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的习惯培养

2024-06-17

一年级学生的习惯培养(精选6篇)

一年级学生的习惯培养 第1篇

一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大家好,坐在这里,能和大家一起分享觉得很荣幸。我们团队的学生是学校学生中最小的,因此在这里,代表我们团队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培养一年级小学生习惯上的一些粗劣认知。

在习惯的培养上我们把它分为两大块。

1、常规习惯。

包括课前准备学具、站姿、坐姿、走路、文明礼貌等。

2、学习习惯:

⑴、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课堂学习时要求学生做到:

① 听要专心、仔细。

听前先猜想要发言的同学会说些什么。

听的时候眼睛注视着老师或发言的人;要听清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 事;听完别人的话,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插嘴。

听时要一边听一边想;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认可,如果听到自己不懂的就要问,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听时不一定要赞同,但起码要做到理解,弄清同学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不随便给予否定,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先想想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即使有不同的观点和想法,也要以“我以为„„”“我给他补充一下„„”等方式参与交流。

⑵、说要清楚,完整。

回答问题先举手,得到允许后站起来发言,发言时声音响亮。

发言时要把话说完整,可以利用课文中学过的句式,如一年级的六种基本句 式:谁(什么)是什么;谁(什么)干什么;谁(什么)怎么样,帮助学生说简洁而完整的句子。

敢说、会说、多说。

“我只有说,才能想”。这是李希贵在《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中写到的戴维先生的一句话。

它所表达的意思是,只有在陈述的过程中,才能产生更多、更好或者更有价值的想法。

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也就是说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是学生主体在具有主观意志作用下亲自探索的过程。

在这样的空间,他会积极主动的发现并提出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在问题和任务的推动下,会充满好奇和期待地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认识会自然的得到发展;能够不自觉地形成适合自己成长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我们可以:

A延迟点拨,使学生有话想说

当学生遇到问题、困难时,这时需要教师适当地延迟判断或给明方法。学生

思考的方向明了,思维的深度自然会出来,问题也就自然能够解决了。

B营造氛围,使学生敢说

以亲切的谈话式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想法告诉其他同学。还要尊重学生的发言。特别要多为能力弱一点的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

C教给方法,使学生会说

(一)表达与互动

1、表达

教学中,引导学生发言的方式。由站起来直接发言,慢慢的过渡为让学生学会站起来先环视四周,看看每一个学生是不是都在听自己说,如果所有学生都在专注的听,这时方可发言。如果有个别学生没有专注的听,这时老师要教会孩子自己组织课堂,让其他学生学会倾听。如可采取这样的方式:xxx请你坐好听我说;请你看着听我说,然后再发言。在发言的过程中,将对谁说由老师转向学生,变为:同学们我是这样想的。最后有礼貌的说一句谢谢大家听我说。表达的同时还要注重与听者的交流,学生讲完自己的见解,还要与其他同学互动。

2、互动

第一种情况:代表小组发言。表达的见解是和伙伴共同智慧的结晶。因此汇报完,要首先请小伙伴补充,再请其他同学补充或发言。

第二种情况:发表个人见解。交流完还要主动征询意见。如:同学们你们同意吗或有补充吗。

第三种情况:补充发言。要接着刚才的话题讲,不重复前面同学的意思,不说废话。如:同学们我有补充。

第四种情况:质疑问难。提出问题,邀请大家解决:“谁能帮帮我?我还不太懂,能给我解释一下吗?”

第五种情况:用朗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我表达的是什么,或谁能为我评一评。

第六种情况:总结发言。归纳总结讨论的成果—大家的共识,对交流话题的理解。如:我或我们的看法是、可以概括为„„

(二)评价与沟通

学生精彩的发言,独特的见解、情真意切的朗读等等需要及时地肯定,掌声 最直接,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也最大。还可以赞许的点头;竖起的大拇指,不由自

主地皱眉;轻轻的摇头,我有不同想法等。这时的评价要有针对性。表扬赞许要直截了当的告诉大家哪好。使大家知道向他学什么?

⑶、读要正确,入情。

读书时手端书本,书本稍向前倾斜。精力集中,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一边读书一边思考,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敷衍马虎,不绕开走,而是尽自己的努力,想方设法把问题弄懂。

正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读的姿势正确:二是不读错字,不加字漏字,不读破句。

读的入情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如何停顿,怎样处理重音、语气、语调、节奏的变化及速度的快慢等),从老师示范,学生跟读开始,使学生读得入情、读得入境,养成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习惯。

