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

2024-06-20

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精选7篇)

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 第1篇

1.1新生命的诞生

——雅文教育

一、精子和卵细胞

精子由睾丸产生,一个健康的成年男子,一天可产生上亿个精子。精子大小约为0.05毫米。

卵子由卵巢产生,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卵细胞。卵的直径约为0.1毫米,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

二、人的生殖系统

男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

睾丸—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激素。

附睾—储藏精子,使精子成熟。

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分泌粘液

前列腺—分泌粘液

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

卵巢——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

子宫——孕育新生命的场所。

三、受精和妊娠

受精概念:

妊娠:受精卵形成后,一面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一面沿输卵管下移,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妊娠)。

怀孕初期,有的孕妇会出现呕吐、厌食、晕眩等现象。

四、胚胎的发育

胚胎与母亲靠_____相联系。胎盘的结构特点是______。母亲血液中的营养和氧通过_____进入胚胎;胚胎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_____进入母亲的血液,最后由母亲的排泄系统排出体外。胚胎被____包围。这对胚胎有保护作用。

五.分娩和养育

三个阶段:

婴儿刚出生时要大哭一声,否则,就可能会死亡。这一声对婴儿起什么作用?

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 第2篇

2.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正确记录 实验现象和 所测数据,并进行分析,作出结论。

3.单凭人体感官对事物做出的判断是 有局限性的。

4.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5.长度的单位是 米 ,体积的常用单位是 立方米,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 升和毫升 。

6.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7.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前要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选用合适的工具)

1) 放正确: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

2) 看正确:读数时视线要跟尺面垂直,不可斜视,若斜视就会偏大或者偏小

3)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再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准确值+估计值)

4) 记正确: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后面要注明所用的单位。

7.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实验室测量液体体积用量筒 或量杯 ,读数时视线应与 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8.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排水法)

9.在使用一把刻度尺前先要找到它的a零刻度线、b测量范围(最大刻度、量程)、c最小刻度

10.物体的 冷热程度 称为温度。12.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 液体的热胀冷缩

11.温度计的结构有哪些?(①玻璃泡、②玻璃管、③液体)

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 第3篇

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养.浙教版《科学》教材编入的实验不仅在数量上比旧教材多, 而且实验的内容取材新颖、贴近生活、生动活泼、趣味性强、材料易找、操作简便, 更适合在各校普遍实施.

但在实验教学中, 实验有效性和教材本身的意图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实验课是为做实验而实验, 而忘了这个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应起的作用, 特别是大量的课堂实验教学未能充分发挥实验应有的功能, 造成实验效果低下.

一、教材实验有效性的现状

人们往往把有效教学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知识”.简单地认为“分数高就是最有效”.事实上, 所谓“有效”, 是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 学生实际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

科学课程改革之初, 我们常常为科学课中的变化而惊喜:实验多了, 课堂上的对话多了, 学生也活跃起来了.但在“活跃的课堂”背后, 实验教学开展情况如何?学生学得如何?是否发挥了其应有的功能?带着这些疑问, 近一年来, 我们设计了“科学教材实验完成情况的教师调查表”对我校的七、八年级实验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我们认为, 实验教学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

1.实验内容和形式的选择盲目

无论课本中的实验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 都是严格按教材中的方案执行, 教师缺乏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甄别和整合的能力;对教材中的实验方案麻木迷信, 缺乏修改和完善的勇气.实验的方式选择无原则, 一味强调让学生动手, 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严密性的培养.出现学生分组实验一定就比演示实验效果好的极端化认识;出现了逢公开课必有分组实验的现象, 有明显的“赶时髦”倾向.甚至认为一节课缺少了学生分组实验就不是新课程, 就不能体现科学的探究本质.

2.实验教学中缺少有效的教学策略

(1) 演示实验缺少层次性, 不利于实验功能的发挥.对于同一概念或规律的多个演示实验, 常未作出精心的选择和有序安排.

(2) 演示实验的设计太巧妙, 实验结果总在预料中, 使学生的思维未真正参与到实验中.

(3) 学生分组实验出现了两个极端现象:机械式的探究和放羊式的探究.

(4) 实验结果和数据的处理不当.当一些实验出现与“课堂要求”不符的意外现象时, 教师往往回避, 将学生的感受放在一边.这样我们的课堂看起来是完整的、高效的, 但实际上却失去了许多极具价值的课堂生成资源, 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因此课堂教学仍是低效的.

