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024-06-25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精选6篇)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第1篇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和静县林业发展的影响和对策

摘 要:通过对和静县党的十八届3中全会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不仅为和静县林业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同时也为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丝绸之路;林业发展;影响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给林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所涉及区域总人口30亿,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潜力的经济大走廊”。经济带的建设,对和静县特色优势产业,尤其是特色林果产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1.1 丝绸之路的建设为开拓林果产品销售市场带来机遇

截至2013年12月,和静县林果产业发展规模已扩大到6453.3hm2,林果年产量约1万t,其中红枣约6000t。随着进入盛果期红枣面积的增加,未来3~5a内,红枣产量将继续增加。而红枣的销售市场,从2005年起已进入买方市场,新疆红枣消费的主要市场依然在内地。受内地传统红枣产区产量稳定、而新疆红枣预期供应充沛等因素的影响,红枣市场的买方性质短期内难以改变。“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开拓林果产品国际、国内销售市场带来了历史机遇。

1.2 丝绸之路的建设为和静县实现林果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了契机

虽然和静县多次出台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牧民发展葡萄产业,但受经营成本较高、产品转化能力较弱等因素的影响,截至今年10月,和静县葡萄保存面积仅为453.3hm2,年产量约为3400t。葡萄产业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尚未被挖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市场对葡萄酒的需求将逐步扩大。丝绸之路的建设,不仅将打通新疆联系内地的通道,也将新疆与欧洲市场紧密联系。借助新疆葡萄酒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市场消费约20%的份额,和静县葡萄产业发展前景光明,产业结构可以顺势调整。

1.3 丝绸之路建设为生态旅游注入活力

随着自治区、自治州大通道建设的启动实施,以及和静县巴音布鲁克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取得成功,快速便捷的交通和驰名中外的湿地旅游品牌都将为和静县生态旅游发展带来勃勃生机。林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主要工作任务

2.1 加强特色林果质量管理,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以富民增收为目标,以提质增效为核心,抓好基地提升。加快和静镇夏孜尕提生态林果基地、巴润哈尔莫敦镇小巴伦生态林果葡萄基地、哈尔莫敦镇莫呼查汗、乌郎尕孜生态林果基地为主的标准化基地建设。针对具备不同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产值效益的果园和农户进行分层分类指导。实施特色林果优质高效基地建设工程,重点抓好一批产量稳定、优质、安全、高产、高效的果品基地,建设133.3hm2葡萄、333.3hm2红枣、33.3hm2杏优质高效标准园,作为常规化生产的中坚力量和优质果品原料核心基地,辐射带动提升全县林果基地的标准化生产水平。继续广泛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注册果园、生态健康果园等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创建和认定工作,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2.2 优化特色林果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壮大发展

结合《和静县二十万亩葡萄产业发展规划》,开展葡萄栽培优良品种选育、标准化生产管理、品牌战略研究等重点问题研究和科技项目攻关。结合即将启动的二轮退耕还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鼓励农民将低产田等外地用来种植葡萄,争取到“十二五”末,使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333.3hm2。同时,积极引进优质葡萄酒类加工企业,依托焉耆盆地“乡都”、“芳香园”等品牌葡萄酒知名度,实现产品转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人均收入。

2.3 加大对特色林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

加大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引导企业形成合力,建立统一品牌;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推动林果产品向精深加工领域延伸,拉长产业链,全面提高林果储藏保鲜和加工转化能力;培育6~10个林果专业合作社,引导合作社充分发挥加强加林果强技术管理。

2.4 做好项目资金扶持、优惠政策落实等服务工作

聘请自治区、自治州专家教授,向全县果农、林果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各乡镇分管林业的党政领导开展林业政策法规、科技知识、经营管理、产品营销理念等知识培训活动,提高人们对当前林业发展新形势的认识,明确方向和目标,抓落实、抓成效。

加强与上级林业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工程项目资金,使造林绿化、防沙治沙、二轮退耕还林工程、良种繁育等工程项目资金向特色林果产业发展倾斜,扶持林果产业调整和发展。

储备、争取实施一批林果产品储藏、精深加工、产品转化、良种繁育等项目,支持产业转型升级。

储备、争取实施一批生态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森林公园、生态公园、湿地保护等项目,推动巴音布鲁克湿地、巴伦台、克尔古提等重点林区森林、生态旅游发展。

积极建议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鼓励林业发展,尤其是鼓励葡萄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发展葡萄产业的农户、公司、企业、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给予资金或生产资料、原料等实物扶持,并加大扶持力度;对从事林果产品精深加工的公司、企业给予政策扶持,鼓励其壮大发展。

建议政府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放活放宽个人经营性贷款条件,解决农牧民、企业在生产、经营、销售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短缺问题。同时,积极搭建林产品销售、推介平台,畅通产品销售渠道。以政府网站、领导微博、召开产品销售现场、组织参加国内、国际产品展销会等方式,以及利用援疆契机,加强与对口援疆县市产品交流、推介活动,减少中间环节,加快产品打入内地、甚至国际市场速度。

作者简介:崔志梅(1972-),女,汉族,重庆石柱县人,大专学历,林业工程师,从事营造林专业技术指导、作业设计、特色林果产业发展政策宣传等工作。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第2篇

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自治区”)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经与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衔接,结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兵团的战略定位

兵团分布于新疆全境,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党政军企合一特殊体制、屯垦戍边特殊使命和多民族融合的特色文化,决定了兵团有条件有能力、有责任有义务与自治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特殊作用。

(一)优势条件

地缘优势明显。兵团大部分师团分布于新疆中南北三大通道沿线和边境沿线,在通道重要节点上均分布有兵团师团,全疆17个一类口岸中有11个位于兵团团场辖区或与团场毗邻,在通道建设和打造向西开放窗口上具有较好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经贸合作广泛。在国家向西开放战略指引下,兵团走出去步伐加快,一批企业集团在拓展国际市场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十二五”期间,累计实现进出口额500亿美元,占全疆的近40%,其中与周边国家及地区贸易额占兵团进出口总额

的近三分之二。有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2个对外开放前沿窗口和亚欧博览会、绿洲产业博览会及哈萨克斯坦中国商品展览会等平台,与160多个国家及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与10个对口援疆省市在产业、科技、人才等方面形成了全方位合作,为内引外联、深化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发展基础坚实。自兵团成立以来,特别是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关心支持和对口支援省市帮助下,兵团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十二五”期间,生产总值由770.6亿元增加到1960亿元,年均增长16.1%。已建成8座城市和175个团场城镇,城镇化率达到65%。拥有石河子、五家渠、阿拉尔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24个省级工业园区,形成了以纺织食品、煤电煤化工及特色矿产资源加工、新型建材、装备制造、新能源为主的产业体系,为深化国际国内产能合作、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奠定了基础。

政策优势凸显。新时期,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更加重视发挥兵团特殊作用,出台了支持兵团在南疆发展等一系列特殊政策,与西部大开发、承接产业转移、对口援疆等优惠政策形成叠加效应,为兵团发挥优势,抢抓机遇,打造开放型产业链、产业集群,深度融入国际产业体系分工,更加有效地开拓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政策支撑。

(二)特殊作用

依托兵团特殊体制、特殊使命和特色文化,将发挥新时期稳— 2 —

定器、大熔炉、示范区“三大作用”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相结合,在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进一步深化与周边国家及地区经贸、人文、维稳等方面合作,有利于拓展发挥兵团特殊作用的空间,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打压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生存空间,抵御“三股势力”的渗透和破坏,对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确保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在扩大人文交流方面:兵团人来自五湖四海,遍布天山南北,与地方毗邻、各民族交融,高度融入新疆社会,形成了既传承红色基因、中华文化又融合西域文化的特色文化氛围,更易在国际国内合作中产生共鸣,促进文化融合、民心相通、民族交融,为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奠定民心基础。

