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什么意思简介

2024-09-07

秋分是什么意思简介(精选14篇)

秋分是什么意思简介 第1篇

秋分是什么意思简介

秋分(autumnal equinox),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

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而“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

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分,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

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秋分后还会热吗

不热了。南方的气候在秋分这一节气也入秋了,所以秋分以后就不热了。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

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而广东、海南要到10月末至11月才会逐渐变凉。

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

在秋分节气来临之前,大家也会感受到天气已经慢慢转凉了,而且昼夜温差非常大。随着秋分节气的来临,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也越来越少,地面散失的热量也越来越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加上冷空气也会越来越频繁造访,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需及时增减衣物。

秋分是什么意思简介 第2篇

专家提醒,秋分过后,养生保健个性要注意防止寒凉之气伤身,市民最好要记得及时添衣保暖,个性是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刻已经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但秋季进补也不可乱补,与白露的养生进补相同的是,这个时候的养生保健应注意五方面的资料。

首先,无病就不需要进补。如果无病随意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伤身体。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能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还会引起发胖。此外,血液中胆固醇增多,还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其次,不要慕名进补,养生专家称,一些市民盲目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就越能补益身体。其实,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可能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甚至引起鼻孔流血等。

此外,如果要进补,就应分清虚实。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的病人不宜用补药。而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只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将适得其反。

专家强调,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会有害,推荐进补还需适量。“重药物、轻食物”并不科学,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秋季到了,有关养生进补的事宜也该根据季节改变,尤其是注重身体健康的人群,更应根据季节改变及时作出调适。

饮食:多吃“辛酸”果蔬

“宇宙的边疆”是什么意思 第3篇

师生正顺着作者卡尔·萨根的行文思路,饶有兴趣地学习着 “宇宙→星系→恒星→行星”的有关知识。突然,一向好动脑筋的提问大王李杰站了起来,大声地说: “老师,我就搞不懂了,课文题目既然是‘宇宙的边疆’,那么,课文内容为什么不是介绍这宇宙的 ‘边疆’,而是要介绍这‘宇宙’里面的东西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

素有李杰跟屁虫之称的李卓马上呼应:“对呀,文不对题!课文为什么要取个这样的题目呢?”

我说:“老规矩,有惊喜大家分享,有问题大家解决。分组讨论,看哪个组最先破解。”

教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各个学习小组都想第一个解决李杰的提问。

很快,第四组范嘉倩站了起来,说:“我们组有了初步结论。请大家看课文顺数第四自然段,这一段开头就说:‘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滨。我们现有的知识大部分是从地球上获得的。’我们经过讨论,认为这两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宇宙的边疆’指的就是我们的地球。”

第一组刘亘站了起来,说: “你们组的看法很有道理,我们组还可以提供补充证据。请大家看课文结尾的那个自然段。在这个自然段里,作者说我们的地球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星球,从整个宇宙来看,到目前为止,只有我们的地球这个行星上的人类开始对宇宙进行探索。作者接着说:‘必定有许多这样的星球散布在整个宇宙空间里,但是,我们对它们的探索从这里开始。’可见,这也说明了范嘉倩她们的结论是有道理的。”

“还不完整。”第五组的夏伟员站了起来,“我们组认为,课文题目‘宇宙的边疆’是个比喻,它其实有双层含义。一是把我们所处的地球比作宇宙的边疆,这一点刚才第四组和第一组已讲了理由。也就是说,宇宙是浩瀚无垠的,但研究必须要有一个起点,或者说要有一个立足点、出发点,那么,地球就是人类探索、研究宇宙的起点,人类从地球出发,不断向浩瀚的宇宙进发,不断探索,不断获取对宇宙的越来越多的、越来越清晰的认识。第二呢,它也是说,宇宙实在太浩瀚了,太神秘了,目前我们对它的认识实在还太有限,就如同还只是站在浩瀚的大海的边上一样,我们对宇宙的认识还只在‘宇宙的边疆’而已。”

“有道理,我们组也是这个看法。”第二组高凯站起来说,“正因为如此,我们组认为,作者的构思其实很巧妙,他的说解,就是从地球开始,最后又回到地球,首尾呼应,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我似乎被你们说服了。”李杰笑了起来。

