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VA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模型构建

2024-09-16

基于EVA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模型构建(精选7篇)

基于EVA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模型构建 第1篇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基于EVA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模型构建

作者:张丽丽

内容摘要:本文在对现有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以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点和其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作为切入点。根据对人力资本价值构成要素的研究选取指标,提出了基于EVA的企业家价值评估模型的构建思路。

关键词:企业家 人力资本 价值评估

在现代激烈的经济竞争中,企业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家不仅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维持企业的生产运作,为企业创造了收入来源和丰厚的利润,同时企业家决策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其战略眼光和知识在企业的经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创造了企业的市场价值,而且其本身就可能成为企业市场价值的组成部分。那么该如何体现和衡量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价值呢?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并结合其研究成果,构建了基于EVA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模型,具体见公式(1),试图在实践上为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式中:P-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估值;α-行业加权系数;β-分成率,即企业家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贡献程度;EVAt-第t年预期经济增加值;i-折现率;n-企业家可工作年限。模型中有关参数解析

(一)行业加权系数α

行业加权系数α的设立主要出于两点考虑:不同行业的企业家人力资本贡献的作用不同;企业家对企业的贡献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积淀过程中所支付成本的资本化的外在表现。α系数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模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参数,α可由专家组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综合加权评定。

(二)分成率的β确定

分成率β是企业家对企业未来经营业绩的贡献比例。分成率的确定是企业家价值评估的关键,也是研究的一个重点。在现实生活中,对企业家在企业中贡献率的判断只是一种合理的预期,即数学期望,但这种贡献的发挥效果及程度如何还要受企业家自身内部因素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在前面的假设条件中,假设外界环境对企业贡献效能的发挥影响极小,可以不予考虑;但企业家个人的努力程度难以量化,因此有必要对企业家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行评判,进而对企业家的贡献分成率β进行修正。

(2)

式中:β-修正后的企业家贡献分成率;β′-企业家对企业的平均贡献率;W-起修正作用的企业家综合素质修正系数。

1.β′:企业家对企业的平均贡献率的确定。企业的预期经济增加值EVA是企业的各项生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企业的各项生产要素可以划分为四大类:资本、技术、劳动、管理,这也体现了“管理也是生产力”的基本精髓。企业家的贡献价值归属于管理要素的贡献,要想确定企业家的贡献比率,必须先确定管理要素在企业中的贡献系数。管理要素贡献系数的确定可采用剩余法。

剩余法的基本思路:先确定资本、技术、劳动三项要素的贡献率,剩下的就是管理要素的贡献率。其中,资本贡献率可以根据企业资本平均收益率来确定;技术贡献率可以依据企业拥有各项技术的实际情况,结合本行业公认的技术贡献率指标加以合理确定(技术分成率指标不同行业已有较统一的比例标度);劳动贡献率,则要根据本企业实际工资水平占企业总收益水平的比例来加以确定(假定工资水平能真实反映劳动者的劳动贡献)。因此,应用

剩余法可以得到管理要素的贡献比率,具体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作为管理要素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家作用系数。

企业家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但其他层次管理人员的作用不容忽视。从管理要素中分离出企业家的作用系数,则要根据企业具体的层次职位设置来加以判断。我们可以将企业的管理层按决策层、普通管理层进行归位,并根据企业具体管理决策的实施过程以及管理人员权限的划分,由最具有经验的专家,采用综合评判方法对不同层次管理人员的作用加以评判,并最终确定企业家在管理要素中的作用系数。

2.企业家综合素质系数W的确定。企业家综合素质素数W是指对企业家综合素质的评价值,素质系数W的确定要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企业家人力资本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来确定综合素质系数W,得出企业家效能发挥系数,从而对企业家效能期望值加以修正。

对企业家进行模糊综合评判,首先应建立企业家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在借鉴国内外有关人才测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为了方便测算,选取了品质、知识结构、能力、经营业绩、身心健康状况等五个方面来对企业家个体素质进行考核,具体评判指标见图1。

企业家综合素质模糊评判的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确定评判对象集。包括一级指标(品质、知识结构、能力、经营业绩、身心状况)和二级指标(见图1)。第二步,权数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相对权重的确定可采用德尔菲法、AHP法或模糊Borda数法。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将分解的各项指标以咨询表的方式分送给20位企业管理方面的专家,并将加收的咨询表整理,得到各级指标权重。第三步,设立评语集。将企业家评语集设立为“好”、“较好”、“一般”、“低”四等,对应分值分别为4,3,2,1。第四步,分值计量。建立由对象集到评语集的模糊映射,并对评定结果进行分配率统计,运用模糊矩阵运算计算其分值。第五步,隶属度计算。根据计算的分值,确定其隶属度。假设一名企业家的全部人力资本价值以百分之百计量,通过测定企业家综合隶属度来表明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发挥程度。

(三)企业家工作年限n的确定

企业家工作年限是企业家的有效工作时间。一般来讲,确定工作年限应根据企业家与企业所签订的合同来估算,但由于现实生活中人才流动频繁,各种离职跳槽的现象也屡屡发生,对工作年限的确定可假定企业家离职流动的概率较小、企业的生命周期足够长,也就是企业家在该企业任职的工作时间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是可以测算的。

(四)折现率i的确定

折现率i即企业家人力资本成本,可按股本资本成本来计算。企业家以其自身人力资本“入股”,要求与其他股东共享企业剩余收益,从性质上讲,都可以看作股本,并且,证券市场股票价格的涨跌是企业经营状况好坏的反映,它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家经营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因此,可按股本资本成本的计算方法来确定企业家资本成本率,但应当考虑企业股本成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之间的替代关系,即1单位股本成本相当于多少企业家人力资本。

由于在企业家人力资本成本确定上,数据获取较困难,因此在适当考虑企业家自身特殊风险的基础上,可参照资本市场股票成本的确定方式来加以确定,即:

i=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3)

无风险报酬率可按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来计算,风险报酬的确定,应在考虑企业家所承担风险的基础上加以确定。

一般来讲,企业家经营企业所承担的风险主要有:经营风险。由于企业家可控或不可控的因素影响导致企业经营失败的可能性。企业规模越大,经营环境越复杂,企业家的风险就越大;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任何企业都不可避免的;外界环境风险。包括政府宏观政策调控、多项政策的影响以及外界不可抗力的因素影响,这些都不同程度影响和制约着企业发展,使企业面临风险;企业家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老化导致企业家价值创造能力的下降,同样会给企业带来风险。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后,依据公式(3)最终确定企业家的人力资本成本。

