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论文

2024-09-06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论文(精选6篇)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论文 第1篇

摘要:构建科学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有重要作用。在构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过程中。要科学地确定构建原则、评价类型和全面、合理的认识评价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但是.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高职教育的质量远不像其数量扩张那样令人满意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日渐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办出特色,如何构建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己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从高职院校发展的实际看,各校都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探索,教学质量评价已经成为教学管理系统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和提升整体办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本文就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以求专家以及同仁的指正。

一、构建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原则

(一)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

在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标准和方法上要注重科学性,集中评价和日常评价相结合、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校内和校外评价相、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相结合。在实际操作上,评价体系要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要主干清晰、程序简单、实施容易,既能体现全面监控评价的思想,又能满足实际操作的需求。

(二)方向性与激励性相一致的原则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活动必须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质量观,对照目标、标准教学工作进行测度和判断.从而进行激励和约束,以达到总结经验、肯定成绩、诊断问题、明确方向、推动工作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三)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的范围是全方位的,对象是多层次的,内容是多样性的.既要评价教学过程。又要评价办学水平。既要评价进行校内评价,又要进行校外评价。因此,在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时,必须考虑外部因素,做到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二、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的类型

根据评价的目的不同,可以将教育评价划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开始前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也称为事中评价或过程评价,是一种为了实现反馈调控机能的评价,对于教学活动来说,实际上是一种为了强调和改进教学过程的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终极性评价则是在全部教学过程结束后对整个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起到判断教学质量的作用。笔者认为形成性评价在评价的三种类型中尤为重要。

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教学评价分为校内、校外评价。校内评价包括学生评教、领导评教、督导评教、同行评教、教师评学和师生评管等,是由全体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参与的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的教学评价,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实现培养目标,真正促进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学评价应该是全员性、全程性、反馈性、整改性和发展性的过程,教务处为具体的教学质量监控部门,负责督促、协调质量监控工作的实施。校内教学质量评价组织体系包括院领导、教学督导委员会、教务处、系部、教研室及学生队伍等六个层次所组成。校外评价包括行业专家评教、毕业生评价、用人单位评价.采用召开座谈会的方式或通过招生就业处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评价。

三、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成评价的主体分别由学生、同行教师(教师自评)、管理者、督导、行业专家f通常由这几个评价主体的某种组合进行评价1,或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通过率)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等,以使评价全面、公平、公正、合理。

(一)建立学生评教制度

全体学生对所有参加授课的教师以不记名的形式进行教学测评,从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教书育人等方面对全院每一位教师进行评价,作为对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建立领导评教制度

学校领导每学期不定期的听推门课,并对领导听课次数进行要求,并填写并填写“听课记录本”及“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并对被听课教师做出书面评价,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三)建立教学督导制度

教学督导由具有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在教师中有一定群众威望的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或退休专家或相应职称的管理干部组成教学督导委员会在全院开设的所有课程范围内随机听课,听课可采取集体听课、集体评议的方式也可以采取随机、单独听课的方式。督导委员会成员将听课意见反馈给教务处,由教务处反馈到系部和教师本人,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对学期全院教师教学质量考核为优的教师享有一票否决权。

(四)建立同行评教制度

为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学院规定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全体专兼职教师,每学期要互相听取本教研室全部任课教师(含外聘教师)的课程,听课过程的课堂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质量考核的同行评价结果

(五)建立教师自评制度

教师自评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教师自评可以使教师能够认清本人的优缺点,找出自己与其他教师的差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六)建立教师评学制度

建立教师评学体系,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全面掌控。每个学期任课教师对所任班级进行班风、学风和学习效果的评议,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问题,通过反馈和改进。引导学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

(七)建立师生评管制度

学校管理部门既是各项制度的制订人、执行人还是解释人,接收监督非常重要。师生对学校管理部门进行评价,主要是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事故处理、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采用评价表、意见箱和院长邮箱等形式,被“点名”的管理部门要把处理内容及整改措施,及时发布,增强校务透明度,并加强教、学、管三方的沟通和联系。

