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小说读后感字优秀

2024-07-25

《活着》小说读后感字优秀(精选12篇)

《活着》小说读后感字优秀 第1篇

《活着》是余华的一部长篇小说。文章以富贵的一生为线索,讲述了他从一个父母、妻子、儿女双全的地主家的阔少爷到身边亲人一个一个的死去,临老孤独地与一头老牛为伴的凄凉、悲苦而又充满温情的故事。

故事以倒叙的手法,写作者田埂偶遇一个赤裸着脊背、扶着犁,一边唱着民谣,一边开导着老牛在耕田的老人,他就是富贵。富贵年轻时家境富裕,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嗜赌如命,抛妻弃儿,寻欢作乐。然而好景不长,当他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的回到家中时,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降临到富贵身上,这个历经世间沧桑和苦难的老人,没有被命运残酷所吓倒,他依然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友好,依然维持着他和命运的友情。他没有乞求没有报怨,依旧活着,仿佛比往日活得更加洒脱与坚强。

生活中,有谁还能比富贵更苦、更悲呢?有人不明白,总以为活着只是为了别人,为了幸福,为了金钱,为了爱情,为了养家……当他们达不到目的时,为了一点小事,大吵大闹;需求没有满足,跳楼上告;遇到挫折,喝药上吊。特别是作为大人的我们,读了这本书,更应该懂得生命的珍贵,懂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待子女不能只求富养,不能越俎代庖,要让其明白人的一生窄若手掌,宽若大地;明白生命如花,每个人都要有活着的意志,这才是人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的东西。

另外,作者叙事的手法和至真至诚的语言直抵人心。每一件事,每一次主人公的出场,都是水道渠成,不牵强,不造作。一头老牛在作者笔下也是那么可爱:老人在开导老牛,你别偷听,把头低下,凤霞、有庆、土根……他们都在干活,你怎么能偷懒?我初次见到老人时,他神秘地向我招招手,黝黑的脸在阳光里笑得十分生动,脸上的皱纹欢乐地游动着,里面充满泥土,就如布满田间的小道……

《活着》这本书在这个假期就常常放在我的床头。它教会我们透过泪水去观察微笑,通过苦难来体会生存的乐趣。在现在物质充盈、精神丰沛的年代,我们更应该正视苦难,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好好活着,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

让我们用笑容感染别人,感染社会,让我们活着的意志坚如泰山。

《活着》小说读后感字优秀 第2篇

多年以后重读余华的《活着》,仍是百感交集。多年以前感叹福贵悲惨而痛苦的一生,而今天更多的是思考他活着的不易。都说生存很简单,而生活却艰难异常,因为我们对生活有着太多希冀和追求,不甘平庸而堕落。我们人就像生活在地球上的植物,千姿百态的活着,像荒漠绿洲,虽艰难求生却给人带来希望;像是藤蔓,攀附于参天大树平凡而摇曳生姿;有的像带刺的玫瑰,花朵娇艳也绝不容亵渎,有的则是胡杨,孤立于大漠却将种子撒向四方。

尼克·武伊契奇,天生无腿无手,被称为“没有四肢的生命”却以顽强的意志,“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勇气,创造出励志演说家的传奇一生。他和福贵都是被命运无情碾压过,最终懂得时间的慈悲。他们走出了痛苦的迷雾,拨开了生活的本质,活着于他们而言,并不是福克纳《喧闹与骚动》的结尾所说的那样“在苦熬”,苦难在他们身上已消失于无形,内心填满道禅思想中面对生活时的超然和宁静。

跟福贵相比,现如今的我们是何其幸福,吃得饱,穿得暖,有书读,有班上,社会和平而稳定,生活富足有奔头。跟尼克相论,我们四肢健全,身体健康,可恣意奔跑,可尽情拥抱,然而很多人却像温室里的花草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会因父母的争吵而跳楼,或因恋爱分手而投河,更有甚者因医生一句“喊家属过来”而选择轻生。为什么福贵经历了父母、儿女、女婿、孙子相继离世的大悲大痛之后不是选择一死了之?而那卑微如尘的“误解之伤”或者“自尊之伤”就能要了我们年轻而鲜活的生命?是我们没有认识并接受生命的责任。

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活着,想想双亲日渐佝偻的脊梁和爬满双鬓的白发,我愿终有一天,他们不再弯着腰忙碌,也会看见星空中明亮的月光;活着,不只是为自己活着,看看那一双儿女,天真无邪笑容灿烂,你难道不愿一路陪伴他们走过快乐美好的童年,奔向成熟豁达的成年?

赫塞说“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学着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因水的清淡而厌倦饮水,也不为生活的平淡而摒弃生活。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无聊和平庸,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活着,不能平淡的活着,而要精彩的活下去。

福贵牵着黄牛在灿烂的残阳里,渐渐远去……

《活着》小说读后感字优秀 第3篇

《呼吸》正是这样一部作品, 温顿在这部作品中依旧是以他擅长少年成长题材向读者娓娓道来。小说背景是西澳海边的一个伐木小镇索亚 (Sawyer) , 位于温顿的小说《浅滩》 (Shallows, 1984) 和《转向》 (The Turning, 2004) 中多次出现的海边小镇安格鲁斯附近。

故事开始于作为主人公的中年急救人员布鲁斯·派克接到急救中心传来的一名少年自杀的救援消息, 这位名叫亚伦的少年早逝将主人公布鲁斯成长记忆勾起, 以倒叙的手法, 展开了故事。布鲁斯回忆起他和鲁尼的少年友谊和冒险经历。在索亚, 这个普普通通、枯燥乏味的西澳小镇上, 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布鲁斯和同伴鲁尼喜好冒险和刺激的行为。他们借此来排遣枯燥乏味的小镇生活的寂寞与无趣, 并在对冒险生活的共同向往和体验过程中结识、建立并加深了友谊。他们相互挑战对方在水下屏住呼吸的时间长短, 他们渴望在浩渺无尽的大海中冲浪。当两个狂野少年遇到对冲浪有着近乎宗教般虔诚的高手桑多 (Sando) 后, 他们对极限冲浪的追求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在桑多的引领下, 两个人的冲浪技术不断提升, 胆子也越来越大。他们经历了巨浪、鲨鱼等一系列惊险的场面, 甚至在相互竞争中为博得桑多的好感而互不相让、你追我赶。鲁尼在争斗中胜出, 当时15岁的布鲁斯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充满了挫败感。他与经常被桑多冷落在家中的妻子美国人伊娃同病相怜, 并与之发生了性关系。

伊娃曾经是滑雪运动员, 一次意外受伤使她不得不离开心爱的滑雪场。她从美国来到西澳这个没有雪的地方, 希望借此来忘掉过去。但是, 曾经的极限运动经历让她难以自拔, 她依旧对极限行为充满了渴望。她让派克和她玩自我窒息的性游戏, 希望从中体验极限的刺激和快乐, 满足自己的渴望。而陷入青春期, 青涩的派克无奈地卷入到这危险尚未察觉的游戏中难以自拔。少年派克在刺激和冒险中逐渐成长, 他在懊悔中努力使自己因竞争失败而留下的心灵伤口愈合。小说结尾时, 一心追求冒险生活的鲁尼在异国死于非命, 而沉溺于危险性游戏的伊娃则死于自我窒息。

