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的改写》的教学反思

2024-07-04

《名数的改写》的教学反思(精选14篇)

《名数的改写》的教学反思 第1篇

小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教材为我们创设了一个按高矮顺序给小朋友排队的情境,出示的数据有80厘米、1米45厘米、0.95米、1.32米,这都是一些不同单位、不同形式的数据,不便于比较。

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数据进行改写,将它们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再进行比较。这时我先让学生在没有改写的情况先试着按身高进行排队并谈谈感受。学生发现这些数据计量单位不同,很难一下就排好队。如果单位相同的话,就能很快排好队。于是我采取小组讨论形式,让学生展开交流如何把80厘米化为米,学生发现这题也就是将单名数改写成小数,同时学生通过讨论还发现了两种改写方法:一种是直接利用计量单位的关系,另一种是利用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再联系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大多数学生采取的是第二种方法,其实这两种方法都是可取的,这时应鼓励学生无论用哪种方法,只要方法正确,都是可以的,这里我应该强调一下。将1米45厘米化为()米,这是属于将复名数改写成小数的情况,这比单名数改写为小数稍微难一些。我没有给他们任何提示,做之前让学生自主探索改写的方法,这对班上中下面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及时对部分学生进行帮助,指导学生认真掌握复名数改写成小数改写的方法。

通过学习80厘米和1米45米的改写还有一个关键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归纳改写方法。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名数的改写》的教学反思 第2篇

在这节课的前一部分学习了名数、单名数、复名数的概念。但高级单位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名数的方法,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在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的教学中,我的做法是:

例3:3米是多少厘米?2吨50千克是多少千克?

师说:我们先看第一问,3米是多少厘米?

师说:由于1米=100厘米,那么米和厘米比较,米就是高级单位,厘米就是低级单位。所以这道题将米数改写成厘米数,我们就说是将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

师:1米是100厘米,3米是多少厘米呢?

生:300厘米。

(师板书:3米=300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由于1米是100厘米,3米就是3个100厘米,也就是300厘米。

师:3米是3个100厘米,如果列式计算,怎么写?

生:100×3=300

(师将这个式子板书在3米=300厘米的下面)

师:在这个乘法算式里,100表示什么?

生: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师将“进率”二字写在100的下面)

师:3表示什么?

生:高级单位的数

(师将“高级单位的数”写在3的下面)

师:300又表示什么?

生:低级单位的数。

(师将“低给单位的数”写在300的下面。)

师:通过这道题,谁能总结出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的方法)

生:进率×高级单位的数=低级单位的数。

《名数的改写》的教学反思 第3篇

教材简析:“名数的改写”是“生活中的小数”的教学内容之一。学习这部分内容, 需要综合运用计算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等知识。

一、创设情境, 引入主题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等知识。现在选4名同学参加学校的体操队, 要根据身高把他们排成一列 (出示4人的身高) , 你能帮他们排队吗?

小红80厘米 小刚1米45厘米 小亮0.95米

小丽1.32米

师:请同学们试着排一排, 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排的?有什么感受?

生1:老师, 这些数据太乱了, 不好排!

生2:这些数据的计数单位不相同, 排不了!

师:同学们的感受和老师的一样, 老师也觉得不好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名数的改写 (上) 。)

设计意图:根据生活实际提出问题, 引发学生认知需求, 激发求知欲, 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体会在实际生活计算中, 有时需要把不同的计量单位的数据改写成相同的计量单位的数据。

二、启发诱导, 大胆尝试

师: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 请同学们大胆尝试, 并把你们的方法告诉老师。

生1:我们可以把他们的身高都改写成单位相同的数再比。

师:哦, 是个好办法。怎么改写呢?改写哪个数据要方便一些?

生1:先把80厘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

师:80厘米等于多少米?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3:1米=100厘米, 80厘米= (80÷100) 米, 80÷100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向左移动两位小数, 得到80厘米=0.80米。

师:这位同学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方法把80厘米直接改写成0.80米, 非常好!

师:还有谁要补充吗?

