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语文知识点

2024-07-24

必修四语文知识点(精选6篇)

必修四语文知识点 第1篇

必修四语文知识点

一、通假字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2、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

3、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

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6、不顾思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7、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8、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9、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10、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11、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1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13、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14、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辞别。)

15、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驩”通“欢”,欢聚)

16、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17、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逮捕,拘押)

18、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员”通“圆”,直径;“尊”通“樽”,酒杯)

二、一词多义

负:①秦贪,负其强。(倚仗,凭借)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④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⑤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⑤单于使使晓武(派)(使者)

引: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援引,引用)②左右欲引相如去(牵,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调转)④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幸: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而,连词)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固:①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坚决,坚持,执意)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③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固执)

④而戍死者固十六七(本来)

⑤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坚固,特指地形险要和城郭坚固,易守难攻。)

观:①观太学(观摩学习)②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③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启窗而观(看)

征: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②咸怪其无征(证明)

③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④岁征民间(征收)

因:①因人京师(连词,表顺承关系,于是,接着)

②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介词,由,从)

③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介词,通过)

④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介词,趁、乘机)

⑤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就、因此,连词,表示顺承)

⑥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介词,通过、经由)

以: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以:在……的时候)

②匈奴以为神(把)

③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因为)

④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用)

⑤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城予赵(凭)

乃:①十年乃成(才)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然、却)

③遂乃研核阴阳(就)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辟:①连辟公府不就(征召)②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躲避)

③唇吻拿辟仁开,打开)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⑤辟邪说(排除,驳斥)⑥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制: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三、古今异义词

1、拜为上卿(被授予官职)

2、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

3、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4、请指示王(指给……看)

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离开)(亲人,包括父母和内外亲属)

6、于是相如前进击(上前进献)

7、布衣之交(平民)

8、传以示美人及左右(指秦王的嫔妃)(指近臣和侍从)

9、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扬言,到处说)

10、汉亦留之以相当。(抵押)

11、闻汉天子甚怨卫律(痛恨)

12、皆为陛下所成就。(栽培,提拔)

13、我丈人行也。(老人,长辈)

14、欲因此时降武。(趁这时)

15、独有女弟二人(妹妹。今一般不连用。)

16、且陛下春秋高(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17、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18、稍迁至移中厩监(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1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财物)

2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正当、适逢)

21、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亲近的侍臣)

22、公车特征拜郎中。(特地征召)

23、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栽培,提拔)

24、扶辇下除,触柱折辕。(殿阶)

2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不应召)

2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官吏初到任)

27、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不应荐)

四、词类活用

1、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

2、左右欲刃相如(刃:名词作动词,用刀杀)

3、乃使从者衣褐(衣:名词作动词,穿)

4、而相如庭斥之(庭:通“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

5、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6、完璧归赵(完:使动用法,使……完整)

6、秦王恐其破璧(破:使动用法,使……破碎)

7、宁许以负秦曲(负:使动用法,使……承担)

8、毕礼而归之(归:使动用法,使……回去)

9、且庸人尚羞之(羞:意动用法,以……为羞耻)

10、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意动用法,以……为先;后:以……为后)

11、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1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形容词作动词,宽待)

13、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认为……壮。)

14、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弩:名词作状语,用弩弓)

14、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生得:被活捉)

15、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15、欲因此时降武(降:使……投降)

16、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膏:使动用法,使……滋润肥美)

17、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相斗)

18、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19、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苦:形容词作动词,折磨)

20、天雨雪(雨:名词作动词,下)

21、羝乳乃得归(乳:名词作动词,生子)

22、杖汉节牧羊(杖:名词作动词,执,拄)

23、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结网;檠:用檠矫正)

24、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作动词,抬,扛)

2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奇:认为……奇)

26、宦官惧其毁已,皆目共之。(目:递眼色)

五、特殊文言句式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判断句)

2、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宾语前置,以何)

3、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判断句)

4、我为赵将。(“为”,是,判断句)

5、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于”,被,被动句)

6、设九宾于廷(“于廷”,介词结构后置)

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被,被动句)

8、求人可使报秦者。

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判断句)

10、大王见臣(于)列观。(省略介词“于”)

1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留在汉的匈奴使)

12、为降虏于蛮夷。(介词结构后置,“于蛮夷”)

13、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以何见汝为”)

1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子卿尚复为谁乎”)

15、何以复加。(宾语前置句,“以何复加”)

16、信义安所见乎?[宾语前置,(您对汉朝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

17、缎王者,昆邪王姊子也。(判断句)

18、见犯乃死,重负国(“见”,被,被动句)

19、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定语后置,无罪而全家被杀的大臣有几十家.)

