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百家讲坛

2024-07-14

创新思维百家讲坛(精选9篇)

创新思维百家讲坛 第1篇

一:于丹《庄子》有感

《庄子》心得之所以社会轰动如此广泛,首先、广大百姓缺乏信仰。百年近现代史,是一部无神论、反封建、反信仰的历史,百姓生活从解决温饱到踏进小康,一路在向钱进,而精神生活却越来越不能跟上发展,使得多数人心灵空虚;其次、现实的教育就是一部应试教育的历史,近百年来几乎没有道德教育;再次、人们不明白生活的目的。国家的基本策略是发展经济,每个人的生活中心就是赚钱。综上所述,我认为,大家如果能够清楚的明白自己生活的目的之后,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二: 于丹《论语》有感

人生有太多的缺憾,当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尽快的认可你所面对的缺憾,然后尽可能的通过别的事情去弥补,让伤害降低到最小,听了百家讲坛“论语”,感触很深,人生百年,孰能无憾?人不能活在阴影当中,应该学会化解生命的缺憾,不同的心态对待生活,就会有不同的生活!

三:易中天的评三国

看了易中天的评三国,真为他的精湛演讲叫好,真正懂得讲课的大师,风趣、幽默、尊重历史、言出有证,而又具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把看起来很枯燥无味的历史用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讲出来听的很有感觉很生动,使我们了解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了解了我们的为人之道、心灵之道、养身之道。

四:易中天品三国之《海纳百川》

“大海是怎么形成的?就是因为江河流入大海时可以泥沙俱下、可以鱼龙混杂,那大海能不能说:‘我大海只收纯净的矿泉水,不收污水。’那就不成其为大海了。曹操正是有大海一样的胸怀,才能取得成功。” 我也要这样做,就像苏联的加里宁写的那样:“我们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有用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海纳百川!

五:姚淦铭教授讲授的《老子》

被老子也被姚淦铭教授那独特的声音和神态——古代隐者飘逸的仙风,吸引了,打动了,逗乐了。他的口头禅:太智慧了,太智慧了…不得了,不得了…他对老子痴迷的感叹,深深影响了我,老子的精神内化了姚教授的内心,那种平和的心态,温温而雅的语态,大智若愚的神态让我仿佛看到古代的智者走到了我们的眼前。

创新思维百家讲坛 第2篇

一、活动时间:

7月28日-7月30日, 7月27日报到。

二、活动地点: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会议确切地点报名后电话通知)

三、活动主题:

创新作文百家讲坛观摩研讨会

四、活动内容:

(一) “创新作文”专题学术报告

(二) “创新作文”优质课展示

授课人:1.于永正 (著名特级教师)

2.支玉恒 (全国著名教师)

3.管建刚 (著名特级教师)

4.武宏均 (著名特级教师)

5.武凤霞 (著名特级教师)

(三) “创新作文”专题论文交流

与会代表均可提交一份论文, 一式两份, 报到时交会务组。由专家评出奖次后择优大会交流 (收评审费50元) 。

五、活动费用:

会务费280元, 食宿费用自理。

六、主办单位:

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刊《小学语文教学》编辑部

北京保罗教育创新作文研究所

七、承办单位: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光华小学 (157006)

联系人:孟淑琴老师 (0453-6955011)

王龙从:《百家讲坛》看文化创新 第3篇

有论者认为,《百家讲坛》被观众冷落,主因是从“精英路线”转到了“学术娱乐”(按易中天的说法,这可以称作“学术选秀”),从学者的包装到利益的延续,在一个“娱乐致死”的年代,不可避免地庸俗化。

其实,早期的《百家讲坛》极富有感召力,它解读了霍金、杨振宁、童庆炳、叶嘉莹等名家的成功之道,客观地把他们的创新思维呈现在中国人眼前,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但匪夷所思的是,这些优秀学者的思想经常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制,与此同时,曲解历史的易中天和于丹却逐渐走红,这一现象令人错愕,用台湾教授傅佩荣的的话说“是干丹把我挤出了《百家讲坛》”。

傅佩荣自然是虚晃一枪,他未必不知道于丹没有“驱逐”自己的能力,他不认同于丹等人的口才和学识,更看不上那种迎合俗流,摒弃思想,追求娱乐效应的伪学术。但是,于丹和易中天的走红却使庸俗学术成了既定的套路,自此后刘心武揭秘秦可卿的风流史,王立群称刘邦双性恋,纪连海谈大禹婚外情,阎崇年滥读清宫花边秘闻,诸如此类,导致了《百家讲坛》越来越像“三无”(无学术、无学理、无学者)产品。

