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2024-06-23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精选9篇)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第1篇

3、体验美感,进行美的享受,能否背诵文中较多的曲词?

4、能否从文中找出几副对联?或者根据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自拟几副对联?

5、用心读王实甫的原著《西厢记》,能否写一篇有见地的读后感?

(设想:作业本着“因人制宜”原则,可以独立完成,亦可以小组完成,给予充分时间,体现开放性,独立性,合作性,注重过程,讲究体验,力求质量。)

附板书设计:

长亭送别(元)王实甫(《西厢记》节选)

主要情节: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

感情变化:痛——————恨——————怕——————念

(愁苦,怨恨)(依恋,无奈)(担心,害怕)(眷恋,失意)

崔莺莺:轻功名重爱情叛逆倔强

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景: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霜林染醉

交融(烘托气氛诗情画意化用诗词加深意境促人想象)

情:痛(愁苦,怨恨)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第2篇

一.送别途中(长亭路上)赶赴长亭。——表现崔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端正好] 其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是怎样情景交融的?

(因景生情?缘情入景?)

1. 斜晖霜林图:碧天白云、黄花堆积、秋风阵阵、北雁南飞、秋林如醉。

2.作用:借凄凉的暮秋景象写莺莺的离愁别恨。(这首曲子化用了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3.情景交融:

(1)曲子的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

(2)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满山的红叶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

(3)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令人情不自禁地想起柳永的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亦有人说这段曲词句句是景,只一“泪”字是情。但一个“泪”字,就使全篇景物都闪耀出别离的泪光,它们都成了传情之物——这是多么精湛的语言技巧!

作者如椽之笔,由头顶之天至脚下之地,从耳边之风到眼中之归雁、经霜的红叶,大块设色,融情于景,只捕捉几样形象,稍加点染,就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令人情不自禁地想起柳永的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4.《西厢记》以词采典雅见长[端正好]一曲正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一、意象的组合, 典雅华美 ——空间广阔,色彩斑斓;二、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 ——三、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染”

5.是先有这样的情,才有那样的景,还是先有这样的景,才有那样的情,此时达到了难分难辨的境地。“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在离人眼里,霜林之所以醉,是由惜别的`血泪染红的。使人很难说清何者是景,何者是情,情与景融为一体,合二为一了。

[滚绣球]一曲是怎样情景交融的?

《送别》一折,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把它作为描写艺术的典范篇章,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的情、景描写真正达到“交融”的高度。[滚绣球]一曲正是情景交融的典例。

(1)离情难舍,寸阴可贵,恨柳丝难系马,望疏林“挂住”残阳不落,分明是写情,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柳丝飘垂、斜阳挂树、暮色苍然的景色。这是情中见景。

(2)马儿慢慢行,车儿快快随是景,而实际抒发的却是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并且一笔双至,莺莺的依恋,张生的难舍,同样传神。

莺莺眼中的枫林红叶是离人的泪,垂柳长条是拴征马的缰绳,碧云、黄花、西风、归雁、车儿、马儿,凡途中景物,无一不是传情寄恨的标记。这是特定的途中之境与莺莺之情的合一,不可挪移他处。

[叨叨令]一曲,用丰富的情态描写,补述莺莺动身前已经产生和未来将要产生的愁绪。

[叨叨令]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手法)几个叠词?(五个)这种手法和这些叠词的运用有何艺术效果?

这段曲词是莺莺在自己丈夫和最知心的丫环红娘面前尽情倾诉离别的痛苦心情,因此在描写上与前面[端正好]和[滚绣球]委婉含蓄的内心独白不一样,整段曲词无遮无拦,直抒胸臆,将“车、马,被、枕,衫、袖,书、信”这些常用词带上“儿”字,加上一些叠音形容词,如熬熬煎煎、昏昏沉沉之类,用排比句巧妙组合衔接,并间以反复的感叹,造成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莺莺那种如泣如诉、呜呜咽咽的声气口吻,宛然在侧。

二.送别宴上(长亭饯别)。主要刻画崔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崔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脱布衫]——黄叶衰草图:飒飒秋风、纷飞黄叶,袅袅烟气、凋零野草。

长亭离筵,环境一变,情随境转。酒席间最使她关情的当然是张生。离筵上的张生,不同于西厢之境,内心难受,但又要矜持,作者用细腻传神之笔,从莺莺的眼睛里写出张生的委曲难言之情:“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这种细腻隐微的情绪,正是离筵特定之境与张生之情的合一,也是不可挪移他处的。

[朝天子]一曲中所写之情及抒情的特点?