“什么‘似乎’,本来就是这样!”与李杰同组的第三组成员彭叶红站了起来,“你就爱抬杠,刚才我们组讨论时就已给你说清楚了,我们还要你看课文前面的那两段引文呢。现在大家看看文前那两段引文吧。布莱斯·帕斯卡和T·H·赫胥黎的话中都把宇宙比作‘汪洋’,那么我们的地球当然就是这汪洋的边疆了,我们人类就是从这里出发去探索宇宙的奥秘的,而我们目前对宇宙的认识还真的只是就像站在汪洋大海的边上一样。本文的目的,或者说这个电视科普片的目的,就是要在普及有关宇宙知识的同时,激发人们探索宇宙的热情。”

“对呀,作者的目的就是这个呀!所以,你太武断了,彭叶红!其实,除了你们所说的那些道理以外,我觉得这个题目还告诉我们, 宇宙有没有边疆,宇宙的边疆到底在哪里,尚需大家去探索———作者其实也想告诉我们,探索永无止境!”李杰说完,大家都点了点头。

可控是什么意思? 第4篇

3个月的时间里,非洲主要疫区埃博拉病毒的扩散没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死亡人数仍在增加,感染的范围也在扩大,这与当地医疗条件、经济条件和民间风俗有很大关系。3个月时间,病毒通过跨洲飞行的旅客,从非洲到达北美和欧洲,但目前这两个地区的死亡和感染人数都极少,还不足以引发大规模的传染。埃博拉也给亚洲带来威胁,中国近些年与非洲大陆之间贸易和人员往来频繁,疫情进入中国的风险一直存在。

但到目前为止,埃博拉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失控”的迹象。中国抗击非典的经验可以说明,如果政府能够足够重视,如果防控的措施能够得到有力的执行,传染病的控制是可以实现的。“可控”所指的并不是在短时间内不出现病人或者不发生死亡,而是说,把感染者人数和死亡人数控制到最低程度,然后等待病毒失去宿主后的自动撤离。

埃博拉的威胁必定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准备好适应越来越严格的防控措施吧。

美国唯一死亡病人邓肯

出现症状后,他曾前往居住地得克萨斯州当地的医院就医,尽管已主动提到自己来自埃博拉重灾区利比里亚,但医生仍只是开了点抗生素就打发他回家了。邓肯两天后再次就诊时才被隔离,10月8日死亡。

美国加强边境检查,重疫区旅客从指定机场入境

从10月22日开始,凡是从西非三个重疫区国家到美国的旅客,只能从5个已加强检疫的国际机场入境,分别是纽约、新泽西、亚特兰大、华盛顿及芝加哥。

从10月27日开始,来自上述3个国家的旅客在入境时将必须每天向卫生官员报告体温,连续21天。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是21天。

美疾控中心还表示,这些旅客必须提供这21天中的电子邮件信箱、电话和地址,这些信息将与地方卫生单位共享。

实际死亡人数可能达1.5万人

截至10月19日,已有至少4877人因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至少9936个病例记录在案,但实际死亡病例或许要多达3倍。死亡病例总数可能将近15000人。

纽约出现新病人

纽约市10月23日出现首例埃博拉感染者,系33岁的医生克雷格·斯宾塞。斯宾塞目前在纽约市的贝尔维尤医疗中心接受隔离治疗。另外,至少3名近日接触过斯宾塞的潜在患者也被隔离。

日本记者被排除感染埃博拉

日本厚生劳动省10月28日称,从埃博拉疫区回日后发热的加拿大籍男记者的血液中未检测出埃博拉病毒,结果为阴性。该男子现年45岁,职业为记者,是加拿大籍日本人。自8月起在埃博拉流行的利比里亚进行了约2个月的采访活动,之后途经比利时等国进入日本。抵达时的体温为37.8摄氏度。

中国已排除埃博拉出血热留观对象43例粤检验检疫启用专用通道

自8月23日至10月21日,从疫区到广州入境的人员共8672人,其中5437人已解除健康监护。广东省目前已排除埃博拉出血热留观对象43例,经检测全部为阴性。

上海加强重点疫情防控

上海检验检疫局加强节假日口岸重点疫情防控,截至10月7日,上海口岸共完成来自埃博拉疫情发生国家人员入境检疫2346人次,其中发现有症状人员12例,转院留观病例2例,均排除埃博拉出血热,其中一例病例被确诊为恶性疟疾。

