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教学《茉莉花》

2024-07-03

合唱教学《茉莉花》(精选14篇)

合唱教学《茉莉花》 第1篇

《茉莉花》综合教学 第二课时 合唱教学《茉莉花》

[执教教师] 上海市侨光中学 薛嘉乐 [执教时间] 2015年12月15日 [执教班级] 六年级(3)班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唱《茉莉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他人合作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体验、合作、综合等教学方法,对合唱 《茉莉花》起到层次性铺垫。

3、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合唱《茉 莉花》。

二、教学重点

力求各声部通过音色、力度、乐句等处理要求,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合唱《茉莉花》。

三、教学难点

三度音程、轮唱乐句部分各声部旋律的相对独立性(层次)和整体协调性,力求做到声部之间和声的平衡。

四、教学过程

1、视频导入

欣赏维也纳童声合唱团《茉莉花》视频,引出课题:合唱教学《茉莉花》。

2、气息、声音训练

根据《茉莉花》D大调的音区,利用7 .2 3 #4 6 7 2这几个音通过“听、唱、练”进行气息和发声训练,对之后合唱《茉莉花》做好铺垫。

3、合唱教学过程:

(1)听教师范唱低声部旋律,使学生了解歌曲的旋律特点和整体轮廓有一个整体印象。

(2)学生跟着教师用LU来模唱低声部旋律。

(3)学生跟着教师用唱名来视唱低声部旋律,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低声部旋律音高、节奏的把握。

(4)教师进行分组,确立高、低声部,让低声部同学完整用唱名视唱低声部旋律;高声部同学内心哼唱第一课时所学习的高声部旋律。

(5)分乐句进行二声部学唱。特别三度音程、轮唱乐句部分为本课难点,在音准、节奏上重点加以练习。

(6)完整用唱名进行合唱练习,要注意突出旋律声部,平衡声部和声,清楚各声部进出、强弱关系等。

(7)配上歌词合唱,解决咬字吐字,呼吸分句和发声方法等问题。(8)歌曲艺术加工,生动准确地塑造和表现艺术形象。

五、拓展欣赏

欣赏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合唱团《我心歌唱》和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合唱团《唱支山歌给党听》,提升学生对合唱这种表演艺术的热爱。

六、师生共同小结

合唱教学《茉莉花》 第2篇

茉莉花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花卉。在课的导入部分,教师可先让学生说说他们所了解的茉莉花。自由的交流,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学生建立了对茉莉花的初步感知。

第4小节的背诵,实际上也是学生对其所感悟内容再现的一种方式。教师在进行背诵的学生指导时,也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在前文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已充分领悟到了茉莉花坚持绽放的生长过程。因此,教师便可据此提供一些相关的词组(爱太阳——长枝鼓蕾——开花送香——闻香品茶)。这样做,不仅适当地降低了难度,更是易于学生将所学进一步地深入、内化。

合唱教学《茉莉花》 第3篇

在音乐艺术领域内, 合唱是一种多声部、表现力较强的群众性的集体歌唱方式, 对于小学生而言, 和谐动听的合唱不仅可以引导出青少年学生步入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 而且还能使他们得到情感的满足, 受到美的熏陶, 进而培养良好的音乐感和高尚的艺术情操。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集体生活是学生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推动力, 为儿童发展所必须, 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 可能终生是一个悲剧。”而童声合唱这种儿童们独特的艺术活动形式对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童声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 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个人的基本功, 因此, 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集体训练, 范围广, 内容丰富, 同时抓住重点, 集训与平时短训相结合, 先从声音训练入手, 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其它方面的训练。

二、具体落实

理论往往只是事情的一些铺垫, 真正要把这些理论落到实处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从教几年来我一直很注重合唱这一块, 课堂上我积极引导孩子的声音, 组织孩子, 培养孩子们的集体生活感。

最近学校举行了班班有合唱的校合唱节, 每个班的同学都练的很认真, 但是在辅导的过程中我还是发现有很大的问题:

首先:小学生最要克服的是音准的问题,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音乐感觉十分的好的, 有些孩子一首歌曲10遍, 20遍的进行教唱, 可是他还是把握不了歌曲的音准, 一首歌曲从南跑到北。所以关于音准问题其实靠一时半会是不能解决的, 它需要在平时的课堂上加强模唱和试唱练耳的训练。

唱练耳是解决识谱、音准、节拍、节拍感的一种练习。它要求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先从简单的音阶练习到各种节拍的练习曲, 包括音程和声的练习, 还可选择一些声部合唱练习, 根据学生的水平自选自编, 长期系统地练习。在合唱训练中, 练习曲的难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练习时的情绪, 在经过学生练习二到三遍能基本掌握时, 学生学得比较开心, 兴趣地高了, 因为他们体会到了收获的喜悦;当一首曲子唱上四五遍还未能掌握时, 他们就开始显得浮躁、不耐烦, 产生了厌烦的情绪;反过来, 太简单一唱就会的学生会感到乏味。因此, 在视唱训练中, 练习曲的难易程度一定要适当。

其次:放松练习

通常有愉悦的心情才会使歌声变的优美而且动听, 所以在发声练习的时候往往选择一些有趣的, 贴近学生生活的进行练习, 有时候加上一些律动, 使发声练习不再显的枯燥并且乏味。这样学生就能在放松, 愉悦的心情下解决了很多问题, 自然学起来就更加有兴趣了。

