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杂文范文

2024-09-02

鲁迅杂文范文(精选6篇)

鲁迅杂文 第1篇

摘要:鲁迅作为中华民族‚民族魂‛的代表人物,其杂文如匕首、似投枪般的对黑暗的历史、传统、社会和人生进行着破解与嘲弄,他杂文中的讽刺性语言更是把这一点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本文主要从其杂文中所运用的反语、夸张、仿词、比喻等方面来分折其杂文的讽刺艺术。

关键词:杂文,讽刺艺术

鲁迅的杂文取材广阔,形式自由,短小精悍,语言精炼,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其中充满了自贬、俗化、讽刺、仿词等万紫千红的手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中讽刺是其杂文艺术的重要特征,经常与夸张,反语等结合起来,巧妙运用,深刻的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位‚民族魂‛人物为民族解放而上下求索的精神。

南朝梁人刘勰在《文心雕龙〃书记》中说‚刺者,达也,诗人讽刺。《周礼》三刺,事叙相达,若针之通结矣。‛今天我们给它的解释是用艺术的手法对某些错误,弱点进行揭露、批评、攻击,以使大家对这些错误、弱点有更鲜明,深刻,清楚的理解认识。所以说讽刺它是一种手法,而不是文学。它可以是口头讽刺也可是动作讽刺,还可以笔墨讽刺。鲁迅擅长的就是笔墨讽刺,其实讽刺是为了增加语言效果渲染气氛的。鲁迅认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所以它不是‘捏造’,也不是‘诬蔑’;既不是‘揭发隐私’,又不是专记骇人听闻的所谓‘奇闻’或‘怪现状’。‛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又说:‚现在的所谓讽刺作品,大抵倒是写实。非写实决不能成为所谓‘讽刺’;非写实的讽刺即使能有这样那样的东西,也不过是造谣和诬蔑而已‛。鲁迅的杂文以写实为基础,往往抓住现实生活中某一类人或集合并提炼某一集团论调的特点,或勾勒动物形象,或采集社会事件加以概括,进行讽刺。

一、修辞技巧(一)夸张

夸张是将日常生活中‚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但又是常见的事,用于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艺术地写出,有意识地夸张被讽刺对象的某一方面。使其特点格外突出,以达到讽刺的目的。如《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单从标题看,这已经是一种逻辑上的夸张,如何会由这样的前提得出那样奇怪的结论呢?鲁迅自有解释,他说中国女人的脚‚不小则已,小则必求三寸,宁可走不成路,摇摇摆摆。‛可见,中国人并非中庸,‚其实颇不免于过激的‛。这样的推论不能说它没有道理,但从假设到结论的逻辑推理过程却确有夸张的成分,尤其后面得出的‚孔夫子有胃病‛的推论更是让人忍俊不禁。文中还写道:看他的语气是赞成缠足的,事情愈古愈好,所以他一定要考出一味溯古求源的有考据癖的人疯狂运用考据来为复古的程度。如果连‚孟子的母亲是小脚女人‛这样的‚古迹‛也能考出来,那中国的历史不知要被这帮人糟蹋到什么地步了。鲁迅用夸张的手法讽刺了‚考据癖‛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不惜翻出一些不切实际甚至莫须有的证据的行径。

夸张也绝不能离开真实,随意杜撰和夸大其辞。又如《偶》针对国民党以‚施行教育‛为名,整顿茶馆、筹办刊物,而读者灌输所谓‚正当舆论‛而写。国民党的所谓‚正当舆论‛不得人心,失去群众。鲁迅由这件事联想到前清光绪初年,他的家乡绍兴有一个戏班,名叫‚群玉班‛然而名不符实,戏做得非常坏,乡民把这种情况编了一首歌来讽刺:台上群玉班/台下都是散/连忙关届门/两边墙壁都扒塌/连忙扯提牢/只剩下一把馄饨担。骆玉班的戏竟能让观众把两边的墙壁扒塌,最后只剩下一担

馄饨,显然是夸张,这就是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了人们对群玉班的憎恶,堂堂的群玉班竟连一个观众也留不住,以此来讽刺国民党粉饰自己,伪造舆论,却不过是枉费心机。

(二)反语

从表面上看是肯定和赞美,而实际上是否定和讽刺,这种手法往往用来表达憎恨和愤怒的感情。具有强烈的效果。他说:‚我因为自己好作短文,好用反语,每遇辩论,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头一击‛。如《论‚费厄泼辣‛应该缓行》里,‚《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狗照相上,就很有几匹是咱们中国的叭儿狗,这也是一种国光‛。这里的‚国光‛实际上指‚国耻‛。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外,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国粹,显然都是反语。‚《纪念刘和珍君》中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杀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里的‚文明人‛、‚伟大‛、‚伟绩‛、‚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都是反语。杀人者自呜得意,以创建‚伟绩‛、‚武功‛的胜利者而自居,不知道自己脸上都溅有中国人民的血污,真是再颜无耻,可悲,可笑之极!再对三个女子由衷赞扬,崇高评价的同时,对中外反动派则是辛辣的嘲笑,有力的讽刺,表达出对凶残而又卑怯的反动本质的极大轻蔑。表达了‚先子那样悲痛,那样愤激……非有彻底变革,中华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恨透了残酷反动的军阀统治‛的感情思想。‚那些卖国贼‘理论’确比毛泽东先生们高超得多,岂但很多,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高超固然是可佩的,无奈这高超又深为日本侵略所欢迎,然这高超仍不免要从天上掉下来,到地上最不平净的地方去‛。毛泽东先生们的理论在‚地下‛却是中国人民极力拥护的,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求得独立解放的指航明灯;而‚天上‛的理论却是卖国贼的理论,日本侵略者所欢迎,通过‚天上‛,‚地下‛,‚高超‛对那些卖国贼喊捉贼进行讽刺,彻底揭穿了其‚理论‛的本质活画出了一群‚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忠顺奴仆‛的丑恶面目。

(三)比喻

运用比喻进行讽刺,往往比抽象的说理更生动、更鲜明、更深刻。鲁迅善于把握住对象的内在精神,扼其要而传其神。如《看书琐记(三)》中将作家与批评家的关系比喻成厨师与食客关系: ‚厨师做出一味食品来,食客就说话或是好或是歹,厨师如果觉得不公平,可以看看他是否神经病,是否厚舌苔,是否挟夙嫌,是否想赖帐"。批评家们摆出专家的架势,对作家的作品指手画脚、评头品足,说不定他们自身的监赏水平和道德水平就有问题,也许‚挟夙嫌‛,也许‚神经病‛,鲁迅借此取笑了某些批评家吹毛求疵不懂装懂。

类似这样精彩的比喻在他的杂文里俯拾即是,如他把投机文人比喻成‚革命小贩,翻筋斗的小资产阶级作家‛。把谄媚的汉奸比喻成‚媚态的猫‛,‚比主人更厉害的狗‛,‚二丑‛;把利用愚民政策害人民于无形的专制统治者说成‚细腰蜂‛,‚蚊子‛,‚青蝇‛。这些比喻准确深刻,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事物的本质,具有典型的意义,并一度成为当时社会上某类人某种现象的代名词。