3.实验装置缺乏改进与创新

实验装备是实验教学顺利成功的保障, 没有合适的实验器材就很难令实验教学高效.例如导体和绝缘体相互转化的实验, 教材以玻璃为材料, 用酒精喷灯加热.如果改用热敏电阻代替玻璃, 用火柴点燃, 实验现象就十分明显.

二、问题实验的改进对策

科学课程的目标是提高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实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 还能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复杂的互动关系,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体验和养成科学思维方式, 初步形成科学精神.

(一) 合理选择和安排实验内容及实验形式

实验教学如何提高效益?首先要问这个实验有没有必要做?如果对于学生在生活中有着大量生活体验的且学生的认识是没有偏差的现象, 学生用其生活经验再加上简单的逻辑推理就能一目了然的, 就没有必要再花时间去重复、去验证, 否则就是徒劳的.

案例1:《血管阻塞对血液流动的影响》的实验, 其目标是利用血管栓塞模型模拟胆固醇等脂类物质在血管壁堆积对血液流动的影响, 而实际上学生只要看图就能明白胆固醇等脂类物质在血管壁堆积会导致血液流动减慢, 如果我们不考虑教学实际安排一节课进行探究, 那么只能是劳民伤财.

当然, 在实验形式的选择上, 更要注意切合教学实际, 不是只有分组实验就是最好的.

(二) 优化实验教学程序

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实验发挥最大功效的保证, 影响实验教学效率的因素除了实验内容和实验方式之外, 还与实验教学程序的优化有关.

1.巧用实验纠正学生错误的前概念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生的学习是新知识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通过同化而实现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也把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强调到十分重要的位置, 他说:“如果让我把教育心理学归为一句话, 吾将一言以蔽之, 那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些什么, 并因此教学.”建构主义强调“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前概念是原有认知中的一部分, 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一种资源, 但它并非全是正确的.在科学教学中, 教师应该注重了解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 把它作为让学生理解新知识的“生长点”, 引导学生从原有的前概念中生长出新的科学概念.

案例2:在上《力的存在》这节课时, 学生往往认为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力的相互性, 而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就没有力的相互性.举例磁铁能吸引铁钉, 并追问学生:铁钉能否吸引磁铁?学生往往认为不能.为解决学生头脑中的错误的前概念.我们可以演示“铁钉吸引磁铁”的实验, 但该实验材料要精心选择, 以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实验室提供的磁铁没有效果, 我就到市场中挑选了磁性较强的小磁铁, 再找大约10厘米左右的铁钉, 这样两者相距一定距离, 铁钉也能吸引磁铁.这就巧用实验纠正了学生错误的前概念.

2.巧用演示实验的“失败”, 激发学生积极的内驱力.

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演示, 学生观察.教师课前对实验精心准备, 确保实验万无一失, 这本来是教师教学细致严谨的好习惯, 无可厚非.但如果每次的演示实验都是一帆风顺的话, 课堂中就少了跌宕起伏的刺激, 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就会日渐衰退, 慢慢地学生就会成为纯粹的观察者, 忘了自己也是实验的参与者.

案例3:在《电生磁》的教学中, 通常情况下, 教师会先讲奥斯特发现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故事, 然后再演示奥斯特实验, 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并接受科学事实.殊不知, 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处于被动观察的地位, 学生停留在接受事实、记住实验现象的层面, 学生的思维活动量很有限.如果我们换一种教学方式, 在实验前创设悬念, 先问学生磁体在它的周围能否产生磁场, 那么不用磁体能否产生磁场?学生看了书上的介绍, 就会说通电直导线能产生磁场.教师就请学生上台演示, 结果小磁针不能转动, 学生就会陷入深思, 难道书上错了, 教师就问:“是书上错了, 还是有其他原因?如果是我们的实验操作的原因, 可能是哪方面出了问题?”学生会作出各种猜测:“可能是小磁针有问题, 可能是小磁针放置的位置有问题, 也可能是电流太小的缘故.”然后让学生用实验不断地探索问题的根源.

可见, 演示实验的失败并非都是坏事, 只要教师利用好这些发生在学生眼皮下的活生生的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鼓励学生参与解决问题, 最后在全班同学合作和努力下使实验获得成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本来就是不断尝试失败, 在失败中不断获取教训的一个曲折的探究过程.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离真实的科学更近, 同时也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内驱力.

