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活动。美丽的新疆

2024-06-23

中班社会活动。美丽的新疆(精选9篇)

中班社会活动。美丽的新疆 第1篇

中班社会活动——《美丽的新疆》

——执教:马英鹏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新疆维吾尔族的民俗风情,知道维吾尔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2.欣赏美丽的新疆舞,感受其独特的民族韵味。

3.丰富词汇:少数民族,维吾尔族,沙漠,雪山,馕等。

活动准备:

维吾尔族服饰、音乐《大阪城的姑娘》、新疆葡萄干、课件

活动过程:

1.导入:教师身着维吾尔族服装,踏着欢快的舞蹈步伐,进入活动室。用维族的礼节右手放在前胸中央向小朋友问好。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好。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马老师漂亮吗?(美丽的服饰已经引起了幼儿的兴趣)

幼儿:漂亮。

老师:大家看看,今天马老师跟平时穿的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自由发言)老师:马老师啊告诉大家,今天我穿的是新疆维吾尔族的衣服,新疆是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那里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好看的衣服,还有许多好吃的东西,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 由此引入话题,带领小朋友去新疆看一看。2.播放课件:(1)幻灯片一:

老师发问:这是我们祖国妈妈的样子,小朋友你们看看它像什么?(自由发言并对回答“大公鸡”的小朋友予以肯定),小朋友说得真好,刚才马老师听见有的小朋友说它像大公鸡,(播放大公鸡幻灯动画做比较)小朋友看看像不像啊?(幼:像)恩,小朋友真聪明!

老师开始介绍:我们是生活在这只大公鸡翅膀这里的汉族小朋友(此时播放出四川省的地图),这里就是四川省,是我们的家乡。那有没有小朋友知道新疆在哪里啊?(自由发言后点击出新疆地图),这里就是新疆省了,它在大公鸡的尾巴上,那里有很多维吾尔族小朋友,我们去他们家里去做客好不好?(幼:好。随后点击出坐飞机去新疆的动画)

(2)幻灯片二:

老师:咦,这里是什么地方啊,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啊?远处的山上怎么都是白色的啊,小朋友和老师一起飞近一点去看一看好不好啊?

(3)幻灯片三:

老师:哦,小朋友你们看,这些白色的是什么啊?哦,原来这些白色的都是雪啊,我知道了,我们现在已经到了新疆的雪山了,所以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可是,维吾尔族小朋友的家在那里啊?(播放动画,飞机摇晃)呀,雪山上的风好大啊,让我们一起乘着风飞到其他的地方看一看吧。

(4)幻灯片四:

老师:哇,这里有好多好多的青草,可真美丽啊?你们看,那边有几只小牛,我们去问问小牛吧。

(5)幻灯片五:

老师:小牛小牛,你们好,请问这是哪里啊?小牛说:这里是我们新疆的草地,有很多很多的绿草,我们吃得可香啦!老师:小牛谢谢你,你知道维吾尔族小朋友在哪里吗?小牛:对不起,这我就不知道了,你们可以再往前飞去看一看。老师:谢谢小牛,再见。

(6)幻灯片六:

老师:呀,怎么越来越热了啊,我们是到了哪里了啊?这里怎么没有河流,没有青草,只有几棵快要枯萎的小树啊?我看见前面有几只小动物,我们去问问他们吧。

(7)幻灯片七:

老师: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啊?小骆驼:我是小骆驼,这里是我们新疆的沙漠,到处都是黄色的沙子,这里白天很热,你们还是快离开这里吧。老师:谢谢你,小骆驼,可是,我们找不到维吾尔族小朋友的家了,请问你知道在哪里吗?小骆驼:哦,我知道,她的家就在前面,你们快去吧。老师:谢谢你,小骆驼,再见。

(8)幻灯片八:

老师:呀,我们到了,原来啊,热情的维吾尔族小朋友已经到了门外迎接我们了,我们进去玩吧。

(9)幻灯片九:

老师:他们穿起了美丽的衣服,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小朋友们喜欢吗? 他们的衣服可真漂亮,我们再看看他们的帽子跟我们的一不一样。

(10)幻灯片十:

老师:小朋友看看,他们的帽子好不好看啊,有什么颜色啊?什么形状?(自由发言)

看完了帽子,我们再去看看他们的鞋子跟我们的一不一样?

(11)幻灯片十一:

老师:小朋友们看一看,他们的鞋子跟我们的一不一样啊?什么颜色,什么形状?

