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各庄镇中小学辍学现状及原因

2024-05-29

史各庄镇中小学辍学现状及原因(精选8篇)

史各庄镇中小学辍学现状及原因 第1篇

史各庄镇中小学辍学现状及原因

单位:宝坻区史各庄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作者:刘艳春

2011年5月29日

史各庄镇中小学辍学现状及原因

农村中小学生的流失不仅阻碍了“普九”工作的进程,加大了“双基”工作的难度,也直接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发展,甚至贻误了整个国家的发展。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不仅仅是经济的贫困,也在于文化、教育的“贫困”,在于理性与良知的“贫困”。治理农村中小学生辍学,让辍学的学生早日回到学校,需要全社会的人们来共同关注和支持,本文试图通过宝坻区史各庄镇中小学辍学现状的调查研究,挖掘其潜藏在学生辍学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真正揭示农村中小学生入学与辍学的症结之所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策略。

一、史各庄镇中小学生辍学现状

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特别是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的辍学问题己有愈演愈烈之势。根据近五年的辍学数据统计,当地小学辍学率为1.05%,初中辍学率为2.23%。调查过程中,我也深入实际了解到,农村中小学生的辍学问题正严重困扰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据调查结果显示,辍学率正在向我们昭示一个更为沉重的任务:我们要重新审视农村教育,重新反思农村中小学生的辍学问题。

二、中小学生辍学原因的探究

(一)社会转型时期的体制变革为学生辍学提供了温床

中国社会现在正在进入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化的转型时期:由传统社会转向现代化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由科技文化落后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这种政治经济体制的大变革荡涤着社会的每个角落,教育也不例外,同样不可避免地要经历种种矛盾、挑战、困扰和选择。

日益活跃的市场经济造成的知识与价值的反差加剧了教育内缺凝聚力与外有吸引力的矛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市场经济领域的价值规律和货币关系也开始在全社会范围内向着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蔓延,整个社会转向以经济效益为价值取向,引发了严重的职能错位、观念混乱的现象。人们越来越多的则是关注自己的物质生活,“一切向钱看”也成为许多人奉行的行为准则。加大了教育内缺凝聚力与外有吸引力之间的矛盾,学生也将最终走上辍学的道路。

新的招生体制打碎了农家孩子的“大学梦”;而就业体制的变化也使家长继续供养子女上学的想法失去了动力支持。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大中专学校收费制度的推出,大学生上学需要缴纳一定数量的费用,毕业不包分配,而是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在人才市场上实行自主择业或“双向选择”,致使有些毕业生不能如愿或如时找到工作,只得待业在家。这对农村学生及家长的心理也有影响,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学生家长中盛极一时。

家长的过高期待或家庭结构的不完整,致使学生心理负担过重,影响其心理健康,也可造成学生的辍学。家庭结构不完整,父母关系紧张,家长不关心子女或与子女有严重冲突,都会影响子女的情绪、自信心、自尊心、人格特征,甚至心理健康。而另一方面,过高的心理期待则对学生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农村家庭普遍家境比较贫寒,许多家长期望下一代能够通过受更多的教育而改变家庭的困难境地,他们一心只想让孩子跨出这道门槛,因此不能正确评价子女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只要求其在考试中夺取高分或升上大学,对子女提出过高的要求或不重视他们的兴趣特长。学生因学习成绩差而感到自卑,意志消沉,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从而厌学。家长的过低与过高期待都会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使学生过早地走上辍学的道路。

(二)贫困文化的不良影响是学生辍学的深层原因

谈到农村学生的辍学,自然而然便与家庭经济的贫困联系在一起,便与那些衣衫槛褛的孩子、食不裹腹的人家联系在一起。的确,家庭的经济贫困是学生辍学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我们并不能仅仅因为家庭贫困这一表面现象而便轻率地断言学生因此而辍学。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不仅仅是经济的贫困,更在于文化、教育的“贫困”,在于理性与良知的“贫困”,隐藏在他们背后的是积淀己深的贫困文化。

贫困文化中家长的顽固的文化心态使学生求学缺乏必要的文化动力。一些文化素质较低的家长不仅自身文化水平低,不能开拓眼界,脱贫致富,而且也看不到教育的潜在效益和长远效果,更谈不上在学习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对孩子的学习给予指点和辅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强度明显要受到家长这种贫困—无为心态的影响,渐渐对学习失去了内在的动力,有时甚至会产生“读书不如种田”的想法。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家长的贫困文化心态对学生的辍学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农村中小学校教育自身存在的诸多弊端是学生辍学的直接动因

辍学并非只是贫穷所致。调查发现,真正因家庭经济困难的占辍学生数的15.3%,非经济原因辍学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在有些时候占第一位的原因却是来自于我们的学校教育,如师生关系紧张、学业不良等。据初中的一位教师分析,辍学的第一次高峰是在初一下半年,因为初中课程门类骤然增多,而且难度较大,教师有时又缺乏对学生的及时指导,使一部分学生因不适应初中学习而辍学。第二次高峰是初二下半年,这时,学生成绩两极分化较为明显,老师在教学时只注重中等和上等学生,对差生则另眼看待,使他们心灵上受到伤害,有的干脆就不学了。第三次高峰是三年级下半年初,这时学生面临中考,学校按成绩分流,重新编班,被分流的学生感到没有什么劲头再去学习了,不少学生因此而辍学回家务农或从工。可见,作为学生接受的最系统的、时间最长的、影响最持久的学校教育是难以令人满意的!学生的大量流失值得我们对农村中小学教育进行彻底的和深刻的反思。如何使学校教育返归生活,进而转变到为学生全面发展而服务的轨道上来,是一个值得我们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深省的大问题。

一位班主任的分析很能说明问题: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实行高压政策,搞疲劳战术,使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一是学生感到升学无望,前途渺茫。二是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基本没有活动时间。每一次考试都要排名,屡屡失败的无以言表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进而辍学。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办学思想不端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衡量一所学校和一

名教师的优劣,多是以升学率的高低作为标准,并与奖金、评优、晋职挂钩。推行素质教育多是流于形式,是句空话,学校仍停留在应试教育上。

教育活动中无视“人”的存在,体罚、打骂、讥讽学生的现象屡见不鲜。我与学生私下座谈时了解到:学生都怕打,哪个老师打,他们就会多用时间学哪个老师的课,这个老师的学科成绩就好,年终评比就能被评为“优秀教师”,而那些学生“不怕”的教师,则成绩平平。

三、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政府行为,促进农村教育法制化

加强教育督导与宣传,严格“普九”复查制度,提高巩固率,严防学生的显性与隐性流失。通过强化政府行为,加大对教育的督导和宣传力度,让农民意识到教育对农村社会生产生活和其子女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保障适龄儿童适时入学和正常就学是每个家长应尽的义务。由于农村社会的相对落后与封闭,还存在着教育法规知识未普及、群众不懂法、不知法,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完善教育立法,制止教育腐败行为,依法保障教育投资渠道的顺畅。切实保障现有教育经费的充分使用。

教育行政部门应严格坚持办理学生辍学、休学、毕业等手续的原则,加强学籍管理,堵塞漏洞,防止因手续方面的问题而导致学生流失。

(二)加大学校教育改革步伐,尝试整合教学内容,促进农村教育的创新

重树新观念,建立有效的评估、导向和制约机制,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摆脱一切以升学率为绝对标准的观念,逐步建立一整套有利于推行农村素质教育的机制。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关键是要通过建立有效的评估、导向和制约机制,坚决摒弃过去单纯以升学率和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标准。

净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养,改善师生关系,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一名优秀的教师深谙治学授课之道,懂得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而能增强课堂吸引力。调查发现,教育质量不高是导致学生厌学、辍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由于部分教师素质不高,又缺乏责任心,对待教学往往是应付了事,因此部分学生由于听不懂教师所言为何物而成为“干坐生”,长此以往便失去了学习的内在动机—信心和兴趣,结果是任凭父母打骂和教师劝说也难以奏效。

而如何使自己的课堂丰富多彩,把学生的“心”留在课堂,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其教学艺术的本领。教育中还存有诸多道德性问题并未予以解决:如体罚、打骂学生,嘲笑、讥讽等不尊重学生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把他们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个体,努力改善师生关系。同时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个人修养,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争取从课堂教学这一环节首先切断学生厌学、进而辍学的源头!