离别之愁和对功名利禄的恨。直接抒情、借景(物)抒情和妙用修辞——比喻、夸张、对偶。杯盘酒菜,都供传情,“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

三.临别叮嘱。主要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

曲终人散,只剩他俩和红娘,境又一变。只有在四顾无人之境,她才可以向张生倾诉私情。

“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

“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以新的价值观教学《长亭送别》 第3篇

一.质疑与思辨

长亭古柳, 斜阳日暮, 泪染襟袖, 伯劳东去, 当我们带着学生深入文本, 回到那个旷远的时代, 从别离的诗意和莺莺愁肠百结的迷惘中黯然神伤、蓦然回首时, 有的同学不禁会问, 崔莺莺与张珙两意缠绵, 山盟海誓, 又何必在意这短暂的别离, 秦少游不是说“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吗?距离正可以检验爱情的纯度, 思念在时间的长河中涅槃,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也许今天的别离就是明天最美好的回忆!又何必“听一声‘去也’, 松了金钏, 减了玉肌”, 更不必用“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来伤害自己最心爱的人, 表达对爱人的不信任, 对真情的亵渎。“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莺莺如此执着于自己的爱情, 她又为什么对自己的爱情如此没有信心呢?她在担心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 我和我的学生们展开了十分激烈的讨论。

二.探究与发现

通过对文本的再品读与同学们的分组探讨, 对于“莺莺担心张珙移情别恋” (学生语) 的心理, 主要有下列几点共识:

首先, 莺莺与张生的婚约一再遭到莺莺母亲的反对, 旧时代的婚姻靠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讲求的是门当户对, 崔母虽暂时同意了, 谁知道是不是缓兵之计呢?

其次, 他们的婚姻是建立在张珙必须考上状元这一前提之上的, 但张珙是不是一定能考上状元?所以, 婚姻对于莺莺来说是一个未知数。

还有, 封建时代, 妇女地位十分低下, 男子三妻四妾并不违反封建伦理道德, 可能还是成功人士的一种无形的标识。“士之耽兮, 犹可脱也;女之耽兮, 不可脱也”, 女子往往执着于爱情, 而男士在封建观念的驱使下, 迷恋异乡花草并不鲜见, 陈世美秦香莲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 《红楼梦》中众多女儿的眼泪莫不是最好的明证。

最后, 更有学生指出, 崔莺莺与张珙的爱情属于一见钟情类, 相互了解并不深, 感情基础不太牢固, 张生若遇到他乡的李莺莺、王莺莺岂不动情, 何况张生还较轻狂 (文中“凭着胸中之才, 视官如拾芥尔”即是明证) 。

看来, 莺莺与张珙的爱情悲剧性的成分多于喜剧性的成分, 同学们对婚姻、爱情、人生又多了几分认识, 那么当爱情不期而至时, 我们又怎样正确地对待它呢?

三.历史与现实的契合

“爱是不能忘记的, 但我们决不能成为爱情的奴隶”。同学们各抒己见, 慷慨陈词, “泪水只能获取别人的同情与怜悯, 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有独立的人格与尊严, 要有独立的人格与尊严, 就必须趁着青春华年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说到这里, 更有同学吟诵出了著名诗人舒婷的两首诗:

神女峰 (节选)

美丽的梦流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 代代相传

但是, 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远天的杳鹤

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

神女峰是屹立在江边悬崖上的一座小山峰, 有着美丽而忧伤的传说。这块耸立在巫峡江岸上的山石, 作为女性坚贞的化身备受礼赞, 千年传唱。但诗人舒婷将她从落寞凄清、空洞无声的漫长岁月中解救出来, 第一个从女性生命的角度揭示出这个爱情传说的悲剧性质, 对男权意识作出了颠覆性的改写, 颠覆了千百年来的关于忠贞与背叛的古老诠释, 是血肉之躯的女性对于被顶礼膜拜的残酷荣耀的清醒弃置, 表现出对爱情婚姻中“正统”道德的反思与批判。弘扬人道主义情怀和人格的觉醒, 只有用人的尊严和价值作为标准, 才是判断文明和进步的真正准则。

同学们又进一步列举舒婷的《致橡树》对传统爱情观进行思辩。《致橡树》在对传统的巅覆中表明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爱情观, 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

……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致橡树》)

同学们都认为:爱是建立在独立的人格与伟大的事业之上的, 人不能因为爱情而迷失了自我, 消解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对理想的追求。

最后, 我提到了热播电视连续剧《新结婚时代》中顾小西父亲的一句话, 顾子川说“一个男人失去了事业就什么也没有”, 我要说“一个人失去了事业就什么也没有, 更别谈爱情”。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第4篇

许多教师在教学《长亭送别》时,为了梳理文章内容,一般都会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文章写长亭送别,可以分几个层次?答案为:三个层次:赶赴长亭;长亭饯别;长亭分别。有的还分四个层次,加上临别叮嘱。这样梳理,将人物活动顺序按照时间线索理清。如苏教版必修五教学参考书,对本文的内容分析是如此论述的:赶赴长亭,写的是赶赴长亭路上的场景,集中表现莺莺因离别而愁苦的心绪;长亭饯别,写的是在长亭别宴上的场景,突出刻画了崔张二人分别时痛苦无奈的心情;长亭分别,写的是莺莺对张生的嘱咐和分手后的场景。这种划分,未尝不可,但较繁琐,而且有的参考书还存在说法不一的情况,易致争论,造成教学的混乱。如果拈出恨与忧,既能理清层次,简化程序,又能深入人物情感内部,理解文章的深刻内蕴。

文章开头,老夫人、莺莺、张生、长老、红娘一行赶赴分别地点长亭,为张生送行。面对即将开始的分别,莺莺心绪愁闷:“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然而这并不是她内心情感的全部,她反复抒发的是“恨”“怨”这样的情绪,“恨相见得迟,怨归去的急”,“此恨谁知”。一个“恨”字,道出了她隐匿心中的万种心绪。分别在即,她多么希望车子、马儿行得慢些,好延缓些分别的时刻,让她和张生多待一会儿,书写的是她对张生的依依惜别之情,这是恨的第一层要义。

