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行散文

2024-06-25

香格里拉行散文(精选10篇)

香格里拉行散文 第1篇

香格里拉行散文

高原

跳过金沙江,跑上一道坡,顿时眼前一片敞亮,原来我踏上了青藏高原的边缘。

莽莽高原与天相接,高得似乎伸手摸的着天。高原下的山、河流和峡谷,似乎是另一个世界,低矮,狭窄,扁小,是天坑里的世界。眼前的高原则大不相同,空旷而平坦,空得彷佛只有天地二物,一眼望去,高原远处粘着天,天低垂在高原的肩头。这里是高原,也是天庭,高高在上。在高原上游走,彷佛在天街漫步,远超尘世,进入一个无比纯洁的世界。

高原是块草原,稀疏低矮的绿草铺在地面,稀疏的牛羊低着头悠闲地啃着小草,牧童坐在草地上,悠闲地望着远处的游人和疾驰的车。草原静静的,没有人声,没有鸟语,没有牛羊的叫声,甚至没有风,只有天地默默相对。城市的喧嚣被抛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这里创造了全新的宁静世界。牛羊缓缓游走,牧童偶尔高歌几声,歌声飘过草地,愉快地飞入蓝天。路边小屋前的木柱上,你会看到高悬的牦牛头骨,犄角冲天,面目狰狞。

草原过后是绿野。绿野上铺着一块块农田,农田里长着并不茂盛的庄稼,庄稼的边上立着一幢幢方方正正的藏式小屋。小屋的墙白白的,屋里住着神秘的藏民。

经幢

位于香格里拉古城大龟山的吉祥胜利幢,是目前全世界最大、最重、内藏经书最多的胜利幢。吉祥胜利幢是藏族传统吉祥八宝之一,幢高二十一米,直径六米,重量为六十吨,内装有一百二十四亿藏文“唵、吗、呢、咇、咪、哄”六字真言经文。幢外用黄铜铸有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四大菩萨,八尊妙音空行母及雪山、江河、森林、村庄等图像;顶部是代表胜利发展的华盖,上部篆刻着六世**所著《香巴拉赞》的节选,下部为各民族团结合睦的雕像和藏族传统的吉祥八宝图案。佛经上说,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经幢一周就等于咏诵了一遍内藏的经文,那么转动吉祥胜利幢一周就有咏诵一百二十四亿遍六字真言的功德。

高大金黄的载体,多么神圣!几个人用力推着经幢捅,经幢桶缓缓移动,彷佛藏文六字真言缓缓流进身体,直达嘣嘣跳动的心脏。六字真言将你的心带到一个旷远而神秘的地方,那里无灾无难,福音袅袅,纯净如冰雪世界,宁静如湖水一片。那里是人迹罕至的伊甸园。

我眼前出现了虔诚藏民的千里拜佛情景:一个,甚或是两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藏民,怀着虔诚的心愿,迈步、合十、举手、匍匐、五体投地。他们用磕长头的行走方式,风雨无阻,缓慢前行。他们或独自走在寂寥的漫漫长路,或带着妻儿老小,或结伴组成摩托车队,带着有限的衣食,不避风雨,不畏寒暑,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执着前行。多么虔诚的心!多么伟大的精神!

湖泊

香格里拉的湖水妖冶,妩媚。在三四千米的高原上,不知道是谁将一块块碧玉遗落到了草地和山间,不知道是谁有意用一面面镜子映照山的美貌,草的柔媚。有的湖水清淡素雅,静静地躺在山下的草地里,尽管山上的碧树静静守候在她的身边,他仍然无动于衷;尽管湖边的红叶百般挑逗,他始终恬恬淡淡,旁若无人。有的湖水则不然,它蓝得赛过宝石,山上的碧树青草稍动眉眼,她便心旌摇荡,将碧树青草尽揽怀中,尽情地亲吻。有的湖水十分深沉,山影树形在她的身边绕来绕去,她不让它们摆动自己的衣裙,不理他们飞来的媚眼,始终板着面孔,拒诱惑于千里之外。有的湖水一碧如洗,她似乎早早恋上了身边的峻山,将挺拔的山形和柔软的白云一起搂进自己的怀抱,抚弄戏耍。有的湖水白得像一面明澈的镜子,将站在湖畔的你抱到水面,你的身姿,你的眉眼,一览无遗。有的湖水碧绿,与天地完全融为一体,分不出那是天那是地那是湖水。不仅山恋着湖,天恋着湖,牛羊和人也恋着湖。湖水包容了万物。香格里拉的湖水迷人,不单在于他以自己的清丽娇媚点缀了山川,还在于他不甘寂寞,千万年来一直守望着这块净土,不离不弃,将自己的青春毫不吝啬地奉献给这块土地。

香格里拉的山高大雄壮,令人仰止。有的山坡上长满了红杜鹃,杜鹃花开,整面山坡火一般红艳。这让人想起杜甫“山青花欲燃”的美丽诗句。很多山上长着碧树绿草,山春笋一般嫩。你可以看见绿树一棵挨着一棵,层层叠叠,从山脚一直叠到山顶,山彷佛是一棵棵树垒叠而成的。你可以看见有的`山形峥嵘峭拔,山石磊磊,山顶积雪皑皑。山不仅孕育了自己的高大壮美,还哺育了山下的湖泊和草地。湖水在它的怀抱里安详地躺着,日夜瞅着它壮美的身躯,千年万年,矢志不移。山脚下的草地,绿草丰茂,鲜花遍地,牛羊不肯离去,粉蝶不肯离去,牧童不肯离去。最让我惊叹的是这里的山孕育了高大的松树。在藏民的居所,我看到了最粗壮的屋柱,需要几个人才能搂住的木柱。我曾经惊叹,如此粗的树木,恐怕只有天上才有,地上哪会有呢!谁知这些粗壮的木头就出自香格里拉的山上。我看到了山上一棵棵粗壮的树木,高插云霄。我惊叹山的伟大,仰慕山的神奇,我禁不住对着群山叩首膜拜。山是这里的主人,他们拉着手,连绵不绝,千万年来一直驻守在这里。他们站在高高的青藏高原上,仰头瞭望着蓝天,俯首嘹望着东方广袤的土地。山使香格里拉静穆,静穆得像一尊佛,像一方圣地。

晚会

夜幕低垂,将香格里拉的草原紧紧包裹起来。我在一幢藏式屋宇前停下脚步,眼前是一幢二层藏屋。借着屋宇下朦胧的灯光,我看到了令我震惊的一个个粗大的木柱,也看到了让我惊叹的高大厚重的土墙。整座屋子,没有砖瓦,没有水泥,只有木柱和土墙。要知道这是一幢二层房屋,需要多么结实的厚墙!我赞叹藏民的智慧。