20、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子卿尚复为谁乎”,

您还为谁(守节)呢?)

21、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宾语前置,“未有之”)

22、后数日驿至,果地震(于)陇西。(省略介词“于”)

必修四语文学习方法

一、天天作一些阅读。

现在还有人把上学说成读书,把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称作读书人。的确,学校是一个读书的场所,读书可修身,读书可养性。语文教学,在尊重升学率和追求理想发展之间的平衡点应该是阅读。因为,只有通过阅读,学生才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只有通过阅读,学生才能脚踏实地放飞梦想;只有通过阅读,学生才能洞明世事、健全人格。缺少了占据学生全部心灵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也会变得狭窄和贫乏。

阅读的内容很多,古今中外名著,时文杂选,天文历史,诗词戏剧。每学期开学初,我都要求每位学生至少准备一本或一份课外读物,可以是《四书五经》、《三重门》、《荷马史诗》;也可以是《雪国》、《读者》、《杂文报》等等。总之,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后,自习课就等同于休息时间,就是享受精神大餐的美好时刻,他们安静的坐着,如饥似渴地吸取人类几千年来的文化营养,不一会他们就体力恢复,精神振奋,重燃学习的愿望。有了书籍还要教学生学会阅读。首先是要有选择的读,像文学名著、名人传记,外国的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卢梭、邱吉尔等伟人作品最可读。读了邱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就会惊叹他的演说具有铸造历史的非凡魅力。其次是要学会辩证思维,比如读《水浒传》,既要肯定人物仗义行侠的一面,又要看到愚忠和偏激的一面。再次是学会对比性阅读,如看了《红楼梦》和《简爱》之后,对比三位女性的性格特点,我们会发现林黛玉身上的傲气太多,薛宝钗的奴性太重,简爱则是一个柔韧与刚阳的完美结合,因为她虽地位低微,但却能语破天惊:“你我在上帝面前都有是平等的。”

二、 日日写一点感悟。

我们语文教师都有同感--成也作文败也作文。作文最能体现学生的语文水平。很多学生对作文有畏惧心理,面对作文题头脑一片空白,迫于压力就草草凑足几百字应付了事,待老师讲评读作文时又觉得这些不是司空见惯的材料吗?怎么当时我就没想到呢?可见学生脑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贮存量,只是不能按需提取出来,因此我建议并要求学生每天写札记。

众所周知很多大文豪如鲁迅、巴尔扎克就是写札记的高手,古人也说“不动笔墨不看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求学生作读书札记,一方面是可以加深读书的记忆,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记录读书的感受。写法上可以写提纲摘录内容要点和有价值的片段等;或者,把自己从文中探索到的道理用简短的文字表达出来;或者,借古论今,翻出新意。总之,样式灵活,不拘一格。

另外,提倡写日记,把作文放在最真实最深厚又是最鲜活的生活基础上,既让学生留住了似水年华,又让他们觉得作文原来是如此轻松,如此自由,甚至能让一部分同学逐渐觉得,每天写日记,如同吃饭睡觉一样,是一种生活的需要。这样,学生实际上就进入了一种很理想的写作境界。

三、 人人练出色口才。

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以便让学生对各种角色有切身体会,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正在处理一些至关重要的实际问题,从而积极思考,热烈发言,主动阐述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独到见解。如让学生当商品推销员,介绍商品的功能,看谁的口才好,能够让顾客高兴地买下你所推荐的产品。这样在锻炼学生口才与表演能力时,又锻炼了学生写说明文的能力。总之,要走近社会与生活,通过寻找学生有兴趣的话题,来诱开学生紧闭的嘴巴。

曾有人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先得有一桶水”,然而给学生一杯水终究是一杯水,让他们掌握多读、多写、多说的学习方法,实际上是帮他们找到一条生生不息的奔河,尽管这条河弯曲多折,但只要有决心和毅力,一定能够享受到河流的清凉和乐趣。

总之,语文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多读、多写、多说是最简单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天天作一些阅读,日日写一点感悟,人人练出色口才,就能达到“语文学得好,天下路好走!”的境界。

