意味着彻底割舍。

握着笔,一笔一画写下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五个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白纸就是我的人生,而五个称呼全写在纸上了,我的人生从此便不再是空白一片。

但我必须一一割舍!望着纸上写的十个字,我握着笔杆的手颤抖了,划不去一笔。

我的视线滑过“爷爷”二字,我的泪再也止不住了。我在心底央求着:眼泪,你回去吧!可泪水还是一滴滴地滴在了纸上。我在心头咒骂:谁说的仰起头泪就可以流回去的,不管用!泪光中,是爷爷那慈爱的目光,那长满了皱纹的脸;是爷爷那温暖的怀抱,那如树皮般粗糙的双手!我慢慢将“爷爷”二字划掉,重重地抹黑。我知道:最爱我的爷爷啊!他走了,到天堂那边去了,再也不会回来了!而我,终归要学会适应没有您的日子。爷爷,我不孝,如果非要舍弃,我只能把您的爱深埋在心底了!

目光再次移动,我见到了“老师”的字眼,心头一热:老师,我亲爱的老师,您就是我的亲人。胆怯的时候,有您鼓励的眼神;成功的时候,有您赞许的微笑;失落的时候,有您细心的关爱;迷惘的时候,有您及时的指引。您就像向日葵一样,灿烂而明媚,我爱您!可是,在给予我生命的父母和相依为命的奶奶之间选择,我唯有划去您了。老师,对不起!

含着泪,我又划去了奶奶。“我不孝”的声音再次在心底响起。我知道,有些封建的奶奶喜欢哥哥,不喜欢我这个孙女。但是小时候,我犯错了,当爸妈责罚我时,总是奶奶护着我,像老鹰护着雏鹰一般,我因此少了不少皮肉之苦。爸妈外出打工的那四五年里,是奶奶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哥哥读住校那段时间,奶奶也总是把好吃的东西留给我。虽然奶奶总是骂我笨,骂我没有哥哥聪明,可是每次奶奶骂过了,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我,对我好。笔尖沉沉的,静静地划去、划去……

就剩下爸爸和妈妈了。出生后我喝的第一勺糖水是爸爸喂的。爸爸视力一直不好,听说时不时地会把糖水喂到我的鼻子里,呛得我脸都青了,但是我还是在爸爸的呵护下长大了!长大了,我更能够感受到爸爸艰辛。一家五口人,全赖爸爸一个人的肩膀扛着。他什么活都干过,搬过砖,扛过水泥,在大街小巷走着叫卖过小商品,风里来雨里去,生活的艰辛在爸爸的脸庞上刻上了深深的印迹。我长大了,爸爸却老了!但是我依旧划去了爸爸,落下笔的当下,真想扇自己两耳光。一种大逆不道的感觉,油然而生。按游戏规则,我只能留下一个人!

现在我的纸张上,剩下的就只有孤零零的妈妈了。不用划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尽管从小到大,在妈妈那里得到的爱不如爸爸的多,妈妈也并不是那么理解我,但我却下了决心,在这五个人特别重要将来却都要离去的人里,我选择留下妈妈,选择多一些时间和妈妈在一起。因为妈妈先天听力不好,也很容易脆弱,妈妈是需要保护的!我不想未来的岁月留妈妈一个人,我要陪着妈妈,做妈妈永远的耳朵。

不知不觉中,泪水早已蒙住了双眼。

一次艰难的抉择,让我明白了许多许多:什么是思念,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

笔者在听完了这节课后,不禁感叹: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感悟更重要的呢?

走出去,请进来 为了坚定学校改革的信念,学校又安排了两批语文老师到北京师范大学朝阳附中、山东德州平原二中参加为期一周的“语文随笔写作”学习、观摩和培训,并要求学习回来的每一个老师为全校语文老师上一节示范课。

2011年12月,随笔写作创始人成浩教授再次亲临学校,与老师们面对面座谈、交流,分析在这个阶段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和对策,一同前来的随笔名师李志清老师到校亲身示范,为随笔写作全面启动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为了让教师顺利走上改革之道,学校成立了互帮互带小组,要求走在前面的几位教师与全体语文老师资源共用、方法共商、问题共解、成果共享。

抓时机,全推开 首先,学校对语文课表进行调整,所有班级语文课每周都有一节80分钟连堂,从时间上保证随笔课的开展。其次,规定所有语文老师每周必须上一次随笔课,学校进行考核,并给出一定的经费进行奖励。