《拿来主义》一文深刻地论述了对待外国文化和外国事物应该采取的态度,既是评论精当的文艺论文,又是文辞精彩的议论散文。文章所论述的对待外国文化和外国事物的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作者能在于余字的杂文中进行清楚、准确、深刻的论述,主要就得益于比喻的精彩运用。比如,巧妙的将外来事物以及本国的文化遗产比喻成一座旧宅子,然后通过人们对它的不同态度,形象的说

明了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深刻道理,又比如,以‚鱼翅‛和‚鸦片‛为例,说明了对待外来事物的正确方法;‚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档的吃掉,只不过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会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的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一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这些方法既加强了文章对道理的表述,也显示了作者的联想能力和分析能力。

他的杂文随有政治特点,但往往不是象政治那样全面系统进行论证,而是经常用比喻的方法,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态度,运用比喻进行讽刺,比抽象的说理更鲜明、更生动、更深刻。

(四)仿词

仿词指比照现成的词语,更换其中个别的语素或词,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的修辞格式。在鲁迅的杂文中,这类辞格的使用也比较广泛,例如:《望勿‚纠正‛》中鲁迅说热衷于标点和校正小说的‚汪原放君已经成了古人了‛,后来听胡适说汪还健在,只好改成‚汪原放君未经成了古人了‛。由‚已经‛到‚未经‛的仿造,颇见鲁迅调侃的功力,让人不禁想起马克吐温著名的黑色幽默来。又如: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的绅士们的名言暂且臵之不议不论之列,即使真心人所大叫的公理,在现今的中国,也还不能救助好人,甚至于反而保护坏人。今天看见北京教育部禁止白话的消息,我逆料《语丝》必将有几句感慨,但我实在是无动于衷。我觉得连思想文字。也到处都将窒息几句白话黑话已经没有什么大关系了。‚婆理‛由‚公理‛仿造而来,鲁迅不明说绅士们如何自以为是,损人不利已而是以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将他们卑鄙可笑的丑态揭露出来。‚黑话‛是由‚白话‛仿造而来,鲁迅笼统地说白话黑活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巧妙地表达了鲁迅对文言的反感以及对那些反对白话的复古倒退人的批判和讽刺。此外黑话即是指文言文。黑话词又让人联想到‚流氓盗贼帮会等所使用的秘密的语言‛。文言文原来是和‚黑话‛一样,恐怕那样死钻文章纸堆的人了解这一点后会要瞠目结舌了。

鲁迅杂文中的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果‚遗老‛就有‚遗少‛由‚老头子‛就是‚小头子‛,有‚喜形于色‛还有‚义形于色‛,有‚憨态可掬‛,还有‚平正之状可掬‛,这些仿词放在特定的语境中,达到了讽刺的效果。

二、词汇的选择

鲁迅曾谈到他的小说语言时说:‚采说书而去致其油滑,听闲谈而去其散漫,博取民众的口语而存其比较的大家能懂的字句‛。事实上,不仅小说如此他的杂文也常常采用这样的‚博取‛来达到讽刺的效果。如《暴君的臣民》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暴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死的话‚哎呀‛活的高兴着。‚哎呀‛是人们常用的一个口头语,表示惊愕、叹息、忏悔、伤心等情绪也可表示惊喜、庆幸放心安然等等。此处的‚哎呀‛可指死者死到临头的惊愕,继而叹息,虽包含了大尽的懊丧和怨恨,却已经不明白地死去,呜呼哀哉!活的呢,也许也会对死者来一句‚哎呀‛,但他却是幸灾乐祸的‚高兴着‛。因为事不关已,所以暗暗庆幸。一句‚哎呀‛的口头语的运用,狠狠批判了麻木不仁的民众,他们只愿暴政暴在他人头上,却从未想过要联合起来 推翻它,结果不知何时暴政就暴到自己头上来了。

惯用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经验积累中形成的固定的词或短语,其形成比口头语更凝练也更丰富,极富表现力。如在从《新的‚女将‛》他写道:中国本来喜欢玩把戏,乡下的戏台上往往挂着一

副对……做起戏来……其中的女战士,看客称之为‚女将‛。

‚玩把戏‛和‚女将‛都是惯用语。‚玩把戏‛原指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这个词用在俗语里一般含有故弄玄虚,耍伎俩坑蒙拐骗的意思。如‚这个小瘪三最喜欢玩把戏了‛。而‚女将‛通常用来形容很有能耐的女子,有时则含有贬义,暗指女人不像女人。古时‚玩把戏‛时有了所谓的‚女将‛,现在又出现了新的‚女将‛,他们是上海滩的某些太太小姐们。这些太太小姐们穿着戎装护士服,将他们的图片刊登在上海的一些画刊上,一副保家卫国的打扮。她们虽然看起来像要精忠报国,其实只是装装门面,‚做戏‛罢了。正如旧戏里的‚女将‛一样,‚玩把戏‛而已。鲁迅借此讽刺了上海滩太太小姐们的矫情和做作。

在广泛运用俗语的基础上,鲁迅还善于运用古语词。鲁迅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极为广泛的涉猎和透彻的认识,古代的经史子集逸闻趣事及至诗词典赋、民谣俚语、在他是招之即来,挥洒自如。他在以白话为主的杂文里常常适时插上几句文绉绉的‚子曰诗云‛,往往增强文章的讽刺力量。如《我们现在这样做父亲》里要‚返老还童‛,要‚老复丁‛么?子女便是‚复丁‛,都已独立而且好了。这才是完成了长者的任务。得了人生的慰安。倘若是思想本领,样样照旧,专以‚勃溪‛为业,行辈自豪,那便是自然免不了空虚无聊的苦痛。

‚勃溪‛语出《庄子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溪‛,原始婆婆和媳妇吵架。用‚专以‘勃溪’为业‛描述爱打鸡骂狗的不称职的父母,既显得新奇又很幽默。鲁迅在文中声讨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指出族权父权严重阻碍着社会的发展。他认为父母对子女,‚应该是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而不是‚专以‘勃溪 ’为业‛,限制他们的自由,束缚他们的发展。

此外,鲁迅还善于拿来外国文学的养料,‚别求新声于异邦‛,取材异域。如谈所谓‚大内档案‛写道:所以他被弄成夹广告的sandwich,是常有的事,因为他老实到像火腿一般。蒋先生是例外,我看并非遗老,只因为sandwich一点,所以受了罗振玉辈的骗了。

‚Sandwich‛和火腿是西方流行的食物。Sandwich是用两块面包一夹,中间添一些蔬菜黄油之类的佐料,看上去又鲜艳丰富。火腿则是一根一根面粉加肉的‚直肠子‛,没有什么花样。鲁迅说王国维‚老实到像火腿一般,‛即指他的秉性像火腿一样耿直而纯粹,王国维对‚国家‛的崇敬和爱护正好抬高了‚大内档案‛的身价,罗振后来把它们卖给日本人时自然可以多赚一笔。这样一来,王国维不就成了夹广告的Sandwich了么?蒋彝潜先生是个例外,对古典文化教育的维护还没有到那种偏执的程度,只因为Sandwich一点,所以受了罗振玉辈的骗。罗振玉要把‚大内档案‛卖给日本,当然说它们是宝贝了。