宁波外籍男子发烧被排除

浙江省宁波市卫生局20日上午称,16日因发烧在宁波一家医院留观的尼日利亚籍男子,已于20日当天解除留观。

世卫组织宣布埃博拉疫苗有望明年1月面世

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基亚尼称,目前有两种埃博拉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预计年底会有初步结果,如果确定人体使用安全,最快可在明年1月份提供西非疫区使用。

美国首位感染埃博拉亚裔女护士康复出院

26岁的范妮娜是越南裔美国人,与美国本土首例埃博拉病患邓肯有过接触而被传染。

13日,范妮娜得到埃博拉康复者布兰特利(Kent Brantly)医生捐献的血清。

第二名感染埃博拉的达拉斯女护士文森(Amber Joy Vinson)15日被转移到设有生物防护控制的亚特兰大艾默里大学医院,目前状况良好。

西班牙 治愈欧洲首例本土感染埃博拉病例

西班牙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医院21日宣布,他们收治的欧洲首例本土感染埃博拉病例、西班牙女护士特雷莎·罗梅罗已痊愈。

现年44岁的罗梅罗在医院护理一名从塞拉利昂转运来的埃博拉病毒感染者时意外染病。本月6日,她被确认感染埃博拉病毒,入院后病情一度恶化。

西班牙

秋分节气是什么意思 第5篇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汉董仲舒《秋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中秋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秋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而“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每年公历的9月23日或24日,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秋分。

秋分,“分”即为“半”。秋分时,全球昼夜等长。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秋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还有说:“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意思是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据考证,我国很早就以“秋分”作为耕种的标志了。汉末崔寔在《四民月令》中写到:“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中薄田,秋分中中田,后十日中美田。”秋分,正是收获的大好时节。农民朋友们要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免遭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还要适时早播冬作物,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

秋分的习俗

秋祭月

在上古时期,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

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天,不过由于每年这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固定在农历八月十五日。

竖蛋

选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鸡蛋,轻手轻脚在桌上把它竖起来。

首先要挑选一头大一头小的鸡蛋,立蛋时将大头朝下,这样重心会比较低,就像不倒翁一样,容易保持平衡。

找到合适的支持面,在桌面上涂上印泥,再把鸡蛋立在涂有印泥的桌面,您可以发现,能立住的鸡蛋,底部会有一个肉眼很难看清的平面,一旦重力作用线能经过这个平面,鸡蛋就能站立起来。

由于生鸡蛋里的蛋黄位置也会影响鸡蛋的站立情况,所以立鸡蛋的手要尽量保持不动,让蛋黄可以慢慢沉淀到鸡蛋下部,这样重心就能足够低,使鸡蛋保持平衡。

吃秋菜

秋分时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送秋牛

在秋分这天挨家送秋牛图。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

粘雀子嘴

秋分这天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煮十几个没有馅的汤圆,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希望用汤圆将麻雀的嘴粘住当然只是美好的愿望,不过这其中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汤圆的黏性比较大,不易消化,不宜多食。

放风筝

秋分是放风筝的好时候。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

秋分天气特点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已经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

秋分是什么意思相关资料 第6篇

“立秋”是秋季的开dao始,到“霜降自”为秋季终止,“秋分”bai正好是从du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zhi故称秋dao分。按照中国传统的农历二十四节气,秋分意味着真正进入秋季。因北半球天气转凉,大雁、燕子、杜鹃等开始成群结队地从逐渐寒冷的北方飞往南方。

古语称“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节气,“阴阳相半也,”是指秋分时节天地之气阴盛阳衰,正到势均力敌的程度。与繁茂的夏季比起来,这时花木凋零、草枯叶落,人的情绪也容易产生凄凉、抑郁之感。、

其实,从正面看,秋分时节云量减少,景物鲜明,也即诗人赞美的“秋水共长天一色”。抬头碧空万里,出外凉风习习,人称“秋高气爽”,而且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正是游赏、品尝美食的好机会。所以,人的内心如果没有“悲哉秋之为气”念头的话,秋分其实是美好宜人的时节。

