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8-04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14篇)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1篇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白建东

(陕西省佳县坑镇白家甲小学陕西佳县719202)

摘要:

习作是根据某种题材,把心里合理的想象写出来。习作对于学生发展语言、运用语言、情感培养都有促进作用。然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由此,本文提出了优化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习作与指导相结合;以读促写,在赏析中提高习作水平;以练促写,增加对素材的积累;以评促写,提高评价的质量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小学生习作难,难习作,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应该关注习作教学。针对目前小学生语文习作教学的种种问题,为了寻求教学与素质教育改革的契合点,让教师摆脱习作教学问题的困扰,需要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提出解决小学生习作教学问题的艺术策略。

一、新课改下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以及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理解不深刻,导致目前在习作教学中仍存在着较多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习作的时间充足,却缺乏有效指导

新课改后每周都会有两节习作课,而且大部分语文教师能够做到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习作。然而,为什么学生依旧会写不出文章呢?这不禁引起教师的思考。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三年级习作课上,教师布置写作题目是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然后让同学们自己说一说习作的内容,讨论一下写作内容,再请同学们欣赏一篇佳作,最后要求同学们开始创作。这样的习作课是需要好好反思的。在中年级的课堂上,学生掌握习作的方式和方法本来就少,这样放任自流、漫无目的地指导,学生的习作水平真的会提高么?无效指导的结果必然是学生没的可写,不知道怎么写,学生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写。长此以往,学生就形成了不正确的习作习惯,也就自然写不出好的文章。习作导致成为语文教学的瓶颈这一结果,语文教师难辞其咎。

2.习作的话题多样,却缺少真情实感

新课改下,为了能够让学生通过运用语言来表达生活的感受,编者很用心地把话题设计得丰富又广泛。然而很多语文教师都不难发现,学生的习作缺少真情实感。学生无法把生活中打动自己的事件写得感人。不少学生,为了能够得高分,死记硬背作文书上的故事,生拉硬拽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例如,五年级一次习作要求是记录一件令你感动的事情。很多同学都选择了母爱的话题去记录,但是在文章最后写出感动的原因时都是干巴巴的套话。

3.习作的内容丰富,却出现千篇一律

在我们现实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习作题目是写写同学之间感人的小事。教师批改时就会发现全班有一半同学写自己摔倒了,乙同学过来帮助自己。这样的习作不会不及格,但是也得不到高分。千篇一律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要认真反思。

4.习作的评价及时,却缺少针对性

在新课改的倡导之下,教师们已经意识到过去对学生的习作评价不够。为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教师们毫不吝啬地给予每一位同学适当的评价。但是让我们好好地揣摩一下这些评价语言:“语言流畅”、“情感丰富”、“结构清晰”等。学生们固然需要鼓励,但是这种缺乏针对性、不求实用的“廉价表扬”是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优化习作教学的对策

习作训练是一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加深对习作训练的认识,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带动我们的整个语文教学工作。

1.习作与指导相结合“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在语文课堂上,仅仅是给予学生充足的习作时间是不够的,教师如果没有适当地引导,给予再多的时间也是枉然。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单元课文的写作方法来把握习作的内容,把对习作的指导分散在单元课文的品析中去。教师可以在一个单元的课文学习前就提出习作的题目和要求,那么学生就会把自己完完全全地投入到所学的课文当中

去,从而能够很好地把握文章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感情表达出来的。当学生理解透整个单元课文学习后,教师应发挥“引导者”的作用,适当的梳理及点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习作,有效指导学生的独特体验,培养出真正会习作的学生。

2.以读促写,在赏析中提高习作水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即阅读是吸收,是积累,是基础;写作是在阅读的吸收与积累的基础之上的表达。从阅读中学习写作,是习作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因而,在平时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赏析。当学生有了审美感受,获得审美愉悦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审美对象进行鉴别和评价,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1)在课文赏析中提高习作水平

在阅读教学时,既要重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要重视对语言的研究,作者表达的技巧等。这样学生在赏析的同时,逐步形成习作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分类、比较、对应等,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2)在课外读物赏析中提高习作水平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习作教学需要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增大阅读量。教师应当定时定量向学生推荐经典书籍,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并可以通过组织读书会等方式促进同学交流。长久下来,学生不仅脑子里好词佳句多,而且会灵活运用。

3.以练促写,增加对素材的积累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一篇优秀的文章都是作者留心生活,对生活中素材的点滴积累。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要使生活向充实的方向发展,有两个致力的目标,那就是训练思想和培养情感。如何训练思想,培养情感呢?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学生不放过点滴的琐事,并从中提炼形成自己的思考。那如何让学生做到增加对素材的积累呢?日记。

学生通过日记的形式,把每天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单纯的纪录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引导,细心评价学生的每篇日记。虽然这项工作琐碎又繁重,但是在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自然就会留心生活,观察生活,并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养成思考的习惯,促使学生随时随地地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可以练就学生一双慧眼。习作的时候,何愁“无米下锅”?