(12)幻灯片十二:

老师:维吾尔族的小朋友非常热情,他们很欢迎我们到新疆来做客,拿出了他们喜欢的食物请我们一起吃,我们去看看有哪些好吃的东西好不好啊?(介绍食物)

3.舞蹈部分:

老师:新疆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白色的雪山,绿色的草地,黄色的沙漠,还有热情的维吾尔族小朋友,小朋友们喜欢吗?(喜欢)你们,他们跳起了美丽的新疆舞,那马老师也跳一支舞蹈送给小朋友,好不好? 4.结束部分:

舞毕,老师:维吾尔族的小朋友说,非常欢迎我们再去他家里做客,他送给我们很多好吃的葡萄干,现在我们一起来品尝好不好?(幼品尝葡萄干)

中班社会活动。美丽的新疆 第2篇

1、知道自己的家乡是南京,通过寻找和讨论发现和感受家乡的美丽。

2、了解和熟悉南京的风景名胜和特产,并愿意用语言进行表示。

3、热爱家乡,为自己是南京人而自豪。

活动准备:

家长孩子共同收集的南京风景与土特产图片、音乐《莫愁》、视频《南京话喝馄吨》、金陵节拍录象、旅游帽、导游旗人手一份,师幼共同自制优秀南京小导游牌若干、南京小吃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欣赏音乐,引入主题。

欣赏《南京话喝馄吨》歌曲,引导孩子知道南京话是南京人独有的本领,是我们的家乡话,并让孩子学习说说自己会讲的南京话。

教师:我们的家住在南京,有的小朋友还是在南京出生的呢,那么南京就是我们的家乡,南京话就是我们的家乡话,南京人不仅会说普通话,还会说南京家乡话。那我们知道南京除了有别的地方没有的南京话之外,还有哪些风景名胜美如画的地方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游览一下吧。

二、主要过程:通过游览、介绍、讨论了解南京的风土文化。

1、通过游览旅游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南京五处的风景名胜。(紫金山、中山陵、梅花山、夫子庙、莫愁湖)

2、请小组内互相介绍自己收集的除游览内容外的有关南京的风景名胜等相关文化。

3、通过自由讲述引导孩子了解南京的社会文化与土特产。

4、南京的宝贝这么多,这么美?想不想再去看一看?引导孩子观看视频《金陵节拍》片段。

5、我们都是南京人,南京是我们的家乡,南京有很多的宝贝。你最喜欢南京的什么呢?我们作为南京人很骄傲自己的家乡这么美,这么美的家乡是谁建设的呢?鼓励孩子现在好好学习,长大了建设我们美丽的家乡。

中班社会活动。美丽的新疆 第3篇

举办内地新疆高中班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和造就少数民族优秀人才步伐而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它对于切实促进新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 教育部从2000年起在内地沿海发达城市开办内地新疆高中班 (以下简称“内高班”) , 支援新疆的教育事业。

我校是一所省一级重点高级中学, 也承担了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2010年第一次招收两个班的内高班学生, 至今我校已有14个内高班。内高班的学生是从新疆各地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他们以前在各自的初中里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带着父母及亲人的期望, 从相对比较贫困落后的西部边疆地区来到发达的省市求学。然而来到我校后, 跟本地学生相比, 他们在学习上没有优势, 尤其是在数学学科上, 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二、预科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分析

我校自2010年开始开办内高班, 学制四年, 其中第一年为预科, 主要进行预科的衔接教学, 帮助他们夯实基础, 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做准备。我校内高班学生来自新疆各个地区, 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蒙古族、回族等几个民族, 基本为“民考民”学生 (少数民族语言考民族语言的学生) 。笔者任教的内高班2011级学生共两个班, 入校时80人, 中途因身体不适等原因退学或转学6人, 现在总人数为74人。

(一) 整体基础薄弱

由于新疆的地域特点和各地基础教育水平的限制, 内高班的学生数学基础整体薄弱, 与本地学生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少数来自新疆偏远地区农牧民家庭的学生, 甚至不能流畅地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运算能力差, 数学概念不清, 整体基础薄弱。以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考为例, 内高班学生数学平均分比本地班低30分之多。

(二) 语言障碍较大

普通话是教学活动的平台。尽管内高班学生有一年的预科学习用来过好语言关, 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等, 有些学生, 特别是来自新疆偏远地区的学生, 普通话基础仍然较差。由于之前的学习和生活中都使用本民族语言, 他们在来之前, 有的根本没接触过普通话, 甚至连最基本的日常交流都成问题, 更不用说用普通话来完成高中阶段的各科学习了。在数学学习中, 他们对普通话的准确理解和分析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数学测试中经常出现题目读不懂或理解错误的现象, 甚至把“圆”写成“园”等, 即使反复强调和纠正, 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普通话基础薄弱对他们高中阶段的学习是一个极大的障碍。

(三) 两极分化严重

预科学生不仅整体数学基础薄弱, 而且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差异很大, 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笔者所任教的预科2011级两个班级, 进校第一次数学月考考试 (考查基础知识) 成绩统计结果详见表1。

由表1数据可知, 预科学生数学基础两极分化严重。预科1班40人, 90分及以上和不及格的共24人, 占了全班人数的六成。预科2班40人, 90分及以上和不及格的共19人, 几乎占全班人数的一半。而分数处于平均分左右的学生人数非常之少。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异非常大, 学困生人数也非常多。