二楼的大厅宽敞典雅,几根粗大的木柱支撑着屋梁,一条条木梁支撑着屋顶。游人围坐在四周的木凳上,观看中央穿着藏服的年轻男女载歌载舞。藏服古朴华艳,藏舞笨拙凝重,藏歌欢快悠扬。我喜欢藏歌,歌者拖着长袖,边舞边唱,歌声似在高山飞扬,似在草原传响,似在湖畔缭绕,似在幽谷回旋。歌声带着你走遍藏区,歌声带着你飞越高山,歌声带着你遨游蓝天。一边观看表演,一边啜着碗里咸咸的酥油茶,一群人深深沉浸在藏俗氛围里。

夜幕沉沉,踏着轻快的藏民舞步归来,藏族的天地紧紧包裹着你。

藏刀

在藏区,你可以看到卖藏刀的商店和地摊。藏民男子,人人喜欢佩戴藏刀,一把漂亮的藏刀别在腰间,或插在靴子上,威武雄壮,飒爽英姿。这种张扬英武之气的饰物,具有豪爽之气的男人,无人不爱。藏刀的美不只在于它的阳刚,还在于他稀有的质地。我亲眼看到店主拿着一把藏刀,寒光一闪,木板上的钢钉短成两截。据说古代的宝剑湛泸、干将、莫邪削铁如泥,我不曾相信,眼见藏刀如此锋利,我对削铁如泥一说深信不疑,我为古今良匠高超的铸剑技艺所折服。一把藏刀在身,多么荣耀,多么威武!一把藏刀在手,世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将化为乌有。

过了金沙江,回到家里,那块神秘土地的影子依然在眼前晃动。

香格里拉行散文 第2篇

“香格里拉”这个富有美妙诗韵的名字,在藏语中的意思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随着它几十年故事的流传,“香格里拉”如今已成了“世外桃源”、“天堂”和“伊甸园”的同义词。

汽车离开丽江后如蚂蚁般爬行在高山与峡谷间,车到金沙江著名的虎跳峡稍停后,又沿着峡谷向中甸爬去。在峡谷对岸的高山上,我见到一些零星的小茅屋和土房分布在山腰间,小屋附近有几片庄稼地,种的好像是玉米和红薯,有人弓着腰在拔草,有的驼着背背着一大堆什么,在吃力地往山上爬。这里的人生活是那么地艰辛,常年累月在这人烟稀少的高山上头顶烈火日、披星戴月的劳作,过的几乎是半原始的生活。我想,城里的人同他们相比,怎么都应该满足了。据说在云南,金沙江以南是人的世界,过了金沙江后,便进入了神的世界。午后,车里困乏的人大多已入睡,我却没有一丝睡意,趴在窗边眺望着峡谷里奔腾的江水和山上茂密的森林。林中鸟儿在自由地飞翔跳跃,江水冲击着峡谷里千奇百态的巨石,白色和蓝色的浪花如一条巨大的飘带,一直向北飘向中甸地区。如痴如醉的我仿佛听到了森林的呼吸、雪山的融化、草原的风声。这是一条通往天堂的`路,我想,“香格里拉”那个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就要到了。

当我踏上香格里拉这块海拔4000米左右的神圣净土时,被那宽阔的草原、碧绿的高山震憾了。在那帕海草原上,见到的是明澈的阳光、净蓝的天堂、洁白的云朵,一群群牦牛飘浮在碧绿的草原上,悠闲的牧人坐在草地上抽着烟,远处山脚是恬淡静美的藏式土屋。看到这美景,我不觉哼起了腾格尔的《天堂》:“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

九月的香格里拉清晨很冷,我们穿着租借的棉衣来到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这儿自然保护做得很好,游人只能走在地面上铺的木栈桥上。高大的云杉树、跳跃的松鼠、茵绿的草甸、处子般宁静的海子,使人感受到了原始森林中的谧静。这儿沉睡千年的森林、肥沃的草木、流淌的小溪、明亮的阳光,这一切都是现代城市人难以涉足的地方,我们都说真是到了世界上罕见的净土,一个生动的、活生生的童话世界。

导游带我们来到一座寺庙时,老远就见到那飘动的经幡和洁白的佛塔。阳光如一件金色的袈裟覆盖在寺庙上,大殿的宝顶和殿瓦光华四射。我们转动着经轮,鱼贯而行进入殿内。这里幽静、神秘、庄严,高大的佛像旁,两排酥油灯亮着光,照映着彩绘的壁画,喇嘛们旁若无人地吟诵经文。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到了这里,一个个也都静了下来,听着朗朗的诵经声,看着佛的慈祥,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接受身心的洗礼。

向晚的时候,高原落山的太阳格外的明亮,亮得十分剌眼,你根本就不敢看它一眼。而夕阳下连绵的山峰却像黑色厚实的天鹅绒,幽黑一片。我们夜访藏民家,去感受纯朴的藏民生活。这个藏民家就在香格里拉县城附近,比那草原和山脚下的土木式藏屋大得多,全是用粗壮的原始木作柱梁建的全木式屋,像个小宫殿。我想这是藏民为搞旅游创收而建的。院外是一片坪地,院内种满了花草。我们几个团队近百人进屋在大厅四周落坐后,藏民一家人便忙碌起来,把冒着香气的烤全羊、酥油茶、牦牛干巴、青稞酒、奶渣等典型的藏族食品和饮料都送我们桌上。随着西部高原音乐声的响起,一位身着传统藏族服、身材魁梧二十多岁的康巴汉子拿着话筒走到大厅中央,用粗旷而标准的普通话说欢迎我们的到来。他叫扎西,介绍了他的家庭成员和一些藏家生活,他说今晚他们全家要为我们献上一台藏族的歌舞。扎西首先唱一首《天堂》,就把我们的意境带入了白天所见到的草原上。他唱得真同腾格尔一样棒。接着,扎西六兄妹又跳起了藏族舞蹈,扎西三十多岁的姨妈用清亮的女高音,唱起了藏族民歌……。这一家十口人配合得默契和谐,没表演时就在下面为我们端茶斟酒,轮到表演时将两手一擦就上台。晚会的高潮要数我们这些来自北京、上海、海南的客人同扎西一家人手拉手的跳舞、对歌和跺脚。扎西大声叫道,谁的声音大能把我们家的屋顶掀了,谁的脚跺得最响能把楼板跺塌了,我就再为他唱上一首。两个小时下来,边唱边喝、又喊又跳的,我们热得都脱下了外衣和毛背心。那真是一场原生态、最纯朴的藏族晚会,把我们这些整天躲在高楼大厦水泥堆里的人们,一下子彻底地放松了。