必修四语文学习技巧

一、 集合法

就是把含有相同特点的词语集合在一起,进行积累掌握的方法。

1、 可以把含有相同部分的词语集合在一起,如:天长地久、天高地厚、天昏地暗等,都是以“天”字开头。

2、 可以把用反义词组成的词语集合在一起,如:声东击西、大惊小怪、出生入死等。

3、 可以把重叠的词语(我们学过的aabb式)集合在一起积累,如:浩浩荡荡、冒冒失失、隐隐约约、家家户户等。

二、 接龙法

就是把一词的词尾同另一词的词头接起来的积累词语的一种方法。如:光明正大——大同小异——异曲同工——工工整整……这种方法还有利于培养积累词语的兴趣,寓学于游戏之中。

必修四语文知识点 第2篇

1、字词

煎熬、束缚、歧视、压榨、兑现缔造、履行、侈谈、磐石、飓风

蜕变、赎罪、真谛、匿迹、坎坷祈祷、巍峨、蜿蜒

2、成语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义愤。

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必修四语文知识点 第3篇

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以文学作品为主, 一旦脱离了文本, 抛弃文本, 出现“非语文”化, 就脱离了文学的轨道, 导致语文阅读教学缺乏应有的广度与深度。收集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论文, 可以发现, 自2005年以来, 明确关注文本的论文数量在悄然增加。有声音开始呼吁语文课程向文本的回归[1], 一些研究者还进行了语文课程文本缺席现状调查和语文课程文本价值研究报告[2]。

综观中外语文阅读教学, 大家都在寻求一条路子———实现学生、文本、社会 (生活) 、作者四者的协调。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载体, 它是联系学生、社会 (生活) 、作者的纽带。于是, 我们开始思考, 试图从文本出发, 用文本互涉这样一种文艺理论来观照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试图寻找回归文本的方法。

一、文本互涉观照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文本互涉”, 又称“互文性”、“文本间性”或“文本互指性”, 它是指不同的文本之间互相指涉、互相映射, 意在强调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都是不自足的, 其意义是在与其他文本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的过程中产生的[3]。

首先, 文本互涉理论有助于高中生开展自我与文本的深层对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高中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这些对话的前提是高中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 已有了对文本的感悟。这些感悟不是凭空而来的, 也不是仅凭高中生并不丰富的生活经验就可以得到的。这个时候, 如果将一些与目标文本相关联的文本一起呈现, 一个文本解读的情境便被创立起来了。相比单一的文本, 在一个合理的文本解读情境下, 高中生与文本的对话会更加多元、深入。

其次, 文本互涉理论是基于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理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 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4], 那么, 怎样去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呢?文本互涉理论认为, 任何一个单独的文学作品都是不自足的, 其意义是在与其他文学作品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的过程中产生的。文本互涉的观点, 强调了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阅读理解的重要性。

最后, 文本互涉理论有助于高中生自身文学体系的形成。文本互涉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文本的回归, 它要求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紧扣作品, 同时利用文本互涉拓宽高中生作品解读的广度, 增加高中生作品解读的深度。它要求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关联文本, 促进高中生的探究阅读, 使学生能在语文阅读的多重对话中, 获取更为丰富、深刻的意义。在文本互涉视野下, 文学作品不再是单一个体, 而于无形之中形成了一些文本网与文本链, 它们交织在一起, 共同建构着文学体系。文本互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操作性理论的诞生, 为更好地阐释文学作品, 建构起个体自身的文学体系有着重大的意义。

用文本互涉观照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有一定前提的, 它需要教学的对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有一定抽象思维的能力。这时候的高中学生有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积累, 又在认知方面基本完成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正是抽象思维迅猛发展的时期。运用文本互涉去观照这个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 既符合学生学习的已有基础, 又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

二、文本互涉视野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文本互涉还要求教师有大量文学知识、理论知识的储备, 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随着实践的深入, 这些知识与能力, 能得到横向与纵向的不断发展。接下来我们从文本互涉的四个阶段来看具体教学的策略。

1. 文本互涉的准备阶段

文本互涉视野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是教师“教”的策略, 也是学生“学”的策略。在准备阶段, 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运用文本互涉理论协助备课

