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耳鼻喉科手术并发症预防措施

2024-05-27

眼耳鼻喉科手术并发症预防措施(精选9篇)

眼耳鼻喉科手术并发症预防措施 第1篇

眼耳鼻喉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尽管手术后并发症在所难免,但只要我们做好预防措施,就能将伤害降到最小。现将我科的手术并发症预防措施制定如下:

1、严格手术分级制度,严禁越级手术。

2、熟悉相关解剖,正确使用手术器械,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杜绝术中盲目操作。

3、加强基本技能训练,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循序渐进的开展各类手术。

4、术中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请示上级医师或科主任,严禁隐瞒手术中不良情况。

5、术后并发症出现后及时处理,若牵涉多学科并发症时,积极邀请他科医师会诊,联合治疗。

眼耳鼻喉科手术并发症预防措施 第2篇

依照我院2019年优质护理工作方案要求,切合我科室护理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温馨服务,从我做起”为主题,在往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基础上,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以严谨态度抓好每项护理工作的全程质量管理,即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满意的护理服务,现将2018年眼耳鼻喉科优质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我科将以我院《2019年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及《2019年护理部优质护理工作计划》为指导,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温馨服务,从我做起”为主题,努力为患者提供无缝隙、连续性、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巩固成果,以病人的要求为工作起点,以病人满意度为工作终点,全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各项护理工作。进一步落实护士岗位职责,深入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三、工作措施

(一)及时修订各种制度、标准。

按照国家要求,继续完善修订我科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疾病护理常规、临床护理服务规范及标准。继续完善修订科室质控检查标准与方法,完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与督查制度,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

(二)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做好人力资源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的能力及水平满足新病房扩建后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需要。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制定科室的培训计划,从“三基三严”入手,每月组织一次科内业务培训,内容包括危重病人基础理论、专科护理、法律法规、服务意识,不断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并保证质量。

2、提高临床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培训专科护理骨干。提升护理人员职业自豪感,为科室护士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更多拓展机会。

3、加强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培训。每月除常规完成护理部统一培训任务外,严格分层级开展专科护理技能、各类仪器设备使用、应急预案演练等培训,牢固掌握护理基本技能,夯实基本功底,进一步强化训练,提升临床护理技能操作水平,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4、加强护士礼仪规范学习。包括患者交流,探视接待礼仪等同时不断加强人文关怀培训。

5、采取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充分利用交接班、护理查房、护理会诊等点点滴滴的机会,进行小讲课,理论指导实践,加大护理人员参与力度,以提高全科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护士观察病情、落实护理措施、记录护理文书的能力。

6、按计划完成各级人员培训。严格规范地进行科室新入职护士、院内轮转护士、实习生以及科室保洁员。特别做好新护士的能力培训,制定新入科护士培训计划,实行一对一代教,使其尽快胜任科室工作。

7、争取医院支持力度,积极参与院内院外相关学习培训。扩展视野,拓宽知识面,吸入优秀管理经验,不断提升科室护理业务各项技能。

8、培养护理人员科研创新意识,积极发表护理专业论文,积极开展发展专利等活动并予以绩效鼓励。

(三)强化护理安全意识,加强全员安全教育。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化护士的“慎独”精神,强调用药安全。内服、外用药品分开放置,瓶签清晰,特殊药品有醒目标示。

2、加强病房管理,定期安全巡检,注意用电安全。

3、控制风险关口前移,护士长每天重点巡查危重患者、出现危急值患者等,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做好记录。护士长要关注护士工作,病人的需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做好压疮、跌倒坠床的安全防护措施,做好风险评估,对肢体活动不便、卧床不能活动、大小便失禁等高危人群制定预防措施,护士长及责任组长重点把关;对危重患者,重点进行交班,在早会上责任组长进行交班,床头交接,班班严格交接。

5、各种抢救药品器材专人保管。保持器材清洁、性能良好,急救药品符合规定,用后及时补充;

6、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7、继续加强护理文件书写的培训、检查工作。进一步完善护理记录单的内容,规范使用各类患者评估表,确保护士及时、准确、客观、真实、完整地完成护理记录,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四)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1、进一步完善科内护士各班岗位职责标准,实行上级护士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下级护士工作。

2、加强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指标学习,并遵照执行。按照护理部及科室护理质控计划完成各项护理质控,实时汇总、分析检查,及时反馈,查找薄弱环节,加强管理。

3、加强病人重点环节的管理,如病人转运、交接、圧疮等,建立并完善护理流程及管理评价程序。抓住护士交接班、每月一次的护理查房等关键环节,加强护理管理确保目标实现。

4、积极推动全员参与科室管理,加强科室管理力度。护理质控组长、院感质控组长定期对对科室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历文书书写、护士仪表、消毒隔离等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指出给予整改建议并限期反馈,记录护理人员个人不良记录例次,在每月的护士工作例会上进行总结、通报,并与护理绩效挂钩。

