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第2节 熔化和凝固

2024-06-30

[八年级物理上]第2节 熔化和凝固(精选12篇)

[八年级物理上]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1篇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一、本节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  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  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

  认识熔化是吸热过程,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2.过程与方法

  感知发生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  区别晶体和非晶体,感悟物质世界的美丽多姿。

  经历固体熔化的实验探究过程,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物理图像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关注环境温度的意识。  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联系起来,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相结合。

  关注自然现象,产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和欲望。

二、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是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本节难点是实验数据的图像转换方法。

三、教学过程

1.认识晶体

学生对将固体区别为晶体和非晶体认识不足,教师应着力调动学生的观察积累,利用教科书提供的图片,酌情展示一些常见晶体和非晶体的实物、模型、图片资源,首先让学生建立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宏观依据——形状规则与否的概念,初步认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2.实验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

不宜将本板块变为演示,要舍得投入时间,引领学生经历固体(含晶体与非晶体)熔化的实验探究全过程,初步领略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这也是课时安排建议本节2课时的主要原因。

(1)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晶体和非晶体不同的形状和不同的加工工艺,猜想到它们可能存在不同的熔化规律;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探究问题:熔化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规律究竟有什么不同?

(2)为了研究提出的问题,重要的是组织学生讨论,制订出分工合理、实用高效的探究讨划和实验设计方案。

各组首先应选取一种晶体、一种非晶体作为对比研究对象;为了使结论具有普遍性,各组所选研究对象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不同。其次,要探究熔化规律,自然需要将研究对象熔化,怎样熔化?在熔化过程中需要观测记录哪些数据和现象?需要什么实验器材或仪器?要否自己寻找或自制?这些都不要教师给定。这些问题需要师生讨论,达成共识,并要有所约定。例如,各组达成借助酒精灯加热晶体和非晶体使之熔化的基本思路,约定定时(例如每隔30s)记录加热过程中晶体和非晶体的温度,并确认当时研究对象的状态,直到熔化持续一段时间为止。至于各组探讨的具体问题,例如,停止加热后,熔化情况怎样?是选取冰和蜡,还是选取海波和松香或者别的作为研究对象?是用水浴法加热,还是直接加热?都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对待。需知:规范完美的科学探究纯属理想模型,在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以此模式组织探究只能是“假探究”;各组探究过程的差异应视为宝贵的课程和教学资源,使得合作交流、讨论评估更具实际价值。

(3)在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①进一步巩固使用酒精灯或无烟腊加热物体的规范要求。

②了解实验室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构造特点、温度范围及分度值。③学会测量温度,知道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确认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量的物体充分接触。

·当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需和被测物体接触(体温计除外)。·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④研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需要知道它们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如何使待熔化物体均匀受热、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待熔化固体充分接触呢?怎样使待熔化固体缓慢熔化,以便观察和测量呢?

·待熔固体应为细粒或粉末状。·盛装待熔固体的试管应较细,以增大受热面积。装入试管中的待熔固体应适量(过少,则熔化过程太短,不利观测;过多,则受热不均匀)。

·优选间接加热(例如水浴)法,并用两枚温度计同监测试管内外的温度,调整控制热源加热力度,使内外温差保持在2~3℃左右。

·建议学生先做非晶体熔化实验,再做晶体熔化实验。用意有二:前者较易成功且易理解;能够对后者产生更强列的印象和反差。

⑤指导学生分工合作,高效安全地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4)在数据处理、讨论交流和评估环节,教师的主要工作应集中于: ①激活学生寻找和比较数据规律的需要。

②帮助学生回顾数学上描点作图的一般方法及其优点,指导学生在方格纸上描画物质熔化曲线。

③热情支持学生的附加探究实验,允许学生重做或部分重做实验,以便扩大交流和评估成果。

④为学生提供讨论和评估的必要物质条件,例如,提供视频展台或实物投影仪,用以展示各组所得熔化曲线和数据记录表格。

⑤实验结论不宜绝对化。为了达成共识,应组织学生对比分析、总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过程,归纳出二者的同异点,总结出晶体熔化的两个必要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加热(吸收热量)。

(5)得出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后,教师可予以扩展。

①给出熔点概念。指出熔点是晶体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生活和自然界中,生产和技术上,许多现象和应用都与熔点有关。

②引导学生用分子动理论初步解释熔化的吸热过程。

③介绍常见物质的熔点,使学生对之有定性的了解。要求记住冰的熔点。3.液体的凝固

(1)列举生活、生产、技术上的液体凝固实例。例如,水结成冰,塑料颗粒熔化后注入钢模冷却凝固成塑料盒,熔融状态下的玻璃轧制成玻璃板„„

(2)凝固过程和凝固曲线。引导学生对比冰(晶体)熔化过程的三个阶段,采用类比的方法,分析水(液体)凝固过程的三个阶段的吸放热特点和温度变化特点。要明确:虽然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但两种曲线却具有不同的物理含义。同时总结归纳出熔融状态下的晶体凝固的两个必要条件:①达到凝固点;②放出热量。还应对比分析熔融状态下的晶体与非晶体的凝固过程的异同点。使学生获得相对完整的固液变化的认识。

为了同一目的,建议布置课外实验探究活动:利用冰箱设计实验,研究水的凝固过程并画出水的凝固图像。

(3)组织学生综合运用熔化和凝固规律,特别是联系§5.1自我评价中的屋檐上冰锥的形成过程,交流讨论教科书有关“火山爆发后”内容,要求学生做到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推理分析。

熔岩在流淌过程中,将因向周围放热而导致温度不断降低。虽然刚从火山口喷出时岩浆温度相同,但凝固点(熔点)高的矿物岩浆将首先凝固,这些凝固的矿物要么沉积下来,要么随未凝固的岩浆向前推移,直到所有岩浆均在火山口周围依山傍势凝固。基本上按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排列。