这是一本关于冒险和成长的小说, 却并非一本普通的冒险和成长小说。作者在书中探讨了冒险带来的极限快乐以及由此带来的危险后果。主人公通过挑战极限来获得至高的刺激和快乐, 却从不考虑可能会失去什么。他们尽情地挑战极限:冲浪、滑雪、性和毒品交易, 但同时却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置身于那种没有人可以全身而退的境地。派克是个天性孤独的男孩, 当他结识好动而有冒险冲动的鲁尼之后, 生活开始改变。而当他们遇到桑多, 一个30岁左右的冲浪高手以及他受过伤害的、情绪多变的妻子伊娃之后, 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满刺激, 同时也更加险象环生。[1]

读罢小说, 引人深思:追求极限, 寻求刺激真的值得罔顾生命, 不惜一切?结尾告诉读者, 一味追求这种极限的, 近乎疯狂的快乐是十分危险的, 会让人迷失自我, 甚至断送性命。

布鲁斯·派克的悬崖勒马, 规避潜在的风险, 活了下来, 才有这倒叙的故事, 也才引发笔者的思考。蔑视自然、冲破极限只为追求快乐, 在温顿看来是极不平常的, 人类应当有所畏惧。无所畏惧的人最终只会招致自身的灭亡。正如温顿在接受刘云秋访问[2]中提到的:“布鲁斯·派克通过有意识的自我管理, 也可以说是种自律, 来实现内外兼修。这一过程虽说枯燥乏味, 但对于他时刻保持理智和实干却又必不可少。除了自律, 他能从广袤的自然世界中获得乐趣, 尤其当他去感受大海那无穷的自然魅力的时候。我想, 正是这种感受使他忆起儿时的天真……在童年时代, 他有惊奇。在青年时期, 他为追求身体极限和冒险而紧张狂喜。到了中年, 只剩下他自己考虑不同的极限和依靠那最初的惊奇来支撑自己的勇气。对他来说, 没有简单的救赎可言。”布鲁斯·派克能够活着, 在笔者看来, 很大程度上, 就是一种幸福, 使得他还能有机会反思自己所经历的一切。

温顿使用了“呼吸”这一意象来突出主题, 派克和鲁尼的相识就是一场水下闭气竞争的结果。他们冲浪时被浪头打翻失去呼吸, 派克和伊娃玩自我窒息的性游戏, 以及派克为病人急救, 做人工呼吸, 上述一切都与“呼吸”有关, 可以说, 呼吸象征着生命。在经历和见证了友谊与死亡之后, 派克在一位牧师的帮助下抚平了精神创伤, 开始了新的生活。小说主人公布鲁斯·派克在成长和悔悟的过程中逐渐理解了爱, 认识到活着, 才是幸福。

值得一提的是, 与历史较为悠久的英国文学不同, 非英美国家英语文学的产生和崛起不过是最近几百年间的事情。澳大利亚正是如此, 从1788年英国移民首次登上澳洲大陆之日算起, 迄今不过二百多年, 澳大利亚英语文学更是迟至“19世纪90年代才形成自己的特色”[3]。虽然非英美国家英语文学属于后起之秀, 但从整体来看, 这些新兴的英语文学却从20世纪后半期开始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并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重要的作家和作品。这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创作开始受到世人的瞩目, 并在一系列重大的国际文学奖项中屡有斩获。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在当下, 随着全球化的进展, 多了解非英美国家英语文学的情况, 不仅利于开阔视野, 更有利于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和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学习借鉴如何提高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徐在中.极限快乐与危险游戏[J].外国文学动态, 2010, 05.

[2]刘云秋.蒂姆·温顿访谈录[J].当代外语研究, 2013, 02.

小说活着读后感1000字左右 第4篇

福贵的一生,可以说是解放前后社会的一个缩影,在动荡的社会里逝去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因为粮食的因为我想占了多数,这在现在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但事实就是如此。生活在新时代里的我们是很难理解那个年代的,至少我们可以不为粮食而担忧,生在一个好时代,生活下去已经变成简单,但如何好好活着又成了现代人的难题。衣食住行都有了以后,人们开始向着更好的衣食住行出发,于是便出现“房奴”、“车奴”、“卡奴”。时代不一样,但“活着”却依然不简单。

看到书中的主人公福贵,我第一时间就想起了我的祖母,一个驼着腰,身体十分单薄的女人。从我记事开始她就是一直驼着腰的,渐渐的,她需要一根木棍子才能继续往前行。我不知道她的从前究竟是经历了什么,什么样的劳动强度才能让一个人的腰弯得直不起来。祖母的孩子众多,听她说也是两个女儿没养成,一个儿子先她而去,祖父也是在五十岁的时候去世,那一年她多少岁我不清楚,但我知道往后的日子里她一个人起码度过了三十年。孩子陆续地从老宅中搬走,祖母就变成一个人生活,拄着一根拐杖,慢慢地前进。我那时基本每个周末从学校回来都会去看她,听她絮絮叨叨的,一听有时就是两个小时,也不知道她在说些什么,内容有时反反复复,听不太清,也不大记得,但基本就是最近发生的事情,然后又说起她的从前。基本上是她想起的她就会说,坐到屁股有点酸了,我就会站起来跟她说要走了,然后她才会反应过来,继而停止。我到现在也没明白支持她一路走过来的信念是什么,也许是旧时代的人就自带这种属性吧,知道生活不易,活着更不易。再看看现在经常发生的自杀事件,我在想是生活变好了的原因吗。

余华小说《活着》读后感600字 第5篇

福贵的一生,以旁人的视角,他是可怜的,他的爹因为他的年轻肆意妄为,赌博嫖妓,输掉了全部家产而病死。他的母亲积劳成疾而去,而他自己被国民党抓去当了壮丁,伤号被视为动物扔在土地上,哀声遍野,清晨变成了死尸,最后被解放军给了盘缠才活着回了家。然而,命运却没有饶过他,一双儿女、妻子先后离去,女婿死于工伤,外孙死于他的疏忽。旁人视角的我看着哭成了泪人,“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苦根死后第二年,我买牛的钱凑够了,看看自己还得活几年,我觉得牛还是要买的。牛是半个人,它能替我干活,闲下来时我也有个伴,心里闷了就和它说说话,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着个孩子似的”

福贵心里是苦的,但是他贵在知道看透生死,经历过生死战场的人可能心境会很不同吧,当他接受身边人的离去,也踏实的觉得以后不用担心他们了。他是安心的,是超然的。

小说里的第三人称这样描述着:“可是我再也没遇到过一个像福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了,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又能如此精彩地讲述自己。他是那种能够看到自己过去模样的人,他可以准确地看到自己年轻时走路的姿态,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福贵就完全不一样了,他喜欢回想过去,喜欢讲述自己,似乎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一次一次地重度此生了。”

长篇小说《活着》读后感600字 第6篇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可复制的,但却可以在作家笔下营造的故事中叠加,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不一定所有的苦难都是她一个人承受的,可是她代表了在封建势力压榨下苦难深重的万千妇女。福贵不只是一个人,他可以是千千万万个劳动人民中的一个典型、代表,《活着》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劳动人民的一部苦难史。

从旧社会到解放战争,最后迎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家子一路坎坷,跌跌撞撞,虽苦,但也其乐融融。可是每当生命出现转机,刚刚露出一点儿喜庆的苗头时,更大的打击便会接踵而至。最后,当至亲至爱的人一个又一个撒手离开时,陪在富贵身边的只是一只犁不动田的老牛。

