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春联教学设计

2024-08-01

我和春联教学设计(精选10篇)

我和春联教学设计 第1篇

《我和春联 》教学设计

常虹

一 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人类文化百花园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它以尺幅千里的特色赢得了最广大的创作者和欣赏者,从而呈现出勃勃生机。

冀教版语文第十一册六单元——民族传统文化单元,编排了当代作家黎汝清的散文作品《我和春联》,文章以叙事的形式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对春联的喜爱和收集,以及春联对他人生道路的影响。文章首尾呼应,条理清晰,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春联逐步融入“我”的童年生活的过程。

(二)教学对象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字基础和阅读理解能力,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诵读课文能初步感受到对联的意境和魅力。但学生并没有太多的对联知识和积累,没有亲自撰写过对联,感受不够真切。

(三)教学环境分析 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下,利用主题网站,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观看有关对联的图片、对联故事视频、阅读有关对联的拓展性文字资料,激发学习积极性,体会对联的意境和魅力。

二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和对联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中起到的作用。

3、理解课文中涉及到的对联的意思。

4、搜集积累优秀的对联作品,欣赏名联,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习在生活中运用对联,丰富人生。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读的实践中,进行感悟和思考,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加深对对联的理解和体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对联对作者产生的影响的。

2.学习并运用作者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 教学难点:

感受对联的意境和魅力,产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五 教学课时:1课时

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生谈话,创设情境。

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俗话说“一年之际在于春”,在春季之始,我国有一个最传统最盛大的节日,大家说说看,是什么节日?(生:春节!)对了,大家说说我们是怎么迎接春节怎么过春节的?(学生自由发言:大扫除、贴对联、放鞭炮、穿新衣、吃年夜饭、串门拜年„„)是啊!过春节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因为我国地域辽阔,所以各个地方各个民族迎接春节过春节都有不同的民俗,但迎接春节大家几乎都做相同的一件事:那就是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要贴上大红春联 播放视频:春节贴对联

2.学生谈观看完贴春联的感受。3.教师揭示课题:我和春联 4.学生齐读课题。

5.简介对联的知识。课件出示对联的来历,形式和规则。

【设计意图:利用贴春联的喜庆视频创设情景,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心灵体验,让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进入学习状态,为文本学习提供心理准备,产生阅读期待。遵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发挥形象直观作用,利用课件帮助学生在头脑中直观建立起对联的认知,了解对联的构成,自然引出下文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用2分钟默读一遍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由读文。

3、师生交流。

教师要引导学生留意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两段,并学习运用这种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出示主题网站中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设计意图:在师生交流过程中,出示主题网站中谋篇布局时注意首尾呼应的学习方法,指导阅读实践,对阅读方法进行了相机拓展,有效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研读感悟,习得方法

学生默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进行研读。

一、研读感悟

1、品读课文,体会对联对作者童年生活的影响。

2、理清课文的脉络。注意引导学生留意课文中和时间推移有关的词语。

3.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对联融入我的童年生活”的过程。

4、学生交流(学生利用互联网等学习手段搜集有关对联的来历)教师总结:“桃符”就是春联的萌芽,所以,有些诗人就用桃符来代指春联,你记得哪首诗中写到的吗?(出示课件:古诗)学生朗读。

【设计意图:出示网站关于对联的图片资料,不仅从文本内容上进行了拓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以精心设计的图片资料为媒介,运用了习得的方法进行表达,达到了拓展语言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

源远流长的对联文化,其实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你也搜集到了一些对联吧?朗读给大家挺拔!并且告诉大家,你是在哪里搜到的?

学生交流。

教师:同学们很用心,老师这里也有几副对联,仔细的读一读,看看这些对联的上下联有什么奥秘呢?

(出示对联)

学生读对联,交流发言。教师总结:(出示课件)

教师:让我们在了解了对联的一些知识之后,再来欣赏欣赏课文中的对联吧!

(出示课件)学生朗读

一、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对联,对对碰”的游戏吧,你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吗?

(出示课件:对联连线。)学生朗读对联

二、自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更是喜欢吟诗作对,以它来交友共勉,其乐融融。这里就有一些名对,你喜欢那副对联?为什么?

(出示课件)学生交流发言。

教师总结:对联可以写景,抒情,言志,可以悼念亡者,也可以祝贺新人„„这真是小对联,大世界!

三、在不同的场合需要适合的对联,你能为这些对联找到自己的家吗?

(出示课件)学生交流发言。

二、习得方法

1、从刚才的读课文中,你了解到了春联的哪些知识? 2.文中一共出现了几幅对联,请用笔把它划出来。

3.学生边交流找到的对联,老师边把这几幅对联贴在黑板上。贴好后,提问:谁来说说春联该怎么读,先从哪边读起?

4.齐读贴出对联,读后说说这几幅对联分别写了什么?

七、小结

(四)回归主题,升华拓展

1.师生交流总结作者的写作方法,回归主题。

2.学生交流:你还了解对联的哪些方面?