用心

爱心

专心

三、发展空间

(一)“自我评价”参考答案 1.0℃,BC段 2.非晶体

(二)“家庭实验室”指导

吊冰游戏:盐的熔点高于冰的熔点。冰上撒些盐,因盐的温度高于0℃,致使局部冰面熔化,盐溶化在水中吸热,使绳子周围冰面上熔化的冰重新凝固,故而几秒钟后就能用绳子把冰吊起来。

类似的,可做“复凝”游戏:将一块冰置于桌面上,把两端悬挂重锤的细线横置于冰块上表面,则可见细线缓慢切过冰块落至桌面,而冰块仍是“坚冰”一块,依稀还可找到细线“切豆腐”的痕迹,但“豆腐”重新又连成一片。这是利用冰在压力下熔点提高的特性实现的。晶体花园:水在蒸发过程中吸热,将加速食盐水的凝固,由于瓦片放置和色素沉着,碗中各处食盐结晶析出的形状殊异,因而生成漂亮的“晶体花园”。

(三)“物理在线”和“走向社会”指导

太空材料:组织学生下载网上信息或去图书馆查找资料,走访专家学者,集中讨论以下问题:(1)什么是太空材料?(2)太空材料成本昂贵,为什么要制选太空材料?(3)你希望太空实验工厂制造什么新的材料?说说你的设想。

用心

爱心

专心

[八年级物理上]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2篇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是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情感目标

通过熔化和凝固的教学,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体会到科学探究方法并不神秘,人们经常使用科学方法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进一步总结出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难点: 让学生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绘固体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标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启动课堂 实验引入:把蜡烛点燃,使固态蜡熔化;把熔化后的烛液滴在白纸上,使其重新凝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调取生活中的已有经验思考:固态的蜡为什么会熔化?液态的蜡为什么会凝固?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

你见过哪些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提问:你见过哪些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刚才我们提到的冰化成水是熔化,水结冰是凝固。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液态是熔化,铁水铸成工件是凝固。

提出问题

1.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2.是不是每一种物体熔化时温度都相同? 假设与猜想

1.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应该不断上升。2.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应该不变。设计实验论证

(1)引导学生设计探究液态蜡凝固过程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

(2)展示学生的设计方案。组长组织讨论 1.怎样组装这个实验装置? 2.实验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3.怎样作好分工使实验有条不紊?(小组讨论并汇总给工程师)教师:八个工程师组成一个工程组把每个组的讨论结果汇总。

(一)上讲台演示组装实验装置的过程。

(二)讲述实验中注意的事项: 1.温度计要完全浸入被测物体中。2.实验时让物体受热均匀要不断搅拌。3.注意酒精灯的使用安全。

三)分工:报时一人,报温度值一人,报物质状态一人,记录一人,照顾仪器一人,搅拌物质一人。

(四)实验物质:海波和石蜡。

(五)进行实验。

1.海波与石蜡的熔化曲线的分析

(教师选择一个组的熔化曲线,请该组同学画在黑板上,如上图)

教师:其他各组的曲线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大致形状如图所示。我们将这一曲线分为AB、BC和CD三段,请同学们结合实验,讨论下列问题。①AB段。在这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

②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

③在BC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海波加热?

④在CD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

⑤石蜡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怎样变化?

熔点:晶体(教师):除了海波以外,其他晶体物质,如各种金属、冰、固态酒精等,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点叫做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非晶体:像石蜡这样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没有固定的熔点叫做非晶体。2.凝固曲线

教师:如果让熔化了的海波和石蜡冷却,记下液态海波和石蜡在冷却凝固成晶体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可得到凝固曲线近似上图的形状。请大家思考并回答:

①DE段。海波是_____态,_____热(填“吸”或“放”),温度____。③EF段。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__热,温度_____。③FG段。海波是_____态,_____热,温度_____。

④石蜡在凝固是温度怎样变化?(不断降低)教师:晶体的凝固也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在凝固时温度不断降低没有固定凝固点。

①读物质的熔点表。

请学生看课本上的熔点表。教师读一种物质的熔点并加以解释。教师:钨的熔点是<3140℃>。钨在熔化时温度保持在<3140℃>不变。(学生模仿教师读几种物质的熔点并加以解释)②学生回答

·温度是<70℃>的萘是____态。·铁、铜、铝在常温下是____态。

·想想议议:中国北部的漠河冬季气温最低达到-<523℃>,应选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为什么?(应选用酒精温度计。因为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在-52.<3℃>的情况下,酒精是液态的。水银的凝固点是-<39℃>,在气温低于-<39℃>时,水银是固态的。所以水银温度计在冬季的漠河无法工作。

知识应用

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

“我叫海波,我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48℃。现在我的体温恰好是48℃,请你们告诉我,我是应该熔化,还是应该凝固呢?只要你们说得对,我就照你们说的办。”(总结出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实践作业

①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什么总是<0℃>?

②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话是什么道理?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习题 第3篇

一、选择题

1.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凝固

B.液化

C.熔化

D.凝华

2.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升华现象

B.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最终“消失“了,这是蒸发现象

C.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有冰花,这是凝华现象

D.用久的白炽灯泡内壁发黑,这是凝固现象

3.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

A.(1)(2)

B.(1)(3)

C.(3)(4)

D.(2)(4)

4.萘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80℃,当温度恰是80℃时,萘将处于()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态

D.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天,我们看到的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B.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C.高压锅是利用液体沸点随液面上方气体压强的增大而降低,使食物容易被煮熟

D.电冰箱是利用致冷物质迅速蒸发吸热;使电冰箱内温度降低

6.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A.天气突然变热墙上起汽水--液化

B.打开热水瓶盖,瓶口冒“白汽”--汽化

C.冬天洗热水澡时,窗玻璃“模糊”--升华

D.冬天的早晨,草坪上的青草叶上有霜--凝固

7.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8.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菜被冻坏

B.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

C.清晨花草上的小露珠是由空气液化而形成的

D.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的温度低

9.下列物态变化中,都需要吸热的是()