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兵团始终秉持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坚守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周围和边境一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重视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排盐治碱、节能减排,与地方共同治理河道、控制大气污染,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发挥好兵团生态卫士作用,有利于保护新疆脆弱的生态环境,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绿色生态屏障。

(三)战略定位

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战略部署,结合兵团自身空间布局、产业

特点和优势条件,兵团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定位为:围绕“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建“一区”(即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参与新疆“三通道”、“三基地”、“五大中心”建设,打造“八大进出口产业基地”(即现代农业示范推广基地、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食品出口加工基地、纺织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农机装备出口制造基地、化工产品出口加工基地、金属制品出口加工基地、能源资源进口加工和储备基地),构建“两屏障”(即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安全屏障和生态屏障)。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为指导,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历史性机遇,按照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要求,围绕兵团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定位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战略目标,立足发挥好兵团“三大作用”和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新疆“三通道”、“三基地”、“五大中心”建设,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打造八大进出口产业基地,深化国际国内合作,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安全屏障和生态屏障,扩大内引外联、东进西出,建立以设施互联互通为基础、外向型产业发展为支撑、经贸人文等多元交流合作为特征的全方位开放型— 4 —

经济新体制,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新的贡献,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基本原则

——市场运作,行政引导。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企业为主体,按照市场原则运作,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发挥行政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和协调服务作用,加大战略投入,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发挥优势,互利共赢。秉承开放合作理念,发挥兵团比较优势,深化与疆内外、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及地区务实合作,找准利益共同点、合作契合点,实现共同建设、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循序渐进,重点突破。以周边国家及地区为重点方向,以交通设施建设为先导,以商贸物流、边境口岸和农业走出去为突破口,由近及远、先易后难,推进重点领域关键项目和标志性工程建设,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在经贸合作中扩大人文交流。

——改革创新,统筹协调。加快职能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加大资源整合和产业转型升级力度,提升企业国际竞争能力。打破行政壁垒和所有制界限,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构建各类要素自由流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系。

——兵地融合,协同发展。发挥各级各层次兵地协调机制作用,统筹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生产力

布局,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兵地协同发展水平,形成兵地携手共建、联合走西口的生动局面。

(三)发展目标

近期(到2020年),改造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并基本形成与自治区互联互通的立体交通网络,能源、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参与新疆“五大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八大进出口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形成3-5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走出去取得实质性成果,初步建立与开放战略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中期(到2025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提升,参与新疆“三通道”、“三基地”、“五大中心”建设的节点支撑功能进一步增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及地区经贸人文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拓展,外向型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以农业和建筑业走出去为牵引的全面走出去取得明显成效。

远期(到2050年),全面融入基于区域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国际产业链分工体系,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及地区经贸人文交流与合作步入常态化,全面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三、重点任务

(一)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积极参与新疆交通、能源、信息综合大通道建设,加强兵团辖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关键节点和薄弱环节,不断提升与自治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1.参与交通枢纽中心建设。根据自治区确定的中南北三条— 6 —

通道的战略走向,加强公路、铁路、航空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力争用5-10年的时间,建成垦区之间快速互通、兵地之间密切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为新疆交通枢纽中心建设提供节点支撑,保障通道畅通。

公路建设。打通兵团公路战略通道,提升干线公路网技术等级和通达程度,加快垦区公路网络联通,实现兵地之间无缝对接。以提高天山北坡经济带兵团公路网络化程度为重点,着力提升新建城市与周边主要道路联通水平。

铁路建设。围绕兵团重点城镇及产业园区,布局建设与国家铁路相连的支线铁路和以货运为主的铁路支、专线,积极参与地方铁路建设。

航空建设。以机场建设为基础,以航空客货运营为核心,兼顾通勤、通用、应急需求,优化机场布局,与疆内短途客货运输服务和自治区民航干、支线航空运输形成有效衔接,构建支线、通勤、通用“三位一体”的机场体系。保障石河子机场运行,加快建设图木舒克机场,积极推进南通道阿拉尔支线、38团支线机场和北屯市通用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

2.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新疆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建设,积极参与新疆区域能源资源和进口油气资源的开发以及深加工。加强火电建设,重点围绕新建城市、工业园区热电供应及参与自治区大型煤电煤化工基地规

划,建设一批环保、节能、高效的火力发电项目。加快发展新能源,在风能和光照资源丰富区域建设可再生能源基地,在南疆垦区重点建设百万千瓦级太阳能光伏基地,推进“疆电外送”兵团配套新能源基地建设。合理开发水电资源,推进七师奎屯河、八师玛纳斯河水电站等建设。加强电网建设,重点加强兵团城市尤其是新建城市及重点工业园区及各师骨干电网建设。适时启动跨师域和垦区电网联网工程。

3.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新疆亚欧信息高速公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通信枢纽建设,加快推进石河子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兵团云计算产业园,不断提升信息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推进云计算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示范,发挥云计算大数据在促进产业发展和平安城市、智慧兵团建设等全领域作用。围绕宽带兵团战略,大力推进光纤到户网络建设,发展网络传输服务,推进物联网示范工程建设。

(二)打造八大进出口产业基地

本着发挥传统优势和打造竞争新优势的原则,瞄准周边及沿线国家市场,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互联网+等新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外向型产业聚集,打造背靠国内、立足新疆、面向亚欧的进出口产业基地。

1.现代农业示范推广基地。以阿拉尔、五家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石河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天山北坡现代农业示范带和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为重点,提升农业生产科学化、机械— 8 —

化、标准化水平,打造现代农机装备、农业科技成果、先进管理和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平台,将基地建设与生态观光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相结合,形成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和样板,为兵团农业走出去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2.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按照兵团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在边境师重点建设设施蔬菜出口基地,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师建设果品生产出口基地,大力发展适宜周边国家需求的绿色安全果蔬产品,配套建设冷链物流设施,形成集农产品生产、加工、冷链物流、销售为一体的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鼓励企业加大周边国家粮食、棉花、皮革等农产品进口力度,在边境师团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满足疆内市场的同时,将产品销往周边国家市场。

3.食品出口加工基地。把新疆特色资源与周边国家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以绿色有机食品为主导,优先发展清真食品,逐步形成以番茄制品、果蔬饮料、马铃薯制品、中高档葡萄酒、乳肉制品、精炼食用油等特色产业为主的市场广、加工深、品牌好的食品出口加工基地。引导食品加工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大品牌建设和产品推广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4.纺织服装出口加工基地。结合自治区“三城七园一中心”纺织产业发展布局,引导纺织服装生产向石河子、铁门关、阿拉尔、图木舒克市等区域集中,将兵团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质棉纺织品服装生产出口基地。加快推进重大纺织服装、印染及污水

处理项目建设,积极承接内地纺织服装产能转移,着力打造石河子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及草湖3个综合性纺织服装产业城,加快建设库西、荆楚、五家渠、胡杨河、哈密二道湖等5个纺织工业园和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服装出口加工贸易区,在三师、十四师发展特色手工地毯和民族服装加工业。

5.农机装备出口制造基地。积极引入国内知名农机装备制造企业,支持与兵团企业合资合作,做大做强农机装备制造业。以石河子和阿拉尔市为重点,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器材、采棉机、播种机、联合整地机、收获机等基础型农机装备制造业,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加大先进适用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力度,开发适合周边国家的农机装备产品。支持企业在周边国家建立展示、营销、服务网点,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扩大农机装备出口,带动管理、技术、标准、劳务输出。

