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公司的经营》说课稿

2024-06-29

高一政治《公司的经营》说课稿(精选11篇)

高一政治《公司的经营》说课稿 第1篇

高中政治说课稿:高一政治《公司的经营》

高中政治《公司的经营》说课范例

第一部分:说教材

一、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一个人要消费,就往往需要与别人交换,而要交换就离不开货币,就必须知道商品的价格,否则是没有办法去消费的,第一单元就介绍“生活与消费”我们的消费离不开商品,我们消费的商品从何而来?当然是生产出来的,因此,顺理成章,第二单元就应该研究、分析“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生产”。大家想一想,商品是由谁生产出来的?在现代社会,财富主要是由劳动人民在企业中创造出来的。所以,第五课就专门分析财富创造的主体,正是按照这一逻辑,第五课叫“企业和劳动者”,它包括两个框:公司的经营;新时代的劳动者。

要了解市场及市场经济这个整体,就必需了解构成它的“细胞”——企业。它是市场中最重要的主体,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状况决定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没有强大的公司和企业,就不会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因此,掌握有关企业、公司的知识,能对市场经济基本内容有一个轮廓性认识,对广大青少年今后从事经济建设有着启蒙性的指导作用。

第一框“公司的经营”包括两目: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在第一目,教材首先介绍什么是公司及公司的基本特征,然后重点分析公司的两种基本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及共同之处,教材一一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最后,教材对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

二、教学重点:

公司制的地位、作用;公司经营成功的决定因素。

三、教学难点:

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企业与公司的含义和分类,自然人与法人的区别,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的含义和特点,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企兼并、联合、破产的含义。理解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和联系,公司制的优点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意义。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解决如何依法设立公司的问题和国企改革为什么要建立公司制。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通过相关知识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如何创办公司、如何经营公司,从而提高学生未来的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分析不同公司类型的特点,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选择。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创办公司、积极创业,有利于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通过依法

设立公司,依法经营公司,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诚实守信,锐意进取的精神。

第二部分:说教学方法

一、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活知识,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能够通过经济现象形成一定的规律性的知识,但是还不能上升到一定高度。对企业、公司、公司经营成功与企业的兼并和破产等有关知识有了解,但不全面,有待于深化。渴望成功体验,渴望了解社会。

二、说教法:

以多媒体课件为引导,提供充足的事实与材料,调动学生的思维,体验事实,体验过程,体验结论,从而领悟观点。充分采用对比方法,把握企业与公司,法人与自然人,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和联系。

1、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材料或反馈练习,教会学生正确分析和运用所学知识,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2、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利用利用具体生动的感性材料、图片、故事等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深刻问题浅显化。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

三、说学法:

政治课教学要始终贯彻教育和教学相结合、学生是教育教学主体的思想。学生要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观念,自觉外化成为自己的正确行动,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参观、访问、听讲座、上网查找资料、思考、讨论、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制作网页等学习方法达到认知和行为上的教育目的。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1、问题探索法:通过设疑,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讨论,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2、知识再现法:通过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忆、举例分析等再现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做到“举一反三”。

3、演绎归纳法:通过引导学生对各种感性材料进行分析与归纳,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第三部分:说教学手段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用投影、画片、图形、文字、录像、音响、等现代化工具,辅助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声、色、形创建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参与,诱发他们的好奇心,提高他们对该框题内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21世纪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以知识的生产、处理、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更好地实现不同思想观点的交流与探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资源 :教师可以丰富、拓展课程资源。当然最主要的资源是教科书,还有:有文字与音像资源——报刊、书籍、图片(各国货币、各国各地风土人群、名牌商标)、录音、录像、影视人力资源——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通州成功企业家发展:易昕、耿裕华、张华伟等)

实践活动资源——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教育基地等;

信息化资源——网上资源、文字资料、多媒体资料、教学课件(“一国两制”《娘啊,大哥他回来了》等主旋律歌曲,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第四部分:说教学过程

教学思路:本节课用什么案例引入?引入的方法是什么?主要探究什么问题?形成什么理念?学生践行要求是什么?

高一政治《公司的经营》说课稿 第2篇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人教版)高一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节第一框:《家庭消费的内容》。

一、说教材

1、本框题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有关家庭消费的内容是经济常识中的重要内容,与生产、交换、分配的有关内容一起,共同构成经济常识的基本结构。有关生活消费的知识和每个人都有密切的关系。了解本课的基本内容,对于提高青少年作为消费者的基本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及确定的依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明白家庭消费的含义和内容。

理解:家庭消费的分类及各方面的关系;使学生懂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制约着家庭消费的水平, 收入水平、物价水平、人口数量也是制约家庭消费水平的直接因素。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 3)思想觉悟目标:使学生深刻理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的家庭消费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并从 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角度认识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树立正确人口观念。

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学生知识水平及认知特点。

3、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的依据

教学重点:家庭消费的内容。

教学难点: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

确立依据;大纲要求,课程标准,本课在教材中的位置,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说教学方法

