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个人事迹材料

2024-07-17

党委书记个人事迹材料(精选5篇)

党委书记个人事迹材料 第1篇

唐元凯同志1966年出生,大学文化,现任宿迁市宿城区双庄镇党委书记、江苏省宿城区经济开发区(西区)党工委副书记,宿迁市人大代表、宿城区人大代表。1987年6月毕业于启东卫生学校,1991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专业,1992年3月调入宿城镇工作,历任科技助理、副镇长,2000年任宿城古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2002年初调任

双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2004年2月任双庄镇党委书记,2007年12月任宿城区人大副主任。自工作以来,能严于律己,团结同志,工作务实勤勉,成绩显著。曾有10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多次荣获省、市、区政府表彰。曾获省敬老先进个人,省科技工作先进工作者、宿迁市先进工作者、宿迁市招商引资先进个人,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其家庭获区学习型家庭荣誉称号。

唐元凯同志平时能关心国家大事,时刻不忘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丰富自己,在工作中能坚持学习专进修,能深入研究中央各部委出台的相关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及市、区两级政府的各类文件精神,并能结合双庄实际,学以致用,提出适合双庄发展的战略——即“突出工业化城市化,跳出乡镇,融入城市发展”。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能虚心向专家请教,深入思考,力求探究事物的发展规律,谋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紧张的工作中能坚持工作与学习并重,边工作边学习,与时俱进。通过三年的努力完成省委党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在职研究生的学习任务,并取得相应的文凭资格。在政治、思想和行动上能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积极践行者。

唐元凯同志在实际工作中,大局意识强,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随着中心城市“北进西扩”战略的实施,结合双庄镇特殊区位,适时提出“突出工业化、城市化特色”、“跳出乡镇,融入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2005年至2007年招商引资连续三年取得好成绩,财政收入也是三年迈出三大步,2005年财政收入超1000万元,2006年财政收入达1400万元,2007年财政收入预计可超2000万元,为双庄镇实现工业化、城市化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一、真情感商,招商引资实绩显著

近年来双庄镇招商引资工作一直保持强劲势头,作为党委书记,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唐元凯同志非常重视招商引资工作,一直亲自主抓招商引资工作,在全镇有限的干部队伍中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专业招商小组,以江浙一带为重点区域,强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使双庄镇招商引资工作三年迈出三大步。

05年9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唐元凯同志得知山东一个台湾籍客商谷永华想扩大水泥生产项目。于是,我迅速搜集这位客商的有关信息,立即带人赶往山东。开始,可能是出于宿迁情况不大了解,老总对我们这个苏北小镇根本不感兴趣。为了增进客商对宿迁的了解,唐元凯同志详细向客商介绍了我市的地理条件、人文历史、政策优惠、发展趋势等内容,当提到宿城新区大搞建设,搞水泥很有市场时,老总产生了兴趣,接上了话茬。有了这一次的基础,过了几天,唐元凯同志二上山东。因长期在外招商,饮食起居没有规律性,在去山东的途中,唐元凯同志的腰病又发作了,在谷总的水泥生产基地与他面谈时,谷总看唐元凯同志直冒虚汗,关切地说:“唐书记,你是累了吧?”我说:“没有什么,咱们接着谈吧!”心里想,只要项目能落户宿迁,再苦再累也值得!就这样,我忍着病痛与谷总谈完投资协议。回到宿迁后,腰部的疼痛越来越明显,家人和同事都极力劝其抓紧到医院检查治疗。但是,唐元凯同志一想到项目洽谈正在节骨眼上,水泥厂项目的事儿还没有办妥,如果稍有懈怠,项目投资就很可能半途而废。就这样,他强忍疼痛,坚持带病招商。2005年12月份,终于病倒了,同事们把他送到医院,检查确诊是肾结石、肾积水,积水使得肾脏变得比正常肾脏大三倍。接诊医生严厉地批评:“如果再晚来两个小时,他的这只坏肾脏就不得不摘除了。”手术后,手指粗的引流管在肾脏内放置了三个多星期,剧烈的疼痛,常常使我难以入睡。但为了引进项目,我坚持忍着疼痛与谷总保持密切联系,唐元凯同志的诚意和精神终于打动了谷总,他投资2000万元的楚王水泥项目一个月后顺利落户双庄镇。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在招商引资工作上唐元凯同志不仅是真情服务客商,而且能总结规律、利用优势、创新招商方法。他经常带领有关人员到泰州、徐州等地的新建城区、郊区地带进行考察,与当地的老总和党政领导进行交流。考察中他发现,汽车市场特别是汽车4s店多在城郊,容易在区位相同的双庄镇生根开花。于是他决定以汽车项目为主攻方向,先后四下拥有全国唯一知识产权的芜湖奇瑞汽车厂、南京中汽贸集团和扬州现代汽车江苏总代理等单位,联系洽谈项目。

因为思路对头,针对性强,顺利引进了奇瑞汽车4s店、现代汽车4s店,项目总投资分别都在2000万元以上。利用优势招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唐元凯同志领导下,双庄镇招商引资工作从2005年至2007年连续三年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2005年双庄镇新引进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8个,合同引资额8.6亿元

