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网文件传输

2024-08-10

通讯网文件传输(精选8篇)

通讯网文件传输 第1篇

形象设计大赛

“内外”不光要兼修,更要相符,若你胸怀大志,饱读经书,却由于形象的不佳而埋没,那只能说是你自己的遗憾,倘若你美丽动人,却如绣花枕头,最后只会有个“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称呼。“内”是一切的基础,而“外”则应是你应具备的自我肯定,自我证明。作为大学生,两者都是非常必需的。面对汉朝司马光之子的拖褛衣着,或是正视着装昂贵的大腕明星,我们都不该感到害羞,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不更加充实愉快吗? 莫做一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现代的社会需要丰富多彩,毛遂自荐。青年的有志者,应勇于出列,而不必计较少数人的议论嘲笑,他们是没有勇气,没有智慧的一般人,妄想绊住历史的脚步。但社会是永不停息向前发展的,大学生是社会进步的生力军,更要求亮出自己的色彩。“形象设计”虽然是近年来才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但实际上它早已深刻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大学生处在如此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一方面,拥有广博知识的大学生要继续充实自己,另一方面,要懂得把自己的真才实学拿出来给人看。尽管衣着越来越显得重要,但它永远不可取代实际能力所显露的巨大光辉。形象表露出的不仅是外表的美丽,还反映出一个人到底有多么深刻的内涵。“内外并重”,两手都要硬,特别是内在。主流的大学生都不应被设计形象所迷惑,相反地要能清醒认识到修养、道德、知识是重中之重。毕竟不是由外表建立起的一座空想大厦,而是两只手艰难砌起的一幢现实大楼。

模拟企业经营管理大赛

企业竞争模拟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企业的竞争环境,供模拟参加者进行经营决策的练习,适合学校进行管理学教育和企业进行人员培训之用。系统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模拟企业经营决策的过程中,体验得失、总结成败,对企业的运作有一个感性认识,让学生走出理论的学习,比较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企业竞争模拟能训练学员在变化多端的经营环境里,面对多个竞争对手时,全面、灵活地运用如生产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等管理学知识和预测、优化、对策、决策等方法,正确制定企业的决策,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它能考察学员的分析、判断和应变能力,并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综合运用所学的战略管理、经济学、生产运作、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知识和技能,针对比赛中的公司经营状况,逐期分析报告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在参与中学习,在挫折中成长!模拟企业经营中那些教训和失败的经历都使我们找出不足,提升自我,朝着胜利的方向前进。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带着这个理念让我们冲向美好的未来!

通讯网文件传输 第2篇

通讯浮标蜂窝集装式传输平台技术

从国家安全、海洋开发、监测平台的发展需求方面,阐述了深海监测平台对深海环境监测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深海监测平台,即深海通讯浮标蜂窝集装式传输平台,概述了该平台系统工作过程,并对其结构、功能,以及各组成系统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作 者:谷军 Gu Jun  作者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3 刊 名:海洋技术  PKU英文刊名:OCEAN TECHNOLOGY 年,卷(期):2008 27(2) 分类号:P715.2 关键词:监测平台   通讯浮标   集装式   海洋监测  

无线通讯技术与视频传输 第3篇

关键词:视频,无线通讯,LTE,WiFi

0引言

近年来, 无线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数据传输速率的大幅提升推动了视频、社交等应用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大发展。以Wi Fi (Wireless Fidelity, 无线局域网技术) 为代表的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和以LTE (Long Term Evolution, 长期演进技术) 为代表的广域蜂窝无线通讯技术, 以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成本向用户提供了更为丰富、便捷的无线应用体验。本文将对现阶段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概况进行分类介绍, 并分析几种主流无线通讯标准的技术特点以及对于视频传输业务的支持情况。

1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近距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蓝牙 (Bluetooth) 和Wi Fi无线局域网 (IEEE 802.11) 等, 同时还有一些新兴的近距无线技术极具发展潜力, 包括Zig Bee、超级Wi Fi (IEEE 802.11af) 等。

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一般都具有在频谱使用上的共性, 即处于对其公共应用性质和近距离应用场景的考虑, 各技术所使用的频谱均为公共频谱资源无需许可证或费用。一般均使用国际公认的ISM频段 (Industrial Scientifi c Medical Band) , 只需要遵守一定的发射功率 (一般低于1W) , 并且不对其它频段造成干扰即可。2.4GHz为各国通用的ISM频段, 因此Wi Fi无线局域网 (IEEE 802.11) 、蓝牙、Zig Bee等无线网络均可工作在2.4GHz频段。

除了频谱使用的共性以外, 上述技术都有其各自独特的特点, 或基于传输速度、距离、耗电量的特殊要求;或着眼于功能的扩充性;或符合某些单一应用的特别要求;或建立竞争技术的差异化等。以下将详细介绍各技术的不同特点, 并重点筛取适合用于视频传输的无线技术做重点介绍。

1.1蓝牙技术

蓝牙技术是一种用于短距离 (10m~100m) 数据交换的无线通讯技术, 使用ISM频段中2400MHz至2480MHz的频谱, 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 能在移动电话、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等多种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信息交换。其数据速率一般为1Mbps至2.1Mbps (2.0版本) , 采用TDD (时分双工) 传输方案实现全双工传输。

蓝牙技术具体的应用如下:

1.移动电话和免提设备之间的无线通讯, 如蓝牙耳机、音箱等。

2.特定距离内电脑间的无线网络。

3.电脑与外设的无线连接, 如:鼠标、耳机、打印机等。

4.蓝牙设备之间的文件传输。

5.传统有线设备的无线化, 如:医用设备、GPS、条形码扫描仪、交管设备、蓝牙无线麦克风收发机等。

6.家用电子设备遥控器与主机联接, PS3、PS4、PSP Go、Nintendo Wii等

7.实时定位系统 (RTLS) , 应用“节点”或“标签”嵌入被跟踪物品中, 读卡器从“节点”或“标签”处接收并处理无线信号以确定物品位置。

8.无线音频传输。

由于蓝牙技术本身的传输带宽限制, 此技术目前并不适用于视频内容的传输。

1.2 Zig Bee技术

Zig Bee, 又称紫蜂协议, 是基于IEEE802.15标准的低成本、低功耗、基于多跳网络技术 (Mesh Network) 的局域网协议, 还具有低延迟、低复杂度、自组织等特点。主要适合用于无线控制和远程监控领域, 可以嵌入各种设备。

Zig Bee网络工作于ISM频段的2.4GHz (全球) , 以及868MHz (欧洲) 、915MHz (美国和澳大利亚) 。数据传输速率大约在20kbps至250kbps。Zig Bee网络支持星形、树形以及多跳网络, 低功耗的特性限制其传输距离在10m~100m, 但可通过多跳网络实现长距离的数据传输。

Zig Bee技术适用于智能家电控制、无线开关、家庭电子测量、交通管理等低功耗无线应用。因其低传输速率, 不适用于视频传输应用。

1.3 Wi Fi技术

Wi Fi技术 (或IEEE 802.11) 是一项用于实现电子设备之间数据交换以及互联网接入的无线通讯技术。Wi Fi技术使用的频段为2.4GHz和5GHz的ISM频段, 可连接所有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设备。目前市场上很多电子设备, 如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游戏终端、平板电脑、智能机顶盒等均具备Wi Fi连接能力, 可通过接入Wi Fi热点 (hotspot) 来接入互联网或局域网。

通过Wi Fi技术部署的局域网 (WLAN) 可让客户端设备无需电线实现无线连网, 降低网络部署和扩充的成本。许多不便架设电缆的空间, 如家庭环境、户外区域、历史建筑等, 均可利用无线区网技术。

在传输速度方面, Wi Fi可提供高速的网络连接, 目前主流的802.11n版本标准可在20MHz和40MHz带宽下分别实现72Mbps和150Mbps的传输速率。在网络建设方面, Wi Fi功能在各种电子设备中的广泛应用以及Wi Fi芯片价位的持续下跌, 使之成为网络建设中非常经济的选择。在兼容性方面, Wi Fi联盟执行的“Wi Fi认证”是后向兼容的, 确保了Wi Fi使用的全球统一标准:任何Wi Fi设备可在世界任何地方的Wi Fi网络中无差异的工作。在安全方面, Wi Fi有效的保护访问加密 (WPA2) 机制保证了网络接入的安全性。

IEEE 802.11e标准提供了改善的访问带宽并且减少了高优先等级通信的延迟, 保证了多媒体和语音等应用需要的服务质量和增强的网络性能, 使Wi Fi更适合于对时延敏感的音视频、多媒体应用;同时该协议所设计的省电机制延长了Wi Fi设备的电池使用时间。然而, Wi Fi的实际传输距离限制了相关的移动应用, 户外移动环境如汽车、火车使用环境下的移动通讯, 则更适合于使用蜂窝移动通讯技术。

总体来说, Wi Fi技术因其高速传输能力以及对于多媒体应用的完善支持机制, 是目前最为适合近距离无线视频应用传输的通讯技术, 其具体视频应用包括:

1.互联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视频内容在Wi Fi热点覆盖范围内的移动终端上的点播播放。

2.Wi Fi网络内的各个终端视频内容的无线化共享播放、屏幕投射、多屏互动等无线视频应用。

3.基于Wi Fi无线连接的智能家居应用, 包括远程视频监控、门禁、身份识别等。

1.4 IEEE 802.11af (超级Wi Fi)

IEEE 802.11af标准, 也被称为“超级Wi Fi”或“白Wi Fi”, 是802.11标准家族中的一个无线网络标准[1]。该标准的初衷是在介于54MHz到790MHz之间的 (分配给电视信号使用) 未被实际使用的“白色频段”上运行WLAN网络。所谓“白色频段”是过去为模拟电视频道保留的缓冲频段, 但由于目前电视的数字化发展, 这些保留的频段已经无法使用。

802.11af标准已于2014年2月通过IEEE批准。此标准使用了认知无线电技术 (Cogntive Radio) , 能与周围环境交互信息以感知和利用在该空间的可用频谱, 并限制和降低冲突干扰的发生。

“超级Wi Fi”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Wi Fi网络, 主要区别是两者使用的频段不同。超级Wi Fi将电视未使用的空白频段用来构建无线网络, 需要为此特别设计的设备。与普通Wi Fi相比, 超级Wi Fi的优势在于其传播距离远, 理论上可达到160km, 但由于实际操作中的限制, 实际覆盖半径为数公里。超级Wi Fi信号因其所使用频段的低频特性, 不仅传播更远的距离, 而且穿透性好, 不受建筑、树木阻隔, 不受恶劣天气影响。该技术可用于向偏远地区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目前该技术已可初步应用, 但因现有Wi Fi设备不支持, 需重新研制专用接收器, 离普及尚有一段时间。

