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学叙事

2024-09-18

三年级语文教学叙事(精选6篇)

三年级语文教学叙事 第1篇

三年级语文教学叙事

三年级是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年级。培养三年级学生的语文能力,应着重放在段的训练上。三年级段的教学主要任务是理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结合有关内容,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能找到重点句,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知道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一、读段

在段的读、说、抄、写过程中,读是基础,读懂一篇文章要遵循一定的过程,一步一步地读下去,达到透砌理解。过程得当,能理解得顺,理解得深。应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初读,要突出“顺”字,要读准字音、读好停顿、重音,乃至速度、语气,能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二是理解,要突出“思”字,要把学生学语文的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过程统一起来,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内容,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心理历程。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路。对于重点段落,要让学生在读熟的基础上,通过讲读,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三要熟读.要指导反复诵读,直至熟读成诵。使学生能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意思,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说段

说段在读段之后进行,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段的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把课文语言转化为个性语言,对课文语言进行同化.刚开始说段训练时,学生会用接近原文的句子的复述甚至是背原文,老师应具体指导学生一句一句地说,然后,把整段话连起来说。在指导说段时,还应把概括地说和具体地说结合起来进行.课文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可以联系课文,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能写就不说,能说就不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写段

在三年级段的教学中,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要学生建立段的概念,必须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及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段的组合规律,真正读懂一段话。然后及时指导学生仿照课文中段的组合形式,进行写的训练,使读和写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读写训练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这样吸收在前、表达在后,既培养了学生读的能力,对段的理解与认识;又培养了学生写的能力,学会写好片断,读写相互促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告诉学生写段时,.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2.中间用几句话对第一句展开记叙;3.末句要总结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与第一句重复。用自己的话写课文某段话的意思,要求用总分段式来写。3.仿段.规定选材范围,要求用总分段式写。本册教材后有很多写段的练习题,应尽量让学生多动笔进行写段训练,使学生语文能力有所提高。

三年级语文班主任教育叙事:有一种爱在静静地流动

开学三周了,我从还没有对一二班的小朋友们说过‚白老师爱你们‛这句话,可是今天我说了这句话。就像在家长会上说的,赏识教育加严格要求。开学了,我没有很宠他们,而是用我的眼神,用我的语气,用我的动作,用我的心去喜爱他们、观察他们、保护他们。说到‚保护‛,是有来由的。因为与全班小朋友分享了夏雪桐编的故事,今天夏雪桐在冲澡的时候,给我讲了一个她自己编的故事,因为她还不会打字,所以我帮她记录了下来,很有意思。《爱吃面包的小猫》 有一只小猫特别爱吃面包,于是,他跑到商店买来了稻谷种子,并问他的好朋友小狗小兔和小猴,‚要不要和他一起去种稻谷?‛,小狗、小兔和小猴正在玩游戏,他们都说不去;于是小猫只好自己一个人去种稻谷了;到了丰收的季节,小猫要去收割稻谷了,问小狗、小兔和小猴要不要和他一起去收割稻谷,可小狗小兔和小猴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小猫又只好自己一个人去收割稻谷了;等小猫收割完稻谷,把面团揉好把面包烤好的时候,面包的香味把小狗小兔和小猴都吸引过来了,小猫端出自己亲手做的面包,自豪地对他的好朋友说:‚这是我用自己种的稻谷做成的面包,请大家吃面包!‛------雪桐口述,妈妈记录听完后,每个小朋友都有不同的感悟,有说要勤劳的,有说不要贪玩。

李晓蔷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每个都有每个人自己的事情要做‛。是啊,爸爸妈妈有自己的事情做,要做哪些事情呢?白老师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要做哪些事情?小朋友有自己的事情做,要做什么事情?我发现孩子在讲到这些事情的时候具体居多,但细节不多,孩子正处于这个阶段,我也不能对孩子要求太高。说到老师要做的事情,胡琛愉说:白老师要保护我们。我当时确实有些震惊。我真的从来没有给孩子讲过‚老师要爱你们啊,保护你们之类的话语‛但孩子就是天使,他们敏感而美好,当我全心付出的时候,他们是在全身心地感受着我的付出。我校的教育理念:教育就是播种爱。当我将这点点滴滴播撒在孩子心间时,他们感受到了我很欣慰。

三年级数学教学叙事

在教学《一位数乘两、三位数》时,我曾安排学生完成一道看似平常的改错题,(即如下几题)12 × 7 = 74

× 2 = 104

476 × 2 = 3808 由于班上的学生非常活泼外向,当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于是我顺势将话锋一转:‚今天,有几个数学病人怀疑自己生病了,来到我们班求医,看看哪位数学医生的医术高,为他们解决病痛?‛话音一落,课堂气氛一下子进入了新的高潮,学生们纷纷埋头认真分析,并很快地一一举手,嘴里喊着:‚老师,我知道该怎么给他们治病了,让我来吧!‛有的坐在前排的学生甚至都离开座位,把手举到我的面前来了,一副惟恐我不让他们‚治病‛似的。于是,我叫了其中一名学生,名叫张晓丹:‚张医生,请你上来为第一个病人看看。‛ 张晓丹同学一听到我这么称呼她,刚开始一楞,后来马上领悟了我这么称呼她的用意,非常高兴地上台,开始分析‚病情‛:‚这个病人的病因出在忘记在这里进位了。‛一边说,一边还拿着红色粉笔指着个位和十位之间的位臵,并补上‚1‛,接着就在积的十位上将‚7‛改成‚8‛,说:‚这样就治好了。‛这时,还没等我讲话,下面的学生已经纷纷说道:‚对了,对了,和我的看法一样。‛既然学生们都已经发表了看法,并且这个‚病人‛ 的确治好了病,我就趁势表扬:‚看来我们班有许多和张医生一样医术高明的医生,谢谢张医生。‛ 张晓丹同学十分高兴地回到座位,其他同学这时居然也一个个都称呼她为‚张医生‛,弄得张晓丹同学一副‚英雄凯旋归来‛的模样,气氛既热烈又有趣。

最后,做总结时,我对学生说道:‚其实我们在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时难免会出错,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是一名合格的数学医生,及时地找出病因,然后对症下药,避免小病变成大病,也避免下次再生同样的病。当然,是否能及时地发现问题,与我们的检查习惯有关。对于那些没有做错的题目,我们就当作给他免费体检一次吧!同学们,希望大家不仅能做好别人的数学医生,更能做好自己的医生,好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声音响亮,但其中那种坚定而又自信的语气更令我感动。