3.注重实验与思维的结合

科学概念的形成离不开思维, 而逻辑推理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学生在实验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 进而形成科学概念.这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 不仅需要运用抽象思维, 而且需要依赖于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 依赖于各种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

案例4:曹冲称象的故事发生在公元200年, 聪明的曹冲提出的用船称大象的办法在科学测量中叫做“等量替换法”.一般人只看到曹冲帮助大人做好事这一传统美德, 却忽略了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思维方法.古希腊的阿基米德, 一开始并没有想到要设法去收集那一部分刚好由于物体的浸入而被溢出的液体, 是逻辑推理促使他进行再次实验, 从而发现了举世闻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成为伟大的数学家和科学家.

可见, 掌握一种科学思维方法比多做几道题重要得多.

(三) 不断地改进与创新实验装置

实验装备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保障, 没有合适的实验器材就很难令实验教学高效.然而, 新课程下的科学实验, 从内容、数量到形式都有较大的变化, 特别是地理、生物等边缘学科的实验大量增加.这一新的变化, 对科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要求科学教师具备改进和创新实验的意识和能力.

案例5:探究《植物蒸腾》的实验, 课本用到了水银, 水银不但有毒, 并且密度很大, 颜色不明显, 所以很难看清液面上升.我用红墨水代替水银, 为了看清上升的水柱, 我还用空气把红墨水和清水隔开.由于水的密度比水银的密度小得多, 不仅实验现象明显, 而且比较环保.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同样的课题, 用不同的实验材料, 教学效果相差甚远.选择实验, 应尽可能选择那些学生熟悉的实验材料, 使实验程序简单、现象明显, 以提高实验的效率.

(四) 正确对待实验结果和数据

实验中有时出现实验数据不准、实验现象偏差, 甚至实验失败, 这是难免的, 因为实验是在现实的环境中进行, 有许多影响实验的不确定因素是难以控制的.关键是教师要正确面对实验的误差与失败.

案例6:在《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采用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探究.当有的组在研究中发现导线切割速度越大, 电流表的指针偏转的角度越小, 从而得出了导线的切割速度越大感应电流越小这一错误的结论.教师就以学校的电流表不准确为由加以唐塞, 硬生生地把学生的实验结论推翻.此时学生纳闷、迷惑、不知所措.相反如果从能量的角度加以分析, 学生就会发现导线的切割速度越大感应电流应该越大, 从而引导学生再实验再观察, 这样学生就不难发现, 其原因是电流表指针显示电流需一段时间, 如果将两次导线的切割速度再放慢些, 便会得到正确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陈志伟、贾秀英.中学科学教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

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 第4篇

初中科学六册涉及探究实验,第一册课本中的探究实验侧重于让学生感受探究的过程,了解探究的基本特征;第二册侧重于探究方案的设计、建立假设及检验假设的方法、变量的控制和简单数据的分析、资料收集的方法和观察项目的选择、用图表来表示数据、收集证据的方法等;第三册侧重于学习推理方法、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整理、简单的变量控制、实验设计等;第四册侧重于学习科学推理方法、观察与证据收集、验证假设的实验设计、变量控制、交流与合作;第五册侧重于学习提出假设、获取信息、设计实验、数据分析、交流讨论等。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交流评价。

【学业考试中考查探究能力的重点】

一、认识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1.要深入观察,从平常生活中发现问题

2.把自己发现的问题,通过思考演变为一个具体、明确的科学探究问题

实施这一环节最简单的方法是把观察到的现象采取“问题化”。

二、提出猜想与假设的能力

解题策略:(1)确定某个变量,变动其他变量,作出假设;(2)用类比的方法扩展假设。

三、控制变量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明确目的:确定探究要解决哪几个问题。

确定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常常采取控制变量法。

选择器材:确定所需的器材

对器材的选择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实验的原理、实验器材的性能和操作的要求、实验的基本知识等。

实验步骤:表格的设计与记录,设计实验记录表格的依据是“控制变量法”。

结论:总结探究性结论时要注意:(1)紧扣探究目的,如果探究的问题是课本上的内容,结论一般符合课本上的结论;(2)叙述结论时必须先叙述控制变量,再得到另两个量之间的关系;(3)一般不要只得到“某某跟某某有关”的结论,应得到具体的关系,如“变大、变小、成正比、成反比”等。

1.控制变量法

(1)明确实验过程中的变量;(2)确定实验过程中的需变量和控制不变量;(3)如果研究对象是生物,则控制的不变量应确保生物的正常生活。

对于实验中变量无法单独存在的实验设计,通常可用归纳法或排除法。

2.归纳法

3.排除法

四、方案评价能力

1.对实验设计方案进行评估

例1.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同学们准备测量食用油的密度。他们选取的实验器材有:食用油、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小新和小杨同学分别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请在方案中空白处填空。

评估与交流:

2.对实验器材选择进行评估

练习1:小明同学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选取一个重8 N、体积0.3 dm3铝块,弹簧测力计量程是10 N、分度值是0.2 N,盐水和水。(1)写出他实验的具体方法。(2)计算说明他选取的液体(或者测力计量程)是否合适(g取10 N/kg)?