秋分祭月是什么意思 第7篇

秋分祭月是什么意思

秋分吃秋菜的原因

秋分节气如何养生

秋分祭月是什么意思

古人祭祀月亮,以保国泰民安,同时表达人们祈求月神降福人间的一种美好心愿

据了解古人认为,阴气太重会影响国家祥和与百姓的身体健康,所以朝廷要祭祀月亮,以保国泰民安,此即所谓“遂行夕拜之祭以祀月”。并且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而来。

<<<返回目录

秋分吃秋菜的原因

秋菜,意思是秋天收获的萝卜、大白菜等菜蔬。而现在,正值胡萝卜、大白菜、大葱、土豆、白萝卜等秋菜上市之际。

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因此人们喜欢在秋分吃秋葵。

<<<返回目录

秋分节气如何养生

一、饮食:清润温润为主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分后,气温骤降,气候干燥,不少人难以避免地出现鼻干、咽干、咽痒、皮肤干燥、呼吸道疾病以及秋季腹泻等问题。在饮食上特别要注意预防秋燥。

秋分时节最重要的当数充足补水。这个补水应该是全方位的,既有正常的喝水,也有皮肤的保湿,总之从头到脚,尽量让身体感觉润泽舒服。

需要提醒的是,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凉燥,而白露的“燥”是“温燥”,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种花色多样,其中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芝麻、蜂蜜等,都是此时调养佐餐的圣品。

秋分时节的鲜梨、萝卜都具有行气的功效,可以抵达人体各处润燥。梨尽量熟食,可滋五脏之阴。秋燥易伤大肠,所以经常有便秘、痔疮等出现,此时应多食芭蕉、香蕉、芝麻、核桃与何首乌等。

此外还要谨记“秋瓜坏肚”。在夏季,西瓜是消暑佳品,但是立秋之后,不论是西瓜还是香瓜、菜瓜都不能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中医养生学家还提倡在秋季6节气期间每天早晨吃粥,如明代李挺认为“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

《千金方》说,秋分时节勿食豆芽,此时豆芽会伤人神胆,引发哮喘。秋分时节也不能多食新姜以及生蒜。蛋黄月饼、豆芽、新姜、生蒜、肺、野鸡、猪肚、芹菜、螃蟹都少吃或不吃为佳。

二、起居:早睡早起

秋分以后,气候渐凉,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所以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此时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

添衣也不要过多过快,以使人体有抗御寒冷的能力,所谓“春捂秋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儿童和老年人体质较弱,不同于青壮年人,对冷的敏感性较高,在秋季尤其要注意衣服的增减,早、晚应多穿些衣服,避免受凉感冒。特别要注意让脚保暖,别让脚部仍处于夏天中——光脚穿凉鞋,这样很容易着凉,引起肠胃不适,甚至由此招来感冒。除了白天让脚暖和外,晚上回来用热水泡一会儿脚也很不错。

秋季尤其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哪怕比以往早10分钟,也是进步。尤其是女性朋友,更要注意早睡早起。夜愈深,寒气愈重,寒气很容易入侵体内,给以后腰腿疼痛埋下隐患,还会导致咳嗽等疾病。

中医认为:侧身屈膝而卧,可使精气不散。长寿老人一般睡眠时都呈侧卧。而以右侧弓形卧位最多。正符合古人所言的:“卧如弓。”正确的睡眠姿势为一手曲肘放在枕前,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右侧卧,微曲双腿,全身放松。这样脊柱自然形成弓形,四肢容易自由变动,且全身肌肉可得到充分放松,胸部受压最小,不容易出鼾声。

需要指出的是,秋季睡眠姿势的选择也须因人而异。如有些疾病患者却不宜采用右侧卧的方式。如心衰患者,则宜采用半卧位。脑血栓患者,侧卧会加大血流障碍,易导致血栓再发,而宜仰卧。胃溃疡患者,右侧卧,会大大增加胃部流向食管的酸性液体的回流量,引起胃部灼痛,而宜左侧卧。高血压患者,宜加枕平卧,枕头一般高15厘米左右。肺气肿患者宜仰卧,头部略高,双手向上微伸,以保持呼吸通畅。

