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优秀作文:让民族精神走进心灵

2024-05-25

中考优秀作文:让民族精神走进心灵(精选11篇)

中考优秀作文:让民族精神走进心灵 第1篇

各位评委、各位同学: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让民族精神走进心灵”。

有人说,民族精神如一缕春风,像寒冷时母亲给儿女们送来的温暖;有人说,民族精神是一泓清泉,像酷热时母亲为儿女们扇出的凉风。

突破空间的约束,翱翔历史的长空,我们的热血会开始沸腾。“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文天祥《指南录》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我们的激情四处燃烧。突破时间的束缚,我的思绪会变得飘逸。“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的言语更是让我们为之震撼。

是什么让他们如此信念坚定?是什么让他们奋不顾身?是母亲,是祖国,赋予了他们伟大的精神——民族精神。不必说远古的屈原、文天祥,也不必说近代的关天培、林则徐,感受一下你所熟知的生活,你会发现我们有着同样的思想感情,透过“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壮语,我们看到了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

朋友,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饭菜时,可曾想起“粒粒皆辛苦”,可曾想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当我们谈论学习为了什么时,可曾想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总理?当我们高谈阔论军事之强时,可曾想到为国争光的钱学森?当我们高谈阔论科学发展之时,可曾想起航天英雄杨利伟呢?

是它——民族精神,让母亲美得无与伦比,让我们刻骨铭心,让我们高歌母亲的伟大,高歌民族精神的源远流长,共创美好的明天吧!

中考优秀作文:让民族精神走进心灵 第2篇

那是我刚上初中的时候,因为搬家的缘故,我成为了公交车的常客。那天下午,因为赶着上学,焦急的我想都没想就登上了一辆公交车。一上车我便习惯性地掏出学生卡往刷卡机一碰,正准备走进车厢,却发现刷卡机一反常态地发出了:“此卡无效,请重刷!”我郁闷地又刷了几次,可还是“此卡无效”。怎么会呢?我的学生卡才充值了没几天啊。这时司机开口了:“学生卡是刷不了的,投币吧!”

哦,原来如此啊。我急忙左掏掏右掏掏,完了,今天只带了5角钱在身上。我第一个念头就是赶紧转身下车,却发现车门已经先我一步关上了,车子摇摇晃晃着前进了。我只好弱弱地跟司机无比羞愧地说:“对不起,我只有5角钱,能不能……”我话还没说完就被司机那冷冰冰的眼神封住了。她的语气带着些鄙夷:“那你就下一站下车吧,真是的!”那一刻,我只有踌躇不安地站着,心中说不出的苦涩。我站在刷卡机旁动也不敢动,心里委屈极了。我低下头,脸上火辣辣的,我总觉得,似乎车上的乘客也向我投来了鄙夷的目光。

我站在那里,痛苦极了,恨不得马上就从这趟可怕冷漠的公交车上跳下来。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啊!我又怎会料到会上错车,会忘带钱呢!为什么都这么冷酷地认为我就是要故意白搭车的呢!气氛于我而言是尴尬到了极点。就在我几近崩溃的时刻,一个和蔼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小妹妹,来,你拿这一元钱去吧!”我抬头循声望去,一位面容和善的阿姨向我温和地笑着招招手。我小心翼翼地走过去,阿姨把钱放在我手中,我胆怯地说:“谢谢……”我赶忙把钱投进投币箱,心中仿佛有一块沉重的石头终于落地了。那一刻,心中的委屈终于被这份温暖替代了,我朝那位阿姨满怀感激地又说了一声“谢谢”。阿姨只是笑着冲我说:“没什么,没什么,一元钱而已,快去上学吧!”我轻点头,然后甩掉一身的委屈与不安,轻松无比地下车了。

让作文走进学生的心灵 第3篇

一、激发创作动机

在作文教学中,很多是教师“逼写”学生“憋写”,学生常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缺乏创作的动机。学生写作文大都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因而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不是胡编乱凑,就是缺乏真情实感。

作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又要注意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激发学生创作的动机,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首先淡化学生的作文意识,让“作文”两个字从学生的头脑中消失,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作文训练,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二是通过创造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诱发学生写作的情感,产生情动而辞发的效果。比如,在学生读了某一本书、参加了某一项活动之后,我都会适时地询问学生有什么感想,或者是有什么话想说,在学生跃跃欲试的时候提出要求,让他们把自己的感想或是想说的话写下来。这就是趁着学生还沉浸在阅读或活动的情意中时,趁热打铁,激发学生写作的动机,所谓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郁于中而泄于外”。这样写出的文章读来才能如识其人,如临其境,如进其事,情真意切。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把握机会,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动机,增强他们写好作文的信心,引领学生走进习作的园地。

二、实施分层教学

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平时为自己创造了很多“特别”的机会,可就是写不出好作文来。究其原因,是我们的习作“门槛”太高了,能力强的学生很容易就能跨进来,而“个子矮”的即使机会再多也很难跨进来。这就告诉我们,学生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尊重并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为每个不同的个体设定适合自己的习作要求和目标,让每一个学生跳一跳都能采摘到自己需要的苹果。因此,教学时我们既要注意学生习作要求的一致性,又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体现学习要求的层次性,为部分学生降低“门槛”,甚至可以拿掉“门槛”。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小学生作文首先要文通句顺,“通”则“懂”,“懂”则“通”, “不通”则“不懂”,“不懂”则“不通”,能做到“我手写我口”就已经迈进了习作“门槛”。我在教学《难忘的圣诞晚会》作文时,先指导学生审题,然后给学生提出基本目标———记叙出晚会的过程;中等目标———按顺序写清晚会的过程,并反映出晚会的热闹场景;较高目标———文章构思巧妙,描述生动形象。这样分层设定目标,降低学生习作的难度,克服畏难情绪,让每位学生都习有所“乐”。同时,鼓励学生在多次练习之后进行自我定位,逐步向上一级目标迈进。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作文都会产生兴趣,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欲望和能力在兴趣中就会日渐增强。

三、强化示范引领

要让作文走进学生的心灵,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常常听学生说:“我喜欢这个老师,也喜欢他教的这门课。”这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巨大推动力,更是教师打开学生创作之门的敲门砖。

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一致认为,一切有效学习活动的进行,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之上的。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证明,“爱”学生是维护良好师生关系的纽带,作文教学如果充满“爱”,充满期待,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有较大提高。作文教学中,我们要不停地给予每个学生鼓励和期待,让学生在鼓励和期待中努力超越自己,达到与教师的同频共振。

此外,作文教学中一个教师就是一个榜样,我们要做学生作文的引领者、示范者,而不是要做学生作文的包办者和代替者。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写下水作文,为学生做出示范和榜样。实践证明,教师写下水作文好处很多。其一,通过写下水作文有助于准确把握作文的目标要求和教学重难点,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其二,教师写下水作文既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也是展示自己才华和能力的机会,让学生看到我们教师不仅会教还会写,不是只会说不会写、只好看而不中用的花瓶;其三,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敬佩感和向心力,更好地激发学生作文的欲望。如果教师真心关爱学生,既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又做学习的榜样,学生就一定会“爱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教师的示范引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还是梦吗?

