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论范文

2024-07-25

文学教育论范文(精选8篇)

文学教育论 第1篇

文学教育杂志 《文学教育》杂志火热征稿

《文学教育》长江文艺出版社主办的《白桦林》杂志决定从改为《文学教育》,《文学教育》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和武汉新世纪文学教育研究所联办,《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协办,系国家正规出版物。国内统一刊号为:CN42-1639/C,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2-3996,邮发代号:38-423。《文学教育》为半月刊,于20元月正式出版,每册10个印张,四封彩印,定价10元,国内外公开发行。

文学即人学,对人的教育当然离不开文学教育。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却忽视了文学教育这个重要的方面,导致广大的受教育者文学修养偏少,鉴赏能力偏低,审美趣味偏淡,写作功底偏差。针对文学教育薄弱这一现状,《文学教育》杂志应运而生。现在,《文学教育》杂志向一切关心文学教育、研究文学教育、从事文学教育的人士征稿。下面是常设栏目及约稿范围。

栏目简介:

名师高论:特邀国内著名文学教育家透视文学热点,剖析文学现象,评论文艺思潮,纵论文学教育。强调人文视野,体现理性精神。

新作拔萃:精选国内最新公开发表的短篇小说、散文和诗歌作品,选文力求现代、力求经典、力求好读,让读者更快捷地读到当代文学创作的最新成果。

名篇探赏:分析、欣赏、解读中外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强调多元视角,着力艺术赏析,精研细读,既突出探索性,又突出可读性。

古典重读:专门研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提倡新思路,提倡多角度,注重文学性,注重审美性,让读者真正感受到古典文学作品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

课文研析:针对大学和中学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分析,或单篇研究,或同类比较,力求视角独特,观点独到。

文学教法:探讨文学课程的新教法,可以是单篇作品的教法介绍,也可以是同单元作品的整合教学探讨,还可以是同文体作品的类比或归纳教法的探索,着重于文学教育方法的研究。

文本读法:文本解读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些文本的意义本身就是多元的。文本读法强调多角度、多层面,突出阅读个性,突出文学体验。

文章写法:各类文学作品都有其相应的表现手法,具有一定的写作技巧。本栏目从两个方面对文学作品的写法进行关注:一是名作写作技巧评析;二是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研究。强调技术性,强调指导性。

作家研究:对中外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进行研究,研究他们的创作道路,研究他们的创作思想,研究他们的创作个性。也可以研究当下具有影响力的青年作家。

文学美学:从美学的角度研究文学,从文学的角度研究美学。着重探讨文学教育与美育的关系。可以是审美经验的描述与总结,也可以是美学理论的阐述与归纳。

文艺争鸣:针对作家、作品、文艺思潮和文学理论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强调学理性。

硕士论坛:发表硕士研究生的最新研究成果,只要与文学有关的内容均可,注重理论色彩,提倡创新精神,追求可读效果。

创作园地:关注各级教师和文学青年的文学创作,刊发原创的小说、散文、诗歌、随笔、杂文等。强调文学性与探索性。

文坛扫描:本栏目是一个信息之窗,重点关注中国当代文坛的最新动态,兼顾世界文学的最新发展,包括文坛热点话题、作家近况、新作简介、文学活动报道等。

热烈欢迎广大作者为《文学教育》踊跃投稿

联系客服 QQ493835422QQ:503162492

联系人:许老师王老师

客服电话:13864900505

投稿邮箱:tougaoxiang81@126.com(邮件主题请写投稿《文学教育》杂志

文学教育论 第2篇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固然有语言文学的含义,全国统编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也占到了约四分之一,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南师附中高中正在使用该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更占有一半以上的篇幅,但就中学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实际情况看,文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一直处于低幼水准,高中学生对文学的隔膜与浅近功利的理解以及由此造成的文学性缺乏症常常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实在不能让人乐观。

如果从整个当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体系中艺术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匮乏这个大背景来看,我们就不难理解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正在做的与其本身应该负载的功能不相对称的原因,同时也就不难理解文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在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中的的缺乏的必然性。一句话,学习是为了高考,高考不考文学,学它何用?每年的高考作文要求中不是必有“不得写成诗歌”这一条吗?我们不禁要问,如果从能力上来说,一个能够写出一篇漂亮的`叙事诗与能够写出一篇记叙文孰优孰劣真的那么明显?再说,一个习惯于用哲理诗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人却不得不用枯燥无味的语言写一篇议论文(当然不必枯燥无味,但这样更为保险,江苏语文阅卷点主任何永康教授每到一地讲座,不是必谈“保险文”吗),这不是赶鸭子上架是什么?

然而,我们纵使撇开文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修身育人功能不谈,仅从高考这一浅近的角度来看,文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也到了一个我们必须重视的时刻了。

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呼声不断高涨,高考模式已经顺时应势作了一定的调整,语文试卷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今年已有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行内行外的多家报刊发布消息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作文的比重将占一半,且要增加对考生作文文学性的要求,这就给我们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带来了新的课题:如何进行文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如何进行应试文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考,当然就得有一个明确的评分标准,而因为文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本身的个性化、非标准化特征,

文学教育论 第3篇

两站栏目介绍

刊社动态期刊查询期刊订阅投稿须知文学顾问联系我们重要推荐编辑队伍

置要说明

1.本刊正式投稿邮箱为:wxjyzh2014@126.com (综合邮箱};wxjy2005@126.com (上甸邮箱) ;Iaomeng2004@sina.com (中甸邮箱) j hongming82@126.com (下甸邮箱) 。

2.本刊不设任何代理和任何银行账号。凡交予网上代理的稿件或打入任何银行账号的费用, 均与本刊无关, 上当受骗后果自负。

文学教育与文学批评 第4篇

问者:洪老师,您好!首先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我们知道,您曾获得过全国首届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第四届全国鲁迅文学奖。最近,我们又听说您获得了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应该说,您是一位很优秀的文学批评家,同时您又创作了好多散文、随笔等作品,也是一位作家。因此,我想首先请您谈谈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

答者:这个问题可能要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是它们之间的区别。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是两个不同的文学范畴。批评是一种科学性或学理性较强的领域,属于学术范畴,主要侧重于阐释、发现和判断,它更多的需要批评家的理性观照。当然,好的文学批评同样也是一种审美的创造,无论是思辨方式还是表达方式,都具有某种值得玩味的意味,像宗白华和朱光潜的某些文章,你既可以看成是一种评论,也可以当成随笔来阅读。而文学创作是一种审美思想和情感的艺术传达,属于艺术创造领域,主要侧重于体验、感悟与表达,它更多的需要作家的感知能力和艺术的原创能力,尤其是对生命存在的敏锐感知和对人性存在的深切体察。

其次是它们之间的联系。文学创作的存在是文学批评存在的前提,但批评不是简单地依附于创作之中。很多人觉得,是作家养活了批评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不这样看。因为文学是人类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面对人类漫长而丰富的精神生活,面对人类敏锐而丰饶的心灵活动,面对人生繁复而驳杂的存在境域,创作和批评只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之进行诠释和传达。

当然,就方式而言,批评的独特性在于,它是选择以作品(包括作家、思潮甚至文学史等)作为评析对象或载体的。这也决定了批评不可避免地针对文学创作说话。但是,就我个人的想法来说,批评并不是对作品进行简单的好与坏的直接评判,批评不是文学的法官判词。批评只是一种艺术的阐释和审美的发现,它虽然带着作者个人的价值倾向和美学趣味,这只是表达批评家的艺术标准和立场,并不是对创作进行粗暴的肯定或否定。

问者:谢谢您帮我们做的一番解释。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对当下的文学批评颇不满意,甚至提出各种质疑。这些质疑,最主要的还不是担心批评人才的缺失和批评话语的减少,而是更多地指向批评的诚信和批评力量的丧失。说到底,批评的有效性正在成为人们日益担忧的重点。因此,我想请您谈谈文学批评的有效性问题。