。完成引资额1.94亿元。通过市考核办考核认定为1000万元以上工业进园开工项目5个,招商引资成绩在全区十八个乡镇、街道中排名第一,2006年,因招商引资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宿迁市招商引资先进个人,并随宿迁市招商引资先进事迹宣讲团分别至三县两区演讲。2007年,双庄镇完成实际到帐引资1.0029亿元,共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8个,招商引资成绩又一次获得全区乡镇排名第一的好成绩。目前招商引资成效已开始显现,唐元凯同志招来的金驰车厢制造、楚王水泥、聚力复合材料、兴邦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等项目陆续投产,运作良好,显现了强劲的发展后劲。招商引资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双庄镇经济发展。解决就业人口2000余人,仅造船集中区雇佣当地工人装卸、焊接等,就可吸收600多人就业,招商引资也促进了工业经济迅速增长,产业链拉长。沿运河一线的造船企业现已达20余家,沿徐淮公路汽车4s品牌店为主的汽车产业带正悄然形成,以迁宇、腾宇为龙头的机电产业企业等规模逐步做大,由此催生的汽车销售、塑胶、船舶、机械等行业产业已形成厚度。为双庄镇尽早实现工业化、城市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与时俱进,创新创优实绩突出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工作上不仅要能埋头拉车,更要能抬头看路,看准路看对路。唐元凯同志能时刻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时时强调“事在人为,人在方法”,一直注重工作的创优出新。一是在规划上不循规蹈矩,能根据形势发展,及时调整战略部署。2005年随着中心城市“北扩西进”战略的实施,结合双庄镇特殊区位,适时提出“突出工业化、城市化”、“跳出乡镇,融入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为双庄镇的发展明确了方向。二是在任用干部上,能坚持三条线作战,用人所长。党委书记主要负责招商引资,主抓各地招商引资新线索和重点项目跟踪服务;镇长主持政府全面工作;明确一名副书记分管稳定工作。其他每位班子成员,根据其职务,参照其性格、特长、工作风格、业务专长进行分工,使其责任明确,各司其职,各尽其长,各顶一片天。三是在招商引资上能不断创新。首先是充分发挥优势,努力形成特色。充分利用双庄镇沿运河十余公里黄金水道的特点,规划了宿城造船集中区。利用双庄镇依傍主城区优势,主攻汽车4s店项目,因为思路对头,针对性强,顺利引进了奇瑞、现代、东风、广本等品牌4s店,项目总投资分别都在2000万元以上。其次,还采用打造平台,建设厂房启动民力招商和以商引商等方法招商。

三、心挂群众,一心为民办实事

工作中能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能关注弱势群体,双庄镇拆迁任务繁重,妥善处理好拆迁户的过渡安置是一大社会问题,唐元凯同志及时动员社会力量为拆迁户中的贫困户、贫困学生捐集资,清理康堡、陆刘两所村小的闲置教室,作为拆迁困难户临时过渡用房。规划建设牌坊小学,妥善解决了拆迁户学龄儿童就近入学问题。千方百计联系市开发区相关企业,帮助拆迁户中的残疾人解决在民政福利企业就业问题。通过市场运作等办法建设了8万平方米靳塘安置小区和正在建设的近25万平方米苏宿工业园安置小区。这些措施使双庄镇的拆迁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为苏宿工业园区、宿城经济开发区西区、宿城新区建设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同时以商业聚集区为中心,高标准启动中心村规划建设工作。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使村居道路形成网络,主要路道、河道实现绿化,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卫生设施。在广大农村深入开展“三清”活动;努力做好小额扶贫贷款发放工作,切实强化劳动力技能培训,加快农民向居民、市民转变。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增强市民的卫生意识、环保意识、法律意识,在全镇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四、目光长远,尽座下镇之责做好服务工作

随着宿城新区建设、苏宿工业园区在宿城区落户和宿城经济开发区西区的进一步发展外扩,及时提出“开发支口片区”的规划,利用区位优势,重点在支口街区通过招商引资盘活存量土地,使支口片区一步步成为双庄镇新的行政服务中心。05年开始完善支口农贸市场配套设施,全力推进支口湖滨商贸街建设步伐,规划建设宿城造船集中区。今年,支口商贸街将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古黄河农业示范区已初具规模,双庄镇新行政服务办公大楼年底前将开工建设,技卫大楼12月可交付使用,顺利启动支口康居示范村建设,逐步让支口成为配套齐全、服务完善、商户云集、农民增收的商贸集散地——双庄镇新的政治经济中心。03、04、05年宿城经济开发区西区实质上是双庄镇的开发区,其开发建设的人、财、物都是从双庄镇调入的,三年时间完成五路三桥建设任务,引进各类企业30余家,为今天开发区西区、苏宿工业园区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双庄镇是宿城新区座下镇,境内有苏宿工业园区、宿城新区、宿城经济开发区西区、古黄河农业示范区,服务四区、帮办项目、招商引资一直是双庄镇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双庄镇已形成了“一镇四区、五级联动”的发展格局。作为双庄镇党委书记,唐元凯同志以大局为重,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要求双庄镇党员干部要一手抓经济一手保稳定,集中人力、财力、物力为“四区”建设服务,为服务“四区”建设,镇党委政府提出了“一切为了‘四区’,为了‘四区’一切的口号”,当自身工作与服务“四区”建设相冲突时,将服务“四区”建设放在前面,将自身利益放在后面。多方筹集资金、想方设法为拆迁户解决临时过渡安置问题,几年来实现征地1万余亩,拆迁2000余户,为“四区”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建设环境。

