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节目创新范文

2024-07-26

广播节目创新范文(精选6篇)

广播节目创新 第1篇

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广电总局推出2009年度12个创新创优典型电视节目形态

2010-03-08 11:53:42 来源: 广电总局网站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广电总局近期推出2009年度12个创新创优典型电视节目形态。这12个典型节目形态是: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致富经》,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天津电视台《中国人》,上海广播电视台《欢乐蹦蹦跳》,重庆广电总台《追寻中国红--感受信仰的力量》,山西电视台《影像世界》,河南电视台《武林风》,广东电视台《珠江纪事》,云南电视台《经典人文地理》,辽宁广播电视台《王刚讲故事》,新疆电视台《农牧新天地》。

这些精品栏目导向正确、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发挥了优秀节目的引导作用。总局特予以通报表扬。

朱虹指出,这次创新创优典型电视节目,是在2007年度和2008年度两届创新创优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和甄选出来的。这批优秀的电视栏目、节目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如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以医药为载体弘扬中华文明,坚持十几年不改初衷,难能可贵。《致富经》传递致富信息,更新致富观念,不靠猎奇、追星,而是沉下心来,一心一意为农民办节目,提供致富榜样,努力帮助农民学习致富技术和方式。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既不故作高深,又不媚俗跟风,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寻找到新载体。天津电视台《中国人》记录凡人、名人、好人,弘扬人性的光辉和民族精神,坚持以以人为本作为节目的立足点和归宿。上海广播电视台《欢乐蹦蹦跳》努力把儿童节目做精、做专,打造少儿节目品牌。重庆广电总台《追寻中国红--感受信仰的力量》以艺术的形式展示红色文化的魅力,取得很好的实践效果。山西电视台《影像世界》以图片影像为载体,挖掘、图解其中的丰富内涵。河南电视台《武林风》弘扬武学文化,展示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与大众参与是“武林风”得以成功的重要元素。广东电视台《珠江纪事》强化特色、关注民生、贴近百姓,探索出做好纪录片的新路子。云南电视台《经典人文地理》彰显人文理念,担当社会责任。为高端文化走出象牙之塔,提供了借鉴。辽宁广播电视台《王刚讲故事》初步形成中国故事类栏目的原创特色。在讲故事成风的大背景下,如何把故事讲得健康、好听、耐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新疆电视台《农牧新天地》心贴农牧民,服务老百姓,调动多种手段满足农牧民信息、致富需求。

这些栏目的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三方面:一是坚持正确导向、昂扬格调和健康品位,自觉强化媒体的责任意识、服务功能和引导能力。这些栏目坚持在服务大众的基础上引领大众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趣味,热情颂扬真善美、不断揭露假恶丑,用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生动形象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努力。二是聚精会神抓创新,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不断突破固有模式。这些栏目积极探索提高策划立意、优化节目制作和增强品牌特色的方式方法,努力开掘优秀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合理吸纳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形态、先进制作理念及其制作技术,在吸引观众、好看有趣与传达主流价值观方面找准结合点,紧扣时代脉搏,不断提升节目内在品质。三是严格遵守宣传纪律,切实抵制低俗之风。这些栏目脱离了虚假 “纪实”、情感“卖点”、边缘“丑闻”等低级趣味,坚持不跟风、不媚俗,不搞唯收视率论,做出去低俗化的有益探索,提高了媒体的舆论引导力、社会亲和力和文化影响力。

朱虹说,今后我们既要继续加强对各类电视栏目、节目的管理,进一步净化荧屏声频,抵制低俗之风,同时,要围绕这些优秀电视节目形态,组织各级广播影视管理部门和播出机构认真学习成功经验,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态、创新方法、创新手段,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更好地发挥和谐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作用。(本文来源:广电总局网站广电总局推出2008年度20个典型节目形

广电, 形态, 节目, 典型

中央电视台的《文化访谈录》、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广西卫视的《金色舞台》、贵州卫视的《中国农民工》、上海第一财经频道的《头脑风暴》、河北卫视的《读书》、广东卫视的《社会纵横》、四川卫视的《真情人生》、江苏卫视的《名师高徒》、福建东南卫视的《开心100-大魔竞》、内蒙古卫视的《蔚蓝的故乡》、安徽卫视的《相约花戏楼》、重庆卫视的《拍案说法》、深圳卫视的《直播港澳台》、湖南卫视的《智勇大冲关》、山东电视台少儿频道的《谁不说俺家乡好》、黑龙江卫视的《珍贵记忆》、北京电视台的《岁月如歌》、湖北卫视的《有奖有法》和浙江卫视的《我爱

记歌词》

收藏 分享

可爱轩仔

发表于 2009-1-30 12:52 | 只看该作者

这20个典型节目形态在内容上涉及了新闻资讯、文化评论、故事解说、综艺展示、真情讲述、深度访谈、普法德育、读书教育、舆论监督、体育竞技等多个方面。它们之所以能成为典型节目形态,是因为这些

节目定位准确、视角独特、内涵丰富、形式新颖、格调健康,贴近实

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需求,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好评。这些节目倡导了正确的编导

积分

5669

活跃度

好评度

0 点

红包

0 个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了和谐健康的舆论氛围,体现了电视媒体的公益服务精神,彰显了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树立了电视媒体的亲和力、公信力和影响力,是2008年电视节目形态中创新强、内容新、形式活、质量高、收视好的典型节目形态,在广大观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展示了全国电视节目创优、创新的丰硕成果,发挥了优秀电视节目的引导作用,促进了电视节目的发展和繁荣。