勤动笔。一边读书一边圈、画。标一标句子和自然段,在不明白的地方打个问号。

⑷、写要规范,工整。

① 写字的姿势做到三个一。头正、身直、肩平、足稳。

② 每一个字都由基本笔画构成。因此,写好一个字,就要写好它的每一个 基本笔画。

⑸、及时完成作业、自查自改。

独立、按时完成课堂、课外作业,不拖欠、不减写作业,字迹工整。完成作业后要进行检查,老师批改后要自觉订正。

⑹、预习、复习的习惯。

预习。

教给预习方法,提出预习要求,完成预习作业。一年级的语文课已经由学习汉语拼音进入到生字词、课文的学习。这个阶段,在学新课文之前,可以进行简单的预习,具体要求如(按顺序完成):

1、借助拼音,认真读课文5遍;(大声、准确、流畅地朗读)

2、正确标出课文自然段的序号;

3、用“圆圈”和“横线”分别画出一、二类生字,再认真读三遍;

4、借助课后笔顺表,用手正确书空出每个生字的笔顺;

5、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简单说说每个笔画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怎么写才好看。

复习

对学过的生字、笔画、偏旁等进行默写。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一年级学生的习惯培养 第2篇

小学六年,孩子在学校里主要学什么?相对于知识来说,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什么是习惯?习惯就是不这样做很别扭,很不舒服。比如,饭前便后养成洗手习惯的人,如果方便后不让他洗手,吃饭前不让他洗手,他会很难过,很不舒服,总觉得一件事情没做掉;比如在家里,有鞋子脱下及时整理摆放好的习惯的人,对于那些走到哪里就脱到哪里,东一只,西一只的乱扔,会很不习惯,如果说了不听,他宁可自己辛苦点,也要把鞋子摆好。这,就是习惯!

一二年级,是学习习惯培养的黄金年级。错过了一二年级,再来补救很费时,而且效果很不好。即便是我们大人也一样,第一印象对我们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这两个年级中,又以一年级为重,一年级是习惯培养最好的一年,是学生可塑性最强的一年。良好的学习习惯必然深刻地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成绩。那一年级的孩子该培养哪些习惯呢?

好的习惯有很多,甚至无法一一例举。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哪些不良的习惯会制约、影响孩子的学习,甚至是生命的成长。

老师在上面讲课,有的小朋友就把餐巾纸、铅笔、尺子、橡皮等都摆出来,然后自己管自己做小动作,把头钻到抽屉里,爬到桌子下面,或者把橡皮、尺子、铅笔拿来做跷跷板、转折玩;摆地摊型

有的小朋友屁股往前翘,把凳子后面的脚翘得老高,或者把一只脚垫到屁股下面,坐没坐相;耍杂技型

有的小朋友,把上课当成看电视,只看,不思,不说,不动;看电视型

有的小朋友别人话没说完,他就急着喊出自己的答案,以至打断别人的思路和其他小朋友的倾听唯我独尊型

小朋友一做作业就拖拖拉拉。消极怠工型 还有的小朋友见识明显滞后于同龄小朋友,缺少基本的自然、生活常识。认知滞后型

其实,这些现象背后折射的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出现了问题。一年级已经过去大半了,如何在后面的时间里,有效地培养好我们小朋友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刻不容缓。

一、培养孩子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

1.作业前学习用品的准备 语文学科课前准备要求:一支铅笔、一把尺子、一块橡皮、一本书、一个练习本。铅笔盒容易掉到地上,发出响声,影响他人的学习,也容易干扰自己的学习。在家里也可以采用这种准备方式,做什么学科的作业,就准备相应的学习用品,无关的东西放到边上,不要影响和干扰学习。

2.作业后学习用品的整理 做完作业,及时收拾和整理学习用品,全部整理好,放回原位,才可以离开。3.整理第二天要用的学习用品 第二天上什么课,该准备什么,这是孩子自己的事。一开始,孩子不会整理,我们提醒、协助他们整理,但是不要包办。现在的孩子,自己本子忘带了,就说:妈妈忘记给我放进来了。很多大人似乎也认为帮助孩子准备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是自己的份内事,孩子东西忘了,自觉地回去拿;实在没时间,打电话给家里的老人,让他们送。这其实是害了孩子,剥夺了孩子自主成长的空间和机会,这也是害了自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不再那么听话,你就会感觉越管越累。

具体训练的方法: 1.整理书包、课本、文具计时比赛; 2.自己准备学习用品记录表; 3.检查督促;

二、培养孩子耐心、专心倾听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语文课对于他们来说一时很不习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首先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认真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乱喊乱叫其实就是用自己的言行告诉别人,我不在乎你,我不尊重你,我也不值得你在乎,我也不值得你尊重。其次,让孩子知道该怎么做。(1)认真倾听大人的讲话,不随便插嘴;(2)边听边思考,别人讲的哪句话我赞成,哪句话我不赞成吗,为什么?(3)有不赞成的地方,等别人讲完了,再发表自己的观点,赞成的可以给予支持。然后,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家长讲三四句意思连贯的话,请孩子耐心听完,进行商讨。如周六如果孩子作业做完就带他去看电影这件事。最后提一点,孩子倾听习惯的培养主要是在生活的细节中,这就需要我们家庭成员之间达成共识。不要爷爷这儿可以乱喊乱叫,爸爸那儿规矩森严,妈妈那儿又是另一种景象,这是很不利于孩子形成倾听的品质。

