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孩子正确的沟通

2024-07-14

如何与孩子正确的沟通(精选9篇)

如何与孩子正确的沟通 第1篇

如何与孩子正确沟通?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孩子犯错误父母都会有自己的一套“说教”,那么怎么与孩子正确沟通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1、有道理的引导

当孩子与身边的伙伴一起玩时难免会吵架,这时作为家长应该要先弄清楚事情缘由,再讲道理给孩子听,告诉他正确解决事情的办法,并且要多说“对不起”、“谢谢”、“请”。

错误的方法

发生事情不要对孩子大声指责,也不要对孩子大声呵斥,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2、与孩子交朋友

在生活中要与孩子以朋友的模式相处,孩子做错事,要温柔引导,虚心劝说,聆听孩子的想法。

错误的方法

言语充满指责,有的家长还会使用“体罚”,用小木棒打孩子、甚至直接用手等不良的`行为,这样往往会造成孩子的叛逆心理。

3、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应该挖掘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去扼杀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做自己擅长并且喜欢的事情。

错误的方法

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每个父母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样样精通”,于是就盲目地帮孩子报了各种兴趣班,而孩子也只能顺着家长的意愿去上课。然而这样总会适得其反,让孩子变得更加迷茫。

如何与孩子正确的沟通 第2篇

王胡佳

儿子由小小班升入小班了,看到他每次去幼儿园总是又蹦又跳的样子,作为妈妈很是高兴。观察到现在孩子的表现,有时会整理自己的衣物和玩具,性格也越来越活泼开朗,从孩子身上看到入园后老师妈妈的心血,作为家长,为此感到高兴,同时由衷地感谢老师妈妈的辛勤培育和关爱。

为了孩子地健康成长,怎样架起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桥梁,这是我自己的些许心得:

一、重新理解家长、幼儿、老师三者的关系。

如果把孩子放在幼儿园家长就认为就彻底放心了,而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于老师们的培育,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一个孩子乐观、开朗,还是忧郁、内向、并非是上幼儿园是否哭闹,而是他从出生到现在是否在家里得到了爸爸妈妈的爱,从父母的语言和行动获知他们是如何的爱自己。家庭和幼儿园的环境虽然改变了,但如何让孩子在家也像在幼儿园表现好是我们共同关心的话题。好的家庭成长环境可以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父母之间的相互抵消、相互不尊重,那种长期充满压抑或悲伤的家庭气氛,才是孩子成长的最大敌人。孩子是我们父母的一面镜子,反映每个家庭的基本状况,要努力给孩子营造和谐幸福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

在幼儿时期,老师不仅仅是向儿童灌输知识或发布施令,而是为儿童提供适宜的环境,观察协助儿童,为其自由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并与家长保持沟通。老师是“导师”,根据幼儿个体差异,适时启发、引导、鼓励儿童创新、独立自新和热爱生活。所以,不要过高的要求和扩大老师在幼儿教育的唯一性,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二、沟通,是帮助幼儿成长的最佳通道。

现在的孩子,都希望自己是大家唯一所爱的人,爱是宽广的,也是自私的,如何处理得当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话题。真正的心理沟通,必须是双向的:家长与孩子交流,家长与老师的交流。在谈话中互相交流自己的心理感受,对问题的看法,处理幼儿日常中的不规范行为,都是要通过沟通完成的。每天跟自己的孩子有20分钟左右的沟通,问问他在幼儿园一天的表现,最好是具体的,如吃饭是否按时按量完成了,有没有和小朋友打架等等,越是具体的表扬和批评,孩子才能知道自己到底需要学习和改进哪些地方。与老师的沟通尤为重要,做家长的都想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生活得怎么样,通过和老师的交谈,把孩子在家的表现也及时告诉老师,这样能更好地针对性去引导孩子,同时,要真心地想信老师,让孩子认识到,幼儿园老师和妈妈一样疼爱她。这样,她每天去幼儿园的心情都是愉快的。有时通过沟通,老师需要家长配合的就是尽量按老师的要求去做。面对面的交流,能够使问题简单化,同时,也给我们家长一个介绍孩子情况的机会。不要总是说孩子的优点,这样,老师也能适时给予合理化建议,帮助孩子尽快改掉一些不良行为,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沟通的方式、内容、注意事项

1.家长会上的沟通很重要

每个幼儿园开学都会有个家长会,这个会是老师跟家长的一个正式见面。

不过,在会上,一般都是老师讲注意事项,老师讲要求,家长在下面听。最后一般也有一个家长与老师的沟通环节,不过时间较短,会上,家长要注意听的是老师要求的准备事项,比如需要为孩子准备的鞋、笔、毛巾等生活、学习用品,这些东西细碎,但对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却有着很大的影响。

2.可发短信或QQ与老师联系

家长可以发短信、飞信或QQ的方式跟老师沟通,孩子刚入园的话,家长 把孩子的基本情况跟老师讲一下,让老师对孩子也有一个认识,以便更好地引导孩子,让孩子顺利地度过幼儿园的适应期。

3.重在沟通孩子的学习习惯

从沟通的内容来看,家长应多跟老师商讨一下如何把孩子的行为习惯 学习习惯培养好的问题。因为,中班、特别是大班的孩子已不能只对生活习惯有要求,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已非常重要,而老师对孩子这些方面的了解甚至比家长还多。

4.不要在送孩子回园时与老师聊天

家长们需注意的是:有的家长喜欢在送孩子回园的时候拉住老师问情况,并不适合,因为在这个时间老师有很多事要做,要跟回园的小朋友问好、安排他们做早操、吃早餐等。这个时候,就算家长硬拉住老师,老师也没心情跟你讲你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

5.老师讲孩子缺点,家长更要听

固执、听不得孩子的不好是现在家长的一大特点。一听到老师说孩子的缺点,就不耐烦,都喜欢听“孩子聪明”这样的话。其实,上幼儿园后,老师对着孩子的时间要比家长多,而且有的孩子的性格是多面的,在家和在幼儿园的表现会完全不同。再者,老师跟你提了意见,你不听,下回老师肯定就不讲了,而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其实并没好处。

学会如何与孩子沟通 第3篇

常会听家长、甚至是老师说:“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一天都在想什么。”这与调查结果是完全吻合的。因为没有沟通,所以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那么是不是说,沟通就可以让我们知道孩子想什么呢?其实不然。沟通是一种信息交互的过程,还应该让孩子明白我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和他们不一样。另外,沟通更为重要的是传达情感,让孩子知道和相信我们的爱。

沟通在不同的领域会有不同的功能和目的,除了上面提到的信息交互和情感表达,沟通也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另外,在人际关系管理中可以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

那么,什么是沟通?