对模型的评价

(一)优点

现有的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模型大多是以现金流量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在新的企业家价值评估模型中用EVA来衡量企业价值。EVA优于自由现金流量之处在于,经济增加值对于了解公司在任何单一的经营情况来说,是一个有效的衡量尺度。自由现金流量则不行,因为任何单一年的自由现金流量都会受到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金的影响,而经济增加值不考虑投资的现金流量只考虑投资资金的成本,所以不会受到由于当年投资造成自由现金流量下降的影响,经济增加值每年的变化比较平缓,可以有效地考核公司的经营业绩,并且便于进行统计分析。EVA价值评估表明,其价值的更大部分出现在较早年份,而现金流贴现则出现在终值部分,使其重要数据的预测不可靠。EVA将用于投资的现金支出正确地视为资本而不是当期费用。使我们得以理解价值创造的模式而不仅仅是得到现值。

该模型的基本出发点是把企业家人力资本作为企业资本,打破了传统的生产要素理论,更能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

行业加权系数α的引入强调了不同行业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贡献率不同,考虑了不同行业的经营特点和价值增值方式的不同。此参数的引入使新的模型能更全面的反映企业家价值,符合全面的原则。

根据企业家素质对分成率的修正将企业家的个人努力程度与对企业的管理贡献率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分离出企业家在企业价值中所创造的那部分价值。

因为EVA评价指标本身包含了无形资产的因素,所以新模型中考虑了企业家在经营期间企业品牌价值、商誉等无形资产的增加值,体现了企业家的个人魅力给企业带来的无形资产的增量。

(二)不足

行业转换系数的引入虽然使模型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企业家的真实价值,但是,α参数值应该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和以往的数据资料来得到,并且应该随着经济结构和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保持动态的特征,不断进行调整。单个企业一般无法完成如此大量繁杂的工作,必须考虑由专门的机构来完成,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对企业家综合素质各指标权重的确定存在主观因素。尽管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之处,但是新的企业家价值评估模型还是避免了传统模型的一些缺陷,使得企业家的评估值更真实合理,还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

22.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

53.王新华,孙剑平.国内外人力资本定价理论研究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

3(8)

4.郭玉林.隐性人力资本的价值度量[J].中国工业经济,2002(7)

5.程承坪,刘小平.企业家人力资本开发、管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模型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1(10)

6.张广科,黄瑞芹.经营者人力资本定价机制研究[J].财经科学,2002(5)

7.陈鹏飞.现代企业家人力资本及其定价浅探[J].经济前沿,2003(6)

8.陈玲,陶亚民.EVA:一种新的业绩评估方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5)

9.杜兴强,黄良文.企业家人力资本计量模型探讨[J].中国工业经济,2003(8)

10.隋静,王力.EVA:企业价值评价的全新视角[J].会计之友,2004(5)

11.潘赛.EVA价值评估模型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资产评估,2003(6)

12.胡建军,刘又礼.用EVA一经济增加值法评估企业价值的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2004(3)

13.孙琳.基于管理贡献的人力资本定价模型[J].财经研究,2003(11)

基于EVA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模型构建 第2篇

如今经济社会已经由后工业时代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要素已成为创造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企业价值不仅取决于其拥有多少厂房、设备等实物资本,更取决于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基础结构、知识产权及其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等所谓的无形“第三资源”或智力资本。由于企业传统价值评估方法以有形资产计量为主,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要素,仅适合分析稳定、盈利的传统企业。由于智力资本的差异性,传统估值方法难以解释持续性亏损企业、创新研发性企业、周期性企业等企业的价值[1]。同时有研究表明,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产生的主要源泉[2]。

因此,在企业价值评估的研究中,引入智力资本是与知识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2 智力资本

2.1 智力资本概念

自从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在1969年提出了智力资本(intellectual capital,简称IC)以来[3],智力资本的相关研究已有几十年,但至今尚未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加尔布雷斯认为,智力资本不仅包含纯粹知识形态的智力,还包含智力活动,既具有无形性和动态性的无形资产,也是一个有效利用知识的过程和实现目标的手段。Stewart认为智力资本是能被用于创造财富的智力材料,包括知识、信息、经验、知识产权等[4]。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则认为知识经济是公司所拥有的知识基础的权益总额。

国内学者芮明杰认为智力资本是企业中所有因知识和智力积累而形成的资源[5],而郝丽萍和黄福广认为智力资本是企业技能、经验、诀窍和创新能力的知识资源型资源[6]。冉秋红则认为智力资本代表组织知识基础的价值创造能力,是组织拥有或控制的尚未体现在实物与货币资产中的、无形、知识基础的的经济资源,包括员工能力、客户关系和管理制度等[7]。

本文认为冉秋红概括的最为全面,智力资本是企业控制或拥有的、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构建核心竞争优势的动态性知识能力,具有无形性、价值不确定性、收益递延性、组织依附性、内部要素间相互依赖性等特点。

2.2 智力资本计量

智力资本计量方法目前分为货币性计量方法和非货币性计量方法两大类[8]。货币性计量方法主要为了便于智力资本之间或与其他有形资本进行直观的价值比较,同时更合理的计量企业的价值,即“企业价值=财务资本+智力资本+其他”。而采用非货币性计量方法的学者们则认为,智力资本具有路径依赖性和组织依赖性,它是一个有机的组合,难以拆分为单独的智力资本要素价值[9]。智力资本本质是非货币性的,未来研究导向应集中在质量方面,并以此为基础,在传统货币性计量的财务体系上补充一个非财务系统。两种计量方法应互为补充,共同全面、客观的反应企业价值和企业信息。

本文的研究将以非货币性计量方法为主,借鉴瑞典Edvinsson和Malon的Scandia导航器模型[10]和Patricia的“智力资本账户体系”[11],认为企业智力资本的相关要素(人力资源、流程、技术与创新、关系资本等)的差异性将会影响企业当期和未来的收入和成本,从而影响企业价值。

3 构建模型

3.1 选定指标

智力资本的评价指标采用Patricia的“智力资本账户体系”[11]。该评价体系通过对亚洲和欧洲的大量企业智力资本进行调查实践,将智力资本的指标体系分为人力资本计量指标体系、结构资本计量指标体系、关系资本计量指标体系三大体系,共29类163个指标。

这些指标按照价值和唯一性简单分为4类,如图1所示:核心指标、必要指标、特性指标、辅助指标。不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不同环境和需要,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简化体系。

财务绩效指标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的涉及的相关指标,划分为收入指标、成本指标和折现率[12]几大类。

3.2 构建模型

假设影响企业价值的核心指标中有m个智力资本指标IC,n个财务绩效(收入和成本)指标X。假设第i个智力资本指标ICi的标杆指标为ICi0,则修正后的智力资本指标值为Ri,其中:

每一个智力资本ICi均会对每一个财务绩效指标Xj造成影响,其影响系数记为Aij。所有智力资本指标对某一财务绩效指标Xj的总影响系数记为RAj,则:

初始财务绩效指标值记为Xj0,当智力资本存在差异性时,受到全部的智力资本影响的财务绩效值Xj为:

企业t期现金流记为

综上所述,企业的t期现金流量CF的计算值为:

企业的初始折现率为r0,受到智力资本影响的企业的折现率r为:

因此,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的一般模型,计算企业的价值V为:

从公式上看,最终的引入智力资本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与传统的折现现金流量法估值模型没有区别。但是,在企业价值的实际计算中,企业现金流量CF和折现率r的值均已被智力资本所修正,因此,更能体现出企业智力资本的差异性所带来的企业价值的变动。

4 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新模型将智力资本引入到企业价值评估模型中,更能准确反映企业价值信息,丰富和发展了智力资本与财务理论相结合的研究与应用,完善了企业价值评估体系,揭示了企业中智力资本对企业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影响,并且进一步证实了智力资本的差异性将会带来企业价值的变化。从该模型可以看出,即使是资产结构相同的企业,如果企业内部的智力资本不同,其现金流也会随之产生差异性,从而导致企业价值的不同。这恰好能够说明为何现实中,同一地域的同一行业中,有些企业会亏损倒闭,而另一些企业却能够成功做大、做强。正是因为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有着如此重要的影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单纯的追求实物(下转第48页)

资本的增加,更应提高对“人”的价值的认识,通过对智力资本的优化提升,带来企业价值的更大提升。本模型从一定角度也反映了“以人为本”的科学性。

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我们曾在一些企业进行尝试应用,由于条件所限,该模型简化了一些指标,省略了一些非重要指标,为了简化计算,有时假定智力资本自身以及智力资本对财务资本的影响系数不会改变,这样就忽略了智力资本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对企业价值评估的准确性有所减弱。对于模型中部分指标、系数的定量衡量,仅能采用了文献参照和专家评估等相对主观的方式,尚没有进行大量数据统计验证,也会使得最终的企业价值计算结果与实际有所偏差。

企业价值评估是财务理论中的一大重点和难点,尤其在引入智力资本理论时,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我们下一步的研究将会通过调研实证,获得充实的数据,为不同行业企业确定适合的、全面的评价指标,建立起完善全面的评价体系,采用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确定智力资本对财务指标的相关影响系数,从而构建能够准确衡量企业价值的评估模型。

参考文献

[1]杜勇,干胜道,杜军.亏损上市公司的价值评估:理论综述与启示[J].财贸研究,2008,19(3):131-135

[2]赵罡,陈武,王学军.智力资本内涵及构成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4):154-160

[3]ASIMAKOPULOS A,GEORGE R.The intellectual capital of MichaelKalecki.A study in economic theory and policy.Knoxville 1975[J].The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76,9(2):362-365

[4]STEWART T A.Intellectual capital:The new wealth of nations[J].London,Nicholas,1997

[5]芮明杰,郭玉林.智力资本激励的制度安排[J].中国工业经济,2002(9):64-69

[6]郝丽萍,黄福广.企业的智力资本与企业发展[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34-36

[7]冉秋红,齐芳,邓慧玲.我国上市公司智力资本效率差异的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下),2009(6):61-63

[8]冉秋红.知识导向的管理控制系统:基本框架与具体运作[J].会计研究,2007(9):60-66

[9]SVEIBY K E.The new organizational wealth:Managing&measuringknowledge-based assets[M].Berrett-Koehler Pub,1997

[10]EDVINSSON L,MALONE M S.Intellectual capital:realizing yourcompany's true value by finding its hidden brainpower[M].HarperBusiness,1997

[11]ORDONEZ DE,PABLOS P.Intellectual capital statements:whatpioneering firms from Asia and Europe are doing no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and Learning,2005,1(3):249-268

基于EVA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模型构建 第3篇

运用EVA模型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是目前国外比较新的一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在充分考虑该模型的预测期、资本成本等变量值的情况下,能够较准确地评估企业价值。该模型以企业的历史财务报表数据为依据,可操作性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对EVA模型的理论来源、变量分析、应用实例以及评价等的阐述,能为我国的企业价值评估实务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EVA模型的理论来源

自从1890年马歇尔首先提出不同于会计利润的经济利润概念以来,经济利润及其同义语“剩余收益”、“异常收益”一直成为众多经济学者和会计学者研究的课题之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默顿·米勒和弗兰科·莫迪利亚尼从1958年到1961年所发表的《红利政策、增长和股票的价值评估》,以及《关于公司价值的经济模型》等一系列论文为经济增加值的产生奠定了现代金融财务学基础。但经济利润理论真正被用于企业管理实践,是在1989年美国斯特恩-斯图尔特公司(Stern Stewart & Co.)设计了具体计算经济利润的程序和对经理进行激励的模型,并注册了商标为Economic Value Added(缩写为EVA)的经济增加值指标之后。经济利润可以被理解为是扣除了各权益主体的利益或机会成本之后的会计利润。

二、EVA模型的变量分析过程

该模型的基本思想是认为企业的价值应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企业的初始投资资本,另一部分是预测企业未来可实现的经济利润现值,这两部分之和为某一时点企业的评估价值。其基本公式:企业价值=投资资本+预计经济利润现值

(一)投资资本的分析

从企业资金筹措的角度来看,投资资本包括从股东和债权人筹集到的资本总和,可以表示为:

投资资本=股东权益总额+全部付息债务总额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投资资本又可分解为营运资本和资本支出两部分,可以表示为:

投资资本=营运资本+资本支出

=(流动资产-无息流动负债)+(长期资产-无息长期负债)

由于有息负债属于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不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因此,这里不包括在投资资本的计算中。

(二)经济利润的分析

经济利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经济利润=息前税后利润-全部资本费用

其中:全部资本费用=投资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如果对息前税后利润再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最主要区别是经济利润扣除了全部资本的费用,而会计利润仅仅扣除了债务利息费用,没有扣除股权资本费用。其分析过程如下:

经济利润=息前税后利润-全部资本费用

=息前税后利润-税后利息-股权费用

=税后净利润-股权费用

假设投资资本报酬率以息前税后利润作为衡量报酬的标准,息前税后利润与投资资本成线性关系,则可以得出:

经济利润=息前税后利润-全部资本费用

=投资资本×投资资本报酬率-投资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投资资本×(投资资本报酬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三、EVA模型的应用实例

