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场建设总结

2024-07-01

种猪场建设总结(精选8篇)

种猪场建设总结 第1篇

种猪场建设标准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302—2002

种猪场建设标准

2002-01-21发布 2002-01-2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山东省养猪业已逐渐由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向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发展,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大量推广使用。为提高规模猪场的综合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根据山东省规模化猪场的生产现状与猪场建设经验,特提出本标准。

本标准由山东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农业大学、莱阳农学院和山东省畜牧兽医总站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林海、宋春阳、曲万文、田夫林。

种猪场建设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种猪场建设规模、选址与建场、场区规划与布局、工艺设备、猪舍建筑、配套设施、防疫与环境保护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及改建、扩建的种猪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39-1990村镇建筑高度防火规范

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7959-87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

GB 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6548-1996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规程。

GB 16549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T17824.3-1999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设备

GB/T17824.4-1999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

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DB37/T304-2002规模化猪场生产技术规程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种猪场

从事猪的品种培育、选育和生产经营,并取得国家《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猪场。

4、要求

4.1 建设规模要求

4.1.1 建场要求

种猪场的建设规模应符合国家制定的猪的良种繁育体系总体规划布局要求和猪的品种繁育体系结构需要,并符合周边地区种猪市场需求量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4.1.2 建筑规模要求

种猪场的建设规模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种猪场建设规模(头)

大型种猪场 中型种猪场 小型种猪场

原种场 >600 300—600 200—300

祖代场 >1000 600—1000 300—600

4.2选址与建场条件

场址选择必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4.2.1 符合国家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良种繁育体系规划布局要求。

4.2.2 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村镇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

4.2.3 场址地势高燥、平坦,在丘陵山地建场地应尽量选择阳坡,坡度不得超过20°。

4.2.4 场区土壤质量符合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

4.2.5 猪场水源充足,取用方便,便于防护,水质符合GB5749的规定。

4.2.6 交通便利,电力可靠,粪尿污水能就地处理或利用。

4.2.7 满足建设工程需要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

4.2.8 场址根据当地常年主导风向,位于居民区及化共建筑群的下风向处。

4.2.9 场界距离交通干线不少于1000米;距居民居住区和其它畜牧场不少于2000米。

4.2.10 以下地段或地区不得建场:水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严重畜禽疫病常发区及山谷洼地等易受洪涝威胁的地段。

4.3 建筑与用地

4.3.1 建筑紧凑,在满足当前生产需要的同时,应考虑将来发展的可能性。

4.3.2 猪舍总建筑面积按每饲养一头基础母猪需15平方米—20平方米计算,猪场的其它辅助建筑总面积按每饲养一头基础母猪需2平方米—3平方米计算。

4.3.3 猪场的场区占地总面积按每饲养一头基础母猪需60平方米—70平方米计算,不同规模种猪场占地面积的调整系数为:大型场0.8—0.9;中型场1.0;小型场1.1—1.2。

4.4 规划与布局

4.4.1 猪场建筑物布置

猪场建筑设施应按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三个功能区分区布置,各功能区之间界限分明,联系方便。管理区应位于生产区主风向的上风向及地势较高处,隔离区应位于场区主风向的下风向及地势较低处。管理区内包括工作人员的生活设施、猪场办公设施、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饲料库、车库等);生产区内主要包括种公猪舍、母猪舍、产房、保育舍、生长舍、育成舍、测定舍及有关生产辅助设施;隔离区包括兽医室、隔离猪舍、病猪焚烧处理和粪便污水处理设施。

4.4.2 道路设置

猪场与外界应有专门道路相连通。场内道路分净道和污道,两者应严格分开,不得交叉与混用。

4.5 工艺与设施

4.5.1 确定工艺方案的原则

4.5.1.1 适用于各类种猪选育、培育的技术要求。

4.5.1.2 有利于种猪场的防疫卫生要求。

4.5.1.3 有利于粪尿污水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技术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

4.5.1.4 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4.5.2 饲养与管理工艺

种猪饲养应根据全年生产出栏计划总头数,母猪分周或分旬分批配种分娩,对猪群按不同阶段分批饲养,做到全进全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猪栏利用率。

4.5.3 饲养设施配置的原则

4.5.3.1 设施必须满足种猪选育与培育技术的要求。

4.5.3.2 经济实用、便于清洗消毒、安全卫生。

4.5.3.3 有利于减少猪只的应激反应,降低发病率。

4.5.3.4 利于控制舍内环境,便于观察和处理猪群。

4.5.4 饲养设施

4.5.4.1 分娩母猪采用产床限位饲养。保育猪应采用网、床饲养设施。

4.5.4.2 采用人工或机械饲喂设施,自动饮水设施,有关设备性能不低于GB/T17824.3-1999的规定。

4.5.4.3 猪舍沿长轴方向设置粪尿沟,粪便清除采用人工或机械清粪,不宜采用水冲式清粪。

4.6 猪舍建筑

各类猪舍应采用轻钢结构或砖混结构。

4.6.1 猪舍形式

猪舍建筑应根据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因地制宜采用半开放式或有窗式封闭猪舍。

猪舍的屋顶形式应采用双坡式屋顶。猪舍净高度不低于2.5米—2.7米。

4.6.2 猪舍内平面布置

猪栏应沿猪舍长轴方向呈单列或多列布置。猪舍两端和中间应设置横向通道。

4.6.3 猪舍地面

猪舍内应采用硬化地面,地面应向粪尿沟处作1%—3%的倾料斜,地面结实、易于冲刷,能耐受各种形式的消毒。

4.6.4 猪舍方位

猪舍朝向和间距须满足日照、通风、防火、防疫的要求,猪舍长轴朝向以南向或南偏东15度以内为宜;每相邻二猪舍纵墙间距控制在7为—10米为宜。每相邻二猪舍端墙间距不少于9米。猪舍距围墙不少于10米。

4.6.5 猪舍内的环境参数和控制应符合GB/T17824.4-1999的规定。

4.6.6 不同猪群的饲养密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猪群的饲养密度

猪群类别 每栏饲养头数 每头占猪栏面积(平方米)