6.金属制品出口加工基地。以现有园区及企业为平台和载体,大力延伸产业链,提升金属制品产业聚集水平,提高产业化协作能力、综合配套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发展精深加工、提升品种质量为重点,大力发展400兆帕及以上高强度螺纹钢、棒材和高性能铝合金及其深加工产品和工艺,着力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形成集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交易、会展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金属材料加工与出口产业基地。

7.化工产品出口加工基地。以目标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造— 10 —

提升现有企业,加大化工产品向西出口力度。重点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离子膜烧碱、高性能PVC树脂及下游制品,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氯碱化工产品出口加工基地。稳步发展以焦炭、电石、合成氨、甲醇及下游产品为重点的传统煤化工,积极发展以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等产品为重点的新型煤化工。充分利用国内外油气资源,发展壮大石油天然气化工,带动石化精深产品加工业发展。

8.能源资源进口加工和储备基地。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开发和利用进口油气资源,在兵团有条件的城市和重点园区规划建设大型石化项目,提高资源就地加工转化率。在位于能源通道重要节点的师建设一批原油中转储运设施,将图木舒克市打造成南疆四地州成品油保障中心。

(三)打造经贸合作平台

积极参与新疆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完善园区功能,深化经贸合作,培育内外贸竞争新优势,搭建与沿线省市、与周边国家及地区多层次经贸合作平台。

1.建立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在重要交通节点城镇、产业园区和重点口岸培育或新建一批物流园区、大型商贸综合体和批发市场,提升物流配送集散能力;加快兵团内部资源整合,鼓励兵团物流企业与内地大型物流企业合作,推动兵团重点物流设施与内地重点物流设施及西行班列配套协作,加快融入全国物流大网络;探索建立海外仓、物流基地和分拨中心,着力打造辐射全疆、— 11 —

联通内地和中亚地区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继续与自治区联合推动西行班列实施,引导企业开拓沿线国家市场。加快口岸仓储物流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边境团场参与当地边境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大力发展口岸经济。

2.提升园区产业集聚功能。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建立健全营商服务体系,提升产业集聚承载能力,增强对内吸引力和对外辐射带动力。支持具备条件的园区升级为国家级产业园区。积极参与中哈霍尔果斯合作中心建设,加快落实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特殊优惠政策,切实发挥向西开放窗口作用。积极争取设立北屯经济开发区,将其打造为北通道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积极争取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完善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综合保税功能,加快石河子、五家渠等保税物流中心建设,提升通关能力。

3.深化经贸交流与合作。用好中国—亚欧博览会、兵团绿洲产业博览会、哈萨克斯坦中国商品展览会等国际展会平台,拓展兵团企业与国内外企业的经贸交流与合作。提升赴沿线国家出入境手续便利化水平,加强与我驻外使领馆沟通,为企业境外活动提供外事服务和领事保护。充分发挥民间机构和国际商务咨询机构的沟通与协调作用,主动加强与沿线国家商务机构、工商协会等各类机构的联络和交流。借助对口援疆机制,进一步深化与内地省市合作。

4.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培育、壮大自产品出口龙头企业,支持自主品牌产品在沿线国家开展产品认证及商标、专利注册,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创新要素比重,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快建设境外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提升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培育内外贸结合商品市场,发展市场采购贸易,扩大商品出口。建立工业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出口产品市场监管,严厉查处制售侵权假冒商品违法行为,维护企业和品牌声誉。探索创新进口模式,争取设立进口贸易促进平台,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高科技产品及国内紧缺资源性产品进口,推动汽车整车进口,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推动贸易方式优化,加快边境贸易创新发展,支持利用周边国家资源开展加工贸易,积极发展服务贸易。

5.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支持以信息技术平台为支撑、线上线下互动的电子商务物流网络建设和发展。依托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促进电子商务进师市、进团场,建立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推动建立跨境电子商务营销平台。引导企业利用知名电商平台开展产品营销和服务。

(四)实施走出去战略

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参与国际竞争,拓展发展空间。

1.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兵团“十三五”农业走出去发展规划,整合内部资源打造农业走出去统一平台。

以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为重点开展农产品种植、畜牧养殖和农机装备、节水技术以及农产品加工、流通等领域深度合作,扩展与非洲有关国家的合作。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走出去,加强产业链各环节协作和政策配套,提升农业走出去的质量和水平。设立兵团海外农业投资基金,积极利用我国支持海外投资的各类资金及项目所在国支持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强与金融机构、央企及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合作,形成多方支持的新格局。

2.扩大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支持技术、装备、管理、设计等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建筑骨干企业作用,加强同行业合作,积极参与疆内外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市场开拓力度,积极承揽附加值高、带动作用大的总承包项目。鼓励建筑企业与勘测规划设计、科研院所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合探索开拓国际市场的新路径、新模式,促进建筑业和农业协同走出去。稳步扩大工程承包服务贸易规模,提高外派劳务人员素质,拓展劳务合作领域。

3.鼓励多领域境外投资。加快推动境外资源合作开发,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资源丰富的沿线国家合作开发能源、矿产资源,促进资源就地加工转化。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鼓励电力、建材、食品加工、纺织、农机装备等领域优势企业到沿线国家投资建厂,引导上下游关联产业协同布局,建立境外研发、生产、加工、营销体系,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和竞争力。引导有实力的企— 14 —

业与沿线国家合作建设产业园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加强境外投资引导,增强核心技术、关键产品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五)完善城镇嵌入式布局

完善城镇嵌入式布局,全面提升城镇发展水平,打造以城镇群落为依托的稳定带,保障丝绸之路经济带通道安全。

1.优化空间格局。加快设市建镇步伐,形成与地方城镇嵌入式发展的城镇空间格局,推动兵地城镇分工协作,抱团发展。

2.打造城镇稳定带。以交通和信息联通为基础,提升城镇协同发展和应急维稳能力,着力构建以四师、五师、九师、十师为主的边境城镇带,以六师、七师、八师、十一师、十二师、十三师为主的沿天山北坡城镇带,以一师、二师、三师、十四师为主的环塔里木南疆城镇带。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改善人居环境,引导人口、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城镇群互动发展,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六)密切人文交流

坚持弘扬和传承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以文化、教育、科技、旅游等领域为重点,积极参与新疆文化科教中心建设,加强与沿线各国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促进人文交流与经贸合作互相带动,扩大中华文化传播,提升我国对外软实力,筑牢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的民意基础。

1.建立多层次交流合作机制。以我国双边、多边合作机制为平台,以高层互访为引领,推动兵团与沿线国家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推进各领域合作创造条件。发挥民间团体在对外交流中的积极作用,扩大青年交往、文化交流、学术往来、经贸活动,继续办好阿拉尔丝绸之路国际沙雕赛、昆仑文化国际论坛、石河子军垦文化冰雪旅游节、五家渠郁金香文化旅游节等活动,丰富民间交往内容。重视和发挥侨务资源和华商资本的力量,密切与沿线国家亲华、友华组织和知名人士的联系,培养更多知华、友华力量。参与主办国际性、区域性展会和论坛,积极承接对外援助、应急救灾项目,扩大在沿线国家的影响力。积极推动兵团城市与沿线国家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促进双边城市合作交流向纵深发展。