TOP

广电总局推出2009年度12个形...BB百姓健康大讲堂

云南媒体《经典人类社会形态文化地舆》彰显人类社会形态文化理念,继承社会形态责任。朱虹指出,此次立异创造优良的品种典型电视节目,是在2007年度以及2008年度两届立异创造优良的品种勾当的根蒂根基上,进一步开采以及甄选出来的这批优异的电视栏目、节目<B>具备很强的公益性、实际效性以及魔力、传染力如中央媒体《中华医疗药品》以医疗药品为载体宏扬中汉文明,对于峙十几年不改初志,难能难患上《致富经》传递致富信息,更新致富不雅念,不靠猎奇、追星,而是沉下心来,同心用心一意为农平易近办节目,供给致富模范,起劲帮忙<B>农平易近进修致富技能以及体式格局北京媒体《中汉文明年夜课堂》既不故作深奥,又不媚世跟风,为宏扬优异传统文化寻觅到新载体天津市媒体《神州人》记载常人、明星、大好人,宏扬人道的辉煌以及平易近族精力,对于峙以以报酬本作为节目的安身点以及归宿上海广播<B>媒体《欢喜蹦蹦跳》努利巴儿童节目做精、做专,制造少儿节目品牌重庆广电总台《追寻神州红--感触感染崇奉的气力》以艺术的情势展览红色文化的魅力,取患上大好的实践效验山西媒体《影像世界》以图片影像为载体,开采、图解此中的富厚内涵河南电<B>视台《武林风》宏扬武学文化,展览平易近族精力传统文化与公共介入是“武林风”患上以乐成的重要元素广东媒体《珠江纪事》巩固特色、存眷平易近生、切近黎平易近,摸索出做好纪录片的新途径为高端文化<B>走出象牙宝塔,供给了借镜辽宁广播媒体《王刚讲故事》开端形成神州故

事类栏目的原创特色在讲故事成风的年夜配景下,怎样把故事讲患上康健、好听、耐听,举行了有好处的摸索新疆媒体《农牧新六合》心贴农牧平易近,办事老黎平易近,调动多种手眼餍足农<B>牧平易近信息、致富需求。

国度广电总局。

朱虹说,此后咱们既要接续加强对于各种电视<B>栏目、节目的办理,进一步净化荧屏声频,抵制低级庸俗之风,同时,要盘绕这些个优异电视节目形态,社团各级广播影视办理部分以及播出机构当真进修乐成经验,立异不雅念、立异内部实质意义、立异形态、立异要领、立异手眼,面向下层、面向人民,更好地阐扬以及谐社会形态公<B>共文化办事平台的效用国度广电总局致富经朱虹所有品题仅代表网友定见,凤凰网连结骑墙。这些个栏目的乐成经验可以归纳综合为三方面:一是对于峙不错导向、高昂格以及谐康健品位,自发巩固媒体的责肆意识、办事业功绩效以及指导能力这些个栏目对于峙在办事公共的根蒂根基上引领公共的精力追乞降领会艺术品的美意见意义,热忱歌颂赞扬真善美、不停<B>揭破假恶丑,用高质量的精力文化产物活泼形象地提倡社会形态主义焦点价值系统,为构建社会形态主义以及谐社会形态做出了踊跃起劲二是目不侧目抓立异,在节目内部实质意义以及情势上不停冲破本来就有标准样式这些个栏目踊跃摸索提高筹谋立意、优化节目建造以及加强<B>品牌特色的体式格局要领,起劲开掘优异中华平易近族、平易近间文化资源,合理吸纳以及借镜世界优异文化形态、进步先辈建造理念及其建造技能,在吸引不雅众、都雅有趣儿与转达主流价值不雅方面找准联合点,紧扣时代脉搏,不停晋升节目内涵品位三是严酷笃守宣传<B>规律,切合实际抵制低级庸俗之风这些个栏目离开了虚伪“纪实”、感情“卖点”、边沿“丑闻”等初级意见意义,对于峙不跟风、不媚世,不弄唯收视率论,做出去低级庸俗化的有好处摸索,提高了媒体的言论指导力、社会形态亲切感日文化影响力。国度广电总局新闻讲话人朱虹最近几天在接管媒体采访时吐露:广电总局近期推出2009年度12个立异创造优良的品种典型电视节目形态这12个典型节目形态是:中央媒体《中华医疗药品》、《致富经》,北京媒体《中汉文明年夜课堂》,天津市媒体《神州人》,上海广播电<B>视台《欢喜蹦蹦跳》,重庆广电总台《追寻神州红--感触感染崇奉的气力》,山西媒体《影像世界》,河南媒体《武林风》,广东媒体《珠江纪事》,云南媒体《经典人类社会形态文化地舆》,辽宁广播媒体《王刚讲故事》,新疆媒体《农牧新六合》。

这些个精品栏目导向不错、内部实质意义鲜活、情势<B>新鲜,遭到了泛博不雅众的接待,孕育发生了杰出的社会形态回声,阐扬了优异节目的指导效用总局特予以传递表彰

国家广电总局调研组来我省调研电视节目创新创优情况

12月3日,国家广电总局电视艺委会及收听收看中心有关领导和专家一行4人来我省调研电视节目创新创优情况。调研组采取看样片、开座谈会的方式,重点调研了我省《垄上行》品牌战略实施情况和省总台《有奖有法》栏目策划、开办、运行等方面的情况。3日上午,调研组在省局召开了《垄上行》节目调研座谈会,省局有关部门及荆州、襄樊、孝感、宜昌、天门、神农架广播电视局、台《垄上行》制片人或分管领导参加了座谈会。