(八)建立行业专家评教制度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企事业单位中聘请专家组成社会评价组,对学校的主要教学文件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不定期聘请校外专家进校对学校的教学进行检查和评价,为学校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意见。

(九)建立毕业生评价制度

毕业生对学校的社会声誉、教学水平、教师职业道德、教学基础设施、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考试制度与效果、学习氛围、素质教育效果、学校管理制度及措施进行评价。采用毕业生对母校教学质量评价表的方式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反馈.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十)建立用人单位评价制度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思想道德素质、工作态度评价、专业知识技能、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组织管理能力、身心素质、职业素质、英语水平、计算机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职业资格证书与实际能力相符程度的评价.并获取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方面的最新要求。

四、评价的作用

“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去改进。”无论对教学质量结果的终极性评价,还是对教学质量过程的形成性评价,都离不开经常性的评价工作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决策的正确性和控制的有效性密切相关评价的作用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激励作用。评价所得的结果可以为被评价者提供反馈信息,评价的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并激发被评价者的竞争意识,使被评价者可以扬长避短,起到改进工作和发扬成绩的作用。二是调节作用。教学评价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对原来的教学设计作出必要的、适当的、及时的调整。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三是诊断作用。教学评价为教师判断其教学效果提供参考依据,以便采取有效的教学补救措施。四是管理作用。教学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在客观上能起到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鉴定的作用,教学管理部门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管理。五是发展作用。评价的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有效的利用.可为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第一手资料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论文 第2篇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会计专业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在对会计人才进行教学培养中,需要对其专业学习质量进行评价,进而让学生在良好的评价体系中完善自身的不足。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中,缺乏科学评价体系构建意识,这对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产生了阻碍。为此,必须加强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而让高职学生自身的专业素养得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能够最快速地培养出应用型会计人才,进而为社会企业提供服务需要。然而,良好的质量评价体系是检测高职会计人才是否符合社会企业需要的标准之一,其体系构建便对社会企业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良好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社会企业的自身发展模式不同导致了每个企业的质量评判标准存在着差异性。为此,高职院校亦应该在会计人才培养中建立本校的质量评价体系,进而提高会计人才的输送标准与质量。其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能够让教师明确会计人才培养中的教学漏洞,以及学生在会计专业知识学习中的难点。进而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并及时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工作。此外,教师还应该在日后的教学任务中针对性的做出科学调整,进而培养出高质量的会计人才。第二,能够提高各个高职院校的交流和发展。高职院校会计质量评价体系具备一致性,全国多所高职院校在构建并实践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不同的教学经验和难题。各个学校可以将彼此实践中所总结出的经验进行融合分析,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找出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进而促进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人才质量提高。第三,高职院校的学生实践能力要符合社会企业的标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但由于实践性较少,其总体的实践水平是否能够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难以确定。为了能够确保会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必须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及时对会计学生的不足之处按照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标准进行重修。让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在企业的需求的标准中逐渐改变学习方向,并提高技术能力,进而满足会计工作岗位所提出的硬性要求。

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路径分析

(一)基于目标评价的质量评价体系

目标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会计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现阶段我国众多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其培养目标多为“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够满足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学生具备完善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并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软件等”在目标评价的质量评价体系中主要对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第一,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严格遵守《会计法》中相应的各项规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能够在实践工作中准确地进行会计核算、内部审计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第二,学校要对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培训,让学生在实践培训的过程中掌握税收和审计工作等方面的详细要求。第三,要求高职院校会计从业人员要具备基本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报表分析等基础专业技术能力。

