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策略

2024-06-04

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策略(精选14篇)

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策略 第1篇

毛桃园村卫生室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方案

一、健康教育干预方法

1、病人就诊或入户体检随访时,进行一对一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

2、利用村民大会,或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印刷有关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材料及健康教育处方,到人口密集的场所进行发放。

3、张贴宣传图片和发放宣传材料,制作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版面,在卫生室进行知识宣传。

4、利用村广播喇叭进行糖尿病等健康知识宣讲。

5、举办有关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引导居民学习有关糖尿病知识及必要的糖尿病健康技能。

二、健康教育干预目标

通过健康教育使大多数患者能比较全面的掌握糖尿病的有关知识,能正确地进行自我保健。大多数患者能根据医生开具的健康教育处方坚持合理运动和控制饮食。转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包括监测血糖、尿糖、合理运动、胰岛素注射和足部、皮肤护理等自我保健知识,学会日常饮食结构调整,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剂量计算和皮下注射技术,并通过心理干预,纠正患者对疾病的态度,稳定情绪和行为,改善抑郁症状,使患者达到最佳健康状态。

三、健康教育内容

1、心理教育指导:部分患者缺乏耐心,担心寿命缩短,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这些不良情绪可刺激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引起血糖升高,同时产生对搞胰岛素的作用,不利于病情好转。应给予安慰、鼓励和正确疏导,解除患者的恐惧、忧虑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积极主动参与和配合治疗。

2、饮食知识教育: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活动强度、年龄、血糖值计算

每天需要的总热量,按“三高二低”规则进食,避免饱食。

3、运动疗法教育:其作用在于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消除胰岛素抵抗,促进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个人爱好等选择合适的运动形式、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以有氧运动为宜。

4、药物治疗教育:糖尿病是终身疾病,绝大多数患者在家治疗,患者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上期、规律用药,不可擅自改药或停药,指导患者掌握用药时间、剂量、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5、低糖识别及防治指导:低血糖常见症状为疲乏、饥饿感、头晕、出虚汗、心悸、面色苍白、脉速等。对于低血糖的处理,明确提出分两步,第一步给予能快速吸收的单糖,如6粒果冻、一颗糖、一匙蜂蜜等,第二步给予吸收较慢的淀粉类食物,如馒头、饼干、面包等,仍无改善,立即送医院治疗。

6、足部及皮肤方面的指导:教会患者检查足部的方法,每天细心检查足部及趾间有无水泡及皮肤损伤,观察足趾的颜色、温度,如发现皮肤苍白或紫绀,皮温较低,应注意保暖。

毛桃园村卫生室2013年李善观

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策略 第2篇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550000

【摘 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糖尿病伴高血压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共46例,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糖尿病及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对糖尿病及高血压相关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可以提升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新生儿稿胆红素血症;护理因素;护理对策

糖尿病患者患有高血压疾病概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糖尿病伴高血压疾病作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具有病情易反复的特征,难以根治。对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增强患者对糖尿病及高血压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强化自身疾病预防意识,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本文选取46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观察组23例患者包括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为22-70岁,平均年龄为(46.9±6.5)岁,病程时间为9个月-10年,平均病程时间为(6.6±2.5)年,患者包括5例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有12例为高中文化水平,6例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对照组患者包括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为25-72岁,平均年龄为(48.5±5.0)岁,病程时间为8个月-11年,平均病程时间为(7.2±2.3)年,患者包括4例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有11例为高中文化水平,8例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手段,包括饮食护理、用药指导等。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干预,主要包括:①医护人员采用讲座或发放手册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宣讲。宣讲内容包括发病原因、预防疾病知识、治疗手段等,使患者明确正确的用药方法及用药量,提醒患者恢复期间的注意事项[1]。同时,医护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及时提醒患者定时服用药物。②为患者提供贴心的生活指导,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培养患者规律的饮食习惯,减少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加大蛋白质、维生素及纤维的摄入[2]。③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由于患者长期受到糖尿病伴高血压疾病的困扰,容易出现焦虑、烦躁不安的消极心理状态[3]。

1.3 疗效判断标准

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患者对糖尿病伴高血压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分为三个等级,优秀:90-100分,合格:60-89分,不合格:<60分。健康教育干预有效率=优秀率+合格率;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患者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果

2.1 两组患者相关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对比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伴高血压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对比[n(%)]

组别 例数(n)优秀 合格 不合格 总有效率

观察组 23 11(47.83)10(43.47)2(8.70)21(91.30)

对照组 23 5(21.74)9(39.13)9(39.13)14(60.87)

X?--------25.45

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详细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n)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23 14(60.87)8(34.78)1(4.35)22(95.65)

对照组 23 8(34.78)10(43.48)5(21.74)18(78.26)

X?--------13.33

P--------<0.05

讨论

本文选取于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接受饮食、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干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为60.87;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医院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65%、78.26%,证明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增强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有效提升患者对医院的护理满意度,提升医院的形象。

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大多由饮食及生活作息不规律导致,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病程时间长,无法彻底根治,患者容易出现心理上的问题。因此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不安等心理情绪,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实施健康教育干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注意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饮食作息规律,医护人员需要督促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时间,积极进行室外运动,提高患者的疾病抵抗能力[4]。若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需要立即联系医师进行治疗。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心理沟通,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使患者以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4]。

参考文献:

糖尿病的社区护理干预策略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7月~2009年8月,选取南通市崇川区某大型社区患糖尿病居民98例,男51例,女47例,均符合1998年WHO标准[3]。体重指数超过22.0 kg/m2者67人,年龄30~78岁,病程10个月~25年,62例有高血压,34例有高血脂。

1.2 方法

受试者需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空服血糖、餐后血糖,必要时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然后对受试者进行每周2次,为期6个月的糖尿病护理干预。再次测定上述指标,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运动时间、运动次数、饮食习惯、健康教育情况、用药情况。由社区主管慢性病的医护人员负责,共发放问卷98份,回收有效答卷98份,有效率为100%。

2 制定糖尿病的干预计划

2.1 通过各种途径使糖尿病居民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遵医行为

养成低盐饮食习惯,每日食盐控制在4~6 g为宜,低脂肪高维生素饮食,粗细粮搭配,不吃含高糖食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每日8 h睡眠.做到情绪稳定,性格乐观;严禁吸烟酗酒,暴饮暴食,严把病从口入;劳逸结合,适当锻炼,以增强体质,减少发病。

