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导学案

2024-06-29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导学案(精选8篇)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导学案 第1篇

4.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5.公民的监督权是指的权利。它包括了批评权、、、、和第二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等。学案6.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1.学习目标 义务,即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知识与技能目标7.、,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1.识记:(1)我国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内容;(2)我国公民法定政治性义务的内容;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3)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的基本原则。8.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2.理解:(1)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的必要性;(2)政治自由与法律9.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是公民的具体的关系;(3)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4)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3.分析:(1)联系实际,结合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来说明为什么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三、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2)联系实际,结合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及原则,说明应如何正确处理权利1.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的,二者。权利与义务在上是相对应而存在与义务的关系。的。权利的实现需要,确保权利的实现。根据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一方面,要过程与方法: 树立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树立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1.培养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运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分析现实生活中2.在我国,国家、集体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是一致的。的“特权”“拖欠”等问题。4.课前预习:2.培养应用能力。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自己的权利观、义务观。1.区分权力和权利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逐步确立公民的权利意识、义务观念,学会正确处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树2.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是? 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为今后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打好基础。2.重点难点 3.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指的是什么?1.公民应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的内容。2.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的基本原则。4.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包括哪些内容?3.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4.如何看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遵循哪些基本的原则?3.基础导练问题导读 5.探究共享

一、生活中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一、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与国家形成了新型的关系。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独立思考一:怎么理解公民政治权利中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含义,条件,地位)力来源于。

二、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1.我们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为基准的。合作探究二:如何理解政治自由,书第九页,辨析两种观点。2.公民依法享有选举的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公民被选举为的权利,是 公民的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 理的。3.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 民的权利和自由。第一单元

思考三:如何理解监督权?并举例。

思考四:如何理解四个政治性义务?并举例。

二、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合作探究五: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材料一:卫生部发布《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草案)》,要求托幼机构不得拒绝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肝功能正常的幼儿入园。材料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2010年落马的官员中省部级官员就有多人,如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刘卓志,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朱志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等„„这些腐败高官要么被判徒刑、要么被审查撤职,说明不管官多大,只要违法,都要受到制裁。材料说明了什么?通过材料一和材料二得到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什么原则?

当堂检测

1.某商店用高音喇叭从早到晚反复播放刚一句广告语,噪音严重干扰了人们逛街、购物的情绪,引起人们的不满。这一一事实启示我们()A.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他人的权利B.公民应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C.权利与义务是根本对立的D.每个公民在法律上都具有同样的权利与义务

2.以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的理解.错误的是„()A.一切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B.一切公民都平等地承担兜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C.一切公民在立法、执法和守法上一律平等D.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制裁

在信访活动中.相当一邵分群众存在模糊认识,认为只要上访有道理。我什么也不怕,什么都敢做、都能做,置国家法律于不顾.我行我素。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来。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影响了社会大局的稳定。据此回答3~5题。

3.依法向国家机关反映情况,提出建议,表达诉求,是每个公民的民主权利,但信访活动的前提是必须依法有序地进行,这表明„„„„„„„„„„„„„„„„„„„()①公民的政冶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②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③公民必须

存法律范尉内行使政治权利④自由和法律是完全对立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 .②④

4.每个公民都要社会大局出发.要通过正常的渠道、正常的手段去解决信访问题,既要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也要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这要求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必须()①自觉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②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利益④努力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④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不管是什么人,不管以什么样的理由,只要违法,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这说明()A.国家保护公民的政冶权利和自由

B.国家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C.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D.国家制裁损害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行为

6.[2011·课标全国卷]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从而改变了以往因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导致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不同的状况。这一法律规定的变化()A.坚持了公民权利至上的原则 B.实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C.消除了公民的身份差别

D.体现了对公民平等权利的尊重

7.[2011·四川卷] 市民王某希望了解本市垃圾焚烧厂的烟气排放情况,向市环保局提出申请公开相关数据,但环保局未予作答。王某较起真来,按法定程序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环保局履行职责。法院判决王某胜诉。这反映了()

①国家支持公民依法维权 ②公民享有质询权 ③国家保护公民的知情权 ④公民享有监督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2011·四川卷] 专业人士指出,在博客里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展现所长,是博主的权利。但一些博主为争取点击量,利用博客暴露别人的隐私,或是把博客当成谩骂的武器,这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由此可见()A.网络言论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 B.法律是对公民权利的限制

C.没有义务就没有权利,二者可以分离 D.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导学案 第2篇

主备:高一政治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应该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2.能力目标

在权利与义务、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的分析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收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和亲身参与政治生活的事例,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和国家大事的意识,增强公民的责任感、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激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自觉投身政治生活之中。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2.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3.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三.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设问: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什么?