五、注重提升素养,时时不忘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任现职以来,唐元凯同志能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时刻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来指导自己、要求自己、规范自己,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作为乡镇党委书记,为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领导水平,唐元凯同志自觉学习了大量的理论书籍和政策文件,同时还利用工作之余,完成了中央党校经济学研究生课程学习,应该说具有履行岗位职责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能够适应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发展对本职工作的新要求。

在廉政建设方面,能自觉接受党内和群众监督,时时不忘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坚决反对腐败现象。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唐元凯同志勤勤恳恳地工作,踏踏实实地为双庄的振兴尽心尽力,不计较个人得失,任劳任怨,勇于奉献,洁身自好,清正廉洁。在党的廉洁自律民主生活会上能认真自查、自律、自改。在实际工作中,能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已,还和党委的其他成员一道立章建制,积极防止和反对以权谋私、行贿、贪污腐化等腐败现象发生。能经常教育身边人奉公守法,对身边人从严要求,严禁其利用自己的职权或影响谋取私利,要求他们远离腐败,多讲原则,少讲人情。在单位能还积极开展警示教育,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强化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先后组织了全镇的党员、干部观看了《生死抉择》、《胡长清案件警示录》等反腐倡廉教育片,和他们一起增强了拒腐防变能力。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能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在工作中能坚持原则,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对方针政策性的事项,全局性问题以及对重要干部推荐、任免和奖惩等问题,由领导班子集中讨论做出决定,不独断专行,能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建议。能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勤廉公示、民主评议、重大事项报告和领导干部离任、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建设工程能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的有关规定和文件操作,不论工程大小,造价多少,全部向区纪委、监察局申报,实行招投标,避免了诸多不必要的麻烦。在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责任制和廉洁从政方面,可以说是一贯自律甚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党委书记个人事迹材料 第2篇

**,男,2010年12月调任镇党委书记。调任以来,他经常深入村屯、集贸市场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农村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并充分发挥班子的作用,团结和带领一班人,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一手抓党建,一手抓经济,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

一、重学习强素质,党务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他勤于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由于是刚刚接手农村工作,为了更快地进入工作角色,他到书店买来许多农业方面书籍,利用工作之余进行读书、看报、上网了解时事政要,捕捉经济信息,三五分钟不嫌少,一两个小时不嫌多。他还经常与各村书记进行工作思想交流,虚心学习他们工作的好方法、好经验。他总是多方面、多渠道地争取获得有助于自己领导工作的方式方法,并将这些方式方法用于日常工作的安排部署。

二、强化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书记到任以来,组织全镇各基层党组织以“五型”党组织建设为主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一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镇党委和基层党支部确定学习日,制定学习计划,通过学习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并实行村书记月例会制度(每月第一周的 1

周二),提高党组织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二是建设务实型党组织。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理念,工作中重实际,察实情,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切实把各项工作一件一件地落到实处,把人民群众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干好干实。三是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要求镇村干部要增强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转变“衙门”作风,多为群众解决生活困难,为企业解决生产、占地及技术等难题。并组织在镇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包保一个村,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包一个困难户,解决一个难题;包一个党组织,上一次党课;交一个农民朋友,为其做一件实事;剖析一个村,写出一份调研报告。在他的带领下,全镇机关党员干部与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及时解决困难户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四是建设廉洁型党组织。认真学习先进典型,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官,踏踏实实做事。五是建设创新型党组织。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谋划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通过工作创新为务实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三、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镇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11年,他把实现富民兴镇作为首要任务,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全镇发展的第一要务来抓,采取外出推介、叩门招商、以商招商、扩大宣传等各种形式,多线、多层、多面招商引

资。整合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石灰石、水库、石油等资源,制作招商项目手册,积极推介包装策划,挖掘潜力,有针对性的对外招商。积极探索开发地热资源,适时对外招商。同时组织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召开座谈会,多方面、多渠道了解外界信息,通过信息收集,他与村党支部书记亲自到***集团进行实地考察,联系引进拟投资8000万元的绿色大米种植项目,为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提供动力源泉。

四、坚持不懈惠民生,民生民利工作得到有效开展。他担任镇党委书记以来,他经常深入各村走访、调研,组织各村党支部召开座谈会,及时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十分重视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一是加大资金投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改善镇村教育教学环境。二是多方筹措资金,力争完成村级水泥路建设指标。三是加强镇村环境管理,打造优美整洁乡镇。利用全区开展的“三清一净”活动深入开展镇村环境卫生整治,逐步健全镇村环境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切实实现亮化、净化、绿化、美化的目标。四是加强创业技能培训,落实好社会保障政策。与吉林市育民技术培训学校等培训机构合作,为下岗职工及农民工培训焊接技术、电工技术、家政服务等项目。五是推进泥草房改造,落实好安居工程。同时加大贫困户帮扶力度。保证贫困户和五保户等弱视群体基本的生活需要。

五、全力以赴抓稳定,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局

思念王庭栋书记领导林业的事迹 第3篇

工作要靠人来做

庭栋书记1969年11月, 从河南省委调来山西省革委工作。1970年4月, 先后任省革委副主任, 省委常委、副书记, 分管农口各部门工作。工作要靠人干, 没有人干工作, 管工作就是一句空话。当时原各厅局的领导, 在“文化大革命”中受批判, 还未得到解放, 他就想方设法先从地市选人, 在晋南学习班调李广耀和我, 在雁北调苗佩芳, 将我们三人都充实到省农林水利局, 我在林业处任副处长。一年之后, 水利局成立, 留下农林局, 我任副主任 (副局长) 。当时局处都有解放军支左的团营级干部任第一把手, 局处的较大事情和人事工作, 都由一把手管, 这是很正常的。