4.以评促写,提高评价的质量

习作批改与讲评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习作指导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习作的加油站。但是现实教学中习作评价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所以新课改下教师应当认真反思,以评促写,提高评价的质量。

(1)评价要实用

在学生的作文本后都会发现教师整洁的评语,但细细品味起来,评语似乎缺少实用性。例如“语言优美”“结构明确”“中心突出”等等,学生再看了这些评语后又有几个人明白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呢?教师可以改变方式,让评语变得更加实用。如“语言优美”就要评出优美的具体方面,是运用了恰当的比喻,还是排比写得很有气势。当学生在明确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后,自然在下次习作时能够心中有数。

(2)转变评价主体

作文评改能力应该是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一种能力。从四年级开始,就应该采取学生自改、互改、教师批改相结合的方法,变“教师评改”为“学生自改”,变“学生作文一交了事”为“学生自始至终参与作文训练全过程”,逐步培养学生自己能批改习作的能力。目前,小学生作文,大多数学校还把教师的“精批细改”作为典范进行宣传。叶圣陶曾总结自己一生给学生改作文所得到的深刻体会:教师给学生改作文完全是“徒劳无功”。学生作文教师评改,跟教师命题学生做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叶老再三强调“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而教师,则研究怎样去引导和点拨。

新课改下,习作教学任重道远,教师应不断的在自己的教学中反复实践、总结,让新课改的幸福之花,真正的绽放到每节习作课堂中。

参考文献:

(1)《变“教”为“导” 浅谈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江苏省仪征市育才中心小学季春新

(2)《浅谈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几点体会》陈怡

作者简介:白建东,1968年8月生,小教一级,1999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2篇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穆荣冲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高中数学教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讲,高中数学是必修的课程,它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怎样在新课改下更好地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这是所有高中数学教师所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论述了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3篇

一、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素质比较低

现今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比较低, 而且教学水平达不到标准, 教学方法陈旧。在课堂教学时, 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住重点难点, 不能突出教学内容, 对学生的管理不够专心, 对待教学也不够专心, 对待教材不刻苦钻研, 与教学规律背离, 只是一味的给学生讲, 而不注重学生吸收情况, 只讲考试要考的内容, 明显的应试教学, 仅做表面文章, 不能从实处做到有效教学, 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对待语文学习的激情, 这样的教学效果显然是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的, 最后的结果只是锻炼了学生的应试水平, 使得学生的学习素养降低, 失去了学习的本性, 归其原因是因为教师的素养降低了, 教学方法不当造成的。

2. 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是处在绝对主动地位置上, 目前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就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比如说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只是一味的讲, 而从不关心学生的反映情况, 有的时候教师可能会叫起某一位同学来进行提问, 但这种过于单方面的教师讲的学习方式, 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课堂练习过程中, 大部分是搞一些题海战术, 给学生留下大量的课下作业, 导致学生形成机械性的学习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完全不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 对于教师来说教师没有认清能力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只是一味的讲授忽略了学生本身的需要, 这种“满堂灌”和“题海战术”得教学策略不能充分体现出新课改要求下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 课堂气氛沉闷,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课堂上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不能够体现出来, 这严重降低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沉闷的课堂气氛, 教师与学生之间不能打成一片, 缺乏互动,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做好的老师, 学生没有了学习兴趣, 教师教学效率是根本达不到要求的, 而且小学生又有爱玩爱动的习惯,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根本不适合小学语文教学的, 从而也就很难实现教学目标。

二、针对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1.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小学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启蒙的好坏,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探索创新,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年龄特点, 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教学技能, 为学生建造一个“开放性”得学习氛围, 增加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了解学生的情况, 使得学生在充满关爱的氛围中学习,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更多地语文知识, 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也伴随着得到培养, 当然教师的道德水平也要不断地提高, 由于小学生经常爱模仿教师的行为, 所以教师的言行对小学生的素质道德培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

新课改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的作用,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为了应和新课改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比如说, 教师就可以采取合作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新课改提出要实现学生价值观、态度和情感等的整合, 要求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 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 使得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采用合作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所谓合作教学就是充分利用学生资源, 通过合作的理念让学生之间通过合理的合作共同探讨学习,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3. 通过创设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在课堂生创设一个教学情境, 这样可以有效的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教学情境的创设也要符合一定的规则。首先必须具备针对性, 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 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特点。第二也要带有趣味性, 富有趣味的教学才可以引起学生的更多关注, 调动学生的兴趣, 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的给学生分组, 组织一些小竞赛让学生分角色表演, 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还实现了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学到了知识, 进而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4. 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 教师需要注重学生读、写、听、说方面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兴趣大多都是在这个阶段养成的。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认真教授学生识字和写字的水平, 以及学生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的培养, 使得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小学语文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课改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指明了方向,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牢牢抓住这个机遇, 发现并及时改正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最大化的利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时间, 是对语文教学效率的保障。还有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对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变, 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再有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注重语文教师素质的培养, 增强小学语文教师的学习意识, 从而很好地实现了小学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洪添.主体意识培养目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析[J].新课程, 2011, (06) .