肺主气,与呼吸的关系最为密切。秋天进行深呼吸有助于调养肺气。你可以每天在睡前或晨起,平躺在床上,行腹式呼吸法,深呼吸,鼓起小肚子,停顿几秒钟后,再把气从鼻孔里面呼出去,小肚子收缩,反复做20~30次。

三、运动:以轻松平缓项目为主

秋高气爽,也是锻炼的好季节。但由于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运动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由于秋季早晚温差大,气候干燥,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还必须注意“三防”。

一防受凉感冒。秋日清晨气温低,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增减衣服。在锻炼时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应等身体发热后,方可脱下外衣。尤其是老年人外出运动更要注意早晚温差,以免受凉。

二防运动损伤。由于人的肌肉韧带在气温下降的环境中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明显降低,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的调控能力下降,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因此,在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三防运动过度。秋天是锻炼的大好时机,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因此运动也要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秋天气候干燥,预防秋燥,对于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若出汗较多,还可适量补充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

四、情志:多走走赶走抑郁惆怅

进入秋天之后,从“天人相应”来看,肺属金,与秋气相应,肺主气司呼吸,在志为忧。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深秋景况,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因此,秋季注重调摄精神为养生之要务。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秋分时的养生内容,还有一大部分是关于情绪的,应让情志平和。秋分养生,宜动不宜静,动起来才能帮助气血收养,且此时空气质量佳,多出去走走既可锻炼了身体,也能让人神清气爽。当然,除了快步走、跑步之外,多登高远眺也是个好办法,登高远眺很容易赶走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

对于极少运动的办公室人群和老年人,刚开始运动时可多做做伸展运动,伸展具有“运化作用”,能收敛心神,从呼吸到循环系统、肠胃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全身气血循环活络了,人自然感觉周身通泰。

对中老年人来说,应养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淡泊宁静的性格,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可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方可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

五、防病:秋分灸

秋分过后,天气逐渐转凉,此时艾灸可以扶助阳气,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虚寒性胃肠病、虚寒性腰腿痛、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冻疮等患者艾灸更为有效。如果居家秋分灸,一般在秋分节气当天以及前7天、后7天,共15天,每天操作,不要有间隔,这样疗效比较好。

热象明显者慎做秋分灸。“温热疗法”对于热象明显者来说可谓“热上加热”。咳嗽时痰黄、尿少、大便干涩,多数属于热症;发烧、猛烈咳嗽甚至咳出血来,也属于明显热象,皆不宜做秋分灸。糖尿病者易留疤,应慎施灸。孕妇的腹部腧穴禁止施灸。老人的皮肤感觉迟钝易烫伤,应由家人帮忙施灸。家人施灸时可将食指与中指置于穴位两侧,代老人感受热度。

最后提醒,虽然秋季是养生进补时节,但也需要有针对性,不可盲目乱补。不可逢补必肉,多补少出,打破身体平衡补出一身富贵病;也不可只补贵的不补对的,养生进补不是讲究进补的食品越高档越名贵,而是讲究是否对症下药,进补之前必须要了解自己的身体是偏寒还是偏热,然后再针对自己的身体制定养生进补食疗方。

是什么意思? 第8篇

这个说法最初来源于橄榄球运动。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橄榄球比赛的基本规则:每个队力争将橄榄球传到对方的底线之外,并尽力保持球不被对方夺去。其中的一条规则规定,一个队必须在四次传球后,至少将球传出10码(约9米)远,如果这个队不能把球传出这么远,球就要交给另一个队了。

橄榄球比赛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是一个队在三次传球后,球仍未能传出10码远。这时,这个队必须做出选择,要么将球踢出界外,承认暂时失利,要么孤注一掷,最后搏一次。这时,看台上的观众有人会喊:“Kick the ball!”(把球踢出去!),也有人会鼓励球队铤而走险,搏一次:“Go for it!”(拼一次!拼一次!)。

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在不同场合用这句话来鼓励别人勇敢地行动。例如,某个学生想和班里最漂亮的女生约会,但心里没底,不知道是否会被拒绝,他的室友就会对他说:“Go for it and ask her.”

