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兴趣小组总结汇报

2024-09-17

小学数学兴趣小组总结汇报(精选16篇)

小学数学兴趣小组总结汇报 第1篇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工作情况总结

不知不觉2017年下期结束了,现在把本学期的数学奥数兴趣小组活动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兴趣小组活动的灵活安排,形成以数学教研组为“中枢”,全体数学教职员工为“神经”,每个参与活动的学生为“细胞”的兴趣小组活动体系。开展以“口算、速算”、“思维开发”、“行程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主线,具有形式多样的趣味性教学活动。学生自由选择主题各异的兴趣小组,以此为教学主线,完全符合数学兴趣小组的主题。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更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

二、平常严抓兴趣小组教学活动的组织。首先对按时上课这个问题必须严肃提出。因为在有些学生的意识中,兴趣小组活动可有可无,没有重视的态度。学生出勤是兴趣小组展开最为基本的条件。上课纪律是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因素。虽然为兴趣小组活动,但最为基本的纪律问题也要重视。要综合学生的上课风格,扬长避短,营造出活泼但不放肆、轻松但不随便的课堂氛围。

三、认真作好上课的准备工作。重备课,兴趣小组备课不需要陈词老套,但也丝毫不能疏忽。备课要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学习起来较容易的而又有必要的活动教案。重上课,四十分钟时间,怎样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思绪,是门学问。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奉行“活泼上课,轻松学习”的宗旨,给他们充分的时间,用于和别人一起质疑、探讨、释疑、感悟。正如新课标所述,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巧作点拨,而非灌输。给学生自己说的空间,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学生们学习兴趣一浓,再加教师巧妙引导,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数学奥数小组,活动中的得失。选择新奇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活动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根据“切身性策略”,学生如果遇到自己过去经验中熟悉的东西,与自己未来目标相联系的事物或使自己充当主要角色的事情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小组可以应用这一策略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选择活动内容应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基本数量关系,并根据这些关系解答简单的一般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可以应用基本数量关系,采用灵活的解题方法解答有趣的应用题。小组的活动内容来自课本,高于课本,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选择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应注意新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在 “趣”字上下功夫。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法,组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开展活动,可以使客观事物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感觉形象,并依赖感知觉进行思维,形成抽象概念,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物,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自我表现和发展的机会。

总之,经过一学期数学兴趣小组的学习,同学们的整体数学应用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学习数学的热情也更加积极,同时更培养了学生们如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善于协作的能力。但是在这个学期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也发现了诸如师资安排上,家校联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也是我们在未来工作中需要重视和进步的地方。相信在不断积累兴趣小组活动教学经验的基础之上,扬长避短,我校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会有更大的成绩。

小学数学兴趣小组总结汇报 第2篇

第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家的小故事”、“比较的眼光”、“发现规律”深深吸引了学生。在活动中,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假设,学生自由地讨论和探索,使他们深刻地感受到,在做数学之前,他们可能只是应付老师的作业,有时甚至是为了“给父母一份工作”,但现在他们深深地热爱数学,把被动接受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从而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二,拓展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

在小组活动中,我们不仅深化了课堂数学知识,而且拓展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比如有趣的逻辑问题,图形转换问题,解方程技巧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要适当渗透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知识转化、规范化等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为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扩大了知识面,对其他学科有不同程度的理解,提高和发展了学生运用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实践锻炼的机会增加了。

由于小组的活动,不仅有数学知识的学习,还有学生的动手活动,如一个个切割,两个相同的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两个相同的平行四边形转化为梯形等。这些实用性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仅仅是“无聊”的计算,也有更多趣味的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了“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这一数学理念,学生意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存在着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学生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得到了提高。

如何做好数学兴趣小组活动 第3篇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 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 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制定课外小组活动的计划, 要有明确的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知识面、实践的机会, 丰富学生的数学课外知识。如通过组织课外兴趣小组,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增进学生间的感情, 同时扩大了数学爱好者的团队。数学兴趣小组活动, 以“趣”字为中心, 实践性和综合性交融, 让学生在乐学、会学, 健康成长中逐步学会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为今后学好数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选择好课外小组活动的项目内容

数学兴趣小组是教学活动中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 是数学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选择活动内容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 选择新奇的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模式以直观形象为主, 可以利用游戏、实物演示、故事引入等形式设计活动内容,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 选择活动内容需贴近学生的生活, 学生如果遇到与自己经验相联系的事物兴趣就会浓厚。 (3) 选择活动内容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组织兴趣小组活动如果只在课本内容的范围, 学生会感到枯燥;如果脱离课本内容, 学生会感到有一定难度。教师要组织有趣、多样的兴趣小组, 采用生动的活动内容, 走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如采取对应的思想、统计的思想等方法, 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接触一些解答方法, 如“假设法”“图解法”“辩证法”等可以让学生思维能力更灵活, 从而唤醒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追求和好奇心。