3.作业:学习网站中推荐的文章,用本节课学到的表达方法介绍自己的一个爱好。

4.课下学生利用网站进行学习。

【设计意图:以文本为桥梁,由课上延伸到课下,学生利用网站拓展延伸性学习,了解对联的历史,沿承和结构各方面信息,使学生产生热爱对联、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运用本课的学习方法学习网站上推荐的其他文章,以达到方法的迁移。】

板书设计:

我和春联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心似平原跑马,易放难收。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一湾流水斜阳外,几缕炊烟老屋中。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风摇竹影有声画,雨打梅花无字诗。

教学反思:

这是《我和春联》的教学第三课时,在经过了前两课时的学习之后,通过学生自主的利用互联网来搜集资料,积累对联,课上通过小练习来认识春联,运用对联,从而感受对联-----这一传统文化的熏陶。我在备课时,通过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课上,学生们的交流学习积极性高,课下,更是对春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的同时,更加热爱传统文化。

我和春联教学设计 第2篇

1、会写“壤、鞭”等8个生字,会认“跷、逆、寓”三个生字;理解并积累“漫不经心、聚精会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注意积累优秀的对联作品,并学习在生活中运用对联,丰富人生。

1、自主搜集对联,了解关于对联的知识。

2、通过自读课文、自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各部分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3、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关于对联的知识。

1、通过阅读文章,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对联的知识,从中接受熏陶。

2、体会作者对春联的喜爱。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那内容,理解文中对联的意思,并谈出自己的体会。

体会作者童年时期对春联的喜爱,感受春联是怎样融入作者的生活的。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出示谜语)

大红纸上写大字,左一条,右一条,书幸福,写吉祥,家家门上寄希望。你贴这扇门,我贴那扇窗,全家上下喜洋洋。(打一春节用品)

2、了解春联的由来

3、师:春节快要到了,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和这喜庆的场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春联的魅力,看一看春联和作者有怎样的渊源?(板书课题:我和春联生齐读)

1、自渎课文,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注意“壤、琢磨、呛”等字的读音。

2、作者介绍

3、检查预习

(1)指名读文,解释疑难。

(2)出示认读生词,指名朗读。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春节过后开学了,作者上学时发现,学校大门口有一副对联,读过之后就被吸引住了,经过老师的讲解,作者对春联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后来,不但给家里写对联,作邻右舍都叫写。对对联的喜爱和收集,使作者后来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5、注意留意文中和时间推移有关的词句,试给课文分段。

6、再次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1、出示中心问题:朗读课文,谈一谈春联是怎样一步一步融入“我”的童年生活的?画出有关语句,作批注。

2、四人一小组活动。

3、集体交流。

(1)学习文章第二部分,思考:我是怎样爱上春联的?

生:那是二年级寒假过完的时候——连老师站在身后也没有察觉。二年级寒假过后,开学时在校门口两侧看到一副对联,第一次深深吸引了我。

师:同学们怎样理解这副对联的含义呢?

学生阐述自己的理解,反复朗读对联。

师总结:这副对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学习就像逆流行船不前进就会倒退;人的心就像在广阔的草原上跑马,很容易放荡开去,但很难收回。从而劝诫人们,学习要有恒心,要有毅力。

齐读三四自然段

(2)师:老师是怎样给我讲解的呢?

指名读5、6、7、8自然段

生:老师表扬了我的勤学好问,并且给我讲了许多关于春联的知识,让我从小对春联产生了浓厚兴趣。

过渡:在老师的鼓励、表扬下春联第一次深深的吸引了我。它又是怎样融入了我的童年生活呢?

(3)学习第三部分

学生朗读9——11自然段。

生:我从一副对联中感悟到了学习必须勤奋刻苦的道理,老师又从另一副对联中给我讲解了有关对联的知识。

师:作者感悟到勤奋刻苦是学习的必由之路,同时也了解了有关对仗的知识。

师:作者由认春联到在老师的引导下品春联,后来在父亲的鼓励下开始写春联,那么我又是怎样给邻居们写春联的?

齐读这几段。

生朗读12——17自然段。

生:十岁那年,在父亲的鼓励下我开始尝试写春联,也得到了老师的支持。

生:老师告诉过我,对联寓意要好处于对二大爷家两位老人的了解,我写了: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师:对联给两位老人带来了幸福和快乐,作者的心理也充满了喜悦,说明作者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师:怎样理解“我”抄录的这些对联的含义?

指名理解说明。

(4)学生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和时间推移有关的句子,体会儿时对春联的喜爱和收集对自己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指名读最后一段

师:开篇简洁明了,表明自己的看法,结尾回应开篇,表明“儿时对春联的喜爱和收集,与我后来从事文学创作是大有关系。”开头结尾相呼应,是文章结构更加严谨,主题更加鲜明。

1、师: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了对联,谁能说一说对联的特点是什么?

生结合课文加以体会。

2、出示学生课前搜集的对联进行朗读联系,并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我和春联教学设计 第3篇

苏教版语文第七册《春联》是一篇语言清新的小品文, 这篇文章介绍了春联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春联“对仗及音律美”的特点, 能使学生领略到祖国语言的无穷奥妙。缪老师在这节课上通过创造阅读期待氛围和丰富灵活的阅读情境, 鼓励个性化阅读、多元解读, 培养创新性思维和语感,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个性张扬, 思维活跃, 读、思、议、练贯穿课堂, 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以人为本, 凸显主体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节课真正体现了人文思想。缪老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春节气氛, 创造了一个自主学习的情境, 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自主学习、自主感受。在学习新课中的读春联、谈感受及整理春联、填春联等诸多环节中进行了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 如:“你喜欢哪副春联?读了这几幅春联, 好像看到、听到了、想到了什么?读懂了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想把这些春联送给哪些人?”这一系列语言实践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无拘无束, 自由发挥想象, 发表看法, 尽情畅谈个人体验, 有机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激活了思维, 课堂气氛活跃。对于大环节的细节处理完全按照学生的反馈情况随机调控,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以学定教, 顺学而异, 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巧妙设计, 彰显本色