1、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图示法、质疑研究和讨论法

2、选用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及运用思路

采用上述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引探教学法。“引探教学法”是“引导——探究教学法”的简称,创立者是美国的兰本达(Brenda Lansdown)教授,倡导此教学法是为了促进思维的发展,其教学过程是这样的:(1)探究具体的有结构的材料,并由于其亲身经历而形成前语言思维(2)集体研讨开始阶段,学生自己表达各种观察到的情况与自己的思想产生交互作用(3)集体由于交流而产生思想的交互作用(4)形成解释,最终对这些解释进行检验.结合本框题教学内容特点,对陈述性知识的教学采取设置情境引发求知动机环境下的图示法、讲授法。如:在导入新课和家庭消费的含义和结果时就充分利用了图示讲授相结合的方法。对理解性知识的教学采取质疑研究法和讨论法。即教师通过提供背景材料设疑、质疑、启发诱导、补充完善,协调督促,使学生完成思考问题、生成思路,完成论点的过程。在家庭消费的分类和制约家庭消费的因素教学中均使用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引探教学法”强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学习过程,即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经历假设、确立目标、归类、并在交流和探讨中作出分析和综合、归纳或演绎的思想加工,最后得出论点的过程。本课的教学重点:家庭消费的.内容和教学难点:制约家庭消费的因素均采用了引探法的教学模式,在民主式的课堂氛围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分析家庭消费的内容时结合通过漫画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确立分析办法:列举具体内容,分析共性和个性,确定分类依据,分类分析研究目标,很轻松的突出了重点。在探究制约家庭消费的因素时,对典型材料的分析的过程中给学生以宽松的学习氛围,发挥课堂民主的优势,使学生广泛参与,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通过归纳完成了教学任务,突破了难点。

4、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和作用

利用多媒体把无声教材变成有声教材,利用其直观性唤起学生的想象,利用其趣味性引发学习动机,利用其开放性扩大课堂视野、唤起学生探究意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利用多媒体的随机性充分巩固新知识。

三、说学法指导

1、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

在经济学中,了解概念,理解和运用基本原理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向学生传授研究方法而不是就事论事,如在讲含义时侧重引导得出概念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根据方法得出含义。在讲内容时,先共同确立研究方向再从具体实例开始分析最后达到综合。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认真思考,用科学态度对待学习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的能力

通过引探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引探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习欲望(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声象结合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欲望,质疑激趣,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1)建立问题假设,明确探讨方向

本课需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家庭消费的含义结果,家庭消费的分类,家庭消费的制约因素及提高途径。

就三方面的问题 ,分别设置问题假设,明确探讨方向:

A、我们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消费,消费在家庭生活中居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合理安排家庭消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什么是家庭消费。之后明确归纳含义的方法。

B、仅仅知道家庭消费的含义显然不能完成全面了解家庭消费的任务,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其内容,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列举家庭消费的内容。

根据所列举内容分析其特点确定分类依据,然后分析两类内容。分析出根据内容分类后,设置过渡问题二:得到这样的认识是否完成最初提出的“合理安排家庭消费”的任务?列举实际问题:仅有的元怎么花?

C、利用多媒体播放小品〈昨天、今天、明天〉〈超生游击队〉即时反馈并进一步设置问题情境引出关于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的讨论。 在我国为什么家庭消费会如此的区别?它受什么因素制约?总的来说今天的家庭消费水平与过去相比,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说明什么问题?

这种问题假设源于现实生活,紧扣教材,短小精悍,具有启发思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特点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

(2)收集发现材料,展开探讨活动

回答思考题,并进行必要的讲解或分析。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表达不同意见后由教师讲评。

A、就家庭消费的含义,在明确了探讨方向之后,学生的思维得到引导,可以比较轻松的从组成家庭消费的各方面去加以分析,从家庭消费的经济来源、主体、直接目的、对象四个方面去考虑,从而概括出家庭消费的含义和结果。

B、在确定家庭消费的分类的研究方法之后,学生列举、教师归纳家庭消费的具体内容,确定分类依据和分类要求,采用层层剖析归纳的方法,从含义、内容、地位、作用等方面作细致分析,然后采取列表归纳法使学生的知识形成体系。

C、有关家庭消费的制约因素的问题设置较好的利用的多媒体的声像结合的特点,把学生的思维开阔到了时间、空间、现代、历史的交汇点,学生的探讨进行得也就十分到位,制约因素的四个方面基本是学生讨论的结果,在这时使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知识体系,完成了难点教学。这是个培养能力训练思维的过程,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也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觉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生动的小品、典型的画面使学生深刻理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的家庭消费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并从 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角度认识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树立正确人口观念。

(4)归类分析总结,交流学习所得

对每一问题的探讨都及时采用灵活形式进行系统归类,或表格,或体系图,使知识得到深化、拓展。

(5)验证探讨结果,继续深层探究,学以致用。

和问题设置首尾呼应,密切联系实际,及时反馈,及时应用。

A、呼应课前导入的漫画,在分析制约家庭消费的因素后请学生作出解答,引出提高途径,从而完成探究过程。

B、了解了家庭消费的分类后,设置小品,提出问题,思考:

1、《昨天、明天》中黑土家的消费内容发生了哪些变化?天、今是什么原因使黑土家的消费水平提高?