沟通,通常使用的定义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作为一个过程,沟通显然可以有多种方式、方法,但总括起来无非是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聊天或谈话仅仅只是语言沟通的一部分。尽管语言沟通的方式占据了沟通形式的大部分,但效果却远不如占小部分的非语言沟通重要,这是由沟通的要素所决定的。

沟通的组成包括沟通态度、沟通内容和沟通方式。在这三个组成部分中,沟通态度是决定因素。一个人的态度,并不一定完全要用言语来表达。态度在内部表现为情绪,在外部表现为表情、语气、语调、动作等等,也就是说,在你说出具体内容之前,“沟通”已经开始了,并基本决定了你沟通效果的方向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有研究表明,沟通的态度对沟通效果的影响最大,占55%;沟通的方法次之,占38%;影响最小的是沟通内容,仅占7%。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沟通方法的选择,也与态度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沟通态度,至关重要。

一、沟通态度

有一位同事问我,理性第一还是感性第一。我说,在你和别人谈话的时候,感性第一。这个感性,就包括态度。态度决定了谈话双方在谈话中的所有动作,也决定了对对方一些动作的理解。比如,在没有过任何冲突的两个人之间,微笑是积极的,代表欣赏、赞许、包容、理解等等,即使两个人在辩论,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不同,但在两个有一些芥蒂的人之间,即使一般性的探讨,微笑都可能是消极的,很可能被理解为讥笑、嘲笑、轻蔑等等。

持一种平等包容的态度和他人谈话,你的信息和理念便更容易让对方听进去。但仅限于听进去,而不是理解、接受和改变。态度的改变一般不是一蹴而就的,想通过一两次谈话就能让人有根本性的改变,是不太切合实际的。从发展心理学上看,人的成长中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并且两个因素相互作用,并不是简单相加。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遗传状况,不同的成长环境,所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标准千差万别,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在你没有与某人建立起一种相当密切的关系时,就对某人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标准等意识形态的东西提出置疑或批判,只能引起对方的反击;而更糟糕的是对方可能不反击,那这等于漠视你的理论,也可以说是对你沟通意图的否定。

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家长或教师以下几种态度对沟通有着全面阻杀的作用:

1.不需要沟通。

我遇到过这样一个领导,他觉得各项工作都有了负责人,平时就不需要他插手太多,放手让下属做他们该做的事情,充分发挥下属的主动性。初听时觉得挺有道理,比诸葛亮的事必躬亲聪明多了。但之后的事情发展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并不是下属不尽责,而是下属各行其是。单个评价哪个部门,都是不错的绩效,但整个机构却不那么协调。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想法做事,而且很难与其他部门不谋而合。那么,如何让大家把劲往一起使呢?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其他各方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就是沟通。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其实是个很深刻的道理:如果你不表达自己的感受,就算是生你养你的母亲也不会自动了解你的感受,她会按照自己的规律照顾你,而不是按照你的规律照顾你。有时候,在不需要沟通的观念里往往存在一种“应该”的观念。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老师就应该好好上课。而事实却难免事与愿违。没有有效的沟通,诸多问题就不能找到恰当的方式解决。

2.我是为你好。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在责骂、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经常对孩子说:“我是为你好!”那么,这种教育的成效如何呢?

我跟一些家长和老师聊过这个问题,从当时的情绪状态和事件解决的效果来说,责骂、体罚孩子,对孩子行为问题的解决却不理想。相反,责骂尤其体罚,简直就是在你与孩子之间挖沟,并且会越挖越深。

人为什么会生气?这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会有不同的解释。从我的需求理论来讲,生气或是类似的情感反应,应该是人的需求被抑制或侵害时的正常反应。那么家长或老师生气,在“孩子出了问题”这个事件中,也是什么需求被抑制或侵害了吗?问题可以这样看,在什么情况下,同样是“孩子出问题”的事件发生,你却并不生气?或是程度远不如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出问题时那么气愤呢?显然是和自己无关的孩子出问题时。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出问题,就意味着自己的教养失灵,是很没面子的事情,所以会很生气。从需求角度说,就是控制欲受挫而引发的负性情感反应。这种反应的直接解决方式,就是攻击对自己控制欲造成挫败感的对象。“我是为你好”———如果真的是这样,就应该选择“你”容易接受的方法。不要把“沟通”当成你宣泄自己控制欲受挫而引起的不满、愤怒的方法,把对方当成你不良情绪的垃圾桶。当你能把“我是为你好”的说法,换成“为什么会这样?”“怎么样才是合适的”的心态,有效沟通才能开始。

3.首因效应。

我们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通常容易受第一印象的影响,不论这个印象是好的还是坏的,也不太在意这个印象是一贯的还是偶然的,是真实的还是伪装的。如果不注意对第一印象的管理,便要经过很长时间来改变对一个人的认识。这种心理是偏见形成的基础,而一旦形成偏见,沟通就更加困难。

作为第一印象,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如果是好的印象,可能对沟通的影响还不大,因为它会以一个相对好的态度去沟通;如果是不好的印象,那么很可能促使你以一种主观的、偏颇的、甚至是否定的态度来进行沟通,这时一定会把沟通搞砸。

“狗改不了吃屎”“三岁看到老……”这些都是对首因效应最恰当的诠释。先入为主,一成不变地看问题,等于在你和沟通者之间树起一道墙,让对方觉得与你沟通没有意义。

4.逆反心理是正常的。

就“逆反”心理现象来说,其实每个人都有,并非青少年所独有,关键是我们如何理解逆反这一心理现象。

如果持有“逆反心理是正常”的观点,确信沟通中孩子出现逆反心理的正常性,便忽视了教养者的自身问题,不再去探究沟通上的改善,把沟通不良的责任完全推给了“逆反”这种心理现象,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其实对为什么出现逆反现象的探究,本身不仅是改变沟通模式的开始,也很可能找到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解决逆反心理的同时,孩子本身存在的问题,也会得到解决。

