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教学理念

2024-06-18

传统的教学理念(精选6篇)

传统的教学理念 第1篇

“课标”语境中的语文传统教学经验审视

提要:“课标”给语文课堂改革带来许多新景观的同时,也带来了绝非个别的一些不良现象,特别是“泛语文”甚至是“去语文”“非语文”的倾向,这些问题归结到一个根本点是对我国语文教学传统经验的承传关注不够。如此认为的归因有四: ——信息不够对称 ——本体遭遇遮蔽 ——批判淡化继承 ——浮华排挤扎实

始于世纪之交的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整体性改革。《语文课程标准》的制订和实施,无疑会较多地面对21世纪信息化、全球化、个性化时代的挑战,作出积极的应答。这也确实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对策,如尊重学习主体的特点和发展需求,确立以人为本的三维目标,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构建平等对话的课堂运作机制,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独特体验,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知识的综合运用,等等。这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语文教育的全面质量,而且从根本上强化了语文课程的时代建设,确实是功不可没。但是,任何一项改革都不会一帆风顺,都有待在实践探索中日趋完善。在“课标”语境中的语文课程实施当然也不会例外。当我们在看到“课标”给语文课堂改革带来的许多新景观的同时,也发现了绝非个别的一些不良现象,特别是“泛语文”甚至是“去语文”“非语文”的倾向,更是不容忽视。这些问题归结到一个根本点是对我国语文教学传统经验的承传关注不够。如此认为的归因有四:

——信息不够对称。课程标准的制订无疑会反思原来《语文教学大纲》中许多的“不合时宜”,会更多地考虑到如何应对新世纪的全球化挑战,会参考一些外**语教学乃至“课标”制订的成功经验,也会有选择地吸纳西方的“后现代课程论”“建构主义”“接受美学”“多元智力理论”等现代思想。所有这些当然是必要的,可以体现多元文化的优势。但从教师队伍的构成现状看,青年教师正在成为主体。他们有限的工作经历,对于纵向的民族的语文教学发展历史和传统经验,往往知之不多;而对当代的、横向的新理念、新信息,则比较容易发生兴趣,接受较快。这两者信息的不对称,容易导致对汉语文固有的本色本真的淡出。这本来被人们视为是不会丢失的东西,现在恰恰被遗失了。

——本体遭遇遮蔽。中国语文教学的本体是汉语文,若从甲骨文的发现算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若从孔子开讲《诗》《书》《礼》《乐》《易》《春秋》算起,也有两千五百年的传统了。汉语是以汉字为基础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在其他几种表意文字先后消亡之后,唯独汉字不仅一直在中国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而且曾先后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一些国家,被借去记录他们民族的语言。如今,汉语又是国际通用语言之一。汉字不同于多数国家所采用的拼音文字,而是一种表意文字,强调的是“意合性”,显示出一种以形示意的文化形态。每一个汉字兼具“三码”(形码、音码和义码)和“复脑”(既可形象思维又需抽象思维)的特点,独立性很强,犹如活跃的化学分子,在滚动碰撞中可以自由地组词成语、连句成篇。以此构成的汉语,也重在意合,其意蕴要从上下文中体味,重在整体感知。这种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决定着汉语文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规律,也深层地反映出中华文化特征和东方思维方式。语文学家王森然先生在上世纪20年代末曾说过:“其他各种的教材教法,内容工具,似乎还有可借镜于他国先例的地方,特有国文,非有我们自己来探索不可”(参见《中学作文教学概要》)。这是很有见地的。虽说汉字、汉语在漫长的历史中也有了一些变革发展,但它的血脉没有变,总体没有变,学习汉字、汉语的基本规律当然也不会变。借鉴西方母语教学中的一些思想虽属必要,但必须充分考虑是否适合汉字、汉语的自身特点和教学规律,不可遮蔽了汉字、汉语本体。应当说,还是中国人最懂得如何教学中国语文,因此也应当特别重视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那毕竟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考验被证明是切实可行的珍贵认识。

——批判淡化继承。应当看到,由于中国古代的语文教学不是单独设科,而是哲学、经学、史学等融合在一起,语文教学偏重于读经传道,其内容充斥了儒家教义和封建礼数;又因为历来的言、文不相统一等原因,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许多方面常被视作落后而遭致批判。在民族虚无主义者眼里,更因近代的西学东渐和慑于西方科技文明的心态,视传统语文教学为封建糟粕,“汉字落后论”的呼声甚高,以致不少人曾有将汉字拉丁化的改革设想。在这样批判浪潮的冲击下,必然也会祸及对语文教学历史经验的公正评价,视此为冬烘先生的陈词滥调,完全地不科学。尽管这样的批判大潮已成为过去,“汉字落后论”也正在被时代的现实证明为谬误。历史的进程已经表明了汉字是最具生命力、最优美、最智慧的文字,它的完备的系统性,鲜明的示差性和高适用性,即使在计算机输入上也显示出比拼音文字的优越。然而,曾经泼向汉字、汉语的脏水,还一时难以在人们的头脑里洗刷干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在影响着我们对中国语文教学传统经验的珍视和承传。

