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协理员三级理论考试题(答案)

2024-08-26

劳动保障协理员三级理论考试题(答案)(精选4篇)

劳动保障协理员三级理论考试题(答案) 第1篇

第一章

社区劳动力和退休人员信息管理

第一节

信息采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1.拟定调查提纲的过程就是将(B)具体化的过程。A.调查结果 B.调查内容 C.调查手段 D.调查项目 2.拟定调查提纲必须以(C)为依据。

A.调查结果 B.调查方法 C.调查内容 D.调查项目

3.制定劳动保障社会调查工作计划中拟定调查提纲的过程是(A)。

A.内容→概念→项目 B.概念→项目→内容 C.项目→内容→概念 D.内容→项目→概念

4.逻辑分析、试验调查和(C)是制定劳动保障社会调查工作计划中对调查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

A.编写日志 B.统计汇总 C.经验判断 D.问卷设计 5.对调查方案应进行(A)

A.可行性研究 B.描述性研究 C.定性研究 D.基础性研究

6.把城镇人口和非农人口或农业人口和农村人口作为调查项目而设计,它违背了可行性研究中的(C)方法

A.经验判断 B.试验调查 C.逻辑分析 D.实证分析

7.通过小规模的实地来检验调查设计的方案是否合理可行的方法是(B)A.经验判断 B.试验调查 C.逻辑分析 D.实证分析 8.在工作方案中,工作目标是确定其他基本要素的(D)A.核心 B.关键 C.工具 D.基础

9.调查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选择调查课题、设计调查方案、(A)A.组建调查队伍 B.筹集调查经费 C.收集调查资料

10.(D)不属于制定劳动保障社会调查工作计划中调查实施阶段的工作任务。A.搜集调查资料 B.整理调查资料 C.研究调查资料 D.组建调查队伍 11.(A)是调查研究工作最重要的阶段。

A.设计调查方案 B.收集调查资料 C.整理调查资料

12.(A)、组织精干的调查队伍、采取灵活的调查方法和进行多点的对比调查是制定劳动保障社会调查工作计划中试验调查实施步骤中的主要内容。A.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 B.调查结果的评估 C.收集调查资料 D.整理调查资料

13.劳动保障协理员入户调查访谈过程中语言控制的常用方法不包括(D)。A.提问的方式 B.题目转换 C.对问题的追问 D.引导性提问

14.在入户调查中,调查人员不断问“还有别的吗?”“还有其他原因吗?”等,这是提问技巧中的(C)。

A.澄清 B.避免引导性提问 C.追问 D.可跳问的问题

15.在入户调查中,调查人员不断问“你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你这样说的理由有哪些?”等,这是提问技巧中的(A)。

A.澄清 B.避免引导性提问 C.追问 D.可跳问的问题 16.入户调查的目的是(D)、A.与受访者见面 B.与受访者沟通 C.锻炼能力 D.获得资料、17.(B)不是做好调查日志一般应遵循的原则。A.有被调查对象的完整资料 B.营造访谈气氛 C.要有选择记录 D.简明扼要 E.有基本要件

18.在入户调查中,受访者是否愿意在调查中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查给受访者留下的(B)

A.整体印象 B.最初印象 C.最后印象 19.(C)是问卷的主体和主要内容

A.封面信 B.指导语 C.问题和答案 D.其他资料 20.(A)不属于问卷调查法的优点

A.具有很好的开放性 B.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 C.具有很强的匿名性 D.便于定量处理和分析 E.避免主观偏见,减少人为误差 21.(D)不属于问卷调查法的缺点。

A.弹性小 B.回收率难保证 C.调查资料质量得不到保证 D.具有很强的匿名性 E.文盲或文化程度低的调查对象不适合 22.问卷调查中的主观上的障碍主要是由于被调查者(C)引起的。A.能力问题 B.条件问题 C.心理问题 D.生理问题

23.由于被调查者文化程度较低,阅读能力较差而造成的问卷调查障碍属于(B)A.主观上的障碍 B.客观上的障碍 C.主要障碍 D.次要障碍 24.设计一份调查问卷,第一步工作是(D)

A.做设计方案 B.设计问卷初稿 C.试用和修改 D.开展探索性工作 25.劳动保障协理员设计调查问题时,在语言表达和提问方式上应遵循的常用规则是(D)。A、敏感问题少量可以直接问,但不宜过多 B、可使用否定形式提问 C、倾向性、引导性问题比重可适当多一些 D、避免双重含义的问题 26.(B)是实施问卷调查的关键步骤。

A.分发问卷 B.问卷设计 C.回收问卷 D.整理问卷 27.信息处理的第一个环节是(B)

A.信息采集 B.信息加工 C.信息储存 D.信息反馈

28.采集对象是根据采集目标而确定需要进行调查的某个社会经济规律的(C)A.个体 B.区域 C.总体

29.采集单位是所要调查的社会经济现象的(A)A.个体 B.区域 C.总体

二、判断题(每题1分,对于下面的论述,认为正确的,请选“A”涂黑,认为错误的请选“B”涂黑)

1.调查提纲是指对具体调查方式的可操作性作出规定(A B)×

2.在调查方法设计上,对文化程度较低的调查对象应采用书面问卷调查法(A B)× 3.在调查时间设计上,一般应选择农忙季节进行(A B)×

4.在调查范围设计上,如果人财力不足,就不宜选点过远,分布过广。(A B)√ 5.计划虽形式多样,但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一种关于未来的蓝图和一定行动的建议、说明和框架。√

6.工作任务是对工作要求的分解和细化,(A B)×

7.工作要求是工作工程中要遵循的原则和达到的标准。(A B)√ 8.调查工作成败的关键在于有无一个合理周密的计划。(A B)√

9.调查报告是调查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是调查研究最重要的总结。(A B)√ 10.试验调查对象一定要力求规模大,数量多,类型多,代表性强。(A B)× 11.调查计划一旦制定并实施是不能再改变的。(A B)× 12.在入户调查中调查人员既可跳问,也可引导性提问。(A B)× 13.调查日志是以日为单元的采访调查的客观记录。(A B)√

14.在入户调查中若初访遭到拒绝,可以选择更合适的时间回访。(A B)√ 15.如果受访者家里有多个成员,可以让他们也参加进来。(A B)√ 16.应答率过低会影响整个调查质量。(A B)√

17.在入户调查中如果受访者不合作,最好放弃。(A B)× 18.入户调查人员的仪容仪表是个人素质的内在体现。(A B)×

19.入户调查工作人员的语言是否文明规范是个人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A B)× 20.封面信是一封致被调查者的短信。(A B)√ 21.问卷调查是一种口头调查。(A B)×

22.尽管问卷调查目的、内容不同,但问卷的设计却是可以相同的。(A B)√ 23.在问卷设计中,试用和修改是至关重要的环节。(A B)√ 24.一般来说,问卷越长越好,越长越有利于调查(A B)×

25.问卷调查属于一种统计调查,它往往是由总体来推断样本的(A B)× 26.利用通信媒体和组织分发问卷需采用直接回收方式(A B)× 27.跟踪分发问卷方式可采用间接回收方式(A B)×

28.一般来讲,问卷回收率低于70%,说明调查问卷的可靠性很低(A B)√ 29.信息采集的质量决定信息处理的质量(A B)√

30.信息采集的及时性原则要求工作人员要及时采集,及时传递(A B)√

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相应字母填入括号内。错选或多选、少选均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题1分)1.调查提纲拟定的方法有(ACD)

A.将调查内容分解成概念 B.进行逻辑分析 C.对概念进行解释 D.设计具体调查项目

2.调查提纲中所反映的内容应该是具体的(CD)的事实或项目。A.可表达 B.可测量 C.可描述 D.可操作 3.计划若切实可行必须满足以下条件(ACD)

A.目标明确 B.先行 C.准备付诸实施 D.提高管理效益 E.获得高额回报 4.计划的特征有()

A.明确性 B.全面性 C.相联性 D.协调性 E.弹性 F.功利性 G.派生性 5.计划的分类标准主要有()

A.期限标准 B.职能标准 C.组织层次标准 D.形式标准 6.关于计划和计划工作,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计划是计划工作的结果 B.计划工作是计划的结C.计划工作是制订计划的过D.计划是制订计划工作的过程

7.计划工作需遵循的步骤是()

A.确定目标 B.拟订可供选择方案 C.确定前提条件 D.评价备选方案 E.估量机会 F.编制预 G.选择方案 H.拟订派生计划

8.工作方案和计划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E)、组织领导。A.工作任务 B.工作目标 C.工作步骤 D.工作措施 E.工作要求 9.调查计划是对调查过程按(AD)进行的总体安排。A.时间顺序 B.工作手段 C.相似关系 D.逻辑关系 10.确定调查计划内容主要包括(ABCD)

A.确定目的和内容 B.确定对象和范围 C.确定方法 D.确定组织安排 11.确定调查方法取决于(ABCD)

A.调查课题要求 B.调查目的要求 C.调查对象 D.调查范围 12.调查组织安排的内容有(ABCDE)

A.人员组成 B.任务分工 C.时间安排 D.经费 E.装备配备 13.劳动保障社会调查就是(ABCD)的过程。

A.通过调查研究方法B.进行有目的的实际考察C.了解掌握劳动力资源及其社会保障实际情况 D.获得劳动保障信息

14.劳动保障社会调查过程分为(BCD)阶段。A.目标 B.准备 C.实施 D.总结

15.劳动保障社会调查总结阶段的工作任务是(ACD)

A.形成调查报告 B.分析调查工作 C.评估调查结果 D.应用调查结果 16.进行多点的对比调查,其对比的方法可以是(ABCD)

A.同方案的重复对比 B.不同方案的多点对比 C.不同方案的先后对比 D.不同方案的交叉对比

17.关于入户调查方法的正确论述是(ABC)

A.在学术上称访问调查法 B.调查主体和客体是访问者和受访者 C.调查方式是直接交谈 D.调查目的是全面准确掌握辖区人员基本情况 18.入户的介绍方法主要有(ABCD)

A.受访者的熟人或朋友介绍 B.持单位介绍信或证明 C.持工作牌证 D.自我介绍 19.入户调查的访问过程控制主要包括(AB)

A.语言控制 B.非语言控制 C.结果控制 D.非结果控制 20.非语言控制主要包括(ABC)控制。A.表情 B.目光 C.动作 D.图片 21.调查日志一般分为(CD)A.横式访问记录 B.纵式访问记录 C.结构式访问记录 D.无结构式访问记录 22.在入户调查中,提高应答率的措施有(ABCDE)A.持续回访 B.不间断工作 C.小心观察 D.工作态度良好 E.努力说服受访者接受访问

23.在入户调查中,工作人员应该注意的事项有(ABC)A.仪容仪表 B.文明礼貌用语 C.行为规范 D.提高应答率 24.按问卷的结构和答题方式可将问卷划分为(ABC)

A.标准型问卷 B.自由型问卷 C.半自由型问卷 D.封闭型问卷 E开放型问卷型问卷

25.通常各种问卷都包括(ABCD)

A.封面信 B.指导语 C.问题和答案 D.其他资料 26.在入户调查中,敲门应该做到(ABCD)

A.敲门声不宜太小,次数太少 B.敲门声不宜太急,次数太多 C.注意敲门轻重缓急 D.做到富有节奏 声音比较适中 27.在入户调查中调查人员在自我介绍中要注意(ABC)A.外表 B.精神状态 C.语言表达

28.营造访谈气氛,调查人员应做到(ABC)

A.了解受访者,发现其优点 B.以受访者关心的事为题,真诚关心受访者 C.与受访者建立认同感 D.利用人们对才华的敬仰心理 29.在入户调查中调查人员在发问时应注意(ABCD)

A.给受访者留出思考的时间 B.注意不离开主题 C.注意问题的措辞 D.用明确、坦率、中立的方式提问 E.多提开放式问题 30.问卷调查中的障碍主要分为(AB)

A.主观上的障碍 B.客观上的障碍 C.主要障碍 D.次要障碍 31.设计问卷初稿的方法有(BC)A.讨论法 B.卡片法 C.框图法 D.对比法

32.在调查问卷中,问题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ABCDE)A.问题形式的设计方法 B.问题的语言和提问方式的设计方法 C.相依问题的设计方法 D.问题的数目和次序的设计方法 33.关于答案的设计方法应注意(ABC)A.保证答案具有穷尽性 B.保证答案具有互斥性

综合 F.C.根据研究的目的来确定同一事物的相应变量 34.问卷分发的形式有(ACE)

A.利用通信媒介 B.随机式 C.利用组织 E.跟踪式 35.审查问卷的主要工作是(ACD)

A.抽取废卷 B.跟踪管理 C.统计问卷回收率 D.统计问卷有效率 36.关于组织的正确表述有(ABCD)

A.由若干因素构成的有序的结构系统 B.按照一定目的、程序,对一些事物进行安排和处理的活动和行为 C.是分工的前提和协作的基础 D.在管理活动中,是一种管理主体,又是管理客体和管理对象 37.基本的组织结构类型有(AD)

A直线型组织结构 B职能型组织结构 C.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D.矩阵型组织结构 38.信息采集的原则是(ABEF)

A.针对性 B.准备性 C.综合性 D.系统性 E.及时性 F.经济性 39.信息采集方案实施流程包括(ABCDEF)A.具体目标 B.对象和单位 C.内容和工具 D.时间和地域 E.方式方法 F.组织、计划和安排 40.整理访问记录应做到(ABC)A.及时 B.全面 C.真实 D.区别

第二节.某方面信息信息处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1.基础台帐主要全面记录管理对象的(C)

A.业务信息

B.全面信息

C.基础信息

D.某方面信息 2.业务台帐主要记录管理对象的(D)

A.修订信息

.B.全面信息

C.基础信息

D某方面信息

3.编制信息管理台帐要在全面记录管理对象基础信息的同时,根据管理和服务的需要,分别编制各类(C)

A.基础台帐

B.基本台帐

C.业务台帐

D.问题台帐 4.信息管理台帐由(B)填写

A.劳动保障工作的负责人

B..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

C.社区主任 5.台帐表格栏目中的宾栏项目一般为(C)A.管理项目

B.服务项目

C.个人姓名 6.台帐栏目如果较多,应当按顺序编号,主栏部分分别编以(A)A.1、2、3 B.项目

一、项目

二、项目三 C.a、b、c

7、设计编制辖区内特定群体管理台帐的步骤有(D)、确定特定群体管理台帐的标题、编制基本台帐的项目

A.制定管理方案

B.发放调查表

C.建立信息卡

D.确定辖区内特定群体 8.信息系统形成阶段的目的是(D)

A.收集信息 B.加工信息 C.传递信息 D.形成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

9、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C)设备和数据 A.技术 B.资金 C.人员 D.工具

10.对不充分就业,无就业愿望的人员可(A)跟踪服务一次 A.半年 B.一年 C.一个月 D.三个月

11.一般开展失业人员日常管理跟踪服务的机构是(D)A.街道办事处 B.县级以上劳动部门 C.互助服务小组 D.失业人员居住地社区(村)劳动保障服务机构

12.劳动保障协理员可以利用(A)进行先进的数据日常动态管理 A.电子表格 B.手工绘制表格 C.文字说明

13.在电子政务统一网络的平台上,要构建(D)劳动保障系统网络

A.中央-省两级 B.中央-省-市三级 C.中央-省-市-县四级 D.市-区-街道 14.信息管理是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B)的社会活动。

A、输出 B、控制 C、处理 D、调度

二、判断题(每题1分,对于下面的论述,认为正确的,请选“A”涂黑,认为错误的请选“B”涂黑)

1.台帐表格应设计成平行的线条组成的正方形表格(A B)× 2.台帐表格上下两端应以细线绘制,表内线以粗线绘制(A B)× 3.台帐各纵列合计时,一般应将合计栏列在前面(A B)× 4.特定群体管理台帐应该适时进行修订与完善(A B)×

5.简单地说信息管理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A B)√

6.确保服务有效,可针对不同服务对象和工作要求确定不同服务频率(A B)√ 7.对“双失业家庭”、“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失业人员可半年跟踪一次(A B)× 8.劳动保障管理系统是劳动保障各项业务信息化工作的总称(A B)√

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相应字母填入括号内。错选或多选、少选均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题1分)

1.信息管理台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BCD)

A.分类建帐

B.提高资料的准确性 C.系统积累资料D.为编报统计报表做准备 2.信息管理台帐一般可以分为(AC)

A.基础台帐

B.基本台帐

C.业务台帐

D.问题台帐 3.编制信息管理台帐的基本要求有(ABD)A.分类建帐

B.完整记录

C.动态管理

D.便于填写 4.管理台帐填写的项目内容应该(ABCD)

A.简明易懂

B.填写方式简便宜行

C.便于填写

D.便于汇总分析 5.做到对台账的动态管理,必须(ABC)

A.分类建帐

B.及时修订管理台帐信息

C.各类管理台帐的信息保持一致 6.台帐表格栏目可分为(CE)

A.上栏

B.下栏

C.主栏

D.次栏

E.宾栏

F.客栏 7.对台帐标题和主栏项目名称应(BD)

A.全面综合B.简明扼要

C.细致周到

D.简练准确 8.台帐表格下方应设计填表说明,它包括(ABCD)

A.填表范围

B.指标解释

.C.填表方式

D.统计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 9.城镇辖区内的特定群体是指(A C)

A.就业困难人员

B.零就业家庭 C.灵活就业人员 D.就业援助人员 10.辖区内的特定群体管理台帐项目包括(ABDE)

A.个人基本情况 B.就业情况 C.再就业情况.D.家庭情况 E.跟踪服务情况 11.数据库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ABCD)等 A.数据采集