张生之所以要赴京赶考,与她分离,背后的因素是她的母亲。老夫人虽然答应了莺莺与张生的婚事,但考虑到张生是个白衣,她的家庭是相国之家,门第悬殊太大,张生与莺莺不太般配,因而她要求张生进京赶考,考上状元回来再与莺莺成亲。而莺莺对功名利禄不太在意,她看重的是和张生的情意,老夫人逼迫鸳鸯一时分,她自然对母亲不满,便有怨恨之情,这便是“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这支曲子所表达的意思。因而,一个“恨”字表达了莺莺独特的内心感受。

宴席结束,张生就要上路,除了恨之外,莺莺的内心被忧愁占据。莺莺的忧愁包含三个方面的成分。

一是对张生远赴京城一路上餐饮住宿有无保障的担忧:“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节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保重身体,早睡晚起,这些唱词抒发的是莺莺对张生的缱绻柔情,刻画了莺莺内心的细腻多情。

二是对未来的担忧。崔莺莺对张生得不得功名并不在意,她忧虑的是张生一旦功名到手,会有负于她:“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书生负心,停妻再娶的例子不胜枚举,宋元时期的戏曲作品对此类问题多有表现,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张生才华横溢,此次进京赶考胜算极大,莺莺不担心张生会考不中,她担心的是张生发迹变泰后变心负心。

三是延续前文,表达莺莺满腔的不舍之情,如“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这些担忧,立体全面地表现了莺莺的内心世界,将离愁别绪的内涵更进一步地表达出来。

苏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的单元总序里有这样一段话:为什么我们被这些饱含真情实感的篇章深深打动?因为它们使本来抽象的感情变得生动具体,因为这些感情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表达上都是独特的,具有个性的。这段序言揭示了本单元所选篇章在表情达意上的独特性,《长亭送别》叙述情人间分别的场景,体现了莺莺情感的生动具体,具有独特性和个性之美。

当然,从莺莺情感最具个性的恨与忧入手,可以有效解决文本内容梳理的难题,但这仅是教学的第一层面。《长亭送别》这篇文章还有一个教学重点,那就是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表达技巧,莺莺的这些离愁别绪是如何打动人心、富有个性的。那就要对文中的曲子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意象的特点与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深入理解莺莺的情感世界与作者的词章之美。

选文部分一共有十八支曲子,真正体现情景交融的艺术特征的共有三四支,如【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不光通过富有情感特点的意象,碧云、黄花、西风、北雁、霜林,凄惨萧瑟,景中含情,富有画意,还运用具有表现力的“染”和“醉”,传达出莺莺凄迷伤感的内心。这些都是课堂上需要着力分析的关键点。

【端正好】的情景交融固然是本篇的艺术特点之一,此段曲辞也十分优美。因为是杂剧样式,文本中的其他几支曲子的曲辞,也富有艺术魅力。许多论者提到元杂剧的曲辞语言生动活泼,和诗词语言的含蓄蕴藉大不一样。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说道:“古代文学之形容事物也,率用古语,其用俗语者绝无。又所用之字数亦不甚多。独元曲以许用衬字故,故辄以许多俗语或以自然之声音形容之。此自古文学上所未有也。”

选文中【叨叨令】【朝天子】之类曲子,语言直白浅近,直抒胸臆,也是绝佳的语言,这种语言在表现人物性格、摹画景物方面并不逊于文雅含蓄的语言。如【叨叨令】连续数个长句:“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揾泪做重重迭迭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恓恓惶惶地寄。”再加上“熬熬煎煎”“娇娇滴滴”“昏昏沉沉”等叠词的运用,一唱三叹,回环往复,情感浓郁,将莺莺的烦闷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具有此种特点的曲子也是教学中不可忽略之处。如若含混处置,学生必然会对这些曲子的艺术魅力领会不深。

以上数点,教师在教学中还需灵活处理,视学情教情而定,不能机械割裂。总的原则是以分析恨与忧为总纲,穿插剖析曲辞中人物之情和语言之妙。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第5篇

教学目标

1、了解元曲的相关知识,了解作者王实甫和《西厢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文章主题,把握文章在表现冲突,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的杰出成就。

3、了解中国戏曲在意境创造的特征。

4、把握主人公崔莺莺的心理情感。教学重难点

1、感受中国戏曲的“美”

2、分析人物,把握人物的心理。课时设计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别离是一曲永恒的歌,离情是话不完的题。古诗文中的离情是丰富的,有如“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亦如“执手相看泪眼”的伤情,亦有“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留恋不舍,亦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是相爱之人的离别《长亭送别》。(板书 元曲·长亭送别)

二、相关知识

1、元曲

不同于戏曲。元曲分为元杂剧和散曲。元杂剧即是现在我们说的戏曲,而散曲则是更注重抒情的一种文学样式,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

2、元杂剧的形式特点 a.四折一楔子 b.一折一宫调一韵到底

c.北曲风格(与南戏及后来兴起的传奇有很大的差异)d.一人主唱

e.以旦角、末角为主的角色系统

3、作者及作品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人。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西厢记》

元代贾仲明在《凌波仙》称:“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清代金圣叹评论“《西厢记》不同小可,乃是天地妙文。”