过渡: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是通过人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履行的政治义务体现的,是有宪法保障的,人民享有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是民主广泛性和真实性的体现。那么我国人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履行哪些政治义务呢?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本框题的内容。一.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探究与共享

阅读教材P7-9的内容,分组探究:

1.细读P7—8的图片及其文字说明,说说它们反映我国公民依法行使哪些政治权利、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

2.归纳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并简要说明公民的政治权利、义务与政治生活的关系。二.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一).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公民的政治权利、义务与政治生活的关系

公民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义务也是法定的、庄严的、不容推卸的。2.含义: 3.内容: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含义

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 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被选举权。②法律资格: 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国籍条件:我国公民

年龄条件:必须是年满18周岁

政治条件:依照法律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 ③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议一议:为什么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在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每个人事实上不可能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公民通过行使选举权,选出自己满意的代表,让他们代表自己行使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可见是否认真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关系到人民能否实现当家作主的重要问题,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是行使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是公民极为庄严的政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表现。④内容:

公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举人大代表 公民有被选举为人大代表的权利

公民可依照法定程序罢免不称职的人大代表 注意:(1)在我国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主体是广泛的,但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未满18周岁的公民、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选举权是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而不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领导人的权利,也不是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城市居民委员会成员的权利。谈一谈: 《湖南日报》报道,衡阳2012年末至2013年年初的一次省人大代表选举存在严重贿选行为,56名当选的省人大代表送钱拉票涉及近600人受贿,涉案金额更高达1.1亿余元。湖南省委声称这是“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挑战,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挑战,是对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的挑战。必须依法依纪严肃查处”。

截止目前,56名贿选者为此确认当选无效,512名受贿者辞职。衡阳还有多名处级干部被处分与调整职务。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童名谦即是该案的主要责任人,已落马,与童名谦同时落马还有原衡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国初。你如何看待衡阳贿选案? 2)政治自由

①内容: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②意义: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辩一辩:关于如何理解自由,有以下两种观点。你认为它们有道理吗?说说你的看法。观点一:政治自由就是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观点二:政治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参考:

1.自由离不开法律,法律对自由起保护和促进作用。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受任何约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是相对的,政治自由也不例外。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自由与法律是对立统一的。2.公民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

3.所以,观点一是错误的,观点二是正确的。

③自由和法律的关系 自由和法律是对立统一的:

(1)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2)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对自由起保护和促进作用。(3)公民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 3)监督权

①含义: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②内容: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③要求:依法行使,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二)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1.含义;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责任。2.内容: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如在钓鱼岛问题上孙海英、吕丽萍的做法,体现了他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履行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

如:去年下半年雾霾非常严重,政府制定了《烟花爆竹有限禁放条例》,很多公民都认真遵守。这些公民履行了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如:在索契冬奥会上短道速滑运动员周扬获得1500米速滑冠军,她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探究:1.阅读教材P9-10的探究资料,请你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等方面,对上述做法进行归类。

2.选择其中的两个方面,列举实例加以简要说明。参考: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包括:

(1)捍卫国家主权,与一切危害国家主权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4)捍卫国家领土完整

(5)反对西化,分化

(6)捍卫国家政权(8)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2)严守国家秘密。(3)配合国家安全机关

(7)发现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应及时„

(9)努力维护国家安定

(10)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进行斗争。(11)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2.捍卫国家主权,与一切危害国家主权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既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也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如维护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严守国家秘密国家机密不仅仅是军事和政治方面的机密,随着国际斗争的复杂化,经济和科技方面的机,密也决不可忽视。如,我国景泰蓝生产的工艺,云南自然保护区中蝴蝶的珍奇品种、生产乌龙茶的土壤成分等都曾被国外窃取,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高考泄密属于“非法获取国家机密”。例如:妨碍公务、包庇罪。

学生活动:你觉得公民要履行政治性义务,具体到中学生的生活中可以做些什么呢?

三、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含义:指我国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即法律实施上的平等,不是指立法上的平等。

2)为什么不是指立法上的平等呢?

因为我国法律只反映和体现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不能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在立法过程中不能对敌对分子讲平等,否则法律就不能成为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定、保证改革开放的有力武器。但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对所有公民而言都是平等的。

3)应注意的问题: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不是享受同样的权利、履行同样的义务。

②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反对一切特权。法律面前没有特殊的公民。盘点2013省部级高官落马名单

1郭有明,湖北省副省长。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2陈柏槐,湖北省政协原副主席。2013年11月,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3廖少华,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2013年10月,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已决定免去其领导职务。季建业,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2013年10月,涉嫌严重违纪,免去其领导职务,现正在按程序办理。

5蒋洁敏,国资委主任。2013年9月,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

6王永春,中石油集团副总经理兼大庆油田总经理。2013年8月落马,涉嫌严重违纪,在接受组织调查。

7李达球,广西政协副主席、区总工会主席。2013年7月落马,因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王素毅,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长。2013年6月落马,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

9郭永祥,四川省人大副主任,曾任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2013年6月落马,正接受组织调查。

10倪发科,安徽省副省长。2013年5月落马,正接受组织调查。11刘铁男,国家发改委副主任。2013年5月落马,正接受组织调查。

12吴永文,湖北省人大副主任曾任湖北省委常委兼政法委书记。2013年1月落马,被中央纪委带走调查

说明:这些高官的落马,表明了我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反对一切特权,法律面前没有特殊的公民。

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只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理论上的平等,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要消灭这种不平等,需要运用法律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物质生活水平。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①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这种对应关系是指任何一项法律权利都有相对应的法律义务,二者是相互关联、对立统一的。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如: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②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当公民享有并使用某项权利时,就已经附着这样的义务。即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有损他人的利益,而且个人享受权利时也必须担负起相应的义务。不存在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的公民,也不存在只履行义务而不享受权利的公民。③权利与义务有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自觉承担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尽自己的义务。2)怎么做?