目前, 由Google和微软等公司支持的AIR.U联盟, 设想将使用超级Wi Fi技术利用未被使用的白色电视频段为全美国500多所地处偏远区域的院校提供低成本、可靠性高的高速网络接入服务。可在6MHz频段上实现10Mbps传输速率, 同时信号覆盖距离高达10km。2013年7月, 第一个利用超级Wi Fi技术的AIR.U网络在西弗吉尼亚大学开通。

综上, 超级Wi Fi技术具备了Wi Fi的高速率传输和良好的多媒体支持特性, 同时结合了低频频谱覆盖范围广、信号穿透性好的特点, 非常合适用于偏远地区的、较大覆盖范围的视频传输应用。具体应用包括:

1.广域无线视频点播、广播。

2.无线视频互动应用, 包括移动视频会议、远程视频教学、远程应急医疗等。

3.智慧城市建设, 包括移动物联网、智能交通监控等。

1.5基于Wi Fi的视频传输技术

1.Air Play

Air Play是苹果公司在i OS移动操作系统及OS X桌面操作系统中加入的一种音视频播放技术。它实现了将苹果设备上的音视频多媒体内容传送到支持Air Play的设备上 (如音箱、机顶盒) 进行播放。苹果公司将Air Play协议栈作为第三方软件组件授权给合作厂商使用。通过Air Play, 同一Wi-Fi网络下的支持Air Play的设备均可以播放该网络中任意苹果设备上的音视频多媒体内容, 实现了多屏幕共享互动。同时, 新版本的Air Play技术将可实现设备之间的直接内容传送。

2.Miracast

Miracast是由Wi Fi联盟开发的基于Wi Fi Direct连接模式的点到点的无线屏幕镜像 (screencasting) 标准, 它实现了PC桌面、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机顶盒及其他设备之间相互的音视频无线传输。其应用案例包括把手机或平板电脑的显示屏幕内容实时的投放到电视上、或把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内容投放在投影仪上。Miracast可传送1080p高清视频以及5.1环绕声。

3.DLNA

DLNA全称为数字生活网络联盟, 由英特尔、微软等公司发起成立, 旨在定义设备间的互操作指导方案, 实现多媒体设备之间的数字媒体内容共享。DLNA并不创造技术, 其制定的指导方案是基于已有的公开标准和技术来实现音视频多媒体共享。DLNA通过使用UPn P (即插即用) 规范实现媒体管理、发现和控制。经DLNA认证的设备可以在同一网络中共享音视频多媒体内容, 实现局域网内音视频的多设备播放。

2广域无线通讯技术

相比于利用铜线和光纤等媒质进行传输的技术, 无线频谱是一种存在大量潜在干扰的多种技术共享的介质。广域无线通讯由于其无线覆盖范围大, 更强调信号传输的免干扰, 均使用经授权的专用频谱。因此, 技术标准化和频谱分配成为广域无线通讯发展进程中两大决定因素, 负责技术定义的标准化组织和负责频谱划分的监管机构共同确定了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方向。

具体而言, 无线技术标准化组织负责制定技术标准以确保众多厂商提供设备间的互操作性, 并确保尽可能高效地利用频谱以提升用户体验和推动创新业务。监管机构特别是国际电信联盟无线通信部 (ITU-R) 和各国监管部门决定了对于特定类型业务和技术可使用哪些频谱和多大带宽。标准化组织和监管机构两者关系相辅相成, 大致可归纳如下:

全球范围内, 由ITU-R择取满足其需求的移动通信技术并把特定频谱与这些技术联系起来。在ITU-R协调下, 满足其需求的移动通信技术统称为“IMT (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 Family, 国际移动通信技术家族) ”, ITU-R为这些技术分配相应频谱。目前有3个主要标准化组织 (3GPP、IEEE、3GPP2) 负责组织标准制定会议来满足IMT需求, 并不断地对无线通讯系统进行完善升级。

目前, 国际通行的最新移动通信技术包括由3GPP组织主导的LTE标准和其升级版LTE-A (LTE-Advanced, LTE高级版) 标准, 由IEEE主导的Wi MAX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全球微波互联接入) 标准和其升级版Wi MAX Rel 2 (或Wireless MAN-Advanced, IEEE 802.16m) 标准。LTE系列标准与Wi MAX Rel 2标准由于其高速数据传输能力, 被统称为第四代移动技术标准, 简称4G标准。以下将对上述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2.1 3GPP体系下的最新无线通讯标准

2.1.1 LTE标准

LTE (Long Term Evolution, 长期演进) 是由3GPP (The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组织制定的UMTS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 于2004年12月在3GPP多伦多TSG RAN#26会议上正式立项并启动[2]。LTE系统引入了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正交频分复用) 和MIMO (Multi-Input&Multi-Output, 多输入多输出) 等关键传输技术, 显著增加了频谱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 (20M带宽2×2 MIMO在64QAM情况下, 理论下行最大传输速率为201Mbps, 除去信令开销后大概为140Mbps, 但根据实际组网以及终端能力限制, 一般认为下行峰值速率为100Mbps, 上行为50Mbps) , 并支持多种带宽分配:1.4MHz, 3MHz, 5MHz, 10MHz, 15MHz和20MHz等, 且支持全球主流2G/3G频段和一些新增频段, 因而频谱分配更加灵活, 系统容量和覆盖也显著提升。LTE系统网络架构更加扁平化简单化, 减少了网络节点和系统复杂度, 从而减小了系统时延, 也降低了网络部署和维护成本。LTE系统支持与其他3GPP系统互操作。