三、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做人上,真比一切都重要。那在学科学习上呢?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应该是什么?我觉得是思,一个人不同于他人之处,主要就是他的思考力。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就是一个有创新意识的人。我们不要以为一年级的孩子还很小,我们说啥,他们就会听啥。其实并非如此。孩子们的思考或许会很浅薄,但是这是火种,很弱,但是可能引发燎原之势。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些火种生生不息地燃烧,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添把柴。当今互联网、数字化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的孩子,思维方式和我们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熟悉网络,依赖网络,有什么不明白就找百度,方便是方便了,但容易形成网络依赖症,造成思维碎片化、平面化,没有分寸感与历史感。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是有影响的。要关注这个问题,上课或者读书,都要让学生有必要的思维训练,有感觉,有体验,有投入,学会辩证、逻辑地看待问题。从一年级起就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认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而不能形成一种人云亦云的惰性心理。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努力,如:先自己动动脑筋,等会儿交流时听听别人的想法是不是跟你一样?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比比谁的想法更有道理?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共同评价。在独立思考、认真倾听和相互补充、共同评价中,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的想法进行对比,学会发现优点、弥补缺点,在一次次的训练与培养中,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会慢慢养成的,当然要注意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否则易造成学生心灵的创伤和惧怕学习的心理。

四、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习惯 中国有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宋代诗人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现代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说: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课堂上老师围绕课本的学习,对学生的整个知识体系的建构来说,只是起到方法的引领和基础知识的奠基作用,真正要学好,除了指导学生读课本外,还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如有注音的儿童读物、绘本读物等。在阅读课外书的同时,巩固学过的生字,扩大识字量,丰富各种只是,提升阅读能力。学生学习,除了课本知识,还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养成读书习惯,让读书成为一种终生的习惯与生活方式,这是为学生的人生打底子的事情。一年级的孩子,是培养养纯正阅读口味和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这个时期,他们对成人推荐的读物能比较愉悦地接受,并且在和大人的共读过程中,对文字产生亲近感,体验阅读的快乐。多读书:每天固定时间读书,在家里设定一个安静时间,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作业、读书、写作; 读好书:经典,书目推荐,见博客地址 好读书:喜欢读书,孩子读书后,有发表观点的场所,学校里、家里都需要。读整本的书:每天看十几页,几十页,坚持看,天天看。如李睿毅、胡宇翔等小朋友,已经在看中、高年级学生看的书籍了。如《窗边的小豆豆》等。

五、培养孩子认真作业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尚未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而这一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1.从最不喜欢的科目开始做,有助于你完成所有作业。2.每天在同一时刻开始做作业,有助于你提高做事的条理性。3.在固定的地方做功课。在家里布置一个安静、舒适、光线良好的学习区域。4.要让孩子做作业的地方井井有条。把孩子做作业所需要的所有用具,包括铅笔、橡皮、涂改液、胶水、剪刀、纸等。5.孩子做作业时,不要坐在孩子旁边。如果孩子不会做,向你求助,你需要提供指导,但不是直接给出答案。如果你不会或者不确定,可以联系老师。6.要言传身教,不辍学习,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7.要对孩子的在校学习情况表现出积极的兴趣。每天通过具体的提问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以及孩子的感受。8.观察孩子做作业时的情绪,如果孩子遭受到挫折,或难以集中注意力,可以让他休息调整一下。如果孩子感到心烦意乱,可与老师联系,就作业的质与量进行讨论。

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成人的行为模式和思想准则不管好坏,都有其历史的继承性。而这些,归根到底来自于儿童或者少年时代的习惯与养成。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儿童时期的印记总或多或少的带入成年。而在成年之后,好习惯要继承张扬十分困难,坏习惯要马上克服,亦绝非易事。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憧憬着小学生活,上小学时他们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当他们背上新书包,进入一年级学习时,兴致勃勃,充满着新奇与自豪,可是没多久,有些孩子就因缺少学习兴趣而感到学习疲劳,视学习为畏途,书包似乎越背越重了。对此现象教师们一致认为,小学学习差的孩子中绝大部分不是由于智力低下,而是由于注意力分散,学习习惯差。