把高深的学术通俗化,并不背离学术研究原理,如《梁祝》、《天仙配》等传说,都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搞这样的学术没有曲高和寡之虞。但是,当主讲人把祝英台扮男装讲解为“读书权作为古代女子人权的一部分”,就因“太专业”而剪掉。“人权”,顾名思义是“人的基本权力”的简称,这是中国社会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却不知道为什么偏偏让一些人敏感,既然学者不能进行专业解读,就只能去阐述祝英台的春心如何荡漾……

客观地说,作为一种特定阶段的社会文化现象,《百家讲坛》几年的“讲解历史”带动了中国的“国学热”,成就了大批有见识的学者。南京大学的傅元峰,西北大学的李浩、“武大名嘴”赵林等,都是经过《百家讲坛》走进大众视野的。这倒不是他们也具有“超级学者”不同凡响的声望,而是他们站在了反对学术庸俗化的立场,对学术媚俗痛心疾首,尖锐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由此得到了网民的支持。

当然,这同样也不意味着于丹等人就必须背负恶名,单从学术自由方面看,他们有鞫明自己观点的权力,至于能不能登上讲坛,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众所周知,《百家讲坛》的定位是“一座让专家通向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这样的宗旨很堂皇,就像若干年来流行的“听证”,“质检”一样,表面上绝对无可挑剔。只是如此强势的媒体歪曲历史,造成的后果十分可怕,不仅导致了腐朽文化愈演愈烈,而且连公祭拜祖,修庙建宇也挂上了改革的杏黄大旗。如果这样的复古也算改革,那就只能让人们回到“克己复礼”的老路,最终使任何文化创新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关于《百家讲坛》的思考 第4篇

我们可以看出从过去到现在,综艺节目的发展可以说是如火如荼。例如《快乐大本营》、《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 《奔跑吧兄弟》等等,这些娱乐性的综艺节目一直霸占着收视率的前几名。而《百家讲坛》作为一档非娱乐性的电视节目,为何也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其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文化魅力呢?《百家讲坛》曾经对自己节目的观众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发现主要收视人群都是初高中毕业的成年人,大部分都没有进一步的接受高等教育。不过相同的是他们都有一颗热爱学习、热爱历史的心。虽然他们对历史不了解,没有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几乎是半荒漠状态。但是他们渴望获得各个领域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眼界,开拓自己的人生,拥有很强烈的求知欲望。主讲教授易中天曾说,大概7成的易粉是12岁到30岁的年轻人。主讲《清十二帝疑案》的阎崇年说,自从节目播出以后,他就不断的收到了观众们的来信和电话,还有一些网上留言邮件什么的,加起来也差不多有一万多分了。而来信的观众有上到90岁的老人,下到8岁的孩童。很多曾经对历史、文化、科教节目等不感兴趣的年轻人也成为了《百家讲坛》的忠实粉丝。

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充满学术气息和文化味很浓的电视节目竟然能受到如此的追捧,并且这种火热程度一直持续至今。要打造一个如此火热的节目,背后付出的努力也决计不会少。从电视节目选择主讲的内容和取材,到打造明星讲师,再到节目的宣传和品牌的不断延伸。央视科学教育频道主办的《百家讲坛》果真像冬天里的一把火,猛烈的燃烧起来。红了一批历史学家,红了一批历史图书,红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带起了一个学习关注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风气潮流。在学术圈中始终存在着这样的争论 :文化含量高的东西是否适合用电视这样的媒体来传播?从《百家讲坛》受到如此火爆的欢迎,而且这档节目确确实实传授给了很多人有意义的历史文化,教给了大家很多历史知识。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历史知识是可以通过合适的手段通过电视这样的媒体传播的。

《百家讲坛》可以如此火爆和它独特的演讲方式也是有很大关系的。它紧紧地抓住妇孺皆知、观众感兴趣的历史章节和历史人物展开热烈的讨论。在选材方面,太过于专业的也不能通过,这样的话讲的内容会太过死板枯燥。专家讲解的题目必须通俗,有故事可说。于是,屏幕上就出现了纪连海将孝庄下嫁多尔衮、易中天讲三国人物。同时,节目组在选题方面也大打悬疑牌,不管是清十二帝“疑”案还是揭“秘” 《红楼梦》,单看题目就已经吸足了观众们的注意力。而且在演讲方面上,各位讲师也改变以往死板的演讲方式。虽然选取的题材信息量少,但是在演讲过程中做到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把一个小故事中很多重要的点都剖析出来,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所以说《百家讲坛》并不是选取一个故事,然后平铺直叙的讲述给大家就行。而是类似于说书,怎么带感怎么来,怎么有意思怎么来,但绝对不会违背社会历史发展的真相,而且将这些故事更加生动的传授给大家。妙语连珠、 思维敏捷的讲师无疑是很受欢迎的,同时也收获了一大批的忠实粉丝。例如纪连海的说书味、胡小伟的相声风格等,都颇受观众们的喜爱与追捧。有的主讲人也会将现代词语运用到演讲中去,就更增加了演讲的幽默力,显得更加风趣。如姚琻铭就把“孔子父母”讲成“孔子的老爸老妈”。这样幽默风趣的演讲风格,真是不让观众喜欢都不行。而且这样的演讲风格也大大缩短了与观众的距离。