生4: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 我们可以把0.80米简写成0.8米。

师:哟, 还用到小数的基本性质, 太厉害了!请同学们大声复述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结: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把80厘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是0.80米, 还利用了小数的基本性质把0.80米简写成0.8米。 (教师边小结边板书“80厘米=0.8米”。)

设计意图: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让学生以讨论的形式, 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素材, 在交流中感悟, 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其他同学是怎么想的呢?你更喜欢哪种方法?用你喜欢的方法求出“65厘米= () 米”, 并把你喜欢的方法与同桌分享。 (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当学生学习了新知识后, 要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 并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 巩固新知识。

师:同学们已经能熟练地把小红的身高80厘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 那小刚身高1米45厘米怎么办呢?

生:也把它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

师:哦, 把它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那就是求“1米45厘米是多少米”? (边复述边板书:1米45厘米=______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改写方法与同桌交流。

师:谁能把你的想法与大家分享。

生1:1米不变, 按照前面的方法, 先把45厘米改写成0.45米, 再把1米和0.45米加起来。

师:怎样加? (学生们都把手举得高高的, 教师让一名后进生板演。)

生板演:1米+0.45米=1.45米。

师:不错!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改写吗?

生2:1米=100厘米, 1米45厘米=100厘米+45厘米=145厘米。用145÷100=1.45 (米) 。

师:哦, 非常好! (教师复述生2内容。)

师:把80厘米和1米45厘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 有什么共同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类板书, 启发学生对改写方法进行归纳。)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大胆尝试中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所探究的规律, 获取新的知识, 让学生体验自己解决问题的快乐, 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让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更有诱惑力。

三、分析结论, 总结规律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把80厘米、1米45厘米都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 现在请大家用你喜欢的方法把4位同学按高矮次序排成一列, 并说说你是如何比较的。 (教师巡回指导, 在排序时又重现了“小数大小的比较”。)

师:现在我们再来一起总结把“厘米”数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把厘米数改写成米数是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 要÷进率;如果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大胆放手, 让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出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的规律和方法, 对规律进行很好的内化, 通过分析、交流、总结等活动,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 感受成功的喜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多重练习, 巩固深化

1. 基本练习。

23分米= () 米7450米= () 千米

1350克= () 千克9030千克= () 吨

(让学生思考后, 请4名学生上台板演, 并让板演的学生具体说说自己是如何做的。)

教师点评后小结: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进率是1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进率是1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进率是10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为了记忆牢固, 可以记作:进率中有几个“0”, 小数点就向左移动几位。

板书:

师:你还知道哪些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把它们写出来, 看谁写得又对又多。 (如:质量、面积、体积、容积等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

2. 课堂练习。

13厘米= () 米90克= () 千克

109分米= () 米5350米= () 千米

56平方厘米= () 平方分米

3. 解决问题。

⑴海豚的体重是1980千克, 合多少吨?

⑵量一量课桌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分别是多少米?

⑶数学课本的宽是14厘米7毫米, 合多少厘米?

⑷我国大约有13亿人口, 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 全国一天大约能节约32500千克粮食, 合多少吨?

⑸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8844米, 是世界第一高峰, 合多少千米?

⑹小华家的晒衣绳长8米6分米5厘米, 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设计意图:

多重练习有利于深化新知识的理解, 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 增强所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把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渗透在数学教学中, 使数学生活化,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教学反思:

《名数的改写》教学设计 第4篇

名数的改写。

教学目标:

1、理解名数、单名数、复名数的概念,掌握名数改写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名数的改写。

2、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改写。

教学难点:单名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名数:

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你知道什么是名数吗?(学生回答)

概括:由数和计量单位合在一起就是名数。你看这些是不是名数?(多媒体出示)

1080千克 9.5元 1.85米

下面这些是不是名数?

千克平方分米 亿

(不是,这些是计量单位和计数单位)

再看这些是不是名数呢?

1千克80克 9元5角 1米8分米5厘米

概括:这些也是名数。带有一个单位的叫单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的叫复名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名数的改写。

二、探究新知。

1、比一比,看谁记得牢!

在学习改写之前,我们来一个热身比赛。

1千米=( )米 1米=( )分米 1米=( )厘米 1米=( )毫米 1吨=( )千克 1千克=( )克

1平方千米=( )公顷 1公顷=( )平方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猜一猜,看谁猜得准!

老师在同一天量了两次身高,却得到两个不同的数据,分别是161厘米和1.63米,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3、算一算,看谁算得对!