2.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传播体系,实施环塔里木文化传播共享工程、边境文化长廊工程,增强兵团文化实力。加快兵团文化传媒发展基地和中国屯垦历史博物馆建设,组建文化企业集团,打造文化产业园,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加强兵团文艺精品创作展演、图书音像出版展示、广电节目制译展播等,组织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交流演出,举办美术、摄影等文化作品展览和影视音乐交流、学术交流等活动,借助国家平台,推动更多的优秀出版物和广播电视节目落地周边及沿线国家,形成对外宣传合力,加大中华文化推介传播力度。积极引进周边国家优秀文化作品。

3.扩大教育交流合作。探索与沿线国家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层面合作办学,建设职业教育国际示范院校和示范基地;在沿线国家建设孔子学院,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面向沿线国家实施留学兵团计划,扩大来华留学生和出国留学生规模。深入实施兵团高校向西开放战略,积极培养与周边国家未来广泛合作的外语和专业人才。

4.深化科技交流合作。突出产业特点和对外合作优势,建设中国—中亚科技合作中心兵团分中心。以具有引导示范作用的科技园区、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创新型企业和科技中介组织等机构为载体,建设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通过开展科技合作项目、技术培训等形式,提升科技合作关系。启动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继续与丝路沿线国家开展农作物及家畜育种、医疗卫生、节水灌溉、现代农机装备、精准农业等领域技术合作,优先启动绵羊优良种质资源开发与应用、人畜共患病等联合研究。

5.大力发展跨境旅游。打造兵团中国屯垦旅游品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大与沿线国家旅游合作,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和屯垦旅游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促进跨境旅游与购物、康复疗养、休闲娱乐相结合,与乌鲁木齐市联动打造丝绸之路旅游集散中心,加快环塔里木文化旅游圈和天山北坡生态文化旅游带建设。开展边境旅游,把边境师团建设成边境旅游目的地。积极发展通用航空旅游,建立国家通用航空示范区,— 17 —

大力发展载人短途运输业务,探索国际跨境航空旅游等新型旅游方式。

6.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域历史与中亚问题研究。利用协同创新平台,整合研究力量,联合沿线国家智库及内地省市智库,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域历史和中亚问题研究,建立合作常态机制,促进文化、智力成果共享。加强对沿线国家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中亚国别信息库,为走出去提供决策咨询和信息服务。

(七)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瞄准周边国家居民医疗需求,发挥比较优势,深化医疗合作,积极参与新疆医疗服务中心建设。

1.提升医疗基础设施水平。将打造特色优势诊疗科室与提升医疗综合服务能力相结合,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一附院、兵团医院、一师医院打造成具有国际服务水准的医疗机构。支持南北疆兵团区域中心医院能力建设,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

2.开展面向周边国家的医疗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支持医疗服务与旅游、经贸合作等有效嫁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开展面向周边国家的医疗卫生和健康保健养生服务。开通面向国外患者的专业服务通道和服务平台,开展远程诊疗,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3.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借助国际间医疗卫生领域合作机制,— 18 —

依托自治区与周边国家建立的传染病疫情信息通报制度和卫生应急处置协调机制,建立完善重点传染病救治体系,提高区域重点传染病、重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防控能力。

4.培养医疗人才。建立高层次医疗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专业医疗人才的交流互访和医药科研高级人才的培养,扩大兵团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的影响力。

(八)增强金融支撑能力

积极参与新疆金融中心建设,健全兵团金融体系,培育发展金融市场,增强金融创新能力,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提升金融支撑能力。

1.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加快各类商业银行在兵团辖区设立机构网点步伐。争取组建兵团银行,实现各师(市)村镇银行全覆盖。有序发展金融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公司,完善兵团担保体系,探索设立财务公司。鼓励创业(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等机构落户兵团。

2.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加快构建和完善银行、证券和保险各类市场要素集聚流动并向周边国家及地区辐射延伸的市场服务平台,为区域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提供金融支持。着力将石河子市建成机构聚集、功能完备、辐射力强的金融功能区,将阿拉尔市建成南疆重要金融功能区。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完善上市资源培育机制,推动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拓宽保险服务领域,探索适合兵团特

点的保险发展模式。

3.推进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积极推动在兵团辖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开展金融政策、金融产品创新先行先试。完善和推广出口信用保险,研究投资保险政策,降低进出口收汇风险和投资风险。探索与自治区共同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投资基金。

4.稳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争取在石河子等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争取招商引资、短期外债规模、外汇核销政策在兵团先行先试。与自治区协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融资、清算、金融市场、外汇交易等金融平台建设。

(九)当好生态卫士

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当好生态卫士,构筑生态安全屏障。1.推进生态合作。按照连片保护、共担责任的原则,以塔里木盆地周边、准噶尔盆地南缘防沙治沙工程和三北防护林、边境林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强生态工程建设,与自治区共同构建以“三屏”(即阿尔泰山地森林、天山草原森林和帕米尔—昆仑山—阿尔金山荒漠草原)、“两环”(即环塔里木和准噶尔两大盆地边缘绿洲区)为支撑的生态安全战略布局。积极寻求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参与国家重大生态环境项目建设以及跨界河流保护和开发,共同推进区域内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与中亚地区在防沙治沙、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荒漠化监测和防治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提高区域防灾减灾能力。

2.加强水土保护。制定生态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和其— 20 —

它相关环境规划,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盐碱地治理、苦咸水利用等建设项目,开展重要水质良好水库生态保护工程及能力建设,推进塔里木河两岸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防沙治沙等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保护和增加植被,开展荒漠植被和沙土封禁保护。加大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和河道整治力度,减少水土流失。加大重点城市(团场)生态功能补偿转移支持力度。

3.强化污染防治。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加强重点行业污染防治力度,对造纸、焦化、氮肥、印染、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实施清洁化改造。推进联防联控,加大石河子、五家渠市等重点城市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力度。

(十)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

1.完善和转变行政职能。进一步完善师市合一、团镇合一体制,将城市政府职能延伸至市域团场。推进机构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建立行政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加快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在线受理、在线办理、在线监督、在线服务的高效政务服务平台。发挥兵团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作用,建立统一的信息信用平台。

2.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最大限度缩小投资项目审批核准范围,精简程序,下放权限,优先向国家级开发区和重点产业园区放权。创新投资管理方式,实现从注重事前管理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转变,逐步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进境外投资便利化,— 21 —

放宽限制,简化管理。创新投融资机制,推动PPP模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和民间投资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探索招商引资新方式,聚焦优势产业、龙头企业、重点产业链,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大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做实做强做大中新建集团。推动资产重组、产业整合,加快组建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不断提高行业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积极推动与央企、国内外知名企业合资合作,促进优势产业做强做大。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推动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重组。

4.继续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鼓励先行先试,深入推进服务业、向西开放、承接产业转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着力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兵团党委推进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兵团党委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兵团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各项工作。在兵团发展改革委设立办公室,承担日常具体工作。各师党委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多渠道筹集资金,谋划实施重大项目,确保开好局、起好步。

(二)健全工作机制

兵团党委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细化《实施方案》任务,明确职责分工,制定重点工作任务及分工方案,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一是完善责任机制。各师、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细化重点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各司其职,把责任落实到单位、明确到个人。二是健全考核机制。对重点工作任务建立台账,每年年底逐项进行检查考核。三是健全激励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四是建立信息报送机制。各师、各部门要及时上报工作信息,每季度末上报实施情况特别是重点工作、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兵团党委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汇总编报印发。