根据某服装生产企业公布的2002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2002年度的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和相关的财务报表资料摘录的数据,该企业预测今后五年销售增长率为6%。为了简化计算分析,假设未来五年该企业的息前税后利润增长率等于销售增长率,企业的加权资本成本为10%,并保持不变,每年投资资本的增长率也为6%,五年后企业保持稳定状态持续经营,用EVA模型评估该服装企业2002年的价值为419.24万元,其数据资料和计算过程如表1所示。事实证明,2003—2008年该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与预测情况基本一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EVA模型对我国企业价值评估实务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四、EVA模型的评价

EVA模型的优点在于经济利润具有计量单一年份价值增加的特点,并且从股东角度定义企业利润,即只有当企业的税后净利润高于投资的机会成本时才是真正盈利的,它综合考虑了企业的投资决策、业绩考核和激励制度。其缺点在于经济利润计算过程中涉及的会计调整项目至今在学术界仍存在较多争议;对未来经济利润的预测同样带有一定的主观假定性;如果采用本文中上述公式计算经济利润,则假设息前税后利润与投资资本成线性关系可能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建立在经济相对稳定预测基础上的EVA模型的应用价值受到了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应用EVA模型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更加关注评估目的。根据不同的评估目的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的目的有很多,有主动的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并购重组等,也有被动的产权转让、被增资扩股、被并购重组等,这时就需要分析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的目的,一般EVA模型多用于企业主动性的价值评估目的,而较少用于企业被动性的价值评估目的。

2.合理确定预测期。EVA模型的预测期长短随行业背景、管理部门的政策以及企业评估活动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别,例如高科技企业的预测期可能是3年,钢铁行业的预测期可能是10—20年,根据人们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通常将预测期定为5年或10年。在目前经济形势剧烈波动的情况下,应根据被评估企业自身收益稳定情况、所处行业发展态势、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等合理确定预测期,以提高企业价值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3.合理确定折现率。运用加权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折现率时除了要考虑β值的合理测算外,还必须考虑经济波动风险溢价,使折现率更符合实际经济情况。

4.建立健全企业经济利润指标评价体系,为EVA模型的推广应用做好基础数据准备工作,使这一先进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能在我国的评估实务工作中充分发挥用武之地,提升我国企业价值评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P·S·萨德沙纳姆编.兼并与收购[M].北京:中信出版社、西蒙与舒斯特国际出版公司,1998.

[2]S·戴维·杨(S·David Young),斯蒂芬·F·奥伯恩(Stephen·F·O′Byne)著.EVA与价值管理——实用指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郜志宇.经济剧烈波动下的企业价值评估.中国市场,2011.5.

[4]李延喜,等.基于EVA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研究.科技与管理,2011.1.

基于EVA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模型构建 第4篇

1.1 企业价值的定义

企业作为在资本市场上交易的特殊商品,其价格可以通过市场竞价来实现。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因此,为了使企业的价格更加公平和真实,需要确定企业的价值[1]。

按照《资本论》中的定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生产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企业作为商品生产的组织,在其本身成为资本市场的商品后,其价值定义出现了难题。

依据马克思的理论进行推理,企业价值可以表述为:凝结在企业这种特殊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企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累计。

投资者购买企业这一特殊商品的目的是要获得使用价值,也就是要获得投资回报。因此,企业的使用价值是指企业所带来的收益和回报。这种回报的表现形式是企业产生的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的差额,即现金净流量。

1.2 企业价值的组成

企业价值是构成企业的各种资源价值的汇总,因此企业价值就由各种资源的价值组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有形资源是指反映到资产负债表上的各种资产的总称,具体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其他长期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内容。

无形资源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中无法反映或没有列示的各种资源,包括:企业商誉、研发能力、经营者能力、管理效率、特殊资源储备、和其他各种没有反映到资产负债表中的信息。

1.3 现金流量是企业价值的源泉

现金的循环周转并不断增值,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持续进行,并促使企业价值的增加。因此,现金流量是企业价值产生的源泉。

所谓现金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通过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带来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企业盈利的主要因素,只有生产并销售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并通过内部控制降低成本和费用,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抵补现金流出量,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经营和不断增值。

同时,企业通过各种渠道融通所需要的资金,产生的现金流入量扣除融资成本等现金流出量,形成融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这部分现金净流量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辅助作用,也构成企业价值的组成部分。

另外,企业对外投资,引起现金流出;在获得投资收益或者收回投资时,取得现金流入。投资活动引起的现金净流量也构成企业价值的有效组成部分。

因此,企业价值由经营活动、融资活动和投资活动产生的增值构成,在3个环节中的现金流量成为企业价值的源泉。

1.4 企业价值评估的意义

(1)有助于财务管理目标的定量描述按照财务管理理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即股东财富最大化[2]。要求企业必须不断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通过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决策,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情况下,使企业的总价值达到最高。通过价值评估,可以对企业价值最大化进行定量描述。

(2)有助于企业兼并收购活动的定价随着资本市场中资产重组活动的日益活跃,对于兼并收购中企业价值的定价成为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按照美国学者弗雷得·威斯通(J.Fred Weston)的观点,兼并收购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目标企业的定价过高,给收购者带来巨大资金压力[3]。因此,对于目标企业的价值进行合理评估,确定适当的收购价格,有助于企业的兼并收购活动的成功。

(3)为理性投资提供决策依据资本市场的发展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渠道和交易品种,股票投资成为众多投资者的宠儿,然而股票投资的风险成为投资者面临的难题。为了回避投资风险,分析公司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的差别,并进行理性投资是一项好的选择[4]。因此,通过企业价值评估,确定股票的内在价值,可以为理性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科学、合理的评估企业价值成为财务管理的重点研究领域。建立科学而有效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对评估模型进行修正和完善、对各种评估参数进行量化等研究变得越来越迫切。

2 国内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综述

2.1 收益评估法

收益评估法是假设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进行的评估[5]。其基本评估公式包括2种。

2.1.1 年金法

其中:P代表企业评估价值;A代表企业每年的年金收益;r代表本金化率。

年金法的基本思路是:把企业未来的可预测的各年预期收益进行年金化处理,根据年金评估企业价值。公式又可以改写为

其中:Ri代表第i年企业的预其收益;代表企业前n年预其收益现值之和;(A/P,r,n)代表投资回收系数,又称现值年金系数,已知现值求年金;r代表本金化率。

2.1.2 分段法

分段法是将企业的收益预期划分为前后段,对于前段的预期收益采取逐年预测,折现累加的方法。对于后段的企业收益,进行连续价值计算。前后段相加构成企业价值。

如果在后段,企业收益保持稳定不变,则评估公式可以描述为

如果从(n+1)起,企业预期收益按照固定比率g增长,则分段法的公式变为

2.2 加和评估法

加和评估法是指将构成企业的各种要素资产的评估值加总,求取企业整体价值的方法。

加和评估法主要是针对企业的整体获利能力进行的,是对企业获利能力以及相匹配的单项资产进行的认定。评估思路如下:首先对企业各项资产进行评估,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其次将各项资产价值加总求和;最后扣除负债,将余额作为企业的评估价值。