5、对于所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实行无惩罚上报制度,科室及时组织讨论,提出处理意见、必要的防范整改措施,并上报护理部。采取科室微信群或科室护理会议等实时通知交流。

(五)做好科室的医院感染防护工作。

1、针对学科的专科特点,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工作,充分发挥科室的医院感染控制小组职责,对科室存在的问题每月及时进行分析,讨论,制定有效地措施,防止感染的发生及暴发。

2、做好医生、护士、保洁员、实习生的培训工作,做好探视家属宣教,执行好手卫生措施,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加强多重耐药菌患者管理。严格每日消毒措施并做好相关登记。

(六)深化优质护理,严格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1、夯实基础护理。切实做好基础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坚持每周的周重点制度。保持病床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物品摆设整齐规范,输液滴数与医嘱相符,勤巡视输液病人,善于观察病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实行护理责任组长制。科室设立责任护理组长2名,每组责任护士护理8名病人。责任护士从入科到出科的各种治疗给药、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工作,切实做好优质护理服务。

3、全面履行护士职责。整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与医师沟通,与患者沟通,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提供心理护理。

4、合理利用人员资源。实行弹性排班,每日设置备班,调度及时,工作忙时可加班,闲时可轮休。

5、临床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专科特色,依据我科室特点丰富服务内涵,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康复。

6、倡导人性化科室管理。关爱科室员工身心健康,不定期组织各类娱乐活动或聚餐,缓解工作压力的同时构建科室和谐家庭氛围。

7、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努力开发各种利于患者或科室的优质护理举措,对于有贡献的护士予以绩效鼓励。

8、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

(1)每月组织召开工休座谈会,定期听取患者及家属对优质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医生对护士满意度调查,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及时反馈。把病人的满意作为工作的最终目标,尽可能的为病人提供方便,杜绝生、冷、硬、推诿的想象发生。了解医护配合度及护理人员工作心理状态,及时予以沟通协调,提高工作积极性。

四、未来展望:创新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思路和方法,以做好患者和家属的沟通交流,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率为重点,继续以满意度为考核指标,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做好科室的服务特色,扎扎实实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实现病人满意、家属满意、社会满意的目标。

眼耳鼻喉科

眼耳鼻喉科手术并发症预防措施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资料,平均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37.2岁;其中,男84例,平均年龄40.5岁;女36例,平均年龄36.3岁。根据统计,主要疾病有:慢性扁桃体咽炎31例,慢性中耳炎5例、慢性鼻炎28例、慢性鼻窦炎56例。根据患者临床资料,详细统计术后并发症诱发因素,做好临床资料整理与分析工作。

1.2 方法

120例均为耳鼻喉外科手术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研究。本组研究中,选择常规的流行病学方法展开研究,对120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整理,详细统计诱发并发症的具体危险因素,从年龄、性别、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合并高血压等主要因素,于术后3个月回访调查,进一步统计引起并发症的潜在危险因素。

2 结果

本次共有11例出现并发症,发病率9.16%,主要症状为伤口炎症、呼吸道感染、术中及术后出血等。被查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等是引起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如表1。经过临床针对性治疗,29例并发症全部得到有效控制,术后3个月回访调查,全部康复。

耳鼻喉科是医院设置的重要科室之一,对常见耳鼻喉组织病变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当前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中耳炎、慢性扁桃体炎等是耳鼻喉科常见病症,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若不及时安排手术治疗,则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症状,以感染、出血、炎症等为主的并发症,对术后病症康复起到了阻碍作用。在患者病况确诊之后,选择耳鼻喉科外科手术方案,严格按照手术标准执行操作。120例患者中,均无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肝肾功能障碍、内分泌系统障碍等,12例患者合并高血压。

3 讨论

3.1 术后主要并发症

3.1.1 术后出血

手术后出血可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称为原发性出血)和术后7-10天左右(称为继发性出血)。术中止血不彻底、不完善,如结扎血管的缝线松脱,这些是原发性出血的主要原因。首先,手术止血要彻底,术毕应用盐水或双氧水冲洗创面,清除凝血块之后,再仔细结扎每个出血点,较大的血管出血应该缝扎或双重结扎止血较为可靠。术后积极预防感染,减少继发性出血的发生,这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保障。

3.1.2 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的发生与病人的体质和病变的性质有一定关系,主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等。手术后3-4天,已经正常的体温重新上升,应首先想到切口的感染。切口局部肿胀、发红、有明显的压痛,甚至有脓性分泌物由缝合针眼溢出,均说明已发生感染。切口感染的预防应遵循的原则是: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广谱抗菌素的预防性应用;严重污染切口的延期缝合;增强病人的抵抗力等。

