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政治获奖教学设计

2024-06-02

北宋的政治获奖教学设计(精选8篇)

北宋的政治获奖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五代十国起止时间;五代名称及统治地区;后周世宗改革的内容和作用;北宋的建立;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及结果。

通过历史材料与插图的教学,培养学生确定历史时空结构与再现历史情景的能力。通过周世宗改革、北来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王安石变法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正确观点分析历史事件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把历史材料和图表联系起来进行想象,建立正确的历史时间和空间定位,再认再现历史现象,并挖掘其本质。通过指导学生对周世宗改革、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和王安石变法措施的学习,理解其内容,探讨其结果,进而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作出正确的评价。

通过五代十国分裂到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战乱危害和逐步消除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对学生进行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教育。通过范仲淹名言和王安石改革的教学,培养学生忧国忧民的高度责任感和坚定执著的进取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地方上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地方节度使飞扬跋扈,根本不把中央的官员放在眼里,甚至公开与中央对抗。但是到了北宋中期,地方将军们却对中央派去的文官唯唯诺诺,诚惶诚恐,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你们想知道这里为什么吗?好,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去寻找答案。

学习指导和“探究过程”:

一、五代十国

向学生演示“五代十国更迭表”和“五代十国前、后期形势”图以及相关图片、文字资料。使学生着重了解五代的统治区域,五代十国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以及当时军阀混战给人民生活、生产带来了严重破坏,广大人民渴望统一。

关于周世宗改革,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改革的主要措施。着重指出改革增强了后周的国力,为以后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二、北宋的政治

1.北宋的建立——陈桥兵变(960年、赵匡胤、东京)

(结合地图演示陈桥兵变图片),由学生结合教材小字内容讲述“陈桥兵变”的故事,强调北宋建立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定都地方。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⑴原因:唐中期安史之乱以后,地方专权导致国家分裂的历史以及北宋的建立本身也是通过将领反动政变夺权的方式实现,使北宋初期的统治者深感加强中央集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⑵措施:引导学生回忆秦朝以来历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并总结其共同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含义的理解。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北宋的统治者面对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的局面,将如何解决?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由学生概括出具体措施。教师向学生演示相关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

⑶结果:结合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地方军权、政权、财权收归中央,中央权力又集中在皇帝一人之手。中央集权的加强,根除了唐朝中后期以来地方权力过大,最终导致国家分裂的局面,起到了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所带来的弊端。这也是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3.王安石变法

教师结合图片、文字简介王安石,(学生能回答出王安石的相关知识更好)。王安石是北宋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的政治家、改革家。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⑴王安石为什么要变法?其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指出北宋中期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社会危机和边疆危机。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希望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解决以上危机,维护北宋的统治。

⑵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措施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王安石变法主要措施”表,帮助学生掌握变法的名称,结合内容分析变法措施的作用。变法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军事力量。紧紧围绕富国强兵这个核心内容。

⑶王安石变法为什么最终失败了?

变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于变法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个人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1086年,反对变法的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变法最终失败了。

王安石变法虽然失败了,但王安石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和激流勇进的精神和胆识一直为后人称颂。指导学生以“我看王安石变法”为题写一篇小短文,并进行简单交流、总结。

总结归纳过程:

本课以多媒体为教学平台,以师生交流为主要学习方法,把本课主要内容总结在一张幻灯片上,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展示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对本课主体内容有直观认识。学习之后,教师指导学生以图示的方法将主体内容总结出来,使学生从宏观上掌握本节课内容,教师强调重点内容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王安石变法”。

课后活动提示:

请学生以“王安石变法”这一内容为主,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或网络,收集相关资料丰富和完善“我看王安石变法”这一短文或制作小课件,并将成果在班级内展示、交流。

北宋的政治获奖教学设计 第2篇

本课的课程内容为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此外,本课也是教材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中的第一课。北宋时期,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走向完善的一个重要时期。经过北宋一系列政治制度的改革,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武将擅权、藩镇割据和地方豪强割据等顽疾被革除,中国在世界上率先建立起文官制度,促进了社会安定,有利于国家统一。但这也带来官僚机构臃肿、财政负担沉重、军队战斗力弱等社会弊端,为后来的统治危机埋下祸根。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对后面几课的教学将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在单元中的位置至关重要。

因此,根据该特点及本课课标内容,在设计时主要是通过阅读教材及有关史料,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并通过对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解读,分析政治上的重文轻武给北宋带来的深远影响,从而确定了本课的教学主线。

但由于初一学生还未建构完整的中国古代史的知识结构,再加上政治内容的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其内容也比较枯燥;对政治制度的理解相对于初一学生而言也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由于学生对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兴趣度也比较高,设计时,通过对这些历史故事的再现,增进了历史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多渠道地感悟历史。

另外,经过了一个多学期历史的学习,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对历史事件的讲述、对历史图片的识读能力也有所提高,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在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重文轻武的利弊影响这一主线时,主要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养成客观认识历史问题、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等基本史学素养和能力,为他们后续的历史学习服务。

二、围绕重点难点,展开教学设计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材首先交代了北宋的建立和统一,这里表述比较简洁,学生容易忽视其重要性。但这一内容又是不可缺少的,教材不仅仅是出于历史的完整性作一个交代,更是为后面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及实施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作一个铺垫。赵匡胤正是因为自己手握兵权而当上皇帝,所以他特别忌讳、害怕大将们手握重兵,这样才有削夺大将兵权的一系列措施;他也正是因为经历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进行统一战争的过程,更清晰地看到了地方官员权力过大、武将当权带来的分裂割据的后果,所以才用文官充任地方官,拆分地方官的职权,并进一步抑制武将的地位,提升文官的地位。然后教材分别从控制兵权、分散和削弱相权、分散和削弱县长官的权力三个方面叙述了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这是一个难点,主要是学生在对这些措施及其影响的理解上有难度。

关于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教材分两部分进行叙述。首先是“轻武”,主要是对武将的抑制,防止武将跋扈,但不是轻视武备乃至军队;然后是“重文”,教材对北宋统治者采取的措施叙述较少,但这一内容是十分重要的,它促使中国在世界上率先建立起文官制度,促进了社会安定,有利于国家统一。所以,从这一角度出发,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一)关于中央集权制度影响的教学

在历经五代十国的动荡后,使宋太祖深深认识到只有加强中央集权,才能对国家政权进行更加有效地控制。为此,他采取了包括杯酒释兵权在内的各项措施,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设计这一内容时,单纯的讲解显得有些苍白,所以就有了史料的引用,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分析和概括来理清思路,了解究竟何为中央集权的强化。具体思路如下:通过引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赵普和宋太祖的一段对话材料,让学生概括:赵普认为五代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和赵普提出的解决方案分别是什么?得出答案:方镇太重,君弱臣强;应该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然后请学生先看书后小组讨论,并结合课本第29-30页内容,用一张示意图具体画出该解决方案。最后概括:以上种.种,削弱地方权利,把权利收集到中央的做法,就是所谓的中央集权,通过以上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从此皇权大大加强。这样,看似复杂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材料中的“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三句话加以引领,并由此展开探究,更有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