三、语法的活用

鲁迅不仅能将平淡简单的词和语素用讽刺效果来对于有些词语则并不变更词的构成语素,而是将它的语法功能变换移位,或是将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调度一下,产生讽刺的效果。如当时外国文学被广泛地引入中国,可是有些译者不考虑文化背景的差异和中文表达的习惯,只是单纯地根据字面进行翻译,甚至闹出将‚银河(milky road)译成‚牛奶路‛的笑话,鲁迅因此写道:中马同是哺乳动物,为了要‚顺‛固然混用一回也无关紧要,但究竟马是厅蹄类,牛是偶蹄类,有些不同,还是分别不好,不多‚出到最后的一册‛的时候,偏来‚牛‛一下子的。

文中将名词活用为动词,即影射了这件事,讥笑赵景深译出‚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来。在句

式上,鲁迅善于借鉴西方。他常使用‚欧化语体‛,采用语意和语调的转折,使行文起伏跌宕,盘枝错节,逻辑层次清晰,论辩的讽刺性大大的加强。有时鲁迅喜欢带上‚狗尾巴‛,在将道理和自己的态度阐述之后。如:和尚本应该念经,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么相干呢?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其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吧,那简直是一定的。

说法海‚怀着嫉妒‛,先是用‚大约‛,在后面加上‚那简直是一定的‛,加重了对法海的多管闲事的诅咒,又让人读来峰回路转,更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鲁迅杂文是中国当时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记录了从新文化运动到1936年以来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是一部生动形象的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史、心灵变化史、一部认识当时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同时是鲁迅思想的直接表现,包含着他丰富的人生感悟和社会经验,他在杂文中对国民性的批判常常比他的小说更直接、更尖锐、更透彻。因此,鲁迅杂文是了解鲁迅思想、鲁迅小说等其他作品最好的参考资料。总而言之,鲁迅的杂在对敌人或有害事物揭露、批评、抨击时常常采用让人感到痛快淋漓的讽刺手法,从而使他的杂文更具有了强烈的战斗力和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1—7卷).北京.第5版.北京文学出版社,1973年 [2] 黄伯荣等.现代汉语.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3] 张学军等.鲁迅的讽刺艺术.第2版.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 [4] 蒋绥之.鲁迅杂文辞典.第4版.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 [5] 钱理群.走近当代的鲁迅.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纵观鲁迅的杂文,是新民主主义时期有力的思想武器,它‚是感应的神精,是攻守的手足‛,‚对于新的事物,则竭力加以排击‛,‚鲁迅处在黑暗势力统治下面,没有言语自由,所以用冷嘲热讽的杂文形式作战。‛鲁迅的杂文已达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峰,其讽刺艺术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鲁迅的杂文取材广阔,形式自由;短小精悍,语言精炼,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中讽刺是其杂文艺术的重要特征,经常与夸张、反语、幽默等结合起来,巧妙运用,使之表达深刻的道理和高度的思想内容。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一是夸张。‚甚至于夸张,却确是‘讽刺的本领‛它把日常生活中‚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但又是‚常见的,平时谁都不以为奇的‛人或事,‚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艺术地写出某一群人的真实来,有意识地夸张被讽刺对象的某一方面,使其特点格外突出,以达到讽刺的目的。夸张绝不能离开真实,随意杜撰和夸大其辞。例如《偶成》针对国民党以‚施行教育‛为名,整顿茶馆,筹办刊物,向读者灌输所谓‚正当舆论‛而写。国民党的所谓‚正当舆论‛不得人心,失去群众。鲁迅由这件事联想到前清光绪初年,他的家乡绍兴有一个戏班,名叫‚群玉班‛,然而名不符实,戏做得非常坏,乡民把这种情况编了一首歌来讽刺:台上群玉班/台下都走散/连忙关届门/两边墙壁都扒塌/连忙扯得牢/只乘下一把馄饨担。群玉班的戏竟能让观众把两边的墙壁扒塌,最后只乘下一担馄饨,显然是夸张,这就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了人们对群玉班的憎恶,堂堂的群玉班竟连一个观众也留不住,以此来讽刺国民党粉饰自己,伪造舆论,却不过是枉费心机。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二是用反语。从表面上看是肯定和赞美,而实际上是否定和讽刺,这种手

法往往用来表达憎恨和愤怒的感情,具有强烈的效果。他说:‚我因为自己好作短文,好用反语,每遇辩论,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头一击‛。如《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狗照相上,就很有几匹是咱们中国的叭儿狗,这也是一种国光。‛这里的‚国光‛实际上指‚国耻‛。‚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国粹所在,妙不可言。‛这里用桃花之艳,乳酪之美来形容国粹,显然都是反语。《纪念刘和珍君》中‚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里的‚文明人‛、‚伟大‛、‚伟绩‛、‚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都是反语。杀人者自鸣得意,以创建了‚伟绩‛、‚武功‛的胜利者而自居,不知道自己脸上都溅有中国人民的血污,真是厚颜无耻,可悲、可笑之极!再对三个女子由衷赞扬、崇高评价的同时,‚对中外反动派,则是辛辣的嘲笑,有力的讽刺,表达出对他凶残而又卑怯的反动本质的极大轻蔑。‛表达了‚先生那样悲痛,那样愤激……非有彻底巨大变革,中华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恨透了残酷反动的军阀统治‛的感情思想。‚你们的‘理论’确比毛泽东先生们高超得多,岂但很多,简直一个再天上,一个再地下。但高超固然是可敬佩的,无奈这高超又深为日本侵略者所欢迎,然这高超仍不免要从天上掉下来,掸到地上最不平净的地方去。‛毛泽东先生们的理论在‚地下‛却是中国人民极力拥护的,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求得独立、解放的只航明灯;而托派分子‚天上‛的理论却是卖国贼的理论,日本侵略者所欢迎,通过‚天上‛、‚地下‛、‚高超‛对托派进行讽刺,彻底揭穿了其‚理论‛的本质,活画出了一群‚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忠顺的奴仆‛的丑恶面目。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三是比喻。他的杂文虽有政治的特点,单往往不是象政治那样全面系统地进行论证,而是经常用比喻的方法,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态度,运用比喻进行讽刺,比抽象的说理更鲜明、更生动、更深刻。在鲁迅的杂文里,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媚态的猫‛、‚比主人更厉害的狗‛、‚虽然是狗,有很象猫,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惟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脸来‛的叭儿狗,‚耸身一摇,将水点撒得人们一身一脸‛的落水狗,‚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饿得精疲‛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吸人血要先哼哼地一发通议论的蚊子‛、‚嗡嗡地闹大半天,停下来也不过舐一点油汗,又总喜欢一律扯上一点蝇头‛的苍蝇,‚脖子挂着一个小铃铎,作为知识阶级的徽章‛的山羊等。用这些动物来比喻那些‚坏种‛、‚屠杀者‛、洋奴买办、正人郡子、帮闲文人、自由人、文坛魂魅、政治流氓、文化特务、社会渣子、小资产阶级等,比喻生动、恰当、形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讽刺意味,加强了理论的说明能力。在《一点比喻》指出一伙买办资产阶层的人所谓的‚指导‛‚青年‛,不过是象走在羊群里的山羊一样,脖子上挂着一个代表知识阶级微章的小铃铎,力图将青年引向死路。还辛辣地讽刺了统治阶级的上统社会的‚风习‛,好象豪猪一样,彼此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对人民则总是进攻的。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四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即用对方的话来攻击对方,找出对方相矛盾的说法和行为来讽刺对方。如:《逃的辩护》中说道学生请愿时,‚到得首都,顿首请愿,却不料‘为反动派所利用’,许多头部恰巧‘碰’在刺刀和枪柄上,有的竟‘自行失足落水’而死了‛。鲁迅把反动派的造谣污篾之词拿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发挥了极为强烈的效果。再如,《学生和玉佛》摘引了《申报》的两则电讯:一则是北平玉佛南运,一则是不准北平学生逃难,为什麽呢?就是因为‚所