首先, 资料收集阶段。教师在课前需要收集大量的文本资料, 主要有:有关写作背景的文本、作家其他作品文本、其他作家作品文本。其中, 前面两者比较明确, 较易收集, 后者还需要通过对阅读篇目的整体把握与文本细读———找到关键词 (文本关联点) ———依据关键词找相关篇目。这当中的关键词是教师通过自我解读得到的最佳意义空间。关键词不是唯一的, 为了能引导和应对学生思维的多元, 教师应当尽可能地从多角度找到更多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是文本相互联结的纽带, 如有关意象、主题、人物、表现手法等。

其次, 提纲挈领阶段。教师依据自我解读得到的关键词, 结合搜集到的文本, 展开教学设计。用每个关键词, 构建起一个统领文本内容的纲。

[案例]以高中语文必修四中李清照的《醉花阴》这个目标文本为例, 一是需要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资料, 如果要更全面地对李清照的整个人生与诗词有所了解的话, 梁衡的《乱世中的美神》无疑是首选;二是需要细读文本, 把握最佳意义空间, 找到文本关联点。对于诗词来说, 意象很自然地成为了意义空间的最佳诠释, 文本关联点自然就离不开这些意象。通过朗诵《醉花阴》这首词, 首先可以看出醉花阴这个词牌名的选取是与词人表达的意义有关系的。而“酒”和“花”这两个典型意象, 既有优美的外在形象, 又具有丰富的内在意蕴。细读文本不难发现, 在诸多文本关联点中, 选取“花”作为发散点最为合适。词的下片, 不着一个“菊”字, 却处处在写菊, 最后作者通过以花自比升华全词, 给人带来极高的审美享受。所以,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 可以着眼于“菊”字来以小见大, 联系互涉的文本诠释整首词, 又通过互涉文本和整首词的关联来赏析菊的意象中丰富的内涵, 融入阐释的循环, 将目标文本置于文学的历史长河之中。

(2) 运用文本互涉理论引导预习

教师运用互涉引导学生预习, 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读一些互文本;也可以不呈现互文本, 提供一些打开思考的问题;或者是运用一些可以反馈学生“前理解”的问题, 便于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得更有方向。

[案例]如按上述线索备课, 可以将梁衡的《乱世中的美神》印发给学生, 让学生通过阅读归纳出李清照词作的几个阶段和代表作, 判断《醉花阴》作于哪个时期, 并说明理由。

2. 文本互涉的诱导阶段

这个阶段, 首先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紧扣文本, 诵读并独立得出具有学生个性的意义空间。其次是在要求学生对文本有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 寻找文本与文本的关联点, 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导向已经学过的知识和即将学到的知识。

(1) 剖析文本细节, 探析意义空间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注释对文本作进一步了解。包括对文本所描写的、记叙的事物了然于心。接下来, 才开始解剖细节。这一块, 从文本最基本的工具性出发, 可以简单地从字句剖析。这么一来, 每个学生在读文本、体会字句的时候, 最佳意义空间就浮现出来了。

[案例]通过师生朗诵, 在对《醉花阴》有了整体感知之后, 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注释或查阅工具书, 进一步细化了解, 比较清楚地知道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再具体深入理解, 感知哪些句子写到大家的心里去了, 以一种鉴赏交流的眼光, 引导学生打开与文本对话的心门。这个时候表现出的不同的声音, 就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全方位观照的原因。当然, 大多数学生一般会认为词中的绝妙好句是最后三句。因为最后三句可以引发学生与赵明诚好友陆德夫的共鸣, 顺利地进行背景的文本互涉。而剖析后三句最有力道在于最后一句的“瘦”字, 将“人”、“黄花”、“瘦”三者放到了一起, 把花瘦、人瘦、人花互怜和花的丰美与凋残、人的青春年少和历经坎坷、人花互比抒写得淋漓尽致, 造成了绵延不绝的美的意境。

(2) 选取关联之点, 关联互涉文本

这部分是要从意义空间里面提取出关联点, 关联互涉文本, 是找到起跳点与进行起跳的重要阶段。这是在目标文本的基础之上, 找到文本生长点, 开始生长的过程。

[案例]从“人”、“黄花”、“瘦”三者中提取出菊的意象。原因在于, 下片虽不着一字, 却写尽菊的风流。由“东篱”引得学生从记忆里调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自得, 与李清照抱守黄昏的孤独寂寥、清酒一杯形成强烈的对比。“把酒”又引出重阳佳节五大习俗之一———饮菊花酒, 正是佳节正浓, 人却离散。“暗香”引出“暗香浮动月黄昏”, 黄昏时候菊花的香气正和着这辛辣的酒和缱绻的愁绪陪伴在女词人的身边, 深沉的情感呼之欲出。由“黄花”引出《礼记·日令》:“季秋之月, 菊有黄花。”在将暗写菊花挑明之后, 抛出问题:“为何李清照要如此含蓄而又浓重地写菊呢?”带给学生无尽的联想和思考。