B.数据存储

C.数据加工处理

D.数据输出 12.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有(ABC)

A.确定信息需要.B.收集处理信息

C.促使信息得到使用 13.失业人员动态跟踪的主要内容有(ABCD)

A.跟踪服务机构

B.跟踪服务对象

C.跟踪服务的主要内容

D.跟踪服务频次

14.动态跟踪的信息处理一般包括(ACD)方式

A.信息系统处理

B.基本信息表

C.电子台帐记录

D.手工台帐记录 15.利用Excel对数据的日常动态管理的主要程序是(ABCDE)

A.创建电子表格

B.设立项目

C.输入信息,建立数据库

D.查询信息

E.分类汇总 16.失业人员跟踪服务卡一般需记载(ABCDEF)等内容 A.基础信息变更情况

B.推荐培训记录

C.推荐就业记录 D.职业指导记录

E.享受政策情况

F.跟踪回访记录 17.对退休人员(ABCDE)状况需进行跟踪管理

A.年龄变化

B.家庭变化

C.收入变化

D.健康变化 E人员调整 18.分析退休人员(ABCD)方面的基本需求变化,从而实现跟踪管理 A.文体娱乐

B.医疗保健

C.护理服务

D.机构养老

E.医疗保险 19.企业退休人员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小组组织管理制度包括(BE)

A.例会制度

B.定期报告制度

C.日常活动制度

D.经费管理制度

E.特殊报告制度

20.拟订退休人员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管理制度的步骤是(ABCDE)A.了解基本情况 B.拟定初稿 C.征求意见 D.修改完善 E.通过制度 21.信息记载一般包括(ABC)部分

A基本信息记载 B.服务信息记载 C跟踪信息记载 第三节 信息分析和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1.统计指标按内容不同可以分为(B)A.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 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C.绝对数指标、相对数指标、平均数指标

2.期末实有失业人数=失业人员总数-失业人员已就业人数,它反映的关系是(C)A.统计指标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B.统计指标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C.统计指标间的逻辑关系 3.统计分析的对象和目的的差异决定了(D)A.统计分析内容的多样性 B.统计分析目的的多样性

C.统计分析内类型的多样性 D.统计分析形式的多样性和多样的分析方法 4.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可以(A)

A.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B.透过本质看到现象 C.仅仅只看到现象 5.统计分析具有实证性、(D)和多样性的特点。A、事务性 B、灵活性 C、理论性 D、数量性 6.(A)是统计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

A.比较分析法 B.结构分析法 C.归纳法 D.演绎法

7.统计分析中比较分析法的常用方式是和计划比较、和过去比较、(B)。A、和不同类比较 B、和同类比较 C、和概念比较 D、和数据比较 8.统计分析的对象是(C)

A.数据 B.指标 C.客观事实 D.统计结果 9.统计分析的目的是(B)

A.认识现象 B.认识现象内在的数量规律性 C.掌握分析方法 10.统计分析是一种(D)

A.定性分析 B.文字分析 C.多样分析 D.定量分析 11.进行统计分析的一般过程与程序是(E)。

①观察资料,发现问题 ②探讨规律,寻找原因 ③处理数据,比较分析 ④归纳概括,提出对策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④-②-③ D.②-③-④-① E.①-③-②-④

12.统计分析报告的主体的任务是(B)A.提出问题 B.分析问题 C.解决问题

13.公文具有(D)、实用性强、政策性强的特点。A.全面性 B.统一性 C.灵活性 D.简明扼要 14.工作经验总结的重点部分是(A)A.正文 B.导语 C.标题 D.落款

二、判断题(每题1分,对于下面的论述,认为正确的,请选“A”涂黑,认为错误的请选“B”涂黑)

1.统计指标是反映统计个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A B)× 2.统计指标按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A B)× 3.单个统计指标只反映总体某一个数量特征(A B)× 4.统计分析是统计活动的初级阶段和初级过程(A B)× 5.比较分析就是对绝对数和相对数的比较分析(A B)√ 6.结构分析是描述个体现象特征的重要手段(A B)×

7.对社区劳动力和退休人员信息采集的结构和统计的数据进行静态分析(A B)× 8.统计分析报告的标题应间接反映文章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A B)× 9.统计分析报告开头的任务是分析问题(A B)× 10.工作总结的正文结构应采用单一结构。(A B)×

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相应字母填入括号内。错选或多选、少选均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题1分)1.统计指标一般由(AB)组成 A.指标名称

B.指标数值

C.指标关系 2.统计指标具有(BC)的特点

A.综合性

B.实效性

C.数量性

D.具体性

3.统计指标的种类有(ABCDE)

A.数量指标

B.质量指标 C.绝对数指标 D.相对数指标 E.平均数指标 4.统计指标体系是指(ABC)

A.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B.用以反映客观现象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C.这种关系就构成统计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 5.平均数指标反映(BC)

A.现象总体内部各单位的一般水平B.发展的平均水平C.现象总体内部各单位的个别水平D.发展的平均速度 6.统计分析的特点是(BCD)

A.比较性 B.实证性 C.数量性 D.多样性 7.撰写统计分析报告的基本要求是(ABC)。

A、应用数据来说明问题 B、应从事实出发 C、应反映事物的发展过程 D、应从统计指标出发 E、应从概念出发 8.统计分析报告是(ABC)的文体

A.运用统计分析来说明事实和阐述观点 B.提出决策建议 C.结构包括标题、开头、主体和结尾四个部分 9.统计分析报告主体的结构有(ABD)

A.纵式结构 B.横式结构 C.平行结构 D.交叉式结构 10.公文是一种由(ABC)在公务活动中使用的应用文体 A.国家机关 B.社会团体 C.企事业单位 D.个人 11.常用的公文主要有(ABCDEF)

A.通告 B.通知 C.通报 D.报告 E.批复 F.会议纪要 12.工作经验总结一般包括(ABCD)A.标题 B.导语 C.正文 D.落款

第二章

就业服务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第一节

政策咨询服务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1.社区劳动保障工作需要以(C)为载体 A.完善社区 B.组织劳动保障工作者 C.组织社区活动 D.开展群众运动 2.社区开展活动需要以(D)为主体

A.社区 B.劳动保障协理员 C.管理人员 D.人民群众 3.新时期劳动保障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工作方法是(B)A.组织宣传教育 B,群众直接参与 C.社区主导 4.表彰先进活动属于社区活动类型中的(C)

A.结合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开展的活动 B.文化娱乐体育活动 C.本身含有政治意义的思想教育活动

5.组织社区居民活动的特点是(B)

A、娱乐性、知识性、趣味性

B、目的性、群众性、感染性

C、内容的实效性、商业性、多样性 D、内容、形式的针对性、多样性、统一性、6.下列组织居民活动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D)的要求是不正确的。

A明确活动的目的 B、根据活动目的确定活动内容C切忌教育的痕迹过于明显 D务求实效,做到形式突出

7.(C)是社区活动的基本特点

A.目的性

B.感染性

C.群众性

C.教育性

8.社区活动目的的确定必须将(D)

A.党的理论与党的实践相结合 B.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C.活动的手段与内容相结合 D.活动的指导思想与群众的现实需要相结合 9.下列(B)项是以组织开展活动为载体的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形式。A、采用DV录像、制作光盘

B、举办劳动保障知识竞赛、书法展览 C、聘请街道社区居民小组长、楼长为劳动保障工作信息员 D、设立政策咨询服务台或窗口,口头宣传和解答有关政策 10.(C)是劳动保障宣传咨询服务的主阵地

A.宣传栏

B.知识竞赛

C.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和服务场所 11.(B)是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核心 A.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

B.街道社区各级党组织

C.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场所

D.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负责人 12.在街道社区舆论引导主要是通过(D)进行宣传教育的 A.报纸

B.广播电视

C.互联网

D.街道社区所有宣传载体和手段 13.街道社区的政策宣传、咨询活动中的公益活动主要由(C)来开展 A.社区领导

B.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人员

C,社区志愿者和社区义工队伍 14.组织政策宣传、咨询活动在经费预算中应本着(C)A.周到细致原则

B.大气高效原则

C.节俭利用原则 15.对组织活动的场地必须(C)

A.打电话联系

B.通过网络信息传输

C.实地查看

D.通过他人打听 16.(A)是社会工作其他方法的基础

A.个案工作

B.小组工作

C.社区工作

D.街道工作

17.在个案工作的基本方式中(B)是最重要的技术,贯穿于服务的整个过程 A.访视

B.会谈

C.记录

D.专题讲座

18.(C)是社会工作者的基本操守,它有助于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A.接纳原则

B.适度感情介入原则

C.保密原则

D.非批评原则

19.灵活地运用不同方法去帮助不同的服务对象,这是个案工作(D)A.服务对象自决原则

B.有目的的情感表达原则 C.保密原则

D.个别化原则 20.动员报告是组织学习教育的方法,(B)也是组织学习教育的方法。A、宣传形式

B、座谈讨论

C、目标管理

D、广泛开展

21.个案工作中(A)要求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了解和帮助服务对象而不是批评或责备服务对象,从而促使服务对象客观地正视自己的问题,以利于问题的解决。A、非批评原则

B、个别化原则

C、接纳原则

D、服务对象自决原则

22.求是原则是提供针对性的政策指导的原则之一,(C)也是提供针对性的政策指导的原则之一。

A、政治原则

B、接待原则

C、相关原则

D、保护原则 23.对针对性政策指导进行跟踪服务,实质是对针对性政策指导的(A)A.结果评估 B.内容评估 C.形式评估 D.目标评估 24.在申请和接案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是(B)

A.与法官建立良好关系 B.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关系 C.工作者之间建立良好关系 D.与领导建立良好关系

25.(C)是个案工作最关键的一环

A.制定服务计划 B.结案与评估 C.落实和执行计划 D.收集资料与评估 26.落实和实施计划是个案工作程序中的(C)过程 A.处于静态 B.不断细化 C.不断变化和调整 27.结案阶段的评估是(C)A.事前评估 B.事中评估 C.事后评估

二、判断题(每题1分,对于下面的论述,认为正确的,请选“A”涂黑,认为错误的请选“B”涂黑)

1. 组织社区活动这种方式的实质是提高劳动协理员的素质和能力(A B)×

2.开展农村奔小康活动是属于社区活动类型中本身含有政治意义的思想教育活动(A B)×

3.注重社区活动的目的性是思想政治工作党性的体现(A B)× 4.社区活动应突出宣传教育,把宣传教育摆在首位(A B)×

5.政策宣传、咨询服务的方法虽多种多样,但却无须太多变化(A B)× 6.宣传咨询活动的策划、组织必须形成书面形式的方案(A B)√ 7.组织宣传咨询活动无需协调调度,更无需主管领导出面(A B)× 8.个案工作就是个案社会工作的简称(A B)√ 9.社区工作主要以社区中的个人为主要对象(A B)√ 10.个案工作主要以小组为主要对象(A B)×

11.访视中所得资料应作为对服务对象了解的主要资料(A B)× 12.个案工作的接纳原则是指无原则地认可案主的一切行为(A B)×

13个案工作的服务对象自决原则就是依靠服务对象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不需要向其提供帮助和引导.×

14.个案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接触时,可以完全深入地进行感情投入(A B)× 15.针对性政策指导是对个体具体情况需求提供的相关政策的介绍说明(A B)√ 16.群体面授指导一般用于具有相同需求的群体(A B)√ 17.社会工作者在实施计划时无需注意环境对人的影响(A B)× 18.结案意味着个案工作的结束(A B)√

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相应字母填入括号内。错选或多选、少选均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题1分)

1.根据活动载体的内容,社区活动的类型可以分为(BCDE)A.不含有任何政治意义的活动 B.本身含有政治意义的思想教育活动 C.结合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开展的活动 D.文化娱乐活动.E.体育活动 2.社区活动的实质是(ABD)

A.组织宣传 B.群众性的自我教育 C.组织领导 D.群众性的自我实践 3.社区活动的特点主要有(BDE)A.主动性 B.目的性 C.层次性 D.群众性 E.感染性 4.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社区活动主要依靠(BE)

A.大量宣传 B.活动内容 C.行政命令 D.优质服务 E.活动形式 5.组织社区活动的方式及应注意的问题有(ABCD)

A.明确活动目的 B.根据活动目的确定活动内容 C.把握活动内容与形式的结合 D.活动组织实施要把握好活动前、中、后三个环节 6.社区活动内容安排一定要(CD)

A.突出目的 B.突出方式 C.突出重点 D.把握中心 7.利用活动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必须(AD)

A.从实际出发 B.从理论出发 C.讲求形式 D.讲求实效 8.开展社区政策宣传咨询活动的主要载体有(ABD)

A.传媒 B.组织开展活动 C.居民家庭 D.街道社区管理服务工作 9.政策宣传咨询活动的主要方法有(BCDEF)A.组织学习教育 B.舆论引导 C.寓教于乐 D.典型示范 E.人际交往 F.公益活动 10.下列(CE)不是政策宣传、咨询活动的主要形式。

A、以组织开展活动为载体 B、以传媒为载体C、以地理条件为载体的形式

D、以街道社区管理服务服务工作为载体

E、以商业营销网络为载体的形式

11.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经常需要以组织社区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活动的方法而进行劳动保障工作宣传教育和政策咨询服务等。以下选项中对开展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E)。A、紧密围绕劳动保障工作中心任务开展

B、紧密围绕社区居委会中心工作任务开展 C、紧密围绕街道办事处中心工作任务开展

D、紧密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工作任务开展 E、紧密围绕劳动保障工作具体任务开展

12.在把握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的结合时,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C)。

A、搞活动只讲究形式的吸引人

B、内容是活动的灵魂,形式是内容的载体

C、强调内容的重要,忽视形式的选择

D、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E、兼顾活动内容、活动的形式二者的统一

13.街道社区大型政策宣传、咨询活动方案包括(ABCFG)

A.主题

B.活动形式

C.活动内容

D.活动目的 E.活动结果

F.时间地点

G.责任分工

14.活动标题一般有(ABCD)组成 A.活动组织者

B.活动内容

C.活动形式

D.活动载体

15.组织学习教育活动的方法具体包括(ABC)

A.动员报告 B.总结报告 C.专题报告 D.现场观摩 E.政策咨询服务 16.在街道社区运用典型示范方法进行宣传教育必须注意(BCEF)

A.确定标准 B.选好典型 C.宣传好典型 D.保护好典型 E.推广好典型 F.引导人们正确地对待典型

17.在街道社区常见的人际交往活动有(ACD)A.联谊活动 B.公益活动 C.恳谈活动 D.走访活动 18.策划组织大型政策宣传、咨询活动的步骤有(ABCDE)

A.制定方案 B.实地查看 C.部门间协调调度 D.现场调度

E.情况汇总和总结 19.大型政策宣传、咨询活动情况汇总方式有(BCD)

A.书面报告

B.活动情况统计调度汇总

C.有关人员开会共同汇总

D.工作人员调度汇总

20.社会工作的三大直接服务方式是(BCD)A.政府工作

B.社区工作

C.个案工作

D.小组工作、21.个案工作主要以(CD)为工作对象

A.社区

B.小组

C.社区中的个人

D.家庭中的个人 22.个案工作较常用到的方式有(ABD)A.记录

B.会谈

C.讲授

D.访视

23.完整的个案记录应包括(ABCD)

A.服务对象本身资料

B.服务对象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性质

C,服务对象的期望及其会谈时的感受、反应

D.社会工作者的分析、反思及进一步的处理意见

24.根据目标,可以把记录分为(ACD)、A.过程记录

B.录音记录

C.摘要记录

D.问题取向记录 25.个案工作应遵循的公认原则有(ABCDEFG)

A.个别化原则

B.有目的的情感表达原则

C.适度的情感介入原则 D.接纳原则

E.非批评原则

F..服务对象自决原则

G.保密原则 26.针对性政策指导工作主要是针对以下(ABCDEF)人员

A.就业困难人员

B.创业和自谋职业人员

C.进城务工人员D.企业退休人员

E.新就业人员

F.城镇居民 27.针对性政策指导工作主要是体现在以下(ABCDE)方面 A.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政策

B.创业和自谋职业人员政策扶持

C.进城务工人员政策指导

D.企业退休人员政策指导

E.其他人员政策指导 28.提供针对性政策指导应遵循的原则(BDE)

A.真实原则

B.求是原则

C.对等原则

D.实效原则

E.相关原则 29.针对性政策指导可以采取的方法有(ABCD)

A,个体面谈指导 B.群体面授指导 C.实地场景观摩指导

D.影像资料观摩指导 30.个体面谈指导一般有以下(AC)情况

A.个人主动前来求助

B.个人被动前来求助

C.在群体基础上的个人需要 D.与群体一起面谈指导,仅仅作为其中的一部分

31.在群体基础上的个人面谈指导主要出现在(AB)情况

A.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后

B.企业退休人员调整有关待遇

C.个人期望获得公益性岗位

32.群体面授指导对象一般包括(ABCDE)

A.大中专技校学生

B.自谋职业人员

C.创业人员

D.就业援助对象

E.企业退休人员

33.对创业和自谋职业人员的政策指导可以采用的方法有(ABCDE)A.个体面谈指导 B.群体面授指导 C.实地场景观摩指导 D.影像资料观摩指导 34.针对性政策指导的步骤有(ABCDE)

A.面谈沟通

B.心理辅导

C.政策辅导

D.跟踪服务

E.总结经验 35.个案工作的过程包括(ABCDE)