[2]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阅读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下,小学语文的教学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传统落后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建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也逐渐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对于建立在新课改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来讲,机械、封闭的知识积累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而开拓的、以建立在学生兴趣爱好基础上的阅读教学,更加适应时代发展变化。但是,就目前来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中,笔者立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下,小学语文的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就当前的阅读教学现状来讲,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如下:

1、阅读教学模式机械死板

当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备课,对整个课堂教学的内容、进度安排得一丝不苟,但却缺乏灵活性。致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一些难以预见的因素,却不能很好的应对,从而使得教师的教学计划被打乱,整个课堂教学就开始出现乱糟糟的局面。部分教师面对这样的状况,只是机械地将自己的教学进度赶完,完全不照顾学生的感受,也不能真正的关心学生是否已經接受教学内容,学生了解了多少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没有建立在学生的兴趣爱好基础之上,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才会出现这样的教学局面。

2、对新型教学模式把握、定位不准确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封闭、陈旧,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都是采用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对这样的状况,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之下,很多教师都想通过改革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但是,部分教师在改革的过程中,对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模式把握不准,定位不明,使得教师在教学中,过度放纵学生,整个课堂教学出现无纪律、无秩序的局面,这是教学模式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没有把握好度。

面对这样的阅读教学现状,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应当怎样解决?笔者认为,出现这样的状况,部分原因在于教师未能充分把握好新旧教学模式之间的转换,没有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理解透彻。以下,笔者分析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二、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模式探析

1、强化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局面。笔者认为,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讲,教师更应当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交流,让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达到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詹天佑》一课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并且选择他们最喜爱的一段来细细地品读,同时,采用一种他们自己最擅长的表达方式来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给教师以及全班同学。一些小学生对“克服自然困难”这一段非常感兴趣,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的方式来表现他对课文的领悟;一些小学生喜爱“中部凿井和两端同时凿进”这一段,可以选择画示意图的方法来表现他对课文的领悟;一些小学生则非常欣赏“詹天佑勇于接受任务”这段内容,可以通过介绍资料的方式来表现他对课文的领悟。

2、杜绝机械古板、实现阅读教学课堂的灵活发展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机械古板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改变机械古板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灵活发展。归根结底来讲,这需要考验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驾驭和把握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的驾驭和把握能力,这样,教师方能实施灵活多变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达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发展。

3、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归根结底,小学语文的教育终究是审美教育。当前,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的教材选取都是文质兼优、感情丰沛的美文,同时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具有非常强的形象思维,因此,教师在引导小学生阅读这些课文以及讲授这些文章的过程中, 可以借助音乐伴奏、美术图片、音像视频等直观的形式带动学生细细品味,感受文章当中蕴藏的优美意境。这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简单的文本阅读,而是一种人生体悟、生活情感的阅读,让小学生在阅读过程感受美,长此下去,小学生必然会提高语文阅读兴趣。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阅读是人类灵魂的终身伴侣。课外阅读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阅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语文阅读教学,并认真分析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以全面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树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3).

[2]逯宝和,汤铁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中小学电教(下), 2011,(09).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5篇

摘 要:语文是培养学生拼、说、读、写等能力的一项综合性的学科,是其他学科发展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小学语文教学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语文 教学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176-01

新课程改革是以关注学生发展为基本理念,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实施三级课程管理,执行新的课程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加强和改进小学语文建设成为新课程改革下的重要目标。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小学是国家教育的起点,是教育的基础。小学阶段的学习状况影响到学生后续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甚至影响着学生一生的发展成就和整个国家人口的教育水平,因此小学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点。语文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是基础性教育,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自然、历史等学科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成果。

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教育也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及学校的重视。但现阶段小学语文教育依然有一些不足之处。推崇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的阴影依然存在,比如衡量学生的成绩的标准是试卷得分,60分以下为不及格,100分人数占少数,绝大多数处于中间水平。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基本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塑造学生文化积淀和底蕴。不及格的学生一旦比例降不下来,学校和老师不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后续的学习中将变得更加困难,更难以达到优秀的水平。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下,学校为学生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课程,在某种程度上挤压了语文的教育时间。此外,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等。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综合性学习,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度不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过于注重对拼说读写等基础知识的传授,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着学生人文底蕴和文化理念的开发和培养。语文本是一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协调,让学生通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形成自身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小学语文教学中,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当代社会发展联系较少。在新课改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状况,比如兴趣、爱好、个体经验、性格特征等,从而有针对性地因人而异地进行教?W。

再次,过于重视接受学习,而缺乏应用式的发现教学。死记硬背的机械式学习方法已经过时了,而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研究、勤于动手的教学方法逐渐成为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分析、解决问题与交流合作的教学目标才能够得以达成。

最后,小学语文教学管理过于集中,主要体现在学校成为教学的中心,而缺乏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难以成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和全面性。加强小学语文教学建设的思路