简单的语文教学不是平淡如水, 味同嚼蜡, 而是常常要灵气勃发, 灵光闪现。缪老师潜心钻研教材之后, 在教学设计上独具匠心, 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学习过程中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上课伊始, 缪老师有目的地选择了一个和本课有关的游戏“欢乐对对碰”,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 同时为学习新课作了铺垫。接着缪老师利用多媒体呈现了一幅新春喜庆的画面, 并以一曲热闹欢快的《喜洋洋》创设了一个情境, 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在精读课文中, 缪老师充分突出了个性化阅读及对文本的多元解读。缪老师先引导学生各自与文本对话, 感知文本:“这春联多在哪, 美在哪?”让学生边读边画出第一段的春联, 学生朗读后, 对文本有了初步感悟。其次, 重点设计了“用心品读”这一环节, 让学生说出最喜欢哪副春联, 谈谈自己的感受, 并把自己的感受通过大声朗读表达出来。这一环节的设计, 突出了教学重点也突出了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间情与情的交融, 心与心的撞击, 这一过程是通过有效的朗读贯穿始终, 如教学“又是一年芳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 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色?让学生通过朗读, 抓住重点词“芳草绿”“杏花红”感受春的气息, 同时指出学生朗读“十里杏花”的感觉不够“仿佛只有一里”, 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学生的朗读在缪老师的层层引领中递进, 在反复朗读中提升。缪老师还利用多媒体在美妙的音乐中创设了美读的情境, 通过师生配合读, 师生对读等形式的反复诵读, 让学生发现美, 欣赏美, 感受和领悟声律美。在有高有低, 有轻有重, 有快有慢的和谐动听的朗读中, 学生不但体悟了春联所蕴含的声律美, 对重点词“抑扬顿挫”的理解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对春联“对仗”这一特点, 缪老师引发学生对“春联到底怎么写”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 学生轻而易举地从文中找出并加以评析。整堂课没有灌输说教, 没有越俎代庖, 而是让学生的自主得到了真实有效的体现, 驰骋了学生的想象力, 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才能。

三、课后拓展, 自主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在课后拓展、迁移运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 缪老师“连一连”“填一填”两道练习设计, 不仅是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及时巩固和反馈, 试试对课外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更是学生个性飞扬、迸发思维灵光的展现。在引导学生仔细揣摩“风拂千条柳, 雨万朵花”的缺字填空处, 更表现出了缪老师教学的精彩, 学生的思维火光在灵动的课堂中不断闪现, 让学生在感受创造、感受成功、感受收获的乐趣的同时, 也给学生创造和提供积累优秀语言文字的机会。最后的作业设计是送给孩子们的礼物, 一个对联网网址。这礼物使课堂走向开放, 走向社会, 走向生活, 学生自主调动知识积累, 交流合作、融旧纳新积极实践, 学生的语言训练扎扎实实地落到了实处, 彰显了语文的本色, 焕发了课堂的生机。

四、激情四溢, 充满活力

课堂上有了教师的激情, 学生才会有活力, 这样才能激活课堂教学, 激发学生兴趣。在本节课中, 缪老师自始至终用自己的率真、坦诚、热情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 你听, “春联是诗, 蕴含丰富的哲理;春联是歌, 吟唱着美好的生活;春联是画, 描绘出秀丽的春光;春联是梦, 寄托着无限的希望。”“春联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哪里有春联, 哪里就有华夏子孙, 哪里有春联, 哪里就有中华民族的灵魂, 哪里有春联, 哪里就有中国人民的智慧。”她那优美而又充满激情的过渡和结尾, 充满激情的诵读依然在我耳边回响。她满怀激情, 一步步引领学生走进春联, 融入春联, 超越春联, 这些灵动的语言将本课的教学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层次, 也使这节课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累, 蓄积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同时也能让课堂活力四射, 激情涌动。

《春联》教学设计 第4篇

设计理念:四年级学生已学过古诗,对古诗中对仗的诗句已有了感性认识,这是理解“春联最讲究对仗”的基础。农村孩子接触春联更普遍,可利用春节前贴春联的环境氛围拓展教学资源。本课教学应鼓励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使每个有着不同背景、不同个性、不同知识经验的参与者都能有所习得,共同发展。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10个生字字音:“增”、“颂”、“辞”不翘舌;“增”、“荣”、“颂”后鼻音。“添”字书写时右下是两点。

2.理解课文中的五副春联,并能背诵。

3.每人搜集几副春联在班上交流,基础好的学生可试对春联。

4.在搜集、学习、试对春联的过程中感受欢乐与祥和。

教学重点:理解五副春联的意思,感悟上下联“字数相等”、“词类相当”。

教学难点:随文学习“对仗”这种修辞方法。

教学流程

一、营造“春联”教学氛围

1.组织学生在教室里贴上几副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春联,营造欢度春节的氛围。

2.比一比,看谁能背的古诗多。(“开火车”背;如班额大,可一人背一句。)

3.指导学生读下面春联,说说每副春联的意思。

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春回大地)

春到门庭四季青,福临小院合家欢(春色满园)

4.激趣导入。结合教室布置的环境,教师激趣导入:春节快到了,家家户户张贴春联,给节日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气氛。今天我们学习第23课《春联》。(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建构新知的,故设计背古诗,尤其选背对仗工整的诗句的环节,为理解春联“对仗”做铺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营造春节氛围激趣导入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愿学、乐学。)

二、读议结合,理解春联含义

1.读一读,想一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四副春联的含义,和同桌谈一谈自己的理解。(板书:美丽春光、欣欣向荣、美好生活、幸福希望。)

2.议一议。“春联最讲究对仗”是什么意思?“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是怎样对仗的?其他四副对联又是怎样对仗的?(生生、师生充分讨论后板书:字数相当,词类相当,字词相对。)

(设计意图:“春联最讲究对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可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交流的形式进行教学,值得注意的是问题陈述要清楚明白,要有梯度,问题之间要体现内在联系。)