(三)强化实施保障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相关部门要加强与自治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争取将兵团重大产业布局纳入自治区专项规划中,促进设施互通共享。二是强化政策保障。对需国家支持的政策,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口衔接,争取早日出台,国家已出台的政策要确保及时落地;对需兵团出台的政策,要抓紧启动政策研究和制定工作,经兵团批准后实施。凡是以“一带一路”冠名的活动,主管部门要按程序报国家批准。三是突出项目支撑。投资主管部门要建立重大项目储备库和优先推进项目滚动实施机制,对条件成熟的要加快推进实施,其中影响大、带动强的要优先推进;对具备一定基础的重点项目要尽快启动前期工作。

(四)发挥对口援疆作用

发挥援疆省市在资金、品牌、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

势,加大干部人才、科技教育和产业援疆力度。鼓励和引导对口支援省市优势产业和企业向兵团产业聚集园区转移,加快八大进出口产业基地建设。支持兵团企业与援疆省市企业、央企联合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境外资源开发和产业园区建设,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五)保障境外投资安全

引导境内投资主体加强对境外投资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健全内部风险防控制度。建立与国家商务、外交等部门及境外企业所在国驻外使馆的沟通联络机制,及时掌握有关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重大风险,组织企业做好风险应对。建立境外投资风险应急预案,境外企业遭受重大损失时,通过法律、经济、外交等手段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强对境外员工的安全教育和所在国法律、文化风俗等知识培训,防止境外经营和安全风险。

(六)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充分利用博览会、投洽会、研讨会等各类平台,广泛宣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做好重大事项宣传报道和政策解读,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对外宣传,树立兵团良好形象,善于用国际语言讲好兵团故事。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第3篇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 新疆的沿边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1992年新疆进出口总额约为7.5亿美元, 边境贸易额约为3.2亿美元。到2011年进出口总额增长到228.22亿美元, 比1992年增长了近30倍;边境贸易总额约为157.38亿美元, 是1992年的近50倍。2012年, 新疆进出口总额实现251.7亿美元, 同比增长10.3%。

一、扩大新疆沿边开放具备的有利条件

(一) 拥有众多陆路口岸, 与诸多国家接壤

新疆是我国拥有陆路口岸最多的内陆省区之一, 截至2008年底, 经国务院和自治区批准开放的一类口岸17个 (包含乌鲁木齐空港口岸一个) , 二类口岸12个。在已开放的沿边陆路口岸中, 以阿拉山口口岸和霍尔果斯口岸规模最大, 这两个口岸是我国通往中亚的主要通商口岸。其中, 2011年阿拉山口口岸过货量就已突破2600万吨, 成为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该口岸也是亚洲最大的室内集装箱换装场, 年换装能力20万标箱。而霍尔果斯口岸是我国西北五省综合运量最大的国家一类公路口岸, 是中国通向中亚、西亚乃至欧洲最近、最便捷的口岸, 已成为我国政府实施“东联西出, 西来东去”战略的重要支点。由此为起点到达欧洲主要港口的距离要比海上交通缩短5000多公里。

此外,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 从东北至西南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及印度等8个国家接壤, 边界线长达5600公里, 占全国边境线的1/4, 这也是新疆沿边开放的一大优势。

(二) 以亚欧大陆桥为基础形成广阔的交通网和信息网

随着交通、信息化和国际金融的迅猛发展, 亚欧经济交通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 而新疆作为枢纽, 正加快沿边开放并加快发展至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立体交通, 力争成为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陆上门户。在基础建设方面, 已经初步实现系统规划和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电网、能源管道的互联互通。在铁路网修建上, 中吉乌铁路正在推进建设中, 这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而中巴伊铁路的建设, 紧密联接各国战略利益很有可能成为新疆乃至中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 进而形成印度—巴基斯坦—中国 (新疆) 一个新的经济走廊。同时, 新疆同往内地的铁路也在抓紧建设中, 除了已拥有的兰新线外, 从乌鲁木齐经过西宁通往南通的铁路, 以及通往内蒙的铁路也已动工。此外, 中国和中亚、南亚之间的公路、输油管道和通信电缆铺设等规划或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不仅为新疆的开放创造了条件, 也为整个亚欧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开辟了新的空间。

(三) 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大边贸格局业已形成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 新疆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形成了沿边、沿桥和沿交通干线向国际、国内拓展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已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中枢。目前已打造了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3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同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2000—2012年, 新疆对外贸易额从22.63亿美元增加到251.70亿美元, 增长了10多倍。边境贸易所占比重逐年增加, 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另外, 在我国全方位、多渠道加强多双边合作背景下, 借助“中国—东盟国家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开发”、“图们江经济合作开发”等区域性经济合作的展开, 赋予了新疆参与区域合作新的契机, 推动其开展广泛的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 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

(四) 亚欧博览会为新疆的沿边开放注入了新活力

亚欧博览会是原乌鲁木齐经济贸易洽谈会的继承和升级, 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于2011年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设“4+2”个展示板块:国际板块、国内板块、新疆板块、专业板块, 以及高新技术园区和开发区板块。2013年, 第三届亚欧博览会上, 外经贸成交金额累计实现56亿美元, 共签订内联项目911个, 内联项目签约总额达7392亿元人民币, 签约项目涉及石油化工、能源、煤炭、化工、电力、冶金、矿产资源开发、建材、旅游、房地产、纺织、农产品深加工、轻工、食品、商贸流通服务等多个领域。站在新的起点上, 中国—亚欧博览会能够更有效地搭建新疆招商引资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台, 促进新疆与我国东部以及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加强新疆与国家各相关部门、相关省区的合作交流, 也是进一步推进我国沿边开放、向西开放, 努力把新疆打造成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基地的有效载体。有利于推动形成我国“陆上开放”和“沿海开放”并进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五) 与中亚各国经济互补性较强

新疆与中亚各国的产业结构、技术、贸易存在互补性。新疆出口产品主要以日用消费品、轻纺产品、食品、水果、传统大宗商品、工程机械等为主, 且这些领域的生产水平领先于中亚各国, 而中亚等国家以出口资源类产品为主, 在产品结构、生产技术上可以互通有无, 形成优势互补。新疆沿边开放对周边国家边境贸易的重要性是由双边经济和产业生产要素的互补性决定的。当前, 为了促进新疆沿边开放快速发展, 应该抓住这一互补性带来的发展机遇, 深化沿边开放, 促进新疆经济蓬勃发展。

(六)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自20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沿边开放以来, 政府对西部地区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 努力打造陆上经济发动机。国务院3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重点面向中亚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面向中亚的外向型产业, 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边境贸易政策, 推进双边或区域贸易自由化进程, 形成西部陆上开放和东部沿海开放并进的对外开放格局。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二次沿边开放, 标志我国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国家扩大新疆与中亚国家贸易往来, 努力使新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前沿阵地。这为新疆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新疆沿边开放面临的挑战

(一) 新一轮“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军事力量的逐渐强大, 欧美等国家出于别有用心的目的, 掀起新一轮的“中国威胁论”, 目前又出现了炒作向主体多元转变的趋势, 少数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出“中国威胁论”的主要动机是维护自身经济利益, 体现在贸易、投资和资源等方面。“中国威胁论”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如不积极有效应对, 势必加深外界对中国的误解, 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 干扰中国的发展进程, 对中亚地区周边国家与中国经贸往来造成不良影响, 导致我国与中亚的能源合作一直进展缓慢。

(二)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出口环境日益复杂

虽然新疆拥有天然的地缘优势, 但是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战略重心向亚洲转移, 将会对中国的沿边开放产生一定的压力, 美欧商品在中亚市场份额逐年增加, 对该地区直接投资也不断增多, 中国商品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区域经贸合作必将受到影响。