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建设是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新课改关注学生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索性学习,以有效地实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课改强调教师成长,实现教师个人职业发展目标,满足教师个人发展需求;新课改重视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以学论教。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加强小学语文教学建设应采取以下思路:

第一,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强化语文基础性学科的重要地位,让语文为其他学科发展和建设锦上添花。一方面要提高语文基础性学科的地位,在给语文设置合理的学习时间,让学生能够利用有效的时间来掌握语文学科知识,掌握拼说读写的能力,提高理解分析能力,提升语文交流沟通能力,助力其他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当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以学论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观念,时刻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鼓励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潜力。“以生为本”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建设中,教师要清楚以学定教的理念,充分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等生活状况,并把教学活动与当代社会和科技进步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多地了解和接触生活及社会。只有教师不断提升自身驾驭知识、驾驭学生、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得越妙,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有效地发挥。

第三,充分发挥应用式教学法,重视实践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很重要。毕竟小学生识字量大,学习任务重,采取合理有效的教法能够收到更好的学习成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字卡,共同探讨识字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对一些疑难句子和词汇等,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体验生活和观察生活的习惯,培养乐于学习语文的乐趣。

第四,加强小学语文教学建设中国家、地方及学校的三级管理。当前一些教师对与新课标和新教材还处于学习阶段,要积极研究和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规避教学管理过于集中的现象。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因此,在三级管理中,要发挥三方的沟通和合作。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建设要做到有效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要全面贯彻新课改的理念,不断学习和研讨,研究新方法,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小学习作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 第6篇

曾经有这样一句话,“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李白坚教授更是提出了“快快乐乐作文,简简单单习作” 的习作理念,而叶圣陶的“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更是每位语文教师的经常性话题。这就使语文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深深地感到习作教学困难与机遇并存,挑战和希望同在,对于习作教学是又爱又恨,喜忧参半。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对作文是这样提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而阶段目标有了明确的要求,一二年级写话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兴趣,乐于表达;三四年级习作教学的目标是:自由表达,减少束缚;五六年级习作教学的目标是:表达真情实感,学生进行有个性的表达。

无论是哪个阶段的习作教学,通过多年来的实际教学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以下诸方面的问题:一是不知道写什么;二是不清楚该怎样写。这两方面应该说是所有教师读都感受到共性问题。其三是假话、套话偏多;第四是没有兴趣,遇到课表上的作文课,学生总皱着眉头说“哎,又是作文课。”五是写作思路狭窄;六是表达能力欠缺。

究其原因这既与学生的视野、阅读量、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教师有关:教师理念不够新、教学策略不恰当、不注重评改。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实际习作中存在以上的问题。

究竟怎样才能解决以上诸多问题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我自己的做法。首先是要引导学生多看书,必须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读书种类正如鲁迅在《给颜黎明的信》中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所谓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是引导学生作文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当然在这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食物,这并不与真话、实话、心里话矛盾。这可以减少对学生习作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

再次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兴趣,如:游戏活动——扳手腕、贴鼻子、抢椅子、写纸条、吹硬币„„可以用趣味自由的素材激活热情,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些命题作文等方式。也可以用鲜活的榜样感召写作兴趣,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对学生而言,显得“真”“小”,学生会觉得“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还可以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获得乐趣,例如让学生把自己的好习作读给别人听,从而产生自豪感、成功感。教师的及时鼓励,提供展示台展示,建立奖励机制等方式都可以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或的习作的乐趣。

最后是拓宽学生写作思路:可以采用让学生走向生活,丰富体验。例如学生习作《桔子》,就可以让学生首先观察外形、然后自然中品尝,运动后品尝,吃过糖后品尝,每一环节进行交流,最后记录下来稍做整理修改,加一个合适的开头和结尾就是一篇习作。可以采用同伴交流,引发灵感。“众人拾柴火焰高”,让优秀学生先说然后带动较差学生进行表达。还可以采用范文引路,抛砖引玉形式。像语文教师的下水作文、优秀范文、名家名文都可以在习作前、习作中、习作后进行赏析借鉴。

丰富学生想象能力是习作教学策略中必不可少一项。教育家张祖庆说过“学生的想象力不是培养而是牧养,更不是放养。语文老师就是还儿童一片牧养的想象草原。”我们可以采用老课文新演绎、旧故事谱新篇、新材料编故事、按提纲写故事、续写经典故事、图形作文、物品作文、音效作文、卡通作文„„通过这些形式“牧养”学生的想象力。

提高表达能力的策略在习作教学策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让让学生广泛阅读,积累语言;二是诱导学生以说促写,下笔成文;三是培养学生炼字炼句,学写章法等。这些行之有效的形式都能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7篇

临泽县板桥中学

马雪云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于是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的引入课堂,并且似乎成为新课程课堂的标志,无此便不能称之为新课堂。但在“小组合作学习”实践过程中,因为教学对象和内容的不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各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面临不同的问题,下面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些合作学习中最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一、重形式,轻文本