3. 文本互涉的交融阶段

这个阶段是文本互涉的核心阶段, 是在关联文本的基础之上, 对文本的审美空间、文化意旨、生活哲理作进一步的挖掘。

(1) 文学文本互涉, 对话目标文本

文学文本的互涉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横向的文本互涉, 一个是纵向的文本互涉。其中, 横向的文本互涉体现在:一是目标文本与同一作家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互涉, 二是目标文本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文学作品互涉。纵向文本互涉体现在:一是同一作家的历时的文学作品与目标文本的互涉;二是整个文学史上的作品与目标文本的互涉。这种互涉, 是利用文本与文本的对话, 来启迪我们的思想, 揭示文本的隐秘意义。横向主要是通过同时代文本间的相互比较来对目标文本进行解释, 纵向主要是通过探寻文学源与流的关系来对目标文本进行解释。

[案例]纵向从《礼记·日令》开始解释菊花被称为黄花的来历, 联系到东晋对写菊颇有造诣的陶渊明《饮酒》一诗。高中生大都已经熟知此诗写的是一种闲适的心境, 可以看出李清照表面东篱把酒, 表现的是一种闲适的心情, 真的是闲适吗?不, 那只是表面的, 因为有上片的“愁永昼”, 半夜失眠“凉初透”, 有“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所以她闲却并不“适”, 体现了闲适为表象, 因闲不适而愁的真象。

(2) 生活文本互涉, 升华文本境界

可以互涉的文本, 不仅仅是文学文本, 还包括生活中的一些文化文本。从生活文本的角度来观照目标文本可以让语文阅读教学落到实处, 让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存在于书本中文学作品的知识, 也是启发和指涉他们当下乃至今后的人生意义的知识。这样, 解读文本的境界由工具境界、鉴赏的审美境界上升到文化的境界。

[案例]词中一开始就提到了“愁”, 李清照愁的是什么呢?结合这首词写作的时间———重阳佳节, 九月九日, 联系到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每逢佳节倍思亲”, 突出重阳节在古代是一个很受重视的节日, 在这里可以互涉到重阳佳节的文化生活文本, 包括重阳佳节的来历, 感受重阳菊花之盛, 庆祝之盛, 顺带提到重阳佳节习俗:亲人团聚, 登高, 饮菊花酒, 赏菊, 插茱萸, 等等。可以看到李清照虽然只是点了一下“佳节又重阳”, 却隐含了她因无法与丈夫团聚的相思之苦。简单的文本之下, 实质上包含的是深层的人类共同情感, 联系到重大的节日, 人们都希望家人团聚, 那是传统从古至今对人类情感的召唤。教师顺理成章地通过联系生活, 引导学生怎样去看待我们司空见惯的人类文化, 以广阔的视野和具有包容力的心态去重新审视和理解自己身边的一切人和事。

(3) 背景文本互涉, 反观文本意涵

这部分实质上是教师通过上述种种的文本互涉, 最终回到目标文本试图表达的意涵。通过反观整个过程, 结合背景文本观照目标文本, 能够让目标文本的表意在合情合理的基础上呈现出更深层的内涵。

[案例]结合背景文本, 明了李清照写这首词, 是要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明诚。那么李清照要传达些什么呢?这个时候, 很多学生已经会想到相思之愁了, 但还不止。回到刚开始提出的问题:“为何李清照要如此含蓄而又浓重地写菊?”最后一句“人比黄花瘦”, 实质在以花喻人。花的特点从表面看, 就是一个字“瘦”, 李清照为何要说自己瘦?结合李清照因“新来瘦”,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人比黄花瘦”被称为三瘦词人, 联系三首词, 可见, 她爱写瘦, 是因愁而瘦, 实为写愁, 而这愁之中又有美。所以李清照传达给丈夫的是带着淡淡相思之愁的美丽女子形象。

4. 文本互涉的巩固阶段

(1) 课堂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主要是让学生理清思路, 对课堂上教师的分析和自己的感悟作自我总结, 构建自我心中的文本网链, 为以后的文本解读牵线搭桥。