2、《超生游击队》中的一家的消费水平如何?为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状况?及时反馈,并引起下一环节的思考。

C、合理设置综合性思考题,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最后一道课后巩固较好的完成了此任务。

3、课堂小结:根据新课特点和教学过程的运行作出水到渠成、提纲挈领的归纳总结。

4、课堂练习及作业布置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设计课堂练习和课下思考,材料选择体现全面性和代表性,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实际运用能力。

5、板书设计和设计意图

为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根据本课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板书设计的实用性、直观性、灵活性、艺术性的原则设计板书如下:

第二节 家庭消费的内容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家庭消费的内容

含义

家庭消费的内容

结果

分类

根据内容划分(1)物质生活消费(2)精神文化消费(3)劳务消费

根据目的划分(1)生存资料消费(2)发展资料消费(3)享受资料消费

制约因素(1)(2)(3)(4)

提高途径(1、2、3、4)

“公司的经营”说课稿 第3篇

生产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掌握有关企业、公司的知识,能对市场经济基本内容有一个轮廓性的认识,也对学生今后从事经济建设、进行择业与创业有着启蒙性的指导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公司的含义、类型、经营与发展成功的取决因素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中获得新知、培养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创业的艰辛,感受市场竞争的激烈,引导学生看到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做锐意进取、诚实守信的人。

三、说教学重、难点

公司的经营、区分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

四、说教法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采取的教学方法有情景教学法、问题探索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五、说学法

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能力上采取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体验学习法、总结反思法。

六、说教学过程

1.说导人

以学生高中学习目标和职业理想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公司和创业。

2.说新课

探究一:公司的含义

通过演绎归纳法,使学生对公司有更深的认识,了解依法设立公司,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探究二: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教师安排学生随意看看自己喝水的饮料瓶子,通过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农夫山泉”是什么类型的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有何异同?学生看P43的表格,从整体上、全方位上了解公司的区别。再联系P43的漫画,讨论两种公司的共同点“有限”。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和讨论法相结合,通过解决情景设置的问题使学生更好地运用知识,认识水平更深一层次。

探究三:公司的组织机构

教师举例电视剧《刘老根》中的剧情,学生共同探究讨论剧情中的角色,判断分析企业中的部门机构,这些机构有何职能?进一步提问你最希望能在哪个机构,哪个职位工作?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业和就业的兴趣,同时也为后文作铺垫。

探究四: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分三步,突出重点)

探究五:企业的破产兼并和联合(难点突破)

通过“三元收购三鹿”“吉利收购沃尔沃”实例分析,师生共同探究企业破产对个人、企业本身、国家有何意义及兼并與联合的不同点。

3.说课堂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明确重点、难点,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

七、说教学反思

新课程教学观的实质是师生交往互动,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学。教师由传授者、权威者向设计者、引导者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者、服从者向主动参与者、求学者转变。本着这样的教学理念,作为老师的我仅仅帮学生搭设一个平台,提出一个话题,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去关注生活、理解生活、参与生活。

有人说:“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有几处细节处理不够理想,例如:预设较多,生成不足。本节课的预先设计准备得比较充分,但是由于部分学生的预习不足,而教材中公司的类型部分内容十分繁杂,仅靠上课的时间讨论,部分学生还是很难完全理清思路。另外,由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公司的经营离得较远,在探究如何经营公司、如何发展公司时还有一些困难,从而使动态自然生成仍显不够。

公司的经营说课稿 第4篇

授课人:薛小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一政治课本必修1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的第一框题。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了解生产及生产所在的市场经济这个整体环境,也必须要了解构成其的“细胞”——企业。它是生产和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主体。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状况决定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因此,掌握有关企业、公司的基本知识,能对市场经济初步的概括性的了解,对于学生了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概况以及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念有着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其形象思维能力已经基本发育成熟,同时也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思维概括能力,能够通过观察经济现象抽象成一定的规律性知识,但是在深入理解知识、理解理想状态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方面、将知识融会贯通方面尚且不能独立完成,需要老师的提点与引导。此外,高一学生,注意力集中能力相较初中有了较大提高,学习的自觉自律性,同学间的交流协作能力也有了极大的改善,同时还有很强的求知欲,是进行教学的理想状态。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课标和考试大纲的要求,以及教学经验,本课教学知识目标基本为:使学生识记企业与公司的含义和分类,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同时通过引导、比对分析使学生重点掌握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公司制的优点、公司经营的目的,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公司的组织机构,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含义、意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能力目标:

站在促使学生获得全方位、长远发展的高度,结合学生本年龄阶段的特点,本课教学的能力目标基本为:通过连续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知识、问题的敏感度,不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获得、抓取知识,自觉运用所学知识理性的认识、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

能力,通过相关知识的介绍,活动的设置,思想的感染,使学生提高自律能力,加强其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高中阶段是学生各种思想、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对学生的引导容易使其牢固的建立良好的学习、生活处世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结合本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现阶段的思想特点,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立为:起通过连续教学,培养学生积极关注国家经济形势、客观理性的认识并分析问题的态度,培养并树立学生的诚信经营,合法劳动的观念,加强学生能够主人翁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诚实守信、锐意进取的好公民。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课标、考试大纲的要求,以及一线工作经验,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股份有限公司和责任有限公司的区别,企业成功的影响因素。