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论,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强调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使语文走出了”以学科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的狭小天地,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

于是,语文课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政治、历史,欣赏音乐,创作美术作品„„引进小品、表演、演讲、辩论会等形式,给语文课堂带来了不少生机,决不让学生去品味语言,不让学生去朗读课文,不去培养学生的语感。课文被搁置在一边,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对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等于丰硕的收获,这样过于重视活动形式而忽略了文本阅读,是本末倒置,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对策]: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应以尊重原文的学科特点为前提,不能舍本逐末。语文学习多样的形式固然重要,它可以提高兴趣,开阔视野,锻炼能力,然而仔细地阅读文本却是语文学习确有所获的根本所在。引导学生读进课文,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多种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发散思维,才是正途。

二、重主体,轻主导

合作交流是一种多向信息交流活动,其优点在于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是为了合作交流,老师有时让学生信马由缰的讨论、争辩,这就使交流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盲目性,成了“放羊式”的合作交流,任由学生决定一切,一盘散沙,虽然要求教师不能独霸讲堂,也不能将课堂完全归还给学生。

[对策]: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是教学的主要策划者和安排者;教学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计划地、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履行教师职责,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因收放适度,该“干涉”的“干涉”,该“纠正”的“纠正”,该“限制”的“限制”,改“主宰”的“主宰”。

教师应当在小组活动中开展的顺利时,给予及时地表扬;学生对小组的任务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性,向学生说明任务及操作程序;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一时受阻,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

三、重结果,轻过程

许多教师总认为自己备好的课,确定的教学任务就是目标,一节课把预设的任务完成才放心,如果学生小组合作活动的过程太长,小组讨论思考体验的时间太长,“我”的课没上完,“书”没教往,这节课的目标就没有达到,就是失败的课。于是在课堂中,小组内热闹的讨论场合,生机勃勃地体验过程被强令中止,教师怕时间不够,不得不让学生从过程中走下来,直奔老是想要的结果——预设的“目标”,“过程”搁浅在“任务”面前,这是很煞风景的,也是不科学的。教师不应该把整个教学过程看成是既定教案的演绎,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既定的教案。

[对策]:《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过程本身就是目标,而且是长远的目标,甚至是最重要的目标。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维,从中发现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教师引导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特别是让学生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应该更为重要。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8篇

一、新课改下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方法仍比较单一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严重影响,通常情况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在教学方法上普遍存在单一性特点,这种单一性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注意,对培养学生兴趣产生十分严重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在课堂上讲解,对于学生所反映情况基本上都不关心,虽然有时教师会提问某些同学,然而这种教学方式过于单方面,对学生主体意识往往忽略,在课堂练习方面大部分教师也都实施题海战术,给学生布置的课下作业很多,其所造成结果就是学生机械性学习。对于这种教学方式而言,其与新课改教学要求完全不符,对学生今后发展十分不利,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未能够清楚认识知识与能力两者之间关系,仅仅单纯讲授知识而将学生自身需求忽略,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够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理念,对学生全面发展产生阻碍。

2.学生学习兴趣比较低

在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通常选择传统教学方法, 学生未能够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在课堂上未能够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理念,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严重下降,课堂气氛也比较沉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未能够进行互动交流,由于学生在学习方面缺乏兴趣,教学效率必然不理想。

3.教师缺乏较强整体素质

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师整体素质仍旧较低,并且其教学水平也不符合要求标准,教学方法也表落后。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未能够对重点内容与难点内容进行较好把握,并且教学内容也不够突出, 同时未能够专心进行学生管理及教学,未能够认真研究教材,对学生吸收情况也缺乏重视,应试教学现象严重,教学缺乏有效性,缺乏对学生学习激情的培养,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与新课改要求不符,还导致降低学生学习素养,其根本原因就是教师素质偏低。

二、新课改下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有效对策

1.积极应用合理教学方法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学生作为主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当使其成为真正主人。因此,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能够达到新课改要求,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改进,从而使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整体水平均得到有效提高。比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选择合作教学模式,该教学方法能够对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进行培养,具体而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在合作理念下使学生之间能够通过有效合作来共同进行学习探讨,这样不但能够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激发,还能够对学生合作意识进行培养。

2.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这种方式可有效提升学生主动性,并且还能够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使学生想象力得到进一步拓展。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首先应当保证其具有针对新, 应当以具体教学内容为依据对教学情境进行积极创设,同时应与学生实际特点相结合;另外,所创设教学情境应当具备趣味性,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加关注,使学生提高学习情绪,从而使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比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合理对不同学生进行分组,组织学生开展小竞赛,使其进行角色扮演,这样一来,不但能够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同时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习到知识,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进行学习,并且要不断探索创新,从而使自身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教师还应当与学生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对学生情况进行了解,使学生能够在教师关爱下进行学习,从而保证学生不但能够提高语文知识水平,同时也能够得到更多快乐,另外还能够对学生语文学习素养进行培养,并且在该过程中教师道德水平同样能够得到有效提升,通过教师道德水平的有效提升,能够带动学生提升其道德素质,从而使学生综合素质能够得以有效提升。

三、结语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能够达到较好教学效果,必须要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针对性改革措施,希望能够给予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一定帮助,同时也呼吁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不断进行探索,找出更加科学改革策略,从而使中小学语文教学得以更好发展。

摘要:随着当前新课改的实施,教育改革也得到很快发展,并且教育改革也成为今后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一定成果,然而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为能够使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现更好效果,应当积极选择有效对策,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进一步发展,使中小学语文教学取得更加理想效果。本文就新课改下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李玉山.浅析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4(29).