种公猪 1 7.5-9.0

妊娠母猪 1-2 4-5

空怀、妊娠母猪 4-5 2.0-2.5

后备猪 4-6 1.5-2.0

哺乳母猪 1 3.8-4.2

断奶仔猪 10 0.38-0.42

测定公、母猪 4-5 1.8-2.2

生长猪 8-10 0.6-0.9

育成猪 8-10 0.8-1.2配种栏 7.5-9.0

4.6.7 饲料供应

种猪场根据育种猪群营养需要加工全价配合饲料,其配套的饲料加工厂生产能力不应低于表3之规定。表3 饲料加工厂配套生产能力

猪场规模(饲养基础母猪头数)200-300 300-600 >600

饲料加工厂生产能力(t/h)1-1.5 1.5-2.0 >2.0

4.6.8 给水排水

4.6.8.1 供水设施应符合GB/T17824.1-1999的规定。

4.6.8.2 场区内应用地下暗管排放产生的污水,设明沟排放雨、雪水。

4.6.8.3 管理区给水、排水按工业民用建筑有关规定执行。

4.6.9 采暖通风与降温

产房内应设置仔猪取暖设施,种公猪舍和妊娠母猪舍应因地制宜设置夏季降温设施,保证其正常繁殖性能。其它执行GB/T17824.3-1999的规定。

4.6.10 供电

电力负荷等级为民用建筑供电等级三级,自备电源的供电容量不低于全场用电负荷的1/4。

4.6.11 场内运输

场内运输车辆作到专车专用,不能驶出场外作业。场外车辆严禁驶入生产区,如遇特殊情况,车辆必须经彻底消毒后才准驶入生产区。

4.6.12 场内消防

4.6.12.1 猪场应采取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消防措施,按GBJ39-90的规定执行。

4.6.12.2 消防通道可利用场内道路,紧急情况时能与场外公路相通。

4.6.12.3 采用生产、生活、消防合一的给水系统。

4.7 卫生防疫设施

4.7.1 猪场四周建有围墙或防疫沟,并有绿化隔离带,猪场大门入口处设消毒池。

4.7.2 生产区入口处设人员更衣淋浴消毒室,在猪舍入口处设地面消毒池。

4.7.3 种猪展示厅和装猪台设置在生产区靠近围墙处,出售的种猪只允许经展示厅后从装猪台装车外运,不可返回。

4.7.4 开放式猪舍应设置防护网。

4.7.5 饲料库房应设在生产区与管理区的连接处,场外饲料车不允许进入生产区。

4.7.6 病猪尸体处理按GB16548-1996的规定执行。

4.8 环境保护

4.8.1 环境卫生

4.8.1.1 新建种猪场必须进行环境评估,确保猪场不污染周围环境,周围环境也不污染猪场环境。

4.8.1.2 宜采用污染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4.8.2 粪便污水处理

4.8.2.1 新建猪场必须与养猪场同步建设相应的粪便和污水处理设施。

4.8.2.2 固体粪污以高温堆肥处理为主,处理后粪肥应符合GB7959-87的规定,方可运出场外。

4.8.2.3 污水必须经过生物处理,处理后应符合GB5084或GB11607的规定。

4.8.3 场区空气质量

场区空气污染物质含量不超过GB14554规定的排放标准。

4.8.4 环境检测

猪场应对场区内的空气、水源、土壤等环境参数定期进行监测,评价环境质量,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4.8.5 场区绿化

场区绿化应结合场区与猪舍之间的隔离、遮阴及防风的需要进行。可根据当地实际种植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树种和花草,树木应选高大落叶乔木为宜,不宜种植有毒、有刺、飞絮的植物。场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0%。

种猪场建设总结 第2篇

2014年9月

我叫李康伟,是广垦畜牧**市茂垦畜牧种猪有限公司的出纳员兼水电工。我从2010年5月份进入公司工作以来,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在领导的支持领导下,在和同事们的团结一致的配合努力下,我在实践中提升了实际工作操作能力,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作为一名出纳员兼水电工,深感责任重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广垦畜牧集团的管理也逐渐的正规化,这就要求我们办公人员的工作也需要从细、从精入手,更好更细致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本人现将工作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端正工作态度,做好思想工作。

我热衷于水电工作,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猪场的规章制度,端正工作态度,以谦虚,谨慎,律己为原则认真工作,努力学习,积极奋进,勤奋工作,出色的完成了猪场布置的各项任务。在出纳方面,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和结算制度,定期向会计核对现金与帐目,发现金额不符,做到及时汇报,及时处理,公司各项收入,开出收据,及时收回现金存入银行。核对保险名单,与保险公司办理好交接手续,完成对我公司员工的意外伤害险的投保工作。做好每年各种财务报表及统计报表,并及时送交相关主管部门。

二、生产工作情况

在日常工作中,本人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努力提升工作水平,掌握正确的施工方法,及时对老化和存在安全隐患水电设施进行更换改造。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观念,回顾自己一年来的工作和学习,自己觉得要很好地适应当今的教育事业就必须学习。一年来,本人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敬业爱岗的思想,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教师的行为规范,平时能关心时政,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及党的有关文件和法规,平时能严于律己,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能牢固树立为员工服务,为领导服务,为集团公司服务的思想。注重自身廉洁,不贪不占,公私分清,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在自己工作范围内的事,能办的办,能改的改,能补的补,办事果断,不拖泥带水,不浮夸,实事求是,表里如一。无病事假,更无旷工现象。在水电业务方面,坚决贯彻执行工作的法律法规 , 提高水电专业业务水平,认真做好维修工具的使用和维护,定期检查工厂设施安全,并做及时报告。确保电路、水路设备的完整和安全,保障水电畅通。其次要严以律己,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本人严格遵守所里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的组织纪律性,绝不迟到早退,团结同事,热情服务,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为了保证公司的方针、政策和公司领导的管理意志在财务的各个环节得以实施,保证会计人员按照经公司领导认可的程序、要求办理会计事务,保证办理会计事务的规则、程序能够有效防范、控制违法、舞弊等会计行为的发生。财务部制定出适用于本公司的财务制度,并严格执行了财务制度。

三.回顾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我认为:

1、学习不够。当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会计软件的应用及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方法等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工作。

2、对针对以上问题,今后的努力方向是: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对业务的熟悉,必须通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虚心请教领导和同事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学习,综上所述。在过去的中,付出过努力,也得到过回报。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在工作中一丝不苟的执行制度,是我们的优势。我坚持要求自己做到谨慎的对待工作,并在工作中掌握财务人员应该掌握的原则。作为财务人员特别需要在制度和人情之间把握好分寸,既不能的触犯规章制度也不能不通世故人情。只有不断的提高业务水平才能使工作更顺利的进行。在广垦直管的到来,我会扬长避短,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我公司各部门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作为公司出纳,我在收付、反映、监督、管理四个方面尽到了应尽的职责。

四.主要经验和收获

在畜牧公司的这几年里,我积累了许多工作经验,尤其是管理处基层财务工作经验,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和收获: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下功夫熟悉基本业务,才能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只有主动融入集体,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在新的环境中保持好的工作状态;只有坚持原则落实制度,认真理财管账,才能履行好财务职责;只有树立服务意识,加强沟通协调,才能把分内的工作做好;只有保持心态平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提高、取得进步。

出纳工作象年轮,一个月工作的结束,意味着下一个月工作的重新开始。我喜欢我的工作,虽然繁杂、琐碎,也没有太多新奇,但是做为企业正常运转的命脉,我深深的感到自己岗位的价值,同时也为自己的工作设定了新的目标:

1、做好财务工作计划,以预算为依据,积极控制成本、费用的支出,并在日常的财务管理中加强与管理处的沟通,倡导效益优先,注重现金流量、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控制,充分发挥预算的目标作用,不断完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总结反馈的财务管理体系。

2、实抓应收账款的管理,预防呆账,减少坏账,保全管理处的经营成果。

3、积极参预,配合管理处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

种猪场建设总结 第3篇

为进一步深化重庆市规模猪场的标准化示范建设, 加快生产方式转变, 提高重庆市生猪规模猪场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 重庆市以渝财农[2010]461号文件及时给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下达了技改项目。通过建设与示范, 对周边区县及全市规模猪场的标准化示范建设起到带动和辐射作用。现将规模猪场标准化示范建设项目 (以下简称项目) 经验总结如下。

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技术指导

为确保重庆市规模猪场的标准化示范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专门成立了以范首君为组长的项目实施小组。加强对项目实施的协调, 帮助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项目成员自始至终抓好管理、实施和技术指导工作, 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2 示范场基本情况

重庆市南川区北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养殖场位于南川区黄淦村, 属北部低山地区, 距南川城区仅13 km, 拥有独特的区位条件, 环绕园区的水泥公路与南水公路相接直通城区, 交通极其方便。猪场占地面积112亩 (1亩≈667 m2) , 建有圈舍面积11 000 m2, 配套1 500 m3沼气池, 现有PIC配套系种猪320头, 年出栏商品猪5 000头以上。猪场配套建设水果示范园700亩, 由成都龙泉驿果树研究所培植15种果树品种, 沼液全部作为有机肥灌溉园区水果种植园。

3 项目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

3.1 项目目标

通过建设重庆市南川区北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养殖场, 参照农业部生猪标准化养殖场示范创建标准, 进一步完善了示范场软硬件设施建设, 实现了品种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模化、防疫制度化和粪污无害化, 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3.2 主要建设内容

(1) 按照养殖设施化的要求, 参照农业部生猪标准化养殖场示范创建标准改造标准化种猪舍, 添置并使用猪场远程监控系统。使其圈舍、饲养和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

(2) 完善猪场粪污处理的设备设施, 实现生态养殖和粪污处理利用。

(3) 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生猪饲养管理规程和疫病综合防控措施, 并培训、指导示范场及区县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实施。

(4) 指导示范场及区县生猪标准化养殖场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 建立完善的养殖档案管理, 健全科学的防疫制度, 实行粪污无害化综合处理, 设计一套电子养殖档案管理系统, 生产过程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

(5) 指导重庆市生猪标准化养殖场的示范建设, 举办培训班5期, 培训人员1 000人次, 编印发放相关养殖技术资料1万份, 切实地提升了示范养猪场 (户) 的标准化水平。

4 主要成效

重庆市规模猪场的标准化示范建设项目的建设, 按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 建设标准和相对统一、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现有基础上新建粪污处理设施, 完善监控设施设备, 健全防疫、消毒、卫生、生产管理、档案管理、生产经营记录等各项规章制度和相关设施, 确保猪场污水和粪便集中处理、废污利用、排放达标, 推行自繁自养、单栋全进全出的标准化生产模式, 从而提高养殖场的标准化生产能力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项目建成后, 养猪场 (小区) 养殖规模年出栏肉猪1.2万头, 可达到“资源节约、质量安全、标准生产、环境友好、示范带动、效益提高”的建设目标。

4.1 经济效益

年出栏肥猪1万头以上, 年销售收入1 400万元, 实现年利润160万元。

4.2 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 提供的安全、优质猪肉为改善人民膳食结构、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起到推动作用。同时, 该项目坚持高起点、科学化建设, 对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进程, 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

4.3 生态效益

项目属生态养殖范畴, 立足生态猪场的建设, 重视环境保护, 项目在设计中注重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体系, 配备了粪污处理设施、设备, 粪污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 用作果蔬农用肥料和放入池中养鱼, 从而实现了生态养猪的良性循环。

5 存在问题及建议

5.1 问题

一是项目经费有限, 只能解决猪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不能全面进行整改;二是项目所在猪场重视硬件 (基础设施) 建设, 而忽视了软件 (档案记录) 整理。

5.2 建议

浅谈规模猪场防疫体系建设 第4篇

【关键词】猪场;防疫体系建设

1.存在的问题

1.1猪场基础设施不到位

猪场建筑布局不符合动物防疫的要求。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病猪隔离区等混在一起没有严格隔离分开。这是防疫工作搞不好的基础原因。

1.2养殖模式落后

由于受传统养殖模式的影响和经济条件的制约,我县近两年规模养猪虽发展迅速,但散养仍占相当比重,由于饲养管理、环境条件都较差, 消毒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不彻底,同时免疫注射工作量大,防疫员劳动报酬低,使得散养生猪免疫注射不彻底。疫情蔓延暴露了小规模生猪生产的弱点和弊端。因此,专家呼吁推进饲养方式的转变, 逐步改变一家一户零星散养的传统方式,引导养殖户发展适度规模养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

1.3不注意场内环境的综合治理

场内存在疫病的传染源和传染媒介,康复猪和健康猪过早混群;中、小猪场做不到“里不出、外不进”;猪场的粪便和污水不加处理任意堆弃和排放,导致场区大气质量恶化,土壤和水也受到污染。驱虫、灭鼠、防鸟、防蚊蝇工作做得不好,给疫病传播留下隐患。

1.4抗生素滥用

个别猪场在养殖过程中,对抗生素使用过滥。(1)饲料中滥加抗生素,长期使用;(2)治疗滥用抗生素,大剂量加倍使用;(3)出现防疫注射反应后,在抢救中首当其冲使用大剂量抗生素,这些抗生素虽然对抢救有一定的疗效,但同时也抑杀了疫苗中有益活菌群,影响疫苗的效力。长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药物,致使抗生素药物在动物体内长期大量残留,防疫注射时影响疫苗的效力,同时也严重影响着畜产品的质量。

2.相应的措施

2.1猪场管理方面的相应制度

2.1.1人员管理制度

养猪场严禁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到场人员须做好登记,以便追踪来客及其接触史;食堂严禁从外面采购相应的畜产品,本场人员不准接触和携带染疫的相关物品;场内不准养殖其它类动物;管理人员和饲养员进入生产区都必须进行淋浴、换衣、消毒,所有车辆进入生产区必须经过消毒池消毒;场内技术员严禁对外服务。

2.1.2生产安全管理

养猪场实行全进全出制,严禁出栏的生猪再运回场内,防止带入其它疫病;坚持自繁自养,且尽量采用繁殖、培育和育成分开的分点生产模式;外地引进的种猪应置于生产区外隔离饲养,观察一个潜伏期以上,一般要求30 天后确认无病,经检疫合格后,再在种猪中混入1 头本场生猪,使外来种猪适应本场微生物群体后,再放入正式饲养栏中混群饲养;不同品种、批次、日龄的生猪禁止混养。