另外, 2010年7月6日, 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签署的《海关法典》开始生效, 标志着三国关税同盟开始正式运行, 也将使新疆面临巨大挑战。俄白哈关税同盟成员国间取消关境, 而来自非成员国的进口货物将被征收统一关税, 从长期来看, 中方对哈出口将明显下降, 检验检疫标准将显著提高, 其中的协调措施也令能源进口前景不明。

(三) 贸易条件恶化引致资源诅咒现象

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 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而资源诅咒现象多指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 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得更慢。新疆相对内陆省份来说是资源丰裕的地区, 中亚各国资源更丰富, 长期容易造成贸易条件恶化, 必然引致资源诅咒现象发生, 因而, 贸易国政府为保护本国能源安全, 将实施贸易保护等措施, 势必会影响双边以及多边贸易, 进而对双边沿边开放和经贸合作进程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扩大新疆沿边开放的对策建议

(一)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提升对外贸易水平

新疆应以市场为导向, 依靠沿边开放的比较优势, 实现对外贸易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率型、增长型的转变。调整和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市场结构, 在巩固和发展周边东亚市场的基础上, 开拓新兴市场, 以中亚、俄、巴为主要阵地向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扩展, 实现市场多元化。

(二)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通关便利化

新疆虽然拥有众多的陆路口岸, 但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通关能力不强, 无法满足边境货物运输需要, 亟须增加通关口岸吞吐量。建议由国家财政设立专项扶持基金, 建立新疆各口岸联检机制, 完善口岸通关的协调机制, 加强自身硬件设施建设, 配备大型货运列车检查系统, 加强各口岸电子信息一体化建设, 逐步实现通关的信息化、电子化, 将霍尔果斯、阿拉山口等大型口岸打造成为新疆电子口岸示范窗口, 将其他口岸大通关核心流程及物流商务服务程序纳入到新疆电子口岸平台, 打造高效、统一、稳定的口岸信息服务平台, 实现通关便利化。

(三) 增强与周边国家的战略互信

近年来, 新疆与周边国家贸易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 缺乏长远的战略沟通和有效的高层对话机制, 贸易纠纷和贸易摩擦时有发生, 周边国家的警惕和防范心理不断增强, 给新疆的对外开放打上了一层阴影。新疆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通过旅游、商贸、会展、教育、科研、体育等不同形式推进新疆与周边国家在文化、经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在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合作环境, 丰富合作内容, 提高合作水平和效益, 互惠互利, 共同发展。利用战略契机, 向沿边国家转移成熟产业, 如汽车、能源、石化、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农产品加工等, 加强战略互信。

(四) 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新疆沿边经济带涵盖范围广, 但少数重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有限, 更应争取国家沿边开放政策的支持。因此, 从促进沿边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 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统筹考虑新疆沿边开放的客观实际, 从战略地位、通关条件、人员往来、货币结算、配额管理、税收优惠等方面制定更有利于加快新疆沿边开放的相关特殊优惠政策, 充分发挥政策效应。

参考文献

[1]王海峰.全面提高沿边开放水平[J].规划与战略, 2011 (4) .

[2]自治区外贸厅课题组.新疆进口贸易及对策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 2011.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边境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27号.

[4]段秀芳. (2006) 中国新疆与中亚经贸面临八大机遇[J].经济探索, 2006 (3) .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第4篇

一方面我们对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发表最严厉的警钟,但另一方面我们仍因社会发展所迫,仍在不断的追求大发展,致使环境加速恶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环境破坏还在继续,生态恶化状况仍在延续,环境与发展的矛盾难道不可协调吗?这个问题现实地摆在所有传统制造业企业的面前。

广西丰林木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丰林集团”)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总结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一方面,大规模造林,打通行业产业链,为生态文明建设铺路;另一方面,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生产线,利用林业的“次、小、薪”材以及采伐、造材和加工剩余物(三剩物),增加对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了森林砍伐;还有,通过市场化机制,带动了农户和企业的营林造林热情,在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木材需求和保护有限的森林资源之间,使林业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进一步得到改善环境。

营林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森林覆盖面,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之一。丰林集团一直坚持人造板生产和营林造林两方面齐抓共进。

丰林集团逐年通过各种途径造林,到目前已种植速生林20多万亩,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36万吨,释放氧气32万吨,并建设了年产桉树无性系组培苗100万株、无性系扦插苗1000万株的高科技工业化生物组培工厂、育苗大棚、炼苗场及扦插场,2000年9月份投产。现组培苗及扦插苗除了部分供应本公司造林外,大部分苗木是销售到其他造林单位和农户。

丰林集团营林造林,也有自己的绿色经济账:第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的需求,目标就是希望通过自己造林,百分之三十、四十甚至更高比例的木质原材料用自己种的速生丰产林,走林板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二个方面,是社会的需求,为社会提供绿化、生态效应;第三个方面,植树造林同帮助农民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密切相关,这是刘一川董事长“源于社会、回馈社会”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

2005年12月,丰林集团董事长刘一川先生获得了由国家林业局、全国工商联、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共同设立的首届全国“光彩事业国土绿化贡献奖”。

产品综合利用,节省大量资源

节省社会资源,是环境保护的核心理念之一。占用最小的成本,做更多的事情,是丰林集团一直坚持的绿色环保理念,也是建立行业生态文明的出发点。

丰林集团从创业初期开始利用 “三剩物”和“次、小、薪材”生产中/高密度纤维板,至2010年底已生产336.08万立方米,为国内众多一流企业提供生产家具、地板、门板的基材。按1立方米中纤板相当于3立方米规格材使用计算,丰林15年来节省了约1008.24万立方米的规格材。按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木材大约可以吸收1.83吨的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计算,相当于吸收了1845.08万吨二氧化碳、释放1633.34万吨氧气。

据国家林业局统计数据,2009年中国人造板产量约为1.1547亿立方米,超过全球人造板总产量的40%。也就是说,中国人造板行业是用占世界总量3%的森林资源,生产了世界总产量40%以上的人造板。中国人造板行业的发展为世界节省了大量原木资源,减少了森林砍伐,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国家鼓励的行业。

产品环保安全,发展绿色经济

丰林集团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同中国林科院木材所、广西大学、广西化工院建立了战略联盟,形成了市场拉动、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丰林集团有自己的研发队伍,阻燃剂的配方完全是自己的。阻燃板在2008年中标奥运会的国家乒乓球馆,还有一些外国使、领馆的装修,是国内少数几家能替代进口阻燃板的品牌产品。当然,目前阻燃板的市场销售还处于起步阶段,总量很低,但是每年都处于翻番的状态。随着国家各级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大,阻燃人造板的需求也将会越来越大。目前丰林集团还是一个技术储备和产品市场开发的阶段。

丰林集团生产低醛型产品,为社会和环境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因为甲醛是有毒有害物质,现在绝大部分室内用人造板都是用尿醛胶,含有一定的游离甲醛。2010年4月1日,国家已颁布新标准人造板游离甲醛释放量小于8mg/100mg,同国际接轨,实际上丰林从2009年9月开始,就已经不生产国家标准准许生产的E2级家具板,开始大批量生产低于8mg/100mg的产品供应国内外用户了。2009年高新环保产品占股份公司销售总额的65.9%,2010年计划提高到68%。

回馈社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源于社会、回馈社会”是丰林集团刘一川董事长的经营理念,也是丰林员工的思想境界。丰林集团创立十多年来,以项目扶贫、招工扶贫、造林扶贫、教育基金、丰林奖学金、捐赠和其他光彩事业的方式,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力所能及地回馈社会,促进行业生态文明的建设。