[2]李艳.浅析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趋势[J].中国校外教育,2014(1).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9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G623.2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教学质量在不断的提高,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也不断得到应用,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小学教学体系中,语文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培养,激起学生人们热爱语文的热情,对语文教学的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以便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对提高其质量有很大的阻碍,所以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下面对小学語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介绍。

一、新课改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1.教学的方法相对单一,教学模式比较落后。因为受传统教育的思想影响,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上课时都处在主动地位上,大多数教师教学的方法相对单一,只是单纯的教与学,学生上课时也没有太多精神。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都只顾着在上面进行讲解,学生也只是单纯的在听课,有时候教师可能会对某一学生进行提问,但是这种单方面对知识进行讲解的方法,忽视了学生实际的需要,这对提升学生素质有很大影响。而且,在小学语文课外练习时,很多教师都使用题海策略,使学生在课下有大量的作业需要完成,学生们只是机械的反复进行练习,这种方法使学生没有时间发展其他的兴趣爱好,对学生全面发展十分不利。此外,教师无法对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进行良好的处理,一般都重视知识的传授,但是忽略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种题海策略和一言堂的方法,无法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妨碍学生素质的提升。

2.课堂的气氛不活跃,学生缺乏浓厚的兴趣。因为教师教学方法相对传统,所以无法有效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这就导致很多小学语文课堂十分沉闷,教师和学生间缺乏良好的互动,很多学生都反映课堂的气氛不活跃,这就使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从小学生这一阶段的特点来看,好玩爱动是小学生最大的特点,但是国内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和这一特点是有很大差异的,造成学生对语文没有兴趣,这就无法提升教学质量。

3.小学语文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有待提升。当前国内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教学的水平较差,方法也较落后,一些教师无法把握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没有严格管理,没有根据教学的规律开展教学,一味重应试教育,无法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使学生语文素养较低,这些都跟教师的素质有很大关系。

二、解决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对策

1.创新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新课改需要教师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所以,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要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改形势相结合,以便提升学生素质。比如,可以使用合作方法开展教学,新课改需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整合,对过程与方法进行整合,对知识与技能进行整合,要使学生学会独立研究,建构起完善的知识系统,进而有效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使用合作方法可以使学生更积极的学习知识,教师在讲授某一文章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分给不同的段落,学生对所分小组的段落进行阅读,然后一起讨论并发言,这种方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

2.创设出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兴趣。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需要创设出合适的教学情境,进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还需要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提升学生想象力。第一,创设情境要有针对性,要以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事件为素材,这能激发出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第二,情境需要有趣味性,不能枯燥乏味,要有趣生动,可以组织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活动,活跃课堂的气氛,进而使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在对生字进行教学时,可以使用开火车读和抢答读等方法,学生这时阅读的声音是具有感染力和洪亮的,比如,对《小木偶的故事》这篇课文进行教授时,可以与文字内容相结合,创设出小木偶的旅行情境,教师和学生们一起表演,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小兔子、小木匠、小木偶等。这种朗读角色已经被情景化,可以使学生对文字语言和生活感受相统一,实现情境和语言的结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兴趣,提升了学习的效率。

3.提升教师综合素质,进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发展。小学语文属于启蒙环节,教师的素质高低对学生的启蒙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在新课改环境下,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对知识体系进行完善,与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兴趣相结合,改变教学方法和思想,不断学习各种先进技术和教学理念,为小学生塑造一个开放性课堂,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教师还要提升师德修养,要为小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不只是教学素质,还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继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不断对其进行改进与完善,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改善教学方法,改善课堂环境,进而提升学生兴趣,为小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月琴. 新课改形势下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对策[J]. 课程教育研究, 2012(5):103-103.

[2]郑立新. 浅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社会科学:引文版, 2016(8):00275-00275.

[3]李亚君.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神州, 2012(9):92-92.