嗟非玉佛,不值一文钱‛,这就讽刺了国民党反动派既要趁国难之机打发横财,还要保持骗人的面子。由于敌人的虚伪的尊严被撕破,假装的正经被揭穿,所以发挥了巨大得力量。还如‚英国有许多先前的文章不流传,我想这是总会有的,但竟没有想到她们的消灭乃因为不写永久不变的人性。现在既然知道了这一层,却更不了解她们既已消灭,现在的教授何以看见,却居然都断定他们所写的都不是永久不变的人性了‛上海的教授们武断地认为历史上一些文学消灭了,是因为没有写‚永久不变的人性‛。鲁迅抓住了他们的信口开河,追问:‚它们既已消灭,现在的教授何以看见‛——‚这真是所谓‘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一针见血,揭穿了其理论的荒唐可笑。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五是讽刺往往和幽默连在一起。不过幽默指的是一种轻松的讽刺,也就是用诙谐有趣、含蓄有力的语言进行批评。如:《登错的文章》指出印给少年们看的刊物上往往有描写岳飞呀,文天祥呀的故事,‚不过这两位,却可以励现任的文官武将,愧前任的降将逃官,我疑心那些故事是为办给大人老爷们看的刊物而写的文字,不知怎麽一来,却错登在少年读物上了,要不然,作者是决不至于如此低能的。‛这段话讽刺了国民党反动派言行不一的丑态,对他们出卖祖国、屈膝投降的罪行进行了猛烈的鞭笞,而写得却非常幽默。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还表现在其语言上面。他的杂文篇幅往往比较短小,但分析问题透彻,容量很大。特别是在语言上尖锐泼辣、准确优美、含蓄有力,形成了独特的语言特色。‚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狗主人的意旨或使嗾,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相骂声中失土地,相骂声中捐铜钱;失了土地捐过钱,喊声骂声也寂然。文的牙齿痛,武的上温泉,后来知道谁也不是岳飞或秦桧,声明解释前嫌,大家都是好东西,终于聚首一堂来吸雪茄烟 ‛比喻生动,语言辛辣精炼,深刻有力。

纵观鲁迅的杂文,是新民主主义时期有力的思想武器,它‚是感应的神精,是攻守的手足‛,‚对于新的事物,则竭力加以排击‛,‚鲁迅处在黑暗势力统治下面,没有言语自由,所以用冷嘲热讽的杂文形式作战。‛鲁迅的杂文已达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峰,其讽刺艺术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教学目标:1.学会从文章中寻找专题小论文写作的角度。2.学习运用材料分析论述观点的方法。3.指导学生在阅读写作中体会作者博大情怀。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运用材料分析论述观点的方法。

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之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郁达夫《怀鲁迅》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毛泽东

鲁迅作为中华民族‚民族魂‛的代表人物,我们需要阅读他的诗文,走近他,感受一代伟人身上所体现出的的为民族解放而上下求索的精神。

1.阅读教材提供的精读课文,感受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国民性等等问题的冷静思考,感知鲁迅先生对青年的深沉大爱,领悟先生从事文学创作所报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精读课文,结合以前学生学过的鲁迅其他作品,体会鲁迅杂文像匕首像投枪的犀利风格,以及鲁迅的讽刺艺术。

3.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鲁迅先生对历史、对传统、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和思考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现实问题。

即使青春是一枝娇艳的花,但我明白,一枝独放永远不是春天,自贬,俗化,鲁迅,杂文,讽刺,修辞,诗学,分析,春天该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即使青春是一株大地伟岸的树,但我明白,一株独秀永远不是挺拔,成行成排的林木,才是遮风挡沙的绿色长城。即使青春是一叶大海孤高的帆,但我明白,自贬,俗化,鲁迅,杂文,讽刺,修辞,诗学,分析,一叶孤帆很难远航,千帆竞发才是大海的壮观。

在出于对不诚实(虚伪)的无热爱(憎恨)与无不是轻视(尊敬)(轻视),鲁迅无偶尔(常常)表现出对于‚无臭名(美名)‛的不是吸引(排斥)与逆反心理,因而不间或(时常)不无意(有意)地向凡俗化的价值取向偏斜,在文章对自我形象进行无抬高(贬低)化与低俗化的处理,并在此基础上,以反诗意、低俗化的方式对伪道德、伪审美进行嘲弄与破解。

鲁迅杂文 第2篇

鲁迅先生是个笔锋尖锐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在其大量的文学作品当中,读者时常感受其“痛心疾首”的言论,呼唤麻木不仁的愚昧国民能早日清醒。最直接讽刺当时落后封建的社会现状的莫过于鲁迅的杂文。《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热风》《坟》《二心集》《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等杂文集均能体现鲁迅“哀国人不幸,怒国人不争”的思想。而《鲁迅杂文选》则把其中多部杂文集中的名篇收录其中,以一百余篇的别具一格的文章反映鲁迅民初时期的思想革命论调。

鲁迅的杂文自我中学就被收录到语文教材中,此番重温《鲁迅杂文选》,依然感受到隐藏在鲁迅笔锋下的一腔热血。在书中,我还发现鲁迅不仅仅是文学家和思想家,他还很会演讲,曾到上海、香港等地给知识分子分享个人见解。

鲁迅的杂文都贯穿着“哀”和“怒”两种基本精神,而笔调大多以讽刺为主。事实上,鲁迅为人幽默,洞察力强,谦虚待人。如书中《论“他妈的!”》《论睁了眼看》两文,观点敏感,语言辛辣,但更显示出作者的机智幽默,并且直穿“敌人”的“死穴”。《论“他妈的!”》一文中鲁迅把国人常说的脏话提升为“国骂”,然后引用俄国的类似情况来加以对比,指出发明这一句话的人物“确实算一个天才,然而是个卑劣的天才”。人们不能蔑弃扫荡我的余泽和旧荫,而硬要去做别人的祖宗,无论如何,总是卑劣的事。鲁迅指出:“中国人至今还有无数„等‟,还是倚仗祖宗。倘不改造,即永远有无声的或有声的„国骂‟。”这恰恰道出了文章的写作目的。