3.对实验结论进行评估

请分析回答:

(1)上述几种花、叶或果实的汁,不能用作酸碱指示剂的是_______。

(2)针对石蕊的中间色和碱性环境中颜色的不易区分,芳芳提出“石蕊可以退休了,可用紫卷心菜提取物替代”的结论,你是否同意其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

(3)芳芳想用自制的指示剂较准确地测定某土壤的酸碱度,你认为是否可行?若认为可行,请说出理由;若不行,请给出你的实验方案。

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 第5篇

教学难点

理解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教学方法

引导—探索法

教学准备

台灯、插座、灯丝烧断的灯泡、灯泡、螺丝刀、磁铁、多个黑盒(内置铁球、木块、苹果或香蕉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问1:看到什么现象?

2:导致台灯不亮的原因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许多问题引起我们的思考

如:①电饭锅没有火苗,为什么可以煮熟食物

②蚯蚓生活在土壤里,是不是靠吃土生存?

对于这些问题,你想过、但有没有研究过?你想知道该如何去研究吗?

桌上有三盏台灯,请同学上前操作台灯的使用

学生操作:一盏灯亮,有两盏灯不亮

引入课题:科学探究

二、探究活动1:台灯不亮的原因

导致台灯不亮的原因有哪些,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可能有几种假设:

可能停电了

可能开关坏了

可能插销未插好

可能灯泡坏了

……

设计方案、验证假设

学生通过思考上台操作排除故障

得出结论

由于灯丝断了、接触不良导致台灯不亮。

此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身边发生的现象,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三、探究活动2:人的脚印与人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并回答人的脚印长短与人的高矮、胖瘦、男女、大人、小孩等都存在关系。

[讨论]主要探究脚印的长度与人的身高有什么关系

问(1):谁知道自己的的身高,再用刻度尺测量一下自己的脚印

找两个同学用刻度尺测自己的脚印(鞋长度)

问(2):从这两个学生的个案能不能得出结论?

分小组讨论、回答

[强调]:还应测量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重)的身高和脚印的长度,进行统计、得出结论。

问(3):怎样记录测量数据?提出的方法有何优点?

(表格法和图象法)

记录有何优点?(便于数据处理、分析,得出结论)

如何再次检验结论是否正确?(同学间讨论交流)

学生对脚印的了解,更多的是来自书本和影视知识,属于间接经验。此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利用探究活动1总结的方法,感受脚印探究的意义,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四、探究活动3:黑盒探究实验

简述:在台灯的探究中,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台灯各部分的结构

在我们研究的脚印实验中,我们可直接测量脚印的长度。但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问题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的。

如:我们生病发烧时,不能直接观察到病变的器官,就像手里拿的黑盒子。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里面的东西,对这样的问题应如何探究呢?

最简单的方法是打开来看看,但很多东西是不能打开的。现在要运用我们的智慧和已有的知识来探究盒子里装的物体有多大?什么形状?估计是什么材料做的?……并将操作记录在表中,最后阐述自己探究的过程。

[实验]:探究盒子里装的东西。

分组实验进行黑盒探究

学生上台交流,阐述探究过程,检验推测结果

根据推测结果,思考如何使设计方案更完备。

思考:黑盒是否一定是黑的?日常生活中,有那些问题是黑盒问题?

此活动的目的是创设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利用学生对未知的好奇心,给学生更大的展示空间,并通过相互协作和交流发挥所有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评析:同学们的探究过程是在不断建立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而最后得出的结论只能说明“可能是”什么,只有打开才能证明。

举例:科学家对科学探究的过程

结束语:这节课我们通过“台灯不亮”了解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通过“脚印的研究”熟悉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又通过“黑盒”问题参与了探究的实验,我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习的科学探究方法应用到今后的学习中,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

板书设计

一、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二、一起探究

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 第6篇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地球内部圈——地壳、地幔、地核。

2、初步认识地壳处于不断运动之中,高大的山脉、海沟等地形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3、认识火山的构造、火山喷发物以及火山活动情况的分类。