其实,我只是将该错的题目设臵‚数学医院‛的纠错情境,没想到孩子们表现出如此高的积极性,如此跳跃的思维能力,让我深深为之惊讶和感动。是的,在数学学习中,很多练习枯燥乏味,形式单一,学生们常常有淹没在题海里的感觉,十分被动。即使做对了,也没有太大的成功喜悦感。这时就要求我们教师多注意练习设计的形式,只要形式多样了,有趣了,贴近学生生活了,学生自然就愿意做练习,并能从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学习兴趣也将大大地提高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叙事

环保问题已是二十一世纪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环境保护倍受世人关注的现代社会里,每个人都需要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大到电视新闻,小到课本教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与环保紧密地联系着,在小学三年级下册课本中,就有这样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故事讲的是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昔日美丽的小村庄最终被洪水淹没。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了情景创设的方法。黑板上有彩色粉笔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乡村图,郁郁葱葱的森林,清澈见底的河水,袅袅的炊烟,精美的画面吸引着同学们。学生一边欣赏图画,一边朗读课文优美的文字。我们仿佛臵身在这个美丽的小村庄。

正在大家陶醉其中的时候,故事出现了转折,人们拿着锋利的斧头上山砍树,有的盖房,有的造犁......这时,我擦去了黑板上的几棵树,又画上了一个个树桩。我看着同学们,同学们也专注地看着我,我问:‚同学们,你们需要树吗?谁需要?‛听了我的问题,同学们起初是沉默的,后来就开始热闹起来。

‚老师,我需要一棵树。‛于炎生说。我听了,显出一副很高兴的样子,问:‚你要做什么?‛‚我要做家具。‛他坚定地说。‚哦,做家具,那是应该的。好吧!你上来砍一棵树吧!‛说着,我把‚斧头‛递向他,他兴奋地跑上讲台,接过‚斧头‛擦去了一棵树,留下了一个孤零零的树桩。

这时,更多的同学举手了,我又叫了一位同学,‚你想砍树做什么?‛

‚我想建造一座别墅!‛刘昊源说完,大家都惊奇地看着他,有的还在议论,‚建别墅,两层的,要砍好几棵树吧?‛听了同学们的议论,我也表示肯定:‚对,要砍好几棵呢,为了能见到漂亮的别墅,你砍吧!‛

‚老师,我想造一座船。‛乔奕宁兴奋地说。有了刚才的意外发生,我改变了回答方式:‚造船,那你觉得需要几棵树?‛

只见他的眼珠子一转,脑袋一歪,思考了片刻说:‚一棵大树吧!‛

‚好,上来找一棵大树,砍了背回家吧!‛同学们听后一阵嬉笑。

〃〃〃〃〃〃

就这样,黑板上茂盛的树林没有了,留下了一个个可怜的木桩。此时,同学们望着黑板,有的好像在深思什么,而有的还沉浸在砍伐后的喜悦当中。

我的一句话打破了片刻的沉寂。‚同学们,就是因为我们的生活需要,人人都上山去砍树。一年年,一代代,山上的树没有了,裸露的土地也越来越多。接着,发生了更可怕的事情。谁知道发生了什么?‛听了我的问题,同学们都迅速浏览课文,并从中找到了答案——山洪暴发。

同学们认真地读着课文,体会着山洪巨大的威力,感受着山洪给小村庄带来的不幸。

‚同学们,山洪暴发之后,小村庄是怎样的?‛我想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想让学生从自己合理的想象中明白道理。

‚庄稼淹没了!‛ ‚家具冲走了。‛ ‚别墅也没有了。‛

‚老师,乔奕宁造的有船,他可以坐在船上度过这次洪水灾难。‛于炎生的回答引起了我和同学们的注意。他的回答显示出了他机智的一面,也说明了人在灾难面前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

‚对呀!乔奕宁,请你来讲台上。‛于炎生的回答也让我的教学程序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当乔奕宁走上讲台时,他一脸茫然,好像不明白我的意思。我连忙解释说:‚奕宁同学,你现在坐上你自己建造的船。‛听了我这句话,他才明白过来,脸上露出了喜悦。‚请问你在船上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滔滔的洪水,还有冲毁的房屋,还有一些人被洪水淹没。‛他说了很多,大家也在认真地听着。

‚还有一些被困的村民,那你应该怎么做?‛ ‚救他们。‛他回答得干脆利落。

‚对,应该去救他们,谁被你救上来了?‛只见同学们纷纷举手,并大声喊着:‚救我!救我!‛

此时,大家已经完全臵身在这场洪水之中,深切地体会到当时紧急的场景。

乔奕宁‚营救‛了三四名同学,被救的同学很兴奋。我想在他们高兴的同时,还应该悟出一些道理,于是,我问他们:‚你们是幸运的,因为洪水只夺去了你们的家园,你们的村庄,没有夺去你们的生命,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我们不应该砍树!‛陈星伊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应该多种树。‛另一位同学说。

‚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下面的同学也按奈不住了,纷纷举手回答。

‚砍一棵,种十棵。‛ ‚砍树只能给我们带来灾害。‛ 〃〃〃〃〃〃

听了同学们的回答,我高兴,高兴的是这是一群可爱的孩子,一群充满智慧的孩子,一群思维活跃的孩子。

创设情景,给我带来的是教学中的惊喜和轻松,给学生带来的是学习中的快乐和收获。我不得不说,创设情景是课堂的催化剂。

教育叙事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 在我们身上也难得发生荡气回肠的感人故事,但那些细微的感动也一样让闻者动容。

记得有一次,班里的一个孩子因为消化不良吐了一地,教室里马上布满了难闻的气味,孩子们一个个捂起了鼻子,露出厌烦的神情。还有的在旁边叫起来‚臭死了、臭死了‛,我并没有批评他们,更没有露出厌烦的表情,而是耐心地帮孩子擦干净身上的污物,一点都没有嫌脏,然后拿来簸箕、扫帚,打扫地上的呕吐物,看到我默默地打扫,孩子们的小手都放了下来,一个孩子小声地和旁边的孩子说:‚我觉得老师像妈妈。‛听了孩子的话,我由衷地高兴。更令我欣慰的是,几天后,又有一个孩子生病吐了,这时,孩子们都不再大叫着嫌脏了,他们有的拿来纸巾帮忙擦拭,有的拿来扫帚帮忙打扫,面对此情此景,我的心中充满感动!