2.3 市盈率乘数法

市盈率是指上市公司每股股票价格与其每股收益的比率。市盈率乘数法是利用市盈率为基本参数,根据公司每股收益的变动趋势,确定企业价值。其基本思路是:首先,从证券交易所收集与目标企业相似的公司,计算它们的市盈率;其次,计算目标企业的收益额(净利润);最后,以同类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乘以目标企业的收益额,得到目标企业价值。

计算基本公式为

其中:E代表目标企业市盈率;Ei代表同类企业i的市盈率。

目标企业价值为

其中:V代表目标企业价值;R代表目标企业每股收益。

3 国外企业价值评估模型

根据Tom·Copeland等人的研究,认为企业价值是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价值是衡量绩效的最佳标准,是对企业完整信息的全面反映。并提出了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价值评估框架:对于企业价值评估应该采取现金流量折现的方法进行。在他的研究基础之上,有关学者又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以下几种主要评估模型。

3.1 实体现金流量折现模型

实体现金流量折现模型是将企业各个业务活动的价值减去债务价值和优先股价值,作为企业的评估价值。业务价值和债务价值等于各自现金流量的折现值,其中折现率要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

计算公式为

其中:Fci,Fli,Fpi分别表示企业业务活动、债务、优先股在第i期的现金流量;r1,r2,r3分别表示各自的折现率。

3.2 经济利润模型

经济利润模型认为,企业价值等于投资资本额加上相当于未来每年创造价值的现值。1890年著名经济学家Alfred·M在《Principles of Economics》中的论述:“所有者按现行利率扣除其资本利息之后,所留下的利润可以称为其经济利润”。

经济利润模型优于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其优势表现在经济利润可以了解企业在任何一个年度的经营状况,而现金流量模型却无法做到。

经济利润的表示方法为

经济利润=(投资资本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企业价值V=投资资本+预计经济利润现值。

3.3 股本现金流量折现模型

该模型利用股本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折现,求取企业价值。

股本产生的现金流量用股息和股份重购产生的现金流量表示。

计算公式为

该模型的缺点在于当公司的股息政策发生变化时,会引起企业价值的计算结果发生变动,而企业价值的实质没有发生变化。

3.4 税前现金流量折现模型

该模型采用税前现金流量与税前折现率,计算公式为

其中:税前现金流量=税后现金流量/(1-税率);税前折现率=税后折现率/(1-税率)。

3.5 其他评估模型

3.5.1 修正现值模型

其评估模型为

企业价值V=NPV+NPVE,

即一个企业的价值应该等于无财务杠杆时企业的价值(NPV),加上筹资方式带来的附加影响的净现值(NPVE)。

3.5.2 权益现金流量模型

权益现金流量模型通过对企业产生的属于所有者权益的现金流量进行折现,确定企业价值,折现率为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

3.5.3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模型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法认为企业的价值应该等于企业产生的所有现金流量,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的现值。

上述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各有其理论依据。上述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或模型的难点集中在对于现金流量的预测、折现率的确定、评估期限的确定等问题。如果企业预期的现金流量为负数,则企业价值不存在。但是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存在着很多现金流量为负数,但是企业交易价值却很高的现象,对于他们的评估就很难用上述方法来进行。

4 基于EVA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

为了克服现金流量评估的缺陷,Stern等研究了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并提出了利用EVA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的思想,对于企业价值评估活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4.1 EVA的内涵

经济增加值是指企业利润扣除产生利润的资本成本之后的余额。Stern认为,在衡量企业为股东所创造的价值时,应该在利润的基础之上考虑资金的机会成本等因素,即经济增加值——EVA。并给出了EVA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RP代表税后利润调整额;C代表资本投入额;KWACC代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4.2 企业价值评估的EVA模型

按照Stern的观点,企业价值是未来EVA的现值之和。其中EVA可以通过时间序列模型等预测技术得到,折现率一般取企业的股权资本成本率。

则企业价值评估模型为

其中:EVAi代表第i年的经济增加值;KS代表股权的资本成本。

4.3 EVA评估模型的参数取值

按照EVA评估模型首先需要预测企业未来的EVA值,EVA值的预测一般根据企业税后利润的调整额、投入资金的资本成本来计算。

税后利润调整额RP是根据损益表提供的税后净利润调整得到的,等于税后利润加上利息-利息抵扣的税金。

计算公式为

RP=R+A-A×T=R+A×(1-T),

其中:R代表税后净利润;A代表利息费用;T代表所得税率。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KWACC是反映投入资金的资本成本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其中:代表股权资本比例;KS代表股权资本成本;代表债务资本比例;KL代表债务资本成本。债务资本成本根据各项债务的取得成本和使用成本得到。

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K代表借款的资本成本;I代表借款年利息;T代表所得税率;L代表借款筹资数额(借款本金);F代表借款筹资费用率。

股权资本成本的测算较难,理论上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计算。但是由于各种参数的取值比较困难,因此在实际评估中,一般根据公司的股权资本的使用成本和实际募集资金数额确定,计算公式为

其中:KS代表某企业股权资本成本;d代表支付的股利;p代表筹集资金总额;f代表筹资费用率。

有时可以用公司账面的所有者权益价值,替代实际筹资总额p(1-f)。公式演化为

其中:E代表公司账面的所有者权益总额。

根据上面的推导可以得到EVA的计算公式为

根据公式可以看出,EVA的大小受企业净利润、利息、所得税率、资本结构,以及股权成本和债务成本的影响。上述数据均可以根据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得到,使EVA模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5 结语

EVA方法作为一种新颖的评估模型,在充分考虑利润产生所消耗的资本成本的基础上,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价值。并且评估所需要的参数均可以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得到,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对于企业价值评估活动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摘要:从企业价值的内涵出发,探讨了企业价值的产生源泉,并对国内外企业价值评估模型进行了分析。指出现金流量折现评估模型存在的难点及问题,提出了运用经济增加值(EVA)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的思想,并给出了可以实际操作的EVA评估模型,对于企业价值评估的科学化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企业价值,评估,经济增加值(EVA),模型

参考文献

[1]原毅军.论企业的价值[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0(2):21-24.

[2]李延喜.财务管理[M].北京:科技出版社,2010:348-357.