3.2 术后并发症控制

国内学者指出,耳鼻喉术后并发症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并发症既增加了患者康复期间的疼痛感,也不利与术后耳、鼻、咽喉等器官的功能恢复,深入分析并发症危险因素,对术后治疗效果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研究耳鼻喉科患者手术后期并发症情况,对引起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耳鼻喉术后感染在手术术后感染中属于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对病患的心理容易造成很大的影响,造成其感染的因素也有很多。但是通常情况下耳鼻喉手术术后感染与手术进行的时间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因为耳鼻喉手术的手术时间长就会导致手术中暴露的时间长,切口创口暴露的时间长沾染细菌的机会也就更多。同时,创口造成的组织破坏也会导致患者局部组织的抵抗力下降加重组织损伤。一般情况下手术中过长时间使用麻醉也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力造成患者感染风险的增高。同时发现,住院时间长也会对患者的感染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次共有29例出现并发症,发病率14.5%,主要症状为伤口炎症、呼吸道感染、术中出血等。被查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等是引起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经过临床针对性治疗,29例并发症全部得到有效控制,术后3个月回访调查,并发症得到有效处理。病患在手术前后由于手术口未愈合,仍需要留在医院进行观察治疗,期间病患与医务人员、其它患者和探病的人员接触过于频繁,导致了来访者和医护人员携带的病菌对病患造成了影响,并且在治疗过程中病患体表和体内所寄存的病菌属于十分难以消灭的病毒,医务人员所带的病菌也属于难以消灭的病菌,病菌之间的交替导致病患的免疫受损,并且大量抗生素片的使用使得病菌抗药性变强,术后患者营养的补充有一定局限性,免疫力变得低下,更加容易手术后的感染。

4 结论

总之,外科手术是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的有效方式,对患者术后健康恢复具有临床意义。对外科手术患者,要重视术后并发症防治工作,依据并发症原理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提前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本次研究总结,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抗生素等是引起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医生手术前需做好相关的防范措施,以免并发症对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油杰.耳鼻喉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25).

[2]谭亚荣,孙玉梅.耳鼻喉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02).

[3]罗宏丽,叶云.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某院血管外科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J].重庆医学.2012(32).

[4]翟存华.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02).

[5]赵玉英.基层医院耳鼻喉科医院感染隐患与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1(20).

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预防 第4篇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并发症 预防

2003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以下分别称甲瘤、甲亢、结甲、甲癌)患者118例,其中发生各类并发症3例,占全部手术的2.5%。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18例,男46例,女72例;年龄25~73岁,平均44.6岁;其中甲瘤109例,甲亢3例,结甲4例,甲癌2例。

麻醉方式:麻醉采用颈浅神经丛阻滞麻醉115例,气管插管全麻3例。

手术方式: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76例,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9例,一侧全切、对侧次全切除术5例,腺瘤摘除术28例。

结 果

本组病例中,进行各类甲状腺手术118例,出现3例并发症,分别为术后出血1例,术中止血线结脱落;术后轻度声音嘶哑1例,随访6个月内恢复正常发音;术后呼吸困难1例,2周后缓解。并发症发生率占全部手术的2.5%。

讨 论

预防术中、术后出血的措施:甲状腺手术切口长度要适中,一般长6~8cm,能够充分地显露出肿物为宜;充分显露甲状腺血管,在直视下操作,操作轻柔,避免强力牵拉而导致血管撕裂出血。采用直视下分离、结扎、缝扎甲状腺血管,尤其是巨大甲状腺肿物手术时,甲状腺表面静脉壁极薄且已经被压瘪,钝性分离易撕破出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则动脉血供丰富,显露时尤其应该注意,一旦出血,可用细针缝扎止血。甲状腺上动脉的处理,在充分游离甲状腺上极后,分离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最安全的方法是紧贴上极腺体,贴近血管自下而上的分離血管,推开疏松的周围组织,在甲状腺外被膜和固有膜(即所谓囊内)之间分离结扎或缝扎。为了防止结扎线脱落,本研究中采用对剥离的每一动脉在未切断之前先结扎一道,切断后再缝扎一道,血管近心端双重结扎法。上极血管损伤或结扎线结脱落,通常是上极没有充分显露、强行分离或集束状结扎造成的。一旦上极血管被拉断或结扎线结脱落,应立即压迫同侧颈总动脉,迅速沿胸锁乳突肌前缘扩大切口,在甲状腺上动脉起始部结扎之。对于术中不慎发生颈内静脉撕裂或穿通伤者,为防止空气栓塞,可向出血侧注入生理盐水并压迫止血,然后根据裂口情况分别采取修补或颈内静脉结扎术。甲状腺下动脉的处理,本研究通常采用的方法:将进入甲状腺下极的血管逐一缝扎(囊内结扎法)。预防术后出血的方法是术中止血一定要彻底,在标本切除后,要用生理盐水冲洗术腔,仔细检查术野中的活动性出血点,妥善结扎,让颈浅神经丛阻滞麻醉的患者咳嗽、憋气,让气管插管全麻的患者由麻醉师捏气囊鼓肺,检查术野中是否存在潜在的出血点,充分止血。本组1例术后出血,其原因是颈前肌群横断结扎线脱落造成活动性出血,颈部肿胀,立即送手术室,打开切口探查,出血点给予重新结扎后治愈。