四、注重激励表扬

要让作文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还要注重发挥表扬和鼓励的激励作用,既要保护,更要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作文中得到快乐,在享乐中进行写作。

在作文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五字”激励法,即“夸、读、批、荐、评”。“夸”,就是表扬,教师要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哪怕是学生作文中的一点点进步,我们都要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增强自信心,激发写作兴趣。“读”,就是将写得好的学生作文和进步特别大的学生作文读给全班学生听,教师可以读,也可以让进步快的学生读,还可以让作者自读。“批”,就是写批语,在批改作文的时候注重写激励性评语,这样面更广,针对性更强。“荐”,就是推荐,对好的学生作文,适时向校报、板报、家长以及公开出版的报纸、作文选等报刊进行推荐发表。“评”,就是评选优秀作文、进步之星,并定期将优秀作文编辑成集,供学生阅读,将评选出来的“进步之星”定期公布在班级的板报和学习园地之中。

让宪法精神走进青少年心灵 第4篇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尤其是宪法素质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关键,更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引领下,开展青少年宪法教育更具迫切意义。

一、宪法教育对青少年的必要性

在青少年中进行宪法教育,对于培养他们法治观念,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了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整体提升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2013年6月,由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全国普法办5部门联合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各地各校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于大中小学法制教育全过程。在开展法制教育过程中,小学阶段要重点开展法律启蒙教育,初中阶段要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宪法的基本知识,高中阶段要让学生初步形成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早在百年前,法国思想家卢梭就已在其《社会契约论》中强调:“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精神。”[1]对青少年进行宪法教育正是由“纸上宪法”通向“内心宪法”的桥梁,是行宪、护宪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途径。

少年强则国家强。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和守纪律的“四有”新人,是国家兴旺和民族崛起的保证。有一位作家曾经说过:“人生有好多十字路口,紧要处只有几步”,这句话很富有哲理。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学做人的人生关键时期,容易接受新事物、思想非常活跃,但其生理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辨别是非观念差,自控能力弱,在外界的不良诱因下容易产生冲动情绪,对自己的行为往往不计后果,甚至会误入歧途。究其原因,有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其中不学法、不懂法,缺乏法制观念确是一个重要方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青少年学习和了解了宪法知识,才能明确宪法是保障自己权利免受侵犯的终极武器,才能在获得宪法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从而健康地成长。

二、当前青少年宪法教育中

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法制传统缺乏等相关原因,当前青少年法制教育存在如下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宪法教育形式较为单一

虽然,加强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十分受国家有关部门重视,很多学校在创新法制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作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不能完全摆脱“填鸭式”的政策宣讲形式。有的教材在内容上偏向成人化、概念化,与青少年日常生活的联系不够密切,更没有考虑到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然而,具体到学校,法制教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法制课在不少学校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

2.缺乏良好的运行机制

青少年法制教育是一项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和各部门的共同支持与配合。但目前,家庭和社会普遍认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法制宣传机构、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事。因而由普法主管部门指导协调、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实施、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机制还不完善。特别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存在薄弱环节,一些基层地方的法制宣传教育仍存在死角和盲点,尤其是对社会闲散青少年和流动人口的法制教育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完善青少年宪法教育的建议

针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了完善和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将单纯的宪法知识教育转变为法律素养的养成教育

法律不仅仅是一门独立学科,而且是规范人类行为的学问。法律素质的养成,不仅要求具有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还要有把法律意识转化为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自觉行为的能力。对于青少年来说,从宪法知识的获得到形成宪法至上的意识,最终到宪法信仰走入内心,这样的宪法教育目标呼唤全新的养成教育理念。因此,只有面向青少年开展法律素养的养成教育,才能使其从道理上理解宪法,从内心深处接受宪法,从行动上遵守宪法。

2.研发适合青少年的宪法教育教材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小学校作为青少年宪法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基础教育教材编写队伍必须进一步规范学校法制教育教材内容,研发出适合青少年不同年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知识结构的通俗易懂的法制课教材。宪法教育教材在内容的设计上首先要突出宪法的基础性,涉及宪法中的概念、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法律的效力等基本概念。其次是区别青少年不同的年龄阶段和接受能力,在基本概念的呈现上应根据不同年龄段有所区分,包括语言特点、配图配画和活动设计。同时,为了适合不同地区的特殊情况,具体案例的选择还应由各地区的教研员和教师做主,补充当地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案例。只有这样,青少年才会感受到宪法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而使宪法真正铭刻于他们的内心,进而内化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内心信仰。

3.建立权威性法制教育督导评估考核制度

当前法制教育在一些学校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与没有建立权威性法制教育督导评估考核制度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青少年法制教育制度、检查制度、考核制度。具体而言,一是对学校的法制教育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学校法制教育目标定位、法制教育领导班子组成、教师、法制课程落实、法制教育活动开展的状况,以及教育教学考核制度等方面。二是对法制课教师教学水平进行评价。包括教师的教育思想、业务水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三是对学生的法律素质进行评价。不能以单一的法律课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还要看学生是否真正培养起了法律意识,关键是学生能否知行统一,即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守法并正确用法。

4.完善法制教育运行机制

青少年法制教育必须建立起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党委宣传部门、司法行政部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协助的运行机制。为此,应着力构筑普法主管部门指导协调、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实施及有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格局,形成以学校为主、家庭和社会为依托、校内外结合的法制教育运行机制。

具体地说,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坚持以课堂教育为主的原则,落实长效措施,抓好在校学生的日常法制教育工作以及学校普法教育的各个环节;普法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和指导,会同有关部门精心制定计划,作出安排部署;政法等部门要主动介入青少年法制教育和青少年维权工作;乡镇、街道、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阵地建设。上述各方共同配合,把法制教育工作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每个青少年,形成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化、立体化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73.

【韩文强,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中考优秀作文:让民族精神走进心灵 第5篇

从懵懂时就一直困惑;为什么,为什么春天在人们心中,永远是美好的?