LTE系统有两种制式:FDD-LTE和TDD-LTE, 即频分双工LTE系统和时分双工LTE系统, 二者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空中接口的物理层上 (像帧结构、时分设计、同步等) 。FDD-LTE系统空口上下行传输采用一对对称的频段接收和发送数据, 而TDD-LTE系统上下行则使用相同的频段在不同的时隙上传输, 相对于FDD双工方式, TDD有着较高的频谱利用率。

LTE中的很多标准接手于3G UMTS的更新并最后成为4G移动通信技术。其中简化网络结构成为其中的工作重点。需要将原有的UMTS下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结合网络简化为全IP扁平化基础网络架构。其主要技术特性有[3]:

1.峰值下载速度可高达299.6Mbps, 峰值上传速度可高达75.4Mbps。该速度需配合E-UTRA技术 (加强版陆地无线接入技术) , 4×4天线和20MHz频段实现。根据终端需求不同, 从重点支持语音通信到支持达到网络峰值的高速数据连接, 终端共被分为五类。全部终端将拥有处理20MHz带宽的能力。

2.低网络延迟 (在最优状况下小IP数据包可拥有低于5ms的延迟) , 相比原无线连接技术拥有较短的交接和建立连接准备时间。

3.加强移动状态连接的支持, 如可接受终端在不同的频段下以高至350km/h或500km/h的移动速度下使用网络服务。

4.下载使用OFDMA, 上载使用SC-FDMA以节省电力。下行资源包括频率资源、时间资源和空间资源, 即既有频分复用, 又有时分复用, 又有空分复用。

5.支持频分双工 (FDD) 和时分双工 (TDD) 通信, 并支持同一无线连接技术下的频分半双工通信。

6.支持所有ITU-R定义的IMT系统所使用的频段。

7.增加频宽灵活性, 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频点带宽均可应用于网络。而W-CDMA对5MHz支持导致该技术在大面积铺开时会出现问题, 因为旧有标准如2G GSM和cdma One同样使用该频点带宽。

8.支持从覆盖半径数十米的毫微微级基站 (如家庭基站和Picocell微型基站) 到覆盖半径100km的宏蜂窝基站 (Macrocell) 。较低的频段被用于提供郊区网络覆盖, 基站信号在5km的覆盖范围内可提供完美服务, 在30km内可提供高质的网络服务, 并可提供100km内的可接受的网络服务。在城市地区, 更高的频段 (如欧洲的2.6GHz) 可被用于提供高速移动宽带服务。在该频段下基站覆盖面积将可能等于或低于1km。

9.支持至少200个活跃连接同时连入单一5MHz频点带宽。

10.简化的网络结构:LTE无线接入网络 (E-UTRA) 的网络侧仅由基站 (e Node B) 组成。

11.可以交互操作已有通信标准 (如GSM/EDGE、UMTS和CDMA2000) 并可与他们共存。用户可以在拥有LTE信号的地区进行通话和数据传输, 在LTE未覆盖区域可直接切换至GSM/EDGE或基于W-CDMA的UMTS甚至是3GPP2下的cdma One和CDMA2000网络。

12.支持分组交换无线接口。

13.支持群播/广播单频网络 (MBSFN, Multicast/Broadcast Single-frequency Network) 。这一特性可以使用LTE网络提供诸如移动电视等服务, 是DVB-H广播的竞争者。

2.1.2 LTE-A

长期演进技术升级版 (LTE-Advanced或LTE-A) , 简称LTE升级版, 是基于长期演进技术 (LTE) 的升级版本, 也是4G规格的国际高速无线通讯标准。LTE-A于2009年末正式作为4G系统递交至ITU-T, 并经审核满足IMT-Advanced标准要求, 最终于2011年3月被3GPP标准化成为主要的LTE增强标准, 即3GPP Release 10。

LTE-A作为LTE的演进版本, 能大大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峰值数据速率、峰值频谱效率、小区平均频谱效率以及小区边界用户性能, 同时也能提高整个网络的组网效率, 并保持对LTE较好的后向兼容性。这使得LTE和LTE-A系统成为未来几年内无线通信发展的主流。LTE-A采用了载波聚合 (Carrier Aggregation) 、上/下行多天线增强 (Enhanced UL/DL MIMO) 、多点协作传输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x&Rx) 、中继 (Relay) 、异构网干扰协调增强 (Enhanced Inter-ce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 等关键技术, 在系统设计范围内可实现8×8 MIMO以及下行128QAM并使用高达100MHz的聚合频宽, 在理想状态下实现高达3.3Gbps的峰值速率。

3GPP组织在制定LTE Release 9版本时开始针对实现1Gbps峰值速率的LTE技术进行定义并启动了对于LTE-A的研究。对于LTE-A的主要技术考虑如下:

1.对于LTE无线技术以及架构进行持续的改进。

2.与传统无线技术协同工作的场景及性能要求。

3.LTE-A对于LTE的后向兼容。LTE终端应能够在LTE-A网络正常使用, 反之亦然。

4.LTE-A支持使用20MHz以上的频道带宽。

LTE-A应用的主要新技术如下:

1.多频段协同与频谱整合。

多频段层叠无线接入系统:高频段优化的系统用于小范围热点、室内和家庭基站等场景, 基于低频段的系统为高频段系统提供“底衬”, 填补高频段系统的覆盖空洞和高速移动用户。

频谱整合 (Spectrum Aggregation) :将连续或者不连续的数个较小的频带整合为一个较大的频带。

2.中继 (Relay) 技术:Relay Station (RS) 改善覆盖和提高容量。

3.协同多点传输:Co MP技术, Coordinative Multiple Point类似于分布式天线, 用以增强服务, 尤其是小区边缘的传输质量。

4.用户终端的双传输天线, 即2×2 MIMO技术。

5.支持高于20MHz的系统带宽, 最高可达100MHz。

6.灵活的频谱分配使用。

7.增强的预编码和FEC纠错机制。

8.更有效的干扰管理和抑制。

9.FDD模式下的上下行非对称带宽分配。

2.1.3 LTE与LTE-A标准对于视频传输的支持

LTE与LTE-A标准均支持增强版本的多媒体广播服务 (即e MBMS) 。e MBMS服务旨在通过核心网对多媒体广播业务提供一种有效的点到多点的传输模式。LTE标准下e MBMS服务的基本要求包括实现1bps/Hz的小区边缘频谱效率, 即相当于可以在5MHz载波上支持每个信道300kbps的至少16个移动电视信道, LTE-A标准则可实现更高的多媒体广播能力。此外, 针对用户使用情况的不同, 分配用于e MBMS服务的载频资源可以灵活调配, 从而实现频谱资源的高利用率。

e MBMS服务在功能上类似于DVB-H, -SH以及-NGH, 但作为LTE标准体系内在支持的广播技术, 其应用范围与市场推广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e MBMS服务实现了基于单频网 (SFN) 和OFDM调制技术的广播能力, 可使频谱效率大大提高, 消除小区边缘上的干扰。e MBMS用户服务提供了“推流” (streaming) 和“下载” (download) 两种模式。推流模式为用户提供实时的视频推流直播服务, 并支持DASH技术 (基于HTTP的动态自适应流) 等最新的视频传输技术以保证视频传送质量和观看体验;下载模式为用户提供文件的推送下载服务, 并使用FLUTE通讯协议以及优化的FEC纠错算法以保证文件传输的可靠性。以上两种服务模式可为用户提供移动网络下的多形态广播服务, 具体包括:

1.电视频道的广域无线广播, 实现广播电视服务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广覆盖。

2.视频广告推送服务, 可基于用户位置、个人信息进行定制化推送。

3.热门数据内容的闲时网络推送服务,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文件数据广播。

4.同步事件的移动化直播广播, 如展会区域内的多会议同步直播、体育赛事的多机位同步直播等。

5.车载移动数据服务, 包括移动电视、交通路况直播等。

6.广播视频节目的无线DVR (定时录制) 服务。

7.高码率无线音频广播。

目前韩国KT已经于2014年初推出了基于e MBMS的电视直播服务, 美国Verizon、AT&T也已经宣布即将推出e MBMS试验商用服务。

2.2 IEEE体系下的最新无线通讯标准

2.2.1 Wi MAX技术

Wi MAX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 即全球微波互联接入, 是一项高速无线数据网络标准, 主要用于城域网络, 由Wi MAX论坛提出并于2001年6月成形。Wi MAX以IEEE 802.16的系列宽频无线标准为基础。Wi MAX系统主要有两个技术标准, 一个是指满足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的固定Wi MAX, 基于IEEE 802.16d标准;另一个是满足固定和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移动Wi MAX, 基于IEEE802.16e-2005标准。Wi MAX技术与Wi Fi技术相似, 但可以覆盖更远的距离也被称为“大Wi Fi”, 可用于宽带连接、蜂窝回程、热点等应用。

Wi MAX技术达到的带宽及传送距离使其具有提供下列服务应用的潜力[4]:

1.提供跨城市、跨国家的无线移动互联网宽带接入服务。

2.提供除电缆、DSL之外的“最后一公里”宽带接入的无线替代方案。与3G, HSDPA, x DSL, HFC或FTTx等技术相比, 它具有网络部署低成本的特点, 在偏远地区提供“最后一公里”宽带互联网接入更具有低成本优势。

3.提供包括数据、语音 (Vo IP) 以及IPTV服务在内的三网融合服务。Wi MAX对于Qo S (Quality of Service, 服务质量) 、组播技术等有效的支持使得基于Wi MAX的三网服务成为可能。对多媒体的支持是Wi MAX的固有特性而非额外附加。

4.中程回传至光网络。移动Wi MAX可作为替代GSM、CDMA等蜂窝电话技术的选择, 也可用作现有网络的叠加技术以提高网络容量。固定Wi MAX技术可用作2G、3G、4G网络的无线回程 (Backhaul, 可以理解为干线或支线) 技术。