会前,省局副局长曾婕同志介绍了实施《垄上行》品牌战略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做法等情况。会上,宣传处处长邹德敏同志具体汇报了《垄上行》品牌战略的实施背景、具体做法和初步成效,与会的市州同志汇报了各地《垄上行》栏目开办及运行情况。荆州《垄上行》不断改革创新,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日前,经广电总局批准,《垄上行》栏目已拓展为一个全方位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垄上频道”。襄樊《垄上行》从7月28日开播至今已播出19期,成为襄樊电视台自办栏目中的强势栏目。孝感《垄上行》每周一期,每期15分钟,内容涵盖农村风貌、人物故事、服务资讯、乡土文化等方面。宜昌《垄上行》9月份开播以来,共播出12期节目,9月份宜昌落地的83个频道同时段收视份额《垄上行》排名第18位,10月份上升至第3位、11月份第2位。天门《垄上行》每周两期,每期15分钟,开办6个多月以来,赢得了广大观众特别是农民群众极大的关注、信任和支持。神农架林区《垄上行》自7月份开播以来,已播出20余期,节目结合林区特点,具有本地文化特色。

在听取汇报和审看电视片后,调研组充分肯定了我省实施的《垄上行》品牌战略。他们认为,我省推广荆州《垄上行》经验,实施《垄上行》品牌战略,创意很好,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和服务农民的理念。湖北局树立和培育典型,向全省推广,进行系列化、规模化经营是非常有意义的,为全国广播电视节目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在全国独此一家,非常值得总结和推广。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张效岩同志指出,有了省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有了荆州电视台的经验,湖北各地一定能够办出具有本地特色、深受农民朋友欢迎的《垄上行》节目,全省《垄上行》品牌战略一定能

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调研组也对全省《垄上行》节目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希望各地《垄上行》在差异化发展方面做文章,在内容的贴近上、表现手法的创新上以及活动的拓展上做文章,在进一步深入服务农村改革发展方面做文章,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争取使湖北的《垄上行》品牌战略在全国有较大影响。

3日下午,调研组对湖北卫视普法类游戏节目《有奖有法》进行了专项调研。省总台、湖北卫视以及《有奖有法》栏目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省总台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台长唐源涛同志主持并参加会议。

省总台编委会副主任、湖北卫视总监梁家新同志介绍了《有奖有法》的主要特点:一是寓教于乐,乐而不俗。节目以游戏的形式,答题、辩论、闯关、点评环环相扣,在主持人的引导下,现场观众自由表达,在辩论中明辨是非、知晓法理,在欢声笑语中学习法律知识。二是小案例展示大法理,大投入转化为大制作。《有奖有法》在案例选择上,追求“小”,小案例、小突破口,3至5分钟电视短片讲述社会发展变迁中发生的各类小故事。三是平民视角,一切围绕老百姓做文章。栏目内容上紧紧围绕民生关注的现实问题,重心放在对观众的法制教育、宣传和启发。《有奖有法》节目改版播出以来,创新效应迅速显现。广电总局专家高度关注,司法系统一片好评,平民百姓交口称赞,收视份额稳步扩大。省政府专门把《有奖有法》栏目确定为“五五”普法平台,省领导还出席了《有奖有法》的正式开播仪式,并以此启动湖北2008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

调研组对《有奖有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一是创新引领全国法制节目。《有奖有法》把法律节目做得如此平民化,是一个创新。有些似是而非的案例,通过这档节目达到了普法目的,加入了娱乐元素,不管从形式还是内容都有创新,效果很好。二是节目亮丽大气。栏目主持人选得好,从着装到语言都很到位,节目包装很好,加入了一些动画元素等,很能抓住眼球。三是群众参与性强。栏目案例选择的都是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情,方向正确,定位准确。另外,专家还对栏目建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建议加强对栏目知识产权的保护,防止克隆。

广播节目创新 第2篇

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主办的“赢在创意”广播栏目大赛已经成功举办过3届。第4届比赛将作品征集的范围扩大到了全球的华语广播。从2011年4月1日起到5月底,组委会共收到了参赛作品325件。这些作品来自42家国内广播电台、节目制作公司、大专院校和6家国外电台以及众多广播爱好者。栏目类型包含了新闻、服务、娱乐、音乐、少儿、广播剧等多个类别。经过来自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北京市广播电视学会、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电台的26位评审委员的评选,共产生金奖2名,银奖4名,铜奖6名,优秀奖12名,鼓励奖10名,最佳栏目形象广告创意奖1名。最终,吉林人民广播电台的《爱微博》栏目获得原创组金奖。评委对《爱微博》的评价为:《爱微博》栏目充分利用网络微博丰富的内容资源,主持人以聊微博的形式展开对话,但不拘泥于微博内容,对话题进行了充分的拓展,为听众提供新鲜生动的话题与谈资,具有极强的可听性与操作性。

广播栏目创意与创新的趋势有哪些呢?