防止和减少学生成绩的分化,实施个性化教育。学习上的严重分化是造成学生辍学的原因。要想从学校教育方面解决辍学问题,就应从防止或减少学生的分化上做起。

(三)加强对农村教育的多渠道投资;改革传统农村教育,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待遇,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学生能否安心于课堂首先取决于教师能否安教。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如果教师不能安心从教,那么学生是无法留恋于课堂的。因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想要留住学生首先必须留住教师,而留住教师又必须为其营造良好的氛围,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多渠道筹集助学资金,设立各种奖(贷)学金制度,完善助学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更少的学生离开校园,让更多的辍学的学生早日重返校园。

改造农村贫困文化,减少学生流失。只有在农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农村的学子们才会在更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中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素质,加快贫困人口的现代化步伐,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彻底摆脱家长文化贫困,进而走出流失的困境。

史各庄镇中小学辍学现状及原因 第2篇

昭通市绥江县凤池中学:魏志英

摘要:近些年来,由于农村中小学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没有巩固好普九

成果,致使农村中小学辍学率居高不下,造成农村中小学辍学率高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就从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作简要分析,以及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问题。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对策

我国到二十世纪末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每年的毛入学率高达到95%以上,但失学率、流失率也高,竟达12%左右,而且尤其以农村最为突出,那么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有哪些,以及我们该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一、教师对学生施加压力

在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可仍然把应试教育摆在了首位,有些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给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施加各种压力,使学生产生厌学思想。

1、老师罚学生。在我国广大农村,虽完成了普九工作,但有些学生没有完成法

律法规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中途就退学了。根据调查,很多老师就因为一点小事找孩子的麻烦,老师采取各种怪异的办法,比如对没有考及格的学生要抄试卷几遍,或者没有背书的学生要抄课文,听写英语单词不过关者进行千遍抄,最令学生们接受不了的便是到老师办公室“站着”,一站就是一节课,要么接受老师的批评,要么就是站着“自学”,这些学生站的次数多了,也就对上学厌倦了,往往自己干脆不来读书了------退学。

2、老师看不起后进生。有些学生好动,坐不住,在课堂上经常违纪,再加上个

性强,脾气怪,老师批评他几句,他有不服的地方还顶撞老师,还有学习成绩又差,班主任或科任老师经常叫其家长来学校,并委婉地给家长提意见,让孩子回去一段时间,反省反省,改造好了,家长再送来学校,久而久之孩子说什么也不肯到学校去,孩子辍学后回家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弄不好还学坏。如今,一些小升初或初升高的差生被老师劝道:“反正你们都考不及格,干脆你们都别去考了”。于是中小学生辍学率就增高,老师们的升学率相对就提高了很多。

二、父母离异,孩子无人看管

当今,父母离婚也成为社会上的一种普遍现象,这几年更是有增无减。从我校初中生调查来看:全校七百多名学生中,父母已离异者达0、8%,对这些离婚后的学生而言,残缺不全的单亲家庭给孩子们的幼小心灵所造成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

1、随着经济对农村的开放,使大部分农民有了剩余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源源

不断地转移到城市,农民外出打工人数与日俱增,很多农民凭借自己已有的文化科技知识,承包工厂,兴办企业,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民企业家,当起了老板,过上了安逸舒心日子。几年不回家,更不要说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包二奶”也就不足为怪了,他又怎能与自己的老婆白头谐老呢?自然女人也就重建家庭,对于孩子来说,一颗受伤的心灵是多么渴望父母能在身边给予呵护,给予关怀,给予温暖。爸妈没了,无人看管,无人照顾的孩子们也就只好三天两头逃学,甚至干脆不去学校了,伙同同病相怜的孩子白天捉鱼虾,晚上夜不归宿,打架斗殴,吸烟喝酒,赌博上网,偷鸡摸狗等违法事件也屡 1

次发生。

2、父母的感情确实破裂。我所见过的几个邻居,就是夫妻感情不和,男的忙着

挣钱,女的天天不是打牌就是讲穿着打扮,夫妻整天由吵到骂,由骂到打,最后走上法庭,孩子的学习无人问津,作为一个懵懂的小孩子来说,既然父母都不管自己,很快对学习失去了信心,由原来的好孩子、乖孩子变成了坏孩子,迟到、早退、旷课、吸烟酗酒,通宵达旦上网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儿,哪有心思来学习?最后也只好辍学在家,悠闲自在,无所事事。

三、受“读书无用论”思潮的影响

由于就业困难和教育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使很多农民都有了“考上也不分配,分配不了学了也用不上”的观点,于是读书无用论迅速在农村重新传播开来,目前,党和政府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另有个体或集团捐资助学,使得农村子女读书已不再是梦想。但据我们老师下乡调查发现,我们每到一处,当地的农民并不急于致富,而是摆出一副悠闲自在的姿态,这可能与其他地方的农民不一样,这恰恰说明了中国农民思想的局限性。在我们的调查中很多成年人认为孩子考不上大学,书读多了也没什么用,还不如马上回家,外出打工或者跑跑运输。即使考上大学又怎样,一来家里没有钱供孩子读书,二来读了大学也很难找工作,回家当个技术人员工资又多,还不如趁早不读。农民如是说,我们望其兴叹。

面对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率每年在不断回升的这一现实,这就给我们国家、社会各界人士敲响了警种,农村的教育在走滑坡之路,那么我们应采取哪些策略或对策去解决呢?

一、发展农业经济、减轻农民负担和增加经费的投入

1、放开农业经营,搞活农村经济建设。即放开第二第三产业,迈开步子在农村

搞好绿色产业,种蔬菜、水果、种茶叶、竹子等绿色产品,同时兼副业生产,科学养鸡、养兔、养羊、养猪等产业,另外也可采取招商引资的政策,让外来的商人或老板到农村去投资,兴办小型企业、大办乡镇企业。所有这些都需要有关部门制定出相关的政策、法规,相应地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的腰包鼓了,自然有钱送子女读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所以我认为放活农民,教育就有希望。

2、要减轻农民的负担,必须施行农村税费制改革。目前中国农村税费制改革已

在全国全面展开,农业人口达6、2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四分之三,减负幅度在30%以上,农民得到的好处预计在300亿元以上①,我们相信,这条措施的实施会使农民直接受益,从制度上完善了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渠道,从而确保了农村义务教育必要的经费投入,为我国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巩固和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这样也就使农村中小学的辍学率得以控制。

二、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1、教师应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在教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因一点小事就采

取各种手段来惩罚学生,这在教学管理中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同时也违反了《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所以我们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即使学生有过激的行为,我们做教师的要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只有当心与心面对,心与心的交融,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实效②。否则只能导致学生辍学。

2、做好转化后进生的细致工作。后进生也叫“双差生”,即纪律散漫,学习成绩

差,面对这部分差生,我们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方法,最终的结果是“走人”,那么转变后进生该怎么做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找到突破口,从许多转变后进生的个案中,我们发现:有的通过找闪光点,使后进生找回了自信;有的通过赏识教育,让后进生找到了好学生的感觉;有的通过情感对话,层层深入递进,让后进生悟出生活的真谛;有的通过真情的付出,滋润后进生干涸的心田;还有的通过义正严辞的敲山震虎,使后进生猛然醒悟③、、、、、、。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我们教师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还怕教学质量提不上去、升学率提不高吗?

三、父母离异造成家庭教育弱化,部分学生辍学--------如何面对这些“特殊学生”

呢?

