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应急办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4-07-10

区应急办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精选6篇)

区应急办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第1篇

区应急办201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区城管监督应急指挥中心(区应急办)201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3年上半年,区城管监督应急指挥中心(区应急办)(以下简称中心)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整合资源、建设“平战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的决策部署,围绕市、区折子工程和部门重点工作安排,打基础、建机制、促效能、谋长远,积极履职,深入推进,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总体运行情况

2013年截止目前,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受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249857件,结案240875,及时率96.56%,结案率99.15%;受理各类群众及企业诉求70114件,除咨询类直接回复外,分拣转办26946件,结案25739件,及时率99.86%,办结率99.96%;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发现城市管理类问题36514件,协助公安部门调取查看录像1979次,累计2067小时。

二、抓重点,求实效,市、区决策任务高效推进

今年,中心分别承担两项市、区决策任务,内容涉及“平战一体化”机制体制建设及环境秩序考核。上半年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科学分解,责任到人。明确了任务分管领导、具体措施、完成目标、责任科室、具体承办人员及完成时限,通过召开主任办公会、主管领导工作例会、科务会等形式逐级部署,层层抓落实。

(二)加强督查,确保质量。严格执行内部督查制度,专人负责任务进展的情况搜集及督查督办。建立了每周例会汇报制度、月度小结制度、季度汇报公示制度、年中总结制度等,并与具体责任的内部绩效管理相挂钩,确保任务有序推进,高质完成。

(三)措施得力,成效明显。

一是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上半年,制定下发了《2013应急管理工作要点》、《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意见的责任分解》《、关于认真做好2013应急宣教培训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抓好2013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通知》、《关于印发海淀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以及《关于建立应急宣教资料定期报送机制的通知》,为全面推进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扎实开展。

1、针对街镇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

工作力度,在《海淀报》的“我爱我家”民声专栏报道174期;设立大型公益广告牌,宣传市区热线拨打方式;开展进社区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8万份,张贴海报4000余张;开通新浪微博“中关村96181”并取得官方认证,为文明创建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搭建了重要平台。

(三)平战一体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一是进一步强化区、街、专项指挥部三级联动应急管理体系。在去年街、镇成立地区应急委的基础上,加强联系和指导,明确工作任务,规范工作流程,将各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区政府绩效考核。

二是切实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积极谋划全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组织、召开海淀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论证会、海淀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研讨会,在全区开展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自查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共规划避难场所273处,其中完成建设并设置标识牌的71处,总面积达到95.4万平方米,可疏散30.45万人,在全市位居前列。

三是广泛、深入开展社区减灾、防灾宣传教育工作。承办“2013年北京市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主会场活动”,组织2000余人参与了主会场演练观摩、展位咨询、现场互动和应急救援知识普及宣传,得到了市区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全区应急系统广泛开展了以“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应急技能”为主题的应急管理与防灾减灾系列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教效果。四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全区救灾应急预案。对海淀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海淀区突发事件灾民救助保障预案等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完善。上半年,制定并印发《北京市海淀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控与应对工作方案》,切实做到为群众释疑解惑,有效消除风险隐患,提升市民对政府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满意度;召开区应急委全会及季度公共安全形势分析会,进一步完善、健全减灾、防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和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四)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系统,严格执行事件报告、通报和信息发布制度

一是集中指挥机制。制定了《海淀区突发事件(事故)应急执行流程》及《海淀区2012年汛期应对极端天气“集中指挥”执行方案》,明确了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启动“集中指挥”的条件、流程、任务和要求。

二是信息汇集机制。起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通知》,进一步强化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统一汇集政府值班系统、监督员上报、群众来电、视频监控等常态和非常态事件信息,实现常态、应急管理无缝转换和信息的全程跟踪记录。三是协调指挥机制。以“平台对平台”、“部门对部门”、应急体系三方面为基础,建立起城市管理问题常规处置的指挥派遣机制、重要问题快速处置的指挥协调机制以及突发事件战时应急处置的指挥调度机制。

四是工作通报机制。综合分析通报城市常态运行和突发事件应对情况,增强各单位常态工作和应急工作的统筹意识,通过加强日常管理、风险排查工作,着力防范和化解突发事件(事故)。