神经损伤的预防:⑴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喉返神经的解剖变异在甲状腺下动脉处最常见。有的学者认为在处理甲状腺下动脉时为了避免喉返神经的损伤,应尽量远离下极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但实际手术中,即使结扎主干后,术中也有喉返神经损伤的机会,主干断离结扎后还可能引起甲状旁腺的血供缺乏,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不做腺叶全切除者,不必刻意去解剖喉返神经,保留腺体背侧部分即可。对甲状腺癌需要做腺叶全切除者则必须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如果气管食管沟有肿大淋巴结必须同时清扫气管食管沟淋巴结。我院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做法是:在处理甲状腺下极血管时通常采用囊内结扎法。其依据是喉返神经的解剖变异不管怎样复杂,但其走行总是在甲状腺外被膜之外的,所以囊内结扎法是安全的。目前采用囊内结扎法的观点也是多数学者公认的[1]。同时,在处理腺体背面组织时,不宜过度牵拉腺体,尽可能保留完整的腺体后被膜,对所谓“危险区”内的出血点应准确止血,不宜大把钳夹,不宜电刀止血,过热也有损伤喉返神经的可能。对良性病变,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时,行楔形切除腺体组织,应尽量保留内、外侧包膜。对于恶性病变甲状腺全切除时,行包膜内切除术,保留完整的后被膜。对其创面出血点不宜钳夹过深,缝合包膜时也应避免深缝。本组有1例术后轻度声音嘶哑,出现在术后第3天,应用中医针灸治疗1个疗程,随访6个月内恢复正常发音。笔者认为其发生原因可能是:①因肿物较大,术中过度牵拉造成喉返神经术后水肿;②术后组织水肿或继发小血肿压迫神经;③纤维瘢痕收缩压迫神经。⑵喉上神经损伤的预防:甲状腺手术中诸多学者都关注喉返神经损伤的报道,很少学者提到喉上神经损伤,据国外文献报道,甲状腺手术喉上神经的损伤率0.3%~14%。术中大出血,盲目慌乱钳夹止血是喉上神经损伤的最常见原因,其他损伤包括神经走行变异而未被注意;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解剖关系不清;操作粗暴分离不细致,大块结扎;将血管神经一并结扎;过度牵拉腺体、大幅度翻动腺体残端时误扎误缝神经等。甲状腺手术损伤喉上神经的类型有结扎、切断、钳夹、牵拉;前两者可引起永久性的声带麻痹,后两者可在3~6个月恢复功能。也有术后几天才出现声音嘶哑,也多由于术区水肿、血肿或瘢痕牵拉引起,一般预后较好。喉上神经外支损伤可引起环甲肌瘫痪,以致患者声带松弛,声调降低,喉上神经内支损伤的患者则由于喉黏膜的感觉丧失,失去反射性咳嗽,在进流食、特别是饮水时,可引起误咽、呛咳。甲状腺手术喉上神经损伤的预防:熟悉解剖关系,提高手术技巧,分离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最安全的方法是紧贴上极腺体,远离甲状软骨侧板,贴近血管自下而上的分离血管,在甲状腺真假被膜之间分离结扎动脉,避免整束大块结扎。甲状腺手术损伤喉上、喉返神经的研究展望:由于切断、结扎引起的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包括理疗、局部热敷、针灸等综合治疗,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今后研究的方向是寄希望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目前对于喉返神经损伤的治疗神经外科手术,包括神经端端吻合术、神经减压术、颈丛与喉返神经吻合术,有一定的效果。对于喉上神经损伤报道不多,随着神经外科理论及技术的发展,应可获得较大的发展。

甲状旁腺损伤的预防:甲状旁腺被切除或损伤,可引起手足抽搦。有文献报道甲状腺手术引起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低钙)发生率1%~32%。因此,在施行甲状腺手术时,应加以注意。首先,在切除甲状腺体时,应尽量保留腺体背面部分的完整。处理甲状腺下动脉时,应紧贴甲状腺被膜,结扎进入甲状腺分支,保留主干。该操作方法能有效地减少甲状旁腺缺血引起术后的低钙,同时并不增加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2]。其次,术中应注意甲状旁腺与脂肪、淋巴组织的鉴别,切除的甲状腺腺体应随即做详细检查,如发现有甲状旁腺被误切,应将甲状旁腺取出移植至颈前肌层中。只要多保留腺叶背面包膜,勿结扎下动脉主干,不是双侧甲状腺全切,一般不会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不足[3]。本组病例术后未见手足抽搦症状发生。

呼吸困难的预防:本组有1例在手术结束拔除气管插管后,发生呼吸困难。分析原因:①可能与腺体巨大,压迫气管造成气管轻度软化,术中牵拉腺体过度造成;②因创面大,术后水肿渗血或出血;③气管狭窄,患者反复麻醉插管,使喉头水肿,气管前操作创伤又加重气管和咽部水肿,从而使呼吸道不通畅。经内科、针灸治疗有效,未行气管切开,2周后症状缓解出院。鉴于此,在甲状腺术中,除了妥善保护喉返神经外,还应注意气管是否受压软化,同时,手术操作轻柔,避免粗暴牵拉,术野止血彻底,气管插管时避免喉部创伤,对预防术后呼吸困难,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甲状腺手术只要熟悉并掌握甲状腺及其毗邻的局部解剖,术中切口长度适中,术中操作轻柔,囊内结扎甲状腺上下极血管,甲状腺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参考文献

1 方国恩,施俊义,盛援,等.甲状腺疾病3091例外科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24(10):596.