5.“自我”与“自大”。

要保证以一个良好的态度去进行沟通,还要解决两个“自”的问题,一个是自我,一个是自大。

有效的沟通是双方或多方的互动过程,参与者必须具备信息源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在进行沟通中过于自我,可能造成信息的单向输出,只想到自己有表达情绪、情感的需求,而忽略了沟通的另一方也有表达的意愿。如果老师和家长以这种态度去进行沟通,自然沟通就变成了数落和说教。

学会倾听,才能学会有效沟通。对于主动沟通的一方,给沟通对象充足的表达时间,表达他的真实想法,在倾听中思考那些想法的逻辑性 (是不是真实的),显然比滔滔不绝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更重要。只有听对方的真实想法,你提出的信息才会有实际意义,你的沟通也才会有效。任何猜测对方的想法,都是你的个人想法,是基于你的知识、经历和情感的想法,而并非是对方的。基于此想法的沟通,只适合你的想法,因此通常是无效的。另外单项输出式的沟通,容易造成误读和错解,不仅使沟通无意义,还可能形成新的更深的问题。

此外,在孩子面前,成人往往存在一种“自大”的心理。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中,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对于孩子的事情,包括他们的认知和情感,成人的经验绝对是间接经验,尽管我们也从孩提时代走过,但那是怎样的时代背景,与现代有着怎样的天壤之别。所以有些时候,我们的想法和看法是绝对错误的,只适合我们成人或我们的孩提时代。年龄和经验并不总是优势,对于情感的体验,更是各不相同,承认孩子行为的合理性,远比否定他更有利于与之沟通。

作为沟通主体,以上五种态度,决定着沟通的有效性。但处理好这些还不够,还要格外注意对沟通前情绪的管理。沟通前的情绪管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主动方 (不妨称为“主体”) 的情绪,一部分是被动方 (不妨称为“客体”) 的情绪。

对于主体的情绪,虽然受态度这种内部因素的影响,但也受情境这种外部因素影响。比如,他人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可能说一些有伤感情的话,或做一些伤害我们的事情。这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从对方情绪失控角度去理解对方,往往会被激惹,固有的以态度为基础的相对平稳的情绪会失去平衡,此时出现愤怒、沮丧等负性情绪是非常合理的,无论你作为家长还是教师,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也都是正常的,关键是事后如何认识和对待自己在情绪失控下的所说和所做。如果为了维护所谓的“尊严”,不能为自己所说所做去做出真诚的道歉,而试图强词夺理,做出一种“正确”的解释,那么你和孩子间的情感距离就会加大。如果每次冲突都以此种方式解决,那么即使孩子表面上对你很尊重,但实际上,从情感上已经开除了你的家长或教师身份,而这种情感上的缺失,会直接影响其后的人生态度。

主体在关注自身情绪的同时,也要关注客体的情绪状态。如果以兴奋和抑制来描述人的情绪状态,则应避免在客体情绪过度兴奋和过度抑制状态下,进行实质的沟通,应首先解决客体的情绪问题,使其接近于平衡状态后,再进行实质的沟通。因此,对于突发、偶发事件或意外事件,首先要处理的不是对错和责任,而是情绪问题 (通常是冷处理),待客体情绪平衡后再进行沟通,此时的沟通才会更有效。

有了一个合适的沟通态度和情绪把握,你将进行的沟通已经成功了55%,再加上一套合适的沟通方法,那么你的沟通就会有93%的成功希望。

二、沟通方式

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博士后、牛津大学国际经济博士后余世维说过一段话:沟通不是本能,而是一种能力。也就是说,沟通不是人天生就具备的,而是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和训练出来的。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即我们本来具备沟通的潜在能力,但因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原因,这种潜在能力被压抑住了。

先看看通常我们是怎么和孩子沟通的吧!

1.“站起来!”“出去!”“闭嘴!”

带有辱骂、贬损性质,或容易引起误解的词汇,一定不要出现在与孩子的谈话中。而现实生活中,“站起来!”“出去!”“闭嘴!”这些往往是我们老师进行沟通时通常使用的开场白,而且会附加严肃的、严厉的、刻不容缓的表情。这样说话通常有两个结果,并且无论哪个结果,都不是令人满意的。

结果一:学生非常害怕,乖乖地听从了老师的指令,并由此对老师产生了恐惧心理,而且会对所有老师都有一种恐惧感。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孩子,当他妈妈向他介绍我,要他叫我“老师”的时候,孩子反复高声地问他妈妈,“为什么叫他老师?”开始我并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儿,在后来的谈话中,才知道这个孩子与老师的关系非常紧张,他很怕老师。

结果二:学生自感尊严受到挑战,变得愤怒。“我就不出去!”与老师对峙。这种对峙,又会如火上浇油,引发教师更大的怒气。

2.“打电话,把家长找来!”

其实,找来家长又能怎样?无非是把学生的表现是如何“令我气愤”的苦水倒给家长,然后把管教的责任推给家长。学生在校教育并非不需要家长的配合,而是如何配合,像这样的“请家长”,只会把愤怒转移给家长,学生的不合适行为基本不会消除,隔段时间还会再次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通常不是以需要家长配合从根本上解决学生问题出发,与家长从学生心理、行为以及品行特点上分析理解学生,而多是以“工作繁忙,需要管理的学生很多”为由转移出自己职责内的教育事务。

尽管我们不愿把这种做法看作是教师的职业操守方面的疏忽,但如果家长更懂得教育,那孩子便不会出这些问题,现在,把有了问题的孩子交给问题的最初制造者,问题又怎么能根本解决呢?