2.2 大力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是其他非药物治疗的重要基础与必要条件[4],健康教育不仅是糖尿病治疗一部分,它本身就是一种治疗。安排社区医护人员不定期到居民家庭进行家庭访视,设立糖尿病咨询热线电话,随时解答糖尿病居民提出的相关问题,以改变糖尿病居民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发放糖尿病健教处方和宣传资料,组织糖尿病病友交流会,建立社区糖尿病病友之家,使糖尿病居民掌握糖尿病的防治知识,认识积极治疗的重要性。

2.3 定期检查

每年组织居民进行1次全面健康体检,包括肝功、血糖、血脂、心电图、B超,并对高危人群进行选择性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及时监护和治疗;对高危人群定期观察,及时治疗、及时发现糖尿病性靶器官损害。

2.4 药物治疗

发现患病后尽快使用降血脂、降血压药物,控制病情发展,延迟或避免靶器官损害是很重要的,并给予生活指导,以减轻病情,减少并发症。

3 结果

3.1 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居民生活习惯改变情况、饮食治疗人数见表1、表2。

通过健康教育糖尿病居民较全面认识了糖尿病,糖尿病居民生活习惯有所改变,能够主动参加运动、注意饮食治疗,同时改正了一些不良习惯,部分糖尿病居民减少了用药剂量。资料表明[5],施行健康教育可使糖尿患者的并发症明显减少。

3.2 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生理指数变化见表3。

教育前后患者的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有显著变化(P<0.05),说明通过6个月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患者体重、血压有明显下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情况有所改善。

注:P<0.05

4 干预措施效果评价

糖尿病的社区干预是全方位的整体管理,通过提高糖尿病居民的卫生知识知晓率、合理膳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调整血脂、加强运动锻炼等非药物疗法和严格的药物控制血糖、健康教育宣传、定期家访、定期体检、生活指导、监督治疗、定期复查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实,现有糖尿病居民98例病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建档率达到100%,管理随访完成率100%,治疗达标率(血糖控制率)95%。

摘要:目的 探讨对社区糖尿病居民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调查并建立糖尿病居民的健康档案,制定糖尿病护理干预计划,大力进行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定期体检、及早监护和治疗。结果 通过全方位的整体干预,现有糖尿病98人的病情已基本得到控制,管理随访率达100%,治疗达标率(血糖控制率)达95%。结论 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糖尿病进行早期预防比高科技的医疗手段更为有效。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干预

参考文献

[1]李仕明.糖尿病足与相关并发症的诊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24.

[2]黄敬亨.健康教育学.第3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

[3]王海燕.内科学.第11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1083.

[4]刘晓明,房彦红.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72-274.

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策略 第4篇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糖尿病是一种难以根治的、典型的慢性终身性疾病,把握一定的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是患者实现有效病情控制的基础。冗长的病情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加上缺乏决心信念,这就需要社区护士助其进行充分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进步糊口质量[1]

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社区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明显。文章通过干预引导糖尿病高危人群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降低引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提高了社区人民的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降低了医疗费用,节省了社会医疗资源。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在社区对居民进行调查,调查出120例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其中男59例,女61例;年龄19~71岁,平均51.5岁;病程5~21年。

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涉干预。

健康教育:教育采取医学讲座、按期出宣传板报、赠予宣传画册、组织看录像等形式。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的定义、病因、类型、发病机制及主要临床症状;血糖正常值及波动范围;监测血糖和尿糖的意义,针对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的种类及留意事项,并发症的监测及防治。如胰岛素打针法、血糖仪的准确使用、尿糖试纸测试法等。患者家属也愿意参加此类流动,且便于老年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家庭护理。

指导糖尿病患者保持心理平衡: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和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沟通和疾病健康教育。为每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鼓励患者树立决心信念,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分别进行恰当的教育方法,以解决患者的情感障碍,树立击败疾病的决心信念,从被动治疗变为主动治疗。对于长期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一方面与其共同分析病情以及药物、饮食、运动等方面存在的题目,另一方面向其告诉糖尿病治疗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等信息,以增强患者的决心信念,同时,鼓励患者参加一些有益的娱乐流动,如室外散步、下棋、绘画、音乐赏识等。

饮食指导:控制饮食可以减少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减轻胰岛负担,使胰岛组织得到恢复。向患者具体讲解饮食原则,根据不同的病情定制天每天主食量,详细到具体列举各种蔬菜及豆类,以及低脂肪、富含蛋白质食品的名称;忌食含糖多的糕点、饼干、生果及辛辣刺激性、煎炸香燥的食品,以及为何要忌烟酒等。反复夸大要定时进食,尤其是使用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更要引起重视,严防因饮食摄入不当而引起低血糖的发生。

起居的指导:糖尿病患者要慎起居,留意保暖,避免感慨感染风寒外邪的侵袭。适当的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可以促进糖的利用,减轻胰岛的负担,同时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向患者夸大运动锻炼时的留意事项,运动时应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卡上注明患者的个人资料及病情情况,以备急需。可携带一些糖果,含糖食物,若泛起饥饿、心慌、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服用,如症状不缓解电话救护。患有严重心肾合并症、高血压、流动性结核、酮症酸中毒、微血管病变等,避免应用运动疗法。运动时要保护好足部。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有效控制血糖和防止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措施,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应采取个体化、小剂量开始,并逐渐加量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分型、体重、病程、年龄、并发症的不同,选择药物也不同,可单一用药,也可联适用药,但同类型糖尿病药物不宜联合使用。

监测: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按期监测,引导患者自我监测血糖及记实,尤其是餐后2小時血糖。按期观察患者血压、尿常规、血脂、眼底、肝功能等,以了解疾病控制状况及并发症的情况,及早发现病变,及早治疗。

结果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护理干预,使患者对糖尿病的知识、预防、用药均有很大程度的把握。结果显示血糖干预前为11.5±4.9mmol/L,干预后为5.9±1.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干预前为17.8±3.5mmol/L,干预后为9.3±3.4mmol/L,干预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比较患者在饮食控制、按时遵医嘱用药、运动疗法、自我监测血糖及记实、低血糖的预防及处理、足部护理6个方面在干涉干与前和干涉干与后的达标率。