1、家庭中离异后的父母或者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都应积极帮助孩子树立信

心,克服自脾心理,因势利导给予孩子学心上的辅导和督促,生活上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去奋斗,这样就不至于辍学在家务农。

2、学校的教师应该设法用学校、班集体的温暖去弥补失衡家庭温暖的不足,努

力用师爱去补其父爱母爱的不足④。我们知道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培养身心健康的祖国花朵是中小学教育的使命,面对社会变革中产生的“特殊学生”我们没有理由回避。

四、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今天,面对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源于我们教育事

业的发展,如果我们不读书、不多学知识,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再重蹈历史覆辙:“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必须在思想上根除破旧陈腐的观念,消除“读书无用”思想的影响,当前各级各类学校都扩大办学规模,增加师资力量,能使更多的学生圆自己大学的梦想,同时整个社会就业渠道拓宽、畅通。教育部长陈至立曾指出:大学生不念大学也得长大,也得有个劳动岗位,但多学些知识路更宽一些。所以我们中小学生就更没有理由辍学而不读书。

总之社会各界针对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率严重这一问题加大力度来加以控制,让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义务教育,使农村教育不再成为一块心病,使高辍学率变为高入学率,从而推动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主要参考资料:

① 《农村税费制试点促进分级管理》-------《现代教育报》2003年。

② 《班主任之友》-------2007年第1期第9页。

③ 《班主任之友》-------2007年第5期第36页。

④ “特殊学生“解读与对策--------《现代教育报》2003年。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 第3篇

据笔者的调查,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社会因素的影响、家庭管理不善和学校教育存在的弊端。

一、社会因素的影响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消费水平也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农村大多数家庭的住房条件也得到了改善, 电话、网络、摩托车等通讯、交通工具也在农村家庭中得到了普及, 农村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这些都助长了农村孩子娇生惯养的生活作风, 学习不再是他们“跳出农门”的唯一途径, 导致很多学生和家长产生了“读书无用”的思想。此外, 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层出不穷, 商人们为了牟取暴利不惜采取一切手段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使学生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 在这种种因素的影响下, 学生自然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继而离开校园。

2. 随着农村大批务工人员涌向城市, 很多农村学生是由爷爷、奶奶或者亲戚照顾的。

有些父母对孩子不管不顾, 一门心思地挣钱, 孩子甚至两三年都见不了父母一面;有些父母虽然常常给孩子打电话, 督促孩子好好学习, 但毕竟鞭长莫及……长期的监管不严造成了一些学生在学习上自由散漫, 又加上好高骛远心理的作怪, 他们逐渐产生了厌学心理, 辍学也是早晚的事了。

二、家庭管理不善

1. 家庭教育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所以, 家庭教育将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但在农村地区, 由于长期的贫穷、落后等原因, 家长本身的文化水平有限, 素质不高, 在管理和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存在诸多困难。

2. 自从大学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 国家不包分配之后, 农村的教育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孩子将来的就业问题成了让家长头疼的大问题。一些家长和学生甚至产生了即使学习再好也找不到工作, 不如早点干活或者做点小买卖赚钱的想法, 既能节省大笔的教育费用, 又能早早挣钱, 一举多得, 这是导致学生辍学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三、学校教育的弊端

农村中小学校普遍硬件建设落后, 目前, 大多数农村中小学仍然只有几间破旧的教室、没有校墙的小操场, 操场上只摆着一两幅破烂的篮球架;学校中有些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偏低, 教学方法单一, 这些都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对学校失去了信心, 最终辍学。

此外, 学生由于个人原因, 如, 学习成绩落后, 跟不上教师的教学, 有其他方面的特长等, 最终没有通过升学考试而进入社会。

针对这些原因, 笔者认为, 解决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问题首先要调节好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的关系。只有调动起各方面的力量, 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教育机制来控制局面, 才能使一些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远离学生幼小的心灵。在这个问题上, 家长是关键。学校要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 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学习情况等, 及时掌握学生的动向。对于已经辍学的学生, 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家访, 动员其返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学校要减免其学杂费;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教师则要倾注爱心,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悉心照顾他们, 不要让这部分学生成为“被遗忘的人”, 努力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 让他们重新对学习充满信心……教师衡量学生, 不能单用学习成绩来判断, 而要全面地评价,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有些学生学习差, 但在其他方面的表现特别好, 比如经常打扫卫生, 爱帮助别人, 在运动会上表现优异等, 教师只要抓住他们的闪光点, 因势利导, 学生一定会爱上学校, 辍学的问题也就基本可以解决了。

史各庄镇中小学辍学现状及原因 第4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小学;辍学;现状;原因;措施

大力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一直都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小学生辍学现象。究其原因,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条件和教育水平等具有较大的关系。

一、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辍学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方面,已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辍学的现象仍然存在着。以四川的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在这一地区,却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小学生辍学现象。据统计,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小学生的辍学率高达2.5%。各个小学中途辍学的学生比比皆是,辍学现象令人触目惊心。而放眼全国,小学生辍学情况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辍学的原因分析

1.经济水平较低

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导致了当地相关部门对教育事业的投资,以及各个家庭在教育方面的具体投资情况,于是导致辍学率较高的情况出现。

2.交通条件恶劣

少数民族大多生活在偏僻的山区,自然环境条件较为恶劣。而且,很多地区在道路建设方面不够完善,路面崎岖,危险性较大。恶劣的交通条件下,不少小学生上学成了问题,于是导致辍学。

3.家庭观念落后

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小学生的父母并没有接受过太多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意识不高。加上实际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等原因,很多家长都选择让孩子辍学在家帮助家人干活,或者外出打工補贴家用等。

4.教育基础建设较差

不少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教室破旧,教学道具不足。一些地区甚至没有像样的课桌板凳,学生没有学习环境,辍学也是自然的。

5.教育部门监管不力

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部门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监管作用。对学生辍学视而不见,导致辍学现象愈演愈烈。

三、降低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辍学率的措施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相关部门要积极做好宣教工作,加强对九年义务教育重要性的宣传。以有效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水平,联合多家力量,最大限度降低辍学率。

2.加大教育监管力度

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部门要积极发挥出自身的监管作用,加强监督与管理。全面掌握本地区的小学生辍学现象,并予以严格的控制,以最大限度降低辍学率。

3.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

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辍学率,要注意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对当地政府来说,要积极地在资金和政策等多方面予以有力的支持。尽可能地为学校创造出各种良好的发展条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显著降低辍学率。

4.多渠道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为了更好地改善办学条件,除了上文提到的政府大力投入和扶持之外,还需要学校积极地进行多方面、多渠道的努力。要尽可能地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事业的发展,从而实现小学生辍学率的不断降低。

5.家校联合,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

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极大,因此,学校要注意积极地和学生的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积极地结合在一起,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从而实现家校联合的良好局面,减少学生的辍学现象。

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辍学问题是一个极其严峻的现实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各方力量的重视,而且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的情况。因此,只有社会各界力量联合在一起,并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辍学问题。

参考文献:

叶月婵.影响少数民族适龄儿童辍学的因素[J].甘肃科技,2010,26(8):88-89.

(作者单位 彭 武: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新市坝镇中心校 李自军: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民族寄宿制学校)

史各庄镇中小学辍学现状及原因 第5篇

报告人:张百学

一、论文名称: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研究

二、选题依据:

自实施义务教育以来,我国的控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辍学问题并没有

得到彻底的解决,甚至出现反弹现象。在农村,辍学者随处可见,有的是因为家

庭贫困,有的是纯粹不想学习,厌学情绪严重,有的只是顺应当地的辍学“时尚”

等。这一切都应引起各方的关注,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孩子辍学,这样的现象是

怎样产生的?导致中小学生轰学的原因有哪些呢?如何防止学生辍学,提高巩固

率是我们这次研究的目的。

三、相关理论研究概述:(过于简单,比如你查阅资

料,一些专家、学者对辍学问题做过哪些研究?认为辍学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你要把这些总结陈述出来)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对193个国家和地区的统计,义务教育水平

定在9年或9年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共136个。当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占世

界第134位。而实际上,很多国家离所定的目标相差甚远。在有资料可查的142

个国家和地区中,当年我国中等教育“毛入学率” 占世界第66位,与当时我国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比,这个位置是不低的。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政府按照

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把2000年实施基本“普九”任务的地区分为三类。即占人口覆盖率85%的地区要求达到“普九”目标;占人口覆盖