再次:多欣赏

虽然多欣赏有助于让学生更好的歌唱, 但是小学生你如果只是让他去听一段音乐, 他绝对没有这个耐心和决心去安静的听完, 这点其实我很能理解, 就算我们在念大学那会, 老师让我听一些比较大的作品的时候我们都会没有这个耐心, 有时候会在下面小议论几句, 更不用说小学生了, 所以在欣赏作品的时候我都会找一些视频片段或者是动画片段, 让学生用视觉和听觉的结合来欣赏歌曲, 那样取得的效果远远要比只是听来的好的多。

前段时间我让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唱《虫儿飞》这首歌曲, 开始我只是让学生先去聆听这首曲子, 结果学生是把歌词和旋律都唱会了, 开始却怎么也不是我想要他们唱的这种感觉, 不论我如何引导学生就是不能体会。于是我在网上找到了这首歌曲的动画视频让学生去欣赏其优美的画面, 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意境。几遍下来不用我解释学生也能带着正确的感情, 发自内心的去唱好这首歌曲了。

最后:合唱.和畅.和谐

合唱最难的其实就是做到声音的和谐统一, 这点在小学生中是更难做到的, 因为小学生并不理解所谓的和谐统一, 他们往往会发挥所谓的“特长”把歌曲唱的响, 他们会认为这是最好听的。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唱的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处理歌曲的感情。

歌曲因内容的不同, 处理与表现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应充分了解合唱歌曲的创作背景, 尽可能准确地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把握每一首合唱歌曲的处理与表现方式, 根据不同作品的不同特点去教学。其次, 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提问, 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把握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经过师生共同的二度创作, 然后再去组织演唱, 可以使作品的内在美和形式美充分表现。

总之, 合唱艺术是一门复杂的艺术, 合唱教学是一门严谨的教学。但是合唱教学是能够引导孩子互助合作, 培养孩子的集体感的教学, 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合唱是“许多人联合起来做一个人单独所不能做的事, 无论他或她也许多么有才能, 在这方面.每个人的工作都同样重要。一个人的错误就能毁掉一切”。合唱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更能够培养孩子的团结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参考文献

[1]《小学音乐教育》

[2]马东霞:《浅谈合唱教学中的技能训练》

[3]《合唱的教与学》

《爱如茉莉》教学品评 第4篇

[设计一]

师:(板书“爱”)爱是需要用心去付出、去承担的,我们体会文中父母的爱,也需要用心去品味、去感受。读课文第6~18自然段,看看这部分内容中什么地方最打动你,哪些字词让你感受到了爱的温度?(学生读后展开了交流)

1. 妈妈住院前的嘱咐令人感动,通过朗读表现出妈妈的牵挂。

2. 妈妈的叮嘱,映儿做到了吗?师生诵读映儿和爸爸的对话,哪个词语看出了爸爸的焦急?

(1) “直奔”是什么意思?透过这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 说话练习:爸爸一听说妈妈住院了,他

(3) 能把爸爸的焦急、担心读出来吗?练读。

师:平凡的小事、美丽的谎言、普通的饺子却让我们感受到了爸爸妈妈之间真切的爱。

3. 病房的一幕尤其令人感动,让我们来细细感受。

教师播放音乐与投影,学生细细品味课文,结合自己的感受给书上的插图起个名字。然后分别从爸爸、妈妈的话语、动作来谈体会,感受父母之间的那份焦急、细心、甘心。

师:这些细节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海誓山盟,更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有的只是和茉莉一般的平淡无奇,但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那是甘心情愿将对方的幸福与快乐当作自己的幸福与快乐。

【评析: 教师着重让学生体会父母之间的爱无处不在,先让学生简要说说“直奔”这个词语的意思,接着让学生想象爸爸直奔医院的情景,说出爸爸当时的神态、动作、心理,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爸爸当时的焦急、担心,了解到爸爸一心维系在妈妈身上。这一独具匠心的设计,为引领学生细读课文创造了条件。而病房中爸爸妈妈执手相眠的一幕更令人感动。教师播放深情的音乐,投影出那静谧、美好的画面,再让学生品味语言文字,充分感受父母之间那份浓浓的情、深深的爱。在轻柔舒缓的音乐里,孩子们积极地思考,深切地感悟,投入地朗读,“感人的一幕”“温馨的一刻”“执手而眠”“爱在心间”“爱如茉莉”等题目都从他们心中自然地流泻出来。父母之间平淡而真挚的爱,在他们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这样的语文课堂,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充溢着浓郁的书香,也滋养着孩子的人格与生命!】

[设计二]

师:妈妈说爱如茉莉时,映儿似笑非笑,欲言又止,这是因为什么呀?

生:在映儿心目中,觉得爱应该是轰轰烈烈、非常伟大的,怎么会像茉莉一样平淡无奇呢?所以她对妈妈的回答不以为然。

师:可文章结尾,映儿却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感叹:“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映儿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呢?请你好好读读课文,找出依据。

学生自读课文后再交流,重点探讨爸爸、妈妈语言、动作的不同之处,品味其中的真情。尤其是探讨病房的一幕时,让学生完成这样的练习:

医院里有陪床,爸爸却不睡,是因为______。爸爸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把我拉了出去,其实,妈妈______,我看到这一切______。

师:我们和映儿一起发现了爸爸妈妈那茉莉般的爱,这种爱流淌在生活的细节里,看似平淡,却是真情。爱是吃完再告诉的细心,爱是直奔医院的身影,爱是紧握的双手,爱是布满血丝的眼睛,爱是手脚麻木……那在你的生活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爱呢?能否在此倾吐一下你的真情呢?