2.1.3饲料安全管理

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首先饲料来源必须是无病原污染的原料进行加工,而且要做到新鲜、优质、不发霉、不变质;然后根据各类猪的生长和生产需要配制成全价配合饲料,增强猪体抵御外来疫病侵袭的能力,做到定时定量, 少给勤添,不能突然变换饲料,饲料的变换要逐渐进行,尽量满足生猪的营养需要,促使生猪健康生长,提高生猪自身免疫力和抗病力。

2.2猪场的疫病防控方面

2.2.1制订免疫程序

搞好预防接种。免疫程序一般是根据当地目前和以往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情况而确定的防疫计划,但免疫程序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能生搬硬套,除国家规定的几项强制免疫病种必须无条件接种外,其他疫苗的接种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2.2开展巡查和抗体检测

养猪场在做好正常免疫工作的同时,要经常性地开展抗体检测, 根据抗体检测结果和抗体消长情况,制定和调整免疫计划,以确保免疫效果。另外,要安排技术人员开展巡查工作,一旦发现猪只发病, 要即时隔离观察治疗;如果是传染病的要立即报告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采取紧急防控措施,做好封锁、隔离工作,及时淘汰处理病死猪, 禁止所有生猪出场,防止疫源扩散,以达到控制疫病流行的目的。

2.2.3把好消毒关

车辆和人员的消毒可以采取消毒池和消毒通道解决。猪场环境和猪舍内消毒要采取酸碱交替的原则,就是酸性和碱性的消毒剂轮换使用,避免长期使用一种消毒剂使病菌产生耐受力。厂区里应当铲除杂草,硬化路面,及时清理粪便,创造一个好的消毒环境。平时使用的器械不要随意摆放,在使用后及时进行消毒、保存。场区里应当关好大门,避免闲杂人员进入,确实有需要的应该严格消毒后再进入。

2.2.4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

做到在防疫注射期间停用抗生素;养好生猪,以提高生猪健康水平来减少疫病的发生;必要时给猪只保健投药,严格控制剂量和投喂均匀;病猪治疗用药严格处方操作;商品肉猪在出售前必须严格执行“停药期”规定,确保猪肉食品安全。

2.2.5无害化处理

无害化处理是指对病死动物、胎衣及死胎、动物粪尿等进行有效的处理,避免其所携带的病原体传播。猪场应当建设好无害化处理池并对不同污染物分别进行焚烧、深埋、堆积发酵(粪便)等工作。

3.结语

猪场建设规则 第5篇

1、养猪的发展趋势咋样?

当前规模化养猪越来越多,零星散养猪越来越少,这是总的趋势;未来五年这个趋势将会加快。

养猪户(场)总数越来越少,但是每个养猪户(场)的饲养规模越来越大。中大型规模化猪场越来越多,集约化、产业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

2、养猪场如何申办?

新办猪场涉及:场址的选择、用地的取得、环保部门的许可、乡镇建设规划部门的许可、申办《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和《种畜禽生产许可证》。

⑴场址:必须离居民区、生活饮用水源、其他养殖场及公路主要交通干线500米以上,猪场内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与污道分开,有消毒设施,有无害化处理设施;⑵用地:的取得通过租赁或转包、转让方式,需征得土地承包户的同意并签订协议,送交所在地的村委会和乡镇备案;⑶到环保部门申请办理许可(具体的相关手续到该部门咨询);到乡镇建设规划部门申请办理建设许可(具体的相关手续到该部门咨询)。⑷猪场建成后,到县畜牧兽医局申请办理《动物防疫件合格证》《种畜禽生产许可证》。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和《种畜禽生产许可证》的条件和提交的料按照2010年1月21日国家农业部颁布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的规定和1994年4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53号令《种畜禽生产许可证》的规定,该办法的内容可从网站查询,在办理时可进一步到县畜牧兽医局监督所咨询。为更好地满足动物防疫条件,建议在猪场建设前到县畜牧兽医局请专家技术人员给予建设布局方面的技术指导。

3、猪场怎么进行环境评估?

⑴选址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或者村镇建设规划,符合环境功能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 ⑵符合国家农业政策;⑶符合清洁生产要求;⑷排放污染物不超过国家和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⑸重点污染物符合问题控制的要求;⑹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7)向当地环保部门申报猪场项目的环境评估。

4、猪场选址的条件有哪些?

场址应位于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禁养区以外,地势高燥,通风良好,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隔离条件良好。与居民地区及其他畜牧场等位置、距离符合DB51/T 652的规定。为了隔离灰尘、气味、噪音等,增强卫生防疫,场址应位于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距居民点不少于1000米,与其它畜禽场的距离不少于3000-5000米,距铁道和国道不少于2000-3000米,距省道不少于2000米,县乡和村道不少于500-1000米。禁止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环境公害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5、猪场如何规划布局?

养猪场建设方案 第6篇

一个年产1 000 头肥猪的养猪场,需要饲养存栏公猪2头,生产母猪83头,哺乳期仔猪100头,保育猪1000头,生产工艺特点育成猪370头。机械化养猪的规划设计主要依据饲养工艺,目前普遍采用以周为节拍的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1],该设计采用早期断奶(10 ~ 20日龄)隔离饲养:

早期断奶(10 ~ 20 日龄),隔离饲养是养猪新工艺,简称SEW(segregated early weaning)。早期隔离断奶即根据猪群本身需清除的疾病,在10 ~ 20 日龄内进行断奶,然后将仔猪送到距离分娩舍250 m 以外的清净区保育舍隔离饲养,这就是早期断奶(10 ~ 20 日龄)二点式隔离饲养。新发展的SEW 饲养工艺具有增加母猪产仔胎数,切断仔猪被母猪或其他大猪传染疾病的途径,提高仔猪健康水平。2 规划设计

2.1 场址选择场址的选择

对猪场生产的影响至关重要,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2.1.1 长远规划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养猪业是个长期的产业,所以猪场建设应顺应城市的发展,如果能成为城市菜篮子工程的一部分,将该猪场建于城市规划的畜牧生产基地,则可以避免拆迁的尴尬。为了隔离灰尘、气味、噪音,该猪场应设在居民区下风向,距离在300 ~ 500 m 以上, 距交通主干线不少于100 ~ 200 m,而且选择地点有足够的拓展空间。2.1.2 猪舍的方位

猪舍应坐北朝南,根据地势、纬度不同也可以有一定的偏斜,以利冬季向阳采暖、夏季迎风凉爽。现代机械化养猪采取人工控制气候,对方位要求不严格,更多地着眼于便利集中管理和实现机械化生产。

