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党建经济社会发展

2024-09-01

政协党建经济社会发展(精选6篇)

政协党建经济社会发展 第1篇

竹溪县政协突出特色抓党建,履职尽责促发展

近年来,竹溪县政协机关党建工作在县政协党组和县直党群系统工委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机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圆满完成了县委、政协党组及县直党群系统工委安排的各项任务,为进一步发挥了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政协更好履行职能提供了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竹溪县政协机关有党组1个,党支部1个,党员24名,其中在职党员18名,退休党员6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18人,占党员总数的75 %,高中以下文化程度 4人,占党员总数的16.7 %;60岁以上党员6人,占党员总数的 25%,35岁以下党员3人,占党员总数的12.5%。为做好机关党建工作,县政协机关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将机关党建工作加强领导,细化目标,系统分类,落实措施,明确责任,着力把机关党支部建成“班子坚强、队伍过硬、功能健全、活动经常、制度规范、群众满意”的坚强战斗堡垒,全面提升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抓理论学习,着力争创学习型党组织

县政协机关党支部非常重视政治理论学习,把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自学、议学、考察工作机制,形成了“人人爱学、个个好学”的浓厚氛围。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协的要求,机关党支部年初就制定学习计划,成立了学习领导小组,提出了目标任务及具体要求,坚持每周三集中学习,党组成员带头给机关干部讲党课,把学习活动落实到实处,并根据形势、任务的需要随时调整学习内容,学习形式灵活多样,学习效果显著。利用会议、报刊、网络等各种载体学习宣传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机关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抓好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党性定期分析等制度,全面落实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切实抓好机关党支部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坚持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制度,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史、政治理论、法律法规、视察调研等知识,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和业务水平。积极参加省、市、县各级培训等活动,通过参加培训和交流,开拓机关干部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积极开展视察调研,及时上报社情民意信息。把机关党建和政协职能相结合,要求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农村、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加强学习,听取建议意见,及时反映群众困难和心声。规范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做到机关党员活动室规范达标、制度上墙、资料齐全、活动开展正常。注重学用结合,抓好学习成果转化运用。去年,组织开展专题调研13次,撰写调研报告18篇,在县级以上党报党刊刊发理论文章22篇。

二、抓主体责任,推动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一岗双责”等制度,持之以恒抓好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并严格执行民主决策机制、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等制度。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宣传月活动,促进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深入开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县委的相关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活动“回头看”,扎实开展“三严三实”教育和“双十星”争创等主题实践活动,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走形、不变样、不流于形式,达到“打基础、管长远”的目的。进一步规范机关管理,完善并落实党内和机关的各项制度,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倡导党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强化党员奉献意识、服务意识。

三、抓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大力加强同界别群众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高机关党支部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机关支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工作队伍。着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严把党员“入口关”,十分注重把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及时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壮大党员队伍。去年,有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经过考察、培养,发展为预备党员。目前机关干部中除一名非党女干部外,机关其他干部都是党员。着力加强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工作,认真做好机关党员信息管理工作,及时了解机关党员情况,建立党员信息库,确保党员个人信息准确无误。按时向县委组织部和县直系统工委上报党员统计报表。认真做好党员党费收缴工作,按照党员工资情况,提醒和督促机关党员和老党员按时足额缴纳党费,并及时上交。开展政协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支部班子成员讲党课、党员干部谈认识谈体会活动。利用每周三的机关集中学习日,开展政协党组班子成员和机关支部成员讲党课活动。深入开展“双十星创建”等活动,结合县政协开展的创建 “五部”工作思路,积极创建“智慧型、创新型、学习型、服务型”机关。积极做好工会、妇联、共青团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领导,抓好党建带工会、带妇建、团建等工作,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积极配合县直系统工委、总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组织参加县直系统工委组织的庆祝建党节活动、乒乓球、羽毛球比赛等,积极参加县总工会组织的职工运动会。设立工会活动室,经常性地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开展象棋、乒乓球、羽毛球等有益活动,既活跃了机关的工作气氛,又丰富了干部职工的业余文体生活。