是鹰总会博击长空,是爱总会让人感动。感动你的感动,感动我的感动,爱的种子就这样在你我心间滋生。

小学数学教学叙事

已学内容:

加法运算定律,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乘法运算定律,包括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反思内容:

学生对于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掌握较好,可运用这两个定律对一步加法和乘法进行验算。基本能够灵活运用。

然而对于加法、乘法结合律则运用不是很好,乘法分配律则更为糟糕。细想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学生现在只是能够认识,弄明白这三个运算定律,还不明白这几个运算定律的作用和意义。(除了少部分思维敏捷的学生之外)第二,学生能正确的分析算式,并正确的运用运算定律,对学生的已有基础提出了不少的考验,如42X25,运用运算定律计算这个算式,很生很多是把25分为20和5,这样即使运用了乘法分配律,但较之把42分成40和2相比,有很大的出入。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25X4得100这个重要的因素造成的。这里简单的描述为数学‚数感‛吧,还有125和8得1000一样。第三,有的学生甚至运用运算定律折腾了一番又回到了原来的算式。

综上所述,解决办法只能是多讲多练,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数感,在不断的重复练习过程中,体会应该如何运用运算定律,也就是如何做题。其次,等待讲解了下节内容简便运算之后,我想学生会得到一个明确的回答,原来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运算过程变得简单,这样,学生在计算的时候,自然就会去运用了,而且会十分的感兴趣。不知教材的这样安排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要是把简便运算分开安排在各个运算定律新授后,或许学生会更感兴趣,毕竟螺旋式的上升符合小学生的现有心理接受水平。

把思想教育落到实处

在我校的教职工学习的材料中,我读了校长推荐的文章——《教育学生做一个善良的人》。文章首先列举了纳粹集中营中高智商却缺乏人性的专业人员残害平民的事实,以及当今社会中孩子们的情感冷漠的实例,接着,文中还反思了我们的教育,并提出:‚教育首先是培养‘人’的,而非什么机器。‛

看了这些,我不禁想起我的学生。有一次中午放学,按惯例许多班级站好队在学校大门等候小监督岗的指引放学,我班也站在其中。当看到有的班级并没有按秩序往外走时,我班有个学生就对我说:‚老师,你太傻。就知道等他们让走才走。‛

当时我听了,就是一愣。这就是我们通过常规教育、课本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吗?我的思想教育并没有少做,却为何出现如此现象?但很快,我冷静了下来,并对孩子说:‚如果哪个班都不傻,都抢着往外走,会怎样呢?‛

事情虽然过去了,但我作为老师缺陷入了沉思。我想,今后的工作我应该这样做,才能把学生的思想教育落到实处。

一、把教育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育不止发生在课堂上、书本中,它最有效力的时候是日常生活中。课堂上,我可以结合所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友爱教育等等,而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也头头是道,就是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时就会判若两人,这就是我们教育容易脱节的地方。书本教育是理论,而真正影响孩子成长的却是实际生活中的思想教育。当孩子做值日摆桌凳用力太大时,要对孩子说:‚你这么用力,桌凳疼得都叫出声来了。‛学生能自觉捡纸时,要对孩子说:‚环保小卫士就是说像你这样的孩子。‛……让学生随时随地都知道自己怎样做是错的,怎样做是对的。

二、做一个有母爱的老师

‚母亲‛这个称呼很容易让人想到宽容、慈爱。那我要说:‚我要做一个对学生有母爱的老师。‛当学生在课堂上禁不住说话时,我会嗔怪他太随便,影响了别人,而这并不意味着我把他看成了一个坏学生。对于教师来说学生没有真正坏的,只是他出于各种原因行为不够规范。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孩子就是孩子,我们的职责就是影响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像司法机关那样去惩、去罚。

三、做一个时常反思的老师

日常工作中,作为老师,我们会遇到各种不同性格、职业的家长,不同的家庭环境也会造就出各种性格、习惯迥异的学生。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更和谐更自然呢?重要得一点就是要经常反思。

正所谓‚吾日三省吾身。‛时常想一想自己哪种做法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自己怎样做才会使学生感受到了尊重,的到了公正的对待?

记得有一次,一位家长来学校了解孩子的情况,她表示对孩子很失望,我只是对她说:‚你是孩子的母亲,如果你都认为孩子没希望,那孩子就真的没希望了。你应该看到孩子乐于助人、孝敬父母的品质,正是做人最基本的优良品质。‛这位家长听了十分高兴,也就燃起了对孩子的希望。在这位家长的配合下,学生不但依然很懂事,而且他的学习成绩也很快地提高了。

从这件事,我就想到,孩子身上的一个小闪光点也许就会是可以照亮他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我为什么不多找他们的闪光点呢?

四、做一个脚踏实地的实践者

小学教育,需要理论研究者,但更多的需要的还是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实践者。因此我甘于认认真真地当普通教师,坚持做自己该做的事。

爱——教育的源泉

爱就是生命本身,我爱这个世界,爱我的生活,爱每一个放飞希望的日子。当然,作为教师的我,最爱这份传递爱的事业,这就是我多年教育教学工作中最大的感受。爱是教育的基础,情是感化学生的源泉。只要以爱作桨,以情作帆,才会划向幸福的彼岸。用爱营造和谐的氛围。

我所面对的是富有个性的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这些生命,首先应当得到尊重和唤醒,其次应当得到保护和激励,最终得到关爱和发展。每当我面对可爱的孩子时,一种缘自内心的真诚,使我将自己的一颗爱心擎在手中,高高举起,让学生们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得到。我用一片挚爱为学生营造着轻松、愉悦和谐的成长氛围,使自己成为民主型教师。在我所教的班级里,孩子们是放松的、自在的,情感可以自然流露、思想可以任意驰骋。我注重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同学自己帮,自己的进步自己争‛,于是在她的班级,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形成了‚人人为集体,集体为人人‛的民主风气。

在我的班里有一个叫小明的学生,他十分顽皮,没有集体意识,常常搅乱课堂教学秩序。面对这样一个学生,连老师没有急躁,而是像朋友一样亲近他、揣摩他,欣赏他的闪光点,让他时时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小明的嗓音不错、表现欲望强。于是,我决定先淡化他的不足,从张扬个性入手,让他感受到集体的重要。诗歌朗诵比赛,连老师推荐他来领诵,课本剧表演中,让他担任主角。他声情并茂的朗诵、惟妙惟肖的表演赢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称赞,为班级争得了荣誉。当我把一张鲜红的喜报颁发给他时,小明禁不住紧紧地搂住我的脖子,使劲地亲了我一口,含着泪水激动地说了声‚谢谢你,老师!‛。小明的出色表现,不仅使他感受到了我和同学们对他的赞赏和尊重,也渐渐地学会自律了。

就这样,我追求无痕的教育,它是老师一个理解的微笑,一束关注的目光,一句鼓励的话语,甚至是一个无言的行动。在无痕的教育中,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尊重,什么是理解,什么是平等,体会到了老师的拳拳之心。批评无痕,润物无声。虽然无痕却有着惊心的力量,在心与心愉悦和谐的感应中,学生醒悟了;在心与心的碰撞中,学生思想升华了灵魂。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