(五)档案搜集整理工作取得较好成绩。按照区创建办总体要求,中心共提交该项指标档案材料29份(其中关于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系统12份;关于严格执行事件报告、通报和信息发布制度文件17份),上述材料作为示范材料,在内容、格式、规范等方面均受到区创建办的充分肯定。

四、圆满完成重要时期环境及应急服务保障任务

(一)圆满完成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安全管理工作

一是全面启动应急机制。成立元宵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总指挥部,区领导现场指挥,区烟花办、区应急办等20个部门开展集中值守和联合办公。区、街镇各级领导在各个禁放点位、集中燃放区域现场督导检查。

二是全面排查零售摊点安全隐患。全区以街镇为单位,组织公安派出所、安监、消防等组成联合检查组,对166个零售摊点进行了全面排查,全天检查共计出动执法检查力量664人次、260车次。

三是烟花爆竹燃放安全管理成效显著。2月9日(除夕)零时截至2月24日

(十五)24时,我区166个销售网点共销售烟花爆竹44630箱,部署安排各种防控力量63万余人,发放公开信等各类宣传材料60余万份;因烟花爆竹引发火灾9起,同比去年减少8起。

四是后续工作全力跟进。烟花爆竹全部按时回收,同时,认真总结今年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经验,为明年工作奠定基础。

(二)圆满完成全国“两会”服务保障工作任务

一是统筹部署工作。拟定《全国“两会”期间应急保障工作方案》,并通过应急委全会和一季度全区安全形势分析会方式,以应急委的名义向全区下发。

二是强化值守应急。在中心机关加强人员配备,强化值守工作的基础上,通过800兆电台加强对全区各单位值守应急工作的检查督促。

三是深入一线督查。组成专项督查小组,对重点区域进行一线督查,“两会”期间累计组织督查22次,撰写督查简报若干。四是强化诉求办理。“两会”期间,坚持“快速反应、紧急报送、快速处置、及时反馈”的诉求办理原则,提高处置等级,第一时间作出反应,高效协调处理;强化民情信息的收集反馈,编发《维稳情况日报》21期,搜集社会舆情信息60余条,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两会”期间(2.25-3.20),累计受理群众和企业诉求10090件,同比增长108.56%,及时妥善处置涉及维稳诉求81件次。

五、充分履职,创新求实,新增重点工作任务稳步推进、有序开展

(一)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任务高效推进、成效明显

中心全面落实海淀区委区政府关于《海淀区关于深化社会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街、镇统筹协调能力,深入推进网格化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指示精神,结合职能职责和任务分工,“五项机制”快速、高效推进系统平台建设。一是建立项目管理机制。在全面梳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系统流程的基础上,统筹安排人员,按照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组成由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信息化城市管理、应急指挥和项目建设方组成的系统开发、数据采集、政务服务、质量监控等四个工作小组,建立了项目管理和运行机制,各项目开发和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建立例会会商机制。每周召开平台建设工作推进例会,按照区网格化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拟定的建设方向、整体目标及顶层设计,结合平台建设的需求,总结进展,分析问题,明确任务,倒排工期,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三是建立问题督办机制。着力抓好项目建设的过程监控和质量监控,完善问题督办工作机制。一是责成监理公司按照合同要求实施全程监理;二是专人全程跟进,对项目建设的质量和进度进行管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三是实行技术人员驻场服务方式,确保问题及时沟通,及时解决。

四是建立信息通报机制。一是制发《会议纪要》11期,明确议定事项、重申工作要求、规范工作流程、保障工作进度;二是编发数据统计周报17期,汇总阶段性主要工作情况,明确后续工作方向,对平台数据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领导决策及后续工作进展提供数据支撑。五是建立同步培训机制。统筹安排技术开发公司对应用软件系统进行阶段性测试,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同时,制定并完善业务培训计划,分五个片区对区属部门和街镇进行应用软件系统操作和维护培训,确保正式上线运行顺畅。

目前,网格化信息平台已基本完成各项建设指标,涵盖643个网格、6706名下沉工作力量、名称编码、矢量地图、网格事件分类标准、“人、地、物、组织”等数据标准,收录实有人口信息3989731条,基础数据库构架已搭建完毕,已完全能够支撑全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业务的正常运行,将于7月1日上线试运行。

区应急办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第2篇

2012年上半年,中心应急办在中心党委的领导下,在各所、科、室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切实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为保障我市人民群众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较好的完成了上半年工作任务。