秋分祭月是什么意思介绍 第9篇

据了解古人认为,阴气太重会影响国家祥和与百姓的身体健康,所以朝廷要祭祀月亮,以保国泰民安,此即所谓“遂行夕拜之祭以祀月”。并且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而来。

秋分有什么含义:秋季的中间点,昼夜平分

秋分从字面上来说,就是把秋天给分开来,这天是秋季的中间点。所以这天全球昼夜等长,睡眠状态能达到最佳。同样,秋分也会给我们带来凉爽的气候。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比较特殊的。主要有2个特点: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二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当天日夜时间均等,而后夜愈长日愈短。全国大部分地方气温下降快速而明显。凉风习习、碧空澄澈、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是秋分的标志性景色。

关于秋分节气的农谚

秋分有雨来年丰

秋分有雨来年丰的意思是说秋分节气的时候若下雨,第二年会有一个好收成。民间这样的俗语有很多,都是经过历年大家的观察得出的结论,因上口好记而流传至今。

相反如果秋分节气这天没有下雨,那么第二年的收成就不怎么好。这是古人长期经验的总结,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是准确率还是比较高的,农村的老人都是比较相信的。

秋分日晴,万物不生

从俗语字面的意思是说在秋分前后如果是大晴天,或者是秋分没有降雨,那么接下来就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会降雨,也就是说会是在冬季出现旱情。

这个时候天气开始转凉,降雨量也不太大,秋分的时候如果是晴天的话,那么很久的时间都会是干旱,所以后边万物可能不生。

这一句农村俗语就是针对农作物收获的,说的也是过去人们没有天气预报,根据一些经历总结而得出的一些生活经验,也蕴含着一些生物地理的知识。

秋分不宜晴,微雨好年景

例如“秋分不宜晴,微雨好年景”,意思是说在秋分节气是宜雨不宜晴的,如果秋分节气这天下雨了,那预示着这一年的年景很好。

另外还有“秋分半晴又半阴,来年米价不相因(米不贵)”,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在秋分节气如果是阴雨天,那么来年的粮食就会大丰收,自然米价也就不贵了。

其实古人期盼在秋分节气的时候下雨,并不是说来年就一定会是风调雨顺了,这不过是把秋分节气下雨当作是一个好兆头,表达了农民对于丰收的渴望。

秋分出雾,三九前有雪

这句俗语就是说如果在秋分之时就下起了雾,那么大家就要提前注意了,天气会急剧变凉,冷天会到来早很多,而且三九之前就有可能会下雪。

所以在秋分之时,有起雾的地方,就需要提前留意了,说明会高当年的冬天会来的早,在三九之前就开始进入严冬,提醒人们注意御寒,而且要预防感冒。

秋分雨多雷电闪,今冬雪雨不会多

这同样是一句很简单的民谚,不过主要是在山西地区流传。其意思是说在秋分的时候降雨又有雷电,那么在冬季的时候一般雨雪天气不会太多。

秋分响雷,遍地生贼

有些地区的人应该都听到这么一句农谚“八月响雷,遍地生贼”说的是农历八月如是巨雷大雨,不是好兆头。而“秋分响雷,遍地生贼”的道理估计也是寓意不好的意思。

秋分西北风,腊月冬不净

“秋分西北风,腊月冬不净”说的就是秋分日的天气状况对以后的天气的影响很重大。这里的“腊月冬不净”指的是腊月会出现多雪的天气,冬腊月下雪多是好兆头,在西南地区,人们皆开年小麦收成好。

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

这是在南方地区流传很广的一句谚语,在过去南方种植水稻都是双季的,即早稻和晚稻。在秋分的时候正是南方的双季晚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时刻,而早来的低温阴雨很容易形成“秋分寒”天气,这也是晚稻开花结实的主要威胁。如果在秋分的时候还没有抽穗扬花,那注定当年的水稻产量也不高,很难有收成。

节气里的秋分是什么意思 第10篇

秋分、在每年公历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分”示昼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样,此日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此后,阳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北半球渐趋昼短夜长,气温降低,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