【评析: 在这一设计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文中的映儿和他们一样对爱的理解是相同的,可后来却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映儿前后的神态、语句截然不同,细究其原因在于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父母之间茉莉般的真情。教师让学生把映儿看到的一幕和爸爸妈妈真实的情况作充分对比,体会到爸爸甘心睡得不好是为了妈妈睡得更好,妈妈宁可手脚麻木也一动不动是为了让爸爸多休息……父母的做法只源于一个“爱”字!映儿父母间茉莉般的爱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灵,于是在让他们说自己感受到的爱时就“情动而辞发”,真情流露,各自倾吐出心中的肺腑之言,令人动容,整个课堂上都充盈着茉莉般生命的芬芳和光泽。】

《茉莉花》教学反思 第5篇

在课开始的时候,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也很残酷。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原来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多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播放到百姓的场面)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结束杀戮。瞧,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茉莉花的旋律响起)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然后主动提问:这首曲子大家在哪里听过?有谁能哼唱两句给大家听听?学生纷纷开展讨论,收获颇多。我适时总结:是的,这首曲子所用的旋律正是我们江苏的民歌《茉莉花》的旋律(没听过没关系,老师告诉大家,这首曲子原本是我们中国江苏的民歌《茉莉花》)大家想知道它在世界音乐使上的地位吗?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刚才大家看到的便是100多年前意大利的歌剧之王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图兰多》的片断,大家想一想,早在100年前,意大利人就在唱《茉莉花》的旋律,可见这首歌是很受欢迎的。(停顿)还有更早的,英国人190多年前就把这首歌写在书里印刷出版了。

在欣赏《茉莉花》与活动中我介绍了二胡,介绍了歌曲的历史。在中国,这首歌更是历史悠久。请同学来把大屏幕中次连贯成一句话介绍给大家。(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大概是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是《鲜花调》。)再次欣赏新版和老版的《茉莉花》(出示歌词、播放黑鸭子演唱的茉莉花。2-3段之间过门提示学生唱一唱)民歌总是在人们的传唱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化。茉莉花小巧玲珑,以它名字命名的歌曲在经过多年的传唱之后,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短小精致,也更加易学易唱。可以说就是几岁的孩童也时常将它挂在嘴

音乐《茉莉花》教学反思 第6篇

上完这节课我感受颇深,从专家评委们的肯定和孩子们开心的表情中,我知道这节课上的是成功的!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下面是我的一些感悟,希望能与同学科的老师共勉、共进!

(一)、深入钻研教材,确定三维目标。我反复研究编者的意图,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目标的设定要清楚明确,这对目标的实施、检验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抓住了音乐性。本课的组织教学发出的指令、唱上下课歌,调控学生的纪律、听音乐时的律动、赏花时的背景音乐烘托氛围、歌唱时强弱处理、音乐术语的――乐句、重复乐句表达、音乐风格的对比、教师的演唱、指挥等整个流程始终贯穿着音乐。

(三)、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互动效果好。本课各个环节基本上都是与学生商量往后走,给学生思维的空间,不包办代办。这也是本课的一个亮点,由学生根据自身对音乐的理解进行二度创作。讲台上不限只是老师,学生也发挥着主体作用。只有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与音乐融为一体,主动地去体验,他们对音乐的表现与创造才有可能成功。特别在歌曲处理环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可做作曲家、小老师等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收集和整合的资料要丰富。不要轻视多媒体的作用,并且作到与时俱进,本课采用上海“世博”的茉莉花音乐就是个鲜活的例子。

(五)、教学形式多样。在这节课中,我运用了运用探究法、模仿法、合作法、听唱法等引导审美体验,鼓励个性创新,关注全体参与。我着手让学生对不同地区、中外表现形式、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进行对比评价,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

(六)、教学语言不够严谨。在讲述音乐风格时,我的表述不清楚,例如:北方人、南方人的性格,我说成了北方、南方的性格。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语言表述方面更加严谨。

茉莉花教学设计 第7篇

1欣赏茉莉花图片,聆听黑鸭子合唱组的《茉莉花》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段视频,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2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对茉莉花的形态色彩及用途还有哪些了解?

3接下来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江南水乡,学习江苏民歌《茉莉花》

二新课学唱歌曲

1一起来听歌曲,歌曲的旋律怎样?(旋律柔美,婉转)整首歌曲旋律婉转流畅,给人以抒情秀美之感。这就是小调歌曲的特点。2这么美的旋律唱了哪些内容呢?歌词细腻含蓄的表达方式是歌曲更具有江南风格色彩。

3随老师的琴声用a音模唱。(师指导唱不好的乐句。)

4多美的旋律呀!接下来老师就把这首歌献给大家。你们也可以轻声随老师试唱。

5隋老师的弹琴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这么美的歌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孕育的呢?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江南美景。

6提示:江苏人讲话特别的好听,连吵架都像在唱歌一样,美丽的江苏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之称,我们怎样演唱才能表现茉莉花的美和香呢?(轻声、高位置、优美的、柔和的、婉转的。)(强调学生的咬字和音准,唱出茉莉花的美和香)

你能把自己总结的歌曲特点表现出来吗?