四、抓好思想武装,全力做好信息宣传工作

扎实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深入宣传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并以讲话精神为指导,不断推动工作,促进发展。利用多种形式对机关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针对性的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党史国情教育,切实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法律、法规和国防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对县政协网站进行全面改版,增加互动栏目,网站设置议政建言、政协提案、社情民意、视听新闻、政协主席信箱、政协提案和社情民意报送系统、在线交流等10多个栏目,栏目布局更加科学,内容更加翔实。加强机关档案达标管理,2014年集中精力对近10年的机关档案按照规范性达标要求进行收集归类整理,机关档案管理达到省一级标准并顺利通过考核验收。对外宣传更加有声有色,在国家、省、市级以上报刊媒体用稿350多篇,其中国家级30多篇,省级160多篇,新华社、《人民政协报》、人民网、《湖北日报》、《十堰日报》等党报党刊用稿有较大突破,为扩大竹溪美誉度贡献了一份力量。

五、抓文明创建,提升机关文明素养

加强领导,强化创建工作机制,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强化了创建工作责任机制健全完善了《县政协办公室文明创建制度》等管理制度,靠制度和机制来推动工作,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规范了机关的办文、办会、办事。全力服务全县“六城联创”工作,积极争创卫生单位、文明单位、园林绿化先进单位。服务完善规范单位文明创建工作制度,积极开展道德讲堂活动,规范文明用语,劝阻不文明行为,开展文明机关、文明家庭、文明网络、文明餐桌等争创活动。结合文明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六城联创工作,定期开展责任区的卫生清扫,开展“三下乡”、志愿者服务活动,进一步美化、绿化办公环境,积极争创市级园林式机关。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成立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信访工作制度,加大信访事项办理力度,积极做好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工作。积极参与每周五打扫责任区活动。争创全县安全文明单位,健全了政协机关安全、卫生等制度,机关大楼清洁卫生,环境优美。开展了丰富多采的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乒乓球、羽毛球、象棋等比赛,丰富干部的业余生活;在“三八”妇女节组织女干部进行体检;在劳动节、重阳节、建党节组织形式多样的文明活动,把创建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中,使文明创建落到实处。

六、抓精准扶贫,全力服务全县工作大局

加强作风建设,明确扶贫责任,完善监督机制,确保扶贫工作规范运行。开展精准扶贫和机关党建结对共建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与精准扶贫村、对口帮扶村的贫困户、特困户开展扶贫结对活动,努力开创机关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机关党支部把精准扶贫工作与县政协开展的“三近三增”和“1121”活动相结合,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通过产业扶贫、金融服务、科技对接、培训就业、资金扶持等方式,以基础设施建设、扶持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户制定帮扶措施,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帮助壮大村集体经济,夯实产业扶贫基础,迈出产业脱贫的坚实步伐,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确保“扶真贫、真扶贫”,对汤家坝村开展了“五个一”的帮扶,即机关干部每人联系1个特困户结对帮扶,每户特困户赠送1袋化肥助力春耕,每户配备1个垃圾桶美化环境,建设1000米河堤防洪抗灾,新修1000米田间作业路扶持产业,全体机关干部与中峰镇汤家坝村70多户困难群众结为“穷亲”,当年筹措资金物资20多万元,帮助贫困对象解决实际问题30多件,资助困难学生18名,促使10余户帮扶对象建立了稳定收入的产业,10多户贫困户消除了危房,住上了砖木或砖混结构的小康房。

政协党建经济社会发展 第2篇

一、处理“四个关系”,围绕科学发展精选课题 处理好服务大局与履行职能的关系; 处理好着眼长运与服务现实; 处理好科学性与时效性; 处理好建言立论与解决问题。

二、坚持“四结合”,紧扣科学发展调查研究 一是坚持“点”、“面”结合; 二是坚持“上”、“下”结合; 三是坚持“长”、“短”结合; 四是坚持“政协”“党政”结合。

三、突出“四性”,着力科学发展建言献策

一是突出可行性,深入挖掘问题的症结,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做到提出问题有据,分析问题有理,意见建议可行。二是突出超前性,力于见微知著,未雨绸缪,用战略的眼光和超前的思维,提出高质量的建议,做到知之在先、思之在先、谋之在先。三是突出独到性,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力求超越职能部门的局限,多角度、多渠道分析问题,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献良策,建诤言。

四、把握“四个程序”,促推科学发展跟踪问效 一是重大影响问题,常委会议讨论; 二是经主席或副主席签署意见后,报市委政府相关领导阅批;

三是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第3篇

一、加强自身建设, 健全党的基层组织

(一) 及时调整组织设置

优化组织设置, 是基层党组织增强组织功能的基础, 也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根据县委要求, 结合我局实际, 将我局58名党员重新划分为三个支部, 配备了一名党委副书记, 由局党委委员分别兼任三个支部书记, 选优配强了党支部班子。领导班子和三个支部的成员忠于职守, 勤奋敬业, 作风扎实, 党性强, 思路清, 成为一支富于凝聚力战斗力的集体。