我是一名平凡的教师,转眼间已经工作快13个春秋了。回首这13年来的从教之路,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更没有值得称颂的大做为,可是平淡的教学生涯却赋予我宝贵的课堂教学经验。从事语文教学一直是我的一大乐趣。我爱我的学生,我爱看着我的学生在我的教育下露出满足的笑容。

每一节语文课下来,我总不忍心立即离开教室。因为我总是被孩子们的一句‚老师,等一等---‛给拽住脚步。有时候是为个别辅导留下的,有时候是被待解的疑难给拌住了,有时侯是找某个课堂上有心事而没认真听课的学生谈心,诸如此类。有趣的是,经常被重重包围的我反而很乐滋滋地倾听着、享受着师生之间的这种其乐融融的情景。下面我想将自己在教学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件平凡小事与老师们分享。

记得我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年,教的四年级一班的,在课堂教学上,我不厌其烦地一一指出及纠正学生所犯的各类错误。一堂课上,几乎每一个学生我都为他们纠正过错误。当时班上有几名男生,由于接受能力弱一点,纠正的次数甚至达到四、五次。有时候心里一焦急,还免不了批评几句。一段时间后,我开始觉得课堂上哪里不对劲,怎么气氛越来越沉闷。回想着课堂上死一般的沉寂,我陷入了沉思,找了学生谈话后才知道原因:是我过分‚周到‛的纠错挫伤了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信心。试想,若是自己在学习时,老师也是不停地打断、纠正,那怎么不会感到气馁和受伤呢?那怎么还能积极愉快地学习呢?比如说,如果人的心理压力很大,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他们所学的知识是不会被吸进大脑。相反,当你的心理压力小,学习的效果就好了。

在痛心我的教学失误后,我不禁思索着补救的方法。最后总结到,对于学生学习实践的任何尝试,我们都应该采取鼓励的态度。同时也告诉学生:‚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这没有值得害臊的地方。我也喜欢你们的错误。‛从那以后,我常常微笑着、耐心地听完学生回答,而且及时制止其他同学的嘲笑,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不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和激励,因为我越来越体会到: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是每个人的天性。一句积极的评价就是鼓舞孩子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孩子建立了信心,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就会越加积极。现在,从学生们渴望上数学课的期望中,从课堂发言积极热烈和表演会话争先恐后的活跃气氛中,我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这是发生在我课堂教学上的一个真实的事件,在教学活动中它非常普遍。但它就这样存进了我的记忆库,每一个时刻,每一处细节,都觉得有保存的价值。

教育是一种生命之间的对话

没想到三年级学生这么聪明可爱。首先感觉他们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都很强。其次是他们的课堂思维特别活跃。我讲了一道思考题:有一排彩旗,按3面黄旗2面红旗的顺序排列,第20面彩旗是()色,第242面彩旗是()色。这首题具有一定难度,属于五年级上册的《找规律》内容。没想到大部分学生都填对了。我大加赞赏:‚这可是五年级的题呀,你们的水平和五年级一样了。你们连跳两级,厉害!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一个女孩子自告奋勇上讲台讲解:‚老师,我是这么想的,三黄二红正好是五面一组,20÷5=4(组),第20面是第四组的最后一面,所以第20面旗是红色。再用242÷5=48(组)……2(面),所以第242面彩旗是黄色的。‛她俨然是个小老师,声音响亮,字正腔圆,还边画图边列式边讲解。我对她竖起了大拇指,全班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时一个男孩子着急地说:‚老师,老师,我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哦?说来听听。‛我脸上写着期待,高兴地说。‚我一看20和5相除,就知道没有余数,就在第一个括号填红字,再看242个位是2,除以5肯定是余2,想都不用想就在第二个括号填黄字了。‛‚这个方法好不好?‛我激动地问。‚好,我也是这么做的。‛好多同学抢着说。‚那第241面彩旗是什么颜色?‛我追问。‚黄色。‛‚第246面彩旗呢?‛‚还是黄色。‛‚你怎么这么快说出答案?有根据吗?‛‚我只看个位就行了,6除以5肯定余1,那余下的1面就是黄色的。‛他们居然还用上了‚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个知识点!这可是五年级的教学内容。像这样课堂上生成的精彩,几乎在每一节课都能看到。可是一开始,三年级学生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记得刚来上第一节课时,我先说了上课的具体要求,比如问他们:‚老师说话的时候,你们的眼睛看哪里?‛‚看老师!‛听到这些小不点们大声地回答。我心里乐滋滋的,开始给他们上课,孩子们一个个精神抖擞,上课效果真好。可是两天之后,我发现开小差的同学多了起来。我想,对待三年级孩子,仅有‚甜‛也是不够的。于是我花了十分钟时间,组织课堂纪律并进行了严肃的谈话,最后我说:‚二年级学生多么希望我还能回去给他们上课,可是我知道你们不能没有老师上课呀。而现在你们却在我上课的时候开小差,根本不想学习,对得起老师吗?既然我来教你们,就希望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是愉快的,都是有收获的!‛从那以后,这些小不点们在上课时一个个乖乖坐好,小手不停地举起来,课堂上时时闪烁出智慧的火花,作业正确率也明显增加。更值得高兴的是每一节课他们都用响亮的歌声迎接我的到来,只因为有一次我夸他们的歌声很清脆很动听,我特别喜欢。下课时男孩女孩都喜欢围着我说这说那的。特别有意思的是昨天我胸前挂了一个毛衣链子,上面有一些珍珠点缀,一个女孩子悄悄附在我耳边问:‚真漂亮。‛我想,只要用心对待每一节课,三年级孩子更容易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毕竟他们思想比较单纯,越发显得天真可爱。当然,如果没有那次谈话,这些孩子也许很难理解我的一片苦心,有时候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真的很重要。难怪有专家说,新课改下的教育是一种生命之间的对话。

数学教育叙事

一次数学课上,我留了几道数学题,其中有一道是位臵与方向题,在巡视过程中发现这道题做得相当差,有些学习不错的同学也没有做出来。课下我进行了自我反思,并就此问题做了全面调查,发现有些同学遇到此类问题觉得束手无策,有的同学静下心来能解较易发现规律的题目,但在考试中一旦紧张有时出,这类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

其实,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好,他们想知道这类问题中所隐藏的某种秘密。但我不想就这么直接告诉他们现成的答案。为了抓住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我让同学们搜集曾做过的,或没有做过的相关习题,因为有些同学想难为一下老师或其他同学,所以刻意查询了许多资料找了许多他们认为的难题,我也调整了我的教学计划,打算用一节课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并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

开始上课了,一组同学首先提问,其他组同学不甘示弱,绞尽脑汁,相互争论着,最终解答出来,他们脸上漏出了成功的喜悦。并且有的同学直接向我提问,虽然我是有备而来,但还是故弄玄虚,作出努力探索的样子,有些同学还真为我着急了。其实我想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怎样入手,为什么这样想。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也完成了提出的问题,并对同学的帮助表示感谢,而他们此时的笑容是非常自豪的,准确点儿应该说是非常得意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可以帮助老师了。