从小,我和伙伴们挽着手,唱着童谣:“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那时的我就知道,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

孩童,是天真的,是可爱的。可不吗?眼睛是心灵的窗,眼睛里有了春天,心里,也就装着一个春天了。

大一些,我,便开始迷恋起哲理故事来。还记得一个故事:小和尚看着满地落叶伤心地问老和尚:“春天,在哪?”老和尚回答他,春天,在心里。“可我怎么感不到?”“因为你心中无景。”

记得故事下面还写了几行小字,但都记忆模糊了。那时的我,只知道“心中无景,心中,就没有春天。”从那时起,我便开始慢慢留意起春天来了。渐渐的,知道了什么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知道了什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知道了什么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渐渐的,我便知道了:春天,是花开;春天,是草绿;春天,是水涨。

现在,我明白了,春天,在人们心中,为什么总是美好的。因为,它是生机、它是活力、它是新的开始;他还是孩童眼中的纯真、家长眼中的期待、我们上课时的专注、老师讲课时的绘声绘色。当然,它还是美。一切的美好:瞬间的美、长久的美、生命过程中的美、生命初始时的美。抓住美,长久的保留,把他们装进心灵,让他们在心灵深处生根发芽。

中考优秀作文:让民族精神走进心灵 第6篇

谅解是二月里的春风,融化了心灵的冰封;谅解是一杯清茶,冲淡了痛苦的回忆;谅解是一剂良药,医治了内心的创伤。谅解是东方鱼肚白时击碎黑暗的第一缕阳光;谅解是干涸的大地渴望已久的甘甜的雨露;谅解是流过心田洗涤心灵的汩汩清泉。

铺路者,填土于沟壑,铲平其坎坷,方便一方之人;谅解者,易位而思,化干戈为玉帛,视仇恨而为友好,方便人我,方便人类社会,故曰谅解如铺路。正是太阳谅解了白云的遮掩,白云才将天空装点得如此美丽;正是山岩谅解种子萌发时的肆意张狂,迎客松才昭然出现在我们面前。冰雪谅解了春风,便有了繁花似锦的明媚春日;阳光谅解了细雨,便有了乍雨乍晴的缠绵夏日;烈日谅解了秋风,便有了五谷丰登的恬淡秋日;枫叶谅解了冬雪,便有了银装素裹的寒冷冬日。

因为有了冬的谅解,生命才足以在“枯枝发新芽”中延续;因为有了春的谅解,欢快的角落里才会涌动着金黄色郁金香的花潮;因为有了夏的谅解,叶儿才能伴着飒飒秋风在空中舞动出优美的曲线;因为有了秋的谅解,才会诞生出一个玉洁冰清的天地。

谅解是齐桓公令管仲为相开启齐楚霸业的宽容之心;是李世民重用魏征开创贞观之治的胸襟;是康熙任命于成龙继续治水的大度,是毛泽东在失去爱子之后对彭德怀体谅的微笑。有了它,才有了夫妻之间“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缠绵悱恻;有了它,才有了朋友间“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的从容与镇定;有了它,才有了游子“人在江北,心在江南”的思乡情怀。倘若没有韩信对使自己受胯下之辱的屠夫的体谅,又怎会有历史卷册上韩信这一英名的万古长青?

朋友,到美德的花园里采一朵漂亮的谅解之花,送给那些伤害过你的人,谅解别人,释放自己,用我们的真心撑起一片谅解的天空吧!

[名师点评]

用散文的形式构架,用诗意的语言表达;每一个段落都侧重一个内容,每一句话都蕴含着哲理,是这篇文章给读者留下的第一印象。细细品味,有两大特色最为鲜明。一是内容层次分明,先用比喻与排比引出,将“谅解”的魅力状写得光芒四射;紧接

中考满分作文赏析:走进心灵 第7篇

文学家罗素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渴望理解人的思想,我渴望了解人的心灵,我渴望知道毕达哥达斯的数学奥秘。我佩服罗素,我也渴望像他一样走进人的心灵。

春天来了,我特意准备一颗聆听的心,因为聆听春天,会让人更具蓬勃朝气与灿烂活力。沐浴着春风春雨,我的生活更多了一抹蔚蓝,更添了几瓣快乐。

我热爱大自然,更热爱人类美好的心灵。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跟着老爸、老妈去水田里除草,弟弟也要跟着去,嘴上还说:“我要去捉青蛙。”当时的我,并不在意弟弟的话,因为,我比他大,知道他有好动的特点,我得在满足他的好奇心的同时教他如何做事。田野里,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展现在我们眼前,远处的一线黛山也绰约得令人怡神悦目。我与弟弟赤脚走在田埂上,感觉脚板心有些痒痒的,但我们没有停下脚步。我们一边走着,一边瞧着远处的青林翠竹与脚下绿茵茵的稻苗,我们不像老爸老妈那样沉默不语,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说着说着,不知为什么就争执起来。只是我们的争执是速决战,不会有见刀光剑影。

弟弟有可爱的小酒窝,他特爱笑,笑起来真逗人。我们的每一回争执,他都能让我恼不得,笑不得。现在回想起来,我那时真的只感觉到弟弟的可爱,与弟弟相处的时光甜美极了。老妈在稻田里叫着我们:“还不来帮着扯草呀?你们还站在那里干什么呢?”我与弟弟同声回答:“来了,来了。”我与弟弟、老爸、老妈紧挨着,一字儿排开,一行一行地向前拔着田中的杂草。弟弟做事缺乏耐性,才拔了不一会儿就懒洋洋的了,不时地朝四周瞅瞅。

突然间,有一只青蛙叫了起来,弟弟可兴奋了,马上对我说:“姐,我捉几只青蛙去。”我没太在乎,只是默默地继续拔着杂草。弟弟在那边仔细地寻找着,老妈却在水田里喊开了:“文儿,你事又不做,倒去把衣服、裤子弄脏,回去!”弟弟没有答应,继续找着青蛙。好一阵后,弟弟终于发现了一只青蛙,他猛然扑过去,小心翼翼地罩住青蛙,缓缓地张开手指,从指缝间看了看青蛙,然后双手合用,将青蛙捧了起来。待弟弟将青蛙举起来时,他发现那是一只受了伤的青蛙,它的一只腿有伤。

弟弟的神情变了,似乎要哭了,沉默着。我走到他身边,接过青蛙,说:“青蛙也是有生命的,我们可不能伤害它。你看,青蛙帮我们除掉地里的害虫,省了农药不说,还节省了多少除虫的时间呀。青蛙的心灵多好,它对农民的贡献多大呀。”弟弟听了,有些伤心,他使劲地吹着青蛙的伤腿,因为在平时,他自己受伤了,我总帮他吹,这样能减轻他的伤痛。看着弟弟吹得那样专注,那样认真,我感觉有点儿好笑,但又不能笑出来,因为我看到了弟弟那颗真诚善良的心。