关于对中央集权强化内涵的理解,设计时教师并没有通过简单的词语解释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对通判和转运使的补充解读,使学生深入了解宋代中央和地方制度,并以此来认识宋代中央集权制的影响,这看似由微观到宏观的教学,实则是站在大历史观的角度的精心设计。此外,为了加深对这一内容的理解,教师在讲好重文轻武政策后,也不忘适时补充:北宋的重文轻武它既是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延伸,也是采取中央集权措施的必然结果。从这一角度出发,学生对中央集权制一定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回顾本框的设计,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始终基于证据意识这一素养出发,引用了大量史料,这虽然对知识的建构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七年级学生而言,贴近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一些故事可能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例如在讲到通判这一官职时,不妨从学生熟悉的《水浒传》中关于通判黄文炳和宋江之间的一段故事入手,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加深对该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二)关于重文政策对中国文官制度影响的教学

为了更好地理解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在设计这一内容时,同样通过引用史料的方式进行解读。首先结合《宋史·文苑传》序中的一段材料,通过对“艺祖革命,首用文臣而夺武臣之权”来理解宋初所推行的重文轻武政策,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把权利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另外,通过对“宋之尚文”的理解,让学生知道宋代在制度创设方面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抑制武将,提升文臣的地位;规范科举制度、选拔文官等种.种表现。并结合“太宗、真宗其在藩邸,已有好学之名,作其即位,弥文日增。”的理解,知道后继皇帝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臣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格局逐渐形成。

另外,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对当时及其后来的中国士大夫地位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中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并一直影响到至今。所以对重文政策的教学必须要站在它对后世长期影响的大历史观角度去理解。基于此认识,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对《退将诗》的诵读,首先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当时武将的感慨,当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重文政策带来的影响。然后通过对书本图片的深入解读,从科举制这一层面更为详细的介绍北宋的重文政策对中国文官制度形成所带来的影响,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学生理解时更加轻松和自然。当然,如果能加入对后期一些宋词的诵读和欣赏,可能在理解上会更加形象和生动一些,也会更有利于对学生人文和学科素养的培养。

最后,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央集权措施和重文轻武政策的理解,引用了著名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在《宋史十讲》中的一段话加以概括,总结说明,宋太祖采取的强化中央集权措施和重文轻武的政策对当时北宋政权的巩固以及宋朝后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也为两宋期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一直对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巧用教材插图,充分挖掘资源

(一)人物图片的比较与运用

在讲到宋代建立者赵匡胤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重文轻武”政策的教学埋下伏笔,教学设计时把宋太祖的画像和唐太宗的画像放在一起加以对照,设问:从线条勾画等角度说说看你发现了什么?其实从古至今关于宋太祖的画像有很多,但我们的教科书中却偏偏选用了这幅画像,这对宋太祖的形象刻画有何用意?学生比较后发现,唐太宗像是站立式的,人物线条勾画以直线为主,显得更加刚毅。而宋太祖画像是坐着的,显得更加儒雅;人物线条勾画更加柔和,形象敦厚,这和武将出身的他感觉有所不同。通过引导,慢慢发现:究其原因可能是和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有关,因为那时起中国文人的地位大大提高,从这幅宋太祖画像中作者很有可能要释放的是这一信息。这样通过把这一前一后教学资源的有效对照和利用,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同时,也为后续的教学埋下伏笔。

(二)历史场景图的引入与解读

北宋张载的政治抱负与德育思想 第3篇

关键词:张载,关学,仕途,德育

北宋思想家张载自幼抱负远大, 志趣不凡, 青年时代特别喜欢兵法, 但却机缘巧合, 经由范仲淹点拨, 转而刻苦攻读《中庸》, 后遍习佛学、道学之书, 最终参悟了“儒释道”三学互补之理, 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学说体系, 因张载是在陕西关中讲授了自己的学说, 并收了门徒, 故世人称其学说为“关学”。关学继承了儒家的政治理想、佛家的伦理期望和道家的性情旨趣, 主张通过道德教育去唤醒世人遵守道德典范、追求理想社会的自觉。他不仅通过著书立说系统阐发了自己的德育思想, 还亲身实践了自己的道德理念和政治追求。比如, 他提倡恢复古礼, 还通过“兴学校”、“行井田”等实践, 来解决教养无法、贫富不均的社会问题, 力求实现社会均平。然而, 他的德育思想和温和的改革实践并不能顺应当时的社会实际和当权派的改革宗旨, 以至于他虽然两次被宋神宗召入京都为官, 却因与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和, 又偏执己见, 被迫辞官还乡, 不幸客死途中。张载“求为圣贤”的德育目标, 与其追求社会大同的政治理想及外柔内刚、坚持己见、不与世俯仰的性情纠缠在一起, 共同促成了他命运多舛的一生。本文试从北宋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张载的个人经历两个维度来探究其德育思想, 以求对其德育思想产生的来龙去脉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一、内外交困的北宋与张载的人生拐点

北宋中叶社会动荡, 内忧外患, 朝廷一方面要不断出兵平定辽和西夏对宋发起的大规模军事进攻, 以保卫边疆和平;另一方面还要对内加强吏治整顿、恢复和发展生产。常年战乱和不安定的生活对青少年时期的张载影响很大, 史书记载他“少喜谈兵”, 除去天然禀赋的因素之外, 百姓在街头巷尾对战事的广泛议论以及官方频繁的军队调动也使他耳濡目染。张载出生于一个中小官吏家庭, 其父在任涪州 (今重庆市涪陵区) 知州时病故, 当时, 张载只有十五岁。家人合议将其父归葬于故里开封, 于是, 他和五岁的弟弟张戬陪同母亲一起护送父亲灵柩。当行至陕西郿县横渠镇时, 因发生战乱, 无法继续前行, 遂将父安葬在这里。家中没有了顶梁柱, 张载作为长子, 不得不帮扶母亲, 和她共同肩负起生活的重任, 以至于他较早成熟, 对儿时的生存经历有着比同龄人更为深刻的理解和体悟。