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

天鹅长大后比出生时体重增加了多少?

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独立解题。遇到困难,同桌讨论。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板书不同的计算方法:

10.5千克=10500克 200克=0.2千克

10500-200=10300(克) 10.5-0.2=10.3(千克)

(订正后,重点说说单位换算的方法)

师:说说你怎么想的:10.5千克=10500克 ?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板书: 想:10.5×1000=10500

把200克改写成0.2千克,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板书: 想:200÷1000=0.2

说一说:为什么把“千克”改写成“克”用乘法,而把“克”改写成“千克”用除法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

4、填一填,看谁填的对!

5厘米=( )米 40分=( )元

950克=( )千克 4.5米=( )分米

0.75平方千米=( )公顷 1288千克=( )吨

456平方分米=( )平方米 7.2米=( )厘米

学生独立填写,订正,个别题目说说怎么想的。

观察,想一想:这里面那些题目在改写时所用的方法一样?(课件展示)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改写时都是用的什么方法?(根据回答板书:×进率

高级单位 低级单位

另外的一些题目是怎么改写的呢?(指名说一说)

板书:高级单位 低级单位

÷进率

5、试一试,看看谁能行!

1米26厘米=( )米 2.39千克=( )千克( )克

小组讨论完成。口答,说说怎么改写的?教师强调说明单名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方法。再进行练习。(小组内互相说说方法)

52元8角=( )元 4米18厘米=( )米

7千克60克=千克 8.35千米=( )千米( )米

2.04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8.08吨=( )吨( )千克

三、自主练习。

1、填空我能行。

自主练习1和2。学生在书上填写,利用大屏幕展示订正。

2、比较我最准。

自主练习3.学生独立完成。展示订正。

3、应用我最棒。

四年级数学名数的改写教学设计 第5篇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天鹅吗?你了解天鹅的哪些信息呢?

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

谈话:你从图上了解到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天鹅长大后比出生时体重增加了多少?……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入,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探索新知

谈话:谁能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列式,教师板书:10.5千克-200克=

谈话: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在计算当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让学生体会到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

谈话:怎么改写成相同的单位呢?和小组内的同学讨论一下。

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教师指导。

谈话:哪个小组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想法;

①把千克改写成克: ② 把克改写成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000克

就是把10.5扩大到它的1000倍,将小 就是把200缩小到它的 ,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10.5千克=10500克 200克=0.2千克

10500-200=10300克 10.5-0.2=10.3千克

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师生予以评价。

教师总结改写方法。

名数的改写数学教案 第6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利用小数点的位置来进行名数改写。

2、过程与方法:理解知识间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和名数改写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从而掌握利用小数点的位置移动进行名数改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掌握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会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进行名数改写。

教学难点:

单名数改写复名数、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的方法。

突破方法:

首先作好旧知的铺垫,复习名数改写的基本方法、单位之间的进率、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出现小数的名数改写。

教学过程:

1、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的改写方法

(1)先让学生熟记单位之间的进率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2)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归纳出何时乘进率,何时除以进率。

(3)为学生编口诀:大变小乘正好,小聚大用除法。

2、如何让学生能够又快又好地掌握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改写方法

(1)首先牢记单位间的进率,并能够灵活运用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的转化。

(2)审题要仔细,看清楚是向哪级单位转化。

关于名数改写 第7篇

) 角等, 到四年级, 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名数改写方法, 这一知识比较抽象, 整个六年下来, 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多, 原因何在?

一是比较抽象, 虽说是生活中的数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 却脱离实际生活, 与生活联系不多, 比如单位“分”, 学生没有见到过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 到底1分有多大, 一年级学生不清楚, 更谈不上数学知识的换算.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5角, 1角都很少用, 哪还会用分呢.

二是单位名称多, 有人民币单位、时间单位、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容积单位、质量单位, 每一类都包括几种.

三是数的形式多, 有整数、小数、分数的名数改写.特别是小数的名数改写更为困难, 涉及小数位置的移动, 分数的名数改写涉及约分, 等等.

四是单位间的进率不同, 有1, 10, 100, 1000, 10000, 100000, 1000000, 3600, 60, 24, 12, 7等.