[4]沈碧英.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J].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12):00051-00051.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10篇

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

鹿邑县老君台中学

王 魁

新课改背景下

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

1、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2、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对策。(1)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曙光政策,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2)学校多措并举,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3)热爱教育事业,努力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关键词:义务教育 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学科不配套、学历层次偏低、职称结构不合理、工作环境不好、待遇偏低、进取精神不强等。为了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国家和地方政府、学校要采取相应措施,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对策

(一)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相关政策,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1、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的投入。国家和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的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例如,新建教学楼,使中小学的班容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建学生公寓,满足寄宿制学生的住宿要求;建立实验室、校园网,让农村学生也能够享受城市学生的学习条件;建教师公寓,让农村教师也能享受到城市教师的住宿条件,让他们安家落叶。

2、增加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收入。农村教师的收入比城市教师普遍要低。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出台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例如,到农村任教的教师增加两级工资;放宽农村学校的职称结构比例;实行城乡学校经费统一管理、统一使用,让农村学校教师同城里教师一样享受课时津贴等措施,这样能够增加农村教师的收入,缩小城乡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

3、构建城乡学校一体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在本地区构建城乡学校一体化,即以城区的一所优质学校为核心,与同一区域若干所相应的农村学校组成办学实体,实现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等一体化体系,形成城乡学校一体化。构建城乡学校一体化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1)统一领导和管理。统一领导和管理包括教师的统一安排、经费的统一使用、教育教学的统一要求等。

(2)消除“城区教师”与“农村教师”的身份。要做到这点,最重要的是“城乡学校一体化”内的教师待遇要统一。农村学校的教师与城区学校的教师工资、福利、奖金、住房公积金等要统一政策;城乡教师有平等的学习进修、评优、晋级的机会。此外,农村学校教师还可享受交通费、伙食费、上浮工资等农村任教补贴,以此鼓励教师到一体化内的农村学校任教。

(3)实行教师轮岗制度。为保证农村学校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应实行教师在城区和农村任教轮岗。一般以三年为一轮,至于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几轮要视一体化学校内的实际需要和各教师的具体情

况而定。

4、实行临近退休的优秀教师赴农村支教政策。地方政府制定政策,将城市临近退休的优秀教师赴农村支教可以延长其工作年限,鼓励临近退休的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

(二)学校多措并举,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除了靠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一系列政策,引导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外,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1、制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学校要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工作目标,采取不同的措施,来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高。

(1)不同层次教师的提高。对新教师,采取新老结对的方式给与必要的专业指导。如果本校没有合适的指导教师,可以在本区域内选择指导教师,让年青教师尽快胜任本岗位的教学工作。中年教师年富力强,在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要帮助他们认真总结提高,学习教育理论,撰写教育论文,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带头人。老年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是观念滞后,因此,对于老年教师主要是更新他们的教育理念。通过学习教育理论,参加教师业务培训等,让老教师既要发挥他们的业务专长,又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教学业务上再学习、再提高。对于学历不达标的教师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教育,学校在经费上给与支持,使本校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达到100%。

(2)构建良好的教师集体。良好的教师集体有利于学校工作发挥整体效能,有利于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教师群体的成长与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行为调节机制。学校要努力帮助教师树立群体的共同目标:一方面是将学校总体目标内化为教师个体目标;另一方面让教师个体已有的目标融入群体目标体系,这样全体教师就会在学校共同目标的旗帜下通过人际沟通形成一个整体。培养教师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例如热爱教育、热学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等良好行为规范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全体教师共同遵守的准则,影响、支配和调节教师的教育行为。正确的舆论导向,对教师个体和全体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学校管理中,要扶持正确的理论,抵制和纠正错误导向,促使教师群体团结一致,奋发进取。此外,在学校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促使教师和睦相处、互相谅解和合作共事。

2、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农村学校分布较散,有的地处偏远闭塞村落,难免有“天高皇帝远”的松懈,加之文化娱乐生活落后,教师容易自由散漫,教师行为难免失范。学校要通过经常性的师风师德教育,定时组织教师进行政治理论和教育法规的学习;定期进行师德考评,查摆自身存在的师德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有意识树立身边的典型,为大家提供学习的榜样;同时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要注意发现新的问题与苗头,对教职工的考核要实行师德“一票否决”;要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达到转变教师观念,让教师自觉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一心扑在教学上,无怨无悔。

3、解决农村教师的后顾之忧。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很重要的原因是农村学校生活不方便,住房条件较差,子女入学困难等。要想让农村教师扎根农村任教,作为学校必须要解决农村教师的后顾之忧。作为学校管理者要为教师做好服务,关心他们的生活,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和子女入学难等问题,这样才能让他们安心工作。

4、以科研为先导,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想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必须引导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校要制定教科研制度,积极引导并鼓励教师参加教育科研,要求学校每个教师都要参与一个课题的研究,通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相互交流、写反思小结、撰写教育论文和研究报告等,提高农村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

(三)热爱教育事业,努力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1、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把教师这个职业当作事业来做,甘于清贫,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更应该如此,才能够扎根于乡村教育。因此,作为一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就应该把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让这些农村学生享受同城里一样的教育,培养出令你佩服的学生,这是先生之最大的快乐!