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课标、考试大纲的要求,以及一线工作实践经验,以及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与社会,尤其是企业接触较少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对于本节课高度现实性内容理解起来存在一定困难。因此,确定本节课的难点是:

公司与企业的关系,股份有限公司和责任有限公司的区别,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的各自的意义与相互之间的区分

五、教学方法分析

为了响应新课改要求,立足于学生全面、长远发展的考虑,本课程的教学旨在实现老师学生双主体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其发现问题、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独立创新等能力。因此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诱思探究法。 2、问题设置法。

3、小组讨论、总结、归纳、生成的方法。 4、比对研究方法。 5、典型案例分析法。 6、讲授法。 六、教学过程分析

1、导入分析:

通过课件展示“中国(包括台湾)共有69家公司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比上一年增加了15家公司,这是中国上榜公司数量连续第8年上升”这一消息,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学习兴趣,同时通过上榜公司名单切入本课《公司的经营》的教学,并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进入世界500强公司的共同点。

2、新课教学:

通过开列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的名单和中国500强企业的名单,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理解企业的含义,以及它区别于其他社会主体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主要参加者的地位、作用。

并通过对上述名单的归类,找出其中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通过上榜数量与企业综合实力强调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和前面所学的所有制知识前后连通。

通过公司和企业的联系的分析,引入公司的相关内容的具体学习。通过对中国500强企业的提问与分析,引出两种公司形式,并由此展开对两种公司形式区别的图表式比对分析,其中这个过程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根据课本总结,最后生成区别点内容。其中要着重强调二者的核心区别点,即是否将公司资产分为等额股份。其间对股东等相关信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接下来以中国500强之一的海尔公司为例,简单展开公司组织机构分析,并引导学生结合课本认识各公司结构的功能与作用。课件展示海尔集团的相关知识,请学生结合材料谈谈实行公司制的优点。根据之前所学知识和海尔集团的发展里程,理解:公司制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

接着依旧以海尔公司为例展开公司的经营与发展的教学。请同学根据老师所给出的海尔企业发展壮大的材料以及身边的实例谈谈一个公司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在同学们生成答案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通过增加今年3.15晚会爆料的麦当劳案例,以及对比长春的肯德基和成都的肯德基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区别等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促使企业成功的原因。学生结合课本,联系材料再加上老师的引导可以归纳总结出一个公司的成功取决于:公司的正确战略、技术进步、科学管理以及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这三个知识点。通过最新时事来引导学生既能培养学生关注时事的好习惯,又容易对学生形成新的刺激,调动其学习的兴趣。

企业成功的原因有了,但是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走向成功。企业遇到发展瓶颈怎么办?通过上述问题设置引出企业的破产、兼并、联合内容的教学。其中可以通过具体的不同的案

例来分别讲解,引用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失败事件、瑞士柯达胶卷破产事件、康师傅与百事集团联盟事件等时事来对这块内容分别作具体的引导学习。使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把握企业兼并、破产、联合的含义及其各自在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公司的经营说课稿 第5篇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第四课介绍了“生产与经济制度”,指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我国社会财富的生产提供了制度保障。而本课旨在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进一步理解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公司与企业的相关知识,为学生今后以劳动者和经营者的身份参与经济生活提供一定的指导。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重点:

公司成功经营的主要因素

确定依据: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公司经营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公司利润的多少与公司的命运。如何使公司发展壮大?这是教材的重点内容。同时,由于学生目前还没有进入生产劳动实践,对这一内容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它又是教学难点。

处理方法:案例教学法

2、教学难点:

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确立依据:确立为难点是因为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是难以接受的经济现象,因此学生理解上会有一定困难。

处理方法:实例分析

三、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刚刚接触《经济生活》不久,对经济学的理解和有关经济学的知识储备还很有限,尤其是企业与公司的相关知识,既觉得陌生,又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情境创设既要联系学生生活生活实际,又要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相统一成了本期重要任务。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能全面认识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理解企业兼并、破产与 联合;

2. 能力目标:在案例分析与合作探究中提高创业能力与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国家观念;增强依法经营意识和竞争意识。

五、教学理念

1.从学生生活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生活 生态课程观

2.自主、探究、合作的知识建构观

六、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启发式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主要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教学法、实例分析、讲授法

七、教学过程

新课程主张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因此,本课内容以学生的自主讨论为导入。

活动一:学生讨论

方法: 讨论法

适当的课堂讨论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高年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 对应内容:完成新课内容的导入

过程:

提问:联系身边实例,一家公司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低廉的价格

2)领先的产品

3)优质的服务

4)绚丽的广告

5)知名品牌

6)良好的企业形象······

在讨论过程中,把学生由感性认识引入到理性的思考,将视角由个人维度引入到企业的维度。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联系身边实例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明确此次的主要内容。

活动二:分组学习教材内容

方法:自主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新教材的广泛使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课程改革对当代教学提出的要求。在新教材中,有很多部分是要求学生去自主探究,去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自主地去获取新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等,这些都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应内容: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与必要性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后归纳总结要点。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对此知识点理解没有难度,再加之这部分知识是上一课所提到,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并通过讨论,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强化,而且这也体现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教学理念。

活动三:阅读材料,分组讨论

方法:案例教学法

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员怎么去做,而且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员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案例教学没人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而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而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最终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对应内容:

公司成功经营的主要因素:

1)正确的经营战略—航标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根本方法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重要因素

活动过程:

学生边阅读相关材料,边分析总结,回答以下问题,教师作引导

1)你觉得它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取决于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究竟是什么最终促成了海尔集团的成长与发展,并且以美国安然公司为例对这一因素加以强化,最终让学生明白公司的发展需要正确的经营战略,同样自己的人生也一样。

2)由此可以看出海尔通过什么战术获得成功?