《论睁了眼看》一文,作者点出中国人丑陋的一面——懦弱,这也是其小说中经常反映的国人的一种劣根性。文中写道:“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文章的题眼为“睁了眼看”,实际上讽刺的是我们缺乏勇气不敢正视前方。刚开始我以为作者又把政治拉上了,但看完全文才发现文章所批判的是中国文艺,尤其是封建性质的。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

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鲁迅大力提倡白话文而批判文言文,他认为中国文学在当时唯一的出路就是语言的变革。关于文艺如何发展,作者曾到香港、上海进行深刻而精彩的演讲。《无声的中国》是鲁迅于1927年2月16日在香港青年会讲。读罢其演说词,大受启发。里面说到当时提倡文学革命,其实就是文学革新,本该平和进行却有不少人反动。假如现在我们还说着古代的话,说着大家不明白的话,已经弄得像一盘散沙,痛痒不相关了。于是,鲁迅主张青年们“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如此鲜明的观点在演讲中确实能扣人心弦,但以辩证的角度来看,我跟作者不同的是,古文不必全盘否定,它的存在也代表了过去的历史价值。所以,抱着古文而死掉,舍掉古文而生存这一说法我不敢苟同,但不得不佩服鲁先生坚定的立场。而尤其引起我共鸣的是,他提出我们要说些较真的话,发出较真的声音,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

刚才说到鲁迅关注中国文艺的道路,而在他于上海暨南大学发表的演讲《文艺与政治的歧途》当中,更是独到而尖锐地探讨政治如何“破坏”文艺的问题。政治想维系社会现状使文艺统一,文艺催促社会进化使他渐渐分离;文艺虽使社会分裂,但是社会这样才能进步起来。这既符合不能固步自封的道理,又吻合了马克思哲学的原理。作者强调文艺和人一样,不能安于现状,否则就是“挨打”。这种怒气,浸透在演说词里,丝丝入扣,“怒国人不争”,这就是鲁迅一贯的观点。

“文艺催促旧的渐渐消灭的也是革命(旧的消灭,新的才能产生),而文学家的命运并不因自己参加过革命而有一样改变,还是处处碰钉子”。中国碰钉子、碰壁的人太少,仅靠鲁迅一人去“碰”,还是不能碰出什么气势。但这个“碰”,意味着我们不乏先见者。

知识和强有力是冲突的,不能并立的;强有力不许人民有自由思想,因为这会使能力分散。《关于知识阶级》的演讲里,鲁迅的语气分明温和了,转而利用巧妙论证法道破知识阶级能否存在的问题。鲁迅自嘲:“有一班从外国留学回来,自称知识阶级,以为中国没有他们就要灭亡的,却不在我所论之内,像这样的知识阶级,我还不知道是些什么东西呢。”一巴掌拍向所谓的知识阶级,看来鲁迅的哀愁已达到悲壮的程度了。

因为中国人陋习不少,鲁迅认为这是个要不得的习惯。常言道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倘若“习惯”停留在不思进取的思想上,便要不得。《习惯与改革》一文,作者主张给“体质和精神都已硬化了的人民”进行一点改革。但改革就必须革新,而不是复古,这点与作者“摒弃古文”的思想是一致的。最终,此文同样成为讽刺封建愚昧的刀具,剖开停留在“习惯”或大喊未来而依旧怠慢的革新的事实。仅大叫未来的光明,其实也是欺骗怠慢的自己和怠慢听众的,至少我这么认为。

如此看来,鲁迅的杂文无不外乎是论述政治落后和文艺需要革新,只不过形式上稍有不同而已。对于一个弃医从文的意欲救治国人愚昧思想的文学大家,其一哀一怒的慨叹和激愤始终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就算说到家庭这个原本带着“和”的气息的概念,鲁迅先生并没有强调家庭对人的一种正面影响。活在当时的社会,民不聊生,处于抗战的前夕,家庭在中国来说是个可贵的概念。《家庭为中国之基本》里,作者还是老调子地讽刺现状,抨击社会,鞭策有良知的人。“家是我们的生处,也是我们的死所”这句结语恐怕是暗含不少读者的潜意识。在国人赌牌九,吸大麻,吃喝玩乐嫖吹赌时,鲁迅并不能以一己之力改变些什么。他能做的,就是玩文字游戏,在《南腔北调集》里揭露部分丑陋的国人的面目,求的是他们能痛改前非,做个清醒的人。每一篇文章的内核都不外乎“先哀后怒”,结合社会,提倡改革。从这个角度看,鲁迅也称得上是半个革命家。

“文人学士究竟比不识字的奴才聪明,党国究竟比贾府高明,现状究竟比乾隆时候光明:三明主义”。读懂鲁迅的文字,不难,但要读透,恐怕不是件易事。每看此诸如形象的讽喻时,我都深受教育。的确,他的目光超出了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他是个前卫的先锋实验者。

哀国人不幸,就如鲁迅笔下的阿Q一样,窘迫潦倒,却无计可施。有时,不幸是自找的麻烦而非恶势力造成的,关键是心态问题,但作者最感悲哀的莫过于国人心态摆不正。他揭露了无数次丑,如《二丑艺术》一文里,鲁迅把国人的丑比喻成二花脸艺术——身份比小丑高,而性格比小丑坏。如此彻底的尖锐的讽刺,无非也是打自己人屁股,让自己人反省。

近来一部电影作品《孔子》引起轰动,倒不是电影多么优秀,而是电影开创中国电影业首例公关危机。面对狂潮般的争议声和是是非非,甚至再次出现世人对国学、孔子的重新审视和研究。孔子是文圣,但要还原在银幕上恐怕难上加难。几十年前就连鲁迅也讨论过孔子这一形象在大众心里其实“地位不高,甚至陌生”,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其实已被误读不少,鲁迅认为一般民众对于他是恭谨的但不亲密,因为太远了。倒有那么一些“愚民”,主张“复古”“尊孔”,而儒家思想作为古代文化,是否应全盘继承或抛弃,值得我们深思。鲁迅的文章恰好给了我们深思和反思的空间。

这注定鲁迅不会受多数人追捧。“毒辣”的文字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可是中国又有多少个能像他一样说真心话写真心文的人呢?因此,《鲁迅杂文选》一书是那些追求革新的人的必看之书。感受当年的死寂,或许会看见死寂中乍现光芒。那是有良知有思想有智慧的人拯救新中国而发出的信号。