回到酒店已是深夜,推开窗子外面一片谧静。

行中国 行摄最后的香格里拉 第3篇

选择稻城亚丁的理由

亚丁位于稻城县南部,亚丁旅游区藏语名为“念青贡嘎日松贡布”,意为“三座护法大雪山之圣地”。“亚丁”藏语意为“向阳之地”。旅游区处于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核心,高山峡谷自然风光,举世罕见;冰川地貌星罗棋布;高山海子,绚丽多彩。

目前亚丁的牛场以上不允许游客继续前往,但在可以进入的范围内,也有很多适合拍婚纱照的地方。其中,亚丁自然保护区中的冲古寺较适合拍摄婚纱照。据说冲古寺在亚丁自然保护区内占据着最佳的地理位置,站在寺前,头顶蓝得近乎通透的天空,脚踏如熊熊烈焰的红草地,远处是千年不化的雪山,身后是沉睡了万载的峡谷,冲古寺犹如天堂之门,使你感觉自己已无限接近神的世界。秋天,冲古寺附近树叶全黄,秋高气爽,还有可能看到日照金山的美景。冲古寺以前是前往观赏三大雪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的必经之地,它落日时分的景色相当壮观,摄人心魄。

雪山与海子的刚柔结合

隐秘在稻城县的亚丁自然保护区,因其三大海子和三大神山的瑰丽色彩和佛教蕴含而令人神往。

呈“品”字型鼎立的三大雪山,被视为守护亚丁藏民的守护神山。神山北峰是“仙乃日”雪山,海拔6032米,是三大高峰之首,眼见的“仙乃日”巍峨伟丽,端庄祥瑞,浑身渗透高贵的气质,如一尊慈悲安祥的大佛,端位在莲花台上。雪山的东峰“夏诺多吉”直插云霄,海拔5958米。耸立在天地之间,在佛教中是除暴安良的神祗,有人把它形容为展开巨翅蓄势待飞的蝙蝠,将它比喻成希腊神话中的雷神。冰晶玉洁的“央迈勇”傲然于天地之间,是三座雪山的南峰,海拔高度为5958米,仰望“央迈勇”,被她圣洁、高贵的气质折服。此刻,听到雪水像飘带般从岩石间飘动而下撞击在山间石坳中的声音,瀑布发出的阵阵回响声,跟山脚的溪流声交错在一起,高低起伏仿佛是一首绝美的交响曲。在雪峰的对面,由群山环绕着的宽阔峡谷间,森林、草地、溪流各守一方,这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观让人感慨万千,这里不就是香格里拉吗?

在藏区,高原湖泊被称为“海子”,她们常年依偎在雪山脚下、山林之中,于夏季丰盈,于冬季成冰。牛奶海,是亚丁三大海子之首,被捧在仙乃日神山的手心,由山顶雪水融化顺流积累而成。秋季,这里湖水轻盈碧蓝,漫山红叶随风摇曳,堪称妖艳。而春季至此,却不知将目睹她的何种风采?五色海位于“仙乃日”与“央迈勇”之间,由于光的折射下,产生五种不同颜色而得名,雪山倒映湖面,呈现奇幻的色彩,颇有海市蜃楼之感。而珍珠海只能算是一个大一点的水潭,但这里碧绿的水色在清晨天空的映射下发着幽幽的光芒,仿佛就是一块跌落在人间的深色翡翠。湖水正好倒映着仙乃日的雄姿,虽不全,但也足以让湖水沾上点神山的灵气,生机勃勃起来。

这样的环境是让人启迪思考开拓心智的好地方,当我们的心真的能做到平静得像这一湾湖水一样波澜不惊,也许就能听到心灵的呼唤。

雪山环抱下的洛绒牛场

海拔4150米的洛绒牛场被三座雪峰所环绕,是附近村民放牧的高山牧场。贡嘎河从草场穿梭,林间溪流潺潺,成群的牛羊在这里享受着充足的阳光、青青的草地和纯净的湖水,享受着大自然所赐予的悠闲时光。其本身就具有广阔壮美的景致,“日松贡布”三座神山环绕周围,贡嘎河从草场穿梭,林间溪流潺潺,与牧场木屋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原始而又迷人的景色,游客身处其中,彷佛进入香格里拉神秘世界。洛绒牛场附近,藏乡村寨建筑和寺庙建筑别具一格,风貌独特。这里人们崇拜自然,与大自然相依为命,和谐相处。

不仅如此,洛绒牛场还是拍摄“央迈勇”和“夏诺多吉”两座神山的最佳拍摄地点,尤其是拍摄日照央迈勇神峰。同时在洛绒牛场的中央有大片的沼泽湿地,湿地中又分布着许多的小水洼,可以在清晨日出之前,用这些水洼做前景拍摄金色的央迈勇和其在水中的倒影。洛绒牛场拍摄央迈勇日出的时间为夏季早上6点,秋季早上7点10分。因为午后的太阳要移动至央迈勇的右后侧,光线太逆,所以不适合在这拍央迈勇的夕照。同时在洛绒牛场能用月光来拍摄央迈勇童话般的景色。

稻城美食

稻城以酥油茶、牛羊肉、糌粑、青稞酒、酸奶等藏式食品为主,一定要品尝一下。在稻城县城也有很多川菜馆,人均一二十元就可以吃的不错。

在稻城,碰上好时节可吃到不少山珍野味。如春季的茵类,夏季的松茸,配上新鲜的牛羊肉或是野兔、土鸡等,炒炖烧均鲜美。秋季里,你会看到路边挂出很多大大的招牌,上书“高山雪鱼”。这种鱼不能长途贩运,离开高原溪水后很快死亡。大的餐馆一般开价80元一斤,如果去小店,50元左右就可以成交。不妨点上一两条,看店家用川味大法弄得红彤彤一锅,麻辣够劲;或是清蒸上桌,鲜香爽口。再配以当地自酿的青稞浊酒,大快朵颐!