3.“你应该……”“你必须……”

前面已经讲到,你对问题的认识,基于你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只能是在你的时代里是“应该的、必须的”,其实用处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即使学生很听你的,但也还是你的东西,不能内化成学生自己的。

谁学走路时没摔过跟头?让孩子摔个跟头的好处远比害处大。如果一个孩子要你一辈子的搀扶,那这个孩子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没有什么是应该和必须的,老师的合适角色是一个“陪伴者”,允许学生在尝试和摸索中摔跟头,可能比一直支撑着、保护着他更好些。

“应该”和“必须”的观念,等于抹杀了个体的差异性,这是不符合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规律的一种观念。对于个体来说,没有“应该”怎样和“必须”怎样的行为,“应该”和“必须”只是一个平均水平,是个参考指标,而不是必然水平。比如,我们可以说,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基础和基本的沟通技能,那么你不具备时,影响你的家长和老师身份吗?

尊重个体差异,把“应该”和“必须”变成你帮助孩子实现的“任务”,而不是要求孩子怎样的“尺子”,更不是你评价孩子的“标准”。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成长速度和规律成长,接受一切的“不应该”。这种观念下选择的方法才是合适的。

4.“我知道你……”

老师通常会把自己对学生的猜测直接说给学生,以示透澈学生心灵的本事,以示对学生某种行为的不屑。其实这样做,无论你猜中没有,都不会有理想的结果。你猜中时,学生会有一种被人揭露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带来直接的不良情绪体验就是窘迫和恼怒,有着这样的情感经历,学生通常采取的方法是躲避你,不再相信你;而如果你猜错了,学生也会因为你的误解和诬赖而愤怒,进而与你产生敌对,并且会以你自作聪明的错误猜测,作为取笑你的话题传播取乐。

5.反讽。

以反讽的语言评价学生的行为,要么学生不知所云,要么使学生感到自尊受辱,对你产生敌意,也不会再尊重你,从心理上把你从老师的位子上开除了。另外,还有一种更可怕的结果,就是孩子理解了反讽的意味,却无动于衷,那么这种失去了羞耻感的心态,可能把孩子引向更为黑暗的未来。我们必须明确和理解孩子一样需要尊严。

6.“我怎么发现好事没你,坏事总离不开你呢?”。

这种贴标签的语言和经常性的负面评价,伤害学生是很深的,以致学生会放弃完善自己的努力,认为自己就是个坏人,怎样做都是坏的,“破罐破摔”的情绪便由此产生。即便学生在你面前“有所转好”,但他的心灵之门已经不再向你敞开,也不会由衷地尊重你。而且,这种伪装的行为会形成孩子内心的冲突,如果没有合适的排解渠道,这种冲突将成为形成孩子深层心理问题的一个影响因素,成为一些神经症和精神病的起源。

7.空泛表扬和鼓励。

空话和套话听上去挺美,但没有实际作用。不具体的表扬,学生不会为此有所改变。泛泛鼓励,学生并不能从鼓励中受益,因为他不知道从哪做起。

以上七个方面,都是不合适的沟通方式。那么合适的方式有哪些呢?

1.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关系。

首先对于家长,要澄清一种认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是你的附属物。当婴儿离开母体,就意味着一个与父母平等的生命体诞生了,我们不可以忽略这个生命体所独有的思想感情、内心体验。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请相信,孩子并不会因为你给了他生命,便必然与你呈现一种理想的亲密关系。无论是天赋的亲子关系,还是后天的师生关系,都需要家长和老师去用心经营和维系。

(1) 尊重。尊重的前提是接受。往往我们会听到家长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你说,人家别人的孩子总能……,我家孩子怎么就不行呢?”其实,这些家长并非不清楚生物的个体差异,但就是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不能与别人的孩子一样。当然,这里面有文化的因素,我们的文化更倾向于求同,对于与其他人不同的恐惧甚至根植于我们的遗传细胞。另外还有一种接受———无奈的选择,“不接受又能怎样?总不能……”。主动和被动的差别就是主动接受时,接受者的情绪是平衡而持久的,而被动接受时,其情绪状态难以保证,更不易持久。

(2) 理解 (认同)。成人与孩子的区别不仅仅是年龄和躯体上的,知、情、意、行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家长和老师应避免用成人的标准衡量孩子。比如,孩子喜欢的电视节目、明星等,再没有基本价值观、人生观冲突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和尺度进行负面评价。成人应该尊重、接受、适应文化观念的变迁,否则不仅仅是与孩子沟通困难,个人的人际交往也会出现问题。沟通不是说服,不要期望立竿见影,给对方领悟的时间,也是给自己思考对方知、情、意、行的时间。认真思考过对方的知、情、意、行,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理解。

2.注意场合与方式的选择。

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如何沟通 第4篇

这时,有些家长感觉对孩子的教育变得颇为棘手:打不得骂不得,放任不得,孩子又听不进说教。“可怜天下父母心”, 家长该如何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为此,教育专家———义乌工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贾少华与100多名家长交流了这个问题。

孩子浑身带“刺儿”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多和孩子聊天】

“孩子自打上初中后,就突然像变了个人一样。说什么都不听,脾气越来越暴躁,稍不顺心就横眉冷对,就像浑身长满了刺一样,碰不得。”面对这种情况究竟该怎么办?

“对于孩子的叛逆心理或者行为,家长首先要去感受孩子青春期的变化。”贾少华说,“家长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孩子每天都在变,到了青春期,孩子进入‘心理断乳期’,心灵窗户就关上了,这意味着他们有了独立争取自由的倾向。”

“做家长的要平等对待孩子,尊重他,保护他的自尊心。” 贾少华强调,“孩子越不优秀的时候,越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考试考砸了,不要责怪他,而要和他一起分析原因,适时表扬孩子独特的思维。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比如看到孩子97分的卷子,不是骂他“怎么有三道题做错,真是笨”, 而要表扬他“你做对了97 题,真了不起”。这样,孩子才会有自信心。

他说,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家长的引导。很多问题可以靠沟通来解决, 而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方式就是聊天,在聊天中, 给孩子指明方向。此外,做父母的千万不要试图监控、监视孩子,与孩子“斗智斗勇”不是有效手段,应该鼓励孩子写日记,让他学会自己和自己对话。孩子烦恼时,可以和他进行书信沟通,用无声语言去鼓励他、安慰他。

孩子总是爱答不理

【聊孩子感兴趣的内容,话题要常换常新】

讲座中,贾少华讲到,现在很多父母一开口,通常说的都是“在学校有没有听老师的话?”“这次考试第几名?”“能不能别老是上网打游戏?”