三、实施好数学兴趣小组活动

要通过各种活动,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要让他们认识到, 在“无聊”的计算之外, 数学有着广泛用途。教师要让学生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拓展和延伸数学学科的知识面, 提高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综合素质。还要运用课堂之外的活动, 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 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兴趣小组, 不仅要与教材相结合, 更要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和全面性,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水平, 达到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学习的需要的双重目的。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合理安排课外活动的辅导时间及辅导内容。

如在积极备战, 迎接明年五月的“华杯赛”活动中。教师可以制定15人左右的参赛名单, 把数学知识分成不同专题, 每个专题都要有例题的具体分析及相关练习。每两周练习一个专题, 把计算专题、图形专题、应用题专题、综合专题与测试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以每星期两次, 每次一小时左右的时间由浅入深进行练习, 让学生掌握每一个数学知识点, 达到拓宽学生视野,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做好活动总结和反思

开展好数学兴趣小组活动, 教师要认真总结和反思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过程, 紧张而又充实。在兴趣小组活动初期, 教师应努力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础和个性特点, 然后针对他们的基础和特点, 认真制订多样数学兴趣小组活动, 让学生在每个活动中都能学到知识, 取得进步。计划制订之后, 教师要认真地授课和辅导。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课内外知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获取知识。教师还应积极组织各种学习竞赛, 让学生能够更主动地投入到多样化的活动中来。在多样化的活动中, 学生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 在培养他们学习数学兴趣的同时提高其综合素质。

总之,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以学生的基础知识为教学出发点, 把数学这门学科融入生活的气息, 让学生学习、探索数学的过程和生活相结合, 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师要积极做好数学兴趣小组活动, 正确地向学生传授学习内容, 对活动小组成员进行及时辅导。通过师生共同努力, 让参加数学兴趣小组活动的学生取得优异成绩。

小学数学兴趣小组总结汇报 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互动交流、合作学习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并主张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合理利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实践证明,“小组合作”是师生、生生之间最有效的互动形式之一,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互动对话中,掌握学习方法,理解教学内容,构建知识体系,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小组合作”颠覆了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严肃、呆板的教学氛围,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

一、“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普遍问题

1.流于形式

“小组合作”模式是指,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老师根据教学内容把班上的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动讨论,或探索问题,或寻找答案,通过交流合作对讨论内容达成共识。但是很多老师在实践中并没有深刻理解小组合作的本质意义,只是根据人数把学生随意分组,也没有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学生的讨论没有目标,失去讨论方向,无所适从,阻碍了正常的教学进度。

2.小组分组不平衡

若要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小组成员间必须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从学习水平上说,应该有所互补。然而很多老师只是简单地按照座位排列,或者学号等进行随机分组,导致各个小组之间的学习能力严重失衡,有的小组每个学生都有较高的学习水平,还有的小组则完全相反。严重的两极分化所带来的结果,往往是综合能力强的小组表现活跃,完全成为数学课堂的主角,而其他学习小组则没有存在感,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中的个别学生积极性不高

很多老师都会选出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或者班干部来担任“小组合作”的组长,本意是组织和管理小组成员,但是很多时候,各学习小组最积极的、负责总结发言的也只有“组长”,许多学生在“组长”的光环下,失去了表现机会,还有的学生认为不公平,从心理上对“小组合作”排斥,甚至个别性格内向、固执、不善表达的学生根本不参与讨论,也不愿意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小组成员不仅没有“合作”,还会发生争执。

二、善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设计有趣的问题,调动学生的互动热情

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交流讨论,在学生激烈的互动、辩论中探索知识,发展思维。小学生的热情往往是建立在“有趣”的基础上,只有老师设计的问题是他们感兴趣的,学生才能有兴趣讨论。这不仅要求老师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深入钻研教材,更要求老师对儿童的心理和性格有足够的了解,将相对枯燥的教材内容用便于学生理解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设计小组讨论的问题时,老师应遵循“学生熟悉、易于接受”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在讲到“比大小、高矮”一课时,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笔者把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分别设计成“比年龄大小”“比个子高矮”,孩子们一下活跃起来,纷纷参与到比较和讨论中,通过“比一比”的方法,学生很快掌握了“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大于等于号、小于等于号”的用法。

2.设计有趣的教室布局,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

平常的课桌椅排列都是一排排的非常整齐,如果是三五人的小组分组,学生的交流互动还比较方便,如果小组成员再多几个,那么学生讨论起来就不那么方便了,扎成一堆显得很乱,影响课堂秩序,离得太远又不利于交流。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讨论环境,加深学生友谊,老师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改变教室布局,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

比如,在“立体图形的认识”的教学中,笔者根据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在把学生进行分组后,又让各个小组把课桌椅组合摆放,分别摆成正方形、长方形等各种形状,在动手实践中给学生最直观的体验,让学生立即投入到本课堂的学习中。