三、梳理情节

问:如果你是导演,将这一折戏拍出来,可以拍成几个镜头? 3个。以人物划分 镜头一:小姐、红娘 镜头二:多人

镜头三:小姐、张生 4个。以场景 镜头一:去往长亭途中

镜头二:长亭送别(多人、二人)镜头三:伤离别

从人物角度看,我们看到的是个性鲜明、气场不同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同时从人物关系中看到的是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从场景角度看,我们领略到的是曲词的优美,意境的感人、传情。

四、练

课后思考:请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赏析,并将思考结果整理出。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把握了文章情节,了解了相关的戏曲知识,现在我们共同来探究文本,进一步感悟戏曲之美。

二、展示、交流

5分钟时间自己阅读文本。

5分钟时间整理补充自己的思考成果。

人物角度 需把握人物个性,找准矛盾冲突。

场景角度 选取典型的场景描写,对所描绘意境进行分析。崔莺莺 “泪”——怨妇形象

“怨”一方面是埋怨 埋怨母亲让有情人分离,怨人们更多遵循的是封建礼制,追求的是名利,连最爱的张生都是“金榜无名誓不归”。另一方面是担心,担心张生“停妻再娶妻”。张生 “忠”——忠于爱情

相国夫人 “气场强大”——维护礼制 和尚 识时务 红娘 疼惜小姐

补充拓展:练习所学《雷雨》把握剧中人物关系及矛盾冲突

【端正好】碧蓝的天空飘着白云,黄色的菊花飘落满地,西风紧,北方的大雁向南飞,谁把经霜的枫叶染得这样红?一定是离人带血的泪。化用了范仲淹《苏幕遮》的诗句。

云、花、西风、雁、霜林用一系列的深秋意象,既说明了时节,又营造了凄凉的离别氛围。

碧、黄、红色彩鲜明的对比,让人们在美丽的秋景中愈发的感受到了离人的伤情。暮秋时节在这样美丽而伤感的季节和自己心爱的人分别,愈美丽愈悲伤,一种凄楚已经从情境中溢出。

【滚绣球】“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不舍 拟人手法

“迍迍”“快快”叠词运用

“松了金钏” 知道分离后极度的痛苦,让人迅速消瘦 夸张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凉 乱 寒 败 迷乱

心凄凉的,迷乱的,无希望的,无线的惆怅、凄凉 【四边静】“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 道出了离别的场景,更写出了劳燕分飞的痛苦。【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内心的不快,离别的不舍

无声、有声相互映衬,别离后的凄楚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传递出一种压抑、无奈、凄凉之意。

三、小结

1、人物个性鲜明

2、矛盾冲突设计巧妙

3、意境创造手法绝妙

4、曲词优美,意蕴丰富

运用典故,化用诗句,成语,修辞手法(夸张、拟人、排比、叠词)

四、主题

《长亭送别》教案设计 第6篇

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

2.了解本课曲词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

3.把握剧情,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

4.体味剧作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鉴赏剧作富于文采的语言。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把握、鉴赏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鉴赏剧作曲词的音韵美和体会其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应在疏理剧情的基础上,重点赏读若干支曲词,通过诵读、比较,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进行文学鉴赏的训练。

课时安排2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第一课时,要求学生疏理剧情,并重点赏读这出戏开头的三支曲词和结尾处《一煞》、《收尾》两支曲词,体会曲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第二课时,重点赏读自《脱布衫》至《二煞》共十四支曲词,体会曲词中反映的莺莺心理活动,并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西厢记》是脍炙人口的艺术杰作,同学们是从什么时候起知道这部作品的?读过那些与《西厢记》有关的书,是否观赏过相关的影视戏曲作品?

(学生可自由作答,能引入课文学习的正题即可。)

二、简介《长亭送别》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这在元杂剧中是颇为少见的。全剧剧情,可参看课本题解)也是全剧最为脍灸人口听精彩片断之一。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但接下来便是老夫人逼张生赶考,并说考不取功名便“休来见我”,崔、张爱情又面临新的威胁。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应”。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

三、疏理剧情:

《长亭送别》写莺莺、红娘、老夫人到十里长亭送别上京赶考的张生,莺莺是最重要的剧中人,经过的时间线索。度依据送,把课文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叨叨令”结束}:赴长亭途中

第二部分{承上至“四边静”之前}:长亭别宴

第三部分{承上至“小生又生些念”}:临别叮咛

第四部分{“一煞”至此折剧终}:长亭别后

四、赏读曲词《端正好》。全曲共六句二十五字,可要求学生先背诵,后作赏析。提问:这支曲子在修辞上有什么特点?是怎样渲染出剧中主人公的离愁别恨的?