宋仁宗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间, 西夏常常对北宋西部边境进行侵扰, 北宋奋力出击, 双方持续鏖战, 均损失惨重, 后签订了停战和议, 和议规定宋朝每年向西夏“赐”银、绢和茶叶等大量物资。这些国事极大地刺激了张载的民族自尊心, 加之他“少喜谈兵”, 迅速点燃了他支援边疆战事的热忱, 很快他向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负责西北防务的范仲淹上书了《边议九条》。在《边议九条》中, 他直抒己见, 还直陈欲组织志愿兵去攻打西夏, 收复被侵占的洮西失地, 从而为国建功立业, 博取功名。这时, 张载刚二十出头。有感于他的豪情锐气, 范仲淹在延州 (今延安) 军府亲自召见了这位野心勃勃、抱负远大的青年。在此次会面中, 张载高谈阔论如何戍守边防, 保卫家乡, 如何收复失地等急事要事, 范仲淹给予了肯定和热情赞扬, 他认为张载可以雕琢, 能成大器, 便委婉地劝诫他回去研读儒家经书, 而不要再钻研兵法了。范仲淹既然十分欣赏张载其人, 又肯定了他的《边议九条》, 为何不予以采纳, 或者当即把他纳入麾下加以培养, 反而劝他回去苦读诗书呢?先人已逝, 原因无可考证, 当年的历史情景也无法还原, 但我们可以根据史实进行合理推测。一方面, 张载年纪尚轻, 未经历练, 需先治学立身, 而后立业求功名, 况且当时范仲淹已经部署了周密可行的戍边战略。他初至延州, 便沙场大点兵, 裁汰军队, 提拔猛将, 从当地选录精壮民兵, 开展严格的军事训练, 调整军事战术;在防御工事方面, 他下令构筑城墙、堡寨, 要求部队与沿边少数民族居民和平相处, 从而渐渐树立起坚固的防御屏障。而张载的想法与范仲淹的周密部署相比, 则显得非常稚嫩, 只能说是勇气可嘉了。另一方面, 自宋开国皇帝赵匡胤起就已确立了“偃武修文”的治国方略, 文人备受重视, 所以要想干出一番事业, 还要先治学。范仲淹本人走的就是求学、应试、入仕的道路, 他看出张载是可塑之才, 因而善意地劝他好好读书。对张载来说, 此次经历是他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拐点, 他没有辜负范仲淹的良苦用心, 回家后埋首攻读《中庸》及佛道典籍, 最终从一个喜欢谈兵、空有一腔抱负的无畏青年, 化身成为一代关学领袖。

二、宦海沉浮的关学奠基人及其道德实践

中国古代“学优”则“仕”的心理逻辑, 使“做学问”与“做官”并行不悖, 中国古代官吏大多为官学一身的代表, 而最成功的代表就是不但学问做得好, 还能实现由“学”而“官”的华丽转身, 但历史上有一部分为官者却未能完成两种角色的成功转换。张载就属于后者, 他虽有几次不错的官运, 但因受困于崇高的学术志向和外柔内刚的秉性, 忽视了官场上权力争夺的核心规则, 只把官场当作政治理想和道德教化的试验田, 而错失良机, 最终只留下丰厚的学术思想供后人评说。

张载曾两次被召入京为官, 三任外仕 (相当于县丞或副县级以上的官职) , 这是他一生仕途生涯的简单概括。他三十八岁赴开封应考, 中进士, 先后出任了祁州 (今河北安国) 司法参军, 丹州云岩 (今陕西宜川) 县令, 著作佐郎, 签书, 渭州 (今甘肃平凉) 军事判官等官职。在担任云岩县令时, 他提出“民胞物与”的观点, 凡事以“敦本善俗”为先, 广泛宣传自己的政治伦理观念, 教化百姓[1]50, 倡导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他时常张榜告示或叮嘱村民奔走相告, 每月初一在县衙宴请乡中老人, 席间向他们询问疾苦, 还让他们教育子女去尽孝悌之礼。

张载为官清廉, 行事正派, 关注民生, 所以深得人心, 而且他学有本原, 贯通儒释道三家经典, 引四方学者趋之若鹜。后来, 他经人举荐, 有机会拜谒了当朝的神宗皇帝。神宗向他询问治国之法, 他援引夏、商、周三朝为例, 旁征博举, 对答如流, 神宗甚为满意, 命他为崇文院校书。适逢王安石推行新法, 他得知张载学识渊博, 又得到神宗赏识, 所以有意拉拢张载, 以扩充自己的势力。于是, 他请求张载参与新法, 但却遭到婉拒。因此事, 王安石对张载心生芥蒂。恰巧这时, 张载的弟弟张戬也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 张载恐受株连, 便辞官返乡。回到横渠后, 他靠田为生, 穿着破旧的衣服, 吃着粗茶淡饭, 终日危坐一室, 左右堆满了书籍。他时而“俯读”, 时而“仰思”, 一有心得体会便马上记录下来, 有时“半夜坐起”, 焚膏继晷。就这样, 他完成了大量学术著作, 如《正蒙》、《西铭》等影响深远的作品就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他反思和总结了自己一生的学术成就, 创立了自己的关学体系。张载在关中讲学时, 系统传授了自己的学术观点, 吸引了大批学子积极追随, 其中以蓝田吕氏五兄弟最为活跃, 他们相继拜张载为师。吕氏兄弟生于豪门望族, 也都有功名在身, 他们加入关学学派至关重要, 吕氏家族构筑起来的良好的社会关系为关学发展提供了政治和经济基础, 使张载的“关学”与王安石的“新学”、程颢程颐的“洛学”形成鼎立之势。张载的学术事业蒸蒸日上, 日渐达到顶峰。

熙宁十年, 宋神宗接受甘肃天水守师吕大防的建议, 下诏张载回京任职。此时, 张载已患有严重的肺病, 但他认为这次被召回京, 正是借以推行其政治理想和主张的一个好机会, 所以不能抱恙推辞。他带病入京后, 任同知太常一职。当时, 有人向朝廷建议复兴婚冠丧祭之礼, 但掌权此事的礼官却认为古今不同, 应新事新办, 不能盲目照搬过去的礼制。唯有张载极力赞成, 即使礼官反对, 他也坚持自己的主张, 因而十分孤立。加上身患重病, 不久后他再次辞官返乡, 然而不幸客死途中。自此, 张载在宦海沉浮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三、基于宇宙自然观的德育思想及方法

张载认为, 自秦汉以来, 学者的最大缺点就是只知道人伦常理, 而不知道宇宙自然, 只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因此, 他以自己的哲学观为基础, 在德育问题上提出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他从“太虚即气”的宇宙自然观出发, 衍伸出“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两种人性观, 进而提出德育就是要通过“变化气质”, 达到“求为圣人”的目的。