3.成立小组合作机制,共同讨论学习成果

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扰乱课堂秩序,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缺乏自律性,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一旦调动起讨论的积极性,往往情绪高涨,大声喧哗,老师需要花一些时间整顿课堂纪律,从而影响教学效率。为了避免学生在讨论中产生矛盾,保证课堂秩序,老师应成立并完善小组合作机制,对讨论时间、要求都做出明确的规定。

比如,笔者在进行“认识米、用米量”的教学中,分组之前就做出了这样的规定:要求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总结出几个问题,讨论结束后,由老师做出解答。通过小组讨论,学生給出的问题是:长度单位之间该如何换算?最后在笔者的引导和启发下,师生共同探寻答案。

尽管“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已经广泛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中,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老师与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和完善。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同时,老师还要让学生明白,课堂是大家的课堂,只有人人参与、集思广益,数学课堂才能充满快乐,让学生知道自己是“被需要”的,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薛正斌.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2):57-58.

[2]吴德琴.优化小组合作,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J].未来英才,2016(16):329.

学校开展教师数学兴趣小组汇报 第5篇

数学兴趣小组

勐阿镇曼迈小学教务处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话一点不假。谁愿意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呢?爱迪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也说过:“兴趣比天才重要”。发明大王爱迪生聪明吗?不聪明,小学都没毕业,但他有一个能培养他兴趣的妈妈。可以说没有妈妈就没有发明大王爱迪生;诗人郭沫若也考过56分,不及格,说明他小时候也是一个很普通的孩子,就因为他对诗文感兴趣才成了大文学家。因此我校根据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数学兴趣小组。培养教师对数学教学的兴趣。发挥教师最大的教学潜能。

一、创设探索情境。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同时我校组织数学教师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在各种会议中动员教师积极参与。在活动中组织讨论数学教学中遇到的种问题。有了问题教师就有了学习目标都能积极的参与到寻找问题答案的队伍中来,使教师有了初步的学习兴趣。

在兴趣小组中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科研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为教师成长搭建交流平台:组织教师观看名师课堂教学,各种观摩课。发表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各种看法。吸取优秀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经历总结适合自己教学实际的方法:组织开展数学公开课,进行听课、评课,使教师在听课中发现别人优缺点的同时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在交流中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使教师进一步认识到兴趣小组的优越性同时对数学教

学产生了兴趣。

二、以兴趣小组为竞争平台,激发教师竞争意识。

我校在校领导的支持下,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以促进教学方法为主攻方向。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利用会的先操作不会先看后操作的形式学习多媒体电脑的使用、课件制作、课件使用。使我们的教师从对电脑一窍不通到运用自如;把数学兴趣小组作为竞争平台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以数学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开展多媒体电脑操作、多媒体课件制作、数学课堂教学竞赛。使教师再次发现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在数学兴趣小组中交流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加强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认真做好质量分析,相互比较,对比差距和不足。在交流中促进了交流、在交流中促进了学习与运用,最终有了收获、获得了成就感。让教师在无形中形成了学动力。最终也增加了数学教学的兴趣。

三、以兴趣小组为桥梁、扎实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以兴趣小组为桥梁坚持在数学兴趣小组开展听、评、说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作为一个重要的活动。通过活动改革了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坚持在兴趣小组活动时开展单元说课。也就是说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说教材的前后联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说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内容安排是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的教

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交流、探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兴趣小组的教研力量。重点抓好集体备课,注重群策群力,弘扬集体智慧。做到有记录,有资料,上课教师能写好课后反思,听课教师还能及时写好听课评价。并进行交流教师真正在课堂上落实并实施“有效教学”。

总之通过数学兴趣小组的开展,使我校的教师牢固树立了“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的思想,把“努力上好每堂课”作为自身工作的起码要求,切实提高了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改变了以往教师的学习方式。把要我学变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从而促进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培养未来需要的人才打下基础。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但也有许多的不足之还需在今后的活动开展中不断发现不断改进。

勐阿镇曼迈小学教务处

数学兴趣小组总结 第6篇

一、组织灵活多样的兴趣小组

学科教学是班级授课制,教学目标面对全体学生,教学过程按照统一的大纲和教材进行。但是,实际上,学生由于家庭影响不同,学前教育不同,性格特征不同,个人天赋不同,对数学学习的需要程度和能力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为解决统一要求与实际差异之间的矛盾,在活动课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爱好自主选择兴趣小组。可以参加本年级兴趣小组,也可以自发组织兴趣小组。

二、打破统一的课堂教学要求,选择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兴趣就是要唤起和保持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好奇心,充分利用外部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选择新奇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应选择“摆火柴棍”、“七巧板拼图”、“照镜子”等游戏内容。如数一数,图中有几个长方形?