2 郭伟,谭介恒.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原因及预防[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26(3):471-472.

眼耳鼻喉科手术并发症预防措施 第5篇

2016年在院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从组织落实开始,到严格管理制度,开展必要的临床监测等,采取多种措施,使本科的院内感染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将医院内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为了今后进一步搞好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现将我科本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总结如下:

一﹑医院感染监控实行规范化管理:

1﹑各种消毒剂的使用,以及各种污染物品的处理都已严格按《消毒技术规范》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规进行操作。

2、全年每月都能按时上报当月统计资料。

二﹑加强消毒隔离环节质量管理

每月由感控科对无菌操作﹑消毒隔离制度等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⑴灭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无菌物品一人一用一灭菌,并与一次性物品分开放置。

⑵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输液管,吸引管用后毁形处理,毁形率达100%.⑶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注明时间,超过2h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液体不得超过24h。

⑷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灭菌。感染护理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在消毒灭菌。

⑸止血带等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每周2次以上监测各种消毒液浓度,合格并有记录。

⑹无菌持物钳使用干包,并注明开启时间,使用不超过4h。

⑺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放置,收集,运送,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及时。

三﹑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1﹑实行“自控﹑科控﹑院控”三级管理体系。

2﹑积极配合全院性多重耐药菌检测。

四﹑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1、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放置、收集、转送,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处理文档按时上报院感科。

2、加大了对科室保洁人员的宣传培训力度,提高意识,杜绝了医疗废物倒卖,医疗垃圾存放间坚持做好清洁消毒处理。

五、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提高控制院内感染意识。

科内工作人员每月学习院感相关知识,并进行考核。每周进行自查自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积极参加院内感染知识讲座和培训。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原则,加强无菌观念。加强了医务人员的自身安全,防止锐器伤等职业暴露的管理,从手卫生、使用防护用具抓起,组织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

在全年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中,由于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及科室人员的积极配合,工作开展比较顺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相信,在新的一年里,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虚心学习,我们将把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做得更好。

七、院感缺陷

1、部分工作人员使用一次性薄膜手套代替洗手。

2、部分工作人员戴口罩不够规范,有露出鼻子现象。

3、个别医生换药后随手放置已污染的检查器械、用物。

4、个别护士使用消毒液后未及时盖紧瓶盖。

以上这些希望科室人员认清不足,共同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完善不足,以提高医疗质量,确保病人及自身安全。

眼耳鼻喉科

眼耳鼻喉科手术并发症预防措施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64例耳鼻喉科患者, 男96例, 女68例, 年龄在18~72岁不等, 平均 (482±126) 岁, 年龄>50岁的86例, 年龄<50岁的78例;患者的主要疾病类型包括:慢性咽炎、声带息肉、慢性鼻炎、鼻窦炎、耳聋、耳鸣等, 患者病情确定后, 均予以耳鼻喉外科手术治疗, 上述患者均无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肝肾功能障碍及内分泌性疾病, 其中114例患者合并高血压, 接受外科手术后, 2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主要是感染、出血, 其余141例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出现并发症及未出现并发症的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具有可分析性。

1.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取常规的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探讨分析, 首先整理所有病例的临床资料, 确定造成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主要的调查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感染并发位置、病原菌种类、住院时间、抗生素、高血压等, 并对上述164例患者进行随访调查, 了解患者的术后生活情况, 观察是否存在复发病例。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收集所得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处理,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分析方法选择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曲线分析, 当P<005时,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以此来证明所调查因素是否为危险因素。

2 结果

2.1 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本组耳鼻喉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02%。

单因素分析结果耳鼻喉科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年龄超过50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11/86) , 低于50岁的并发症发生率 (12/78) , 说明该因素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不明显 (P>005) ;性别因素中, 男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13/96) , 女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10/68) , 说明该因素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不明显 (P>005) ;手术时间超过30 min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19/112) , 手术时间低于30 min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4/52)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感染位置为呼吸道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0/104) , 其他位置并发症发生率为 (3/60)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14/85) , 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9/79)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住院时间超过5 d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8/90) , 低于5 d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5/74)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使用抗生素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22/144) , 未使用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1/2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存在高血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 (20/114) , 无高血压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3/5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单因素分析认为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感染并发部位、抗生素使用、高血压均是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2.2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