阎崇年老先生曾经很有感慨地说道,他研究了一辈子的清朝历史,也写了二十多本文学专著和几百篇学术论文。但是他的知名度仅仅限于学术界,虽然出书,但也没有真正的卖火过。但是因为《百家讲坛》,让他真正的火了起来。阎崇年老先生编写的《正说清朝十二帝》一书竟发行了几十万册之多,卖出这么多的数量也是他以前想也不敢想的。纪连海曾经也只是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一名普通的历史老师。但是因为《百家讲坛》让他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明星学者。在纪连海的见面会上,他的粉丝数量庞大,并且均从五湖四海赶来,这种热情犹如追捧一个炙手可热的大明星一样。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因为《百家讲坛》中的“品三国” 和讲述“汉代风云人物”而声名大噪,其编写的书籍也以天价拍卖出去。所以,如果把明星学者极大的社会影响力也当做一种品牌去进行宣传的话,那么《百家讲坛》如此大的影响力也无疑得益于他们。而这些明星学者也因为《百家讲坛》 变得更加有知名度。

现在的《百家讲坛》已经找到了继续发展的有力的支点, 就是把栏目与学者相结合,让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来使这档节目平稳发展,继续传播积极的思想文化。

创新思维百家讲坛 第5篇

关键词:《百家讲坛》;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电视讲座《百家讲坛》当前可说是家喻户晓,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国学热”,并广受高校学生的青睐。主讲人幽默风趣,结合影像传媒技术,将学术性强的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雅俗共赏,这就是《百家讲坛》成功的秘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文简称《纲要》)作为高校非历史专业必修课,可以吸取其成功经验,开展教学创新研究。对于新时期成长起来的“90后”而言,《纲要》教学体系与他们流行的话语系统有了明显的距离,难以引起他们的共鸣。如何真正让大学生喜欢,成为《纲要》教师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笔者大量观看《百家讲坛》的讲座,经过反复认真思索,在《纲要》课堂上进行了摸索实验,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文将主要探讨《纲要》怎样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借鉴《百家讲坛》的成功要素,开展创新性研究,真正在教学效果上取得实效。

一、课程大纲创新设计

高校开设《纲要》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大学生了解历史,真正深刻理解历史,确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因此,教授什么内容是引导学生的决定性因素,首要任务就是设计课程大纲。如何将整个课程编排环环相扣,既有系统性,又有每堂课的独立性。《百家讲坛》起到了很好的示范。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体例。《百家讲坛》对内容的设计既清晰,也有整体感。人物讲述多采用编年体方式,简单而清楚。但编年体很难胜任比较复杂的事件,容易将事件堆砌,难有悬念和趣味性。《长征》系列采取了另外一种体例,那就是“采用纪事本末体叙述”,“选取红军长征过程中数个重要的‘关节点’,每个点回答一个观众关心的问题,以点带线”。其优点是思路明晰,相对独立,不拖泥带水,容易深入。《纲要》大纲设计也可采用纪事本末体叙述方式,主体线索依据“三个选择”,以重大历史事件为“关节点”,用事件前后的中国社会变化以点带线,每堂课以重大事件为中心,建构系列主题,独立完成完整的课堂讲授。事件之间的社会变化主要依靠教师在每堂课的开场白和结束语实现过渡。这样,课程大纲既有体系又有一定独立性。其次,精心设计讲授内容。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纲要》教材主要以概论性、介绍性为主,以知识为本位,通过知识的传授和积累来提高能力,较少注重思考和研究方法的培养。事实上,时间、人物、事件的机械记忆式的历史教学很难实现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历史、理解社会的目标,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实现《纲要》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知识本位的课程必须让位于方法和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注重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介绍分析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收集、处理信息,强调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能力,促进同学之间共同合作和师生之间有效互动。第一,拓展领域。《纲要》授课要尽量与社会变化、经济发展、技术发明的出现等结合起来讲述。《纲要》课程既要摆脱高中历史教材的“规定性”,又要在合理范围内激发学生的思考,实际上面临了很多困难。有学者批评:“高校的历史教材,结论太多,不容许学生有更多的思考,固定的结论又让学生对历史科目产生逆反心理。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我们的历史教学太过强调历史‘资治’的功能,思想上的教条主义比较严重,这也是很多学生不爱学历史的很重要的原因。”厦门大学李时岳教授于1986年就指出:“史学家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对历史进行跨学科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这样也就会有不同的风格、各自的特色。历史著作也许就不会再是单调、刻板、灰色的了。”只强调政治、战争的历史讲述很难是丰富的、立体的,学生喜爱起来也很有困难。因此,教师必须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开阔视野,转变思路,增强跨学科性,尤其是超越目前的政治、战争为主的课程体系,使《纲要》课程变成立体的讲述,使其真正成为大学生喜欢的课程,真正对开阔学生视野、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全面人生有所裨益。第二,就熟说生——提高学生兴趣。《百家讲坛》采用了一种有效的方式——就熟说生。即选择在大众中经过宣传和教育而形成的、观众熟知的知识点,从熟悉点开始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从而传播陌生的知识。如“遵义会议”……其重点不是说“熟”,而是说“生”。“生”的信息必须要与“熟”有关联,是“熟”的升级版,让观众感觉到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才能达到传播效果。《纲要》更是面临这一问题。大学生在初、高中已经学过中国近现代史,固有认知阻碍了他们产生新的兴趣,因此,《纲要》要让学生们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从思考的层面激发学生们的兴趣。笔者曾尝试在不同班级采取了教学内容上的就熟说生。比如,以《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为例,学生对基本史实初步了解,但是对辛亥革命对于民主共和的追求以及在中国历史的真正意义不太清楚。笔者选取了孙中山先生关于民主的一次讲演,逆向讲述辛亥革命,分析其追求民主共和的艰辛历程,以及对中国历史的意义。学生听完讲演后,开始鼓掌,情绪激昂,这时回头再讲述革命党人的牺牲及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意义,学生都能聚精会神地听了。针对学生们熟悉的事件,给出一些新的史料,引起他们的新思考,逐渐引导学生探索知其所以然的过程,卓有成效。简而言之,课程大纲设计既有体系也要出彩,课程内容点面结合,将政治史结合经济史、文化史甚至自然科学史,拓展内容。历史讲述从书面化转向人性化,让历史既理性,又富有人情味。