通过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教学,从而得出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应当树立创新意识,使学生有所得。

3)张瑞敏为什么要砸毁这些不合格的冰箱,从这里还可以看出海尔成功的因素还有什么?

通过分享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诚信就是一笔无形的、宝贵的财富。

设计意图:

从身边成功家电企业入手,透过海尔的发展与成功,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与鲜活的社会现实,体现探究学习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层层启发,让学生认识公司经营成功的最重要因素,达到教学目标。

活动四:材料拓展、分享

方法:讲授法、实例分析

讲授法与实例分析相结合,一方面有利于学生通过教师的说明、阐述掌握一

定的系统的知识,学习教师分析思路、分析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有利于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对应内容:企业兼并、破产、联合

1)企业兼并的含义、积极影响及消极影响

2)企业破产的含义、正面意义及负面意义

3)企业联合的含义、意义

活动过程:

材料一:茅台兼并习酒

材料二:南方证券破产,建立中国投资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材料三:TCL集团与河南美乐彩电实现强强联合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企业与身边实例出发,通过材料拓展与分享让学生切身体会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三种经济现象,体现新课程改革回归学生生活的教学理念;再由教师归纳,使学生认识到三种经济现象存在的意义,突破教学难点。

八、教师总结:

三靠:一靠策略 二靠创新 三靠诚信

三选:选择优并劣 不破产 要联合

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 第6篇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消费及其类型》。本节课是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3课第一框题的内容,课程设计为一课时,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四方面谈谈自己对本节新授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1)知识地位:本课有关家庭消费的内容与生产、交换、分配一起,共同构成完整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也为学习下一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作好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生活地位:消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是个人的事,也关系到整个国家。学习本课的基本内容,对于提高青年学生作为消费者的基本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及恩格尔系数表示法。理解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2)能力目标:通过对不同消费行为的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活消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正确看待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的因素。

确定的依据:消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只有了解和认识了影响消费的相关因素,才能理性地对待消费,合理科学地进行消费。所以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贷款消费。

确定的依据:比较三种消费可以发现,钱货两清的消费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比较容易理解。租赁消费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小,而贷款消费近年来发展较快,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所以,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讨论式教学法,即选择若干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创设情境,设置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讨论、争辩、合作探究,自主生成知识,深刻理解知识。

2、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漫画,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讨论、合作探究,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并启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使理性知识感性化,抽象知识具体化。同时,运用多媒体进行知识总结、知识体系的展示,进行知识检测,可以扩大课堂容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探究式学习法: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且目前的高中生思维活跃,乐于关注社会生活,所以,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即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小组讨论,让课堂充满活力。又通过设案例分析,培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与规范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总体上说,确定了三个知识目标,即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的类型与消费结构。安排了四个探究活动和一个案例分析。

(一)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两个家庭的收入与消费情况,设置问题,要求学生讨论。

设计依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讲授新课

目标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设计思路:因为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所以,我通过两个探究活动进行突破。

1、居民的 影响消费。

(多媒体展示: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探究一:(多媒体展示:冬夏两季人们对西瓜的需求情况、海尔产品销售情况)

设计理由: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教学应坚持的原则,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很直观地认识到物价对消费的影响,以及产品质量、服务态度、售后服务等对人们消费的影响。

2、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3、其它因素: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服务态度、售后服务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

探究二 家庭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

设计依据:教材内容比较复杂,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利用多媒体进行知识总结)

目标二:消费的类型

设计思路:一是通过探究三,直接导出按交易方式分类;二是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本第18——19页,掌握按消费对象与消费目的分类,完成知识梳理。三是利用图片资料进行检测,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1、按交易方式分:、、。

2、按按消费对象分: 和。

3、按消费目的分:、、。

知识检测(多媒体展示)

设计目的: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动口、动笔、动脑,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目标三:消费结构(多媒体展示资料,加深理解)

设计思路:一是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加强对消费结构含义的理解。二是利用探究四,全面理解恩格尔系数相关知识。

1、含义:

2、恩格尔系数:

探究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走势:

1978

1990

1998

2008

城镇居民家庭

57.5%

54.3%

44.5%

37.9%

农村居民家庭

67.7%

58.8%

53.4%

43.7%

上述表格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设计理由:采用图表形式,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出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正确认识到:虽然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但城乡居民家庭消费差距仍然比较大。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三)课堂小结:(多媒体展示知识体系)