回归曲线分析耳鼻喉科患者危险因素结果见表1, 分析认为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感染并发位置、抗生素使用及高血压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和单因素结果相符,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164例耳鼻喉科手术患者术后出现了23例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1402%, 和部分相关报道的结果基本相符, 波动不大。通过对所选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 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感染并发位置、抗生素使用及高血压都是诱发耳鼻喉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手术时间是导致外科手术感染的重要因素, 手术伤口接触的外源病菌的机会较大, 由于伤口需要充分暴露, 长时间手术操作, 出血量明显增加, 麻醉时间延长, 抵抗力大幅下降, 致使创口处感染的概率升高, 增加了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住院时间也是诱发并发症的因素之一, 患者住院时间过长, 接触的患者、探视人员较多, 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就显著增加。另外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类抗生素, 大量使用会导致患机体受损, 尤其是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 其危险性不言而喻, 无形中促进了细菌感染率。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是耳鼻喉科疾病中常见的并发性疾病, 高血压属于心血管疾病, 由于手术的刺激和患者自身因素, 使得术后鼻出血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手术体位安置和并发症的预防 第7篇

合理的地安置手术体位是各种手术的前提,是保障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一个重要因素。手术体位是手术操作时的被动体位,不同部位的手术需要采取不同的体位来暴露术野。作为手术室护理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手术体位的正确安置,而且要对各种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做到持续观察,有效预防。

(一).以下是常见的手术体位并发症:

1.呼吸系统并发症

2.神经损伤

3.循环体系统并发症

4.关节脱位

5.软组织损伤

6.压疮

(二).手术体位及并发症的预防

1.术前做好访视工作,收集病人信息,做好个性化预防方案。

2.对各种体位做到正确的安置,做好针对性的预防。

(1).平卧位:若需上臂外展不应超过90° ,以防止臂丛神经损伤;腋窝处用软垫垫高,腰背部垫以软垫,可避免术后腰背痛;颈肩垫可使头部后仰,全麻或需手术时间较长患者在头枕部置软头圈固定头部,避免枕部过度受压。

(2).侧卧位:放置双层托手板于非手术侧,腋下垫肩垫,头部置枕圈,骨盆两侧置砂袋,并且用骨盆固定架固定骨盆,双臂与身体成直角,避免臂丛神经损伤,下肢屈曲70° ,两膝之间垫软枕,约束带固定。

(3).截石位:截石位时托腿架垫上软垫,避免肢体与金属托架直接接触,;双下肢外展分开的角度为80° ~ 90° 。以宽布带平整固定于托腿架上,松紧度适宜,以防受压。

(4).俯卧位:将双上肢紧贴于体侧,缓缓将患者转为俯卧位。注意动作协调,始終保持患者的头、颈、胸椎在同一水平上旋转,不能太猛太快,同时应防止气管内导管的脱出。头可转向一侧,也可用马蹄形支架固定面部。

(三)小结

眼耳鼻喉科手术并发症预防措施 第8篇

【关键词】 口腔外科手术;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28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72-01

口腔外科手术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手术,而且术后发生并发症较多,常发生的并发症有两类:一类是某些手术后特有的并发症,如颈淋巴清扫术后会导致乳糜漏,舌大部切除术后导致的吞咽障碍等症状,另一类是手术后常出现的并发症,如呼吸道梗阻、窒息、术后疼痛、切口出血、术后感染等[1]。术后积极做好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笔者现将56例口腔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术后预防及护理措施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收治的口腔外科手术的患者56例进行分析讨论,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在8-67岁,平均年龄为35.18±3.29岁。其中发生并发症的类型有舌后坠的患者1例,误吸患者1例,喉痉挛患者2例,术后出血患者3例,切口感染患者7例。

2 常见引起呼吸道阻塞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

2.1 舌后坠 术后舌后坠常见的原因是由于术中麻醉药物的作用,术后导致颌骨和舌的肌肉松弛,术后患者处于仰卧位时,因重力原因,舌体常会坠向咽部导致呼吸道阻塞现象。一般常见症状打鼾,呼吸动作减弱、Sp02下降。主要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术后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口腔内放置口咽通气道。也可以用双手托住下颌体将下颌向前向下托起,此方法均能够减轻舌后坠所导致的气道阻塞现象。

2.2 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导致呼吸道阻塞 由于术后渗血导致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加之患者的吞咽反射功能及咳嗽能力未完全的恢复,引起呼吸道梗阻现象,临床症状表现为痰鸣音,呼吸困难。主要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术后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时将呼吸道内分泌物吸出。使用负压吸引器时注意动作要轻柔,防止发生口腔黏膜损伤,并且注意负压吸引时间过长而导致患者发生缺氧。