7我们换一种方式来演唱,大家说说有什么好的建议。(男女生交替唱)

三创编歌词。

《茉莉花》的旋律唱遍大江南北,歌词朴实,但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向往美好生活的感情。老师让全班同学分组把茉莉花的歌词在进行二度创作。

四拓展高手多种茉莉花

由于人们的喜爱和民歌的变异,有很多版本的茉莉花,各自风格不同。让我们来欣赏几首吧。

1东北民歌(与江苏茉莉花对比)河北民歌 2你会唱哪一首茉莉花

3由指挥家谭盾指挥的《金声玉振》作为奥运会颁奖曲。4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宋祖英的一曲茉莉花让所有人陶醉。5奥地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 听到茉莉花的音乐了吗?它的出现为歌剧添彩,为中华民族音乐的传播增辉,通过天才作曲家普契尼天衣无缝的运用,使西方人感受到了中国民间音乐的美,也成为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佳话。

五寄语小结

合唱教学《茉莉花》 第8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班级合唱,现状,重要性,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 为了满足新课标的要求, 音乐教师必须加强重视合唱教学, 尤其是班级合唱教学中基础练习的训练, 因为合唱教学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 高雅的艺术魅力, 开展合唱教学最终可以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合唱教学基础练习的训练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班级合唱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班级合唱教学是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和审美能力, 陶冶学生道德情操的重要手段, 但是现状却不是很乐观。很多班级上课秩序混乱, 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 在合唱时声音不齐, 出现喊歌现象, 甚至有的学生唱着唱着就会跑调, 还有些学生故意捣乱。其原因归结如下:

(一) 教师讲得内容太过于单一, 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对班级合唱产生恐惧心理和厌恶情绪, 而无法让学生掌握基础练习; (二) 学生缺乏没有亲身体验, 缺乏经验, 容易产生畏惧心理; (三) 学生缺乏音乐基础训练, 基础不牢固, 歌唱水平差、团队意识弱; (四) 在现在的音乐教材里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 但教师脱离实际, 只是一味地讲, 而没有结合实际教学, 导致现实和实际脱离。

二、班级合唱教学基础训练的重要性

班级合唱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合唱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掌握发音技巧, 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素质。这也是衡量当代人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的一项重要指标和国民教育水平的体现。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现提出以下办法:

三、班级合唱教学基础训练的方法

(一) 加强音准和节奏训练, 打好合唱基础。合唱教学要求学生做到统一、和谐。要想打好合唱基础, 就必须加强音准和节奏训练。在训练过程中, 必须保障发音准确无误, 节凑感强, 同时, 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识谱, 掌握一定的识谱策略, 进而打好合唱基础。除了音准的练习, 节奏感的培训也很重要, 掌握节奏就是掌握了音乐的主旋律。对节奏感的培训, 需要让学生认真聆听生活中的点滴声音, 从中选取一些颇具特色的歌曲, 将抽象和具体结合起来, 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

(二) 运用欣赏教学法, 加强合唱教学的基础训练。在音乐学习活动中, 学生的感性认识和鉴赏能力是很重要的。因此, 加强合唱教学的基础训练,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需要教师运用欣赏教学法, 来熏陶和感染学生, 提高学生的合唱意识, 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教师可以围绕单元主题, 趣味组织教材, 并从教材中选取优秀合唱、合奏作品进行欣赏,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从内心深处认可合唱的重要性, 加深学生对合唱的认识和了解。

(三) 加强正确的咬字、吐字的训练, 加强合唱教学的基础训练。很多人虽喜欢唱歌, 也富有唱歌的天赋, 但在唱歌的过程中由于不能正确地咬字吐字, 没有掌握唱歌技巧, 无法达到一个很好的听觉效果。合唱亦是如此。要让学生通过掌握正确的咬字、吐字技巧, 并结合歌唱发声, 从而生动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使歌曲更有感染力, 歌声更具穿透力。例如, 让学生每个人每天早上大声朗诵诗文, 或者念绕口令, 并且准备一面小镜子, 每天对着自己的小镜子练习口型, 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并加以纠正。而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口型, 并列举一些易混淆的字音, 让学生自己去分辨和练习。

(四) 运用正确的呼吸法和发声法, 加强合唱教学的基础训练。在合唱时, 姿势也是很重要的。因此要想有一个很好的合唱效果就必须摆正歌唱时的姿势, 保证呼吸匀畅, 发声正确。在训练中, 教师要认真观察, 随时纠正学生的歌唱姿势。在合唱时, 要时刻提醒学生, 抬头挺胸, 双手自然下垂, 两肩端平, 呼吸均匀, 眼睛目视前方, 保证最佳的歌唱状态。除了教会学生正确的呼吸法, 掌握正确的发音法也是很重要的。只有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才能准确、稳定地唱好每首歌曲。

四、结语

在实际教学中, 基本功的训练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要真正把合唱教学落到实处, 加强学生合唱教学的基础练习, 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 愉悦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才能使教学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从而使学校走上一条音乐艺术教育的特色道路。

参考文献

[1]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6.

[2]汤雪耕.怎样练习歌唱[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爱如茉莉》教学设计 第9篇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爱如茉莉》这篇课文,课文中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生:妈妈睡在病床上,爸爸陪伴在一旁的句子。

师:父母执手而睡。还有吗?

生:妈妈住院了还叮嘱我煮饺子给爸爸吃。

师:嗯,还有吗?

生:听说妈妈住院了,爸爸直奔医院。

师:看来,课文中美好的画面都深深地印在了大家的脑海里。请同学们在书中找到描写这些画面的句子,自由读读,边读边想:为什么这些画面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师:谁来读读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相信既然是自己印象深刻的,一定能读得很好。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句子:

1.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

2.妈妈睡在病床上,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

师:自由读一读,感受一下这两个句子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谁来说说,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个句子比第二个句子多了“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和“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

师:多了这两处,效果有什么不同呢?

生:更具体了。

师:你觉得呢?

生:我觉得多了两处更能体现妈妈很幸福。

师:能说得具体点吗?

生:妈妈病了,嘴角还挂着恬静的微笑,那是因为爸爸关心她,照顾她。妈妈生病了,爸爸守在她身边,还紧握着她的手。

师:爸爸睡着了为什么要握住妈妈的手?

生:他怕妈妈晚上可能上厕所,但是不愿意打搅他。

师:因为爸爸晚上睡觉——

生(一起):睡得沉。

师:“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 这是什么描写?