——浮华排挤扎实。改革开放为东西方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语文课程深化改革的今天,我们借鉴国外的一些当代学说和先进理念,引入了西方国家母语教学的某些经验,这不仅可行而且十分必要。然而当这些“舶来品”一齐涌来时,我们需要时间将它与中国国情相融合,与汉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相适应,有一个民族化的消化吸纳过程。如果只是一窝蜂地“拿来”,或者半懂不懂地照搬,就难免会被人们看作一种“时尚”而风行一时。这种被追慕“浮华”的情绪所捆绑,也会使我们排斥曾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并且足以朴实地反映出语文学科本色本真的那些传统的教学行为。甚至视这些本来是应该承传的宝贵经验为“老土”“不合时宜”而自觉不自觉地予以抛弃。这也许正是当今人们特别呼唤“本色语文”的归来,希望语文课堂应重视扎扎实实地“学语习文”的原因所在。

提要:在实施新“课标”的语境中,要体现对汉语文教学传统经验的承传,我们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识字为先”与汉字文化意识

二、“文以载道”与“文道结合”理念

三、诵读为本与重在积累策略

四、提倡涵泳与注目阅读感悟

五、重视习练与坚持“多读多写”

新“课改”虽然是面对21世纪全球化挑战所作出的战略回应,其重大意义远远超越了课程教材的范畴,但决不是推倒重来,而是我国两千五百年语文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崛起的一个时代高度。今天的语文教学改革无论有了多少现代化的发展,都无法抛开传统,另辟一个全新的文化生存空间。因为传统是无法割断的奔腾汹涌的历史长河。今天的“现代”就是昨天的“传统”;而今日的传统,正是昨日的“现代”。传统是一代代人创造的积累,现代人实际上是活在古人的历史文化之中。所有的发展创新都离不开吸纳前人的成果。当然,接受传统也不是搞历史倒退,试图在已经消逝的时空里去建设现代的语文课程文化。其实在“承传”的语义中就应当包涵了在“承前”中“启后”,在“继往”中“开来”的蕴意。新“课标”的“前言”部分,开宗明义地指出,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注意“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也强调“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显然,这些阐述,都指明了继承中国语文教学传统经验对于深入开展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但是,在施行的实践中还是让我们感到对汉语文传统教学经验继承发展之不足。好在巢宗祺教授在2001年11月14日接受《语文学习》编辑部的采访时就已经表示:“„标准‟在实施上怎样更有可操作性,还有待通过实验加以改进。因为现在有许多目标是带有前瞻性的,以前没有。处理前瞻性和继承性的关系有待探索”。