图83中有大大小小不同的长方形,学生需要用头脑中原有的长方形的表征来判断,还要观察每个长方形所处的位置,按照一定的顺序不重不漏地数出长方形的个数。这种看一看、想一想、数一数的学习过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选择活动内容应贴近小学生的生活

根据“切身性策略”,学生如果遇到自己过去经验中熟悉的东西,与自己未来目标相联系的事物或使自己充当主要角色的事情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小组可以应用这一策略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如低年级同学遇到这样的题:小明用电脑打数,从1打到50,一共打了多少次数字键?学生在家里学习在学校上课都接触过电脑,对这道题感到亲切,生活中的电脑与数学中的数与数字的有关知识联起来,学生不感到枯燥。又如三年级兴趣小组有这样一道题:小华出生那一年,一月份有4个星期二和4个星期六,请制做一张这个月的日历表。日历表学生天天见,由自己设计制做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说,在设计制做过程中好象找到了成为数学家的感觉,信心十足。

三、选择活动内容应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内容

组织兴趣小组活动如果局限于课本内容,学生会感到乏味;如果脱离课本内容太远,学生会高度焦虑,正常的动机激励水平应在上述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选择内容应体现综合应用学科知识的水平。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基本的计算法则和运算性质,并根据运算顺序解答四步以内的四则式题,在小组活动中可以应用计算法则和运算性质进行巧算。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基本数量关系,并根据这些关系解答简单的一般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可以应用基本数量关系,采用灵活的解题方法解答有趣的应用题。小组的活动内容来自课本、高于课本,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选择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应注意新奇性

三、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法,组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必须让学生过着丰富的精神生活。学生在学习活动、体育运动、社会交往和其他方面的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情绪体验。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皮亚杰主张组织学生从事各种形式活动,使学生主体与外部环境客体发生积极作用,通过思维过程的同化、顺应,不断丰富认识结构,发展智力。

二、兴趣班教学总体思路

为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数学兴趣班学生既打好数学基础,又开拓视野、开发智力,我经过探索实践,力求做到具有特色的以目标教学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教学思路,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尽快实现教学方式的更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加强兴趣课的知识与兴趣、能力培养相结合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要求学生更深一步地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对于那些抽象的概念、定义、公式,直接给出时的效果总不太理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形象逐步过渡、上升到抽象,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

2、培养他们对数学难题的直接兴趣。

3、合理安排各个竞赛知识的先后顺序。

4、个别学生的重点辅导。

重点辅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关键问题。兴趣班中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同等优秀,总会有几个特别出色的,对待他们不可能跟其他同学站在同一角度出发,要求要高一些,比如对我班的游嘉慧、李昊翔、李哲豪、等同学,在正常的课堂辅导外还要求他们自发学习和预习有关内容,扩充自己整体的知识面。平常关心他们的学习进度,解决困难问题,合理地梳理各部分的知识。

另外,我经常引导学生养成总结的习惯,随时记录感受体会,留言点滴灵感,以形成数学知识技能的结构。数学课堂上,我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理解,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培植学生深入探究的热情。

五、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班40名同学,对他们的学习评价,既关注他们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成绩与收获

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本兴趣班学生对数学兴趣更浓了,一个学年来,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课堂学习气氛比较浓厚,师生关系融洽和谐。

七、问题与努力方向

实际操作中,由于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生基础等因素,有时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1、继续加强专业理论和教法方面的学习;

2、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还有学习习惯

刘剑

数学兴趣小组总结 第7篇

数学是一门主要的学科,并且也是物理学与化学等课程的基础课程,但在学校里,一个班有几十名学生,老师的授课只能紧扣大纲,着眼于全体学生,这样一来,对一些数学成绩好且学有余力的同学,就感到“吃不饱”,从而阻碍了他们数学能力的发展。我组举全组之力,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各班中选出一部分数学基础好,对数学学习十分有兴趣的同学,组成一个兴趣小组,为他们提供一个学数学的大舞台。让这些爱好数学、钻研数学、长于数学的同学在这个舞台上表现自己,发展自己,同时也是吸引更多的同学学数学,爱数学,从而发展他们的数学能力。

一:兴趣小组的组织

小组负责:教务处(具体负责指导教师的授课安排与调整,授课计划的制订等工作)

指导教师:刘晓云

二:实施方案

1: 兴趣小组学生的选拔条件

(1)思想健康、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积极要求上进;

(2)、数学基础扎实,不怕苦、不怕累,热衷于数学问题的探究;勇于拼搏有竞争意识;思维敏捷、解题速度快;学习成绩中等偏上。

(3)、学生须通过选拔赛,符合条件的方可进入学习。从中选出每班15~20人,组成课外兴趣小组。

初一初二观察筛选:由于小学到初中是一个飞跃阶段,学生变化较大,小学基础好,到初中也有可能不适应,小学不怎么好,升入初中后,随着环境、年龄的改变,可能会脱颖而出,初一第一学期教师要细心观察、分析,物色合适的人选。由学生自愿报名,最后由教师综合确定。初三强化筛选:通过初一初二的学习,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已处于稳定状态,在初一初二学年考试的基础上,选出一部分成绩优异者,进行数学竞赛系统培训,强化训练,尔后组织数学竞赛,优胜者作为初三数学兴趣小组成员。

