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的学习读书笔记

2024-05-28

小学语文教师的学习读书笔记(精选14篇)

小学语文教师的学习读书笔记 第1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在关注课堂的同时,对课外阅读一直都十分有兴趣。在我看来,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要依靠大量的课外阅读。从教多年来,我也一直致力于探索对我们学校孩子来说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方式。但遗憾的是,在课外阅读这条道路上,虽然我学习了很多大家、小家的经验,并力求自己进行创新改革,但每每总是以失败告终。在我印象当中,只有一次让我觉得课外阅读成效特别大的,是我从一年级开始,一直带了四年的一个班,四年的大量阅读、坚持阅读,那时候刚上班,其实并没有什么方法可言,但却使得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都达到了一定水平,在期末考试当中,成绩也是不断向第一名冲击。而剩下带的班级,只带一年,最多两年,总是感觉不到课外阅读对孩子带来的太大的进步。

开学伊始,我毅然决然地继续在让我不停摔跤的课外阅读的道路上前行。由于网上购书无法翻看书籍内容,我利用开学前的时间,特意到新华书店,浏览了书店中的各种教育书籍,而其中一本《书语者》,让我特别感兴趣。《书语者》,美国的一位普通教师米勒老师所出的书,副标题是《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潜能》,这真的是一个极其吸引人的标题,尤其对于我这样渴求课外阅读的老师来说,宛如闪烁着耀眼光芒的宝藏,不用翻看我就决定要买这本书。

利用闲暇时间,我已经和《书语者》二分之一的内容进行了充分交流,浅显易懂的文字,贴近现实的实例,再次让我感受到,选这本书没错。在书的前半部分,米勒老师给我们了这样一个概念:“无时不能读,无处不能读,无书不能读。”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自由的阅读。在米勒老师的书里面,课堂时间、等车时间、等拍照的时间,所有的时间都可以阅读;教室里、操场上、甚至马桶上洗澡间,所有的地方都可以阅读;文学书、科学书、还有漫画书,所有的书籍都可以阅读。这,就是阅读的自由。而我现在所缺的,恰恰就是给学生阅读的自由。

现在回想起来,很多学生爱读的书,都被我列入黑名单,像是漫画,《查理九世》等等,我总是认为这种书没有什么营养价值,学生读了没有什么好处,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精挑细选为学生制定一份阅读清单,而这些图书学生究竟喜欢不喜欢,真的不好说。我想,我这种行为,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呢?学生爱看的书,在我看来是杂书,但是对学生一点用处都没有吗?是否可以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真正喜欢课外阅读的兴趣呢?

我记得我小时候,是一个特别爱看书的人,每学期订报纸,家长都特别支持,我总是订好多份,《小学生学习报》、《小学生故事报》、《故事大王》等等。《小学生故事报》《故事大王》每次都能被我翻烂,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看,而《小学生学习报》,往往是草草翻过就算完事,只恨当时能订的故事类报纸太少。想想为什么,当然是故事比学习有意思多了,换做任何一人,恐怕都会和我一样。故事开启了我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课外阅读成就了我对文学的喜爱,而这种喜爱,是我最终选择中文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我在学校喜欢看跟教育有关的书籍,但是休息时间,说实话,我是真的不愿意再费心费脑,往往会选择一些休闲类的小说、散文来看,但这并不影响我的审美水平。即使是休闲类的小说,文笔不好的我是一定看不下去的,长久“正经的”“不正经的”阅读加起来,造就的不仅仅是我文学素养的提高,也是我对所观赏文学水平要求的提高。

由己及人,我现在对待学生课外阅读的方式,是不是有点苛刻呢?也许我可以像米勒老师那样,再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和学生一起看一些《查理九世》之类的书,说不定我也会沉迷其中呢!以此为起点,慢慢地使学生爱上这样自由的阅读,我再逐步地推荐一些我认为好的书给他们,也许他们更容易接受,也才能更高质量地阅读。

小学语文教师的学习读书笔记 第2篇

记摘抄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给教师的建议】

1.我坚定地认为,青少年中间发生的那些日益使社会感到不安的不良现象——酗酒、流氓行为、毫无意义地浪费时间等,产生这些东西的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学生在上学时代里,他们的智力兴趣就很狭窄和空虚,而在毕业之后,这种精神生活的空虚、狭窄和局限性就更加严重起来了。现代人的生活每日每时都涉及到他的生存的最精细、最敏感的一些领域,这就要求他在这些领域里受到经常的、最细心的教育,这种教育

常常是采用最精细的手段——好的书籍、音乐、美术来进行的。小学教师读书笔记如果在人的整个一生中没有坚持进行这种细致的理智的情感的教育,那么任何对于酗酒、流氓行为、违法现象的斗争手段都将无济于事。但学校毕业后的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只有当一个人在上学时代里就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在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如果在学校年代里没有打下这个自我教育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在走出校门后不知阅读为何物,或者只局限于看那些侦探小说,那么他的精神世界就是粗鲁的,他就会到那种毫无人性的地方去寻找刺激性的享受。如果一个青年工人不能每天在业余时间里,面对一本好书坐上两三个小时,那我就无法设想他的精神生活是完美的。如果在青年中间出现一批热爱书籍,把读书看得比从事其他(业余)活动都更加重要的怪人,那么,那些用其他的、似乎是强有力的手段也无法对

付的问题就会逐渐消失。

2.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

3.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4.只有像监工那样有着一颗冷酷无情的心的人,他才会在给小学生打两分的时候,心里希望不懂教育学的家长对孩子采取粗暴的惩罚办法。我建议你,年轻的朋友: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最娇嫩的花儿。它很容易被摧折,被晒枯,被不信

任的毒药摧残致死的。

5.要让儿童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不要让儿童由于功课上的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感到自己好象低人一等。

6.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么,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7.请你任何时候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

8.儿童是脆弱无助的。每当我看到第一次跨进校门的儿童时,我常会联想到那刚刚开放的带点紫红色的桃花,要使这朵花结出果实,园丁要付出多少心血和劳动啊!