国学大师高怀瑾先生接受访谈时曾说到,现在一般的人们,“太过年轻现代化了,根本不知道过去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有多么的轻松愉快,使儿童们在歌唱舞蹈的气氛中,达到文化教育的水平。古人们说„弦歌不绝‟,就是这种境界”。古人把“最难记的„算术‟、„天文‟、„地理‟、„物理‟等学识,都编成„歌诀‟来唱,声声朗诵。那便是最高明的方法……”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李伯棠先生在其所著的《小学语文教材简史》中也曾指出:“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教学生识字、读书、作文,必须掌握两条原则:一是要符合本国语言文字的特点,二是要符合学生学习本国语言文字的规律。……我们的前人,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在这两方面,已经摸索出一些门径,积累了不少经验。这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一份宝贵的遗产,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加以继承。”那么,在实施新“课标”的语境中,体现对汉语文教学传统经验的承传,我们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识字为先”与汉字文化意识 汉语以汉字为基础,所以在汉语文的学习中,识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明代的《教学良规》中就明白指出“教小儿须先令其认识所读之书之字”,清代王筠在《教童子法》中更强调“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所以在我国语文教学的历史上不仅有以“三百千”为代表的集中识字教材,而且有极为丰富的识字教学经验,可供借鉴。由于小学是基础的基础,识字量的达标,识字工具的掌握,识字方法的熟练运用,能用硬笔和毛笔书写汉字并体会到汉字的优美,以及识字、写字良好习惯的养成,基本上都必须在小学阶段完成。教育部基教司2000年1月20日在《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就强调指出:“应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同时,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然而教学现状不能令人乐观。识字教学未能真正体现如新“课标”所倡导的是小学语文“1~2年级的教学重点”,对传统的识字教学经验又缺少了解。在3~6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对识字教学更为忽视,一次出现一黑板(或屏幕)的生字,一读了之的现象屡见不鲜。其实,汉字在中国是比龙、比长城不知伟大多少倍的创造。汉字的方块形和表意性,不是它的落后,而正是它最可宝贵的长处。可别小看了构成汉字的那些笔画线条,在其变幻无穷的组合中,凝聚的却是华夏民族的审美情趣和炎黄子孙的生命意识。这正如余秋雨所言:“东方式的线条是精神的轨迹,生命的经纬,情感的线索,在创作过程中又是主体力量盈缩收纵的网络。”另一方面,就信息的存量来讲,点不如线,线不如面,这是几何学的常识。汉字的二维平面方块,比线形文字的信息储存功能自然会大许多。这正如一位日本学者所讲,一个汉字便是一个电子集成块。汉字融“三码”(形、音、义)于一体,兼有“双脑”(图象化的形象思维与意合性的抽象思维)开发的功能,堪称是一种大智慧文字。现在,有人只认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现代效益,应当是提前读写,发展思维。这当然有一定道理,但不能因此就排斥了识字教学的独立价值。这正如语文学家宋永培先生所讲,汉字这个书面符号,它的灵魂是义,是作为系统而存在与活动的义,所包含的是中华民族精神及其反映出来的文化观念。现在,人们有意无意地把汉字的定义仅仅限制在脱离了文化内涵的一串声音或符号的范围,这是受苏化、西化影响的结果。他们的文字是直接写的,只注重读音自然无可厚非,但以此来对待汉字的教学就近乎荒唐。20世纪50年代,印度总理尼赫鲁曾对他女儿讲:“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讲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可是在我们的识字教学中,却远远没有达到把每一个字看成是一首诗、一幅画来教学,甚至或多或少把识字只看成是为了“扫除阅读障碍”的一个教学环节,为进入阅读和写作搬掉“绊脚石”,忽视了汉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宏大价值。正因为小学的识字教学没有充分到位,发生在大、中学生中,写不好字,不能正确用字等未能过好文字关的严重现象也就不可避免。这不仅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也影响到一个人的整体文化素养。

二、“文以载道”与“文道结合”理念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并不单独设科,而是与经、史、哲等结合在一起,换一个角度看,语文教学更深地体现了以“求善”为目标的儒家“伦理型文化”的本质特征。从孔子到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明理学家和清代桐城学派,关于“文以载道”的论述可以说是连篇累牍。尽管古代的“道”所指乃儒宗教义、封建礼数,并不如现代那样泛指思想内容,但文与道必须相结合的观点,或者直截了当地说就是语言形式与人文内涵必须相结合的观点,仍然一脉相承。如唐代的柳冕在《答荆南裴尚书论文书》中就说:“夫君子之儒,必有其道;有其道必有其文。道不及文则德胜,文不如道则气衰。”言说者从强调文质必须兼备的角度,提出了“文道统一”之重要。宋朝的周敦颐,直接指明了“文以载道”的关系:“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文辞,艺也;道德,实也。笃其实而艺者书之;美则爱,爱则传焉”(《通书·文辞》)。朱熹(宋)对文与道关系的比喻更为明彻、直白,他认为“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三代圣贤文章皆从此心写出,文便是道”(《朱子语类辑略·卷八》)。综观我国从先秦到唐宋古文运动前这一历史时期的语文教学可以称之为“诗教课程”。这是以孔孟儒学为育人目标,并以《诗》的审美趣味,提升学习者的品德情操和言语行为为过程,以培养“厚德载物”“文质彬彬”的君子为目的的语文教学活动。从唐代“古文运动”以后的一千多年,语文教学则是以“文教课程”为主流。它是以唐宋儒学的育人标准为要求,以唐宋古文的审美情趣,提升学习者的品德情操和言语行为为过程,以培养具有忧患意识、旷达个性的文化人为目的的语文教学活动。(参见靳健《我国古代语文课程的性质、特征及其教育功能》,《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无论是“诗教课程”还是“文教课程”,我们不难发现其同质的精神,即都把学诗或习文与治道教化紧密结合在一起。于此可见“文以载道”的功能所体现的文道结合的特征,正是我国语文教学传统经验的一个重要内容,新“课标”所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正是继承中的发展。然而,建国以来从上世纪50年代的文道之争,到60年代始语文教学思想性和工具性的反复辩论,到80年代的“重情节分析”还是应该重“语文训练”的反思,直到世纪之交新“课标”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课程基本特点认定,可谓硝烟不断,其共同点便是反对语文形式与其蕴含的思想内容相割裂。进入新“课改”,我们在欢呼“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复归的同时,又开始有了以“人文”代“语文”之虑。所有这些,都会使我们深感“文道结合”的语文教学传统理念,确有仍需发扬光大之价值。