但没有想到, 在农林牧服务站工作的一位同志, 想当站的领导, 因站里原有领导, 他没有当上, 就怨起我来, 无中生有捏造是非, 给谢振华写了封信, 说我不是他们的人, 要把我赶走。谢振华偏听偏信决定要我走, 让刘开基副省长告我, 要我去临汾地区搞农业工作。我问, 马上叫我走, 还是等文字通知, 开基省长说等文字通知。此时, 谢振华和临汾地委赵雨亭书记商议, 赵书记说, 是从临汾调去的, 刘清泉我要;农业局现有局长, 刘清泉来了, 不让他负责, 这不符合干部政策, 我不要。大概因此迟迟未下通知。我在家等了一个月不见通知, 就去找王庭栋书记说, 谢振华要我去临汾工作, 一个多月了没有文字通知, 请王书记给催一下通知。王书记说我还不知道这件事, 马上就拿起电话, 告谢振华秘书说, 你告谢振华书记, 决定叫刘清泉离开省农林局, 我不同意。工作是要人做的, 我管工作就得管人。刘清泉走了, 林业工作叫谁做, 我怎么管。你们一定要他走, 就在记录簿上写上我王庭栋不同意。王书记说完话就放下电话机, 告我说, 清泉同志, 你不能走, 林业工作靠你做, 安心在农林局工作。

事后我想, 王书记说, 管工作就得管人, 这是一条真理。王书记坚持原则, 能以理服人将一把手不正确的意见顶回去。留我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 这对我教育很深, 我很感激, 以实际行动, 为人民的事业, 做好自己应做的工作, 报答王书记的关怀。

十分重视林业建设

王庭栋书记, 分管的工作千头万绪, 他不仅分管农、林、水、机、气各部门工作, 还分管其他部门一些工作, 都要滴水不漏地管好。尤其是对林业建设, 就十分重视。他说林业是国家的财富, 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主体, 是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 是建筑业的重要资源, 林业工作做不好, 就会影响各个行业作的开展。所以, 一位领导对林业应该是思想上要有位子, 计划上要有盘子, 工作上要有法子, 把林业要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上,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凡是为林业召开的比较重要会议, 他都要参加.我记得, 王书记参加1980年度林业劳模表彰会、各地市林业局局长贯彻“三定”紧急会、省绿化委四次全体成员会、中央绿化委指示电话会、在小店召开的二次社队林场会、在右玉召开的防护林建设政策研究会、在临汾召开的麦杨间作型丰产林现场会、在沁水召开的家庭林场会、在中条山召开的国有林场“双学”会、在蒲县参加为王明茹树碑的揭碑仪式会等等。凡是他参加的会, 都要讲话作指示。

如, 在国有林场“双学”会的开幕会上, 讲话的要点是:这次大会是在党的十一大路线指引下, 抓纲治国, 一年初见成效之后, 各条战线都在乘胜前进, 加快步伐, 三年大见成效, 我省林业战线已掀起春季植树造林高潮, 捷报频传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党的十一大和五届人大, 确定了新时期总任务, 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一定要三大革命一起抓, 一定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为此, 我们要把实现新时期总任务和国营林业的具体任务紧密地联系起来。林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担负着保证农业高产稳产, 为国家提供木材的光荣任务。要高速度发展国营林业, 就必须解决好学大寨、学大庆的问题。“双学”必须坚持大批判, 当前就是深入揭批“四人帮”;必须坚持干部参加劳动, 执行干部参加劳动“一二三”和“四五六”制度;必须坚持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的精神, 有条件上, 没条件应该创造条件上。我们国营林业战线广大干部和职工, “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团结、团结、再团结”。先进更先进, 后进赶先进, 革命加拼命, 多快好省地大干社会主义林业。

又如, 1981年6月17日, 王书记在林业工作会议上讲了6个问题:

1. 进一步发展我省已经相当好转的政治形势, 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 林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要像中央领导同志说的那样, “用抓水抗旱的劲头和投资来搞林业。”

2. 搞好林业生产责任制, 把林业作为农村开展多种经营的重要门路。

3. 继续放宽政策, 真正鼓励社员个人植树, 把三分之一的宜林荒山划给社员植树造林。

4. 搞好稳定山林权, 颁发林权证工作。

5. 木材集中统一管理问题, 要研究管好。

6. 加强对林业的扶持。

再如, 1984年9月21日, 在沁水召开的第一次家庭林场会议上, 王书记讲, 家庭林场兴起, 标志着联产承包制在林业上进一步落实, 这是林业改革的一枝鲜花, 是加快绿化祖国的一条极好办法。家庭林场是在党的富民政策刺激下, 农民大胆从事开发性的商品生产的需要, 也是林业专业户, 重点户扩大商品生产的需要。林业战线上进一步开创新局面, 必须狠抓两条:一条是党的林业政策真正在群众中扎根, 第二条就是技术指导要跟上去, 而且要突破, 现在家庭林场迫切需要技术指导。再就是认真宣传《森林法》, 这次修改《森林法》不是改变, 而是为了稳定现在林木、林地所有权和经营权, 保证林木, 林地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我们要继续解决“左”的习惯势力, 一定争取成为全国林业先进省之一。会后王书记又写了一篇《家庭林场在兴起》的文章, 发表在《山西日报》进行宣传。