答者: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重要问题。大约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们对于文学批评的不满已越来越强烈,其批评之声也越来越尖锐。在很多人眼里,批评家要么是时髦话语的批发商,要么是出版商的忠实推销员,要么是玩弄玄奥概念的象牙式人物,偶尔有几个批评家忍不住发一点“异类的尖叫”,立即被授予“酷评家”的“光荣头衔”。批评似乎已变得越来越萎缩、庸俗甚至充满了某种游戏的色彩。嘲讽者有之,怒骂者有之,不屑者有之,当然也不乏少数认真而清醒的评判。

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我以为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文学批评对评判对象的有效认识。对批评对象的有效认识,是指批评家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一种平等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潜在的对话关系。这种关系,是维护有效阐释的一个基本策略。这种平等关系,是确保批评有效性的关键。不仰视(尤其是对著名作家),不俯视(尤其是对文学新人),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艺术交流。人都是有情感的动物,批评家也不例外,难免会受到这样或那样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个人审美趣味的影响。这时,尤要注重与批评对象之间的平等关系,它是确保批评客观公正的前提。

但是,这种对等关系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其一,任何人都会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作家与大众传媒、出版商所形成的利益关系,很容易让我们无法保持平等关系。其二,这里面涉及到作家与批评家的关系。可以分析两个事件:莫言、贾平凹与李建军之间的批评事件。韩寒与白烨之间的批评事件。批评,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具体文本进行艺术的再度重构,就是在既定的话语之中延伸它的审美内蕴,拓展它的审美空间,使人们在这种“二度创作”中领悟到作品中某些更为丰茂的审美信息和艺术内涵。

二是文学批评对自我角色的有效把握。批评家对自我角色的科学认识,也是确保文学批评有效的一个重要方面。法国的批评家蒂博代曾说:“好的批评家,像代理检察长一样,应该进入诉讼双方及他们的律师的内心世界,在辩论中分清哪些是职业需要,哪些是夸大其词,提醒法官注意对律师来说须臾不可缺少的欺骗,懂得如何在必要的时候使决定倾向一方,同时也懂得(正像他在许多情况下都有权这样做一样)不要让别人对结论有任何预感,在法官面前把天平摆平……一个带有明显倾向的偏见,或者站在古人一边或者站在今人一边做出判决的批评家,在我看来,不如一个理解诉讼的必要性和永恒性,理解它的一张一弛犹如文学心脏的节奏运动的人那样聪明,后者才是真正和纯粹的批评家。”一个优秀的批评家,应该是一个检察官,而不是一个法官。

我们当下的一些批评家,特别喜欢充当文学法官。具体表现:一是争夺话语霸权。二是热衷于“捧杀”或“棒杀”。这种情形,实际上暴露了批评家主体内部长期存在的两个相当突出的弱点:一是对文本进行再度艺术重构的能力不足。这构成了我们对具体创作的分析与阐释常常停留于话语的自然层面,重视归纳而不重视解构,强调演绎而不注重重构(阐释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批评家忙于制造概念,主义,或现象。二是属于自我深层的智性发现薄弱。这导致了我们要么注重自我主观意志的强行介入,使批评更多地倾向于利用创作作为自己预设审美价值的证据;要么注重单个文本的实证式分析,对作家的整体创作态势以及文坛的整体发展动向缺乏敏锐的把握和准确的判断。

真正有效的批评,对于批评家来说,必须有能力将批评对象放在一种纵横坐标中进行系统的、比较性的考察。纵向坐标:古今文学发展态势。横向坐标:中外文学发展态势。

三是文学批评对理论资源的有效运用。批评的理论资源非常重要,可以说是越丰富、越扎实,批评就越有穿透力。但是,理论资源的灵活运用,也是需要注意的重要方面。

问者:谢谢您所做的详尽解答。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繁荣都离不开批评。王尔德说:“没有批评的官能,就没有艺术的创造。”普希金则认为:“批评是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文学批评对于文学的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80后作家韩寒和评论家白烨在争论时说:“我早就看这些文学评论家不顺眼,他们把握了部分话语权,徇私舞弊,严重阻碍了文学的发展。”正如任何职业都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和操守,批评家的职业素养和操守有哪些?

答者: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批评就是利用批评家的专业知识和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完善的审美标准去解读批评对象,阐释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说明“艺术品‘成长’过程”,或诠释“艺术与生命、科学、经济、伦理、宗教等等的关系”(奥登语)。也就是说,它是建立在对批评对象的细读之上,通过认真的研读和专业化的分析,并自始至终围绕自己的批评对象来发言。批评也是一种创造,但这种创造是“及物性”的创造,是针对具体文本所蕴含的审美信息而延伸出来的创造,并不是借用“评论”某个文本的机会,大肆灌输自己的某些所谓的体系化思考,更不是凭空的、甚至是莫名其妙地训诫作家应该如何如何地写,而不应该如何如何地写,仿佛自己是一个文学法官。

将自己视为文学评断的法官,这是批评家的一种角色错位。它造成了批评家的武断、草率和粗莽,远离了文学批评应有的科学、理性和公正。尤其是当批评家受到自己趣味和私情的蒙蔽时,不认真地去研读文本,便四处表明自己的这种“法官”身份,无疑更伤害了批评应有的尊严。法国著名的批评家蒂博代就曾一针见血地否定了这种恶劣的、市侩化的“法官”式批评做派。他认为,如果作者是律师角色,那么,法官就应该是公众,而批评家只是一个检察长,“好的批评家,应该像代理检察长一样,应该进入诉讼双方及他们的律师的内心世界,在辩论中分清哪些是职业需要,哪些是夸大其词,提醒法官注意对律师来说须臾不可缺少的欺骗,懂得如何在必要的时候使决定倾向一方,同时也懂得不要让别人对结论有任何预感”。显然,在蒂博代看来,批评家的责职,就是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桥梁,使读者能够更科学更全面地了解作品,但批评家也并非一个没有原则的和事佬,所以他又使用了“使决定倾向一方”来委婉地表达批评家应有的判断。而这种判断,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批评家建立在文本细研之上的价值立场。

抛弃“法官”的潜意识,回到具体的批评对象之中,以自己的专业学识来阐释它们的内在品质,以此展示自己所恪守的艺术立场和价值标准,远比四处兜售所谓的“学识”更重要。如果在文学批评中强制性地兜售所谓的学识,那只是一种丑陋的“炫技”。用奥登的话说,在这类批评家的文字中,我们从他的引文中所获得的教益,要远远高于他自己的批评文字。遗憾的是,这种“炫技式”的批评并不少见——动不动就扯出一个大概念,做理论谱系状;或者无论针对什么批评对象,都要与某些经典性的文学作品作“跨越式”的比较;甚至因为某些评价风向的转变,批评家自己便悄悄地改弦更张,先抑后扬或前倨后恭,而且不乏以所谓的“学识”来印证自己的“观点”。通过卖弄“学识”来遮掩自己飘忽不定的价值立场,为自身批评的出尔反尔和见风使舵提供便利,从根本上说,表明了某些人正在以批评作为手段,来获取专业之外的世俗功利。如果加上他们对自身“法官”意识的不断强化,其恶俗化的效果可想而知。

问者:您的见解的确精辟,部分批评家的“法官”意识确为当前批评界的一大病症。前段时间,以抛出“中国当代文学垃圾论”而闻名的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在某卫视谈话类节目中与《收获》杂志副编审叶开共同探讨“中国当代文学的堪与不堪”。在这档节目中,顾彬口不择言,不但断言“中国当代文学存在很大的问题”,还一一评点了莫言、王安忆、阿城、安妮宝贝等国内知名作家。其中对作家莫言的批评尤其尖锐。顾彬认为中国当代作家放弃美的追求,称莫言是个落后的小说家,原因是莫言仍用章回小说——那种传统的创作方式写作。说莫言的小说过于追求故事性,出现的人物太多,反而忽略了对人物的刻画。另外顾彬认为中国作家舍弃推敲精神,说“莫言43天完成小说,不尊重语言”。据我所知,莫言是我们国内评价蛮高的一位作家,洪老师您怎么看待顾彬的观点?