A.申请和接案

B.收集资料和评估

C.制定服务计划

D.落实和执行计划

E.结案与评估

36.正式接案后,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面谈和访视收集的资料有(CD)A.事实资料

B.数据资料

C.直接资料

.间接资料

37.正式接案后,社会工作者需要收集以下(ABCD)方面的资料 A.生理功能

B.心理功能

C.社会功能

D.环境体系 38.个案工作者在制定服务计划时要注意总目标的(BD)A.理论性

B.可操作性

C.全面性

D.针对性

第二节

就业援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1.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主要任务是(C)A.生活富裕 B.工作快乐 C.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2.(B)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3.(D)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A.教育 B.医疗 C.住房 D.就业 4.(A)是制订就业援助方案的第一步

A.了解就业援助对象的基本情况 B.分析就业困难的原因 C.确定就业援助方式 D.拟定就业援助方案

5.确定就业援助方式可以通过(B)等途径,对其职业能力进行全面而科学的评估 A.心理素质测评 B.职业素质测评 C.职业道德测评 D.生理素质测评 6.有条件的社区可以与就业援助对象签订(D)

A.职业指导协议书 B政策咨询协议书 C再就业培训协议书 D就业援助协议书

7.在辖区单位少和人口分布广的社区,主要通过职业介绍和(C)等形式拓宽就业渠道 A.社区服务业 B.再就业一条街 C.组织劳务输出 D.发展第三产业 8.组建信息服务队伍必须以(B)为主体

A企业事业负责人 B 街道社区工作机构工作人员 C社区志愿者 D退休专家教授

9.就业援助对象在职业能力方面,职业技能单一,而且大部分已经不适应现在以及将来的(B),更缺乏社会所需的综合职业技能。

A、职业技能竞赛要求

B、再就业要求

C、职业发展要求 D、职业分类要求 10.对做好就业困难对象源头控制的工作要求包括(D)等内容。

A、提高就业流动性B、提高收入水平C、提升沟通能力

D、提高就业稳定性 11.对在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应落实(A)A.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政策

B..职业技能培训.C.工资发放情况 12.对企业规模裁员中含有就业困难对象的,应及时向当地(D)报告

A.省级劳动保障部门

B.市级劳动保障部门

C.县级劳动保障部门

D.县以上劳动保障部门

13.对就业援助工作监督的方式中的一听是指(A)A.听取就业困难人员的意见 B.听取就业援助工作的情况汇报 C.听取职业技能机构培训的情况

D.听取信息采集的情况

二、判断题(每题1分,对于下面的论述,认为正确的,请选“A”涂黑,认为错误的请选“B”涂黑)

1.以人为本实际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根本(A B)√ 2.就业援助方式可以是一种,也可以多种并用(A B)√

3.在纯居民居住区主要结合发展第三产业和社区服务业来开发就业岗位(A B)×

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相应字母填入括号内。错选或多选、少选均不得分,也不倒扣分。1.充分就业的含义有(BC)

A.从数量上要求每一个人都有一份工作 B.从数量上要求部分人有一份工作 C.从质量上要求每一个人在其工作岗位上就业相对稳定 D.从质量上要求每一个人在其工作岗位上就业相对灵活 2.就业援助工作的主要方式包括(ABCDEFGHIJ)等

A.就业政策咨询 B.职业指导 C.岗位信息的采集与处理 D.人职信息匹配 E.推荐岗位 F.公益性岗位援助 G.落实扶持政策 H.鼓励用人单位吸纳 I.鼓励自谋职业、J.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3.就业援助对象的基本特征是(ABC)

A.缺乏自信,害怕挫折 B.职业技能单一 C.年龄偏大 D.家庭比较困难 4.(AC)属辖区就业援助对象范畴

A.就业困难人员 B.单亲家庭 C.零就业家庭 D.双职工家庭 5.就业援助对象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有(AB)A.共性原因 B.特殊原因 C.主要原因 D.次要原因 6.社区就业是一个(ACD)的就业领域

A.范围广 B.投入多 C.发展潜力大 D.吸纳劳动力多 7.社区公共管理服务岗位包括(ACDE)

A.三保 B.三护 C.三托 D.三项服务 E.三大管理

8.在地处繁华闹市和流动人口多的社区,主要是通过(BD)增加就业岗位 A.组织劳务输出 B.创办社区商业服务网点 C.再就业一条街 D.再就业基地

9.在相对独立于街道和社区之外的大中型“企业社区”主要通过发展(AB)来开发就业岗位

A.发展第三产业 B.社区服务业 C.组织劳务输出 D.创办社区商业服务网点 10.社区岗位信息采集的工作流程为(ABCDE)

A.组建信息服务队伍 B.构建信息服务网络 C.拓宽信息采集渠道 D.及时发布和有效利用信息 E.信息更新和动态管理 11.街道社区信息服务网络主要包括(ABDE)

A.工作机构网络 B.居民小组 C.社区个人 D 用人单位 E 商(企业)站点 12.社区岗位信息采集应力求做到(ACD)A.早 B.泛 C.广 D.实 E 深 13.就业援助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BCDE)

A.求职登记 B.职业指导 C.岗位援助 D.职业技能培训 E.跟踪服务 14.就业援助服务的总体要求是(ABD)A.凡是需要了解政策的,都能得到及时的咨询和解答

B.凡是有就业和培训愿望的,都能得到适合的就业岗位和免费的技能培训 C.凡有创业要求的,都能得到“一条龙”的创业支持

D.要进一步规范服务流程和标准,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失职追究制等规章制度,提高就业援助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15.就业援助的监督检查制度包括(ABC)

A.就业援助工作进展情况调度通报制度 B.建立完善目标考核体系 C.建立定期督察、随机抽查、热线电话举报的问责机制 16.对就业困难人员应加强(ABCD)

A.职业培训 B.职业介绍 C.分类帮扶 D.重点援助 17.对就业困难人员组织开展(ABE)专项援助行动 A.送政策 B.送岗位 C.送补贴 D.送技能 E.送服务 18.对就业困难人员要实行(ABCDE)

A.分类帮扶 B.专人帮扶 C.一对一帮扶 D.结对帮扶 E.包保帮扶 19.对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应提供(ABCD)等一条龙服务 A.职业培训 B.创业培训 C.小额担保贷款 D.开业指导 20.对就业困难对象的援助包括(ABD)A.集中援助 B.日常援助 C.生活援助 D.就业援助 21.加强就业援助工作监督考核的内容是(ABCD)

A.政策援助落实情况 B.服务援助质量与效率情况 C.培训技能援助情况 D.岗位援助到位情况

22.对就业援助工作监督的方式有(ABCD)A.一听 B.二看 C.三查 D.四访 23.就业援助工作监督的方式中二看是指(CD)

A.看各地就业援助工作的相关政策 B.看就业困难对象的生活状况 C.看设立就业援助服务窗口服务情况 D.看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情况 24.就业援助工作监督的方式中三查是指(ABD)A.查各地就业援助工作的相关政策 B.查就业援助台帐

C.查政策宣传资料的发放情况 D.查劳动保障协理员就业援助工作原始记录 25.就业援助工作监督的方式中四访是指(ABCD)A.实地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家庭 B.走访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

C.走访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点 D.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就业情况 第三节

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1.城镇初高中毕业生在就业前应履行的主要义务有(D)

A.参加创业培训 B.参加职业道德培训C参加职业纪律培训 D劳动预备制培训 2.求职者求职的一般过程是(D)

①接受职业指导 ②办理求职登记 ③面试 ④求职应聘 ⑤查询用工信息 ⑥应聘获得成功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⑥-⑤-② C.②-③-⑥-④-⑤-① D.②-①-⑤-④-③-⑥

3.《求职登记表》应包括的内容有个人信息、毕业院校及所学专业、个人联系方式、求职职位工作经历、(B)等。

A.技能和技巧 B.能力和优势 C.素质和手段 D.手段和技巧

4.用人单位招用人员简章应当包括用人单位基本情况、招用人数、(B)、招录条件、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

A、职工人数

B、工作内容

C、规章制度

D、健康要求 5.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禁止的行为有(D)。

A、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

B、如实告之劳动者有关工作内容 C、提供真实招聘信息,发布真实招聘广告

D、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6.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用人单位名称、(D)、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

A、劳动者是否有传染病

B、劳动者不得结婚

C、是否续签劳动合同

D、劳动者名称 7.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自用工之日起(A)月内订立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六个

8.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C)申请支付令 A.劳动保障部门

B.检察院

C.法院

D.公安部门

9.劳动者提前(C)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10日内

B.20日内

C.30日内

D.60日内

10.对劳动者提供职业指导服务时,可以简要介绍一下本地的(C)A.就业政策

B.就业培训

C.就业形势

11.对用人单位进行用工指导的一般程序包括工作准备、(B)介绍招聘用人方式、确定招聘方式、确定招聘方式、了解劳动关系、分析问题并提出建议

A.了解劳动者素质情况

B.了解用人单位情况

C.了解劳动力市场供给情况

D.了解就业形势

12.协理员向用人单位介绍当前可行的实用性强的招聘方式的目的是(C)

A.希望用人单位全部采用

B.希望用人单位必须采用

C.希望用人单位根据单位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式

13.协理员在职业指导时应对疑难问题或突发事件的一般程序是接待求职者来访、分析问题和事件的性质、确定解决的策略、(B)

A.与求职者沟通解决观念问题

B.与求职者沟通解决方法问题

C.与求职者沟通解决认识问题

D.与求职者沟通解决性质问题

14.针对不同年龄、性别、技术特点、不同层次等求职者应进行(D)A.统一职业指

B.综合职业指导

C.全面职业指导

D.分类职业指导

15.针对一些用人单位法律观念不强,在用工指导中要提醒用人单位注意(B)A.用工制度

B.用工守法

C.用工管理

D.用工原则

16.社区在劳动保障工作站设立服务窗口,是通过(B)获取职业供求信息的 A.外联方式

B.服务场所

C.人力资源市场

17.通过外联方式获取职业供求信息的除了具有保障职业供求信息适用性和准确性,还有(A)的特点

A.费用低

B.费用高

C.费用适度 18.社区用工需求信息的传递应采取(C)方式 A.简单而统一

B.全面而综合 C.适宜而有效

19.社区用工需求信息传递的主要内容有(C)、岗位类别、人员数量、工作待遇、劳动合同期限、招聘时限以及联系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联系人等。

A.社区情况

B.求职者基本情况

C.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D.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20.采集和发布信息必须充分考虑时间效果,这是(C)要求 A.效果性

B.变化性

C.时效性

21.通过网络采集信息具有重要性和先进性,但同时又存在(D)问题 A.安全性差

B.费用较高

C.影响力小

D.可靠性差 22.用工信息与求职需求应积极遵循(E)原则 A.相同

B.相似

C.一致

D.平等

E.匹配

23.信息匹配原则体现的是人力资源市场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A)原则 A.双适应

B.双自主

C.相同

D.一致 24.(C)属于职业中介结构依法禁止的行为。

A.开展职业指导

B.收集职业供求信息

C.提供就业信息中包含歧视性内容 25.职业中介结构提供的职业介绍服务包括(D)

A.提供虚假就业信息

B.发布的信息中包含歧视性内容 C.为无合法身份证件的的劳动者提供职业中介服务

D.组织职业招聘洽谈会 26.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用人单位提供的服务有(C)

A.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B.就业政策法规咨询

C.代理招聘服务

D.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

27.对求职者的跟踪服务主要是了解求职者(B)A.面谈内容

B.是否选择成功就业

C.面谈方式

28.用人单位应根据(D)提供用工需求

A.企业性质

B.企业规模

C.企业目标

D.企业生产需要 29.初次面谈的主要内容是(C)

A.研究服务需求 B.调整服务形式

C.介绍就业和推荐用人

D.再次介绍职业

二、判断题(每题1分,对于下面的论述,认为正确的,请选“A”涂黑,认为错误的请选“B”涂黑)

1.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与城镇劳动者就业应该有所区别(A B)× 2.用人单位可以对求职者的个人资料进行公开(A B)× 3.职业中介结构提供的服务是免费的(A B)×

4.用人单位招用港澳台人员后,应为其办理职业资格证书(A B)× 5.用人单位招用外国人应为其办理就业证(A B)×

6.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无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A B)×

7.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视为违反劳动合同(A B)× 8.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A B)×

9.经济补偿中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6个月平均工资(A B)× 10.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A B)

11.在一次职业指导结束后,求职者如有新的想法和新的问题可以不管(A B)× 12.个人简历应该详细而全面地介绍本人情况,提供较充分个人背景资料(A B)× 13.职业指导的重点在于对求职者进行帮助和引导。(A B)×

14. 对不同服务对象进行职业指导,重要的是注意区别服务对象(A B)15.职业供求信息的采集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A B)

16.运用信息匹配原则可以使职业供求信息实现最佳化和合理化(A B)17.职业介绍跟踪服务主要是为下一步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服务(A B)× 18.在求职者经过三次职业介绍仍未实现就业的,可以对其放弃(A B)×

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相应字母填入括号内。错选或多选、少选均不得分,也不倒扣分。

1.对劳动者求职时应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进行具体规定的法律和规定有(AC)A.《劳动法》B.《社会保障法》C 《劳动合同法》D.《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 2.求职者具备以下条件(ABC)可通过一定途径求职 A.年满16岁 B.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愿望 C.身份证 3.求职者的求职途径有(ABCDEF)

A.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B.职业中介机构 C.互联网 D.职业招聘洽谈 E.直接联系用人单位 F.其他合法途径

4.用人单位招聘人员的途径有(ABCDEF)

A.委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职业中介机构 B.参加职业招聘洽谈会

C.委托大众传媒介发布招聘信息 D.其他合法途径 E.利用本企业场所和企业网站发布招聘信息

5.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主要技巧有(ABCD)

A.正确填写求职登记表 B.虚心接受职业指导 C.积极应聘 D.妥善应对面试 6.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需提供的资料有(AC)A.招用人员简章 B.营业执照(副本)C.经办人的身份证件 D.有关单位批准其设立的文件 E.受用人单位委托的证明 7.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遵循(ABCD)原则 A.合法 B.公平C.平等自愿 D.协商一致 E.诚实守信 8.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的事项有(ACDE)

A.试用期 B.培训 C.保守秘密 D.补充保险 E.福利待遇 9.经济补偿标准按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ABC)

A.每满1年支付1个月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B.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 C.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

10.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其争议仲裁案件的当事人为(AC)A.用人单位 B.仲裁机构 C.劳动者

11.劳务派遣单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其争议仲裁案件的当事人为(ACD)A.用人单位 B.仲裁机构 C.劳动者 D.劳务派遣单位 12.就业形势主要包括(ABC)

A劳动力供给情况 B劳动力需求情况 C劳动力供求总量情况 D劳动力素质情况 13.进行职业指导的程序是(ABCDE)

A工作准备 B了解求职者的情况 C初步职业指导 D 深入职业指导 E工作结束 14.与求职者面谈时应注意(ABCD)

A约定面谈时间 B约定面谈地点 C约定面谈方式 D告诉求职者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 15.听取求职者对求职愿望和相关职业能力的描述时应注意(ABCD)

A.注意力集中,不轻易打断 B.耐心、细致、认真地倾听 C.作出相应的反应 D.与求职者进行沟通

16.现场招聘工作主要是(ABC)

A.接待应聘人员 B.指导应聘人员填写登记表

C帮助用人单位初步了解应聘人员基本情况 D确定面试或复试的方法和人选 17.了解劳动关系主要是了解(AB)

A.了解用人单位是否通过求职应聘而被录用的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B.了解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是否具有合法性 C.了解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建立存在的主要问题 18.指导求职者撰写简历,应强调求职者的(ABC)A.职业能力 B.职业优势 C.工作经验 D.实习经验 19.职业供求信息采集的基本原则是(ABCDE)

A.真实性 B.准确性 C.完整性 D.简明性 E.时效性 20.职业供求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有(AB)A.服务场所 B.外联方式 C.劳动部门

21.通过外联方式获取职业供求信息,具体包括(ABCD)

A.联系辖区用人单位 B.联系辖区改制企业 C.联系人力资源市场 D.联系新闻媒体 22.通过服务场所获取职业供求信息的特点有(ABCDE)A.保障供求信息的有效性 B.保障供求信息的准确性

C便于对信息进行及时处理D贴近失业人员和用工单位 E扩大社区就业工作影响 23.社区通过通过服务场所进行信息收集需要准备好的表格有(BC)A求职者个人简历 B求职登记表 C 用工登记表 D 失业登记表 24.采集劳务输出信息的途径有(ABCD)

A.互联网 B.新闻媒体 C.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D.地域之间就业服务机构 E.企业改扩建和新上项目 25.选择信息发布渠道和方式要遵守(BD)

A.《广告法》 B.《劳动法》 C.《企业法》 D.本地市容管理规定 26.用工信息与求职者需求匹配原则要求(ABC)A.求职者技能与岗位信息相适应 B.匹配时间最快 C.岗位信息与求职者求职愿望相适应 D.不断调整,呈现动态 27.信息匹配体现的是(ACD)

A.人力资源市场求职者自主择业 B.职业中介机构自主荐业C.用人单位自主用工 D.用人单位自主创业

28.用工信息与求职者需求匹配的方法有(ABC)

A.以企业为主的信息匹配 B.应求职者要求的信息匹配 C.根据供求双方要求双向查询匹配

29.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提供的服务有(BD)

A.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 B.发布职业供求信息 C.用人指导服务 D.职业指导服务

30.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提供的基本信息有(BD)

A.职业类别信息 B职业供求信息 C市场工资指导价信息 D职业培训信息 31.劳动保障协理员在招聘洽谈会后应做的工作有(AC)A.对洽谈会招聘情况进行汇总归纳和统计分析