福贵仍活着,一个人活在乐观的世界里,以笑的方式哭着,向一个不相识的年轻人讲述自己的故事。当生存的环境变成需要克服的苦难时,活着代表了一种不屈服的姿态。福贵超负荷承受苦难的毅力,就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原因。

也许在十六七岁这样的年龄里,我们对生命的意义还很懵懂,什么是活着的意义?我在读完这本书后,认为自己无法确切地给这个词下一个定义,要是真的有定义,那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活着》小说读后感字优秀 第7篇

首先叙事视角上来看, 小说《活着》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双重限知叙事。在小说的第一视角层中, 作为主人公的采风人同时也是故事的叙述者, 而这种关系也是为了交代故事的由来, 使得小说变得更加真实可信;在第二视角层中, 作为故事叙述者的福贵同时也是故事的主人公, 虽面对一次次亲人离去的悲痛, 但福贵的叙述里充满了安详与从容。这种视角模式的运用很容易就拉近了叙述者与读者的距离, 好像我们就坐在他们的面前, 听他们娓娓的道来。余华用这种叙事视角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 同时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活着。

而作为电影剧本的《活着》, 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外视角叙事, 因而没有画外音, 导演以此来展示福贵一家的悲欢离合, 将福贵及其家人的苦难悲辛细致入微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追求原生态的生活真实, 凸显的是底层民众生存的艰辛和伤痛, 是荒谬现实对无辜生命的摧损。影片因此具有强烈的真实性、可观性与感染力, 这是张艺谋立足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结合自我艺术追求的独特选择。

其次, 叙述视角不同, 往往收获不同的艺术效果, 就此作品而言, 小说追求的是身临其境, 不断将美好的东西撕碎, 继而将整个故事带入悲剧性的结局;而电影则是客观事实呈现, 流畅的叙事, 不时穿插黑色幽默, 将福贵的经历摆在银幕上, 供观众品评。

叙述视角的不同, 影响着叙述方式的选择。小说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 开头写与一头牛相伴的老人福贵, 在历经沧桑之后, 向采风的“我”讲述了自己鲜活的、悲惨的人生, 这时候的福贵已经失去了所有的亲人, 茕茕孑立。这种倒叙的手法, 往往是起到设置悬念的作用, 使读者跟随着作品中的“我”, 不断询问着“后来呢”, 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电影剧本是顺叙, 按照故事发展的平铺展开。结合着电影最后的结尾来看, 这样的处理是必然的。在影片的结尾处, 福贵、家珍、二喜、馒头边吃着饭, 边唠着家常, 其乐融融, 这种开放性的结局缓和了小说本身的压抑性和悲剧性。只有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叙进行叙述, 体会影片主人公人生的酸甜苦辣, 才能从最后的结尾中感受到导演、编剧的人文关怀。

最后在叙述风格上, 小说重视的是对语言文字的把握, 而电影则是重视对画面的选择。所以, 两者的表现风格也存在明显的不同, 小说给人的感觉是冰火两重天, 电影则是连贯, 保持着哀而不伤的基调。从语言的角度来看, 小说的整体风格在悲凉中又透露出温情, 并且情节越是悲伤, 人物之间的情感更加真挚, 大有患难见真情之感, 这部作品也是余华创作由冷漠血腥转向温情的转型代表作。例如, 在小说中, 家珍在福贵被抓壮丁回家后对他说:“我也不想什么福分, 只求每年都能给你做一双新鞋。”这是最朴实的话语却又是最真切的内心表白, 这是那时人人都希望得到的一种福分。而电影《活着》的风格和张艺谋其他的电影一脉相承, 善于运用强烈的视觉符号, 中国的民间艺术皮影戏承担了这一角色, 并起到象征和线索的作用, 使整个影片浑然一体。另外, 就画面而言, 电影中的场景永远是灰蒙蒙的, 这也对应着那个荒谬的时代和蒙昧的社会。

另外, 对于作品主题, 可以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环境、人物、情节入手。

首先, 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从自然环境上来看, 电影中一改小说中多次描写的农村景象, 而直接将福贵一家生活的环境由农村搬到城镇。毕竟城镇比农村更能感应时代环境的变化, 因而受社会政治的冲击也更剧烈。人物活动空间的变更必然导致人物生存方式的变化。小说中的福贵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土地是他的安身立命之所, 他有大地般的沉默、坚韧、博大、宽厚。那头与他一样苍老的牛无疑是福贵本人的象征, 连牛的名字都叫福贵, 他们已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电影中的福贵是一位唱皮影戏的民间艺人。战争年代, 他靠唱皮影戏养家糊口, 也因为外出唱戏而卷入血腥战场, 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福贵领悟了生命的脆弱, 因而更加珍惜“活着”的快乐。“大跃进”时期, 福贵的皮影戏不仅是化解父子矛盾的媒介, 更是文化贫瘠年代小镇人们唯一的文化娱乐和艺术享受。“文革”中, 皮影在“四旧”之列被强行销毁, 但装皮影的精致箱子却保存下来, 最终成了福贵小外孙的小鸡笼。所以, 皮影不仅是个简单的道具或人物谋生的工具, 更是一个具有深广内涵的文化符号, 它承载着艰难岁月中人们相濡以沫的温暖亲情和未来希冀, 昭示了底层民众的文化饥渴与民间艺术的强盛活力。

自然环境的变迁, 突出了小说单方面的主题, 在表现主题的时候能够集中发力, 突出时代话语对人物命运的决定作用, 因而在社会环境方面, 可以发现电影更强调时代背景, 以年代和重大的历史事件为结点, 串联起整个故事, 比如说电影《活着》在屏幕上明确标出三个时间段:40年代、50年代、60年代, 以便在两个小时之内完成一个长达四十年的故事。此外, 这三个年代都具有特定历史内涵:40年代对应着解放战争, 50年代对应着“大跃进”, 60年代对应着“文化大革命”。与其说张艺谋在屏幕上标示时间是为了叙事的便捷, 不如说他是要强化时间背后的历史记忆, 是要唤醒观众对“大跃进”与“文革”那段荒谬历史的反思与批判。虽然小说也是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叙进行描述, 但是对具体的环境背景不如电影突出。例电影这种时间串联式的手法, 一方面促进故事的推动, 另一方面也是就小说的某一个主题进行集中的展示, 那就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人物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所以说, 影片对小说主旨的传达仅是单方面。

其次, 在人物方面, 小说中涉及的人物要比电影多很多。因为文学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 小说是使用语言文字叙述情节、塑造人物和抒发情感的;而电影则以直观的画面和声音冲击人的视听器官传达影视观念。这也决定了文学形象与影视形象的微妙差异。小说中次要人物的存在, 包括他们与主要人物之间的互动, 几乎都是为铺垫主要人物行为轨迹, 塑造主要人物的性格而服务的。但是影视作品不一样, 它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塑造、丰满主要人物形象。倘若影片将小说中次要人物没有选择性地搬上荧幕, 那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影片中改动较大的是有庆之死, 可以说影片中有庆的悲剧有很大的责任在于当时的时代背景, 其悲凉性更令人唏嘘。首先, 电影中有庆的死不是偶然的, 电影中有庆之死是由于他靠在院墙边睡觉, 区长春生倒车把院墙撞翻, 半院墙的砖块扣在他身上而致死。至于有庆为什么会在学校院墙下睡着, 之前的场景已为我们铺垫过, 即大炼钢时期凤霞和有庆跟着大家热火朝天, 直到镇上炼出了铁, 庆祝大跃进胜利, 每家分了包肉饺子, 才得空睡觉。然而, 学校老师让同学来招呼有庆到学校炼钢, 福贵为了儿子的进步, 亲自背他去学校, 家珍还给他在饭盒上装上二十个饺子, 却没想到他在学校被区长汽车撞倒的砖墙压死了。家珍在有庆坟头摆上一盒还没来得及吃的饺子, 又摆出一碗新鲜的饺子, 同样是二十个, 衬托对比之下, 一位母亲的巨大悲痛尽显无遗。只是阴阳两隔, 家珍连再好好弥补一份做母亲的责任都没有机会。结合电影中的政治背景, 张艺谋的改编合情合理, 相比之下, 小说里有庆因给县长妻子产后献血则更具戏剧性。