答者:顾彬的访谈中绝大多数内容都不值得一驳,缺乏一个学者最基本的理性思考。而中国大陆的媒体却对这种“愤青式”的酷评兴奋异常,紧紧抓住“垃圾”一词耸人听闻,最终将之演绎成“中国当代文学全是垃圾”的说法,更加荒谬。

但顾彬确实是相当傲慢的。当然,他有傲慢的权利。萨义德曾强调,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知识分子不仅要向权力说真话,还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向公众道实情。这里面,其实也同样暗含了一种由独立意志和率真品质所融铸起来的“傲慢”。只不过,这种傲慢是以共识性的真理或经过理性思考的真相为依托的。它是知识分子对现代文明价值体系的一种积极承诺,具有严谨的价值立场和现代性的思想启迪意义。而顾彬的傲慢并不具备这种品质,因为他的傲慢是建立在“胡说”的基础之上的。

我之所以认为他是胡说,就在于他利用了自己所谓的专业知识背景,做出了明显不符合事实真相、也缺乏基本理性的错误判断。细读他的那篇访谈,我们可以看出他在几个主要论点上均属荒诞不经——譬如,他认为中国作协“一点用处一点好处都没有。你在中国大陆可以问所有的作家,没有人会主动说到作协,没有人,一个也没有。如果是真正的中国作家,他肯定不要入那个作协。”事实是,除了一两个作家声明退出中国作协,绝大多数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作家都是中国作协会员,包括史铁生、莫言、余华、苏童、王安忆、毕飞宇等等优秀作家。譬如,他认为1949年以后的中国作家不如1949年以前的作家,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1949以后的作家都不懂外语,既对外国作品了解和理解很差,也“不能够从另外一个语言系统看自己的作品”。这种论调显然是全球化思维的怪胎,无论是从文学理论还是创作实践上说,都讲不通。李白、杜甫、曹雪芹……都不懂外语,但没有人否认他们是伟大的作家。况且,外语与一个作家的创作水准之间究竟有多少关系,不仅缺乏基本的文学理论来支撑,也缺乏相应的创作实践来印证。譬如,他认为《狼图腾》是法西斯主义之作。这话当然有道理,但问题是,中国的作家和批评家早就有类似的看法了,而且没多少人将它们视为优秀之作。譬如,他认为,“中国人根本不给他们自己的文化和文学什么地位”。其理由就是,他在计划写作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时,很多来自中国的朋友包括作家都劝他别写,并认为那些都是垃圾。如果一个汉学家仅仅靠自己的几个“中国朋友或作家”的说法来对中国当代文学进行判断,这种判断的荒诞性不言自明。如果再退一步想,难道二十世纪的中国百姓,都是在垃圾文学里成长出来的?难道用垃圾喂养起来的我们,依然能够推动中国社会的文明?譬如,他认为中国作家的母语普遍使用得不好,非常成问题。我不明白顾彬是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中文的。

问者:您的观点可以说是对顾彬“中国当代文学垃圾论”的一个有力回应。洪老师我想请您谈谈从事文学批评这么多年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答者:我从事文学批评差不多20年了。其中,对我个人来说,最大的感受是文学批评是一个不仅仅需要个人素养的领域,还更加需要良知和勇气。我曾多次说过,一个批评家必须拥有敏锐而准确的艺术感觉,必须具备丰富而深邃的思想积淀,这两种素质将决定他能否有效地阐释作品,并对作品进行令人信服的审美评判。但是,要使我们的文学批评真正地沿着学理性和科学性进入良性循环,我觉得仅靠这两点专业素养的强化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将职业道德、精神操守甚至艺术良知提高到应有的位置上来,认真地处理并协调好批评家作为“世俗的人”和“专业的人”之间的角色区别。作为世俗的人,我们或许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需要,在日常伦理规范下进行自由的生存选择;但是,作为专业的人,我们必须以清醒的理性精神和严谨的评判眼光,对待自己的批评对象,维护批评职业的基本准则和伦理操守,即它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没有什么比良知更为重要。尽管“良知”这个词语说起来总是给人以异常空泛的感觉,但在今天这种“改变思想就像更换内衣一样随便”(葛兰西语)的知识分子精神现状中,它却越来越显示出存在的珍贵性。尤其是在文学批评中,没有它的存在,我们不仅无法找到一种合理的批评尺度,无法恪守学理性的批评思维,而且也无法体现自己批评的价值和作用,更无法维护批评自身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在本质上,也就无法道出自己真实的声音。

因此,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选择一种高度警惕甚至挑剔的眼光来评断那些不断地引起公众关注的作品,尤其是那些在文坛引起不断好评的作品,或者是那些重要作家的标志性作品。尽管我非常清楚,这是一种相当大的冒险行动——因为这往往意味着是对公众审美情趣的公开挑战和对作家艺术创造力的怀疑,但是,通过批评的参与性、介入性和互动性的现实诉求,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阐释和实事求是的评判,我觉得至少可以辨析出更多的内在艺术真相。当然,对于那些还处于创作起步阶段或者严肃探索之中的作家和作品,我可能更愿意选择一种相对宽容的尺度(不是放弃自己的价值标准)来进行评析,个中原委,既有某些激励的愿望,也有对未来文学发展的一种热切期待。所以,这些年来,我一直对先锋文学抱着少有的热情。

总之,批评应该是一个寂寞而艰难的事业。任何批评家都不可能寄希望于用自己的行为来改变某种创作格局,而只能通过严正的批判和积极的倡导来引导创作向更健康、更有意义的方向发展。所以,我向来认为,在任何一个时代,如果批评变得炙手可热,甚至趋之若鹜,那将不是批评的荣耀,恰恰相反,而是批评的耻辱——因为它意味着真正的批评已发生了变质,变成了人人都可以不讲学理、不负责任的自由评说。

问者:与以前相比,现在的文坛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管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批评都很活跃,这无疑也对中小学的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洪老师就语文课程中的文学教育以及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方面给点建议。

答者:我曾经做过几年中学的语文教师,对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多少也有一些熟悉。我个人的感受是,绝大多数语文老师的主要精力都花在课本教学和应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其文学知识的储备基本停留在大学时代。这是非常不够的。它直接导致了学生对课本的厌倦和对课外新潮读物的迷恋(如网游小说、玄幻小说等),而老师却没有能力对之进行有效的引导。老师只有非常熟悉当下的创作情形,能够及时地掌握一些创作热点,才能找到切实有效的方式,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积累。

其次,是中小学老师普遍缺乏基本的艺术感知力和理论素养,不能向学生有效的解析作品中所蕴含的微妙的艺术肌理。由此也直接导致了我们中学的语文教学只能落实在“点对点”的固定性思维教育,譬如这个字、这个词、这个段落的意义是什么,这篇作品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而不能有效地提供它为什么这样来表达。

我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像鲁迅的《祝福》。《祝福》里的祥林嫂的命运,大家都很熟悉。但她是怎么变成乞丐,最后又偏偏死在祝福之夜呢?这里,鲁迅充分利用了一种道德力量。他让鲁四老爷交待妻子:“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菜,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于是,作者写到——

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时候也就是祭祀,这回她却清闲了。桌子放在堂中央,系上桌帏,她还记得照旧的去分配酒杯和筷子。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

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说。

她转了几个圆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走开。她在这一天可做的事是不过坐在灶下烧火。

这里,有一条隐秘的道德高压线:祥林嫂不能像以前那样为鲁家做祭祀了——她明白了自己有罪,不干净——寻找自我洗罪的出路——捐门槛,以为洗了罪,可以像正常的女人——仍不能做祭祀,希望破灭——绝望地成为乞丐,精神先死——肉体死亡。所以,鲁四老爷看起来很儒雅,很敦厚,而且只是对四婶说了这么一句话,但是这句话的威力却通过各种间接的方式最终将祥林嫂置于死地。如果老师们能够紧紧扣住这个线索来解析,我相信学生会深得其妙,也明白了鲁四老爷卫道士的本质。

再次,是中小学老师艺术思维的固态化。文学与科学不一样,它的文本是一种开放性的,妙处也在于它的多义性。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老师必须要警惕自己的一些固态思维,以开放性的眼光来充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鉴赏能力的培养,不是通过现成的课本,还需要老师选择一些有价值的新鲜文本,在没有任何人进行评判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训练。这个方面多做一些,学生的鉴赏能力就会提高。而鉴赏能力上去了,写作能力也不会太差。我是这样认为的。