张载“太虚即气”的宇宙自然观认为, 宇宙万物的本体是“气”, “太虚”是“气”的基本表现形式, 人是自然界万事万物中的一种存在形式, 也是由“气”聚合而成的, 所以人与万物本性相通[2]58。人性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区别, 天地之性是人的天然本性, 是人所共有的, 都是向善的;而气质之性则是人在后天形成的。由于每个人“气质”的清浊昏明不同, 便形成人与人之间聪明和愚钝、善良和险恶的差异。气质最清而无闭塞者为圣人, 气质浊而无闭塞者为常人, 气质最浊而闭塞最多者为愚恶之人, 只有通过教育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和认识能力, 才能变化气质之性, 从而恢复天地之性。教育目的在于达到“学为圣人”的境界, 要达此目的, 主要途径就是习“礼”, “知礼”而“成性”, “动作皆中礼”, “气质”自然好[3]39。也就是说举止言行都合乎礼仪, 才可能改变“气质”, 回到“天地之性”上来。对应于他的两种人性学说, 在认识论方面他也提出两个层次的认知能力, 即“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 “见闻之知”是由感觉经验得到的认识, “德性之知”是通过修身养性获得的认识, “见闻之知”浅薄, 而“德性之知”深刻。

此外, 张载在德育方法上借鉴了儒家的经验, 并有所发展。他在教学上, 坚持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他认为, 教育过程要注重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和需要, 有的放矢, 否则会使教育对象产生抵触情绪, 影响学习的进程。其次, 教育要遵循秩序, 欲速则不达, 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万事万物皆有一定的规律, 人的认识逻辑通常是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同样, 知识亦有先后、深浅和难易之分, 不能随意施教。施教时, 还要考虑教育对象的智力水平, 不能超越其接受能力, “教之而不受, 虽强告之无益”。张载还特别强调“疑”、“思”、“记”在教育中的作用, 他认为, 凡事“要深思”, 学则“须疑”, “濯去旧见”, 以来“新意”。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 能够提出质疑, 便说明有学习进步, 如果在不理解的地方也提不出疑问, 就说明没有用心去学习。“不记则思不起”, 记忆是思考的基础, 思考可以促进记忆, 认真思考过才能产生疑惑, 消除了疑惑, 才能加深理解, 真正理解了就不容易忘却。

参考文献

[1]刘天杰.张载的“民胞物与”论及其现代意蕴[J].江西社会科学, 2007 (4) .

[2]汤勤福.太虚非气:张载“太虚”与“气”之关系新说[J].南开学报, 2000 (3) .

分权制衡:北宋精致的顶层设计 第4篇

为防范军人,采取“兵权宜分”的策略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就是一位如假包换的军人、禁军高级将领。因此,宋朝建立之后,首要的防范对象就是军人。对于武装力量,宋朝采取“兵权宜分”的策略。如何分法?第一招:把全国各地地方军队中的精兵悉数搜罗到中央,编入禁军,在首都地区驻扎,让皇帝直接掌控的禁军成为宋朝国家唯一具有战斗力的武装力量。各地剩下的由地方政府直接管控的军队叫作厢军,人少、个儿矮、待遇差、基本无训练。其主要功能是卖苦力,比如修城墙、看仓库、运送物资等等。这样的军队是连小股土匪都挡不住的,就更别提抗衡中央了。第二招:禁军的最高司令部,从建国之初的两个变成了三个,最高军事将领的级别随之降低。那些曾经跟赵匡胤称兄道弟的老将们,早就被他一杯美酒释了兵权,回家享福去了。第三招:禁军的三个司令部只有管理军队的权力,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力。调动军队,必须要枢密院的兵符,而枢密院的长官从来都不是军人。用非军人来牵制军人。

然而,在宋朝最高统治者看来,上述分权措施,是有明显问题的。什么问题呢?经过整编之后的宋朝武装力量,有战斗力的禁军全部集中在首都,地方上没有能打仗的兵。地方上没有兵,如果在内地,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边境地区怎么办?更重要的是宋朝的边防形势又是如此严峻——北有契丹大国虎视眈眈,西北党项桀骜跃跃欲试。地方上没有兵,边境怎么守?宋朝的解决方案是从中央派禁军来守——禁军以500人为单位、以半年到一年为通常期限,轮流守边,这种制度,叫作“更戍法”。这是分兵权的第四招。

此外还有第五招。领导那些被打散了编制又在边境重组的戍边军队的,基本上都不是军人。宋朝的军人和非军人之间的区别肉眼可辨——军人一旦入伍就要在脸上刺字,此字终身不去,此人终老不复是农人,士兵向上爬升可以当军官,得厚禄,但却始终被隔离在正常社会之外。被派去领导边防军的大部分官员脸上没字儿,笔者管他们叫“武选官”,这是一个夹在文官和军人之间的官僚群体,他们没当过兵,多半出身官僚家庭,念书不多但是识字、有基本的计算能力,平均文化水平不能跟正经文官比,但是肯定比军人高。能够被选拔到边防上来管理军队的武选官不少都有背景,大多是开国元勋的子孙后代。不过即便如此,他们在抵达边防岗位之前的主要履历可能只是管仓库,至多是个城市公安局长或者乡村治安巡逻队长。用武选官来管理军人,这就让“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之外,又多了一重“流水的官”。这种机制,分权很彻底,但就战斗力的养成而言,“将不知兵,兵不知将”。这样的军队上战场,吃败仗一点儿都不奇怪。仁宗的时候范仲淹在西北整军,神宗和王安石改革军制,都是希望在军队和统兵官之间建立相对稳固的联系。可是谁也不敢或者不愿触动“兵权宜分”的红线。

从中央到地方,权力分割、互相制约、互不统属

从地方上来看,宋朝的地方政府比较固定的设置是州县两级。很有意思的是,州长的头衔不是刺史,而是知州,县长的头衔也可以叫作知县。知州是“知某州事”的省称,什么意思呢?以其他身份(通常是中央官)管理某州事。这种听起来很“临时”的头衔的确是新制度。在统一战争过程中,宋朝在新收复的土地上不再任命刺史,而是派其他官员来管理该州事。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之前的刺史多半是军人,以至于刺史头衔本身被赋予了军政一把抓的军人政治色彩。而宋朝政府绝不想让军人再度掌握地方,因此,他们要从中央派出文官去管理州政。文官知州,手里又没兵,当然不会形成割据隐患。知州还有一个新设的副手叫作“通判”。曾经有通判与知州闹矛盾时自称“监州”,说自己是皇帝派来监视知州的特派员。通判起初的确有这功能,后来天下太平,通判的监视功能退化,但是知州有什么重要文件,还需要跟通判联署,所以,通判对知州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制约。