A.熔化、汽化

B.汽化、凝固

C.液化、凝华

D.熔化、升华

★ 八年级物理上教学计划模板

★ 熔化和凝固教学反思

★ 八年级地理上教学总结

★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 八年级上教案(第26课)

★ 学生八年级写物作文

★ 第五章 从粒子到宇宙[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 3.4 光的折射与透镜[粤沪版八年物理上]

★ 八年级写物作文400字:莲文化

[八年级物理上]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4篇

1、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__________的物理量。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 性质制

成的,把_______________规定为0℃,把___________ 规定为100℃。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_________合适的温度计。

(2)使用时应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________,不要碰到容器的_______,待温度计

的示数________后方可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__________,视线必须与温度计的___________相平。

3、用一支原来示数为38℃的体温计,未经下甩,便去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如果当时气

温是35℃,那么体温计的示数为( )

A、38℃;B、37℃ C、36℃ D、35℃

二、新课探究

(一)引入课题:常见的物质有以互相转化,例如 , , 。

1、熔化:。 2、凝固:

3、汽化:。 4、液化:

5、升华:。 6、凝华:

(二)新课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设计试验和进行实验:

(1)参照课本图4.2-1,需要器材有:

(2)酒精灯的使用 :严禁 ;用完酒精灯必须用 盖灭,不

能 ,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子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立即 。

(3)进行实验并数据记录:

(4) 评估: 利用数据作出图像

(5)说明凝固的过程,并在坐标中作出海波、蜡的凝固图像。 (6)归纳总结 :

1固体分为和

2晶体:。

3非晶体:。

4熔点: ; 凝固点: ,同一晶体的

熔点 凝固点(相等或不相等)。非晶体没熔点和凝固点,

5不同晶体的熔点,冰的熔点是,课本84页小资料中熔点最高的物质是 ,熔点最低的物质是 。

6熔化时热(填吸或放)。

三、练习与提高

1、晶体熔化的条件是。

2、物质通常存在_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状态,物质处于哪种状态跟______有关,当

_______改变时,物质可以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这种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3、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做________,这是个______热过程;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做

________,这是个_______热过程。

4、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这个温度叫做该物质的________,同一种晶体的________

跟它的________相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_______的,所以非晶体没有一定的________。

5、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

(1) 锡的熔点是______,凝固点是_____。

(2) 在BC段,锡处于____________状态;在DE段,锡处于________状态。

(3) 锡的熔化用了______min,它熔化过程中要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

(4) 锡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间隔内处于___________状态。

6、晶体在熔化过程中:( )

A.温度保持不变,放出热量 B.温度保持不变,吸收热量

C.温度上升,吸收热量 D.温度下降,放出热量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物质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

C.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D.0℃的冰比0℃的水冷一些

8、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晶体的是:( )

A.冰和水 B。铜和固态水银

[八年级物理上]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5篇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大理中学八年级物理讲学稿 大理中学八年级物理讲学稿

授课人: 授课人: 班 级: 授课时间: 授课时间: 姓名: 姓名: 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 熔化和凝固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2)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及熔点和凝固点(3)了解熔化图象和凝固图象的物理意义 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象表示出来。3 课时 学习课时 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前置测评引入新课:

1、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的物理量。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 性质 制成的,把规定为 0℃,把 规定为 100℃。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2)、使用时应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不要碰到容器的,待温 度计的示数后方可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视线必须与温度计的相平。

3、夏天,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这是为什么?、、。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

4、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 相互转化的。(选填 可以或不可以)。像上面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 是 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我们在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后水结成冰,再把冰块放入饮料中后冰又变成水。生日上 的蜡烛受到高温变成蜡液,一部分蜡液落在桌上后变成固体。路桥施工中工人们把块状沥青 放在炉内加热成液体,液体的沥青洒在路面上以后变成变为固态.....上面的过程中可 以分为两类:

5、熔化 熔化的定义: 熔化 凝固的定义: 凝固

6、熔化与溶化不同,前者表示物质从固态到液态,后者表示物质溶化在溶剂中的过程.、探究物质的熔化 特点: 二.探究物质的熔化、凝固特点(齐心协力,共闯难关)探究物质的熔化、凝固特点 1.设计进行实验 设计进行实验:研究蜡和海波(或冰块)的熔化过程。照图4.2-1 选择需要的实验器材。1.设计进行实验 2.注意:实验时,严禁用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当;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冒盖灭(不能用嘴 吹);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立即用湿布铺盖。[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探究] 实验数据: 1 时间 min 海波温度 /℃ 石蜡温度 /℃ 0 40 1 42 2 44 3 46 4 48 5 48 6 48 7 48 8 50 9 52 10 54 11 55 40 41 43 45 46 48 50 52 54 56 58 60 问题 1:根据海波和石蜡在加热过程中 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关系),并结合实验分析,海波和石蜡在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 开始熔化。给海波加热,当温度上升到 ℃时,开始熔化。在熔化过 给海波加热,海波的温度不断 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海波的温度却保持 ℃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换 句话说: 热量,句话说:海波在一定的温度下,在熔化过程中 热量,温度保持)。给石蜡加热,换句话说: 给石蜡加热,在整个过程中石蜡的温度不断(换句话说:石蜡没有一定 热量)。,在熔化过程中 热量)。的 问题 2: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这 3 个阶段的温度特点? 海波在熔化前温度 石蜡在熔化前温度,熔化中温度,熔化中温度,熔化后温度继续,熔化后温度

自学课本 83-84 页“熔点和凝固点”部分:看完后,先个人总结出晶体、非晶体的特点,常见晶体的沸点、熔点。然后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展示。根据以上实验海波和蜡熔化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点? 有什么相同点? 我们可以把固体 分为和 像海波这样的固体叫做晶体 晶体的定义 像石蜡这样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非晶体的定义 问题 3:晶体在 晶体在 晶体 度叫做 熔点 时的温。晶体 凝固点(没有),),非晶体 凝固点(选填 有 或 没有),非晶体 凝固点。凝固点。有没有确。时的温度叫做。晶体 熔点(没有),),非 熔点(选填 有 或 没有),非