设计理由:利用多媒体展示知识体系,进行课堂小结,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四)案例分析

设计理由:影响消费的因素是本课重点,案例的选择,针对了教学重点,又考查了学生对消费类型的掌握情况,达到巩固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五)课后探究

根据今天学习的“消费及其类型”有关知识,谈谈假如你是一家之主,你将如何改善家庭消费的状况,提高家庭消费的水平,让一家人生活更幸福。

设计理由:消费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经济现象,这一设计,有利于使教学想达到“学生从经济理论中回归生活,客观分析和判断当前的消费变化,形成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做理智消费者”的效果。同时,也为下节课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学习奠定基础。

(六)板书设计

设计依据:板书设计应科学,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本节课以知识体系的形式设计板书,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并从整体上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总之,本教学设计立足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整个教学过程坚持“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合作探究。通过动笔、动口、动脑,使学生在准确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构建知识体系,并能够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主动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高一政治《消费及其类型》说课稿 第7篇

《消费及其类型》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第一单元第三课的第一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过了多变的价格,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这一框题在整个经济常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前面承接了本教材中的货币和价格,后面继续讲到生产方面的内容。所以,学好这个框题才能为学好整个经济常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以后政治常识的学习也很有帮助。

二、说学生

大港中学是一所四星级高中,同时也是一所县中,学生素质较好。在学习这一框题的时候,他们也都才进入高中校园没多久,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多举一些他们身边的例子,将理论和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便于他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形成相应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主要分类,恩格尔系数。

理解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对消费的影响,全面理解消费。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进行理论抽象的能力,参与生活实践的能力。

向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政治教育,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消费。

四、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注,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一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的具体因素。只有确实掌握了影响消费的因素,才能分析实际的经济案例,并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消费类型中的消费。因为这一方面的内容同学们接触的很少,且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方式,社会上对于它的不同评价也较多。

五、说教学方法

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知道那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知道为什么会那样。也就是要充分调动他们去进行思考,激发他们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图片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具体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3分钟)

以一种社会上的现象为开头,“做负翁还是富翁”?让学生来进行选择,充分调动他们的兴趣,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要注意紧扣住重难点,合理安排时间,并注意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大概过程如下:

师:请同学们朗读第20页的三组镜头,思考两个问题:

a.材料反映我国居民的生活消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a.在饮食方面层次提高

b.从注重饮食消费转向注重休闲娱乐

c.总体,消费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师:想一想,为什么居民的消费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生:居民收入提高

师:讲解可支配收入

举例:小王和小李是同班同学,两人感情很好,经常一起逛街,买的东西也都很相似。大学毕业之后,因为种种因素,两人去了不同的单位工作。小王去了一家规模大,效益好的大公司,而小李却去了一家效益不怎么好的小公司。于是,在真正开始上班前那个暑假,两人再一起相约逛街的时候,两人都觉得对方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小王买高档的化妆品和时装,而小李却相对买中低档的商品。

师:从这个例子中,同学们可以想一下,为什么之前很一致的好朋友,却在消费上有了这样的变化?

师:以上这两点比较侧重于从居民个体的角度来谈,那我们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整个社会的收入差距会不会影响消费水平呢?

举例:美国1993年1%的33.1倍

20xx年1%的88.5倍中国1%占全国财富的40%差距在扩大

师:以上是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同时理清三对关系。那么,我们说,在日常生活中购买商品时,除了看自己口袋里有多少钱外,还要看这个东西卖多少钱。超市里各种商品按序摆放,明码标价,也正是为了方便我们做出比较,进行购买。所以,我们说,物价水平也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师:这里又出现了一对新的关系。那么,除了收入和物价外,消费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吗?

分组讨论:第21页材料

3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等,甚至商店位置、维修情况和售后服务等。

补充:一个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也是影响家庭消费的重要因素。

师:以上我们学习了影响消费的因素,2个主要因素,1个其他因素,4对关系。接下来我们再来看消费的类型。

请同学们浏览第21到22页内容,然后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帮我们归纳一下消费的类型。

讨论:第21页材料

师:讲解消费: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没有太多继续的年轻人

按时还贷付息

结合导入:与学生再次讨论结合实际适度消费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2――3分钟)

高一政治价值规律说课稿 第8篇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框内容所表述的文字不多,但其所包含的内容和涉及的知识点甚多,特别是只有对价值规律有较深刻的理解,才能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有正确的认识。同时,这一框内容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对第二、七、八课知识的理解。因此,这一框既是经济常识基本部分的重点,又是整个经济常识的重头戏。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高中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以及学生认识的规律,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使学生识记并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以及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并能初步运用价值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商品生产者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学会分析其他一些经济现象。

(2)、能力目标:由于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而实际生活中价格与价值往往不相符。要使学生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就必须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以及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能力。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发展市场经济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提高学生对我国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帮助学生克服错误的认识。

3、教学重、难点:价值规律的含义,等价交换原则是怎样贯彻的是本框的重点。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是本框的难点。

二、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讲授、启发、讨论、总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热情参与、乐于观察实际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课本上静止信息加工成生动形象的动态信息,能刺激学生多种感官,给学生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加大课堂知识的容量和密度