2、择 材

要造就一流的竞赛选手,摘取炫目的竞赛桂冠,就必须要有一套理想的辅导资料。辅导教材要求浅显易懂,技巧性强,方法别具一格,也有一定的权威性。为此,我校以四个“一”为主。“一本教材”(《奥赛全解》),“一本杂志”(《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一份报纸”(《中学生数学报》),“一套试卷”(《初中数学竞赛训练卷》)。另外,再不断充实一些教材,杂志作参考,以取百家之长。

3、分 导

分散时间,分散教材,分散学生进行辅导,做到步步扎稳,层层落实。从初一抓起,在小学升入初中摸底考选苗后,即成立数学兴

趣小组,以后逐步筛选充实。制订活动计划,一般每星期一次,定时布置、检查,批改数学竞赛练习。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多询问,多督促,多鼓励,多指导。

三: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1、指导教师的授课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每次授课前以海报形式公告讲座课题与主讲人;

2、学期结束时,要进行专题小结,总结兴趣小组工作的得与失,为进一步搞好工作作准备;

3、各位指导教师在拿到自己的专题后,要认真研究专题内容,搜集相关资料,每讲一个专题要有专题教案,上过课后将专题教案交组内保存,作为本组的校本教研材料;

小学数学兴趣小组总结汇报 第8篇

[关键词]提高;数学;兴趣,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大多数小学生心里,都认为数学是门极其枯燥的学科。如何才能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趣味和奥妙所在呢?这正是我们数学教师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经过了解,同学们不喜欢数学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让学生彻底改变对数学课的认识必须下大工夫。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因此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多思善问,就会发现很多与数学知识有关的东西,数学绝对不仅仅只是和枯燥无味的文字符号、抽象演绎打交道,或者是玩那些酷似好玩的数字游戏,所以我们应尽可能地让小学生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应用于数学教学,让数学更加具体化、趣味化。如今小组合作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成为现代数学教学的科学教学法之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主动学习。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新的课程标准的需要。那么针对目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二年级的学生才6、7岁左右,天真、爱幻想、是他们的天性。因此教学中为学生设置了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情境,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新教材编辑了大量的情境教学内容,图画精美、生动细腻,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为我们创设情境提供了生动有趣的素材。

案例1:《比一比》教学时,可以创设了一个“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情境;案例2:《9加几》教学时,可以创设了运动会上给运动员送饮料的生活情境;案例3《乘加、乘减》教学时,可以创设了“小熊掰玉米”的故事情境……象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很多。总之,创设情境,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学生乐于接受。

二、明确学习任务

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的任务,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案例4:在教学第二册《统计》这一内容时,可以向学生提出了学习任务:明天下午第二节课是体育锻炼课,老师想安排一些你们喜欢的运动项目,到底安排哪些运动项目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与统计一下吧!孩子们明确了学习任务,便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去了。

三、合作、探究

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后,教师就应立即引导学生开始合作、探究,这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并且学生每个人都必须有一定的责任分工,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也就是说,学习任务已经落实到个人,小组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量长度”时,我让孩子们分组测量,于是孩子们有的指挥,有的手拿粉笔做记号,有的充当标杆,有的用尺子量……每个人都兴高采烈,洋溢着主人翁的自豪感。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测量,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尝到了合作的乐趣!

四、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也就是学生间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在学生交流时,我要求学生尽量清楚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的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以博采众长,积极总结。在倾听了学生的交流、汇报后,我也要给各小组的合作过程及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价,并用小五星或小红旗以示奖励。

五、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作出指导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对不清楚任务的小组说明操作程序;对开展得很顺利的小组予以及时的表扬;对合作交流中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及时的点拨;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检查;对小组成员的各司其职进行监督等等。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与指导,就能避免“短暂繁荣”和“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总之,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组合作学习为课堂注入了活力,越来越受到很多教师的首肯,也越来越被学生所喜欢。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语言,交流了情感,锻炼了学生学习的能力,融洽了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更加科学合理。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第9篇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学期很快就过去了,回顾本学期,我们一年级数学组四位老师辛苦并快乐着,学生刚刚入学,学习习惯还未养成,我们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本学期开学一个月吕老师就因伤请假,两个班的课摆在学校面前,在校领导及时安排协调下,李校长百忙之中带了一周的课,周玉凤和张路艳两位老师积极服从学校的安排,没有耽误学生们的一节课,期中考试后王雨老师调来一年级更是认认真真,对工作对学生从未懈怠过,张路艳老师怀孕将6个月从未因身体原因耽误过课,在工作上更是实抓实干。李菲菲老师虽年轻但是对工作认真,在工作上做的很细。对学校安排的任务,我们组都是积极配合并按时完成。

本学期已经近结束,为了更好地总结过去,迎接下学期的工作,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做好课前准备——备好课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怎样才能教好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前、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分析和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二、增强上课技能——上好课