一、互联网新技术对广播创新的影响日益深化

近十年的广播创新一直与互联网新技术发展密切相关。从网络诞生之初,广播节目创新便一直伴随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而“水涨船高”。无论是在节目内容的提供,还是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互联网都从一个互动平台、内容平台,慢慢升级成为了介质平台、“创意T台”。甚至,有的广播节目,没有互联网就难以持续。1999年开始,腾讯公司的QQ聊天软件开始流行,到了2000年,注册用户突破1000万。广播节目中开始有了“QQ聊天秀”等优秀广播节目。2008年第一届“赢在创意”大赛中的获奖作品《博客斗秀堂》也是与当时火爆网络的博客相结合的广播节目。2011年第4届“赢在创意”大赛中涌现出一批微博类作品。例如:获得原创金奖的《爱微博》栏目。它将微博作为重要的内容渠道,将微博客出现的热门话题扩大为自身的新闻源以丰富自身新闻线索。获得原创优秀奖的《我们的微电台》则是将微博作为与受众互动的主要渠道,通过微博发布求助信息,分享有用知识,以微博互动话题搭建节目与受众互动的桥梁。除了微博,移动网络新技术也在广播栏目创新中得到了体现。例如:夺得创新鼓励奖的作品《今天吃什么》,这个栏目是根据互联网的LBS移动定位服务概念创意的栏目。它让听众发送手机短信告知所处区域和用餐性质,主持人通过网站搜索后发送短信告诉合适的饭馆,并进行优惠券推送等。从以上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互联网对广播的影响正在日益加深。广播媒介与新媒体的联合使得媒介联合成为传媒间合作共赢的新范本。

二、深度互动和多重互动成为广播节目创新的媒介特性

开放性是广播强于其他媒介的比较优势,从听众来信到热线电话、从短信平台到网络听众论坛、从节目博客到主持人的微博,纵观广播互动的每次飞跃,其背后蕴含的真正变革是受众本位的实现,是受众更为深入地参与、更为多重地参与。尤其有了主持人的微博、节目的微博之后,听众之间的互动更加便捷了,这更加拉近了受众与媒介的距离。在近些年的广播创新节目中,对听众互动能力的开发越来越完善。从前由听众贡献内容,现在使互动既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内容。听众本身参加互动也能提供节目的内容。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教育

广播的创新节目《提问?回答》就是由听众提出问题,天南海北无所不含,答案也是由听众来回答。主持人只是承上启下的作用,节目开设多种互动方式,节目的内容基本由听众本身全部填满。

三、广播节目盈利模式的创新

目前,我国的广播节目仍依靠较为单一的广告盈利模式。发现并运用全新的盈利模式也是广播节目可持续发展的一剂良药。例如:《我的团长我的团》,将团购、秒杀等流行的电子商务模式融入广播节目,并对节目的线下运作提出了明确的品牌与产业运作规划。这类栏目创新了广告和购物类节目的内容与形式。他们在为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同时,打造自己的团购平台,实现电台、听众、广告三方的共赢。

四、“戏说新闻”成为广播新闻类节目创新的新趋势

新闻类栏目呈现出向软新闻、接近性、实用性靠拢的特点。在内容选择上,竭力从严肃新闻中挖掘其娱乐元素;在表现技巧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按照快乐原则处理新闻。例如: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教育广播《新闻表情》,以说新闻的形式,对新闻加以“喜怒哀乐”式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使新闻放下了严肃面孔,让听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获得愉悦体验,传播效果也大大提升。

五、“平台意识”和“收听体验”助力广播节目创意和创新

截至目前,省级广播媒体基本都有了自己的专业网站和在线收听的电台。加强广播网络平台建设、短信平台建设、媒资系统建设、人力资源平台等“平台建设”已经成为业界共识。这其中,尤其以网络平台建设为主。越来越多的广播节目、互动方式依仗于本台自身的专业性网络平台,这个平台为节目带来诸多便利与服务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为节目本身带来了创意的源泉和创新的可能。

越来越多的广播节目期望能像Iphone手机一样,给受众带来不同凡响的“收听体验”。这种“收听体验”应用在创新节目中,不仅仅是收听内容的标新立异,同时在收听方式、互动方式上同样带来全新的听觉享受。例如:广播节目《爱上微电台》,这就是一档在传统收音机和网络广播同时直播的音乐脱口秀节目。受众可以在微电台中一边听节目一边互动,甚至可以通过节目自身的平台,与其他听众对话、聊天、视频,并可以看见主持人在直播间的状态等等。视频直播、广播和网络等媒体之间融合联动、受众之间深度互动,这些看似与传统广播媒介大相径庭的收听体验也许将马上改变我们对广播的认识和理解。

交通广播节目的创新发展 第3篇

1 发挥交通媒体优势, 整合一切可利用资源

广播节目要有贴近性, 更要满足大众需求, 在全国各地交通广播与交警指挥中心密切合作的时候, 延吉人民广播电台交通之声放弃交警指挥中心, 选择与延吉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深度合作, 于2010年11月1日合作成立了第二直播间。第二直播间直接进驻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大楼, 与110、120、119、市长公开电话12345、城建12319、城管、供热、气象、交通、供水、应急办、供电等城市服务单位统一现场办公, 节目一律现场直播, 主持人在第一时间掌握并全天候发布有关交通、供水、供电、消防、出警、气象、民航等便民信息。

广播媒体和城市管理指挥中心联手合作在全省乃至全国应属先例。延吉市城市指挥中心成立于2010年4月, 集政府各个职能部门职能于一身, 实行含节假日在内的24小时“待命”制度, 投诉专线全天开通, 专职人员24小时在岗值班, 老百姓拨打110、120、119、城管、供热、气象、交通、供水、供电等部门的热线电话全将接入指挥中心的各部门专线, 再由指挥中心直接布置给各执行部门。

第二直播间能够及时架起听众和各个职能部门间的沟通桥梁, 第一时间把百姓的问题解决好。此外, 交通之声的幸运抽奖派送也都是通过指挥中心的大屏幕纵观全市各个路口, 通过路口的摄像头直接拍照抽取幸运车牌号码, 充分保证了抽奖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2 以人为本, 以节目质量为生命