日瓦乡的菜品相较稻城简单,游客最好自备一些干粮。如果住在“三圣如意”,还可自助式显弄一番厨艺。在日瓦乡的餐馆里可以买到一些熟食,如卤牛肉、馒头、鸡蛋等,也可作为干粮补给。

nlc202309020109

温馨提示:

住宿方面,可住在稻城的酒店里,那里有不同档次的酒店、旅馆,开价较高,但可还价。从稻城出发,到达亚丁村、亚丁自然保护区门口,路途遥远,开车进入还要1个多小时才到租马的地方,约需1 00元。运送摄影设备会相对麻烦,如果要求不高可删繁就简。藏民家的住宿选择要慎重,因为有时候往往你提前预定好,到了民宿也吃闭门羹。

购物小贴士:

稻城购物首选俄初街,街中可以买到藏风浓厚的银饰。不过很多银饰都是假的,选购时一定要注意。此外,纯正的桑吉卓玛青稞酒(虫草酒、贝母酒),以及酥油制品、风干肉和野生菌,品尝后喜欢的话,不妨买点带回家。如果运气好的话,可以碰到藏民沿街向店铺兜售他们所采的红景天、雪莲花、冬虫夏草、贝母、雪茶、灵芝、雪莲等药材,绝大多数都是真品,并且价格便宜,一定要趁机买一些。

事实上,稻城并没有太特别的特产。不过只要你慧眼独具,还是有不少东西可以列入你的购买清单。如马铃、土制酒罐、质朴的糌粑盒,带回家去,都是很别致的摆设。

路程补给站:

从冲古寺到洛绒牛场大约7公里路程,全部为水泥道路。徒步所需时间约为3小时,具体时间因个人体力情况而异。

稻城亚丁景区已开通冲古寺到洛绒牛场的电瓶车,往返费用为80元/人,单程所需时间为20分钟。

洛绒牛场海拔较高,气温低,且山风较大,游客需带足衣服,做好保暖准备工作。

为便于游客管理,现阶段洛绒牛场不允许游客任何形式留宿。

稻城亚丁拍摄注意事项:

尽量多带胶片,按照经验通常是带多一倍的胶卷。

最好避免在稻城亚丁买胶卷,特别在偏远的地区,除非你对可能买到的假货事先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换胶卷的时候一定要在背光处。

多带一些备用的电池,因为有些地方低温会大大地减少电池的寿命。

保护好你的相机,不要让它长时间在高原的阳光下暴晒。小心风沙,不要在不清洁或有雨的环境下使用相机。

在拍照时尊重而且尽量避免惊动你的被摄者,如果真的需要可以送他一些小礼物,这远比送钱来的好。特别注意的是,当那些藏民不喜欢你拍照时,你千万不要去拍,没听说过藏民很野蛮嘛,到时候吃亏的是自己。

可能有些地方别有用心的人在公共场合企图在你拍摄照片的时候索取钱财,对此,你一定要予以坚决的拒绝。

最好给你的镜头配上U V镜,可以保护镜头同时拍到的天空更蓝一点。

如果可能的话,带上一个小的台式三脚架和闪光灯会给你的拍照带来得很多乐趣。

在寺庙的殿堂里拍照前一定要征得僧侣的允许。

香格里拉优美散文 第4篇

当我踏上香格里拉这块海拔4000米左右的神圣净土时,被那宽阔的草原、碧绿的高山震憾了。在那帕海草原上,见到的是明澈的阳光、净蓝的天堂、洁白的云朵,一群群牦牛飘浮在碧绿的草原上,悠闲的牧人坐在草地上抽着烟,远处山脚是恬淡静美的藏式土屋。看到这美景,我不觉哼起了腾格尔的《天堂》:“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

九月的香格里拉清晨很冷,我们穿着租借的棉衣来到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这儿自然保护做得很好,游人只能走在地面上铺的木栈桥上。高大的云杉树、跳跃的松鼠、茵绿的草甸、处子般宁静的海子,使人感受到了原始森林中的谧静。这儿沉睡千年的森林、肥沃的草木、流淌的小溪、明亮的阳光,这一切都是现代城市人难以涉足的地方,我们都说真是到了世界上罕见的净土,一个生动的、活生生的童话世界。

导游带我们来到一座寺庙时,老远就见到那飘动的经幡和洁白的佛塔。阳光如一件金色的袈裟覆盖在寺庙上,大殿的宝顶和殿瓦光华四射。我们转动着经轮,鱼贯而行进入殿内。这里幽静、神秘、庄严,高大的佛像旁,两排酥油灯亮着光,照映着彩绘的壁画,喇嘛们旁若无人地吟诵经文。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到了这里,一个个也都静了下来,听着朗朗的诵经声,看着佛的慈祥,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接受身心的洗礼。

向晚的时候,高原落山的太阳格外的明亮,亮得十分剌眼,你根本就不敢看它一眼。而夕阳下连绵的山峰却像黑色厚实的天鹅绒,幽黑一片。我们夜访藏民家,去感受纯朴的藏民生活。这个藏民家就在香格里拉县城附近,比那草原和山脚下的土木式藏屋大得多,全是用粗壮的原始木作柱梁建的全木式屋,像个小宫殿。我想这是藏民为搞旅游创收而建的。院外是一片坪地,院内种满了花草。我们几个团队近百人进屋在大厅四周落坐后,藏民一家人便忙碌起来,把冒着香气的烤全羊、酥油茶、牦牛干巴、青稞酒、奶渣等典型的藏族食品和饮料都送我们桌上。随着西部高原音乐声的响起,一位身着传统藏族服、身材魁梧二十多岁的康巴汉子拿着话筒走到大厅中央,用粗旷而标准的普通话说欢迎我们的到来。他叫扎西,介绍了他的家庭成员和一些藏家生活,他说今晚他们全家要为我们献上一台藏族的歌舞。扎西首先唱一首《天堂》,就把我们的意境带入了白天所见到的草原上。他唱得真同腾格尔一样棒。接着,扎西六兄妹又跳起了藏族舞蹈,扎西三十多岁的姨妈用清亮的女高音,唱起了藏族民歌……。这一家十口人配合得默契和谐,没表演时就在下面为我们端茶斟酒,轮到表演时将两手一擦就上台。晚会的高潮要数我们这些来自北京、上海、海南的客人同扎西一家人手拉手的跳舞、对歌和跺脚。扎西大声叫道,谁的声音大能把我们家的屋顶掀了,谁的脚跺得最响能把楼板跺塌了,我就再为他唱上一首。两个小时下来,边唱边喝、又喊又跳的,我们热得都脱下了外衣和毛背心。那真是一场原生态、最纯朴的藏族晚会,把我们这些整天躲在高楼大厦水泥堆里的人们,一下子彻底地放松了。