宋朝建立之前,在州之上其实是有大行政区实际存在的,比如,一个节度使就管着好几个州。当然,也正是因为辖区广大,手里又有兵,节度使才最终走到了中央控制的对立面,成为分裂割据因素。宋朝建立之后,把节度使的辖区从几个州缩小到一个州(也就是节度使的驻地州),让节度使从雄踞一方的诸侯蜕变成区区一州之长,到后来,又干脆用文官知州取代了它。节度使没了,大区域的管理需求还是存在的。既要管理,又要防止割据,怎么办?宋朝的办法,是在州之上设置职责各异的多种大区域管理机构,每一种只负责一个方面的事情,转运使负责财政、上供物资转运,提点刑狱使负责司法监督复核,经略安抚使负责军队的管理,各管一摊,互不统属,分别向自己的中央上级主管部门负责。这些职能各异的大区管理机构,通常都负有监督区域内州县官员的责任,还是中央的耳目。

皇帝也受到各种制度传统的约束

受到分权制衡精神影响的不止是武装力量和政府,皇帝也在其中。这并不是说有哪个机构或者个人在制度上分割了皇帝的权力,而是说皇帝也受到各种制度传统的约束。首先,皇帝的宗族——天皇贵胄们被关在了政府外头,开国三兄弟的子子孙孙被国家用锦衣玉食养着,其主要作用是为皇位提供备胎——万一皇帝生不出儿子,还得用他们来保证赵宋江山的血统,但是,宗室不能参与政治。对于后宫和宦官,宋朝也都各有一套。实践证明,宋朝对于这些皇帝身边人的隔离管理是非常有效的。“本朝百年无内乱”是很多宋朝人引以自豪的政治成就。其次,宋朝的官员有着批评皇帝的制度、渠道和态度。论制度,宋朝有专以批评纠错为职责的御史台官和谏官,他们享有言论特权。论渠道,不同级别的官员可以通过面见皇帝、书面上疏等多种方式提出自己对国家大事、朝政缺失的看法。论态度,多数皇帝有大度包容之量,赵宋祖宗家法,“不杀大臣,不杀言事官”,尊重官员作为儒家学者的尊严。优秀官员有大忠爱国之义,在他们心中,是非法度比皇帝的好恶更重要,“人臣以公正为忠”“以道事君”“从道不从君”,所以,在宋朝,你会不止一次地听到一个不大的官儿敢于义正词严地对皇帝说,“这是我的工作,我愿意用生命来捍卫它,陛下不能侵犯我的职责”。

人事管理分门别类、互相牵制,各用其所长

宋朝政府的人事管理制度也是很值得一提的,它的特点同样是“分”。如果我们把军人之外服务于政府中的各种官员都算在一起的话,宋朝的官员其实有三种——文官、武选官还有宦官。文官的核心是科举出身的,进士出身的官员是其中最高素质的官僚群。武选官,就是上面提到的那种不专业的统兵官。宋朝宦官的数量和行政事务参与度都比我们正常想象的大,而且,他们并不像明朝的宦官那样腐败,所以我把宦官也算成一种官员。这三种官员按素质排,是文官>武选官>宦官,按与皇帝的亲密程度排,则正好倒过来,宦官>武选官>文官。所以在很多机构,特别是经济管理机构里边,还有就是在军事行动当中,通常是这三类官员都有或者至少有两类,这样做的目的,是明摆着的——让他们互相牵制,各用其所长。

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第5篇

徐继仕

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北宋的建立,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分析政治上的重文轻武给北宋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带来的利弊,客观认识历史问题,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经验教训。

教学重点:认识北宋中央集权的政治特色。

教学难点:中央集权的措施对于当时社会所带来的影响。

教具准备:收集有关五代十国的地图和北宋与少数民族并立形势图,帮助学生形成时空观念,结合教学过程制作ppt.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开心辞典”里曾有这样一题:我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个朝代,贤相辈出,却无力改变官场的腐败昏庸;名将咸聚,却无法抵挡西陲小国的进攻;才子云集,却热衷无休无止的内耗党争;经济富庶,却用于购买和平;文化昌盛,却不能扭转颓败的国运。有人说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有人说这是最糟糕的时代。同学们你知道这说的是哪个朝代吗?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讲授新课:

首先我们大家学习第一目“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大家阅读28页第一段回答:“北宋是如何建立的” •

一、北宋的建立

()年,()在陈桥驿发动政变,夺取()政权,改国号为(),以()为都城,史称北宋。他就是()。

师:这里有一个“黄袍加身的故事”。哪几个同学上来给大家表演一下? 师:大家议一议“陈桥驿兵变”的实质是什么? 师:大家看正文第二段

北宋的统一

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在宋朝建立时以出现()的趋势。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和南方的 分裂割据局面。师:大家看投影仪上面的两个图对比下两图,说说国家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五代十国时:

国家分裂,朝代更换频繁;

北宋初期:

国家逐渐从分裂走向统一。

观察下图思考:北宋是否统一了全国?当时有哪些政权与北宋并立?

生:没有。

生:辽、西夏、吐蕃、大理、西州回鹘

师:下面学习“

二、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是什么”

师:看材料 一”杯酒释兵权”。那几位同学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看材料 二

:思考 宋太祖为什么这么做? 生:(1)宋太祖本人就是通过兵变夺取政权的,为防止类似的兵变重演。(2)唐末五代,军阀武将飞扬跋扈,影响到政局稳定。(君弱臣强)

师: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上面的史料上赵普为宋太祖提出了哪些解决“君弱臣强”的措施? 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宋太祖时如何“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呢?

军事上(收兵权):他是如何做的?看课文29页第一段 生:军事上:

1、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2、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3、军队将领定期换防,隔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师:行政上(夺臣权):他是如何做的?大家看课文30页一二两段。生:

1、在中央,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2、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制度;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师:财政上(制财权):他又是如何做的呢? 生:回答。

师: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看该页的第三段 生:通过以上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师:下面我们学习第二目“重文轻武的政策” 师:大家看课文30页最后一段回答

一、宋朝实施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生:

师:

二、什么是重文轻武的政策?

生: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师: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生:使得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方和待遇高于武将。师: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措施有两个方面。是哪两个方面?或者说宋朝是如何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 生:1是武将收到多方面的牵制。(严重地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2是改革发展科举制。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师:刚刚讲到改革和发展科举制。改革发展科举制的措施又有哪些?

生: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师:改革发展科举制的影响有哪些?

生: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最后我们来看看“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影响有哪些?

生:

1、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

2、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1、北宋的建立和统一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作用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原因

2、政策

3、结果

4、措施

5、影响

当堂训练:

一、填空题

1、北宋建立的时间()

2、北宋建立者是()

3、北宋建立是经过()兵变完成的。

4、北宋的都城在()

二选择题:

1、七(2)班赵欣敏同学说:“如果处在某朝代,我的姓氏属于国姓(与当时的皇帝同姓)”,这个朝代是()。A、唐朝B、隋朝C、宋朝D、夏朝

2、下列人物中采取过重文轻武政策的有()。

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宋太祖、宋太宗

三问答题:

书上32页第一题

课后思考

思考题:想一想,议一议:“重文轻武政策的利与弊?”