2、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作为教师应该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觉行为,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作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要有一种只是恐慌感和危机感,不学习就有落伍和淘汰的危险。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乡村中小学,信息闭塞,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向书本学,向同行学,向专家学;学习

教师职业道德,学习教育家的实践性著作,学习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把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炼成课题进行研究,撰写教育论文和教育札记,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创新型、专家型教师。

参考文献

1、无名氏.《语文教学与环保意识培养》.教育网.2008

2、戴苏伟.《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存在问题》.教育网.2007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11篇

王 华

(河北易县中学)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高中语文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给学生自由的发展空间,尊重学生个体,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12篇

贵州省遵义县鸭溪中学 徐清松

【摘 要】 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引导学生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推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着更高要求。但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进。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分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途径。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13篇

一、存在的问题

1. 新旧两种教学模式不兼容。

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课程改革的中心在课堂”, 而“教学改革倘若不以课堂改革为中心, 就不可能有丰硕的成果”。但目前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新旧两种教学模式不兼容的现象。一种表现为一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五段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在这一模式下, 教师预设教学目标、左右教学流程、独占课堂话语权, 学生完全处于“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教我学”的被动状态。另一种则表现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扬弃, 完全借助于现代新型教学手段。上课伊始, 教师就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 然后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表面看课堂异常热闹, 学生异常投入, 但课后学生对重要概念、关键问题的理解还是一头雾水。

2. 备课质量低下。

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流程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 教师应当将精力主要放在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规划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化解教学难点、促进学生心智发展上, 但现实的状况并非如此。一些教师备课就是抄写教案, 一些学校甚至采用“同案式”教案, 其后果则是“扼杀了教师的个性, 培养了惰性”。有些教师备课只认教参, 他们依据教参确定教学目标, 定位教学重点、难点, 构思教学方法, 设计教学流程, 不敢越雷池一步, 把教参内容绝对化。实际上, 教参仅是起到参考作用, 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备课法宝。

3.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方式, 强调的是评价的总结性功能和选拔功能, 却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方式非常单一, 往往只是以学生考试和测验的成绩为标准。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仅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阻碍了学生情感和个性的发展, 而且成为学生养成诸如抄袭、作弊等不良行为习惯的诱因。同时, 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也成为了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 这直接导致一些教师不愿进行新理念、新方法的尝试, 又回到了逼学生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的老路上。

二、解决对策

1. 牢固树立新课改理念。

要解决高中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历史教师应牢固树立新课改理念, 将教学价值本位由以知识传授为本位转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位, 并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引导下, 实现三者的有机整合。

2. 实现教学“过程与结论”的统一。

“重结论, 轻过程”是历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虽然历史教学的确需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正确的历史结论, 但如果这些结论并不是学生通过对历史现象质疑、判断、分析、综合、概括等一系列认知活动获得的, 学生对这些结论则难以真正理解。为此, 历史教学必须做到“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教师要让学生在收集资料、感知历史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 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实现由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转变。

3.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内化知识、提高能力。

知识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 只有通过实际运用才能实现知识的价值。为此, 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 而且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内化知识、提高能力, 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经验,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学习方法、拓展思路。

4. 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教师在选择、使用教学方法时应具有优化意识, 教学方法应多样化, 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配合, 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互补作用。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1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改 存在问题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70-02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传统应试教育已经给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人才的封闭性和缺乏创新性让很多人意识到应试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标准,不断改革和创新,实现课堂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性教育。因此,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是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下,笔者立足于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颇深。传统的科举考试,就是中国应试教育体制的真实写照。范进中举的故事,不仅刻画了当时人们刻薄世俗的社会风貌,更从另外一个层面描写了中国传统应试教育的问题。因此,为了有效避免教育悲剧的再次发生,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伊始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远比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加重要。但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1.主观方面。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强调学生为主体,强调课堂教学的人本思想已经成为时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迎合考试,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惜一切实施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灌输知识,让学生每天在题海中找不着北,依然是教师教学的重点。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考试水平,无法保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这是基于教师的主观因素造成教学质量低下的因素。

2.客观方面。

从哲学的角度理解,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没有任何事物是孤立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亦是如此。从根本上讲,国家的教育体制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的发展水平。当前,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同样的道理,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也会出现这些问题。从微观的角度理解,中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农村经济水平低下,很多家长外出务工,这种务工会出现很多问题,家长的长期缺席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应有的管理和管教,懒散、缺乏规划性,甚至出现厌学现象。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嚴重影响了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以上,笔者简要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在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但总结下来,主要是有主观和客观两大方面的因素。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势在必行。

1.转变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和思想的影响之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摒弃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有利于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基本特点、学生的兴趣爱好,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给学生讲解一些课本的基础知识之外,还要学会融会贯通,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一些德育教育,在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创新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小学生天生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理念,通过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实现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提高。为了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和接受水平,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对于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于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多媒体技术的引入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度,避免喧宾夺主的教学现象出现,避免一些华而不实的教学课件出现。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影响,并通过积极的改革和创新,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既好又快发展。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认真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标准,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策略。

参考文献:

[1]韩爱莲;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J];学周刊;2011(21)

[2]李俊敏;浅探小学语文在新课改下的教学改革[J];学周刊;2012(03)

上一篇:创新建设民营医院文化下一篇:做理想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