三、说学法

在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动口的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显示漫画《赶不上趟》,老师讲解漫画并设疑:当鸡蛋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时,漫画中的老汉办起了养鸡场;当老汉将鸡蛋投放市场时,蛋价却一跌再跌,老汉无可奈何地举刀杀鸡;当蛋价又迅速回升时,老汉留下的是追毁莫及的叹息。这幅漫画包含了经济学的哪些原理?养鸡老汉为什么总是跟不上趟?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二)、新课教学:

1、提问:什么是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含义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总结。通过教师的分析和学生的看书思考,利用多媒体显示判断题:

(1)、价值规律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共同的规律;

(2)、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特有的规律

(3)、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特有的规律;

(4)、价值规律是一切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5)、价值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通过此练习,使学生明确价值规律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教师根据学生的判断情况,有针对性地分析、总结。

2、提问:①“想一想”货币出现以前的物物交换是不是等价交换?为什么?②货币出现以后,等价交换的`原则有什么要求?现实中价格与价值不会总是相一致,这是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为什么?

第一点较容易回答,第二点是本节课的重难点,由教师讲解。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

师生共同看漫画,教师分析引导总结出:

①鸡蛋的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是由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的。②从鸡蛋市场的变化可以看出:价格与供求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多媒体显示“价格与供求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3、引导学生思考:价格与供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结果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利用多媒体显示“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图片。

4、引导学生观察“ 价格曲线图” ,进一步思考:价格 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仅不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是价值规律 的惟一表现形式?

教师结合“ 价格曲线图”讲解并得出 结论:①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会偏离价值太远表明价格由价值决定。②价格偏离价值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③从长远的角度看价格与价值趋于一致。

(三)课堂小结: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起作用,我们应该从动态中去理解和把握价值规律。

(四)布置作业:

高一政治《公司的经营》说课稿 第9篇

(一)说教材

本框内容条理清晰,理论接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思考,但不容易使学生明确分类。基于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认知特点,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识记:商品服务市场,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服务市场的含义;

理解:消费品市场的特点,服务市场的特点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能力方面: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转换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现实问题能够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达到正确认识规范的市场行为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参与社会实践和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较能力、概括能力、探究能力。主要突出比较能力和理解能力。

⑴比较能力:通过对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服务市场的含义及其特点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⑵理解能力:通过对商品服务市场的地位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思想觉悟方面:

⑴认识商品服务市场的构成及其各自的特点,掌握商品服务市场的活动规律。

⑵认识商品服务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提高对商品服务市场重要性的认识。

高一政治《公司的经营》说课稿 第10篇

一、说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根本,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分析本课内容的地位、结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

1、本课地位。本课是人教版高一必修2《政治生活》第一课第二框。从框题内容上来看,本框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对前一框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具体化,也为后面政治生活实践作铺垫。从立意的角度看,本框内容旨在增强现代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责任意识,突出公民与国家的和谐统一关系。从现实角度看,学好本框题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我国公民的政治性权利与义务,为学生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做好理论指导。

2、本课结构。本框教材内容按照是什么——怎么办的结构进行编排,逻辑性强,层次清晰。我之所以要阐释教材结构,是因为它有助于学生把握教材脉络,提高自主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的思维能力。

3、教学目标。⑴知识目标:了解政治性权利与义务的内容;理解政治自由和法律的关系 ;把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⑵能力目标:在自主合作和探究讨论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的成功感,培养其形成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激发学生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依据:这一教学目标既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反映高一学生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

4、教学重难点:根据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本课的重难点分别为

⑴重点:公民的政治性权利与义务的内容。⑵难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把握的准则。

依据:确立重点的理由:一是因为学生容易把权利与政治性权利,义务和政治性义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混为一谈。二是学生对权利与义务知之甚少。确立难点的理由是:学生日常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较少,此原则是操作层面上的要求,学生不易理解透彻。

二、说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创建者和享有者。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的学生。高一的学生的.优点——思维敏捷,好奇心强,有探究意识,学习热情高。学生的不足——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少,政治理论知识积累不够。

根据高一学生的特点,结合本目内容的实际,本堂课我将采用探究式学习法达成教学目标。自主式探究法——突出自我导向、自我激励,合作式探究法——体现生生合作、共同探究,体验式探究法——强调知觉体验、心灵感悟。

依据:符合新课程理念下政治课学习一般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认知方式由“事实如此”向“原来如此”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知觉体验,使抽象知识具体化、生活化。

三、说教法

1、教学理念:本堂课我的教学理念是以新课程理念为主旨,以探究性学习活动为主线,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导,

贴近学生、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突出活动在教学中的催化作用,突显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突现政治课的生命活力。

2、教法:我选择四层推进,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

创设情境——案例再现导入课堂;探究讨论——思维碰撞火花闪现;

理性构建——归纳知识分享成果;拓展运用——授之以渔勇于实践。

依据:以上教法学法体现新课程提倡的新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等。

四、说过程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和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挖掘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将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和教材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使本堂课虚实结合,有声有色!在课堂导入上,我让学生根据我提供的材料演绎课本剧《傅老大的烦心事》,进行第一步:创设情境——案例再现导入课堂。

设计意图:政治生活就在身边,此案例典型,通过现场演绎,再现情境,突出学生参与。化繁为简,此案例将贯穿学生探究的全过程。同时也是想通过引入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启动学生的思维!