(二)会计专业人才的专业素养评价体系

专业素养评价体系建立于目标评价体系之上,在目标评价体制构建之后便需要一系列的实施计划,在具体实践中就需要构建专业素养评价体系,进而明确会计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其评价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通过专业素养评价体系能够找出学生教学中存在的漏洞,倘若从学生身上寻找教学中的漏洞必须从整体学生进行着手,以班级为单位,从班级整体学生会计实践中出现的失误进行整合,进而转变教学策略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第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必须通过笔试和计算机实践测试两种方式进行,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技术能力进行评价,进而找出学生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并针对性的完善。第三,学生实习质量的评价。实习质量评价主要应用企业管理中的财务系统让学生进行实践训练,通过实践结果的审查对学生实习效果进行评价,训练的过程要完全模拟企业实际工作的情景,让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实际水平有一个准确的认识。由于实践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完善的专业素养评价体系能够直观地将学生的水平显现出来,这样便能够让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企业提出的财务工作标准相对接,进而培养出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

总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要与社会需求相对接,在会计专业知识教学中应积极构建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并严格按照社会企业的相关标准实施,让会计人才的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企业发展的需要。在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必须将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联系在一起,通过合作测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教师亦要整合并研究其评价结果,完善教学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论文 第3篇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高职院校逐步认识到要把办学方向从关注外延发展转到重视内涵建设上来,转到提高教学质量这个核心竞争力上来。[1]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关系到招生、培养、就业等一系列环节,是民办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立足点和生命线,因此建立和完善一套符合民办高职院校自身特色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提高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保障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目前我国民办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评价体系建设不够完整

评价主体不完整。目前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是以校内督导和学评教等内部评价为主,缺少社会及企业等外部评价,致使教学质量信息的反馈往往夹杂主观臆断和私人因素,导致教学质量评价的真实性不够,参考价值降低,激励作用不明显,制约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有效运行。

1.2 评价实施过程不到位

目前多数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客观性的评价方法,导致教学质量评价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形式而已。比如对学校教学秩序监控严格,却未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学评教、督导反馈、教学抽查等往往只是走过场;评价信息反馈处理滞后等,使教学质量评价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1.3 评价的具体功能不全面

很多民办高职院校没有很好地认识到教学质量评价的真正意义,仅仅只是把教学质量评价作为考核的一种手段,直接削弱了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教学质量评价所应具备的反馈、指导和激励等重要功能并没有得以充分发挥。

2 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第一,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实践活动的开展一定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传统经验与现代管理科学之间的关系。[2]同时还要以先进的科学理论作为指导,运用合理的技术手段来观察、认识和实施具体的活动,建立一个全面客观、实事求是的有机整体。

第二,客观性原则。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时,从指标内容的制定和指标评价的方法、到评价者所持有的态度,都应符合客观实际,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情感,影响评价过程及结果的真实性。

第三,多元化原则。多元化表现在参与者的多元、评价方式的多元、评价指标的多元和分析方式的多元,在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内容的时候既要关注教学目标、计划、实践和效果,同样要关注输入因素;对评价结果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判。

第四,促发展原则。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不应与奖惩挂钩,而是为了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教学质量提高的目标和对策提供依据。

第五,易行性法则。教学质量评价的各项指标应简洁、通俗易懂,不应设立含混不清、不易操作的相关指标,力求整个评价实施过程简单易行,保障评价实施到位。

3 构建民办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民办高职教育应当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部评价体系;二是内部评价体系,要逐步形成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机制。[3]

根据我国民办高职教育的特点,实行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具体如下图所示。

根据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内容,利用系统分析的思想,由上而下的确定常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专业建设与特色评价体系、育人质量与成果评价体系、社会合作与声誉评价体系四个子评价体系具体评价指标内容,以常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为例,建立具体的三级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3.2 建立评价体系模型的方法

模糊理论是研究和处理模糊性现象的一种数学理论和方法,由于模糊性概念已经找到了模糊集的描述方式,人们运用概念进行判断、评价、推理、决策和控制的过程也可以用模糊性数学的方法来描述。例如模糊聚类分析、模糊模式识别、模糊综合评判、模糊决策与模糊预测、模糊控制、模糊信息处理等。[4]本文主要使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式对民办高职院校的各级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统计数据与专家论证相结合,确定各级评价权重,使评价体系模型更为客观。