接下来,我来个顺水推舟,让同学观察有什么特点,很快他们得出了结论,这个结论非常准确,这是我所没有料到的。此时,我从心里佩服他们,给了他们最真切的鼓励:你们真了不起!之后,我又提出新的问题.通过这次教学经历,我真正意识到学生的需求是第一位的,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教育叙事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把一些学习的乐趣加入到课堂中,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记得在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时,我曾安排学生完成一道看似平常的改错题,(即如下几

题)

13×5=55 72×6=432 125×3=375 由于班上的学生非常活泼外向,当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于是我顺势将话锋一转:‚今天,有几个数学病人怀疑自己生病了,来到我们班求医,看看哪位数学医生的医术高,为他们解决病痛?‛话音一落,课堂气氛一下子进入了新的高潮,学生们纷纷埋头认真分析,并很快地一一举手,嘴里喊着:‚老师,我知道该怎么给他们治病了,让我来吧!‛有的坐在前排的学生甚至都离开座位,把手举到我的面前来了,一副惟恐我不让他们‚治病‛似的。于是,我叫了其中一名学生,名叫李明书:‚李医生,请你上来为第一个病人看看。‛ 李明书同学一听到我这么称呼他,刚开始一楞,后来马上领悟了我这么称呼他的用意,非常高兴地上台,开始分析‚病情‛:‚这个病人的病因出在忘记在这里进位了。‛一边说,一边还拿着红色粉笔指着个位和十位之间的位臵,并补上‚1‛,接着就在积的十位上将‚5‛改成‚6‛,说:‚这样就治好了。‛这时,还没等我讲话,下面的学生已经纷纷说道:‚对了,对了,和我的看法一样。‛既然学生们都已经发表了看法,并且这个‚病人‛ 的确治好了病,我就趁势表扬:‚看来我们班有许多和李医生一样医术高明的医生,谢谢韦医生。‛ 李明书同学十分高兴地回到座位,其他同学这时居然也一个都称呼他为‚李医生‛,弄得李明书同学一

副‚英雄凯旋归来‛的模样,气氛既热烈又有趣。

到了第二题时,由于刚才那题营造的氛围还笼罩着学生们,学生们举手更积极了。这一次我叫了一名平时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现在有请魏宏伟医生上来为第二个病人瞧瞧。‛魏宏伟同学显然很意外我会请他上来,但马上就配合我,十分开心地上台‚看病‛了。他十分认真地再看了看题目,肯定地告诉我:‚这个病人其实没有生病。‛于是,我故作惊讶地问台下学生:‚张医生诊断得对吗?‛ 台下的方正同学马上站起来说道:‚他诊断得没错,这道题确实没错。‛其他学生也纷纷点头称是。我高兴地说道:‚有了张医生以及这么多的医生一块诊断,确定这个病人确实没问题,我想他应该放心了。谢谢魏医生。‛第三题也和第一题一样,请了一个学生‚看病、治病‛。

最后,做总结时,我对学生说道:‚其实我们在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时难免会出错,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是一名合格的数学医生,及时地找出病因,然后对症下药,避免小病变成大病,也避免下次再生同样的病。当然,是否能及时地发现问题,与我们的检查习惯有关。对于那些没有做错的题目,我们就当作给他免费体检一次吧!同学们,希望大家不仅能做好别人的数学医生,更能做好自己的医生,好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声音响亮,但其中那种坚定而又自信的语气更令我感动。

其实,我只是将该错的题目设臵‚数学医院‛的纠错情境,没想到孩子们表现出如此高的积极性,如此跳跃的思维能力,让我深深为之惊讶和感动。是的,在数学学习中,很多练习枯燥乏味,形式单一,学生们常常有淹没在题海里的感觉,十分被动。即使做对了,也没有太大的成功喜悦感。这时就要求我们教师多注意练习设计的形式,只要形式多样了,有趣了,贴近学生生活了,学生自然就愿意做练习,并能从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学习兴趣也将大大地提高。

教育叙事

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中,出现‚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分数‛对于孩子来讲是刚刚接触的新知识,比较抽象,不容易进行理解,所以要想彻底理解分数的意义是一件不简单的的事。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尽可能将抽象内容转化成形象内容,便于他们理解。在上‚分数初步认识‛这节课时,我通过大量的实物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分母,分子的含义,发现课堂效果还不错。学生都非常感兴趣,积极性也很高。临下课时,我出了一道题:12根小棒,要拿出他的3/4,拿出了多少根?写完后,我想,这道题一定会难住他们的,因为这节课我并没有讲这样的例题。同学们读完题后,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他们邹着眉头,在努力地思考着…… 我们班的张某某,号称‚机灵鬼‛拿起笔在纸上画了起来,不一会,12根木棒画完了,接着又将他们平均分了4份,拿出了其中的3份,数了一数,兴奋的喊到: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一共拿出9根木棒。当时我高兴极了,没有想到真的会有学生做出来。我顺势说:‚张某某同学真聪明,她通过画图方式把这道题解决了,你们该怎么办?‛同学们恍然大悟,纷纷在本上画了起来,不一会我便听到了此起彼伏的回答声:9根 9根…….。黄某某同学在班里是个‚快嘴‛他站起来说,老师,我明白了,一共有12根木棒,平均分成4份后,取出3份,3份就是9根。我兴奋地鼓起了掌,笑着说,老师没有想到你们表现这么好,没讲的题,你们居然做出来了,太让我意外了。老师还想出一道更难一点的题,你们有兴趣吗?学生们兴高采烈地说:‚有‛。于是我写下了这样的一道题:一张正方形的纸,连续对折一次,二次,三次…...,平均得到的份数分别是几份?同学们迅速的撕下一张纸,折成正方形,然后开始对折一次,很快得出了平均份数是2份,又继续对折二次,三次,得出的份数分别是4份,8份,这时,出现了一个问题,由于折纸的次数多,已经没有位臵可折了,可黑板上的题明明写着对折四次,五次……平均分的份数是多少?这下同学们可犯愁了,他们皱着眉头望着我,我只是微笑的看着他们,教室里又一次安静下来,突然,我们班的‚大高个‛周某某兴奋地喊到‚老师,我知道了,对折4次,5次……平均份数分别是16份,32份……同学们吃惊地望着他。

‚32份,那么多,怎么折出来的啊?‛

‚当然不是折出来的,而是找规律找出来的‛,周某某得意的说。‚啊!我也找到规律了,平均份数分别是前一次份数的2倍,‛黄某某高兴地说。

我赶紧不失时机的说:‚同学们,你们太可爱了,你们太聪明了,你们说的非常有道理,这节课,你们上的非常成功,非常完美,你们不但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还运用了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找规律‛,把新旧知识恰到好处的连贯起来,你们不仅可爱,而且有超乎寻常的智慧。你们这节课的表现让老师感到震惊,感到自豪,感到骄傲。老师相信你们在未来遇到难题时有更大的潜力去寻找答案,你们对自己有吗?