一、进一步加强了卫生应急预案建设

为规范中心应急管理工作,提高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及突发事件的能力,应急办不断收集、补充、完善中心卫生应急预案汇编,现预案汇编共收集国家、省市级各类应急预案及技术方案71个。分别为:法律法规类预案13个、传染病类预案25个、食品安全类预案5个、自然灾害类预案8个、不明原因与生物恐怖类预案4个、其他各类技术方案及预案16个。

二、进一步加强了卫生应急体制建设

1、中心卫生应急队伍建设

认真落实卫生应急目标责任制,设立了卫生应急办公室,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2012年3月重新调整了卫生应急小分队,调整后的应急小分队共有4支,队员20名,承担了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核辐射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采样和检测、现场消毒杀虫等应急处置工作。

2、全市卫生应急网络建设

积极指导九个县市区和十四个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卫生应急工作。初步形成了宜昌市卫生应急网络。

九个县市区疾控中心都成立了卫生应急领导小组,组建了卫生应急小分队。其中,宜都市、远安县、五峰县、兴山县独立设置了应急

办。枝江市、当阳市、长阳县、秭归县、夷陵区指定了卫生应急负责人。

十四个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成立了卫生应急领导小组,设立了卫生应急联络人,组建了3~5人的卫生应急小分队。

三、进一步加强了卫生应急机制建设

(一)12320电话值守

我市12320热线电话担负着公共卫生问题公益咨询、突发疫情报告、公共卫生问题投诉等职能,责任重大。中心应急办继续认真落实24小时值守制度,结合实际情况,调整了值守安排,修订完善了值守制度。1~5月份接听电话1400余人次,内容涉及医药卫生、政策法规、举报投诉和疫情报告等多方面。无漏接电话和不满投诉。通过12320电话咨询解答,普及了手足口病、狂犬病、艾滋病、结核病等疾病防控知识,方便了广大群众进行预防接种咨询服务。

(二)应急管理制度建设

完善了《应急办工作职责及主任职责》、《宜昌市疾控中心应急小分队出警程序》、《宜昌市疾控中心应急队伍管理办法》、《宜昌市突发疫情应急处理网络图》、《宜昌市疾控中心应急物质管理办法》、《宜昌市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规范》、《宜昌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现场处理程序》、《12320公共卫生与公益电话值班员工作规范》、《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值班制度》、《12320值班室设备管理制度》等工作制度。更新了卫生应急联络基础资料,加强了与各相关单位的联系。

(三)卫生应急督导检查

上半年进行了卫生应急督导检查1次,检查对象主要是城区十四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机构。

(四)卫生应急知识培训

1-5月召开卫生应急培训会议五期,参与会议培训人数共计110余人。分别是:3月23日举办了12320值班人员应急知识培训会议,会上对12320呼叫受理系统软件操作、12320工作流程与疫情处理进行了讲解培训,对象主要是中心12320值班人员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3月31日召开了卫生应急知识培训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学习食物中毒疫情处置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培训对象为应急小分队队员、12320值班人员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4月6日召开了卫生应急暨食物中毒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会议,会议内容主要是分析点评近期发生的一起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处置,参会人员主要为全体卫生应急队员及相关所科室负责人。

(五)应急物质储备

根据卫生部《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参考目录(试行)》(卫办应急发〔2008〕207号),中心储备传染病控制类装备应急物质52种,队伍保障类装备28种,总价值约为45万元。中心应急办每个季度对应急物质管理工作核查一次。

(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相关信息处置

2011年1-5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报告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3类 5起,报告发病人数为289例,无死亡病例。宜昌城区无甲、乙类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报。5起事件均为呼吸道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种为流行性腮腺炎及流行性感冒,发病时间集中在3月份,发病地点大部分为小学。5起事件均得到及时处置和有效控制。

四、进一步加强了卫生应急法制建设

区应急办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第3篇

2011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号) 精神及其有关实施意见的要求, 以提高应急能力为中心, 以建设更加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为重点, 以7个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建设为先导, 强化责任落实、工作落实、政策落实、措施落实, 大力推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基层基础, 全面提升防范和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 为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作出更大贡献, 为“十二五”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事业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区应急办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第4篇