一是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二是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注意:权利可以放弃,权利的不行使视为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辩一辩:

你认为以下两种观点是否相同?说说你的理由

观点一: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观点二: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参考:观点一是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正确认识。二者关系略。

观点二是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绝对化了。一般来说,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因为无义务的权利是特权,无权利的义务是奴役。议一议:

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人肉搜索”指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互动,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的搜索。人肉搜索到底是福是祸呢?在强大的搜索功能背后,隐藏的暴力和侵犯隐私权等因素也着实让人担忧。网络是虚拟的世界,你认为作为网民应该如何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讨论:

长沙修地铁,有不少地方要拆迁,不少市民住惯了老房子,熟悉了老地方,不愿意搬,就和政府闹矛盾。可是市民们不搬迁,就会影响地铁工程。关于房子拆迁问题,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的角度上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为什么要坚持?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表现为:国家为公民着想,依法保障公民的权利;公民为国家着想,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国家利益。

2)如何坚持?

①从国家角度看,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②从公民角度看,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课堂巩固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意味着(D)A、公民具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利 B、公民都应有管理国家的权力 C、公民的言论、集会、游行的自由不受约束 D、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 2、“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通过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该市决定不建大广场、形象工程,而是投资400万元治理小街小巷,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该市政府实行“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体现了尊重公民的(B)

A、提案权 B监督权、C、质询权 D、议政权

3、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也应该获得相应的义务。这意味着(C)A、每个公民在法律上都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 B、权利和义务都是不可放弃的

C、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D、权利即义务,义务也是权利

4、“权利的真正源泉在于义务。”这句话意味着(A)①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②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 ③只有先实现权利然后才履行义务 ④履行义务必然享有权利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5、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A)A、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B、所有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C、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的政治权利 D、公民都具有的基本政治权利和自由

6、干部用的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的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这是近年来人民群众对干部任用实行公示制的通俗说法。选用干部通过公示的办法让群众把好最后一关,将干部人选交给群众评说、把关。这种制度(C)①体现出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扩大了民主监督的渠道,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③表明公民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 ④体现出我国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7.近两年的“两会”期间,网络媒体开通了“我有问题问总理”、“我向总理献一策”等栏目,上百万网民踊跃参与,各种提问和建议多达数万条。网络民意表达是(A)

①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体现 ②公民意识增强的重要表现 ③政府赋予公民提案权的表现 ④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国家实施司法救助制度,就是让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但因为经济困难无力负担诉讼费的公民打得起官司,让那些确有冤情但正义难以伸张的公民打得赢官司。这样做(C)A.有利于人民群众监督法律的实施 B.有利于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C.有利于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有利于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

9.公民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行使自己的集会、游行、示威权利,有人认为这是对公民政治 自由权利的限制。这种观点正确吗?

答案 不正确,割裂了自由与法律的关系。自由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法律是自由的体现 和保障,自由与法律是对立统一的。因此,公民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权利。

10.《齐鲁晚报》载文指出,有的摊主用高音喇叭反复播放提示语,噪音干扰了人们逛街的情绪,影响了周围群众的休息,引起了人们的不满。这一事实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 我国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以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作业: 1.《三维设计》“对点训练”1——9题必做 2.选做《课时跟踪训练》

(二)3.收集两条新闻 六.板书设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导学案 第3篇

一、角色转变, 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要提高学生对语文教学的主体参与性, 首要任务就是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这便要求语文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师主导的模式, 在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导学案的编写和应用秉持的正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充分展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生本”理念, 在实践中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更主动地融入课堂, 进而提高学生对语文教学的主体参与性。

在学案编写过程中, 我始终注意以学生的兴趣、能力、心理、情感等为参照, 力求让学生在学案学习中展现自己的个性, 收获学习的愉悦和成就感。例如, 我在编写每课的学习目标时, 将目标分为“基础目标”和“我的目标”两类。“基础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预设的学习目标, 而“我的目标”则由学生自己填写, 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为自己定制的学习目标。设置“我的目标”使学生体会到自我个体的存在感, 意识到自己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殊性, 从而产生了主动参与教学的意愿。此外, 在实施学案教学时, 我也常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教师融入到学生集体中, 与学生合作完成学案任务, 一来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 把握课堂节奏;二来也可以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总而言之, 学案的编写和实施都坚持“生本”原则, 有助于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获得存在感和成就感, 进而提高其主体参与性。

二、内容丰富, 教学方式更加多样

初中学生正处于由童年期向青年期的过渡发展阶段, 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又具有较强的突破意识和创新精神。这便使得他们更热衷于多元互动型的学习模式。学案的编写原则既然是以学生为中心, 自然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和心理诉求, 突出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在这个层面上, 语文课程导学案的意义就在于为学生定制了丰富有趣的学习内容, 使课堂教学方式更加多样, 从而有助于提高他们对语文教学的主体参与意愿程度。