春天来了,我又想起弟弟。我想,只要人人怀有一颗诚挚、怜悯、善良的心,人类与自然,人类与动物是完全可以和谐相处的。人类的生活一定会幸福而温馨的。

只是,记忆在此刻静静地收拢,再收拢,最后将故乡的意象凝结成永恒的一点,我若有所思。

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起,我愿在心灵这片纯洁空旷的白纸上,以忆为墨,绘出那条蜿蜒曲折的回乡之路,泼出那股绵延不断的袅袅炊烟,印出那苍天古树正直耸立的影子,刻出曾祖父深邃、落寞而质朴的灵魂。我要为它画上边框,愿它永亘定格在我的心里,汇成一道亮丽夺目的风景线,令我时刻体验到那位作古的沧桑老人教给我的浩然正气,激励我不断去追求生命的维度。

中考满分作文:留恋那一声声鼓励

生活中,总会有那样一些波折,那样一些坎坷。我们或迷茫,或沮丧,或放弃,或痛苦。但是,再多的山穷水尽,当耳边想起那一声声鼓励,我的心像重新点燃了的火炬,眼前尽是柳暗花明。

留恋那一声声鼓励,尽管有时只是一瞬。记得上次体育考试,虽已是春天却依旧寒风瑟瑟。女子800米的哨声吹响了,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层层迷雾,但刺骨的寒风将我吹醒,我尽力地迈开双腿向前奔跑。因为风太大,迎风跑时甚至无法呼吸,眼看刚刚还并肩的同学们已经跑到了前方很远的地方,我有些着急,脚下也乱了方寸,那时只是毫无目的的跑着,心中开始想:我不行了,要不就不跑了。就在这时,旁边突然想起了一声:“加油!”然后又接二连三地响起了一声声洪亮的鼓励声:“加油啊!”“坚持住!”“你是最棒的!”我听到了这一声声鼓励,原本已经打算放弃的心又重新振作起来。同学们的目光聚集在我身上,我奋力迈开双腿,向终点跑去。呼吸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虽然很累,但心中却无比温暖。

留恋那一声声鼓励,尽管它看起来不那么热烈。快中考了,我每天都复习到很晚。枯燥的作业和学习的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我丢下手中的铅笔,独自对着台灯发呆。这时,门轻轻地被推开,爸爸走了进来,语气中柔中带刚:“你最近的状态有些不好,你要振作起精神,要相信自己,中考有压力,但同时也是动力,我觉得你还是有很大潜能的。”我不情愿地又拿起手中的笔,继续写了起来。爸爸起身往屋外走,回头看了看还在奋战的我,说:“孩子,熬夜对身体不好,你要注意身体啊!早点休息吧。”语气虽然平淡,但我心中又无比温暖。门又被轻轻关上了,我的心却不似刚才那样无奈,我又重新打起精神,投入到复习中去。

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声声鼓励总能回荡在我耳边。当我受挫时,当我无助时,那一声声鼓励,像春风,像暖阳,把我的内心填的满满的,让我又充满了前进的力量。

我留恋那一声声鼓励,这其中饱含了无限的期待与关爱,让我用更饱满的热情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中考满分作文:成长见证友谊的可贵

友谊是被人群疏远时将我牵回的手;友谊是遇到困难时启迪我的话;友谊是紧张时鼓励我的眸。我们用时间灌溉了心中那片梯田,让一枝花在我们的心中生长,友谊的花灿烂的开着,花香洒在我们心间。

友谊的种子埋在我们心中

不善于交际的我,渐渐被人群疏远,经常站在那个角落。“你怎么不一起来玩?”一个个子高高的女孩站在我的面前。我涨红了脸,很是害羞。“你怎么总是一个人在角落里?”她又问道。我的脸涨得更红了,像个大番茄,支支吾吾半天也没从口中挤出一个字。这时,她牵起我的手:“来和大家一起玩吧!”于是我被小如领进人群。我同大家一起开心的笑。

从那时起,你总会在人群中心看到两个小家伙在开心的笑,那是初识的我们。或许那时的我不懂什么是友谊,但我仍可以隐约的觉得有一粒种子埋在心中。

友谊的芽破土而出

数学考试我再一次失利。静静的静静的,我趴在桌子上,哭了。“别哭,你甘心向一次不好的分数屈服?被这种困难打倒?那你也太不堪一击了。”我觉得更加委屈了,哭得更加厉害。“如果我是你,我会把哭的时间拿来做几道数学题。好了,如果你真想提高的话,放学来我家吧,我帮你补习。”小如的话或许听起来不怎么舒服,但是我知道,她是为我好,言简意赅,朋友之间需要那么多的客套话么?当然不用!我的成绩不理想,朋友也会着急,我停止了哭泣,抹掉眼泪,冲她点点头。友谊的种子在我们的精心呵护下,终于长出了芽。

友谊的花开了

“拜托,你怎么一副要上断头台的表情?”我用冰凉的手,紧紧拽着她衣服的一角,唯唯诺诺地说:“我觉着这根赶赴刑场差不多,天啊!怎么办?你说啊!我要是一会儿上台,被裙子绊倒,或者,看穿行,弹错了,再或者……”无比多的或者和可能一时间涌进我的大脑。“好啦!你看着我的眼睛。”她把手扶在我的肩上,在她清澈的眸中,我看到了阳光,看到了胜利。“你为了这个比赛付出了多少,你自己最清楚,你觉得三年来的努力会被这些偶然击垮吗?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的偶然发生在你身上?你要相信你自己!别这么多如果,可是了。记住!没有如果!你就是最棒的!如果你都没得奖那今年就没人敢得奖了!加油!”朋友的话,让我信心百倍。

当宣布我获得一等奖时,我哭了,抱着小如哭了,她也哭了,为我的快乐,为我的成功,我也将自己最大的喜悦与朋友分享了。

友谊之花开了,香香甜甜的感觉,我们一下子掉进了蜜罐。

我的成长,离不开朋友,正是小如在身边对我默默的支持,帮助和鼓励才使得我的生活阳光,快乐。我相信,在阳光的照耀下,我们的友谊终有一天会长成茂密的大树。

中考满分作文:他们与城市的距离

【题目】从此岸到彼岸,是路程的距离;从此心到彼心,是心灵的距离;梦想到成功,是执着缩短了距离;善良与丑恶,是信念拉长了距离......这就是美妙的让人着迷,神奇的令人深思的“距离”。请以“距离”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内容紧扣话题,立意正确,思想健康;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范文】 他们与城市的距离

他们与城市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看到他们聚集到那个便利店的门口,买上一包廉价的香烟,也不打开抽上,就那样站在柜台前看着便利店里的电视——他们都是从旁边的工地上来的,穿着溅满白色涂料灰色水泥的衬衫和裤子,头发上也沾上了星星点点的油漆——他们当然不敢要求换台,逮着什么看什么,而且小声地议论着节目内容。有时他们会与店主一起哈哈大笑,有时竟能在那里站上一个小时。