B.对信息合理匹配的成效情况作出评估 C.对供求关系变化作出评估 32.劳动保障协理员在组织招聘洽谈会时应提供(CD)A.思想指导 B.法律法规指导 C.职业指导 D.用工指导 33.在职业介绍中,其跟踪服务可以分为(AC)A.对用人单位的跟踪服务 B.对职业介绍结果的跟踪服务 C.对求职者的跟踪服务 D.对职业介绍方式的跟踪服务 34.用人单位可以对应聘的求职者进行(BC)A.考试 B.面试 C.复试 D.加试 35.再次面谈的主要内容有(CD)

A.进一步了解并研究服务需求 B.调整服务形式C.再次介绍就业和推荐用人 D.再次推荐相关服务项目

第四节

职业培训服务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职业培训的主要形式包括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C)和创业培训等 A.学历教育 B.文化培训 C.再就业培训 D.体育培训

2.再就业培训是指对有过工作经历的职工失业后,对其进行从事职业所必须的职业指导、(A)、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培训

A.职业思想 B.职业意识 C.职业技能 D.职业规范

3.创业培训的主要对象是有创业愿望和一定创业能力的人员,但需要提高其(B)的人员

A.学习能力 B.经营能力 C.分析能力 D.判断能力 4.职业培训的本质要求是(D)

A.提高劳动者素质与促进就业相结合 B.职业道德和专业理论相结合 C.职业技能和职业纪律相结合 D.职业培训与生产需要相结合

5.职业培训的作用是提高劳动者素质、(C)、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预防失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

A.促进生产发展 B.促进经济效益 C.促进就业 D.促进工作 6.失业人员职业培训的方法有职业指导、理论授课、(B)A.技能鉴定 B.技能操练 C.知识考核 7.失业人员职业培训中的技能操练 应该(C)A.以课堂教学为主,突出理论知识 B.以课堂教学为主,突出技能知识 C.以实习教学为主,突出技能训练 D.以实习教学为主,突出职业规范 8.职业培训活动一般在(B)进行。

A.各类本科院校 B.各类培训机构 C.各类大专院校 9.(C)是记录培训机构管理、教学开展情况的重要凭证 A.培训计划 B.培训内容 C.培训管理基础台帐 D.培训大纲 10.制定培训计划一定要摸清和掌握辖区内失业人员的(C)A.用人单位需求 B.家庭成员状况 C.培训意向和职业期望 11.再就业培训的对象是(B)

A.初次就业人员 B.就业转失业人员 C在职职工 D.已经创办企业的人 12.职业培训的对象和方法虽然各有不同,但致力于(B)的目标一致。

A预防失业 B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就业 C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13.要建立失业人员(C),帮助他们认清形式,更新就业观念 A充分就业制度 B技能训练制度 C职业指导制度

14.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是指从事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的各类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项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并取得相应的(C)后方可就业上岗的管理制度 A.学历证明 B.上岗证 C.职业资格证书 D.毕业证书

15.从事就业准入职业的新生劳动力就业前必须经过(E)的职业培训 A.半年 B.1年 C.2年 D.5年 E.1-3年

16.如果对失业人员选择培训项目提出建议,应站在(C)角度 A.培训机构 B.用工单位 C.失业人员

二、判断题(每题1分,对于下面的论述,认为正确的,请选“A”涂黑,认为错误的请选“B”涂黑)

1.为帮助初次求职人员或其他劳动者提高就业能力而进行的必备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活动是在职培训(A B)× 2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没有区别(A B)×

3.经过职业培训的毕业生可以直接上岗就业(A B)√ 4.培训对象的就业愿望不同,培训需求也会不同(A B)√

5.组织实施失业人员职业培训,可以不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可自行培训(A B)× 6.创业培训是面向具有创业意识的城市劳动者的培训(A B)×

7.培训机构对失业人员培训考核后,应向财务部门提出拨付培训补贴的申请(A B)×

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相应字母填入括号内。错选或多选、少选均不得分,也不倒扣分。

1.《就业促进法》规定,职业培训包括(ABCD)

A.就业前培训 B.在职培训、C再就业培训 D.创业培训 2.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的主要区别有(ABCDEF)

A.针对性 B.实用性 C.灵活性 D多样性 E技术性 F技能性 3.职业培训的目的是(ABC)

A.增强劳动者素质 B.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 C.提高其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转换的能力

4.职业培训的作用是(ABCDE)

A.提高劳动者素质 B.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C.预防失业 D.促进就业 E.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5.在职培训可以分为(ABC)

A.职业资格培训 B.岗位培训 C.转岗转业培训 D学徒培训 E 岗位练兵 6.对失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的主要方法有(ABC)A.职业指导 B.理论授课 C.技能操练 D.技能鉴定 7.制定失业人员职业培训计划的程序一般包括(ABCDE)A.了解其培训需求 B.了解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 C.确定培训内容 D.编制培训计划 E.确定培训方式 8.制定失业人员职业培训计划前期应准备的信息资料有(ABC)

A.掌握培训意向和职业期望 B.分析失业人员状况 C.汇总培训人数和专业 D.教学管理制度

9.实施失业人员培训计划应做好(ABCDE)工作

A.做好培训前准备 B.参与制定课时分配计划 C.申报培训计划 D.加强培训过程管理 E.建立培训管理基础台帐 10.失业人员职业培训的目的是(AB)

A.提高其职业技能 B.帮助其尽快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C.促进社会发展 11.失业人员职业培训的组织原则是(ABD)

A.针对性 B.实用性 C.指导性 D.有效性 12.对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要求(ABC)

A.求职者求职出示职业资格证 B.职业介绍机构查验职业资格证书并凭证推荐就业 C.用人单位要凭职业资格证书招聘用工

13.对违反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用人单位应给予的处罚有(ABC)A.由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予以警告 B.处于1000元以下的罚款 C.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再上岗 14组织失业人员职业培训的程序一般包括(ABCDEF)

A.摸底调查 B.组织报名 C.资格审查 D.开办管理 E.提供培训后就业服务 F.培训补贴的申报

15.提供培训后的就业服务的形式有(ABC)A.及时与相关用人单位取得联系,推荐培训合格的学员 B.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信息

C.对实现灵活就业或自谋职业的人员,指导其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16.对失业人员培训考核后,培训机构应填写(AC)及其他相关资料,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拨付培训补贴的申请。

A.失业人员职业培训补贴申报表 B.失业人员职业培训计划表

C.失业人员培训合格人员花名册 D.参加失业人员职业培训的在册名单

17.对失业人员指导选择职业培训项目首先要了解两个主体的基本情况,两个主体是指(BC)

A.用人单位 B.失业人员 C.培训结构 D.劳动保障部门 第五节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对退休人员需求的收集,需要确定退休人员对理论、文化、艺术、生活技能需求的(A)原则

A.分类 B.关联 C.应用 D.区分

2.劳动保障协理员可以按照退休人员的需求组织(D)A.旅游 B.参观一些单位 C.聚餐活动 D.讲座

3.对社区退休人员中建国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劳模等特殊群体应进行(B)A.不定期走访慰问 B.定期走访慰问 C.经常走访慰问 D 偶尔走访慰问 4.对社区中行动不便的退休人员应(C)

A不定期走访慰问 B定期走访慰问 C 提供上门服务 D偶尔走访慰问 5.走访慰问属于特殊群体的退休人员时,不要影响老人的(B)A.家人 B.休息 C.娱乐 D.身体健康

6.上门服务时要注意言谈举止,不要影响老人的(C)A.休息 B.娱乐 C.情绪 D.身体健康

7.养老护理员是对(B)生活进行照料、护理的服务人员 A.儿童 B.老年人 C.中年人 D.青年人

8.养老护理员取得相关资质后,由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职业培训机构对本地取得资质的养老护理员建立(A)制度 A登记 B.考评 C培训 D.监督

二、判断题(每题1分,对于下面的论述,认为正确的,请选“A”涂黑,认为错误的请选“B”涂黑)

1.退休人员需求比较单一,所以马斯洛需求分析理论对于他们是不适合(A B)× 2.对退休人员需求的收集工作应该是一次性的,不需要重复(A B)× 3.对于退休人员的社会习惯协理员不需要了解(A B)× 4.对特殊群体的走访慰问仅需口头表达即可(A B)× 5.对特殊群体的走访慰问可以随时进行(A B)×

6.凡是直接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人员,都必须取得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方可上岗就业(A B)√

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相应字母填入括号内。错选或多选、少选均不得分,也不倒扣分。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ABCDE)

A.生理需求

B 安全需求

C 社交需求

D尊重需求

E自我实现需求 2.对对退休人员各方面需求的收集,从时间上讲可以(BD)A.一般以一个月收集一次为宜 B.一般以一个季度收集一次为宜 C.可以按照退休人员的个人意愿来确定收集需求的间隔时间 D.可以按照举办讲座的频率来确定收集需求的间隔时间

3.将退休人员的兴趣爱好应按(ABCD)标准进行分类整理 A理论 B文化 C艺术 D 生活技能 E 年龄 F学历 4.组织讲座应考虑退休人员的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注意(AB)A.时间不宜过长 B.内容不宜较为敏感 C.形式不宜单一 5.退休人员医疗保健的常见病主要有(BCDE)A.各种癌症 B.中风 C.冠心病 D.糖尿病 E.高血压

6.劳动保障协理员在查看退休人员健康档案后,应将社区退休人员按(AD)进行分类 A.健康 B.性别 C.年龄 D.各种患病类型 7.分别汇总健康和患病退休人员,可以(ACD)

A.得出健康人员比例 B.患病退休人员比例 C.患每种疾病的人数 D.患病退休人员中传染病和慢性病的比例

8.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应注意(ABC)

A.时间安排合理 B.内容明确,短小精悍 C.效果明显 9.社区退休人员中的特殊群体主要是指(AC)

A.建国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劳模 B.经济困难人员 C.高龄、孤寡、重病、伤残等行动不便人员

10.到退休人员中进行走访慰问的主要工作有(ABC)A.发放慰问金或慰问品 B.了解他们的生活困难

C.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D.在管理服务上对他们提出更高要求

11.劳动保障协理员对走访慰问的情况要进行记录,记录的内容要求包括(ABE)A对象 B 时间 C原因 D 慰问金使用 E 退休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12.养老护理员分为(ABDE)四个级别 A.初级 B.中级 C.副高级 D.高级 E.技师 13.养老护理服务主要包括(ABCDE)

A.起床护理 B.饮食护理 C.排泄护理 D.安全保护 E.生理疾病护理 第三章

承办、协办就业和社会保险具体事务

第一节

就业服务具体事务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诚信评价是(C)的评价

A.以企业或个人诚实守信,遵纪守规,经营能力等为主,兼顾道德范畴,围绕经济范畴 B.以经济范畴为主,兼顾企业或个人诚实守信,遵纪守规,经营能力等,围绕道德范畴 C.以道德范畴为主,兼顾经济范畴,围绕企业或个人诚实守信,遵纪守规,经营能力等

2、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是建立在(D)基础上的等价交换 A.用人机制 B.决策机制 C.评价 D.信用

3、征信对象是指信用调查与信用审查的(B)A.主体 B.客体 C.主体与客体

4、(A)是征信工作的本质要求 A.真实性 B.保密性 C.一致性 D.独立性

5、(B)是征信机构和征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 A.真实性 B.保密性 C.一致性 D.独立性

6、信用社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是社区内已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回收率达到(A)以上

A.90% B.85% C.80% D.75%

7、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公民要以(B)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A.热爱祖国 B.诚实守信 C.平等互助 D.热爱人民

8、家庭成员之间以诚相待,这反映的是诚实守信的(C)A.经济价值 B.社会价值 C.道德价值

9、“打造诚信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良好文化关系”反映的诚实守信的(B)

A.经济价值 B.社会价值 C.道德价值

10、(C)是信用制度的基础 A.修身 B.和谐 C.诚信 D.公平

11、个人信用制度的核心是(B)

A.个人消费信用或个人信用评估 B.个人经营信用或个人消费信用 C.个人品行或个人能力

12、(B)是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的基础

A.完善个人信用评估标准 B.完善个人信用档案 C.完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

13、观察经营场所、设施、活动,属于实地观察的(C)标准 A.目的标准 B.方式标准 C.内容标准 D.范围标准

14、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服务的信息与结果必须记录在(B)

A.笔记本上 B.个人信用档案资料上 C.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服务信息卡上

15、按企业周期分类,企业成熟期的再创业是(C)A.初始创业 B.一次创业 C.二次创业 D.三次创业 16创业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是(B)

A.拟订创业计划 B.选定创业项目 C.筹集创业资金 D.办理法律手续

二、判断题(每题1分,对于下面的论述,认为正确的,请选“A”涂黑,认为错误的请选“B”涂黑)√×

1、一般情况下所说的信用,属于道德范畴的信用(A B)√

2、信用社区小额担保贷款既是不存在委托人情况下进行的信用调查,又是典型的企业信用调查(A B)×

3、征信目的就是调查或审查债权人的偿付能力(A B)√

4、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反映的是诚实守信的经济价值(A B)√

5、在征信过程中所采用的基础数据、指标、方法、标准,可以依情况而定,无须一致(A B)×

6、一个品行端正的人,一定是一个个人信用行为好的人(A B)×

7、在小额担保贷款信息跟踪服务中,劳动保障协理员审阅进展情况以各种书面材料为准(A B)×

8、小额担保贷款信息跟踪服务的时间是一月一次(A B)√

9、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服务的信息与结果无须记录(A B)×

10、失业者、农民、大学生等创业类型主要是按创业项目性质进行的分类(A B)×

11、创业活动只对创业者本身有非常重要的意义(A B)√

12、创业计划是创业者准备的书面计划(A B)√

13、街道社区创业服务是一个比较简单独立的工作服务过程(A B)×

14、在创业服务中,应作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个案指导(A B)√

15、建立与创业者的工作联系制度是创业服务的重要体现(A B)×

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相应字母填入括号内。错选或多选、少选均不得分,也不倒扣分。)

1、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信用主要包括(AD)

A.以借贷交易为核心的经济范畴

B.以民生为核心的社会以借贷C.交易以权力核心的政治范畴

D.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道德范畴

2、征信是对(BC)调查的业务操作

A.社会公平

B.企业资信

C.个人信用

D.政府信誉

3、征信的类型主要有(AB)

A.根据被调查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

B.根据委托情况,可分为主动征信和被动征信

C.根据有无中间环节,可分为直接征信和间接征信

D.根据范围大小,可分为宏观征信和微观征信

4、信用社区小额担保贷款的征信目的是(ABD)

A.能够掌握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偿还债务能力的各种信息

B.克服借贷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C.尽可能挖掘和发现借款人的隐藏信息和隐藏行为

D.防范和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5、征信的渠道主要有(BCE)

A.贷款人

B.公共管理机构部门

C.银行

D.公共媒介信息

E.第三方信息

6、征信的基本要求是(ACE)

A.独立性

B.主动性

C.稳健性

D.适应性

E.持续性

7、个人信用一般分为(BD)

A.个人能力

B.个人经营信用

C.个人资产

D.个人消费信用

8、我们把影响个人信用行为的(ABCDEF)五个因素称为“5 C”项目

A.个人品行

B.个人能力

C.家庭

D.个人资产

E.个人条件

F.个人抵押担保

9、消费者的偿债能力主要取决于其(AC)A.收入高低

B.品行

C.开支状况

D.其他债务

10、保证个人信用的关键是(AC)

A.完善的法律

B.个人自我认知能力

C.健全的个人信用制度

E.个人品行

11、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服务主要是(BCDE)

A.了解还款人还款的效果

B.了解借款人的满意程度

C.了解借款人的使用借款经营的效果

D.了解贷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跟踪服务的结果

E.实现对借款人最周到最满意的服务

12、小额担保贷款信息跟踪服务的主要途径有(ABCDE)

A.上门访谈

B.实地观察

C.走访调查核实

D.电话联系

E.传真或电子邮件

13、创业的定义主要强调了(ABCD)方面

A.创业是创造的过程

B.创业需要贡献必要的时间,付出极大的努力

C.创业承担必然存在的风险

D.创业者获得创业报酬

14、按创业动机,可将创业分为(BDE)

A.传统技能型创业

B.生存型创业

C.知识服务型创业

D.机会型创业

E.生存与机会型创业

15、创业服务主要包括(ABCD)

A.创业意识和基本知识的教育培训

B.开业指导

C.项目完善

D.经营管理 16创业的基本程序包括以下步骤(ABCDE)A.拟订创业计划

B.选定创业项目

C.筹集创业资金

D.办理法律手续

E.创业计划的实施与管理

17、创业的准备阶段包括(ABCE)

A.拟订创业计划

B.选定创业项目

C.筹集创业资金

E.办理法律手续

F.创业计划的实施与管理

18、街道社区创业服务的工作核心是(ABCDE)

A.注意引导

B.创业政策咨询服务

C.尊重选择

D.融资服务

E.场地服务

19、创业计划的实施与管理是创业活动的(AD)A.重点

B.前提

C.准备

D.难点

第二节

承办、协办社会保险具体事务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无论1997年12月31日参加工作的人员,还是1998年1月1日参加工作的人员,计发其月基本养老金都必须以缴费年限累计满(C)为准 A.13年 B.14年 C.15年 D.16年

2,无论1997年12月31日参加工作的人员,还是1998年1月1日参加工作的人员,其计发的月数都可以从(B)查得。

A.基础养老金计发月数表 B.个人帐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 C.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表