‚有‛。同学们洪亮的声音回荡在走廊里。

三年级语文教学叙事 第2篇

许虹

三年级英语是小学生跨入英语王国的第一步,这个时候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好感很重要的,另外他们刚接触英语,会感到新奇有趣,爱英语可能会超过其他学科。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正面引导,不能使孩子们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地开展愉快教学,主要表现为:

一、情绪调动。教师情绪高,学生情绪也会高,教师沮丧,学生也没劲。可见学生的精神状态取决于教师的情绪。所以教师上课时,必须精神饱满,身心投入,充分、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body language(身体语言),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回想起我自己的英语教学,确实是很欠缺这一点,由于都习惯了在大学里面无表情的朗读一大段课文,在教小学时我同样也是很少表情,甚至语调都很少发生变化,这样要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起学生的情绪,谈何容易。知道了这点后,我在以后的英语课堂中尝试愉快教学,不管是读单词还是读句子,都身心投入,尽量让自己的语调活泼起来,欢快起来。实践证明,这点确实很重要,大部分学生的情绪都被我调动起来了。

二、多鼓励学生。大人在工作中也需要领导的鼓励,更何况是未成年的小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即时肯定的表扬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将会逐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产生兴趣。肯定、表扬的方式很多,对于鼓励这一方法,我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对单个回答问题好的学生,我会摸着他的脑袋说“very good”,“it is right”,或者是让全体学生为某个学生答对了问题而集体鼓掌或齐伸拇指,并齐说:“right”,“great” 等。

叙事性散文三步教学模式探究 第3篇

一、创设与文章情感相符的情境, 快速启发学生进入文本

不同作家的作品、同一作家不同背景下创作的作品, 其感情基调是截然不同的, 有的温馨感人, 有的透着淡淡的忧伤, 有的又满含悲愤。这些作品都是作家站在成人的高度创作完成的, 不少学生都缺乏相应的生活和情感体验, 因而找到一把钥匙打开学生进入文本的通道至关重要。因此, 本人觉得创设与文章情感相符的情境, 营造与文本相呼应的情感氛围, 对于快速带领学生进入文本有积极的作用。下面就以《春酒》为例, 讲讲如何创设与文章情感相符的情境, 快速启发学生进入文本。

琦君的《春酒》紧紧地围绕“思乡”“思念母亲”这一情感写事抒情, 呈现出温馨、淡淡忧伤的色彩。可是这种思乡之情对于每天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有些叛逆, 甚至想叛逃家庭生活的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是不能深切地理解和体会的, 因此氛围的营造就尤为重要。上课之前我从网上摘录了一首和文章意境极为相似的小诗, 配上柔美抒情的音乐很深情地给学生泛读了一遍, 再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一些与自己关系特别密切的人, 回想和他分开时候的感受。学生很快就进入了状态, 有的同学表达了对父母的思念, 但更多的是回忆了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温馨日子, 有的甚至因为爷爷刚去世而潸然泪下。所以在这篇文本情境的设置上, 我紧紧扣住思念两字做文章, 而并非从思乡之情入手, 这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截然不同的。这样, 学生的心门打开了, 对文本的深层解读才有一种继续的可能, 否则, 后面对文本的讲解更多的还是教师在唱独角戏, 学生走马观花, 浮光掠影感受, 根本不可能有深层的体验。

随着教学设备的完善, 更多的现代科技手段出现在课堂上,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也越来越多, 但是我想方式再多, 形式再花哨, 无论如何也不能偏离叙事散文本身包含的情感氛围, 否则对学生来说只会是隔靴搔痒, 而不能真正起到快速带领学生走入文本的作用。

二、品味赏析文章优美语言, 引导学生感受文本深层魅力

不管是抒情性散文还是叙事性散文, 文字语言的优美动人是两者共同的特征, 也正是文章的魅力所在。散文的语言优美凝练, 也不只是体现在辞藻的华丽上, 而更在于表情达意、写人状物的高度准确, 所以细细地咀嚼语言的韵味是叙事散文教学不能缺少的一个环节, 这对学生真正领略文本的美感, 感受语言的魅力有直接的作用。

比如, 同样是《春酒》这篇文章, 我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学会找文中的细节描写, 让学生掌握品读、赏析文中细节描写的方法。细节是文章鲜活的花朵, 阅读叙事散文, 只有细细品味文中的细节, 才能充分体味文中的感情, 理解文章的主旨。上课时我就抓住了文中一些对“我”“母亲”“乡邻”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 让学生细细地品味赏析。当然在让学生品析之前我先举一个写批注的例子, 让学生明白我是如何品味的。

我找的是这样一个句子:“我是母亲的代表, 总是一马当先, 不请自到, 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 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我的批注是这样的:“这个细节写出了我当时对喝春酒充满期望而急切的心情, 也写出了当时‘我’很‘馋嘴’、可爱的样子。‘总是’一词写出了我对春酒的期待之情, ‘一马当先’写出了我急切的心情, ‘不请自到’让我感受到了乡人们相处的融洽, ‘肚子吃得鼓鼓的’写出了一个‘馋嘴’的可爱的小女孩子的特别, ‘蜜蜂似的’形象地写出了小女孩子吃得饱饱的样子, 突出了她的可爱。‘捧’字写出了小女孩对吃的东西的喜爱和珍惜。”有了这样的引领和示范, 学生很快找到了赏析的方法, 不管是对重点字词的分析还是对句子感情的把握都八九不离十, 分析得比较到位, 而文本中那些蕴藏在优美语言中的乡情美、质朴美都立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比老师费尽力气告诉学生文章好在哪里、美在哪里效果要好得多。

赏析叙事散文优美语言是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 但肯定也不是唯一的步骤, 赏析文章的语言是为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文本深层魅力做好准备。《春酒》这篇文章通过上一个环节的设置已经将母亲的慈爱善良、童年的我的可爱调皮、乡邻的质朴纯真、故乡的真切曼妙渲染得淋漓尽致, 可是如此真切可爱的故乡此时又在哪里呢?所以在赏析语言之后设置了资料链接, 一是作家琦君的经历介绍, 二是中国台湾作家的故土情结。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 就是希望学生更深层地领略作品的内涵, 理解那种隔江而望, 可望而不可即, 永远也回不去的痛楚和思念, 深入骨髓的思念却又无可奈何的忧伤。有了这些铺垫, 文章最后一句“可是让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让所有的情感都呼之欲出。