一、学习习惯是什么 学习习惯是一种比较巩固的动力定型。例如,当一个孩子养成了晨读的习惯,每当早晨起床后,就会自觉地拿起书本大声朗读起来。孩子认真地学习,及时预习和复习,上课注意力集中,笔记工整清楚,遇到问题善于思考,积极应对等等都是学习的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学生的学习是不可想象的,学习成绩也一定不会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中小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习惯。作为教师和家长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抑制和消除不良的学习习惯。日本心理学家调查过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结果表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学习习惯的得分并不增加。据此认为,学习习惯是在小学一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难有多大改进。那种认为树大自然直的观点是不可取的。因此,尽早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良好习惯也越容易巩固住。不良的学习习惯发现得越早,也越容易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积累越多越不容易建立良好的习惯,因为任何习惯都是比较牢固的暂时神经联系,要想改变它,必须做出巨大的努力,花费很大的力气。例如,有的孩子形成上课不注意听讲的坏习惯,即使在教师的教诲下有了改正的决心,有时好 了几天却又犯了。犯了又改,改了又犯,这需要长期的意志锻炼,有时是非常痛苦的。所以,那种认为小学一年级要让孩子放纵一些,到了高年级再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学习习惯形成的标准一般有三条:一是动作的速度,指经过多次反复练习,组成学习习惯的一系列动作的敏捷性逐步提高;二是动作的质量,指动作的精确性和协调性应该不断提高;三是学习者本身的体力消耗和脑力消耗要不断维持相对平衡。如果学生某种学习活动达到上面三条标准,说明他某种学习活动的习惯已经养成。

二、学习习惯形成的心理发展规律 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心理发展规律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由外部支配到内部控制的过程。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教师和家长的要求下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上课注意听讲、积极思考问题以及认真完成作业等学习习惯的形成,主要靠外力作用,很少出于内部自觉。到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学生随着学习认识的提高,把老师和家长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内部动力,使学习习惯形成更趋于自觉性,表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地努力学习。

2、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孩子在小学一年级的学习习惯是具体的、简单易行的。例如,上课铃声响立即进教室准备好上课的文具用品,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这些都是小学低年级容易做到的。但到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随这学习认识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增长,那些抽象的比较复杂难做的学习习惯、应用系统学习方法的习惯等良好学习习惯在学习活动中将日益得到巩固。

3、由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孩子在小学一年级,由于年幼无知、缺乏自制力,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不稳定的。例如,语文课能认真听讲,但数学课听讲却不认真。而到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下,良好的学习习惯日益稳定,例如,对各科出现的疑难问题都能独立思考等等。

4、好习惯和坏习惯不断斗争的过程。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习惯的形成是好习惯和坏习惯不断斗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是好习惯代替坏习惯,就是坏习惯代替好习惯。教师和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个性特征,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抑制和消除不良学习习惯。克服坏习惯首先要使孩子认识到坏习惯的危害,树立克服坏习惯的信心决心。其次是锻炼孩子与坏习惯斗争的意志力。意志在良好学习习惯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孩子缺乏毅力,不能持之以恒,良好的学习习惯就难以形成。例如,有的孩子既想学习又想看电视,为培养家里开着电视时自己能坚持学习,经过多次反复,就能形成当别人看电视时仍能坚持学习的好习惯。并且在学习任务未完成时,再好的电视节目也不看,这种学习的专注习惯就是慢慢锻炼形成的。习惯具有稳定的一面,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运用适当的方法,锲而不舍,不良的学习习惯终会被克服。

5、一年级孩子应培养的学习习惯不能超越孩子的年龄特点。做父母的,首先要了解孩子在学习方面一年级的孩子应主要培养哪些习惯。(1)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认真做功课,自己负责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改正。对孩子的好处:培养孩子做事情专注的习惯;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2)踊跃举手发言。培养孩子上课的参与意识。(3)书写规范。培养孩子规范书写的习惯。(4)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5)珍惜时间,学习时不磨蹭。培养孩子珍惜学习时间的习惯。(6)自己看课表,整理书包。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7)认真、细心、不马虎。培养孩子认真学习的态度。(8)正确的学习姿势,注意用眼、用脑卫生等。对孩子的眼睛、身体发育有好处。

一年级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 第3篇

一、培养学生的准备习惯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 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因此, 学生写作业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提高练习的有效性起着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

一年级学生的各种能力都比较差, 因此, 许多家长都会帮孩子准备学习用品:他们会事先帮孩子削好很多铅笔, 最多的时候可能达到十几支, 帮孩子准备好很多块橡皮, 甚至有些可有可无的文具家长都很周到地准备了。可是小朋友写作业时问题就出现了:有些学生字还没写, 笔尖就断了, 于是开始忙着使用卷笔器卷铅笔, 卷到兴奋之时甚至忘了写作业;橡皮还没开始擦, 已被小朋友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尺子更是成为他们下课后手中的游戏道具……

针对以上的现象, 我采用如下的方法:1.认识到位。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每种文具都有自己的功能, 而不是我们的玩具;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文具准备的重要性,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离不开它们。2.制定规则。我规定他们每天要准备四支以上的铅笔, 还要准备好尺子、橡皮等文具, 做到用品齐全。同时, 在课上不能随便使用卷笔器, 如果铅笔都断了, 可以先向老师借。3.激励作用。在平时的课堂中, 教师可以表扬那些准备好的学生, 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有时还可用加分或者奖小红花的方式, 在班级内评选“爱护文具之星”, 增强他们爱护文具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