论鲁迅杂文的艺术特性 第3篇

鲁迅的杂文把普通生活中那些常见的、平凡的人或事, 用很精炼的或者有些夸张的语言来表现, 从而把要讽刺的对象加以夸大, 使讽刺的对象的特点能够更加突出, 从而达到讽刺的目的。但鲁迅对讽刺对象的夸大从来不脱离现实, 因为中国几千年来用的一直是繁体文字, 繁体文字因为很难, 所以大部分普通民众整天忙于生计根本不能学会, 更不能在生活中使用。作者在这里夸大了繁体文字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用“无声的中国”来形容, 使其讽刺更深刻, 使文字所产生的影响更突出且又不偏离实际。

鲁迅的杂文从表面上看是对其讽刺对象的肯定和赞美, 但实际上作者的目的是为了对其进行否定和讽刺。

这种艺术手法往往是用来表达作者憎恨和愤怒的情感, 并且具有更加强烈的效果。例如:《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狗照相上, 就很有几匹是咱们中国的叭儿狗, 这也是一种国光。”这里的“国光”实际上指“国耻”。“即使无名肿毒, 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 也便红肿之处, 艳若桃花;溃烂之时, 美如乳酪。国粹所在, 妙不可言。”这里用桃花之艳, 乳酪之美来形容国粹, 显然都是反语。《纪念刘和珍君》中“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 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 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工, 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里的“文明人”、“伟大”、“伟绩”、“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都是反语。

二、恰到好处运用多种修辞格的讽刺

鲁迅的杂文虽然有政治色彩, 但却不进行系统的论证, 而是常用比喻的手法, 不是直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而是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态度。运用比喻的手法进行讽刺比那些枯燥的凭空的讽刺更鲜明和深刻。例如:《我观北大》中, “派”这个词本来是指拉帮结派, 在中国当时人们的思想里是个很不好的词, 但是当时的民国政府为了打击迫害那些当时的进步人士, 就是用派这个词语来进行定罪的。作者把北大比喻成为一个派别, 是因为当时北大的校长蔡元培先生当时进行了很多改革, 把北大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了下去, 发扬了北大同当时的黑暗势力抗争的革命精神。北大派的人们拥有共同的理想。他们能够共同坚守自己的阵地, 一起同当时的黑暗的民国政府斗争。虽然当时的政府中断了对北大的经费支持, 但是北大的精神一直继承了下去。作者就是把北大比喻成了一个派, 对当时政府的黑暗统治给予了深刻的批判, 使当时的政府黯然失色。

三、以夷制夷的讽刺

鲁迅的杂文常用对方的话来攻击对方, 通过发现对方说法中那些自相矛盾的说法和行为来进行讽刺。例如:《“友邦惊诧”论》中正文部分, 作者针对敌人的论点进行了讽刺。作者抓住了敌人的要害, 用确凿的事实, 一点点地进行驳斥。鲁迅先生把事实阐明以后, 引出了敌人的谬论, 把这个谬论作为靶子进行批评。作者先剖析了“友邦惊诧”的实质, 然后再揭露国民党的反动意图以及所谓的“友邦”和“党国”相互勾结, 镇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行动。作品把敌人的观点批驳得体无完肤, 具有很强的战斗性。同时作者带有很强的爱憎感, 讽刺很具有针对性。

四、不失幽默的讽刺

鲁迅的杂文的讽刺往往和幽默连在一起。不过幽默指的是一种轻松的讽刺, 也就是用诙谐有趣、含蓄有力的语言进行批评和讽刺。如:《登错的文章》指出印给少年们看的刊物上往往有描写岳飞呀, 文天祥的故事, “不过这两位, 却可以励现任的文官武将, 愧前任的降将逃官, 我疑心那些故事是为办给大人老爷们看的刊物而写的文字, 不知为什么一来, 却错登在少年读物上了, 要不然, 作者是决不至于如此低能的。”这段话讽刺了国民党反动派言行不一的丑态, 对他们出卖祖国、屈膝投降的罪行进行了猛烈的鞭笞, 而写得却非常幽默。

综上所述, 作为思想家的鲁迅, 杂文是他最得心应手的武器, 他对这种文体确实有某种程度的偏爱。他认定杂文是“和人生有关”的一项“严肃的工作”, 因为有人需要, 也“有人憎恶”。因此, 鲁迅的杂文巨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不仅撕去了旧社会的假面, 展现出光怪陆离的人生百态, 还总结了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 提供了返观历史的一部“信史”, 同时, 它还着力于对作为民族心理特征的国民性的解剖, 不能不说鲁迅杂文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的伟大。

参考文献

[1]张秀枫:《鲁迅杂文精编》,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年。

[2]黄修已:《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7年。

[3]鲁迅:《鲁迅杂文全集》,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4年。

鲁迅杂文读法举隅 第4篇

体察类型

鲁迅杂文材料来源特别广泛,小到蚊子,大到坦克,近至友邦,远及德国,寻常如吆喝,粗俗如国骂,都信手拈来,嬉笑怒骂,著成文章。鲁迅认为要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所以他总是寥寥几笔,就使被画者神情毕肖。

我们试看鲁迅的《夏三虫》。

文章开篇谈到夏天将近会出现三种虫子——跳蚤、蚊子、苍蝇。接着笔锋一转,突然提出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假如有谁提出一个问题,问我三者之中,最爱什么,而且非爱一个不可,又不准像‘青年必读书’那样的缴白卷的。我便只得回答道:跳蚤。”这个问题问得很莫名其妙,跳蚤、蚊子、苍蝇是谁都讨厌的东西,现在却逼着你非得喜欢一个,那味道恐怕不太好受吧?读者正思忖着为什么会问这么个古怪的问题,鲁迅已经不动声色地给出答案:跳蚤。现在更奇特了,问题已经如此离奇,答案就更加离奇。我们且看鲁迅如何道来:

跳蚤的来吮血,虽然可恶,而一声不响地就是一口,何等直截爽快。蚊子便不然了,一针叮进皮肤,自然还可以算得有点彻底的,但当未叮之前,要哼哼地发一篇大议论,却使人觉得讨厌。如果所哼的是在说明人血应该给它充饥的理由,那可更其讨厌了,幸而我不懂。

跳蚤吮血绝不拖泥带水,长痛不如短痛,虽然可恶但是人们也就认了。蚊子偏要在叮人之前,唧唧歪歪哼半天,发表长篇大论,为自己的吮血找理由。大家听鲁迅这么一说,确实是这个理,蚊子太讨厌了,吵得人心烦。且慢,大家是否注意到,鲁迅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悄悄糅进了他个人对社会的独特看法?蚊子的哼哼,在鲁迅看来是在发表议论,这个比喻看似无理,其实绝妙,社会上不是有很多这样的吮血者吗?吮了血还要振振有词,为自己的吮血辩护,认为吮血害人天经地义,一副虚伪、狡诈的面孔。鲁迅抓住了蚊子吮血和哼哼叫的特点,赋予了动物以人性。接着鲁迅又谈到苍蝇污染美好、干净的东西,画出它的不道德。读到这里,读者其实已经完全接受了鲁迅的观点,因为他唤起了我们的共同感受:蚊子、苍蝇和跳蚤象征了社会生活中的三种人。人类世界与动物世界又何其相似乃尔。鲁迅在《半夏小集》里面也说过类似的话,宁愿将自己的血肉喂狮虎鹰隼,也绝不给癞皮狗们吃一点。养胖一群癞皮狗,只会乱钻乱叫,多么讨厌!