5.为企业持续稳定运营提供新的互联网联接方式:若企业同时拥有固定及无线网络连接, 则企业不易受到网络故障影响。

6.智能网络及计量 (如智能电网) 。

目前没有分配给Wi MAX使用的全球统一的授权频段。Wi MAX论坛为了推动标准化并降低成本, 发布了三段授权频谱用于Wi MAX:2.3GHz, 2.5GHz和3.5GHz。2007年10月, 国际电联无线通讯部门 (ITU-R) 决定将Wi MAX纳入IMT-2000标准体系, 这确保了Wi MAX设备能够在任何承认IMT-2000标准的国家使用。

受益于SOFDM、智能天线等技术的应用, Wi MAX技术的频谱效率高达3.7bps/Hz (802.16-2004) 。能提供面向互联网的高速连接, 数据传输距离最远可达50km。Wi MAX还具有Qo S保障、传输速率高、业务丰富多样等优点。Wi MAX的技术起点较高, 采用了代表未来通信技术发展方向的OFDM/OFDMA、AAS、MIMO等先进技术, 随着技术标准的发展, Wi MAX逐步实现宽带业务的移动化, 而3G则实现移动业务的宽带化, 两种网络的融合程度会越来越高。

2.2.2 Wi MAX Rel 2 (Wireless MAN-Advanced)

作为Wi MAX的升级版, Wi MAX Rel 2 (Wireless MAN-Advanced) 是经ITU审核通过, 满足IMT-Advanced标准要求的两个4G标准之一。Wi MAX Rel 2基于IEEE 802.16m标准, 主要特点如下:

1.保持了后向兼容机制。

2.较前一版本可使用更多的频段资源。

3.对MIMO技术更好的支持, 并支持信道捆绑 (channel bonding) 等技术。

4.同时支持TDD和FDD双工模式。

5.重新设计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HARQ) 机制。

6.更新的Qo S服务适应更多的媒体格式。

通过多种特性的增强, Wi MAX Rel 2可提供4倍于Wi MAX的传输速率。通过载频聚合, Wi MAX Rel 2可实现高达1Gbps的下行速率。

2.2.3 Wi MAX与Wi MAX Rel 2标准对于视频传输的支持

在Wi MAX系列标准中, 音视频组播广播服务 (MBS,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 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标准在物理层采用了两种机制来支持MBS服务:1.指定完整的下行帧用于MBS服务;2.在单播广播混合帧中指定专用于MBS的区域。对单播广播混合帧的支持增强了频谱资源利用率。

由于Wi MAX全球产业化发展较LTE略显缓慢, 目前使用Wi MAX技术的网络运营商数目远低于LTE, 其发展方向及技术定位仍有待进一步确认。

3结束语

综上分析, 在近距离无线视频传输领域, Wi Fi技术凭借其良好的多媒体支持能力、高带宽以及高设备兼容性, 成为无线局域网络的视频传输技术首选。而LTE技术由于其高传输速率和高移动性、对无线视频广播的完善支持以及广泛的全球网络部署, 已经逐渐成为广域移动视频传输技术的最佳选择。Wi Fi与LTE技术及其各自衍生技术将通过不断的演进发展把视频应用体验提升到高清晰度、高移动性、高互动性和高度个性化、定制化的新高度。

参考文献

[1]Flores, Adriana B.;Guerra, Ryan E.;Knightly, Edward W.;Ecclesine, Peter;Pandey, Santosh (October 2013) .IEEE 802.11af:A Standard for T V White Space Spectrum Sharing[S].IEEE.Retrieved 2013-12-29.

[2]沈嘉, 索世强, 全海洋等.3GPP长期演进 (LTE) 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1-31.

[3]3GPP.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LTE physical layer;General description (Release 10) .3GPP TS36.201.2010.

通讯网文件传输 第4篇

将文件或照片保存到iTunes共享文件夹

在iPad上打开QQ HD,登录之后选择“应用”面板,选择“我的文件夹”,在右侧窗格的底部可以看到“iTunes共享文件夹”。切换到“文档”,这里都是通过QQ HD接收到的文件。单击“编辑”按钮(如图1),可以将相关文件直接复制到iTunes共享文件夹;返回“我的文件夹”选择“图片”,对于接收到的图片,或者系统相册中的图片,单击“编辑”按钮,同样可以将其复制到iTunes共享文件夹。

进入iTunes共享文件夹可以直接查看文档或照片,选择之后也可以转到QQ阅读HD界面进行浏览(如图2)。

从iTunes共享文件夹下载资源

将iPad与计算机连接,运行iTunes,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已经连接的iPad设备,在右侧切换到“应用程序”,从文件共享的应用程序列表选择QQ HD,可以查看到iTunes共享文件夹的所有资源。点击右下角的“保存到”按钮(如图3)可以将相关的文件保存到本地计算机,是不是很方便?