2005年10月9日广西日报在第一版刊登《一项回馈社会的宏大实践》并发表评论员文章,赞扬丰林集团的义举。“南宁教育园丁奖”是丰林助教的品牌项目,10多年来已评出200多位“我最喜爱的老师”,去年这个项目又推广到了百色市教师系统。从2004年开始,丰林集团每年在百色扶贫助学100名品学兼优但家庭困难的中小学生。

丰林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林板一体化木业集团之一,曾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国家级资质称号,拥有国家专利18项,是“广西企业技术中心”和“广西木质板材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多年来稳步发展,获取社会的广泛支持和认可,2011年9月29日丰林集团成功上市。

丰林集团十几年来,一直践行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下,营林造林,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做到节能减排的模范,生产出环保安全高质量的产品;另一方面,坚持以市场为引擎,倡导绿色经济,走出一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绿色通道。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第5篇

丝绸之路曾经是中西联系与沟通的陆上通道。现在,丝绸之路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经济、贸易、货币的联系将为安全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中国与中亚国家从勘界到共同打击三股势力,现在到了一个丰富安全内涵的时刻了,应将经济合作导入安全合作的框架之中。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之际,经济增长也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增长乏力、通胀和失业高企,往往会给国内稳定造成冲击,进而引起地区不安。丝绸之路经济带旨在提振各国经济发展,为地区安全提供“内生动力”。

9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始了新一轮外访之旅,除了G20峰会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两大多边国际会议之外,还要访问中亚四国。这也是习近平上任之后对中亚展开的首次正式访问。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期间,习近平首次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这既是中国与中亚关系的深化,也是夯实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重要举措。地缘政治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无疑为欧亚大陆腹地的多边安全与经济合作,提供一个更加宽广的空间。

环视中国周边,中亚地区的多边合作安全是最好的。中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是中国实施大周边外交的基础和起点。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合作机制。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绝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非对称性”日渐凸显,如何消除周边国家的猜忌或者焦虑,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一个核心议题。习近平既阐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则,同时也给中亚国家一颗定心丸,除此之外也为中俄关系发展增加一份承诺。中亚国家自19世纪中后期随着沙皇俄国的扩张而成为俄罗斯和苏联的一部分,苏联崩溃之后,中亚国家并非情愿地独立,独立后的各共和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比较紧密,在上海合作组织为重构欧亚大陆东段的国际安全秩序,提供了一个平台。中俄两国是上合组织中的两大国,“不经营势力范围”也是给俄罗斯的一个承诺。

丝绸之路曾经是中西联系与沟通的陆上通道。现在,丝绸之路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经济、贸易、货币的联系将为安全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中亚地区的地缘战略价值不言而喻,处于欧亚大陆的腹地,这一地区具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对于中国的地缘安全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与中亚国家从勘界到共同打击三股势力,现在到了一个丰富安全内涵的时刻了,应将经济合作导入安全合作的框架之中。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之际,经济增长也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增长乏力、通胀和失业高企,往往会给国内稳定造成冲击,进而引起地区不安。丝绸之路经济带旨在提振各国经济发展,为地区安全提供“内生动力”。

习近平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实现“五通”,即经济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中国与中亚国家在油气资源合作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习近平访问期间中国与土库曼斯坦签署了年增供2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购销协议。能源合作为货币合作提供了契机,中国与俄罗斯在货币互换和本币结算方面已经做了有益的探索,这一经验可以扩大到中亚地区,既可以节省流通成本,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又可以在欧亚大陆建立以本币为主体的货币圈。

中亚地区局势即将面临着一个新的冲击,即美国在2014年会从阿富汗撤军,如何维持中亚地区的稳定对上合组织是一个考验。对于阿富汗的战后重建而言,除了安全部队的训练之外,经济增长是维持稳定的重要因素。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关系到中亚地区的经济增长,更是维持国内安全的重要一环。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形成了稳定的经济关系,整合了一个庞大的地区市场,而上合组织需要一个类似自贸区性质的制度设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可以弥补上合组织的这一短板。

丝绸之路经济带于中国而言,也是西部地区建设的重要一环,西部大开发不仅需要国内政策倾斜、财政转移,也需要更加开放的国际市场,中亚地区无疑为中国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可以回旋的空间。新疆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也与中亚的发展密切相关,无论从国内经济发展还是安全稳定,丝绸之路经济带都有着巨大的安全收益。

在习近平出访中亚四国之际,李克强在中国与东盟博览会上提出中国与东盟将进入“钻石十年”,上合组织是多边安全合作的基石,而自贸区提供了牢固的市场纽带,中国周边外交需要将二者合二为一。地缘安全与地缘经济需要联姻,安全与市场需要携手共进。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大开发“升级版”

核心提示:习近平主席提出各国要共同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部署全球战略格局脉络。丝路经济带的战略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中亚国家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有突破性的战略,也是中美大博弈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凤凰卫视9月12日《石评大财经》,以下为文字实录:

目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参加了G20峰会,同时也在进行他的中亚四国访问。

黄橙子:没错,他在哈萨克斯坦的时候也提出各国要共同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石先生,您对这个新的外交行动怎么来看?

石齐平:看来我们习李时代上来以后外交活动非常活跃。访问的国家有近、有远、有大、有小、有发展中、有开发中,应该说是全方位的,多层次,多目标的外交布局。

黄橙子:是的那怎么来看有什么脉络呢

石齐平:如果你把它放在新世纪中国全球战略布局里面看大概可以看到有三个基本的脉络,第一个脉络就是我上个礼拜曾经讲的。在地缘战略上中国基本的布局有四个重点,北和、南抚、西联跟东出。

万俊:那么这个战略大格局是比较清楚的了,那么第二条脉络是什么呢?

石齐平:第二条脉络你可以看到,北和问题基本上没有,东出将来就出第一岛链,重点现在放在这两个,南抚的话,中国和东盟关系10+1,现在搞得越来越希望好,所以将来我觉得西联可能是比照10+1,变成5+1,往自由贸易区方向去发展,这是第二个。

黄橙子:第三个脉络呢?

石齐平:第三个跟中国自己有关,我们都知道中国这十几年搞西部大开发,但是我一在指出西部大开发最好不要一个封闭的思维,以阿拉山口为界,应该要出去要往西,要往外,所以现在习近平提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基本上就是西部大开发,往外走了。应该说就是西部大开发的升级版。

万俊:那么丝路经济带的战略应该说对中国,还是对中亚国家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有突破性的战略,石先生您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状况?

中亚:石齐平:回答你这个问题,我们还得放在一个大时空的角度来看,所谓大时空就是时间的观念,空间的观念,还有形势的变化。就时间的观念来讲我们首先看看,我们都知道在过去的历史中从汉朝到唐朝丝绸之路非常的兴盛的,可是后来元朝、宋朝有海上航运出来了,到了明朝郑和下西洋以后,基本上陆上丝路就走上末路了,这一末路一沉寂就是500、600年,可是现在几十年你看到航空、高速铁路统统出来了,所以中亚又加入到一个新的复兴的契机。

万俊:这是时间方面,那空间方面?

石齐平:空间方面我们都知道,欧亚大陆是世界岛,世界岛的核心就是中亚,中亚从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过去大家都要抢阿富汗,英国也打过,俄罗斯打过,美国也打过。后来现在争中亚,中亚1991年阶地之后美国就进去了,对中国来讲是芒刺在背,所以中国最近十几年就搞上海合作组织西部大开发。所以我们刚刚讲丝绸之路,基本上经济带就是这条路在继续地延伸,往升级版走。

黄橙子:那您说时间、空间之外还有第三个角度是什么呢?