根据上图中评价指标将民办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由四个子评价体系(常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专业建设与特色评价体系、育人质量与成果评价体系、社会合作与声誉评价体系)所组成,具体建模过程如下。

第一,确定民办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每一级评价指标的因素集和评价集;第二,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论证建立各指标权重向量模型;第三,采用问卷调查法计算各级各类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矩阵;第四,结合指标权重和评价矩阵具体量化各级指标评价得分。

依据上述建模方法对某民办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实证研究,并统计整理各项子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和整体评价结果并加以分析(见表2),以此为依据开展教学质量分析,有针对性地分析教学质量评价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提高民办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4 后续工作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可以对各级各类评价指标进行量化,量化的具体结果可以作为学校的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和一线教师改进教学质量的依据,比如,从上述表格中我们发现社会合作和声誉评价得分不高,那么可以通过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媒体宣传力度有效地提高该民办高职院校的社会合作和声誉。

教学质量评价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部分,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的长期过程。上述评价模型也必须不断在实践中检验,不断地根据民办高职教育的发展修改指标权重和完善指标内容,为民办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更为客观的评价依据。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了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而民办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办院校相比在办学理念、政策支持和教学资源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教学质量存在着较大隐患。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关系到招生、培养、就业等一系列环节,因此建立和完善一套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提高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保障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民办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翼国强,王广珠,陈国强.现代职教体系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索[J].职业时空,2015(3):5-6.

[2]左蕾,朱强.科学性原则及其对成人教育管理的实践规约[J].继续教育研究,2013(5):34-35.

[3]欧自勖,欧芳庆.教育教学质量: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J].职教论坛,2012(31):78-79.

[4]刘翔.基于模糊理论的高职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13-15.

[5]蓝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现状及其再认识[J].职业技术教育,2014(1):38-41.

[6]杨纶标,高英仪.模糊数学原理及应用[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86-91.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论文 第4篇

关键词: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

职业院校实验课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实验课程建设是整个高职教学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教学大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使其成为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本文首先论述构建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及意义,然后论述构建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最后给出评价体系的基本内容。

1.构建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意义

构建实验室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建设实验室队伍优化实验室管理的需要,同时促进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1)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需要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理论教学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及监控体系,而实验教学一直缺乏一套适合的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一套合适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形成有效的监控反馈机制,将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有助于推进实验教学改革。

2)建设实验室队伍优化实验室管理的需要

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以推动教师和试验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有效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工作潜能,对提高试验教学质量和推动试验教学改革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对试验教学质量评价,教学管理部门能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试验教学信息,掌握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情况,优化试验教学过程管理。

3)促进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實验室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是体现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建立科学、有效的试验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保证学科各课程实验的充分实施,推动课程建设,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极大地促进专业建设[1]。

2.构建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理论和实践相接合的重要通道,是学生实习实训学习专业技能,锻炼动手能力的客观评价。建立高职院校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有效性与导向性[2]。

实验教学过程涉及教师教学水平及教学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验项目的选择,实验教学的准备和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等,这要求评价体系的指标应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审视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公正地对实验教学情况做出评价。

科学性旨在实训过程中,教师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公平、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不能参杂个人情感,主观臆断。评价指标要遵循科学的教育学原理和统计学的资料分类要求。各项指标即要具有相对独立性,又要使各指标间具有相关性,成为互不矛盾的有机整体,指标内涵明确,条目简明能准确反映实验教学水平。

可操作性是指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出实训课程的场地、管理、评价指标的实施方案。指标体系要层次清晰、量化适当、易于操作。

导向性是指实训课程评价体系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就业方向,引导实训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提高实训课程质量,培养出优秀的技能型人才。设计的指标必须根据实验教学及其发展规律,体现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的目标要求,使参与实验教学的各方发现自己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有明确地努力方向。通过评价最终达到促进实验室建设、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3.构建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内容