三、指导诵读,深化理解

1.品一品。读第三、四自然段,理解文意后,反复品读课文中五副对联,要求读出“抑扬顿挫”,尽量读得“和谐动听”,感受到其中的声律美,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妙。

基本要求:读出节奏、停顿(/)和重音(·)。例如:“红桃/开口/贺新年。”

较高要求:目前,上海市古诗教学已让小学生感悟平仄,即平声用“—”表示,音拖长;仄声用“/”表示,音短促。就云南省大面积教学来说,小学生还不必讲求平仄,但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在品读中学习、感悟。

2.诵一诵。让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春联,并正确地诵读,讲一讲大意。

3.对一对。可选择一些文字浅显、学生易于理解的春联,让学生试着一人说上联,另一人对下联。如:

幸福生活甜蜜蜜,(和睦家庭喜洋洋)

多喜多福多健康,(新年新春新气象)

四、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课后练习。

2.写一写。布置学生课外为自己家或为邻居写一副对联并张贴。组织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交流自己创作的春联。

作者单位

昆明师专基础教育研究所

我和外公写春联 第5篇

到了外公家,我有些生气,说:“外公,你也太节约了吧!买几幅春联都舍不得!如今哪有人写春联的!”外公不但不生气,反而和蔼地说:“外公不是买不起春联,也不是舍不得。你要知道,春联是祖国文化的瑰宝,渊源而流长,怎能失传呢?我叫你来写是让你记住这门传统文化。”听了外公的一席话,我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要让我发扬春联文化的传统。

外公给我搬来了桌子,妈妈帮我裁纸,我找来几张旧报纸,练了一下笔。由于我从七岁就开始练书法,虽说写的字不说十分完美,但写出来的春联可以称得上“横平竖直”、“有板有眼”,总之贴出去不会让人指手划脚的。外公家是开小超市的,我对外公说:“你创作一副春联,我也创作一副。”外公略停顿了一下,脱口而出:“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我笑了笑,说:“太老土了!这副春联早已经家喻户晓了。看我的,来个新鲜的`。”我想了许久,终于一字一顿地说:“货真价实惠万家,礼貌待客暖人心”,横批是“经营有方”。外公看了我写的这副春联,连声夸道:“字写得不错,而且内容也好,说出了开店的经营之道。”听了爷爷的夸奖,我心里甜蜜蜜的。

在我写春联的时候,外公家周围的邻居也来了,纷纷夸赞我。外公激动地说:“写春联也是继承和弘扬祖国文化呀!”

对!小朋友们,让我们拿起笔,为继承和繁荣春联文化而努力吧!

哦,原来是外公打来的电话,他让我去他家写春联.我笑了笑,问:“妈妈,人家都买春联,外公为什么要写呢?”妈妈说:“外公让你写,一定有他的原因吧!去了不就知道了吗...

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到了,爷爷又要写春联了. 腊月二十八日,我和爸爸到爷爷家帮爷爷写春联.来到爷爷家,只见爷爷坐在自己的房间里,正戴着老花镜,双手捧着一本《春联集》 我说:“好啊,我还想把对联写好了送给外公外婆和舅伯舅妈呢.”

我和爷爷贴春联作文 第6篇

爷爷先把糨糊熬好,又把事先写好的春联拿出来,把糨糊抹在春联的后面,然后我们就准备开始贴。

爷爷贴高处的地方,我和姐姐个子矮,就贴低处的地方爷爷教我们把上联贴在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次序可是不能颠倒的,爷爷又让我把一个大“福”字倒着贴,我问爷爷这是为什么呢,爷爷说:“倒着贴,就是代表福到了,到了千家万户。”我心想:原来春联也有这么大的学问呀!我们贴的几幅对联有“一派山河呈锦绣,万家灯火乐升平。”横批是“百事大吉”、有“丰衣足食人人乐,绿叶青畴处处春。”横批是“喜气盈门”爷爷又指着对联说:“对联要讲究对仗工整,字数相等,押韵协调”

春联教学设计 第7篇

朝阳镇孙家庄学校

陈彩芸

【教学内容要求】

精读课文,反复阅读品味春联的语言文字,了解春联的内容与特点,并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在反复品读的过程中引领学生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奥妙,激发学生热爱母语,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关于春联内容与春联特点的学习是重点,难点是感受春联的意境美、对仗美与音律美,文章最后一段深刻道理(大语文观)的体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上课前,我们来欣赏一段欢快的音乐,这首曲子的名字叫《过新年》。

2、随着一曲热闹的《过新年》,我们发现新年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大红的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这一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春联》。

二、精读第一段

1、新春佳节,喧闹的锣敲起来了,震天的鞭炮响起来了,大红的春联贴起来了,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引读)——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干红的百花园中,(出示课件,4副对联)

2、刚才那么多春联,我们只是大略地看了一下,用句中的一个词说,就是——(浏览)。

3、各种各样的春联,美得就像一座万紫干红的百花园,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看看课文是怎样具体来写的。

4、课文从几个方面来写的?它是用哪些词语把它连接起来的?(显红:有的—有的—有的—更多的是----)

5、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春联的内容丰富多彩。(板书:内容丰富多彩)

所以说(出示第二句话)读—— 接下来,就请同学细细品读文中的这些春联,如果用心去读,你一定会有独特的感受。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副春联_____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己说说看,点名说)

(1)“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这副春联描绘了美丽的春光,我仿佛看到了芳草遍地,绿茵茵,杏花盛开,红艳艳,多美丽呀!

多美的春色啊!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遍。

(2)“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这副春联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仿佛看到了祖国江山处处秀美,温暖的阳光照耀着祖国大地,各行各业欣欣向荣。

师:说得多好啊!不过,老师要考考你们,是不是把这副春联里的一些词都弄明白了?