蚊子、苍蝇、跳蚤、癞皮狗在鲁迅的笔下,就成为类型人物。鲁迅就是这样,将一鼻、一嘴、一毛合起来构成一个全体的形象,像他自己说的:“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

鲁迅用杂文勾勒出社会生活中的形形色色的类型形象:媚态的猫,好发议论的蚊子,貌似公允的巴儿狗,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麻痹人神经的细腰蜂,引导群羊走向屠场的山羊;高等华人,洋场恶少,帮闲文人,才子加流氓,精神资本家,翻筋斗的小资产阶级,拔着头发要离开地球的第三种人,名利双收的捐班文人;投机的革命小贩,一觉醒来便成为无产阶级的左派作家,以鸣鞭为业绩的奴隶总管:往来主奴之界的西崽,小骂大帮忙的二丑,爱占小便宜的揩油者。他们一道构成了现代人物画廊,是我们认识现代社会的重要坐标。形象就是思想,他们已经超越了文学,进入思想史的领域。

感悟诗情

中国人对鲁迅的句子往往张口就来——“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读来让人正气凛然;“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读来令人低回不已;“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读来使人信心倍增。鲁迅的语言,总使人热血沸腾,回味无穷。

鲁迅的杂文不仅是匕首、投枪,更是一首首诗。无论谈古论今,指东打西,点评时政,他都写得趣味盎然,引人入胜,诗意犹如音符在字里行间涌动。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要进入鲁迅的杂文世界,我们必须细心感悟作品洋溢出的诗情。

在《病后杂谈》中,鲁迅娓娓道来。他谈到才子们养病,希望秋天薄暮,吐半口血,两个侍儿扶着,恹恹地到阶前去看秋海棠。鲁迅忍不住调侃道:“‘吐半口血’,就有很大的道理。才子本来多病,但要‘多’,就不能重,假使一吐就是一碗或几升,一个人的血,能有几回好吐呢?过不几天,就雅不下去了。”写出了雅人的做作与卖弄,吐半口血不过是撒撒娇、顾影自怜的手段罢了。

从才子养病,鲁迅又谈到自己的病情,每晚发热,一礼拜不肯好。医生给他抽血,怀疑他得了伤寒病,然而没有。“注意的听肺,平常:听心,上等。这似乎很使他为难。我说,也许是疲劳罢;他也不甚反对,只是沉吟着说,但是疲劳的发热,还应该低一点。”这里有鲁迅的自嘲,也有对医生的揶揄。读者在幽默中,又能感到淡淡的哀愁。寻常事物经鲁迅的笔一点染,立刻点石成金,焕发出浓郁的诗意。

病中读书未尝不是一件雅事。鲁迅翻起《世说新语》来,读到阮籍求为步兵校尉,陶渊明教官田种秫,都只为了美酒,算是文人豪放潇洒的雅事。笔锋一顿,鲁迅却谈起“俗”来,他说道: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渊明的好句,但我们在上海学起来可就难了。没有南山,我们还可以改作“悠然见洋房”或“悠然见烟囱”的,然而要租一所院子里有点竹篱,可以种菊的房子,租钱就每月总得一百两,水电在外;巡捕捐按房租百分之十四,每月十四两。单是这两项,每月就是一百十四两,每两作一元四角算,等于一百五十九元六。近来的文稿又不值钱,每千字最低的只有四五角,因为是学陶渊明的雅人的稿子,现在算他每千字三大元罢,但标点,洋文,空白除外。那么,单单为了采菊,他就得每月译作净五万三千二百字。吃饭呢?要另外想法子生发,否则,他只好“饥来驱我去,不知竞何之”了。“雅”要地位,也要钱,古今并不两样的。

nlc202309041948

读者看到“悠然见烟囱”的句子,自当流露会心的微笑。后面作者竟然算起一笔细致的经济账:房租啊,水电啊,纳税啊,吃饭啊,似乎是大杀风景,以“俗”杀“雅”,实际上却用铁的数字,剥去了所谓雅人的外衣。假如没有地位和金钱,无论如何是“雅”不起来的。鲁迅以诗的语言,揭示出文学与阶级性的问题。自然,文章的诗意并不“空灵”,却显得深沉隽永,启人深思。

这是诗的语言。鲁迅晚年的杂文,已将逻辑论证完全融化在诗情中。鲁迅的音容笑貌,他的烟味,他的体温,似乎从读者面前流淌而过。

品味幽默

据说现在学生当中流传着一句语文学习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由于政治的需要,鲁迅的形象一直以来被塑造得高大庄严,像杜甫一样不苟言笑,忧国忧民,给人沉重的感觉。

实际上,鲁迅无论是在私下场合还是在杂文中,都时刻流露自己的幽默天性。鲁迅儿子海婴问:“爸爸可以吃吗?”鲁迅答曰:“可以的,不过还是不吃的好吧。”让我们看到鲁迅的风趣。萧伯纳恭维鲁迅:“都说你是中国的高尔基,但我觉得你比高尔基漂亮。”鲁迅当仁不让,说道:“我老了会更漂亮!”让我们看到老先生的可爱。

在鲁迅看来,幽默不同于滑稽,而更接近于讽刺:幽默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是释愤抒情的工具。他发现了生活中的一幕幕喜剧,于是将那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让我们看到伪装的面纱。在嬉笑怒骂之间,读者不知不觉领会了生活的真谛。

幽默来源于鲁迅敏锐的观察力。在《论讽刺》里鲁迅有这样一段白描:

“贵姓?……”

“敝姓钱。”

“哦,久仰久仰!还没有请教台甫……”

“草字阔亭。”

“高雅高雅。责处是……”

“就是上海……”

“哦哦,那好极了,这真是……”

这是那个时代人们交谈的习语,然而鲁迅却从生活常态中看出了人的做作、敷衍与无聊。更妙的是,他将这个生活场景实录下来,不加一字褒贬,让我们看到生活的滑稽与荒诞。

幽默来源于鲁迅深刻的自省精神。在文坛~45-走的后辈青年,都喜欢请鲁迅助拳,鲁迅也乐于助拳。鲁迅在《(阿Q正传)的成因》里这样说道:

譬如一匹疲牛罢,明知不堪大用的了,但废物何妨利用呢,所以张家要我耕一弓地,可以的;李家要我挨一转磨,也可以的;赵家要我在他店前站一刻,在我背上帖出广告道:敝店备有肥牛,出售上等消毒滋养牛乳。我虽然深知道自己是怎么瘦,又是公的,并没有乳,然而想到他们为张罗生意起见,情有可原,只要出售的不是毒药,也就不说什么了。