例如, 在为八年级上册《芦花荡》一课设计学案时, 我将学习内容分为了三个板块:其一, 基础学习。主要包括理解字词、自读课文、概括文章情节等, 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基础知识, 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准备;其二是整合学习板块, 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分组讨论, 梳理课文的叙述脉络, 并进一步总结文章的主旨思想;其三则是自主积累板块, 要求学生挑选出文章的精彩语段, 比如对芦花荡优美风景的描写, 或者是对民间英雄的传神勾勒, 然后分析语段在语言表达、艺术效果等方面的成功之处, 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积累和分享学习收获。三个板块在知识内容上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在学习方式上有自主阅读, 有教师指导, 还有团队学习。这不仅明确了知识学习的重点, 而且给予了学生必要的发挥空间,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 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导学案的确能够在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关注个性, 课堂表现更加自由

作为教师, 我们必须认识到初中学生尚处于思想和人格的形成阶段, 而这一阶段的学生常常会出现两种极端的性格特征:要么个性张扬而叛逆, 要么性格内向而害羞。在导学案的教学实践中, 针对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 教师也要编制不同的导学案, 并以此为依据, 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在具体的导学案教学中, 很多方法都能够达到彰显学生个性的效果。例如, 在设计导学案时, 我常常会设计“学习园地”板块, 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疑惑、体会和想法等记录下来, 表达出自己独特的学习感受。有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材料, 比如谜语、诗歌、电影视频等,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后将所思、所想填入“学习园地”中, 作为自己学习过程的点滴积累。又如, 在进行学案导学的过程中, 有的学生性格羞涩, 在交流讨论中表现得过于谦卑怯弱, 不敢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 我就会在组织活动时专门照顾到他们的感受,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 并且对他们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 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总而言之, 在导学案的指导下, 教师可以更周到地关注到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 并借助适当的策略来鼓励学生多读、多想、多说, 进而达到提高学生主体参与度的目的。

四、方法指导, 自主学习更加有效

在进行导学案教学时, 我们必须明确“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传统意义上的“教案”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设计, 重点在于规划教师的教学行为。而“导学案”重在于“导”, 旨在引导和培养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帮助学生在预习、交流、讨论、实践等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 最终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的确, 导学案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点拨。学生依据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时, 由于得到方法上的充分指导, 在遇到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时, 便不至于犯难, 因而也就更乐于参与到教学中来。

综上所述, 导学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确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合理、恰当地运用导学案开展语文教学, 能够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 使教学活动围绕着学生进行, 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生本”理念。在这个过程中, 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学生的心理、个性、能力等也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生因此更加乐于学习, 也更加善于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的主体参与性自然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所以, 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有必要继续探索和完善导学案教学的方法策略, 争取使它在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方面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摘要:近年来, 导学案教学法在中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普及, 成为体现新课程“生本”理念, 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笔者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 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导学案教学法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 有助于营造自由自主的学习氛围, 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总而言之, 导学案教学法的确在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语文,主体参与,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平.初中语文导学案编写的意义和原则[J].考试周刊, 2014 (2) :23.

[2]季敏.高效课堂从导学案开始—-对初中语文导学案编制和使用的思考[J].阅读与鉴赏 (上旬) , 2011 (11) .

[3]刘芹.导学案对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调查与研究[J].文教资料, 2010 (34) :59-61.

高中政治导学案的设计和应用探究 第4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 导学案 设计应用 探究

“三案六环节”是新时期素质教育教学体制实行中所推出的一项新型教学模式,导学案就是“三案”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素质教育教学体制跳出了应试教育以考试为主死读书的固有教学模式,提倡日常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智力启发、学习能力培养等为教学重点。尤其是高中教育阶段随着学生知识储备的丰富和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日常教育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而导学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就是主要起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作用,在包括预习、课堂引导等多个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治是高中教育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组成学科,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制度和规范,以及塑造学生主流思想和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政治主要是以文字性内容为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相对于数理化等逻辑性学科来说,学生的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纪律要高得多,但内容方面的单一性和枯燥性也因其学科属性而不可避免,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惰性的现象。而导学案的出现则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条明确的引线,从知识衔接、重点规划、新内容掌握等一系列环节上给予标准的指导和学习步骤的层层递进,从而让学生不但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知识的学习,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政治这门学科的兴趣。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做好导学案的设计和实施,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导学案的设计

作为教师来说我们在导学案设计过程中要遵循教与学相结合的原则,即结合高中政治教学目标和教材所设置的内容,教师融入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技能;另外还要最大限度地站在學生的角度进行教学重点的划分、教学计划设定、新旧知识点的过渡等等,从而让导学案再设计之初就紧跟教师思维,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从而为正值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做好前瞻性工作。

(一)目标确定,知识划分

首先,导学案是教师结合即将教授的知识内容进行的具体性学习引导方案,所以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学生做好学习目标的确定。高中政治在教材内容设置方面系统性、脉络性较强,因此知识内容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教师在学习目标设定过程中要做到“瞻前顾后”,一方面,在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内容的基础上,配合教学大纲要求,给学生提出针对新内容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后期延续性的知识内容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实现后期知识衔接的规划。从而提前让学生做好知识的前后性联系。