此外, 影片中其它的一些情节改动也寄托着导演的人文关怀, 正如张艺谋本人所说:“我不希望搞出来的东西太沉重。”最突出的体现是电影中没有叙述春生之死、家珍之死、二喜之死、苦根 (馒头) 之死。在电影的结尾, 福贵、家珍、二喜、馒头, 这活下来的四个人, 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 并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期盼。同时这种美好的期盼在影片中早有体现, 比如说, “小鸡长大了就变成鹅, 鹅子长大了就变成羊, 羊长大了就变成牛”的故事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是在福贵背着有庆去学校的场面中, 当时馒头问牛长大了呢?福贵的回答是共产主义。第二次是在电影结尾的场面中。在电影的结尾, 馒头听了外公的话后问牛长大了呢?家珍回答说馒头就长大了, 馒头说我长大了要骑到牛背上, 福贵说馒头长大了要坐火车和飞机。由此来看, 电影是希望的叙事, 它展现的是张艺谋对余华小说的理解方式, 张艺谋曾说:“按照福贵的想法, 这段简单的话浓缩并体现了他对更好的生活的期待, 其中寄寓着对文革结束后前景的乐观展望和某种近代主义。”从这个角度来比较小说和电影, 可以发现小说强调的是活着, 忍受着一切, 在痛苦和困难面前, 鼓励自己一声要活着!而电影则更多的强调人要活下去, 怀揣着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总的来说, 这部《活着》从小说到电影改编幅度较大, 余华在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时曾说:“第一次看电影《活着》时, 觉得那不是我的小说。”, 另外, 他又补充了一点:“只有笨蛋才忠实原著”。正如安德烈·巴赞曾提出对文学和电影的固有特性及法则的洞察, 往往追求实际上不可能达到的“对原作的忠实性”。

余华的小说《活着》是对人类生命过程的艺术阐释, 体现的是对我们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生命状态的深沉思索, 是一部诗化的生命哲学, 因而具有浓郁的沉思风格。而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以传统的“通俗情节剧”形式, 讲述一个普通家庭在特定历史时空的惨痛际遇, 展示荒谬现实带给底层民众的深重苦难, 追求的是对既往历史的反思与质疑, 影片因此呈现出强烈的反讽意味。如果说余华的《活着》试图阐释的是形而上的存在之思, 那么, 张艺谋的《活着》则致力于揭示形而下的现实之痛。

摘要:电影《活着》是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 (原载《收获》92年第6期) , 影片中虽和原著有相同的人物和相似的情节, 但是两者在叙述、主题两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 可以称得上是两个不同的文本。本文意从这两个方面, 分析小说《活着》与电影剧本, 这两个具有互文性文本的异同, 探讨由小说到电影的嬗变问题以及电影的改编对小说的影响。

关键词:《活着》,改编,叙述,主题

参考文献

[1]王斌.活着·张艺谋.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活着》小说读后感字优秀 第8篇

《活着》通过“我”一个收集民谣的年轻人与“福贵”,一位经历过穷困潦倒,生离死别的老人的谈话,道出了主人公“福贵”历尽沧桑的人生故事。故事以描写老人神态动作,以及周边的环境为过渡连接,一个感性的故事倾泻而出。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福贵的一生。在我看来是悲喜交接,沉郁淡忘,最后平淡而终的。生于富贵之家,吃喝玩乐赌嫖无所不做。把百亩良田的家业输掉,从此一败涂地。躲过铲除大地主,战事的厄运。勤勤谨谨,有懂事的儿女一双,温柔贤淑的妻子,困窘也算其乐融融。而命运之神并没有因此降临。一家六口人,前后相继地死去。家珍得软骨症而死,有庆因被过量抽血而死,凤霞难产而死,二喜辛苦劳作意外死在岗位上,而最让人揪心的是福贵抱有唯一希望的外孙,因吃太多的黄豆而撑死了。最后我们看到的陪伴福贵的只有一头跟他一样老,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去的老牛。

诚然福贵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人,但我不得不为他活着的勇气,活着的坚强致敬。他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一个老人活了大半辈子,亲手埋葬了他挚爱的每一位亲人,然后剩下他自己。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伤痛,而他却可以如此平淡的讲叙他一辈子的故事。陶醉于故事中,像回味着他的一生。那是属于他独特的一生,就算是悲痛也是珍贵的难忘的回忆。他不介意别人知道他的伤痛,因为在他看来那过去的一切都已化为可以美丽的传说。淡淡回味,那就是他无悔的一生。在他挚爱的亲人活着的时候,他深深地爱着他们,他们用他生命的全部,努力着,奋斗着,为了生存,为了他的亲人更好地生活。他没有干过滔天的坏事,甚至小恶也不曾多犯。他不奢求荣华富贵,只求一家人平平安安,永远在一起。命运弄人,他最终没有完成他这一生唯一的愿望。在所有人离他而去以后,或许他的人生不再有什么意义。颓废,绝望这些名词此刻用在他身上再恰当不过。然而,他并没有选择逃避人生,他活着,安然恬静地活着。不为什么,只为好好珍惜上天让他在世上活着的每一天。主人公大悲大喜过后淡然让人肃然起敬。

在我看来,“活着”是那么一个简朴是在而又深沉的词语。特别在我经历过亲人的离逝,看多了离合聚散后。当上帝赋予我们生命时,我们尚不知道何为活着。到我们渐渐成长,我们甚至一度迷糊,轻言生死,不知道为何而活着。而更多的,直到我们死的那天我们也不曾清楚活着为何。不管是浑浑噩噩,还是意气风发,为生活而活着,为自己而活着,为希望而活着。活着很好。死或许可以摆脱一切的痛苦。而只有活着才能真正地体会生活。只有活着才能欣赏初升太阳的美丽。活着是一根连着希望的线。千丝万缕的神经星罗密布,敏感的感知着这世界的苦与乐。而这也就是人生,也便是生活,可以痛并着快乐着。

《活着》小说读后感字优秀 第9篇

我完全不认为父母给了我生命就是让我一味地活着,像行尸走肉一样活着有什么意思?这客气地说,余华是个过度珍惜生命的人,也就是贪生怕死的人。当然我不是在说生命是不值得珍惜的。同样一条生命,他可以在死亡的洗礼中把生命的意义升华到极致,也可以把生命尽可能地延长,最后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在尽头。相对于后者,我更倾向于前者的毫不畏惧,和死亡的绚烂。