通过以上资料显示,说明通过健康教育进行主动的社区护理干预,有利于培养患者自护意识的形成,可以在饮食、运动、药物三大方面极大增强患者的知识,并形成良好的糊口习惯。有报道显示,在平等治疗前提下,经由教育可使糖尿病患者更有效地控制代谢异常,并有利于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针对每例患者的心理、社会行为方式、健康观念因人施教,则事半功倍。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有很多患者一直以为只要按时服药就可以控制好血糖,对其他的方法,如运动、饮食等抱着不理解和不配合的立场。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可使患者改变这种心理,转而积极地配合治疗,使疾病控制情况有了很好的改善,懂得了糖尿病的治疗必需是长期、综合、全面的。在干预过程中,既改善了护患关系,又增强了社区服务的凝聚力,同时还培养了很多健康教育宣传者,进步了社区人民的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降低了医疗用度,节省了社会医疗资源。跟着社区医疗工作逐渐开展,糖尿病防治的重点由专科病院转向社区。

参考文献

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策略 第5篇

高血压高危人群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

针对高危人群:男性>55岁,女性>65岁

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1.正确对待本病,要有乐观主义精神。应认识到高血压病是一个进展缓慢的疾病,如不及早防治,会在多年后引起脑、心、肾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所以对高血压病的预防要重视。2.工作和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及情绪激动。3.饮食上应限制食盐的摄入量,每天只吃6克食盐。4.饮食以低胆固醇、低脂肪为宜。少食肥肉、蛋黄、猪肝、猪肾等,多食富钾食物(豆类、蔬菜、瓜果等)。5.限制酒、香烟、咖啡等嗜好品。6.适当进行体力活动和运动保健。散步、慢跑、广播体操、打太极拳等。锻炼要长期坚持,但不能过量,以不引起不适为度。7.定期监测血压。

针对高危人群: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BMI≥24 kg/m2和/或腰围男性≥85cm,女性≥80cm);

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1.防治肥胖是贯穿一生的事情,在特定的时间段做好防治工作往往可以对战胜肥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时期:1)胎儿到5岁;2)青春期;3)50~65岁中老年期;4)健康恢复期;5)晚餐;6)冬季;7)节食的反复期;8)哺乳期;9)戒烟期;10)新婚期;11)职务晋升。以上的几个时期是最容易发生肥胖的阶段,尤其要注意做好预防措施。2.饮食以低胆固醇、低脂肪为宜。少食肥肉、蛋黄、猪肝、猪肾等,多食富钾食物(豆类、蔬菜、瓜果等)。3.限制酒、香烟、咖啡等嗜好品。4.适当进行体力活动和运动保健。散步、慢跑、广播体操、打太极拳等。锻炼要长期坚持,但不能过量,以不引起不适为度。5.定期监测血压。

针对高危人群: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

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1.正确对待本病,要有乐观主义精神。应认识到高血压病是一个进展缓慢的疾病,如不及早防治,会在多年后引起脑、心、肾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所以对高血压病的预防要重视。2.工作和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及情绪激动。3.饮食上应限制食盐的摄入量,每天只吃6克食盐。4.饮食以低胆固醇、低脂肪为宜。少食肥肉、蛋黄、猪肝、猪肾等,多食富钾食物(豆类、蔬菜、瓜果等)。5.限制酒、香烟、咖啡等嗜好品。6.适当进行体力活动和运动保健。散步、慢跑、广播体操、打太极拳等。锻炼要长期坚持,但不能过量,以不引起不适为度。7.定期监测血压。

针对高危人群:长期吸烟者

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吸烟可使大量的尼古丁及烟碱进入体内,这两种物质都有明显的缩血管作用,引起血压升高,长接触必然会引起高血压。除了主动吸烟者外,在吸烟环境中被动吸烟者也同样会受到尼古丁和烟碱的危害,而且,其受害程度要大于主动吸烟者。所以,为了您及他人的健康,应及早戒烟。

针对高危人群: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1且每周饮酒≥4次)

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当饮酒量超过40ml/d(或30g/d)时,饮酒量和血压间呈正相关,大量饮酒者高血压的发病率是非饮酒者的大约5倍,而且,大量饮酒还可减弱降压药的降压效果。为了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及并发症出现,应做到:血压正常者最好不要饮酒或少饮酒,血压偏高者更应节制,已有饮酒习惯者应限制及减少饮酒量,每天不应超过20~30 ml[大约相当于40度白酒1~2两,啤酒(630 ml)1瓶];节假日或亲友聚会等无法回避饮酒的场合以饮葡萄酒、啤酒和低度酒为宜;有心血管疾患者一定要戒酒。习惯性大量饮酒者,在节制饮酒后,大约两周可看到明显的降压效果。

针对高危人群:缺乏体力活动

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体力活动过少可引起中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以及植物神经调节功能下降,从而导致高血压发生。不经常参加运动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高于经常运动的人。运动——特别是适当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可增加热量的消耗,减少体内脂肪蓄积,使体重降低,缓解精神紧张,减少高血压发生的概率,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坚持适度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如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球类运动、健美操、气功、太极拳等以及适度的体力劳动有助于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和提高机体免疫力。运动量要循序渐进,从轻度运动开始,逐渐加大运动量,但决不能勉强。有氧运动对改善机体代谢功能和降低血压的作用更好。

针对高危人群:高钠、低钾饮食 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流行病学证明钠盐摄入量和血压水平显著相关,钠盐摄入过多主要通过提高血容量,从而使血压升高;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限制钠盐摄入的方法有:尽量少吃较咸的食品,如咸鱼、香肠、腌菜、咸鸭蛋等;改变烹调方法,减少烹调用盐和少用含盐的调料;改变饮食习惯,培养喝茶、喝粥的习惯,减少喝咸汤的次数。新鲜蔬菜、瓜果富含钾、镁离子,在限制钠盐的同时,适量增加钾和镁的摄入量,能促进肾脏排钠,减少钠水在体内潴留,起到预防和降低血压的作用。钾离子的降压作用还与其交感神经抑制作用、血管扩张作用有关。

针对高危人群:血脂异常[胆固醇≥5.18mmol/L(200mg/d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37 mmol/L(130mg/d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mmol/L(40mg/dl)或甘油三酯≥1.70mmol/L(150mg/dl)]