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是有效实施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础,它是根据实验教学目标,对实验活动及其有关因素作出系统描述,并对实验教学进程作出判断。专家、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及学生测评角度不一样,评价内容也应不同,评价内容应是多层次、多方位的[3]。

专家的评价体系应是全面的、完整的,体现实验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反映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律的要求。包含有实验教学准备、实验教学过程、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态度、实验教学效果五大方面。然后再细化,更客观地反映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公正地评价实验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

学生的评价包含对教师和教学部门两个方面。学生对实验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的评价包含对实验室环境、实验器材的准备、实验内容(实验目标的合理性、实验设计的规范性;开设的实验项目的实用性、实验内容的新颖性等)、教师的教学态度、执教能力等方面。学生对教务等部门的评价主要是学院对实验教学开出的条件保障方面,如实验室面积、实验设备数量、实验设备先进性以及实验室开放程度等。学生的评价能将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同实验室建设结合在一起,能提供给学院最直接的反馈意见。

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的评价包含对学生和教学管理部门及相互间的评价。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对学生的评价包含实验预习、科学严谨的态度、操作技能、效果等方面。对学院教学管理部门的评价主要包括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经费投入、激励机制的评价等。实验教师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评价主要是对实验准备工作的评价。包括仪器设备的状态、实验耗材的准备、实验环境的整洁与否、实验室制度管理等。实验技术人员对实验教师的评价主要是责任心,对学生整个实验过程能否起到积极主动的指导作用等。

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后即可对实验教学过程实施多方位监控,并把监控措施常规化、制度化,保证实验教学规范、高质量运行。总之,建立一个公正、科学、客观、规范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准确反映实验教学的效果,全面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和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同时对实验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时会美,张殿明.高职学生实习实训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09.67-69.

[2]杨洋,吴志华.论高等职业院校实训课程效能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1.79-81.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论文 第5篇

当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时候,我们需要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支持学校的发展,用新的管理方法来指导学生的成长,要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师的指导管理相结合,建立和谐开放的育人环境,强调人本管理,提出在理性化管理的基础上实行人性化管理。教学管理作为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我国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培养方向,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针对当前高职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个性特点,在教学体系上进行相应的改革,凸显人性化。所谓人性化的教学体系就是要求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特长和创造性,增加学习的选择性,加强管理的弹性,满足学生学习的愿望,实现学生的学习自由。

一、高职院校构建人性化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一)现在的高职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有很多,如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不高,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薄弱;社会对高职学生还不够重视,对他们存在一定的偏见,毕业生的就业率不高;高职院校现有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较低等等。但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学体系存在诸多非人性化的因素,具体表现在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学方法还采用传统的“满堂灌”、“以老师为主”的单向交流模式;教学手段陈旧化,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全方位感受的需求;教学评价体系还停留在“唯分制”阶段,无法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些因素都极大地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其核心就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应用不只是继承性应用,而是创造性应用;不只是对现有知识、技术和方法的应用,而是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应是创新的教育,在教育和管理过程中,要强调突出学生的个性,重视其潜能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应从自身定位出发,以当今时代市场需求为动力,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就必须建立人性化的教学体系,加强对高职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以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

(三)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建设和谐校园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校园。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建设和谐校园

必须建立人性化的教学体系,首先要在充分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完善各项教学规章制度,避免人治化和人情化;其次要尊重个性,充分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树立“人才多样化,人人都能成才”的育人观念;第三要转变教学管理理念,树立服务意识。

二、人性化教学体系的创建

(一)建立人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

高职教育要积极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大力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就必须营造自由、创新、求异的良好学术环境,建立弹性教学管理体制,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弹性教学管理制度力求共性和个性的协调,即在目标方面作出统一的刚性要求,而具体的教学过程则不拘一格。这种人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行学分制。