生(齐答):动作描写。

师:从这个动作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爸爸对妈妈的关心无微不至。

师:无微不至说得真好。一个小小的动作让我们看到了爸爸妈妈间平淡而深厚的爱。

师:“嘴角还挂着恬静的微笑”这是什么描写?

生:神态描写。

师:你从这个神态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妈妈很幸福。

师:还有其他的词吗?

生:欣慰。

生:满足。

师:同学们,同样是一个情景,加入了细微的神态、动作描写后,产生的效果也截然不同。我们可以从细微中感受到爸妈之间深厚的情感,这样一个普通的画面也就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像这样的描写就叫细节描写。

(板书归纳细节描写的特点。)

二、研读细节描写,体会表达效果

师:课文中还有哪些细节让你感受到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爱呢?

师给出自学提示:

请默读课文,勾画出课文中其他的细节描写,做好批注,重点要写出使用细节描写产生了什么效果。

(生自主学习,师巡视指导写批注。)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谁第一个来交流?

生:请大家看6、7自然段:

……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

“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这两个自然段主要是通过对妈妈的语言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妈妈生病时还关心爸爸是否能吃上饭。

师:体会得很好!其实还有一个词语用得特别好,是哪一个?

生:虚弱。

师:对!虚弱说明什么?(身体很不好)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妈妈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爸爸能不能吃上饺子),从这里更能感受到——(妈妈对爸爸的关心)

师:谁还来谈?

生:请大家看第8自然段:

……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

我从“直奔”这个动词,感受到爸爸很在乎妈妈。

师:带着你的感受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师:接着谈。

生:请大家看10至16自然段:

……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睡眼蒙眬地抬起头,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口,把我拉了出去。

望着爸爸布满血丝的眼睛,我心疼地说:“爸,你怎么不在陪床上睡?”

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

“映儿,来帮我揉揉胳膊和腿。”

“妈,你怎么啦?”我好生奇怪。

“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

我从“布满血丝”“打哈欠”“睡眼朦胧“看出爸爸为了照顾妈妈一个晚上都没睡好觉。

从“映儿,来帮我揉揉胳膊和腿”看出妈妈为了让爸爸睡好觉一晚上都不敢动。

师:能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来体会,你很会读书。爸爸怕妈妈有事不叫他,妈妈怕惊动了爸爸,一动不动。从这里我们更进一步感受到了他们彼此间的——(深情)

师: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一读吧!一组读爸爸的话,二组读妈妈的话,三组读映儿的话,四组读旁白。

师:课文中有一处描写很特别:

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

师:一起来读读。

nlc202309031857

师:这是什么描写?一起告诉我?

师:从这处环境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前半句是对人的描写,后半句是对环境进行描写,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

生:用环境衬托爸爸对妈妈的爱。

师:爸爸对妈妈的爱就像这阳光——(轻轻柔柔地)

师:这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写法,让人的情和景的美相得益彰。这个句子中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是哪一个?

生:探。

师:你能换一个词吗?

生:照射。

生:照。

生:射。

……

师:把你们说的词换进去读一读,感觉一下,好不好?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探”是把阳光拟人化了,好像阳光怕打扰了爸爸妈妈似的。

师:说得真好。这个“探”字赋阳光以生命,它和我们一样都不忍惊扰这美好温馨的画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字中,在想象文字描绘的画面的同时来读读这句话吧。

师:父母之间的爱体现在手的描写上、眼睛的描写上、神态的描写上,还表现在互相关心对方的语言上。本文主要是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环境等细节描写表情达意。文中的细节既刻画了人物,又渲染环境气氛,让我们不由得感叹道“爱如茉莉”。

师: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说“爱如茉莉”了吧。

生:爱像茉莉的香味一样淡淡的。

师:淡淡的,却——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三、运用“细节描写”,进行表达练习

师:其实,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爱,只要你留心观察、细心体味。这里有一段视频,每次我观看的时候,总会倍感温暖。大家一起仔细看、认真听,猜猜打动我的是什么细节?有没有什么细节打动了你呢?(播放中央台公益广告《灯光》)

(生议论纷纷。)

师:下面,就请把你们刚才说到的那一个个表情、动作,还有一句句话用文字表达出来。

师给出片段练习: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写出这段视频的内容。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教师布置学生习作。)

师:谁愿意将自己写的片段读给同学们听,其他同学结合练笔要求边听边体会他的作品中哪些细节写得好……

师:这节课,我们从语言、动作、神态、环境等细节描写感受到了如茉莉般的真爱。还用自己细腻的笔触,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眼中的真情。希望以后,大家在学习、生活中多多关注细节,感受真情,传递真情。

(作者单位:黄石市黄石港区教研室)

茉莉花教学设计 第10篇

教材分析:

《茉莉花》是一首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小调。它有许多变体,江苏扬州的《茉莉花》源于明代的一首民歌《鲜花调》,歌曲通过对茉莉花的赞美,生动含蓄地表达了青年人的爱情,也被认为表露了一位少女爱花、惜花、护花的情怀及对生活的热爱。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识领域较前更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能力增强。好的音乐素材更能吸引他们浓厚的求知欲望。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给他们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体验,教学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茉莉花的精神品质和音乐内涵,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和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3、知识与技能:通过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作品《茉莉花》,使学生了解民歌的演唱风格、表现形式等知识。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演唱、对比分析,感悟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与艺术内涵,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不同风格的茉莉花,培养学生分析和表现音乐作品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位中国小女孩站在预示着吉祥的大红灯笼上,在亿万观众的注视中,唱响了一首中国民歌,我们一起来欣赏!