(二) 强化队伍素质建设

我们坚持以学习教育为抓手, 把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重要任务, 我们通过印发理论学习菜单, 撰写心得体会, 开展讨论交流、组织专题调研等多种形式, 使全体党员牢固确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 营造和形成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以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活动为契机, 邀请县委党校专家作《廉政准则》专题辅导报告, 观看警示教育片, 增强了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全年52人参加了省、市、县举办的各类培训, 59人参加会计继续教育, 不断提高干部职工业务技能。结合财政工作实际, 积极探索了调研式、开放式、互动式、反思式、网络式等富有时代特点的学习新方式, 提升了学习效果, 促进了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进一步转变。

(三) 深化党建带群团建设

党群共建, 关键在班子结构优化。在优化局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的同时, 着力配齐配强工青妇领导班子, 由局党委委员兼任工会主席, 从局中层以上干部中挑选年轻干部和女干部兼任共青团、妇联组织负责人, 以充分整合人力资源, 切实增强群团组织创先争优的领导实力、思维活力和干事效力。健全了工青妇组织与局办公室合署办公新机制, 为工青妇组织在创先争优、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等方面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完善制度体系, 建立工作长效机制

去年以来, 我们围绕党员管理制度化、组织生活正常化、学习教育经常化、日常工作目标化的要求, 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长效机制, 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宗旨意识和争先创优意识进一步提高。

(一) 废旧立新, 完善机关党建工作制度

我们组建工作专班, 结合本单位行政和管理实际, 按照“废除过时的、改进管用的、补充必须的、完善规范的”要求, 对近年来制定的党建各方面制度进行认真清理, 完善健全了局党委和支部机关“三重一大”、“三会一课”、党风廉政建设等21项管理制度。

(二) 清权明责, 建立廉政风险防范机制

按照“惩防并举, 注重预防”的原则, 重点围绕“八查”即:查预算管理权、政府采购权、资产管理权、财政监督权、会计行政许可权、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权、专项资金管理权、内部事务管理权, 逐个岗位、逐个流程、逐个环节全面、深入查找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等三类风险, 详细列出风险点、风险产生原因及可能导致的后果, 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全局共排查风险点66个, 制定了《县财政局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方案》, 拟定工作流程150多项, 形成“靠改革理财, 按规矩办事”的工作机制, 努力打造“权力运行安全、项目建设安全、资金使用安全、干部成长安全”目标。

(三) 强化落实, 促进党建工作健康发展

认真贯彻党内监督条例, 落实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和谈话和诫勉等有关规定, 并定期检查落实情况, 评估落实效果, 加强了党内监督工作。第一, 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检查。七一期间, 局党委对上半年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进行集体研究, 全面回顾上半年来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总结经验, 查找存在的问题, 研究完善具体工作措施。第二, 组织全体党员开展述职述廉。局党委班子集体和5位班子成员、3位副科级领导干部、全体普通党员进行了述职述廉, 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并进行了民主评议。第三, 进一步加强了机关财务管理。对于机关的财务开支, 严格实行经办人、股室负责人、分管领导逐级审核制度, 杜绝了违纪现象的发生。

三、创新活动载体, 激发干部职工活力

(一) 实施六帮工程, 推进结对共建工作

近几年来, 我局帮扶三个村和一个社区, 为使帮扶和社区结对共建工作有步骤、有措施、有落实, 切实解决社区和帮扶对象的困难, 我们实施了“六帮”:一帮村级组织建设。局党委班子成员坚持每年到帮扶村调研一到两次, 参加一次党员会议, 列席一次支部生活会, 上一堂党课, 慰问一次困难群众, 抓好了帮扶村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二帮困难户。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与三个帮扶村的困难户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 建立了党员帮扶“爱心卡”;三帮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 多方筹措资金150多万元, 帮助帮扶村解决村道公路、安全饮水、村级办公活动阵地建设等方面的困难;四帮产业发展。支持帮扶村搞好柑桔园、茶园更新改造, 建设精品果园, 发展核桃和养殖业, 扶持了农业产业发展;柑橘品改1400亩, 其中:文武村1200亩、李家山村200亩;新发展柑橘园275亩 (其中:文武村75亩, 李家山200亩) ;金家坝村新发展茶叶250亩。三个村共发展核桃4600亩, 其中文武村1200亩, 金家坝村2100亩, 李家山村1300亩。五帮村集体经济发展。去年, 由文武村与荆州个体老板张勤荣合办“娃娃鱼人工养殖”场, 金家坝村采取村企联办的方式, 兴办集体采石场, 年纯收入达12万元以上。文武、李家山、金家坝等三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万、3万和11万元;六帮文化活动。对帮扶村开展了法律政策进村、举办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和送戏下乡活动, 为龙珠社区建好图书室, 为李家山村购置了一套打击乐器, 着力提高村民文化素质, 构建平安和谐村社。