回到酒店已是深夜,推开窗子外面一片谧静。

香格里拉的优美散文 第5篇

来到了那片净土。下车之前,我的心一直在忐忑,马上就要聆听到她的声音了,一种强烈的渴望催促着我,我微微平静了一下,缓缓地下了车。顿时,一阵清凉的风扑面而来,让我不禁裹了裹衣服。在海拔4000多米的香格里拉顿足,低温会让你头脑清醒,在安静中聆听。这里的天空蓝得就像被众神之手精心擦拭过的玻璃,几朵白得发亮的云,一动不动的凝固在那儿,就像被精心修饰过的舞台布景。在旅行车刚刚开到海拔3200米的时候,我就深刻地体会到了辽阔的所有内涵。山开始潮水般地向远方退去。铺排在我眼前的是低矮的、插满经幡的山丘和大片的草原,打一个很俗的比方,夏日的香格里拉简直就是一块洋洋洒洒地铺展开来的巨幅锦绣。不论是四周的山丘还是脚下的草原,到处都有花朵在开放,红的,黄的,紫的,所有的花朵都在开放,山坡上开着,草甸上开着,小沟里开着,玛尼堆上也开着。每一朵都开得那么热烈,那么奔放,那么粗狂,那么随心所欲,那么咄咄逼人,7月的香格里拉有了这些野花的帮衬,层次更加分明,内涵更加丰富。

香格里拉的水如同酒一般,是醉人的。当你慢慢地尝试着靠近她,站在她脚下,你会发现透如水晶般的水潺潺流下,细细听,听见了吗?她在轻轻细语,低低地,切切地,向我诉说着她的过去,我不忍心打断她,和她用心交流,我发现她原来如同江南女子般柔弱,又如同易碎的玻璃,看了让人心疼。这潺潺细流有着她山顶雪的温度,冰凉刺骨,用手接点水,感觉到整个心都在哭泣,凉凉的,直射入心脏,让我不由得怜惜起这位柔弱的女子,想和她畅谈,抚平她内心的冰寒,我想和她成为朋友,在一起倾听、聆听,仿佛时间从此刻开始停滞,画面从此刻定格。

香格里拉的山是冷的。在她的山顶上有终年不化的积雪,远远望去,她仿佛如白发老人,静静地伫立在那儿,望着鲜活的生命在游荡,感叹世事的沧桑、时间的流逝……香格里拉,让我陪你一起凝望吧!这种无言的对话,拉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让我走进了你,你在我心中已不再神秘……

走着走着,突然感到脸上凉凉的。下雨了。绵绵细雨,柔肠寸断。是你在哭泣吗?哦,不。你说是上帝。难道上帝也被你的柔美所征服吗?他也许正在注视着你,落下了晶莹的泪。“天若有情天亦老”,上帝看到了你,都会哭泣。凡夫俗子的儿女情长在此刻涌出,向你诉说着。可你依然是那么地安静,轻轻地把上帝的泪水拭干……

走进香格里拉,感受这里的民房建筑,乡土人情,是一种对文化的膜拜。人民热情好客,你会更爱这不一样的民俗风情,在这3280米的香格里拉,可以更舒服自在地观赏大自然的美景,领略民族风情,不必担心什么高山反应。皑皑白雪,美丽的格桑花,神秘的喇嘛寺院……

第一次在真实环境中看到喇嘛寺院,在这里时间似乎失去了意义,人们惊人的长寿,喇嘛寺院领导着整个山谷,形成香格里拉社会。这里的居民以藏民为主,他们的信仰和习俗各不相同,但彼此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人们逍遥自在,净净地享受阳光和雪山的赏赐。在这里,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里,不仅有西藏高原雪上峡谷的风貌和藏族风情,还可以领略到内蒙古大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般的壮丽景色。在洋塘区——这个鲜花汇聚的河畔,我开始了梦幻之旅,由古老的藏族村落开始,乘坐独有的牦牛船顺流而下,一路欣赏河畔两岸白云蓝天和鲜花草甸等迷人的高原自然风光,聆听山间藏族姑娘爽朗而悠扬的歌声,感受浓郁神秘的藏传佛教中升天台,水上升天台等习俗,体验了一回“天人合一”田园牧歌式生活。

在这里,一切都显得神秘,不仅因为有各种神秘的濒危动植物,还因为有神秘的传说,那个人们不曾见过的卡拉巴王宫,隐藏在青藏高原深处的某个地方,整个王国被双层雪环抱,由八个呈莲花瓣状的区域组成,中央耸立的铜环雪上,宫内居住着卡拉巴王国的最高领袖。传说中的香格里拉中,他是具有最高智慧的圣人,身材高大,拥有自然力量,至今仍从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借助于高度发达的文明通道,一种名为“地之肚脐”的隐秘通道与世界进行沟通与联系,并牢牢控制着世界,长期以来,这条神秘通道一直作为到达香格里拉王国的唯一途径。

香格里拉之秋优美散文 第6篇

那是上苍赐给大自然的哈达,大自然又献给了藏族人民。洁白的哈达在瑟瑟的秋风中轻扬,那样的神圣、那样的洁净。条条哈达献给了那杉、那松……因为那是美丽森林忠诚的守卫。车子在小溪边停下,我们走下车,走进那美丽的森林,让心在秋风中荡漾,顿时有反璞归真的感觉。枯黄的草地里,散落着各种天蓝色的龙胆,有阿墩子龙胆、蓝玉簪龙胆、天蓝龙胆……它们是那么神圣,神圣得那么不可侵犯,那么高贵,高贵得那么让人敬畏。秋风轻摇,黄叶在我前面轻轻飘落,或飘落在草地上,或滑落到了小溪里。叶片生长了一年,为树木辛苦了一年,它们为树木吸收阳光,它们为树木挡风遮雨,秋天,依然心甘情愿地飘落。它们一生追求太阳的光明,落到小溪,也要追随溪流远行的清澈。在这样的林中漫步,你不觉又多了几分思索,汩汩流淌的小河,也一样地让人遐想。此时此刻,我的心里荡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涟漪:

黄叶飘落,几多往事无;

枝头空对,四季风雨有;

归入尘土,腐朽也是力量;

留君无奈,来去顺其自然。

逆流而上,我走出树林,来到一片宽阔的草原上,狼毒花谢了,只留下那火红的苞叶。草原上已没有春天金黄色的格桑花,没有了绚丽的报春花,也没有了多姿多彩的杜鹃,只有火红的狼毒花独自临风起舞。格桑花高贵而华丽、报春花娇嫩而柔美、杜鹃花热闹而大方,狼毒花却显得那么沧桑而又坚强。四季的风霜雪雨,在凌乱的狼毒花枝叶上留下了无情的烙印,不过,再大的风雨也磨灭不了狼毒的坚强,在成功地孕育了粒粒种子后,依然用火红燃烧着生命的热情。夏天它的美丽在于金黄的梦幻,秋天它的美丽在于火红的烂漫,其实,那是它对生命的呵护和奉献。这也是我喜欢狼毒的原因。

远远的草原上,成群的候鸟时起时落,有斑头雁、野鸭、黑颈鹤,它们欢声笑语、翩翩起舞。草原尽头的山坡上,苍鹰和乌鸦在嬉戏,它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它们似一家人那样亲近,总是出现在同一个地方。

你见过它们一起从草原上、山坡上同时升空的气势吗?你见过它们在天空一起翱翔的情景吗?