三、诵读为本与重在积累策略

以诵读为本是我国语文教学宝贵的传统经验之一,这由汉语的特点所决定。汉语不是单音节语言,但构成汉语的汉字是单音节文字,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声韵之美。因为汉字的单音节特点,非常容易构成整齐的词语和短句,而且在合辙押韵上,要比多音节的西洋语文容易得多。西方的印欧语系,采用拼音文字,是表于形态的,如语言的格、调、性均标以明显的形式特征和严密规则,可见于视觉。而汉语重意会,无形态标识,语法规则也十分灵活,极具悟性特点,全靠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会,这就要依靠反复诵读去体悟,读得多了自然能够领略那些不合常规的表达形式。“好不高兴”不是“不高兴”;“高兴死了”与“死”无关,其实是很高兴。其他如“省略”“隐喻”“双关”“反语”“象征”等等,又使它足以携带许多的言外之意……总之,汉语所具有的音韵之美、形式之美、意蕴之美都决定了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特殊地位。《荀子》中的“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点出了熟读精思对于学习汉语的重要;苏东坡送安惇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不仅是指默读,更多的是指出声的诵读,而且在“读”前还要加一“熟”字,更要求反复地读,达到自然成诵的地步。朱熹还提出这种“读”的严格规范:“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训学斋规》)。学习汉语文之所以特别要强调读,把读视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关键还在于形成语感。“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朱熹《读书之要》)。所以,“读”占鳌头,实在是汉语文学习的不二法门。对此,新“课标”也十分强调“各个学校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然而,值得反思的是近代语文教学受前苏联阅读教学法和西方阅读教学经验的影响,盛行起重分析、重讲问之风,似乎很难逆转。即使是对用现代汉语表达的课文,也是热衷于讲析到底、深度开发,占用了学生本来可以自主诵读的时间。诵读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积累。新“课标”十分重视语文学习的积累问题,有十处提到了“积累”一词,有积累词汇的,积累成语和格言、警句的,积累精彩句段的,还有积累习作素材的,积累生活的。所有这些积累都与诵读课文有着密切的关系。可是,现在连学生能“读通课文”这一阅读教学的“底线”都不再受人关注,或上课伊始,就进入逐段讲问;或干脆把读通课文赶入无法控制的所谓“预习”中去。一方面课堂上很少看到老师有读通课文的训练,对读通课文的检查,和对读不通课文的细心指导。另一方面不少老师又觉得第一教时无事可做,习惯把一篇完整的课文割裂开来讲析,先忙不迭地把一、二段讲掉再说。须知学生连课文还不能读通,又如何谈得上理解、感悟,又如何谈得上形成语感。学生多读、少读、错读、倒读即使只是一个字,也就是从口中流出了一个文理不通的病句,也许就埋下了“读懂课文”中的一处陷阱。所以“以读为本”决不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教法,实在是对汉语特点和学习规律是否认同的根本问题。

四、提倡涵泳与注目阅读感悟

学习汉语文的另一条重要的传统经验是“涵泳”,这是采用拼音文字国家的母语教学中所没有的。“涵”,《辞海》的解释是“沉浸”;“泳”,自然就是“游于水中”。合起来的意思大概就是学习汉语文就要沉浸在作品的语言之中去细细品味,反复体悟。这是因为汉语是由方块汉字组合的。汉字有很强的独立性,每一个字不仅声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人,其含义具有很大的意合性。特别在滚动组合成语言时又十分灵活。这正如王力先生所认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所谓“法治”,讲究的是客观的规律和逻辑;所谓人治,讲究的便是主观的直觉和意会。而这种主观直觉意会,总是在涵泳中产生。“涵泳”一词,早在左思的《吴都赋》中就已有“涵泳乎其中”的应用,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更是十分提倡。他说:“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已省察”,把“涵泳”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提出。他在批评读书“贪多务广”者时又指出“终日勤劳,不得休息,而意绪匆匆,常若有所奔走追逐,而无从容涵泳之乐……”。宋人陆象山有诗云:“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急要细思量”。清人曾国藩在给儿子的家书中更是把这一传统教学经验解释得十分透彻:“涵泳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泳者,如鱼之游泳,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稻、如鱼、如濯足,庶可得之于意之表”(《谕纪泽》)。这番话以生动的比喻强调学习语文必须全身心地沉浸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去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新“课标”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与传统的涵泳体悟之法自有一脉相承之处。可遗憾的是在当下语文课堂上,讲风依然太盛,过多的讲析和并不精当的拓展,所带来的新的“人文灌输”,占据了学生对课文典范语言的自主涵泳和个性体悟的时间。其实,人文就在语文之中,主要靠“涵泳”得之,而不是在语文之外。当然,对于涵泳与体悟,也有持不同观点者认为,忽视了“分析”这个中介,所得印象不免有些模糊。但是就汉语文特点而言,重意会与直觉感悟,既可避免人为分割的认识局限,又可凸显以语感培养作为提升整体语文素养基础的意识。而且今天提倡重涵泳感悟并不反对必要的分析引领。清朝的陆世仪说的颇有见地:“悟处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思处皆缘于学,不学则无可思”。应当说,提倡学生的自主涵泳并获得体悟,是完全符合汉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和学习规律的。