2.3 误吸和窒息 在术后麻醉恢复期间,口腔手术会出现呕吐物的反流。由于麻醉药物导致呼吸道的保护性反射未完全恢复,呕吐物不及时吸引会导致分泌物误吸到下呼吸道会出现窒息现象。主要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清理上呼吸道内分泌物,紧急急救,必要时配合医生做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术,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2.4 喉痉挛 喉痉挛是手术导致声门闭合反射过度亢进的并发症表现,患者的咽部应激性增高导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所致。临床表现为干咳或高调的吸气性哮鸣音常伴有吸气性的呼吸困难,甚至严重时会出现咽喉部肌肉完全性的挛缩,导致声门紧闭,呼吸道完全的梗阻。主要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喉痉挛轻度时局部刺激解除后症状会自行得到缓解,喉痉挛严重者必须给予短时间的氧疗,或遵医嘱氯琥珀胆碱50mg静脉推注,能够速解除喉痉挛症状,必要时配合医生做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术。

3 术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由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较为丰富,术后常会出现切口出血现象,因此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伤口敷料情况,观察血液浸湿的程度,而且要必须注意观察吸出的分泌物或引流物的颜色,如为鲜红色可以准确的评估术后出血的量及性质。一旦发生术后出血现象,立即告知医生,并采取相关的止血措施,可以选择压迫止血或遵医嘱正确使用止血药物治疗,完善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必要时配合医生再次进行手术止血[2]。

4 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术后切口感染较常见于术后的3-4天,术后观察切口有无红、热、肿、痛和局部皮肤波动感等典型的感染体症,认真听取患者术后的主诉,切口感染常会出现疼痛加重而且会伴有机体体温升高、心率加快,经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出现不同的增高。

主要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4.1 术前充分的准备 手术前做好术区的皮肤准备,术前1天将手术区毛发剃干净,注意动作轻柔,绷紧皮肤进行剃毛,防止发生皮肤破损。备皮的范围要足够,一般手术切口的15-20cm范围,术前皮肤准备完毕后协助患者进行沐浴,注意保持局部的清洁。

4.2 术前及术后加强护理 术前要适当地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机体的手术受力;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手术前保证良好的睡眠,注意营养的供给,主要采取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术前及术后的蛋白质补充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如手术较大术后做好补液治疗,保证患者能够尽快的恢复正常饮食。

4.3 术后切口的护理 术后注意保持切口的敷料干燥、清洁必须无污染:在切口换药时及时观察手术切口的情况,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热、肿、痛等感染症状,及时观察,防止敷料脱落,如敷料被渗血及渗液湿透应及时更换。术后遵医嘱正确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

4.4 完善各项操作 对于各项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做好手卫生,严格执行洗手制度,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3]。并且注意更换敷料时严格做到无菌技术,防止发生医源性感染。

4.5 口腔护理 术后保持口腔内的湿润、清洁,防止发生口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针对口腔内的情况正确选择口腔溶液进行口腔护理,每日做好2次口腔护理,并选择正确的漱口溶液,防止发生口腔内感染;患者出现口腔内牙周炎时可以选择0.3%的双氧水进行冲洗牙周;患者出现口腔溃疡或者口腔内疱疹时,可以选择碘伏或者洗必泰进行漱口,并清洁后涂抹消炎止痛及促进溃疡愈合的制剂。

对于切口感染的护理:对于切口感染的患者加强口腔护理,病情及时更换切口的敷料,可以选择局部理疗、正确的使用抗生素等;切口出现脓肿者,做好切口引流,争取切口的二期愈合。

参考文献

[1] 姚翠兰.口腔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健康必读杂志,2012,8(8):490.

[2] 口腔颌面部鳞癌经淋巴清扫术的并发症及预防[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3(8):891.

眼耳鼻喉科手术并发症预防措施 第9篇

【关键词】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原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6-0080-02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微创手术逐渐在临床医疗服务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并发挥着重要的治疗效果,腹腔镜手术作为微创手术中的一种,具有多方面的优点,可以减小手术给患者所带来的创伤,有利于术后恢复,加快术后恢复的速度。因此,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通过对我院接受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且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泌尿外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156例,所有患者都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男性患者有80例,女性患者有76例,年龄分布在25-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5+-9)岁,手术基本情况如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有35例,肾癌根治术患者有25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有36例,肾切除手术患者有35例,肾盂癌根治术患者有15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患者10例。排除心血管疾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心肺功能不全患者等等。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存在明显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1.2.1麻醉的方式

采用全麻,麻药包括芬太尼、卡肌宁、异丙酚,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异丙酚和卡肌宁进行麻醉维持,其中异丙酚浓度为0.02%,卡肌宁浓度为0.16%。在进行全身麻醉的操作过程中,应当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管理,一方面在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以及麻醉维持的过程中,应当注意避免引起对患者的负面影响,保持患者的呼吸顺畅,缩短麻醉的时间。为了避免引起患者出现呕吐、误吸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可以对呼吸道进行主动的控制。另一方面,必须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全麻药、镇痛药、静脉镇静药、肌肉松弛药以及术中治疗药,避免所选择的麻药和临床用药之间会相互影响,避免过度的抑制中枢神经和呼吸循环系统。此外,还应当对单位时间输液量以及输液的速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测,包括患者的心率、血压、动脉血气等等,确保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稳定。