3.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退休的,实行5年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养老金计发采取办法与(A)规定办法对照,对照办法各省不一

A.国发「1997」26号 B.国发「1997」27号 C.国发「1997」28号 D.国发「1997」29号

4.个人帐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B)

A.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计发天数 B.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C.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计发季数 D.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计发年数

5.医疗保险最传统的应用最广泛的支付方式是(D)

A.按人头付费 B.总额预算制 C.按病种付费 D.按服务项目付费

6.对于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最长能够领取(D)的失业保险金 A.9个月 B.10个月 C.11个月 D.12个月 7.对于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最长能够领取(C)的失业保险金 A.12个月 B.14个月 C.18个月 D.20个月

8.对于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最长能够领取(A)的失业保险金 A.24个月 B.26个月 C.28个月 D.30个月 9.失业保险金应按(B)发放 A.天 B.月 C.季 D.年

10.对退休人员死亡情况的了解、汇总工作中,应建立(C)制度 A.记录 B.核实 C.报告 D.监督 11.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D)办结 A.20日 B.30日 C.50日 D.60日

二、判断题(每题1分,对于下面的论述,认为正确的,请选“A”涂黑,认为错误的请选“B”涂黑)√×

1.过渡性养老金的标准是由国家确定的(A B)×

2.计算基础养老金主要包括当地本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年工资总额等因素(A B)×

3.属于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未缴纳医疗保险费的职工,也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A B)×

4.总额预算制是根据一定时期内一定人数预先支付医疗服务费用的支付方式(A B)× 5.农民合同制工人与企业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领取的一次性生活补助,不属于失业保险待遇(A B)×

6.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A B)7.失业人员的保险金从其失业之日起计发(A B)×

8.持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失业人员计算其失业保险金待遇的标准是相同(A B)× 9.失业保险待遇构成是指失业保险待遇包括不同的项目(A B)

10.通过为异地居住的企业退休人员办理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手续建立基本信息卡的方式是自下而上.×

11.在进行初次调查时,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在日常工作中,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

12.办理来信来访案件,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A B)√

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将相应字母填入括号内。错选或多选、少选均不得分,也不倒扣分。)1.1997年12月31日参加工作,1998年1月1日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月基本养老金包括(ABC)

A.基础养老金 B.个人帐户养老金 C.过渡性养老金

2.1998年1月1日参加工作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月基本养老金包括(AB)

A.基础养老金 B.个人帐户养老金 C.过渡性养老金

3.无论1997年12月31日参加工作的人员,还是1998年1月1日参加工作的人员,其养老金计发月数都必须根据(BCE)等因素确定

A.职工工作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B.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C.本人退休年龄 D.本人工作年龄 E.利息 4.在我国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条件是(AB)A.属于基本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内的用人单位及其职工

B.用人单位及其职工还应按规定缴纳医疗保险费的 C.在我国有身份证明的所有居民

5.职工退休后可以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条件是(ABC)

A.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属于基本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 B.用人单位及其职工还应按规定缴纳医疗保险费的

C.用人单位及其职工还应按规定缴纳医疗保险费达到当地规定年限 6.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支付方式有(ABCD)

A.按服务项目付费 B.按人头付费 C.总额预算制 D.按病种付费 7.申领失业保险金程序应按(CD)规定进行

A失业保险金申领表 B劳动合同 C《失业保险条例》 D《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 8.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的审核程序主要有(ABCDE)

A.申报备案 B.申领时间 C.提供有关证明 D.资格认定 E.享受待遇

9.为本辖区居住的、在其他社区退休的退休人员建立基本信息库的方式主要有(AB)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自内向外 D.自外向内

10.异地居住企业退休人员未纳入居住地社区管理之前,(BC)可先不填写 A.调查表的内容 B.基本信息库的相关内容 C.动态管理的相关内容 11.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向每个家庭方法调查表时,应(ABC)A.做好相应项目的解释工作 B.留下咨询电话 C.留下地址 12.在对退休人员死亡情况的了解、汇总工作中要注意(ABC)A.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 B.注意按规定时间上报报告和报表 C.注意死亡企业退休人员亲属朋友的情绪变化 13.信访工作的原则是(ABCDEF)

A.属地管理 B.分级负责 C.谁主管谁负责 D.依法 E.及时 F.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

14.群众来信的办理程序(ABCDE)A.拆信 B.阅信 C.登记 D.处理 E.复信 15.群众来访的办理程序(ABC)A.登记 B.接谈 C.处理

劳动保障协理员三级理论考试题(答案) 第2篇

1、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2、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道德概念、职业道德原则、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职业守则、职业道德评价、职业道德修养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3、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1)鲜明的职业性;(2)内容、形式的多样性;(3)较强的适用性;(4)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4、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5、职业道德的鲜明职业性的特征:职业道德源于职业生涯,反映各行各业的职业特点,鲜明地表达着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它往往表现为某一职业所特有的道德传统和道德习惯,表现为从事某一职业的人们所特有的道德心理和道德品质,乃至形成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在道德品貌、举止做派上的不同特点。

6、职业道德的内容和形式特征:由于各种职业独特的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和方式以及对社会所承担的职责不同,其职业道德的内容要求也有所不同。同时,即便在同一职业领域,每个职工具体工作岗位和业务活动不同,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不相同的。在形式上也是具体、灵活、多样的,它既可以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严明的守则公约、严肃的纪律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具体的工作条例,注意事项表现出来,还可以通过简单鲜明的标语、口号、誓词等与众不同表现出来。

7、职业道德的适用性特征: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因为职业道德总是同一种专门的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适用范围和对象上,不是普遍的、无限的,而是特定的、有限的,它只适用于专门从事本职业的人。因此,职业道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且容易为本行业人员理解、接受、掌握和践行,这充分显示了其较强的适用性。

8、职业道德的作用:(1)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品质的劳动者,促进事业发展;(2)调整职业关系,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3)有助于个人的提高和发展,在职业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4)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9、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业人员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在职业实践中所形成的道德品质以及应达到的职业道德境界。

10、劳动保障协理员严格执行政策的要求:(1)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是国家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2)执行政策,注重落实,是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11、劳动保障协理员乐业的要求:乐业是热爱本职的基础。乐业体现在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两个方面。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做起,以“辛苦我一人,造福千万家”的崇高精神,以苦为乐,以苦为荣,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12、劳动保障协理员勤业的要求:要做到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13、劳动保障协理员精业的要求:要做到钻研业务,求实创新。

14、劳动保障协理员以人为本乐于奉献服务群众的要求:(1)要做到热情周到,主动真诚;(2)要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群众的位置上来考虑和衡量;(3)举止文明,礼貌待人。

15、劳动保障协理员团结协作的要求:团结协作是劳动保障事业成功的保证。(1)在行业内部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下级与上级的关系。遇事要从全局着想,多为他人着想,体谅别人的难处,主动与他人配合;(2)正确处理与协作单位之间的关系。要顾全大局,以诚相待,相互支持,言行一致,诚实可信。

16、劳动保障协理员顾全大局的要求:要做到识大体、顾大局,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把个人放到集体中去,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从大局出发,以集体为重,自觉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17、劳动保障协理员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要求:(1)“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纪乱纪为耻”,严以律已,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良好习惯;(2)要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守则,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遵纪守法、廉洁奉公;(3)严禁以权谋私,利用职权“吃、拿、卡、要”,利用岗位之便搞等价交换、相互利用,甚至权钱交易,拉关系、走后门等。

18、就业:是指在法定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依法从事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经济活动。

19、就业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所有就业人员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数量和分布比例,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0、就业方针的内容: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21、失业的特征:(1)失业人员具有从事正常社会劳动的行为能力;(2)失业人员人工作要求,但受客观因素影响尚未实现就业;(3)虽然劳动者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

22、城乡统筹就业的主要内容:(1)城乡劳动者就业实行统筹规划和管理;(2)建立为城乡劳动者服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3)建立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权益的劳动用工管理体系;(4)逐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妥善解决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23、残疾人就业的方式:(1)集中就业;(2)分散按比例就业;(3)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4)农村残疾人和生产劳动。

24、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1)经济发展;(2)技术进步;(3)经济体制。

25、就业服务的主要功能:是向劳动者求职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用人提供帮助,包括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求职和招聘信息发布、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劳务派遣、市场人力和求职时间,提高供求双方选择的成功率,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26、公共就业服务的体系:主要由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和创业指导、失业保险经办,以及街道社区劳动保障等工作机构组成。

27、共就业服务机构对劳动者的主要服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劳动者提供免费就业服务:就业政策法规咨询;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发布;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④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⑤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事务;⑥其他公共就业服务。

28、积极就业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1)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广开就业门路;(2)运用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再就业;(3)改进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4)加强对就业的管理的失业的控制;(5)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建立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的联动机制。

29、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目标是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从而失去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此消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30、社会保险的构成要素:社会保险的主体是国家,是由国家依法建立的;对象是全体劳动者,以劳动权利为基础;目的是消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保障其基本生活;采用的方式主要是经济手段,提供物质帮助。

31、社会保险的分类:分为五类,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32、社会保险的主要特征:(1)强制性;(2)预防性;(3)补偿性;(4)福利性;(5)共济性;(6)责任分担。

33、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1)与经济发展相适应;(2)权利与义务相对应;(3)公平和效率相结合。

34、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的区别:(1)对象不同:社会保险只面对劳动者。而社会保障面向全体社会成员;(2)目标不同:社会保险的目标在于抵御劳动者的职业风险,保障其基本生活,解除其后顾之忧。而社会保障的目标在于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3)享受待遇的条件不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以履行相应的缴费义务为前提。而社会保障项目通常不以是否缴费作为享受待遇的条件;(4)经费的来源不同:社会保险的经费来自于国家、用人单位(或雇主)、个人三方面。而社会保障项目的经费来自于政府财政或社会援助。

35、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1)性质不同:社会保险是政府行为,属于政策性保险。商业保险是等份交换的买卖行为,具有商业性质;(2)对象不同:社会保险的对象是法律规定的社会劳动者,商业保险的对象是一切自愿投保的国民;(3)实施方式不同:社会保险采用强制方式实施,商业保险是自愿原则;(4)保险关系建立的依据不同:社会保险依据法律规定,商业保险依赖于保险合同;(5)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是保障基本生活需要。商业保险是满足人们对保障水平的特定需要,保障水平多样化,一般比社会保险高;(6)保险费的承担者不同:社会保险费是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分担,商业保险费由投保人负担;(7)经营主体不同:社会保险的经营主体是政府。商业保险的经营主体是保险公司,是企业法人;(8)经营目的不同:社会保险不以营利为目的,商业保险以营利为目的。

36、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它的目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同时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方法是劳动者退出劳动岗位后为其提供相应的收入保障。

37、养老保险的种类:(1)按现行养老保险覆盖对象可分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2)按性质和功能可分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38、失业保险:是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非因本意愿中断就业而失去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一定时期物质帮助及再就业服务的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之一。

39、工伤保险:也称为职业伤害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因遭受意外伤害和患职业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40、医疗保险:是参保人或全体公民因病需要治疗时,根据法律规定从国家或社会获得医疗服务,对因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医疗费用给与适当补偿,以恢复和保障参保人或公民身体健康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41、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属于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范畴。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社会服务机构对参加社会保险的单位和个人,提供从社会保险登记、申报、缴费、到个人帐户的管理、查询、结算以及社会保险待遇的发放和对人员的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和服务工作。

42、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指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其管理服务工作与原企业相分离,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

43、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意义:(1)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进一步保障企业退休人员晚年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2)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3)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4)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44、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形式:(1)基本形式是社区管理。(2)过渡形式:委托企业管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管理;其他形式。(3)处理好基本形式和过渡形式的关系。

45、现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1)落实社会保险待遇。(2)开展党组织活动。(3)提供医疗保健服务。(4)组织文化体育活动。

46、街道社区开展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四项基础工作内容:(1)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2)向企业退休人员发放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3)指导企业退休人员建立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4)开展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

47、企业在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中的责任:在退休人员向街道社区移交时,企业应与街道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机构密切配合,做好退休人员的思想工作,移交的人事档案要做到材料齐全、完好;企业现有的用于退休人员的场所、设施要继续发挥作用,并逐步向社会开放;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对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后的一定时期内,还有少量管理服务工作不能马上从企业剥离出来,企业应按国家政策规定,继续向退休人员支付有关福利待遇。

48、社会各方面在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中的责任: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及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组织、推动和协调工作,加强对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的指导;组织部门要加强街道和社区党建工作,指导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组织活动,加强对企业退休人员中党员的教育管理;发展改革部门要把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民政部门要加强社区建设,指导社区服务坚持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加快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将有特殊生活困难的退休人员纳入社会扶助范围,及时提供公益性养老服务,向符合享受低保条件的企业退休人员家庭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财政部门在编制预算时,要统筹考虑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所需的经费;卫生部门要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为企业退休人员就近医疗提供方便;文化、体育部门要加快社区文体设施建设,组织企业退休人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健身活动;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委等组织机构要充分利用各自的管理服务网络,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组织和指导社会志愿者队伍和其他社会公益组织,为企业退休人员特别是高龄、孤寡、病残等生活困难的退休人员提供义务服务,并在维护企业退休人员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49、劳动法的特征:(1)调整对象的特定性;(2)公法与私法的融合性;(3)保护法益的倾斜性;(4)调整内容的综合性。

50、就业促进法的立法宗旨: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立促进就业制度要达到的目标和实现的效果,是就业促进法的立法指导思想。包括(1)扩大就业,创造就业条件;(2)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3)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51、就业促进法的主要内容:(1)明确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责;(2)构建促进就业的政策支持体系;(3)维护公平就业;(4)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开展职业培训;(6)实施就业援助。

52、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和作用:(1)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2)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3)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53、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1)合法原则;(2)公平原则;(3)平等自愿原则;(4)协商一致原则;(5)诚实信用原则。

54、劳动合同的履行原则:(1)全面履行原则;(2)实际履行原则;(3)协作履行原则。

55、劳务派遣:又称为劳动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由被派遣劳动者向用工单位给付劳务,其报酬由用工单位以劳务费向劳务派遣机构支付并代发的一种用工方式。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56、社会保险法的原则:(1)社会保险水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2)社会保险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3)社会保险一体化和社会化相统一的原则;(4)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险制度的原则;(5)保障功能与激励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57、社会保险法的主体:(1)国家或政府;(2)社会保险的管理和实施机构;(3)用人单位;(4)劳动者及家庭。

58、劳动保障监察的特征:(1)法定性;(2)行政性;(3)专门性;(4)唯一性。

59、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60、社区: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一般是指聚集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由具有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所组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性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61、社区的构成要素:(1)人口要素;(2)地域要素;(3)组织结构要素;(4)文化心理要素;(5)公共服务设施。

62、社区的功能:(1)一般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教育功能;④卫生功能;⑤福利和服务功能;⑥娱乐功能;⑦保障功能;⑧管理功能。(2)本质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④社会互助功能。

63、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3)权责统一,管理有序;(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64、社区工作的目标:(1)动员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生活质量;(2)改进社区关系,改变权利分配;(3)提升居民的社会意识;(4)发挥居民的潜能;(5)培养互相关怀及社区照顾的美德;(6)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7)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要。

65、社区服务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社会化的原则;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66、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1)政府公共服务;(2)社区居委会的社区服务;(3)社区服务民间组织的志愿服务;(4)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的社区服务。

67、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的要素:(1)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2)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3)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场所;(4)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经费;(5)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制度。

68、统计的含义:(1)统计工作;(2)统计资料;(3)统计学。

69、统计的工作过程:(1)统计设计;(2)统计调整;(3)统计整理;(4)统计分析。70、统计调查的方式:统计报表、普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71、统计调查的数据采集的主要方法:(1)直接观察法;(2)报告法;(3)访问法;(4)文献法;(5)问卷法。

72、统计数据审核的主要内容:(1)数据的完整性;(2)数据的时效性;(3)数据的准确性。73、社会调查的过程:分为调查准备、调查实施和调查总结三个阶段。

74、劳动保障统计的工作过程:(1)统计调查方案拟订;(2)信息采集调查;(3)信息整理分析;(4)统计信息上报。

75、劳动保障统计的主要内容:(1)劳动力资源统计;(2)就业再就业工作统计;(3)职业培训统计;(4)劳动力管理情况统计;(5)劳动收入与报酬统计;(6)劳动关系统计;(7)社会保障统计;(8)职业安全卫生统计。

76、礼仪的原则:主要有遵守原则、敬人原则、从俗原则、适度原则和沟通原则。77、礼仪的分类:包括公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国际礼仪。

78、沟通(的内涵):是指劳动者为了获取沟通对象的反应和反馈而向对方传递信息的全部过程。其基本要素分为信息源、听众、沟通目标、环境、信息、媒介、反馈等。

79、沟通的类型:(1)按沟通的方式分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2)按沟通的组织系统可分为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3)按沟通方向的可逆性分为单向沟通、双向沟通;(4)按信息传播的方向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5)按沟通网络的基本形式分为链式沟通、环式沟通、Y式沟通、轮式沟通和全通道式沟通;(6)按沟通的对象分为自我沟通、人际沟通、群体沟通、企业沟通、跨文化沟通等。

80、沟通的原则:遵循清晰、简明、准确、完整、有建设性、礼貌六大原则。

81、人际沟通的特点:(1)沟通双方要有共同的沟通动机;(2)沟通双方都是积极的参与者;(3)沟通过程会使沟通双方产生相互影响;(4)要人际沟通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完全特殊的沟通障碍。