激烈的竞争中, 毫无特色的节目很容易被其他节目所取代。办台初期, 为更好的扩大收听人群, 交通之声探索出了一条广播节目与听众良性互动的崭新模式。精心策划场外互动节目《沸腾全城》《爱心午餐》, 收听率迅速提升, 并得到领导、商企和广大听众的认可和支持, 寒冷冬天, 司机师傅们分享到交通之声的热乎乎可口的饭菜, “爱”无决口。

探索取得成功后, 交通之声陆续开展《整点幸运时刻》《喜从天降》《全城发红包》等马路互动节目。全年累计为听众发放近百万元的现金及礼品。

要将一个媒体打造成优质品牌, 除了在自己的主业也就是节目上狠下苦功外, 还要从户外节目和活动上树立有责任感、有影响力的媒体形象。2013年, 交通之声成功推出《延吉好声音》第一季和第二季歌唱梦想秀, 影响力出乎意料, 形成品牌效应。开展户外活动, 以自驾旅行者为主要参与对象。交通之声经过精心策划、广泛宣传, 于2013年推出户外旅行节目版块《爱旅行》, 以每月两次的频率号召广大自驾游爱好者参与其中, 行驶路线从市内到州内, 从州内到省内, 由延吉交通之声主持人、记者带队的《爱旅行》深入人心, 车友热情参与, 兴致勃勃, 交通品牌成功推广, 合作商家或景区也对所得回报极为满意, 在本地广播竞争中表现出了足够的优势。先后成功举办了《民俗老宅春游记》《两天一夜户外体验》《奔向沙丘》《高山花卉节》《三亚单身之旅》等影响力极佳的自驾活动。经过长时间的坚持, 节目的特色、频道的风格已真正地深入人心, 成为其所处环境的一部分, 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现在, 许多在上下班高峰出行的人, 特别是开车人养成了固定的收听习惯, 甚至把收音机的频率锁定在了FM93.5。

3 狠抓稿件质量, 在创优工作中争创佳绩

在实际工作中, 电台指定经验丰富的编辑负责日常策划和传稿, 新闻部所有记者都加入省台地方台联盟QQ群, 每天及时了解省台需要稿件信息, 组织记者采访, 及时上传。2014年, 《记者逛市场》《市政府举措》《供热部门准备》《“暖房子”改造》《“暖房子”真正暖起来》等, 先后在省台发稿8篇。2013年教师节,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一组各地如何庆祝的稿件。延吉交通之声上传的《丹山社区传来的祝福》一稿当天就被《吉林新闻联播》采用。经过分析, 这篇稿子首先抓住了时令, 其次在取裁上独具慧眼, 形式上大胆创新。其实这条新闻就是社区为给老教师过节而开的一个茶话会, 记者写稿时, 采用了现场报道方式, 用现场声突出了热烈气氛, 抓住了现场点燃生日蜡烛、许愿、品尝美味蛋糕、为教师佩戴红花、唱生日快乐歌、表演文艺节目、赠送礼物等细节, 表达出了温馨的氛围。同时还抓住了一个退休老教师仍旧发挥余热, 无私为社区贫困家庭、单亲家庭孩子、留守儿童补课的事迹。因此, 短短一分多钟的报道, 有血有肉, 生动感人, 听后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延吉交通之声作为一个县级电台, 近年来, 每年在省台发稿都在100条以上, 在全省县市级台站中, 也排在前列。

在探索交通广播发展道路的大势面前, 交通广播面对的压力与挑战都是巨大的。它需要广播人深入探讨、仔细论证, 在总结经验教训和汲取他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既要改变, 也要坚持, 在变与不变之间寻求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冲.革新是广播节目发展的必由之路[EB/OL]. (2012-02-14) [2012-02-14].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50421/240706/17387945.html.

广播节目形态的衍生和创新 第4篇

关键词:节目形态 演变 制约因素

创新思路

广播电视节目形态是区别于节目类型的概念。中国传媒大学吴郁教授认为:“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形态,是指节目的主要构成形式、方式及播出的状态。节目形态与节目形式有关,但又不仅仅指节目形式,它涉及节目外部形状特征和表现方式,主要指向节目的参与者、节目环境、节目环节、结构方式及播出的相对稳定的状态。”①这个界定指出了节目形态与类型、样式的区别,打开了研究广播电视节目的另一个视角。形态不是形式,它是包括节目内容、形式、结构、参与者和内外部环境等在内的一个整体概念。

在以往的广播电视节目研究中,我们较多地关注“节目类型”,常常从节目内容、功能、对象角度来对节目进行分类,如新闻类、社教类、服务类、综艺类、体育类等。随着广播电视节目创作和生产的多元化趋势,广播电视节目越来越多地呈现模式化、流程化、产品化、品牌化等特征。节目取胜受众市场的法宝不仅仅靠内容,还要在形式、流程、环节、品牌、主持人等方面进行策划、包装和推广。欧美国家的一些广播电视公司除了经营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还将电视选秀节目形态作为一种商业电视模板出售给其他国家的电视机构,发挥节目形态更大的商业价值。

单纯从节目内容出发去研究广播节目已经不能满足日益丰富的节目样态发展需要,研究广播电视节目的视角要从内容转向形态。从节目形态视角来研究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的创作和生产,对于节目可持续发展创新以及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节目形态有两个显著特征:

第一,相对稳定性。节目形态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的节目编排组合方式,具有区别于其他节目的相对稳定的播出状态。每一期节目都有相同的栏目报头、宣传语、播出时间、创作原则,按照栏目所形成的既定模式进行编辑制作,主持人形象具有一致性,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具有稳定性,如中央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新闻纵横》《小喇叭》《天下财经》等。

第二,动态调整性。节目形态是不断变化和更新的,从时间纵轴看,节目的旧形态吸取其他节目之长,逐渐演变成一种新形态,并有相对稳定状态,随传播观念、技术条件的进步和受众需求变化,又会有逐步的调整改进。从长远看,节目形态处于动态发展中,现有的广播节目形态并不是永久不变的,必然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继续演变创新。节目形态演变的方式,有的是选取其他节目的优势组合或在其基础上创新而成,有的是由旧节目形态分离、衍生而成。如板块节目融合了过去的口播新闻、录音新闻、嘉宾和听众访谈、记者连线采访、音乐等多种节目元素,成为一种单独的节目形态。

本文将从广播主持人节目的发展演变来探讨广播节目形态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 、我国广播节目形态的演变

广播自诞生之日起,就有了口播消息、广播评论、广播講话、音乐、广播剧等不同形态。上世纪50年代初,胡乔木同志提出广播“要学会自己走路”的要求。中央电台开办“联播”和“报摘”节目、广播教学和对象性广播专题节目,如《首都报纸摘要》(后改名为《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社会科学讲座》,以及少儿节目等。

自广东“珠江模式”之后,广播融入了大板块、热线电话和主持人直播的节目元素,以录音和口播为主的单向传播变成有听众热线、短信、网络参与的双向交流,产生了许多杂糅和复合的节目形态。热线电话的使用大大增强了广播的互动功能,形成一批听众欢迎的热线节目,广东电台《今日热线》、北京电台《人生热线》、上海电台《市民与社会》、深圳电台《夜空不寂寞》以及中央电台《午间半小时》、《今晚八点半》等成为听众喜爱的名栏目。广播直播成为常态之后,节目形态进一步优化组合,形成融主持人口播消息、记者连线采访、嘉宾访谈、听众热线、音乐等为一体的直播或板块节目,如2008年中央电台直播节目《汶川紧急救援》、《爱心守望,风雪同行》,以及各地交通广播的伴随性节目。

2003年中央电台经济之声“20分钟听世界”首创中国大陆财经新闻轮盘式运作。2008年中央电台中国之声开创“板块+轮盘”模式先河,首创新闻频率轮盘式运作。中国之声以滚动轮盘为骨架,每半个小时一个轮盘新闻,以早、午、晚、夜四大新闻板块为支柱,新闻以时间为单位循环,结构不变内容更新,重点节目镶嵌其中。一旦遇到重大突发新闻事件,立刻打破原有节目安排,开启应急直播。

经过实践摸索,广播产生了一批新的节目形态。除传统节目形态之外,形成了热线访谈、板块节目、直播节目、轮盘新闻等多元态势。随着广播节目形态的演变,广播节目的内容题材更加广泛,节目样态更加灵活多样,互动性、贴近性和伴随性大大增强。

二 、广播节目形态的制约因素

广播发展到今天,周围的传媒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广播主持人节目形态的衍生和创新受到广播传播理念、传播机制、传播技术以及受众需求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传播理念从传者本位转向受众本位,节目形态和语态都发生了变化。如新闻评论节目从口播评论文稿到录音评论,再到听众和网民直接参与讨论的热线话题节目,为受众建立了一个平等的话语平台,评论话题也由社会重大新闻转向民生热点。

宽松开放的政策环境和科学管理机制为广播节目形态发展提供了空间。制播分离改革措施的尝试有利于各种文艺娱乐节目、服务节目、教育节目的生产和创新。广播电视产业化方向带来传播机制的变革,这对节目形态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传统广播节目形态的演变,可以说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比如手机电话带来了热线服务型节目形态;互联网带来了银河台的网络广播;视频的网上运用带来了北京电台的视频广播。此外,还有各种利用微博、短信资源的节目。在媒介走向融合的今天,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成为新节目形态衍生和创新的一个重要方法。

此外,受众需求也是影响节目形态的重要方面。随着经济发展,有车族增多,交通广播应运而生,满足人们在路上的收听需要,伴随性节目兴起。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新闻节目短、快特点的形成。在信息共享社会,独家新闻风光不再,受众更希望了解新闻背后的新闻,深度解读成为广播新闻的亮点。听众也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收听,而是主动参与,热线搭起社会沟通桥梁,广播访谈节目增多,为听众建立了一个话语平台。

当然,影响节目形态的因素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

三 、媒介融合环境下节目形态的创新思路

近年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力于广播节目样态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广泛考察国内外优秀广播节目样态,进行专项分析和对比分析,成果显著。2009年至今每年出版一本《广播比较研究》,此外还有专门研究广播节目样态的电子杂志。节目样态与本文所论述的节目形态概念基本相同,都是基于广播节目实践操作方面的研究。

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面临其他媒体的挑战,形势严峻,节目如何创新时时困扰着广播人。如何开发更新颖好听的广播节目形态,需要我们在调查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受众收听行为变化,遵循广播独特传播规律,发挥新媒体新技术的作用,创新理念和机制,产生新思路和新方法,满足受众需求,让广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1.尊重媒介融合环境下受众收听收看行为的变化