播放2004奥运会闭幕式录像片断。师:你们听出来是什么歌吗? 生:茉莉花

师: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编导为什么选择了《茉莉花》这首民歌?我想同学们对此也一定有疑问吧?

《茉莉花》具有浓郁的东方风情和中国特点,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并广为流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几首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茉莉花》,共同来了解音乐作品中茉莉花的精神品质,一起去领略《茉莉花》这首歌的独特魅力吧!

教学意图:让学生被这动听的音乐和情境深深吸引。从而产生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了解《茉莉花》在世界乐坛上的影响和地位。

二、进入新课: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查找的资料。

师出示相关图片。(生介绍茉莉花的形状、气味,象征:洁白无暇、朴实无华)

2、欣赏不同风格的《茉莉花》。

A、聆听江苏民歌《茉莉花》,学生谈听后感受:优美、委婉。B、聆听河北民歌《茉莉花》,学生谈听后感受:刚直、爽朗。C、聆听东北民歌《茉莉花》,学生谈听后感受:豪爽、粗犷。引导学生说一说三首《茉莉花》在旋律和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并完成课本练习。

大屏幕出示:说一说三首《茉莉花》在旋律和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东北 旋律音调夸张、风趣,体现了粗犷豪爽的风格;

江苏 旋律音调清丽、婉转,体现了柔美、细腻的风格;

河北 旋律音调明快,具叙述性,体现了刚直、爽朗的风格; 师: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流传这首民歌,由于地域不同、历史文化不同,所以歌曲的音乐风格就不尽相同。其中江苏《茉莉花》最为著名,请同学们再来欣赏一遍,随着这优美的旋律边打拍子边哼唱。(播放教学光盘音乐,课件出示歌词)

师:说一说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生:对茉莉花的喜爱和赞美)

你从歌词中哪个字看出来的?(生:好)

3、欣赏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三首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茉莉花》,接下来我们欣赏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A、欣赏黑鸭子组合演唱的江苏《茉莉花》。生谈感受。(具有时代气息,声音甜美,纯净感人)

B、师:除了演唱以外,很多演奏家也很喜欢这首《茉莉花》,而且经过改编,茉莉花的曲调变得更加优美、动听。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由中国“女子十二坊”演奏的乐曲《茉莉花》。(播放视频)

生谈感受(同样是一首乐曲,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就产生了不同的效果,给人的感受也不同)

教学意图: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从听觉、视觉等方面了解茉莉花并感受、理解音乐,增强对茉莉花的亲切感,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三、欣赏不同题材的《茉莉花》。

师:茉莉花不仅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喜爱,还受到全世界各国人们的青睐。早在100多年前,意大利的歌剧之王普契尼在他的歌剧《图兰朵》里,将《茉莉花》的旋律贯穿全剧,而这首中国民歌也随着这部歌剧而享誉世界。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重温当时的情景? 课件:出示《图兰多特》剧情介绍。请大家快速浏览剧情介绍。

播放录音:歌剧《图兰多特》选曲《东边升起月亮》。

师:1998年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在北京的紫禁城与著名指挥家祖宾*梅塔联袂执导了中国版的《图兰多特》。一起欣赏一下。(播放录象)

课件出示《图兰多特》剧照。学生读课本上的作者介绍。

学生谈感受:《茉莉花》不仅在中国流传,在世界音乐舞台上也有一定的地位。

师:前不久,中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举办了一场世界性的音乐会,在演唱会的开场,她深情的演唱了《茉莉花》,将《茉莉花》再次介绍给了全世界,现在就让我们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幕。

(大屏幕播放宋祖英演唱会实况录象)

师:我想听完了宋祖英的演唱,看到维也纳音乐大厅的金碧辉煌,看到舞台上除了演唱和指挥是中国人以外,所有的伴唱和伴奏都是外国人,我们此刻的心情怎样?

生:感到心潮澎湃、为之震撼。感到骄傲和自豪。

现在就让我们小组讨论,:“宋祖英的演唱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启示呢?(讨论开始)

师:赏宋祖英的世界性的音乐会告诉我们民歌不仅是中国的,同时也是世界的。小小的茉莉花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丽,也为我们架起了通向世界的友谊之桥,它在世界舞台上始终散发着芳香,传播着友谊。(大屏幕出示:民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小结:今天能和同学们一同赏花,听歌,老师很高兴,古人云:“高兴之余,当高歌一曲。”现在就让我们用最深情的演唱,为本节音乐课划上一个完满的句号。

教学意图:通过欣赏歌剧《图兰多特》,让学生了解这部歌剧更多的知识,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欣赏宋祖英的演唱,提高学生对《茉莉花》在世界音乐舞台地位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歌的喜爱。课后反思:

整节课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只有在歌曲结束句的演唱上,由于学生气息运用不是很到位,有个别学生遇到了演唱上的困难,教师就在这里给予更多演唱方法上的指导。

《茉莉花》有多种形式的演绎。通过本节音乐课的教学,对学生而言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美的享受。

我渐渐地发现:每一节音乐课的教学目标并不一定要定得很高,只要是切合实际的,就是最好的。音乐教学过程本身就是艺术创造的过程,音乐教学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茉莉花._教学反思 第11篇

泾阳县北赵中学

刘小宁

整个教学过程围绕“茉莉花”这一主题展开,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展示了不同风络,不同形式的茉莉花,让学生学到了课本知识以外的更多的茉莉花的音乐知识,开扩了他们的视野,启迪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突出了新课标的新理念,注重了学生的审美培养与个性发展。

本课设计以一首家喻户晓歌曲《茉莉花》贯穿始终。备课时,我发现,要把不同形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详细地介绍给农村学生,还要使他们对于江苏民歌《茉莉花》、东北民歌《茉莉花》、河北民歌《茉莉花》等诸多曲调和风格都要有所感知,同时了解一定的人文知识。那是有一定难度的。