板书设计

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重文轻武的政策

1、北宋的建立和统一

1、原因

2、政策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作用

4、措施

5、影响

教学反思: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教案 第6篇

北宋的政治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板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达半个世纪的分裂割据局面。建国之初,以宋太祖为代表的统治者注意总结、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对北宋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它有效地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些措施也给北宋王朝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教学目标

了解赵匡胤建立北宋、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等基本史实;了解赵匡胤实施集权措施的背景条件,具体的措施,这些措施导致的历史结果。

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带来的影响。认识到赵匡胤的举措带来的问题——他的集权措施有失偏颇,导致宋朝的积贫积弱,从而得我们做任何事情,要辩证地、长远的看问题的结论。认识到在封建时代,君主的权力是在不断加强的,任何封建统治者都跳不出这个历史的铁律。

通过学习北宋,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树立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重文轻武的国策。难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给北宋带来的影响。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历史长河,源远流长,唐朝灭亡后,天下四分五裂,中国历史再次进入分裂割据时代。从907—960年的短短几十年间,战乱不止,百姓民不聊生,史称“五代十国”时期。天下风云变幻,到底谁主沉浮呢?

赵匡胤本来是周世宗手下得力大将,跟随周世宗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周世宗在世的时候,十分信任赵匡胤,派他做禁军统帅,官名叫殿前都点检。禁军是后周一支最精锐的部队。

世宗一死,军权落在赵匡胤手里。公元960年春节,后周朝廷正在举行朝见大礼的时候,忽然接到边境送来的紧急战报,说北汉国主和辽朝联合,出兵攻打后周边境。大臣们慌作一团,后来由范质、王溥作主,派赵匡胤带兵抵抗。在陈桥驿赵匡胤的部下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七手八脚地被在赵匡胤身上。大伙跪倒在地上磕了几个头,高呼“万岁”。接着,又推又拉,把赵匡胤扶上马,请他一起回京城。

这段历史,为多为后人津津乐道,还成为一个成语“黄袍加身”,在此之后,赵匡胤是怎样统治宋朝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宋太祖的政策得失。

二、讲授新课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的建立

(1)学生讲故事:黄袍加身,陈桥兵变。(2)北宋建立的概况。(时间、建立者、都城)(3)教师出示地图,明确宋朝的统一范围。

让学生明确北宋不是统一全国的政权,只统一了中原和南方。北宋的统治区域,只是原来的五代十国的范围,那时,北方有辽、西北有西夏、西南有吐番和大理等,这时的中国处于多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状态。

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教师讲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2)、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

A、军事方面:皇帝直接统辖禁军;设枢密院和三衙掌管军务,枢密院有权调兵,无权领兵,三衙有领兵权力,却无调度之权;“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造成对外防守空虚无力,这也是北宋积贫积弱的重要作用。

B、行政方面:削弱宰相权力,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主要排文臣担任知州等。C、财政、司法方面:设置转运使;同时规定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把司法权也收归了中央。

3.这个改革给宋朝社会带来的影响

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重文轻武的国策

1、宋朝重文轻武的表现

(1)经济文化兴盛,但军事上却软弱至极。(2)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3)遇有战事,也有文官挂帅出征。(4)科举考试,文举兴盛,武举录取人数少。

2、宋太祖重文轻武的目的是什么?

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3、重文轻武的后果

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课堂延伸

北宋实行 “重文轻武”的国策,有人认为这样的国策促使宋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也有人认为这种做法给宋朝带来很多弊端,被后世称为“弱宋”。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三、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请结合图片讲讲你的收获吧。

北宋高度集权的利弊:(1)积极的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消除分裂割据维护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的愿望。(2)消极影响:政权过于集中造成官僚机构臃肿庞大,人浮于事,互相推诿,效率低下;财权过分集中,地方经费减少,不能调动地方积极性,地方官吏加重对农民的剥削与搜刮;军权过于集中,实行守内虚外,边防力量削弱,军队力量增加,军队开支日益膨胀。最终导致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积重难返的严重局面,从而到中期出现统治危机。

北宋的政治获奖教学设计 第7篇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五代开始时间、名称及统治地区;后周世宗改革的内容和作用;北宋的建立和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和结果。

2、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3、思想认识目标:

认识到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消除分裂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趋势。

知道王安石变法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次重要的改革。使学生认识到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重点和难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和王安石变法是本课重点。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是本课难点。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唐朝灭亡之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华民族进一步融合的时期。封建经济得以进一步发展。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这个时期的开始,五代十国和北宋。

2、讲授新课:

一、五代十国

1、五代十国的更迭

五代十国是唐宋之间,诸多政权并立,封建王朝频繁更替的大分裂时期。9,唐末农民军的叛徒,势力最大的藩镇节度使朱温用“禅让”的办法夺得帝位,国号为梁。历史上称作后梁。后梁又被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依次取代,历史上将这五个朝代合称五代。和五代并存的还有南方和北方山西的十个政权,总称十国。

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是唐朝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五代十国的皇帝,大多是手握重兵的藩镇将帅。为争夺一顶王冠,他们依赖骄兵悍将频繁登场。50余年间,中原换了5朝8姓14个皇帝。唐后期以来的藩镇割据走向了公开分裂。

军阀间的混战厮杀,给人民带来极深重的灾难。唐代的名城如长安、洛阳、扬州在那黑暗混乱的年代都曾化为废墟。后梁同原唐朝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父子互相厮杀了10多年,大小百余战,人民死伤无数。947年仅相州一战就屠杀了10多万百姓。统治阶级面对没落的恐惧,极尽享乐之能事。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黑暗的时期。

2、后周世宗改革

五代后期,南方经济发展,人民厌恶战争,统一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统一的趋势不断加强。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历史发展,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进行了改革。周世宗实行一些优待政策,安顿无家可归的流民。削废寺院,减少坐食剥削者。减免苛捐杂税,惩治贪官污吏。严肃军纪,整顿军队,建立精干的中央禁卫军。周世宗的改革恢复了生产,扭转了唐后期以来冗兵悍将的积弊。接着又开始了统一中国的军事行动。攻后蜀,取四川,证南唐,得江北14州;讨契丹,收瀛、莫二州。

二、陈桥兵变

周世宗之后继位的是他年仅7岁的儿子周恭帝。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逐渐掌握了实权。960年,后周文武百官正在庆贺新年,忽然有人来报,说外敌来犯。赵匡胤请求皇帝下令,要他亲自出征抵御。当赵匡胤带兵出征行至开封东北的陈桥驿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亲信赵普和大将石守信等人预先经过策划,把一件准备好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就这样,赵匡胤黄袍加身,逼恭帝退位,做了皇帝,定都东京(今开封)。国号宋。历史上称为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三、“杯酒释兵权”—加强中央集权