我不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是为了我的灵魂而选择活着或死亡。只是为了活着而违背了灵魂的本意,这是令我发指的。就像浮士德把自己的灵魂出卖给了恶魔,从那时开始浮士德就已经死了,纵使他出卖灵魂是为了换取知识和青春,他也已经亲手把自己扼死了。

有人说,生命是流星,一瞬即逝。但我却可以用死亡的火焰把我的生命变为烟火,变为昙花,纵使只有那一瞬的美丽,因为灵魂轰轰烈烈的演绎,我把那刻骨铭心的美变为永恒,留在人间。

烟花给了天空一个最唯美的微笑,然后为这微笑而被撕碎开去。

我就是在追求这样残破的美,但我也很清楚,这个世界上像我一样可以为了灵魂而舍弃一切的人是少数。

在普通人的眼中,灵魂不过是人死前后体重0.000046克的差异,从而将灵魂的重量定义为46微克。然而灵魂到底存不存在,人从哪里来,又该往何处去,天堂是否真的向人类敞开,通往天国的阶梯到底在哪里?之所以这些成为人类千年的难题,只是因为时间有多少灵魂想要被拯救,想要得到救赎,从而人性中的善与恶,一切的一切,全部纠缠在这46微克中,被沉重的锁链羁绊,浑浊了再沉淀,沉淀完再浑浊,不断地周而复始,永恒地循环着。

肉体只不过是禁锢灵魂的东西,而生命可以把灵魂在现实中具体化,只不过是联系灵魂和现实的媒介罢了。所以,与其说是单纯为了活着而活着,不如说我市为了完成我的灵魂在世间存在的意义而活着。

《活着》小说读后感字优秀 第10篇

我总是看见一个老人,牵着那头老牛缓慢的走着。有时候,他们在耕地;有时候,老人坐在草地上,老牛在水里安静地洗澡;有时候,他们一前一后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们没有多余的言语,他们只是相互依偎着走过余下的时光。

我想,对于福贵来说,没有什么美丽人生,活着才是他全部的力量,也是他唯一的希望。坚忍地活着,顽强地活着,苟延残喘地活着······我想,对于我来说,也没有什么美丽人生。我也默默地忍受过孤独,我也一个人承受过失意,我也独自地等在黑暗中,在伤心欲绝的时候,我也彷徨过,痛苦过,挣扎过,也感受过生活的无常。但是欲绝,却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因为我知道,人生下来便带有一种力量,不是与命运抗争,而是与命运为友。人是世界上最脆弱又是最顽强的生物。如果我们不能将人生过得完美,我们可以将人生过得完整。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与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失意与痛苦,从来就不是消沉的理由,它们只是人生路上一块小小的石子,或许会硌脚,或许会绊倒,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向前走去。它们或许不能让人生变得更加美丽,但是这才是人生的意义。《活着》告诉我们,从来就没有过不了的命运,只要能活着,我们就该好好的活着。人生的沧桑不过如青石板上的刻痕,岁月流转,水珠滴过而又了无痕迹。曾经的挣扎不过是过眼云烟,而事到如今,我们才明白,我们要的从来都不是美丽的人生,我们要的,是一步一步走过的故事。

有关《活着》小说的个人观后感500字2

为活着而活着《活着》的主人公福贵,经历了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的岁月;经历了人一生中的大喜与大悲。他死了爹娘,也丧了儿女。说他可怜,也是,也不是。至少,他,还活着。

他曾经年少轻狂,赌博输光了家产,从远近闻名的徐大地主变成了贫农。而取代他的龙二,在解放初期时就被枪毙了。他这算是捡了一条命吗?

又曾经,他被抓去当兵,在军营中度过了好几度春秋。多少人的生命在可怕的战争中失去,而福贵还是幸免于难,挺到了战争结束。这又算是捡了一条命吗?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金钱?为了名利?不!只是为了活着!如果人死了,那还讲什么金钱,什么名利啊!你来了,并没有带来什么,那你走了,也不能带去什么。你是清清白白来的,就得清清白白地走。任何人都是一样。所以,活着只是为了活着。

虽福贵失去了一双儿女,还没有了温柔贤惠的妻子家珍,但他还是得活着。从人性的角度上看,他确实很可怜。但是生活总是这么艰辛、残酷和神秘莫测。活着的确很难,他饱受着岁月的风吹雨打,但,他还活着!

在生活中,福贵他几乎一无所有。在别人眼中看来,他也只是一个疯疯癫癫的糟老头子。可是他至少还有一样失去了就再也得不到了的无价之宝,那就是——生命!

有关《活着》小说的个人观后感500字3

在那个黄昏,老人福贵,向作者余华讲述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带有些许无奈,又带有些许悔意。老人的一生是坎坷的,他年轻是只知道吃喝赌嫖,因此,他家从大户人家变成了穷困的农民,不知哪修来的福气,他找了一个温柔贤惠的妻子,就在他悔改后却又被抓去做了壮丁,被放回来后,他本想默默的度过晚年,可他命运坎坷,本该经历的几代同堂,却变成了福贵眼睁睁的看着他仅有的六位亲人相继离世,只留他孤单一人在世上独活。

合上这蓝皮书,强忍住眼泪,我心久久不能平静。福贵的一生是一个奇迹,一个所有人都不愿经历的传奇。在那乱世中,福贵经历了--、自然灾害和生活打击。这么多困难,这么多平常人经历不了的困难,福贵一个人挺了下来!其实,福贵就是那个时代穷苦人民的缩影。

我懂了,我懂“活着”二字了深度了!面对死亡,最痛苦的,不是死去的人,而是活下来的生者。他们的肩上不仅多了责任,而且少了一个替他分担痛苦的人。但是,如果生者不肯接受现实,死者又怎能安息?所以,死者不能复生,生者要坚强的面对现实,像福贵一样生活下去。这样,死者才会欣慰。

“少年去流浪,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福贵的歌声又一次想起在我耳旁。

有关《活着》小说的个人观后感500字4

不论现实变成了什么样子,不论现实剥夺了我们什么权利,只要我们活着,也只有我们活着,我们才有义务有权利去追求自己想要的,这才能叫做真正的活着。我们不应该让现实决定我们怎么活着,而是应该自己决定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活着。

活着,就要面对选择,只有保持理智,才能做出客观的判断,才不会让自己后悔。所以我们没有机会错过机会,在可以选择可以改变的时候,用心做一个完整自己,用自己的态度去看待“活着”。

先前对余华的作品也略有接触,他笔下的悲剧一向是这样,大体上看似不卑不亢,糅合到一起的时候又让人受不了。当你读完整个故事,回头整理这个完整的故事的时候,才会不情愿、不忍面对的发现,原来把任何一个故事单独拿出来分析的时候都能真实的感受到那种撕心裂肺的痛,难以承受的痛。他不屑于写那些下里巴人,而是用一些看似荒诞的故事,讲述着高度真实的生活。

文字里的安静,冷漠,无形间渲染了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不断的痛苦从而不断的期待,想发泄却又束手无策,只能完整的看完,被这种单纯痛苦所摆布,甚至是被玩弄于股掌之中,令你无法自拔,也不想自拔。当你痛到麻木的时候,才能看清现实,在简单单纯的感情里看待理解生命,好好活着。余华深沉的讲述着生命的悲剧,