五是改写形式多, (1) 整数单名数改写成整数单名数, 例如:5米= () 厘米, 900公顷= () 平方千米; (2) 整数单名数改写成小数单名数、分数单名数, 例如:8毫升= () 升 (填小数) , 8毫升= () 升 (填分数) ; (3) 分数、小数单名数改写成整数单名数, 例如:53平方米= () 平方分米, 0.75小时= () 分; (4) 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的互换, 例如:3050千克= () 吨 () 千克, 9升5毫升= () 升等.

因此, 学生见到名数改写就有点发愁, 的确, 脱离生活实际、枯燥的习题, 学生不感兴趣.

在教学名数改写时, 我是这样做的: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了兴趣, 学生才会主动与你配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只有当学生有了兴趣, 他才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这时教师的教才能行之有效, 学生不参与, 教师的引导、组织, 将是白费工夫, 所以, 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

2.教学中因材施教, 由浅入深, 每教学一个知识点, 我们不能一步到位, 要循序渐进, 要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出发例如:一年级的名数改写, 是建立在认识10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几个十是几十和几十是由几个十组成来进行改写的, 例如:4元= () 角, 就是用1元=10角, 4元是4个10角, 是40角;80分= () 角, 就是用1角=10分, 80分里面有8个10分, 是8角;二年级的名数改写多为时间、长度之间的改写, 二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 整百整十数的加减, 简单的乘除法等, 例如:5小时= () 分, 想:1小时=60分, 5小时就是5个60分, 五六三十, 30个十是300;5米= () 厘米, 想:1米=100厘米, 5米就是5个100厘米, 是500厘米等, 三年级和二年级使用的方法差不多.一到三年级时都称为填空题, 没给他们一个恰当的名称, 到了四年级才真正称为名数改写.

3.系统的名数改写方法, 在四年级进行归纳, 为五、六年级打基础, 在这一学段, 我的教学经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方法, 知识技能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学习不仅要注重知识和技能本身, 也要重视获取这些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要体现知识的来龙去脉;强调对于基本的、重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特别是数学中的核心概念和方法.教学时, 要求学生做到以下方面:

(1) 将每一类单位名称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 区分出高级还是低级单位.例如面积单位排成: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或排成平方毫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能判断出任意两个中哪个是高级单位, 哪个是低级单位.比如:平方千米和公顷相比, 平方千米是高级单位, 公顷是低级单位;公顷和平方米相比, 公顷是高级单位, 平方米是低级单位.

(2) 每一类单位名称必须熟知进率, 不知道单位间的进率就无法进行名数的改写, 特别是一些不常用的单位进率:1小时=60分,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日=24小时等.

(3) 掌握转化方法.在能判断高、低级单位和熟知单位间进率的基础上, 正确掌握转化方法, 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 乘进率, 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除以进率.

(4) 计算不能失误;整数的换算时, 不能多添0, 不能少写0;比如:4平方千米= () 平方米, 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进率1000000, 4×1000000=4000000, 所以, 括号里应填4000000;小数的换算时, 小数点移动方向不能错, 移动位数不能多一位, 也不能少一位;比如:5平方毫米= () 平方分米, 想:1平方分米=10000平方毫米, 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除以进率10000, 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 找到5的小数点在5的右下角, 把5右下角的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 得0.0005, 所以,

) 里应填0.0005;分数换算时, 能约分的要约分, 换算成最简分数为止.比如:8毫升= () 升, 填分数, 想1升=1000毫升, 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即8÷1000=81000, 约分为1125.

总之, 做到以上方方面面, 名数改写就不再那么困难了.

摘要:名数改写贯穿于小学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涉及, 单纯的名数改写学生很难掌握其改写方法.