9.所谓和谐的教育,就是如何把人 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正是在这一点上,即在人的表现上,应当加以深刻思考,并且朝着这个方向改革教育工作。

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共产主义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人的充分的表现,这既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

语文图表式读书笔记学习法 第3篇

语文图表式读书笔记学习法既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又将语文学习真正引进了生活化之路, 既易操作又成效显著。几年来, 我采用语文图表式读书笔记学习法引导学生学习语文, 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同, 积极响应。我多次应邀为全省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介绍这种语文图表式读书笔记学习法, 均受到了广泛关注, 产生了强烈反响。

一.关于语文图表式读书笔记学习法的理性思考

教育以人为中心,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又是面向未来的事业, 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探索、勇于创新, 研究学生、指导学法。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树立“语文学习生活化”之理念, 即把语文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以学得促进习得, 着眼于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实施新课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尤其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不断开发创新潜能, 不断增强实践能力, 形成健全的人格, 做一名语文素养高、进取心强, 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复合型人才。

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 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学生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 学生也是知识的发现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会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语文教学必须突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 追求高效率, 不断弘扬其主体性, 促进其可持续性发展。

语文教学需要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不断激发其从事语文学习的兴趣, 发挥其主动性, 视学习活动为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而不是一种负担。变厌学为乐学, 变乐学为会学, 越学越想学、越爱学, 并且事半功倍。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自觉地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注意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 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每个智力正常的学生, 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 不仅如此, 每个学生同时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 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 他们的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语文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 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 没有放之四海皆有效的统一方式, 因此, 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法时, 就必须遵循“规则+自由”的原则, 让学生有体现个性的空间, 有发展的空间, 有创新的空间。语文教师还应正视并尊重学生的差异, 并把它视为一种亟待开发和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

学贵有疑。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没有问题, 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 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 也就不能作深入思考。在指导学生从事语文学习的过程中, 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 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 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要重视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 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语文图表式读书笔记学习法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使其学习成为真正有效的学习。语文教师要在任务完成后适时反馈, 让学生看到成功的机会,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图表学习法具有开放性,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把语文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语文图表式读书笔记学习法不能只流于形式, 教师一定要认真指导, 关键是做好初期的细致的工作, 及时总结, 展示成果, 奖励优秀学生。让学生感到这确实是一种好方法, 对完成图表中的各项内容有足够的信心并有持久的动力。语文图表学习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 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 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尊重、关注每一位学化、健康的发展。

二.语文图表式读书笔记学习法中的“图表”使用说明

这张笔记式质疑卡, 一般是每节课都用的。课前要用, 课上也要用。课前发此表, 用于预习, 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尤其提倡合作解决那些自己经过研读课文就能解决的问题, 如果解决不了就存疑。教师在上课前或上课之初将表收上来, 找出共性的问题、重要的问题用投影放给学生看, 让学生广泛参与, 积极探讨问题的质量、价值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课中用此表意在及时反馈, 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或针对教学的盲点, 组织有效的教学, 或对课文的某些方面作进一步探究。没有愚蠢的问题, 只有不会提问的愚蠢的人。质疑卡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意识, 让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建立并维护相互信任, 有效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交往过程。

文言文阅读要突出积累性和鉴赏性。这张表主要就是进行文言文教学时用, 也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文言文时用。从表中可看出, “言”一定要落到实处, 如“重难点句子翻译”、“成语典故”等, “文”则必须重在赏析和感悟。“名句赏析”既要求学生能从自身的理解视角来赏析, 也鼓励学生参照或摘录名家的赏析。赏析要求显示个性, 要言不烦。“阅读感悟”可多可少, 可就整篇而言, 也可就某一点生发。从实际效果看, 只要学生按表上要求坚持不懈去做笔记, 不仅能学好文言文, 而且能提高思维品质, 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 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遗产, 会有助于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语文读本》是与语文课本配套的语文课外读物, 选文新而美, 不仅能开拓视野, 而且能有效地进行阅读迁移, 提高阅读能力。但因选文面广量大, 有100余篇, 且有不少文章很长, 如果语文老师不能把对《语文读本》的阅读指导落到实处, 就难以达到新课标所提倡的课外阅读的明确要求。坚持用好该阅读卡就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 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 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能真读进去, 又出得来。每天完成一份这张笔记式阅读卡, 能有效地保障学生按时完成《语文读本》的阅读, 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成就意识。表中的“相关链接”和“质疑、释疑”是至关重要的, 是实行阅读迁移和培养问题意识及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每学期必须阅读几部名著、经典是新课标的明确要求。怎样让学生读得有效, 又能外显, 往往成了教师头疼的问题。名著导读卡就能有效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让学生在读过名著、经典后留下深刻的记忆。名著导读卡要求每月完成一份, 可以改为报纸式, 把表中的六项内容列为六个重要栏目。名著导读卡中的“精段赏读”、“金句选录”、“名家点评”尤其重要, 能有效检测学生是否是真阅读, 同时在提高学生的积累习惯、阅读能力、欣赏能力及阅读方法等方面都有很明显的成效。