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按照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规定学生修完相应的学分课程,获得规定的总学分就能毕业。它是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学生毕业的标准,而不以学习年限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其特点是灵活、多样,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学分制体现了人性化,使受教育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自我设计与管理,这样就可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意识,有利于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拓宽知识视野,促进全面发展,使学生的个人需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2.实施弹性学制。

弹性学制的核心是入学灵活,学业与毕业分段管理。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初中毕业读高职的标准学制为5年,实行学分制后,弹性学制为4~7年,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累计学分,提前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思想品德考核合格者就可以提前毕业。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先中断学业就业,延长学制,有一定经济基础后,回校复读,完成学业;对学习能力差或身体不好的学生,可以根据其需要放慢学习进度,延长学习年限。允许某些方面有不足的学生取长补短,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辅修第二专业和选修其他课程,允许有实际困难的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1]。同时,也便于学校逐步推行“工学交替”制度。

3.建立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

在学籍管理制度的制定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各种相关规定要体现“为学生服务”,“方便学生、提高效率”的服务思想与服务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给予学生行使合法权利的机会。例如:应简化学生办理各种学籍异动手续的流程;允许学生在保证完成教学计划的前提下,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学业进程、学习年限、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保障学生对各种考试成绩的复查要求等。[2]

(二)推行人性化的教学方法

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较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3]。因此,高职院校就必须打破传统而陈旧的“填鸭式”、“一言堂”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人性化。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优化教学过程,形成交流-互动式、启发-引导式、讨论-探究式、开放-发散式等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胆试行行为导向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为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这些人性化的教学方法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老师关注的重点。老师要始终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应速度来调整教学进度。第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根本上讲,学生获取知识、获得能力、提高素质,需通过学生自身的艰苦努力才能实现,教师不能代替和强制,只能引导、促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应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指导学生学会思考、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三,坚持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所谓的自主就是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坚持以自主的方式进行教学,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合作是指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第四,在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老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手段,然后再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去传授。从而真正做到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实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采用人性化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指教学活动中用于传递教学信息的各种器材和物理载体。近几年,很多高职院校采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在优化教学过程、改革授课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教学效果、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节省师资等诸方面,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教学方法和手段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是目前最具优势、最显特色、最富生命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它能将文字、图表、声音、动画等合理组合,通过计算机投影大屏幕等多种方式,集讲解、演示、操作、练习、交互等为一体来表达知识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表现形式的活泼性,从而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它与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具有以下明显优点:一是有利于实现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统一;二是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直观形象,学生便于理解和记忆;三是一个多媒体教室容纳学生量大,有利于师资和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等;四是可以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潜力,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五是教学重心由“教”转向“学”,使学生完全由老师控制的、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双向自由交流的状态[4]。

(四)确立人性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一定的规则对教学效果作出描述和确定,是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的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与学。针对上面介绍的人性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确立相应的人性化教学评价体系。人性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将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满意程度、学生的需求满足程度。大致可以采取如下步骤:

首先要确定教学评价的主体。人性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所以教学评价的对象,必然从教师转向学生,评价学生的学习。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在此指导思想下,教学评价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当然也对教师进行评价,但评价的出发点从教改变成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是否为学生创设了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及是否能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等,显而易见,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是围绕着学生制定的。

其次确定教学评价标准。评价的标准从知识转向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因为,在信息社会里,知识的数量已经大大地超越了人类记忆的极限,且知识日新月异,人们不得不终生学习。学生需要的知识,不仅可以通过听教师讲课,更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己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寻找、挑选甚至挖掘。搜集、整理数据,提取出有用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才是立足于高科技信息时代的根本。当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体系,仍需对教师进行评价,但是,因为教师已经从中心主导地位转变到了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引导者,所以评价的标准也相应转变成了教师是否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情境;是否能激发学习者的动机、主动精神和保持学习兴趣;以及是否能引导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等。