(二) 搞好五项活动, 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 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党组织队伍。第一是打造“凝聚力”工程。关注职工思想动态, 定期开展交心、谈心活动, 广泛听取干部意见、建议, 尊重党员干部对支部各项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营造干部职工有话方便说, 有意见随时提, 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民主氛围。第二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全系统开展了“六感六看”, 做到“四有”感恩教育活动。去年“七一”前夕, 由我局主办, 县委宣传部、县广电局协办举办了财政系统“感恩、思进、奉献”演讲比赛, 校正干部职工的人生态度, 提升生活境界, 增强政治责任, 取得良好效果。第三履行一个服务承诺。开展了向沈浩、郭建芳等先进典型学习活动, 组织在职党员干部, 对照先进典型, 按照既体现党性要求和财政工作要求, 又展示各自特点的要求, 搞好服务承诺, 用党员监督岗和群英版的形式公示, 发挥自励、自强、自警等方面的作用, 接受群众监督, 促进财政系统干部职工在服务群众上, 做到“贴近群众‘零距离’, 办事程序‘零障碍’, 强化质量‘零差距’, 践行承诺‘零投诉’, 履行职责‘零缺位’”, 力求让群众满意, 不让群众伤心失望, 努力打造财政优质服务。第四是积极开展调研活动。我局围绕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这个主题, 以中心组、报告会、培训会、信息网和工作简报为平台, 以内设股室为单位, 组织党员干部在吃透上情、分析形势、研究下情、关注外情等方面下功夫, 围绕中心工作和业务工作, 积极探讨促进财政管理新路子。2010年, 有45篇调研文章、304条 (篇) 工作信息或新闻报道被各级媒体采用。城乡结对共建、国库集中支付等调研在全县会议上交流, 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农村三资管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等调研被上级财政部门推广。第五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坚持班子成员联系一个乡镇财政所、一个村, 机关党员联系一个困难户的制度。5名班子成员带队, 45名在职党员深入到黄粮金家坝村、峡口李家山村、南阳文武村, 分别与帮扶村的返乡创业户、产业大户、留守家庭户、因病返贫、因灾、因病致贫群众结成对子, 建立了党员帮扶“爱心卡”, 共办实事19件, 捐款、捐物折合现金共计6000多元。春节前夕, 局领导班子成员还到3个帮扶村慰问困难群众12户。党员干部职工开展向灾区献爱心活动。局机关捐献10000元, 干部职工捐献4580元, 通过网络捐献500元, 共捐款15350元。党员交纳特殊党费5840元。

(三) 树好四个形象, 提升财政服务水平

第一是树好榜样模范的形象。局党委一班人坚持凡要求同志们做到的, 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同志们做好的, 自己首先做好;凡要求同志们不做的, 自己首先不做。日常, 一班人带头遵守劳动纪律、工作制度;下乡归来, 不管是否下班都要回局落实工作衔接, 经常放弃节假日、业余时间加班加点。第二是树好坚强团结的形象。高度重视维护和增进班子团结, 注意在团结的基础上做好巩固团结的工作。局党委进行各项活动, 都坚持先一步做好统一思想认识的工作, 避免因认识不一造成隔阂, 产生内耗。研究重要工作, 决定重大问题, 坚持民主集中制, 在充分征求班子成员及相关科室意见, 反复进行酝酿的基础上, 提交党委或局长办公会议讨论拍板。一班人感情融洽、工作协调, 得到了全局上下的认可。第三是树好高尚人格的形象。一班人能够自觉加强世界观改造, 生活上不搞特殊化, 用车、接待都注意分寸, 照章办事, 对外交往既热情又节俭。注意倾听群众呼声, 关心群众疾苦, 对涉及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住房、配偶工作及子女入托、入学、就业等, 都是尽心尽力帮助排忧解难;干部职工生并住院、亲属病故等, 局领导也都尽量抽出时间或安排专人看望慰问, 班子成员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第四是树好人民公仆的形象。班子成员都能按照党员干部的标准, 严格要求自己, 勤勤恳恳工作, 踏踏实实干事, 全身心投入财政工作实践, 积极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建设的大局。每年在财政系统开展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活动, 树立典型。