他们与城市的距离,也许就是这一个柜台的距离。

在这座城市与乡村的交界处横亘着一座近千米的大桥。每天凌晨都有大队摩托车疾驰进城,到了晚上又有大队摩托车疾驰而出。差不多的装束、类似的车,都戴着头盔。久而久之,大桥附近形成了一片专属于这批人的休闲区域:人头攒动的牛肉面摊、零零碎碎的小商品地摊、蒸气缭绕的澡堂……价格要比城里便宜很多。那些风尘仆仆的摩托车手们在这里相遇相聚,高谈阔论,扫去一身疲惫。

他们与城市的距离,也许就是这一座大桥的距离。

经过市中心繁华地段的公共汽车,总是像塞满了沙丁鱼的罐头。乘客们的身体因为前后人群的挤压,不住摇晃,甚至会被挤得脚跟微微离地地前后移动着。忽然,门开了,上来了一个拖着蛇皮袋、浑身灰蒙蒙的人。霎时,在他面前一条小道硬生生被留了出来。他带着尴尬的笑容向前挪着,人人都尽量躲闪着他。终于,他找了一个靠后门的角落站定,人们同时舒了一口气。在离他一步远的地方,人们又推搡着,挤压着。

他们与城市的距离,也许就是这一步的距离。

啊,我亲爱的农民工朋友,是什么让你们与城市近在咫尺,却又远隔天涯?你们是建设国家出力最大、流汗最多的人,却几乎享受不到祖国建设的成果。拿着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偶尔提一下“三金”立刻被工头骂了回去。温饱得不到保证,医疗得不到保障,孩子们只能上郊区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他们身处恶劣的教育 环境,却要和城里的孩子一同接受各类招考的挑战。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将会再次落到与他们父辈相同的境遇。

其实,这并不是他们的错,因为城市人早已把资源占用殆尽。我不认为这些可爱的农民工朋友身上有任何值得城里人不屑甚至鄙夷的地方。也许城里人早已忘了,他们的祖辈,也曾是与乡村紧紧相连的人。

中考满分作文:这里,也是我的舞台

“综上所述,这道题选D。”

耳畔传来老师赞许的声音,我紧紧握成拳的手终于舒展。轻轻坐下,长长地呼出一口气。一点淡淡的喜悦涌上心头,那是一种使我安心的力量。

自从升入初中,上课铃在我听来似乎昭示着一种宿命。一种即将被推上舞台却不知道出演什么角色的宿命。我不喜欢那些千奇百怪的课堂问答,因为它们生于未知。就好像一个士兵,有人告诉你敌人会打你一枪,但你却不知道那枚子弹会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猝不及防地飞向你,真正能够思考如何躲过这一枪的只有几秒时间。可惜,造化弄人,如此不喜回答问题的我,却偏偏摊上了一个偏爱提问的班主任。

班主任是一位物理老师,平生最恨不分析思考的人。他上物理课,几乎不用课本。有同学戏言,靠他那张嘴,能说上三天三夜。我觉得,他也可以提问三天三夜。但凡物理课,我必然胆战心惊。他抛出的问题很多,事先策划有之,心血来潮亦有之。一堂课下来,班里百分之七十的人都会被喊到。课堂问答是应变力、爆发力与心理素质的结合。我害怕那种战战兢兢的感觉。刚学物理时,问题答不上来,老师气急了骂几句,更多的时候是沉默着把我晾在一边。失落,无奈,交织在一起,源自于心底对自己的失望与自卑,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前几天做题时,发现老师上课提出的问题都以铅字的形式出现在试卷上,才明白那些问题的意义是什么。临近期末了,我又长大了一岁。我不是那个上课答不出问题,急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的姑娘了。我不出彩,几乎从未在真正的舞台上表演,可是人生的戏幕每天都在上演。在课堂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是主角。那些恐惧的心绪,使我上课不敢走神。当名字被喊到的刹那,思想陡然翩跹,无数零碎瞬间连成一条线,明晰了所有。每一次问答,都是一次历练,在低徊怅惘中,也能砥砺前行。现在答不出来,也不会有当初的失落,只会认真地听着正确的解释,默默记于心头。这个舞台,填补了我的惶惑,磨平了我的棱角,只剩下平淡与冷静。答不出题不过只是一次的失败,答出题也只是惊鸿一般短暂的绚烂。那些猜不出答案的时光,那些答出题后的喜悦,原来都只是一幕幕大戏,欢喜悲伤,构筑了舞台的精彩。

“综上所述,这道题选D。你的答案是对的,为你点赞!”

耳畔传来老师赞许的声音。是啊,这里,不曾有过我的位置。但今天,这里,也是我的舞台!

让朗读走进儿童心灵 第8篇

一、范读引领, 朗读的“指示剂”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示范者, 范读是对学生最好的引导和“指示剂”。语文教师要练就朗读的真功夫, 在学生读不好的时候, 该出手时就出手, 给学生进行示范, 这比那些苍白的说教更直接, 也更有效。正如一位老师所说:“文字平铺在纸上, 既无色彩又无动感, 可是经过老师的一读一点, 文字便从纸上立了起来, 学生便看到了生活的本来样子———花儿开了, 人物活了, 海中涌动着波涛, 风里鼓荡着清香。”梁实秋先生回忆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的讲课:“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 朗诵全文一遍, 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不论是古文或白话, 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 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 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 有板有眼, 有感情, 有气势, 有抑扬顿挫, 我们听了之后, 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 那也许是过于夸张, 但必须可以朗朗上口, 那却是真的。”这样的朗读会给学生留下一生的影响。特级教师薛法根教学《匆匆》一课时, 一个学生读得过于夸张。薛老师亲切地引导:“你读得很用心。不过, 请你听一听我是怎么读的, 好吗?”然后, 薛老师用自然的语速和语调范读了课文。薛老师强调读书要像说话一样自然, 用自己真切自然的范读, 来改变学生矫揉做作的“读书腔”, 学生从老师的范读中自然领悟了朗读的要领。

二、兴趣为先, 朗读的“兴奋剂”

朗读教学最大的秘诀就是激发朗读的兴趣, 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练习朗读, 在轻松愉悦中享受朗读, 这是朗读的“兴奋剂”, 能让学生乐此不疲。于永正老师教学《庐山的云雾》一课时, 有一个经典的朗读教学环节:

师:准备好了吗?谁愿意和我比一比? (学生都举了手) 手举高的, 我不找, 因为我知道你们都很厉害, 我找一个手举得不高的。 (找一女同学) 我想她不会比过我的。请大家当裁判。

(女学生读书, 读得流利, 有感情。)

师:坏了, 找错人了。 (生笑) 你叫什么名字?

生:朱丽丽。

师:不该找朱丽丽, 该找朱丽, 两个“丽”当然厉害。说真话, 听了她的朗读, 我不敢读了。

生:不要紧。

师:怎么不要紧?