[案例]学生根据教师的分析和自己的感悟, 绘制一幅结构图, 用关联点, 将相关文本之间的联系描绘出来, 并根据绘制的图, 谈谈自己的想法。

(2) 课后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回顾课上教师通过文本互涉解读文学作品的思路, 启发他们探究文学奥秘, 逐渐掌握文本互涉的学习策略。

[案例]由淡淡愁绪的女子, 我们不难想到戴望舒的《雨巷》中结着愁绪的姑娘, 请你试着找出其他文学作品中与此相似的意象, 试着分析一下为什么文人会钟情于这种意象?可以试着去寻找这种意象的源头与衍变, 探究人们的文化心理与审美心理。

三、结语

本研究通过案例, 介绍文本互涉视野下语文阅读教学的可操作性策略, 旨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准备阶段、诱导阶段、互涉阶段、巩固阶段, 将目标文本放在相互关联的文本群中, 通过文本之间的相互指涉, 解读出文本的隐含意义, 实现关注作家、社会生活、文化的多元、深层解读, 希望能培养学生在阅读文本方面的探究能力, 形成个人在信息社会中, 能够利用多种文本充分解读、深入探究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惠君.新课程理念下文本解读的三大策略[J].教学与管理, 2007 (12) .

[2]安玫.语文课程文本价值研究报告[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9 (3) .

[3]李小坤, 庞继贤.互文性:缘起、本质与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7) .

必修四语文知识点 第4篇

【关键词】 熟读成诵 知人论世 意象入手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49-02

一、读 ——利用早读 熟读成诵

在我学校,历来都重视早读课。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黄金时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朱作仁语);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而学诗词当然要从读开始,更应充分利用早读课这一黄金时段了。教师应重视这一环节,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吟”可见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早读课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读,通过读去体味诗词中的韵味。达到强记效果。当然,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而指导朗读时应注意强调以下几点:一是要学生在朗读时读准音,放得开,尽情投入;二是要读对诗词的节奏,当然老师要讲解一些关于节奏的知识,例如从音和意上划分,五言七言朗读的一般规律等等;三是要溶入感情,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当然这也要随感受力的提高而逐步达成。相信在读之中,学生定能对诗词有一定的感悟。

在教学中,再采用读思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一读解决一问题的模式。例如,一读诗词,读准音;二读诗词,读准节奏;三读诗词,弄明诗词意;四读诗词,体会情感……这样,能使教学显得思路清晰,有条不紊,也较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设计的问题是逐步深入的,符合了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所以收到了较理想的课堂效果。

二、知——知人论世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知人论世”是说要读懂前人的作品,就应该知晓作者的身份、思想、经历、家世……应该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及作品产生的具体背景。“知人”“论世”两个问题互相独立而又紧密相联。知人必须从作家的家庭、身世、个性把握入手,这样才能准确理解作家不同时期不同思想風格的作品,才能更好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明白表现出来的思想以及隐含于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而作家在家庭以及个人生活的轨迹又不能脱离他当时所处的社会时代这个大背景。

而本单元的四位词人创作风格与他门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密不可分。

可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为例。她生于名宦书香之家,自小便有诗名。十八岁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共同切磋诗文,研究金石,情趣相投,生活美满。四十四岁靖康难起,夫妇南渡避难,明诚途中暴病身亡,所带古玩珍藏亦丧失殆尽。她孑然一身,在辗转流离中度过了凄苦的晚年。这一切都可在她的词里得到印证。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写少女少妇生活,反映了她对理想和情愫的追求。 词中事、景、情融为一体,全词活泼明快,风趣横生,洋溢着欢愉的情韵。表现了词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抒发了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后期的词反映了词人饱经风霜的凄苦和坚韧不屈的生活意志,且或隐或显地寄寓着家国之痛,故土之思。

最值得注意的是《声声慢》。但若你不了解李清照此时正值国破、家亡、夫死、物散等不幸的变故向她袭来之时,你是不能准确理解开篇连下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如泣如诉,心神不宁,若有所失的妇人形态。接着通过把酒、望雁、看花、听雨等一系列生活场景的描绘,具体地展现她的凄苦情怀。结句煞得非常之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中抒写的愁,虽然是个人的愁,但如果联系词人所处的时代来看,其典型意义就在于个人遭遇与国家的危亡、民族的苦难息息相通。