其次,教师在导学案设定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课本教学内容做好知识划分。对于高中政治这门学科来说,一般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以知识点的方式呈现,所以我们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教学常规化模式,做好每节课的知识点重点定位,从而在导学案中表现出来,这样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学习重点方面的提醒与指导。

(二)引线作用,知识过渡和检测

首先,在导学案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时刻保持其导线作用,尤其是在新旧知识的过渡方面。高中政治是一门以理论性为主的学科,上文中提到,教材内容单元之间的知识系统性和连贯性很强,但同时其中琐碎的内容也相对较多,这就需要教师在导学案设计过程中通过整体性知识脉络将已经学过的知识内容和将要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无缝对接;同时将其他碎片性知识点都通过例题或者知识点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在遵循导学案学习过程中不遗漏任何知识内容,并且实现知识的温故知新和完美过渡。

其次,导学案以教学引导为主,但并不仅限于知识学习的引导,再设计过程中教师也要兼顾到课堂知识检测方面的内容。在我看来,知识检测方面的内容设置要以最基本的知识内容为主,这样学生在课堂自主检测过程中首先能够将基础性内容掌握牢固。

二、导学案的应用

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导学案设计的最终目的都是应用在学生身上,从而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更好地学习效果,所以在保证设计合理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做到科学的运用导学案,从而达到最佳的导学效果。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习惯。导学案一般是在学习新课程之前发下去,我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会将其和上节课的课下作业一起布置,这样学生在完成上节课的知识内容巩固的同时,可以直接衔接新的知识内容,然后在课下写作业的过程中逐渐依托导学案养成巩固和课前预习的习惯,为正式听课做好准备。

其次,我们要通过导学案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对高中生来说,进入大学意味着每天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时间都是自主学习,而且政治是一门自学成功性较高的学科,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导学案,让学生自己根据列出的重点还有涉及到的例题进行自主探索和学习,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让学生直接结合导学案上所列出的重点进行小组讨论,然后选择代表上讲台讲解本小组的探究成果等,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还能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首先,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导学案为教学引线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我在政治课堂上一般采取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而学生由于课前已经通过导学案进行知识的预习,所以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思维较为活跃,知识内容的理解度也会相对较高,从而带动小组讨论氛围的活跃,这样就在无形中提高了整个班级的政治学习积极性。

其次,利用导学案重新唤醒学生对于政治这门学科的兴趣。作为高中政治教师的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政治这门学科的理论性和学习难度等方面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在政治学习过程中存在兴趣缺失,而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导学案作为授课引线可以让学生体会一种与之前学习所不同的教学模式,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能够最大限度的唤醒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新鲜感,而且授课节奏能够更好地掌控把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导学案 第5篇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二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一)、设计思路: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安排的内容。主要讲述了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以及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本框题是上一框人民民主专政的延伸,是人民拥有民主真实性的重要体现。此外,也是同学们以后参与政治生活须知的基础性知识,因而显得非常重要。

本框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已经接触过相关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较零散不系统,同时缺乏一定的参与政治生活的方面的实践,理论基础单薄,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较弱。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对学生初学时的接受能力的照顾,特别是本框处于政治生活的第一课,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注重给学生营造便于其理解知识的心理氛围,如通过视频,图片等激发学生兴趣,奠定政治课学习中的情感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我国法律所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政治性义务的内容。(2)把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3)理解权利与义务的之间的辨证关系。

2、能力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会从具体材料入手,进行理论抽象,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体会用辩证的思维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逐步确立公民的权利意识、义务观念,学会正确处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为今后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初步感知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引入实例法:认识公民的监督权、政治自由。(3)问题探究法:把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四)重难点分析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重点)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的基本原则(难点)

(五)教学准备

1、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2、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激学导思: 教 师 活 动:

模拟成人仪式: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十八岁成年之际,面对国旗庄严宣誓:

我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湖州市属学校政治协作体教学设计 编号:020102(2014-12-15)主备人:吴兴高级中学 沈珠鑫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积极履行公民义务。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完善人格,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和文明,艰苦创业,奋斗终身!

(教师用微笑、鼓励的眼神、亲切的话语,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拉近师生的距离。)学生活动:学生参加活动,启迪思考,感知生活

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用其亲和力创建“共享式”师生关系。

引题:第二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一、神圣的权利

1、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板书)设疑探究 引议释疑: 教师活动:

多媒体:照片

问题:他么在干什么?(引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民主选举知多少?】

1、选举谁?

2、你们有没有选举的权利?为什么?

3、坐牢的人是否有?为什么?

4、居住在中国的外籍国人是否有?为什么? 学生活动:

通过学生的思考和抢答,使学生掌握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国籍、年龄、政治、能力条件)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识水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机会回答问题。从而掌握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定义、条件、和地位 教师活动: 【学以致用】

下列属于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1)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2)镇长的选举(3)县人大代表的选举(4)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5)居委会、村委会的选举(6)我们的班长选举 学生活动:

学生对不同的选举进行判断,哪些属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那些不是。

设计意图:加深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理解,是学生能把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与其他的民主形式区分开来。

2、监督权(板书)教师活动:

多媒体播放视频:网友揭发周久耕事件

问题:网友揭发周久耕事件,是在行使了什么权利呢?(监督权)

(1)、谁监督

(2)、监督谁?