问题 4: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的温度,在凝固时也有一定的温度,晶体在 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的温度,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的温度 在凝固时也有一定的温度,定的熔点(凝固点)定的熔点(凝固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

,我们可以根据它来鉴定物质。我们可以根据它来鉴定物质

放热),),凝固需要 问题 5:熔化需要 熔化需要(选填 吸热 或 放热),凝固需要

三、反思整合:分析归纳重点知识 2 固体物质分类 吸热与放热 温度变化规律

晶体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熔化、凝固的过程温度不变

非晶体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熔化、凝固时温度也在变化

熔化图像

凝固图像

第二课时

1.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根据该图像能够获得的合理信息有: 信息一:海波的初温为 25℃; 信息二: ; 信息三:.2.冬天穿棉衣可以有效阻止人体热量向外散发,使人感到暖和,而棉衣自 身并不发热.据说法国准备生产一种夹克,其衣料纤维中添加了一种微胶囊,这种胶囊所含 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温度降低时会结晶,人们穿上它,气温较高时感到凉爽,气温降低时感到温暖.这种服装能够调节温度的原因是什么? 3.如图右所示,烧杯与试管中均放有冰块,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底部,在烧杯内冰 块逐渐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并解释为什么? A.试管内冰块不会熔化 B.试管内冰块会熔化一部分 C.烧杯内水温保持 0℃ D.烧杯内水温高于 0℃ 4.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解释错误原因。物质名称 熔点(℃)固态水银-39 金 1064 铜 1083 钢 1300 钨 3410 固态氢-259 固态氦-272(1)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会熔化;(2)纯金掉在钢水中不会熔化;(3)水银温度计在-40℃时已无法使用;(4)在-265℃时氢气是固态.5.为了研究熔化、凝固现象,小明给某种物质加热,然后再让该物质在空气中冷却,每 1 分钟记录一次温度.下表列出了他的记录数据: 时间(min)温度(℃)时间(min)温度(℃)0 74 13 86 1 76 14 83 2 78 15 81 3 79 16 80 4 80 17 80 5 80 18 80 6 80 19 80 7 80 20 79 8 81 21 78 ;.9 82 22 76 10 84 23 74 „„ „„ „„ „„

由上表数据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写两种即可):(1)(2)3 6.小玉漫步在雪后的海边,发现道路上的水都结了冰,但海水却没有结冰.她想到水的凝固.点是否与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有关呢?(高/低); 猜想: 含盐越多凝固点越 设计进行实验: 设计进行实验 主要器材和装置:箱门透明的冰箱,三只烧杯,足量水,一些盐,三支温度计.实验步聚:①在杯中装相同质量的水,分别加质量 的盐; ; ②将烧杯置于 ③观察温度计,记录 的温度.含盐量 5% 10% 15% 下表是某组同学记录的数据.凝固点/℃-1-3-6 归纳分析: 归纳分析: 通过分析上述数据,你可初步得出 的结论是:.7.课外知识 人在冰面上为什么容易摔倒 课外知识: 摔倒? 7.课外知识:人在冰面上为什么容易摔倒? 胖胖:老师,运动员为什么在冰面上比在地面上运动更轻松流畅? 老师: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人在刚拖的地板砖上容易滑倒,是因为地板有水; 运动员在冰面上能轻松滑动也是因冰面上有水.胖胖:温度低于 0℃时,冰面上怎么会产生水呢? 老师:你看滑冰运动员脚下穿的是带冰刀的鞋,冰刀作用在冰面上,产生很大压强,使 冰的熔点降低很多,冰刀接触的冰熔化成水,水有利于冰鞋的滑动.雪地上滚雪球越滚越大 也是这个道理.当挤压雪时,因压强增大冰的熔点降低,部分雪熔化;当松开后熔化成的水 迅速凝固,这样循环下去所以雪球越滚越大.胖胖:这个议论使我明白熔点跟压强有关,增大压强可降低熔点.四、达标检测,反馈提升

第三课时

课堂作业 1.用钢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一个凝固过程 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2.在下图的四个图像中,表示海波熔化的图像是

()

()

3.水的“自白” :我是水,我现在的体温如图所示,并且我还在放热.请你告诉我,我现在的 体温是 ℃,我正在(填“熔化”或“凝固”).4.在日常生活中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的事例有、.5.上物理课复习时,老师写下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 ;下联 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 和,反 映的一个共性是.6.甲、乙两个试管中装有白色粉末状的物质,要判断哪个试管中装的是晶体,哪个试管中装 4 的是非晶体,张海采用如下图装置,对两试管分别加热,并绘制出图像.是晶体,是非晶体(填“甲”或“乙”;)(1)图像中,(2)实验中将试管放人水中加热,它的好处是,为达到这个 目的还应采取的措施有:.7.冬季,菜农贮菜时,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 利用了.高烧的病人常用冰袋降温,这利用了.8.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晚上气温将继续下降,这可急坏了橘子场主,因为严寒的天气可能毁掉 一年的收获.怎么办?农场主只好吩咐他的工 人给橘子树喷水,随着气温降低,水结成了冰,橘子保住了.请你说说农场主这样做的物理原理.9.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 加热时间(分)温度(℃)0 64 2 68 4 72 6 76 8 80 10 80 12 80 14 80 16 84 18 88 20 92 22 96 则由上表可知:(1)此物质一定属于 体(填 “非晶体” 或“晶体”;)(2)此物质的熔点是,开始加热 态; 8 分钟时,物质处于(3)在右图中用笔线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10.当我们买来冻鱼、冻鸡、冻肉等食品时,为了化开 冰把它放在凉水中浸泡.泡到相当长时间,就会发现冻 鱼外面结了一层冰.当这层冰的厚度不再增加时,揭掉鱼身的冰层可见到鱼已化冻,有人把 这种现象说成是“冷水拔冰”.请你解释为什么要用冷水而不用热水?