[3]WESTON J,CHUNG K,SIU J.Restructuring,and corporategovernance,second edition[M].London:Prentice Hall,Inc.,1998:71-122.

[4]BODIE Z,KANE A,MARCUSA.Investments[M].4thed.NewYork:The McGraw-Hill Companies,1999:103-132.

基于EVA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模型构建 第5篇

摘 要 在并购的过程中,关于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问题,通常是决定并购是否成功的关键。本文主要是对经济增加值EVA估价模型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应用问题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 经济增加值 企业并购 价值评估

一、经济增加值及估价模型

1.经济增加值

EVA经济增值指公司资本收益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是公司经过调整后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全部资本成本(债务成本和权益成本)后的余额,其公式为:EVA=NOPAT-NA0*WACC;NOPAT:经过调整的税后净营业利润;NA0:经过调整的期初投资资本;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即股权资本成本×(权益总额/资本总额)+债务资本成本×(债务总额/资本总额)×(1-税率)。

2.经济增加值估价模型

企业未来EVA的现值就是企业将要创造的超过企业现有资本的价值。用公式表示为:

未来EVA的现值= ,因此,在企业并购中,采用EVA模型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如下:目标企业价值=目标企业未来EVA现值+投入资本总额。目标企业投入资本总额根据其财务报表容易确定。目标企业未来经济增加值EVA的预测只能根据该企业的历史EVA来预测。基本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目标企业每年基本上保持以一个固定的EVA运行(增长率g为零)。另一种是目标企业每年的EVA基本上保持一个常数g的速度(g为正数)或负增长(g为负数)。

二、经济增加值EVA估价模型的应用

1.EVA零增长估价模型

(1)EVA零增长估价模型

如果目标企业每年保持固定的EVA,即EVA1=EVA2……=EVAt=EVA,则:

未来EVA的现值=

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未来EVA的现值

假设企业永续经营,即n→∞时,未来EVA的现值=

(2)EVA零增长估价模型应用范围

对于成熟行业中较平稳的目标企业,认为将以目前的EVA水平持续经营,适合使用EVA零增长估价模型来计算企业价值。在计算中使用企业最近几年的平均EVA来计算企业的未来EVA的现值可以部分消除EVA波动的影响。

目标企业价值=目标企业未来EVA的现值+投入资本总=

2.增长型EVA估价模型

(1)常数增长型EVA估价模型

目标企业每年EVA以常数g的速度增长,则:

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可得:未来EVA的现值=

假设企业永续经营,即n→∞时,则:未来EVA的现值=

(2)分阶段EVA估价模型

根据对目标企业的经营情况、所属行业的前景进行的分析,预测出各阶段的年EVA增长率g和各阶段EVA的增长年限,然后计算出目标企业未来几年内增长期未来EVA的现值,最后假设目标企业在数年的增长期后EVA保持稳定,并计算企业在增长期后的平稳期的EVA現值。几段的EVA值相加为目标企业总的未来EVA现值的估计值。

①两段EVA估价模型

预测目标企业在n年内以EVA0为基础每年保持EVA以g的速度增长,在n年以后以稳定的EVA(零增长)持续经营。则:目标企业价值=目标未来EVA的现值+投入资本总额=增长期n年内EVA现值+n年后EVA现值+投入资本总额=+投入资本总额

②三段EVA估价模型

预测目标企业在m年内以EVA0为基础每年EVA保持以g1速度增长,第m年到第n年期间以g2速度增长,第n年后以稳定的EVA(零增长)持续经营。则:

目标企业价值=目标未来EVA的现值+投入资本总额

=增长期m年内EVA现值+增长期第m年到第n年期间EVA现值+n年后EVA现值+投入资本总额

(3)增长型EVA估价模型应用范围

某些目标企业每年的EVA波动很大,同时这类企业由于内外部环境不稳定,短时无法判断其发展趋势。因此采用有限经营年度EVA法计算考虑风险的目标企业未来EVA的现值。其中,EVA计算年限n以企业实际情况确定。

目标企业价值=目标企业未来n年的EVA现值+投入资本总额=

3.EVA负增长的目标公司价值分析

如果一个企业当年的EVA为负值,说明企业股东财富在遭到毁灭,因为有的企业虽然有账面利润,但是其账面利润不足以说明企业债务成本和股东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得到弥补。股东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是股东要求的最小收益,超过股东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的那部分即是经济增加值。所以如果经济增加值为负值,表明股东收益小于他们的期望收益,股东财富受到了损失。

三、结论

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并购交易的精髓,每一次成功并购的关键就在于找到了恰当的交易价格。目前可以用于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模型有多种,EVA估价模型克服了传统指标忽略股东资本成本的天然缺陷,能够使并购围绕企业的价值服务,达到并购交易双方实现各自合理收益最大化的目标。本文就基于经济增加值估价模型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把EVA估价模型在并购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由于EVA全面考虑了资金成本的因素,能真正反应出目标企业对并购方来说存在的创值能力,因此在企业的战略并购中,经济增加值估价方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梅良勇.经济增加值(EVA)估价模型在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企业管理.2005(06).

[2]黄晓楠,瞿宝忠,丁平等.基于EVA的企业并购定价改进模型研究.会计研究.2007(03).

科技企业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探讨 第6篇

一、科技企业人力资本的分类

本文认为, 科技企业人力资本具有层次性, 分为员工型人力资本和企业家型人力资本。能够把握市场机会, 开拓市场, 引导和制定企业技术创新方向的人力资本是企业家型人力资本。除了企业家人力资本之外, 均归类为员工型人力资本。虽然在科技企业这样一个知识技术含量极高的创新型企业中, 拥有特殊专业知识的员工与进行基础管理和生产操作的员工对企业的贡献有一定的区别, 但笔者认为这种区别只是因为员工处于不同的管理层级和技术等级, 个人能力差异的大小造成的, 他们与企业家型人力资本有质的区别。

二、科技企业人力资本价值的影响因素

科技企业的市场价值是决定企业人力资本价值大小的基本因素, 人力资本对企业的贡献是衡量个体人力资本大小的依据。因此, 影响科技企业人力资本价值的因素主要有:

(一) 科技企业市场价值

评估企业价值的传统方法通常有三大类:资产法、市场法和收益法。这三种方法对科技企业的价值评估均有局限。资产法难以准确反映科技企业占主体的无形资产价值。我国大多数科技企业没有上市, 很难利用市场法从近期或现在的数据来比较推导评估资产的现实市场价值。科技企业风险高, 企业发展带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也难以利用收益法是从未来的收益预测推算资产现时的市场价值。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期权定价理论给以现金流量贴现为基本方法的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期权理论研究表明, 高风险资产期权比低风险资产期权具有更大的价值, 而剩余时间越长, 期权的价值越高。