为了使这节课目标的达成,我作了如下的设计:首先金色大厅里我们都能听见《茉莉花》熟悉优美的旋律。学生亲身感受中华民族的音乐登上了世界的舞台,古老而文明的中国走向世界,清音雅韵的茉莉花不仅散发中国人真诚善良的本质,还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音乐财富。这样,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产生了兴趣,兴趣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学生有了音乐学习的兴趣,音乐课对他们而言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美的享受。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茉莉花》的细腻、婉转、情深、意切,感悟茉莉花的朴实无华、洁白无暇的精神品质,领略中国民歌的持久魅力,我简洁地讲解了地理环境和地方民歌的关系、语言与民歌曲调的关

系、地方文化对民歌的影响、民俗民情对民歌的影响。向学生介绍意大利著名歌剧大师普契尼创作的《图兰朵》就是以中国元朝为背影,把《茉莉花》作为该剧的主要音乐素材,中国民歌《茉莉花》也随着这部经典歌剧的流传而享誉世界,藉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及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茉莉花教学设计 第12篇

教材分析:

《茉莉花》是一种流行甚广的民间小调题材,它以抒情、委婉、流畅的旋律,细腻的感情,富有独特韵味的江南小调流传于祖国大江南北。歌词通过赞美茉莉花,生动含蓄的表达了人们的爱美之心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

⒈能用抒情、柔美的声音学会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⒉通过体验歌曲情绪与旋律,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力、创造力。

3.感受江苏民歌的魅力,了解这首歌曲在世界的影响力,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⒈用柔美,纯真的声音演唱歌曲《茉莉花》,准确把握附点四分节奏。⒉感受江南小曲风格:抒情、委婉、流畅、细腻的韵味。教学准备:

教学用琴、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多媒体展示“读一读,拍一拍”感受节奏的韵律。师:有趣的节奏是什么? 生:附点四分

进入主题旋律,感受附点节奏

2、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学

1、走进江南。欣赏江南风景图片

2、唱江南。

(1)课件放音乐。

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告诉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雪白的茉莉花 委婉、优美、抒情的歌声……(2)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来感叹茉莉花的美吧!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教师范唱歌曲。(自弹自唱)

师:多么好听的歌,让我们一起来学唱吧。

(4)学生用“la”来哼唱旋律。(注意声音位置,轻声的唱。)

师:现在请你们用愉快的心情想象自己置身在茉莉花丛中,满园芬芳,然后深深地嗅一口花香(吸气)……觉得很香,很享受(气沉丹田,保持)……再徐徐地吐出来(呼气)……带着这种感觉,用“la”来哼唱旋律。(5)学生唱旋律。

师:用闻花香时吸气的感觉随琴视唱旋律。完整演唱。

三、拓展、升华。

欣赏《茉莉花》视频片段。

1、欣赏宋组英演唱的《茉莉花》。

师:接下来请你们来欣赏一段录象。(边看边介绍。)师:这是奥地利维也纳的金色大厅,知道她是谁吗? 生:宋祖英。

师: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一首《茉莉花》唱响了大江南北,她在奥地利维也纳的金色大厅演唱的开场曲就是《茉莉花》,这也是中国歌唱家第一次站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上。她深情演绎了《茉莉花》,将《茉莉花》再度介绍给了全世界,获得了全场来自世界各国观众的热烈掌声。为她伴唱、伴奏的人中有很多是外国人。

2、欣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中国表演片段(说说有什么乐器演奏)感受《茉莉花》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民族自豪感。

小学合唱教学探析 第13篇

一、加强合唱的队伍建设

合唱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数稳定、音乐素养较高的合唱团队。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作为音乐教育基本形式的合唱教学要让学生人人参与,这就需要重视课堂的合唱教学,将课堂合唱教学与课外合唱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合唱的积极性,培养合唱的自信心。有了班级合唱的教学基础和庞大的参与人群,再在这些学生当中挑选优秀的学员进入到学校的合唱团。通过合唱队的高标准训练和演出, 就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让学生在合唱中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还能进一步激发其他学生参与合唱的积极性和强烈欲望。 课堂合唱教学与课后合唱训练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营造了全校的合唱氛围,形成了合唱队员合理梯队的有效衔接,为学校合唱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和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严抓合唱的音准问题

音准问题是小学合唱教学无法回避的突出问题。相对于6-11岁之间的小学生而言,由于声音稚嫩或即将变声,又缺乏一定的音乐训练,这就造成合唱教学中的音准问题。合唱音准有旋律音准与和声音准两个方面要素。旋律音准就是学生在单声部演唱中唱准旋律,并做到心中有旋律。在合唱教学中首先要进行分声部教学,请音准较好的学生做“声部长”,并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 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唱好横向的旋律。和声音准是指合唱中各声部之间纵向的和谐,这正是合唱艺术的魅力所在。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解决好各声部旋律的音准问题,然后再体验多声部进行时的和谐与美的享受。

合唱教学是一种集体艺术,要做到整体的协调、声部的平衡、音色的统一。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具有“音乐的耳朵”,引导学生发展内心的听觉。学生在唱好自己声部的同时,还要兼顾到其他声部。英国儿童音乐教育家哈蒂指出:“一般儿童在他们未受到相当好的训练之前,决不允许他们大声歌唱,否则,美的音质就会消失。”因此,轻声演唱是合唱教学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良好音准。小学合唱教学要让学生掌握一些优秀的合唱曲目,获得合唱的感性体验和成功经验,从而帮助学生尽早建立合唱意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重视合唱的曲目选择