石齐平:第三个角度就是我们最近也经常提到的,中国的国事在不断上升,美国停滞,甚至于在下降,那么在这个情况之下,中美博弈是全方位的,在国际组织里面博弈的很激烈,在金融上我搞量化宽松,我搞人民币国际化,在经济上我搞TPP,中国搞RCEP,在太空上美国搞GPS,中国搞北斗,在地缘战略上面,美国要封住你第一导联,第二导联,中国要出第一岛链,出第二岛链,出印度洋,出太平洋,然后从海到陆。所以看到中美大博弈几乎全方位,包括中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其实也是中美大博弈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万俊:那既然丝路经济带这么重要,您能不能分析一下它具备哪些条件,或者是优势,或者不足呢?

石齐平:这个问题我们广告之后进一步分解。

《石评大财经》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石齐平

首播时间:(周四)19:20—19:55

重播时间:(周五)06:00—06:35 11:25—12:00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第6篇

六大工程

发布时间:2014-05-23 14:32:06

来源:中国甘肃网

省委、省政府日前正式印发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这份宏伟建设蓝图旨在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推进我省与中亚西亚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

《方案》从交通、能源、产业、经贸、文化旅游、对外合作、民间交流等多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划,并明确了牵头部门单位,以期推进甘肃省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把甘肃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

发展目标:向中亚西亚进出口额占全省进出口总值20%以上

《方案》提出,要充分发挥我省的地理区位、历史文化、资源能源和产业基础等优势,紧紧围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着力构建兰州新区、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中国丝绸之路博览会”三大战略平台。重点推进道路互联互通、经贸技术交流、产业对接合作、经济新增长极、人文交流合作、战略平台建设等六大工程,进一步提升兰(州)白(银)、酒(泉)嘉(峪关)、金(昌)武(威)、平(凉)庆(阳)、天水、定西、张掖、敦煌等重要节点城市的支撑能力,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的黄金通道、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经贸物流的区域中心、产业合作的示范基地、人文交流的桥梁纽带。按照近期2-3年打基础、攻难点的目标,预期实现向中亚西亚进出口额占甘肃省进出口总值20%以上,直接投资、开展承包工程和外派劳务年均增长10%以上的目标。

交通支撑:开辟兰州、敦煌直飞中西亚国家航线 以沿线节点城市为支撑,把兰州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陆路进出口货物集散中心。加强与中亚西亚国家的点对点连接和直达交通,加快建设兰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兰州枢纽编组站、谋划建设西亚欧大陆桥国家列车编组站,适时开通兰州至中亚、俄罗斯、欧洲货运定期班列,增强货物运输、换装和通关能力。积极拓展国际航线,开辟兰州、敦煌直飞阿拉木图等中亚西亚国家的航班及货运航线。

提升新亚欧大陆桥甘肃段通达能力,尽快建成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兰州至宝鸡客运专线,早日开工建设张掖至兰州增建三四线,为我省和东中部地区扩大向西开放提供快速通道。加快能源战略通道建设,争取建设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三期工程,在我省建立国家能源战略储备基地。

经贸交流:争取设立面向中西亚的自由贸易区 鼓励省内企业在石油钻采和炼化设备、数控机床、电子产品、农产品等方面扩大出口,加强在中亚西亚及沿线国家的生产销售合作。组织优势企业赴中亚西亚国家举办产品和技术推介会,鼓励各类出口企业在我省设立国际贸易分支机构和生产基地,开通中亚西亚数据业务。

支持金川公司、白银公司、酒钢集团等大型企业及地勘单位参与中亚西亚国家资源勘探开发利用,建立境外原料基地或加工基地。进一步拓宽技术劳务合作渠道,建立面向中亚西亚地区的劳务培训、输转基地。加快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建设,争取设立面向中亚西亚的自由贸易区。以兰州铁路货运中心站、兰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兰州公路集装箱中心站、兰州保税物流中心为依托,建设兰州国际港务区。争取将嘉峪关机场列入国家口岸开放规划,加强马鬃山口岸恢复通关磋商工作,争取早日复关开放。

产业对接:把甘肃建成国内最大铀储备及后处理基地 充分发挥我省产业优势和潜力,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新能源、轻工建材、民族用品等产业的对接合作。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支持我省农业龙头企业和有实力的企业。在中亚西亚、中东投资现代农业,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强与中亚地区在沙尘暴预防和尘源地生态治理、荒漠化监测和防治等方面的合作,与有关国家开展荒漠化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草原湿地保护等生态项目合作,开展风能、太阳能技术交流和培训。

鼓励我省装备制造业优势企业与中亚西亚、中东欧国家开展各种产品和技术合作,加快兰石集团出城入园搬迁改造,努力扩大石油钻采炼化设备出口,在境外合作建设生产销售基地。支持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参与中亚西亚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探索在境外建设新型建材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以清真食品、民族工艺品等产业为重点,加快建设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利用中亚丰富铀矿资源,加快发展核电、核燃料生产、后处理以及核技术应用等产业,把甘肃建成国内最大的铀储备、转化、浓缩及后处理基地。

区域发展:将兰州白银打造成经济新增长极

着力推进经济新增长极工程,加快兰州白银核心经济区扩大开放,加快兰州和白银重要支点城市发展,打造以石化有色冶金为核心的中部产业群、以黄河文化为重点的文化产业旅游区、以兰州为枢纽辐射带动周边的物流集散基地,形成向东承接产业转移、向西扩大开放合作的新格局。建设河西走廊开放型经济交融带,积极推动酒泉、嘉峪关与哈密、吐鲁番共建资源性经济合作区。推进陇东南区域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陕甘宁革命老区建设。

人文交流:实施《丝路花雨》、《大梦敦煌》西进工程 充分发挥我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抓好文化软实力培育。以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为平台,创建敦煌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积极开展以丝绸之路文化为主题的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交流,扩大对中亚西亚及中东欧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出口。鼓励支持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与中亚西亚、中东欧进行合作,在敦煌建设中亚西亚民俗民间产品一条街,争取敦煌文化产业园等升级为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

扩大文化旅游合作,实施好《丝路花雨》舞剧、《大梦敦煌》等国家级文化艺术精品剧目西进工程,扩大《读者》在海外发行量和影响力。每年在中亚西亚国家举办一次“甘肃文化旅游周”活动。争取国家支持我省与丝路沿线国家互送旅游团队和出境旅游,力促世界旅游组织在敦煌设立培训基地。

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以提供奖学金、助学金等方式,吸引中亚西亚国家学生来甘肃就读,扩大留学生规模,争取在兰州建设中亚西亚国家研究中心、阿拉伯语教育基地等文化教育平台。申报中亚本土汉语教师培训基地,争取扩大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及孔子学院的招生名额。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联合开展中医药临床研究、合作成立岐黄中医学院,在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合作成立中医中心。

战略平台:邀请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参加“兰洽会” 充分发挥我省多民族聚集,与沿线国家交往久远、民心相通的优势,着力推进战略平台建设工程。举办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论坛、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彰显敦煌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努力将“兰洽会”提升为“中国丝绸之路博览会”,邀请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参加,同期组织好丝绸之路高端论坛、企业家论坛、专题峰会等活动。加强民间交流合作,继续在沿线国家新建10对以上友好省州。举办中国-中亚合作对话会,邀请中亚国家及俄罗斯、白俄罗斯、蒙古等国参加,并争取在兰州设立秘书处。办好我省驻新疆霍尔果斯商务代表处和驻白俄罗斯、伊朗商务代表处。利用国家赋予新疆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建立甘肃商品洽谈展示中心,作为我省产品“走西口”的延伸基地。

上一篇:二胎政策下母婴行业发展分析下一篇: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法律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