问者:谢谢您的建议。最后,希望您给广大的中小学老师和学生推荐几部当代小说。

答者:这一点,倒是有些让我为难了。就中国当代小说来说,我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及以前的小说,中小学的老师们可能在大学时代都已了解了。九十年代以后的小说,我想推荐的是:陈忠实的《白鹿原》;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莫言的《檀香刑》《生死疲劳》;王安忆的《长恨歌》;张承志的《心灵史》;苏童的中短篇小说;毕飞宇的中短篇小说;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及一些中短篇;阿成的《年关六赋》等短篇小说等等。

问者:谢谢您的推荐。您的一番谈话,使我们对文学批评和中国的当代文学都有了更一步的了解,真是受益匪浅。再次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英美文学教育 第5篇

英美文学的学习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认识等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对英美文学教学的可行性、必要性、作用及我们应如何加强英美文学教育进行阐述,旨在加强英美文学教育,促进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加强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英美文学;必要性;人文素质;价值观

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社会已发展成一个环境复杂并且文化多元的社会。

英美文学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英美文学从其发展来看,经历了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文学是以语言文学为工具的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

文学是对人生经历与体验的文化体现。

文学作品隐含了对人生百态的思考、价值取向的意识形态。

人们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了解西方、习俗、宗教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了解西方政治经济文化。

目前我国各高校开展了英美文学课程,在教学方面对学生进行英美文化方面的教育。

英美文化教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语言的学习、认知功能和艺术价值的提高。

一、可行性

首先,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为英美文学教育提供了条件。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英语,面向世界。

英语的学习也已经深入到我国教育的各个阶段。

目前,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阅读范围扩大,词汇量明显增加。

因而具有文化底蕴的英语语言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许多学生希望在学校中开展英美文学的教育,不少学校已经开始了各种形式的英美文学选修课,并且受到大多数喜爱英语、热爱文学的学生的欢迎。

因此英美文学教育具有可行性。

其次,师资力量的不断增强使英美文学教育有了切实保障。

据我们所知,近些年大学英语教育的师资力量具有很大提升。

每年各高校招收大量的英语教师,并且对英语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大部分教师都是研究生学历,还有博士学历的,其中很多教师的主攻方向是英美文学方向。

因此英美文学教学的教育具有可行性。

二、必要性

首先,英美文学教育在英语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老师辛辛苦苦的教,学生刻苦的学,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是还是有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上很费力,许多学生发音不准确,译义不准确等各种毛病凸现出来。

这种现象是由于长期以来学校注重以语言形式的教学,只注重语音语法词汇的教学,却忽视了对学生兴趣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英美文学教育,加强英美文学教育在英语教育中的比重,扩大英美文学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作用。

其次,英美文学教育对于语言的掌握有很大影响。

目前,在英语学习中许多学生在背单词时往往是死记硬背,不仅枯燥乏味而且效率低。

而英美文学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文学语言源于生活,语言朴实,易于理解。

英美文学作品中包含了大量的词汇,学生可以扩大词汇量,并且能体会具体的语境,这样就容易提高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并且在英语作品和电影中发音纯正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绝佳材料。

有利于英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因此实施英美文学教育具有必要性。

三、英美文学教学的作用

首先,英美文学教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成为困扰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

这一问题的出现很大一方面是由于在英语教育中缺乏对学生英美文学教育。

而文学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英美文化教育可以给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明了道路,起到了引导作用。

其次,任何一部作品都反映出这一作品在怎样的环境下产生,反映时代背景。

通过学习英美文学学习可以加强我们对于当时社会背景的了解;加深对于人物性格特点进行分析和学习;正确地评判某种精神,如批评和赞扬。

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例如,马克思主义的《镀金时代》,它标志着浪漫主义时期的终结,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人们希望的“黄金时代”化为泡影,出现的却是令人失望的“镀金时代”;19世纪五、六十年代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勃朗蒂姐妹在她们的作品中以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为背景苗珊瑚社会底层人民的贫苦生活,从而狠狠地揭露社会现实;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黑奴悲惨命运的忠实记录,描述了黑奴们的悲惨遭遇,反映了美国当时黑奴制的严重性。

我们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或欣赏话剧、电影能充分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对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培养坚强的性格,合理分析事情具有深远意义。

最后,通过英美文学的学习能过陶冶人的情操,有助于塑造人的品格,在大多数的英美文学中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推崇积极向上的精神,提倡助人为乐的人文情怀,反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

学生对于社会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极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学生通过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对他们的德行、品质进行文化熏陶培养,使学生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从而培养出特质体美各方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

四、如何加强英美文学教学

读经典作品。

这里指的读经典作品不仅仅是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而最好是读名家的完整作品。

在教学中加设英美文学作品阅读课,教师通过事先了解并在课堂上对同学进行指导。

这样同学在认认真真读完一部完整的文学名著后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作品的特色及反应的社会现实,加上老师的指导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老师也应向学生推荐非常著名、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品。

如莎士比亚的很多作品,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丹尼尔・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等等许许多多的作品。

在加强英美文学教学中结合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也利于学生对英美文化的了解,扩展视野。

例如观赏英语经典电影,听西方音乐歌剧,欣赏西方艺术作品,了解西方宗教及风俗民情。

从而使我们的知识积累增加,在学习中感悟人生价值,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及民族自豪感等。

结束语

以上内容主要讲述了进行英美文化教学的可行性、必要性、产生的作用及我们应如何加强英美文学教育。

作为新世纪的学生,祖国的栋梁面临着各种挑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学习。

英美文学肯定会从中受益匪浅,学习英美文学对于当代学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有助于我们在学习道路上越走越远。

大学体制与文学教育 第6篇

文学教育的传统在中国渊远流长。在传统文化中,文学历来被作为“诗教”,服务于人格培育和道德修炼。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小子何莫学夫《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由于传统社会中文学尚未与其他社会活动分离,它属于广泛的社会行为的一部分。所以,文学

教育与其说是侧重文学,不如说更加关注通过文学来达到的文学之外的目的。

照韦伯的看法,现代性的过程乃是一个不断分化的历史进步。所谓分化,在韦伯的社会学意义上说,主要指“去魅化”和合理化,前者是指把宗教的东西与世俗的东西区分开来,后者是指强调人的行为、手段和目标都应符合理性原则。这就导致了两个最重要的分化:世俗的东西和宗教的东西的分化,文化的东西与社会的东西的分离。于是,文学作为一个独立自足的领域便应运而生。中国虽然是一个世俗的国家,没有强大的宗教传统和势力,但近代以降,文学的发展也依循相似的路线演变。文学从传统社会中的道德重负中摆脱出来,逐渐形成了自律的文化观念。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出现,大学堂和书局等现代体制的涌现,为现代中国的文学教育奠定了基础。讲授文学不但是一种职业,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关怀。新文化运动中许多作家、批评家和学者,他们既是文学家,又是教育家;他们既在大学讲台上讲授文学的一般知识和理论,同时也在通过文学来关注社会现实和历史发展,关注中国的种种问题,从国民性到启蒙和救亡等。现代文学及其教育在摆脱道德说教的同时,又被附加上许多它有时难以完成的重任,诸如“小说界革命”,“文学救国”,“以美育代宗教”等等。文学在去掉一些功能的同时,又被赋予另一些技能。但从总体上说,不同于传统的文学教育,近代以来的文学及其教育在创作与社会实践、学术知识和社会关注等方面,似乎保持了较为合理的张力。

倘使我们以这样的格局来透视当代中国大学的文学教育,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大学作为一个制度的产物,作为一个话语生产和传播的场所,作为一种权力的运作,与文学自身内在的激情和灵性,与文学不可或缺的社会现实关怀,与文学作为一种质疑陈规旧习和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的手段,似乎存在这相当紧张的关系。我以为,这种紧张至少表现以下几个突出的方面。

第一,大学的制度化正在或已经改变了文学教育的宗旨。从传统意义上说,文学作为道德教化和人格培养,自有其局限性,但不可否认,忽略文学教育的此种功能,很容易导致文学和社会关联的断裂,进而否定一切文学对人格与精神的塑造有积极作用的观念。高度制度化的当代大学文学教育,相当程度上把重点放在一种可替代的知识的传授,而非思想与人生体验。它更加偏重于讲授“什么是文学?”,而非“如何作文进而如何作人并认识社会”。所以,文学教育正在把学生作为一个单纯的知识受体,而将教师简单地功能化为学术传授的载体。尽管在正规的大学文学教育中可以使学生知晓许多知识,从某个文学运动,到某种文学体裁,甚至某些作家作品,但是,文学教育与人格修炼完全脱节,与社会关注和人道使命及责任的培育无关。非文学的东西,自然而然地被当作有碍于文学教育的东西排除在外。文学的知识化丧失了它自身的社会有机性和社会实践性,这一方面是大学教育制度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和当前的文学有意淡化与社会关联的倾向有关。诚然,传统的文学教育亦有道德说教的弊端,但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却不容忽视。文学的独立自足的确使文学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它也因此而失去了与社会的深刻广泛的关联。文学教育在其中可以起到什么矫往过正的功能呢?