关键词:名数,改写,难,掌握,方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

[2]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教案 第8篇

本单元教学基础:

1、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方法。熟练掌握将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100、1000……时小数点的移动方向、位数。

2、常用的计量单位。常用的计量单位有哪几种?每一种又有哪些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本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量”、“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概念。

2、使学生理解、掌握把高级(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算理和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改写。

基于这两点,我觉得在教学中应注意:

一、强化基础知识的训练。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知识都得链接在已有的知识链上。对于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方法、常用的`计量单位的名称、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一定要熟练掌握,不相邻的单位之间的进率也要会推导,并且可以辅助应用题练习,以强化知识掌握的灵活性。

二、注意语言的准确。

教师是凭借语言传递信息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所以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提高信息载体――语言的功率。提高数学教师自身的语言修养,使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本单元的概念主要是名数、单名数、复名数三个。要由教师运用准确、科学、清晰的数学语言进行概括与表述,进而形成数学概念。如在理解单、复名数的区别时,应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量,必须是同类单位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才叫复名数。3平方米4吨就不是复名数,而3平方米4平方分米才是复名数。3平方米、4吨是两个单名数。

三、注重知识的梳理。

本单元知识主要是教会学生名数之间的改写。包括单名数改单名数、单名数改复名数、复名数改单名数这些共3类。其中第一类又分为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和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如:350平方分米=( )平方米,3吨=( )千克。单名数改复名数也有两种,如:5.5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 )公顷,5050米=( )千米( )米。复名数改单名数与单名数改复名数类似。其实这些改写中,有同级单位不要改的,不同级的只要记住高级到低级乘进率,低级到高级除以进率就行了。

四、在生活中应用、检测知识。

生活本身就是数学最好的应用、检测老师。教师应将数学教学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多方面拓展数学教学的空间,这样方能让学生较好的感知、理解所学内容,诱发学生内在的意识潜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比如感受数字的变换、改变应用题等不但可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成为学生不断走向成功的动力源泉。题目的呈现让学生学以致用,觉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数学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

五、加强师生交流。

《名数的改写》的教学反思 第9篇

目标 1.理解“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概念。

2.学会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的改写。

重点 学会进行名数的改写。

难点 正确进行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的改写与计算。

预习过程

一、分析课本P66信息窗4情境图。

1、你从图上了解到哪些信息?

(1)(2)

2、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

(2)?

3、观察课本情景图可以知道,“天鹅长大后比出生时体重增加了多少?”列式是:10.5千克-200克=

单位不相同,怎么计算?先改写成相同的()。

4、(1)可以这样算,根据1千克=1000克,把10.5千克改写成用克作单位的数就是把10.5扩大到它的1000倍,10.5×1000可以直接将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

10.5千克=10500克

10.5千克-200克

=

=(克)

温馨提示: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1)用这个数乘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如果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1000、……可以直接把小数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相应的位数。(2)可以这样算,把克改写成千克,根据1千克=1000克,把200克改写成用千克作单位的数,就是把200缩小到它的的千分之一,200÷1000可以直接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200克=0.2千克

10.5千克-200克

=

=千克

温馨提示: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除以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如果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1000、……可以直接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相应的位数。

二、复名数的改写

像10.5千克、200克、……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数叫单名数;像1米26厘米、2小时30分、……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数叫复名数.

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1米26厘米=米

2.39千克=千克克

温馨提示:复名数改写成小数的方法: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动,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部分。

三、快来检测一下自己预习的成果吧!

1、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1)0.8千克=( )克 0.008千克=( )克

(2)0.5厘米=( )分米 0.5厘米=( )米

(3)8吨80千克=( )吨 5千克5克=( )克

5千克5克=( )千克(4)10米2厘米=( )米 4小时30分=( )小时

(5)10.62元=( )元( )角( )分

5.16米=( )米( )分米( )厘米

3.7小时=( )小时( )分

200吨20千克=( )吨2.39千克=()千克()克

(6)375分=()时()分5时15分=()分

2年6个月=()月40个月=()年()月

80300千克=()吨()千克

2日5时30分=()分

2、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千克20克=( )千克 ①202 ②2.02 ③2.002