率10%左右的经济比较困难的地区,则要求普及初等教育,即“普六”;占人口

5%左右经济很不发达的特别贫困的地区,只要求普及初小,即“普三”或“普四”。

所以,到2000年底,实际上全国还有522个县(旗、场)没有达到“普九”。

即没有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仍存在着辍学现象。所以我们研究农村中学

辍学问题、解决好辍学问题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四、研究意义:(现实意义也要写的详细一些)

现在国内各级教育部门对农村中学的辍学问题非常重视,每年都专门派调查组深

入到各个农村中学调查各地的学生辍学情况,有些地区更是将巩固率作为一项重

要的指标加入到学校和各级教育部门的考评中去。他们通过调查拿出了很多可行的措施,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好多地方辍学现象依然存在,彻底解决辍学

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在解决的过程中遇到了好多的新的问题在等待教育

部门去研究去深思。

五、研究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

六、论文结构:

1、概述国内农村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及学生辍学情况。

2、总结学生辍学原因。

(一)家长的失望心理

(二)学生的厌学心理。

(三)教师的随意心理

(四)社会的谋利心理。

3、解决办法:

(一)社会方面

(二)政策方面

七、撰写计划(从撰写开题报告到论文提交、答辩的具体时间安排)

1、准备阶段(2009、11--2009、12)

学习理论、收集文献资料,申报课题。

2、实验阶段(2009、12--2010、1)

进行中小学辍学情况调查、座谈

3、结题阶段(2010、3--2010、5)

(1)、整理总结课题各种资料,做好结题准备

(2)、申请结题

八、参考文献:

学生辍学的原因及预防 第6篇

赵天雄

(甘肃省成县三中, 甘肃成县742500)

摘..要: 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现实和心理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提出了几点预防的措施.关键词: 学生辍学;原因;预防

中图分类号: G63......文献标识码: B

0..引言

辍学现象在农村较为常见, 农村青少年学生

在未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而辍学, 对提高国民整

体素质有很大的影响, 给义务教育工作带来困难,通过动员辍学学生笔者发现, 对于辍学生, 只要分

析其辍学原因, 掌握其心理变化, 对其进行启发、引导、经济帮扶、辍学生也可以重返校园, 有些还

能成为国家..栋梁...辍学的原因及辍学的心理分析

1.1..家庭经济困难型

这些家庭因家长生活水平能力低下或家庭负

担过重或偶然遇难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 孩

子有很大的抱负想继续上学, 但在经济条件的制

约下不得不含泪告别可爱的校园.1.2..家庭裂变型

父母感情破裂而离异或父母中任一成员因某

些原因而丧生后, 孩子无人接管或在继父母的斥

责声中生活, 失去原有的家庭温暖, 遭受家庭矛盾的袭击, 正常生活规律遭到玻坏, 一切都陷入困

境, 最后理想破灭而辍学.1.3..家长观念陈旧的限制型

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宅基地风水不好, 孩子

读书也是白读, 既使考上大学(或中专), 毕业后也

不包分配, 于是就只要孩子在学校多少学一点同

时孩子在学校长到一定年龄有体力干活就行了,家长的两只眼睛只盯在眼前利益上, 认为与其在学校白读书还不如打工挣钱实惠, 对于女孩, 家长

则认为迟早要出嫁, 是别人家的人, 花钱让其读书

不合算, 造成辍学.1.4..智力聪慧的自信型

有些孩子自小智力聪慧, 天生活泼好动, 模仿

能力强, 当这些孩子的智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受

某些方面的影响, 他们就对自己某些方面的能力

充满自信心, 过高的估价自己, 认为在学校限制了

人身自由, 阻碍了自己某方面能力的发展, 他们幻

想成为武侠、歌唱家、作家等, 在盲目追求的驱驶

下, 过早的走出校门去寻找自己的位置而辍学(此

现象多发生在初中高年级).1.5..高智商的散漫型

这些学生智商很高, 但由于独生子女的普及,家庭对孩子的娇惯现象日益严重, 在家庭中受..小

皇帝 特殊地位等因素的影响, 养成了孩子纪律散

漫, 不受约束、不能吃苦、不能受累的习惯, 对于学

校的纪律和作业, 他们觉得无法承受, 他们先是不

做作业、逃课, 后是逃学, 家长和老师劝阻时, 先是

小闹, 后是大哭大闹, 继而以离家出走相威胁, 最

后干脆我行我素而辍学.1.6..基础知识差、信心不足型

这些学生由于智力, 环境和早期幼儿教育等

方面的影响, 基础知识很差, 考试成绩总在班尾,他们害怕做作业, 害怕考试及成绩公布, 他们对自

己信心不足, 由于受这些心理因素的影响, 对学习

失去信心而辍学.1.7..学习习惯不良

这些学生学习没有目的, 始终处于盲目被动的地位, 学习没有自觉性, 老师和家长督促了就学

一点, 不催了就拉倒, 久而久之养成了不良的学习

习惯, 学习上容易滑坡而失望, 造成辍学.(下转第219 页)

Cultivating Moral Character in Teaching Music

GOU Bao..quan

(Miaoqu Secondar y Scho ol in Zheny uan Count y, Qing yang 744509, China)

Abstract: There is a g reat significance o n cultiv at ing moral teaching in the Music class.Using emot ion

to move peo ple, t rig gering reso nance;g iving full play on the ro le of music aesthet ics in teaching Mu..sic.T o help student s cult iv ate noble qualities, please play a good ex ample on the st reng thing and be..havior of the four areas.Key words: Using emot ion to move people;aesthetic on music;code of conduct

(上接第211 页)

1.8..无恒心型

这些学生往往好奇贪玩,平时不重视学习, 当

给他们讲明学习的重要性或者受到表扬后决心很

大, 可以通宵达旦, 但决心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荡然

无存了, 这样如此反复几次, 就对学习失去信心而

造成辍学...学生辍学的预防措施

2.1..对家庭原因会造成辍学的预防措施

班主任应对班级中的每位学生进行家访, 熟

悉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 对因各种家庭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要组织同学、学校和社会力 量进行经济帮扶, 防止辍学, 对求学中途因家庭裂 变而造成有可能辍学的学生, 当这些学生有迟到、精神不振等现象出现时, 要及时对症下药, 妥善安 排好学生的生活, 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让他们感到集体大家庭带给他们的温暖, 预防辍 学.2.2..对后进生造成辍学的预防措施

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原因分析 第7篇

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辍学率均高于城镇。2006年,全省普通初中辍学率为1.5%,而农村普通初中辍学率为1.5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辍学学生中,男生要多于女生。2006年,农村普通初中男生辍学率为1.81%,比女生高0.57个百分点,比全省普通初中男生辍学率高0.24个百分点。大众日报记者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张炉集镇中学所了解到的情况代表了近几年辍学的新动态:1996年至1997年“普九”之初,辍学现象严重。当时,张炉集镇中学初一入学500多人,毕业时不足200人,平均一个年级一个学年要流失100多人。时至今日,农村初中辍学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有的地方遏制住了辍学倾向,有的地方辍学率反而上升。

另一则报道是关于辽宁省新民市芦屯乡的辍学情况:芦屯乡目前只有1所初中,初一新生入学时有学生 170人左右;到了初二,就要减掉30多人;升到初三,就剩下110人了;最后参加升学考试的仅100人而已,其中只有一半的人能升入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新生入学时,学校将他们分成4个班;到了初二便重新编班,减成3个班;等到初三,又将3个班编成2个班。其中有些人还不能顺利毕业。

而《青年报》2004年2月18日刊登了一则关于浙江省海宁市许村镇沈土中学的辍学情况报道:该校今年开学时多达49名学生没有到校报到,此现象引起了学校和当地政府部门的震惊。据称,这次“流生事件”绝对不是一场虚惊,事件已经在当地乃至整个浙江省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还引起了浙江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

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近日在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报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实施情况时指出,我国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全国2861个县级单位中还有431个未实现“普九”;已经“普九”的部分农村初中生辍学率居高不下,一些省、自治区农村初中生辍学率在5%以上,个别地区达15%左右。