庭栋书记不仅在省里参加许多林业会议, 还参加了林业部在新疆和田召开的防护林建设现场会, 在山西吉县和陕西淳化召开的“三北”防护林建设现场会, 他说要学习兄弟省的先进经验, 催促山西林业建设多快好地发展。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林业

西山防护林建设, 第一期工程将要结束时, 庭栋书记走出办公室, 在我们几个人的陪同下, 从1985年6月2日起, 先后用了21天时间, 对临汾西山的乡宁等6个县, 吕梁的石楼等4个县的防护林建设, 进行了具体调查研究, 对过去和近时新造的不同树种, 不同林种的45个林业重点, 一个林业合作社, 11个造林专业户, 5个社队林场, 访问了几位林业劳模。专听汇报林业, 专讲林业建设的意见。现将他在几个县的讲话, 摘记如下。

6 月4日至5日, 在吉县考察了国营红旗林场, 中垛垣社办林场, 东垣防护林工程。听了县领导汇报后他说:

吉县过去来过几次, 每次来都看到新的发展。从西山来讲, 在这偏远山区, 造林能做出这样好的成绩, 是吉县人民和干部努力的结果.在这里造林出了力的同志, 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他们的。要尊重群众造林的成绩, 要爱护群众造林的成绩, 一任一任的领导班子都要把林业搞上去, 这是有理想的一个具体表现。

你们计划3年完成规划任务, 这很好。搞林业的同志要适应新的情况, 群众要求发展商品生产, 这很重要, 丰产林、经济林、林副产品加工必须搞, 要在“短”字上做点文章, 以短养长。林业要靠科学, 过去粗放经营, 现在不适应林业发展形势, 要集约经营, 要科学造林, 要以法治林, 要建立服务体系。

吉县有多种造林形式, 有统有分, 各显其能。国营办林场, 乡村办林场, 家庭办林场, 学校办林场, 合作办林场, 都是发展林业的好形式。要充分利用家庭经营林业的积极性, 充分利用承包的积极性。

1988年完成任务后, 开一个庆功大会, 把参加过这个县林业建设的同志都请回来, 参加这个庆功会。

6 月6日, 在大宁县考察了三多乡办的林场, 太德垣、狗头山, 美垣坡等植树造林现场。王书记听完汇报后, 接着讲了4个问题:

一、大宁县人均占有国土面积33亩, 是全省人均占有10亩的3倍, 你们在这里整治国土, 搞四化建设的任务很大, 很光荣。这几年, 你们在这里改变自然面貌做出了一定成绩, 应该受到省地的支持和表扬。造林应该把它当成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具体内容之一。要对理想负责, 对历史负责, 历届领导都要搞好接力赛, 人人有责任, 届届出成绩, 只要做出成绩, 大家是不会忘记的。因此, 在发展林业问题上, 要有坚定性和连续性。

二、从1986年开始, 你们还有造林地39万多亩, 按前几年每人每年平均造1亩林的速度, 计划到1990年完成任务可能有困难, 量群众之力, 量国家之力, 我看到1995年完成造林任务不算慢, 2000年完成也不能说慢, 但必须尽自己的历史责任。在树种选择上要对路, 要服从科学, 以免耽误时机。

三、现在林业已发展到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要注意新情况, 研究新问题, 你们发展丰产林、经济林、以工养林的想法对头, 符合群众要求, 是解决长短利益矛盾的有效方法。

四、出现一批造林大户, 对加快造林速度有很大作用。当然要注意, 并非面积越大越先进, 要有适度规模, 既要对造林大户适当奖励, 又要使多数群众能够得到实惠, 才能调动起千家万户造林积极性。

6 月7日至8日, 王书记在蒲县考察了白家庄万亩核桃林, 洪道万亩刺槐林, 1985年春季造林工程。在听县领导汇报之后, 他就开始讲:

这几年你们抓得不错, 4个1号文件把农村步子理顺了, 吃饭问题解决了, 农民要求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林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农民在林业上出的力很大, 要抓优势, 抓效益, 抓效益就必须抓技术。过去造林是粗放经营, 投资花完了, 效益也就完了, 农民不满意, 在林业生产中, 要搞工程, 抓技术, 讲效益。

我认为你们的林业有三个问题值得研究: (1) 敢于坚持专业队, 以改革观点抓专业队, 这很好。专业队是完善合作经济的一种形式, 本身又是一种新合作体, 它能起到一家一户起不到的作用, 是培训技术的基地, 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 要以改革观点来对待专业队。 (2) 县委把林、农、牧、水、交各部门结合起来, 统一规划, 综合治理, 抓得很好。 (3) 敢于解决林牧矛盾, 敢于表彰造林功臣。山西有相当一批多年的林业劳模, 坚持造林事业干得很好, 这些同志觉悟高。王明茹同志当支书20年, 造林20年, 干出了一番事业。蒲县今后造林任务还很大, 要继续努力。

6 月9日至10日, 王书记在永和县考察了40里山系防护林体系建设情况, 听了县委书记的汇报。他接着说:

这次到永和, 突出的印象是“挂地”少了, 远看带状整地, 近看全是小树, 过去造林星星点点, 现在是成片大型工程。凡是在永和绿化立过功的同志, 向他们表示敬佩。

永和多年来, 坚持4支力量造林, 在改革中得到发展。一、机关造林, 既是造林, 又是作风建设。二、3级办林场, 县办林场有林地3万亩, 乡办林场有林地13万亩, 村办林场有林地2万亩, 三者加起来, 占到现有林地50%以上, 确实起到骨干作用。这是永和最大企业, 最有后劲的企业, 最有前途的企业, 林场的同志有理想, 有纪律。三、专业队是很好的组织形式, 边远山区和结合部造林要靠专业队, 面积实, 技术强, 花钱少, 效益高。四、群众造林, 林业两户占20%, 家庭林场实际是专业户的发展, 这是非常重要的力量。这4支力量生机勃勃, 是非常重要的经验。

给造林户免费提供树苗, 我看少收些费比不收费好。速生丰产沟, 提的好, 到处都有, 过去只见沟壑纵横, 现在看到绿树满沟, 不仅能起到保持水土作用, 而且还能速生丰产。你们重视经济林, 抓了三个100万株, 即红枣100万株、核桃100万株、水果100万株。林业的经验很多, 对我启发很大。永和是个贫困地方, 现在人均占有粮食500多公斤, 经济作物也调整得好, 养猪养牛增加收入, 积累靠栽树, 把穷结构变成富结构, 山区并不是没有办法。

县委和乡镇领导少说空话, 多做实事的精神突出, 杨庭基书记抓林业, 情况很熟, 已经讲到技术突破问题, 这了不起。

6 月12日到隰县, 结束了临汾西山6个县的考察。王书记考察看了隰县造林现场, 听了隰县领导介绍, 综合性地讲了些意见。他说:

这次专程到临汾地区西山各县, 看了“三北”防护林建设一期工程完成情况, 我感到造林成绩确实很大, 从全面看, 过去是“大字报田”多 (指陡坡开荒地) , 现在“大字报田”少得多了, 过去跑很远才能看到星星点点一些绿色典型, 现在看到成片的大型林业工程, 而且能看到丰产林沟, 丰产林片, 到处看到高产育苗, 过去车路很少, 现在公路增加了, 还能通到林区, 有了环行路, 乡村小交通搞得好。从人民生活上看, 粮食方面解决得很好, 这几个县人均占有粮食都是500多公斤, 细粮成了主粮。各县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抓得比较早, 花钱依靠经济作物, 实际收入有很大提高。永和县“积累靠造林”, 农民把林业放到了很重要地位, 靠这个致富, 是一个很重要变化。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过去认为经济发达地方好调整, 现在看来贫困山区调整更迫切, 不调整很难改变面貌, 山区不但能够调整, 而且能搞好。要认清地下地上的优势, 把煤林牧真正形成经济支柱。

发证、退树和50年长期不变, 落实林权, 划分自留山, 责任山, 发展家庭林场做得比较扎实, 退赔一株树, 上千株树就栽起来了。隰县“两山”提得较早, 搞得也比较认真, 现在已形成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多种造林形式的体制。多年来林业上不去, 就是因为没在农民中扎下根, 所以造不起林。王翠新三天不见林心里就不安, 见树上长了虫子就心痛。但仅凭户包荒山还解决不了全部问题, 国有林场、专业队造林占到造林的一半, 也是不能忽视的。

林业战线的职工是很值得敬佩的, 条件艰苦, 任务艰巨, 是有纪律、有理想的具体表现, 要敢于表扬, 要给他们树碑立传。

以短养长, 领导思想觉悟得快。林业的主要矛盾就是周期性长、效益慢, 因此要狠抓以短养长, 在短字上做文章, 林业专业户除育苗外, 还要兼养殖户, 是向专业发展。

搞好布局, 把经济效益和防护效益结合起来, 做到眼前有甜头, 近期有盼头, 长期能致富, 这是很重要的问题, 解决不好林业就上不去, 要以丰产林的观点搞好林业, 群众已经有兴林致富的积极性, 但科学指导服务跟不上, 是比较严重的问题, 一个是树种选择, 不能只求眼前速生, 不讲成材, 要适地适树, 现在植树造林, 小苗弱苗多;过分密植的问题还普遍存在;还有修剪问题, 农民致富心切, 修成小树冠, 为了往上蹿, 如不加强科学指导, 将会造成重大失误。植树造林要讲成活、讲成材, 现在林业的经营管理很粗放, 不能只“护住”就行了, 还要提高经济效益。

退耕还林问题, 我认为应该是还林退耕, 先栽上树, 搞林、粮、林草间作, 树长粮退。解决林牧矛盾, 你们想了很多办法, 有的划分牧村, 有的划分牧坡, 普遍注意发展大牲畜。

这几个县领导班子对林业认识是很高的, 把林业同翻两番的目标, 产业结构调整, 改变自然面貌统一起来了, 大家决心很大。隰县曲民生同志讲的好, 在西山, 不管抓什么, 不抓林业不行。

几个县都能坚持机关造林, 书记、县长带头造林, 绿化山头, 要一任一任接下去, 既是造林问题, 又是作风问题, 县委书记对林业工作很重视, 永和县杨庭基同志, 抓育苗技术、造林技术的突破, 这很好。林业、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的配合问题, 也解决得比较好。

有些县能把林业专业队坚持下来, 这很好。现在的专业队是改革的专业队, 不是“大锅饭”的专业队。搞远山、大山造林是不可缺少的力量。我提议, 面积大的山区乡镇要有一支专业队, 也可以发展林业联合社。