1.2.2手术的方法

选择经腹腔途径和经腹膜后途径的手术方法。

(1)经腹腔途径手术方式:患者采用侧卧位,在脐下及脐和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点进行穿刺,然后置入观察镜和其他的物品,开始进行手术操作。在手术的操作时候,选择经腹腔途径作为手术途径,在锁骨的中线位置进行第一次穿刺,建立气腹,进行充气,气腹压控制在14mmhg,在进行气腹拔出 ,直接把直径5mm的腹腔镜置入气腹。根据手术的实际需求,调整腹腔镜置入的位置和深度,取出原来的观察镜,放入直径为10mm的腹腔镜,开展手术操作。

(2)经腹膜后途径手术方式:患者选择侧卧位,选择切口位置在髂脊上缘的2厘米和腋中线相交之处的位置,建立气腹,把气腹针放在腹膜后间隙的位置,控制充气压力至少在14mmhg,此时放套管针从腹膜后间隙的位置放进去。在腹腔镜反复运动的过程中,当腹膜后腔隙具有足够的位置时候,把腹腔镜置入,然后再腹腔镜的帮助下开展手术操作。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采用t检验,采用(x^±s)表示数据分布的趋势,采用n表示病例数,P<0.05表示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并发症发生病例数一共有15例,占比为10%,其中腹膜受损患者有5例,出现皮下水肿患者有3例,血管受到损伤患者有5例,肾动脉受损患者有2例。经过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干预,所有患者痊愈。

3、结论

与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相对比,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具有微创性的优点,对患者所造成的手术切口小、出血量较少,有利于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有利于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机率,改善手术的治疗效果与预后,在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疗中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3.1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分析

3.1.1腹膜受损和胸膜受损

在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中,常见的病症主要是腹膜受到损伤,常见于腹膜后入路的手术中,发生在组织分离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该种并发症不会引发特别严重的后果。同时,胸膜受损是程度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本研究中患者出现胸膜受损的原因在于手术开始的时候,分离腹膜时候用力过度,刺破膈肌,导致胸膜穿孔。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膈肌脚造成损伤,胸膜因此受损,最终导致气胸的发生。

3.1.2血管受损和皮下水肿

腹腔镜技术的特殊性导致患者术后容易发生血管受损以及皮下水肿的症状,由于气腹的建立,伤口成为气体进入血液的窗口,容易导致气体栓塞,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必须予以重视,并且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处理。

3.2预防措施

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多方面的优点,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必须在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过程中,采用正确的预防措施进行干预,从而减小并发症发生率。具体的预防措施建议如下所示:

3.2.1术前预防措施

护理人员要在术前为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病原因和致病的诱因以及該病的手术过程等,和患者积极的沟通和交流,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了解TURP手术的优点,增强患者的信心。患者对于术后的恢复往往缺乏信心,临床会表现出现紧张、焦躁、失眠等,因此护理人员要在患者沟通的时候保持耐心和理解,多了解每个患者的兴趣爱好,针对不同的患者实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可先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医学知识的介绍和健康指导,还可以使用图片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成功案例;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可给予患者相关医学知识的资料和文献,使患者了解到腹腔镜手术的优势,多鼓励患者之间相互的沟通和交流,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患者食用一些营养丰富、易吸收的食物,合理搭配饮食。指导患者饮水,多排尿。术前叮嘱患者禁食10h,禁饮6h。

(2)术中预防措施

为了避免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导电弧的影响没有发现手术视野中对脏器所造成的损伤,在术前必须对手术器械进行仔细的检查,保证手术器械的绝缘性;采用电凝的方法可以避免对脏器造成热损伤。此外,在进行阻止分离的时候应当谨慎小心操作,根据人体解剖的层次,逐步进行分离操作。此外,由于腹腔镜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静脉内皮,所以可以在手术的过程中进行气腹压的降低操作。

(3)术后预防措施

术后给予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检测,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记录,保证病房内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适宜等。在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中,尤其要注意患者的血压监测,如果患者的血压发生改变一定要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术后禁止进食,在术后8h可进食少量的流食,待患者术后肛门排气后方可进食,食物主要以高热量、高蛋白、营养丰富并且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综上,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腹膜受损、胸膜受损、皮下水肿以及血管受损等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必须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予以重视,并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从而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彭进泉.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探讨[J]. 中国医学工程. 2013(06)

[2]赖晋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当代医学. 2013(04)

[3]张海英,白君莲,段淑华,李献丽. 留置导尿感染的预防措施[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4(10)

[4]赖晋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当代医学. 2013(04)

[5]陈兆明,赵伟,吴迅.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当代医学. 2014(22)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学的得与失下一篇:党章党纪党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