二、教学方法多元创新

《百家讲坛》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了主讲人的讲述方式,《纲要》在教学方法上也可以借鉴其成功之处,笔者认真思考后,笃行了如下几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1.情景演绎。《百家讲坛》在主讲人讲述的同时,辅以历史场景片头或电影画面,设置了一些模拟场景,增加了听众的兴趣。《纲要》课程除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自参与教学活动,笔者通过组织学生表演历史剧,模拟情景演绎,取得了良好效果。情景演绎主要讲各种角色放在某一特定的场景,根据假设历史的方法,使各种角色能在一起对话。以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为例,学生多数提不起太大兴趣,以为不过是“陈词滥调”。然而,我布置学生课前观看根据顾维钧回忆录拍的电影《我的1919》,安排学生根据本章内容,自行设计历史剧演绎。学生们的表演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兴趣,大教室几乎所有同学都兴致勃勃观看,之后还提问表示质疑或赞同,真正将课堂带入这章的内容《开天辟地大事变》。学生们以模仿亲历者的方式进入,激发了学生对于阅读相关内容的积极性和热情,真正带动了他们的思考和讨论。教师进一步论述这个主题,既引发了学生的新一轮思考,也引导了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历史。笔者的实验证明,情景演绎通过情景剧、历史剧表演,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亲自参与进入,真正构成教学相长模式。当然,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实际困难,需要学生的高度配合,效果好坏常取决于学生们表演水平。教师作为总导演也面临了很大挑战,要辅导学生理清表演和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免课堂混乱而空洞。此外,还可以采取比较简洁的话剧、朗诵、辩论会等形式,再现历史场景并引出问题,让学生亲自参与进来,将对历史的理解变成当下和历史的结合。

2.设置悬念。《百家讲坛》主讲人大多借鉴了说评书的艺术技巧,不断地设置悬念,巧妙地释疑解惑,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引导观众去感受文化经典的丰富内涵。这对《纲要》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艺术。设置悬念并不等同于提问题,要根据受众的认知程度提出“真悬念”。如《百家讲坛》中《长征》提出了“毛泽东此时在干什么”的问题,毛泽东此时的处境与苏区陷入困境、红军不得已长征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提出这样的悬念贴合历史背景。《纲要》课程以“北洋军阀的统治”为例,提出悬念——为什么说段祺瑞三造共和?同学们以往的印象多停留在五四运动中段祺瑞政府的黑暗,提出这样一个悬念,让学生感到惊讶,进而感到好奇,段祺瑞怎么是三造共和的英雄呢?由此进入到北洋军阀的统治这一部分内容。这样一个悬念,不仅将非常复杂的北洋军阀割据的历史脉络梳理清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历史人物的复杂性,进一步了解近代中国在走向民主之路的艰辛。设置悬念还可以从现实问题出发,追溯历史原因,从而引出课堂内容。《纲要》以第二章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为例,提出一个问题:“光绪皇帝是怎么死的?”从现代科技对历史疑案的新解释出发,追溯历史原因。这样就进入到帝党、后党之争以及对晚清政治革命和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此外,还可以从学生比较关注的时事出发,引导学生从历史中追寻线索。比如同学们非常关注的南海问题追溯历史,梳理海防在近代中国国防战略中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分析其原因,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更准确地理解中国近代历史。