(2)1.7千米=( )米 ①17 ②170 ③1007 ④1700 ⑤1070

(3)400千克()4.00吨 ①> ②= ③< ④无法比较

(4)把5毫米()1000倍是0.005米

①缩小 ②扩大 ③增加 ④减少

3、在○里填上“>”、“<”或“=”。

(1)2千克10克○210克(2)2年5个月○29个月

(3)13千米○13000米(4)500平方千米○5公顷

(5)5公顷5平方米○5005平方米

4、比较下面每组数中三个数量的大小、并用“<”连接

(1)10.21吨 1021千克 10吨21千克

(2)2千米80米 2.8千米 米

(3)0.52平方米 50.2平方分米 5520平方厘米

5、计算。

(1)8千米500米+780米(2)3吨80千克+150千克

(3)3时8分+48分(4)3米6厘米+50分米

四、拓展延伸

2.6千克=()克3.5平方米=()平方分米4.7厘米=()毫米2.23米=()厘米

4.7厘米=()毫米2.23米=()厘米

670毫米=()米23分米=()米

140厘米=()米1350克=()千克

670毫米=()米23分米=()米

140厘米=()米1350克=()千克

23分米=()米140厘米=()米1350克=()千克

670毫米=()米7千米450米=()千米

9吨20千克=()吨3米40厘米=()米

《名数的改写》的教学反思 第10篇

目标 1.理解“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概念。

2.学会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的改写。

重点 学会进行名数的改写。

难点 正确进行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的改写与计算。

预习过程

一、分析课本P66信息窗4情境图。

1、你从图上了解到哪些信息?

(1)                         (2)

2、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                                      ?

(2)                                      ?

3、观察课本情景图可以知道,“天鹅长大后比出生时体重增加了多少?”列式是:   10.5千克-200克=

单位不相同,怎么计算?   先改写成相同的(       )。

4、(1)可以这样算,根据1千克=1000克,把10.5千克改写成用克作单位的数就是把10.5扩大到它的1000 倍,10.5×1000可以直接将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

10.5千克=10500克

10.5千克-200克

=

=      (克)

温馨提示: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1)用这个数乘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如果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1000、……可以直接把小数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相应的位数。(2)可以这样算,把克改写成千克,根据1千克=1000克,把200克改写成用千克作单位的数,就是把200缩小到它的的千分之一,200÷1000可以直接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200克=0.2千克

10.5千克-200克

=

=      千克

温馨提示: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除以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如果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1000、……可以直接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相应的位数。

二、复名数的改写

像10.5千克、200克、……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数叫单名数;像1米26厘米、2小时30分、……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数叫复名数.

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1米26厘米=      米

2.39千克=      千克     克

温馨提示:复名数改写成小数的方法: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动,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部分。

三、快来检测一下自己预习的成果吧!

1、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1)0.8千克=( )克 0.008千克=( )克

(2)0.5厘米=( )分米 0.5厘米=( )米

(3)8吨80千克=( )吨 5千克5克=( )克

5千克5克=( )千克(4)10米2厘米=( )米   4小时30分=( )小时

(5)10.62元=( )元( )角( )分

5.16米=( )米( )分米( )厘米

3.7小时=( )小时( )分

200吨20千克=( )吨 2.39千克=(  )千克(  )克

(6)375分=(    )时(    )分   5时15分=(    )分

2年6个月=(    )月  40个月=(    )年(    )月

80300千克=(    )吨(    )千克

2日5时30分=(    )分

2、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千克20克=( )千克  ①202 ②2.02 ③2.002

(2)1.7千米=( )米 ①17 ②170 ③1007 ④1700 ⑤1070

(3)400千克(    )4.00吨 ①>②= ③< ④无法比较

(4)把5毫米(    )1000倍是0.005米

①缩小 ②扩大 ③增加 ④减少

3、在○里填上“>”、“<”或“=”。

(1)2千克10克○210克        (2)2年5个月○29个月

(3)13千米○13000米           (4)500平方千米○5公顷

(5)5公顷5平方米○5005平方米

4、比较下面每组数中三个数量的大小、并用“<”连接

(1)10.21吨 1021千克 10吨21千克

(2)2千米80米 2.8千米 米

(3)0.52平方米 50.2平方分米 5520平方厘米

5、计算。

(1)8千米500米+780米     (2)3吨80千克+150千克

(3)3时8分+48分             (4)3米6厘米+50分米

四、拓展延伸

2.6千克=(   )克          3.5平方米=(   )平方分米                4.7厘米=(   )毫米         2.23米=(   )厘米