现在看到大树, 就会想起来栽树的人, 要感谢他们, 不管哪一届、哪一任对林业如果忽视, 都是罪过, 哪怕在这里工作一年二年, 也应该有所发展, 要对历史负责, 对理想负责。我们是执政党, 有责任, 有力量搞好林业。我感到隰县造林质量好, 领导决心大。

庭栋书记不辞劳苦, 在临汾西山考察6个县后, 马不停蹄的又到吕梁地区考察了石楼、交口、孝义、汾阳4县。仍然是每到一个县, 看现场、听汇报、讲意见。最后到省写了一篇《绿色宝库在建设中》, 刊载《山西日报》, 在全省起了推动作用。

风范永照人间

王书记重视林业, 不是一般的重视, 而是特别特别重视。我在几十年的工作中, 经过不少领导, 都说林业重要.也参加一些林业会议, 但还没有一个人能像他一样认真而具体务实林业。

王书记在百忙中参加过许多不同内容的林业会, 还远离山西到兄弟省参加林业建设现场会, 能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性讲林业发展意见。如果说山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林业有新突破, 有新发展, 应该说是王书记的具体领导。如, 恢复与增设省地县的林业机构, 组建两个国营森林经营局, 确定抓三分之一林业重点县、评选表彰县级领导当林业模范, 平川40个县实现国家规定的绿化标准等等, 都是王书记拍板而后行。

王书记你走了, 但你对林业的许多重要指示没有走, 你认真求实、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作风没有走, 你在天龙山和汾河边亲手栽的树没有走, 都还在林业建设中起着影响和推动作用。我回忆, 遗憾的是你在吉县讲, 1988年完成任务后, 开一个庆功大会, 把参加过这个县林业建设的同志, 都请回来参加这个庆功会。这件事没有落实, 使我很内疚。我相信以后, 可能有人会张罗这件事。

王书记, 我在你直接领导下, 在林业战线上工作了近20年, 你的言行都启示着我, 教导着我, 鼓励着我, 但我是个愚笨的人, 对你的指示领会得不深不透, 贯彻落实不好, 对林业工作没有完全做好, 可能使你不够满意, 向你道歉。

王书记,

你坚信马列和毛泽东思想的精神永远启示着人。

你无私奉献为人民的革命事业心, 永远鼓舞着人。

你不怕劳累, 在吕梁、太行辛勤播绿的足迹, 永远激励着人。

你光明正大艰苦奋斗平易近人的作风, 永远感动着人。

我诌了一首草诗, 以表心愿。

太行山上一青松,

立地顶天是梁栋。

晋豫两地足迹遍,

推促绿浪满山冈。

廉洁奉献为民乐,

丹心为国出力多,

两袖清风驾鹤去,

党委书记个人事迹材料 第4篇

今年51岁的冯家新,在乡村工作已经33年了。他在村干部的岗位上干了17年。1992年,由于获得全省科技成果奖,冯家新被聘为国家干部。先后又当过乡农办主任、党委委员、副镇长、镇长、乡党委书记。

冯家新的家人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他对农民有难以割舍的感情。在高庄工作的10年里,冯家新总是把农民的困难,当成自己家里的困难,把农民当成自己的亲人。他本着对党和人民的高度责任心,千方百计为农民办实事解难事,多次受到省、市领导表彰。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并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高庄乡党委也被省委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先做群众最关注的事

农村是基层,情况比较复杂,各种矛盾纠纷时常发生。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成为群众议论的热点、关注的焦点,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导火索”。

1998年,冯家新刚到高庄乡工作。群众反映的问题比较多,弄得他吃不成安生饭,睡不好囫囵觉。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上访告状?经过深入调研,冯家新觉得主要是由于部分村干部办事不公道、不透明,有的甚至对老百姓的困难不闻不问。为解决这些问题,1999年,在广泛征求党员干部意见的基础上,高庄乡在新乡市农村率先推出“月末乡村干群联席会”制度。每月26日晚,乡干部到各村和“两委”班子成员、全体党员、村民组长、群众代表坐到一起,面对面把问题摆出来,共同研究解决办法,在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

“月末乡村干群联席会”推行10年来,每月26日雷打不动,解决了上百件在全乡影响较大的疑难问题,推进了农村民主化进程,创新和丰富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成为化解农村基层矛盾的有效途径。《农民日报》、《河南日报》先后作了专题报道。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新乡市委还专门下文在全市推广。

为了能随时倾听群众意见,2005年6月,在冯家新的提议下,高庄乡为农民开通32条热线,其中包括乡党委正、副书记、正、副乡长和各职能站所负责人的手机和所有办公电话。电话内容涉及科技服务、土地管理、信访稳定、计划生育、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等。热线电话开通后,农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随时向干部反映问题,实现了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零距离接触。大家都形象地称这32部热线电话,是群众情绪的“晴雨表”,百姓怨气的“减压阀”。是农村稳定的“气象台”。

解决好群众认为最困难的事

“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地处太行山南麓的高庄乡,不少村庄自然条件恶劣,农民生活困难。有的是遇到了天灾人祸,有的是孤寡老人,有的是因病致贫。

十多年来,冯家新经常接济困难群众。只要困难群众找到他,冯家新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总要给他们一些安慰。全乡23个行政村,每个村都有冯家新接济过的人,他笔记本上记着的长期帮扶的困难户,就有160多家。有时候趁着星期天,冯家新还带着妻子、儿女一块,到村里去看望困难群众。