4、初步认识地震的发生,了解震级、震源、震中等概念。

5、对学生进行地震灾害的国情教育,培养学生防灾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内部结构、地壳变动的证明,火山地震的活动极其分布。难点:认识地壳的变动.疑点:地球内部圈层是如何划分的依据是什么,软流层是何种状态,地壳变动会形成哪些地表形态,产生火山和地震的巨大能量来源于什么地方,火山和地震又为何呈带状分布

解决方法:利用模型; 地理专题地图; 标石(岩石)。教学准备

1、收集较多的有关地壳变动,火山喷发和地震的资料片,直观的对地球内部活动引起的地壳变动进行观察。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新课展开

二、火山

1、给出学生如下几个问题(可以板书,可以发条子):(1)火山由哪儿部分组成,喷发物主要有哪些。

(2)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何处,它们是怎样冲出地表的,岩浆冷却后变成什么?(3)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益处有哪些?(4)依图4-34说出全球的火山分布状况。(5)火山可以分为哪儿类?

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 第7篇

科学的入门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温度的测量: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质量的测量

质量常用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时间的测量 科学探究的过程 1.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2.针对问题,依据自己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建立猜测和假设 3.依据探究的目的制定探究的计划

4.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途径获取事实和证据,对假设进行检验。5.对探究的过程进行评价,并与他人讨论和交流。

观察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

生物是一类具有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等特征的物体; 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区别:植物能利用太阳光制造营养物,而动物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动物根据有无脊椎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分为体外长有毛皮,胎生的哺乳类 及 体外没有毛皮的卵生类;

卵生类又分为体外有羽毛,体温恒定的鸟类 及 体温不恒定的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 无脊椎动物分为身体多细胞类 及 身体单细胞类;

植物分为有种子的植物和没有种子的植物

有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分为被子植物 及 裸子植物; 没有种子植物分为有茎和叶分化的 及 无茎和叶分化的(藻类植物);

有茎和叶分化的分为有根的蕨类植物 和 没有根的苔藓植物,它们都用孢子繁殖;

细胞学说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即细胞构成;

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叫细胞分裂;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有的子细胞,长到与母细胞一般大小时能继续分裂;而有的子细胞则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

在细菌的细胞内看不到成形的细胞核,因此也被称为原核生物;

霉菌与细菌一样,需要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但在细胞结构上,它与植物细胞相似,有细胞核,属于真菌。(根据细胞内有无细胞核,可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植物,动物和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细胞分化成各种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群,这些细胞群就是组织;

植物的基本组织主要包括具有保护功能的保护组织,能输送物质的输导组织,能制造和储存营养物质的营养组织,起支撑和保护作用的机械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分生组织等;

在叶的表面有一层表皮,起保护作用,是一种保护组织;

在叶片的中部,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它们是植物的营养组织;

在叶脉处,有输导组织,能输送由根吸收的水分,无机盐以及由叶制造的营养组织;

人体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主要具有保护功能,有些部位的上皮细胞还有分泌和吸收物质的功能;

结缔组织具有运输,支持等多种功能;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人体的肌肉组织分为:心肌,骨骼肌,平滑肌;

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它具有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

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

人体的七大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多样的环境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生物世界;

地球与宇宙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度

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要看懂地图,先要掌握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三个地图的基本“语言”;

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我们平时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太阳表面经常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通常称为太阳活动。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人们把太阳光球层上的许多黑斑点称为太阳黑子,其实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地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国际上把天空划分为88个区域,命名为88个星座; 星图可以简明的表示出星座和恒星在天空的位置;

星等表示星星的明暗程度,星等越小星越亮。6等星是肉眼可以看到的最暗的星。冬季的星空亮星特别多。

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做月相,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我国农历中的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

行星是一种比太阳小很多的球状星体。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是木星;距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离太阳最远的是海王星;

物质的特性

像硫代硫酸钠那样,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晶体; 像松香那样,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非晶体;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也可以使一些气体在常温下液化。

液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蒸发的快慢与温度,表面积和空气流动速度有关;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在夜间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植物和其它物体表面形成露; 寒冷的冬天,地表的水蒸气在夜间温度很低时,会凝华成白色的霜;

在没有风的时候,暖湿气流(水汽)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了雾;

液体的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弱; 某些碱性物质有很强的去污能力;

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碱溶液能使其变蓝色;

上一篇:新时代教师素养的提升下一篇:新使用汉语第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