4.7厘米=(   )毫米          2.23米=(   )厘米

670毫米=(   )米            23分米=(   )米

140厘米=(    )米           1350克=(   )千克

670毫米=(   )米             23分米=(   )米

140厘米=(    )米      1350克=(   )千克

23分米=(   )米     140厘米=(    )米  1350克=(   )千克

670毫米=(   )米      7千米450米=(    )千米

9吨20千克=(    )吨       3米40厘米=(     )米

《小数和复名数》教学反思 第11篇

小数和复名数的互化既是本册书的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学生掌握并熟练应用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学生更好的掌握应用,我课前精心的进行备课,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了较好效果。现反思如下。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知识都得链接在已有知识的链上,对于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方法,对于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方法、常用的计量单位的名称、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一定要熟练掌握,不相邻的单位之间的进率也要会推导,学生明确了这些,知识点迎刃而解,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强化了知识掌握的灵活性。

二、注重知识的梳理。

本单元知识主要是教会学生名数之间的改写。包括单名数改单名数、单名数改复名数、复名数改单名数这些共3类。其中第一类又分为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和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如:650平方分米=平方米,8吨=()千克。单名数改复名数也有两种,如:3.6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公顷,8060米=()千米()米。复名数改单名数与单名数改复名数类似。其实这些改写中,有同级单位不要改的,不同级的只要记住高级到低级乘进率,低级到高级除以进率就行了。

三、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诱发学生思考,不断产生新的求知欲望。长期训练,学生便能生成由此及彼地不断发现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思维过程的展示,使学生相互受到启发,促使自己的思维更加严谨、富有条理性。这样,各层次学生的思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大数的改写教学反思 第12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大数的改写方法和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是非常容易混淆的一对概念,学完改写后,学生掌握得比较好,但一学完大数的“省略”,就会发现学生连改写也不会了,主要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该用“≈”。因此,在教学时应注重将两个知识放到一块进行对比教学,和学生一起研究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相互交流,结合自己的错误发表各自的想法,寻求好的方法,从而发现:

一、1改写不改变数的大小,省略改变了数的大小。2改写使用直等号,省略使用约等号。此外,题型也有区别,改写题型有“将下列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而省略的题型有“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应根据不同要求,写出正确结果。

二、要保证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必须做到“一找”“二看”“三用”。“一找”,找到“万”位。“二看”,看省略部分的最高位上是几。“三用”,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

数的改写的教学反思 第13篇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的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只有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才能感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因此,在初步探究完如何将一个大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得数后,我让学生自主发挥,自己先写一个整万得数,然后将它改写成以万为单位得数,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我又趁势让他们给同桌出一道这样的题,互相交流,互相判断,这就在检验孩子们的知识是否巩固,是否能自主进行正确检查。最后,又让孩子们写一个以万为单位得数,改写成生活中的大数,逆向思维得到训练。这个环节对于突破、重难点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从上课学生的反映来看,大家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是比较轻松的。在教学中,我始终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生是在充分的实践操作和自主思考的基础上,感知知识和发现知识的学生的,思维有实际经验支撑。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切实有效。

对于本堂课的遗憾是,教师本人操作不到位,在改写整亿数时,一定要前后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和计数单位,改写后计数单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在上课时漏讲了。比如在整理数位顺序表时,要让学生亲自写一写亿级上的计数单如漏写单位,或多去、少去0等问题。这需要学生对数位顺序有非常熟练的掌握。

数的改写的教学反思 第14篇

数据的改写是对数据表示形式的变化,它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在改写过程中我注重向学生说明改写后为什么要写计数单位的.道理。启发学生思考5000000和500万的关系,并把自己看法跟同桌交流,然后把理由说给全班同学听。使学生明确等号左边的数是以“个”为单位,一般以“个”为单位就不写计数单位了。而等号的右边是以“万”为单位,如果这个计数单位不写,那么就会变成以“个”为单位,这样两者之间就会相差很大。这些道理,可以结合具体的情景加以说明,以便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减少错误。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的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只有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才能感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因此,在初步探究完如何将一个大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得数后,我让学生自主发挥,自己先写一个整万的数,然后将它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我又趁势让他们给同桌出一道这样的题,互相交流,互相判断,这就在检验孩子们的知识是否巩固,是否能自主进行正确检查。最后,又让孩子们写一个以万为单位的数,改写成生活中的大数,逆向思维得到训练。这个环节对于突破、重难点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学生运用迁移规律,很快就掌握了改写方法。

上一篇:提高党性修养下一篇:剪纸的由来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