“这些话题都是爸妈感兴趣的事,而孩子懒得开口回应的原因是,他对这些话题根本不感兴趣,既然不感兴趣,那他干吗要接话呢?”贾少华说,“和孩子聊天的话题要常换常新,不要老是重复唠叨那几句话。”上初中的孩子在学校里压力已经够大了,到家里还要听父母的唠叨,会不胜其烦,最终会导致孩子不愿和父母说话,更别说敞开心扉了。家长一开口, 孩子就甩头而去, 这样的家庭有何幸福可言。

贾少华表示,与孩子聊天的内容要“备课”,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不要直奔主题,要善于拐弯抹角,循序渐进地进入主题,比如和男孩可以谈谈姚明,和女孩可以說说周杰伦。每天呈现在孩子面前的应该是崭新的父亲和母亲。作为家长, 要争取和孩子有共同话题,让孩子喜欢和父母聊天。

如何与孩子正确的沟通 第5篇

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与孩子相处的融洽。让孩子感受家长的出发点是为了关心自己。不少家长在遇到宝宝顶嘴或“讲歪理”时会大发雷霆,并给予严厉地训诉及制止。他们不知道是孩子有健全四维的表现,也是培养孩子明辩是非、学会与父母沟通的好时机。

孩子的“歪理”是以自己的理由来看事物。父母应用客观的角度观察孩子的叛逆问题,也要审视自己的态度。以不同的角度对待孩子,做有限度的迁就。急躁的家长要保持冷静,才能使孩子冷静下来,便于沟通。只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里,才能跟孩子相处的更融洽。此时孩子的反抗行为自然就会减少。说出自己的好感觉。而不是直接指责批评孩子。总是太直接和太武断,没头没脑地批评孩子,会让孩子失去信心,特别是对大一点的孩子。

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多多思考一下,用关切的言语和孩子交流,孩子才能感受到家长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关心自己。虽然作为家长要建立某些权威,要求孩子做合理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掌握好语气,并简单的说明理由,如果家长能用温和的态度管教和指导,会大大增强教育效果,并且还能提高孩子用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能力别动不动用打的方式教育孩子

与孩子养成良好的沟通习惯。(是理智的沟通而不是吵架)

如何与孩子沟通 第6篇

如何与孩子建立有效沟通主要侧重两点:什么是有效沟通;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1、什么是有效沟通 提问:(1)你了解孩子吗?让家长说出10个孩子的优点.(2)什么是有效沟通?(3)有爱就是沟通吗? 误区:有条件的爱,给出各种各样的条件.陈教授举了官城春的一个孩子与家长的例子,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随手关门的好习惯,竟然拿针扎孩子的手,仅仅是因为孩子没有随手关门的习惯.这种做法太严厉过头了.应该怎么办呢?好好沟通,改进不对的地方.*家长和孩子总是话不投机?家长:作业,考试,物质上的.命令式.杨笑:把学校好的事告诉家长希望引起家长的关注孩子:学校的事,家中的事,心灵上的沟通.得到尊重.*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批评学会谴责,压力学会逃避

1.怎样进行有效沟通 尊重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天性是玩,玩中学很重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女儿以好成绩考上当地高中,结果去技校学美术,她尊重孩子,如虎天翼.大学退学,理由:没有还老师,想从事纯艺术,如愿以尝进入美术院校.*了解孩子充分发挥潜能总结如何沟通的方法:以心引导:做知心朋友,放下架子,当倾听者,不要以自己的定义去判断,错误引导孩子,以行动引导孩子以身引导:童心不灭以言引导:重话轻说,空话实说,长话短说.情在先话在后.以笔引导:回味无穷 *学习的五个层次:学习意愿,学习信心,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知识

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的建议 第7篇

大家好!今天我想分享、以及和各位探讨的是:“怎样和孩子沟通才能使彼此的关系更和谐,怎样和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沟通才能帮他们平稳度过青春叛逆期”。

大家都知道我们家有三个年龄跨度相当大的孩子,大的上初二,小的才刚上幼儿园小班。身为母亲,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和谐,让他们平安顺利长大就是我和他们之间沟通的目的!我们群内很多人只有一个孩子,一般的是两个孩子,而我却是三个孩子,因此在沟通方面我要比大家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心血,不过,这也使我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经验。今天,我想重点分享和正在青春逆反期的老大的一些沟通技巧,希望能给家有青春叛逆期孩子的父母带来一些帮助,也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评和建议。

相信很多父母都会有和我一样的苦恼和担忧:我家的乖宝宝怎么上了初中后变得好难管教?什么都要听他们的!做错事多批评几句就要顶嘴!有的孩子骂狠了甚至逃学旷课、离家出走,导致一些不好的情况出现……

我常常觉得父母教育孩子,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我们要和孩子斗,要和自身的种种弱点(比如贪玩、易怒、不能持久等)斗,要和社会环境斗……要想打赢这场战斗,我们必须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兵家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所以,我们要先了解对手,也就是孩子各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都会出现剧烈的变化,面对这些,他们的情绪难免出现波动。他们会觉得自己懂的已经太多,在某些方面甚至比父母懂得还要多,所以渴望像大人一般独立,像大人一般得到尊重。其实这些都是好事,想想我们自己小时候不也有过这样一段经历?