如果需要从本地计算机向iPad上传文档,单击“添加”按钮并从本地计算机向iTunes共享文件夹上传资源即可。

员工通讯补助文件模版 第5篇

关于员工通讯补贴管理办法通知

为保持信息畅通,方便工作联系,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发展,进一步规范管理员工移动通讯费用补贴范围、标准、审批程序、开支形式,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员工移动通讯费用补贴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一)因工需要,并非福利的原则。

(二)实际补贴,对公业务的原则。

(三)享受补贴必须承担责任的原则。

二、员工移动通讯费用实际补贴标准

根据员工职务、工作岗位特点,特别是该岗位员工因工作需要与省外、市外、市内或公司内部之间联系的频繁程度,将员工移动通讯费用实际补贴标准,按照对公实际发生的费用报销。

四、措施

(一)业务人员试用考核合格转正后,由本人提出申请,经主管审批同意后,从次月起享受补贴。

(二)通讯费应每月打印电话单和短信单(客户管理登记的客户名单中核对)填写费用报销单交由部门主管领导和总经理审批同

意后在由财务部直接以现金形式发放。

(三)员工应移动自带套餐的在套餐范围内的按照套餐费用补贴,超出套餐的按照超出费用计算。

(四)凡享受通讯补贴人员,必须保持24小时手机通畅,凡一月内发生两次以上,或一季度内发生三次以上无故关机或无故不接听电话的,将暂停其半年以上通讯费用补贴。暂停通讯费用补贴期间,仍然必须保持通讯畅通,否则,公司将给予更为严厉的处罚。

五、本办法从二○一四年 月 日起执行,试行六个月。

六、本办法解释权属北京分公司综合办公室。

2014年 月 日

浅述FTP文件传输协议 第6篇

1. FTP文件传输协议概述

FTP是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 )的简称?FTP是TCP IP的一种具体应用,它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七层,TCP模型的第四层上,即应用层,使用TCP传输而不是UDP,FTP连接是可靠的,而且是面向连接,为数据的传输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FTP工作模式与客户/服务器模式相似?与大多数的其他TCP应用不相同的是,FTP在客户与服务器之间使用两个TCP连接?D?D控制连接和数据连接,控制连接在客户与服务器交互的整个过程中一直存在,而数据连接只在有文件或目录传输的时候才被创建,用完了后就被关闭了?控制连接用于发送指令给服务器以及等待服务器响应;数据连接是用来建立数据传输通道的?

2.FTP文件传输协议的Port模式

根据是使用Port模式还是Passive模式,FTP使用不同的TCP端口号?

FTP Port模式

Port模式的FTP文件传输协议步骤如下:

1 客户端发送一个TCPSYN(TCP同步)包给服务器段众所周知的FTP控制端口21,客户端使用暂时的端口作为它的源端口;

2 服务器端发送SYN ACK(同步确认)包给客户端,源端口为21,目的端口为客户端上使用的暂时端口;

3 客户端发送一个ACK(确认)包;客户端使用这个连接来发送FTP文件传输协议命令,服务器端使用这个连接来发送FTP应答;

4 当用户请求一个列表(List)请求或者发起一个要求发送或者接受文件的请求,客户端软件使用PORT命令,这个命令包含了一个暂时的端口,客户端希望服 务器在打开一个数据连接时候使用这个暂时端口;PORT命令也包含了一个IP地址,这个IP地址通常是客户自己的IP地址,而且FTP也支持第三方 (third-party)模式,第三方模式是客户端告诉服务器端打开与另台主机的连接;

5 服务器端发送一个SYN包给客户端的暂时端口,源端口为20,暂时端口为客户端在PORT命令中发送给服务器端的暂时端口号;

6 客户端以源端口为暂时端口,目的端口为20发送一个SYN ACK包;

7 服务器端发送一个ACK包;

8 发送数据的主机以这个连接来发送数据,数据以TCP段(注:segment,第4层的PDU)形式发送(一些命令,如STOR表示客户端要发送数据,RETR表示服务器端发送数据),这些TCP段都需要对方进行ACK确认(注:因为TCP协议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

9 当数据传输完成以后,发送数据的主机以一个FIN命令来结束数据连接,这个FIN命令需要另一台主机以ACK确认,另一台主机也发送一个FIN命令,这个FIN命令同样需要发送数据的主机以ACK确认;

传输文件有什么快速的方法 第7篇

二:使用windows自带的功能完成文件分享,设置略显复杂,但是毕竟是windows自带的功能,在大部分电脑上能够直接使用。

第一步:将两台电脑设定到同一网段。

简单的如下面的例子:

电脑一 IP 192.168.0.2 掩码 255.255.255.0 网关 192.1.68.0.1

电脑二 IP 192.168.0.3 掩码 255.255.255.0 网关 192.1.68.0.1

第二步:设定文件共享。

在电脑一上做如下操作:右键你需要共享的文件夹或者磁盘盘符,选择“共享和安全”,找到“共享”,点击“如果你知道风险,但还要共享”,按照提示设定文件共享;

第三步:两台电脑传送文件

在电脑二上做如下操作:打开我的电脑,在地址栏输入 192.168.0.2 回车即可看到电脑一刚才设定的共享文件夹或者磁盘(此例子依据上面的设定,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输入地址)

依照第二步和第三步可以对电脑二做共享,然后在电脑一的地址栏输入 192.168.0.3 回车的方法来访问电脑二的文件。

至此,两台电脑之间传送文件的任务即可达成,你可以简单的复制粘贴了。

现代光纤通讯传输技术之初谈 第8篇

1 光纤通讯传输技术的现状研究

1.1 现代光纤通信技术的特点

1.1.1 通信容量大

因光纤的传输带宽比铜线或电缆大得多, 所以光纤通信技术频带极宽, 通信容量大。单波长光纤通信系统终端设备的限制难以发挥出带宽大的优势。利用波分复用技术可以增加传输的容量。