师:“千山”是指一千座山吗?

“千山”是指许许多多的山。

师:神州谁知道指什么?

“神州”就是指我们的祖国大地。

师:“百业”读。它又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各行各业)

这幅春联向我们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你能把这样的景象读出来吗?

(3)“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这副春联歌颂了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仿佛感受到了勤劳的人家兴旺发达,和睦的人家充满幸福。

(“门第”就是指人家。)

(4)“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这副春联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我仿佛看到梅花开了,美丽的春天也来了,一声声的爆竹声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平安年。

6、是啊,春联是诗,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春联是歌,吟唱着美好的生活;春联是画,描绘出秀丽的春光。千百年来,每逢新春佳节,我们华夏子孙无不沉浸在这如诗如歌如画的春联的海洋中。诵读着这些春联,你会感到生活中充满了幸福和希望。让我们再来诵读这四首春联!

7、听,同学们读得是抑扬顿挫,和谐动听,这就是春联的声律美(板书)。

三、精读第二段

1、读春联是一种享受,写春联更是其乐无穷,春联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中的第二、三自然段,把写它特点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

2、什么是对仗?文章是怎样写的,请你用横线画出来。(出示: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这副春联为例,来给我们讲讲!

3、对,你说得很正确,你把它相对的词都找出来了。那么,请大家再揣摩揣摩这些相对的词,你有什么发现?

(它们都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像“绿柳”和“红桃”都是表示事物的词,“舒眉”和“开口”都是表示动作的词。)

4、你真聪明,一下子就看出来了。春联中总是把同一种类型的词作对,这其实就叫词类相当”。

只要我们细心揣摩体会,能从中学到一些使用文字的技巧。

5、聪明的小朋友,你能运用春联对仗的特点对春联吗?光说不练假把式,请同学们看看老师这儿填空题,你能填一填吗?

6、看来同学们都在春联中学到了使用文字的技巧了。春联不仅能让我们学到使用文字的技巧,还能让我们领略到祖国语言无穷的奥妙,通过短短的几句话就能表达出我们对亲朋好友的祝福,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老师这就有一副春联想送给你们,祝你们都能够勤奋学习,刻苦努力,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课件出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四、学习最后一段

1、你们知道春联可以从哪儿收集来呢?是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开卷有益(引读)

2出示“开卷有益”

“开卷有益”“卷”指什么?连起来是什么意思?

(“卷”指书,“开卷有益”就是说多看看书是有好处的。)3生活处处有语文,读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4既然诵读春联是一种很好的学习,那我们就把今天学的五副春联背诵、积累下来,好吗?你们自己试着背背看。

五、总结内容,布置作业。同学们,春联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春联是一种象征,哪里有春联,哪里就有华夏子孙;春联是一条纽带,牵动着多少漂洋过海的赤子之心;春联是长江、长城,是黄山、黄河,树起了中华民族的气节,奔腾着中华儿女的激情!课后请同学们去多多搜集春联。

板书设计:

春联

内容丰富多彩

声律美

我和春联教学设计 第8篇

一、习得知识

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学科的特点。阅读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知识的积累。就以春联而言,学生并不陌生,但春联的知识,学生掌握得并不多。教学时需要以生为本,以生为主,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知识。我们先出示“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的春联,指名学生读。当学生出现不同读法时,进行点拨,春联右为上联和左为下联,学生的记忆会十分清晰。接着出示四字、五字、六字、九字、十多字的春联,让学生自读自悟:春联无论是几个字,上联和下联字数都是相同的。接着让学生说说每副春联表达的意思。在学生表达不清时,及时给予指点:“春联中上联往往是为下联作铺垫的,表达意思的则是下联。”学生豁然开朗,理解也随之准确,此副春联是祝贺新年的到来。然后让学生以找朋友的方式找出上联与下联相对应的词语,学生寻找的过程也是习得自悟的过程,对联词类相当的特点了然于胸。最后通过对范读春联的评价,知晓了春联具有抑扬顿挫、和谐动听声律美的特点,由此学生的读既有节奏又有情感。这样教师摒弃了知识的灌输,选择的是点拨引导,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因而习得的知识会更加深刻。

二、习得方法

阅读教学以师为导,以生为本,以读为主。读不能漫无目的,要有的放矢,体现方法。这“目的”就是教学目标,这“矢”就是思维要求,这方法就是“授之以渔”。教学《春联》第一段,我们是这样进行的:

第一步,通过荧屏让学生读读四副春联,说说每副春联的意思,然后出示课文中“春联中有的描绘了美丽的春光,如‘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有的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如‘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如‘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更多的是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如‘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在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排比)。

第二步,出示“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让学生说说这句话与排比句的关系。学生很自然地明白是总分关系。再让学生说说哪些句子具体写了“万紫千红的百花园”,强化学生对总写和具体描写的认知,然后通过分角色读总写和具体描写的句子,学生既理解了内容,又掌握了形式,读得很有感情。语文教学如果把内容与形式割裂开来,就会违背“三维”的基本要求。

第三步,出示自然段中开头的“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和结尾的“诵读这些春联,你会感到生活中充满了幸福和希望”两句话,先引导学生明白春联有“增添欢乐祥和气氛,充满幸福希望”的意义,再让学生想想这两句话能不能连成一段话。学生从“诵读这些春联”这一短句中知道是不行的,然后出示《春联》完整的第一自然段“新春佳节……幸福和希望”,让学生说说段落特点,学生立刻明白了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如此循循善诱,既体现了文本编排的特点,又体现了四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到了方法。

教育的发展告诉我们:教师不仅是知识的拥有者、传授者,而且是课堂的设计者、实施者、评价者和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合作者。教师也不应仅是简单的知识带路人,而应以自己的知识以及良好的思路,为学生的学习铺设习得的方法之路。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丰厚的知识储备以及对文本的准确把握,教学时才会讲得清晰,教得灵活,学生才会学得主动,才能习得方法,形成能力。

三、习得运用

美国教育家波利亚说过:“一个专心的认真备课的教师,应能拿出一个有意义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这道题就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理论领域。细细品味这句话,合理地运用是多么有必要。学生一旦掌握了运用的方法,学习的主动性会增强,思维会更活跃,学习效果会更好。在教学《春联》第四自然段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运用环节:

师:第四自然段讲了什么意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生:开卷有益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这一段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

师:“开卷”是什么意思?“有益”又是什么意思?