农村学校防辍控流是一项比较棘手的工作,难度相当大。一提到辍学,人们就很自然地想起了贫困。但国家近年来对贫困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经济方面的原因应有所缓解。但为什么许多农村中小学的巩固率仍远远达不到98%呢?我们通过调查分析,掌握了农村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家庭经济困难、读书观念淡化、厌学情绪严重、法律意识淡薄。针对上述原因,要对症下药,广辟控流渠道,确保控流到位,以求收到良好的成效。它事关“两基”评估工作的成败,更重要的是关系着我国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整个基础教育的成败。

二、农村学生辍学原因的探究

(一)社会原因

1、家境贫困。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不均衡,特别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有的农民尚未脱贫,面对几百元的学杂费,家长只好望而却步,2、学习毅力不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一些天灾人祸,使少儿产生危机感。其应对挫折的能力自控能力又偏低,容易产生自暴自弃行为。而且“读书无用论”在社会还有一定市场,升学无望,使少儿产生失望感。

3、挡不住下海淘金的诱惑。有的中小学生未完成学业就去打工,外资企业、合资企业进不去,就去个私企业、家庭作坊或餐馆、舞厅。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有的农民错误地认为:义务教育就是读书不要钱,读书要钱,有钱就读,没有钱就可少读或不读,你管不着,这也是造成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之一。

4、传统观念影响。“重养轻教”,“重男轻女”的封建残遗思想仍在作祟。导致许多女生辍学,辍学女生远多于男生。

5、周边环境因素。农村中小学学校周边环境令人担扰:第一,周边治安环境欠佳,学生缺乏安全感。第二,一些个体业主利欲熏心,出租一些不健康书刊,向学生推销酒,还引诱学生进入录像室、游戏室。第三,一些社会腐败现在也对家长和学生产生影响。比如,走后门、拉关系、送礼品等。

(二)家庭原因

首先,有的婚姻破裂家庭的子女连生活都无人料理,别说监护读书了。子女多的家庭,有的家长不但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而且还有重小轻大的思想,家长认为:男孩读书谋出息,女孩打工置嫁衣,过早地把女孩推向社会,导致学生辍学。

其次,一般说来,农村家长的受教育水平较低,不懂得教育的重要性,一方面是对子女的受教育状况漠不关注,另一方面是矫枉过正,对孩子要求过高,过于溺爱又不注意引导。前者听之任之,孩子产生放任心理而辍学。后者则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产生极端行为来与家长对抗。

再次,广大农村多子女的家庭不在少数,在相同经济收入的情况下,生活相对比较困难,负担多子女上学读书几乎不可能。在农村,靠种地维持生活并供一个孩子读书就已不轻松,多生、超生,导致家庭贫困加重,也是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家长、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精英教育”,望子成龙心切,这是有前车之鉴的。长春市二道区十佳少年,周晓旭曾获20多枚奖章及奖牌,最后却因“超前学习”“第二课堂”等过重的课业负担导致脑血管畸形、破裂,而离开人间。悲剧足以引起人们警醒。

(三)学校原因

1、学校培养目标的偏差,是造成辍学现象的主要教育原因。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占全国中小学生总数的70%以上。绝大多数农村学生,在接受过一定的学校教育后都要留在或返回当地。可以说,目标农村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地表现为单一性、应试性、离家性和唯城市性。正是这种目标定位,使农村教育呈现出种种不合理的现象。

2、办学条件差:有的学校设施不全,连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都没有,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办学思想单一: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衡量一所学校质量的标准是成绩----特别是中考成绩,为此,学校领导、教师都把抓成绩,抓优生成绩放在重中之重,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就很少搭理,甚至无暇顾及了。因此,成绩差的学生差的学生不免产生失落、厌学情绪,反正初中文凭不值几文钱,不如趁早收场,另找出路。

3、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或教育态度不佳。调查中,有41.7%的同学认为教师采用辱骂、体罚的办法来教育他们。导致他们赌气不学,基至逃学,来逃出“学习”的阴影。

农村教育缺失。农村学校教育还远没有离开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更没有成为教育的实际行为。为了追求合格率和升学率,很多学校让教师动员学习不好的学生退学。农村学校教师整体素质偏低,时有伤害学生的行为发生。近些年农村教师学历有所提高,但是,教师的实际学识水平、能力和思想素质与其学历并不完全相称,这是相当普遍的一种现象。

(四)自身原因

1、学生学习缺乏责任感。这些学生往往认为,他是在为别人学习,而不是在为自己学习。他们把学习看作是枯燥的“读书”,学习就是争分数。争分数的目的就是给长辈和老师看。再来是对所学的学科缺乏兴趣。对学科不感兴趣的结果是学生偏科现象严重。往往在擅长的学科上被表扬,却在别的学科上被狠狠地批评,久而久之,就对什么学科都不感兴趣了。

2、性格原因。有的孩子性格内向、任性蛮横,一旦遇到不顺心者,就会选择辍学出走这种极端方式来发泄心头的不满。不顾辍学会造成一些严重伤害后果。辍学的实质是儿少发泄情绪、逃避现实、无价值的表现,是他们与社会沟通的一种独特方式。

3、耐挫能力低。学生学习屡遭失败,缺乏坚忍不拔的意志。长期的失败,将自已夜以继日的辛勤当泡影放飞,最终偃旗息鼓了。学业的失败,不仅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而且是造成农村学生厌学、逃学进而辍学的直接心理原因。

4、学习观念的迷失。学生对“读书为何用?”存在盲区。这些年大中专生毕业不包分配,就业难,加之社会上存在没有文化也能挣大钱现象,这对一些学生影响很大。且缺少正确的读书观,对去不去读书持中立态度。

三、预防辍学的对策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明天,关注他们,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拥有3亿多少儿的中国能否在竞争中取胜,是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前途的大事。所以必须采取有效对策使辍学业率降低限度。那么,如何有效解决农村中小学的辍学问题呢?笔者认为,参照以上的原因分析,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措施:

(一)关爱学生,消除辍学心理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使之发挥出来。教育,说穿了,应该是一种发现。教育者首先应该是一个伯乐。要善于发现,发现每一个人特别是有特长的学生的特点;而且不但善于发现,还善于使有特长的学生得到超常发挥。教育者不会发现学生,学生不会发现自我,都是一种很可悲的事情。

1、应懂得赏识自己的学生。尤其要懂得赏识学困生的优点。其实一位成功的老师应该以欣赏的眼光去看你的学生,其实,有些就是当你指出后,学生未必都能改正,而学生受到鼓励和赏识之后,所产生的不懈努力会一直持续。赏识能产生动力、动力产生不懈的努力,最终获得能力的提高。笔者曾遇一个差生在他的是日记里写道:“谁愿意当坏学生?只不过稍有点儿错,老师就批评,就让请家长;班上一有啥问题,不管是不是我做的,就将往我头上扣。我偶尔也想做一点好事,但知道做了也不会有老师表扬。想着心里就来气。”为此千万不要吝啬你赞美的语言和行为,它们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大的鼓励作用。

2、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并鼓励他们独立思考,不依赖别人。教育要使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生活有鉴别能力。最终使学生勤学好问,成为“有用的人”。

3、要让学生在乐中求学。不要“强迫”学生学习。孔子所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如果老师、家长对学生的学习逼得过紧的话,学生就会变得比较焦虑,不耐烦。最终也就谈不上对学习有兴趣了。

4、狠抓学生“减负”工作。就是要在教材上下功夫,要少而精。既要督查所属学校随意征订格纳课本外的资料现象,也要对某些部门“送”给学校一些“换汤不换药”的资料予以抵制。

(二)加大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坚持助贫截辍

1、建立政府的或民间的助学积金会。筹措资金,对家庭经济实在困难的学生予以资助。对特困生的学费、杂费等实行减、免、缓政策。

2、坚决制止学校乱收费现象。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利用学校开学之机以任何理由向学生搭车收费。

3、继续抓好“希望工程”建设。实施“希望工程”以来,建起数千所希望小学,使很多贫困地区学生持续读完小学、中学。所以应加大“希望工和”、“春蕾计划”等救助活动力度,广泛发动社会积各界开展扶贫助学活动。