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近几年来研究发现,高血压与血脂异常及糖耐量异常密切相关,高血脂是心血管病独立危险因素,促进着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也是糖代谢损伤的主要因素,它与高血压、高血糖、肥胖等构成“代谢综合症”,它们的出现常具有聚集现象,对人体的损害起着协同的作用。所以高血压患者要定期监测血脂,长期有效地控制血脂。降脂要采取综合措施,长期坚持合理饮食和运动,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

针对高危人群: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6.1mmol/L(110mg/dl)或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140mg/dl)] 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 糖代谢紊乱可加速肾动脉和全身小动脉硬化,使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另外,高血糖可使血容量增加,肾脏超负荷,水钠潴留,最终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升高。另一方面,高血压又可加重糖尿病引起的损害,包括它对小血管和肾脏的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为了打断此恶性循环,必须积极控制糖尿病,尽量改善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还应有效地控制血压,使之达到正常范围内,但应避免使用影响胰岛素代谢的降压药物,如利尿剂双氢克尿噻等。严格遵照糖尿病饮食,减轻体重、适当锻炼。并应定期监测血糖、血压。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

针对高危人群:年龄≥45岁

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 科学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方法。控制饮食,多餐少食;三餐热量可以按1:1:1的比例配;烹调宜选用植物油,多吃粗粮、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最好不要饮酒。应规律运动,即每周至少4次;运动持续时间开始时以5-10分钟为宜,以后若感觉良好可逐渐延长。运动时应该注意:最好在餐后1-2小时进行运动,防止出现低血糖;运动前后应做几分钟预备和首尾活动;如活动时出现不适症状,应马上停止运动,及时就医。

针对高危人群:糖尿病家族史 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1具有遗传倾向或者潜在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主要侧重于通过调整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自我保护、防止病毒感染等措施来预防。2有遗传性胰岛依赖型糖尿病家族史的病人,要定期复查与糖代谢有关的指标,尽可能做到早期治疗,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以利于病人自身胰岛素细胞的修养生息,减缓胰岛衰竭速度。3有非胰岛依赖型糖尿病家族史、肥胖或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病人,应强调均衡饮食,提倡食用可容性纤维食物,增加体育锻炼,避免使用影响糖代谢的药物。

针对高危人群:体重质量指数(BMI)≥25/kg/M2者

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体型肥胖患者的脂肪呈肥大型,肥大的脂肪细胞上胰岛素受体相对减少,对胰岛素相对不敏感,虽有足够的胰岛素也不能发挥其作用,给机体带来了负担,不仅容易诱发糖尿病,而且易患高血压、高血脂、脑卒中、冠心病、内分泌紊乱等疾病。肥胖者注意控制饮食,不摄入过多的食物,同时还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把多余的脂肪消耗掉,防止贮存在体内就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使BMI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减少5%~10%;至少减少每日总热量400~500 kcal;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体力活动增加到250~300分钟/周。并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针对高危人群:血脂异常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

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高血脂是糖代谢损伤的主要因素,它与高血压、高血糖、肥胖等构成“代谢综合症”,它们的出现常具有聚集现象,对人体的损害起着协同的作用。注意控制饮食,不摄入过多的食物,同时还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把多余的脂肪消耗掉,防止贮存在体内就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使BMI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减少5%~10%;至少减少每日总热量400~500 kcal;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体力活动增加到250~300分钟/周。监测血脂同时要注意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针对高危人群:有高血压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很多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肥胖型常易患糖尿病。高血压与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构成“代谢综合症”,它们的出现常具有聚集现象,对人体的损害起着协同的作用。有高血压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应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少喝酒,不抽烟。经常测定血压,保持稳定。还得定时的检测血糖。

针对高危人群: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者

2018年健康教育干预策略 第6篇

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口健康素质,疾病防治的重要环节,接受健康教育是维护和促进健康的最基本途径。完整的健康教育策略包含:政策干预、信息干预、人际干预、服务干预、环境干预。为了更好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及开展健康教育,结合我院实际工作情况,主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干预措施:

一、政策干预:为了减少疾病的发生,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禁止吸烟的规定,设立警示牌,对居民广泛开展控烟教育,做到办公室、会议室有明显的禁烟标志,努力落实禁烟制度,广泛开展健康讲座、咨询活动、宣传栏等形式,让我镇居民了解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二、信息干预:通过“爱卫月”、“科普宣传周”、“学习日”进行卫生法规、健康知识宣传和普及,通过健康教育讲座、社区标语、咨询、义诊、发放明白纸、宣传册等措施宣传卫生知识、“慢病”的防治等知识,为人们提供有益于疾病的控制及减少对自身健康不利的因素,以促使我镇居民群众掌握自我保健即自我诊治的基本知识,掌握健康技能等,最终促使人们提前预防、远离疾病。

三、人际干预:通过好的社会现象,利用同社会示范、从众等社会心理现象,对人的行为进行干预。

四、服务干预:在各村卫生室为人民提供就近的免费的健康咨询血压测量、为艾滋病高危人群提供安全套等服务,以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为重点,广泛开展老年保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与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免费为老年人测量血压、血糖、血型等服务,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服务。

五、环境干预: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农村居民环境的改善,积极参与农村的改水、改厕、绿化,为健康教育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环境氛围。

糖尿病足护理教育干预研究论文 第7篇

1资料与方法

选取8月~11月在我院接收的DM病人7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在32~75(57.3±2.6)岁。病程1~18(8.6±5.2)年;对照组男26例,女12例。年龄35~79(59.1±3.2)岁。病程2~23(10.5±6.1)年。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干预组给予护理教育干预:(1)通过“一对一”的健康宣教方式,根据病人文化程度以及职业等相关特征,对DF相关知识给予耐心讲解,内容包括有:①病人在穿鞋之前,全部都要仔细检查鞋子当中有无异物;②每天晚上要对足部进行检查,有无损伤,采取温水泡脚以后采取干毛巾将足部水分完全擦干,同时涂抹护肤霜。③病人需要采取宽松和舒适的软皮鞋或者布鞋,袜子一定要是纯棉质,女性病人一定不要穿高跟鞋,不可赤足走道;④在修剪脚趾甲时,一定不要修剪过深。如果足部伴有鸡眼或者足癣的时候,一定要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⑤在冬季做好足部保暖,以免发生冻伤;⑥正确指导病人自我足部检查,发现异常去医院采取相应的处理。运动时,勿使足部受损;(2)要根据病人的年龄以及血糖水平为其制定一个个体化的活动项目,要求坚持达到一个运动强度。不可空腹运动,要随时携带水果;(3)调解不良心理问题,要采取相对应的心理干预[2]。对相关知识、自我防护能力以及自我效能给予详细记录,采取我科室自主研制的问卷调查表,由专门人员进行负责,由病人进行填写,每一下内容当中全部包括有十个小项,每一个小项分值在0~3分,对其平均分进行计算,分值越高则表明病人掌握知识情况、自我防护能力以及自我效能愈加良好[3]。采取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组病人的各项观察指标评分都要比对照组高(P<0.05)。