生:你一定会读得很好, 我支持你。

师:有你的支持, 我什么都不怕。别说朱丽丽, 就是朱丽丽丽……我也不怕。说是这么说, 不过我还有点胆怯。这样吧, 找个同学替我跟她比, 谁愿意? (学生纷纷举手。)

师:为了有把握, 请大家再练一练。朱丽丽可非同一般。 (学生练得非常起劲。练后, 请一女同学读。)

师:你可要好好读, 替我争光呀! (女学生读得流利, 有感情。)

师:怎么样?比过她没有? (生齐声:比过了。) 朱丽丽, 你说比过你没有?

生:和我差不多。

师:差不多, 就是说差一点, 差得不太多, 是吗?不过也得谢谢你替我参加比赛。

生:谢谢你给我一次比赛的机会。

师:真好, 握握手。

于老师没有要求学生用什么样的语气, 读出什么样的感情, 而是通过和学生比赛的形式, 把学生的朗读情绪充分地调动起来, 然后再“虚晃一枪”, 找学生来替自己比, 把师生赛读转换成生生赛读, 让学生兴奋起来, 不知不觉地进入朗读的意境之中。可见, 成功的朗读指导不是传授多少技巧, 而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这是朗读的内驱力和原动力。

三、情感体验, 朗读的“催化剂”

朗读中感染学生的是情感, 打动学生的还是情感。学生只有披文入境, 动之以情, 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与作者和文本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 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的状态, 才能沉浸在朗读的美妙情境中。如王菘舟老师教学《慈母情深》一课的朗读片段:

师:从“忙碌”一词中我们感受到什么?

生:母亲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工作。

师:昨天的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 (生读。)

师:明天的母亲将要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 (生读。)

师:春天的母亲将要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 (生读。)

师:秋天的母亲将要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 (生读。)

师: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母亲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 (生读。)

师:假如你看到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 你会有什么感受?

生:难过。

生:伤心。

师:再读这句话, 读出自己对母亲的那份真情。

王菘舟老师从理解“忙碌”一词入手, 创设了母亲辛勤工作的生活情境, 并通过层层递进的朗读, 让学生打开情感的闸门深入到作品之中, 与作品情感融为一体, 迸发出浓烈的真情实感。王老师轻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 以情育情、以情怡情、以声传情, 让情感成为朗读的“导火索”和“催化剂”。

四、巧用幽默, 朗读的“润滑剂”

巧用幽默, 不仅能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拉近师生心理的距离, 也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朗读的技巧, 感受到朗读的美妙。如支玉恒老师《第一场雪》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雪景很美, 谁能把它美美地读出来?他读的时候, 大家闭住眼来听, 看他能不能把你带到那么美的雪景中去。

师:你们听他读完这段, 是不是感到走到雪野中去了? (生反映不一。)

师:刚走到雪野的边上, (笑声) 是不是?啊, 没进去。谁能带着大家进去? (生再读, 但读得不好。)

师:进去了吗?

生: (齐) 没有。

师:啊, 是没有。刚才那位同学领着咱们走到了雪野的边上, 他又领着咱们出来了。 (生大笑。)

师:咱们一起读一下, 看看我能不能把大家领进去。 (教师示范读, 带读。)

师:往前走了几步没有?

生:走了。

师:谁接着领大家往前走?

生: (读文) “大街上的积雪……震落下来。” (学生们渐入佳境。)

幽默是教师教学底蕴和教学机智的综合体现, 是一种瞬间迸发的教学智慧, 是朗读的“润滑剂”。在教学中, 支老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美读把大家带到美丽的雪景之中。在学生没有达到目标时, 教师没有批评, 而是风趣地引导:“刚走到雪野的边上”, “他又领着咱们出来了”, 这种幽默形象的表达方式, 让学生在笑声中体会到朗读的差距, 也逐步领悟到朗读的方法。像这样的朗读指导, 幽默中充满智慧, 无痕中蕴含启发, 这才是朗读教学的最高境界。

五、耐心等待, 朗读的“镇定剂”

小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 朗读水平也会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胆量小、语感弱, 朗读起来感到比较吃力。这时候, 最重要的不是教他朗读的方法, 而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关心、爱护、鼓励和等待, 多给学生试读的机会,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让他们从慌乱中逐步镇定下来, 一步一步地从不敢读到敢读, 从不会读到会读, 从读不好到能读好。如于永正老师《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片段: (一学生读书有些结巴, 教师带读, 生接着读, 教师鼓励并指导。)

师:你再读一遍, 不要着急, 第三遍读不好还有第四遍, 再读一遍。 (生仍有些紧张, 于永正老师走近这名学生, 弯腰帮助他拿起课本。) 我给你拿着, 读——— (该生终于成功地读完了。)

师:不是很好吗, 看来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帮助, 读了五遍终于读好了, 掌声鼓励一下。请坐, 读不好是正常, 一遍读好了是超常, 三遍读不好是正常。

面对特殊学生, 任何单纯的技巧和方法指导都是苍白的, 唯有来自教师的真诚呵护和悉心教化才是最重要的。于老师蹲下来看学生, 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耐心等候, 静待花开, 给学困生自卑的心灵以极大的正能量。

让民族之魂真正走进中学生的心灵 第9篇

鲁迅作品长期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范本,影响着很多人的思维建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形象具有经典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因此,中学语文教材对鲁迅作品的编选与解读和真实的鲁迅形象之间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长期博弈的过程。这种博弈在新课改时期,在受市场经济思潮冲击的当下,在网络媒体日趋发达、各种思想相互碰撞的今天应该引起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民族之魂与语文范本博弈最终的结果就是要让民族之魂走进中学生的心灵里。要让民族之魂走进中学生心灵里,教材,教师和学生是缺一不可的关键因素。只有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才能达到博弈的效果。当前,三个因素中,中学语文教师的因素最重要,他们不仅能一定程度上影响鲁迅作品的选文和编排的逻辑顺序,也对鲁迅及其作品在学生中确立什么样的形象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中学语文教师要把鲁迅形象从“可敬可畏”转变成为“可亲可敬,可亲可学”。让我们的中学生尽量缩短与鲁迅的情感距离、消除与鲁迅形象的心灵隔膜,让他们愿意走近鲁迅、接受鲁迅,将来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对民族之魂的还原和领悟。立足平凡生活,重视接受者的情感态度,把鲁迅作为活生生的“人”来讲解,让血肉丰满、情感丰富的鲁迅和我们青春飞扬、热情似火的中学生,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在课堂上产生情感共鸣、心灵共振,我们对鲁迅教材形象的当代建构才是成功的,我们对民族之魂与语文范本的未来才是充满信心的。