在新媒介环境下,很多人的收视收听习惯发生了改变,广播人要思考的是:如何根据新的收视收听习惯,开发潜在的受众群体,扩大广播的影响力。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电系学生2011年做过一个大学生收视收听行为的调查,以合肥地区5所高校107位本科在读大学生为对象,对他们收听收看节目的时间、内容、方式、习惯和影响作了数据资料的采集和分析。调查显示,大学生看视频节目多,听音频广播少。电视节目主要收视方式是收看网络电视,其次是在线视频,收看传统电视占很小的比例。传统接收方式与新的接收方式,各有各的优点。传统的视听接收方式视觉听觉效果更好,技术依赖性低,可伴随性接收。相比之下,新的接收方式可选择的节目类型较多,更新速度快,广告少,收听收看自主性强,个性化明显,可发表感受和观点,可自主上传作品,这种双向互动功能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但不方便的是受带宽影响,网上节目有时会断断续续,更换节目要人工点击。虽有缺陷,但新媒体对于接收行为的诱惑力不减反增。

学生的调查数据虽然有局限性,但能反映目前社会年轻群体在新媒介环境下接收行为的部分新变化。年轻人群的接收行为越来越倾向于网络和手机媒体。除了年轻人,现在几乎进入了全民上网的时代,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加入到网购大军中来,也开始用手机发送邮件、看电视、听广播、玩游戏。互联网给整个社会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以频率资源为单一出口的传统广播与当前快速变化的受众市场存在着矛盾。一是网络、手机用户群迅速扩大与传统广播听众日益分流的矛盾;二是互联网、手机用户年轻化、娱乐化,生活方式网络化,却很难在网上找到所需的广播节目,而传统广播听众老龄化现象严重;三是手机广播某种程度上比手机电视更快捷、实用,而手机音频节目却开发不足。

正因为如此,广播也需要在新媒体世界里寻找曾经流失的老受众和新朋友,寻找除了频率之外的新出口,尊重新环境下受众收听收看需求,进一步细分市场,开发潜在的目标受众群体。

2.创新传播理念,发挥广播独特的传播优势

伴随性是广播得天独厚的优势。说到伴随性,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交通频率,因为交通频率在开发车载人群方面极好地发挥了广播的伴随性优势。传统广播在编排节目时一般较多地考虑老年听众、家庭主妇和车载人群的接收特点,但是传统广播的影响力是有限的,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给广播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

目前很多广播频率将听众锁定为车载人群,有的地方台非交通专业频率也把交通路况信息放在自己节目中播出,这样一来,势必造成频率定位不准,内容重复浪费,车上频率资源过剩。事实上车载人群只是听众市场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因此,专业频率不宜抛弃自己的频率定位跟风去争抢车载人群,否则会陷入恶性竞争,反而造成广播影响力下降,受众流失。频率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去开发除车载人群以外的市场,如开发网民听众、手机听众,根据这些受众的收听习惯和要求,进一步细分受众群体,为特定人群提供伴随性节目。

随着媒体产业的发展,部分听众还将变为用户,广播节目形态创新从某些方面来说需要更新传播理念,考虑用户的需求,更加精准地找到节目的定位。比如是否可以搭建一个网民互动和交流的广播节目平台,让网民在上网过程中享受音视频世界带来的快乐和便利。

3.充分利用新技术条件

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的传播工具和接收工具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受众手里的广播接收终端越来越多样,技术越来越先进和成熟。新技术的使用将让老广播焕发勃勃生机。

如:中国股指期货上市的首日,中央电台经济之声推出的直播节目《股指期货扬帆远航》,就成功地开发了网络、图文、视频、手机终端多形式传播。编辑以3分钟为一个单元,把大段内容切割成单条消息,再配上醒目的标题,在网上发布。这种碎片化的信息处理方式不是要肢解信息,而是再分类和整合,适应现代人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需求。

手机是随身携带、伴随性强的一种媒介终端。现在很多人没时间看纸质书籍,一些书店因门可罗雀而关门。这一现象的出现,不是说人们不需要读书了,而是在方式上会跟以前有所不同,可以读电子书,也可以听书。人们阅读行为的转变,恰恰暗示有一个更大的听书音频市场需求的存在。除了听书之外,其他节目形态音频资源的潜在市场需求量也是非常大的,可将听书音频节目制作成手机等终端便于携带的节目形态,方便人们在不同场合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手机台等媒体正在开展这类业务。

一方面,从内容提供商的角度来看,广播创新需要根据新技术特征创造新的节目形态,而不能把传统的广播节目形态随意、粗放地搬到新媒体上。如可以专门为手机或者网络用户提供时间短、内容精炼、下载和定制方便的節目,内容可优先考虑两个方面要素,一是及时实用性,二是娱乐欣赏性。

另一方面,可将广播现有的内容资源进行二次分类和整合,通过网络或手机实现二次传播。尤其是一些音乐、小说、评书、生活服务类节目。如果说电视的视频下载目前还受流量和带宽限制的话,那么手机广播比手机电视的文件小,更容易操作。

综上所述,节目形态的衍生和创新是推动广播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创新能力是广播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突破困境,传播渠道从以频率资源为单一出口,发展成拥有传统频率、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络、电信网络的多渠道传播格局。如何让广播和其他媒体相结合的新节目形态获得长远的发展空间,很多问题有待我们下一步继续关注和研究。未来广播必将因为创新而走向辉煌,成为21世纪更有影响力的媒介。

(本文编辑:莫玉玲)

参考文献

1.赵玉明主编 《中国广播电视通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2.申启武 《改革开放30年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与发展》,载《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

节目创新方案 第5篇

《新闻夜航》 李晓昂

(一)市场分析:

当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定会走出家门,亲近自然,因此对相关旅游地的信息资源的获取和需求也越来越大。而海边城市是中国热带海滨旅游城市,气候独特,属于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四季如夏,鲜花盛开,阳光、大海、沙滩、温泉、椰林掩映,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在这里可以随心所欲的亲近自然,呼吸新鲜空气,享受生活,释放压力,缓解疲劳,这正适应了人们无污染的需求。在这里有鹿回头美丽的爱情传说,有南山佛教文化游览区,可以陶冶情操,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近年,一些海边城市建成为国际性热带滨海风景旅游城市,健康之都、休闲之都,会展中心、购物中心、时尚中心,按照高水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经营的要求,塑造三亚特色的城市形象。纵观中央电视台及各省市电视台,关于介绍旅游地的节目十分受欢迎,收视率也相对比较稳定,如中央电视台的《正大综艺》。《走进三亚》节目立足于三亚,并不是单纯介绍三亚生活和旅游类信息,同时也将挖掘三亚城市的文化内涵,全方位地展现三亚极力争取的城市精神、城市文化和城市风采。打造美丽三亚·浪漫天涯的城市名片品牌,让它更好的发挥品牌效应。

(二)市场竞争分析:

优秀的电视栏目,首先要推陈出新,办出特色,提升品味。并且要拥有广泛的收视群体,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以此吸引更多的广告商。目前,像海边这样的旅游景点很多,可看、可玩之处,多之又多。而且海边有其独到之处,还在于这可以领略到黎族风情,感受当地淳朴的生活。它也集路上、海上、海底、山上等景点于一身。景点不单一,且大多是自然形成。本节目的介绍并不集中在一个景点上。而是展现海边城市的经济、文化和生活。这是其他地方所不能比拟的。

(三)受众分析:

本节目的观众主要定位于海边城市市民及外地游客,尤其是想了解海边城市、想来海边城市旅游的人,主要是青年群体,老人群体。

二、栏目宗旨: 基于上述背景分析,我们的策划是在原有娱乐和生活服务类节目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和创新,创办别具风格的电视服务类栏目。

栏目宗旨是:为海边城市本地人和外地游客,尤其是想了解海边城市、想来海边城市旅游的人,全面地介绍关于海边城市的信息,带领观众观光城市,游览乡村,一起领略不同的风土人情,山光水色;一起呼吸清新空气,一起体验三亚的生活。为观众打开一扇走近海边城市的大门。

三、栏目定位:

栏目定位有两个基点:

一、服务类栏目,要做出趣味和特色。以观众需求为基准。增强趣味性,突出当地特色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想观众之所想,集观众之所需。

二、以人为本,突出地域性。海边城市电视台只是市级电视台,无论是资金设备还是人才资源,与省台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栏目的发展定位上要办出自己的地域特色,采取地域文化和景点特色相结合的方式,走近观众,取得最佳的宣传效果。

四、栏目要求:

节目的内容和选题在新颖的同时要贴近人们的生活,以旅游为窗口传播海边城市亚文化,宣传美丽海边城市,浪漫海边城市的城市精神。

外出旅游是为了休闲和娱乐,要增强节目的娱乐功能和休闲功能。

节目在播出过程中要留给观众足够的互动空间和方式。比如观众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热线电话、来信和网上留言等方式给节目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五、栏目形态:

1.主持:既稳重又要充满活力 2.表现形式:现场直播

朗读者节目创新讲稿 第6篇

从节目的风格上来说是一个具有“正能量”的节目,并且具有很浓的文化特性,与之前比较火的几部文化类综艺,比如《诗词大会》《成语大会》《汉字听写大会》有着一些共同的价值取向。

其实我最开始知道这个节目,包括诗词大会、成语大会这样的节目的时候,我是不太有兴趣的,甚至还觉得这个节目很可能不会火,很可能是节目制作者、创意人的一厢情愿。(为什么)因为我会觉得大家都太爱“娱乐化”了——“无娱乐,不综艺”,我相信大家可能也有同感,已经有很久的一段时间,我们一说娱乐节目,就一定会想到“真人秀”。真人秀类的娱乐节目真的霸屏已久。(但是)虽然有过好几个现象级的这类节目,但是其实发现越做越不好看了。一方面是创意的枯竭,我想还有一方面也是观众的视觉疲劳了。我之前就很喜欢看《爸爸去哪儿》,后来同类亲子类节目一下子出来了很多,最近好像还有个《妈妈是超人》。我们知道,最终这几档文化类节目的口碑都非常好,虽然有一些批评,但是总体上收到了不错的效果。那之所以观众们最终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接受了这些节目,我觉得有几个层面的原因:

1、时机:很简单的道理,大家想换一个口味了。看了太多的惟娱乐至上、惟大尺度至上的节目,也该有一股清流出现了,这股清流就是文化类的综艺节目。

2、文化内涵:节目包装完全融入文化因素,朗读者所朗读的内容是节目的重点,朗读者的演绎更是关键,文章或者诗句的背景故事又构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感情。这在《成语大会》《诗词大会》中体现得更好,选手们相互竞争,但是比的不仅仅是你的背诵能力,更是你对这些文化理解的深度。

3、节目形式的处理:连接大家共通的感情,拉开线下的连接点,取得情感上的共鸣。节目线下流动录音棚“朗读亭”广州、北京、杭州、南京收集普通人关于朗读的分享,颇具看点。这让很多不知道这个节目的市民知道了它,知道它的人也更会去关注它,是一种很好的节目的延续。很多人会利用现有的电台APP去朗读,这也带动了一阵文化阅读的热潮。

上一篇:仙桥中学内宿生管理制度下一篇:2022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