五、重视习练与坚持“多读多写”

在新“课标”中只一处提到“训练”,似乎是有意地规避了训练,这使不少人在思想上淡化了对语文教学中习练重要意义的认识。我们可以暂先不谈回避使用“训练”一词是否必要,就“课标”而言,“没有强调„训练‟二字,但实际上包含了训练的内容。之所以如此,是希望将„探究‟和„训练‟放在恰当的位置”(巢宗祺2001年11月接受《语文学习》编辑部访谈录)。重视习练是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之一。清代的颜元说的好,“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教学要“垂意于„习‟之一字,使为学为教,用力于讲读者一二,加工于习行者八九,则生民幸甚,吾道幸甚!”从《论语》中的“学而自习之”,到朱熹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堪称古谚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到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都传递着“多读多写”这一重在习练的朴实的语文传统教学经验。孤立地看“多读多写”似乎已不合“追求效率”的时代精神,其实却非常符合中国语文的学习规律,即不强调从学习语法修辞等这些相关语言规律的知识入手,而从多多接触直接的言语作品去熏陶感悟。尤其是中小学的语文教学,更不是要教孩子关于语言的知识,让他们去谈论和研究语言,而是要帮助他们形成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能力不可能只从听讲中获得,必须通过亲历的习练和实践。所以,新“课标”就特别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言语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同样说明了多读多写的重要。教学实践表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也只有在多读多写的语文实践中方能实现,舍此别无他途。历史已翻开了新的一页。21世纪的社会进步和科技昌明已今非昔比。同样,中国语文教学改革也历经阵阵急风骤雨而不断向前,新“课标”的创生正是在民族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中写出的新的篇章。在诸多的变化和发展中,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语文教学的“根”没有变,汉字与汉语的个性特征和历经历史考验而沉淀下来的基本学习规律没有过时,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仍然有它顽强的生命力,应当在新的时代里有批判地继承,在珍重中发展。在新“课标”的语境中,我们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

传统的教学理念 第2篇

克山县河北乡新永学校

宋立峰

美术课在普通学校中地位的弱化,除了应试教育思想的干扰外,还与人们普遍对美术学科缺乏认识不无关系。人们一般认为,美术课就是教会学生一定的绘画等美术技能,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这是偏颇的认识,美术课怎样才能走出过去的泥沼,恢复它应有的面目?需要我们用素质教育的眼光尺度对传统美术课教学重新审视,纠其偏失,对新时期美术课程的目的任务及教学模式进行新的定位,用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措施手段改革传统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让美术教育焕发出新活力,发挥其基础性作用。

当前正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的新课程改革,给学校各学科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为素质教育思想在普通教育中的全面落实也创造了新契机。一直以来处于学校教学之薄弱环节的美术学科教学,应该抓住这次新课改契机,以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使美术教学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回归它本来的地位,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学校美术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美术课在普通学校中地位的弱化,除了应试教育思想的干扰外,还与人们普遍对美术学科缺乏认识不无关系。人们一般认为,美术课就是教会学生一定的绘画等美术技能,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这是偏颇的认识,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美术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校普遍重视不够,教学设备投人不足;教学方法陈旧简单,重技法轻素养;美术课成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装饰品,表面上丰富多彩,实质上空虚苍白,远未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素质教育理念下对美术课地位与作用的再认识 儿童由于性格天真活泼,有着最直接的感受能力,他们的作品无拘无束、任意驰骋,没有成人式的思维模式,全然是他们自己充满活力的感性体验。虽然他们的作品会有许多“出人意料”或“不真实”的“错误”。但是这些“美丽的错误”却让我们为之心动,孩子们的才能是如此让人惊叹。传统的美术教学严重地阻碍了他们灵动的才华的发挥,《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新形势下,我们进行美术课教学,必须坚持美育的方向,以“育人”为中心,改变传统美术课教学重讲解轻感受、重知识轻体验、重技巧轻审美、重理智轻情感、重社会性轻个性、重模仿轻创造的弊病,把促进儿童青少年审美发展作为美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也对此作出明确规定,如《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教学总目标为“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获得艺术感知、艺术欣赏和艺术评价能力,体验视觉、听觉、动觉等活动带来的愉悦,丰富审美经验,通过艺术活动发展个人潜能,提高生活情趣,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得到综合发展。”