鲁迅用了一连串形象的比喻,表明不愿自居青年导师,而希望做点实事。语言读来生动、有趣、亲切,绝不刻板。

幽默来源于鲁迅独特的思维能力。鲁迅有一篇杂文一《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学匪”派考古学之一)》,光看这题目,就觉得光怪陆离,女人的脚、中庸、孔夫子、胃病,根本不搭界的事物,竟然被鲁迅拽入文章做题目。但是这种幽默的反差效果却能迅速抓住读者。鲁迅揶揄孔夫子犯了胃病,他举出了三个例证:孔子“割不正不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撤姜食”,进而宣判道:孔子得了胃病,所以要吃精细的食物,便于消化,吃生姜嘛,则是为了暖胃。读者读到这里,自会莞尔一笑,为鲁迅的幽默而感慨。鲁迅将圣人的神圣外衣给轻松剥去,接着乘胜追击,描绘了孔子周游列国的吃苦生活:没有花旗白面,无法改良营养;土磨麦粉,分量又重;国道未修,一路颠簸。孔子只好“胃里带着沉重的面食”,“一颠一顿,一掀一坠”,得了“胃扩张”的毛病。读至此处,读者大概会掩卷长笑吧?庄严、神圣的东西在鲁迅的解构下被消解了,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凡人孔子。在笑声中我们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中国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中庸”。这真是古今第一妙文。

必须提及的是,鲁迅本人反对为幽默而幽默,他怕堕入油滑的境地。

自然,鲁迅杂文的意义绝不止于此。他的杂文具有浓厚的批判精神,不轻信权威,敢于挑战思维惰性。他的杂文语言瘦劲而峭拔,倘若敲击的话,分明可以听到青铜的声音;形式上讽刺幽默,善用曲笔、反语、夸张和比喻。这些都值得我们细细体会。读鲁迅杂文,将是愉快而痛苦的阅读体验,也将是思索而激动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鲁迅《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补编》,《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鲁迅《南腔北调集》,《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鲁迅《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鲁迅杂文精选 第5篇

世上有两种战士,一种扛枪,一种握笔。鲁迅就是后者,用有极强穿透力的笔墨,号召爱国份子,抨击判国汉奸。于是便自然而然的有了这样的一句话“鲁迅的笔如战士的枪!”近代文学巨匠无数,为何鲁迅独占鳌头?

华夏爱国英杰众多,何当豫才独领风骚?

因为能将自己的爱国情怀全部融入文字中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的革命先驱——鲁迅。有人说文字是一个人心境的写照,鲁迅正是用自己的一腔热血融于笔下,凝聚了无数正义的力量,狼毫一挥便是一座江山。

近来重读《鲁迅杂文精选》感触颇多,从他潇洒豪放的言语中,我却听到了作为一个爱国人士看到“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凄凉景象时悲恸的哭泣;从他辛辣讽刺的笔墨里,我却看到了一个魁梧的身躯屹立在大山前愤怒地发泄对虚伪、卑鄙等人性丑陋的不满。有人说鲁迅的文字不易读懂,我却在云里雾里撩拨了好久见到一个有血有泪真性情的男儿。

也许会有人认为鲁迅没有参加任何党派是他在逃避,那你就错了,大错特错!去读读鲁迅的作品吧!你以为他真是文字的傀儡吗?看似闲云野鹤般快活,心中却始终放不下那个心中最重要的东西——自己的国家。鲁迅不参与任何党派正是体现了他的民主、公平,这样的号召才更有感染力。如果他正是为了钱才去作文,那么为何当时富可敌国的国民党几次邀请鲁迅为他们工作,鲁迅都没答应? 在鲁迅面前,任何质疑都显得苍白无力。国家的兴亡可以牵动无数人,为何在现在安逸的环境中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这正是我们不及鲁迅之处,居安思危可避祸,如今的人们却都被金钱与名利冲昏了头脑,在这网络盛行的年代中,地球变成了“地球村”,鲁迅便渐渐被遗忘,中国便日渐渺小,像鲁迅一样的作家越来越少。

鲁迅杂文 文档 第6篇

读了鲁迅的很多书,且不说精彩与否,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先生的杂文。鲁迅先生的杂文立意深刻,言辞犀利,言语中充满了对旧社会的不满和对世人的警醒。

学过历史的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先生的杂文是新文化运动的直接产物。它是在中国反封建,反旧思想的斗争中产生出来的,是鲁迅先生为了更好的剖析中国传统封建文化及其在现实社会中的思想表现的艺术需要而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新文化运动发生后,当时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等便写了一些类似杂文的文章,并在《新青年》上开辟了“随感录”栏。从1918年起,鲁迅开始在《新青年》“随感录”栏发表杂感文章,以后又在多种报刊上发表杂文,并开辟专栏。杂文便逐渐以一种独立文体的面貌出现在社会公众的面前,而鲁迅则是公认的写杂文最多、最好的作家。

先生一生多用杂文。通过杂文,鲁迅显现出他顽强不屈与封建旧势力战斗到底的斗士形象。他的杂文大多收于《三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中。鲁迅先生的杂文主要内容有两大特点:一是它反映的中国社会具有相当的深广度,从他的杂文之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面貌。如果就某一篇看,他的杂文所论述的虽大都是微小,平常之事,但是所有集在一起却是一个完整的社会面貌。因此,他的杂文很有概括代表性。二是鲁迅的一生关注中国的“睡狮之醒”问题,所以他要借助杂文这把“宝剑”来“斩妖除魔”,故他的杂文充满了“剑气”锋利无比。

鲁迅先生的杂文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艺术性,他的杂文相当精悍,文风犀利,叫人读了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在我读过的杂文里有这么一两篇是我至今也不会忘记的,一篇是《拿来主义》还有一篇则是想必大家都熟知的《论雷锋塔倒掉》。

《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经典的警世杂文,针对国民党政府的媚外卖国的政策和有些人一味崇洋,西化的论调,也针对革命文化阵营内部拒绝借鉴盲目排外的错误态度,他提出既要大胆吸收借鉴外国文化,又要分清精华和糟粕,要批判吸收,来改造民族素质创造民族的新文化。

《拿来主义》全文贯穿一种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想,巧妙运用比喻,借代等手法。那些“孱头” “昏蛋”“废物”“鱼翅”“鸦片”“姨太太”都各有所指,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而《论雷峰塔倒掉》则是一篇典型的反对封建压制和封建礼教的战斗檄文。雷峰塔倒掉白娘娘出来,预示着封建势力的垮台,劳苦女性得以翻身做主。整篇文章极具穿透力,将封建主义的画皮毫不留情的撕毁殆尽。在《论雷峰塔倒掉》中我认为最为大快人心的便是“活该”二字,它不仅寄托了对“白蛇娘娘”重见光明,封建之塔倒掉的欢喜之情,还体现了对所谓的得道高僧法海的鄙夷痛恨的情感。其中之意实在显现出了鲁迅先生思想的深邃。

鲁迅先生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满目疮痍,最艰难困苦的时期,所以通过他的杂文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那个时期的种种情景。正是因为生活在那个时代,所以鲁迅后来说他写杂文的目的是要使中国人民觉醒起来,一起“改良这人生”。

上一篇:“求平均数”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下一篇:关于初一音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