“扶贫”不能最终解决问题,应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地区城镇化进程,并且要减小过大城乡间差距。常言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只有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村的经济发展起来,其也就可能反过来刺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了。

(三)做好学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坚持心理防辍

在学习困难学生身上,他们的认识缺陷是次要方面,要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围绕学会做人,精心设计主题班会,启发思想交流;开展个别谈心,激发上进意识;组织教育基地活动,接受形象教育;组织义务劳动,感受为人的乐趣,提高做人的素质。

学习困难学生的存在有内因和外因。我们要善于利用外部诱因激起其内因的质的变化,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从而引导他们认识到自我价值,激发自信。学习困难学生中,不少人不是不想读书,而是因为在家、在校、在社会受到不公正对待,心理上蒙上一层阴影。他们会中途辍学,浪荡社会也是心有苦衷,出于无奈。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理解、同情和温暖。所以应该组织开展一些教育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引导他们为集体施展“一技之长”,从而逐步树立自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诱导要有耐心,循循善诱,切忌简单化。

学习困难学生把自已看成低人一等,缺乏自信,这是他们的共性。作为教育者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突破口”。首先要真心诚意接近他们,和他们交朋友,取得信任,建立感情,然后才能了解他们,熟悉他们,要多方面了解,了解其爱好和忌讳,了解其长处和短处。针对性教育,要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能搞“一刀切”。学生的个性存在差异,就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对学习困难学生能否给以公平的爱,这是他们心灵中十分敏感的问题。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如果教育上稍有失误,其结果必然是雪上加霜。所以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摆正感情天平,一碗水要端平。而不是以学生的相貌,成绩的高低,机灵的程度,或以老师个人的喜爱定优劣,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的教育不应是学校单枪匹马,而应是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构筑起一种良性的教育氛围。因为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而社会教育是条件。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坚持依法治辍

政府职能部门应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做到家喻户晓,对经教育开导、屡教不改的辍学学生的家长予以法律制裁,使这类家长认识到:不督促、不监护自已的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宣传工作是控流防辍的基本保证,一定要组织召开教育法律法规宣传工作专题会议,使教育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同时分管领导负责召开学生家长会,村干部分头到学生家庭组织开家庭会,帮助学生家庭排除学生入学的阻碍因素。还要成立教育执法队伍,对其子女未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家长或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还对拒不悔改的家长进行经济处罚,至直学生入学为止。

(五)进行大力整顿,坚持教改堵辍

1、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对于办学条件不是很好的中小学,应采取“撤并”办法,并入条件好的学校,集中投入资金,更好的改善办学条件,更好地为学生创设优良的学习环境。针对教师队伍,首先应提出高农村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教师的现任意识和能力,促进教师自觉地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个性差异,自觉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再者,实施教师网联计划,快速提高现有农村教师专业素质。最后,应培养农村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2、重整教育目标,调整课和设置,构建立体化的教育目标体系。农村中小学不能把教育目标主要定位在培养应试人才上,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要构建起既能使学生升入重点高中、又能使学生进入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还能使学生毕业后就能服务当地的立体化的教育目标体系。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要本着使学生既能学到文化知识、又能有多种出路和前途的原则,所以开设课程应全面化。再次,在教育评价上,不能仅仅把住学校升学率的高低,更要把学校是否培养学生具有多种出路和前途作为评价学校教育的指标。此外,学校和教师还要做好对学生及其家长因势利导的工作,分析形势、阐述原因、讲明利害,使教育分流能够顺利进行。

3、加快加大素质教育步伐,让学生既来之则安之。各地应根据当地实际,在开好、学好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特长,让艺术教育进入课堂,给学生创造一个发展个性的良好环境。也可使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既为当地培养人才,又兼顾升学的道路。

4、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建立岗位责任制。学生的辍学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学校内部的管理工作。学校管理疲塌松散,教师不按时上课,必然导致学生纪律涣散,这是家长们择校的原因之一,又是造成学生辍学的关键因素。因此,应全面实行岗位责任签到制,严肃整顿校纪校风,对教师先后提出德、能、勤、绩四大方面的奋斗目标。此外,还对学生装的学籍进行了正规化的管理,有力地控制了“自然流失”现象,同时建立严格的包干制度和奖惩制度,形成控制学生辍学的激励机制。每学期初和学期末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实是求是地评比总结。

三、农村学校防辍学的思考

“辍学问题”是当前农村学校实现“两基”目标、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棘手问题。而辍学问题不是孤立问题,解决办法在不同地区也略有所不同。但如何创造可能的读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解决学生辍学的直接关键;并提供优越的读书环境,为读书营造良好的“气候”,形成价值取向,是最终解决辍学问题乃至其它教育问题的本质所在。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自身要不断地学习、探索现代教育理论,注意并研究现实中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开浑身解数,不仅仅是要将学生留住,让他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合格”的“学生”。总之,控辍防逃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是一项系统综合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方方面面的密切配合,只有动员、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才能扎实抓好控辍防逃保学工作,才能确保孩子们一天天健康成长。

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原因分析 马治平当前,我区正在进入普九工作的扫尾验收阶段。南部山区的农村中小学更是在非常忙碌的落实普九验收的各项指标。然而困扰山区农村中小学顺利完成普九任务的症结却是学生入学率较低,辍学率居高不下。地方政府和学校也曾下大力气来抓,甚至采取了一些过激的手段然而却收效甚微。笔者曾长期从事农村中学教育工作,对此颇有体会。导致中小学是辍学的固然纷繁复杂但细究起来不外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社会原因。首先,在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价值体系日趋多元化,生存方式多样化,过去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的通过考试找到工作,改变命运的生活方式已不再是唯一出路。面对上学有些人已变的不在像以前那样热衷,更有甚者还在追捧所谓上学无用论。上学无用这种观念在农村中有一定根基,很多家庭的孩子辍学都与受了这一理论的误导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近几年来上学交费不包分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由于山区经济落后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很少,加之劳动力就业市场还很不完善,以致于很多学生求学期间花费了父母不少血汗而就业却遥遥无期,只好呆在家中守望,成为农村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学生本人和家庭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和失落之中。一些不甘平庸的学生毕业后选择了外出打工谋生,短期内大都混的比较落魄。这些典型成了那些本来对上学不抱多大希望者很好的反面教材,上学无用论一时刮的铺天盖地。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巨大的劳动力市场需要越来越多的掌握一技之长的实用型人才,然而教育体制的改革却未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由于成绩、家庭的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农村学生大学选择了师范院校等一些综合类院校,学生在大学里一般只能学到一些脱离实际的空头的理论。他们根本不了解社会,不具备社会急需的技能,再加上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大学毕业等于失业。对于生活本已十分贫苦的农民来说希望供养子女上大学来改变他们命运的梦想似乎一下子变的遥远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民供养子女上学的积极性。再次,我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尚不健全,用人单位只重学历不重能力,不论什么岗位都要本科以上文凭,一段时间内技工、中专文凭的人很难找到工作。然而农村的实际是大部分家庭生活捉襟见肘,希望以较小的投入,尽早的找到一份工作以缓解家庭的燃眉之急。大学上不起,中专毕业又没人要,这就让一些农民暗自打消了供养子女上学的念头。最后,一些地方政府总是以各种借口不很好落实国家的助学贷款项目,一些通过了层层筛选最终坚持下来的贫困家庭的学生却因为学费无法落实而被拒之于大学门外。这怎能不让那些打算供子女上学的家长寒心呢!也许你会说我们说的是初中生辍学的问题,你却说我国的高度教育、职业教育、就业等问题,这究竟与初中生辍学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如果你站在农民的角度上想一想你就不难理解这一问题。为了让孩子上学钱没少花到头来却找不到工作,很多农民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农民做事总是非常务实的,他们决不作自认为没有回报的事情。在他们之中很多人看来如果让子女上学最终却无法就业,那还不如不让他们上学。纵然在我们看来这是多么幼稚的想法,可是你无法让农民一时明白上学不等于就业。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二 家庭原因。