接着,我抛出两个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傅老大烦什么?傅老大为什么烦?通过学生探究,可以轻松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合作式学习与探究,能培养学生互助和团队精神。学生通过解读信息,找准傅老大的烦心事,为引入新知作铺垫。

在此基础上,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公民的政治性权利与义务的内容。进行第二步:探究讨论——思维碰撞火花闪现。

在找到了傅老大的烦心事之后,换一个思维角度,辩证地探究另一个问题:材料中,傅老大有什么值得赞扬的地方?我根据学生探究的答案,从傅老大光荣参军引出公民的其他政治性义务。为了加深学生的认识,我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我国公民应履行的政治义务。

义务和权利紧密相连,由此我提出第二个自主式探究问题:傅老大具备当选镇里的人大代表的可能吗?答案是肯定的,我引导学生从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说开去,一起解读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学生如何才能熟练地记住这些权利呢?我设置一个课堂小游戏,连连看,要求学生分组,迅速以连线的形式找到权利和其相对应的生活案例。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这个内容,我又计了一个探究性问题:人人生而平等。因此,我国公民人人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学生充分讨论,然后我展示学生的合作讨论成果。

设计意图:由傅老大的个案分析引入公民的政治性权利和义务,衔接自然。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发现并探究问题,让课堂情趣盎然,通过多种形式突出教学重点!

高一政治《公司的经营》说课稿 第11篇

高一政治组 宫喜伟

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下面我主要围绕以下六个方面来完成今天的说课内容。

1、说课标

高中政治作为学生思想形成和树立正确“三观”的主阵地,课程的总目标主要提出了以下要求: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就这一单元而言,其基本内容也在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本单元第一课中就提出要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从高处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提炼。然后又针对本单元两课的具体内容,分别提出了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对于第一课,要求能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第二课提出了要归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深的意义。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是文字和史学典籍(2)文字的作用、意义(3)史学典籍

(4)中华文化的包容性(5)文学艺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6)科学技术是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7)不同区域的文化(8)各民族文化

◇理解: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2)汉字与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3)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表现

(5)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6)不同的区域文化形成原因、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7)各民族文化特征、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分析

(1)联系实际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一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2)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说明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原因

(3)联系我国各地实际说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内涵说明我国民族文化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2、能力目标

(1)培养同学们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

(2)培养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培养同学们辩证分析能力,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不同区域的文化和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为将来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2、说教材

1)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

综观文化传承与创新之路,我们不禁会进一步思考:中华文化有什么突出特点?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在哪里?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些就是本单元所要探究的内容。通过学习,我们会看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当前,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单元是《文化常识》的第三章,本单元承接第二单元,全面回答了中华文化的突出特点、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及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一系列问题。从内容上看,本单元是第二单元的深化和展开,又是第四单元的基础。因此,本单元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2)本单元的教材编写体例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设计为两课,第六课—一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六课包括两个框题: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第一框分三目。第一目从具体材料和图片入手,提出课堂探究,引出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然后表述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第二目从文字和史学典籍角度论证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并从其特有的包容性,论证其原因;第三目分析中华文化的衰微原因和怎样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第二框分为三目。第一目从具体材料入手,提出课堂探究,然后从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角度论证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第二目分析了不同区域文化的形成原因与其之间的关系;第三目分析了各民族文化的异彩纷呈,论证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通过本课学习,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自觉学习,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

第七课包括两个框题:“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第一框共有三目。第一目从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为切入点,引发出中华民族精神,并重点讲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作用;第二目主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别讲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形象在中华民族身上的突出表现;第三目以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中的核心地位为切入点,在讲述爱国主义的具体性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3)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3、说建议 1)在教学方法上

第一、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坚持“三维”的目标。

“三维”是指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不是独立的三块,而是一个整体,但作为思想政治课更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二、课堂练习强调要突出创新性、发散性、研究性、迁移性、践行性、体验性,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辨证思维的能力,培养查找、获取、选择、提取、筛选、吸收各种信息的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第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要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向“自主、探究、合作”式转变。具体方式有研究式、讨论式、自主探究式、小组协作式、和谐合作式、综合活动式等等。第四、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

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

2)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

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通过课程评价对课程的组织和实施进行监控,达到促进课程的发展与完善、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要在改革中不断探索、完善课程评价制度。

(一)评价原则:

1.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的位置 2.强调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 3.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的评价 4.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二)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该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评价内容以及不同的具体条件,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

(1)活动表现及成果展示。就是把学生在班级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和表现作为评价的内容,把学生学习和活动的成果、作品,或某方面的特长拿来展示。通过评价活动,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2)考试。包括结业、升学考试。纸笔测验只是考试的一种形式,我们还应倡导情景测验、辩论等多种形式。

(3)自我报告与同伴评价。自我报告通常采取问卷调查或者自我鉴定,同伴评价是指同学评价。

上一篇:一个奇妙的梦初二优秀作文下一篇:花样跳绳听课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