三、小结

《纲要》课程借鉴《百家讲坛》,要真正做到“熔学术性、知识性、可听性和画面观赏性于一炉”,做到“雅俗共赏”,实际上非常困难。《纲要》要让学生回到历史场景,形成环环紧扣的系统化教学体系,每一堂课都是精彩的一讲,教学形式丰富,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当堂课讲授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实际上,这要求教师既如同《百家讲坛》的编导,又是主讲人,充满挑战和兴味。不同的是,《纲要》授课学生可以直接参与进来,和教师一起演绎一堂完整的历史课。《纲要》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创新,通过既充满学术的、严谨的,又生动的系列学习,让学生真正深入了解和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真正像《百家讲坛》一样实现成功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李义芳.《百家讲坛》对高校历史教学改革的启示[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78-80.

[2]李时岳:史学的革新[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6,(3):5.

“百家讲坛”的大众媒体本质 第6篇

关键词:“百家讲坛”,大众传媒,文化消遣,文化普及

“百家讲坛”是近年来饱受争议的一个品牌栏目。从它艰难辗转的转型, 到阎崇年、易中天、于丹时代的风光无限, 再到近期的收视下滑, 从主讲人动辄数万的图书影响, 再到主讲人在各地的各种遭遇, 这里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宣讲所, 还成为了新闻的制造地。越来越多的舆论开始质疑“百家讲坛”的学术品质了。

那么, 站在电视节目的立场和角度, 应该如何认识“百家讲坛”的成功, 以及它所经受的诘难呢?

作为一档极具本土特色电视栏目, “百家讲坛”无疑是成功的。它不仅向受众成功传递了知识, 密切贴合央视科教频道这个平台提高素质、传播文明的宗旨, 而且作为一档成功的电视节目,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牌效应和产业运作模式。

央视科教频道是一个讲究打文化牌的媒体平台, 这个频道为软性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提供了一条电视媒体渠道, 这在大陆诸多电视媒体中具有强烈的开创精神。“百家讲坛”在这个电视频道中的独特之处在于, 它取原型于高校的学术讲座, 不以常规电视栏目惯用的视觉形象取胜, 而是侧重于营造亲历亲临、耳提面命的现场氛围, 强调学术的讲座本身的表演性、鼓动性和感染性。需要注意的是, 学术讲座本身不同于学术著述。相较而言, 学术讲座观点更加鲜明, 逻辑更加简洁, 推演更加直观, 表述更加口语, 换句话说, 它要利用最为经济的篇幅, 达到最佳的学术宣讲和推广的效果。因而, 普及性的学术讲座, 本身就包含了大众化、通俗化、表演化的内在要求, 在这一点上, 也就具备了与电视媒体结盟的可能。

电视媒体是视听的媒体, 视觉语言在其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电视节目都只有努力丰富电视画面的镜头呈现才可以取得成功。实际上, 诸多脱口秀节目的成功, 恰恰说明了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之间比例的不同侧重, 都可以制造出优秀的电视节目。一方面, 我们有国外丰富的成功脱口秀节目的制作范例, 另一方面, 大陆电视媒体一般具有传统曲艺的录制经验, 如电视评书等, 所以策划与设计这类以听觉语言见长的电视栏目, 还是有一定方法可循的。

与今天侧重文史类选题的情况不同, “百家讲坛”在2001年开播之初, 坚持“百科百家”的思路, 聘请各个学科领域的重量级专家, 介绍本学科的相对前沿的问题, 其受众定位是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人群。在当时, 文史类选题只是全部栏目选题的一两个门类。栏目初期设置的较高规格的接受门槛, 限制了很多观众对栏目的收看, 尤其像那些理工类的高尖端话题, 更是其和弥寡, 严重影响了该栏目的收视率。其后, “百家讲坛”调整了思路, 将全部选题转移到文史门类上来, 推出系列专题, 像“名家解读《红楼梦》”之类, 读者定位也适时调整为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人群。这一调整, 显然为“百家讲坛”打开了思路, 赢得了观众和栏目进一步生存的空间。从这一时期开始, “百家讲坛”开始大面积与出版传媒联姻, 诸多讲座内容结集成书, 同时也开始在社会上掀起以某一选题为核心的文化热点。这一时期比较成功的个案是刘心武。