10月,不知不觉中,秋天已经来到了香格里拉。当秋风把那伤感写在草原,把那烂漫挂在树梢时,你恍然大悟,原来秋天已经悄悄在这里驻足,秋风在这里凝固。

香格里拉,心灵的圣境散文 第7篇

清晨,太阳还没有从远方的大山深处升起,我们从丽江启程,前往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在我脑海中留下的最初的印象,源于詹姆斯希尔顿发表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在这篇小说中,香格里拉,被描写成另一种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圣洁的雪山之域,那里蓝天白云,雪山环抱,湖水碧澄,山林葱郁,民风质朴,是一处圣洁的处女地,是一处可以让心灵和足迹自由行走的浪漫而美丽的地方。这样的一处人间仙境,总魅惑着我,不远千里,去撩开她美丽的面纱,去近距离体会她的雅静和秀丽,去感觉她的神秘与清幽。

长途汽车顺着蜿蜒陡峭的山路一路前进,山谷里黄绿相间的梯田、屋脊耸立的白族民居交替变幻着车窗外的景致。玉龙雪山乳白色的雪顶在颠簸的车窗外时隐时现,由于受温室效应的影响,覆盖在雪山上的千年积雪在逐年融化,雪线的平均海拔已经退缩到了四千米左右。

冷杉和云杉长得郁郁葱葱,象是一面硕大的绿色地毯,就那么平铺于整座整座的山峦。以至于整座山像是一位身穿绿裙的美女,伸开双臂搂着碧绿的属都湖,让自己的倩影留在镜面的湖泊上。靠近对岸的湖面上,飘着一两团草滩子,像是飘浮在水面的睡莲,温柔,幽静,旺盛。一路望不尽的湖光山色,想把它嵌进眼里,装帧成心中永远秀丽的内画。继续往前走,穿过一座木制步行长桥,前面的山峦终于裸出身子,泛着一层白光的蓝天,顺着山势扑在湖泊里,颜色更深一层,从天蓝变为宝蓝,纯洁的一尘不染,美的惊心动魄。

不知何时,数不清的厚实的白云从远处的山那边飘过来,一团一团,在蓝色无垠的天空走着、跑着、追逐着,好似一群洁白的羊,游走于无边无际的草原。再看眼前的湖水,云象一条条鱼在湖里游着、嘻戏着,湖里挤满了云。霎时,原本照着翠碧山峦的湖面,被白云衬的满满的,象是一面软缎般的哈达。

下午太阳被一片云隐下去,湿气蔓延开来,渐渐升高成为云雾,人在雾中走着,空气变得凉而清新。森林中的雾气很快在翠绿的叶面上凝结成圆圆的露珠,在叶面上滚动,滴落下来,星星点点,如在下雨。云飘过去,日头又热辣辣地升起来,水汽蒸发成一道飞架在蔚蓝色天空的五色彩虹。

香格里拉是没有季节的。或者说,它生长的各种草木把四季的`五彩缤纷全都消融了进去,这个宛如仙境的高山草甸里有春天的雨后初霁,夏天的池塘绿荷,秋天的坝上草原,以及冬日里圣洁的雪山。当四个季节随着纯氧进入视野中,整个人都似乎融化在大自然里,透明成香格里拉的一土、一木、一山、一水。古人所谓的天人合一,就是这种感觉了吧。不仅要日月星辰,也要绿水青山。乾坤聚秀之区,山水汇合之所,形势理气,无美不收。

季节感,曾经是我们古代文化里丰盈四溢的感受中的一项。《诗经》、《周礼》、“乐府”、唐诗宋词,千言万语,万叶千声,不论婚丧嫁娶、农耕丰收,处处都有季节。“中春之月,令会男女”,“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仲春二月的田野上,男女情窦初开,满树繁花下,是新娘如花般的笑靥;而失恋的男子要在雾气蒙蒙的河边徘徊,河对岸,仿佛看见伊人伫立。有了季节,人的情感有了寄托和延伸,有了期盼和希望。香格里拉不同于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在香格里拉这里,我感受到万物从萌芽、生长到逐渐凋零、衰败的四季循环。

车子进入独克宗古城,随处可以见到的五颜六色刻满经文的经幡和玛尼堆。风干燥而粗粝,在日头下面嗖嗖地刮着。一个身穿藏族服装的红脸小伙子走过来,藏靴上一层细土,靴尖直翘着,他细眉高鼻,长瓜脸,头发自由生长得既乌黑又蓬勃,和善地与我相视一笑。路边坐着三两位结实丰满的藏族妇女,低着头坐在石头沿儿上,手里忙活着什么。

寻梦最后的香格里拉散文 第8篇

它是我的一个梦,儿时起它就开始在我的梦里生长。

梦里有一个瘦小的女孩,艰难地跋涉在那漫长崎岖的山道上,去镇上去县城上学,手里还牵着一个年幼的需要人照顾的女孩;梦里有一个满脸欢笑的女孩和伙伴们采了一大袋满满的栎子,从那高高的山上滑下;梦里有一个顽皮的女孩在上学的路上拐到一个山涧边,逮住水里的螃蟹和鱼虾就往嘴里送……

那个女孩就是我的母亲。那是她的故乡,她在给我们洗脸时总会给我们讲起这些真实的故事,常常讲得忘记手里的毛巾都变凉了,我在这些故事里长大,那个梦就在这些故事里开始生长。

满脸皱纹的外婆那一嘴难懂的方言和她年轻时让村里男人们都赞叹的干活的厉害劲(据说那里的女人都这么厉害),还有我那从未谋过面的外公,十几岁就出外闯荡(据说那里的男人都必须这样,否则会被别人说),在母亲上中学时把外婆全家搬来这里安顿,“逼”着成绩优异的母亲考师范,然后在母亲刚刚踏进师范学校的大门就匆忙地去了另一个世界――我不停地在梦中想象那是怎样一个地方。

初中时一位表哥来看外婆,来自那个地方的他给我们讲起大山深处的“鬼”故事:一个人走在山道上,后面总有脚步声跟着,回头望过去又什么人也没有――这使我的梦又增添了一份神秘、可怖、刺激人心的色彩。

在林校时知道一位同学来自这个地方,我激动地把自己的这个梦写在了他的毕业留言册上。

毕业后分配到一个距县城几十公里的偏远山乡,来了之后才知道这儿竟然和我梦中的地方相邻。我喜出望外,一次在一座山上见到一位头上扎着毛巾的老妇,她在砍柴,说着那熟悉的难懂方言,我觉得她真像我的外婆。