生:“开卷”就是读书,“有益”就是有好处。

生:“开卷”不仅指读书,还可以是生活中的知识。

师:理解得真好,还记得以前学过的一篇课文讲的也是这个意思吗?

生:《学会查“无字词典”》。

师:你们从开卷的生活中可以学到哪些知识呢?

生:我从电脑上能了解许多最新发生的新闻,也能查到各种需要了解的知识。

生:我在旅游时不仅欣赏了祖国的美丽风光,还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

生:我会观察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了解它们的特性,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生:看报纸、看电视也能让我增长不少知识。

师:是啊,生活就是大课堂,“开卷有益”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简单的一个词语,教师并没有让学生停留在表面上理解字义,而是发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语言文字与学生的阅读积淀和生活体验相沟通,打开学生理解的大门,使文章成为有机的整体,以让学生融会贯通。

《春联》教学设计 第9篇

1.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生朗读题目《春联》)读着题目,你会想起什么?(过年时,家家户户喜庆的气氛;过年时,贴春联的情景……此时教室里,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谈论着过春节的情景。)

2. 是呀,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你想在今天的这堂课里了解春联哪些方面的知识呢?(春联有什么特点?春联是怎么贴的?春联一般会写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聊春联让学生对春联产生浓厚的兴趣,想了解春联的知识,实际上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

二、 学生字,读课文

1. 屏幕上的几个词语,你能读好吗?(屏幕出示)

家家户户欢乐祥和

万紫千红欣欣向荣

抑扬顿挫和谐动听

细心揣摩开卷有益

2. “万紫千红”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啊? (颜色很多,五彩缤纷,非常好看。)从哪儿看出颜色多呢?(从“紫、红”看出颜色很多;从表示数量的词万、千可以看出颜色极其丰富。)

3. (屏幕出示)“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这句中“各种各样”“万紫千红”,你体会到什么?(春联很多,不仅是形式多,有五字的,有七字的,更重要的是内容多。)

4. 课文第1自然段重点介绍了春联内容极为丰富,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笔画出有哪些内容?

【设计意图】两次读词语,要求不同,第一次读准确,第二次把词语包含的意思通过语音表达出来。通过对“万紫千红”一词的理解,从字面到文理,层层剥笋,由此让学生体会到春联内容丰富的特点。

三、 识春联、贴春联

1. 默读课文,用笔画出课文中的五副春联。

2. 你们贴过春联吗?(有同学贴过,可以让学生简单说说怎么贴春联的)

3. 我们一起来贴春联,好吗? 将全班分成5个小组,把课文中的五副春联写在红色纸上分发给各个小组,并给每个小组一块黑板,上面画上门的图案。小组合作贴春联。 (放音乐《新年到》)

4. 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这些春联。同学们,当我们面对着门站着的时候,在右边的就是上联,在左边的就是下联。读春联要从右往左读。请小组代表读读自己组贴的春联。

【设计意图】贴春联过程中,学生在参与中发现自己的错误,有的学生会很有兴趣地告诉大家贴对联的方法,而贴错的小组会悄悄地改正过来。但这一活动的指向,不是以对错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的,而是激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既然春联上联在右,下联在左,那在拿到一副春联时怎样区分上下联呢?”

5. 同学们,学到这儿你们有问题吗?

① 学生质疑:如何判断哪句是上联,哪句是下联呢?

② 请同学们读每副春联的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再读每副春联的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这时教室里会听到“绿”“秀”“好”“漫”;“红”“兴”“多”“安”,学生饶有兴趣地读,仔细辨别)

③ 学生表达自己的发现。(我发现上联的最后一个字读第三、四声;我发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读第一、二声)

6. 小结:判断春联上联、下联的方法可能还有好多,其中最简洁的是读最后一个字,如果是第三、四声的就是上联,如果读一、二声的就是下联。这样,无论是读春联还是贴春联就不会闹笑话了。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五副春联。

【设计意图】如何区分上下联,课文中并没有讲到,但在语文课堂上水到渠成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资源是应该开发运用的,如果学生学完《春联》一课,还不能区分上下联,那么,语文的工具性并没有得到彰显。

四、 品春联,诵春联

1. 请各小组将你们贴的春联拿出来,细心揣摩,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字数相等,词类相当,讲究对仗,声律美)

2. 课文哪一段讲了春联的这个特点呢?(第1自然段)

3. 那么其他小组的春联是如何对仗的呢?请各组的同学揣摩揣摩。(学生交流:绿柳对红桃;舒眉对开口;辞对贺;旧岁对新年)

4. 同学们真聪明!现在,再看看你们研究的春联都写了什么内容呢?请你用“,。”这副春联了。来汇报自己的学习体会。

①“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这副春联描绘了美丽的春光。

② “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这副春联歌颂了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

③ “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这副春联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④ “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新。”这副春联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

5. 说得真好,读着这些春联,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请用这样的句式互相说一说:读了“,。”这副春联,我。