对于悲剧这件事我也有一点自己的看法,人之所以喜欢看悲剧,喜欢被这种悲剧所打动,无非是想寻求自我安慰。

有关《活着》小说的个人观后感500字5

乘复习功课的间隙,我把《活着》给看掉了。余华的这本书早有所耳闻,可是一直没什么时间,到是张艺谋的电影先看过了。读过原著之后不由得赞叹这书天生就是本很好的剧本,我想编剧更本不用改什么。故事的描述镜头感十足,是我最喜欢的那种讲故事的模式。作者的文字并不华丽,但平实中却充满了力量,是一种能从内心感动你的力量。我不想说什么涉及灵魂的字眼,可能书看多了就不太容易随便给感动了,但这的确是一本好书,值得我推荐。希望每个人读过之后都会有自己的感悟

给出一段书中的文字,大家欣赏下: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

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有关《活着》小说的个人观后感500字6

这几天没事的时候看了一部余华写的作品《活着》。作者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里面的主人公福贵一生中曲曲折折经历了很多事情,从一个地主的大少爷到一个贫穷的农民,他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要什么有什么,但由于好赌全输给了龙二,导致家里破产。后面他的所有亲人都先于他过逝。最后剩下他跟一头牛。

他破产后遇到很多困难,亲人也一个一个的去逝,但是,他没有一句抱怨的话。后面解放了,龙二是当地地主,被枪毙了。福贵听说龙二被枪毙,对自己说,“龙二是他的替死鬼,要不是输给龙二,死的就是他,虽然破了产,但他还能活着。”如今还活着,村里的人都说,他跟那头牛是两个“老不死”

人活在这世界上不容易啊,能活着就,要好好的活着!我觉得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要感受这个人生的快乐而不是来抱怨老天的不公平。有些人出生在富裕家庭,有些人出生在贫困的家庭,但富人有富人的快乐和烦恼,穷人有穷人的快乐和烦恼,富不富裕这不重要,而是要感受到人生的乐趣,这才是重要的。

我觉得人只要是好好的活着就是富裕的,因为我们还有希望,而那些死去的他就什么都没有了,你现在能吃饱能穿好的话,那你更富裕了,因为如今还有地区吃不饱的穿不好的人很多。不要抱怨不公平,只要好好活着就好。而且对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好一点,因为迟早有一天他会离开你的。

余华小说《活着》的生命意识 第11篇

在余华《活着》所讲述的这个有血有肉、有泪有笑的故事中,福贵被泪水濡湿的瞳孔中涌动着的是对生活的渴望,至爱被一一夺去,他仍活着,在阳光下歌唱……

这种至亲死别(且在福贵而言是频繁地遭遇)的悲恸常会摧垮人的精神,极端的例子是,古今中外的浪漫故事中爱侣的死亡有时带来决绝的殉情。这或许是一种曾经沧海的不渝,一种至深至美情感宿命的结局,也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坚守,自有凄绝壮烈的美丽。同生共死的情感也许具有人类高贵的精神性超越,但这里面往往有不屈抗争的因素,如梁祝。而在《活着》里面,并没有。而且这时死往往是容易的,活下去成为一种真正的艰难。咀嚼着孤独顽强地活下去,让亲人活在自己心中,也许会显示出更深厚的情感积淀和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更何况,有时活下去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二喜失去凤霞后像丢了魂,能够撑下来全为了苦根。苦根是他活下去的理由,只有看到苦根他才会有点笑脸,为了苦根他更卖力地做活。这也是一种情感的转移,苦根长得越来越像凤霞了,他说“我只有这点想想凤霞的福分。”这样的情感转移总是那么感伤,所以二喜并没能真正解脱出来。福贵就不同,他经历的死别让他更加珍重生命,和仅存的亲人相互支撑着坚强地活下去。而老人因一时疏忽失去了最后一个亲人小苦根之后,再没有希望可以延续,只有一头老牛为伴时,反倒坦然了,进入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个人过了,我总想着自己日子也不长了,谁知一过又过了这些年……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我也想通了,轮到自己死时,安安心心死就是……

从中我们可以鲜明地感受到:虽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苦难,但福贵却始终坚信:即使生活是最为悲惨的,即使命运是最为残酷的,自己也应该鼓足勇气和拼足力量熬过去,直到人生的最后一刻。

余华还向我们描绘了福贵和他的老牛在田里耕作时充满生趣的情景。他自得其乐,一边犁地一边唱着“皇帝选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的歌谣;他想了一个有趣的驯服老牛的法子,用自己死去亲人的名字来假想其他的耕牛,以激发老牛的活力。与其说他是为了驯服老牛,不如说自己享受着一份兴味并且十分得意,或者说营造了一份与亲人同在的氛围。一个生命力如此丰沛的老人,怎么也不像经历过那么多至亲惨痛死亡的人。小说没有写他太多的内心感受,却让我们陷入深深的思考。

故事似乎很辛酸,但又具有生命的顽强和亲切,看了不由得要思索,甚至哀叹,难以轻松。在这篇小说里,包含着远远比小说本身更重要的东西,它表现的是人的生命状态和人生形态,我们随处可以感到人、时间和命运的巨大力量,正是因为生活多艰,我们不能像春生那样,遇到挫折就自杀,把伤痛尽留家人。福贵历尽沧桑仍有滋有味地活着的意义在于:人生之中,我们应该学习他怎样在血泪之中活下去的力量。这些人物身上并没有太多的奇特之处,或许他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某一位,或许他的人生正是我们不得不过的人生,或许他的悲欢、期望和无奈也和我们一样,从某种角度看故事并不复杂,唯其简单,才更道出了人生的凄凉况味。

《活着》是一次次“含泪的微笑”,无论得与失、生与死、贫穷与富贵,活着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福贵的母亲常对他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福贵的“战友”老全说:“老子死也要活着。”龙二被毙掉后,惊魂未定的福贵说:“这下可要好好活了。”而家珍则说:“我也不想要什么福分,只要求每年都能给你做一双新鞋。”“福贵,我不想死,我想每天都想看到你们。”当春生在“文革”中被折磨得痛苦不堪时,想到了死,家珍说:“春生,你要活着”,福贵说:“你要答应我好好活着。”活着,其实就是普通人心里的一种理念,一种信仰,它是人物内心世界最真挚的话语,是心与心的交汇。《活着》本身讲述的只是处于人类历史长河中生命的一个小小细节而已。活着是人类的普遍现象,更是一种生命的个体化情结。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活法,每人有每人的活法,我们的生活并不总是充满坎坷与苦难的,但也并非到处充满了阳光和鲜花,《活着》只是铺开了一条我们作为人曾经走过的艰辛路子。作为人,我们深知现实是人和历史、理想之间的矛盾体,我们不能忘记人类的历史,不能忘记活着的日子,记住曾经的,实际上就能更好地把握住现在和将来。

参考文献

[1]余华.《活着》,余华作品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2]洪治纲.余华评传[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3]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4]贾艳艳.论余华小说的生存意识[D].开封:河南大学,2002.