大学教育与文学创新 第7篇

——以青年作家、学者陈进为例

杨永久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246000)

2007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研究项目阶段成果

摘要:文章从大学教育与文学创新的关系切入,以青年作家、学者陈进为例,分析通识教育理念中非理性与理性的融合、校园文化环境里的内在自由与创新动力、地域文化资源的学科视野与本土情怀,论证出它们对大学生文化创新的促进作用,从而洞悉高等教育在时代创新中应有何作为,辅导员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上应从何处着手。

关键词:文学创新陈进通识教育校园文化地域文化

现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现代大学教育是密切相关的。结合现代文学史考察后,我们可以这样认定:没有北京大学的贡献,五四新文化运动很难取得实绩;没有北平的学院文化氛围,京派文学也难有立身之处;没有西南联大的存在,九叶诗派便无从谈起。这一切,都喻示着大学的教育对文学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创新精神不断被时代召唤,人文素养不断被加以重视的今天,我们不妨从大学教育与文学创新的角度切入,从而洞悉高等教育在时代创新中应有何作为,辅导员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上应从何处着手。本文便试以青年作家、学者陈进为例,探讨大学教育与文学创新的内在联系。

陈进曾就读于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安徽大学中文系09级硕士研究生。他在读大学期间,就出版有两部长篇小说《固都》与《青春那么八卦》,成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庆市作家协会理事,因其作品中展现出的渊博学识和睿智设譬,而被美誉为“少年钱锺书”。在第十二届庄重文文学奖(中国青年文学最高奖)的评选中,他一举成为安庆市的唯一推选人。《中国教育报》2005年2月3日发表评论文章,评价其是超越韩寒、郭敬明的青年作家。

在文学创作成果丰硕的同时,他在学术研究上也同样有不凡之处。他的本科毕业论文《言文互动——中国百年新诗流变》深受学界专家好评,并发表于中国社科百强学报《安庆师范学院学报》上,成为该学报历史上发表的第一篇本科毕业论文。他撰写的大量学术性评论发表于《文汇读书周报》、《山西日报》、《新安晚报》等全国各级报刊上,并被收入《石楠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国际国内中学生获奖作品精品集》(人民日报出版社)等重要选本,还曾为一些青年作家的著作作序。他先后出席过安徽省第二届签约作家评论会议、安徽省农村题材作品创作座谈会等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目前,他正在主持编纂《1919—2009:安庆新文学史》这一浩瀚的学术工程,并应出版社之约,独自撰写《诸葛亮评传》、《钱锺书评传》等著作。

在对陈进的成长经历进行研究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他的文学创新上,高校的通识教育理念、校园文化环境、地域文化影响这三重因素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通识教育理念:非理性与理性的融合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1]310同样,仅仅接受专业教育,也无法进行文

学创新。在陈进的文学创新上,可以很明显地考察出通识教育的作用。

陈进的长篇小说《固都》素来以睿智幽默和旁征博引著称,知识涵盖十分广博复杂,很多评论者认为其有钱锺书《围城》之风,但是很少有评论者对其中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在《固都》的征引中,除了古今中外的文史哲典故外,还包涵了很多理科知识与流行文化。而在他的短篇小说《上帝之手》中,那种引经据典的风格更是发展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不到两万字的小说先后引经据典一百多处,而且包罗万象:先秦哲学、唐宋诗词传奇、明清小说、亚非欧美文学、西方哲学、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等等,无一不纳入小说之中,且很巧妙地和叙事融合在一起。这种学院派风格的小说在今天的文学界是非常罕见的,没有足够知识储备的社会作家难以表现出如此从容的学者风范,一般只接受专业教育的作家也无法进行如此炫智炫博的写作。考诸文学史,会发现能有如此腹笥的作者基本都是如钱锺书、林语堂这样的学贯中西之士。可以如此断定,假如陈进不接受通识教育,便不可能进行此项文学创新。

然而在高校推行通识教育又谈何容易?在今天这个功利至上的社会,很多人将接受大学教育视为习得一技之长,并藉此而谋得稻粱的途径。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与塑造下,很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仅仅由自己的专业知识组成,专业之外的东西一概不闻。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很难具备创新的能力。但是,另外一个不得不直面的现实是,高校学生在毕业时将面临极大的就业压力与竞争,这又不得不使他们埋首专业技能的学习上。

从理性的角度来说,大学生确实应该为日后的就业而进行专业的训练;而从非理性(而非反理性)的角度来说,大学生则要广收博采,接受通识教育,“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2]5,毋庸置疑,这两者之间是有矛盾的。因此,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将是大学生能否进行文学创新的关键,也是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从这一角度考察,会发现陈进在通识教育理念下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了非理性与理性的融合。

陈进最初并非是中文专业的学生,在中学时他学习的是理科,2001年高考之后,被录取为安徽工程大学应用数理系数理金融和应用软件专业的本科生,这是一个复合型的新兴专业,并非只有数学。陈进先后学习了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大学物理、初等会计学、C语言编程、微观经济学等专业课程,在2003年9月退学之前的两年时光中,陈进所学习的知识可以说横贯了数学、物理、经济学、计算机、会计学等各种学科,理科方面的知识面不可不谓之全面。相对于一般文科学生对理科知识的了解只是阅读科普读物,他的理科知识却来源于专业著作,除了定性的了解之外,还可以进行定量的计算。所以,当我们看到《固都》中出现的广博的理科知识,《青春那么八卦》里灵动跳跃的思维时,也就不以为奇了。

在应用数理系学习的过程中,陈进迷恋上了文学,阅读了大量的文史哲书籍,并且开始创作长篇小说,这也为他日后在中文系能驾轻就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他对文学的兴趣越来越炽烈,2003年6月,当他的处女作长篇小说《固都》确定可以由广东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公费出版时,他毅然作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感到吃惊的决定——从安徽工程大学应用数理系退学,重新参加高考,由理转文,报考中文系。从理性的角度来说,他的这一行为会浪费金钱,推迟毕业,延缓就业,是极其得不偿失的;从非理性的角度来说,学习自己喜欢的学科,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既是出于自己内心的需要,日后也甚至有可能成为具备创新能力的通才。陈进的这一决定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此时,我们还不能说他融合了非理性与理性,而是青春年少的他以非理性压倒了理性。

2005年9月,陈进考入了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一刚进校时,他就立志要博览群书,横扫安庆师范学院图书馆。安庆师范学院图书馆藏书177.3万册,横扫岂是人力可为?但大学四年里,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的图书馆度过,阅读面极其广泛驳

杂,虽然远远没有做到横扫,但也确实成长为一位博学的青年。

在钻研学术的同时,他也着力提高综合素质。因为综合素质高,他成为安庆师范学院第二届十佳青年学生,并在安徽省十佳青年学生评选中进入前30名,获得省优秀青年学生荣誉称号。

毕业之前,因为综合素质高,他受到了多家用人单位的青睐,包括一些垄断性的能源国企、公办中学、报社都纷纷向他抛出了橄榄枝。陈进最终因为考取研究生,而谢绝了这些用人单位的邀请。毕业时,陈进既拥有大量的文学创新成果,同时也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就业问题。可以说,在安庆师范学院学习的四年,陈进自觉地融合了非理性与理性,他并非没有考虑到将来的就业的目的,而是“实现这些目的是靠着一种特殊精神的努力,这种精神一开始的时候是超越这些实际目的的,他这样做是为了以后以更大的清晰度、更冷静的态度返回到