湖州市属学校政治协作体教学设计 编号:020102(2014-12-15)主备人:吴兴高级中学 沈珠鑫

(3)、怎样监督?

延伸:文字资料:新华社南京3月21日电(记者蔡玉高)记者21日从南京市纪委、市监察局获悉,南京市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原局长周久耕因严重违纪,20日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周久耕还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问题:周久耕的落马,说明了公民行使监督权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视频

思考后与邻近同学相互讨论,合作探究。

学生总结监督权的定义、内容和意义 设计意图:

列举实时性和代表性较强的周久耕案例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以达到教学目的,是学生能轻松的掌握监督权的定义、内容和意义。增加课堂气氛,调节课堂节奏。

问题设置的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感受了“成功”。

3、政治自由(板书)教师活动:

文字材料:周久耕被网友称为“最牛的房产局长”,现在只要搜索一下“周久耕”三个字,就有50多万条的评论,这么多评论说明我们公民拥有什么政治自由?(言论自由)你知道吗?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哪些政治自由?

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网友对周久耕的评论,总结言论自由。延伸出其他的政治自由。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有效地材料进行处理,提取有效信息。(学法渗透)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教师活动: 探究生活:

人肉搜索:是通过你在网上提问题然后别的网友看到你提的问题来回答你的问题。

问题:我们应该如看待“人肉搜索”?能不能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为什么? 【事例】

最典型的一例当属“很黄很暴力”,北京一名小学生指责一些网页“很黄很暴力”。没想到这短短的五个字成为攻击目标,小女孩和家人的相关资料都被公布到网上,并被恶搞,给小女孩的成长带来严重影响。

怎么评价这种行为? 领悟生活: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权利并不意味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政治自由是相对的,要受法律的制约,是有条件。同时,在行使自己的权利和自由时不能损害国家或他人的权利和利益。学生活动:

对现在的网络热点进行思考和讨论。

归纳和总结出政治权利和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有条件。

湖州市属学校政治协作体教学设计 编号:020102(2014-12-15)主备人:吴兴高级中学 沈珠鑫

设计意图:

选取网络生活中的事例,利用网络热点,可达到启智激趣的教学效果。

学生利用网络热点讨论和思考,培养了自学能力,拓展、提升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使学生学会正确的去行事自己的权利和自由。

二、庄严的义务 教师活动:

[多媒体视频] 2008感动中国人物------金晶。

问题:金晶为什么能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

金晶的行为有哪些是值的我们学习的?为什么?

我国公民应该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遵守宪法和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视频。

对金晶的事迹进行评价。归纳总结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义务。设计意图:

通过对典型人物、具体事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作为中国公民必须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三、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教师活动: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就像一对孪生兄弟,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但有些人却只想要“哥哥”—权利,不想要“弟弟”—义务,对此大家怎么看?

材料一:某市级领导周某在人大换届选举中涉嫌贿选被依法逮捕,在法庭上,他辩护道“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合法权利,自己在工作岗位上也是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又是市级干部,应该从轻处罚”。

材料二:李某夫妻搬到一个四合院,其邻居是一个老大爷,平时养一条狗。李某妻子是护士经常上夜班,且很怕狗。李某与老大爷交涉了几次没有结果,遂放言,“如果你再不把狗拴起来,我就把它毒死”,结果老人家买了监视设备,监督着李某一进一出,使邻居矛盾进一步激化。

探究1:周某的辩护是否合理?(能否因为其所陈述的理由而从轻处罚)为什么? 问题引导: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这是公民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必须遵守的一项重要原则,这项原则表明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一律平等是否等同于相同。每位公民是否都享受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强调平等是对等,享受权利同时履行相应的义务)

探究2:老大爷的做法是否可取?如果你是调解人,你准备如何调解? 问题引导:(1)老大爷没有履行好管理好狗的义务。除了要办理狗证以外,要对狗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它不干扰邻居的生活。

(2)老大爷不能安装监视器,这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应该撤去。

湖州市属学校政治协作体教学设计 编号:020102(2014-12-15)主备人:吴兴高级中学 沈珠鑫

(3)李某应充分体谅老大爷孤身一人的难处,不能恶语相加,使其事态进一步升级。

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怎么做?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因此这一原则对我们的要求是: 一方面是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是我们也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探究3:两个案例主人公的思想有何共同点?