2012年3月,学校开展了随笔教学展示周活动,所有语文老师全上阵,人人上随笔展示课,并邀成浩教授进行了现场点评,得到教授赞许,老师们信心十足。2012年5月,刘国玉、郑宣谊两位教师出席了在山东德州平原二中举行的“中国特色品牌学校共同体全国语文教学改革成果推广会”。会议期间,两位教师展示了随笔写作示范课,为语文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平台。2012年9月,辜庆芬、刘国玉两位老师参加了在天津双港中学举行的全国中小学随笔写作教学展示大赛,双双获一等奖。

至此,学校随笔教学的第一梯队的名师基本形成。现在,学校每个年级都有两个带头的名师引领全组语文教师不断提升随笔写作的教学水平,能走出去上示范课的老师数量占到了语文教师的一半。

随笔写作对师生的影响

郑宣谊老师在交流中说:“我从‘折纸飞机放飞梦想’开始我的随笔写作教学,而后通过‘听心跳辨别时间长短’与学生一道感悟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再举行‘掰手腕大赛’认识真英雄,不知不觉我的作文教学渐入佳境。坚持上了五六堂随笔课,学生的写作兴趣大大提高。而在随笔教学中,我也收获了很多感动和快乐,学生的真心被打开了。我顺势而为又推出另外两种课型,读悟评改课和写评改一体课,并辅以较多的读书随笔课。说真的,写作离不开阅读。我们的阅读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从国学经典到中外名著,从散文、杂文、小说到人物传记,学生的阅读兴趣一路高涨。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在阅读中积累了人文知识,充满了人文情怀,增长了人文智慧。有了这些积累,当考试来临时,大量有用的随笔素材尽在心中。老师们胸有成竹,孩子们也可以轻松应考。”

数学老师罗德蓉受随笔感染,也要求学生写随笔——数学日记,要求写生活中的数学、写学习数学的困惑和收获,写解题时的数学思想。这个被学生称为写数学日记的“奇葩”教师,学生非常喜欢她,重庆的主流媒体《重庆时报》对她做过大篇幅的报道,她的数学成绩在学校一直遥遥领先。

现在,学校很多教师也写教学随笔和教育故事,他们书写的不仅仅是教育随笔,而是他们的教育人生,是学校的教育史。

随笔写作的成果

当学生的作品积累较多的时候,学校又适时推出随笔展评课、读书汇报课,老师帮助他们整理制作成个人的随笔集,孩子们的作品青涩也好、优秀也罢,都是他们一生的珍藏。

同时,老师们再选出优秀的学生作品集结成班刊、校刊。至今,学校已出版了《回声》《一树繁花》《绽放》《摇曳的风铃》《踏雪有痕》《青葱岁月》《似水流年》《路转溪桥》等多部学生作品集。校刊《回声》和作品《一树繁花》获得全国校刊及学生作品评比一等奖。学校课题组编写的第一套随笔写作校本教材《滴水成珠》,荣获重庆市渝北区首届精品课程一等奖,第二套校本教材《墨染书香》已完稿,典型课例的课堂实录、教案,已经制作成光盘和微课,整套教材于今年8月参与重庆市优秀校本教材的评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教师随笔《给力三尺舞台》;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笔者个人的散文随笔《白云过后天青青——淡雅人生》;重庆多家主流媒体对学校的随笔作文进行了报道。

学校随笔写作教学的改革,经历了从粗糙到完善、从感性到理性、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师生言语归真、言语归善、言语生命、开启智慧的成长过程。目前,学生写随笔、教师写故事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和常态了。今后,学校将不断收集和整理他们的教育故事,记录那些点点滴滴充满温暖记忆的教育随笔。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黄炎培中学)

生命的启迪作文 第10篇

我经常坐在房间里看它,让人感到舒适。我十分忌妒住在旁边一棵树上的鸟。早上,它们为葡萄树带来乐趣。我经常趴在写字台上想:是鸟夫妻为葡萄树带来绿的欢乐,还是绿的欢乐使鸟产生了清妙的歌声。

葡萄树的欢乐,要持续一个夏天。我希望那叶子一定要长得很大。可是到了深秋,叶子却要一片片落下去。叶子落光后,葡萄树变得光秃秃的了。我在这个时候总要拾一片落叶保留起来,当作回忆。葡萄树呀!是谁给了你生命,给了你一身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片收去呢?