3讨论

一旦没有对DF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就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做好DF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通过主动控制血糖,从本质上降低DF的发病风险[4]。健康宣教在DF的预防当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通常对血糖水平变化、视网膜病以及糖尿病肾病等相关并发症给予高度关注,然而对足部问题给予忽视。使病人自己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进而可以使DF发生率明显减少[5]。总之,加入护理教育干预,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晋溶辰,杨玲凤,黄金,等.个体化健康指导用于42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的效果评价.中华护理杂志;46(6):27-29.

2.何瑞琼,侯霞,湛琅.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愈合疗效的观察.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5(19):12.

3.程道荷,王素琴,田祝华,等.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16(12):42-43.

4.JohannesP,WaltraudH,IvoRM,etal.Evaluationoftheim-pactofchiropodistcareinthesecondarypreventionoffootulcerationsindiabeticsubjects.DiabetesCare2009;22(10):1715-1721.

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策略 第8篇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选择我院2011 年10 月—2013 年4 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0 例, 入选标准: 年龄≥60 周岁; 符合2 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小学及以上文化水平; 自愿接受相关治疗干预方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面协议者; 无严重并发症。其中男性患者68 例, 女性患者52 例。受教育水平: 小学48 人, 中学50 人, 大学22人。病程最短1 a, 最长14 a, 平均病程 ( 5.67 ±1.98) a。年龄最小60 岁, 最大88 岁, 平均年龄 ( 67. 98 ±3. 13) 岁。婚姻状态: 已婚者110 人, 离异10 人。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 例, 2 组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婚姻状况与病程对比无明显差异 ( P >0.05) 。

1. 2 干预方法2 组都给与糖尿病基础治疗, 包括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等, 嘱患者进行适量体育锻炼及放松训练, 要长期坚持并有规律的运动。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基于心理护理的干预措施, 具体如下。

1. 2. 1 松弛放松采用渐进性放松法, 在安静的环境中患者采取舒适放松的坐位和卧位, 做3 次深呼吸, 每次呼吸持续5 ~ 7 s。先紧握你的右手, 持续5 s后放松右手, 重复1 次。每天采用此方法2 次。

1. 2. 2认知干预认知干预主要包括聆听、解释、理解、鼓励、疏导等, 具体方法就是对患者有耐心, 具体患者具体分析, 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实施集体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 由副主任医生授课, 每周授课1 次, 每次40 min。授课内容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使用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干预方法的实施及注意事项等。要跟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取得患者的信任。

1.2.3情绪干预将相同糖尿病病情的患者集中在一起, 从而患者减轻了自我不良情绪, 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康复。也要积极利用团体的情感支持, 向患者讲授不良情绪对糖尿病的影响, 从而提高其自信心。对存在否认、侥幸心理的患者, 应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 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更好地发挥患者的主观积极性。减轻患者的角色强化的主观意识, 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的各种操作要果断、利索, 如遇紧急情况要沉着、冷静。要积极给予患者相关的关怀与同情, 减轻或消除痛苦。

1.2.4应对干预培养患者的一些相关兴趣爱好, 如养花、画画等;提供与支持患者的相关社会与家庭干预, 从而让患者获得满足感;指导换一个角度认识生活事件, 以减轻其他各种生活中的应激反应;指导患者通过问题解决的应对方法以消除应激源。

1. 3 观察指标1抑郁自评量表 (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 包含20 个项目, 总粗分的正常上限为40 分, 标准总分为53 分, 分数越高, 抑郁症状越重。2焦虑自评量表 (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 总分上限同SDS, 用于评定焦虑患者的主观感受。390 项症状清单 (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 包含9 个因子: 躯体化因子、强迫症状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 在治疗后进行评定, 分数越高, 症状越重。4疗效评价: 显效: 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 无负性情绪; 有效: 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无负性情绪; 无效: 治疗后临床症状继续存在, 负性情绪继续存在甚或恶化。

1. 4统计方法使用SAS 12. 5 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中的相关计数与计量数据对比采用 χ2与t检验, 以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SAS与SDS评分对比干预前2 组SAS与SD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 干预后评分都有明显下降 ( P < 0. 01) , 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见表1。

注: 与干预前对比, at = 10. 585, bt = 4. 954, ct = 12. 046, dt = 4. 438, 均P < 0. 01。

2.2 SCL-90评分对比干预后进行评定, 治疗组的躯体化因子、强迫症状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与总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 , 而2组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见表2。

2.3疗效对比干预后经过观察与评定,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注: 总有效率对比, χ2= 3. 927, P < 0. 05。

3 讨论

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升高, 糖尿病心理不良的患者也逐渐增多。有调查显示, 糖尿病患者中抑郁症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 其患病率至少是普通人群中抑郁症患病率的3 倍[6]。有学者对16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情绪评定表中的抑郁亚量表对抑郁症状进行调查发现, 发现2 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发生率高达50. 0% , 远高于一般人群发生率的15% 左右[7]。糖尿病心理不良的高发病率, 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 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在发病因素中, 很多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空巢”患者, 造成了大多数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8]。同时2 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低, 情绪异常、抑郁, 性格内向, 而对自己和疾病及一切事情都缺乏信心, 娱乐活动少, 特别是并发症比较多的患者终日被病痛折磨更容易引起情绪多变, 当治疗无效果或效果不显著且病程较长时, 常会引发焦虑、抑郁或畸形人格, 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9-10]。从机制上分析, 心理应激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 抑制胰岛素分泌或破坏胰岛细胞, 加重糖尿病病情, 促使糖尿病并发症的形成; 心理应激影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启动自身免疫反应, 导致胰岛素抵抗; 心理应激可以使血糖增高, 情绪紧张时降低肾糖阈, 发生糖尿病;同时心理应激可以刺激大脑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轴, 分泌大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引起血糖升高[11-12]。