《活着》读后感500字优秀 第12篇

《活着》读后感500字1

活着或死亡都是一个年轻生命难以驾驭的题目。同样是一本薄薄的让我只用了一个下午就读完了的书。巧的是读了几页便发觉心这本书为背景的电视剧我竟看过,这让我更真切地体会到了这书的含义。

《活着》从一个旁听者的角度道出了一个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贵生活在那个纷乱特殊的年代,经历了战争,杀伐以及一系列动荡的生活,经历了家庭的兴富到衰落,身边人陆续的死去。在他们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东西,失去金钱,失去亲人,最后只剩下一头瘦骨嶙峋又险些被人宰割的老牛与他为伴。尽管是这样,他还是友好地面对世界,一切伤痛的往事在他口中都变得那样的平淡。也许当我们的生命已将要走到尽头的时候,回望以前的一切,才会做到安下心去对待,才会做到清醒的重新认识所有的事。我想起陆幼青的死亡日记,那不也是站在生命的边缘真正完全而清醒的对世人讲述一切。

读到家珍死去,这是我看到的所有生离死别中最宁静的一段,也是最真切的一段,想起阿朱死后乔峰抱着她的尸体的痛器失声,想起陈家洛听闻心上人香消玉殒后流下的懦弱眼泪,想起莎翁着作中男女主角一次一次的撕心裂肺和悲痛欲绝,我想人活一生,总要承受这样的击,而多年之后,当身边的人一个个全都被岁月带走了,那时的我们也许真的会选择一种平静,它是多年的感情磨合而成的,是沧桑的经历,浇铸而成的。数十年后的我呢,我是否可以面对着一塘残荷将过去的伤痛记忆娓娓道来,我对自已的过去是否清楚地知道并且敢干面对,我不敢说。

这个世界的确不公平,有人可以享尽荣华,有人却要像富贵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洒着血汗过完一生。面对这样的不公,憎恨逃避都是徒劳,甚至我也说不清到底该怎么做,我面对的是无法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无奈和内心与现实的强烈,盾,在这样一个状态下,我一面应付着现实中的琐碎,而在内心寻求思想上的解脱,但不管怎样,我始终希望自已能对世界友好,尽管天性中的倔强与后天形成的反叛也许会导致我走上叛逆的路。

生老病死,我们都得一样一样地过,生命只不过是个过程罢了。我只是希望能按自已的意愿选择一个方式,真实清醒并发自内心的去实现它的价值,到了那一天,但愿我能带着平静的微笑向世界道个别,也对身边的人说声再见。

《活着》读后感500字2

我非常喜欢余华先生的一部书《活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这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

书中的主人公徐福贵可谓是个富二代。整日流连烟花柳巷,烟酒赌博,鱼龙混杂之地,荒废学业,在大好的青春年华,却将大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事情上。就这样,一步错,步步错,原本坐拥几百亩地的地主家的儿子变成了穷得叮当响的贫农。我想,本该是努力拼搏的时候,却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了无用的事情上,最终落得这样的下场,也是自作孽不可活。

之后,父亲病死,母亲去世,福贵必须一个人担起肩膀上的责任的时候,福贵才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恨这,恨那,最恨的是他自己。一下子从天上掉到地下,福贵的后半生在曲折、艰难、痛苦的长河中无声挣扎。儿子有庆被抽血抽到失血过多而死,妻子家珍也因此病故,女儿凤霞难产而亡,女婿二喜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孙子苦根被豆子噎死。所有的亲人全是福贵一个人送的葬,亲手埋的。读到这里,我忍不住眼泪就流了出来,如果我是福贵的话,一定忍受不了自己亲眼看着最亲的人一个个死去,人生最大的苦难与不幸莫过于此了。

福贵的后半生极其跌宕起伏,痛苦艰难。有言到,生命有裂缝,阳光才照得进来。福贵的一生也绝不是没有一件幸福的事,他的人生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他曾有一个贤惠的妻子,一群懂事的孩子。

福贵的故事就像传奇一般。他经历了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运动,但他依旧好好地活了下来,去忍受生命赋予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讲述的故事,余华先生在自序中写到:“这是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美国民歌《老黑奴》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但他依旧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福贵和这首民歌中的老黑奴,两个命运截然不同的人,但却在精神上产生了共鸣。书中开头时写道:“老人黝黑的脸在阳光里笑的十分生动,脸上的皱纹欢乐地游动着。”我想《活着》这本书打动我的不仅只有故事情节了,而是福贵身上的精神。无论在面对怎样的坎坷,在失意过后又重新振作,这种面对困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个时候我,不再认为这是一具行尸走肉了,福贵是在有血有肉的真正的活着。

我想我应该去学习怎样对待人生中的苦难,也应该学会对世界的乐观态度。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活着才能充满力量,活着就是生活的希望。“作为一个人,要是不经过人世上的悲欢离合,不跟生活打过交手仗,就不可能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

有岛武郎有句话:“上人生的旅路罢,前路很远,也很晴。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所以,从现在开始,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认真的人改变自己,坚持的人才能改变命运。

《活着》读后感500字3

合上《活着》书页的时候,那些让人心酸的细节久久萦绕在脑海中: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赌光了家业最终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又被解放军所俘虏,等他回到家乡后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在家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女儿成家怀孕,儿子机灵活泼……

看似福贵的命运峰回路转之际,真正的悲剧才开始渐次上演,生命里难得的温情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文章最后:“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最后的歌声诠释了福贵的一生。福贵的亲人们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一一死去,最后只剩他和老牛相依为命......余华不动声色地让我们跟随他的冰冷笔调,目睹了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给我们一点点美好的希望,有庆长跑第一名,凤霞嫁人并且怀孕,似乎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和简陋的欢乐。然而就在我以为噩梦与困境不再牵绕他们的时候,余华丝毫没有犹疑,他铁青着脸让自己的角色们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近乎残忍,让读者猝不及防。

这个故事让年轻的我们不禁有些战栗,薄薄的十几万字,却让人有着欲哭无泪的压抑。内心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欲望和纷争的平静。活着,纵使要担当诸多难以承纳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坚忍、顽强的活着。这应当就是生命的力量吧,人类对于苦难的承受远远超出想象,但只要有某种活着的信仰,苦难也是一种涅槃。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活着》里的福贵一次一次的经历生离死别,一次一次沉重的打击,身体与心灵的痛苦纠结,他依然坚强的活了下去。活着是多么的容易,活着又是多么的不易。有大起大落,有大喜大悲,但无论怎么样,生活总要继续。就像泰戈尔说过的,“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只要平凡的活着就好,只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就很好。

《活着》读后感500字4

“你说人为了什么而活着?”

“活着。

我在上大学之前几乎没怎么读过国内大家的作品,读的一直是西方那种批判性很重的文学。不是觉得国内作家不够优秀,可能更多的是出于不感兴趣吧。

但是这个观念从大一也开始慢慢转变过来了,我也开始试着读一些国内知名或小众作家的作品。

偷偷安利一下迟子建的作品,读她的作品能有一种很深的归属感,这可能就是东北作家给予我的些许温暖吧。

言归正传,我大学第一本国内作家的作品是余华的《活着》,为什么是这本书呢?应该是出于一位女同学的推荐。

《活着》的故事结构其实并不复杂。

故事是以“我”的口吻展开,“我”去乡下搜寻一些关于民促的材料,遇到了一位叫作福贵的老人和一头老到不能再老的牛。

富贵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也就是他的一生:他本是一个纨绔子弟,年轻时好赌,散尽家财,爹在上厕所的时候摔死了,娘也生了病。

在为他娘抓药的路上被国民党抓去当了兵,在被解放军俘虏回到家乡之后得知娘已经死了,媳妇家珍带大了一双儿女,但不幸的是女儿因发烧成为了聋哑人。

本以为能过上清贫但却充实的日子后,家珍患上了软骨病无法干重活,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死;