82、人际沟通中的说话策略:(1)分析听话者;(2)选择话题;(3)注意场合和说话对象;(4)把握时机;(5)控制语言;(6)美化声音;(7)运用非语言暗示。

83、人际沟通中的交谈策略:(1)了解将要进行的交谈:了解交谈主题;了解交谈方式;(2)营造良好的氛围:选择合适的情境和方式;寻求共同点;了解交谈对象。

84、演讲构思的主要内容:(1)确定论题;(2)处理材料;(3)营造结构;(4)锤炼语言。85、计算机的组成: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86、计算机网络的类型:根据网络覆盖地理范围的不同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

87、计算机硬件的日常维护:注意以下几点:(1)洁净度;(2)温度和温度;(3)供电电源;(4)电磁干扰;(5)正确开、关机;(6)保持设备稳定;(7)动手必知。

88、计算机软件的日常维护:(1)清理垃圾文件;(2)卸载无用的软件;(3)扫描磁盘;(4)整理磁盘。

89、计算机病毒的特点:(1)传染性;(2)隐蔽性;(3)破坏性;(4)潜伏性;(5)不可预见性。

90、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1)不随便使用外来存储设备,如果必须使用时,应先检测,确信无病毒后再使用;(2)不要安装各种与工作无关的软件;(3)尽量不要访问不了解的网站和网页;(4)配置正版的杀毒软件并及时升级病毒库,及时发现病毒、消除病毒;(5)对重要软件和数据要做备份,万一系统崩溃时,可最大限度地恢复系统和数据;(6)给系统设置使用权限及专人使用的保护机制,禁止来历不明的人和软件进入系统。

91、计算机数据保护的注意事项:数据处理结束后及时存盘,养成定期、及时备份的习惯,重要数据要有异地备份。

92、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的主要功能:是为劳动保障业务的网络信息化管理提供平台支持,通过信息的收集、处理、监测,建立包含劳动力资源信息、用人单位信息、各类业务经办信息的集中式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并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监测,为劳动保障工作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支持。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源管理、职业介绍管理、社会保障管理、就业培训管理、就业失业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创业服务管理等内容。

劳动保障协理员三级资格考试 技能 上

1、拟定调查提纲的过程:(1)将调查内容分解成概念;(2)对概念进行解释;(3)设计具体调查项目。即“内容→概念→项目”的过程。

2、对调查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1)逻辑分析;(2)经验判断;(3)试验调查。

3、调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目的和内容、调查对象和范围、调查方法、调查的组织安排。

4、调查实施阶段的工作任务:收集调查资料、整理调查资料和研究调查资料。

5、试验调查的实施步骤:(1)选择适当的试查对象;(2)组织精干的调查队伍;(3)采用灵活的调查方法;(4)进行多点的对比调查。

6、入户调查中提问的方法:(1)追问;(2)澄清;(3)避免引导性提问;(4)可跳问的问题。

7、访谈过程中语言控制的方法:(1)提问的方式;(2)题目的转换;(3)对问题的追问;(4)合乎时宜地插话提问。

8、做好调查日志应遵守的基本原则:(1)要有被调查对象的完整资料。包括个人、家庭、其他关系人或机构的基本资料;(2)要有选择地记录。记录时应做出取舍,应选择那些客观的、真实的、有助于作出判断的内容进行记录;(3)要简明扼要。注重对具体的、客观性的事件进行记录,文件要简练、准确;(4)要有基本要件。记录中应有记录的基本要件,包括时间、地点、人名、机构名称和相关事实过程等资料。

9、按结构和填答方式划分问卷的基本类型:(1)按结构和答题方式分为:标准型问卷、自由型问卷和半自由型问卷。(2)按填答方式划分为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

10、问卷调查法的优点:(1)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2)具有很好的匿名性;(3)所得资料便于定量处理和分析;(4)可以避免主观偏见,减少人为误差。

11、客观检验法中对问卷初稿进行检查和分析的主要因素:(1)回收率;(2)有效回收率;(3)填写错误;(4)填答不完整。

12、问卷中提问方式设计的常用规则:(1)尽量使用简单的语言,不要使用专业术语、行话,也要避免使用抽象概念;(2)问题要尽量简短,使被调查者很快看完,并减少产生含糊不清的可能;(3)避免双重含义的问题;(4)问题不能带有倾向性,不能对被调查者产生诱导性;(5)不要使用否定形式提问;(6)不直接问敏感性的话题。

13、问卷调查实施的基本程序:(1)确定调查对象,即分析单位;(2)分发问卷;(3)回收问卷;(4)整理、审查问卷。

14、组织的含义:(1)是指由若干因素构成的有序的结构系统;(2)是指一种根据一定的目的、按照一定的程序,对一些事物进行安排和处理的活动或行为。

15、信息管理台帐的作用:(1)提高资料的准确性;(2)系统的积累资料;(3)为编报统计报表做准备。

16、编制信息管理台帐的基本要求:(1)分类建帐;(2)完整记录;(3)便于填写。

17、台帐动态管理的要求:(1)及时修订管理台帐信息;(2)各类管理台帐的信息保持一致。

18、特定群体管理台帐的项目结构:(1)个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学历、技能、参加培训项目、经济收入来源、就业意向等情况;(2)就业再就业情况,包括单位就业、劳务输出、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从事个体经营、劳动合同期限等情况;(3)家庭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就业情况和家庭经济状况等;(4)跟踪服务记录情况,如对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情况、享受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情况、就业变化情况以及提供跟踪服务的情况进行记录。

19、信息管理:是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简单地说,信息管理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

20、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在管理中进行资源处理、存储、调用的系统,它从环境和系统内部获取数据,进行筛选、组织和选择,并作成信息而迅速地传递给管理者,各级管理人员借助于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

21、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1)确定信息需要;(2)收集和处理信息;(3)促使信息得到使用。

22、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人员、设备和数据。

23、劳动保障信息管理系统的构成:包括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险两大子系统。

24、利用EXCEL进行数据日常动态管理的方法:(1)创建电子表格;(2)设立项目;(3)输入信息,建立数据库;(4)保存表格;(5)查询信息;(6)分类汇总。

25、失业人员动态跟踪服务的主要内容:个人的基本情况及家庭情况、基本技能、失业情况、就业情况、就业愿望、培训意愿、领取“再就业优惠证”情况、注销登记情况等。

26、信息记载的内容:包括基本信息记载、服务信息记载和跟踪信息记载三部分。

27、动态跟踪信息处理的方式:信息系统处理、电子台帐记录和手工台帐记录三种方式。

28、退休人员状况的跟踪管理办法:(1)明确方式和方法;(2)跟踪年龄变化;(3)跟踪家庭变化;(4)跟踪收入变化;(5)跟踪健康状况;(6)跟踪人员调整;(7)跟踪基本信息变化。

29、退休人员状况的跟踪管理步骤:(1)制订计划;(2)跟踪基本需求变化;(3)分析文体娱乐要求;(4)分析医疗保健需求;(5)分析养老服务要求。

30、拟订退休人员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管理制度的内容:(1)了解基本情况;(2)拟定初稿;(3)征求意见;(4)修改完善;(5)通过制度。

31、例会制度的拟订:结合工作需要,定期召开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小组长参加的会议,各小组也要定期召开会议,了解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情况。

32、定期报告制度的拟订:对于需要按月、季、半年、年报告的工作内容,要予以明确规定。

33、日常活动制度的拟订:对各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开展日常活动要作出具体规定,包括时间、内容和形式。

34、经费管理制度的拟订:开展活动所需经费要作出严格规定,要制定经费申请程序,要根据活动性质、参加人数和活动形式合理确定经费限额。

35、特殊报告制度的拟订:对于发生的紧急事件,各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要按照有关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报告。

36、统计指标:是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一般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基本部分组成。

37、统计指标的分类:(1)按反映现象的内容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2)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绝对数指标、相对数指标和平均数指标。

38、统计指标的逻辑关系:单个统计指标只反映总体某一个数量特征,说明现象某一侧面的情况。统计指标体系则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用以反映客观现象各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构成统计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

39、统计分析的作用:统计分析是统计活动的深化阶段和深化过程。运用统计分析可以透过现象表面的数量特征认识其内在的数量规律性,揭示其本质特征。

40、统计分析的特点:(1)实证性;(2)数量性;(3)多样性。

41、统计分析的常用方法:(1)比较分析法;(2)结构分析法。

42、统计分析报告:是运用统计分析来说明事实和阐述观点,并以此提出决策建议的文体。

43、撰写统计分析报告的基本要求:(1)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性;(2)用数据和事实说明问题;(3)反映事物的发展过程。

44、进行统计分析的程序:(1)观察资料、发现问题;(2)处理数据、比较分析;(3)探讨规律、寻找原因;(4)归纳概括、提出对策。

45、公文的写作特点:(1)实用性强;(2)政策性强;(3)简明扼要。

46、常用公文的种类:分为命令、指令,决定、决议,指示,布告、通告、公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和会议纪要等类。

47、书面形式工作经验总结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正文、落款四个部分。

48、社区活动的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把组织宣传、教育内容渗透其中,使群众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通过群众直接参与实践的方式,把劳动保障工作落实到了基层,吸引力大,感染力强,是新时期劳动保障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工作方法。

49、社区活动的类型:(1)本身含有政治意义的思想教育活动;(2)结合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开展的各种活动;(3)文化娱乐体育活动。

50、社区活动的特点:(1)目的性;(2)感染性;(3)群众性。

51、组织社区活动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1)明确活动目的;(2)根据活动目的确定活动内容;(3)活动的组织实施要把握好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三个环节;(4)把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结合;(5)务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

52、把握社区活动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要求:(1)靠人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吸引群众;(2)靠实实在在的工作赢得群众。

53、政策宣传、咨询活动的主要形式:政策宣传、咨询活动以三个载体为主要形式。(1)以传媒为载体的形式;(2)以组织开展活动为载体的形式;(3)以街道社区管理服务工作为载体的形式。

54、以传媒为载体开展政策宣传、咨询活动的形式:(1)印发宣传材料;(2)制作宣传栏、宣传橱窗、展板、公益广告;(3)利用电子传媒;(4)与新闻媒体合作;(5)语言宣传咨询服务。

55、语言宣传咨询服务的主要形式:有设立政策咨询服务台或窗口,口头宣传和解答有关政策;开通咨询热线电话、自动语音查询服务电话等。

56、以组织活动为载体开展政策宣传、咨询活动的主要形式:(1)重要节日、纪念日的宣传咨询服务活动;(2)结合劳动保障业务工作组织开展活动;(3)借助文化娱乐活动。

57、政策宣传、咨询活动的主要方法:(1)组织学习教育;(2)舆论引导;(3)寓教于乐;(4)典型示范;(5)人际交往;(6)公益活动。

58、通过组织学习教育开展政策宣传、咨询活动的方法:(1)动员报告;(2)总结报告;(3)专题报告;(4)座谈讨论;(5)政策咨询服务。

59、通过典型示范开展政策宣传、咨询活动的方法:表扬先进、树立榜样、典型引路。要注意(1)选好典型,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发现有群众基础、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人物和事例,并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给予正确的指导;(2)宣传好典型,实事求是,不讲过头话,也不护短;(3)推广好典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不能生搬硬套;(4)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典型人物和事例。

60、通过人际交往开展政策宣传、咨询活动的方法:(1)联谊活动;(2)恳谈活动;(3)走访活动。

61、策划、组织大型宣传、咨询活动书面计划的主要内容:(1)主题;(2)活动形式;(3)活动内容;(4)时间地点;(5)责任分工;(6)经费预算。

62、策划、组织大型宣传、咨询活动的程序:(1)制定方案;(2)实地查看;(3)部门间协调调度;(4)现场调度;(5)情况汇总;(6)总结。

63、个案工作:是个案社会工作的简称,是与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并列的社会工作的三大直接服务方法之一,是社会工作其他方法的基础。

64、个案工作的对象:以个人或家庭中的个人为主要工作对象。

65、个案工作的原则:(1)个别化原则;(2)有目的的情感表达原则;(3)适度的情感介入原则;(4)接纳原则;(5)非批评原则;(6)服务对象自决原则;(7)保密原则;

66、个案工作的非批评原则:社会工作者的对象常常是社会适应不良的人,他们在过往的经验中有较多受批评与指责的负面经历,从而导致他们有较低的自尊感,也较易在批评、指责面前持回避、对抗的态度。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了解和帮助而不是批评或指责他,从而促使服务对象客观地正视自己的问题,以利于问题的解决。67、提供针对性的政策指导原则:(1)求是原则;(2)实效原则;(3)相关原则。

68、提供针对性的政策指导的内容:(1)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政策;(2)创业和自谋职业人员政策扶持;(3)进城务工人员政策指导;(4)企业退休人员政策指导;(5)其他人员政策指导。

69、提供针对性的政策指导的方法:(1)个体面谈指导;(2)群体面授指导;(3)实地场景观摩指导;(4)影像资料观摩指导。

70、个体面谈指导的内容:(1)首先听取详细情况介绍;(2)就相关情况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其分析、判断;(3)根据分析、判断澄清问题,提出归纳性意见;(4)针对其问题症结给出建议,供其选择或参考。

71、就业援助工作的主要方式:包括就业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岗位信息的采集与处理,人职信息匹配,推荐岗位,公益性岗位援助,落实扶持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吸纳,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等。

72、就业援助对象在人格方面的基本特征:缺乏自信,害怕挫折,当遇到挫折时,常缺少理性分析,易情绪化。73、就业援助对象在职业能力方面的基本特征:职业技能比较单一,而且大部分已经不适应现在以及将来的职业发展要求,更缺乏社会所需的综合职业技能。

74、制定就业援助方案的步骤:(1)调查了解就业援助对象的基本情况;(2)分析就业困难原因;(3)确定就业援助方式;(4)拟定就业援助方案;(5)签订就业援助协议,实施就业援助方案。

75、开发社区就业岗位的渠道:(1)收集辖区内各类用人单位的空岗信息;(2)面向居民群众和单位服务需求,开发社区公共管理服务岗位;(3)结合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实际,通过兴办服务实体、创建再就业基地、发展劳务派遣等多种方式,积极吸纳失业人员就业;(4)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以及利用广播、报纸、电视、刊物、网络等媒体收集社区外的用工信息。

76、开发社区就业岗位的方法:(1)在地处繁华闹市和流动人口多的社区,主要是通过创办社区商业服务网点、再就业一条街,再就业基地等劳动密集型实体来增加就业岗位;(2)在纯居民居住区,主要结合社区建设的发展进程和居民生活需要来开发就业岗位;(3)在辖区单位少和人口分布广的社区,主要通过职业介绍服务和组织劳务输出等形式来拓宽就业渠道;(4)在相对独立于街道和社区之外的大中型“企业社区”,主要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和社区服务业来开发就业岗位。

77、社区岗位信息采集的工作流程:(1)组建信息服务队伍;(2)构建信息服务网络;(3)拓宽信息采集渠道;(4)及时发布和有效利用信息;(5)信息更新和动态管理。

78、就业援助服务:是依托街道、社区等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以就业困难人员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实施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事务代理等就业服务措施,为他们提供生活保障、就业和社会保险等方面及时有效的帮助。

79、就业援助服务的主要内容:(1)求职登记的职业指导;(2)岗位援助;(3)职业技能培训;(4)跟踪服务。80、就业援助服务的总体要求:在采取扶持政策,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同时,还应采取有效的就业服务措施,提高就业困难人员的市场竞争能力、就业能力、畅通就业渠道。努力使每一位就业困难人员凡是需要了解政策的,都能得到及时的咨询和解答;凡是有就业和培训愿望的,都能得到适合的就业岗位和免费的技能培训;凡是有创业要求的,都能得到“一条龙”的创业扶持。

81、提高就业援助服务质量和效率的主要规章制度:有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失职追究制等规章制度。

82、就业援助工作的监督检查制度:建立就业援助工作进展情况调度通报制度,建立完善目标考核体系和定期督查、随机抽查、热线电话举报的问责机制。设立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监督(热线)电话,随时受理就业困难人员的政策咨询、意见反馈以及投诉举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83、实施分类帮扶的工作要求:(1)根据就业困难人员的特长和就业需求,制订援助计划,明确援助目标责任制,加强分类帮扶和重点援助;(2)对每位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专人帮扶和“一对一”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帮助他们分析自身条件,确定适合各自实际的职业定位,开展有针对性的免费职业介绍服务、承诺服务,促进其尽快就业;(3)坚持集中援助和日常援助相结合,组织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补贴、送服务”的专项援助行动,举办就业困难人员专场招聘活动;(4)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包保帮扶。

84、对做好就业困难对象源头控制的工作要求:(1)要进一步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尽量防止产生新的就业困难对象;(2)强化技能培训,要及时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使他们有一技之长,从源头上解决贫困代际转移问题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3)提高就业稳定性,在推荐就业和提供援助时,要注重考虑岗位的收入水平以及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情况。

85、对就业援助工作督查考核的主要内容:主要有政策援助落实情况、服务援助质量与效率情况、培训技能援助情况、岗位援助到位情况等。

86、求职者的求职途径:(1)求职者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求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求职者提供免费服务;(2)求职者通过职业中介机构介绍求职;(3)直接联系用人单位;(4)参加职业招聘洽谈会;(5)通过广播、报纸、电视、互联网站等大众传播媒介发布求职信息;(6)其他合法途径。

87、求职者求职的一般过程:办理求职登记→接受职业指导→查询用工信息→根据用工信息登记求职应聘(或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中介机构推荐就业岗位)→面试→应聘获得成功。