[3]20这些目的中。”

这至少给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两个启示:

一、解决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关键在于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二、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在于坚持通识教育理念,而非从大一就开始进行专业训练。注重就业和培养创新人才并非不可兼得。

校园文化环境:内在自由与创新动力

每一所大学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都会沉淀下它的文化底蕴,形成特有的文化氛围。在校大学生“不仅接受学校里传授的各种专门知识,还把学校传播知识的宗旨、目标、手段、途径,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来加以反省,而不是盲目地接受或拒斥”,“将‘大学’作为一种教育形式、一种社会组织、一种文化精神,仔细地阅读、欣赏、品味、质疑。”[4]101所以说,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对于课本知识的灌输,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塑造更加自由,是一种激发学生内在自由的教育方式。“自由是大学教育最重要的因素”[3]83,这种自由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教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的自身,而教师本人则退居暗示的地位。”

[5]8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内在的自由,而不是服从外在的压制,如此便可以转化为创新的动力,释放创新的空间。

陈进本科时所就读的安庆师范学院具有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文学创新在校园里具有浓厚的风气与土壤。

首先,安庆师范学院的一些制度性措施,如建立创新奖学金,对发表文章实施奖励,优秀读书笔记评选活动,学生科研立项鼓励办法,等等,对大学生进行文学创新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与促进。陈进的评论《暗夜所言 烛照人世》便曾获得优秀读书笔记评选的全校一等奖,并被《安庆晚报》择优发表,然后迅速被《山西日报》、《北海日报》、《马钢日报》等全国各大媒体转载。

在文学院的学生工作中,这些制度便更加具有针对性。文学院以院刊《季节风》与《敬敷文学》为平台,大力弘扬文学创作的风气,并且逐渐形成传统,届届相传。几乎每届学生中都会涌现出一些文学创新人才,如李进、胡源、葛启文、谷卿、游庆文、王光龙等。

其次,安庆师范学院的校园文化具有青春理想的诗性光辉。从菱湖之滨波光潋滟的老校区,到龙山脚下山清水秀的新校区,安庆师范学院美丽的自然风光为青年学子的吟咏创作提供了曼妙的素材。而热爱文学的激情一旦与之合拍,校园文化中便会荡漾起青春理想的诗性色彩。在陈进的文学作品中,那些充满诗意的描写俯拾即是。小说《江南》不以情节取胜,而是以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和意识流技巧展现出现代人的心灵孤独感,从容的笔致将初冬水乡的风景融入到少年维特式的悠悠情怀中,读之余味无穷。《青春那么八卦》虽是一部长篇小说,但却显示出陈进跨文体写作的能力,很多地方竟仿佛“独语体”的散文诗,语言充满了

奇峻的变异,在古典与现代的张力中,传达出诗性的魅力。

第三,安庆师范学院的校园文化具有探索学术的求真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会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思考与研究的治学意识。大一时,陈进对研究金庸小说产生了兴趣,便经常带着大量的问题在图书馆中查阅资料,进行研究。四年下来,他的研究成果终于汇集成了一篇数万字的《杨过的原型是谁》的讲稿,并且登上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周末讲坛,进行专场学术报告,其思路新颖别致,征引磅礴有序,给广大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受好评。

探索学术的求真精神不仅只针对学术研究,也可以用理论来指导写作,促使创作精英化,研读过大量西方现代主义著作的陈进,在《青春那么八卦》中“以先锋的写作姿态„„及西方现代派的表达方式,表明青春文学正式走入了纯文学的殿堂”[6]3。

以学养人,沉浸于学术也可以养成节制情感、敦厚平和、勇于批判的学院派性格。《固都》曾被如此评价:“没有郭敬明拖拖拉拉、莫名其妙的长篇感怀,也没有韩寒一大筐道不尽的尖酸刻薄,陈进以温和幽默的语句,表达了对现实最强烈的批判”[7]6,这显然和陈进养成的学院派性格密切相关。

“所学课程或许相同,但效果就是不一样。因为,我们都被所在的大学氛围所浸润。这些各具特色的‘校园空气’,无法在互联网上传递,这也是大学永远存在而不可能被‘虚拟课堂’或‘标准教授’一统天下的原因。”[4]101所以,在推动大学生文化创新上,我们必须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作用,并且努力形成与维护每所大学所特有的校园文化。

地域文化资源:学科视野与本土情怀

地域文化往往可以为大学教育提供丰富的本土资源。这种资源是双向度的,一方面,它作为教育资源对青年学生进行濡染和熏陶;另一方面,它又可以其历史文化特征成为青年学生的研究对象与创作素材。

从前者来看,陈进父亲一脉的祖籍是安庆怀宁石牌,这里是皖江文化的发源地和黄梅戏之乡;母亲一脉的祖籍是徽州黟县,是徽文化的中心和程朱理学的兴盛之处。虽然陈进的成长过程并没有与这些地域产生直接联系,但是先民的文化积累在血液中代代流传,从而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一个舞蹈并不是舞蹈演员本人情感的征兆,而是它的创造者对各种人类情感的认识的一种表现。”[8]8在对陈进作品的文化批评与原型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存在。《固都》里的叛逆少年陆帆影和80后作家春树、孙睿笔下的边缘青年群体有着显著的不同,他并非那种“叛逆得要命或是狂妄得要死的类型”[7]6,也没有对主流文化采取决绝的姿态,而是始终在传统教育的束缚中追求价值认同,又竭力保持自我的独立;在精神世界里寻找柏拉图式的早恋,又在插科打诨中渲染市井俚俗,这双重矛盾可以看出皖江文化的精英意识和黄梅戏剧的通俗特征在文本中无意识的流露。而《固都》里的初恋少女林郁嘉既心仪于陆帆影,又拘于礼法,耽于前程而不得不若即若离,这又依稀可见程朱理学和世俗爱情的抗争。

陈进从小成长在安庆市,这里曾是安徽的首府,文风昌盛,人民群众普遍视读书为崇高之事,有“穷不丢书”之说。这种民风对孕育文学创新人才是大有裨益的。陈进的外公程崇宗曾是徽州儒商,是我国最后一批接受传统私塾教育的士人。在他的指导下,陈进幼年就接受了国学启蒙,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小学时即熟读四大名著,以及《封神演义》、《七侠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等古典小说的原著,极大地超越了同龄人的阅读层次,并且开始实践文学创作,9岁时第一次公开发表文章,13岁时便在《新民晚报》上发表楹联。由于经常濡染陈独秀、朱光潜、张恨水等家乡先贤的事迹,幼年的他便萌生出将来要成为大作家、大学者的理想。文学功底的积累,远大理想的树立,由

此看来,当他17岁时用《围城》笔法创作21万字的长篇小说《固都》其实只是水到渠成。

进入安庆师范学院后,陈进则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提升。安庆师范学院的大学教育尤其重视本土地域文化资源的利用,不但成立了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专事本土地域文化的研究,还编写了《安庆师范学院与皖江文化》、《皖江近现代高等教育人物研究》等校本教材以熏陶广大青年学子。

当然,仅仅施以地域文化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重视专业教育以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离开整体性的学科视野,地域文化显然会陷入狭隘的境地。如果没有清代文学的视野,对桐城派的理解便缺乏宏观背景;如果没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视野,对陈独秀的认识只能浮于表面;如果没有文学理论的指引,那么所有地域文化知识只能变成材料的堆砌„„为此,拥有多个省级精品课程文学院先后制定完善了多个版本的学生培养方案,科学设置课程。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语言文字学、外国文学、文献学,等等,几乎每个专业都拥有较强的师资条件,这对学生的学科视野的奠定与拓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可以这样说,专业教材建构了陈进的学科视野,而校本教材则培养了他的本土情怀。陈进开始在他的学科视野里对皖江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大一时,他从姚斯的接受美学和读者批评入手,别开生面地研究了安庆著名作家石楠的成名作《画魂》,写成评论《迟到的第三只眼睛——谈评论〈画魂〉的新视角》,发表后不但引起很大影响,还和苏雪林、公刘等大家的评论一起被收入《石楠文集》第十四卷;大三时,由他创意并撰写剧本的DV《走进安庆,走近皖江文化》获得安徽省首届大学生电影节二等奖;大四时,他结合中西文论,研究陈独秀诗歌中的器识胸襟;现在,他又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视野下研究安庆文学的现代性,着手主持编纂《1919—2009:安庆新文学史》。