在治疗中, 常规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重吸收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但是要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当前心理治疗措施在糖尿病的管理和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已得到肯定[13]。有学者认为随着糖尿病教育的开展, 对糖尿病的正确认识可减轻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压力, 使患者对糖尿病有正确认识, 积极配合治疗, 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也有学者认为心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减轻或消除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诱因, 从而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14-15]。在具体的应用中, 应加强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 提高患者心身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要加强社会和家庭等全社会的糖尿病以及糖尿病预后方面的健康教育, 提高自我控制疾病、自我保健的能力, 认识到被社会和家人所需要。通过调动患者家庭的支持, 使其心情保持乐观舒畅, 疾病得到良好的控制, 提高其生存质量[16]。不过在干预中应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对策, 使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生活。要加强医院、媒体、社区和家庭等全社会的糖尿病以及糖尿病预后方面知识的健康教育普及工作。掌握糖尿病的基本知识, 使患者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的基础, 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17]。本文干预前2 组SAS与SD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 干预后评分都有明显下降 ( P < 0. 05 ) , 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干预后治疗组的躯体化因子、强迫症状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低低与总分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 ( P < 0. 01) , 而2 组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干预后经过观察与评定,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 7%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 7% , 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 ( P < 0. 05) 。

总之, 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法, 从而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策略和效果。方法 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 2组都给与糖尿病基础治疗与常规运动干预, 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基于心理护理的干预措施, 包括松弛放松、认知干预、情绪干预和应对干预。结果 干预前2组SAS与SD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 干预后评分都有明显下降 (P<0.01) , 同时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P<0.01) 。干预后进行评定, 治疗组的躯体化因子、强迫症状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与总分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1) , 而2组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干预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 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 (P<0.05) 。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法, 从而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

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第9篇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措施;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37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11-01当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发生缺陷而导致机体的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的综合性疾病称为糖尿病,糖尿病是慢性的终身性疾病,由于控制不当会导致全身各个器官以及系统发生功能改变及异常,而且会出现许多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存。我国2010年有关报道,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经达到4.21%[1]。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必须终生持续性的治疗。我院临床护理工作对于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在臨床中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1资料和方法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组别1例数1血糖控制1用药依从性对照组19017.49±1.21180.27±3.28观察组19014.38±1.02194.28±2.42P11<0.05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8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16例,女性患者64例,年龄在28-90岁,平均年龄在(56.39±4.91)岁。其中病程在1-76年,平均病程为(28.76±4.29)年,入院时血糖为1.1-28.8mmol/L,平均血糖值为16.7±2.8mmol/L。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疾病程度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饮食指导糖尿病合并肾病综合征的患者饮食治疗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指导患者正确的限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长期坚持能够降低体重,明显的减轻胰岛的负担,使机体降低对胰岛素的抵抗,有利于控制血糖正常水平。糖尿病合并肾病综合征的患者指导食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少吃煎炸和腌制品并相应的根据患者的水肿程度限制钠的摄入,限制食盐量应不超过2g/d,注意体内离子钾和钙的补充,教会患者及家属制定适合患者治疗的食谱,注意总热量的控制。

1.2.2运动指导运动是糖尿病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降低血糖的简单方法,运动可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2]。但是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建议中、轻度的运动方式来运动疗法如快走、慢跑、拖地、平地骑车等,注意老年人活动要适度,剧烈运动可致血糖降低。

1.2.3正确使用降糖药物指导患者及家属按时医嘱服药,并根据患者的血压以及血糖监测的结果合理用药;降压药多为控制剂和缓释剂,注意定时、不可随意调节用量,切忌勿口嚼服药应该整片服用;控制血糖的药物,其磺脲类药物应在餐前30min’服用;α-糖酐酶抑制剂应在进餐第一口服用;双胍类是在餐后服用的。告知患者及家属服药的注意事项及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最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如患者出现心慌、周身大汗或者昏迷时则提示低血糖的发生,可以吃糖果或者进食增加糖的摄入[3]。

1.2.4心理护理对策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长期的疾病,治疗过程长而且发生糖尿病合并症可遍及全身的重要脏器及器官,因此在护理患者中不仅注重患者的基本治疗和并发症的发生,更加注意的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针对患者的不同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指导与疏通,向患者讲明关于糖尿病合并症的相关症状和预防措施,使患者能够充分了解自身的疾病,告知患者避免出现情绪激动、焦虑、抑郁的心理,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效果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3周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取平均值进行比较,并使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满分100分。

1.4数据统计统计分析使用SPSS11.3软件包完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血糖控制率以及用药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及肥胖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到目前为止,我国糖尿病缓则数已在3000万以上,成为继心血管和肿瘤之后第三位“健康杀手”[4]。糖尿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发生并发症可以危害自身的生命。对于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指导患者正确的生活方式以及遵医嘱用药,有效的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因此,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值得临床广泛使用。参考文献

[1]王士雯,钱方毅.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学杂志,2009:258.

[2]孙强云.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与护理对策[J].现代医学杂志,2009,34(7):26.

[3]惠芳.糖尿病病人个体化饮食管理150例[J].现代实用护理杂志,2011,19(1).