88、招用人员简章的基本要求:(1)用人单位委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职业中介机构招用人员,或者参加招聘洽谈会时,应当提供用人单位简章,并出示营业执照(副本)或者有关部门批准其设立的文件、经办人的身份证件和受用人单位委托的证明;(2)招用人员简章应当包括用人单位基本情况、招用人数、工作内容、招录条件、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内容,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

89、用人单位的法律义务:(1)招用人员时应尽的义务: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应当依法如实告知劳动者有关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应当根据求职者的要求,及时向其反馈是否录用的情况;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的个人资料予以保密,公开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和使用劳动者的技术、智力成果,须经劳动者本人书面同意。(2)应遵守消除就业歧视的法律义务: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从事的工种或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用人单位录用女职工,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依法对少数民族劳动者给予适当照顾;④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歧视残疾人;⑤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⑥用人单位发布的招用人员简章或招聘广告不得包含歧视性内容。

90、劳动合同订立的基本知识:(1)劳动合同的订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2)劳动合同的履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劳动者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劳动条件,有权对用人单位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91、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3)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④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⑤因用人单位过错致使劳动合同无效;⑥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92、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因劳动者过错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2)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93、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的;(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94、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1)劳动合同期满的;(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3)劳动者死亡,划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宣告失踪的;(4)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5)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消或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95、经济补偿的标准:(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2)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分布的本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3)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96、劳动争议调解仲裁适用的范围:中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下列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97、职业指导的程序:(1)工作准备;(2)了解求职者的情况;(3)初步职业指导;(4)深入职业指导;(5)工作结束。

98、与求职者面谈的程序:(1)工作准备;(2)与求职者面对面交流沟通。

99、用工指导的程序:(1)工作准备;(2)了解用人单位情况;(3)介绍招聘用人方式;(4)确定招聘方式;(5)了解劳动关系;(6)分析问题并提出建议。

100、职业供求信息采集的原则:(1)真实性原则;(2)准确性原则;(3)完整性原则;(4)简明性原则;(5)时效性原则。

101、获取职业供求信息的途径:(1)通过服务场所获取职业供求信息;(2)通过外联方式获取职业供求信息。102、获取职业供求信息途径的特点:(1)通过服务场所获取职业供求信息的特点:开展用工、求职登记获取信息;‚举办用工洽谈会获取信息;(2)通过外联方式获取职业供求信息的特点:通过联系辖区用人单位获取信息;‚通过联系辖区改制企业获取信息;ƒ通过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获取信息;④通过新闻媒体获取信息。

103、社区传递用工需求信息的途径:(1)利用新闻媒体或社区用工信息栏发布;(2)通过召开座谈会发布;(3)利用人力资源信息网络发布;(4)通过黑板报、海报、招用工通知或其他书面形式发布;(5)利用社区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等工具发布。104、用工信息与求职者需求匹配的原则:(1)求职者技能与岗位信息相适应的原则;(2)岗位信息与求职者求职愿望相适应原则;(3)匹配时间最快原则;(4)动态性原则。

105、用工信息与求职者信息匹配的方法:(1)以企业为主的信息匹配;(2)应求职者要求的信息匹配;(3)根据供求双方要求双向查询匹配。

106、职业介绍服务的内容:(1)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职业介绍服务内容:1)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提供的服务:就业政策法规咨询;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④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⑤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事务;⑥其他公共就业服务。2)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用人单位提供的服务:招聘用人指导服务;代理招聘服务;跨地区人员招聘服务;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专业性服务;⑤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⑥为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开发的其他就业服务项目。(2)职业中介机构提供的职业介绍服务内容:为劳动者介绍用人单位;为用人单位和居民家庭推荐劳动者;开展职业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④收集和发布职业供求信息;⑤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事互联网职业信息服务;⑥组织职业招聘洽谈会;⑦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准的其他服务项目。

107、组织招聘洽谈会的程序:(1)准备工作;(2)组织做好接待工作;(3)组织用工招聘洽谈;(4)开展职工指导和用工指导;(5)及时了解招聘洽谈结果并作相应处理;(6)及时汇总归纳,作相应统计分析。

108、用人单位进入洽谈会的程序:(1)用人单位根据生产需要提出用工需求;(2)根据用人条件和用工待遇,按劳动法律法规规定要求拟定招聘简章;(3)采集用人单位用工需求信息,通过适当方式予以发布;(4)为用人单位提供招聘台位,组织用人单位接受劳动者报名;(5)用人单位分别对应聘的求职者进行考试或考核、面试、复试;(6)公布综合考评及初选结果,接受求职者信息查询;(7)办理录用或流动手续,督促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并缴费。

109、跟踪服务的工作程序:(1)电话联系;(2)现场面谈;(3)查验指导;(4)回执处理。

110、职业培训的主要形式:包括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等。

111、再就业培训:是指对有过一次工作经历的职工失业后,对其进行从事职业所必需的职业指导、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培训。

112、创业培训的主要对象:主要是有创业愿望和一定创业能力的人员,包括已经是企业主,但需要提高经营能力的人员。面向所有具有创业意愿的城乡劳动者。

113、职业培训的特点:(1)针对性和实用性;(2)灵活性和多样性;(3)技术性和技能性。

114、职业培训的目的:增强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其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转换的能力,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

115、职业培训的作用:提高劳动者素质、促使就业、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预防失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16、失业人员职业培训的方法:职业指导、理论授课和技能操练。

117、制定失业人员培训计划的程序:(1)了解失业人员的培训需求;(2)了解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3)确定培训内容;(4)编制培训计划;(5)确定培训方式。118、制定培训计划的前期信息准备的主要内容:(1)掌握失业人员的培训意向和职业期望;(2)分析失业人员状况;(3)汇总培训人数和专业。

119、配合培训机构实施培训计划的工作程序:(1)做好培训前准备;(2)参与制订课时分配计划;(3)申报培训计划;(4)加强培训过程管理;(5)建立培训管理基础台帐。

120、失业人员职业培训的组织原则:(1)针对性原则;(2)实用性原则;(3)有效性原则。

121、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是指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项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的管理制度。

122、组织失业人员职业培训的程序:(1)摸底调查;(2)组织报名;(3)资格审查;(4)开班管理;(5)提供培训后就业服务;(6)档案补贴的申报。

123、指导选择培训项目的方法:(1)了解两个主体的基本情况;(2)提出合理化建议;(3)尊重个人选择。124、人的需求类型: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125、退休人员生理需求的内容: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的需求。

126、退休人员安全需求的内容: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127、退休人员社交需求的内容: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

128、退休人员尊重需求的内容: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受,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129、退休人员自我实现需求的内容:自我实现或发挥潜能。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

130、对退休人员需求的收集方法和步骤:(1)确定需求分类原则;(2)整理和分类汇总;(3)讨论分类合理性;(4)公布分类和听取意见、建议;(5)需求分类名单备案;(6)进行总结。

131、按照退休人员的需求组织讲座的工作程序:(1)建立专家库;(2)确定讲课内容;(3)确定讲座时间、内容;(4)联系举办讲座的场所;(5)告知需求对象。(6)确定有意愿参加讲座的人数;(7)辅助工作准备;(8)现场布景;(9)效果评价。

132、退休人员医疗保健常见病的种类:中风、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

133、对退休人员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和汇总的方法和步骤:(1)人员分类汇总;(2)分析健康状况;(3)分析生活习惯;(4)总结需求;(5)提交报告。

134、特殊群体服务需求的差异性:(1)新中国成立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劳模等为了国家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他们提供的服务应尽量满足其心理需求,把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怀带给他们是最重要的,因为党和国家没有忘记他们;(2)高龄、孤寡、重病、伤残等人员行动不便,其中部分人员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为其提供日常生活服务和特殊护理等帮扶服务是最重要的。

135、对特殊群体的定期走访慰问步骤:(1)制订计划;(2)申请经费;(3)购买物品;(4)预约走访;(5)走访慰问;(6)记录意见;(7)汇总上报。

136、对行动不便的退休人员提供上门服务的方法:(1)明确内容和范围;(2)明确时间;(3)申请费用;(4)做好准备工作;(5)预约时间;(6)上门服务;(7)记录服务情况;(8)提交报告。

137、对特殊群体的走访慰问和上门服务的注意事项:(1)走访慰问时,要尊重老人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不要影响老人休息,时间也不宜过长;(2)上门服务时,要注意言行举止,不能影响老人的情绪,并保持好老人的家庭卫生;(3)提供服务应根据特殊群体的情况差别而有所区别;(4)突发事件的上门服务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使退休人员情绪稳定,尽快联系有关单位进行处理和解决。

138、养老护理员的级别分类: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技师四个级别。

139、养老护理员资质的取得:必须进行相应的职业资格培训,经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或继续从业。

140、养老护理服务的主要内容:为健康老人提供必要的生理、心理、社会服务;为患病老人或有肢体、器官功能障碍的老人提供基本生活服务、初级保健和肢体辅助功能锻炼;协助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治疗、护理活动,以满足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的需要;帮助需要临终照料的老人减轻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痛苦,并为其家属提供心理精神支持。141、养老护理服务提供的工作程序:(1)建立更新数据库;(2)了解服务机构情况;(3)对接服务信息;(4)匹配人员和项目;(5)预约服务;(6)确定时间;(7)资格审查;(8)服务监督;(9)评价服务;(10)汇总上报。142、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方向: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元化资金投入和经营运作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养老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力量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

143、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主要场所:(1)企业退休人员自己的家里,也是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主要场所;(2)社区养老院,一般都建立在企业退休人员居住地社区范围内,主要是向子女白天上班无时间照顾的企业退休人员或不愿意离开居住地的“空巢”退休人员提供服务;(3)包括退休人员公寓在内的社会养老机构,一般设置在交通较为便利、自然环境较好的地方,主要是为了满足子女不在身边、子女无暇照顾、“空巢”等企业退休人员的需求而建设的。144、社会养老机构有关信息的采集渠道:(1)向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了解全国退休人员公寓、本地区社区养老院等社会养老机构的建设情况,以及取得相关资质情况;(2)与退休人员公寓、社区养老院等社会养老机构通过电子邮件、信件、电话、传真等方式进行联系,取得社会养老机构的详细情况;(3)通过计算机网络查询退休人员公寓、社区养老院等社会养老机构的详细信息。

145、为退休人员办理入住退休人员公寓和社区养老院有关手续的程序:(1)了解基本情况;(2)进行登记;(3)报告登记情况;(4)联系养老机构;(5)办理入住手续;(6)记录入住情况;(7)定期报告。

146、信用:是指建立在双方相互信任基础上的一种无须立即付款就可以获取物资(物品)、服务或资金的能力。147、征信:是对企业资信或个人信用调查的业务操作。在操作上,征信包括对企业或个人的信用进行采集、核实、处理、合法传播的全过程。

148、征信的内容:是对基本信息及与交易有关的信息与数据进行采集、核实、加工和依法传播。

149、征信的目的:即调查或审查债务人的偿付能力,能够调查掌握的是有关债务人偿还债务能力的各种信息。150、征信的基本要求:保密性、真实性、一致性、独立性、稳健性、持续性。

151、信用社区的基本条件: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已实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社区各种设施设备齐全、数据准确并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熟知政策并能开展咨询服务工作;社区与借款人签订借款承诺书;社区建立跟踪服务卡,并能积极参与欠款追索工作;社区单独或联合开展创业培训并有一定成效;社区内已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回收率达到90%以上。

152、诚实守信的经济价值:(1)诚实守信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2)诚实守信是生财之道、经营之本;(3)诚实守信能减少市场经济成本。

153、个人信用行为:个人信用一般可分为个人经营信用和个人消费信用两类。个人经营信用是指自然人作为职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在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及外界对其经营品格、能力、信誉、业绩诸方面的评价与认定。个人经营信用是企业信用的人格化和具体化,是企业信用关系在经营者个人身上的集中反映;个人消费信用是指商业企业以赊销的方式向消费者(个人)提供商品或金融机构向个人提供消费信贷。个人消费信用的对象主要包括资金和耐用消费品,个人消费信用是个人信用的主要形式,是个人信用制度的核心。

154、影响个人信用行为的因素:(1)个人因素分析:①品行;②能力;③资产;④条件;⑤抵押担保;(2)社会因素分析。个人信用关键是要依靠完善的法律、健全的个人信用制度来保证。

155、个人信用档案的内容:(1)人文资料;(2)就业资料;(3)纳税资料;(4)司法记录;(5)公用事业付款记录;(6)福利保险记录;(7)信贷记录;(8)资产状况。

156、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服务的主要方法:(1)保持接触;(2)核实经营情况;(3)实地观察。157、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服务或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

158、创业的类型:(1)按创业动机可分为生存型创业、机会型创业、生存与机会型创业;(2)按创业主体可分为失业者创业、农民创业、大学生创业、军队退役人员创业、退休者创业、残疾者创业、辞职者创业和兼职者创业;(3)按创业项目性质可分为传统技能型创业、高新技术型创业、知识服务型创业和体力服务型创业;按创业风险可分为依附型、尾随型、独创型和对抗型;(4)按创业周期可分为初始创业、二次创业与连续创业;(5)按企业建立的渠道可分为独立创业、母体分离和企业内创业。

159、按创业主体为标准的创业分类:可分为失业者创业、农民创业、大学生创业、军队退役人员创业、退休者创业、残疾者创业、辞职者创业和兼职者创业;

160、创业的意义:(1)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看:①创业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②创业可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③创业能加速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2)从创业者角度看:①解决个人就业问题;②改善自身生活质量;③实现人生价值。

161、创业服务的主要内容:涵盖了创业意识和基本知识的教育培训、开业指导、项目完善、经营管理扩大四个环节:(1)激发、挖掘创业潜能;(2)提供创业政策咨询服务;(3)创业项目推介;(4)开业指导。①场地服务;②融资服务;③指导经营管理创新。

162、基本养老金的构成: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163、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当地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1%×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

164、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165、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166、过渡性养老金的有关规定:标准由各省自行确定。=当地上一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建立个人账户缴费年限×过渡系数。

167、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享受条件:除应属于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内的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外,该用人单位及其职工还应按规定缴纳了医疗保险费。一)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其职工应全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按照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后,职工从次月起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二)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欠缴基本医疗保险费的,从欠费的次月起停止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在3个月内足额补缴应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的,按规定支付有关医疗保险待遇;超过3个月足额补缴的,参保人员个人帐户资金按规定补计,从欠费到补缴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医疗保险不予支付,对职工造成的损失,由用人单位承担。(三)因欠缴基本医疗保险费而停止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在足额补缴基本医疗保险费(含滞纳金)并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相关手续后,职工从次月起继续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168、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支付方式:(1)按服务项目付费;(2)按人头付费;(3)总额预算制;(4)按病种付费。169、失业保险待遇的构成:失业保险金;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补助金;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失业人员的丧葬补助金和其供养的配偶、直系亲属的抚恤金;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农民合同制工人与企业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领取的一次性生活补助。

170、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期限:根据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时间长短的不同划分3个档次: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最长能够领取1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最长能够领取18个月的失业保险金;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最长能够领取24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171、终止给付失业保险待遇的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停止给付失业保险金:重新就业的;应征服兵役的;移居境外的。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被判刑收监或被劳动教养的;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或机构介绍的工作的;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172、失业保险金的支付办法:按月发放,由经办机构开具单证,失业人员凭单证到指定银行领取。

173、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174、信访的渠道:就组织相关社会团体、法律援助机构、相关专业人员、社会志愿者等共同参与,运用咨询、教育、协商、调解、听证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处理信访人的投诉要求。

175、信访事项的提出:一般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等书面形式;信访人提出信访请求的,还应当载明信访人的姓名、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应当到有关机关设立或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的,就推出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

劳动保障协理员理论知识三级 第3篇

(1-100题,共100道题,满分为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65题,每题1分,共6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1.()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注意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A.为人民服务 B.为职业服务 C.为经济发展服务 D.为个人发展服务

2.劳动保障协理员小武在接待残疾人刘强的政策咨询时,由于已经过了下班时间,他告诉刘强第二天再来咨询。小武的这一作法违背了()的要求。A.遵纪守法,忠于职守 B.顾全大局,从我做起 C.钻研业务,提高技能 D.以人为本,乐于奉献

3.我国现行的就业方针是“劳动者自主择业,()政府促进就业”。A.用人单位招收就业 B.市场转移就业 C.市场调节就业 D.组织起来就业

4.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在(),其管理服务工作与相分离。A.职工办理退休手续时 B.终止社会保险关系后 C.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 D.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后

5.劳动争议处理的方式包括()A.谈判 B.调解 C.调停 D.公证

6.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的要素主要包括: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场所;();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制度。A.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经费 B.社区党组织经费 C.商业便民机构

D.社区计划生育经费

7.实际工作中,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有统计报表,普查,重点调查()A.报告法 B.跟踪调查 C.抽样分析 D.抽样调查

8.演讲构思主要包括确定论题,处理材料,(),锤炼语言。A.营造结构 B.营造气氛 C.沟通互动 D.理论结构

9.()不属于劳动保障社会调查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A.收集调查资料 B.整理调查资料 C.研究调查资料 D.组建调查队伍

10.()是劳动保障社会调查工作计划中组织试验调查实施步骤的内容之一。A.采取灵活的调查方法 B.调查结果的评估 C.收集调查资料 D.整理调查资料

11.劳动保障协理员做好入户调查日志一般应遵守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有被调查对象的完整资料 B.记录时不能取舍 C.要有基本要件 D.要简明扼要