来年的春天,它又长满了叶子。我拿出去年的叶子和今年的新叶比较,它们都是一样的。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或许就从一个地方长出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凋落去。

葡萄树的生长,不仅是生命在运动,还告诉我们:生命的到来,生命又归去,这正是世间万物的规律,生命到来以后完了各自的使命便又归去。

生命的启迪作文 第11篇

也许这株小草曾在襁褓中计划将来在这水泥铸成的城市里秉承自己的一点本质,也曾想象自己和同族们再这些所谓“文明”正在极力掩埋的缝隙中萌发。为自己再多谋取一片生存的空间。怎会料到自己会在还未苏醒的时候,就被扼杀在这丑陋的裂缝中。

它们就像长卧在黑暗中的灵魂,总渴望穿过长长的隧洞,可以看见一点点光明。于是,它们攀着峭石努力地向外蔓延。可人们无意的脚步就像石洞顶上摇摇欲坠的巨石,毫不顾及的斩断了这些饥渴温暖的生灵触摸光明的手比。虽没有什么血腥,但也不失为一种残忍。

有时侯,把我们这个世界想得抽象一点。离我们很高的地方是一个平台,就像一个人行道,而一个个微不足道的地区只不过是人行道上板砖与板砖之间的缝隙。而人类就是着缝隙里的小草,想借助自己的智慧向上攀爬,满足对缝隙以外的世界的好奇。

像现实中,人们总爱建设高层的大楼,或研究一飞冲天,这其实就是一种本能,一种对更高领域的探求,就像小草想触摸和煦的阳光。

如果不科学地把这个世界想象成一个更大世界的一个小小街区上的裂缝,那这个世界的瞬息万变就会变得多么简单。偶然的森林火灾,也许只是有人扔进了一根未熄火的香烟;莫名的一场酸雨,也许只是哪位大婶倒进的一盆废水;未知的一块陨石,也许只是一个调皮的孩子无意扔进的一颗石子,天灰蒙蒙的,也许是清洁工人忘记打扫;碧空万里,也许是那个城市进行了彻底的整修。我们的上面也许有无数的脚在践踏,他们的脚步也如同摇摇欲坠的石头,无意间就会扼杀我们的生命,让我们新生的灵魂也扁平地躺在丑陋的缝隙中。

我们也如无知的小草计划着秉承自己的希望,征服一切,而从不愿低下头,从比我们更微小的生命的遭遇中获得启迪。

生命的启迪作文 第12篇

一个盲童,虽然她视觉的世界关闭了,但她仍然像我们一样热爱生命。没有放弃,而是继续追求生活的美好,感受春天的五彩斑斓。一只小小的飞蛾,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仍然采取最后的一丝希望,摆脱困境,重新勇敢地活下去,这多么让我们震惊啊!一粒弱小的香瓜子,掉进了一片黑暗的墙砖缝里,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冲破重重障碍,用惊人的力量萌发出嫩绿的幼苗。一朵朵在寒风暴雨中傲然挺立的野花,经受住了大自然的磨练,开出了鲜艳的花朵!

曾经,奶奶种了一株仙人掌,它浑身是刺,外表也不美观,我们都不喜欢它。我们把它放在屋顶上,任它风吹日晒也不管它,但是仙人掌凭借自己顽强的生命力活了下来,它长得又粗又壮,又过了几个星期,居然开出了黄黄的小花,我不禁感叹这旺盛的生命力!著名作家张海迪5岁时患了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复发作,最后成了高位截瘫,可她没有对自己的生命失去信心,开始在轮椅上实现自己的写作梦,她的著名作品有《轮椅上的梦》,担任中国残联协会主席,并实现了自己生命的奇迹!

传统文化对生命教育的启迪 第13篇

尽管大部分青少年有正确的生命观, 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对自我持肯定态度, 能悦纳自我, 较好地认识生命价值并珍惜生命, 但有部分青少年的生命意识薄弱, 对生命缺乏敬畏和珍惜, 漠视生命、否定生命, 缺乏对生命本质的理性思考, 因而, 很容易轻易处置和漠视自己、别人和他人的生命。我们学校虽然已开始尝试进行生命教育, 但总体来讲还比较薄弱, 还不能完全满足青少年改变和完善自身对生命价值的认识, 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一、当前影响青少年生命观的因素