11、固体的分为 和。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迷熔点

常见物质:海波 冰 奈 松香 玻璃 沥青 食盐 明矾金属

晶 物质举例 熔点和凝固点 熔化过程 凝固过程 熔化条件

五、小 结: 我的收获

非 晶体

(选填有或无)吸收热量,温度 放出热量,温度

[八年级物理上]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6篇

一、目标要求

1. 能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中知道乐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常识性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2.通过观察声波的图形,初步学习利用仪器进行探究,观察图形进行分析的方法。3.通过观察波的图形,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科学探究不能光凭人的感观,还要借助于仪器,初步建立利用仪器进行测量的观念。

二、重点和难点

难点音色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提出问题

放音乐,提出同样是乐音它们有什么区别的问题。启发学生自己得出声音有大小、高低之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有区别的。然后总结出乐音的三特征。再提出这些特征与声源振动情况有什么关系的问题。

2.过程展开

(1)实验探究音调的高低

组织学生用刻度尺做此实验。然后进行讨论: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所发生的振动现象有什么不同?由此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主观感受的音调高低和刻度尺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 再次提出频率的概念,并复习其单位。强调一下音调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一般情况下声源振动的频率大,主观感受的音调就高。

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声的频率表”,重温人耳可听声的频率范围及其对超声、次声的定义。

(2)设计响度的演示

①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比较容易猜测到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因此可以再由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证实,例如利用将一根橡皮筋拉紧,轻轻拨动和重拨听一听所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区别? ②通过敲响队鼓,敲击由轻逐渐加重,让学生观察鼓面上泡沫塑料小球的跳动的变化,同时听鼓声的变化。启发学生自己得到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③另外,轻轻摇动响铃,使前排学生可听到铃声。后排学生几乎听不见,表明响度还与离声源的距离有关。

(3)音色

播放不同的乐器演奏的同一个调的同一首曲子,让学生区分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进而向学生提出问题:你是凭什么区分出不同的乐器呢?学生会感性地认识到在音调响度都相同时不同声源发出声音的不同就是音色的不同。

(4)观察声波的图形 观察声波的图形的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比较形象地认识声波,同时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介绍:话筒把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输入示波器后可在荧光屏上显示出相应的图象。通过演示,只要让学生知道看不见的声波可通过仪器显示,借助仪器是科学研究所必需的。

让学生通过观察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的波形,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知道不同频率的声音在波形上有什么区别。然后可让不同的学生在话筒前发声,观察其波形。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观察波形,使学生知道不同响度的声音在波形上的区别。指导学生观察不同乐器产生的声波波形的区别。波形图包含了乐音的三特征。

3.作业。

用心

爱心

[八年级物理上]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7篇

第二章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

1.电影《闪闪的红星》中一句歌词是“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歌词中第一句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第二句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2.(09成都)图所示的六架战机以相同的速度列队飞行。此时,若以战机下面的白云为参照物,战机上的飞行员是__ __的;若以其中任意一架战机为参照物,其他战机是 的。

3.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汽车依次向北行驶,甲车速度大于乙丙两车的速度,而乙丙两车速度相等,则以________为参照物三车均向北运动;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运动,以_____为参照物已车静止。4.(09南昌)如图所示,是山区的孩子们在攀登木制云梯上学的情景.当他们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往云梯顶端上爬时,他们之间是相对 的,他们相对于地面是 的。

5.(09江苏)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 C.小红骑的自行车 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6.(09贵州)观光电梯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 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的窗户是向上运动的 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

7.(09福州)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相对下列哪个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飞船

8.向北行驶的甲列车上乘客,看到一向南行驶的乙列车从旁边驶过时,且感到乙列车开得特别快,这是因为乘客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甲车 B.乙车 C.地面 D.路旁大楼

9.当研究机械运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所选择的参照物必须是静止的 B.参照物的选择不是唯一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C.参照物是假定不动的物体 D.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10.(09宁波)如图所示,物体甲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当物体乙轻放到甲上后,下列现

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甲相对于桌面保持静止状态,而乙相对于甲也静止 B.甲相对于桌面保持静止状态,而乙相对于甲沿斜面滑下 C.甲相对于桌面向右运动,而乙相对于甲沿斜面滑下 D.甲相对于桌面向右运动,而乙相对于甲静止

11.A、B两列火车同向并列停在车站上,当B车起动时,A车内的乘客感觉错误的是()A.看车站自己是静止的 B.看B车自己在向前运动

C.看B车自己在向后运动 D.看车站上流动售货车自己是运动的

12.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A.只有甲车 B.只有乙车 C.只有丙车 D.甲、丙车

13.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一架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A.一定向上运动 B.一定向下运动 C.一定是静止 D.少判断的条件

用心

爱心

[八年级物理上]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8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学习能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能绘画晶体熔化图像,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规范实验,仔细思考,勤于思考及团体协作的精神。2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水结冰、冰熔化成水等现象,是由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但不知道物质在固、液两态发生跟温度有关,也不清楚,通过冰和植物油的熔化实验在探究中让学生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征。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不同物质在熔化过程的温度的变化情况 教学的难点:晶体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

晶体的熔化过程

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但是吸热 4教学过程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 熔化和凝固

熔化和凝固 教案

仙岩二中 李秀珍

一、教材分析:本节属于《科学课程标准》安排的五个学习领域中的物质科学的相关内容,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和晶体熔化与凝固的条件,理解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意义,体会熔化是晶体的一种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现象,读数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现象。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水结冰、冰熔化成水等现象,是由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但不知道物质在固、液两态发生跟温度有关,也不清楚,通过冰和植物油的熔化实验在探究中让学生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征。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学习能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能绘画晶体熔化图像,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规范实验,仔细思考,勤于思考及团体协作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不同物质在熔化过程的温度的变化情况 教学的难点:晶体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

晶体的熔化过程

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但是吸热

五、课前准备:

冰冻的食盐水 固体冰 固体植物油 温度计 试管 烧杯 水 保温瓶 视频:白鹿堡冰雕(课间完成)

引入:冰是什么状态?你知道它怎么变成的吗?(状态怎么变?)师:在这里水由液态变成了固态。我们把-----叫凝固,把-----叫熔化,.(引出新课)强调状态的变化,“熔”的偏旁

师:冰可以固态和液态相互转化,生活中是否还存在这样的变化?举例。小结::生活处处存在着熔化与凝固,且与我们息息相关 出示老师今天带来两种物质,冰和植物油(它们为固态), 现在你用什么方法使它们熔化吗?(---加热-酒精灯-吸热)师: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那它温度到底是如何变化的? 建立假设: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变化或者是不变化

老师准备了一些仪器,同学们要利用现有的实验仪器来设计一个实验。

引导问:研究温度的变化规律还应该记录什么?(温度)温度该怎么记?每秒都记吗?熔化的时候还有状态的改变,所以我们还应该记录什么? 就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学生活动:10大组(小组两人冰,小组两人植物油)老师报时------1读温度,看状态,2记录

师:听指令开始记时,每半分钟同时记录一次温度及一次状态。状态记录(以固体 固多 固少 液体)来表示。3.注意观察:(1)、在什么温度下,它开始出现液态?及时记录(2)、在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它的温度变化有何特点? 分发实验器材

师:实验正式开始,时间5分钟,看看哪组2位同学协调的最好,效率最高 生:实验-----(师---指导)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本着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仔细观察,不要放过每一个细节)

(三):表格记录和画曲线图

师:刚才我们用表格记录了冰与植物油的熔化过程。其实总结规律,除了用表格,也可用图象,介绍绘制图象—-描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师,教学生描点 师:出示2副图,比较这两个表格和图象

(四)分析学生数据

实验过程中它们温度的变化有何共同点?---升温

师:它们温度的变化有何不同点?---冰一段时间温度不变,植物油一直升高

(你观察的真仔细!别的组有没有类似的发现?)师:在这个温度下,你发现了冰的状态是怎样的? 生:固态、液态共存,液态

师:在这个温度下,冰逐渐由固态变为液态,并出现固液共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没有停止加热?---无

师:它吸收的热都用来做什么? 生:全用来使固体熔化

师:冰一直在吸热,直到全部变为液态。这就是冰的什么过程?--熔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冰虽一直在吸热,但温度却不变。

师:我们看看别的组的实验记录是否相似?有不同也可能是搅拌,温度计,物质纯度,水的温度等原因‘

而植物油呢? 固-粘-软-稀)---固体不断变粘变软变稀,而温度持续上升,如果我们一直加热,它不断吸热,温度会持续上升,变稀直到变成液态。

师:分析:

1、AB段,冰处于 状态?温度如何变化? 是否吸热?;

2、BC段,冰处于 状态?温度如何变化? ,是否吸热?;

3、CD段,冰处于 状态?温度如何变化? 是否吸热?;哪一段是冰真正的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 而植物油也在吸热,但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其他的物质是否也有类似的特征呢?

视频:海波的熔化 和 松香的熔化图像和实验。比较四个图像

师:象海波、冰这种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象植物油、松香这种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师:我们把晶体的这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冰,海波的熔点是?)晶体和非晶体有哪些物质呢?

(四)出示图观察书页图表:不同晶体的熔点 解释这些问题? 师:“真金”真的不怕火炼吗? 为什么用钨丝做灯泡的灯丝?(熔点是不是钨丝最高了?南极附近,气温常达-40℃以下,在那里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用酒精温度计? 师:你能得出晶体熔化的条件吗?

(五)凝固

过渡:现在大家再来看看,现在的水,植物油的状态,---固态(怎么回事?)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努力已经知道了不同物质的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那么冰等物质凝固时的温度变化规律又是怎么样呢?能推导吗?逆过程 生:凝固

师:如果时间允许,我们可以做出它们的凝固曲线图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努力已经知道了不同物质的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那么冰等物质凝固时的温度变化规律又是怎么样呢?能推导吗?逆过程 凝固时温度怎么变化? 凝固时吸热还是放热呢? 凝固时的温度我们称做什么? 出示图片:比较硫代硫酸钠的熔化与凝固图,在温度变化上有何相似点? 生: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同一晶体,熔点等于凝固点 师:晶体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师: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利用晶体的熔化吸热或和凝固放热来指导我们的生产生活的 动物园室内放大冰块;北方冬天在地窖储藏大白菜时为什么放几桶水? 小结:今天这堂课的学习,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

揭秘: 冰雕室内的温度和我们教室的室温相同可以吗?要达到什么条件吗? 思考和讨论:

作业:课后练习1、2 作业本 附:

1、硫代硫酸钠:大苏打、海波

用途:感光工业用作照相定影剂。造纸工业用作纸浆漂白后的除氯剂。印染工业用作棉织品漂白后的脱氯剂。分析化学用作色层分析、容量分析用试剂。医药上用作洗涤剂、消毒剂。食品工业用作螯合剂,抗氧化剂等。

2、松香是松树树干内部流出的油经高温熔化成水状,干结后变成块状固体,其颜色焦黄深红,主要应用在电子电路焊接时的助焊剂,在乐器方面主要用来擦磨乐器的琴弦使其起到发 涩的作用。教学反思

本次课题关注学生,追求本真。本着学习的态度。个人浅尝自主学习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方面

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之后,首先有效教学为目标。从注重学生的元认知,让学生在提出凝固和熔化的概念之后,逐步提出问题,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从实践升华至理论,并从理论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中。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正确解决方法。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现其主角地位,充分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但是自主并不等于自学,而是在教师的调节的基础下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从内容中构建自己的原有知识,使学生对推理过程进行记忆和归纳。在教学过程中