四、搭建活动平台, 营造党建工作氛围

我们从组织、阵地、经费三个方面入手, 着力为党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机制。

(一) 强化组织领导, 落实工作责任

局领导班子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 做到党建工作与财政业务工作一起部署, 一起落实, 一起检查考核。高度重视“五个基本”建设, 召开专题会议, 制定方案, 安排部署。同时, 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 由我任组长, 分管党务工作副书记为副组长, 各党支部委员、局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承办具体工作。明确争创目标, 完善实施方案, 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由党委对各支部实行目标分解, 签订目标责任书, 严格奖惩, 做到党建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有评比。形成党委统一领导, 主要领导负全责, 分管领导侧重抓, 党支部具体抓, 局办公室协助抓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格局, 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 加强阵地建设, 搭建活动平台

去年以来, 建立健全了党员活动室和健身室等“两室”, 县财政信息网和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等“两网”, 电子显示屏和电视等“两屏”, 宣传栏和公示栏等“两栏”。党员活动室按照“十有标准”做到了有活动场所、有党旗、有组织机构图、有荣誉榜、有党员承诺公示、有党员先锋岗、有图书室、有党建档案、有规章制度, 为党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06年以来, 共上网公开各类政务信息3943条, 累计公示资金226项, 资金总额达7.3亿元, 共有11.63万人次上网查询有关财政政务信息, 打造了“阳光财政”。

(三) 落实工作经费, 提供财力保障

在规范必要可靠的基本保障上, 舍得投入, 把经费较好地用在党建工作中。第一、对局机关党建经费足保障。做到了办公经费开支有年度预算计划, 确保临时经费开支及时到位, 按实际需求, 全面落实慰问、奖励、扶助和党组织活动经费开支;足额安排创新载体活动经费开支;有稳定的渠道保障驻村帮扶工作经费;确保党支部工作和党员活动所需的车辆安排。2010年我局投资100多万元对活动设施进行了更新改造, 保证了日常党建工作经费的开支。第二、对全县党建工作经费足保障。2010年共用于全县党建工作专项资金320.2万元, 解决了基本工作经费、农村老党员和困难党员慰问、村干部待遇和养老保险、村组织阵地建设支出所需。

五、强化财政管理, 服务经济发展大局

我们坚持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不断推进财政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局党委一班人团结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 正视困难, 按照抓转型、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 应对国际金融后危机影响, 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 全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狠抓财政增收, 着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促进了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 科学聚财, 狠抓收入

建立财、税、银联席制度, 定期与国税、地税分析、研究收入形势, 制定对策;严格执行税收政策, 抓重点税源征管, 确保主体税种稳定增收;抓薄弱环节稽查, 围绕收入征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加强稽查监管。在化工行业主要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跌、国家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企业新购进设备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等多种压力下, 全年实现了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10年财政总收入完成43074万元,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089万元, 分别比2006年增2倍, 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2010年地方可用财力达到91590万元, 比2006年增长了3.3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7%, 比2006年增长8个百分点。

(二) 保压结合, 严控支出

按照公共财政和效益财政的要求, 整合、集约财力, 科学编制部门预算, 强化预算约束力, 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筹, 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要求, 调整优化支出结构, 加大了财政对支出调控的力度。政法部门公用经费和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按省定规定的最低保障标准足额落实, 个人政策性支出及时足额发放, 完善了“以钱养事”新机制, 提高了农村公益性服务水平, 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的政策性配套得到保障, 集中财力解决事关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问题。争取各类专项资金3.9亿多元, 支持了基本建设、社会保障、农业农村、科教文卫、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 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和科技三项费用1165万元, 争取间隙资金8000万元, 支持了兴发和中小企业发展, 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2007年以来, 累计发放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种粮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能繁母猪补贴、良种推广补贴等各项惠民资金总额达1.83亿元, 4.3万农户直接受益。

(三) 精心理财, 强化监管

几年来, 我们按照“点上突破、线上延伸、面上拓展、整体推进”的总体要求, 围绕构建“公共财政”, 以规范和拓展部门预算、国库收集中收付、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等财政四项改革为主线, 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坚持“三不变”原则, 完善“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模式, 以“金财工程”为平台, 实现了财政资金“五直达”, 即:税收收入直达国库、非税收入直达专户、干部工资直达个人账户、专项资金直达项目、“以钱养事”公益经费直达服务中心。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制度体系, 构建覆盖财政资金运行各个环节的管理、监督体系, 做到业务监督与专业监督的有机整合, 实现财政资金预算、拨付、使用、监督、绩效评价的全过程制度化管理, 多项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有力的推进了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政协委员评谈:发展“新经济” 第4篇