1. 家庭教育缺失

历史上《三字经》上讲“养不教, 父之过”,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生命观的形成至关重要。遗憾的是, 现代社会中, 父母们单纯地认为, 只要自己积累了大笔的财富, 就可以让子女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子女身上慷慨地花钱就是爱的补偿。极少有人会想到, 他们的财富的积累是以家庭教育缺失为代价的。在这样放任自流的环境中长大的青少年, 不仅缺少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家庭的温暖, 更缺乏父母的言传身教, 容易产生金钱比一切东西都重要, 有钱就有一切的错误认识。这些青少年, 一旦踏入社会, 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便会感到无所适从, 容易心灰意冷, 自暴自弃, 用极端的手段对待他人, 甚至以结束自己或他人的生命作为反抗。

2. 素质教育错位

《弟子规》总序为“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开篇即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 其次才是知识和技能, 教育的次序不能颠倒。而重智育和轻德育是现行教育制度的致命伤, 强调科学知识的学习, 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实用目的和功利目的, 把应试和竞争放在第一位, 没有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列入学校教育之中。2011年12月9日,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的项目启动仪式在我市隆重举行。目前, 全市有近三十所学校开展了国学诵读活动, 但总体来说, 当代的青少年自幼缺乏童蒙养正教育。素质教育或流于形式, 有时停留在口头上和应付上级检查,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难于落实贯彻或理解片面, 以为素质教育就是让孩子学点画画、书法、弹琴, 拥有一技之长, 就能更好地立足社会。这种对素质教育的细枝末节的误解, 不仅没有让学生们尝试到学习的乐趣, 反而忽视了他们的情感交流和心灵需要, 加重了他们的精神和心理负担。正是从小学到大学对人文教育的忽视, 对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教育的不力, 导致一些青少年人文的失落和对生命的淡漠, 在知识增长的同时却伴随着精神情感的麻木和责任感的丧失, 对生活缺乏激情, 一旦遇到挫折, 就会怀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导致伤害自己和他人生命行为的发生。

3. 社会责任淡薄

在全球化的潮流中, 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下, 个人注重的是追求自由、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 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发展。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对青少年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多数青少年能从下面接受和消化这些信息, 并从中吸取前进的动力。但也有部分青少年在多元文化思潮的负面影响下迷失了自我, 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生命的方向, 功利观念浓厚, 集体意识不强, 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严重, 金钱至上成为人生的信条。这种过分注重个性发展的倾向, 易于割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无视个人对社会依赖的一面, 不顾社会合力对个人的制约作用, 只讲求社会运载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而忽视了个体在社会中应履行的责任, 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中华传统文化对新时期生命教育的影响

1. 孝为德之本, 通过孝心教育引导青少年热爱生命,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为家庭培养一个好孩子, 为社会培养一个人才, 是每一位母亲的心愿, 也是每一位母亲的责任, 如果母亲把孩子教育好, 就是为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孝的教育, 孝是子女善待父母长辈的伦理道德行为的通称, 《孝经》第一章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夫孝, 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这就揭示了孝是道德的根本和源头, 孝德的践行固然需要借助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化力量, 然而, 父母的以身作则, 则是最具有权威的教育, 是无声的命令, 使孩子不令而从, 青少年接受了孝的教育, 心中装着父母, 装着爱, 装着中华民族精神, 学习自然就努力, 各方面成绩自然就优秀, 也就自然热爱生活, 尊重生命, 关爱生命, 懂得生命属于个人,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同时生命又属于个人的家庭和社会, 每个人都不能轻易放弃生命, 要关爱自己的生命, 同时也要关爱他人的生命, 从而更加珍惜和热爱生命, 并养成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 大爱无疆, 通过爱心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自利利他的观念, 增强社会责任感, 生命教育要践行正确的生命观, 必须从培养青少年良好素质开始。素质是一个人道德水平、文化教养、身心状况、生活经验、办事能力的综合品质。《弟子规》列出的“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七方面的教育, 就是一种素质教育, 是至圣先贤孔子对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全面素质教育。首先, 是孝悌教育, 它强调了教育的先后次序一定是先学做人, 后学做事, 也就是先培养德行, 后学习知识技能; 其次, 是爱心教育, 《弟子规》中有句话说: “凡是人, 皆需爱, 天同覆, 地同载”, 父母师长要呵护孩子的一切善念, 赞赏孩子的一切善行。这样做, 从自身的角度讲, 孩子在为他人奉献的同时, 心胸会更加开阔, 素质会提高, 道德精神会升华, 从他人的角度来说, 能帮助别人获得利益, 所以为大众奉献, 就是自利利他, 仁者爱人, 把孝悌作为仁之本。最后, 是榜样教育, 《弟子规》中讲“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主动接近德高望重的老师, 从他们的言谈举止, 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等感受他们的良好素质, 在这种潜移默化中接受圣哲教育, 就能不断完善自我, 而达到忘我境界。因此, 孝的教育是维持良好社会伦理秩序的根本, 爱心的养成, 有利于青少年树立自利利他观念, 克服自私自利心理, 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兼收并蓄, 通过人伦教育引导青少年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家庭教育是根本, 是龙头,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 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拓展, 圣哲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升华, 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 形成合力, 为青少年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为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奠定基础, 教育要把握生活的细节和关键, 就是让孩子懂得如何做人, 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 孝悌之心向上提升就是互爱, 互爱之心向上提升就是互助, 互爱、互助之心向上提升就是人际和谐, 社会和谐, 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青少年在互爱互助的氛围中快乐成长, 自然而然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加强青少年的生命教育, 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成长和成才, 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国家的长治久安。