明确:曲子句子式既整饬又参差错落,前3个三字句构成对偶、排比。后又各有一个四字句、七字句和五字句。前四句一句一景,点明送别的季节,以景衬情。后二句用设问手法,说是“离人泪”“染霜林醉”,一“染”一“醉”,下得极度有分量。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五、与《端正好》对比,赏读剧本末尾的《一煞》、《收尾》。

提问:和《端正好》一样,《一煞》和《收尾》也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王季思教授评点这两支曲子说:“末二曲写张生去后莺莺的怅望情景,景中有人、有情,虚情实写,正语反诘,俱臻妙境。”试说说你对这段评语的理解。

明确:“虚情实写”,就是寓情于景,借生动的景物来传情。这两支曲子写夕阳残照、青山疏林、淡烟暮霭、秋风马嘶,我们仿佛看到莺莺满怀凄楚,怅然痴立,目送张生转山坡、出疏林,“离愁渐远渐无穷”,此时的满目秋景,都是莺莺悲凉心境的外化。《收尾》的末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便是“正语反诘”,即用反问句抒写心境。比之于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正面直说,更显得激越真切。

六、与以上三支曲子对比,赏读《滚绣球》和《叨叨令》。

提问:这两支曲子主要写什么?有人说,只有《端正好》、《一煞》和《煞尾》这样的曲词,才可以称为“绝纱好辞”,《滚绣球》与《叨叨令》便相形见绌,你的看法怎样?

明确:《滚绣球》仍是莺莺的内心独白,借去长亭途中的景物,从正面刻画莺莺与张生难以离舍的复杂内心世界。《叨叨令》由红娘的问话引发,叙说动身前无心打扮的原因,设想今后孤凄的生活情景。

关于曲词的评价:《端正好》、《一煞》等化用唐诗宋词精美语句固然堪称“绝妙好辞”,而《滚绣球》、《叨叨令》亦各有特色。这两支曲子使用对偶、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写得也很生动真切,同时,又更多地融口语入曲,语言通俗,才能使演员宜于演唱,听众容易接受,雅俗共赏。《叨叨令》多用叠词、衬字,更能体现口语化的音韵美。有时委婉含蓄,有时尽情倾泻,两种曲子风格各异而能统一,正是王实甫才具超群之处,不必硬性分出高下。

七、总结

本课时我们只重点赏读了五支曲子,对课文华美曲雅、富于文采的语言已多有领会。王实甫是酿造气氛、描摹环境的圣手,他描绘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有使人感泣的魅力;他又是杰出的语言大师,曲词艳丽曲雅,又自然流利,毫不矫揉造作。下一课时,我们将时一步赏读共余曲词。

八、布置作业

1.复习已讲析、讨论的五支曲子,进上步作吟诵体味。

2.诵读自《脱布衫》和《二煞》等十四支曲子,体会其中反映出的莺莺的心理活动与思想性格。

板书设计

剧情分析曲词赏读

(《端正好》至《叨叨令》)送别途中《端正好》:浓色重彩以景写情

(《脱布衫》至《朝天子》)长亭别宴《滚绣球》:借景抒情哀婉动人

(《四边静》至《二煞》)临别叮咛《叨叨令》:口语入曲通俗真切

(《一煞》至《收尾》)长亭别后《一煞》、《收尾》:虚情实写正语反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与课文一、四部分不同,二、三部分都是写莺莺、张生在长亭别宴上的表现。张生赶考,莺莺送别,表现了二人之间的真挚爱情,更反映出莺莺的痛苦心情和叛逆性格。对此,应通过曲词的赏析,用心体会。

二、学生吟诵、赏读曲词,教师作适当解说。

三、进行课堂讨论。

1.讨论一:自《脱布衫》至《二煞》的十四支曲子,并未脱离长亭送别的具体情境,也仍旧体现了情景交融的特点。哪些曲词体现了这一特点?

明确:在叙事抒情中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如《脱布衫》的“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蓑草萋迷”,把整个离宴用萧条气氛笼罩起来,使秋境与离情统一。又如《四煞》的“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黄河与西岳华山,也被用来作离愁别恨的陪衬。还有《四边静》的“两意俳徊,落日山横翠”,把席残人散,两人相别的人物活动包容在苍山落照的秋境之中,气象阔大,使人如在画里,历历在目。

2.讨论二:莺莺是重爱情轻功名的,具有反抗封建礼教的叛逆性格,哪些曲词中体现了这一点?

明确:在莺莺心目中,金榜题名,并不是爱情的前提与基础。如在《朝天子》中,她称上朝应考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在《二煞》中说“你休忧文齐福不齐”“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在《幺篇》中说“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之及第”。这些言语,与老夫人汲汲于功名的态度形式鲜明对比,是莺莺叛逆性格的体现。)

3.讨论三:虽然张生一再表白自己不会再在异乡拈花惹草,但莺莺却总担心他“停妻再取妻”,故而一再试探、叮咛,莺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

明确: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妇女地位低下,始乱终弃的事是屡见不鲜的。实际上,作为《西厢记》故事雏形的《会真记》(唐元稹作)和《莺莺歌》(唐李绅作),都将张生描写为始乱终弃的薄情文人。莺莺的离愁别恨,固然反映她对爱情的执著,同时也是她对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悲哀和抗争,而不只是单纯的儿女情长。

4.讨论四:课文二、三部分的十四支曲子中,细节生动,描摹逼真处甚多,试举你最喜欢的曲子作说明。

此题无统一答案,可由学生自由发挥。如《满庭芳》、《快活》、《朝天子》的细节描写,《耍孩儿》、《四煞》的夸张对比等,都很突出。

四、总结、扩展

《西厢记》既有曲折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又有美曲雅的语言,称它能代表元杂剧的最高成就,绝非过誉之词。而且,不仅《红楼梦》的中宝、黛爱读《西厢记》,今天读它也还有现实意义。当代著名作家李存葆,便为《西厢记》写下他感悟人类情爱的长篇散文《飘逝的绝唱》。

问题讨论:

李存葆在《飘逝的绝唱》中说,当代世界,“暴力对美色的霸抢远未结束,权力对美色的侵吞仍显贪婪”;以金钱为媒,“用钞票铺设婚床”的现象更为多见。你思考过这些问题吗?作为已步入青春期的年轻人,你认为什么样的爱情观才是正确的?