地域文化以其独特性,可以为大学生的文学创新提供特有的资源,这也是一条便捷的途径,但是必须做到专业教育与地域文化教育双管齐下,如果偏于后者,那么缺乏学科基础,地域文化的优势便无法发挥,更谈不上创新,这是大学教育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文学创新的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命题,它的内在特点决定它无法批量生产,不可能模式化,也无迹可循,而是出现在创新主体灵光突现的瞬间。但是,文学创新的环境却可以建立。大学教育正是要为这种创新建立良好的环境,提供合适的土壤。通过陈进的案例可以看出,通识教育理念、校园文化环境、地域文化资源都是大学教育中值得重视的因素——通识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必须权衡理性与非理性,极大可能地使学生以超功利的心态去读书治学;在校园文化环境上,我们必须给予学生以内在的自由空间,使他们产生创新的动力;而在地域文化资源的利用上,也必须绳之于专业的学科背景之中。我想,对于大学生的文学创新应当如此,那么,大学生在其他专业上的创新也同样应遵循这一规律。

参考文献:

[1]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3] 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 陈平原.弄花香满衣——阅读大学的六种方式[J] .河北:社会科学论坛.2009.4(上).

[5] 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6] 本报讯.青春文学进入第四阶段 少年作家陈进将成旗手[N].海南经济报.2006.7.14

[7] 刘雯.迷糊的青春还能重来一次吗?[N].中国教育报.2005.2.3

比较文学与文学教育 第8篇

我先说说什么是比较文学。

给比较文学下定义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一些比较文学家认为比较文学这个词本身就是当初未起好的名称, 容易造成误解。韦勒克认为, “比较是所有的批评和科学都使用的方法, 它无论如何也不能充分地叙述文学研究的特殊过程”。同时, 由于各国对“比较文学”一词在表达和翻译上的差异, 使其所强调的重点也有所区别。如“比较文学”中的“比较”在法语中是过去分词 (compare) , 它暗指的是文学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各国文学关系;在英国, comparative是作为literature的修饰语, 是形容词;而在中国, “汉语中的‘比较’二字更容易让人想到比较的动作, 同时, 汉语中比较文学一词字面上也没有文学研究的含义”。尽管各国对比较文学的理解不尽相同, 但由于语言本身的契约性, “比较文学”这一概念已在世界各国约定俗成, 人们普遍接受了这一简略说法。在本书中, “比较文学”中的“比较”一词被理解为方法的代名词, 它包括考证、演绎、统计、对比等多种方法;“文学”在这里也是广义的, 它不仅仅指作品, 也包括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批评等, 即具有文学的综合性研究之意。

给比较文学下定义的困难还不仅仅在于它的名称, 更主要的在于它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性。由于比较文学对象和方法的开放性, 使任何对它的概括都显得力不从心。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比较文学教授勃洛爽克在《比较文学的新动向》一文中指出:“我认为任何给比较文学下精确细致的定义, 把它上升为一种准科学体系或者把比较文学家同其他学者分开的企图都是不妥当的。”但是要从事理论研究, 概念的界定又是不可缺少的, 每一研究都需要构造自己的基点, 需要人为的划界, 这就构成了给比较文学下定义的悖论。北京大学乐黛云教授在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撰写的“比较文学”词条中界定:

比较文学是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是历史地比较研究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相互关系的学科。这是一种描述性的且兼收并蓄的定义, 主要说明了比较文学的历史发展及研究范围。这一定义虽在中国被普遍接受, 但仍存在着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必须承认, 任何定义都是一种片面, 确定事物的某种性质必然以忽略该事物其他方面的性质为代价。随着人们对比较文学认识的深化, 更多的比较文学定义将会继续出现。

接下来, 我谈一下学习比较文学的意义和作用。

比较文学是一门最具国际性的课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的国际标准分类”对比较文学这门学科的学历层次、研究内容作出了十分具体的规定。在我国, 比较文学已被国家教育部列为中国语言文学的二级学科, 成为文学系学生的必修课。比较文学在人才培养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仅从文学研究的角度谈谈学习比较文学的必要性。

1. 有助于研究视野的拓展和治学方法的改进

比较文学是以一种跨越国界的视野研究文学现象及其相关的文化现象的, 它的基本精神是将全世界的文学视为一个整体, 把各国文学置于一个整体结构中加以认识和比较, 从两种或多种文化体系上观察文学现象, 发现文学之间以及文学与其他人类活动领域之间的种种关系, 从中揭示和把握文学的规律和联系。杜甫诗曰:“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比较文学犹如为我们提供了一副望远镜, 它使我们能够看得更远, 思考得更多。在思维方式上, 比较文学提倡多元思维, 或曰立体思维, 即从线性转向发散, 注重文学的多方面联系。法国结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代表阿尔都塞认为, 社会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历史现象或事件从来就不只有一个原因, 而是有众多原因, 要全面描述某一历史时期, 就必须看到历史现象的错综复杂性。文学的发展也是如此, 综观各国文学史, 其发展就不仅仅是纵向的历史继承, 也有横向的多因素的渗透以及文学与社会其他各层面的百动。

这种整体化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必然带来研究方法上的改进。传统的文学研究立足于国别文学, 将对象限定在一个特定范围之内。人们习惯于用切割的方式, 先以国别为界将各国文学分割开来, 再以历史分期为线将国别文学加以划分, 以致最后人们的注意力仅仅停留在某一时期某一作家甚至某一部作品上, 这是一种原子论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有助于对对象的深入开掘, 但由于分工过细, 使文学之间缺乏贯通。比较文学将采用一种联系的和比较的方式, 在世界范围内考察文学现象。王元化的《文心雕龙创作论》一书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研究方法上, 王元化打破了传统的以古证古、单纯作背景、源流、注释的研究方法, 有意识地把中国古代文论同马列文论、西方文论对照着研究, 由此使他在《文心雕龙》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钱钟书的《管锥编》也是采用这种联系和比较的方式, 在讨论一个问题时, 常常古今中外旁征博引, 以期说明那“无心契合”而“会心不远”的共同文心。

2. 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本国文学和外国文学

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他者”的立场和眼光, 这对于研究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都是很有用的。比较文学将以世界文学为背景, 以他种文学为参照, 重新认识和评价本国文学。

中国文学要在世界文坛寻找自己的位置, 要了解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学的地方, 都需要借助比较文学的视野。通过对本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之间的联系、异同的比较研究, 可以使我们对本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艺术价值有一个参照性的判断, 从而有效地避免盲目排外和盲目崇洋的倾向。例如, 只有把《离骚》、《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聊斋志异》, 还有李白、杜甫的诗歌等作品与世界文学中的一流作品加以比较, 才能向世界显示出它们的美学价值。同样, 在将中国文学与相似的外国作品作比较之时, 也可以看出外国作品的价值和特性, 如《红楼梦》与《追忆逝水年华》的比较研究, 使得我们对《追忆逝水年华》的艺术成就有了更深切的把握。而在中西叙事作品的映照中, 人们对中西的叙事艺术特征及得失也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的作者勃兰兑斯曾对这种比较研究作了形象的描述:“这样的比较研究有两重好处, 一是把外国文学摆在我们跟前, 便于我们吸收, 一是把我们自己的文学摆到一定距离, 使我们对它获得更符合实际的认识。”此外, 为了更好地了解一部作品的意义和贡献, 还可以考察一下作品在国外的流传情况, 如范存忠的《 (赵氏孤儿>杂剧在启蒙时期的英国》就是一个范例。通过这些研究, 将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把握文学的价值, 多方面地观照自身的文学和文化, 同时对作家作品也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3. 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中外文学史和文学理论