生命作文500字 生命的启迪 第14篇

作为重庆市首批示范初中(全市仅三所),珊瑚中学在尹厚霖校长的带领下,秉承“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以“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为办学目标,坚持“唤醒·鼓舞·激励”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珊瑚中学始终倡导“绿色教育”,以“树人先立德、成才先成人”的教育思想指导学校教育工作,精心培养“仁爱、文明、诚信、好学”的珊中学子,努力造就“基础宽厚、勇于创新、个性鲜明、特色发展”的未来人才。

以课程激扬生命智慧

“课程为学校教育之中心”,它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珊瑚中学近年来深入实施课程改革,整体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优质+多元”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搭建了广阔平台,开辟了多彩的空间。

理念领航,丰富特色课程内涵 首先,“优质+多元”的课程思想,是着眼于珊中人的发展、社会和未来的需求,以及世界的眼光来建构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优质、多元”是珊中的育人目标,这也成了该校课程建设的方向。珊瑚中学的“优质+多元”特色课程建设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改造与创新,是践行“书香南岸、幸福教育”的具体表现,是培育“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基础宽厚、个性突出、适应发展”的珊中学子的具体实践。

其次,经过二十多年的学校教育文化积淀与提炼,珊瑚中学的办学效益已得到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赞誉,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更多、更加广阔的空间,从而带动了学生的优质发展。目前,在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等学科课程建设中,该校学科组对国家基础课程进行了二度开发,开发学科拓展型课程,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学习主题模块,提供给学生学习,既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最后,珊瑚中学在“优质+多元”的学校文化引导下,着力打造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形成了以“基础扎实、科技领先、体艺见长”为特点的特色教育课程体系。学生形象是学校特色文化的最终体现,而学生的形象塑造经由课程予以实现。因此,该校在课程的设置上严格遵循“尊重学生自愿、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的原则,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设置了机器人制作、模型制作、小小实验家、科技小发明等科技特色课程,珊中好声音、珊中达人秀、音乐鉴赏、舞台剧、合唱艺术、科幻绘画、服装设计等艺术特色课程,篮球、乒乓球、田径等技能训练为主的体育特色课程。通过这些特色课程的开展,学生的特长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多元开放,拓展学校课程内容 珊瑚中学把人文社会、工程科技、艺术体育、社会实践、专题教育、德育实践作为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把自己创设与借用改用相结合,个体开发与集体开发相结合,模块课程与专题课程、微型课程相结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模式;把加强校际合作与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和共建单位合作,建立以专题或模块为开发项目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校外人才库,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渠道。

该校在特色课程建设中,十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提升,以我是主持人、英语阅读、英语角、文学鉴赏、疯狂名人等课程实施以及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以手工制作、生化实验、社会实践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巴渝文化麻辣烫”为主题开展巴渝名人、巴渝遗址、巴渝民俗、巴渝名胜等专题研究,培养学生的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学科课程为基础,整合学习资源开展学科拓展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与此同时,珊瑚中学通过主题班会、专题活动以及学科育德等方式,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该校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文明礼仪面面观”校园剧、模拟法庭、午间音乐会、社区实践活动等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品质。该校的“梦想与团队”项目组和“气候酷派”项目组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团队精神,通过收集资料、项目策划、项目开展等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意识,两个项目组均在全国、重庆市的比赛中荣获佳绩,“梦想与团队”项目组在全市项目推广会上作经验介绍,“气候酷派”项目组代表重庆参加在上海组织的比赛,并荣获一等奖。