除上述所列图表式读书笔记要让学生坚持做好外, 学生课余还会涉猎许多读物, 且有的读物的获得还会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可制做课外阅读卡, 既能及时记载下学生阅读前后的整个过程, 又能让学生有发表见解的广阔空间。其中“阅读机缘”栏的内容应该是值得珍藏的记忆, 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习惯, “阅读评价”、“阅读感悟”对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都具有很大的益处。

语文图表式读书笔记学习法 第4篇

语文图表式读书笔记学习法既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又将语文学习真正引进了生活化之路,既易操作又成效显著。几年来,我采用语文图表式读书笔记学习法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同,积极响应。我多次应邀为全省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介绍这种语文图表式读书笔记学习法,均受到了广泛关注,产生了强烈反响。

一.关于语文图表式读书笔记学习法的理性思考

教育以人为中心,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又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研究学生、指导学法。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树立“语文学习生活化”之理念,即把语文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以学得促进习得,着眼于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实施新课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效率,不断开发创新潜能,不断增强实践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做一名语文素养高、进取心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复合型人才。

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学生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也是知识的发现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会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语文教学必须突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追求高效率,不断弘扬其主体性,促进其可持续性发展。

语文教学需要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不断激发其从事语文学习的兴趣,发挥其主动性,视学习活动为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而不是一种负担。变厌学为乐学,变乐学为会学,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并且事半功倍。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自觉地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注意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每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不仅如此,每个学生同时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他们的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语文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没有放之四海皆有效的统一方式,因此,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法时,就必须遵循“规则+自由”的原则,让学生有体现个性的空间,有发展的空间,有创新的空间。语文教师还应正视并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把它视为一种亟待开发和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

学贵有疑。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能作深入思考。在指导学生从事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要重视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语文图表式读书笔记学习法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使其学习成为真正有效的学习。语文教师要在任务完成后适时反馈,让学生看到成功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图表学习法具有开放性,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把语文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语文图表式读书笔记学习法不能只流于形式,教师一定要认真指导,关键是做好初期的细致的工作,及时总结,展示成果,奖励优秀学生。让学生感到这确实是一种好方法,对完成图表中的各项内容有足够的信心并有持久的动力。语文图表学习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尊重、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全面、和谐、个性化、健康的发展。

二.语文图表式读书笔记学习法中的“图表”使用说明

表一:语文学习质疑卡

这张笔记式质疑卡,一般是每节课都用的。课前要用,课上也要用。课前发此表,用于预习,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尤其提倡合作解决那些自己经过研读课文就能解决的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就存疑。教师在上课前或上课之初将表收上来,找出共性的问题、重要的问题用投影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广泛参与,积极探讨问题的质量、价值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课中用此表意在及时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或针对教学的盲点,组织有效的教学,或对课文的某些方面作进一步探究。没有愚蠢的问题,只有不会提问的愚蠢的人。质疑卡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意识,让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 相互信任,有效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交往过程。

表二:文言文阅读卡

文言文阅读要突出积累性和鉴赏性。这张表主要就是进行文言文教学时用,也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文言文时用。从表中可看出,“言”一定要落到实处,如“重难点句子翻译”、“成语典故”等,“文”则必须重在赏析和感悟。“名句赏析”既要求学生能从自身的理解视角来赏析,也鼓励学生参照或摘录名家的赏析。赏析要求显示个性,要言不烦。“阅读感悟”可多可少,可就整篇而言,也可就某一点生发。从实际效果看,只要学生按表上要求坚持不懈去做笔记,不仅能学好文言文,而且能提高思维品质,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遗产,会有助于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表三:《语文读本》阅读卡

《语文读本》是与语文课本配套的语文课外读物,选文新而美,不仅能开拓视野,而且能有效地进行阅读迁移,提高阅读能力。但因选文面广量大,有100余篇,且有不少文章很长,如果语文老师不能把对《语文读本》的阅读指导落到实处,就难以达到新课标所提倡的课外阅读的明确要求。坚持用好该阅读卡就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能真读进去,又出得来。每天完成一份这张笔记式阅读卡,能有效地保障学生按时完成《语文读本》的阅读,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成就意识。表中的“相关链接”和“质疑、释疑”是至关重要的,是实行阅读迁移和培养问题意识及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表四:名著导读卡

学生每学期必须阅读几部名著、经典是新课标的明确要求。怎样让学生读得有效,又能外显,往往成了教师头疼的问题。名著导读卡就能有效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让学生在读过名著、经典后留下深刻的记忆。名著导读卡要求每月完成一份,可以改为报纸式,把表中的六项内容列为六个重要栏目。名著导读卡中的“精段赏读”、“金句选录”、“名家点评”尤其重要,能有效检测学生是否是真阅读,同时在提高学生的积累习惯、阅读能力、欣赏能力及阅读方法等方面都有很明显的成效。