三、新课改下美术课教学应采取的措施和思路 我们明确了美术课程的教学任务、目的和方向,也就明确了美术课在素质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地位,要推行素质教育就要从美术课教育抓起,改变当前美术课教学的薄弱势头。这需要全社会提高认识,各级领导重视,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实效。我这里只就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对传统美术教学的思路模式及方法手段进行改革谈一些个人见解。

1.美术教学应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结合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现代社会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更使教育与人的生活紧密相结合。美术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生活处处有美术,美术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开放学生美术学习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世界,让美术丰富学生生活,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美的真义,才能真正热爱美术,并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让美术教育走进学生生活,变生活为美术学习的大课堂。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脱离了生活,美术教学就失去创造的活力。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把公园、田野、村庄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的红、黄、蓝。

2.美术教学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倾向性,尊重学生的选择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应制定整齐划一的学习标准,学习内容和要求不能规定的过死。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以门类、画种作为教学脉络,比较注重以教师为中心,是老师教学生怎么画,而现代美术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师帮助学生将他们想要展现的事物画得更好,是老师帮学生怎么画。美术教师要把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作为教学的中心目标,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各自的审美表现,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成长。美术课与其它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表现性、多样性和个性化。不同学生由于个人性格、气质、生活环境的不同,往往有着不同的艺术倾向和趣味。

3.努力营造平等、民主、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

传统的教学理念 第3篇

关键词:创新教学,课程标准,素质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只有创新才有发展;只有创新才有进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随着改革开放, 创新教育将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实质。广大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 转变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基础, 以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 适应时代需要, 顺应时代潮流。下面我以七年级数学为例, 谈谈我的认识。

一、改变过于注重知识和技能传授的教学模式, 体现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教学理念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以分数为目标, 一张试卷定前途, 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双基的练习、超量习题的训练的齐步走的教学方式, 扼杀了学生的个性, 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就出现了研究生毕业不会用计算器, 物理教师不会接开关的高分低能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教育理念作怪。而“课程标准”改变了“大纲”要求过于笼统、狭隘的缺陷, 调整了双基在训练中的比例, 把过去占绝对地位的双基只作为一个方面的目标, 从而把学生从大量习题的机械练习和对概念、公式、定律的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引进计算器、多媒体、电脑的使用, 注重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有更多空间、时间去感受、经历教材中的结论形成过程, 并参与其中, 体验获得知识的成功喜悦;把公式、概念、定律从身边的生活或游戏中引出, 让学生在课堂上想一想、议一议、练一练, 让学生轻松地学到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自主研究探索, 以实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在学生的所有学习过程中, 教师只需引导创设情景生动的实例, 其余的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例如, 对同一题目, 学生争取用不同的方法创造性的完成, 得到符合实际的结论, 体现学生不同的个性, 达到教学效果。

二、改变形式单一, 解题过程格式化、标准化的教学模式, 体现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

旧教材所选择的内容突出“双基”, 题目呈现形式单一, 安排例题数量多, 过程完整, 答案唯一。教师长期以这类题目对学生进行接受式学习与机械模式训练, 学生的思维依靠老师, 老师怎么讲就怎么做, 根本就没有体现学生的民主, 更谈不上自主性和开放性, 这样的教育很难发展能力, 更谈不上创新。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现有的经验和原有的知识积累。从身边生活中捕捉素材, 创设适宜学生领悟问题的情景,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和时间, 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挥,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鼓励学生自我发现、敢于质疑、勤于动手、乐于合作。在训练的过程中多给出过程开放、题设开放、结论开放的题目, 以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扩大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面, 使发言不为优生垄断, 也不为差生包办, 加强师生互动, 生生合作, 发扬民主精神, 体现自主性的教学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之主动积极学习, 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并能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将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赞许;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原则,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对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益处,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精神。

三、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而脱离现实的教学状态, 体现“现实化、生活化、实践化”的教育理念

新理念下的传统名篇阅读教学 第4篇

首先,抓住作品的主要内容进行延伸,同时有选择地吸收相关学科知识,把它融入到文学作品中去,促进学科整合,实现阅读目的。

如鲁迅的小说《故乡》,重点刻画了三个艺术典型——辛苦辗转的“我”,“麻木”的闰土和“恣睢”的杨二嫂。他们可谓时代的“代表”,透过他们可以了解时代、社会,明白作品的主题。还可以借助历史知识,恰当地迁移,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故乡》主题的理解,还有益于学生课外阅读欣赏与了解和此段历史相关的其他文章。散文《海滨仲夏夜》描绘了三组海滨的画面,不同的时间、背景、色彩表现了大海变幻莫测的美,围绕这一学习宗旨,师生可共同采取绘画的方式把对美的认识展示出来,通过交流、借鉴形成共识化、个性化的见解。学科整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抓住文学作品中的关键词语,牵动全篇脉络,触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填充“艺术空白”采撷艺苑“奇葩”。