,终于有了一个机会,我来到了这个从小就在我梦里生长的,这时已被称为“中国最美的乡村”的地方――婺源。

汽车在宽阔平坦的公路上飞驰,坐在车里的我十分激动。

先是直奔江湾,接着去“小桥流水”的李坑。但奇怪的是,我竟然没有找到任何感觉。也许是乡村人的视角,那些老房子,那些山水,在我们眼里都那样平淡无奇,一位同行者就说了:“这地方只有大城市里来的人才会有感觉。”我黯然。

后来又去过两次。一次加了晓起,一次加了鸳鸯湖。晓起那粗大古老的樟树,鸳鸯湖那些成双成对的恩爱水鸟给了我一些欣喜。其中一次是去参加一个旅游文化节,它那新建的广场,在小县城绝对可称得上气势宏大,还有新城区林立的旅游饭店和旅行社,让身为旅游行业一员的我们赞叹和惭愧不已。但是我的梦呢?也许对于从小生长在田多山少的故乡的我来说,大山是个传说,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也开始见识了一些名山大川(这时我也正在一座大山脚下工作了多年呢),大山也许就不再大了吧。可是我依然疑惑:为什么它会吸引国内外这么多游客(当然不会只是城里人来看新鲜),成为人们心目中“中国最美的乡村”?为什么这里的人们对诗书文化和外面的世界会有这么强烈的兴趣和向往?

又一次走进“小桥流水”的李坑村。我漫不经心地随着人流往前走着,一条平常的小河穿村而过,桥上不时有一座平常的小石桥,两旁是寻常的.乡村人家,很多老房子,都是飞檐翘角的徽派建筑,但是只在村外的山头往下俯视才可见到一大片青砖灰瓦,有些气势。随意走进一栋古宅,据说是位很出名的富商回乡建造的,但依然是失望。我感觉婺源的古建和有着“千古第一村”之称的乐安流坑村还是无法相比,没有它的高大,更没有它的幽深。从屋子里走出来,感觉眼前一亮,原来就是那穿村而过的小河,就在门前,清澈、明亮、亲切,抬眼望去,青山就在不远处。我忽然豁然开朗:其实婺源的美丽并不在于它的老房子,也并不在于它的山水,而在于房子和山水自然而巧妙的结合,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里的老房子大都不高大尤其不幽深也是为了能多透进点光亮来,再古老也不会让人感到阴暗沉重。走在这样的村庄里,行在这样的山水中,心里悠然而亮堂,即使有再古老的房子,再高大的山脉,也挡不住人们对文化知识对外面世界的眺望和寻求的目光。

红尘之外的香格里拉优美散文 第9篇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人们都把它向往,那里没有痛苦,没有忧伤,它的名字叫香格里拉……”

在藏语中,香格里拉常被称作“香巴拉”,意为心中的日月。汉族人则从自己的文化视角,将其理解为“世外桃源”。而在西方人眼里,香格里拉无疑成了“伊甸园”。尽管东西方及不同民族的人们,文化背景殊异,然而,对香格里拉的理解,却是不同文化完美对接的一个典范。因为他们在香格里拉找到了唯一不变的元素——美丽、神奇与梦幻。其实,香格里拉在哪里并不重要,香格里拉就像一脉眼神一道秋波,不在于拥有,而在于领会。有时,对美丽的风景靠想像或许更能持久。

遗憾的是,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不能免俗,于秋日固执地踏上了去香格里拉的路。

我们来得不是最佳时间。导游拉姆说,香格里拉最美的时候在5、6月份。那时,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将一路的山体点缀得绚丽多彩,有亮叶杜鹃、黄杯杜鹃、宽钟杜鹃,还有紫蓝杜鹃与灰背杜鹃。加上其它各种各样知名不知名的鲜花,香格里拉就像一位女人,进入她一生最青春与撩人的花季。

没有了花之烂漫的香格里拉,树成了秋天的主角。绿了一春一夏的叶子,饱吸高原充足的阳光和无瑕的空气之后,变幻出一片迷人而耀眼的金色。此时我突发奇想,如果说春天的.香格里拉是一种孕育的美,青春而挺拔,充满激情、活力和渴望,那么,秋天的香格里拉就是一种收获的美、成熟的美,闪烁着母性的光辉,满足、平和、富态而慈祥。看遍布山体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的树林,或背阴之处呈现的暗金色调,给人一种浸淫风雨的沧桑,厚重而笃实。这种色彩与气质,是江南所缺少的。它亮而不娇,艳而不媚。这种色彩,我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喀纳斯湖见过。我想,它或许只属于高原,属于苍茫和辽阔的大地。

熊熊燃烧的炉火将我们引进了一个叫扎西达吉的藏民家里。在这里,我得以切身感受这种自由自在自我的生存状态。炉火在客厅的西北角。虽然已远距家乡千里之遥,但在温暖的炉火前,在“汩汩”冒着热气的大铜壶前,我没有丝毫身在异乡的陌生与落寞。恍惚间这就是家,依稀朦胧中,还仿佛看见了在水气氤氲中忙碌的我的白发苍苍的母亲。

炉火“毕剥”作响,火舌吐着温暖,抚慰着我们这些远方旅者的心,曾有的坚硬在温暖中变得柔软。烤牦牛肉端上来了,金黄中透着油光,令人馋涎欲滴;清冽的青稞酒敬上来了,泛着粮食和高原的芬芳;热气腾腾的酥油茶捧上来了,奶香弥漫,扑鼻而来。顾不得斯文与谦让,平时捉笔的手,拿刀也不含糊。手起刀落,沾点椒盐,一大块牦牛肉迅即入肚为安。或抓把炒青稞,喝口酥油茶,让酥香在味蕾间稍作停顿后,纵情开放在整个身心。

肉香、酒香、奶香、青稞香弥漫在藏房,并溢出房外,在高原冷冽的夜空下飘浮。飘浮的还有不带丝毫矫情的藏族民歌,歌声与香馥交融在一起,清冷的高原顿时热闹了许多,温情了许多。

扎西达吉的兄弟姐妹个个能歌善舞,锅庄、弦子……这些本来就起源于劳动的舞蹈,在今天依然闪烁着劳动的光芒。尤其是那高亢的声音令人叹为观止,奔放激越如腾挪跌宕在峡谷峻岭间的江水,雪白的浪花四处飞溅,令人震撼。他们不知道假唱,旋律高扬时,尽管脸涨得通红,仍努力攀爬上去,丝毫不觉得难为情。但恰恰是这种发自心底的原音,与红尘之外,没有被世俗污染的香格里拉显得如此默契。