除上述所列图表式读书笔记要让学生坚持做好外,学生课余还会涉猎许多读物,且有的读物的获得还会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可制做课外阅读卡,既能及时记载下学生阅读前后的整个过程,又能让学生有发表见解的广阔空间。其中“阅读机缘”栏的内容应该是值得珍藏的记忆,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习惯,“阅读评价”、“阅读感悟”对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都具有很大的益处。

乍一看,上述表太多,学生很本无法做好。其实,并非如此。学生只要形成了阅读和写作的习惯,视语文学习为一种生活方式,就会很乐意完成好上面的图表。况且,除上述表一、表二每日都要完成外,其他的几个表并非每日必须完成,且表中的主项都带有很大的自由度,是典型的“自由+规则”下的自我学习,有很大的选择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养成习惯,增强成就感,会做得愈来愈好。

体育 教师读书笔记 合作学习 第5篇

在高科技的现代社会,个人的力量显得非常渺小,单靠个人能力来解决重大科研问题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更多的创新成果是靠“集体大脑”,而创新人才将以一种集合的方式体现出来。因此,时代要求人们在具备必要的自身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与他人合作的协作能力,而创造力的诸多品质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现在,几乎所有跨国公司都以自己的方式高度重视团队精神,“团队精神至关重要,没有团队精神,我们将无法创新和前进”,跨国公司每年都会对员工进行提高团队精神的拓展训练,这些事实告诉我们,21世纪需要有知识,有动手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在这种人才观下,对我们学校体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加强了“培养合作精神”的教育。新课程倡导的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合作学习”进入体育课堂后,广大体育教师对其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困惑和质疑之声也在不断增多。合作学习出现了很多问题:有分组,无合作,变异为小组讨论;合作小组优生挑大梁,其他人跑龙套、搭便车;合作小组无分工,缺乏合作技能,无法进行优势互补;甚至还有假合作,即仅仅只发生合作关系,如在前滚翻学习中的保护与帮助等等。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合作学习期望学生呈现出这样一种状态: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积极承担个人责任;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成员之间的信任,有效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的活动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等。通常一个完美团队里有八种不同角色:领导者、谋事者、规划者、实干者、监督者、凝聚者、外交者、善后者。

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真正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呢?我认为我们的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深刻认识合作学习的内涵。真正的合作学习应该具备四个条件:目的相同,利益相同,分工明确,共同活动并相互理解,缺一不可。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认知状况。

第二,要正确认识教师的作用。在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主导,教师是合作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指导者,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教授学生合作方法,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合作技巧后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与探究;教师不能放任学生“过分自由”的合作,要扮演好合作课堂的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角色。

第三,要关注合作学习中的生生合作。教师在生生合作中要关注小组成员的角色分工,要充分了解小组成员的个体差异,进而给予他们有效指导。我们的学生在合作性活动之前之所以不知如何进行合作,这和过度激烈的升学竞争不无关系,学生们在多年的学校生活中一直在承受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为自己的学业排名竞争而单兵

作战,且经验丰富。而学校提供的合作性的活动也比较少,只有在体育课以及团体运动项目比赛中学生才更有团队精神体现的体验。因此在学生这方面,要对学生在体育课中的竞争和合作的关系进行正确引导,教会学生合作的方法,并通过各种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教师要帮助学生理顺在合作中的个人名利与团队之间的关系,传授学生间沟通的技巧,培养同伴间的包容精神和宽容大度的心胸。

附:

书名:合作学习

作者:马兰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5月1日

页码:1页——221页

《向孩子学习》教师读书笔记 第6篇

这一本看似平淡的书,由61篇家人互动与成长的感人故事组成。书中的每个小故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小故事很平凡,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经常发生着这样的故事,但仔细读来,静心思考,这些故事却让我看到了孩子的另外一面。

孩子天真的话语,常常使大人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次思想的洗礼,受到了一次次心灵的震撼。孩子无心的话,充分体现了孩子纯真的一面。完全没有恶意,完全没有想到会有什么后果,但正是这份纯真给我们父母上了印象深刻的一课,也正是这一份纯真给我们读者上了一堂有意义的人生之课。

曾在书上看到过这样一个事例,父亲是位成功人士,因此对孩子期望较高,但孩子却不满父亲的管教,经常早出晚归,我行我素,终于导致了父与子之间的战争。在经过一阵唇枪舌剑之后,儿子对父亲提出了一个意见——在我说话时您不要出声,我说完一句您重复一遍,在您说话时我也这样,就这样父亲理解了孩子的想法,孩子同样体会到了父亲的苦心。

读完这些小故事,我不禁想想起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说过,孩子的世界是未曾发现的美洲,孩子就是哥伦布,带人到新大陆。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仔细观察,耐心倾听,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每个孩子都是如此的与众不同,就像那世上的树叶一样独一无二!他们个性十足,卓尔不群,思维活跃,举止大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我们惊讶之时,家里的各种电器却在不知不觉地被孩子操纵自如;在我们茫然之际,时尚的色彩和风姿也早已于孩子间流行几度,孩子们悄然成长,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惊讶、茫然和感慨,而是更多的赞叹、羡慕和开怀!