不仅《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新经济”,将创新驱动作为主要发展指标,更是“十三五”规划的重大突破,中国政府希望将“新经济”培育成中国发展新引擎。

传统产业要与互联网结合才有出路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改造提升传统动能。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培罗蒙西服公司总经理金建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纺织行业全线下滑,零售市场萎缩,出口贸易下降,同时库存增加,“我初步统计了下全行业库存已超过1000亿元以上,传统服装和普通服装挤压尤其严重。对于服装企业来说,最怕的就是库存积压,很容易把企业压垮。”他说,通过对国内经营状况较好的纺织企业进行调研发现,这些企业大都善用“互联网+”。“服装业务主要分四部分,采购面料、加工制造、物流、销售,现在都能够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更好地实现。所以传统行业要与互联网结合才是出路。”金建华表示。

金建华认为,国内企业的加工设计水平已经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不大,中国企业缺的是能迎合市场需求的自主品牌,整体的制衣行业要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市场没有好不好,全靠企业创造。创新能力强,行业才有生机。”在政协分组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称,创新是企业的命脉,没有创新就没有优势,结构调整就是一句空话,中国一直在吃这样的亏。“特高压技术是我国自主原创成果,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他说。

全国政协委员杨敏德表示,传统纺织服装行业2016年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而我们企业由于近年来一直推进科技创新,积极开拓传统企业高新化之路,鼓励员工研究和利用先进科技,在降低水和能源消耗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共赢。尽管外界环境严峻复杂,我们仍充满信心,依靠人才、科技、创新,努力打造传统行业中有竞争力的智能工厂。”她说,“中国经济需要大力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以新技术带动提升传统行业,增强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我很赞同。总理说得对,没有挑战就没有进步。”

“新经济”构成“新动能”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

全国政协委员张小济认为,“十三五”规划纲要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非常重要地位,这是未来5年新的增长动力所在。他说:“依靠土地、资源、资本的高投入拉动经济发展已经难以为继,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制度创新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国政协委员车黎明表示,通过创新驱动,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不断释放,新能源汽车、生态产业、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经济亮点频出,发展不断加速,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和新引擎,这些新经济构成的新动能,将对经济发展产生持续利好。“新经济”发生在全球背景下,中国正处在新工业革命的前期,历史上每次工业革命都会使一些国家迅速崛起,后来者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很多高新技术并不站在世界最前沿。但是随着近两年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这一领域的部分相关技术已经可以比肩甚至超过美国等发达国家。”车黎明认为。

原有增长动力遭遇挑战之际,为促进生产要素升级和分工结构优化、形成生产率持续提升,把握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难得机遇、全面推进“新经济”发展,就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经济”将带来持续的技术进步和商业创新,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阿里研究院认为,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经济”将带来持续的技术进步和商业创新,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这将让传统要素有效的投入,加速国内消费潜力的释放,实现生产要素的升级,同时,推动经济管理制度的变革,培育创新发展的温床,促成向C2B的全面转型。

通过电子商务等方式,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了地域之间的界限、行业之间的壁垒,实现了这些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依托平台,众多小企业(个人)互动的网络化生产体系,取代了旧有的围绕少数大企业的链式生产体系,激发了任何一方均无法独立完成的“开放协作式创新”,降低了大规模经济波动的风险。另外,在拉动内需增长上,互联网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BCG报告预计到2020年,网络购物规模将达到约1.9万亿美元,42%的私人消费增长将来自于网络消费。在实现生产要素的升级方面,“云、网、端”新信息基础设施,“数据”新生产要素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见的机遇。

弯道超车寻路

全国政协委员刘振亚称,中国的创新较弱,究其原因,是对国外不够了解,对自己也不够实事求是。目前创新存在的障碍主要是:创新的思想和意识不够,创新系统薄弱、研究能力不足、深度不够、缺乏持续性,成果转化率低,原创能力缺乏。为此,全国政协委员梁伯韬建议借鉴以色列和美国的创新创业经验,通过促进创新创业,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一是大学要培养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提供人才、技术孵化的土壤;二是大学和研究机构要成立科技转移相关部门,加快科研成果的商业应用;三是鼓励“军转民”,推动国防工业开放发展;四是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鼓励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的发展;五是政府要在促进企业研发方面投入更多资源,在税务和政策方面提供优惠及引导,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六是要吸引和鼓励更多的在外留学生和研究人员回流;七是鼓励中国企业到科研较先进国家设立研究中心或寻找合作机会;八是把加强原创科技研发作为实施创新战略的重点。