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意思是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秋分,“分”即为“半”。秋分时,全球昼夜等长。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比较特殊的。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二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已经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秋分也是古代“丰收节”

秋分之后,玉米、红薯、大豆、水稻等主要作物,正式进入收获的节奏。

古代没有丰收节,但也有类似的节日或民俗活动,即秋社。秋社最初为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一般在秋分前后,因此也有不少地方固定在秋分这一天举行秋社,祭祀土地神,以报大地养育之恩。

在一些地方,秋社的隆重程度比同样祭祀土地神的春社更高,因为秋社还有丰收之义,人们会以刚刚收获的农作物作为祭品,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南朝时写成的《荆楚时岁记》记载“秋分以牲祠社,盛于仲春之月”。

在唐宋以后,秋社的祭祀意义已经逐渐淡化,变成了一种民俗活动和公共活动,人们在这一天停止工作,饮酒唱歌庆祝节日。唐代张籍《吴楚歌》说,“今朝社日停针线”,明代《遵生八笺》中载“社日令男女辍业一日”,这里的社日,都包含春社和秋社。

在古代,一些农村还有还有秋分“走社”的习俗。古代是熟人社会,人口流动性非常低,邻里互助是农村社会的基本形态之一,播种、收获等农忙时期,一家人往往难以完场工作,邻里互助是常态。因此,在秋天收获之后,乡邻之间会互相走动、答谢对方的帮助。

秋分也是种麦季

秋分时节,玉米、大豆、红薯、晚稻等农作物,进入了收获季。同时,冬小麦也开始准备下种。“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就是华北一带的民谚。

我国古代,大部分地方都是冬小麦为主,尤其是长城以南,多种冬小麦。因不同区域、气候的差异,所以农历八月至九月,都是种冬小麦的时期。其中,中原地区多在农历八月,江南则多为农历九月。

除了地域差异外,气候的变化也会影响冬小麦种植的时间。比如西汉至隋朝的小冰河期,种植时间就比西汉以前更早。东汉时期的《四民月令》记载“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在江南,因气候温暖,种植冬小麦的时间则会延后到霜降前后,也就是农历九月底。到唐五代时期,温暖期到来,冬小麦的种植时间随之延后,且产量有所提升,资料显示,唐五代时期,小麦的单位产量比以前提高一成左右,收获期则提前一个月左右。

二十四节气秋分是什么意思 第11篇

“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日夜时间均等,并由日长夜短逐步日短夜长。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

二是,气候由热转凉。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如左河水诗曰:“暑退秋 澄转爽凉,日光夜色两均长。”即为“转秋凉”。

秋分[1]在每年公历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秋分的含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示昼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样,此日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此后,阳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北半球渐趋昼短夜长,气温降低,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意思是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秋分,“分”即为“半”。秋分时,全球昼夜等长。

秋分之后开始不热了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

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秋分的由来

古人为了指导生活和农业生产而设立的。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最初的含义是我们先人为了指导生活和农业生产,根据多年的研究和计算,确定的二十四个日期,根据季节和表征逐渐设立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二十四节气,秋分的由来也是如此。

秋分的风俗

竖蛋、吃秋菜、送秋牛、秋祭月等。

“法治”是什么意思? 第12篇

法治起源于西方,法治思想源远流长。较早的法治思想代表非亚里士多德莫属。亚里士多德明确地指出:法治优于人治。他认为法治有两层含义:一是法律必须得到人们的普遍遵守;二是法律必须是良法而不是恶法。进入近代社会以来,西方法律界人士普遍认为,法治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原则:一是法律至上原则,也就是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二是法不溯及既往原则,也就是说法律公布之前的违法行为,法律公布之后不再予以追究;三是维护人权原则,也就是说法庭是维护人权的最后防线,不受行政权的迫害。

西方法治思想的核心,首先是人们必须信仰法律,也就是说人们只有信仰法律,才能很好地遵守法律和执行法律,否则法律就形同虚设;其次是以法限制权力,也就是说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防止权力的滥用。总之,西方人认为,法治不是依法而治,因为法可能是王法,依法而治可能变成依照君主的意志而治理,其实质还是人治;法治也不是立法者之治,因为大多数人可能依靠他们的人数优势来迫害少数人;法治是法律至上,法律是最高的主宰,法律是自然之法,即使最高立法权也必须受到制约。