教会学生读题、审题是有效完成作业的基本方法。小学一年级的数学题一般来说是很简单的, 但是为什么还会出现那么多的错误呢?学生往往就是没看清、没读懂题目。把做错的题目让他们再读一读, 或者重新做一遍, 很多学生就能做对, 这就是不会审题。所谓“审题”就是审清题意, 一年级数学中的审题就是要弄清题目内容和要求, 看清数字和符号, 理解题中图文列举的数量关系。刚升至一年级的学生, 字都不认识, 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读题。此时, 我要求学生:老师读到哪里, 学生指到哪里。到了第二学期, 随着语文水平的提高, 学生已经能够认识一小部分的文字, 虽然学生的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 但我还是要求学生自己读题, 读题时要训练学生做到不添字, 不漏字, 不读错字, 不读断句, 慢慢地能够自己独立朗读。另外, 特别是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 我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找出关键词或句子, 并培养学生圈关键词、划关键句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

对于小学生的身心特征来说, 写字不仅是提高学生素养的先决条件, 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因此, 对学生进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也是学校贯彻素质教育的体现。由于一年级学生刚接触书写, 所以他们在写数学作业时常常会坐姿不准确:有的站着写, 有的趴着写, 有的侧着身子写, 有的跪在凳子上写等;字写的大而潦草、歪歪扭扭, 线不用尺画, 用橡皮擦时过于用力, 作业纸破损严重等。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书写习惯, 我编了写字口诀, 把正确的书写姿势、坐姿及握笔的要点通过幻灯片、语言, 详细生动形象地教给每一位同学, 然后把书写姿势编成简化的口诀:“写字时, 要做到:A坐姿, 头正、身直、脚平;B握笔摆好‘三个一’:一尺, 一寸, 一拳;C心平气和, 态度认真”, 让学生熟记成诵;并且把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图在家长会上教给家长, 图和口诀印发给家长, 让家长配合学校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并且要求学生写字时注意字的大小, 线用尺画, 要认真写, 争取少用橡皮等。

四、培养学生的检查习惯

一年级的学生自我检查能力比较差, 他们往往对自己的情况难以作出正确的评价, 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中盲目地自信, 都以为自己稳拿满分了, 结果让人又急又气。在平时的数学作业中, 当我要求学生检查时, 有的装模作样地翻来翻去, 有的洋洋得意地坐在位置上东张西望, 有的把作业丢到一边, 自己玩起来了, 有的在和同桌讲话, 有的小朋友想认真检查, 也苦于找不到检查的方法等等。针对以上现象, 我采取的措施有:1.读一读。对于一些文字题, 比如填空题, 让学生连同答案一起读一读。2.算一算。一年级的计算题主要是口算题和笔算题, 我先让学生把答案遮住, 然后在草稿本上算一遍, 再核对答案。3.想一想。让学生想一想, 算出来的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特别是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检验答案的准确性。

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第4篇

关键词:学生;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374-01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刚入学的小朋友来说,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有的甚至一天的幼儿园也没上过直接入学,有一个适应和转换的过程。这时,是孩子们从以玩为主转到以学习为主的阶段。从他们入学的那一天起学习习惯的养成就是我在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上课集中精力听讲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上课还是做作业,都要求孩子专注,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再去做另一件事。但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什么事物都好奇,对周围的事物都怀着好奇的心。上课时他们的注意力分散,易转移:别人手中的笔、橡皮擦、桌上的文具盒都会吸引他们注意力,可以看着这些东西发半天呆;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拿着自己的笔在手中把玩,不听老师的讲解。还有就是同学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也能成为吸引他们目光的源头,甚至会看着别人傻傻地发出笑声。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就这样浪费掉,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被少数人包打了天下,大多数学生成了陪衬。教学时间越往后推,学生的注意力越分散,思维就越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思路。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我不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还注意适当的提醒。当发现某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时,轻轻地敲敲他的桌子提醒他一下;某个孩子表现不够好时,及时送给他眼神、一个手势或轻轻地摸一下该孩子的头,就会唤起学生的注意。但切忌在这时的大声批评,让他无所适从。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学生的写字姿势是学生写字习惯中的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常见的姿势是写字时偏头、侧身、匍匐等,针对这些情况,当学生写字时或做作业时我会这样说:“小朋友,我们要做小松树直又直,不做老爷爷,弯腰又驼背。右手拿笔,左手放平,一笔一画写端正。我的字真好看,大家比比看。”慢慢地,就可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个别学生在做作业时写写擦擦、擦擦写写,擦又擦不净,导致页面不整洁,作业本破破烂烂的,字写得东倒西歪,作业根本达不到字迹匀称、端正、美观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去引导学生,书写前不要着急写,先观察这些字的特点,我在黑板上书写示范,指导每个字的写法。在田字格中从哪里起笔,从哪到哪转弯,在哪里收笔,整个字在田字格的哪一部分,一字一讲解。讲一个字都让学生先描摹,再在田字格中慢慢练写。在写的过程中要巡视,注意观察学生的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及时纠正。在书写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要放慢速度,认真书写,一笔一画,尽量不用橡皮擦,一步到位,这样写出来的字整洁又漂亮。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刚开始识字,尤其是我们农村的孩子,不像城里的孩子有父母教或上辅导班,由于父母多数不识字,他们识字的途径就是老师在课堂上教学的,他们的阅读习惯只有靠老师培养。阅读习惯的培养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非常的关键。学生的发音受方言的影响,老师在教学时非常的费劲。一年级的识字,往往是认的较多,学生一字一顿地读或唱读不足为怪,较易纠正。但是他们在课堂上常常说方言,有时的发音让老师哭笑不得,纠正学生的发音和阅读习惯成为了老师必攻的难关。从一年级起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对今后的学习起着奠基的作用。