同样讲辛弃疾,你不了解他,读他的词,很难得味。

而这些时代背景需要学生预习时,应做好积累。老师再进行必要的补充。

三 、悟——意象入手感悟情感

“诗言志”,从而确定了诗词的基本功能即是抒情;而抒情的方式又往往离不开“情景交融”,这里必然涉及外在的“景 ”、“物”,我们统称它们为“物象”。实际上,“物象”除了自身的特征外,并无多少特殊的含义,只有当它们落入诗人的眼帘之内,它们才算有了生命,有了灵性,它们才能被称为“意象”,于是进一步构成了诗词的基本元素,成为我们体察诗人情绪、情感、情怀的一座桥梁。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在本单元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从意象入手感悟情感。课后要求归纳意象象征义。本单元出现的意象: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杨柳、长亭、 酒;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残月、 鸿雁、莼羹鲈脍、楼头、佳节重阳;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流水、大江、水、落日、黄昏、暮蔼、烟波、西风;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黄花以及吴钩、风雨……

当然意象寓意理解后,还应根据具体的语境来赏析,否则给人支离破碎之感。就像一个故事所说的:太子丹认为荆轲是刺秦的最佳人选,因而太子丹对荆轲可是够好的,他听曲子,歌女弹的好,只说了句“好一双玉手啊”,转身,太子丹就派人把那人手砍下来,端给了荆轲。那是极为恐怖的事。

我们语文老师在平时的诗歌鉴赏教学中应有的放矢,了解诗词内容结合学生的鉴赏水平,有效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古诗词的海洋在可以肆意的畅游。

参考资料:

[1]《千秋一寸心》(周如昌 著 中华书局).

[2]《名家读唐宋词》(西渡编).

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提纲 第5篇

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

3)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议论文阅读

1、找准论点

标题、开头、篇末、不明显需精练概括。还可以通过分析论据来找论点。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或者分析题目,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证话题,作者对论题的看法就是中心论点。

2、分析论据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考点:补充一个论据。(要紧扣论点,选取真实典型的事例)

3、明确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道理论证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论据的,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对比论证一般须找出正反两方面的论述。

考点:分析论证的作用

1.指明所用的论证方法;

2.分析该论证方法证明了作者的哪个观点。(一般是本段的中心句(段首)或所采用论证方法的前一句)

3.论证结构:

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沦--结论)。

4.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概括性)。

5.议论文一般开头由某件事、一则名言、寓言故事等生发议论。

所以它们的作用是:作为引子,引出论证的话题。

6.议论文常用设问句作过渡,反问句式以示强调。

(1)设问(手法)句的作用:吸引读者注意,启发读者去思考,发人深思。(2)反问(手法)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强调作者的观点,发人深思。

修辞作用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高中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第6篇

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词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词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柳永词两首》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佑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1、《望海潮》是描写北宋时期杭州繁盛景象的词。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词的下片描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词作以铺叙见长。

首先,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总领全篇,概括介绍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然后分别从“形胜”“都会”和“繁华”三个方面铺开叙述:“烟柳画桥”之中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人烟阜盛;“云树”“堤沙”之外惊涛拍岸,汹涌壮观;都市街衢,珠宝遍陈,普通人家,披罗着锦,满目奢华景象。

过片(下片起句)之后,先描写西湖水碧山青、桂子飘香的景象,后叙羌笛横吹、菱歌互答的欢愉场景。由民众忘情山水之乐引出官员宴饮之乐,一路铺叙下来,但又不是平铺直叙,很见功力。

这是一篇投赠之作。作者路经杭州,想谒见当时出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便写了这首词。词作一方面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后,经过真宗、仁宗两朝的休养生息,确实呈现了繁荣的景象,但收笔也流露了粉饰太平、献宠官僚的味道。

2、《雨霖铃》是描写作者在长亭与情人话别的词。词作主要采用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其一,用哀景写悲情。词作开篇用“寒蝉”“长亭”“骤雨”等意象,烘托离别时凄冷沉郁的气氛。

其二,以无情衬有情。离人难舍难分,而无情的舟子却催促起航,有情人只得以泪相向,“无语凝噎”。其三,以想象未来之景诉悲情。作者用一“念”字引出离别后行人消失在烟波浩淼的楚地江天,极目远眺,一片茫然,不觉悲从中来。“良辰美景”原为欢乐愉快的场景,但是随后而来的“虚设”二字顷刻间就使欢乐之情顿然消失,而沉入到无边无际的愁伤之中,所以,这里也是“乐景写悲情”。