然而, 名著的力量是有限的。虽然这一时期的“百家讲坛”基本奠定了文史类选题的大的格局, 但是有限的名著资源面临着因被过度开采进而引发观众审美疲劳, 伤害收视率的尴尬局面。该栏目一度重陷入低谷。

2004年阎崇年的出现, 无疑标志着该栏目策划和经营思路的又一次调整。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联合完成的《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 (2008) 》 (1) 显示, 阎崇年的清史系列讲座, 曾经一度使“百家讲坛”在十大央视栏目中居于首位。“百家讲坛”此次的调整, 将接受群体锁定在中低文化程度的人群, 将内容定位在文史知识的通俗化解读。于是, 阎崇年讲清史、纪连海讲纪晓岚、易中天品《三国》、于丹心得《论语》等连续推出。“百家讲坛”不仅成功地打造了一个品牌, 而且在相当的社会范围内, 掀起了国学热潮。

“百家讲坛”的成功, 使它接受着来自更广泛人群的注目, 也在无形中增加了观众对该栏目的收视期待。然而, 矛盾在于, 一个成功的品牌, 既缺乏完全打造自己成功经验和品牌形象以求创新和改变, 进而刺激新的收视的勇气, 又不甘心在自己既有的类型、模式、思维定势上平行滑动, 制造着观众新的审美疲劳。因而, 随着那些适合电视演说和长于在镜头前煽情的主讲人的退出, 那些电视意识较差、镜头感不强、表演性不丰富、现场感染力较差的主讲人, 必然使观众形成强烈的审美落差, 势必会挫伤观众的收视期待, 影响收视率。

“百家讲坛”的不断转轨和修正, 实际上就是在寻求学术讲演或曰知识普及与大众传媒之间的沟通。与其认为这是一场学术的降临, 毋宁把它厘定成一次媒体的运作。它的身上, 成功垂范了大众传媒的诸多品质。

首先, “百家讲坛”的成功, 深谙大众传媒时代的娱乐精神。与选秀节目青春洋溢、激情四射的丑小鸭变天鹅的理想实现不同, “百家讲坛”并不以活力无限、敞开怀抱的形象示人, 它的气质持重而严肃, 深厚而睿智。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这条路线就是要摒弃电视媒体的快餐属性。“百家讲坛”要做的, 是板起脸来严肃地娱乐大众。它所依据的受众心理基础, 不是无处释放的过剩的青春力比多, 而是我们这个物种强烈的猎奇心态, 具体落实在“百家讲坛”中, 就是观众普遍的历史窥视欲。它源源不断地提示给观众历史就是疑团丛生的信息, 并尝试解开这些所谓的谜团, 使观众仿佛在芜杂的历史事件中找到一条明晰历史真相的捷径。比如易中天讲《三国》, 在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上做足文章, 不断地对三国历史进行陌生化, 挑逗大众的关注度。历史窥视欲的满足, 不仅仅带来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还带了受众内心因获得知识而产生的膨胀感和强大感, 带来了一种虚妄的精神茁壮, 受众的主体性得到了满足, 产生了精神的愉快感。这是另一种形态的心理巅峰体验和酒神精神。娱乐精神的本质, 就是全民的情绪癫狂。

其次, 尽管披着学术的外衣, 但是“百家讲坛”终究还是归于大众传媒的明星制造。大众传媒娱乐精神, 最主要的实现渠道是偶像树立, “百家讲坛”也不例外。偶像的树立, 是娱乐精神的具体人格化, 可以满足受众的心理投射, 引起很好的共鸣和精神寻找。与其他娱乐形式一样, “百家讲坛”也很注重文化偶像的制造。“百家讲坛”对于主讲人的筛选, 资历背景不是第一位的, 是否适合电视传媒的加工才是被看重的。那些在“百家讲坛”中走出来的文化明星们, 大多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阎崇年的多知、易中天的睿智、于丹的亲和、王立群的老成……文化明星形象的细分, 将“百家讲坛”这个文化快餐栏目所蕴含的内在性在不同的侧重上实现了人格化, 而且符合包装偶像的一般策略和原则。之所以是明星制造, 还体现在, 一经“百家讲坛”的制作, 他们自身的价值就远远超越其参与节目之初, 迅速膨胀和增值, 为其他栏目乃至其他领域带来巨大的拉动。在眼球经济时代, 关注度的高低就是价值上行空间弹性的大小。一个很浅显的例子, 就是“百家讲坛”主讲人对图书产业的拉动。根据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 的不完全数据统计, 2007年《于丹〈论语〉心得》单册动销就在50万册左右, 在图书市场中, 这是一个带有天文数字色彩的销量。