明确:社会丑恶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必隐晦,自然也不要夸大。让年轻人早一些接触“爱情观”问题亦无坏处,可避免他们在独立面对生活时的迷失。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引导青年人珍惜它,有利于他们美好情操道德的养成与坚守。

五、课后作业

1.选择最喜欢的一支或几支曲子,背诵出来,并把它写成现代诗。

2.课后阅读《西厢记》全剧剧本。

3.阅读李存葆《飘逝的绝唱》,写一则读笔记。(李文原载第3期《十月》,《散文海外版》等多种报刊,并收入《中国最佳散文》等文集)

板书设计

人物性格思想启迪

崔莺莺蔑视功名利禄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执著追求爱情摒弃金钱权力的侵蚀

长亭送别教学反思 第7篇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考虑到这是中国古代戏曲的典范作品《西厢记》的一折戏,曲词优美,文采飞扬,所以我觉得品味语言,赏析情景交融的意境应是教学目标之一。另外,这是新课程实施后高中生第一次接触古代戏曲,所以把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古代戏曲的能力也作为教学目标。戏曲文学总要塑造人物形象,本折戏中崔莺莺的人物形象欣赏当然也作为一个目标。从教学后的效果来看,品味语言、欣赏人物两个目标落实得较好,培养鉴赏古代戏曲的能力的目标落实得不太好,或者说根本没有落实。俗话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话应用到教学设计上也一样。何为有效的教学目标设计?众说纷纭。经过反思,我想,起码要符合三点:必须是适合文本本身;必须适合学生当下的学情;必须适合于教师本人。老实说,怎样欣赏古代戏曲作品,我自己也不太在行,以一个外行人的眼光去教学生培养鉴赏古代戏曲的能力,不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吗?当然谈不上落实教学目标了。

启发:教学设计如果并不适合教师本人,那么当然也就无法达成目标的有效性了。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考虑到是在舞台上展示的戏剧文本,就想以声、光、影、电相结合的组合拳形式,给学生以感官冲击,视觉享受。所以课前精心选取了课堂电影――黄梅戏《长亭送别》,在自修课时让学生先睹为快。并在导入时选取李叔同的《送别》,营造情景氛围。精心准备课件,配以大量背景图片,期待把作者在文中渲染的意境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信心满满,意气扬扬,想获取一堂成功而精彩的课。在高二(3)班一亮相,课堂倒是很热闹,学生也很活跃。但是都被表面的光鲜所蒙蔽,以至于忽略了对文本的深层次的解读,对优美典雅的语言的深入品味。结果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在高二(4)班上课时,我吸取了教训,及时调整了原先的教学方法,而采用素读的`方法。就是不用精心准备的课件,只用一支粉笔、一本书,用最传统的对话问答方式,引导学生对文本做最朴素的解读。这是一种素面朝天的阅读教学方式,目的是排除干扰,引导学生回到文本,读懂课文,通过深入地品味语言来把握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情感。结果课上下来很顺利,人也感到神清气爽,从学生的回应来看,教学目标也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启发:精彩的课件,热闹的课堂,不一定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朴素的教学,本色的课堂,也许更具有语文味,也许更有效。

三、贴近实际的教学

备课既要备课文,更要备学生。只有关注学生当下的学情,贴近学生的实际,这样的教学才有效。《长亭送别》具有戏曲音乐性的元素,通过音乐可以激发文字深沉的美感。考虑到高中生都喜欢唱歌,许多古诗词也都传唱一时,如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等。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为《四煞》这支曲子谱上曲唱一唱。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谱一曲离歌,来表现《四煞》悲愁的意境。当然,一般的学生不会谱曲,可以让他们选用合适的歌曲套用。把品读、演唱、体悟结合起来,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在愉悦的氛围中若有所思,思有所得。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第8篇

高二的学生经过高一一学年的学习对于高中语文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 在诗歌鉴赏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元曲, 可以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诗歌鉴赏的技巧, 通过对于曲词的分析, 去把握人物的情感, 了解文章主题。

在以往上这篇课文的时候, 往往会立足于让学生分析曲词, 从诗歌鉴赏的角度出发, 学习本篇课文不同唱词中的不同手法, 以及唱词中表达的情感。而这一次尝试使用信息技术手段, 通过网络平台、班级QQ群上传交流作业等形式, 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以达成教学目标。

一、巧用数字资源, 深化形象

对于《长亭送别》这样的元杂剧, 学生比较陌生, 而且现在的学生对于古典戏剧往往缺乏了解, 甚至缺乏兴趣, 针对于这样的情况, 通过较为直观的影响、图片资料, 会让学生更容易也更快地接受融入课文中, 可以营造较好的氛围, 有利于帮助学生思考。故而在备课时, 准备了《长亭送别》的连环画投影片以及《西厢记》黄梅戏选段。