2.1.3 水、电、交通等因素

一个1000头机械化养猪场,日用水量达16t,洁净而稳定的水源是必须首先考虑的。猪场的装机容量较大,一般为30kW,且不能停电,一旦停电,猪渴了喝不到水,热了不能通风降温,仔猪冷了不能加热保温,将严重影响生产。因此,最好将猪场建在电网供电稳定的地区,同时还应自备小型发电机,以防不测。一个1000头猪场,每天进出的饲料、粪便、生猪等约4 t,将猪场建在交通便利的地点,则可以减少运输成本。2.1.4 卫生防疫

为了保持良好的卫生防疫条件,场址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地形开阔、通风良好的地方,同时要远离居民区和医疗机构、屠宰场等场所,最好只设一个进出通道。2.1.5 粪污处理

1000头猪场的粪污量很大,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将会污染周围环境,造成生态不平衡。所以,场址的选择应该考虑远离饮用水源,同时为污水处理留出空间。粪便处理,结合鱼塘养殖,果蔬种植及其他农作物的生产等进行,变废为宝;还可以将粪便干燥后作为肥料出售。2.2 功能区域规划设计

机械化猪场总体布局主要从立体卫生防疫体系和生产管理的角度出发,按功能划分成若干区域,一般将猪场分为生产建筑、生产辅助建筑和生产管理建筑。生产建筑包括分娩猪舍、种猪舍、育肥舍等。生产辅助建筑包括饲料车间、水塔、锅炉房、仓库、配电室、兽医室、屠宰室、装猪台等。生产管理建筑包括行政办公室、宿舍等。生产管理建筑应与生产建筑分开,生产辅助建筑也应尽量与生产建筑分开,以利控制疫情的发生;但生产辅助建筑应围绕生产建筑布置,以利生产。在地形上,生产建筑和生产辅助建筑应低于生产管理建筑,处于下风向;兽医室、贮粪池应低于生产建筑,处于更下风向。

现代化猪场按不同的生产环节建立专门化猪舍,如繁殖舍、分娩舍、保育舍等。猪舍之间相距不少于20 m。猪舍布局应便于猪群周转,最后一道工序如繁殖场的保育舍、商品猪的肥猪舍则应考虑交通方便,以便利外运产品。各猪舍之间要有道路或走廊相连,减少水、电、供暖线路的距离,以提高工作效率。猪场内繁殖群和商品群应分开,两群间保持一定防疫间距,并使繁殖群处于下风向。饲料库、装猪台应设在生产区的边界,避免场外车辆进入生产区,利于防疫。场区周围应绿化,种植树木以调节小气候。2.3 生产区建筑规划设计 2.3.1 猪舍建筑规划设计

进行猪舍的平面设计时,首先要按机械化工艺的流程,计算各生产时期猪的饲养数量、围栏数量,然后再进行平面设计。下面以年产肉猪1000 头为例,计算各阶段猪只的饲养数量、围栏数量。2.3.1.1 各生产时期猪只的数量

采用SEW 饲养工艺缩短了哺乳时间,每头母猪的年生产胎得到提高,约为2.3 胎/ 年(一般工艺2.1 胎/ 年),年产1000 头肉猪,需生产母猪数量为:1000÷2.3 胎/ 年÷10 头/ 胎÷90%÷95%=40.85 头。取51 头(其中:90% 为乳猪成活率;95% 仔猪成活率)比一般饲养工艺少饲养10头母猪。按51 头母猪计算,全场需配养公猪2 头。每周产仔胎数:51×2.3 胎/ 年÷52周=2.256 胎。即每周有2.256 头母猪配准,2.256 头母猪产仔, 每周产仔头数:2.256头×10 头/ 胎=22.56 头。每周上市肉猪:22.56 头×90%×95%=19.29 头, 取19 头。全年上市肉猪:52×19=988 头。2.3.1.2 围栏数量

1)公猪栏:2栏,每栏面积为5.04 m2(2.4 m×2.1 m)。2)单体母猪栏:总生产母猪栏数-分娩舍母猪栏数=51-(3 周×2.256 头/ 周)=44.2头,考虑后备母猪等因素,取43栏,每栏面积1.26 m2(2.1 m×0.6 m)。

3)分娩栏:怀孕母猪产前一周进入分娩栏,分娩前3 周、产后1 周对分娩栏清洁消毒,共5 周。分娩栏数= 每周分娩母猪数×5=2.256×5=11.3 栏, 取11栏,每栏面积4.07 m2(2.2 m×1.85 m)。4)保育栏:新生仔猪进入保育栏,2 窝并成1 窝,保育期为6 周,1 周清洁消毒,共7 周。保育栏数= 每周分娩母猪数÷2×7=2.256÷2×7=7.896 栏,取8栏,每栏面积8.1 m2(3 m×2.7 m)。5)生长育成栏:生长栏和育成栏通常是2 窝一栏,生长期饲养6 周(清洁1 周),育成期饲养11 周。保育栏数= 每周分娩母猪数÷2×6=2.256÷2×6=6.768 栏,每栏面积16.2 m2(5 m×2.2563 m)。育成栏数= 每周分娩母猪数÷2×11=2.256÷2×11=12.4 栏,取13栏,每栏面积24 m2(5 m×4.8 m)。2.4 各种猪舍的平面设计

根据猪栏的数量,可进行猪舍的平面设计。猪舍平面设计的主要原则是:①猪舍宽度主要应考虑夏季通风降温,所以猪舍一般按2 列设计,舍宽为7.5 ~ 11 m ;②猪舍长度主要考试方便排污,各种猪舍长短不要相差太大,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一般猪舍长度为60 ~ 100 m。

依据上述原则,一个1000 头猪场各类猪舍为:后备种公猪舍1 栋(15 m×7.5 m),种公猪舍1 栋(15 m×7.5 m),后备种母猪舍1 栋(25 m×7.5 m),空怀舍1 栋(10 m×7.5 m),妊娠母猪舍2栋(25 m×7.5 m),分娩舍2栋(25 m×10.5 m),哺乳育成舍2 栋(25 m×7.5 m),生长舍1栋(25 m×11 m),育肥舍2 栋(15 m×11 m)。猪舍的平面设计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全部猪舍最好按工艺流程2 列排列,便于管理和防疫;二是猪舍应坐北朝南,充足的阳光可起到杀菌消毒和冬季采光取暖的作用,若受地形限制,朝向可在南偏西5°至南偏东15°之间变化;三是从通风和防疫的角度出发,猪舍之间间隔应该为猪舍高度的2 ~ 2.5 倍,一般不少于9 m。2.5 生产区其他建筑规划设计

生产区其他建筑主要包括出猪台、出粪台、沼气池、饲料间、兽医室、人员消毒间、车辆消毒间及道路等[2]。其 规划设计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生产区最好只设一个出入口,并设有人员消毒、车辆消毒及值班室。