卫生室新健康教育干预策略 第10篇

2014年健康教育干预策略

行为干预是健康教育的核心,评价健康教育项目和工作的效果,主要是要看其是否使人们的行为切实发生了改变。要想改变人们的行为,必须找出人们行为产生、维持、消除的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因素采取干预措施。

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应考虑以下行为干预措施:

政策干预:通过落实影响人的行为改变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等措施,对人的行为产生强制性影响和干预的措施。

环境干预:通过改变环境以促使人们的行为发生改变或维持的措施。

信息干预:通过教育、传播、咨询等措施为人们提供有益于行为改变或维持的知识、信息,以促使人们形成促使行为改变或维持的态度、意识、价值观,掌握健康技能等,最终促使人们行为改变的措施。

人际干预:利用同伴压力、社会示范、从众等社会心理现象,对人的行为进行干预的过程。

组织干预:在组织机构内采取促使人们行为改变或维持的措施,如组织集体活动、改善人际关系,从而促成人们的行为发生改变或维持。

服务干预:通过服务的提供从而促成人们的行为发生改变或维持的措施,如在卫生室为人们提供就近的免费的血压测量服务等。

药物干预:采用服用药物,促使人们的行为发生改变的措施,该措施一般应用于心理行为治疗方面。

本辖区内高发的慢性病有关影响因素很多,危险度依次为:口味偏咸、缺乏规律运动、吸烟、饮酒。作为居民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我卫生室将不断调整服务模式、疾病分类和服务意识、加强宣传公共卫生服务的功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根据以上危险因素,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高血压、糖尿病及其致病因素以及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危险因素干预方面,工作重点应指导居民限盐、戒烟、限酒、合理膳食、规律运动。利用各种场所和条件,以宣传栏、播放健康教育光盘、发放宣传材料、开展公众咨询活动、入村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等形式,让居民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慢病防治工作应列为社区医疗保健、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抓住“三个环节”即控制危险因素、早诊早治、规范管理;针对“三个人群”即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者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通过入户、电话回访等方式,每季度随访一次,特殊情况随时随访,以指导其科学合理的用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依据社区诊断的结果,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为了我村卫生室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得开展,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全面深入搞好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善不良生活行为,提高居民健康素质,降低或消除危险因素、减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以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

幼儿行为问题的教育干预策略 第11篇

如何对幼儿的行为问题进行干预是幼儿园教师比较困惑的问题.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视角看,在正常教育生态下,教师可以从建立融洽的.师幼关系、运用可操作的心理治疗技术、将幼儿从游戏情景引入真实生活以及进行弹性的行为塑造等方面进行教育干预,从而矫治幼儿的行为问题.

作 者:叶平枝 冯晓霞 Ye Pingzhi Feng Xiaoxia 作者单位:叶平枝,Ye Pingzhi(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州,510006)

冯晓霞,Feng Xiaoxia(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5)

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策略 第12篇

为深入贯彻深化医改和国家“十二五”规划政策,落实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总结经验,分析形势,部署任务,全面推进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发展。在全市范围全面实施健康教育服务,促进本地区健康教育服务均等化,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

(1)资料内容每年提供不少于6种含中蒙医药内容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

(2)发放地点我院和拉僧仲社区服务中心的候诊区宣传资料架、诊室、咨询台等处。并及时更新补充,保障使用。

二、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

(1)音像资料内容全年播放公民健康素养、慢性病、传染病等音像资料不少于6种(其中不少于3种含中医药内容)。

(2)播放地点在门诊候诊区住院部病房或宣传活动现场播放。

三、健康教育宣传栏

(1)宣传栏内容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每期至少1/4篇幅含中医药内容)

(2)宣传栏设置地点各病区走廊。

(3)宣传栏尺寸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宣传栏中心位置距地面1.5~1.6米高。

(4)宣传栏更换时间3、6、9、12月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

四、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1)开展活动时间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或辖区重点健康问题至少开展一次健康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其中至少2次公众健康中医药咨询活动)

(2)开展活动地点 社区 文体中心等。

(3)工作人员医教科工作人员1名、专科医生3名、护理人员3名。

(4)开展活动设备和资料血压计2台、体重磅2台、宣传展板1-2块、健康教育印刷资料、相关诊疗器械等。

五、定期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1)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的内容和次数针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或家属、孕产妇等,我院平均每月至少举办1次以上健康知识讲座,(其中每年不少于4次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各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平均每季度举办1次以上健康知识讲座(其中每年不少于2次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

(2)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的地点各社区。

(3)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工作人员专科医生1名、宣教科工作人员1 名、社区工作人员数名。

(4)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设备投影仪1台、投影幕1个、相机1台、音箱2台、手提电脑1台。

六、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

利用门诊医疗向特定人群提供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教育。

七、利用医院网站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第1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住院的32例患者, 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 以上患者均未接受过系统的健康教育。

1.2 方法

对入选的患者通过沟通进行教育前的调查, 对其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胰岛素的使用方法、降糖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及饮食运动对糖尿病的作用进行初评, 然后, 通过集体健康宣教讲座、发放相关知识资料和进行个体化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给予综合健康教育, 出院后进行最后评价。

1.2.1健康教育内容

合理膳食, 制定个体化饮食治疗方案。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饮食治疗的重要性, 通过评估制定出患者的个体化饮食治疗处方, 根据理想体重、体力活动程度来确定每日总热量, 并对营养需求进行合理分配, 确定主食、副食量。餐次分配:按早、中、晚分别为每日总食量的1/5、2/5、2/5分配;水果在两餐之间食用, 食盐每日在6g以下, 并随时关注患者进餐情况, 鼓励其多食新鲜蔬菜,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 其具有降血糖作用, 此外还具有降血脂, 防止便秘等作用。

适合的运动方法:坚持有规律的运动是控制糖尿病的基本措施。最佳的运动时间是餐后1~2h, 明确掌握运动过程三部曲, 运动前准备, 应做5~10min低强度有氧热身运动, 穿宽松、柔软、透气性强的袜子和合脚鞋子。运动中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相适宜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避免高强度运动, 防止意外伤害。运动后, 在运动结束时需做5~10min的整理运动如弯弯腰, 踢踢腿等, 由于运动可引起食欲增加应注意饮食控制及药物调节, 若每次运动量较小, 频率可为每天1次, 每次20~30min, 一般不超过1h, 最适宜的时间为早晨或下班后, 不宜在饮餐后或饥饿时进行运动。

药物治疗的教育与指导:我们将每种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用法、用药时间及注意事项都仔细地给患者、家属讲解清楚, 尤其向患者讲解胰岛素的作用, 注射时间、方法、部位的选择以及储存方法, 低血糖反应知识及预防措施等。

心理指导: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 使患者保持心态平衡。我们先向患者说明糖尿病不是不治之症,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保持愉快的心情, 病情会好转。让病人多与室友交流聊天, 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关心病人, 让病人多参加娱乐活动, 如听音乐、看书等, 让患者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 战胜疾病。糖尿病足部的预防护理, 对患者足部进行检查评估, 如发现患者足部的温度觉, 痛觉减退时应做好足部护理, 避免受外伤。