因此,扪心自问,我们真切地感觉到:在知识的快速掌握应用和创新方面不得不自愧弗如,应该加油的是成人——这群长大的孩子,值得我们学习的却是那群未长大的成人——孩子们!这是一位家长的切身体会,真切的道出了许多家长和教师都有的欣喜与危机感。

“向孩子学习”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这是每一位家长更是每一位老师应该审视的一个问题。这是一种境界,同样是一种灵感。在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眼里,儿童是一个个蕴藏着巨大创造潜能的人。因此,大人必须学会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向孩子学习。我们应该珍惜:因为孩子使我们拥有了幸运,才成为了师长;我们应该感激:因为孩子使我们能共享欢乐,才理解了生活。

向孩子学习!让我们满怀着珍惜和感激来学会倾听、学会沟通,以幸福与好奇的心情,小心坦然地到孩子发现的新大陆,一起分享同孩子共同成长的欣悦和惊喜;相信我们会在这无比美好的时光里,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感到自己的进步。孩子的智慧是无限的,他们会告诉你,雪融化后就变成了春天,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是北纬30°上下,今年最流行什么颜色,什么游戏你应该怎么玩等。

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智者倾心交谈。《向孩子学习》一书,就是这样一位智者老师。它形象生动,却令人深思,向孩子学习,家长和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其中的种种关系,是不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失去自身的威信,使自己在孩子面前说话没有分量,孩子不再相信家长和教师的话?

《向孩子学习》教师读书笔记 第7篇

这本书分为三部分:成年人向孩子学什么,成年人为什么向孩子学习,成年人怎样向孩子学习。本书是各位课题组成员访谈诸位专家所记录的一些真实的事例所得出的向孩子学习的结论。本书中的各个小故事都很吸引人,并且每个故事都会让我从中吸取不同的经验,对我的工作生活都有很大的启发。为了人类的生命之树常青不老,在我们正值壮年的时候,更应该去发现并张扬这一代孩子的优秀品质。本书年选择的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这个课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当然不是一昧的向孩子学习,而是要知道今天的孩子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努力做孩子的好伙伴,建立对话式、交互式、融合式的教育模式。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副教授康丽颖说:同是跨过一条河,当年父亲走的是公路桥,而今天孩子走的是立交桥。桥发生了变化,两代人过桥时的感觉也会有所不同。我们可以给孩子讲自己过公路桥时的感觉,但是没有理由告诉孩子走公路桥的人一定比走立交桥的人伟大。社会文化的传递肯定是由上一代向下一化传递,作童愈小,愈得接受上一化影响。但是这种传递过程到了一定年龄,到了15岁、18岁,情况就发生了变化。70岁的人要向50岁的人学习,这是肯定的,因为他接受什么都慢了,记不住了,守旧了。50岁的这一化肯定要向30岁的这一化学习。30岁的要向20岁的人传递好多东西。我们家就有个例子。我弟弟25岁,刚参加工作,我就得向他学习,因为他花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时间比我多得多。他可以直接从网上读各种报纸,从中了解各国对中国的任何事情的评价。这些事情我就做不到,虽然我有这个技术,但我没有他那么精通,接受新事物那么快。在饭桌上,我们可以从他那获得很多非报刊、非广播的信息。他每天可以从网上获得3万—10万字的信息,而且很快就能看完。现在还有很多15、13岁的孩子也能做到,我们不得不向他们学习。

小学语文教师的学习读书笔记 第8篇

一、创造良好的班级读书环境, 促进阅读

学生的阅读世界是无限的。 每个学生都有交流阅读成果和展示独特发现的需要。 教师必须成为学生阅读的“知心人”, 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和措施, 多创造激励性的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组织图书角。 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 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 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

2.保证阅读时间。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 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 实现课内外的沟通。 同时减少书面练习, 增加阅读作业, 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

3.帮助选择有益读物。 面对浩瀚的书山文海,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 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

二、培养阅读兴趣, 让学生爱读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让孩子读书的欲望增强, 才能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

1.以讲诱导法。 孩子不爱课外书, 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 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契机, 用语言描述给孩子建立一个有趣的课外书表象, 让孩子对课外书产生向往。 每周安排阅读课, 我们根据不同的年级学生特点, 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 引读部分成语故事、作文天地、经典名著, 用生动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戛然而止, 激发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 激发孩子阅读类似书籍的兴趣。

2.以身示范法。 每次读书时间, 老师和学生一起读书、笔记;每次读书展示周, 老师和学生一起撰写读后感、共编阅读小报。 我们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孩子, 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课外阅读。

三、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1.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 并经常予以督促、检查, 使他们养成习惯, 切忌“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可利用语文课召开“读书会”, 让学生带上所读的书, 互相交流所读书的名称、内容或体会、收获。 将阅读与活动相结合, 让学生将自己阅读的收获外显, 尝到成功的喜悦,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力及作文能力。

2.以读促写, 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写作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积累的材料运用到作文中, 让学生的成果得到应用, 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评讲作文时, 教师可把部分学生的优秀作文拿出来诵读, 并让文章的作者介绍积累材料和运用材料的经验, 让学生通过交流提高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3.以奖促写, 激发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兴趣。 学校可以在班级、年级、全校甚至兄弟学校之间开展写读书笔记活动, 并成立评委会, 定期举行“读书笔记”评比大赛。 对热爱阅读, 并写出优秀的读书笔记的班级和个人给予奖励。 这样树立典型, 奖励先进, 带动后进, 一定可以激发学生将课外阅读和写读书笔记相结合的兴趣。