女儿凤霞在介绍之下和万二喜喜结良缘,在产子的时候因大出血死在了手术台上;女儿凤霞死后家珍也在软骨病的折磨下离开了;万二喜则是因为吊车出了意外而被水泥板活活压死;

最后外孙苦根与福贵搬到乡下过起了艰苦的日子,福贵给苦根煮豆子吃,不料苦根因为吃豆子活活撑死……直到最后只剩一头老到不能再老的牛陪着福贵过完最后的日子。

我记得那本书很薄,百十来页,我一晚上读完了。当时还在被窝里偷偷的抹眼泪,我实在没有想象到这本书能写的这么惨,这是我最初对于这本书的印象——十分单纯地在写惨。但是什么时候改观的呢?大概是太奶的离去吧。

打我有印象起,我的太奶是一个身体极其硬朗的人,每次吃饭都能吃上满满一大碗米饭,尽管她的牙也不多了。

太奶一直住在我爷爷家,大概住了两年。当时我还小,不知道爷爷那辈人和太奶有什么恩怨,知道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因为一套房子才把太奶像皮球一样推到其他人那里。

在太奶离开之后,我和她几乎没什么联系,只是听妈妈的话得知,太奶身体不如从前了,我听着还十分不得劲。

噩耗是从某天晚上传来的,我从妈妈焦急的对话中得知太奶走了。我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只是觉得很悲伤,只是很悲伤。我们第二天急忙奔赴齐齐哈尔去备她的后事,在这期间我并不知道我看到一具亲人的尸体之后的感受,我也不敢去想象。

直到出殡那一天,我看到那具冰冷的尸体的时候,我脑袋完全空白,紧接着就是无止境的哭泣。在仪式结束的几天里,我都不敢再去想当天的感受,可能是我无法接受那个事实吧。

太奶死后,家族里的很多老人都离开了,虽然我没去送他们最后一程,但那种真正离别的感受我依旧能感受到。

想到福贵,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离他远去,或许他已经麻木了,或许他也想过一死百了,但他没有。他是为了什么活着吗?可能是为他的外孙子吧。但外孙死后他又是为了什么活着呢?

人是为了什么而活着?我猜是“活着”。

余华也在书里写到:“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本身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在这里我们抛开英雄们的豪言壮志和帝王们的功业宏图,“活着”是一种最原始也最让人肃然起敬的力量。

或许这也是我们国家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存在的国家,而其他三个国家都成为遗迹的原因吧。

现在我看到亲人的离去也会悲伤也会哭的稀里哗啦,但哀其离去的同时,我可能会更珍惜活着的机会。

像民间流传的一句话——“好死不如赖活着”,有时候活着就是那么回事,简单而纯粹。所以不如珍惜当下,好好活着才是对生命最大的慰藉。

最后,不要学福贵一样去赌博。有那钱孝敬孝敬父母不好吗?

《活着》读后感500字5

最近几日,读了余华先生的小说《活着》电子版,心灵受到了极大地震撼,引发我重新审视和思考“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自己有颇多感受,与大家分享。《活着》主要以中国封建文化农村为背景,以主人公福贵有着封建社会公子哥一切劣迹的青年,从旧社会开始,历经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土改,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之初,使其主人公的一生成为一部浓缩的中国现代史。作者余华先生通过一位中国农民的苦难生活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细细阅读这部小说,令人忍不住煽人泪下,作者虽采用朴实、平淡的语言,却能带给读者一种极大地感染力和震撼性。

《活着》主人公福贵一生历经了诸多劫难,最后,和一头同样年迈的老牛相互体贴、相互疼爱,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

“人为什么而活着?”看完这本书,我们不禁会问自己这个问题。关于这个话题,作者余华先生这样说:“活着是生命本身的要求,也是活着的人的最基本的目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便面临着死亡,生死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逃不脱。遗憾的是,在没有受到疾病威胁的生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忘记还有死。于是,一切的精神专注于俗世杂务,比如:绞尽脑汁地谋取一官半职,为蝇头小利而惨淡经营,为鸡毛琐事而耿耿于怀,为相貌平平而自怜自艾,陷于感情的泥沼里不能自拔……这时,人们往往不会去深刻地思考生命还有什么意义,不会去想生命的短暂和宝贵。

《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孤独一人,怀揣着思念,忍受着寂寞,经历着孤独,但这些并未将他打倒,因为他还有老牛,在凄清的岁月中,他和老牛有着十分的默契,他把思念全都寄托在牛身上。此刻,再大的是非在孤身一人的福贵面前,也应该一笑置之了罢,关于人世,他了无牵挂;关于生死,他已然看淡。

人生来就注定要伴随悲伤,但正是悲伤使我们更清醒地活着。正如余华先生自己说的:“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所以,我们活着的人应该为今天拥有生命而庆幸,为拥有时间而欢欣!不要再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弄得烦恼不堪,不要让一些负性情绪长期主宰自己,不要陷于并不值得的感情漩涡里浪费生命,也不要纠缠于过去的事情上悔恨不已,我们唯一做的,便是好好活着吧!

《活着》读后感500字6

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好好地活着,余华的《活着》写出了真正的意义,书中主人公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他的一生曲折多变,最后他没有了所有的依靠,所有的亲人,只剩他一人孤独的活在世间,但他依旧活着,他努力赚钱,只为买一头牛,与自己共度余生。

书中主人公福贵幼时家境富贵,不愁吃不愁穿,他生在福中不知福,每天沉浸在赌场,挥霍人生,挥霍家产,直到有一天,他输光了家产,他们家一落千丈,他爹也因为这样死了,他爹死了,他像染上病似的浑身无力,就这样过了几十日,他妻子的爹——米行的老板来了。他是来接他女儿家珍回去的,家珍肚子里还有个孩子,家珍走后,他找了龙二租了两亩地,他得养活自己一家人啊。

慢慢地,几个月过去了,家珍带着有庆回来了,一家人在一起了,即使穷,但也开开心心地,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福贵他娘病了,他去城中请郎中,可是并不顺利,他被拉去拉大炮,打仗去了,他害怕极了,他担心自己就这样死了,家珍和他的儿女还有娘怎么办,就这样过了许多天,他终于回家了,当他到家时,他娘已经死了,凤霞也因发烧不能说话,后来家珍也病了,她得的是软骨病,可伶的家珍啊!

家中没有米吃,人人只能各吃各的,又过了一些天,有庆出了事,有庆的学校教五年级的学生到医院去给校长献血,校长怀孩子大出血,孩子们一个个的都特别高兴,到了医院,孩子们挨个验血,验了许久,都没有合适的血型,直到有庆才对上校长的血型,可是抽血的医生一直抽,抽到有庆的嘴唇都白,还不停下,有庆死了,福贵他很伤心,因为他只有一个儿子,他要找到害死他儿子的的人,可害死他儿子的人是县长,县长还是当年自己一起打过战的老战友。他还能怎样?

有庆死了,家珍也快不行了,只是后来家珍的病慢慢的好像好了些似的。慢慢的到了凤霞出嫁的年纪,可是她不会说话,没人上门提亲,福贵和家珍就请队长帮忙,没想到还真找到一个,叫做万二喜的人,条件不错,就是个扁头,过了几天,凤霞嫁给二喜,不久也有了孩子,可生完孩子的后一天,凤霞大出血死了,三个月不到家珍也死了,只剩下福贵,二喜和苦根了,最后二喜和苦根都死了,只剩下福贵。

上一篇:试用期干部管理下一篇:物料仓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