随着上半年美术品拍卖成交额接近63亿美元的风头,整个艺术市场已经超越了2007年到2008年的顶峰时期。仅2011年上半年所创下的拍卖成交额已经超过了2009年一整年的总额。相比2010年上半年,艺术市场拍卖成交总额增长34%,如此令人意外的涨势归功于中国市场的异军突起和百年市场的结构选择。

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美术品拍卖第一大市场,2011年上半年,此项殊荣得以巩固。凭借22亿美元的拍卖成交总额,中国名列英国和美国之前,排名第一(英国和美国的拍卖交易总额分别为16亿美元和14亿美元)。2008年,佳士得和苏富比占到市场份额的72%,但是在今年上半年,这对拍卖巨头失去部分市场份额,仅占到市场的53%。虽然这两家拍卖行仍然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但是他们所获得的收益在中国市场已经不足以保全他们龙头老大的地位:全球十大拍卖行中的七家拍卖行史无前例地将重心放在中国市场,也颠覆了近四十年来的竞争顺序。

摆脱2009年拍卖行危机的战略依旧在执行。取消保底金额,需求和供应调解都创造了上半年历史性的最低流拍率。凭借仅有34%的流拍率,突破了 2006年35%的底线(2006年正值艺术市场投机浪潮鼎盛时期,几乎所有的拍品都以超高价格被拍卖)。艺术市场的调整也同样注意到了拍品叫价和合理价格之间的平衡点。2008年上半年,仅有66%的拍品估价在5000美元以下,但在2011年上半年,这个数据达到了72%。

拍品的最高估价也同样左右了叫价趋势,3年前,仅有73%估价百万美元以上的拍品找到了新主人,而在2011年上半年超过84%估价在一百万或以上的艺术品被拍走。总体而言,从一月到六月,不下944件作品超过了百万美元门槛,这比2008年上半年多出了200件,因此今年上半年成为艺术市场有史以来涨势最迅速的六个月。

2008年,艺术品价格随着金融风潮的席卷迅速提高,但随着几个月后金融市场的土崩瓦解,艺术市场开始急转直下,价格在16个月内暴跌31%。整个市场急需中国和全球拍卖行激进战略的迸发,以此重新将买家请回拍卖行。撇开炒卖不说,艺术品价格自2009年以来增长了36%,仅2011年上半年就增长 15%。2008年,艺术市场成交额主要来自战后和当代艺术家作品,2009年以来,买家将他们的拍卖重心转移到现代艺术和十九世纪艺术家作品上。2011年的100大最佳拍卖记录中仅有8件是当代艺术作品,相比在2008年,100大最佳拍卖榜单中有15件作品出自杰夫·昆斯,达明安·赫斯特,村上隆和其他当代艺术巨星之手。

另一个体现中国在艺术拍卖市场独占鳌头的参数便是,2011年上半年最有价值的百大艺术家排行榜上,两位中国艺术大师独领风骚。张大千和齐白石分别 以3.6亿美元和2.74亿美元位居排行榜首位和次席,并且历史性的超越了抽象派艺术大师保罗· 毕加索(近十年中,只有一年未能登上排行榜榜首)。今年上半年,排名前15的艺术家中有8名来自中国。张大千更是几乎以半年的拍卖成交总额持平了保罗·毕加索在2010年一年的成交额。

区应急办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第5篇

1-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服务业投资及民营经济营业收入计划分别增长23%、21%、15%、21%以上,分别完成8.2亿元、3.3亿元、5.02亿元、73.91亿元。重点做好了以下工作:

1、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山东大宝养殖加工有限公司熟食制品项目。计划投资2.1亿元,新建熟食加工车间114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生产鸡肉熟食3万吨、鸭肉熟食2万吨,实现年产值5亿元,创造利税6320万元。二是泰安金泉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屠宰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车间建筑总面积10500平方米,新上日宰杀10万只肉鸡、10万只肉鸭屠宰项目,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1.2亿元。三是泰安腾坤工贸有限公司土工膜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占地26亩,生产车间、办公室及辅助设施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年产土工材料1500吨,年可实现产值4200万元,利税1600万元。四是山东新巨丰科技包装有限公司包装材料项目。总投资2亿元,年产无菌包装材料2万吨,新上两条柔印线及复合线,年增加生产能力40亿包。五是协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总投资5606万元,总建筑面积6937.4平方米,其中地下1372平方米,地上5565.4平方米,地下一楼为展览馆、地上一楼为服务大厅、二楼为物