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以歌剧的形式被搬上舞台长达半个多世纪,其中的前两场是初中生“由一斑而窥全豹”的典型。但篇幅长、年代久远,不利于唤起学生的思维。此时,不妨试一试只抓一个有着丰富的潜台词的表情、动作或叹息等具有特点的东西,来鼓励学生在阅读欣赏中根据相关的情节,展开联想、想像的翅膀,细细地体味潜台词的丰富内涵。如:第一场的结尾,当穆仁智将杨白劳推出门外时,杨白劳并没有说什么,只叹息一声“唉”。这一声“唉”包含着千愁万恨,怎是一两句所能言明的?透过这一声“唉”,学生完全可以根据前文想到杨白劳此时此刻的心情:喜儿眼巴巴盼我回家,满心希望欢欢喜喜过个年,可今儿个这年如何过呢?深更半夜黄世仁派人来“请”我,这一关如何熬啊!年关、年关,穷人的鬼门关呀!都怪我老汉无能,让女儿跟着受罪……如此联想,学生的同情之感油然而生,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深究“请”和“必须去”的二者是何关系?为何会存在这样的关系?杨白劳的出路何在?一连串的引人深思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显而易见,将长文短读,汲取精华,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目前,学生能通过许多渠道收集与课堂有关的资料。大力提倡合作交流,求异创新,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途径。

最后,创设和谐的情境,丰富凝练的语言。

诗歌一向以语言高度凝练,给读者以充分的想像和体会的空间而著称。想像是大脑的思维活动,而体会是发自内心的感触,它更真实、深刻。为了充分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可试着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自主创设欣赏情境,加深对传统名诗的理解。如:创设暗淡的光线,播映黄河流水的动画音乐,可使学生体会《木兰诗》,中“旦辞爷娘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时的孤独、凄凉、思念之情。以战场上短兵相接、刀光剑影、浴血奋战与浩浩荡荡、旌旗招展、气势恢弘的回环场景画面对比,体会、理解这组凝练对偶句概述的残酷的战况。简洁至极的语言,使众多的形象中木兰这位巾帼英雄驰骋沙场,克敌建功的形象呼之欲出。“各显神通”的情境创设,是提高鉴赏能力的催化剂。

总之,阅读不同于欣赏。阅读是欣赏的基础,欣赏是阅读的升华,《语文课程标准》、新方法为阅读教学提供了设想思路,为阅读理解开阔了认知的天地,阅读能力的提高利于欣赏的多角度、多元化,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利于综合能力的形成。

(作者单位:哈尔滨第66中学哈尔滨市第64中学)

传统的教学理念 第5篇

《古代经典阅读与传统文化传承》课题的基本思路,已有成果,研究内容主要方法及实施步骤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以经典诵读为先导,传承“礼仪之邦”的美誉。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打造了国人的优秀品质。

为了更好地加强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我们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别布置经典诵读内容。从《论语》、《三字经》,到《千字文》、唐诗、宋词,到古代散文、名人名言等等。要求学生每天利用晨读或早自修时间,饱览古今传统经典,理解内容,注重理论实践结合,阐述表达现实意义。从“学而知”入手,逐步达到“知而行”。

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中学生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进行经典优秀文章的教学时,注重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品德修养教育,灌输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升华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渗透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等,不断促进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提升中学生的精神境界,加强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熏陶学生的心灵,使传统文化与美德深入学生心灵。利用节日活动,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华美德教育。

以诗词为例开发古诗词教学资源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传统的教学理念 第6篇

蔡行勇

张丽梅

欧阳淑

【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资源,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责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有义务在学生的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我们应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只有加强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推进文化传承,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诵读古典诗文

拓展古典诗文

学习成语典故、民间文化

在社会实践中渗透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资源,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然而近年来,由于网络文化、快餐文化和西方文化盛行,现在的少年儿童对米老鼠、奥特曼耳熟能详,对传统文化却了解甚少,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渐渐淡忘,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危机。他们屡屡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自理能力差、不懂礼貌等劣习;艰苦朴素、刻苦耐劳等优良传统踪迹不见,为自己想得多,为他人想得少,讲索取多,讲奉献少,缺乏社会公德,道德意识差,文化传承的现实危机日益加剧。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责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有义务在学生的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

一、诵读古典诗文,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古典诗文是典型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优秀的古典诗文不但情、理、趣兼备,易于诵记,而且能启迪人的心智,真正让学生受益终生。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可见传统的古典诗文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帮助很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要加强学生古典诗文的学习,让诗歌陪伴学生的成长,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那么古典诗文教学如何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呢?