中学语文教师应重视自身对鲁迅的学习和接受,教师对鲁迅的接纳和理解关系着鲁迅教学的成败。当新课改“人”的理念和鲁迅的“立人”思想相契合,在新课改全新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的一线教师要充分吸收学术界的鲁迅研究新成果,通过深入阅读鲁迅作品,形成属于个人的鲁迅认知,在精神层面接近和领悟民族之魂的文字和人格魅力。只有教师从理念上改变了以往的鲁迅观,才可能让鲁迅以“真实的既有深刻和超前的现代睿智又有着平常可亲的丰富情怀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使我们的青少年读者能从心底里由衷地接受最深刻的铭记他。既不使我们感到鲁迅如泰山仰之、不可企及,又不至于因人间化而使其凡庸而流于不堪,这是我们在鲁迅接受中应该把握的基本尺度”。

中学语文教师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当教师转变了自己对鲁迅的态度,形成了全新的鲁迅观,那么塑造“可亲可敬”的鲁迅形象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就有了实施的必然,而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则是建构新的鲁迅形象的关键。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进行”,它还规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意味着,鲁迅作品的学习和鲁迅教材形象的建构必须打破传统的“以教材为基础,以教师的教学为中心”的陈规旧习,真正的把“教材、教师和学生”这建构教材形象的三大要素放在平等的位置,重视学生“学习主人,教学中心”的特殊地位,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新型师生关系中的教师会以平等、尊重和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重视学生的阅读意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甚至是错误的言论。新型师生关系并不是无限夸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指出:“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保障教学顺利进行,学生有序学习的关键。”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主动权还在教师这里。教师作为教育者,作为鲁迅教材形象的第一接受者承担着改善师生关系,塑造全新鲁迅形象的艰巨任务。让民族之魂走进中学生的心灵对中学语文教师来说是极大的挑战,战场在语文课堂,胜败在教学内容,战术为教学方法与技巧。

中学语文教师要显示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审美特征。新课改着重凸显出了人文性和审美特征,这就使得教学有机会发掘鲁迅作品的文学韵味和鲁迅作为文学家的人文魅力,为学生亲近鲁迅文字、感悟作家情感提供了机会。当对鲁迅作品的阅读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段重要的人生经历,对鲁迅形象的建构成了学生精神中的一种震撼的成长历程。这种亲近学习、自主阅读的过程也就是激发学生热爱鲁迅、敬重鲁迅进而深化思想的成长过程。“可亲可敬”的鲁迅形象的顺利建构就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在未来的成长里有了“接近和领悟民族之魂的精神实质”的可能。

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导入教学。引导学生建构起一个“可亲可敬”的鲁迅教材形象,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让鲁迅的文字和今天的生活发生有力的碰撞,由学生自己去阅读和感悟蕴含在文字背后的思想的力量。只有学生的心灵被文字的魅力吸引、被思想的深度折服,才可能和鲁迅的心灵相亲近,进而对鲁迅油然而生一种敬意。对这个切入口的寻找,武汉六中特级教师胡明道老师讲授的《拿来主义》一文,就非常有代表性和现实意义。胡明道老师在教学《拿来主义》之前对中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情况有着深入的分析。她认为现在的中学生崇拜周杰伦,实际上周杰伦的音乐作品很多取材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黑人音乐,这是典型的拿来主义,鲁迅先生早在一个世纪之前就“指导”了周杰伦。所以在设计教学环节、特别是导语的时候,就把鲁迅和周杰伦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学生学习兴趣盎然的同时也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对鲁迅有了深入的了解,对鲁迅思想的高深和远见佩服得五体投地。胡明道老师的这个案例告知我们只要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塑造“可亲可敬、可亲可学”的鲁迅形象并不是什么难事。

在课堂教学上,中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用一张图片,一段电影剪辑,一节故事,一篇文章从多个角度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与民族之魂发生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对接。从强调对鲁迅作品的自我感受出发,重视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帮助和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鲁迅观,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接纳鲁迅,这是新课改鲁迅教学的方向。

对于社会和网络等媒体对中学生的不良影响,教师不能低估,要在坚定自己的鲁迅观的同时坚持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由于时代的开放性、多元化,封闭已不再可能,外界对中学生的影响与日俱增。新时期,关于鲁迅的论争,在学术领域和网络中都进行得如火如荼,“让鲁迅远离中学语文教材”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了从根本上否定鲁迅文学成就的现象。这一切都会对中学生起到了一定的误导,造成了他们思想上的混乱。“课堂里教师的讲授、教材里的介绍,与网络信息之间的矛盾性,导致学生们心生困惑:到底哪个是真正的鲁迅?青年人特有的偏激心理,他们对于稳定的秩序、规范的怀疑,对不断变化的新事物的追求,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后现代主义的观点。”而且,随着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篇目的相对减少,心智发展还不太健全的中学生就更容易认为鲁迅是被政治利用的工具,是被政治塑造的典型,从而从心理上抵触对鲁迅形象的正面建构。让民族之魂进入中学生的心灵,实际上也是让正确的价值观在学生心里扎下深根。

新时期的教育给我们的一线教师们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新课改发展的目光也聚焦到了我们一线教师的身上。不仅仅是鲁迅形象的建构需要我们的一线教师转变观念,吸收学术界的新成果,改变教学态度,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应该是教师在目前的教育现状中努力的一个方向,也是新课改能否顺利进行下去的关键所在。

但愿学术界和中语界能够越来越重视对教师的学术指导,加大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继续教育培养力度;也期待着越来越多的中学一线教师能够意识到自己肩负的教育重任,主动改变自己的教育思想、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当教材、教师和学生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朝着全新的教育方向发展,那么民族之魂与语文范本的博弈就会在建国六十年建构的基础上健康理性的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前进。也希望我们中学一线教师在从事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汲取民族之魂的精神营养,让自己和学生都能离民族之魂越来越近。

参考资料: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叶继奋:《对话的难度—当代教育与鲁迅接受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3、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钱理群:《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让赏识走进学生的心灵 第10篇

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 不管是哪门功课, 都存在着差生, 而且不是一个, 面对这么多的差生, 我们经常会发出很多的感叹, 或归咎于他们接受能力差, 或归咎于他们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家长不加督促教育。但这些学生真的是差生吗?真的是无可救药吗?所谓“差生”, 其实就是那些考得不好、分数成绩差的学生。可是这种并不科学的评价标准, 被用来给学生下定义, 是否太过草率了呢?