4.读书笔记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读书笔记的形式应该是“百花齐放”的, 例如:写诗歌鉴赏, 写诗歌散译, 做摘抄, 写评论, 等等。 最特殊的莫过于借鉴仿写, 即以所阅读的文章为例, 仿照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练习写作。 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开头结尾的呼应描写、 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 环境描写的衬托, 等等, 都是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 教师要在课外阅读中给予引导, 并鼓励学生进行仿写。 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 从机械仿写过渡到变通仿写, 最后发展成创造性仿写, 在“仿”中求“创”, “仿”中求 “活”, “仿”中求 “新”, 提高习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的学习读书笔记 第9篇

笔记古已有之.心理学家研究笔记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逐渐形成了关于笔记功能的两种假说 :贮藏功能假说和编码功能假说。贮藏功能假说主张:记笔记的作用主要在于对所记笔记的占有,强调记笔记的外部贮藏作用.认为通过对笔记的复习.可以唤起对讲课内容的再认,巩固所学的内容。编码功能假 说主张:记笔记对信息如何编码有影响。这一假说的核心内容是:记笔记活动本身可以引起学习中的积极活动.提高注意力。促使发展精细思维.组织记忆和形成迁移,从而较好地理解讲授内容。

运用优化学习笔记,把学生的思维触角引向一个广阔的空间,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触类旁通,顾此及彼;提升感悟的层次,把握要点,掌握精神实质,促进方法的形成,提高思维能力;使语文学习内容更富于立体化、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实效性。

在让学生做好学习笔记实验中,以科学理论为支撑,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使语文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促进师生的互动发展;笔记形式和手段体现丰富与简约的统一,初步形成科学合理的课前预习笔记、课堂学习笔记以及课下总结笔记的建构体系。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还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通過对学生全方位的研究,研究结果将会更客观、更丰富、更真实,使教师、学生、家长能更好地了解学生语文的学习历程,同时也有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教师读书学习笔记检查总结 2 第10篇

2014年2月19日,学校教务处对全校教师的读书学习笔记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整体情况令人非常满意。具体情况小结如下:

一、态度诚恳、热情高

老师上交笔记本准时,教师们的笔记全部按要求完成30篇,有三分之二的教师超额完成,其中有张艳爱教师的是36篇,卢彦平的是36篇,贾永成的是43篇,梁苗苗的有55篇。这些教师的学习笔记不仅按时足量完成,还是上乘之作。从中可以看出大家学习经常、热情高。

二、学习认真,觉悟高

老师学习的内容与时俱进,内容丰富,积累广泛,与自己的专业一致,比如,马增辉记录的是有关政务工作的内容,蔺海静记录的是有关音乐专业的内容。老师们非常珍惜学校下发的专用学习笔记本,书写情况令人叫好,字迹规范美观,有的老师一笔一画,写得一丝不苟,有的老师字体飘逸潇洒,有的则遒劲有力……他们在自己学习笔记本的首页配有精美的图画和经典的座右铭,比如,陈晓娜、梁苗苗、张凯旋、袁建成等等。这次的学习笔记都堪称精品之作,在精品之作中我们又选出了精品中的精品,有以下教师:卢彦平、兰守利、李凌云、贾永成、梁苗苗、乔保国、李月英、张艳爱、尹明华、蔺海静。

但在检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几个小问题,有待大家予以改正、规范。

一、个别教师学习待加强 检查中发现,有个别老师的书写不规范,需要加强基本功练习,也有个别教师稍有懈怠,字距、行距太大,有个别教师书写时使用的蓝色圆珠笔(不便于保存),请予以改正。

二、个别教师学习内容单一

范围不够广泛。有的老师的读书笔记摘抄的只是《启发教师的88篇教育反思》,结果连续几篇都是,这可以反映我们平时读书的阅读面狭窄,就象吃饭偏食一样,不可取!建议老师们写一写自己的读书感悟,多写几本书。除了以上个性的问题之外,大家都有一个共性的问题,没有以目录的形式把所摘抄书的名字写在笔记本的前几页,也缺少日期。

希望老师们在本学期中,书读得更多,读书笔记写得更精彩,获得的收获也更大。最后,有几句话送给大家,作为教师,我们更需要读书。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读书,我们才能生成新的信息,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传递;只有读书,我们才能引领学生读书;只有读书,我们才能促进我们师生的共同发展。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 第11篇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因为随文练笔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紧随阅读教学,而且形式多样,丰富学生的习作色彩,学生负担少,因而在课堂中是颇受师生欢迎的一项习作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随文练笔设计的随意性,练笔的时机、方法、难易度把握不当等,往往导致训练低效甚至无效。如何实施有效的“随文练笔”策略,是我们当前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而在文本教学中找准切入点,是随文练笔练习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本人就学习前人的经验以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找准随文练笔的切入点整理及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对于选择随文练笔的切入点,我们常常会有“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的困惑,其实在备课的时候,我们能够潜心会文,何愁天涯无芳草呢?