在高新技术企业迅猛发展, 经营风险越来越大、即时选择非常重要的情况下, 期权估价技术显示出了独到的作用。与传统企业相比, 科技企业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其具备及时把握市场机遇的能力和充分运用这种机遇的实力。一旦成功, 就会获得高水平的报酬率。这与期权定价模型所适用的条件非常吻合。因此, 运用期权定价模型对科技业进行价值评估, 是非常适合的。

(二) 人力资本价值贡献率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 资本有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形式。两者是相对应的, 物质资本体现于物质产品上, 人力资本体现于劳动者身上。二者都对企业价值的创造做出了贡献。人力资本贡献率就是直接反映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创造的贡献比例。

(三) 企业家人力资本贡献分成率

本文用科技企业家人力资本贡献分成率来表示科技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人力资本价值的贡献比例, 以度量科技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企业的贡献。分成率包括两部分, 一是基准分成率, 可以理解为科技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价值存量, 或者是科技企业家人力资本要求的最低期望收益率。二是奖励分成率, 表示企业的经营业绩超过同行业基准收益或者超过股东、董事会提出的期望收益, 而由科技企业家人力资本获得的价值增量。

(四) 员工个体人力资本相对贡献率

人力资本对企业的贡献, 有两个方面, 一是一般性的贡献, 二是创造性的贡献。一般性的贡献是通过一般劳动做出, 而创造性的贡献需要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即通过一定的天赋和投资形成的对技术、机会的把握能力来创造。在实际企业贡献衡量的操作中, 员工人力资本相对贡献大小, 在企业中由两个方面来决定:岗位和绩效。

三、科技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估

(一) 科技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模型科技企业家人力资

本价值是科技企业家通过对科技企业生产要素的组合而对企业价值创造作出的贡献, 其价值评估模型为:

式中:HV1为科技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λt为第t期科技企业家人力资本贡献分成率;Ht为第t期人力资本价值贡献率;Vt为第t期科技企业的市场价值;Vt-1为第t-1期科技企业的市场价值。

科技企业员工人力资本价值是科技企业员工通过自身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能力对企业价值创造作出的贡献, 它是在科技企业家为企业所构建的企业整体行为、活动方向或运行轨道下体现出来的价值创造能力, 其价值评估模型为:

式中:HV2为科技企业员工个体人力资本价值;ωt为第t期员工个体价值相对贡献率。

(二) 评估模型有关参数确定具体内容如下:

(1) 科技企业市场价值V。首先运用期权定价模型评估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 例如专利权等:无风险利率r和收益率标准差σ根据企业经营状况或参照同行业资料获得, 运用计算机模拟和预测技术预测标的资产 (如专利权、科技产品的生产权) 带来的预期现金流的现值, 此为标的资产的当前价值, 为获得该标的资产的初始投资成本的现值为期权执行价格, 期限为标的资产的有效期或者是标的资产出现到更新的这一段时期。根据布莱克-舒尔斯期权定价公式, 可以得出该科技企业的当前的无形资产价值。

其次根据企业会计记录计量当前企业的有形资产价值。

最后, 该科技企业的市场价值=有形资产价值+无形资产价值。

(2) 人力资本贡献率H。从企业的角度来计量人力资本贡献率, 学者李世聪等构建了以当期价值理论为基础的人力资本贡献率计量模型。本文假设在企业价值的增值贡献中, 物质资本都是同质的, 即等量的物质资本在不同的企业所作的贡献是一样的, 而不同企业价值是否增值, 增值大小, 主要是由异质性的人力资本造成的。

引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式中:Q为企业价值;L为人力资本;K为物力资本;A为技术水平参数;α为人力资本的效益参数;β为物力资本的效益参数。

在科技企业中, 技术进步是不断进行的。我们假设技术进步的效果都体现在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中。因此, 函数表示为:

两边取对数得到:

科技企业人力资本贡献率

(3) 科技企业家人力资本贡献分成率λ。

第一, 基准分成率的确定。科技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存量的大小是一个难以精确计量的问题, 需要考察影响科技企业家经营管理能力的诸多主观性指标, 因此对科技企业家经营管理能力的大小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计量。

层次分析法运用的关键和难点是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本文认为科技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价值存量评估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人品质, 包括个人的社会道德与职业道德、个人信誉、个人魅力与形象、个人的竞争意识等。二是个人能力, 包括领导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风险承受能力、沟通能力、业务与技能等。三是个人学识, 包括个人学历、各种知识水平、学识适用本职程度等。四是身心状况, 包括年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

首先由专业的人才测评专家和测评机构对以上指标进行两两比较, 构造出判断矩阵, 运用层次分析法原理得出各指标的权重, 然后由董事会、人力资源部门、员工代表、专业的人才测评机构组成测评小组, 按照以上指标考察科技企业家, 进行评分。评分可分为五个等级, 分别赋分5、4、3、2、1。然后将所有评分加总平均或加权平均, 得到各指标的评分, 分别乘以各指标权重, 加总得到企业家的评分, 再除以最高的等级赋分5, 即为科技企业家的基准分成率, 即:

式中:λ基为基准分成率;W为权重向量, W= (w1w2…wn-1wn) ;P为为评分向量, P= (p1p2…pn-1pn) T;S为最高的等级赋分。

第二, 奖励分成率的确定。评价企业经营管理业绩的绩效评价指标比较多, 其中经济增加值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价值, 在许多著名公司中的成功运用备受瞩目。

从计量上看, EVA是指调整的税后经营利润减去该公司现有资产经济价值的机会成本后的余额, 它通过度量剩余收益来对企业的经济状况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衡量。计算公式为:

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投资额×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当EVA>0时, 说明企业增加了股东的原有价值;当EVA=0时, 说明企业维持了股东的原有价值;当EVA<0时, 说明企业损耗了股东的价值。

按照业绩来考察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奖励分成率λ奖, 当EVA≤0时, 奖励分成率λ奖=0, 当EVA>0时, 0<λ奖<1。

(4) 员工个体人力资本相对贡献率ω。企业员工个体贡献的大小主要由两个指标来确定, 包括员工的工作绩效与员工所在岗位, 即:

式中:γ为员工绩效系数;η为员工岗位系数。

员工岗位系数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岗位评价技术来确定。员工绩效系数可以直接利用企业绩效考评结果予以确定。

科技企业员工与传统行业的员工相比,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员工综合素质高, “知识型员工”是科技企业员工队伍中的主体;员工普遍年轻化, 科技企业拥有的是年轻的、掌握最新技术、敢于拼搏、愿意从事挑战性工作的员工;员工工作自主性强, 注重个人成长。针对以上特点, 科技企业员工绩效可以采用目标管理法和行为量表考核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