三、拓展延伸文本, 寻找切入点模仿写作

拓展延伸文本是很多教师也会设计的一个教学环节, 翻阅很多资料和课例, 我们发现从情节、主题、作家、文体、写作五个角度进行拓展延伸的较多。我个人觉得对于叙事性散文, 写作的借鉴拓展对学生来说效果是最好的。

首先, 教师要进行归纳总结写作手法。像《春酒》这篇文章作者就是运用了很典型的借物抒情的手法,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的是那一份剪不断、割不舍的思念之情, 以及再也回不去的那份无奈之情的表达。有了这样的概念, 再引导学生去思考, 其实在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件信物, 寄托着你对某一个人的一份情感, 或者是亲人、朋友对你的一份深情厚谊。学生在点拨之下很快就明白了, 一碗鸡蛋面、一个蝴蝶结, 只要能够和相关的人联系起来, 都能成为抒发情感的支撑物。学生只要动情, 我手写我心, 肯定能成为佳作。

其次, 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 疏清行文的条理。为何大作家的很多文章优美生动又浅显耐读?我想这与他们对作品结构条理的架设息息相关。像琦君的《春酒》从乡俗入笔, 自然地引出春酒, 又顺理成章地写到了与春酒有关的人和事, 所以虽然叙事的角度繁多, 但是文章行文却丝毫不见凌乱。让学生学会模仿写作, 这也是必须要强调和指明的。

写作训练的拓展模仿可以是片段练习, 也可以是整篇文章的写作。在《春酒》的拓展写作中, 我先是进行了片段的练习, 给学生范读了一段自己写的借物抒情的文字, 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片段练习, 学生有了前面情感的铺垫, 又有了老师很明确的示范, 动笔写作就不似往日一般绞尽脑汁。在片段练习完成的基础上, 第二课时我又找来席慕容的《外婆和鞋》作为范文, 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这种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然后在片段练习的基础上再进行整篇文章的拓展写作, 效果较好。

总之, 对于叙事散文教学, 模式或方法也许还有很多, 重要的是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本人只是结合教学实际做了最粗浅的一点探索, 但我想叙事散文无论怎么教, 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让学生真正走入文本, 感受散文的魅力, 并为学生写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谢富强.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生成[J].学生之友, 2011 (7) .[1]谢富强.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生成[J].学生之友, 2011 (7) .

小叙事三则 第4篇

处子的表情。每日在街头闪烁的处子的笑声。我从学校围墙外经过,想起一个词。它多么昂贵!

八千里外一座博物馆的香气,此时还萦绕着我。上了年纪的才子回到寺庙,当然是高原上深山丛中那些上了深红油漆的大门,去翻一种叫东巴文的经书。那里面的文字本来就是图画,那些图画是故事,等着人来震撼,倾覆。

在世界各个角落飞倦的鸟儿,就飞到这儿来。

一个孩子坐在木盆里,顺水飘过一座古城。他的小手似桨片插在水中,心里游着不经意盯上的一条寸长的鱼儿。

同一时刻,才子伸出手到了经卷的边缘,却忽然止住。要惊起多厚的尘埃呢?要关多少次门?要用多长的耐心追上流水的喧哗?

故事会消失。东巴经上的一系列图画会流传下去。

这是一棵树上的两朵花,可结果,可不结果。结果不羞耻,无果也不贫穷。就像那孩子看不见站在身后的才子,才子却注视着孩子头顶那无所不在的废墟。

现代的流行游戏,太多的叫喊,使那条街沉沉浮浮。孩子猛一回头,会看见什么呢?

木盆里的家族跟着水,要迁往完全不知晓的地方。

更多的才子凭借酒的浮力升到典籍的高度,与咒语平视。他们也许玩忽了生命,比如世世代代的隐居,云雾、风霜、毫光一起丢失。解谜的人,连墓碑都没有留下。

自救者不沉溺。他们是自焚的人。

寺庙

庙不能新。新了就浅,浅了容易没味道。金碧辉煌的大殿给我奢华的印象,俗气。寺庙的一截院墙或一角金檐在几个奇妙的角度间挑起,一阵雾过去,刹那间化成白云……那样的感觉最好。我爱老寺里的房舍,尤其爱那门窗。不知哪朝哪代的匠人用黑漆染了它们,日月如箭,连崖壁都斑驳了,它们依旧排成整齐的小方格。从小方格里望出去,天空变得密密麻麻,却乱中有致。那“致”是隐约的,不可捉摸的,无限宽广而又无所不在的。

老寺的凭证是老树。树身高入云,粗到可以四人合抱。树干常年出没于云雾,始终湿漉漉地长满深绿的青苔。是柔还是刚呢?叶子在高空展开,遮天蔽日。这样高的去处,该是不胜寒了,叶子却不落。古树是长生宝,只有它有资格无视人生的短暂和突然,沉静了一颗心来阅读人世的沧桑。我们已羡慕那树的长寿了,却不知它早已与天地相忘了,彻底无为了,清静了,一瞬与永生已无区别了。我们却经不起那化入无限的大寂寞呵。

寺庙大都建在风景卓绝的地方。你靠近去,只觉凉爽宜人,风声也沁人心脾。林涛如浪声,半天才“哗——”地一下子席卷过去,消失在不可知的草叶丛中。山路用整齐的石板铺过,时间起码在一千年前。石板被岁月磨得光润,有的如玉透明,布底鞋踩上去是没有声音的。在林间的石板路上,或行,或停,或坐,一切听其自然。林间的人胸襟是敞开的,心儿是放飞了的。那么充足的氧气,那么丰盛的风,那么老迈深邃的树林,不受打扰惊动,一刻便是千年。路婉转不可测,忽而无边的竹海自由吟哦,忽而几丛野花微笑无言。山石是自由生长的,可以观,可以枕,可以卧,小的也够你闭目打坐。三四岁或七八岁的时候,我已经学会了在林间漫游。那时候她不寻快乐,因为快乐是满满的,时时刻刻流溢着的,充满全天地和全身心的。她只要动一动,便发现快乐的巨影笼罩着自己,怎么也突围不了。那就是充实了吧?那罩住她的欢乐,一定是自由了?在那种氛围里,是没有惊悸的,灵魂完全张开,风刀霜剑也化成了甘霖……所谓“一”的境界,在辩证法的理智世界里是不成立的。但在童年里,充分自由的生命却登上了“一”,拥有了“一”。只要事物的美,的善,的真,的本来,在儿童那里早已实现过了。

此刻,雾又来了。而我却将千里外的它乡认作了故乡。

雾来时,一切消失。

雾去时,一切显现。

雾却是来去自如,随心所欲的。

实与虚,得与失,尊与卑,洁与污,不过隔一层雾。

雾里雾外,红尘实却不实,佛寺虚但不虚。

赤子的大欢乐已经残缺。恋也好,赌也好,干惊天动地的事也好,都是我们在各施技巧想努力补全那张欢乐的网呵。

庙不能小,太小了让我不敢去依偎。小庙孤,总有凄苦味,我嗅不出它的清香。地方大点,心里踏实些。我们在世上走一遭,不就求个心有着落吗?