1、“杯酒释兵权”

北宋建立后,日夜困扰统治者的是自唐后期以来的悍将干政,藩镇割据的忧患。一天,太祖与赵普谈论天下大事,他问赵普是否有息天下之兵的良策。赵普说,现在方镇太重,只要“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宋太祖利用设酒宴的手段,解除了石守信等统兵大将的兵权。

2、派文臣做地方官

3、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4、皇帝直接控制禁军

这样,宋太祖将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了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太祖、太宗经过的努力,消灭了割据势力,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尽管如此,宋太祖仍担心兵家夺权,于是他规定,禁军要轮流驻防京师,各级将领不断调动,以致出现了“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现象。这在客观上虽然避免了兵家夺权,但宋代的军事力量大大削弱。因此,当外敌进犯之时,宋朝不能进行有效地防卫。造成北宋“积贫积弱”局面出现。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它并未统一全中国。当时,北有辽,西有夏,南有大理。

四、王安石变法

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变法背景)

①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逐渐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和军队数量的激增。。北宋中期,各级官员达到17000多人,这比实际所需人数多出两倍。政府的财政开支很大,行政效率很低。到北宋中期,禁军人数比北宋初增加6倍,达到80多万人,而且待遇特别优厚。浩大的官俸和军费开支使政府财政濒于破产。此外,北宋每年向辽和夏交纳的“岁币”,也是十分沉重的财政负担。

②为取得地主阶级的广泛支持,北宋统治者采取放任和鼓励地主兼并土地的政策,使北宋初年就出现了“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卓锥之地”的现象。到了北宋中期,占全国人口不到20%的地主,占有耕地竟达80%以上。地主还大量隐瞒田产,将负担转嫁给农民。政府税收日见困乏,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农民起义频繁发生。

③辽和西夏对北宋边境也构成严重威胁

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宋神宗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他即位后,对北宋“积弱”、“积贫”的局面深为优虑。1069年,他任用锐意改革的政治家王安石主持变法。宋神宗和王安石都希望通过变法,发展农业生产,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变法主要内容: 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等。(参照教材图表)

3、王安石变法的成效和失败

实行新法后,政府收入增加,收支达到平衡,还出现了“中外府库无不充衍”的局面;全国兴修水利工程1万多处,灌溉面积38万多顷;国家军事力量有所增加,王安石任用王韶对西夏用兵,收复河、洮、岷、亹、宕五州,取得了北宋建国以来最大的军事胜利;变法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稳定了北宋统治。

由于用人不当,变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情况。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的反对。所以宋神宗死后,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掌握了政权,新法几乎全部废除。王安石的变法失败了。

3、板书设计

一、五代十国

1、五代十国的更迭

2、后周世宗改革

二、陈桥兵变

三、“杯酒释兵权”—加强中央集权

1、“杯酒释兵权”

2、派文臣做地方官

3、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4、皇帝直接控制禁军

四、王安石变法

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变法背景)

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北宋的政治获奖教学设计 第8篇

关键词:文彦博,政治思想,用人思想

一、文彦博简介

文彦博是北宋著名政治家, 祖籍山西介休, 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四个朝代。仁宗在位期间曾两次被任命为宰相, 英宗、神宗在位时担任过九年的枢相一职, 时人都尊称之为贤相, 被授予潞国公的名号。文彦博亲身经历过宋夏之战、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绍圣绍述等诸多北宋时期重大事件[1]。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文学书法他都有很高的造诣, 其政治倾向性比较保守, 他同杜衍、包拯、司马光和富弼等很多有名的大臣都结有深厚的友谊, 但很多观点都与王安石相悖。王安石积极鼓动变法, 而文彦博坚决主张祖宗之法不可变。文彦博在处理政事上很有谋略, 他十分了解老百姓的疾苦, 能体恤百姓。北宋时期的文彦博当时在士大夫阶层是一位相当有威望的官员, 其著作《文潞公文集》流露出了他的思想走向, 其在用人方面的一些独到见解在其整个政治思想中占有很大一部分, 在文集中也经常加以强调。

二、文彦博对人才选拔重要性的认识

文彦博给哲宗解释《舜典》时, 曾提出过想要治理好整个天下, 必须先选用有贤能之人的观点。从他对“无为而治”作出的解释就可以看出来其用人思想, 他曾多次劝谏君主要任人唯贤, 驱逐奸恶之臣, 只有这样君王才能做到“无为而治”[2]。君主应把精力全都放在求贤用人上, 而在具体事物的管理上则采取超然的态度, 劳于求贤才是无为的基础和前提, 有了贤能之人君主才能逸于致治, 达到无为的境界。他说:君主治理国家的道理, 没有比选贤任能更重要的事了。在《药准序》一文中, 他拿良医用药来与君王用人两者相比较, 说:选用官员时要了解他们的才能和长处, 之后再确定是否加以任用, 这样对做事就会有很大帮助。即使是任用低级的官员, 他也强调虽然是州县官吏, 但也要任人唯贤。

除此之外, 文彦博非常重视选拔任用好的官员, 他觉得官员的基本素质必须过关, 只有任用有才能、素质高的官员才能政通人和, 只有谨慎地选择官员, 政治上才能清正廉洁, 百姓才能受其恩赐。

文彦博在用人方面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后人所效仿的, 每个国家和社会要想使其法律与机制得到良好的运转必须有高素质的官员来保障其顺利执行, 所以说官员的道德和能力素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因为不管是多么周密的法律法规, 如果官员没有能力让其贯彻执行, 那么其只能成为写在纸上的普通文字, 导致法律法规的初衷不能体现出来, 甚至出现“歪嘴和尚”的现象, 做不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还会出现营私舞弊、以权谋私等一系列影响极坏的现象, 更恶劣的是可能会演变成官场中的坏风气, 最终会给统治者的政权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所以文彦博积极主张要任人唯贤。君主要想治理好国家, 没有比选拔人才更为重要的事了, 官员在才德品行方面的高素质是治理好百姓的关键因素。