项目驱动,提升特色课程品质 珊瑚中学以课程建设为平台,践行着“课程课题化,课题方案化,方案实践化,实践反思化,反思提升化”的实施策略。

目前,各项目组每学年向学校申报的小课题达20余个,而以特色课程建设为研究对象就有近70%。因此,项目驱动是提升该校特色课程的有效途径。该校各项目组按照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细则,从小处着手,结合校情、学情设定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开设的特色课程项目达30余项。如:具有明显地域风情的特色课程——“巴渝历史文化研究”系列课程,培养学生阅读、演讲能力的特色课程——“英语阅读训练”与“课本剧研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特色课程——“南山腊梅栽培技术研究”等。通过课题的引领,带动了珊瑚中学特色课程的实施,提高了特色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该校项目组的教师们本着互助诊断不足、提升课堂品质的目标,通过组内合作、共同研讨、项目合作、协同研究,发挥合作互助的团队精神,整体推进学生发展。如:“打造珊中舞台剧课程”涉及服装设计和舞蹈编辑与排练两个项目和不同的教师,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因此,他们根据学生的报名意愿分别开展研究,为完成“打造舞台剧”项目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机制建立,提升特色课程品质 珊瑚中学对特色课程建设坚持以“双向选择和双向评价”的方式,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及成果等进行全方位的监控、评价,有效地推动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展。对于课程设置科学、实施有序、学生喜欢的课程,该校对项目组给予表彰奖励,对于课程开展情况较差的课程进行淘汰,并将项目组课程开展的情况与该校教师的考核挂钩,纳入教师的绩效、评优、评先、晋职、晋级之中。为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和实施,珊瑚中学制定了《重庆市珊瑚中学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重庆市珊瑚中学校本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案》《重庆市珊瑚中学学生特色课程选课手册》,并强化课程领导力意识、整合学校资源为推手,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改进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策略与方法,通过实践研究不断探索构建珊瑚中学特色课程体系。

让课改促进教师提升

一直以来,珊瑚中学都致力于践行有珊中生命价值的教育,而课堂作为师生生命智慧和活力涌动的主要场所,自然成了该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他们以重庆市“卓越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以“分层递进,激励发展”为宗旨,积极推进“五环·三位”课堂教学改革,提升了师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有“序” 首先,加强理论指引,切实转变观念。理论支撑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为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珊瑚中学先后邀请了马子坤、谷生华、杜金山等专家为全校教职工进行了“良师的智慧”“高校课堂的三个最佳”“解码高效课堂”等专题讲座,就教师的职业心态、职业愿望等方面诠释了教师的责任和职业修养,为教师的发展指明方向。

其次,加强队伍建设,保障课改实施。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完成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也是促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支撑点,更是学校发展与壮大的组织保证和原动力。基于此,珊瑚中学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先后组织大批教师到山东、上海等课改先进地区观摩学习,先后参考了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即墨二十八中等学校的课改实施方式。在此基础之上,该校选拔骨干教师到清华大学、北师大、华东师大、华南师大等名校研修学习,始终保持高水平的理论指引。

最后,加强工作指导,确保工作开展。珊瑚中学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对课改工作进行管理,分学科成立了课堂改革指导小组,明确分工与职责,为实施高效活力课堂提供领导和组织保障。为了保障课改工作的有序推进,该校还组织召开动员会,拟订方案,学习相关材料,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学习小组的建立、学生的培训、集体备课制度的重建、导学案的设计等)。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有“法” 借他山之石,融自身实际,珊瑚中学提出了“五环·三位”课堂教学模式。“五环”是指教学中的“导·学·议·练·悟”五环节,通过学生预习、问题反馈、互助释疑、深化拓展、检测评价这五个步骤来充分实现;“三位”是指学生自学到位、合作学习到位、教师引导学习到位。课堂研究是学习方式的研究和教学方式的研究的统一,“五环·三位”既是具体措施,又体现了该校全方位改革的决心。

通过研究课、优质课、研讨课,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加强了师生对于课改的认识,也很好地展示了珊瑚中学课改的基本情况。2012年12月,珊瑚中学结合重庆市南岸区推进“卓越课堂”建设的要求,开展了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卓越’课堂建设”为主题的教学开放周活动,活动得到了所有来宾和家长的一致赞许和肯定。通过活动的开展,展现了珊中师生精神风貌、彰显该校课程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促进了该校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加快了珊瑚中学改革的步伐。