① 读了“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这副春联,我仿佛看到了春天芳草如茵,十里杏花海的美丽景色。

② 那如果去掉“又是、依然”你再读读这副春联,想想看原来的春联里还包含着什么?(包含着作者又见春天的喜悦之情)

③ 读了“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这副春联我知道勤劳能致富,家和万事兴的道理。

④ 读了“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这副春联,我知道梅花是报春的使者。

⑤ 读了“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我还知道,“竹报岁平安”是一个典故。(生讲述“竹报岁平安”的典故)

⑥ 读了“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新。”这副春联,我感受到祖国处处鸟语花香,由于改革开放,各行各业欣欣向荣,家家户户富裕安康。

【设计意图】品春联这一活动,不仅引导学生从春联的形式——对仗去品析,还引导学生从内容去品析,从内容品析又分两步,一是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把文中的句式进行变式训练,旨在积累语言,初步理解春联;二是以春联为载体,调动积累,领悟语言内涵,充分抒发心中的所思所想。

6. 是啊,春联是诗,蕴涵着丰富的哲理;春联是歌,吟唱着美好的生活;春联是画,描绘出秀丽的春光。千百年来,每逢新春佳节,我们华夏子孙无不沉浸在这如诗如画如歌的春联的海洋中。想想吧,这是多么欢乐祥和的气氛!这是多么幸福美好的享受!让我们放声诵读,潜心体会!

7. 同学们,这五副春联你会背诵了吗?我背上联,同学们背下联。

【设计意图】教师富有诗意的语言绽放了学生心中的激情之花,诵读春联这一活动,诱发了学生心中对美的渴求,对美的展示。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不觉成诵。

五、 写春联,集春联

1. 同学们,读春联是一种享受,写春联更是一种其乐无穷。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搜集了一些春联,请你选一副最好的,把它写在纸上,请竖着写。

2. 同学们能自己创作一副春联吗?可以和你的好朋友合作一副,也可以自己独立创作。(学生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开始创作春联,或者自己创作)

3. 春联是一种象征,哪里有春联,哪里就有华夏子孙;春联是纽带,牵动着多少漂洋过海的赤子之心。课后请同学们多多搜集春联,下节课,再交流。

【设计意图】“写”春联这一活动,第一次“写”是抄写,一是展示自己的积累,同时了解学生对春联的上下联位置是否掌握;第二次“写”是创作,学生学完春联后知道了春联的表达的内容,了解了春联讲究对仗的特点,让学生创作一副春联并与同学分享交流是一次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这两步“写”的语文实践活动把智力学习与能力培养有机统一起来,调动语言,运用语言,使学生掌握规律。

《春联》教学设计 第10篇

河北学校 史雨平

教学目标:

l、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出文中的五副春联,理解春联中所蕴含的思想美、意境美。

2、通过课外资料的收集,课内对春联的品读感悟,初步了解春联讲究对仗的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3、通过朗读感受春联讲究对仗、音律美的特点,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秘。

教学重点

理解五副春联表现的思想内容,并能利用课外收集资料、课内对文本的阅读、课后的延伸运用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教学难点:

了解春联内容丰富、讲究对仗、声律美的特点,会进行简单的创作。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孩子大脑发育正好处于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同时,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心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极其有限,社交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如果经过正确引导,孩子可以安然度过这个不安的时期,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其次,四年级学生的思维开始从模仿向半独立和独立转变,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发散性在四年级尤其关键,而独立性和发散性是创造性的必要条件,所以四年级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关键期。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他们长的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所以,超越生理和心理发育水平的教育会妨碍孩子的成长。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恰如其分地给以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大红的春联,播放春节序曲教师激情导入:春节里,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各家各户的门上都贴上了大红的春联。欢快的锣鼓,大红的春联让我们感受到了春节的欢乐祥和。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春联。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收集有关春联的资料,就请大家来交流收集的资料,比一比谁的资料更多,更精彩。

2、(生交流汇报)师相机出示课件中的资料。(1、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2、“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3、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3、过渡:是呀,大红的春联能给人带来欢乐,能为节日增添喜庆,能让我们感受到春的气息,现在就让我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来感受它那浓浓的春的气息。

(设计意图:优美的点睛之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热情,引领学生步入读的殿堂。)

二、品读春联,深化理解。

1、伴着音乐,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师:从刚才的音乐声和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已经感受到春天扑面而来的“欢乐祥和”了,(放大音乐,渲染过年的气氛)现在,谁再来读读?(抽生读)让我们都来感受一下这欢乐祥和的气氛吧!(生齐读)抓住重点词“欢乐祥和”小结,也就是说,大红的春联可以为我们增添节日的气氛。

2、新春佳节,喧闹的锣敲起来了,震天的鞭炮响起来了,大红的春联贴起来了,(边出示滚动的多副春联边解说)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干红的百花园中,(板书:形式多样种类全)谁读第二句话? 师:

1、指导朗读。

2、抓住重点词“各种各样”、“万紫千红” 理解春联的种类多意境美。(评析:合理利用多媒体,加强直观性教学,让学生从中领悟情感、理解词语。)

3、各种各样的春联,美得就像一座万紫干红的百花园,文中说:“诵读着这些春联,你会感到(生活中充满了幸福和希望。)”那就请请大家大声地朗读一下第一自然段,读完以后,用横线画出其中的几副春联,用曲线画出春联的内容。然后准备用这样的句式来汇报自己的学习体会。(出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副春联______________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交流汇报。(设计意图:这是对课文内容的整合,是对文中句式的一种变式训练,旨在积累语言,初步理解春联。)