三、文彦博用人思想中的人才选拔标准

文彦博认为贤人君子的认定也是有一定标准的。第一, 必须着宽袍, 系阔带, 穿儒生的标准装束, 仰慕儒家圣贤所推崇的道德标准。而作为官员, 则必须做到“正己、修身、秉公、守职”, 此外还要热爱百姓、重视德行、清正廉洁。每位官员都要饥渴慕义, 让自己的道德品行与传统的道德标准相契合;此外, 不但要饥渴慕义, 还要把它化为自身的一种内在的力量, 以后不管面对怎样的状况, 都得遵守内心的道义, 因此, 文彦博觉得只有在任何情况下即使遇到危险都不改变其操行的人才算得上真正的君子。所以文彦博非常推崇孔子即使被困在郊外但还是坚持自己的操守和乐观的精神。另外, “谦卑”也是一个真正的君子所必须具备的修养, “兰花生长在深林之中并没有因为无人欣赏而丧失其芳香, 凤鸟飞得很高去沐浴高尚的德辉之后才飞下来, 真正的君子怀有高尚的情操和品德, 根据时机来隐藏和显露其才德, 难道还担心自己的名声不为人所知, 仕途不能如愿吗?我曾经常常担心很多人狂妄自大, 而不能效仿先人们的品行, 不能见贤思齐, 然而他们还经常与那些泛泛之辈比较才能, 自己觉得很了不起, 这种观点真是愚昧浅陋到了极点, 我深深觉得不可取”[3]。《文潞公文集》中这一观点就能体现出文彦博非常推崇谦卑这一品质。

上述是文彦博提出的贤能之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然而对于一个合格的官员必备的德行来讲, 文彦博则更欣赏唐代魏征的观点, 他对魏征的人才观进行了总结:“根于道义, 发为律度, 身正而心劲, 上不辜负君主, 下不谄媚权贵, 中不私自亲戚族人, 外不结党营私, 不趋炎附势、随波逐流, 不为地位出卖忠心。”其观点也是以上文中阐述的贤人君子所必备的德行为基础, 一个好官首先得是一个好人, 这也属于他用人思想的一部分。

文彦博把士大夫这一群体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王安石变法过程中, 他曾进言神宗:“是跟士大夫一起治理天下, 并不是与百姓一起治理天下。”[4]他认为, 天下是官员协同君主一起来治理的, 天下能否治理好, 士大夫们的综合素质高低非常重要, 另外, 在家天下的封建社会, 帝王是否能任人唯贤就起着关键性作用了。文彦博说过, 舜帝谨遵尧熙帝的记载, 要想做治理天下的人, 必须先选用贤能。人有善恶之分, 必须经过审查了解, 所以说:治理天下在于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 能做到安抚百姓。知人则可以称之为明智, 能安民则可以称之为仁惠, 黎民百姓就会感怀君主;如果不能鉴察才德之人, 那么就分不清贤愚善恶, 不论是善是恶都不能放心地任用, 坏人道长那么善良之人却无路可走, 所以必须除恶扬善, 这样善良之人才能得以任用。文彦博曾为朝廷举荐过无数贤臣, 从中也能看出其人才观。他向朝廷举荐刘庠是因为他觉得刘庠“端正有守”、“政静不扰”, 而苏颂则“性行温和, 学识渊博”, 刘奉世则“才力精明, 所守坚正”, 苏辙“通晓经术, 精通治体”, 范祖禹则具有良好的文行操守, 从对这些人的用词上就能看出文彦博选用贤臣的首要标准是德行高低, 因为假如有才无德的官员掌权, 会使百姓陷入水深火热, 但是如果是德才兼备的话就更好了, 假如二者选其一, 高尚的品行比才华更重要。

四、文彦博人才选拔与管理的方法

文彦博的用人思想不仅包括上文中阐述的任人唯贤的重要性和选拔人才的基本标准, 还包括选拔与管理人才的一些方法。对于如何选拔并管理人才, 文彦博觉得, 要在工作实践中去对他们进行考察, “察其言、观其行、原其始、要其终”。此外他还认为帝王选用人才, 应该重视其中和、平淡的品质。“选择人才担任官员平淡才更显得可贵, 如果没有这种品质, 与一人交好, 那么这个人掌权的话, 其他的人才就会无用武之地;假如一人掌权, 那么奸邪的人就会趋炎附势, 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朋友会很稀少;众多人才没有用武之地的话他们就会思想懈怠, 忠直正义的道路就会阻塞。”[5]中和、平淡是一个人的最宝贵的内在品质, 很难对其进行把握, 然而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言语、行为以及处事方式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其内在品质, 因此文彦博觉得应该在平时去鉴察一个人的品行, 进而选拔真正的人才。

文彦博主张不能频繁地调动官职, 而是应该进行日久见人心式的尝试, 以便对官员考察得更加全面, 他说:“我自己觉得近日来州牧上佐和两畿县令, 开始施政, 很少有任职八年结束的, 任期长的也就一两年, 少的也就三五个月, 官员就会被调动官职, 不管他的课税多少, 有的超过时间没有改变, 于是就侧耳倾听, 踮着脚看, 争求进取, 毫不顾忌羞耻, 又怎么会有工夫为君主改良风化体恤民情呢?没能教化百姓礼仪规范, 风俗也就不能统一, 百姓的户口之所以流散不一, 仓库之所以空虚, 百姓穷困凋敝得更加严重, 这样的话要官职又有何用呢?百姓知道这个人当官没多久, 就不服从他的管教, 官员也知道离升官不远了, 也就不尽心尽力了, 苟且偷安白拿俸禄, 只顾着过悠闲的生活。因为频繁地调动官员, 导致官员们没有心思处理政事, 官员们任职不久就被调动, 官职对他们来说就像驿站一样停留不久, 这样让他们怎么能安心参政呢?”[6]大多数官员在一任上都待不久, 调动速度极快, 还没能熟悉自己这个官职应尽的职责, 就会被调动, 所以一定会乘机作弊, 谋取私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文彦博提出官员长时间任职的办法。“臣子想担任三部郎中员外的官职必须要任职足够四年, 任过两个官职, 这样就立下定制, 并长时间地遵循这一规矩, 不管是内吏部、户部、司封、司勋, 还是考功、度支、金仓部等官职, 都必须连任两任, 才能逐任增加俸禄。”从今以后凡是调动官职的必须具备任满这一条件, 不满足这一条件的需要待其任满, 才能进行官职的交接工作。假如情况比较紧急必须要某人担任此官职, 就不再受这一定制的约束。任满的官员如果在位期间具有很好的政绩, 就能进行升迁调动, 这样一来百官就会各司其职, 不敢不务政事想要快速调动, 政绩自然也会提上去。文彦博认为, 官员不能频繁地调动他们的官职, 让他们去担任管理或督促官员, 必须让官员作出一定的政绩才行。

参考文献

[1]杜松柏.试论北宋文人文彦博的文学成就[J].宁夏大学学报, 2010 (3) .

[2]申利.宋代名相文彦博家世考[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 (1) .

[3]侯小宝.文彦博年谱稿[J].晋中学院学报, 2007 (1) .

[4]曹宝麟.文彦博内翰帖考[J].故宫文物月刊, 1994 (5) .

[5]程如峰.从出土墓志看包拯与文彦博的交谊[J].历史月刊, 2000 (14) .

上一篇:最新离婚协议书怎么写下一篇:南宁江南区食品药品行政执法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