1.1.2 损耗低, 中继距离长

和目前其它传输介质相比, 石英光纤的传输损耗是最低的。石英在光纤中的应用, 不仅损耗低, 而且传输的中继距离长。理论上还可以找到损耗更低的传输介质, 这就说明了光纤通信传输系统可以通过降低损耗成本, 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1.1.3 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保密性好

石英在光纤中的应用, 使其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 绝缘性和抗电磁干扰性。在电波传输的过程中, 电磁波的传播容易泄露, 保密性差。而光波在光纤中传播, 不会发生串扰的现象, 保密性强。

当然, 现代光纤通信传输系统不单单是具有以上的几个特点, 它还具有光纤重量小, 直径细、易于铺设、稳定性好、寿命长以及其原材料资源丰富, 成本低等特点。因此, 光纤通信传输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1.2 现代主要光纤通信传输技术

1.2.1 光复用技术

光复用技术有很多, 但是波分复用技术即WDM以及光时分复用技术即OTDM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光纤通信技术。它是利用单模光纤的使用损耗低的优点, 将其光纤设计为很多个单独的, 互不影响的通信道来传送信息。波分复用技术发展迅速, 有部分地方已经开始应用1.6Tbit的WDM系统。其次, OTDM技术即光时分复用技术结合也是一种能够实现超大传输容量的光纤通讯传输技术。它是以提高每根单信道的速度来达到超大传输容量目的的, 其单信道最大速度可达到640Gbit每秒。

1.2.2 光纤接入技术

光纤接入技术是现代光纤通信技术的一个重要技术组成部分。它由两部分组成:宽带是竹竿传输网络和用户接入。目前, 接入网的用户终端设备都属于电气设备, 如计算机。电话机、传真机、电话机等, 并在局端和用户端之间, 进行光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的转换。光通信系统的组成主要有光源、光纤、光检测器。发端的光源在电信号的作用下, 发出与之对应的光信号, 完成电与光之间的转换的任务。

1.3 现代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

光纤通信传输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它既可以用于生活中市话中继线, 逐步取代电缆和高质量彩色的电视传输, 又能应用于工业生产现场监视和调度、交通监视控制指挥等领域。过去主要靠电缆、微波、卫星通信的长途干线通信, 现在已经更换为光纤通信, 并形成了占全球优势的比特传输方法。现代光纤通信技术在局域网和各电力、军事部门里都有应用。现代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基本覆盖了全球信息传输网络, 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种通信手段。

2 光纤通讯传输技术的发展方向

2.1 超大容量且超长距离的传输和交换技术波分复用技术

就光纤通讯技术来说, 超高速度、超大容量以及超长距离将必定是其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近年来, 很多光纤通讯研究者发现波分复用技术能够极大地有效提高光纤传输系统的信息容量, 并开始加强对波分复用系统的研究。经目前研究表明, 单想靠光时复用技术和光分复用技术来达到超大容量是不现实的。而偏振复用 (PDM) 技术是采用多个OTDM信号结合复用的技术形式来减弱相邻信道间的相互作用, 从而大大的提高光纤传输容量。光纤通讯传输技术的发展必定会沿着采用偏振复用技术的方向。

2.2 光孤子通信技术

光孤子在经过光纤的长距离传输后, 能够实现波形和速度都保持不变的无畸变的信息传输通信。光孤子是一种特别的超短光脉冲, 它在没有任何错误码时能够可以把信息传送到万里之远。人们在研究光孤子通信技术时虽然面临这很多的技术难题, 但是因其能够实现超长距离、超大容量和极高速度的有点, 仍不失为光纤通讯传输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

2.3 全光网络技术

有专家预言说, 在不久的未来, 全光网会是整个高速通信网的王者。全光网相比其它高速通信传输网络更具有智能性, 是未来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的方向, 也是未来通信网络技术发展的核心内容。因为现在传统的光通信网络存在结点多, 干线容量不够高, 结点处使用的电器零件等缺点。这些缺点导致了光纤通信网的总容量很难得到提高, 然而全光网既实现了节点之间的全光化, 同时也实现了利用光的形式来传输与交换信息以及根据光的波长处理用户信息。

3 总结

光纤通讯传输技术的发展历史虽不长, 但它已经是我国一项重要的信息传输技术。近些年来,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 各种新技术不断的涌现, 光纤通讯传输技术也随之迈上了更高的发展舞台。光纤通讯逐步取代电缆, 得到广泛应用。在未来科技高速发达的时代, 人们将会追求更科技化、更现代化的光纤通讯传输技术, 而人们对通讯技术更高科技化的要求的根本就在于超高的速度、超大的容量以及传输距离的更长。光网络的发展趋势必将向着服务多元化和资源配置一体化的发展, 光纤通讯传输技术不仅要不受距离的限制, 更要向智能化迈进。

摘要:现代光纤通讯传输技术是以光波为信息传输载体, 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发展时间并不长的一种信息传输技术。本文主要就现代光纤通信传输技术的特点、应用, 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等方面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现代光纤,通讯技术,发展特点,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学康, 张金菊.光纤通信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2]靳世波, 付凯涛, 关威.我国现代光纤通讯技术的特点及分类[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通讯网文件传输】相关文章:

通讯工程05-09

融合通讯05-13

串行通讯05-20

通讯管理06-07

485通讯06-13

通讯06-22

可靠通讯07-17

通讯程序07-26

通讯能力08-01

消防通讯08-07

上一篇:安全监控系统验收申请下一篇:假期学生安全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