在上课中,我做到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我还特别注意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巧妙引入,精心设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一年级孩子年龄小特别喜欢爱表扬,抓住他们的闪光点,越表扬他就会越学越好,在提高兴趣的同时还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并认真细致的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在课堂上抓住机会提问他,鼓励他,表扬他,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学的愉快。进步越快。针对各种问题,我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我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的学习习惯有积极的意义。”在做数学作业时我们都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对作业的书写以典型示范、表扬为主。

六,备战期末考试方面

我们组集体商讨后制定学期末复习计划,并真正落实在每一节课中,对学校印发的近三年的期末试卷,我们都是集体组织考试,轮换监场并流水阅卷,及时总结自己的不足,根据测试情况我们又一起出了一份期末易错重点题型,全身心迎战期末。

七、集体教研备课方面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每周二的集体教研活动,认真听课并参与评课,在活动中提升了自己。本学期我们组老师听课次数都在15节以上。

八、教学中的不足和反思

1、对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还不够到位,小组或同位讨论时纪律组织性有些差。

2、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3、复习这段时间,我发现学生不看题目要求就开始做题,做完之后不会检查。有待以后改进。

4,尽管我们都是齐抓共管,资源共享,但平行班间差距还是有点大。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第10篇

一、转变教学理念,以新理念开新局

正式上课前,我查阅了关于新的教学方式的一些资料,并尽可能地参考、吸收。新课标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如:学生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的方式应该包括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等。根据这些认识,我经常向他们举一些生活中的数学例子,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向他们介绍与小学阶段不太一样的数学课堂,如许多的结论都要由同学们自己去亲身经历或与同伴合作交流,得班教学总体思路出自己的结论。另外,我还给他们讲了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介绍了学习数学的一些参考方法,并提出了新学期的要求和目标。

二、兴趣为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学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数学兴趣班学生既打好数学基础,又开拓视野、开发智力,我经过探索实践,力求做到具有特色的以目标教学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教学思路,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尽快实现教学方式的更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加强兴趣课的知识与兴趣、能力培养相结合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要求学生更深一步地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对于那些抽象的概念、定义、公式,直接给出时的效果总不太理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形象逐步过渡、上升到抽象,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难题的直接兴趣。合理安排各个竞赛知识的先后顺序。重点辅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关键问题。兴趣班中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同等优秀,总会有几个特别出色的,对待他们不可能跟其他同学站在同一角度出发,要求要高一些,比如对我班的游嘉慧、李昊翔、李哲豪、等同学,在正常的课堂辅导外还要求他们自发学习和预习有关内容,扩充自己整体的知识面。平常关心他们的学习进度,解决困难问题,合理地梳理各部分的知识。另外,我经常引导学生养成总结的习惯,随时记录感受体会,留言点滴灵感,以形成数学知识技能的结构。数学课堂上,我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理解,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培植学生深入探究的热情。

四、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班16名同学,对他们的学习评价,既关注他们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成绩与收获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第11篇

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对于教材内容的把握与处理方面,能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等实际情况,作出适当,合理的设计,合理地运用教学资源。

尤其是马秋影那节课。“植树问题”是一种情况较为复杂的问题,但在生活中有许多类似的生活原型。它原本是属于经典的奥数教学内容,而新课程教材把它放在了四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中,作为普通数学的教学内容让所有的学生学习,这说明这一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掌握起来自然就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马秋影老师在课前的合理铺垫,先将本课的难点解决,就避免了很多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也使一节本来很难的教学内容,一下子就得简单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使课堂的有效性得到了最大的程度的实现。

2、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

根据学生生活经验,教师选取了学生熟知的身边的实例活动,比如卢燕老师的《照片中的数学》所选取的就是我们吉林市的代表性建筑。

密切了数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杨红老师则更是将教材中的人物与数据均改成了班级同学们的实际情况。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强烈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延伸到课堂外,让学生继续探寻知识,感悟了新知,发展了数感,体验了成功,获取了数学活动经验,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更使学生渐渐感知到,数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3、营造良好氛围,自主合作学习。

在教师的课堂上能明显的看到老师对每个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和关爱,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的指导和激励。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朋友,真心地帮助他们,使学生觉得老师的课堂很轻松、自然。学生在这样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能独立学习、合作探究、与人交流。教师注意精选合作的时机与形式,在教学关键点、重难点时,适应地组织了同桌或学习小组的合作探究。提出明确要求,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并深入小组中恰当地给予指导,及时评价。

4、再有一点就是教师的教育机智很强,对于课堂上突发的种种问题处理得有条不紊。

小学数学兴趣小组总结汇报 第12篇

关键词:汇报交流;课型;策略

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合作学习是使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也能实现学生以优带差、共同进步的良好效果。个人认为,日常教学中的小组汇报交流就是小组合作学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新课程改革目标指出:“改变课程實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如何在数学教学课堂中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合作交流,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促进学生形成一种创新的欲望和需求,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应该深刻思考的。汇报交流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数学课堂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合作交流,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促进学生形成一种创新的欲望和需求,而这一切都是非常宝贵的课堂生成资源,可以为教学服务。