1业办公中心、三楼为居民活动中心、四楼为居民文体活动中心。六是小协镇初级中学建设项目。占地面积100亩,总投资3000万元,总建筑面积22056平方米包括4栋三层教学楼,1栋五层实验办公综合楼,2栋三层学生宿舍楼,1栋二层餐厅及400米环形跑道等体育设施,可容纳48个教学班2400名学生就读。七是小协镇中心社区建设包括华鼎园小区、协和花苑及小协社区服务中心广场项目,总投资1.4亿元,共建住宅楼38栋,总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9000平方米,需拆迁280户。小协社区服务中心投资970万元,广场面积5000平方米,规划建设高标准办公服务中心、儿童乐园、景观廊道、生态公园、文体广场以及老年健身小区等,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求。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抓好路网建设。计划投资1500万元,新建兴业路、文化路、瑞泉路及翰林路南延总长5600米,构建“六纵四横”的园区道路格局,与城镇发展框架融为一体。目前,已开挖土石15万方,新建桥梁2座,兴业路、文化路主路基正在施工,预计8月份投入使用;二是抓好蒸汽管道建设。投资1400万元,铺设蒸汽管道7000米,每小时供气能力达到40吨。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近期内开工建设,8月份投入使用。三是抓好电力建设,由省供电公司投资7000万元建设,新建110KV变电站一座;同时,协调电力部门、用电企业等有关单位,将影响园区内项目建设的高压供电线路进

安监办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第6篇

半年来,安监办始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突出“安全责任、重在落实”的主题,强化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遏制了一般事故、杜绝较大事故的发生。有效防止了各类事故的发生。通过有效的努力,圆满完成了上半年安全生产的各项任务。现2011上半年的安全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安全工作突出首要位置 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活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深入学习贯彻胡总书记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会议精神,切实加强了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高度,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

1、落实责任制。将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分解到各村、各单位,明确各单位的行政领导为安全生产责任人,并同各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形成了重抓、重管安全,层层落实责任的良好氛围。

2、认真完成各类软件及上报工作。根据平时工作及上级各部门相关文件的要求和内容,起草制定各类文件,并及时上报相关资料。逐一及时的完善各类软件资料,做到分类整理归档。同时,对区及相关部门下发的通知、交办的任务

等,及时做好了上传下达,按质按量的完成了交办的各项工作。

二、突出重点,认真开展各类专项检查整治

年初召开了全镇安全生产工作会,对2011年的安全生产工作作了总体部署,安全工作要突出重点,狠抓了交通、煤矿、非煤矿山、食品安全、建筑、易燃易爆物品、消防、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可靠保证,是确保伤亡控制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

1、加强了工矿企业、学校、建筑、特种设备、消防、煤矿、非煤矿山、易燃易爆物品等专项检查整治。要求企业着重提高员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强化现场质量安全,监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禁特种设备带病运行,严禁无证上岗作业。对经销、储存、运输和使用民爆物品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同时对我镇辖区内的煤矿山开展了深入的检查,并作了详细的落实整改意见。半年共开展安全检查20次,对查出的问题进行了现场纠正整改,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2、加强食品安全的检查监督力度。加强了对场镇各大小餐馆、食品批发零售点的安全检查,严格落实餐馆的卫生、消杀工作,及时查处腐烂变质、漏气等过期和不安全食品,严格乳制品的检查标准,严禁出现违禁乳制品的销售情况。加大了对农村宴席的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提升广大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同时也对学校的食堂、食品零售店进行了食

品的安全检查,督促校方及相关责任人严格食材购进渠道,落实责任,并提出了详细的整改意见。

3、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点的监管监测。由于雨季的来临,可能引发各类地质灾害,为更好的做到提前预防,尽量减少人员、财产的损失,严格落实了安全责任及相关责任人,并制定了我镇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相应地质灾害点的人员转移方案,落实了相关的险情监测员,及时上报可能出现的险情。

三、今后的工作打算

1、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安全法律法规知识,更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和广大群众及师生的安全意识。

2、加大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力度,加强监督检查和隐患整治督查力度。重点整治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交通、非煤矿山、煤矿、消防等安全环节,力争将各类安全事故控制为“0”。

上一篇:工程力学导学篇答案下一篇:圣诞节英文短信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