2)出猪台和集粪池置于围墙外边,外来运猪、运粪车不必进入生产区即可操作。

3)外来车辆将饲料运至饲料间,再由生产区内车辆将饲料运至各猪舍。4)生产区的道路设置,按用途区内道路可大致分为人行道、饲料道和运 猪、运粪道。

5)隔离猪舍应远离生产猪舍,且处于常年下风向或侧风向。6)水源、电源应靠近各猪舍,方便使用,减少浪费。同时,对水源应有切实的保护措施,避免被污染,电源应做到安全用电。7)粪便污水处理应统一规划,结合实际条件,充分利用。并注意污水和雨水分开,减少污水处理量。2.6 办公生活区建筑规划设计

办公生活区应远离生产区,并且置于优越的位置。办公区的规划要方便管理,特别是对外来人员、车辆的消毒管理。2.7 猪舍建筑设计 2.7.1 基础

基础的主要作用是承载猪舍的自身重量、屋顶积雪重量和墙、屋顶承受的风力。基础的埋置深度,根据猪舍的总荷载、地基承载力、地下水位及气候条件等确定。基础受潮会引起墙壁及舍内潮湿,应注意基础的防潮防水。为防止地下水通过毛细管作用浸湿墙体,在基础墙的顶部应设防潮层。2.7.2 墙壁

猪舍的墙壁一般采用黏土砖墙,外抹水泥砂浆,内墙体要抹1 m 高的水泥墙裙。2.7.3 屋顶

用5 cm×5 c m 角钢焊成8 m×1.2 m 钢梁,间隔2.8 m 架设一个,上铺6 cm×9 cm 木檩,木檩上钉一层2 cm 厚木板,木板上铺一层3 cm 厚苯板,苯板上下各铺一层塑料膜,将苯板包裹,以防透气,利于保温,最后盖一层石棉瓦,以减少层顶向室内的辐射热。2.7.4 门

门是供人和猪出入的地方,设计为高2 ~ 2.4 m,宽1.2 ~ 1.5 m,门外设坡道,便于猪和手推车出入,门外挂一块麻布门帘,以增加保温性能。2.7.5 地面

猪栏用双列式,中央设1.2 m 宽的通道,两侧猪栏内地面一律向中央通道倾斜,中央通道两边也各设一条浅沟,利于排除猪栏内的污水,且通道两边排污浅沟自西向东有一定的坡度,使污水流入饲料间内的地下污水池,再通过排污沟流出墙处。猪舍的地面要求坚实、不透水、平整、不滑、便于清扫和清洗消毒。地面一般应保持一定的斜度,以利于地面干燥。2.8 种猪运动场和消毒池的设计

由于种猪舍每年至少要使用4 ~ 5个月,所以设计时必须考虑到种猪的运动问题,可设计一个种猪运动场[3]。为了不增加封闭式猪舍的建筑面积,将猪栏与墙壁之间四周走道,设计成1.3 m宽。消毒池应建在进出养殖场的大门,为4 m×3 m 的消毒池,且每个猪舍的入口处,也要建一个1 m2 的消毒池。2.9 猪床设计

猪床圈栏可采用热镀钢管焊接成栏栅式,栏高1.5 m, 每个猪床面积为3 m2 左右。2.10 通风保温设计

猪舍后墙设5 个窗户(70 cm×70 cm),猪舍屋顶前沿向上开4 个通风口(50 cm×50 cm),以便猪舍臭气通过屋顶通风口排出舍外。2.11 粪尿排放沟的设计

猪床按双列式排列,2 排猪床之间设计1 个排粪沟,粪沟上宽为35 ~ 40 cm,底宽为20 cm,沟内用水泥抹平。同时在排粪沟的另一端,修建一个封闭式的贮粪池,粪池的出口应高于排粪沟的进出口30 cm 以上,以防止外界蝇虫等通过排粪沟进入猪舍。3 机械设备 3.1 干-湿料箱

在干料饲喂中,食箱和自动饮水器是完全分开的,猪吃了干料以后,再去饮水,容易造成饲料的散落,干-湿料箱是把食箱和自动饮水器组合成一体,猪可以一边吃料,一边饮水,猪可以进食半干湿状态饲料,食箱里不会有残留饲料,大大减少了饲料的浪费,与干料箱相比,猪的采食量增加,生长速度加快,料重比降低。3.2 饮水器

采用鸭嘴式饮水器或乳头式饮水器。猪饮水时,鸭嘴体被衔入口内,水能充分饮入,不致造成浪费,因水流出时受阻,水流缓慢,符合猪饮水的要求,采用弹簧,胶垫密封,工作可靠,漏水少,重量轻,可避免疫病传染。3.3 清粪机

采用导架式刮板清粪机,刮板宽度常为90 ~ 240 cm,高度为100 ~ 150 cm,粪沟深度常为20 cm,各种刮板可由定时器控制刮粪次数,以保持清洁,避免臭味为度。4 总结

办公生活区位于全场南侧,生活和办公环境相对较好,场区内部以生产猪舍为中心,辅助建筑围绕生产猪舍建设。

该猪场采用新SEW 饲养工艺,公猪舍、空怀舍、怀孕舍和分娩舍相对集中于南部,少污染;保育舍、生长舍、育成舍集中于北部,切断病原的传播。区内设2 条道路,西侧道路运输生猪和猪粪,属于污道;东侧道路走行人和饲料车,属于净道,2 条道路互不交叉,避免相互污染,出猪台和出粪台位于西北角,对全场的影响较小。全场的空地种植果蔬和进行绿化,既可吸收有机废物,又可创收,一举两得。

种猪场建设总结 第7篇

1.科学养猪场设计图之配种怀孕舍

1.1配种怀孕舍内设有公猪栏、配种栏和母猪单体限位栏科学养猪场设计图之基本要求:

1.21公猪栏:成年公猪的长度长达2m为便于公猪转身,一般公猪栏的宽度不小于2.4m,长度不小于3m,围栏高度不低于1.2m。舍外设有运动场,以增加运动量,增长公猪的使用寿命。

1.22 配种栏:万头猪场有必需设立单独的配种栏,由于种公猪在爬上母猪配种前要接近母猪的后躯,所以猪舍的长度至少应为种公猪和母猪的鼻子至尾部长度的总合。又由于种公猪在配种前一直在猪舍中追逐母猪,公猪需要在猪舍中向前行走的空间,不致于使其在转身时靠后肢为支点或拱着背转身。根据上述原理,配种栏的长度不小于3.5-4.0m,宽