老阿妈的出场,将这出家庭表演推向了高潮。老阿妈被先后上场的姐妹兄弟们称作奶奶。奶奶已70多岁,但身体硬朗,在孙子孙女们纵情欢唱和舞蹈的时候,她一直楼上楼下,厅前厅后忙碌,或添酒,或敬茶,或往炉膛加柴。奶奶身着黑色藏袍,只在腰间扎了根蓝色腰带,身上唯一的亮色就是头上的红头巾。与孙辈们鲜艳的衣着相比,显得如此素色。但被高原阳光和紫外线照射得黑红的脸庞,却多了几分沧桑感。她忙碌着,穿行在客人之间,一句一句“扎西德勒”,脸上的笑容宽厚而慈祥。孙辈们每演出告一段落,奶奶都会停下手中的活计,挥手顿足,随客人一道喝彩。然后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摆出“V”字造势,身子微微侧倾,发出一句响亮的呼喊——耶!这种与年龄及身份形成极大反差的“Pose”,每一次都令我们忍俊不禁。几次之后,我们也不由自主,跟着老奶奶“耶”了起来。

渐渐地,我的意识迷失于这一方雪域。激情在熊熊篝火中燃烧,思绪与酽酽歌声一同飞翔。青稞酒、酥油茶的浓香如丝如缕,穿越我的每一寸肌肤,在心的深处,找到了一块栖息的地方。

红尘之外的香格里拉优美散文 第10篇

在藏语中,香格里拉常被称作“香巴拉”,意为心中的日月。汉族人则从自己的文化视角,将其理解为“世外桃源”。而在西方人眼里,香格里拉无疑成了“伊甸园”。尽管东西方及不同民族的人们,文化背景殊异,然而,对香格里拉的理解,却是不同文化完美对接的一个典范。因为他们在香格里拉找到了唯一不变的元素——美丽、神奇与梦幻。其实,香格里拉在哪里并不重要,香格里拉就像一脉眼神一道秋波,不在于拥有,而在于领会。有时,对美丽的风景靠想像或许更能持久。

遗憾的是,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不能免俗,于秋日固执地踏上了去香格里拉的路。

我们来得不是最佳时间。导游拉姆说,香格里拉最美的时候在5、6月份。那时,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将一路的山体点缀得绚丽多彩,有亮叶杜鹃、黄杯杜鹃、宽钟杜鹃,还有紫蓝杜鹃与灰背杜鹃。加上其它各种各样知名不知名的鲜花,香格里拉就像一位女人,进入她一生最青春与撩人的花季。

没有了花之烂漫的香格里拉,树成了秋天的主角。绿了一春一夏的叶子,饱吸高原充足的阳光和无瑕的空气之后,变幻出一片迷人而耀眼的金色。此时我突发奇想,如果说春天的香格里拉是一种孕育的美,青春而挺拔,充满激情、活力和渴望,那么,秋天的香格里拉就是一种收获的美、成熟的美,闪烁着母性的光辉,满足、平和、富态而慈祥。看遍布山体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的树林,或背阴之处呈现的暗金色调,给人一种浸淫风雨的沧桑,厚重而笃实。这种色彩与气质,是江南所缺少的。它亮而不娇,艳而不媚。这种色彩,我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喀纳斯湖见过。我想,它或许只属于高原,属于苍茫和辽阔的大地。

熊熊燃烧的炉火将我们引进了一个叫扎西达吉的藏民家里。在这里,我得以切身感受这种自由自在自我的生存状态。炉火在客厅的西北角。虽然已远距家乡千里之遥,但在温暖的炉火前,在“汩汩”冒着热气的大铜壶前,我没有丝毫身在异乡的陌生与落寞。恍惚间这就是家,依稀朦胧中,还仿佛看见了在水气氤氲中忙碌的我的白发苍苍的母亲。

炉火“毕剥”作响,火舌吐着温暖,抚慰着我们这些远方旅者的心,曾有的坚硬在温暖中变得柔软。烤牦牛肉端上来了,金黄中透着油光,令人馋涎欲滴;清冽的青稞酒敬上来了,泛着粮食和高原的芬芳;热气腾腾的酥油茶捧上来了,奶香弥漫,扑鼻而来。顾不得斯文与谦让,平时捉笔的手,拿刀也不含糊。手起刀落,沾点椒盐,一大块牦牛肉迅即入肚为安。或抓把炒青稞,喝口酥油茶,让酥香在味蕾间稍作停顿后,纵情开放在整个身心。

肉香、酒香、奶香、青稞香弥漫在藏房,并溢出房外,在高原冷冽的夜空下飘浮。飘浮的还有不带丝毫矫情的藏族民歌,歌声与香馥交融在一起,清冷的高原顿时热闹了许多,温情了许多。

扎西达吉的兄弟姐妹个个能歌善舞,锅庄、弦子……这些本来就起源于劳动的舞蹈,在今天依然闪烁着劳动的光芒。尤其是那高亢的声音令人叹为观止,奔放激越如腾挪跌宕在峡谷峻岭间的江水,雪白的浪花四处飞溅,令人震撼。他们不知道假唱,旋律高扬时,尽管脸涨得通红,仍努力攀爬上去,丝毫不觉得难为情。但恰恰是这种发自心底的原音,与红尘之外,没有被世俗污染的香格里拉显得如此默契。

老阿妈的出场,将这出家庭表演推向了高潮。老阿妈被先后上场的姐妹兄弟们称作奶奶。奶奶已70多岁,但身体硬朗,在孙子孙女们纵情欢唱和舞蹈的时候,她一直楼上楼下,厅前厅后忙碌,或添酒,或敬茶,或往炉膛加柴。奶奶身着黑色藏袍,只在腰间扎了根蓝色腰带,身上唯一的亮色就是头上的红头巾。与孙辈们鲜艳的衣着相比,显得如此素色。但被高原阳光和紫外线照射得黑红的脸庞,却多了几分沧桑感。她忙碌着,穿行在客人之间,一句一句“扎西德勒”,脸上的笑容宽厚而慈祥。孙辈们每演出告一段落,奶奶都会停下手中的活计,挥手顿足,随客人一道喝彩。然后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摆出“V”字造势,身子微微侧倾,发出一句响亮的呼喊——耶!这种与年龄及身份形成极大反差的“Pose”,每一次都令我们忍俊不禁。几次之后,我们也不由自主,跟着老奶奶“耶”了起来。

渐渐地,我的意识迷失于这一方雪域。激情在熊熊篝火中燃烧,思绪与酽酽歌声一同飞翔。青稞酒、酥油茶的浓香如丝如缕,穿越我的每一寸肌肤,在心的深处,找到了一块栖息的地方。

上一篇:改造我们的学习读后感下一篇:经典英语演讲稿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