全国政协委员白鹤祥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都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构建创业创新的体制机制有重要表述。创业、创新以产品和技术为主,而政府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则是“双创”的重要保障。他建议,“十三五”规划纲要进一步细化政府体制机制创新的相关内容:一是明晰产权,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二是以减税刺激投资和消费,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说税费不再增加;三是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主体经营活动的干预,政府也要有所为,尤其是要尽快改革不适应新常态的体制机制。

相关链接

政协党建经济社会发展 第5篇

一、我县经济发展环境的现状

近些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各项优惠政策逐步得到落实,“三乱”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工作效率有所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行政执法逐步规范,监督力度不断加大,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领导重视层次高,推进力度大。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工作,颁布了整治经济发展环境的“十个严禁”、“五条规定”、“五条禁令”,整合了政务、纪检、政法等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明确了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6月份召开了项目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议,县委书记作了重要讲话。相关部门成立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形成了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组织体系,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法治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纪检监察机关加大了对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元至九月共查处56起。政法部门加大了“扫黑除恶”和对经济犯罪案件的侦破、查处和审判力度,有效地震慑了犯罪,维护了社会稳定。工商、税务、环保、国土、建设等执法部门也都从本部门职能出发,制定了多项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措施,受到群众好评。

(三)服务质量有较大改善,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各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社会服务部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了良好的部门形象和行业形象。

(四)政策环境进一步放宽,推动了招商引资工作。全县结合实际制定了一些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和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清理、废止了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在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上迈出了较大步伐。特别是对进入“两区一园”的企业,在办理手续、土地使用、税费收缴等方面给予了优惠。10月底,全县共引进外资项目12个,到位资金1.9亿元。

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我县的经济发展环境虽然有了较大改善,但与发展的要求、群众的愿望和投资者的呼声相比,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政令执行环境不优。据调查了解,我县在政令执行方面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有:一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二是互相推诿,推卸责任;三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四是虚假执行,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如神龙温泉项目,从立项至今,为期两年多,历经三位县级领导牵办,依法取得了用地、用水等手续,前期投入已达1860余万元,至今连最基本的取水工作都难以落实,除了说明我县投资环境仍然不优之外,用投资商的话说是“职能部门的执政能力严重乏力”。

政协党建经济社会发展 第6篇

一、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换句话说,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污染来获取最大的发展效益。

通过调研和讨论,我们认为,我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废弃物排放,改善生态和环境质量,而且还能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我们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打造城市名片的重要途径。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市已初步形成了煤炭、电力、水泥、金属镁和畜牧业生产加工五大优势产业和门类较为齐全的经济发展格局。

2004年,全市煤炭开采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作为国家重点企业之一的鹤煤集团,年产量达724万吨,占到70。全市发电量为31.3亿千瓦小时,装机容量为50万千瓦,万和电厂二期、三期投产后,全市装机容量将超过250万千瓦。全市水泥产量为335万吨,同力水泥公司是新型水泥企业的代表之一,年生产能力200万吨,三期、四期建成后,全市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将达到800万吨。全市限额以上金属镁企业16户,年产量达8万吨,镁粉、镁粒出口量居全国首位,已成为全国优质金属镁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之一。

我市是河南省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创汇基地,是全国最大的规模化肉鸡养殖基地,2004年畜牧业产值和加工产值双双突破30亿元。万头猪养殖场32个,年出栏肉猪108万头;30万只规模化肉鸡养殖场210个,年出栏肉鸡9728万只;肉类产量达21.6万吨,禽蛋产量11.8万吨;猪鸡粪便处理加工厂10余家;饲料生产厂家64个,年消耗玉米、麸皮等农副产品70万吨;大用、永达等企业肉食深加工品种多样,部分产品直供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等洋快餐公司,产品附加值大幅度提高。

近年来,我市城市生态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特别是新区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河南省城市建设的亮点。老区的城市改造、道路、灯光、绿化、污染整治、市容市貌等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淇河水质得到有效保护,为我国北方最清洁的河流之一。全市空气质量基本保持优良状况,好于全省平均水平。推广清洁能源和绿色能源、倡导绿色消费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城镇环境和生态建设有了新的进展。