在这里我不想说那些大家都懂的大道理,就说说自己在日常当中是如何和孩子沟通的吧。在说这些之前,我想说一句我经常和孩子说的话:最好的修养就是将心比心。我不喜欢整天听人唠叨,所以,我尽量避免唠叨孩子。

我总结出五个和孩子沟通的小法宝。

我的第一个法宝:当孩子出现错误,用写信的方式和他们沟通。任何良好的亲子关系都是需要沟通的,而且是要建立在不伤害孩子自尊心、双方都很愉快的前提之下的沟通。以前,我的性子很急躁,发现孩子犯了错误时,容易因为恼怒而冲动地说一些伤害到他们的话,结果,我发现这样做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使孩子的情绪变得更不稳定,和他们的关系也越来越糟。这不是我想要的,我得想法改变。后来,我从《曾国藩家书》中得到启发,便试着在发现孩子犯错时写条子,再后来变成写信。在写给他们的信里面,我会讲一些故事,让他们从别人的故事中比对出自己的错误。在用这个方法时,我分析问题、指出孩子不足时的的头脑是冷静、清晰的,孩子们接受批评或建议时的头脑也是冷静、清晰的,这样子一来,我和孩子之间便避免了很多因情绪失控而产生的冲突,双方的关系也自然而然的好了。

我的第二个法宝:陪孩子看电视、电影或同一本书等。很多的父母会说,孩子越来越大,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在一起,好像无话可说了。这方面的困扰,我好像还没出现,因为我会和孩子们同看一些电视(我们一般看记录片和科教片)、电影或课外书,看完之后,我们会一起讨论电视或电影中的情节,发表对剧中情节或人物或自然环境等等的看法。尤其是看书,我会和孩子一起讨论哪本书好看,哪本书不好看,或者就书的作者和写作手法等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些讨论中,我会问孩子,你和你的同学现在喜欢哪些书,为什么喜欢?有时候,我还会问孩子喜欢听什么歌,要她把自己喜欢或同学中最流行的歌介绍给我听听。

我的第三个法宝:和孩子一起运动。说到运动,我做得很不够,因此我们家孩子也不太爱运动,到现在我们家老大都还没学会骑自行车和打羽毛球,后来,我只好叫孩子爸爸带大家一起去游泳,因为我们家两个大的孩子前几年学会了游泳。在游泳当中,我们会和孩子一起嬉戏,亲子之间的感情便在这些嬉戏笑闹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我们还会向他们讨教如何做蛙泳或蝶泳的动作。在充当老师的过程中,孩子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觉得自己特别棒,也就是说,他们会特有成就感。说到成就感,我想说句题外话,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的成就感来对抗这个世界的种种挫折,小孩也不例外。还有,据科学家研究证明,运动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会使人的大脑中产生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这是一种可以使人变得更快乐的物质。想想看,有时候我们自己心烦时来一场大汗淋漓的跑步之后,是不是也会开心得多?

我的第四个法宝,适当示弱,告诉孩子:你让我受伤了。有的家长会认为在孩子面前示弱会失去威信,影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对于这一点,我不认同,我觉得在孩子面前示弱就是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没有人是万能的神,每个人都有长处或短处,坦然面对和接受自己的失败或不如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一个人能接受自己的种种不如人,他的心里就会少掉很多的不良情绪,比如挫败感、嫉妒心等,这样人的心态会比较平和,比较容易满足,这些也是使人内心真正快乐的必备元素。所以,我会告诉孩子:妈妈做事累到了,妈妈的身体有点疼痛,某些事情使妈妈觉得力不从心,妈妈被某些人或事伤害到了……

我的第五个法宝,带他们一起劳动。这第五个法宝我其实不舍得使用,不过以后我会尽量的多用。我常常会想:为什么孩子不懂自己的艰辛?为什么自己小时候那么体贴父母、那么乖巧听话?为什么我们的成长没那么多让父母头痛的叛逆?答案就是劳动。我们小时候有几个不用跟着父母上山下地?有几个人不知道父母养活我们的艰辛?有个词叫“感同身受”,意思是: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如同亲身经历一样。对这个词,我一直表示不敢认同,试问,没有相同的经历、没有亲身经历,感觉能一样吗?能产生共情吗?

暑假时,我们家孩子做作业爱拖拉磨蹭,我一时火起,就叫她不要做了,和我们大人一起搬木皮,并且还给点工资。结果搬了半天后,她就嫌太累,不肯再干了。我见此就说:父母就是靠做这个挣钱养活你们的,不喜欢干就多读点书去干点别的什么!此后,孩子写作业就变得越来越认真了起来。意识到这点,现在我每天都会带着老三一起做家务,让他站在凳子上面炒菜,母子俩说说笑笑,其乐无穷。我想,只要我一直这样坚持下去,他一定会长成个体贴父母的好孩子!

和孩子沟通这些事情,也是可以巧妙点的。有一次,孩子把我手里的东西夺了,我去追着要,结果追来追去追不到,无可奈何,我便倒到地上假装像个孩子一样大哭大闹。结果,孩子看了又气又好笑,只好乖乖的举手投降,把东西还了给我。当然,我的方法不一定适合其他人,我们家的孩子是吃软不吃硬的,我只好用这种耍赖皮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找出他们的软胁,想出合适的方法来沟通。

好的,我的方法大概也就是这么多了,希望有值得参考和借鉴的意义。最后,我想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家长朋友们真正用心去寻找适合孩子的沟通方法,是没有做不到的。

孩子是家庭、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我相信只要大家尽量多花点时间和精力,我们的孩子都会成为一个有用之才,成为一个让我们在年老时省心省力的孩子!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愉快!谢谢大家!

如何与孩子正确的沟通 第8篇

一、孩子处理矛盾能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孩子处理矛盾的能力差,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大人剥夺了孩子解决矛盾的机会

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家长往往代为解决,而不是引导孩子们自己去解决。可见,家长以“爱”之名“剥夺”了孩子自己解决矛盾的机会。在父母眼中,孩子永远是“长不大的”,从而代劳了许多事情。同时,在父母眼中,孩子又是“完美”的,因此无论如何,不用了解事情的具体情况,错误都不可能在自己孩子一方,起码主要责任在他人。所以,在学校中出现了许多因为孩子之间的矛盾而引发家长间的剧烈冲突。

(二)父母及长辈没有教会孩子正确处理矛盾的方法

孩子发生了矛盾,有时家长虽然没有直接出面解决,但是却深刻地影响着孩子。有的家长教孩子如何推卸责任,甚至不惜教孩子用谎言和欺骗去推脱责任。更有甚者,有些父母教孩子千万不能吃亏,不惜用极端的方式加倍“回报”其他同学。可见,一些家长没有是非观,只要自己的孩子没有吃亏,就放任自流,最后只会伤及自己,后悔莫及。