基于这个理念,针对不同的课程,可以分别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一、新课

1.解决问题课:

由小组派一人(代表)进行汇报,再由本小组同学进行补充,最后由其他小组补充。

2.计算课:

请不同小组的两位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板演并汇报,再分别由本小组补充,最后由其他小组补充。

3.几何图形课(如求圆柱的体积):

分别请一小组中的三人上台汇报。第一个学生讲怎样将圆柱转化,第二个学生讲转化后的长方体与圆柱有什么联系,第三个学生讲怎样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最后请小组内一位同学进行完整的讲述。

二、练习课

1.先请小组中做错了的同学汇报;

2.接着由本小组的组长发动全班同学对其纠错;

3.再由其他小组的同学指出做得不对的地方;

4.最后由本小组做正确的同学再完整地讲述一遍。

三、整理和复习课

分别由小组四人上台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1.小组同学分工汇报他们小组整理的单元内容;

2.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补充;

3.最后由本小组做正确的同学再完整地讲述一遍。

以上内容制成如下几步:

总体上先分为三部分:新课、练习课、整理和复习课。

(一)新课部分

解决问题课——一人汇报,本组补充,其他补充;计算课——两人汇报,本组补充,其他同学补充;几何图形课——第一人分析,第二人讲解,第三人推出结论,其他同学补充。

(二)练习课部分

做错的同学汇报、全班纠错、本组完整阐述。

(三)整理和复习课部分

小组四人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不但能够使得本小组合作学习,全班同学也可以一起合作;教师也能很好地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掌握,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由于课堂中小组汇报交流的目的是收集学习信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任务,完善学习,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怎样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以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个人认为小组汇报交流就是小组合作学习较好的方法之一。因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一是各组成员研究的内容不全面,二是学生获取的知识是零碎的,不全面的。只有通过汇报交流,才能将各组合作学习中获得的零碎的知识整理、汇集到一起,形成完整的体系,而且通过汇报交流,学生可以展示个性,在交流中获得不同的发展。

但是,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如何在合作学习中汇报自己的学习发现,交流各自的学习经验,教师如何提高小组汇报交流的实效性,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交流,这些问题可供借鉴的前人经验很少,我们教师在实践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和困惑,因此,我将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侧重点确定为汇报交流形式的研究。这需要我继续为之努力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注重数学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思考”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化。在教学中教师要多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尝试,不断探索,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使视角从狭窄的思维中解放出来,在此过程中寻求发展,使他们能够在其中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自由平等地进行数学交流,以改变他们认知方式的单一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得以延伸和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运用数学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第13篇

本学期我们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按照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和物理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解题和思维能力为目标,开展了以《数理思维拓展》为主题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通过这学期的兴趣小组活动,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学习数学和物理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高了学生的解题和思维能力,许多同学要求能有机会再进行学习。下面就这学期工作作一个总结:

一、培养了学生对数学和物理的兴趣

有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有这么一个感受:就是以前学数学和物理只是因为从小就开始就学,但是不知道数学和物理的重要性。但通过兴趣课的学习学生们认识到数学和物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他们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而是变成主动的学习。在他们的影响下更多的学生想参加兴趣小组。

二、提升学生的解题和思维能力

这次活动,学生积极准备,通过合作交流,向教师请教等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打下数学和物理知识学习及技能应用的基础,为今后数学和物理学习做下初步的准备,促进数学和物理正常教学的开展。

数学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第14篇

2009年6月

本学年,学生的数学意识加强了,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素养提高了,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半年来在奥数班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思考。

一、兴趣班教学总体思路

为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数学兴趣班学生既打好数学基础,又开拓视野、开发智力,我经过探索实践,力求做到具有特色的以目标教学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教学思路,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尽快实现教学方式的更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要求学生更深一步地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对于那些抽象的概念、定义、公式,直接给出时的效果总不太理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形象逐步过渡、上升到抽象,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

重点辅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关键问题。兴趣班中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同等优秀,总会有几个特别出色的,对待他们不可能跟其他同学站在同一角度出发,要求要高一些,在正常的课堂辅导外还要求他们自发学习和预习有关内容,扩充自己整体的知识面。平常关心他们的学习进度,解决困难问题,合理地梳理各部分的知识。

经常引导学生养成总结的习惯,随时记录感受体会,留言点滴灵感,以形成数学知识技能的结构。数学课堂上,我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理解,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培植学生深入探究的热情。

三、让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让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他们的学习评价中,既关注他们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问题与努力方向

1、继续加强专业理论和教法方面的学习;

2、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总结 第15篇

本学期,我们年级有30名学生参加了数学兴趣班,通过这次的兴趣小组的学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通过学习我们很快认识到办兴趣小组的必要性,下面就近段所得作一次总结:

一、培养了学生的对数学的极大兴趣:本学期我们数学兴趣班选择的教材是《数学培优——举一反三》,有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有这么一个感受:通过学习他们意识到由被动变成主动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够自觉完成,而且还能头头是道地向同学介绍他所学习到的知识。在他们的指引下更多的学生参加了兴趣小组。