一、拓展文本空白处——与文本角色对话

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意义空间。文质兼美的文章大都有让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只要我们善于挖掘,自有一片与文本交流的空间。如人教版十一册《草虫的村落》,课文的许多地方都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可以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巧设练笔的空间。如,“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这是甲虫夫妻间爱意的流露,在这深情的对视中,作为与丈夫阔别多时的妻子的你,会与丈夫倾诉些什么呢?又如,“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如果你是蜥蜴,看着这群好奇的小甲虫们,你会如何向它们讲述外面的大千世界呢?它们会向你提出那些新奇有趣的问题?在这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那奇异的想象得到驰骋,加上受到作者文中童心童语的感染,有了作者笔下草虫的世界这个大环境的渲染,学生练笔的情感被激发了,必然又产生一幕幕生动、有趣的情景。当然学生的语言也得到了有质量的训练。

二、丰润文本空白处——为文本主角代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而在阅读教学中适时插入文本“空白”填补,让孩子们充当故事的主人翁,想他所想,说他所说,填补故事中主人公心理、语言的空白处,在这过程中孩子们直接进入了角色,融入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和主人公的感情融为一体,这样的练笔是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是孩子们纯洁的心灵与主人公的融合,这样的练笔带动的是孩子们真实的感悟和思考,在思维与情感引发主动积极的情态下,学生所言就会言之有物,言之动情,让文本生色不少,同时也能更好地深化了文本的主题,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互利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 第12篇

记得《向孩子学习》一书中,有这样一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题目叫做:蛋筒冰淇淋。全文叙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在一个炎热的星期六午时,一位父亲决定去镇上买雪茄,一上车子,就发现两个女儿已经象女皇般的坐好了,并异口同声地宣布:“我们也要去。”到了镇上,父亲下了车,并告诉女儿,待在车里别走开,临走前女儿请求道:“买一个蛋筒冰淇淋,好吗?爸爸?”,那位父亲没加思考地脱口而出:“我没有钱”。当那位父亲拿了一盒雪茄回去的时候,几乎已经把刚才两个孩子的要求忘得干干净净,父亲打开包装着的雪茄,抽出一支,想点燃它,打了好几下,没打着,这时,小女儿细小却无比伤感且直率的质问;“爸爸,你怎样有钱给自我买雪茄?就没有钱给我们买冰淇淋?”这个问题让那位父亲惭愧并且无法回答,后悔、懊恼之情溢满了整个心灵。那位父亲郑重的说道:“是我搞错了。我实在是有钱买冰淇淋。要什么味的?”当那位父亲拿着2支冰淇淋回到车子上时,他吐掉了雪茄,因为此时雪茄的味道已经变的苦不堪言。自那以后,那位父亲竟然奇迹般的戒掉了烟。在这个小故事里面,孩子一句无心的话,让自我的父亲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受到了一次心灵的震撼。孩子这句无心的话,充分体现了孩子纯真的一

面。完全没有恶意,完全没有想到会有什么后果,但正是这份纯真给自我的父亲上了印象深刻的一课,也正是这一份纯真给我们读者上了一堂有意义的人生之课。

读完这篇小故事,我不禁自问:孩子的这份纯真我还有吗?模糊记得孩提时,也曾这么天真,也曾这么纯真。简单的思考问题,简单的生活,简单的用一颗纯纯的心来对待每一个人。孩提时的我们,就象一张白纸,一片空白,没有受到任何的涂鸦,所以思考问题的方式,往往比较单纯,往往想的比较简单,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也一天天丰富起来,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此时,思考的模式就变的复杂了,没有那么单纯,没有那么简单。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会想前想后,我们会顾左顾右,我们会研究到问题周边的任何一个小细节,我们会设想问题产生的后果,我们会瞧瞧,解决一个问题,竟然需要这么多工序,有时顾多了往往会有事与愿违的结果。所以有时纯真点,简单点未偿不是一件坏事。

此刻的我们大人,脑子复杂了,思维空间大了,但往往却丢掉了宝贵的纯真。还记得《皇帝的新装》吗?那些愚昧的大臣们,那些胆小的百姓们,明明明白国王什么都没有穿,可是个个都不敢言,仅有一个孩子喊着;“国王怎样什么都没穿。”一个纯真的孩子,道出了事实的真相,说出了大多数人不敢说的内心话,象这个孩子一样的纯真你还有吗?

勤写读书笔记 提高学习效益 第13篇

一、预习时圈一圈,画一画

预习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圈出重要的字词,然后通过查字典、找资料、联系上下文进行批注,再让学生画出自己印象深刻的或是难以理解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想。这样做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地投入阅读与思考之中,达到预习效果的最大化,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为了让学生掌握这种笔记的方法,我的做法是把自己认真批注过的一篇文章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的符号(横线、波浪线、圆圈、着重号、问号、感叹号等)标出重点,促进阅读。我还挑选一些写在页眉页脚处的阅读札记读给学生听,让他们了解如何紧扣阅读材料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感,所疑所感。课后,我把批注过的文章复印两张,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中,供学生学习、模仿。这样言传加身教,效果比较明显,我们班上大多数同学都掌握了课前预习的一般方法,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课堂上抄一抄,记一记

语文课堂不仅有书声琅琅,也有静心品读,还有不可缺少的课堂笔记。做课堂笔记的方式有多种,可以结合不同课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加以选择使用。