度不低于3.0m。由于公猪在猪舍的角落要接近青年母猪十分困难,因此配种舍设计成八角形,猪舍地面为防滑设计,舍内不安装饲槽、饮水器等障碍物来影响猪的平衡。

1.23母猪单体限位栏:目的是节约猪舍的面积和便于饲养管理,但不至于太紧奏,反而影响了生产力的发挥,母猪单体限位栏设计为前后开门,便于母猪进出。

1.3规格

1.31公猪栏:长х宽х高=3.0х2.4х1.2m

1.32配种栏: 八角形,长х宽х高=4.3х3.0х1.2m

1.33母猪单体限位栏:长х宽х高=2.1х0.6х1.0m

限位栏后躯0.60米设横向条缝的漏地板,下设同宽度的地沟。

1.4选材:

1.41公猪栏采用间隔砖墙金属栏门结构,栏片采用热镀锌管,外框采用1??水管,竖条及横条采用1/2??水管,每个公猪栏配备一个铸铁食槽和一个纯铜鸭嘴式自动饮水器。

1.42配种栏采用金属栏片间隔的围栏,热镀锌管,外框1??,栅条1/2??。

1.43母猪单体限位栏:母猪栏片及栏门外框采用3/4??木栅条,1/2??热镀锌管,后躯0.60m,采用横向条缝的铸铁漏缝地板。

1.5 每个限位栏配备一个铸铁食槽和一个纯铜鸭嘴自动饮水器,也有采用统一圆弧型水泥食槽。辅助设备:母猪金属限位栏内设立一下料装置,减少采食应激,有条件的场还可装备自动饲喂系统。

1.6 制造及安装要求:

1.61定位栏制造时,在加工好后,再进行整体热浸锌处理,这样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1.62避免锋利的边、角对猪体的损害。

1.63铸铁漏缝地板一定要按照上窄下宽的梯形缝隙设计,便于漏粪。

1.64设备安装时一定要注意坡度的变化。

2.分娩舍

2.1 分娩舍内设分娩栏及局部保温设备。

2.2 基本要求:

分娩舍是猪场投入最大,要求最高的建筑之一。由于母猎和初生仔猪对环境的要求差距极大,因此有必要设立局部人工小环境。

2.21采用保温箱及恒温电热保温板,箱上部设红外线灯泡或普通白炽灯,以适合乳猪的温度需要。

2.22母猪部位的隔栏采用耙齿式,后设防压杆,既限定母猪的活动范围,防止压伤仔猪,又方便仔猪哺乳和活动。

2.23根据母猪和乳猪的体重,母猪部位采用铸铁漏缝地板,乳猪部位采用编织漏缝地板,既增加设备使用寿命,又有利于排粪和清洁消毒。

2.24每个分娩栏之间用铁皮等板材相隔,并紧靠床面,不作栅栏,以防仔猪相互接触。

2.25为便于清粪和转群,一般分娩栏都设在离地0.25m左右的部位。

2.3 规格:长×宽=2.2×(1.6~1.8)m,分三个区域,其中母猪区域:长×宽×高=2.2×0.6×1.0m;乳猪休息区:长×宽×高=2.2×0.6×0.5m;乳猎活动区:长×宽×高=2.2×0.5×0.5m。

2.4 选材:采用铸铁漏缝地板和编织缝地板组合,栏片采用3/4??镀锌管制造(母猪部份),仔猪围栏外框采用1/2??镀锌管,栅条采用8mm圆钢,保温箱采用PVC硬塑或玻璃钢材料。每个分娩栏内配备铸铁制成的母猪、仔猪食槽,母猪配备自动饮水器。

2.5 制造及安装要求:

2.51分娩栏加工好后,必须整体热浸锌处理,以延长使用寿命。

2.52由于离地网上饲养,安装时要注意梁的承重能力,尽量使承重力分布均匀。

2.53分娩栏内集中大量的电器,在材料选择上应尽量选择不可燃性,安装时要特别注意电器与线路的配套。

3.科学养猪场设计图之保育舍

3.1 保育舍内设保育栏、局部保温设备及通风换气等。

3.2 基本要求:保育舍也是工厂化养猪关键的一个环节,由于刚断奶的仔猪需经受断奶、环境变化和并窝等的应激,到保育舍就要考虑用良好的设备来补救。

3.21必须满足每头保育猪不少于0.35m2的位置。

3.22采用全铸铁漏缝地板便于清洁消毒。

3.23采用密集饲养节省建筑面积,两窝仔猪合并为一栏。

3.24根据气候要求,可采取局部保温措施,如铺设电热板、挂红外线灯泡等。

3.25为便于清粪和转群,保育栏设在离地面0.25m左右的部位。

3.26为消除饲养密度高,空气污浊的影响,南北墙体应均匀地布置换气扇。

3.3 规格:长×宽×高=3.0×1.8×0.75m

3.4 选材:整个床采用全铸铁漏缝地板结构:在保育栏床范围内叠加0.3×0.3×0.25m铸铁单元编接而成,用热镀锌扁铁支架连结。也可采用铸铁底架搭梁式全铸铁地板结构。栏片采用3/4??热镀锌管,Φ10圆钢制成,配备双面自动干湿食箱,食箱底部采用铸铁底槽。

3.5 制造及安装要求:

3.51保育栏加工好后,必须整体热浸锌处理,以延长使用寿命。

3.52由于是离地网上饲养,要考虑梁的承重能力。

4.生长、育肥舍:以简易实用为原则。

4.1 基本要求:为生长猪提供不小于0.5m2/头的饲养位置,为育肥猪提供不小于0.7 m2/头的饲养位置,狭长形的猪栏容易保持清洁、干燥。

4.2 规格:生长舍:长×宽×高=5×2.4×0.9m

肥育舍:长×宽×高=5×3.2×0.9m

4.3 选材:采用金属栏门、水泥隔栏、水泥地面局部水泥漏缝地板。食槽采用双面干湿自动食箱,外框采用3/4??热镀锌管。竖条采用1/2??热镀锌管。

5.科学养猪场设计图之排污设备

5.1 每幢猪舍地下粪沟一端均装有蓄水池和虹吸式粪沟冲水器,每天二次冲洗。

5.2 万头猪场必须按照环保要求安装污水处理系统。

6.科学养猪场设计图之保温设备

6.1 仔猪保温箱,一般采用硬塑或玻璃钢材料,也有采用木制材料的,一般外形尺寸为:0.9×0.5m;