首先,教师范读。一年级的学生模仿性强,教师的示范是让学生养成正确阅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其次,教师领读。这是教学农村的孩子必不可少的,教师要一遍又一遍地带领学生读,让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让学生借助拼音扫除生字障碍,做到字正腔圆,清除方言音的影响。在这过程中老师要督促学生要成正确的读书姿势和自觉朗读的习惯。

最后,要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的习惯,鼓励他们到图书馆借书,多看课外书,扩大知识面。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坐姿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的年龄段。坐姿的端正与否,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还会影响到学生身体骨骼的正常发育。不良的坐姿会导致学生肩斜、头歪、驼背等。要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坐姿并不费事,在课堂上,当发现有孩子坐姿不端正时,我们就要提醒孩子们:“一、二、三,静下来,四、五、六,坐端正!我们是小松树,身子直又直!”只要我们对孩子严格要求,一定能养成良好的坐姿。

五、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培养一年级小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应从孩子们的思想认识抓起,让他们对卫生有一个正确认识,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观念。

我们的孩子来自农村,大多数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身边,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外公外婆,由于老人年龄大,加之农村的陋习,导致孩子们卫生习惯差,部分孩子整天蓬头垢面。针对这些,我们在教学中渗透了卫生教育,并制定了相关的卫生要求。比如:睡前要洗脸洗脚,早晨起床后要洗脸;三天洗一次头,换一次衣服;每周洗一次澡;勤剪指甲,便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烂的水果;不在路边小摊买食品;不乱扔果皮、纸张,果皮、纸张应扔进垃圾桶……在班上树立卫生榜样,用榜样去激励学生。开展卫生主题活动,充分发挥班会作用,增强学生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一年级学生的习惯培养 第5篇

1.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心理学家西·索洛维契克说过:“要想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我们还是从一年级就学会做简单的事情开始吧:身体坐正,振作起来,做好听课准备„„这样,学生就会非常容易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讲解上”为了让学生上课能够专心听讲,我首先结合语文课本第一课《培养良好的习惯》,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坐姿。在课堂教学中,我时刻提醒学生坐端正。一二年级的学生上课往往坐不住,爱做小动作,所以我在课堂上大张旗鼓地表扬坐得端正的学生。如:“××听讲多认真呀,有的小朋友真应该向他学习”而看到个别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教师可用目光加以暗示。一年级学生很单纯,都爱受表扬,因此正面引导的效果会好一些。在具体教学中,我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直观性,尽量利用教学挂图、教具、课件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取多种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在课上就不容易走神,而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久而久之,学生就容易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去做、去想知识。另外,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教学中,经常教师刚出好题目,就有学生说出答案了,千万不要以为学生都会了,知道答案的学生都是在幼儿园学过或家长教过的。另外,即使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理解水平也是不一样的,有的算法清晰,有的仅是形式上会背出答案,而对于具体的思考过程、计算方法等并不是很清楚。于是我提问:“你能当小老师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吗?”这就促使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不得不重新沉下心来考虑如何解释,从而重新思考相关知识。

3.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的习惯

我在课上尽量创造让学生发言的机会,注意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与严谨性。但一节课让学生发言的机会毕竟有限,有的学生因为教师没有喊到他,慢慢地就不爱举手了。通过师生谈心的机会,我引导学生不管老师喊不喊你,你只要会都要举手,这样老师才知道你已经会了;上课的时候如果你来不及跟老师说你的想法,下课还可以告诉老师。于是,一些课上没有来得及回答问题的学生会在下课以后跑到我跟前说自己的想法,适时的表扬仍让他们心满意足。另外,我也注意利用同桌互说、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有更多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