首先要让学生读通读懂。如一年级的古诗《山村》“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村,八九十枝花”这首极富诗情画意的传统古诗文化对学生的想像能力,数字概念是一个多么大的帮助,同时这首古诗朗朗上口,韵味十足,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可以借此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其次要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语言,细嚼慢咽。可从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等入手品读赏析。如李白的《赠汪伦》,我在教学时先指导学生分析诗人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来写别离之情的?再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要用夸张,有什么特别的 表达效果?学生讨论后说:“桃花潭水深千尺”,本来就够深了,但还是比不上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借此来说明他们的情谊很深。再如教学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些诗,只有让学生反复品读,才能领会到诗人亲人的关爱之情。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他们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亲情教育,友情教育等,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再次开展古典诗文专题的研究性学习。从古典诗歌中挖掘民俗、探究历史、领略风光。如从《敕勒歌》中引出对草原过去与现在的探究,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引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从曹植的《七步诗》引出对三国历史的专题研究。还有,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文化名人,研究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等。这种专题的研究学习,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切身感受到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此外,应通过不定期开展“赛诗会”、“小诗人”等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文的兴趣,还可教会学生对诗文进行分类整理,为运用诗词打下扎实的基础,从而锻炼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二、拓展古典诗文,让传统文化与学生同行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否提高,归根结 底取决于他们看了多少书,看了什么书和怎样看书,取决于他们写了多少文章、写了什么文章和怎样写文章;语文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帮助学生去完成这些工作。”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世代相传。而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大多散布于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经典篇目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古代经典的诵读,让他们在这些充满智慧的传统文化读物中,向千古圣贤讨教,这也是必要的立身之本。

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在传统文化中发现美的素养,不但能够把古代文化中美的东西讲出来,而且要开掘其美质,把美的东西传给学生,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语文教学中,要多给孩子挖掘一些文化中的闪光点。比如讲到有关《离骚》中的句子时,就可讲讲屈原,可以结合我们的生活,聊聊端午节的故事,夸夸屈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化经典的潜移默化中养成醇厚的道德人格,提高自身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学习成语典故、民间文化等,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成语是我国独特的文化,它的出现常常和一个个精彩故事相生相连,极易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东西。语文教师除了要充分挖掘课本内的成语之外,更要延伸学生课外成语的学习。比如在学习到凿壁偷光、囊萤映雪 等成语时,就可对学生进行勤奋学习的教育;在学习到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成语时,就可借机鼓励学生去读四大名著。这样因势利导,对学生才会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此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自觉去积累,积极开展一些诸如“讲成语故事”、“成语接龙”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成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积累影视、日常用语中的成语。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它们不但传承在各类的文化书籍中,更与民间文化相伴相息。像春节时张贴的春联,日常生活中的顺口溜、歇后语、俗语等都各有特点,都是我们一笔笔宝贵的文化财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积极挖掘语文教学和生活的结合点,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比如可让学生在春节时搜集积累春联,让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自然地感受语言、记忆语言、积累语言,让他们知道传统文化就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进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

四、读写结合,在社会实践中渗透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其中不少都是语言材料中的精华,是学生阅读最好的材料之一。我们要鼓励学生理解记诵名段名句,并在习作中运用,收到较好的效果。此外,我们还引导鼓励学生阅读《新城资兴》、《绚丽东江》、《兜率岩神话传说》、《资兴革命故事选》等有关家乡的乡土教材,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家乡特有的东江湖文化、资 兴风俗礼仪、资兴红色文化等,使学生从小了解家乡传统文化,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

与此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习作训练,使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共成长。读完古典名作后,鼓励学生写心得体会,孩子们总会有独到的见解、精彩的论断,以他们独特的思维赋予古典文学新的光辉;每年国庆节前夕,我们要求学生写赞美祖国、赞美家乡的作文,加上平时对祖国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了解,孩子们总能发自内心表达对祖国的爱,对家乡的爱;在开展《发掘东江湖文化资源,增进德育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让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资兴旅游资源讲座、家乡特产新闻发布会、东江湖环境调查、撰写“家乡巨变”调查报告、采访家乡种养能手、举行革命烈士故事会、举行以“绚丽资兴,幸福家园”为主题的手抄报、征文比赛等。这样,既加深对东江湖文化的了解,又对学生适时进行环保教育,热爱家乡的教育;每当传统佳节或地方传统节日时,我们都会让学生了解相关资料,积极参加相关活动,用自己喜欢的习作方式表达独特的感受,总会有意外的收获。

上一篇:国培研课磨课反思范文下一篇:设计学概论讲义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