二、培养学生的知识面:在这次的兴趣小组中不但输入了数学的知识而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很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了语文的功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三、增加了实践的机会: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很多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实践中来,服务于实践”,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从素质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他们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有兴趣学习了。

小学数学兴趣小组总结汇报 第16篇

一、小组成员角色定位准确

实施小组学习伊始,我就采用了民主的作法,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下,孩子们自由组成小组,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以4—6人为宜,小组中注意各层次学生的优化组合,以利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组内角色(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由本人自荐、大家认可、教者同意这样的步骤产生,都是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和爱好自告奋勇争取来的。此外,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并对操作程序给予说明,叮嘱学生各就其职,保证讨论有序进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自己能够胜任的,因此,他们喜欢自己的学习小组,乐于主动参与,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去,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也能够跟组内其他同学建立良好的友誼,做到团结一心。

小组学习每进行一段时间后,都要对小组成员进行调换,对成员间的角色也要调换,因为孩子们已经适应了这种学习方式,也喜欢接受新的组员,能够积极尝试新的角色,所以,定期的调换不但不会削减孩子们的兴趣,反而,为了获得一个新的职位,挑战自我,他们还会在私下里积极努力,向其他组员学习,争取能在新的岗位上胜任。体验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锻炼其不同的素质和能力,教者的评价标准及奖励措施都是以小组为单位,也激发了小组成员的团结精神。他们互帮互学,友好竞争,在携手与超越的过程中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学习

教者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开发教材,使学习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学习身边的数学,仿佛身临其境,触景生情,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经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获取新知,课堂气氛保持轻松愉悦。

巧设问题,设疑布阵,造成悬念,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挖掘他们的智能潜力,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主动参与的兴趣,把学生引入渴望尝试的情境中,再在小组的合作中解决问题,品尝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的快乐,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和探索精神。为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由的思考时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议论、争论、讨论,乃至把这种研究问题的态度带到全班来进行。例如:我在备“估算”这一教学内容时,就考虑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碰到或已在运用估算,只是没有合理的归纳总结,不能正确区别什么是近似值与准确值。于是,在设计教案时我就决定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先展示了一份乐购超市的促销海报,“同学们,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些生活信息,五一节到了,乐购有许多促销信息,我们来看一看,估计一下你或你家需要买的物品大概要多少钱?和同桌交流一下。”学生兴趣非常高,很快地说出了估计的数据,我故意很惊讶地说,今天老师要教“估算”,你们都会了?不行,还得考考大家,你们是怎么估计出数值的呢?与以往的计算有何不同?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实际上是把零散的知识统一起来,用精炼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很快得出估算是在求近似的答案,方法是把一个数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整千数。不知不觉中学习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如此的有价值,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且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问题,数学学习是这样的生动、有趣,学会了知识,发展了能力,积累了生活经验。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兴趣可以使人智力得以开放,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以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他们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三、开展适当的竞赛,提高学习热情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竞赛中,由于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总希望争第一得到老师的表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但是比赛时,我总是以小组为单位,大张旗鼓地表扬完成最快最好的小组,评他们为“最佳小组”,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在处理课堂活动环节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开展“看哪组算得快又对”、“大显身手”等比赛。在获奖的小组中,选出知识丰富的同学,评他们为“智慧标兵”等。这样,通过小小的比赛,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小组内学习好的学生自主地带动学习差的学生,使小组内成员共同进步。

四、启发诱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依靠孩子们自身,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就需要教者启发诱导,点拨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这是保持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但一定要点到为止,绝不能滔滔不绝地讲,更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解决问题,死记硬背问题的答案,只能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感知新知,尝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以后学习积蓄更多更大的经验和力量。

一旦发现有学生经过小组合作探究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将这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台阶式的小问题。把问题化整为零,层层深入,让学生有能力沿着这些问题拾级而上,最后攻克总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交流,水到渠成地地达成了学习目标。

经常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总结学习方法,发现好的学习方法在全班同学面前推广,使他们学会学习,能够经常带着疑问和悬念积极进入到新知识的探索状态。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五、适时评价,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

根据合适的学习内容,交给学生合作学习的任务,小组同学进行合作交流学习,力争当堂达标。教者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观察各小组活动情况,积极抓住各种反馈信息,了解各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适时地评价,对出现错误的小组及时地纠正,使问题得到及时矫正;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帮助,提出建设性意见。

同时,用激励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评价是反馈的催化剂,对在反馈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小组给予适度表扬。对学生表现出的求异思维倍加呵护、鼓励。对学生出现学习上的暂时困难,给予真诚安慰,不伤其自尊和自信,捕捉微小的进步和闪光点,使学生小组学习的兴趣得以持久,使三维目标得到充分地落实。

上一篇:2021年关于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工作情况报告下一篇:中小学防溺水安全教育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