前郭雷村的张小艳,父亲去世,母亲残疾,哥哥痴呆,家庭生活十分困难。2006年8月,她考上辉县市高级中学后却交不起学费。冯家新听说后,立即给她家里送去了600元,使她顺利走进了校门。十几年来,每到大年三十,冯家新都要到困难户家里去,看他们过年有没有割肉,能不能吃上饺子。多年来,他和许多困难户结成了亲戚,每到大年初一,他接济的穷孩子,就要来给他拜年。冯家新是有名的孝子,逢年过节总要回到老家和父母团圆。为了接待这些孩子,他就特意把妻子留下,并且准备好压岁钱。

冯家新在高庄乡工作10年来,跑遍了23个行政村的坡坡洼洼,许多老百姓都认识他,都说他这人没架子,有事没事总爱找他拉话儿。有的乡干部对他说:“冯书记,你可不能光忙这些零碎事儿,应该腾出主要精力抓大事。”冯家新说:“啥是大事?群众的事就是大事。我们当干部的,就是要为群众着想。群众有了困难,党委政府不管谁管?老百姓来找咱,是因为他们看得起咱、信任咱。老百姓的信任千金难买,他们把咱当成希望,咱决不能叫他们失望。”

办成群众最舒心的事

冯家新让人在乡政府办公大楼的显要位置,写下两句话:“群众不富裕,我们不称职;群众不满意,我们就失职。”

高庄乡地形复杂,山区、丘陵面积占一大半。恶劣的自然环境,严重困扰着经济发展,农民增收非常困难,有些地方甚至连吃水和行路都不易。贾沟村是省级贫困村,祖祖辈辈吃的都是地窖水,姑娘远嫁他乡,小伙儿找不到对象。对此,冯家新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筹措资金20多万元,打深水井1眼,硬化道路5公里,让全村人吃上了自来水,走上了水泥路。通水那天,全村高兴得像过年一样,敲锣打鼓给乡里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走路不忘乡党委,吃水想起冯家新”。

党委书记个人事迹材料 第5篇

冲锋在前,率先垂范

2020年1月23日,医院接到通知,春节不放假、医院全员上班。从年三十开始,苏卫每天早上提前到岗,到各科室巡察职工是否按时上班。每天不间断在发热门诊、各预检分诊处检查防控措施是否落实、一线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是否到位。

“如果医院防控措施不到位,出事就是大事。”这是苏卫经常给干部职工说的话。

作为医院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苏卫深知肩负着医院疫情防控工作的统筹、协调、指挥重任。为把防控工作每项措施落实落细,他每天坚持到各个点不间断检查督导,从预检分诊警戒区域的设立、发热门诊的通道隔离、一线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等,他都要亲自检查、亲自督导、亲自过问,发现问题现场解决。

白天到各个点检查,晚上还要听取各个工作专班的汇报,协调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每天晚上11点以后才回家。有时办公室人员劝他早点回家休息,他说:“疫情形势这么严峻,哪一个细节没落实好,我就放不下,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广泛宣传,严密组织

为发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2020年2月初开始,苏卫多次在医院“党委班子微信群”“党建工作微信群”要求各党支部发动广大党员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一线去,发挥党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从2020年2月初开始,医院有60多名党员和近300名医务人员写了请战书,分别占党员和职工总数的84%、49%。大部分行政后勤干部职工纷纷要求到预检分诊台和发热门诊替换轮流值班。

有的干部职工说:“我们虽然离开临床时间长了,但测体温、登记、值班这些工作我还能做,我们去替换值班,让一线同志多休息一下。”

有的党员不仅递交了请战书,还多次到医院主要领导办公室请缨:“请安排我去武汉支援吧,万一不能去武汉,就安排我去隔离留点也行。”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有20多名医务人员向医院党组织写了入党申请书,有的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通过这次抗疫,让我再次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做到把人民的利益视为高于一切......”

舍小家,顾大家

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期间,苏卫连续工作20多天没有休息,每天早出晚归。因工作繁忙,苏卫没有时间给予两个孩子关心和照顾。3岁小女儿春节因饮食不慎出现腹痛,爱人打电话要他回去带到医院看一下,苏卫在电话中安慰爱人:“不要紧,你先辛苦下,我晚上带点药回来。”

看到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个别同志产生了麻痹思想,苏卫严格要求道:“现在是疫情防控工作最吃紧的时候,疫情没有完全战胜,不能有丝毫懈怠。”

他是这样要求职工的,更是这样对自己鞭策和提醒,每天随时在各个点巡查、督导并现场指导。

抓常态,保落实

2020年下半年疫情防控工作转入常态化后,苏卫在巡查中发现部分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一度出现思想松懈、院感防控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他立即责成分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马上整改,认真落实医务人员、住院病人及陪护人员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制度,做到不漏一人,同时严格督促临床和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和落实院感防控措施。

2020年7月底,根据上级要求,医院需建一个核酸检测实验室和发热门诊。接到任务后,苏卫多次组织召开党委会研究部署核酸检测实验室和发热门诊建设工作。

为了保证核酸检测实验室和发热门诊工程建设按期投入使用,在工程建设的2个多月中,除了正常上班,苏卫坚持每个双休日都要亲自到建设现场督导工程进度,协调解决工程建设各种问题,全身心投入到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中。

上一篇:《胭脂》电视剧主题曲歌词下一篇:运动成绩提高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