导入部分:以白鹿堡冰雕导入增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制造轻松的气氛。学生的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强调熔化和凝固是一种变化的过程。为学生的熔化曲线的分析做好铺垫。由学生提出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着手到今天讨论的话题,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探究部分:主要通过学生的互动教学,即通过两人明确的分工合作完成数据记录,合作完成数据处理得出结论。然后在同组与不同组同学之间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合作与交流。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问题设计方面:以贴近生活与难度层次设计。提出熔化过程是哪段时?首先要进行问题分解到AB BC CD的状态,联系熔化的概念之后,再提出熔化过程?熔点的相关问题以及后面的凝固相关的问题也是一样,先解决难度较低,运用最大回答机会区域理论设计较难的题目,让部分有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增强注意力。能够通过回答将学生提升到下一个更高的层次。教学方法的运用

自主学习是本堂课程设计的主要学习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法。教有法而无定法能用不同的方法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方式。例如概念的提出也只能是运用讲授法。

课程设计的前期准备

本堂课本堂课的疑难问题如何做好这个实验,如何做好这个实验,由于海波和松香的实验的操作复杂,难以控制。我们教研组用水和植物油为实验的材料。经过教研组的合作研究探讨,潜心研究。突破了实验中碰到的许多问题。例如,1、解决了用盐水获得了-20摄氏度左右的低温。

2、温度计的选择,我们最终在瑞安买到了一种温度计测量方位在-20—100的,读数刻度在一边的温度计,便于初一的同学正确读数。橡皮塞便能放在零下10摄氏度以下,避免挡住视线;

3、水量的控制,为了能保证在5分钟时间内能顺利体现温度不变的情况在不同的天气情况应选择1.5毫升左右,玻璃泡的位置也应该尽量控制在试管底部中央。还要震荡是加热均匀。

4、水并不是自来是,而是蒸馏水,因为纯净水的熔点和凝固点才可能是0。

5、烧杯中加热的温水,其实温度也只有室温。如果室温升高可以考虑试管中的水量适量升高。

物理熔化和凝固试题 第9篇

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

B.豆腐自身膨胀而成

C.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里而成

D.豆腐里面的水受冻先结冰,再熔化成水后而成

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专题:应用题.分析:首先要弄清豆腐产生“小孔”的`原因,再根据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现象来进行判断.解答:解:“冻豆腐”的特点是有很多小孔.豆腐有很多水分,放入冰箱水受冷就会凝固,水凝固时体积要变大;拿出来,凝固的小冰晶要熔化,体积减小,所以冻豆腐上有很多小孔.

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 第10篇

1.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的熔化与凝固的规律一吗?

主要是探究熔化与凝固时的温度变化、状态变化规律

2. 假设和猜想:

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相同

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不相同

实验所需器材

3、试验设计及要求

把硫代硫酸钠和蜡加热,并把温度计放入两种物质中,从40℃开始1分钟观察它们的状态和读出相应的温度,直到全部熔化后为止。

为了观察它们的状态和温度设计表格

思考:

对海波的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实验中为什么要水浴加热?

注意事项:

(1 、)注意温度计和酒精灯的正确使用liuxue86.com

(2、)熔化过程中搅拌器要不断轻轻搅拌

4、海波与蜡的熔化曲线分析

5、结论:

1.海波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达到48℃)

熔化过程吸收热量,保持温度不变

2.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二、)熔化

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

非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

1.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晶体熔化条件:

(1)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

几种晶体物质的熔点

(三、)凝固

1.晶体凝固时有确定的温度;

非晶体凝固时没有确定的温度。

2.凝固点:液态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

同一种晶体物质,凝固点 = 熔点。

3.晶体凝固条件:

(1)达到凝固点;

(2)继续放热。

(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解释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第1节 质量 第11篇

第1节 质量

一、本节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和技能

・   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   通过实验操作,学会天平的使用。

・   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

・   经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的探究过程,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在天平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总结规律,熟悉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在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发现”成功的喜悦。

・   通过阅读天平的使用说明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二、重点与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质量的概念与单位,以及利用天平测量质量。

本节的难点是“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的探究。

三、教学实施建议

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质量的初步概念、单位及天平的用法。质量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但是课程标准中并未对这一概念做过深要求,知识目标的界定只是“初步认识”。因此教材并未对这一概念进行过多讲解,只是在从日常生活物品的简单导入后,直接给出了质量的概念及单位。教材安排“测量质量”这一小节,主要针对课程标准中“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这一技能目标。教学中必须给予学生亲自实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学会使用天平这一重要的测量工具。本节最后安排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的实验探究,这一论断学生并不易于理解,因此也是教学实施的难点,这一探究活动除了基于对质量概念的纵深拓展外,还为随后的第二节“物质的密度”对密度这一物质特性的学习做了一定的铺垫。

(一)教学过程

本节分为三个教学板块,(1)认识质量;(2)测量质量;(3)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以下对之进行分析展开。

1.认识质量

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常出现的问题是:把“物质”与“物体”混为一谈;日常购物时常提到的“重量”与物理学中的“质量”的.关系搞不清楚。教学中可以通过列举学生熟悉的几种物体,以及对实物的观察,明确“物质”与“物体”的概念;利用学生已有的“东西有多有少”的知识基础,引入质量的概念。

(1)物体与物质

课堂上让学生思考:课桌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学生能够回答出课桌是用木材制成的。课桌等是物体,木材等是物质。也就是说:课桌这个物体是由木材这种物质构成的。

(2)引入质量的概念

铁钉和铁锤含有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材这种物质多少不同,塑料桶和塑料杯含有塑料这种物质多少不同,物理学里为了表示这一性质,就引入了质量这个物理量,质量表示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又与能量相联系,这些知识将在以后学习。在初中,对质量的概念讲得很浅显,只是说质量表示了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应该明确,这不是质量的定义,教学中不要过分强调。

(3)认识质量的单位

课本直接给出了质量的单位――千克。并给出相应的克、毫克、吨及换算关系。通过课本图6-1-3对宇宙中一些物体质量尺度的描述,旨在提供一个质量数量级的参照标准,使学生对物体质量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质量尺度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对1千克形成较具体的观念。