最后确定教学评价方法。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因为采用了自主学习策略,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结构、学习方式,选择自己需要的知识,并以自定的进度进行学习,所以评价方法也多以个人的自我评价为主。评价的内容,也不是掌握知识数量的多少,而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协作学习的精神等。

[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论文 第6篇

一、构建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原则

按照《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的要求企业兼职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热爱教育事业,身心健康;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能够胜任教学工作;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具有高度责任感。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仅要把这些要求折射出来,还要具备教育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要强调学生学的能力培养,学的效果反馈。

二、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一)将职业教育做人与做事相结合教育的核心对象是人,而对于人的教育首先是立德。立好德是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企业兼职教师现场经验丰富,在讲授实际案例时都会涉及到对本工作领域一些现象的看法和评价。这一过程就是在传递给学生如何对待工作,是立德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在此评价体系中我们将政治方向正确,遵守宣传纪律;具备本专业所必需的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法律知识;热爱职业教育事业,教学态度认真作为师德师风德的内涵进行评价。虽然在总分中占比不大,但是一旦触及红线就视为评价不及格。以此来强调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思想。

(二)将学习效果与教学过程相结合教学过程是通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设计等方面来进行的,而这一过程直达的目的是要学生有所收获。有些企业兼职教师比较健谈,结合他多年的工作经验,有时不知觉就讲开了。老师讲的兴致勃勃,学生听的津津有味,教学过程流畅,互动也好,形成了浓厚的课堂氛围。但讲授的内容是否紧紧围绕了教学目标?单听每一段似乎都很有用,可仔细一回味已经远离了本次的教学目标。又如进行实训教学的企业兼职教师会出现教学环节不完整,可就是只用了几个关键动作,几句关键的话就提升了学生的技术能力,使得学生大有收获。基于此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必须要把学习效果与教学过程相结合。从学习效果的情况来衡量其教学过程的合理性。

(三)突出实践能力和教学规范相结合企业兼职教师实践能力强这是其自身的优点,但有时这一优点也成为了他们和学生之间隔阂的鸿沟。原因在于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基础,学情掌握不准。我们的学生不仅是没有工作经验,还没有工作的体验,甚至连基础知识都没掌握。因此要求企业兼职教师胜任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们不仅是要有经验知识的储备,还要懂得教学的规律。上课前要了解给谁讲(一年级学生还是要毕业的学生;学生都学过什么课程;有无跟习、践习经历),讲什么,尤其要设计怎么讲。最终这些都要落实到教案准备中,这样授课时才会遵循教学原则和规律,形成良好的教学规范。

(四)将科学性与导向性相结合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作为一个评价体系是要涵盖这些因素体现其全面性,但又不能细而杂,不然就会造成什么都评价,分值分配的小而散,导致评价结果没有反映出主要问题,导向性不强。基于此在设计此次评价体系时我们采用了评价指标分级的方式。指标逐步进行细化,抓住主要矛盾,体现导向作用。

三、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构建评价体系时,采用评价卡的形式进行实施。依据目前高职院校网络技术专业开设的三种常见课型构建了不同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一)理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为德、能、勤、绩。二级指标为师德师风、职业能力、教学能力、教学准备、成效考评。三级指标为政治立场、职业道德;现场经验;知识架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仪态;教学指导;教学资料;环境设备;学习效果;考核评价。

(二)理实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为德、能、勤、绩。二级指标为师德师风、职业能力、教学能力、教学准备、成效考评。三级指标为政治立场、职业道德;现场经验;知识架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仪态;教学环节;教学资料;教具学具;学习效果;考核评价。

(三)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为实训准备、实训过程、实训效果。二级指标为实训资料;实训设备;实训制度;职业能力;实训内容;教学方法;实训指导;学习效果;成绩考评。

参考文献:

[1]倪东辉,程淑琴.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08).

上一篇:小论文前言的写法下一篇:竞争性谈判自我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