除夕是什么意思简介 第13篇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年”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与新年首尾相连,谓之“岁穷月尽、挨年近晚”,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因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茶五酒奉祀。

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受中华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7年,除夕依《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正式成为中国法定节假日。2014年,除夕依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进行调整,不再作为中国法定节假日。

节日渊源

岁除,是岁末除旧布新的日子。除夕,即岁除之夜,它与岁首(新年)首尾相连。旧岁至此夕而除,第二天就换新岁了,故俗以为除夕。除夕作为年尾的节日,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风俗,岁除之日是传统的祭祖节。古籍中有讲到:“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就是说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我们人类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

现存文献中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另据《吕氏春秋·季冬记》中说,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每年将尽的时候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据说这也是当时“除夕”节令的习俗之一。

除夕通常会被称为大年三十,但是其实由于阴历历法的原因,除夕的日期可能是十二月三十,也可能是十二月廿九,但不论如何,它都是阴历年的末尾。

中国人要过春节原因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着崭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人们将告别寒冷单调的冬季,迎接生机盎然的春天。春节原名“元旦”, 除上述称谓外,春节还称“开年”、“开岁”、“芳岁”、“华岁”等,在诸多称谓中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春节”这一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有不同的特指。汉朝时,人们把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立春称“春节”。南北朝时,人们把整个春季叫“春节”。

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但一般人称公历元月一日为“阳历年”,仍把农历正月一日初一称“元旦”。

惊蛰是什么意思?惊蛰简介 第14篇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二月初一前后(公历3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气别称

该节气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

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同时,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被置换。同样的,“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

汉初以前 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

汉景帝代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进入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日本与中国一样,在历代的具注历中使用“惊蛰”。此后,日本也采用了大衍历与宣明历。“启蛰”的名称在日本的使用始于贞享改历的时候。

日期计算

计算公式:[Y*D+C]-L

公式解读:年数的后2位乘0.2422加5.63取整数减闰年数。21世纪惊蛰的C值=5.63。

举例说明:2088年惊蛰日期=[88×0.2422+5.63]-[88/4]=26-22=4,3月4日是惊蛰。

惊蛰的参考时间

惊蛰时间:正月二十四日(公历3月5日) 18:14:51

惊蛰时间:二月初六日(公历3月6日) 00:02:15

惊蛰时间:正月十六日(公历3月6日)05:55:39

惊蛰时间:正月二十七日(公历3月5日)11:43:30

惊蛰时间:二月初八日(公历3月5日) 17:32:40

惊蛰时间:正月十八日(公历3月5日) 23:28:06

惊蛰时间:正月三十日(公历3月6日) 05:09:39

惊蛰时间:二月十二日(公历3月5日) 10:56:44

惊蛰时间:正月二十二日(公历3月5日) 16:53:32

2022年惊蛰时间:二月初三日(公历3月5日) 22:43:34

2023年惊蛰时间:二月十五日(公历3月6日) 04:36:02

2024年惊蛰时间:正月二十五日(公历3月5日) 10:22:31

2025年惊蛰时间:二月初六日(公历3月5日) 16:07:02

2026年惊蛰时间:正月十七日(公历3月5日) 21:58:43

2027年惊蛰时间:正月二十九日(公历3月6日) 03:39:14

2028年惊蛰时间:二月初十日(公历3月5日) 09:24:27

2029年惊蛰时间:正月二十一日(公历3月5日) 15:17:15

2030年惊蛰时间:二月初二日(公历3月5日) 21:02:55

气候特点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

惊蛰雷鸣

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冷惊蛰,暖春分”等。惊蛰节的风也有用来作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秋分是什么意思简介】相关文章: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吗10-07

龋齿是什么龋齿 是什么意思08-26

昏暗是什么意思05-20

520是什么意思05-27

丁克是什么意思06-06

惆怅是什么意思06-29

激发是什么意思07-03

泛滥是什么意思07-08

尘埃是什么意思07-09

小暑是什么意思?09-05

上一篇:高考甘肃省优秀作文:相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下一篇:热爱学生欣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