讲过质量的单位后,可以告诉学生,日常生活中,我们购买粮、菜、糖、水果等物品时,常说它们的重量是多少斤或公斤,这里说的重量,实际是质量。因为售货员使用的台秤或杆秤,跟天平一样,属于杠杆类量具,只能测量物体的质量,另外公斤和斤都是质量的单位,斤和公斤是500克和1千克的别名,所以说,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重量实际上是质量。

熔化和凝固物理教学设计 第12篇

设计理念

本节课,课标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热现象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来探究物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并知道物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进一步能运用相关的知识来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相结合的应用能力。学习本节内容所运用到的思想方法,将贯穿整个物态变化的学习过程。

本节课以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为起点,以物理知识为载体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和物理知识的认识。教师在学生的整理过程中,通过举例、设问、讲解、点拨等多种方法,适时引导,教师以引导者,共同学习参与者的身份来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合作、科学家探究的学习氛围,提供学生知识和能力发展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掌握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是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准备

学生实验,六人一组。每组配备熔化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两支、海波、蜡、水、火柴、坐标纸。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熔化和凝固

师:春天来了,湖面上的冰化成水;固态的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了液态等等,这些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你见过哪些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生答:冬天到了,气温下降,湖面上的水结成冰;工厂的铸造车间里,工人将铁水浇在模子里,冷却后,铁水变成了固态的铸件。

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刚才我们提到的冰化成水是熔化,水结冰是凝固。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液态是熔化,铁水铸成工件是凝固。

除此之外,蜡、松香、沥青、玻璃等物质也能熔化和凝固。

二、展开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

1.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2.是不是每一种物体熔化时温度都相同?

假设与猜想

1.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应该不断上升。

2.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应该不变。„„

设计实验论证

教师:为了让我们发挥团结协作能够更快更好的完成探究实验整个班级组成一个科学研究组,老师作为组长,下面分成八个小组每组六人,每组推举一个小组长一个工程师。(小组讨论推举小组长和工程师)

组长组织讨论

1.怎样组装这个实验装置?

2.实验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3.怎样作好分工使实验有条不紊?

(小组讨论并汇总给工程师)

教师:八个工程师组成一个工程组把每个组的讨论结果汇总。

(一)上讲台演示组装实验装置的过程。

(二)讲述实验中注意的事项:

1.温度计要完全浸入被测物体中。

2.实验时让物体受热均匀要不断搅拌。

3.注意酒精灯的使用安全。

(三)分工:报时一人,报温度值一人,报物质状态一人,记录一人,照顾仪器一人,搅拌物质一人。

(四)实验物质:海波和石蜡。

(五)进行实验。

1.海波与石蜡的熔化曲线的分析

(教师选择一个组的熔化曲线,请该组同学画在黑板上,如上图)

教师:其他各组的曲线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大致形状如图所示。我们将这一曲线分为AB、BC和CD三段,请同学们结合实验,讨论下列问题。

①AB段。在这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

②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

③在BC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海波加热?

④在CD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

⑤石蜡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怎样变化?

熔点:

晶体(教师):除了海波以外,其他晶体物质,如各种金属、冰、固态酒精等,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点叫做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非晶体:像石蜡这样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没有固定的熔点叫做非晶体。

2.凝固曲线

教师:如果让熔化了的海波和石蜡冷却,记下液态海波和石蜡在冷却凝固成晶体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可得到凝固曲线近似上图的形状。请大家思考并回答:

①DE段。海波是_____态,_____热(填“吸”或“放”),温度____。

③EF段。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__热,温度_____。

③FG段。海波是_____态,_____热,温度_____。

④石蜡在凝固是温度怎样变化?(不断降低)教师:晶体的凝固也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在凝固时温度不断降低没有固定凝固点。

3.学生练习

①读物质的熔点表。

请学生看课本上的熔点表。教师读一种物质的熔点并加以解释。

教师:钨的熔点是3140℃。钨在熔化时温度保持在3140℃不变。

(学生模仿教师读几种物质的熔点并加以解释)

②学生回答

·温度是70℃的萘是____态。

·铁、铜、铝在常温下是____态。

·水银在-30℃时是____态。

·酒精在-100℃时是____态。

·想想议议:中国北部的漠河冬季气温最低达到-523℃,应选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为什么?(应选用酒精温度计。因为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在-52.3℃的情况下,酒精是液态的。水银的凝固点是-39℃,在气温低于-39℃时,水银是固态的。所以水银温度计在冬季的漠河无法工作。

4.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

教师:现在请大家结合熔化和凝固的实验听一段海波的自白,并回答问题。

我叫海波,我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48℃。现在我的体温恰好是48℃,请你们告诉我,我是应该熔化,还是应该凝固呢?只要你们说得对,我就照你们说的办。

(学生讨论并回答)

48℃既是海波熔点也是它的凝固点。此时海波是熔化还是凝固,关键要看海波是吸热还是放热。固态海波在温度到达熔点时,吸热则熔化。液态海波在温度到这一温度时,放热则凝固。所以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

(评估与交流)教师

在这个实验中有些同学做的非常成功,但是也有些同学没有成功。那么请那些没有成功的小组由组长带领自己分析一下自己失败的原因在哪里,然后再跟成功的小组交流一下?

小组交流

(归纳总结)

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有明显的区别: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这个温度分别叫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但是不论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吸热,凝固时都放热。

所以,晶体实现熔化的条件可概括为两条:一是温度到达熔点,二是吸热。凝固的条件是温度到达凝固点,同时要放热。

2.通过以上的学习,请大家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①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什么总是0℃?(学生思考并回答)

②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话是什么道理?(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学小结与延展

教学总结:本节课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掌握了晶体与非晶体熔化与凝固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了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通过这次的探究活动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技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

上一篇:小雷锋社会实践下一篇:关于足球艺术节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