12.按照问卷的结构和答题方式划分,设计调查问卷的基本类型包括自由型问卷,半自由型问卷和()A.标准型问卷 B.非标准型问卷 C.邮寄问卷 D.网络问卷

13.()是使用问卷调查法的有点之一。A.保证试卷回收 B.弹性大

C.具有很好的匿名性 D.调查质量高

14.信息管理台账的作用是提高资料的准确性,系统积累资料,为()做准备。A.上级检查 B.考核评比 C.编报统计报表 D.编制软件

15.信息台账动态管理的内容是,了解管理对象的信息变化情况,及时修订台账信息并保持()信息的一致。A.相关台账 B.政策法规 C.工作计划 D.统计指标

16.设计编制辖区内特定群体管理台账的项目一般可分为个人基本情况,就业再就业情况,家庭情况和()A.从事个体经营情况 B.劳动合同签定情况 C.个人就业培训意向 D.跟踪服务记录情况

17.()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 A.资源管理 B.信息管理 C.信息系统 D.资源处理

18.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在管理中进行资源处理,存储,()的系统。A.吸收 B.配置 C.调用 D.评估

19.退休人员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要求,对开展日常活动要做出具体规定。A.日常活动制度 B.例会制度 C.定期报告制度 D.特殊报告制度

20.退休人员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经费管理制度指出,要根据活动性质,()和活动形式合理确定经费限额。A.活动时间 B.活动地点 C.参加人数 D.人员构成

21.统计指标是反应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和数值。A.表象 B.范畴 C.概念 D.功能

22.反映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水平的是()A.阶段指标 B.绝对数指标 C.相对数指标 D.平均指标

23.统计分析的作用是透过现象表面的数量特征认识其内在的(),揭示其本质特征。A.结构特征性 B.数量规律性 C.考核体系 D.质量指标

24.统计分析具有实证性,数量性和()的特点。A.多样性 B.单一性 C.抽象性 D.操作性

25.统计分析中常用的比较分析方法是和计划比较,和过去比较,和()A.不同类比较 B.同行(同类)C.概念比较 D.数据比较

26.进行统计分析的程序是发现问题,比较分析,寻找原因,()A.修订数据 B.提出对策 C.上报数据 D.填写报表

27.工作总结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正文和()四个部分。A.评价 B.解读 C.建议 D.落款

28.社区活动的类型包括政治思想教育活动()活动与文化娱乐体育活动。A.经济和社会发展 B.社区居民家务 C.制定社区法规 D.编制城市规划

29.政策宣传咨询活动载体的主要形式包括传媒,街道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和()A.居民家庭 B.商业销售网络 C.绩效考核系统 D.组织开展活动

30.语言宣传咨询服务主要形式有:设立政策咨询服务台或窗口,口头宣传和解答有关政策和()等。A.制作公益广告 B.进行经验交流 C.制作光盘

D.开通咨询服务热线电话

31.()不是组织学习教育进行政策宣传,咨询活动的主要方法之一。A.动员报告 B.总结报告 C.专题报告 D.制作宣传栏

32.个体工作的原则包括()A.批评原则 B.倾情投入原则 C.接纳原则 D.公开原则

33.在街道社区提供有针对性的劳动保障政策指导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政策 B.创业和自谋职业人员政策 C.企业退休人员政策 D.义务教育政策 34.在街道社区提供针对性的政策指导的方法不包括()A.个体面谈 B.群体面授 C.实地场景观摩 D.事务代理

35.社区岗位信息采集工作流程的第一个步骤是()A.构建信息服务网络 B.拓宽就业服务范围 C.组建信息服务队伍 D.信息更新和动态管理

36.就业援助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求职登记和职业指导,岗位援助,职业技能培训和()A.经济援助 B.跟踪服务 C.物质援助 D.精神援助

37.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不包括()A.因用人单位过错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B.劳动者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的 C.劳动者进行职业能力提升后的

D.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的

38.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按劳动者()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A.缴纳社会保险费 B.在本单位工作 C.参加工作

D.距法定退休年龄

39.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不包括()A.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B.因劳动者过错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C.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D.劳动者要求参加社会保险的

40.劳动者有()情形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A.因严重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B.女职工在孕期,产哺乳期 C.过错致使劳动合同无效 D.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4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使用范围不包括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A.工伤医疗费发生的争议 B.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C.住房公积金发生的争议 D.辞职辞退发生的争议

42.用工信息与求职者需求匹配的方法包括(),应求职者要求进行信息匹配和根据供求双方要求双向查询匹配。A.以企业为主进行信息匹配 B.根据主观猜测进行信息匹配 C.根据领导讲话进行信息匹配

D.根据专家学者意见进行信息匹配

43.属于职业中介机构依法禁止行为的是()A.发布就业信息

B.组织职业招聘洽谈会 C.为用人单位推荐劳动者 D.提供虚假就业信息

44.配合培训机构实施培训计划的内容主要包含:做好培训钱准备,参与制定课时分配计划,申报培训计划,(),建立培训管理基础台账。A.加强企业管理 B.塑造企业文化 C.加强培训过程管理 D.创新培训理念

45.属于退休人员安全需求内容的是()A.生活稳定 B.拥有住房 C.免遭饥饿 D.空气

46.属于退休人员社交需求内容的是()A.空气 B.住房 C.爱情 D.安全

47.退休人员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目标后,()A.名望得到提高 B.成就感极强 C.自觉性提高 D.地位得到提高

48.按照退休人员的需求组织讲座时,要通过张榜公告,()等方式告知讲座的内容,时间和地点,请退休人员报名参加。A.志愿者上门

B.自我管理和互助组织传达

C.街道劳动保障机构的负责人上门 D.社区主任传达

49.退休人员医疗保健常见病不包括()A.冠心病 B.帕金森症 C.中风 D.高血压

50.为行动不便的退休人员提供上门服务的方法中,不包括()A.注意言行举止 B.做好准备工作 C.记录服务情况 D.提交报告

51.养老护理员在为有肢体,器官功能障碍的老人提供养老护理服务时,其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生活服务,()和肢体辅助功能锻炼。A.社会服务 B.心理服务 C.生理服务

D.初级保健服务

52.在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场所中,包括()在内的社会养老机构,一般设置在交通较为便利,自然环境较好的地方,主要满足子女不再身边,子女无暇照顾,“空巢”等企业退休人员的需求而建设的 A.退休人员活动中心 B.社区养老院 C.退休人员公寓 D.社会福利院

53.信用是指建立在双方()基础上的一种无需立即付款就可以获得物资,商品,服务,资金的能力。A.签订合同 B.相互承诺 C.相互委托 D.相互信任

54.诚实守信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为城市守信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诚实守信是生财之道,经营之本:()A.诚实守信是持家之道 B.诚实守信有利于文化交往 C.诚实守信能减少市场经济成本 D.诚实守信是人们立身做人之道

55.()是指商业企业以赊销的方式向消费者(个人)提供商品或金融机构向个人提供消费信贷。

A.个人信贷信用 B.个人经营信用 C.个人消费信用 D.个人生活信用

56.在影响个人信用行为的主要因素中属于社会因素的是()A.个人信用制度 B.个人品行 C.抵押担保 D.资产

5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服务程序的是()A.建立小额担保贷款信用档案 B.建立与有关部门的联系 C.实行定期回访与联系 D.协助制定经营计划 58.按创业主体分类,创业具有组织纪律性强,凝聚力强和合伙合作创业较多的特点的是()A.失业者创业 B.大学生创业 C.农民创业

D.军队退役人员创业

59.李明是1997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退休人员,其基本养老金为1000元,其中基础养老金为600元,则其个人账户养老金为()A.400元

B.大于400元 C.小于400元

D.大于100元小于400元

60.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支付方式有四种,分别是按服务项目付费,(),总额预算制和按病种付费。A.按人头付费 B.预先付费 C.事后付费

D.按住院时间付费

61.属于失业人员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情形的是()A.接受职业培训 B.出境旅游 C.患病住院 D.移居境外

62.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或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处理的活动。A.行政机关 B.人大 C.司法部门 D.监察部门

63.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信访事项的,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能超过()A.2人 B.3人 C.5人 D.6人

64.信访事项应当在自受理之日起()日内办结。A.10 B.30 C.45 D.60 65.信访人对国家机关,单位处理的信访案件不服的,应当在接到处理决定后向()申请复查。A.国务院

B.省级人民政府 C.人民法院

D.上一级机关或主管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第66-80题,请选择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将相应字母填入括号内。错选或多选,少选均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每题1分,满分15分 66.失业的主要类型包括(),自愿失业。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季节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E.隐性失业

67.残疾人就业的主要方式不包括()A.集中就业 B.自主择业 C.自主创业 D.集体就业 E.合伙就业

68.社会保险通常分为五类,包括()。A.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 C.生育保险 D.失业保险 E.工伤保险

69.下列关于养老保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老年风险的普遍性决定了人们对养老保险的普遍需求 B.养老保险是最重要的社会保险项目 C.养老保险具有长期的积累性

D.养老保险缴费时间很短,领取养老金的时间也不长 E.养老保险基金不需要保值增值

70.就业促进法的主要内容包括()A.非全日制用工 B.实施就业援助 C.加强就业服务管理 D.集体合同 E.劳务派遣

71.制定劳动保障社会调查工作计划中对调查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包括()A.逻辑分析 B.经验判断 C.试验调查 D.全面普查 E.编写日志

72.退休人员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定期报告制度,对于需要按()报告的工作内容,要予以明确规定。A.月 B.日

C.进展情况 D.季 E.人头 73.下列选项中,公文写作具有的特点不包括()A.实用性强 B.抒情性强 C.政策性强 D.抽象性强 E.简明扼要

74.组织社区活动时,应把握活动内容与形式的结合,()的要求是正确的。A.只讲究形式

B.内容是活动的灵魂,形式是内容的载体 C.强调内容的重要,忽视形式的选择

D.兼顾活动内容,活动的形式二者的统一 E.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75.策划,组织大型宣传,咨询活动制定方案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实地查看 B.部门协调 C.现场调度 D.情况汇总 E.经费预算

76.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A.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B.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C.因用人单位过错致使劳动合同无效 D.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E、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

77.用工信息与求职者需求匹配的原则包括()A、岗位信息与求职者求职愿望相适应 B、求职者技能与求职者求职愿望相适应 C、用人单位与求职者求职愿望相适应 D、求职者求职愿望与求职者相适应 E、求职者技能与岗位信息相适应

78.属于退休人员生理需求内容的是()。

A、安全

B、社交

C、食物

D、住房

E、尊重

79.以下不属于按创业周期分类的是()。

A、初始创业

B、机会型创业 C、二次创业

D、独立性创业 E、连续性创业

80.关于医疗保险待遇享受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当缴纳而未缴纳医疗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和职工,在补交部分医疗保险费后,即可继续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B、应当缴纳而未缴纳医疗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和职工,在足额补缴医疗保险费后,即可继续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C、欠缴医疗保险费的单位及其职工在欠费期间发生的医疗费不予结算 D、欠缴医疗保险费的单位及其职工在欠费期间发生的医疗费可以结算

E、用人单位与其职工缴纳医疗保险费达到当地规定的年限,职工退休后就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三、判断题(第81~100题,每题1分,共15分。对于下面的叙述,认为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下“A”涂黑,认为错误的,将“B”涂黑)81.()职业道德的内容很丰富,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概念、职业道德原则、职业道德言语规范、法律法规知识等内容。

82.()职业道德总是同一种专门的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适用范围和对象上,不是普通的、无限的,而是特定的、有限的。

83.()劳动保障协理员工作比较灵活,只要能完成工作就行,谈不上顾全大局。

84.()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管理的形式主要适用于远离城市的独立工矿区和企业退休人员居住比较集中的企业生活区。

85.()社区的基本构成要素通常包括人口要素、地域要素、组织结构要素、文化心理要素、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内容。

86.()计算机病毒的主要防治措施不包括配置正版的杀毒软件并及时升级。

87.()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对各类劳动保障业务提供支持,其中不包括职业介绍管理。

88.()在信息采集中,问题要有倾向性是设计调查问题时语言表达和提问方式遵循的常用规则。

89.()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确定信息需要、确定信息设施和促使信息得到使用三种功能。

90.()例会制度不属于退休人员自我管理和互相服务组织管理制度的内容。

91.()突出商业性事组织社区活动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92.()鼓励就业困难人员自谋职业不是就业援助工作的主要方式。

93.()开发社区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不包括开发高新技术岗位。

94()就业援助服务内容包括政策咨询、求职登记、岗位推荐、技能培训、职业指导、事务代理等。

95.()再就业培训是指对有过一次工作经历的职工失业后,对其进行的从事职业所必须的职业指导、事务代理等。

96.()失业人员职业培训的主要方法包括开业指导、理论授课、生活指导、技能操练。

97.()制定失业人员培训计划的前期信息准备内容不包括:掌握失业人员的培训意向和职业期望、分析就业人员状况、汇总培训人数和专业。

98.()失业人员职业培训的组织原则包括:针对性原则、适用性原则、强制性原则。

劳动保障协理员三级理论考试题(答案) 第4篇

姓名: 单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现行的就业方针是(B),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A、个人就业 B、劳动者自主择业 C、劳动部门安置就业 D、组织起来就业

2、失业的主要类型包括:摩擦性失业、(B)、季节性失业、周期性失业、隐形失业、自愿性失业。

A、替代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间歇性失业 D、正常性失业

3、残疾人就业的主要方式包括(A),分散按比例就业,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

A、集中就业 B、个体就业 C、合伙就业 D、集体就业

4、影响劳动力需求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经济体制(B)等。

A、人口发展 B、技术进步

C、就业人数 D、人口总量

5、我国积极就业政策体系不包括:(D)

A、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广开就业门路; B、运用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再就业;

C、改进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D、实行严格的户籍政策保证城镇就业。

二、判断题

1、职业培训的主要形式包括:就业前的培训,在职培训和文化培训等。(错)

2、失业人员职业培训的组织原则是:针对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对)

3、就业是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且有劳动能力 的人员,依法从事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职业活动。(错)

4、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劳动者提供的服务主要服务有:(1)就业政策法规咨询(2)职业供求信息(3)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4)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5)办理就业、失业登记工作。(对)

5、就业服务的主要职能部门体现在:对劳动者求职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用人提供帮助,提高供求单向选择的成功率,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能量。(错)

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资格三级技能操作模拟试题

案例一:

百花社区位于临江市城乡结合部,由于交通不

便,距培训机构较远等原因,社区有培训要求的失业人员,大多数都没有去参加培训。该社区的劳动保障协理员老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提出了争取区培训中心的支持,在社区开展职业培训建议。经领导同意,他与区中心取得了联系。根据本社区失业人员妇女多和区中心开设的专业有就业情况,在区中心派出教师和工作指导下,百花社区 开设了手工编织的培训班。老李通过入户和电话对社区的妇女和失业人员进行了调查摸底,有20名人员愿意参加培训,老李按照组织报名、资格审查和程序办理完开班手续后,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培训结束后,老李又通过 区中心联系,得到一家专门生产“中国结”企业的家庭手工加工定单,并分派到培训合格愿意在家加工人员的手中。经培训的妇女既在家门口学到了技能,又在家中取得了不菲的收入。社区其它妇女纷纷要求,再开设第二期培训班。

请仔细阅读本案例,回答1-4题。

1、该社区开设手工编制的培训班是根据职业培训(D)特点确定。

(A)技术性和技能性(B)普遍性和具体性(C)理论性和抽象性(D)针对性和实用性

2、对本案例,组织社区培训程序政确的应是(B)

(A)组织报名、资格审查、调查摸底、提供培训后就业服务

(B)调查摸底、组织报名、资格审查、提供培训后就业服务

(C)资格审查、组织报名、调查摸底、提供培训后就业服务

(D)调查摸底、资格审查、组织报名、提供培训后就业服务

3、该社区开设的手工编织的培训班是按照(C)组织进行的。

(A)系统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针对性原则(D)理论性原则 4、老李针对社区的具体情况,采取的最有效的培训措施是(A)。

(A)确定了手工编制专业

(B)邀请了区培训中心的老师(C)摸清了参加培训的人数(D)培训前既取得了生产定单 案例二:

为了做好今年的再就业援助月活动,市劳动保障局下发了通知。根据通知要求,中山路社区

劳动保障服务站站长协理员小宋了解一下辖区内失业人员的培训意向,制订一个在本社区实施的职业培训计划。小宋按照自己的想法,草拟了计划程序是:(1)为每名失业人员发放培训意向表,并回收登记(2)了解失业人员培训需求,确定培训专业(3)确定培训内容(4)确定培训方式(5)了解用人单位用工需求(6)提供培训后就业岗位信息。之后,小宋通过入户和邀请到服务站的方式向社区内失业人员发放了培训意向表,并进行了回收统计。回收回来的40多张意向表,有十几个培训专业,且多数不适合社区培训,被迫重新制订计划。

请仔细阅读本案例,回答5-8题。

5、本案例中,小宋制订的失业人员培训计划程序步骤存在错误,正确的程序步骤应该是(B)。(A)(1)(2)(3)(4)(5)(6)(B)(1)(2)(5)(3)(4)(6)(C)(1)(5)(2)(3)(4)(6)(D)(1)(2)(4)(5)(3)(6)6、根据制订培训计划程序的要求,小宋在重新制订计划前,首先应根据日常掌握的情况提

出(C)的建议。

(A)确定培训方式(B)确定培训内容

(C)确定培训项目(D)确定培训人数

7、制订社区培训计划重点要结合(D)。(A)失业人员的需求(B)用人单位的需求

(C)社区的培训条件(D)以上都是 8、本案例中,导致小宋重新制订计划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

(A)未体现社区培训的要求(B)不掌握社区内失业人员情况

上一篇:语文课改总结下一篇:公司网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