在调研中我们看到,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我市这个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长期以来产业发展结构不合理,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对全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煤炭行业产生的煤矸石,目前全市累积存放1500万吨左右,占地45万平方米,合计670多亩,并且仍以每年50万吨递增;矿井水每年排放量在3160万立方米;矿井瓦斯气体每年排放量在4541万立方米。金属镁行业历史上积累的废渣已达120万吨,并且每年仍以1:12的比例递增。电力行业产生粉煤灰每年在36万吨以上,排放的废气在164亿标立方米以上。水泥行业产生的废气每年排放量在95亿标立方米以上。化工、造纸等行业,废气、废水的排放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和根本治理。

委员们在调研和协商讨论中深切感受到,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容量形势、逐步枯竭的自然资源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如果继续走传统的经济发展之路,仍旧沿用“三高”(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模式,以末端处理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那么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将不可支持未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阻碍快速发展的经济,并且会加大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贻害子孙后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城市转型模式,调整经济发展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产品生产中,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通过调研和协商讨论,我们认为,我市发展循环经济具备一定的基础,部分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煤炭、电力、水泥、金属镁和畜牧业生产加工五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已初具雏形,城市生态建设也有了新的进展,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但这与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发展试点市”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市还处于初始阶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不少,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人对发展循环经济认识不到位,认识水平有待提高;二是统筹规划和科学组织有待进一步完善,县区之间、产业之间、企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三是政府主导循环经济发展的领导工作机制还不健全,责任落实还不到位;四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机制还远未形成,政策支持不够有力;五是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体系显得乏力,技术瓶颈制约比较突出;六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利益导向还不够明确,氛围不够浓厚。

二、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亮点与前景展望

在调研过程中,委员们欣喜地看到,目前我市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已经做出了积极的努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些具有鲜明的循环经济特色的环保项目已相继建成投产。比如,在煤炭工业产业链中,鹤煤集团利用煤炭开采中伴生的矿井瓦斯发电,首先在四矿建成2×500KW瓦斯发电机组;在二矿、三矿分别建成的年选煤能力45万吨和150万吨的选煤厂,通过对原煤进行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节约了资源,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年产1.8亿块的煤矸石烧结砖项目正在积极运作。在电力工业方面,万和发电公司利用发电时产生的粉煤灰制砖,投资650万元建成了年产1000万块的粉煤灰灰渣制砖厂。在水泥工业方面,同力水泥有限公司利用电厂产生的粉煤灰和工业废渣作为配料生产水泥,年消耗粉煤灰30万吨、工业废渣15万吨;利用水泥生产中产生的废气余热进行发电,每年可节约标准煤5.6万吨;对废水进行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在金属镁产业链中,维恩克镁基材料公司采用水煤浆代替原煤,提高能源利用率,使燃烧效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98。畜牧业方面猪鸡粪加工成有机肥料向市场出售,鸡血、羽毛、杂骨等下脚料加工成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等等。这些项目不但节约了资源,降低了物耗,减少了污染,给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带动了五大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为全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树立了典型,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我市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前景。水泥厂三期工程建成后,本市产生的粉煤灰可全部就地转化,并消化部分外地粉煤灰,公司日产熟料将达到1万吨,成为全省最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之一。电厂二期、电厂三期和热电联产项目建成投产后,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将超过250万千瓦,成为重要的电力工业基地,届时本地煤基本上全部就地转化。晋煤东输、风力发电等项目建成投产后,我市将成为颇具特色的立体能源城市。煤化工项目、废弃物再利用项目以及企业之间的共生耦合空间的开发利用,将为我市经济发展拓展新的领域,注入新的活力。最近几年,我市将新上工业循环经济项目35个,总投资约115亿元,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使全市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环境质量和城市生态得到显著改善。

通过调研和协商讨论,委员们对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景有了一些设想,认为完全可以在1—2两年内,把鹤煤集团、万和发电有限公司、同力水泥有限公司、维恩克镁基材料有限公司初步建成循环经济型的示范企业,构建较为完善的煤炭、电力、水泥、金属镁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循环产业链,带动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用3—5年的时间,创建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和生态工业园区,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府主导机制、公众参与机制、法制保障机制、科技支撑机制,建成清洁生产、垃圾回收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中水回用、绿色消费六大系统,使全市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减少,空气质量继续保持优良,废水再利用和固体废弃物利用达到国家先进水平,把鹤壁初步建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市。

三、对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加以推进。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认真的协商讨论,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营造全民参与发展循环经济的浓厚氛围

上一篇:被安排的命运作文下一篇:带羊字的成语寓意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