课堂教学改革开展有“形” 为了配合“五环·三位”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珊瑚中学加强了学习小组建设,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均衡发展。同时,该校完善了优秀小组的评比和奖励方式,由班主任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在征求各学科任课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学习小组的评比和奖励方式,帮助学生制定小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性竞争机制,并定期对班级中开展得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宣传小组的学习情况供其他小组学习和借鉴。

不仅如此,该校还在教师的教学策略上尝试着进行改变:变预设问题的计划课堂为生成问题的互动课堂,变点状教学为整体意识的教学,变机械性使用教学资源为创造性使用教学资源……同时,该校要求教师严格落实“三讲三不讲”,体现学生“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遵循“集体-个人-集体”的编写流程,形成有效的“导学案”,助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珊瑚中学还改革了学生评价方式,通过学业、表达、情感、能力等多元的评价方式,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每个学生都能收获成功与自信,全面发展、个性成长。

珊瑚中学尝试的这些改变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手法多样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浓了,变成了课堂的主人,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也空前地提高了。

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有“效” 珊瑚中学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领、组织、参与职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互动性,充分调动师生教和学的激情,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师生共同体验教和学的快乐与成功。

首先,该校重视教研工作的有效研究,建立了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教学指导、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经验交流、调查研究、教学研讨为形式,以“问题-计划-实践-反思”的操作方式,不断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为切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珊瑚中学对课堂教学研究提出了明确要求,针对“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等环节开展有效教研,不断探求课堂教学的最优方案。

最后,该校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体差异相结合,以学校评定为主体,以专业支撑与制度建设为保障,采用多元化的评定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生命 生命的意义作文500字 第15篇

在一年的秋天,我不小心把买来的种子掉了一颗,竟瞧不见它的踪影,我也只好罢了,高高兴兴的地把买回来的种子种在了沃土里。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小小的种子竟在我的培育之下发了芽,芽嫩绿得滴水,我的心却因为我的小小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时间缓缓流过,而我可爱的种子也在茁壮成长——一天,我在家里的阳台上打扫卫生,忽然发现我们家石堆处发现了一点刺眼的嫩绿,当时我的心颤抖了一下,心想:不会是那一颗弄掉了的种子吧,我忙跑过去看,在一大堆灰色的石块中,一个嫩绿的小东西使劲地把它的脑袋往外面挤,即使它再渺小,在一群灰色中一眼就能看见它。它渺小得可以忽略不计,可它却努力在我面前昭示它的存在,一个卑微的存在——可也正是这样顽强的生命,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和生命所存在的意义。生命一次,美丽一次,也许它到了冬天抵御不住寒冷而死亡,但是它也是活生生的存在过,也是顽强的活过的!

生命 生命的意义作文500字 第16篇

寒冷的冬天,北风呼啸,可是在这冷冽中,却始终有一抹红色挺立在那里,是那么耀眼,又是那么傲然——她是腊梅。腊梅不畏寒冷,不惧风霜,傲然挺立。纷纷扬扬的樱花,选择开在了春天;端庄秀丽的荷花,选择开在了夏天;绚丽多姿的菊花,选择开在了秋天;而腊梅,它选择绽放在冬天!用她的铮铮傲骨和那一抹红色,为在冬日里的人们,增添了几分暖意。

断壁悬崖上生长的小草,不同样用她的存在阐述着生命的意义?那天闲暇之余,我和爸爸妈妈去爬山,好奇的我像自由的鸟儿四处张望,不经意间看到了对面崖壁上的一丝绿色。那绿色,苍翠欲滴,那绿色,令人震惊!虽然周边都是峭壁,可是阻挡不了她的生长,她用勃勃生机告诉我她的存在。过了一会儿我才反应过来,默默地拿起相机,按下快门,把这一丝绿色拍了下来,这张照片,被我保留至今。

一花一草用自己的生机盎然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而贝多芬,一个举世闻名的大音乐家,他用他的创作为我们阐述生命的意义。他双耳失聪,却不放弃,坚持创作了许多耳熟能详的歌曲,例如《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小周第五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他用他毕生的努力与不懈创造了永恒的经典!

上一篇:不出操检讨书下一篇:学校校报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