6.2 仔猪保温板一般采用玻璃钢或橡胶,功率在100-200W之间,可调温,外形尺寸为0.45×0.9m。

6.3 仔猪保温灯一般采用100W、150W、250W的红外线灯泡,按照季节不同选用不同功率灯泡。

6.4 风暖和水暖采热系统:一般在分娩舍和猪保育舍采用。

7.喷雾降温、消毒系统设备

7.1 在炎热的夏季可在猪舍的上方每隔5-10m安装旋转喷头,该喷头可以用来夏季猪舍降温,也可用来喷雾消毒,由塑料或纯铜制造。

7.2 万头猪场都要都备有2台以上高压冲洗机,用来对场地、道路、猪舍及猪体的冲洗消毒。

7.3 在炎热的夏季,有的猪场在母猪定位栏的头部上方安装母猪头部滴水头,给母猪降温。

8.科学养猪场设计图之食槽系统设备

8.1 铸铁母猪食槽:采用铸铁材料,稳重,经久耐用,规格为0.38×0.3m。

8.2 铸铁(不锈钢)仔猪补食槽:规格为0.36×0.14m

8.3保育双面干湿食箱,可供二栏猪舍40-50头猪敞开食用,在采食的同时可以饮水,可以节约饲料5%左右,改变了以往采食后到另一处饮水的弊端,是一项正在积极推广的饲养新技术,规格:0.8×0.5×0.65m。

8.4 生长、育肥双面干湿食箱:原理同上。

生长双面干湿食箱规格:1.1×0.6×0.7m,装料50kg;

育肥双面干湿食箱规格:1.25×0.7×0.8m,装料50kg。

9.科学养猪场设计图之万头猪场养猪辅助设备

9.1 地磅(地中衡):万头猪场必设一磅房,供猪转栏、试验、销售时用,中间用玻璃隔开,显示份重的一面朝外,便于顾客观看。猪只称重在内,这样有利于防疫,最好在母猪生产区设一较小的笼秤,便于较小猪只的称重,可以减少猪只移动的距离和疫病传染的机会。

9.2 饲料输送系统设备:在自动化程序高的猪场,可以安装自动饲喂计料系统,自动定位栏下料器。每幢猪舍的一端建造一饲料储存塔,喂料时通过自动输送系统,把饲料输送到各饲料食箱内,既能够大大减轻饲养人员的劳动强度,又通过利用散装饲料避免了与饲料袋的直接接触,减少了疾病传播的途径,饲料运输车:10× 5×9m。

种猪场建设总结 第8篇

本规范规定了种猪场的建场条件和建设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的种猪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7824.1规模猪场建设

GB/T 17824.3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

NY 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DB51/T 652种畜禽场建设布局规范《四川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审核发放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种猪场从事猪的品种培育、选育和生产经营,并以种猪出售为主要目的的猪场。

3.2 种猪规模指种猪场存栏的能繁母猪头数。

4 建场条件

4.1 基础设施

4.1.1 生产设施。

种猪圈舍与种猪规模相适应,布局合理,设施设备齐全。

4.1.2 防疫设施。

日常卫生消毒、病畜隔离舍、死畜无害化处理等设施完善,并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

4.1.3 环保设施。

应建立粪污排放处理设施和场所,符合环保要求。

4.2 种猪规模

≥100头。

4.3 技术力量

4.3.1 专业技术人员。

应配备与种猪规模相适应的繁育、饲养、兽医防疫等相关专业人员,相对固定,并具有中专以上学历。

4.3.2 饲养工人。

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能熟练掌握种猪生产全过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取得相应的技术岗位证书。

4.4 种猪质量

4.4.1 种猪来源。

来自于具有相应种猪生产经营资格的种猪场,质量优良,三代系谱资料齐全。

4.4.2 种猪品质。

外貌特征、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符合相应品种(品系)的标准。

4.5 技术资料与管理

4.5.1 选育计划。

应制定种猪选育计划及性能测定方案。

4.5.2 养殖档案。

应建立健全种猪繁育、生产、防疫、饲料、消毒及诊疗等养殖档案。

4.5.3 规章制度。

应建立健全种猪质量保证责任体系和措施。

5 建设要求

5.1 场址选择

5.1.1

新建猪场应进行环境评估,确保猪场不污染周围环境。

5.1.2地势地形。

选择地势平坦、干燥、交通方便、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天然防疫条件较好的地点建场。

5.1.3 水电条件。

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符合NY 5027的规定,电力可靠。

5.1.4 粪污处理条件。

粪尿污水能就地处理或利用,符合环保要求。

5.1.5 防疫条件。

与居民区及其他畜牧场等位置、距离符合DB51/T 652的规定。

5.1.6 其他条件。

不得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镇居民区、环境污染严重区、疫病常发区、洼地洪涝区,以及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建场。

5.2 建设用地

5.2.1 猪舍建筑面积。按种猪规模每头不低于10 m2计算。

5.2.2 生产区占地面积。按种猪规模每头40~50 m2计算。

5.2.3 辅助建筑面积。符合GB/T 17824.1的要求。

5.2.4 种猪场总占地面积按种猪规模每头60~70 m2计算。

5.3 场区规划布局

功能区划设置、区域规划、区域位置、区间距离、舍间距离、道路设置等符合DB51/T 652的规定。

5.4 猪舍建筑

各类猪舍采用轻钢、砖混结构。

5.4.1 猪舍形式。

根据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因地制宜采用半开放式或有窗式封闭猪舍。猪舍的屋顶形式应采用双坡式屋顶。猪舍地平面距屋檐的高度不低于2.8 m。

5.4.2 猪舍内平面布置。

猪栏沿猪舍长轴向呈单列或多列布置,猪舍两端或中间应设置横向通道。

5.4.3 猪舍地面。

采用硬化地面,产仔舍、保育舍地面向粪尿沟倾斜10%以上, 其他猪舍1%~3%。

5.4.4猪舍方位。

猪舍朝向和间距须满足日照、通风、防疫的要求, 猪舍长轴朝向以东偏南或偏北15°为最佳。

5.4.5猪舍环境参数。

应符合GB/T17824.3的规定。

5.4.6饲养密度。

应符合规定

5.4.7

工艺设计与基本设施。

5.4.7.1工艺设计原则。

符合种猪饲养、选育、防疫及粪尿污水减量无害化处理的技术要求。

5.4.7.2基本设施。

保育猪舍配备保育栏, 产仔猪舍配备产床。分娩哺乳舍和仔猪保育舍应设置取暖设施, 种公猪舍和妊娠、空怀母猪舍应设置夏季降温设施。

5.5给排水

5.5.1生产区。

采用暗管排放污水, 明沟排放雨水。

5.5.2生活区、管理区。

按民用建筑有关规定执行。

5.6场内道路

洁道、污道分设。

5.7场内消防

应具备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

5.8卫生防疫设施

5.8.1猪场周围应设立围墙或防疫沟。

5.8.2入场大门口设消毒池等设施。

5.8.3生产区入口处设更衣、淋浴消毒室。

5.8.4猪舍入口处设地面消毒池。

5.9环境保护

5.9.1环境卫生。

应建立相应的粪尿、污水废弃物的处理设施, 废弃物经处理符合GB 18596要求。

5.9.2环境质量。

场区噪声及猪舍空气卫生应符合GB/T17824.3规定。

5.9.3场区绿化。

上一篇:以环保为话题的小学作文200字下一篇:我最喜欢读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