苏轼词两首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二名苏东坡,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一寸有余(186cm)苏轼为人豁达心胸宽广,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苏洵的大儿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1.《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念奴娇?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赤壁”的雄奇景色入手,赞扬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又联系到自己的现实处境,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结尾处“人生如梦”的感慨,是作者痛感江山依旧,人事已非,有苦闷消极的愁绪,但是作者渗透更多的是特有的豪放旷达的精神。

2.《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情调

首先表现在描写赤壁景物上。词作开篇“大江东去”,写出了长江奔腾的气象,“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由景思人,表达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思维开阔。“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写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和壮阔景象,用词刚劲,笔墨雄健。其次,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小乔初嫁了”,表现了周瑜青春年少、春风得意。“雄姿英发”描写了周瑜英姿飒爽的形态,“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表现了周瑜从容淡定,沉着应战的儒将风采。最后,表现在对与感情的抒发上。收笔有“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慨叹,流露了消极苍凉的思绪,也有祭洒江天的豪放旷达的一面。

3.《定**》的象征手法

作者借记叙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表述了自己洒脱旷达的个性,更以此表现对自己遭受政治打击而无所畏惧的愤懑和故作旷达的思想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中,隐喻遭贬后泰然自若的情绪;“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隐喻作者历经坎坷后对世事更加清醒、因而晚境或尚平坦有望的社会人生感受;“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景象,寄托隐逸江湖后就无挂累于风雨阴晴的、宠辱偕忘的超然心境

辛弃疾词两首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有《稼轩长短句》

本课文所选辛弃疾的两首词,主题相同,都表现了作者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和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总体风格是雄健、豪放。都大量使用了历史典故,借古讽今。

《永遇乐》是晚期作品,辛弃疾当时以65岁的高龄在镇江任职,他本以为可以积极备战,积蓄军事力量,但很快发现韩侂胄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于是,作者有了更多的悲愤。可见,他早期的作品多些昂扬、激奋;晚期作品则转向了苍劲、悲壮。

同为豪放派的词人,苏轼与辛弃疾的风格也同中有异。苏轼天性忠爱,自如畅达;辛弃疾气势沉雄,豪壮悲愤。苏轼词风旷达,辛弃疾词风豪健。评论者总是将苏、辛并称,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李清照词两首

李清照(1084~约1155)中国宋代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为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李清照的《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今仅存四印斋本《漱玉词》1卷。

1.《醉花阴》三处意境赏析

其一:“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以“薄雾”“浓云”两意象开头,勾画出了暗淡阴沉的天气,烘托出沉郁的气氛,在这样的气氛里,独守空闺,备觉无聊,度日如年,所以说“永昼”,这“愁”的情绪就自然带出。愁绪难以排解,只好点燃香炉中的瑞脑,来消磨难熬的时光。至此,虽然没有言明,作者思念夫君的感情,借助环境已经表现出来。

其二:“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选用“玉枕”“纱厨”两意象,表明深秋长夜难耐,孤枕难眠。“半夜”直接点明就寝时间和辗转反侧的的情状。着一“凉”,不但写出了秋气的萧瑟,更写出了诗人心境的凄冷。

其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销魂”二字是直言夫妻伤别之愁,是主旨流露处。接着,转而作含蓄形象的描写。西风卷动珠帘,帘内闪现一位愁思缠绵的少妇,她玉肌消减,身段柔弱,比起帘外秋风里振颤的菊花,更为弱不禁风了。作者以菊自比,一方面显示自己的芳华和清雅,另一方面,暗示在别离后的憔悴和期待。可谓和婉清雅,新颖别致。

2.《声声慢》两处叠音词赏析

其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起首三句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寻寻觅觅”,反映了作者心中有所失落的精神状态。环境孤寂,心情空虚,无可派遣,无所依托,就好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般。“冷冷清清”,这既是作者所处的环境使然,也是作者的心境使然,常言说“人悲物亦悲”,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暗淡天光的。“凄凄惨惨戚戚”,属于心理活动的描写。“寻觅”句重点写行为,“冷清”句重点写环境,“凄惨”句重点写心境,三个层次的内容依次递进,内心的伤痛之情逐一揭示,这就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感情基调,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

上一篇:遴选考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从“我”做起下一篇:新桥小学三四年级趣味数学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