一种是“边听边记法”,这是一种手耳并用,听记结合的方法。教师讲课时学生一边听一边记,把老师讲课的重点记下来。比如把教师的板书抄下来,中间留一点空隙,便于随时补上老师讲课的内容,然后进行课后复习。老师还可以教学生如何速记,比如成语可以写第一和后面三个字中的任何一个。“承上启下”可以写成“承上……”中间留一点空隙,课后再补上,再如“总结全文”可以写成“总结”等,这样便于加快课堂的记录。

另一种是“摘抄记录法”。由于老师讲的知识点过多,学生不能完整或详细地记录,可以建议学生用“摘要记录法”。如在一篇课文学习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摘录课后几个重要的问题,听课时可以针对这几个问题进行摘抄式的做笔记。还可以摘录老师上课的导语,因为一般的“导语”里面包含着课文的重点。只要学生抓住文章重点也就等于掌握了文章的主旨。

三、课后想一想,写一写

课文学完后,学生可以写一写阅读心得,这也是一种很有效的读书笔记。尤其是中高年段的学生应该经常这样做,能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阅读心得可以针对一篇课文来写,也可以针对一个单元来写,从中梳理一下自己在学习中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等等。

比如在教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我让学生就这篇文章写了一篇读后感。有的学生写到:“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啊,你的悲剧是由于当时社会环境所造成的,你自己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但回想我自己,生活在这么好的社会条件之下,还经常浪费粮食,挑三拣四,我的行为是多么的可耻啊!”有的学生写到:“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因为落后就要挨打。”……你瞧,这些生动的语句平时是很难表达出来的,正由于在写阅读心得中,经历这样一个感悟、反思过程,才让学生对这篇课文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

长期坚持引导学生多做学习笔记,既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这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又比如在教完《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后,我让学生就这篇文章写了一篇读后感。有的学生写到:“我感到更多的是愤怒与惋惜,此时,我想斥责英法联军,但又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中国不够繁荣富强,中国人落后了就要‘挨打,因此,我要好好学习,成年后,要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有的学生写到:“从现在开始,我定会珍惜每分每秒,好好学习,为祖国做贡献,不再让历史重演!让我们的明天变得更加美好!祝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也祝世界从此不再有战争,不再有纠纷!让我们迈出向往明天的第一个脚步吧! ”有的学生写到:“惋惜、愤怒之余,我一定要立志好好学习,掌握本领,把祖国失去的,全部拿回来,而不是花高价买回来。同学们,为了祖国的明天,也为了我们的明天,加油吧!”有的学生写到:“未来将要我们去创造!亲爱的祖国,我会记牢这奇耻大辱,并将它作为我学习的动力,去克服学习中的重重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直到成功!”……你瞧,这些生动的语句平时是很难表达出来的,正由于在写阅读心得中,经历这样一个感悟、反思过程,才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由此再引入课外读物上写读书笔记。在每次读书笔记的收阅、交流、点评过程中,学生也在共同分享之中。

四、加强课外阅读,写好读书笔记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的这句名言,形象地说明了书籍对推动人类文明的作用。一个爱读书的人,必定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人;一个爱读书的民族,也必定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民族。如果我们想把学生教育好,让他们能学到真正的学问,而且学得比我们强,我想首先我们需要并且能够做到的,就是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帮助他们从学习热爱课外阅读开始,我校近日以写好读书笔记,来进一步提高读书效益。

写读书笔记具有明显的积累功能和表达功能,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有效措施,为此,要培养小学生尤其是中高年级学生随读随记的习惯。我校教导处特要求学生每读一篇文章,要摘抄里面的好词佳句,并写下自己的心得感受。这种方法能使学生积累好词佳句,打好语言文字基础,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意思。

为使学生对课外阅读爱不释手,并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校定期开展读书笔记评比活动,对摘记做得优秀的学生奖励书签以表鼓励,并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这些活动不仅能反馈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充分利用学习园地展出学生摘录的笔记、读后感和手抄报等作品,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保持比较持久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 第14篇

孙教师说:“我之所以反复强调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是因为有健康人格的人,才是走遍天下都能够让人放心的人;一个人的人格不健康,他就是表面上再辉煌,都可能随时崩溃。”孙教师的这句话,相信每一个人都赞同。在许多年前,就有教育学家提出过这样的教育理论。在报刊杂志上,我们也常常看到因不健康的人格而导致的杯具屡次上演,可是真正重视健康人格培养的家长和教师又有多少呢?我们总是在痛惜中淡忘,在淡忘中遗忘。健康人格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在功利性越来越强的当今社会,它在一步步后退,为分数让路

孙教师的这本书中,最能引起我共鸣的是第二章《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空间》。孙教师在书中说,要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以往我也是孩子时,最渴望的就是能拥有属于我自我的时间和空间。从书中,我明白了“该放手时须放手”,给孩子自我自由支配的时间,做自我喜欢的做。刚开始时,家长要教孩子怎样合理安排,既安排学习的任务,也要安排玩乐的时间。由半小时、一小时开始,逐步放手让孩子自我安排每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培养管理自我生活的本事,这也是拥有健康人格的一部分。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常常不自觉地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不能这样,不能那样,所以教育出来的孩子都是“小大人”,外表上看似沉稳,其实心智发育很不成熟,因为在父母长期的庇护下,独立思考、自我管理的本事很差。

上一篇:培植农村移民后靠安置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下一篇:票据市场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