4.培养学生完整回答问题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说话不完整,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平时在课堂上注重训练学生把话说完整。一开始虽然比较费时,但磨刀不误砍柴工。上课回答问题前,要求学生先听清老师的问题,然后再回答。对于能完整回答问题的学生,除了师生口头表扬外,还请他们做小老师,教其他学生说。久而久之,学生慢慢养成了回答问题完整的习惯。

5.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经常会听到家长埋怨:我的孩子总要边做边玩,一会儿站起来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与作业无关的事情都会想起来做,就是作业不做;我的孩子依赖性很强,遇到问题就退缩,特别是在完成解决问题时,孩子看到自己不熟悉的题型就大叫“我不会”;我的孩子做完作业就把本子往家长面前一推,还理所当然地说“检查吧”„„不难发现,这些学生已经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养成了不良的作业习惯。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呢?

(1)先复习后作业做作业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总结所学知识,检验其掌握程度的过程。数学学习要养成先复习功课,弄懂概念、掌握算理算法、理清思路后再做作业的习惯。

(2)先自查后请教作业完成了,还应该独立检查。遇到独立思考解决不了的问题,应该去请教别人,不要不懂装懂,应在别人的启发帮助下弄懂后自己再独立完成作业,不要简单地把别人告诉的答案一抄了事。

(3)认真按时完成作业书写要清楚整洁,格式要正确,算式要规范、美观。按时完成作业,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对于一些特别

一年级学生需要培养的九大习惯 第6篇

尊敬的各位家长,下午好。我是一(2)班的数学老师,我姓刘,今天受一年级全体老师的委托在此与大家一起谈谈孩子的教育问题,为此我感到非常的荣幸。

每年开学,我们走到一年级教室门口,总能看到有那么几个孩子,要么哭哭啼啼,要么揪住家长不许他回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我觉得主要有这样三个方面:(一、了解孩子面临的变化)

⒈主导性活动发生了变化。

入学前,孩子的主导活动是玩,是做各种各样的游戏。入学后,孩子的主导活动是学,所以学习成了最适应孩子心理发展特点的活动。

⒉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

学龄前的孩子是贪玩的,是需要成人照看的。孩子一入学就不同了,在学校里,他们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和班级的一切纪律,如按时上学、认真完成作业等,他们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要为学校为班集体争取荣誉。学习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应尽的社会义务。

⒊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

入学以后,孩子每天都要离开家长在学校里独立生活,这时孩子社会交往的范围扩大了。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短时间内适应上述的种种变化。比如有的孩子性格孤僻,无法融入集体生活;有的孩子学习习惯差,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迟迟进入不了学习状态。

那怎么办呢?我们不少家长会感到手足无措。其实您不用担心?只要记住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这样一段话: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学习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所以接下来我要跟大家谈的主要内容就是迈好小学第一步从培养良好习惯开始。

一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孩子一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好的学习方法就形成于其中了,这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能力。

那当前,我们一年级的孩子需要培养哪些好的习惯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供家长参考:

1.培养正确的握笔和读写姿势。

人人都要坐,要说“不会坐”简直有点令人发笑。但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坐姿的奥妙,坐姿保持如何的状态最佳,这些可都是你需要知道的。保持良好的坐姿,就可达到预防颈、背痛的目的。但不良坐姿是造成青少年脊柱侧弯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小学生成天,弓着腰、侧着身写字,时间长了就会腰酸背痛。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加重病情,引起躯体畸形,影响心肺功能。下面给大家展示几张图片,大家就明白了。

在学校学习,我们不仅要读书,还要写字。写字姿势、握笔姿势也很重要,姿势不正确,字就写不好,速度也提不上来,时间长了,视力还会变差,身体也会长不好。这些都是去年我儿子上一年级时搜集的。现在提供给大家,希望能对您和您的孩子有一定的帮助。

2.培养孩子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巩固的良好学习习惯。一年级的孩子年龄还小,有些孩子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所学知识并不能及时掌握,比如拼音的拼读、数字的书写,所以我们的家长不能一下子要求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必须先陪同,等到到了孩子能够自己读题,你觉得差不多的时候,再逐步放手,培养孩子这一良好的习惯,那将事半功倍。而现在我们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陪同孩子一同学习,可以跟孩子一起回忆回忆,问问孩子今天学了些什么,这就是巩固,在巩固中您就能发现孩子上课是否听讲了,并适当提醒和提出要求。现阶段,我们孩子学习的就是拼音和数字,拼音我们可以陪着孩子一同听磁带,跟着磁带反复读,但提醒大家一下,在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时,我们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使他能在你机智而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让孩子尝到胜利的甘甜,对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千万不能直接告诉孩子答案。