小学合唱教学要重视合唱曲目的选择,挑选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歌曲。选择合唱曲目要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歌曲内容健康向上、节奏较为统一、音域不要太宽。教学中,可以选择齐唱与合唱相结合, 或者某个声部为其他声部做简单伴奏的曲目等等,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把握音准和节奏。选择合唱曲目还要考虑到合唱活动的主题思想,如庆祝“六一”儿童节、主题文艺汇演等等活动,就要选择歌曲风格与活动内容相一致的歌曲。此外,合唱要选择符合学生音域特点的曲目,尽量减少学生唱歌时的困难,如《渴望春天》、《清晨,我们踏上小道》、《铃儿响叮当》、《太阳出来喜洋洋》、 《送别》等等一些乐曲。合唱教学要突出童声特点,体现童趣,尽量选择那些旋律上口、富于表现力的歌曲,这样有利于调动每个学员的表现欲,增强合唱的艺术魅力。

四、培养合唱的协作精神

合唱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与协作精神,使学生养成团结友善、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合唱排练时,要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让学生做到不迟到、不早退,遵守排练纪律。合唱教学中,每一位合唱队员都要时刻牢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要集中注意力用心聆听自己的声音,同时还要注意合唱的整体艺术效果。只有通过每个人的努力才能达到集体的和谐,不可自我发挥,从而确保发挥出最佳的和声效果,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学习兴趣。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依曾说:“什么东西比合唱队更能表明社会的团结吗?许多人联合起来做一个人单独所不能做的事(无论他或她也许多么有才能),在这方面,每个人的工作都同样重要,一个人的错误就能毁掉一切。”因此,在合唱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让每一个合唱队员形成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的良好品德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五、结语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初探 第14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  合唱教学  重要性  方法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152-01

一、小学阶段进行合唱教学的意义

小学音乐课,主要由唱歌、欣赏、活动等几部分组成。其中,唱歌部分从三年级起就开始有了合唱教学的内容,大概占整册唱歌内容的30%-50%不等。小学阶段的学生生性好动、个性突出、自我意识较强,合唱从一开始便使人置于团队中,要求同学们轻声歌唱,与其他声部协调,进行长期的合唱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倾听的良好习惯。此外,合唱训练要求参与合唱的队员不能大声喊唱突出白已,速度也不能抢拍或拖拍。这就需要学生调控自己的行为,学会在团队中协调配合、相互适应。从这个方面上说,合唱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

二、小学阶段进行合唱教学的局限

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意识和知识方面的限制。在合唱教学中,出现学生的嗓音条件、音乐素养参差不齐,往往在合唱教学时,会出现高声部练习时低声部的学牛在交头接耳,低声部练习时高声部的学生也闹哄哄,或者是发声参差不齐、快慢不一的现象。所以,要搞好合唱教学,一方面要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使他们对合唱产生兴趣。另一方面,要讲究合唱教学方法。

三、小学阶段进行合唱教学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合唱是一种群体音乐活动,它能引导学生步入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获得美的熏陶,增强艺术修养。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提到: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也是学习音乐的动力。小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周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奇、神秘和富有吸引力的。因此,课堂上应十分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通过采用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如教低年级的小朋友合唱练声时,练声本来是一项比较枯燥的音乐活动,所以我就会运用一些比较有趣的儿歌给他们训练。

(二)精心设计和练唱

为更好地说明,笔者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拉起手》为例,阐述合唱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1.明确目标。《拉起手》是一首从头至尾都是合唱的二声部歌曲,且很多是三度音的合唱,这对于音乐课上未经专业训练的小学生来说,在一节课内完成合唱确实是有难度的,所以,课一开始,就丌门见地对学生说:“今天这节课的内容有难度,希望大家要认真,别慢慢学唱,相信我们能唱好。”这样就给学生一个提示和鼓励。

2.分声部,先唱高声部歌谱。让学生找出并记住旋律中出现频率最多的音及音高,反复训练,直到可以离琴一个手势就能准确唱出这个音的音高。并告诉学生要把这个音牢牢记住,不能跑到别的声部去。

3.低声部唱歌谱。重点练习,反复唱,适应低声部的旋律感。同样让学生找出并记住自已声部出现频率最多的DO音及其音高。反复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干扰训练,形式要轻松,这样他们就有兴趣,学习效率高。

4.听觉分离。主要就是听,教师将两个声部同时弹,学生用耳朵找出自己声部的旋律,启发学生要用耳朵将两个声音分离开来并找到自己声部。

5.干扰训练。A、两个声部同时弹,高声部休息,只唱低声部,反复练习,让低声部同学将自己的旋律唱准、唱稳;B、两个声部同时弹,低声部休息高声部唱: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搞清楚前奏最后一个音与自己声部第一个音的关系。就《托起手》这首歌来说,前奏最后一个音与低声部第一个音是同音,明确告诉学生并反复练习前奏与第一句声部演唱的衔接、。往往是第一个音找到了,后面的句子就好办了。

6.声部合唱。仍然是唱歌谱,歌谱有助于稳定音高。

7.高声部唱歌词。先单旋律伴奏演唱,再扰训练,弹两个声部,唱高声部歌词。

8.低声部唱歌词。方法同高声部训练一样,只是低声部在这个环节容易跑掉,要多练习几次,引导他们抓住之前找到的出现频率最多的那个音的音高。

9.歌词合唱。通过前面层层环节的铺挚,到了这个环节,声部多少能出来一些。对于他们小学生来说,在短短四十分钟时间内,能出声部效果,就已经很难得了。

(三)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上一篇:采血室职责下一篇: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后之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