角儿

旧时,戏班子里的演员唱红了,成了台柱子,就叫角儿。跟今天的明星差不多。

岷江边上有个小伙子,十七八岁就有了大名声。小伙子不仅有周身本事,而且长得高大,气宇轩昂,尤其一双黑溜溜的豹眼,女人们禁不住那勾魂的煎熬。女人是喜欢背着人做梦的,这小伙子所到之处,皆有女人包围,方方手帕全让伤心泪湿透了。

女人们要动真感情,小伙子却不敢。角儿是百姓的偶像,要是专属了某个人,这角儿就没意思了。唱戏的人嘛,真真假假都可以来,拒绝的人多了,自个儿的傲气就提了上来。女人们也知道没什么指望,半夜醒来自怨自艾一阵,还是巴巴地爱他。

有一次,戏班子来到了一座县城,照样是人山人海。人群中一个辫子特粗又特长的姑娘冒着身败名裂的危险找到后台来,对小伙子说:我要嫁你。小伙子说:你不要这样,我还要红上加红呢。姑娘又说:那我等你,等你唱不动的那天。小伙子淡淡地嘲弄道:那你就等着?后来戏班子就去了别的地方。

新中国成立以后,小伙子就成了省剧院的台柱。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成了封资修的玩意儿,被下放了,就下放到当年的那座县城,在县剧团扫地,还加了顶右派帽子。当时他已过了四十,不让上台,整个人都蔫了。当年的大辫子姑娘一直没结婚,此时就找上门来,让他兑现当年的诺言。这一回,再也推不过,就成了夫妻。

他历来是傲惯了的,现在不让上台,等于抽了他的筋,哪里还有心思亲近她?这些她都不在乎。只是后来,他天天被揪去顶高帽子游街,在批斗会上一跪就是六七个钟头,有时还被打得半死不活的送回来,她却受不了了。就这样,她疯了。可怜他在外面受够了气回到家,一大堆脏衣服泡在盆里,灶是冷的,锅是空的,他的妻子用红纸染了腮和唇,甩着当年那根大辫子,手执一方帕子,独个儿在家里唱戏。夜色涌上来盖住了他们。他先是烧一锅水,给她洗了脸,做些饭菜吃了,再安顿她睡下。等她入了梦乡,他再去搓那一大盆衣服,搓完再端到河边去漂洗。做完这一切,他就紧闭了房门,压腿劈叉下腰,默台词摆姿势,折腾到下半夜。

山不转水转。熬到他过了五十五岁,省里忽然又成立剧院,一纸调令下到这个县来,还请他回去挑大梁。消息一传来,女人们都说:这下子完了,疯女人究竟是配不上他。上头问他有什么要求,他只提了一条:要带老婆的户口。

就这么着,两口子又奔了省城。他照样红得发紫,回到家还得侍候疯子。原来那个县城里的女人们湊在一起就要说起他,有的说该把疯子送精神病院,找个青春姑娘享享福;有的说他有时候也找个相好,却从不带回家去;还有的说,角儿嘛,是专让人着迷了供着的,他等于无妻无后,只有个负担,让人不得不服他的人品。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育叙事优秀 第5篇

第二天,我把她从后面的座位上调到了第一桌,从此这个孩子成了我特殊关注的对象,上课观察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找其座谈、打电话与其家长联系交流。总结出学生的原因如下:

1、上课不听讲。倾听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一种能力。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我曾经做了一次实验,课堂上让学生看黑板,大多数学生抬起来头。提高了声音在说一遍看黑板,还有几个没有反应。大声的叫他的名字,会把他吓一跳,不知干什么?

2、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丢三落四。上学前不检查书包,书本无序排放,用时找不到。上课爱搞小动作,自习课不知道干什么,没主见。胆小,不会的从来不问。

找到了病根就要对症下药,通过几天的努力孩子 有了实质性的变化,孩子的脸上有笑容了,课堂中善于表达了,课下和同学们玩的很开心。成绩也有一定的提高。

三年级叙事作文:有趣的语文课 第6篇

待同学们饶有兴致地读完课文,老师微笑着问:“有谁能为这篇课文取个近似童话的题目。”这让大家更加兴致勃勃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最后定了一个最完美的名字《棕熊智斗马蜂》,接着,老师又给我们带来了让人开心的消息:“把课文改写成童话,再选精品,排课本剧。”同学们怎经得起这接二连三的开心,一个个欢呼雀跃。我在心里暗喜:老师万岁,这课一定会上得非常有趣的。

可不吗,经过激烈的竞争,老师选了我、徐昌锐、陈泽文、刘炎森的作文作课本剧的剧本,我怎按捺得住心中的兴奋和激动,清脆的放学铃声响了,我急忙召集同学们排练。

在排练时,最好笑的是要数棕熊滚下山坡了,我是棕熊,本想用跳或跑来代替滚,谁知同学们硬是要我滚下来,我先是说什么也不愿意,可是我怎经得住同学们的软磨硬泡,再加讽刺取笑,终于答应了。我躺上地上笨拙地滚了起来,真像一个名符其实的棕熊,滚了好一会儿,我以为到了蜂巢的地点,可一看还远着呢,我使劲的滚,可速度还是那么慢,而且越滚越滚不动了,站起身来,衣服脏得像抹布一样,逗得本组的同学捧腹大笑。至今回忆起来,还记忆犹新。经过几日的努力,我们的课本剧表演总算出炉了。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看着前两个组不熟练的表演,我更加信心满满,暗想:这次一等奖十有八九都是我们的了。

到我们组了,开始的表演让同学们看得津津有味,让我心满意足。到了我(棕熊)滚到马蜂巢边撕开蜂巢,蜂管家郑兴悦喊了一声“熊瞎子来了,”就忘词了,但她巧妙地跳过了一大截,我暗自好笑:你这唱的哪一出啊。表演到了最精彩的时候,同学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看着这有趣的场面:一群马蜂蜂拥而上,棕熊任他们叮,任他们咬,最后,棕熊一挥手,让他们呼啦啦一片倒在了地上,棕熊得意洋洋地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还好,这一幕我们演得惟妙惟肖,挽回了刚才尴尬的局面,我们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上一篇:公司员工培训手册下一篇:小学看图作文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