2 结果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

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在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后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生活行为改变方式及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干预前, 经统计学计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据资料报道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为5%, 造成糖尿病快速、高度流行的原因除人口老龄化的因素外, 最主要的是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和保健知识的相对缺乏, 导致不平衡膳食、缺乏运动、心理失衡、吸烟、酗酒等危险因素的高度流行。造成糖尿病患者治疗达标率低的原因是患者对糖尿病知识了解不足, 对糖尿病的重视程度不够所致, 因此, 糖尿病健康教育要扩展到健康人群及已患糖尿病患者中。本次调查显示患者在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后, 可巩固患者的糖尿病知识, 促进患者有效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病情, 由此可见, 进行健康教育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以确定患者的教育需求、制订教育计划并实施、最后进行效果评价, 这样收效较大。

摘要:糖尿病 (DM) 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糖代谢紊乱综合征。DM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血糖长期不稳定可导致多器官系统功能损害, 要降低DM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是正确对待DM,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因此, 在DM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改变意识和行为显得尤为重要。健康教育就是要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认知程度、提高治疗达标率的重要手段。

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策略 第14篇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 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42-02

老年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内分泌代谢疾病,治疗目的是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防止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命。我们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指导,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中心随访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42例,女58例;年龄65-82岁;病程1—25年。空腹血糖(10.8-3.61)mmol/L,餐后血糖(16.64-2.8)mmol/L,全部病例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可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体重下降;多饮、多食;消瘦、疲乏;皮肤瘙痒;四肢酸痛、麻木、腰痛;性欲减退、阳痿不育、月经失调、视力模糊等。

并发症: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器官,主要有: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眼部病变、皮肤病变、感染等。

2 健康指导

2.1 心理指导。老年糖尿病并发症多,往往因病程长,用药多而出现忧虑、抑郁心理,易产生消极情绪,有时拒绝服药不配合治疗。故社区医务人员要理解、关心患者,多与患者交谈,多讲解一些治疗效果好,患者配合好的事例。將糖尿病的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诱发因素等告诉患者和家属,使他们知道糖尿病虽然不能根治,但通过终身治疗及适当的体育锻炼,也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和长寿。只要有信心和持之以恒的耐心,就能延缓和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2.2 饮食指导。多数老年患者摄入肉、鱼、蛋、食油较多,从而导致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故应控制脂肪胆固醇的摄入量。注意补充维生素、钙和铁,增加磷的摄人,提高红细胞释放氧的能力,防止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总热量每天三餐各占三分之一,或少食多餐,使糖份平均分配。禁食糖果、糕点;限制含胆固醇高的食物。饮食以少盐清淡为宜,少食动物内脏、少食松花蛋黄、少食含饱和脂肪酸多的食物,少食肥肉、动物油等。最好是粗纤维含量较多的食品,如:糙米,面,蔬菜等,因含粗纤维较多的饮食能增加胃肠道蠕动,促进排空,减少消化吸收,有利于控制高血糖。指导病人记录每天出入量,定期复查血糖,观察病情转变情况,定期测量体重,发现病情变化,应遵医嘱适当改变进食量。

需要注意的是,饮食治疗是糖尿病重要的基础治疗,应严格和长期执行。

2.3 运动指导。运动疗法能促进糖的氧化利用,增强末梢组织特别是肌肉对胰岛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将更多的皮下注射储存的胰岛素调动到血液中,使肥胖患者的体重降低,对糖尿病患者十分有益。应要求患者坚持长期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采取的锻炼形式应为需氧活动,如步行、老年舞、健身操太极拳及适当家务劳动等,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定时、定量。一般每日坚持半小时左右,可酌情延长至1小时。运动时间宜在餐后1小时,可达到较好的降糖效果。不宜空腹运动,长时间运动者应适当增加食量。为了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最好选择在饭后血糖较高时进行。但活动要以不感觉疲累为主,运动时手边要备有糖块或饼干等易食用的小食品,一旦自觉有出汗、心慌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食用,以预防或减轻低血糖症状。

2.4 药物指导。降糖药:老年糖尿病患者多数为Ⅱ型糖尿病,常常给予口服降糖药治疗,医务人员应准确掌握各类药物的药理及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剂量数据、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经饮食控制无效的肥胖患者及饮食控制加磺脲类降糖药未能控制血糖的非肥胖患者,可选用双胍类药物治疗。

胰岛素:胰岛素不能冷冻,避免温度过低或过高(不宜<2℃或>30℃)及剧烈晃动,注射前1小时自冰箱内取出。普通胰岛素于餐前30分钟注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在早餐前1小时注射。长、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短效胰岛素(普通胰岛素),再抽长效胰岛素(鱼精蛋白锌胰岛素),以免长效混入短效内影响普通胰岛素的速效作用。注射部位应选皮肤松软处,如上臂外侧、臀部、大腿前及外侧、腰部、腹部,且要按顺序轮流选择,每次注射要离开上次注射处至少3厘米,重复注射部位要间隔8周以上,以防止皮下组织萎缩或增生、皮下硬结、局部红肿等反应,影响胰岛素的吸收。胰岛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反应、胰岛素过敏、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教会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正确方法,并讲解胰岛素和各种降糖药的药理作用、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一般要求每2~3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以了解病情控制情况,并及时调整用药剂量。

2.5 皮肤护理。糖尿病患者的皮肤及血液内含糖量较正常人高,细菌繁殖力强;机体形成抗体能力较正常人低,且白细胞杀菌力与吞噬力均降低,易出现皮肤瘙痒与感染,且感染后不易康复。注意指导患者勤洗澡、勤更换衣物,用温和的洗浴用品,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2.6 日常护理。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全身及局部清洁,尤其是口腔黏膜、皮肤、会阴部的清洁。少去公共场所,戒烟酒,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消化道感染。指导患者学会尿糖血糖定性测定,有便携式血糖测定仪者向患者说明并演示血糖仪的使用方法,同时让患者了解尿糖和血糖测定的结果意义,嘱咐患者定期随访。定期进行糖尿病知识讲座。

3 小结

老年糖尿病治疗目的是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防止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命。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掌握、控制疾病的主动权。总之,护理指导贯穿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始终,通过社区健康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坚持科学地、系统地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于翠凤.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5月

上一篇:假如我是一个女人作文下一篇:防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