(一)在提倡竞争的现代商品社会,社会上到处流淌着欲望的气息,每一个人都绷紧神经使出浑身的解数挣钱,人们的心理普遍浮躁追求快餐式的生活。生活的节奏很快,贫富的差距拉大,为了尽快致富有些农民看到的只看眼前利益,不愿做那些后果难测的长期投资,他们觉得与其供养子女还不如让他们辍学在家帮自己干农活、放羊、做点小生意或外出打工。尤其当他们看到一些人目不识丁却腰缠万贯,而一些有工作的人却一生过的很平淡时更加坚定了他们不支持子女上学的决心。这也是导致农村学生辍学的一个原因。

(二)虽然改革开放已经多年,然而南部山区一些农村家庭仍然在贫困线上挣扎,基本的生存问题都没有解决,家中几亩薄田仍缺乏劳力耕种,虽然他们也想上学但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一些早已辍学,在外打工孩子每次打工回来总是打扮一新,穿着新衣、拿着手机、抽着香烟,花钱很大方,他们总是向还在上学的同伴讲外面的世界好精彩。这对于那些分辨力不强,对上学又没有多大兴趣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诱惑,有人甚至也辍学到外打工。

(四)农村缺乏接受教育的文化背景。有些落后的村落至今没有一个在外工作的文化人,缺乏榜样的示范作用。有些家庭更是几代人目不识丁,家庭中没有上学的传统,他们也没有那种希望通过上学改变命运的强烈的愿望,对上学缺乏信心,这就是那些越落后的地方越不热心教育的原因。

(五)山区农村经济落后,不少地方仍然残留着种种陋习、偏见,如重男轻女、提倡早婚等。我们从农村中小学女生入学率较低辍学率居高不下就可以看到这种陋习的影响。有些家庭子女众多就让男孩上学,女孩辍学在家。十六七岁的女孩,还未完成初中学业就已嫁人的在农村已屡见不鲜。这种陋习在贫困的农村根深蒂固,它直接影响着女生完成学业。

(六)家庭不和,父母感情破裂,夫妻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家庭破裂的不祥阴云笼罩在孩子心头。更有甚者,有些父母更是将孩子当作他们的出气筒,发泄他们的情绪。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之中孩子们的心理长期处于一种紧张恐惧之中,他们惶惶而不可终日那里还有心思投入到学习中去呢?那里还想到学校中去呢!

(七)有些父母忙于自己的事情对孩子的上学漠不关心,对于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从不过问,比如从不问子女学习怎样,有没有什么需要父母帮忙的等等。开家长会他们也不参加,学生的成绩单他们也不看,学生旷课了,和学生打架了他们也不管。更有甚者还老是向学生泄气,说什么“我不指望你考上”“学不学那是你的事”“我看你就不是上学的料,趁早回家帮我干活”学习本来就是很苦很累的事情,学生不能从家长那里得到丝毫鼓励,反而受到了嘲讽和冷落,他们怎能不心灰意冷呢!再加上在家庭中缺乏及时有效的监管,学生身上的恶习不能及时得到纠正,等到事态严重,学生已根本不想上学或无法上学了。三、学校原因。

(一)现行初中教材只注重繁琐的知识体系的传授,与生活实际严重脱离。这些知识只对打算进一步深造的学生有用,对于大部分初中毕业走上生活道路的学生作用不大。所以有些人就产生了上个小学就够用了,上不上初中一个样的想法。

(二)有些贫穷落后的乡村,中小学校舍简陋,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尤其缺乏学生喜欢上的音、体、美等课程的老师。这些学校管理混乱,人才匮乏,有些科目严重的缺乏专职教师,有些老师一人身兼数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低下。不得不提的是,由于地理偏僻信息闭塞加之管理混乱,这些学校的老师们大都知识贫乏,教法单一,敬业心不强,很多思想偏激的家长和学生就认为在这样的学校上学简直是浪费生命。

(三)学校硬件建设滞后,校舍严重不足无法解决大部分离校较远学生的住宿和吃饭问题。有些学生所在的村落距离中学十分遥远,且交通不便,学生每天上学须步行十几里的山路天天如此学生劳苦不堪,加之中午饭只能吃一些从家里带来的干粮,下午时分已是饥肠呱呱,于是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学生便产生了去意,这些都在客观上造成了学生的辍学。

(四)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建立不完善,对学生组织管理不力,一些学生违反校纪得不到及时处理以至于他们身上恶习越来越严重,最终积重难返无法再在校园上课。一些老师工作观念淡漠对学生漠不关心,对学生的困难不闻不问,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在这样一个缺乏爱心的精神荒漠,学生得不到任何学习的乐趣。有些教师敬业心不强,专业能力欠缺,教学手段落后,上课满堂灌,学生厌学情绪严重。一些老师更为冷酷对学生脏言恶语相加,甚至体罚学生。一些老师害怕后进生影响自己的教学成绩,对这些学生冷嘲热讽,巴不得他们早点辍学,甚至不让这些学生考试,学生脆弱的心灵经受不住这样的折腾。总之,这样的学校、这样的老师,学生早已丧失了信心,在他们看来学校已不在是他们理想的乐园,只有一走了之。只有认清了原因,我们才有可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我们只有把这些造成学生入学率低,辍学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一解决,山区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才能彻底改变。提出这些问题只是抛砖引玉,只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一切难题便可迎刃而解。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根据省市2009年控辍有关文件的要求,开原市教育督导室于4月中上旬对全市初中辍学情况进行了调查。2008—2009学初开原市初中共有学生18396人,到目前累计辍学190人,辍学率为1.03%。辍学率虽在规定的控制范围之内,但绝对辍学量仍不能令人满意。为了分析初中辍学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教育督导室结合省市控辍监测点校的检查和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设工作,开展了初中辍学原因的调查和分析,并具体研究、探讨了控辍保学措施,并对有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一、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

1、学习困难,导致辍学。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学习的科目大幅增加,学生无法快速的接受如此之多的学习任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导致学生不会学习。初中学校领导和教师反映:小学毕业生的各科平均成绩达到75—80分的学生才能很好地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而平均分在75分以下的小学毕业生占30%左右,这部分学生极易辍学。二是新的课程改革没有解决好农村中小学教育衔接问题,如:初中英语是在小学学两年英语的基础上进行的,但一些村级小学没有英语教师无法开英语课,这部分学生根本没有 2 英语基础,升入初中后不能适应,学习很吃力。三是初中教育仍然没有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学困生”极易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三重“歧视”,在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情况下极易辍学。

2、厌恶学习,导致辍学。调查发现:辍学现象不仅仅发生在“学困生”身上,能跟上初中课程的中等生也出现辍学情况。当调查学习好的学生是否愿意学习时,一些学生的回答令人吃惊。他们说:谁愿意学习啊,太累了,压力太大了,我们一直坚持下去的主要原因是家长期盼的眼神和我们自己想通过学习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学校课程与农村儿童生活经验相距较远,偏重书本知识,忽视实践和技能操作,普通教育的内容与职业教育内容未能沟通与相互渗透,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升学压力大,致使学习负担很重和心理负担比较重,学生身心疲惫。三是一些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唯书本、满堂灌、题海战术,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厌恶学习,导致辍学。

3、升学无望,导致辍学。调查发现:众多的中等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感到前途渺茫。产生这种思想苗头的主要原因:一是现在的高中教育规模远远不能满足众多初中毕业生渴望进入高中阶段求学的需要,极其有限的高中到校指标,已经过早地、客观地把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排除在外了。二是许多中等专业学校逐步撤并变为高职院校,学生必须经 3 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参加高考方能进入。而有限的中等专业学校又不能很好的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三是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许多职业高中实训设施不全,学生动手操作时间不多,毕业生的实际技能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学校因教学设施限制,不能根据社会需求迅速调整专业设置,致使毕业生就业困难。这些因素,导致一些学生放弃初中阶段的学习和本市职教学习,以致流向外地。