5、师:如果再用心去读,你一定会有独特的感受,请大家再读读看。然后用这样的句式再互相说一说:读了“___________,_________。”这副春联,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谁来说?一个接着一个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用举手。(师小结,相机板书:内容丰富意义深)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一设计意即于此,让学生能以四副春联为载体,调动积累,领悟语言内涵,读出个情个意,运用语言,充分抒发心中所思所想。)

4、是啊,春联是诗,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春联是歌,吟唱着美好的生活;春联是画,描绘出秀丽的春光。干百年来,每逢新春佳节,我们华夏子孙无不沉浸在这如诗如歌如画的春联的海洋中。想想吧,这是多么欢乐祥和的气氛!这是多么幸福美好的享受!让我们再来诵读,再来体会!(设计意图:富有诗意的语言绽放了学生心中的激情之花,诱发了学生心中对美的渴求,对美的展示。掀起了这堂课的一个新的高潮。)

5、课件出示文中的四副春联,指导朗读,简单点明音律美的特点 师:刚才啊,我们诵读了四副春联,那你们能不能来说一说我们怎样才能把一副春联读好呢?(生交流)

师、书上第三小节就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读好春联。你仔细地读一读,然后来告诉老师我们怎样读好一副春联。(相机板书:抑扬顿挫声律美)现在,谁能根据我们掌握的方法将这几幅春联读给大家听听?你喜欢哪一副就读哪一副!不用举手,一个接着一个来。课件出示画面,生美读春联。

三、学写春联,积淀语言。

1、师:读春联是一种享受,写春联更是其乐无穷,春联到底怎么写呢?课文中已经告诉我们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中的有关内容,然后以“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这副春联为例,来给我们讲讲!(生读,练讲)师:谁来给我们讲讲?(就请你来)如果你认为他什么地方讲得不够清楚,可以随时补充。(生讲析师随机板书:讲究对仗形式多)(设计意图:《课标》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通过让学生做“小老师”这一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在自主学习后积极地将自己的所得跟大家交流、研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对对子”练习

四、创编春联,实践运用

师:在祖国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春联。今天,我们完成下面的练习

1、整理对联顺序,并说说是怎样整理的。

(设计意图:整理春联,这是为了让全体学生都有时间看看、议议,让所学得以所用,增加实践的机会,注重实践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

2、填写对联!可以相互讨论讨论 风拂千条柳 雨()万朵花 风绿千条柳 雨()万朵花 老师像园丁呕心沥血()。寿比南山不老松()。

3、选春联练习给下面人家选春联:

老师 发家勤为本

致富检当头

裁缝 四季服装皆溢彩 八方顾客尽开颜

法官 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

商人 两只起死回生手 一颗安民济世心

年轻夫妻 天泰地泰三阳泰 家和人和万事兴

医生 学修养办事一丝不苟 守准则执法铁面无私

四世同堂 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 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

四、写贴春联,运用知识

1、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其实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用因为)所以()

2、快过年啦!请同学们给咱们班编一副春联

师:我们现在来展示同学们的作品,展示到谁的春联谁就站起来读!(设计意图:《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三步渐趋渐进的语文实践活动把智力学习与能办培养有机统一了起来,让学生在一环扣一环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调动语言、运用语言,掌握规律。)

五、总结内容,提升情感 师:同学们,春联是一种象征,哪里有春联,哪里就有华夏子孙;春联是一条纽带,牵动着多少漂洋过海的赤子之心;春联是长江、长城,是黄山、黄河,树起了中华民族的气节,奔腾着中华儿女的激情!课后请同学们去多多搜集春联,把自己看到的、找到的春联记录下来,放入自己的成长档案袋中。下节课我们将在班级进行交流!(下课)板书设计 形式多样种类全

万紫千红 内容丰富意义深

春联

和谐动听声律美

讲究对仗格式严

开卷有益

(评析:语文教学应树立一个“大语文”的情怀。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结语将这堂课的教学提升了一个层次,与中华民族紧紧相连,与巍巍华夏息息相关。工具性与人文性在此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评价】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课标》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主要表现在:

一、课堂上真正体现了人本思想,真正把学生看作“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我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春节气氛,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自主学习、自主感受、自主体悟。这其中无论是复习巩固,还是学习新课中的读春联、谈感受、做“小老师”及整理春联、填春联、写春联、展示春联等诸多环节都充分尊重学生,将学生真正看作是一个全面的人、一个发展的人,一个有着个体独特见解的人。而人是需要倾诉、需要自我表达的,这是一种本能。在安全、宽松的环境中,人更多的是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乐于告诉他人自己的经历与体验的。因此,在这节课中学生们无拘无束地、自由地发挥想象、发表看法,尽情畅谈个人体验。

二、注重过程,学用结合、课内外结合、实践综合、提高素养。首先两读春联、两谈感受,读有侧重,谈有层次。一读学习积累,二谈感受领悟,学生的思维、情感在反复的朗读、品味、互相启发中清晰、丰富。其次让学生们了解春联形式,整理春联、填写春联,创作春联。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之本。让学生创作春联,开放、大胆、匠心独运。不过,这一举动绝不是盲目的追求形式的与众不同、内容的哗众取宠。这一活动是渐趋渐进的,课堂中整个教学的大步骤层次感是非常明了的。学生们在这之中自主调动知识积累,合作探究,不断碰撞,融旧纳新,积极实践,在不断闪现的智慧火花中感受创造,感受成功,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综合性及文化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我和春联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30、《我和春联》教学设计05-28

我和春联范文05-26

春联教学教案范文05-28

春联教学方案设计06-17

课文春联的教学设计09-28

春联,通用春联08-07

写春联送春联作文07-08

佛教春联06-12

虎年春联06-29

春联教案07-18

上一篇:青岛版四下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教学设计下一篇:直肠癌患者的护理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