自人类文明产生以来, 一个民族的文化、文学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他民族文化、文学的影响, 同时也会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学产生影响。从比较文学的眼光看, 文学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与世界各国文学交流、吸收和改造的历史。比较文学介入文学史, 研究的重点是文学史上的外来渗透和对外影响。首先需要考察外来文化、文学对本国文学的影响。就中国文学史而言, 我们可以研究魏晋时期印度的佛教、音韵学、文学对中国的影响, 唐以来西亚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等, 以丰富中国文学史的研究。郑振铎曾说:“因为受了印度文学的影响, 我们乃于单纯的诗歌和散文之外, 产生出许多伟大的新文体, 像变文, 像诸宫调等等出来。在思想方面, 在题材方面, 我们也受到不少从印度来的恩惠。我们可以说, 如果没有中印的结婚, 如果佛教文学不输入中国, 我们的中世纪文学可能是完全不相同的一种发展情况。”另一方面, 若放眼中国文学对外国的影响, 也会看到中国文学的辉煌。这种新的文学史将既包含本文化系统的纵向发展, 也包含对他种文化系统横向吸取和改造而形成的新质。

就理论建构而言, 文学的共同规律也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文化体系内完成, 必须在各种文化体系的对话中寻求。只有将不同民族的文学现象加以综合考虑, 才能面对和解决文学上的一些共同问题。正是在这些意义上, 杨周翰先生认为:

我想比较文学能起到的作用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文学史起的作用。一个民族的文学不可能在完全封闭的状态中发展, 往往要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因此, 要说清楚本国文学的发展, 不可能不涉及外国文学。同时, 为了说明本国文学的特点, 也需要同外国文学对比, 这种对比不一定是明比, 而是意识到本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不同之处。第二, 比较文学的目的还在于通过不同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来探讨一些普通的文学理论问题。这两个目的都是一国文学的内部比较所无法达到的。

4. 有助于促进各国文学和文化的联系与交流

比较文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开拓世界市场的历程诞生的, 是在文学和文化交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人文学科中, 比较文学处于文化沟通的前列, 它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促进各国文学和文化的联系和交流, 在世界各国文学之间架起一座理解和沟通的桥梁。

当今是一个文化交流空前频繁的时代, 无论是文学创作, 还是文学理论与批评, 都不可能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 往往一旦问世, 就借助各种媒介广泛传播。就我国而言, 首先面临的是如何有效地吸收外来文化和文学的问题。毋庸讳言, 我国20世纪文学创作、文学批评都深受西方文学和理论的影响。如何在中西文学和文化的碰撞、交汇中建构中国自身的话语体系是人们思考的一个中心问题。而要有效地研究和建设20世纪中国的文学与理论, 就必须借助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 才能更好地厘清我国当代理论的构成。可以说, 在今天, 试图封闭地“自足”地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已经不可能了。

而我国的文学研究在向世界敞开大门的同时, 也有责任把中国的文学与理论推向世界, 参与世界文坛的对话, 使其他国家的人们对中国有进一步的了解。我国丰富的文学遗产应该进入世界文学的殿堂, 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共享;我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也应成为世界正在寻求的文学理论综合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切都必须借助比较文学的话语。而在这方面, 我国做得远远不够。世界对中国的了解特别是对中国文学和文艺理论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 而这有限的了解中又有大部分是虚假的或扭曲的“幻景”。有些作品在西方获得声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形象, 仿佛在证明西方人对东方人想象的合理性。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 如何既防止或避免文化帝国主义 (或日一体化) 之单极文化的发生, 又遏止文化观念上盲目自守、拒绝对话、否认先进与落后、缺乏自我更新等狭隘文化部落主义的生成, 是摆在比较文学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比较文学并不追求某种终极意义, 而是通过联系与比较, 寻求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和谐共处。一方面, 使各国人民了解和熟悉他国文学与文化, 分享他国文学与文化的成果, 消除陌生感, 减少敌意;另一方面, 借助“他者”的眼光, 重新认识和评价自身文学与文化的特色, 使之更加充实和丰富, 这就是比较文学的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讲, 各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就是比较文学的目的。比较文学学者弗朗索瓦·于连说, 穿越中国是为了更好地阅读希腊。我们也可以说, 穿越西方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中国。

最后, 我还想讲一讲比较学者的素养问题。

比较文学是一门涉及面很广, 难度较大的学科。从事比较文学需要广阔、扎实、合理的知识结构, 需要缜密的思辨力、敏锐的感受力, 尤其是对文学美的领悟力。法国比较文学家艾金伯勒在《比较文学的目的、方法、规划》一文中表达了对“理想的比较学者”的殷切希望:“我希望我们的比较学者……除了受到一个历史学学者应受的训练外, 我也希望他受到一个社会学学者应受的训练, 我甚至不去阻止他接触总体文化。此外, 他应该具备他所选择的那个时期有关造型艺术和音乐的较完备的知识, 而不满足于一知半解, 以便能在这方面产生他自己的见解!”并且“在不久的将来, 处于最理想状态的比较学者会是这种人:具有极为广泛的爱好, 通晓几种将在2000年前后用来写作的最重要的语言, 并且具有对文学的美的深切体会”。总之, “我希望我们的比较学者尽可能博学多闻;我甚至希望他具有百科全书编纂者那样的雄心, 狄德罗那样的雄心”。比较学者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训练, 其中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 比较学者应该掌握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比较文学并不是将两部作品随意拿来比较一通就大功告成的, 它有自己的原则和方法。必须认真地学习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 了解比较文学的历史和性质, 掌握比较文学的基本方法。只有建立在理论自觉的基础上, 才能从事科学的比较文学研究。

第二, 比较学者应尽可能地熟悉本国文学和外国文学。比较文学研究的是文学关系, 没有深厚的文学素养是难以胜任的。而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特殊性还在于比较学者不仅要了解本国文学, 还要了解外国文学, 仅熟悉一方是不可能进行真正的研究的, 即便贸然行事, 也不可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 努力并深入学习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文学, 是对比较学者的又一基本要求。

第三, 比较学者应具备比较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各国文学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 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要进行可靠的比较研究, 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有一定的认识, 否则就会失之片面或空泛。如研究中西古典爱情小说时, 我们发现, 中国的才子佳人小说与西方的骑士传奇中女子的择偶标准很不相同, 中国深闺里的小姐希冀的是满腹经纶的才子, 而西方的小姐或贵夫人则渴望勇武之士, 由此折射出两个民族源远流长的政治制度的差异。中国历代实行文官治政, 以科举取士;而西方靠功业封地, 崇尚武功。封建社会女子婚嫁图的是终生有靠, 中西方男人在社会上的不同地位和实力构成了中西女子择偶的区别。这一解释已经深入到不同民族的文化根源。由此可见, 要从事比较文学研究, 需要掌握比较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 并进行认真的思考。

第四, 比较学者应努力掌握多种语言。对于中国学者来说, 除自己的母语外, 至少应掌握一门外语。人类各种语言之间, 有其可译的一面, 也有其不可译的一面。语言往往植根于文化传统之中, 语言中的文化沉淀是造成其不可译性的根源。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比较两个对象的特质, 比较学者最好掌握第一手资料, 仅靠翻译是难解其中味的。这种情况在中西诗歌研究中尤为突出, 中国有些很隽永的古典诗词一译成外文, 就几乎完全失去了原诗所蕴涵的韵味。

第五, 比较学者应了解其他艺术形式、其他意识形态乃至整个文化领域的知识。这是人们对比较文学寄予的厚望。钱钟书曾倡导“打通”法, 这种“打通”不仅表现在文学范围内地域、时代、文类诸界限的打破, 而且推向整个文化领域, 体现为各个学科门类的汇通。这种突破学科界限研究文学的视野对比较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以说, 比较文学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似乎构成了对人的智力的挑战, 也唯其如此, 比较文学才显得更有魅力。美国比较文学教授布洛克在《比较文学的新动向》一文中充满激情地说:“当前没有任何一个文学研究领域能比比较文学更引起人们的兴趣或有更加远大的前途;任何领域都不会比比较文学提出更严的要求或更加令人眷恋。”在从事比较文学研究中, 我们深深体会到:人生苦短, 学海无涯。

上一篇:信息安全提示下一篇:动物的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