4、关爱缺失,导致辍学。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一些教育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学校规模都比较小。如:美国的基础教育规模在500—600人的学校占70%左右,均是小班化教学,教师可以像家长一样与孩子促膝谈心,能对每个孩子进行一对一的学业指导和心灵的关爱,使学生时时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们的问题:一是即使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由于教学设施和教师的缺乏,仍然是40—50人甚至更多的大班化教学,教师难以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二是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面对堆得高高的作业本、面对种类繁多的学习、考试以及升学的压力,一些教师失去了爱心和耐心,在教学上只注重中、上等学生,对学习差的学生另眼相待,这些学生就以辍学的方式来寻求解脱。三是心理健康教育缺失,学校不能很好地化解学生的思想困惑,没有培养起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迎难而上,永不言败的精神。以上是我们对中学生辍学原因的分析,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和手段,来解决农村中学生的辍学问题呢?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大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广泛深入地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依法治学的监督管理机制,杜绝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共同担负起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重任。要建立一套让辍学生返校的管理制度,由政府牵头,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加强宣传教育,使每一个学生及家长都要明确接受义务教育不仅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对国家、社会必须履行的义务,不完成义务教育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对拒不履行送其子女或被监护人上学的家长或监护人,要依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教育法律法规,视其情况,3 给予必要的经济和行政处罚,并责令家长或监护人送其子女返校。再次,对无视法律,擅自雇佣童工者,除责令其立即退回外,严格按《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劳动部等部委《关于严禁使用童工的通知》中的规定,每雇佣一名童工罚款3000元至5000元,对情节严重的,要提请司法部门依法惩处。2.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首先,学校要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和育人目标。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固然重要,但要使农村孩子个个升高中读大学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必需的人才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适应当前农村形势发展的需要。其次,转变学生为“跳出农门”而读书的观念,树立“科教兴农”的思想。让学生明白读书不仅是为了升学,并非考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有文化,懂技术,靠自己勤劳和智慧致富,同样是个人才。

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原因与对策 第8篇

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现象严重的原因

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教育系统、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原因, 也有学生个人方面的原因。

1.农村教育系统方面的原因。一是教材内容难、考核方式单一。目前, 我国中小学教材普遍较难, 考核方式单一, 一些学生听不懂、学不进、考不好, 由此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直至辍学。二是农村中小学课程设置单调。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学校经济条件的限制, 农村中小学除了文化课程学习外, 很少组织课外活动及实习、社会实践活动等。枯燥乏味的校园学习生活, 丧失了对学生的吸引力, 成为农村学生辍学的又一重要原因。三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够。农村中小学的一些教师, 对学生缺乏爱心, 教育教学方法十分简单, 甚至体罚学生, 使学生感受不到温暖, 产生厌学心理。四是农村小学布局不合理。为了节约教学资源, 许多地区撤消了村级小学的教学点, 只在乡 (镇) 政府所在地的中心小学实行寄宿制教学。一、二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太小, 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到远离父母的学校上学, 生活、学习、交通等方面都不方便, 就学成本上升, 一些学生因此而辍学。

2.农村社会方面的原因。中小学生心理和生理上都不成熟, 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辨别是非的能力, 易受到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是网络游戏的影响。现在农村学校附近有许多网络游戏室, 对农村中小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一些不法经营者利欲熏心, 无视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的规定, 使一些中小学生在课余甚至上课时间都在泡吧。学生一旦痴迷上这些, 就会无心学习, 经常逃学、旷课, 最后导致辍学。二是色情暴力因素的影响。社会上宣扬色情、暴力的电影、游戏、书籍等, 对中小学生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受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 有的学生组织、参加学生帮会, 有的学生早恋, 失去了学习兴趣, 最终辍学。三是不法用工的影响。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节约成本, 违反国家劳动法规使用童工, 也是造成一些中小学生辍学外出打工的重要原因。四是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在如今大学毕业生就业普遍困难的情况下, 能否找到工作, 找到工作的好坏, 与学生父母等人所拥有的权力和社会关系息息相关, 与学生自己的学习关系不大。就业中这种不合理、不公平现象的存在, 会使学生觉得读书无用, 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也是导致部分农村学生辍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3.农村家庭方面的原因。一是家庭贫困。高等教育高达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 不是农村贫困家庭可以承担的。虽然国家有助学贷款提供帮助, 但是大学生就业整体不乐观的大背景下, 那些背负着很大债务学习的农村孩子, 一旦毕业无法就业, 他们较高的教育风险投资就得不到回报。这种高投入和低产出的不对称, 使许多农村贫困学生升学抱负被弱化, 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失学人数增多。二是家长法律意识淡薄。农村地区观念相对陈旧, 一些家长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 对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只顾眼前利益, 让学生早点赚钱, 导致部分学生辍学。

4.农村义务教育执法方面的原因。义务教育执法不严也是导致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义务教育验收检查部门, 在进行辍学率检查时不认真负责, 往往只查看报表数字, 没有进行实地查看, 对检查中发现的弄虚作假行为, 也没有依法予以严厉惩处。这种执法不严的态度, 导致了中小学弄虚作假的现象大量产生。往往上报的是一个数字, 而实际的却是另一个数字。以河南省商丘市某县为例, 该县上报辍学率2%, 但实际辍学率9%以上。相对于真刀真枪地“控流保学”, 弄虚作假成本低、风险小, 使一些学校降低了“控流保学”的积极性, 导致辍学率的上升。

当然, 农村学生辍学也有其个人方面的原因。缺乏远大理想、意志薄弱、好逸恶劳等, 是导致农村学生辍学的主观原因。

解决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措施

1.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宣传和执法力度。一是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宣传力度。义务教育宣传工作是防止学生辍学的基本保证, 农村各级政府和学校一定要组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使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家喻户晓, 深入人心, 使农村基础教育得到全社会更广泛的关注。二是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执法力度。首先, 继续做好“控流保学”工作。农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政府及中小学要做好辍学情况报告、统计工作, 一旦发现学生辍学, 要及时上门动员辍学学生返校。其次, 加大处罚力度。对子女未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家长或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 对拒不悔改的家长依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采取行政措施或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直至学生入学为止。对义务教育中消极怠工、弄虚作假的工作人员, 也要予以严厉的查处。

2.进行农村中小学教材和课程改革。只有进行农村中小学教材和课程改革, 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才能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一是要进行农村基础教育教材改革。从目前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 农村学生根本不可能都去上大学, 他们绝大多数, 只能回乡务农、创业或者外出打工。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应建构适应农村地区学生发展需要的现代化课程, 在原有的、单一性的学术类课程结构中, 引入农业科技和职业技术类课程, 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适应能力, 使农村学生毕业后更好地从事农村建设, 并且为乡镇企业提供大量的初、中级技术工人和经营管理人员。二是深入开展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 农村中小学要努力贯彻国家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除开设文化学习课程外, 还要认真开设音乐、体育、美术、劳动技能等课程, 积极组织课外活动、实习、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另外, 我国的现代化经济建设需要高级技术人才, 同样也急需现代新农村的新农民。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 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农村中小学课程。譬如, 可以向学生传授科学的种植方法, 提高当地农作物的产量;可以让学生学会一门或几门养殖技术, 改善家庭经济条件等等。

3.加强农村中小学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恶劣的周边环境, 往往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导致辍学的发生。教育管理人员应积极探索优化社区环境的途径与方法,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土壤”。

一是公安、司法、工商、文化、教育等多部门要齐心协力、互相配合, 坚决取缔学校周边在政策范围内不允许存在的歌舞厅、录像厅、游戏厅等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非法文化、娱乐场所, 最大限度地消除不良影响源。

二是加大对农村中小学周边文化、娱乐场所的监督、执法力度。对政策范围内允许出现的所有从事文化、娱乐经营的经营者进行培训和规范, 聘请学校教师、家长等人担任监督员, 及时举报违法违规操作的文化、娱乐场所。大力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净化农村中小学周边文化环境。

三是创建安全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要完善各项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 加强日常安全检查, 形成良好的校园秩序和安全保障。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 加强校园文明和文化建设, 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

四是规范用工制度。劳动部门要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切实加强劳动用工管理, 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违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严厉查处非法雇佣童工的行为, 对违规使用童工的业主及“流生”的家长施以必要的处罚。

上一篇:完善信息化统计论文下一篇:当班主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