连环画是学生儿童时代的记忆, 将《长亭送别》的连环画放在课堂之初投影,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于这个戏剧的故事情节有个概括的了解, 另一方面通过图画的展示, 可以让学生初步地了解人物形象、故事发生的背景、当时的着装等等, 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 却可以帮助学生留下较为清晰的印象, 为深入课本研究做好了准备。

而《西厢记》黄梅戏选段, 可以让学生在更直观地欣赏课本选段《长亭送别》, 并且随着戏剧的展开, 学生可以欣赏到“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等送别场景的特定景象, 而且可以通过戏剧大师马兰的演绎, 以及她声情并茂的演出, 对于《长亭送别》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并且将对其中离别的场景有了更好的理解, 甚至部分领悟力较高的学生, 通过对于戏曲选段的欣赏, 就可以直接感受出王实甫在戏剧中要表达的点点滴滴。

黄梅戏选段有其突出的优点, 就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 当我们面对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的时候, 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演绎出自己心目中的崔莺莺与张生形象, 但是在看完戏曲表演之后, 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将戏曲表演中的演员代入课本中, 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限制了学生思考, 就不能达到“一千个读者, 一千个‘崔莺莺’”这样的效果, 对于戏曲的鉴赏来说, 未免略带遗憾。但基于激发学生兴趣考虑, 引导学生走进戏剧这种情况考虑, 黄梅戏选段的选择还是利大于弊的, 可以用在教学过程中。

二、善用网络平台, 及时反馈

网络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其便捷地通讯方式, 若能将这网络平台运用到教学中, 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故而在《长亭送别》这一课的教学过程, 鼓励学生利用百度百科、百度文库等平台及时解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并在班级QQ群这一平台发布、上交作业, 以便交流讨论。

在教学之初, 通过班级QQ群发布预习作业, 让学生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 了解元曲、元曲四大家、王实甫等资料, 了解《西厢记》的相关情节, 并用简单的话语复述概括。并且此项作业由四个同学组成学习小组, 整理完成上传班级群空间。

在本课学习之后, 同样通过班级QQ群上传作业, 完整对曲词的鉴赏整理, 并且通过班级QQ群上传古今中外感人的、经典的爱情故事, 分享彼此的爱情观。

通过班级QQ群布置和上交作业, 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查阅资料、合作整理完成作业的自主学习能力, 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为了不教”, 网络资料的查阅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及时地将作业上传QQ群, 教师可以及时的批改, 学生可以很快地得到反馈, 并且学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作业, 这样, 更有利于学生通过交流产生思想的交流, 并且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这样的作业交流比以往的纸质作业的上交多了更多的交流。

三、慎用资源信息, 紧扣文本

尽管网络平台和信息资源为教学增添了无穷的妙处, 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忽略文本本身。语文课, 要扎扎实实教语文。不能搞花架子, 不能喧宾夺主, 不能承载过多的任务, 我们要把语文课切切实实地上成语文课, 而不能过于依赖信息技术手段把语文课上成了计算机课, 也不能看过多的视频, 把语文课上成了影视欣赏课。恰到好处的点缀才可以让语文课更加生动多彩。

所以在《长亭送别》这堂课的备课中, 只是选取了黄梅戏《西厢记》与课文相关的一个片段, 视频长度在5 分钟左右, 这5 分钟时间只占到了课堂教学的九分之一, 不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节奏, 而且这段视频可以调剂课堂气氛, 帮助学生理解思考, 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 可以帮整堂课增彩, 是可以采用的。

网络平台、QQ都可以和学生交流, 但是也不能用视频课代替传统课堂, 视频课虽然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交流反馈, 但是无法面对面地展开讨论, 老师也无法及时把握学生的动向和对文本的理解, 故而网络平台可以放在课前、课后使用, 真正用到课堂中还需要假以时日, 需要不断地尝试和磨合, 才能让我们的“未来教室”展示它真正的功能。

整堂课最后上完的时候, 基本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也基本到位, 特别是课后的网络交流, 让课堂讨论的氛围延续到了课后, 让学生对于这堂课的理解到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高度, 而且对于古典戏剧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得不说这是个意外的收获。

一堂好课, 不能脱离文本, 不能死气沉沉, 课堂的千变万化都是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 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增彩未尝不是一种好的尝试、好的方法。

摘要:本文介绍了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长亭送别》备课教学。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第9篇

《长亭送别》是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的节选,是全剧最精彩的部分之一。但是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于崔莺莺与张生的凄美送别,认为对红娘的描写主要集中于《拷红》剧本中,而忘却了她这个配角的重大意义。

事实上,在这一折中,红娘更多地行使着自己奴婢的职责,服侍小姐进食,把酒。纵观整个剧本,红娘也只是讲了三句话:“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夫人去好一会,姐姐,咱家去!”但就是这三句话却透露出丰厚的信息,值得考究。

一是表露出红娘是个关心小姐的侍女。事实上,全剧开篇之时,作者就借助老妇人之口道明了红娘的身份,“又有个小妮子,是自幼伏侍孩儿的,唤作红娘。”自幼与崔莺莺一起生活,这两人的感情可谓情同手足,红娘私下也常称崔莺莺为姐姐。“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表明红娘细腻地发现了小姐起居上的变化,她今天竟然没有“对镜贴花黄”,梳妆打扮。“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则透露出红娘在担心小姐挨饿,希望小姐进食。所以,从这两句中可看出红娘绝对是真心关心崔莺莺生活起居的细心、尽职的侍女。但是,如果仅仅这样,红娘的形象意义就偏狭了。