(三)学校教育学生正确处理矛盾方法的缺失

在应试教育尚有市场的大环境下,一些学校和老师重智育、轻德育,对于学生之间产生的矛盾,解决方式简单粗暴,在没有充分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往往各打五十大板,强制性地压下去,秉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处理问题。学生虽然会违心地认错,但只是从表面上“解决”了矛盾,矛盾发生的深层原因没有找到,更不可能化解,更不要说教会学生去解决矛盾了。

二、教会学生正确处理和解决同学间的矛盾

要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规定”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并不容易,真正发生矛盾的时候,往往是另外一回事情了。所以,只有教会学生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矛盾的方法,才能将规定落到实处。

(一)避免矛盾,努力做到三个“善于”

孩子间的许多矛盾往往是由于冲动、误解或者沟通不畅造成的,绝大多数都不是恶意的,所以应该是可以很好化解的。如何做到,我将之归纳为三个“善于”:

善于理解。对于同学间的一些不和谐的事件,首先要弄清楚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是偶然的,还是经常的;是适度的,还是过度的。尽量往好的地方去想,不要用“放大镜”去夸大事情对自己的伤害。

善于表达。为什么这件事情会在甲同学和乙同学之间发生呢?其实是有来由的。因为乙同学缺乏妈妈的照顾,个人卫生习惯不太好,身上经常有异味,这引起了甲同学的多次嘲弄。但是,乙同学既没有改正卫生习惯,也没有明确表示甲同学的嘲弄不好。相反,却是主动迎合,经常和甲同学追逐哄闹,所以类似的事情才会一再发生。

善于寻求帮助。凡事发生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同学间出现了一些矛盾苗头的时候,当事人如果能够及时寻求帮助,许多事情就不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局面。寻求帮助的对象有许多,可以是同学、老师,当然也可以是家长。乙同学能够及时寻求家长的帮助是非常正确的,但是为什么没有能够第一时间及时就近寻求老师的帮助呢?这除了学生的问题,我自己也要想想,是不是学生不够信任我,还是我不够和学生亲近。

(二)化解矛盾,努力做到四个“勇于”

如果矛盾已然发生,可通过四个“勇于”教会孩子化解矛盾,从而提升他们解决矛盾的能力。

勇于知错。即勇于反省自身的错误,首先要深刻地检讨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而不是只盯着对方的错。多年经验和事实证明,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出现问题首先多问自己。

勇于改错。真正认识错误及后果后,是否纠正了不良行为,不是看语言上的,而是发自内心并最终落实于行动的。学生普遍存在的情况是诚恳认错,坚决不改,这让老师很头疼。其实,这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认错本来就是违心的、口头的,还有一种是暂时性的,所以要区别对待。第一种情况是因为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还是要回到勇于知错上;第二种情况是认识到了错误,也能够诚恳认错,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好了伤疤忘了疼”,这其实是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的。因此,要有正确认识并体谅孩子反复的过程。但是,一定要让孩子认识到,如果回到当初,继续我行我素,甚至变本加厉,后果会不堪设想!

勇于忘错。勇于忘错就是要勇于忘掉别人的过错,可是自私是人的本性,更何况是独生子女,他们更容易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一味地去苛责别人。

勇于认错。出现矛盾,先真诚认错的才是赢家。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就表明,成大事者必定是能容他人所不能容之事的人。

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会解决矛盾。矛盾的解决是技术,更是艺术。俗话说“一句话把人说笑起来,一句话把人说跳起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孩子早晚会长大,不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和解决矛盾,就是剥夺了孩子长大的权利,如同折断了鸟儿赖以飞翔的翅膀。这样下去,无论孩子活到多少岁,他们也都只能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成为网络上所说的“妈宝男”吧!

如何与孩子保持远程沟通? 第9篇

远离孩子,实出无奈

从事家庭教育咨询工作以来,我对“甩手掌柜”型的家长态度最为生硬。我曾指责他们自私,如果他们找“工作忙”的借口,我就用“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驳斥他们。我偏激地认为,家庭教育是世上最重要、最不能等待、最微妙的事业,不能找任何借口,根本不顾这些家长的实际困难。直到我赴荷兰学习的时候才有机会体会他们的苦衷,再翻看以前的咨询笔记,真是羞愧难当。

一位姓严的妈妈曾对我说:“因为工作和经济的原因,我的女儿出生才几个月就被送到了千里之外的奶奶家寄养。每年只有长假时,我和丈夫才能和孩子团聚两三天,平时只能靠电话维系。终于盼到女儿长到可以上幼儿园的年龄,我迫不及待地把她接了回来。但让我始料不及的是,女儿跟我们一点儿都不亲,每晚睡觉的时候总要大哭一场,闹着要找奶奶,直哭到筋疲力尽。我和丈夫被搞得心力交瘁,心酸又心痛,不知道如何开展家庭教育。”

另一位姓陈的妈妈流着泪告诉我:“我在酒店工作,非常忙,儿子出生半年的时候我把他送到姥姥家,一年只能见上几面。我担心他的成长,一是怕我父母太娇纵孩子,二是怕他们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会传给孩子。比如我父母性格内向,不喜欢说话,现在我发现孩子也不爱说话,而且满口方言;我妈妈吃饭比较快,而孩子吃饭也狼吞虎咽,很没吃相。我也跟父母说过几次,每次他们都是把这句话甩给我:‘嫌我们教育不好,你自己来啊!’我哑口无言。让孩子从小离开我,究竟是对还是错?”

一对留学英国的年轻夫妻曾对我说:“儿子不到1岁的时候,我们得到了留学的机会。机会难得,我们不忍放弃,只好把儿子留给他奶奶抚养。我们不忍心当着孩子的面离开,就在他睡觉时偷偷走了。当时,我把一个小枕头放在他身边。他醒来后发现我们不在,就成天抱着那个枕头。后来我们把孩子又接回身边,他还是成天拿着那个枕头,多脏都不肯让人拿走。这是怎么回事?孩子该不会得了什么心理疾病吧?”