问题引导:两人的行为,都是只顾个人利益,不顾他人利益的行为,为己利益而不惜损害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甚至是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制裁。

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公民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在行使公民权利与履行公民义务时,必须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总结: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设计意图: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的对材料的对比和讨论,并结合现实进行思考:参与政治生活该如何把握基本原则呢?真正体会权利和义务是辩证统一的。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在设计本课的教学中,考虑到教学进度和教材内容,特别政治学内容比较枯燥,因此利用预习导读提纲,让学生在梳理知识体系、系统地把握知识内在联系过程中发现问题,由“无疑——有疑”到课堂中的“析疑——释疑”,使不同的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听课,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方式,注意发挥每个同学的“潜能”,引导他们收集典型事例制作课件,这样做不仅贯彻了新课程 “为

湖州市属学校政治协作体教学设计 编号:020102(2014-12-15)主备人:吴兴高级中学 沈珠鑫

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理念,也锻炼培养了学生能力和合作精神。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导学案 第6篇

班级——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

1、熟记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的原因。

2、生活中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自觉同违法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3、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积极宣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

一、自主学习

整体感知:为什么说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局部揣摩

学习任务一:通过阅读课本P87~88,思考以下问题:

⑴结合P87~88的材料,国家领导人为什么都一再说自己要忠实模范地遵守宪法? ⑵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最高行为准则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习任务二:通过阅读课本P88~89,理解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

⑴P88~89的材料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团体和组织的章程共同规定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 ⑵有的同学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中国共产党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学习任务三:阅读课本P90相关内容,理解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⑴结合P90胡锦涛的讲话,想一想:宪法与公民有什么关系?

⑵为了维护宪法的尊严,你认为我们青少年应当做些什么?

二、课内探究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多次法制宣传大会上强调指出,走依法治国的道路,就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维护宪法的权威。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维护宪法尊严?

(2)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应该如何维护宪法的权威?

三、知识小结:

四、当堂达标

1、如果国家机关的有关制度和规定与宪法相抵触,如果国家机关的活动、公民的行为违反了宪法的规定,这些都是违宪行为。在我国,一切违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这说明我国宪法()A、具有最高的权威,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B、不能体现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C、永远不会改变,不得修改 D、违宪行为不属于违法行为

2、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作为公民我们不应该()A、树立宪法观念,增强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意识 B、违反宪法,应该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C、大力宣传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D、学习宪法、宣传宪法

3、在当选为国家主席后,胡锦涛同志说:“我一定忠诚地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竭诚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在我国,国家主席也要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遵守宪法的规定,这说明()①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②国家主席不能行使国家权力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以不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④任何人都要把宪法作为自己的最高行为准则,依照宪法规范自己的行为A、①②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4、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都有自己的章程,在他们的章程中都有“一切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准则”的类似规定。这说明()

A、宪法是各级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 B、各社会团体和组织没有自己的行为规则 C、中国共产党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 D、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

5、在我国,任何人不论其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在宪法范围内活动,决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这说明()

A、宪法只对违反宪法的人和事有约束作用 B、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C、宪法只对全体公民起作用,在国家生活中不重要 D、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行为的只有宪法

6、在我国,人民通过宪法把国家权力交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人民代表大会又将部分权力分别交给政府、法院、检察院等部门行使。这说明()A、在我国,权力属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这些国家机关要依据宪法行使国家权力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职能是相同的

D、政府、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只服从人民代表大会的意志,可以不遵守宪法的规定

7、有的同学认为,中国共产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在某些情况下,它可以不遵守宪法。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请说说你的理由。(4分)

五、课堂小结

六、学习反思: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导学案 第7篇

第二框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应该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能力,通过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知识,使学生明白作为公民应该怎样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怎样履行自己的政治性义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公民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履行的义务,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难点:正确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统一性原则。

二、自主学习与探究

(一)、生活中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阅读教材p8图片(公民投票选举,公民应征入伍,奥运健儿获金牌,面对国旗唱国歌;通过网上电子举报信箱进行举报……)回答,在这一组图片中,哪些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哪些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二)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含义

(2)回忆初中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知识,能否举出哪些是政治方面的权利?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含义、重要性?我国公民是否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结合我国大学生抗议北约轰炸我驻南斯拉夫使馆游行示威;中学生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图片;李洪志出版非法刊物、非法集会图片,感受公民的政治自由。

课堂设问三:你所知道的领导干部贪污腐败的案件?

提示:近年来,全国各检察机关根据人民群众的揭发、举报,认真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课堂设问一:阅读P9—10页,了解我国公民有哪些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试举例分析。提示: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即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社会组织。

课堂活动:你觉得公民要履行政治性义务,具体到中学生的生活中可以做些什么?

(二)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亿库教育网http://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课堂设问:古代有“君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如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提示: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它表明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课堂探究:

观点一: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观点二: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你认为这两种观点是否相同?说说你的理由。(对学生的回答加以适当的引导和总结)提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割,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生活中不存在只尽义务,不享受权利的现象,只享有权利,不想尽义务的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行为也是不允许的,因此观点一是正确的。

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人民的主人翁责任感,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人民更自觉地尽自己的义务。另一方面,公民自觉地履行义务,必然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公民行使权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但是我们不能把权利与义务对立起来,简单地对等会导致把履行义务作为行使权利的筹码,这就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关系。所以,观点二是错误的。

课堂设问:公民如何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提示:根据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情景营造:播放视频:“李剑英为救百姓英勇献身的事迹。”

课堂设问:针对李剑英的行为,谈谈自己的看法。

提示:在我国,国家、集体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在行使公民权利与履行公民义务时,必须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公民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李剑英就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教学总结】

一、对教材知识的归纳总结

国家赋予每个公民神圣的权利和庄严的义务,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准的。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二、合作探究

以“公民依法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必须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为题,自制一张示意图。提示:如: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权利政治自由

监督权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义务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服兵役和参加社会组织