最后, “百家讲坛”并不以学术的纯度作为卖点, 而是强调内容的通俗性、趣味性、故事性及实用性。过于艰深和晦涩的内容, 会伤害节目本身的亲和力。所以, “百家讲坛”的选题着眼点才会不断向文史门类倾斜和靠拢, 原因很简单, 文史类的选题容易出故事, 容易丰富趣味性。节目要对症, 要切合目标受众的文化品鉴。所以, 有人戏称它是“学者说评书”, 多少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 本文引用这个论断, 并非贬义。电视本身就是快餐文化, 就是大众媒体。用面向大众的媒介载体、技术手段和传播平台, 制作一档纯粹的服务小众的学术节目, 显然是对电视资源的挤占和浪费, 是一笔成本投入和利润产出不成比例的赔本生意。

有人指责“百家讲坛”不是真正的学术。其实, 这是对电视媒体的属性、电视节目的本质认识不清造成的。归根结底, 大众传媒推销的是信息的娱乐和娱乐的信息, 为绝大多数人群提供咨询、休闲和度过时间的方式。这里面的两个关键词, 一是“绝大多数人群”, 一是“度过时间的方式”。前者, 是电视媒体所要面对的受众对象, 不是某个团体, 也不是某些个人, 而是最普遍意义上的大众, 是绝大多数的人群;而后者, 则是在强调电视传媒的周期短、迫近性强、信息更新快, 如果希冀电视媒体积淀太多的真理性价值, 这是不切实际的。在这个意义上, “百家讲坛”提供的是一种文化消遣。它要做的不是给学术研讨提供场地, 而是陈列自己的电视文化产品, 丰富电视产品消费。

尽管“百家讲坛”提供的是一种文化消遣的电视产品, 但是我们还是应该看到这种文化产品在其针对的中低文化程度的受众群体中所起到的文化普及作用。也许, 在专业人士看来, “百家讲坛”的内容仅只是常识, 或者仅只是一家之言, 但这样的学科浅表或一家之言, 恰恰向最普遍的大众透露了一丝知识或者学术的面貌, 让更多的人看到了面貌柔和的研究。比起冰冷严肃的尖端争论, 向大众展示这样面貌柔和的初级普及, 又有何不可呢?所以, 我们还是应该感谢作为大众娱乐传媒的“百家讲坛”, 在茶余饭后、枕畔睡前的消遣中所做出的文化普及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法, 肖鹰, 陶东风等.会诊百家讲坛.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7年.

父亲的“百家讲坛” 第7篇

学习《百家讲坛》,丰富历史课堂 第8篇

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应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会学”,他们的主体地位才能够体现出来。传统的历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方式是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但是,《百家讲坛》的主讲人却使相对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活了起来,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学习。那么,我们可以从《百家讲坛》中学习什么呢?

一、让语言生动、有趣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个个能说会道,语言生动有趣。如易中天在讲到汉朝人所说的“诺”时形象地指出其即是现在我们所说的“OK”;在讲到空城计时说道:“诸葛亮带着两个小孩子,焚着一炉香,坐在城上,搞起了卡拉OK”……像这样的用现代语言诠释古代语言的例子在他的话语中常常可见。就这样,易中天把精英文化从象牙塔尖搬运下来,给传统文化输入新的时代血液,使它变为活的现代文化,深入浅出,化雅为俗,从而使大家在谈笑间了解了历史。在讲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候,由于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对“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不是很清楚,于是我对学生说:“商品输出是指将在国外生产出来的产品运到中国销售,而资本输出则是利用资金在中国土地上开办工厂,直接利用中国的资源、劳动力生产出产品在中国销售。”这样学生就较容易地理解了资本输出会比商品输出赚取更多的利润,同时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也压制了中国的民族企业的发展。在讲到“‘文革’时人们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的程度”的时候,我用“铁杆粉丝”来形容,学生在笑过之后,把该内容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可见,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再呆板、枯燥,在帮助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有效调节课堂的气氛。

二、让课堂充满激情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纪连海告诉记者,他在《百家讲坛》中讲袁崇焕时,就完全沉浸在袁崇焕的世界里,“觉得自己就是袁崇焕,那种委屈无奈让我万箭穿心,泪洒当场”。纪连海的激情感染了亿万观众。我们应该怎样去打造激情课堂呢?在历史课堂上,当讲到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革命斗争时,我们就需要用激情呼唤出学生的激情。在讲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我播放了《甲午风云》的一些片段,并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补充了邓世昌的爱犬救主的感人经过,学生无不被邓世昌的精忠报国之心所感动。在讲到《五四运动》时,我借助一段视频向学生再现当时的情景,并跟着剧情的发展一起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还我山东”等口号,学生在观看完这一段视频之后,激情被激发了出来,同时也体会到了当时学生的愤怒之情,从而进一步去感悟“五四”运动的重要作用。这样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地体现了出来。缺乏激情的课堂是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在课堂上,我们必须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历史事件中,让激情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和谐互动的统一体。