3.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说到这一点,我要提醒我们的家长朋友们千万不能嫌孩子慢,代他包办了所有他应该做的事情,比如吃饭穿衣,每天整理书包等等。每天做完作业后,应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并时时提醒他分类摆放,带齐所有物品。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我们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帮他检查放的是否合理,有没有遗漏,但不能包办,否则孩子将不知道自己的东西摆放在何处,形成丢三落四的坏习惯。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收拾,并检查。如果不放心,可以在孩子睡着之后帮他再检查一下,不能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

4.养成节俭,不浪费的习惯。开学初我们就发了一张开学准备用品的纸,纸上写明要在学生的铅笔上用签名纸写上姓名贴在笔头上,但现在发现有部分同学还是没有贴,这就导致铅笔掉在地上没有人要的现象。除此之外,还要教育孩子保护书本,包书,不乱撕本子,不剩饭、掉饭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在培养孩子节俭、不浪费的好习惯。

5.培养孩子锻炼身体的习惯。孩子还小,没有书面作业,或者作业很少,有很多闲暇时光。这些时间干什么?不要总让孩子在外面“野”,要找点事情给孩子做。看动画虽然不错,但也不能长时间地看,况且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我们可以陪着孩子进行适当的锻炼。比如:跳绳、溜冰等。而目前一年级的孩子是必须学会跳绳的,所以请我们的家长要给孩子准备一根跳绳,当然也可以写上姓名贴上,防止混淆或丢掉。每天陪孩子跳跳绳,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增加了亲子之间的感情,何乐而不为呢!另外,最近一年级的小朋友正在学习广播操,我们也可以让孩子回去做几节广播操让你看看。

6.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除了锻炼身体,还有一项比较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可以做,您可经常找一些图书给孩子看。您也许要说:孩子拼音还没学,能读吗?您想错了。第一,您可以挑适合一年级孩子读的书,最好是绘本,图文并茂,又薄而且都是些常用字,他边读边猜,既读了故事,又学了字;第二呢,您得尽职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念给他听。每天让孩子自己读一部分,您再念一部分,可以用交换的方式,有个家长是这样做的:孩子读一个故事,家长就读两个故事给他听;孩子读两个故事,家长就读四个故事给他听。以双倍的内容奖励孩子。这样做,一定会激发孩子对书的渴求。书读得多了,孩子懂得多了,知识懂得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懂得多,他的素养提高了,您也更好教育他是不是?

7.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为了让孩子适应突然变得紧张的小学生活,在平时,家长要让孩子养成定时喝水、如厕的习惯,这样将有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一年级时,经常会出现有小朋友尿裤子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因为下课玩得忘记了,上课又不敢举手向老师报告,请求去上厕所,所以您每天都要提醒孩子课间第一件事就是去上厕所。每天上午至少去一次,中午去一次,下午再去一次。此外,家长要适当地减少孩子的睡眠和游戏时间,延长学习时间,使孩子在家的作息时间与学校的作息制度保持一致,以免因不适应而损害健康。有的家长,双休日、节假日让孩子睡到八九点,而上学期间只能睡到六点多,这样打乱孩子的生物钟,孩子平时起不来床当然是正常的了。另外提醒我们家长天气变冷了,请您为孩子准备一个保温杯,最好是不锈钢的,这样您的孩子在上完每天的活动课后就能及时补充点水分。

8.让孩子养成独立处理问题的习惯。

当孩子与同学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会寻求家长的帮助。回到家就向大人告状:某某某今天又把我怎么样了!其实只要矛盾没有人身安全的威胁,家长不必过分担心,可静观其变,抓住契机指导孩子如何解决与同伴相处的问题。您可以通过讲童话故事、说做人道理让他明白,和朋友相处不要斤斤计较,要真诚大度。我经常看到有些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在班上和同学闹了矛盾,就像天塌了一样,好像自己孩子受了天大的委屈,被人欺负了,气势汹汹地杀到学校,站到那个小孩面前耀武扬威,威吓加恐吓,不把人家小孩吓哭了绝不罢休。这是典型的以大欺小嘛,这种家长其实最没修养。孩子之间的事,让他们自己解决,实在解决不了,不还有老师嘛,一个大人跟一个小孩较什么劲呢?这样做既跌了自己身份,还使自己的孩子产生了依赖性,失去了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得不偿失啊!

9.培养孩子珍惜生命的习惯。这将由我校黄校长专门与大家一同探讨,我就不说了。那怎样才能养成的好习惯?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说了,刚才已经发给大家一张纸,上面是我国著名儿童研究院孙云晓先生多年研究的成果《习惯培养的五大步骤》,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并对照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培养。

最后提醒大家接下来的休息时间。请您记好时间及时送孩子上学,同时注意孩子的假期安全。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曾有一句名言说:“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能更好、更自觉地适应小学生活吧!

上一篇:优秀班主任封面下一篇:作风纪律集中整顿活动心得体会(烟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