四、结论

本文以科技企业市场价值为基础, 通过科技企业家经营管理能力的素质评估和业绩评估两个方面来确定科技企业家对企业价值创造的贡献。而科技企业员工人力资本价值是科技企业员工通过自身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能力对企业价值创造作出的贡献, 它是在科技企业家为企业所构建的企业整体行为、活动方向或运行轨道下体现出来的价值创造能力。本文在科技企业家人力资本定价的基础上, 通过员工人力资本所在工作岗位和工作绩效来确定员工个体对企业价值创造的相对贡献。

参考文献

[1]舒尔茨著、吴珠华等译:《论人力资本投资》,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2]李世聪:《人力资本贡献率的计算及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模型的设计》, 《人才资源开发》2005年第11期。

[3]邓勇莉:《企业管理型人力资本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广西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基于EVA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模型构建 第7篇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度越来越高,企业合资、收购、兼并、重组等活动日益频繁。这些活动无不涉及企业价值评估。本文介绍了企业价值评估的传统方法,对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指出EVA价值评估模型的适用性所在。

关键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经济增加值

一、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企业估值是将企业的全部资产作为评估对象的价值判断和估计过程。传统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

1.成本加和法:成本法也称重置成本法,是根据企业提供的资产负债表,对企业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得到的企业价值,其基本思路是重建或重置评估对象。

2.市场法:市场法就是在市场上找出一个或几个与被评估企业相似的参照企业,分析比较被评估企业及合适的价值参数,在此基础上,通过修正、调整参照企业的价值,最后确定被评估企业的价值。

3.收益法:收益法就是通过预测目标企业未来所能产生的收益,并根据获取这些收益所面临的风险及所要求的回报率,对这些收益进行折现得到目标企业的当前价值。

二、企业价值评估传统方法的缺陷

成本法也称重置成本法,是根据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对企业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得到企业价值,其基本思路是重建或重置评估对象。基本原理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在购置任何一项资产时,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超过建造一件相同替代品的成本。该方法起源于传统实物资产的是评估,例如机械设备、房屋建筑物等的评估,其着眼于每个单项资产的成本。

虽然成本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1)采用成本加和法模糊了单项资产与整体资产的区别。(2)采用成本加和法难以真实反映资产的经营效果,不能很好地体现资产评估的评价功能。

市场法是将目标企业与可比企业对比,用可比企业的价值衡量目标企业的价值。如果可比企业的价值被高估了,则目标企业的价值也会被高估。实际上,其得出的结论是相对于可比企业来说的,以可比企业价值为基准,是一种相对价值,而非目标企业的内在价值。因此说,市场法应用的主要困难是可比企业的选择,而且市盈率、市净值率等评价指标要求具备活跃、成熟、规范的证券交易市场条件。目前国内企业整体评估还不宜采用市盈率乘数法,只能作为辅助方法或粗略估算方法。

收益法就是通过预测目标企业未来所能产生的收益,并根据获取这些收益所面临的风险及所要求的回报率,对这些收益进行折现得到目标企业的当前价值。企业价值评估的评估对象是企业的未来获利能力,而收益法正是以企业的获利能力为基准进行的评估。所以,收益法是企业价值评估中使用最广泛、理论上最健全的方法之一。其中最常使用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包括股利现金流量折现模型、股权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实体现金流量折现模型。我国的大多数企业采取实体现金流量折现法,主要原因是现阶段我国的企业大部分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处于资本的扩张阶段,大多企业采取剩余股利政策派发股利,一般不适合采取股利现金流量折现法。但是即便是采用实体现金流量折现模型。该模型也有缺点即模型中的不确定因素太多:未来的盈利水平主要依靠于预测,因此主观因素会比较强,同时对于折现率的预测主观因素一比较大。

三、企业价值评估经济增加值模型

EVA是由美国斯特思·斯图尔特咨询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初所提出的一种业绩评价与激励系统。经济增加值并非是个新概念,经济增加值的概念,来源于经济收益,根据默顿·米勒(Merton Mllier)和弗兰科·莫迪利亚尼(Frnaco Modiglinai)在1958年到1961年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经济收益是公司创造价值的源泉,即经济收益等于净收益与资本成本的差额,提出临界回报率是由投资者所需承担的风险决定的。其为企业净经营利润减去所有资本成本的差额。如果差额为正,说明企业创造了财富;反之,则表示企业发生损失。如果差额为零,说明企业的利润仅能满足债权人和投资者预期获得的收益。EVA指标的特点是从股东角度重新定义企业的利润,考虑了企业投入的所有资本(包括权益资本)的成本,因此能全面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的真正盈利或创造的价值,对全面准确评价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经济增加值EVA=息前税后净利润-全部资本成本

=投资资本×(投资资本报酬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从上述EVA的计算公式可知,当企业的税后净营业利润超过资本成本时,EVA大于零,表明企业的经营收入在扣除所有的成本和费用后仍然有剩余,该剩余收入归股东所有,股东价值增大;反之,表明企业经营所得不足以弥补包括股权资本成本在内的成本和费用,股东价值降低。可见,EVA与股东价值成同方向变化,追求EVA最大化即股东价值最大化。因此,基于EVA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企业价值应等于投资资本加上未来年份EVA的现值,即:企业价值=投资资本+预期EVA的现值。

EVA模型與DCF模型本质上是一致的。假定企业初始投资为Io,第t期税后营业净利润为NOPAT1;第t期新增投资资本为AI1,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WACC。EVA模型能有效衡量公司任何单一年份的经营情况,而DCF模型难以通过对实际和预计现金流量的比较来跟踪企业经营期投资资本的情况。任何一年的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的随意投资,都会影响现金流量及折现值,管理者容易为了改善某一年的现金流量而推迟投资,使企业长期价值创造受损。而EVA模型不考虑前后年度资本随意投资额的大小,仅确定单一时期的预计EVA,并同实际产生的EVA对比分析,真正从“创值”而不是“创利”出发评估公司价值,因而有利于更真实完整地评估公司价值。

参考文献:

[1]谷棋,于东智.EVA财务管理系统的理论分析.会计研究.2000(11):21-23.

[2]2011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

[3]王燕妮,王波.EVA与现有评价指标的比较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04(7).

[4]张先治,池国华.企业价值评估.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95-113.

[5]雷奕敏,马超群.经济增加值法(EVA)与企业价值评估.现代管理科学.2005(10).

上一篇:解毒至宝神丹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下一篇:合同诈骗罪追诉期是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