二是表露出红娘是个懂得风情的女伴。正如李白在《代别情人》诗中所言:“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张生、崔莺莺的恋爱是典型的才子佳人之爱,身为莺莺的贴身丫鬟,红娘也是懂得这种唯美爱情的。在《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中,红娘就有个真情表白:“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一个通彻三教九流,一个晓尽描鸾刺绣。”对于他们的真爱,红娘是逐渐被感化的。原初,她是领受家里最高统治者老夫人之命侍候小姐,但同时也是小姐行踪的监视者、管制者。但是在小姐遇到真爱、老妇人出尔反尔的违背婚约之后,红娘变成了这场真爱的使者、牵线人和助推者。当红娘惊奇地说出:“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莺莺的反应是“你那知我的心里呵?”表面看,这真是红娘不识小姐愁情别绪,但细加分析,会有大收获。作为贴身丫鬟,红娘不可能不在每日小姐起身之时为其梳妆打扮,因为这是她的份内工作。因此,不可能在送别筵席之上才发现这个变化。细心的读者应该能发现旦、末、红这三个角色是一起登上舞台的,王实甫的这一安排是别有匠心的。正是在红娘的这一句话之后,莺莺才自然地道出与张生离别之前自己的悲愁情状“有甚么心情花儿、厣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更是抒发出浓浓、深厚的苦闷之情“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所以从这个角度讲,红娘是在给张生一个重大提醒,小姐对他的爱是真的、纯的、深的、苦的,为了这次不可阻挡的离别,小姐是愁情满怀、昏昏欲绝,希望张生好好珍惜这份情谊,不忘莺莺这位俏佳人。

再来分析红娘的另一句话“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听闻红娘之语,莺莺叹道:“甚么汤水咽得下!”在她的眼里,酒白泠泠似水,恰似自己的相思之泪。眼前的饭食难以下咽,因为“恨塞满愁肠胃”。再次因为红娘的助推,小姐的恨与愁自然而浓浓地展现在张生面前。更为重要的是引出了莺莺的悖反封建传统的功名观,科举只是“蜗角 虚名,蝇头微利”,因为功名而将鸳鸯拆散在两下里,更不可取,但愿张生抛弃功名,而与己长相厮守。可见,因为红娘的这一句巧妙的提醒,引出了小姐的心思表白,引出了小姐对张生的期盼和嘱咐。应该讲,红娘是个善解人意、颇懂风情的好女伴。

三是表露出红娘是个难忘本职的奴婢。在元代,有这么一种说法,“名编户籍,素本齐民,谓之良;店户、倡优、官私奴婢,谓之贱。”可见,在当时,红娘是属于最卑贱的阶层。虽然她以这种身份帮助崔莺莺与张生有情人终成眷属,显示出其果敢的一面,但她终究没忘自己卑贱的地位。因为这种地位,她只有以服从老夫人的命令为天职,要不然又会遭受杖责。于是,当老夫人辆起车儿先回去之时的交代“小姐随后和红娘来”就成了红娘必须遵守的命令。因此,她才提醒:“夫人去好一会,姐姐,咱家去!”任凭小姐和张生在“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一个发出“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的感慨,一个“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这里,红娘充当了封建正统势力的传言人和维护者的角色。这是红娘的局限性,但不是她的过错,我们更不能因之而对其口诛笔伐,因为这是她这个身份人物的必然命运。当然这也透露出一个现实:当时社会,封建势力的力量还是强大的。果敢的红娘屈服于此,漠视功名、追求真爱的张生、崔莺莺也屈服于此。于是,《长亭送别》的悲情氛围营造出来,它也因之成为《西厢记》的经典出幕。不可忽视的是,在红娘身上也能透析出作者的局限性。敢于在这个小人物身上融入果敢甚至是泼辣的性格特点,这是作者对封建权威的公然挑战,也是《西厢记》的积极、伟大之处。但是,在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势力的压制下,红娘屈从了,作者也屈从了,老夫人胜利了,封建统治势力胜利了。张生取得了功名,成为状元,实现了与莺莺的圆满结合。作者也在向人们昭示一个道理:服从封建统治阶级的管理,在封建法则内恋爱、生存、求取功名。

可见,在《长亭送别》中,对红娘的描写语言寥寥,但每一处都是经过作者匠心独运的,深度分析这个配角收获多多。同时,对红娘的分析,也给小说、戏剧教学带来启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小说、戏剧教学往往关注主人公,而忽略次要人物或配角的作用。实际上,如果说作品是个整体的话,任何一个人物都是不可或缺的,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研习作品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事实上,命题专家也注意到了教学中的偏颇。例如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卷现代文阅读文本《侯银匠》,最后一道题问:“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很明显,侯银匠是主角,侯菊是配角,但她有其独特的任务和功用。为此,日常教学中要关注和探究配角的作用。例如《祝福》里柳妈的作用,《阿Q正传》里吴妈的作用,《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里看客们的作用,《雷雨》中蘩漪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培养求异思维,不仅研习主人公形象,也从不同的配角层面出发,分析人物形象和作品的创作主旨。

要言之,配角也是个角色,不可或缺,也很重要,善待之,深研之。

上一篇:新冠肺炎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小学称职语文教学教师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