设计意图:通过自制示意图,有利于形成知识网络,便于知识的掌握。

配套练习

单项选择:

1.以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的理解,错误的是()

A.一切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B.一切公民都平等地承担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C.一切公民在立法、执法和守法上一律平等

D.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应受到法律制裁

答案:C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是因为()

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②它损害了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利益

③自由是相对的,要受到法律的制约④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自由和权利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C

教学后记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导学案 第8篇

【关键词】学案导学 导学案 机械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40-01

机械基础是一门理论性极强但却与实际应用联系深远的学科,限于实际教学条件,本门学科通常以理论讲授为主。中职学生基础薄弱,对理论教学较为排斥;教师对理论教学的授课方式仍停留在“满堂灌”的阶段,教学方法落后;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阻碍了教学计划的实施与教学目标的达成。笔者有幸参加了一次义务教育阶段的教研活动,观摩了一堂以“学案导学”法为核心理念的高效课堂,学生的课堂反馈与实际教学效果让笔者产生了一个念头:如果将学案导学法应用在职业教育“机械基础”的课堂教学,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课堂由原先的单调乏味变得生趣盎然,学生由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了“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以《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这一章节教学为例,分享“学案导学”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一、课前准备——精心设计导学案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对于导学式课堂,导学案的质量对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的效果有着较为重大的影响。对于《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这一教学内容的导学案可以这样设计:

第一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存在条件以及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别原则;明确学习的重点:①铰链四杆机构中各杆的长度尺寸与曲柄存在的关系;②认识机架选择与曲柄存在的关系;③铰链四杆机构基本类型的判别;确定学习的难点:铰链四杆机构各杆长度关系的分析和对曲柄存在条件的理解。这一步骤的设计意图在于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教学内容,而不至于眉毛胡子一把抓,偏离教学中心。

第二步,围绕目标,在学案中创设情境,举现实生活中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缝纫机、筛分机、起重机,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1.上述三副图中机构运动形式一致吗?2.各根杆件的运动形式一样吗?3.有曲柄存在吗?4.最短杆名称是什么?5.它们又各是何种机构?

第三步,围绕教学重难点,设置基础、进阶、拓展这三个层次的学习任务。

基础层次的学习任务,侧重于以填空的形式呈现概念性的知识要点:如存在曲柄且满足杆长之和条件的四杆机构有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进阶层次的学习任务,侧重于以单选、多选的形式呈现需要深入理解的知识点,如:

判断图示四杆机构是什么机构?

A.曲柄摇杆机构

B.双曲柄机构

C.双摇杆机构

拓展层次的学习任务,侧重于以问答的形式呈现需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应用的知识点,如:

请描述“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类型的判别流程。

第四步,设置课堂综合检测练习。练习题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便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二、课堂探究——专注过程,师生互动

导学式课堂,课堂依然是教学的主阵地。优秀的导学案、智慧的教师、热情的学生,这三者对于高效课堂是缺一不可的。导学案好比一个精彩的剧本,教师就如同导演,学生就是主角,教师导得好,学生入“课”深,教学效果才能够得到保证。

(一)情境激趣,学生自学

教师播放缝纫机、起重机的运动轨迹动画,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关注度。教师适时的提出与课程相关的问题,与导学案相结合。学生依据导学案进行自学,结合旧知识与新知识融合,形成初步的知识结构。在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对于基础任务学生能够很好的完成,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在完成进阶任务及拓展任务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教师通过巡视,收集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汇总分类,让学生分组讨论。在讨论中,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紧扣问题核心进行讨论,由分组组长记录问题、分析得出的问题观点、小组结论,做到有的放矢。自学环节,不以学生完全解决导学案上的问题为目的,主要意图在于:①学生对本节课堂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否整体把握;②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正确的评价:A.拓展自如;B.进阶通关;C.基础达成。

(二)精讲明义,教师点睛

学生借助导学案的自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所形成的认知,因为有疑义、有不确定,所以并未完全转换为学生的新知。教师对于存在的共性问题的精讲解析,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对知识重新进行梳理,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将教师的所授与自学阶段的所学结合建构为新的知识体系。如本课的“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类型的判别流程,这是原理性的知识点,这部分教师就可以结合原理举实例,详讲、精讲,让学生能够理解与熟记公式,掌握解题思路、规范解题过程。

(三)实战精练,锦上添花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通过自学与教师的精讲,对于新知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但这个体系必竟根基尚浅,要让根基牢固,有针对性的精练,对学生来说就是锦上添花了。教师在课堂上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完成学案中的当堂检测练习,检验学习成果。学生通过检测,对自己的新知掌握程度进行再次评价,体验成功。

三、课后巩固——在总结中成长

教育不是一件可以一直埋头往前赶的事,需要走走停停,在总结中前行,在总结中成长。每一节课后,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导学案收取上来进行详细批阅,针对每位学生的学案掌握情况给予有引导性与实施性的评语,增强学生的信心及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教师通过学案所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策略。学生对经教师批阅过的学案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及时订正错题,对理解存在偏差的知识点重新消化吸收。

上一篇:2023年安徽中考优秀作文选登下一篇:文员实习自我鉴定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