三、让课堂留有悬念

《百家讲坛》的演讲方式可以概括为“以悬念开始,以悬念结束”。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悬念的设置在《百家讲坛》中随处可见。易中天曾这样回答记者:“你要层层设置悬念,因为《百家讲坛》一共43分钟,43分钟你一个人在那儿唠唠叨叨将会引起收视疲劳,这个时候你要把握观众的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抛出问题,或者有精彩的语言,或者抛出包袱。”易中天在他的《品〈三国〉》“真假曹操”开头的一段旁白,把悬念设置得很是巧妙:“他曾叱咤风云,他死后骂名最多。在演义中,为什么他是白脸奸臣?在历史的记载中,为什么他的所作所为自相矛盾?他是奸贼、奸雄,还是英雄?众多说法不一的形象中,哪一个是真实的曹操呢?”这样的悬念吧听众的好奇心激发了出来,听众也充满着好奇地等待着他的进一步演讲。如果我们在课堂上也能设置好悬念,学生就一定会被我们吸引。在讲《农村和城市的改革》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30多年前冬天的一个夜晚,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户聚集在一起,顶着坐班房的危险,在一份实行“包产到户”的合同书上庄严地留下了鲜红的手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开创了我国经济改革的先河?粮票、布票、油票等怎样悄然失去了它当年的价值?农村改革的率先突破怎样推动了我国全方位的改革大潮?当听到“顶着坐班房的危险”时,有的学生瞪大了眼睛,有的学生皱紧了眉头,充满了好奇心。在一个一个的问题的吸引下,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最后,我在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之后又留下了一个问题:在国内,我们在农村和城市都进行了改革,并且取得了重大的成绩,农村的经济飞速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有了重大的突破。那我们国家是如何在追赶世界发展的潮流中,以惊人的勇气和魄力,迎接世界的挑战的呢?这样,学生在课后就会去预习下一课的内容,为下一课的学习也做好了准备。

当然,我们让《百家讲坛》走进历史课堂,并不是照搬《百家讲坛》的所有方法,毕竟历史课堂不同于《百家讲坛》,《百家讲坛》面对的是有一定判断能力、阅历丰富的成年大众,主要满足的是观众的猎奇心;而历史教学面对的是求知欲望极强而判断能力较低,在心智品行等方面亟需引导的中学生。从这个层面来讲,历史教学和《百家讲坛》的定位绝不可雷同。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愿历史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摘要: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再呆板、枯燥, 在帮助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 还可以有效调节课堂气氛。教师应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历史事件中, 让激情感染学生、吸引学生, 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关键词:《百家讲坛》,历史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易中天.品《三国》.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6.

[2]张嘉宁.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中学文科历史论坛, 2006.

[3]赵秀玲主编.历史教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7.

教育呼唤“百家讲坛” 第9篇

一、“百家讲坛”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无庸置疑,任何一种知识的普及、商品的畅销必然有其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表面上看,“百家讲坛”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这些“文化名嘴”切入点选得好。无论是《三国》还是《论语》,无论是庄子还是老子,无论是清史还是红楼,人们都有一些似是而非、不太深刻的印象,这些“名嘴”唤醒了人们脑海里沉睡的记忆,帮助人们把一颗颗散乱的珍珠串连成美丽的项链,因而得到人们的喜爱。

笔者认为产生“百家讲坛”现象的深层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对文化的渴求,都有对心情宁静的向往。喧嚣的尘世、纷繁的生活、疲惫的身心,使人们忙于应付、疲于奔命,那种对知识与文化的渴求,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世事所压抑和冲淡,宁静的心情也因此变得浮躁。“百家讲坛”的出现,如甘露滋润人们枯竭的文化心田,迎合了大多数人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百家讲坛”的名嘴们在呈现形式上,都善于把时代久远的文化拉回到现实,无论是战火纷飞的三国鼎立,还是几千年前孔子的游学,都融入了信息时代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聆听名嘴的精彩讲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更可以从中得到人生的启迪,知道自己在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应该坚持什么、舍弃什么,从茫茫人海中重新找回一个本我,摆脱尘世的干扰,寻找心情的宁静。

“百家讲坛”的影响巨大而深远。从小处看,将一大批人拉回书斋,拾起积满灰尘的书籍,充实自己的生活,掀起一轮又一轮读书的热潮。从大处看,“名嘴”们独特的视角、对生活深刻的见解,使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确立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用智慧筑起心情宁静的港湾,正确看待人生的得与失、悲与欢,有利于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的步伐。

二、“百家讲坛”产生如此巨大的社会效应,促使我们呼唤教育上的“百家讲坛”

上一篇:消除大班额方案下一篇:朋友家孩子升学宴祝福语简短(8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