这样的父母还有很多,他们的孩子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心理障碍,有的品行出现偏差,有的学习成绩落后,有的亲情关系淡漠,都给家庭带来了无尽的烦恼。我离开儿子小孔三个月时,他也出现了不好的苗头,引发了我的思考。世界上没有不愿陪伴孩子的父母,远离孩子,实出无奈,如果为了亲情关系和家庭教育把事业抛在一边,社会如何运转?家庭经济来源枯竭了怎么办?但是,家庭教育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事业,如何在事业和家庭教育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实现共赢?如何突破空间限制与孩子保持亲近?如何与妻子、父母保持高效沟通?我觉得自己应该补上这一课,也算是给那些被我无情斥责过的父母一个道歉。

高效沟通,合理补偿

在孩子小的时候,生命中最重要的关系就是和他的主要照看者(通常是母亲)形成的亲密、稳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心理学中叫作依恋关系。这种依恋关系不仅在童年期影响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更对成年之后的人际交往,尤其是亲密关系(如婚恋关系)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在孩子年龄尚幼的时候,尤其是在孩子3岁以前,父母最好不要和他分开。孩子主要照看者的更换不利于孩子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这种情感上的缺失是很难弥补的。所以,在把孩子送出去之前,父母一定要三思,谨慎决定。

如果非与孩子分离不可,父母要做好以下6件事,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小。

第一,降低期望,有备无患。一旦决定长时间离开孩子,父母要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亲子关系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是自然、正常的。如果出现了问题,家长不必苛责孩子,也不必过于内疚自责。降低期望值,心理落差自然会小一些。无论孩子在不在身边,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焦虑要首先解决。同时,家长应该做一些家庭教育的功课,比如阅读关于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成长规律的书籍,上一些亲子课程,提高自己和孩子沟通的水平。

第二,不要突然离开。尽管当着孩子的面离开是很痛苦的,但不管孩子多小,父母都要当面与孩子道别,这样孩子虽然难过,但知道你要走了。如果每次都是在孩子不知道的时候离开,他会无法预期和把握,会让孩子更没有安全感。

第三,让孩子有自己的依恋物。很多孩子会有自己的依恋物,通常是一些软软的东西,比如小毯子、小被子、枕头、玩具熊等。这是很正常的,是孩子从依恋母亲到完全独立之间的过渡,对孩子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如果孩子没有依恋物没有关系,如果有了也不必焦虑,更不要强行夺走。当孩子有了更稳定的安全感,心智更成熟了,对依恋物的钟爱自然会减弱。

第四,远程联系,让自己留在孩子的生活中。父母要善于利用现代科技与孩子保持远程沟通。有规律的手机、电脑视频对话对维持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很重要。除了固定时间的联系,如果有一些特别情况,比如孩子得了奖,或者遇到伤心事,可以临时增加次数。这样即使是远程,父母也可以跟上孩子的成长步伐,而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持续的关怀。另外,在孩子的房间,放置父母的照片,父母和孩子的合影,经常为孩子播放一些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视频,有助于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在自己生活中的存在。

第五,拥有高质量的相处时间。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游戏时最快乐,也是成长的最佳时机。陪伴孩子玩,不是要让孩子一定按照某种方式玩,实现某种教育目的,而是享受当下的一刻。父母可以做孩子的玩伴,按照他需要的方式和他配合,可以边玩边和他谈论他正在做的事情,让孩子感受到你在关注他。如果每次见面都能关掉手机,专注地花40分钟陪孩子玩,你对孩子的性格、能力、内心世界的了解会大大丰富,这是亲子之间的理解良机,也是培养感情最好的方式。此外,还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需要丰富对孩子爱的表达。其中不可缺少的是身体的接触。用语言、非语言的方式对孩子表达你的爱,可以让相处时间的质量更高。

nlc202309011736

第六,不要过度补偿。不能和孩子每天相处,家长往往会有内疚感,会通过给孩子买很多东西,或者放松对孩子的管教来进行补偿。在我们探望孩子,或者孩子刚刚回到我们身边的时候,由于没有稳定的关系,可以适当地对孩子宽松一些。但在重要的原则问题上,还是要按照正常的方式教育孩子,不要过度补偿。过度补偿其实只是父母为了减轻自己的内疚感,对孩子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隔代亲情,应当尊重

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往往成为孩子的主要照看者。在心理意义上,照看孩子的祖辈是孩子的“代理妈妈”,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可以和“代理妈妈”维持稳定的亲密关系,这种稳定的感情会迁移到亲生父母的关系中。但是,祖辈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与父母有差异,在抚养孙辈的过程中难免与父辈出现摩擦,此时,父辈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对孩子构成较大的伤害。我在荷兰学习期间,儿子随我父母生活。我父母已经60多岁,都是退休的高级知识分子,只知道逼孙子读书识字。或许是对孙子的成长太尽心了吧,他们经常在电话里跟我吵架,骂我惯孩子。对此,我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在反省的基础上改变自己。

第一,沟通正式化。我把平时发现的问题积攒起来,找时间专门与父母电话沟通,而不是即时反对。这样能减少自己平时的焦虑,也减少与父母的小摩擦。

第二,沟通时不带情绪。当我们带着情绪表达时,我们对父母的要求和期望容易被他们从情感上解释为对他们的指责和怀疑,这就是他们容易生气的原因。因此,在与父母沟通时,一定要先做好情感的铺垫,对他们的帮忙表达感谢和认可。有了情感的交流,再把想提的意见说出来,相信他们更容易接受。

第三,尊重父母有不同意见的权利。持有不同意见是每一个人的权利。与父母意见不一时,我们要想一想,我们是否有些太自以为是了?如果不是原则问题,我们对不同的解决方案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毕竟父母与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孩子好。我们有我们的结论和推理过程,父母也有,不能预设我是对的,他们是错的,或者不科学、不卫生、不先进的,等等。

第四,胸怀要宽广。仔细想一想,我们与父母的冲突,根源是怕耽误孩子,这是一种教育焦虑,所以会反应过度。孩子的成长是逐步社会化的过程,他会逐渐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受到各种不同的对待,在家庭这个小社会中他受到父母、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不同的要求和对待,对于孩子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父辈与祖辈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孙辈的情感质量和人际交往能力,甚至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性格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努力搞好与父母的关系,本身就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所以值得我们花些心思和耐心,给孩子做好示范。

【编辑:陈彤】

上一篇:大学优秀班级事迹材料下一篇:begin的过去式和现在分词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