我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 课堂上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上课时积极发言、顺利完成任务的同学却是那些早就被我们的语数老师定义过的“差生”、“双差生”, 他们在电脑上面表现出一种特有的天赋。六 (二) 班的张强同学, 我在还没接到这个班级时就已经听说了他的大名, 学习基础较差, 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比较懒散, 作业时常不完成, 但在教学中我发现他不是个坏孩子, 他有着好多别人没有的优点。比如说虽然语数成绩差, 电脑上面却表现出一种特有的天赋, 并且也非常热心指导帮助同学。于是我在课上经常表扬他并指定他为教师小助手, 现在一到我的课他总是第一个来到机房, 并且主动帮老师擦黑板, 打扫卫生。看到他的转变我对他说:“张强, 其实你只要认真的对待每一件事情, 对待每一位老师, 你在每个老师的心中都是一个好孩子。”从此果然收到了效果, 语文作业也工整了, 数学成绩也上去了, 同学们评他为“进步星”。这也许是他自己都没想过的, 也许正是这些激励、赏识改变了他。

教育学生老师应一视同仁。要持着“普度众生”的仁爱之心指引莘莘学子, 要信任他们, 经常委以“重任”, 要鼓励他们放心去做每一件事。即使有的事情他们做得不好或者根本无力着手, 也要对他们的付出给予肯定, 对他们的处境给予理解, 切不可伤他们的自尊心, 令他们无路可退、无路可选。

当然在激励赏识的同时, 更多的是需要老师的耐心、长期的辅导与督促。但相信只要学生在有着一定的自信的前提下, 在有着强有力的动力的促动下, 一定会有所改变。

班上一个叫李晓的学生, 其他老师都反映这名同学不仅好动, 别人说话他还总是插嘴, 不论是老师还是同学。课上捣乱, 课下打人, 不写作业……有时候真让人头痛。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仍然是采取激励赏识的原则。在课堂上, 只要看到李晓认真听讲哪怕是一时或回答了一个问题即便是有误, 我就马上进行表扬。有一次, 我走进教室, 孩子们还没有安静下来, 当我的目光注视在李晓身上时, 他也看到我, 便立刻坐得端端正正, 于是我便说:“今天我要发一颗‘守纪星’给李晓同学, 因为他是今天第一个坐好的孩子。”同学们的目光都投向李晓, 羡慕的看着他, 李晓坐得更挺拔了, 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和自信的喜悦。我再一次把目光投向李晓, 并送给他信任的微笑。从那次以后, 其他老师也在我的提醒下改变了对李晓的态度。此后, 我和其他任课老师达成共识, 拿起表扬的武器转化李晓。在反复的耐心教育下, 李晓有了明显的进步:上课逐渐做到专心听讲, 作业逐步做到认真完成, 追求进步, 取代了他的玩世不恭。同学们发现李晓变了, 在三好之星评比中李晓也得到了广大同学的支持。

赏识教育的理念让我懂得:没有种不好的庄稼, 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农民怎样对待庄稼, 决定了庄稼的命运, 老师怎样对待孩子, 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完全一样, 但做法却截然不同:庄稼长势不好时, 农民从未埋怨庄稼, 相反总是从耕耘上找原因;而我们孩子学习不行时, 得到更多的是抱怨和指责, 很少反思自己教育的过失, 这种状况必须予以纠正:对待差生, 要善于捕捉、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只要老师也能用赏识的目光看待他们, 他们同样会朝着你期待的方向去努力, 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让感恩走进学生的心灵 第11篇

一一、寻找感恩之源——知恩

让学生识恩、知恩是感恩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为了唤起孩子的感恩意识, 找回孩子日渐流失的感恩情怀, 让他们懂得尊重他人, 常怀感激之心, 让他们在享受别人的付出给自己带来快乐生活的同时, 也享受自己为别人付出所带来的快乐, 教师可以抓住节日机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感恩节, 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三八节、教师节等节日, 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大好时机。让学生懂得自己一直以来都在享受着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师、同学以及其他关心他帮助他的人带来的恩惠。父母有养育之恩, 长辈有关爱之恩, 老师有教育之恩, 同学有帮助之恩, 让他们知道在自己成长的路上有许多人有恩于己, 身边处处有恩情。通过开展主题中队活动, 让学生讲讲自己过生日的情景, 谈谈自己的感受, 如是否感受到了父母的爱, 在班集体中是不是得到过别人的帮助, 有没有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等。父母的关爱、集体的温暖都是给予我们的“恩”, 当孩子们真正地懂得了什么是“恩”, 也就有了感恩的力量之源, 懂得了应该去感恩、报恩。

二二、踏上感恩之行——报恩

实施感恩教育不仅要让学生知恩于心, 更要让学生感恩于行, 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 回馈社会。从感受他人恩惠到欲求报恩, 这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巨大飞跃, 是感恩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感恩教育的效果体现。有人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异的土地, 播上思想的种子, 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 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 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 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因此, 作为一名教师要利用各种场合或时机在学生的心底播种善的种子, 好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一、激发感恩情怀。把“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归”、“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等学生耳熟能详的名言诗句、故事, 时常在学生脑中闪烁, 激发学生感恩之情。

第二、指点感恩行动。在父母的生日时, 送去一句温馨的祝福;睡觉前给父母长辈洗脚, 捶背、揉肩等;在同学生病时, 也能像他一样替他值日……

正如诗中所说:“感激欺骗你的人, 因为他增进你的见识;感激遗弃你的人, 因为他教导你该独立;感激绊倒你的人, 因为他强化你的双腿;感激斥责你的人, 因为他指出你的缺点。”能够这样做, 我们的学生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目标不能实现?

三三、延伸感恩之路——施恩

学生在知恩、报恩的过程中, 懂得了“投我以桃, 报之以李”。但是小学生也许仅仅懂得感恩, 而不知道施恩, 只是“被动”感恩而不懂得“主动”施恩。实施感恩教育的目的, 不仅让学生懂得感恩, 有感恩的行动, 还要让学生有施恩的内心需要和施恩的行为, 这是感恩教育的最高境界。施恩的要义在于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对需要帮助的人施与恩惠, 不图任何回报, 并以此为快乐, 就是我们常说的助人为乐。这是一种态度, 是一种境界, 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和人格。

学生好动、好模仿、可塑性强, 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老师的一言一行, 孩子都会有意无意地看在眼里, 慢慢地记在心里。因此, 作为老师, 在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 应秉持“以身作则”的原则, 做好感恩的表率。当学生在课余生活中关爱和帮助老师时, 老师应敏锐体察, 适当感谢和鼓励学生。老师的这种感恩方式, 不仅言传身教, 使学生切实体会到老师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 也使他们体会到了施恩的快乐。孩子若在众人的赞赏之中享受到感恩的快乐, 他的感恩行动会持之以恒。

教育孩子学会施恩, 还要让学生明白:我们不能只是因为别人对己有恩才感恩, 而应该因有需要帮助而施恩, 我们应该学习用一颗感念恩德并铭记不忘的心态去接受别人的恩情, 更应该学习用一颗仁厚与不图回报的平等心态去施恩。施恩的方式很多很多。我们可以从身边的人做起, 从小事做起, 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做起, 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 做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知恩——报恩——施恩, 这是感恩教育渐进的过程, 也是感恩教育的最终目的。

上一篇:全椒县襄河中学历史教研组下一篇:初二物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