(四) 学习方法少、习惯差

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也是制约预科学生数学学习的一大因素。内高班学生一般比内地学生更加努力和勤奋, 但是很多学生没有科学系统的学习方法与习惯, 习惯差使得他们的学习事倍功半。刚来时, 他们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没有上课记笔记的习惯, 做错的题也不及时订正, 不知道课前预习、课上质疑、课后复习、练习巩固的重要性;不会安排时间, 不会选定合适的、固定的时间用于学习, 也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完成作业和预习。这些都使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和学习困难。

当然, 内高班的学生在学习上也有他们自己的优势。一方面, 能考上内高班的学生学习都比较刻苦, 学习目的性明确, 有着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十足的学习劲头。另一方面, 学生深知远离家乡来到内地求学的不易, 他们的奋斗目标非常明确, 因而学习动力很足, 相比于内地学生, 他们的学习热情更高, 学习更刻苦。

三、内高班预科与高中数学衔接的具体策略

(一) 采取“慢”“减”“增”“辅”策略

预科学生在当地基本用民族语言教学, 普通话水平非常差, 有的学生刚到的时候甚至连基本的普通话都听不懂。开始上课内容少一些, 放慢语速, 多给学生交流讨论, 先过好语言关, 为接下去的教学打好基础。主要采取以下几个策略。

1. 教师减慢语速

刚带学生的时候真的有些不适应。记得上第一节课,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说了句:“如果同学们有问题, 欢迎来问, 如果问题比较多, 老师会给你‘开开小灶’的。”这句话说出去, 我发现每个学生的脸上都是“问号”。我说了三遍, 他们似乎都不懂。到第四遍的时候, 我问他们哪里不懂。他们问我:“老师, ‘开小灶’是什么意思?”这下我才明白了, 原来他们对于我们的很多俗语是不懂的。在之后的教学中, 我非常注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来表述, 若发现学生不懂, 就会减慢语速, 逐字解释。

2. 适当减少教学内容

由于学生普通话水平差, 所以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要适当减少。原因在于许多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会花去比本地学生多一倍甚至两三倍的时间,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他们对题意的曲解, 需要进一步解释。这样一来, 如果安排教学内容较多, 肯定完成不了, 如果硬性完成, 会使得知识点难以落实。

3. 增加互动时间

语言是用来说的, 是用来交流的, 所以为了提高每位学生的阅读、思考、表达的能力, 我特意多安排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等环节。发现在安排这样的活动之后, 以前不爱说话的学生开始活跃起来了, 以前不愿意回答问题、不愿意讨论的学生, 通过小组推选, 得到锻炼后自己已能主动发言。虽然他们说得不是很准确, 但是学生愿意说、愿意问、愿意思考, 这样就使得以后的学习更加自主化, 更加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乐趣。

4. 个别辅导

针对个别“民考民”的学生, 从没有讲过普通话, 只在当地培训了一个星期, 要他开口说普通话是很难的。每位任课教师都是辅导员, 趁休息时间与学生一对一交流, 一个任课教师带几个学生学普通话, 努力2个月后, 小有成就。

(二) 采取分层教学法

能到内地学习, 每位学生都觉得无比自豪。刚来时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 期望值也比较高。但是内高班的学生来自新疆的不同地区, 本身存在天赋、智力和语言的差异。随着学习的深入, 学生的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有的学生因为自己的成绩不理想, 心理上的变化越来越大, 调节能力差, 导致自信心丧失, 久而久之, 变得沉默寡言, 形成恶性循环。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根据他们的数学基础、个体差异, 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类, 本着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并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的原则, 实施分层教学。通过分层教学, 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自信心, 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教学效率。所谓分层教学, 就是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 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 把学生分成若干层次, 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给予帮助, 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

1. 学生分层

对学生分层是进行分层教学的第一步, 也是关键的一步。从预科学生一入学开始, 根据学生上课接受情况、数学基础以及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毅力、智力水平以及内在潜力把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A层的学生是基本功扎实, 学习主动, 对数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接受能力强, 学习上有超前意识。B层的学生是数学基础不扎实, 数学学习上有一定的进取心, 有一定的能力和潜力, 但是需要教师的督促。C层的学生是数学基础不扎实, 而且汉语也听不太懂, 思维反应慢, 在数学学习上有障碍。但是这样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爱好、能力以及成绩的波动而随时调整, 这样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

2. 教学目标分层

学生不仅有数学基础知识的差异, 而且还有爱好、品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 这些差异都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影响。所以教师应创设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数学学习条件, 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和要求, 而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适应教师单一的教学情景完成同样的教学任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A层学生侧重培养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B层学生重点在掌握教材内容为主, 学会做题的方法和技巧, 力争在综合运用能力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经过训练使学生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A层学生的水平。C层的学生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 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激发他们的潜能, 使其成绩能有所突破。

3. 课堂教学分层

在授课过程中, 针对不同的学生, 在课堂提问方式、内容上都有针对性。既重视学生的共同要求, 又照顾不同类型学生的个体差异, 整个课堂一般采用交叉形式进行, 做到动静结合, 分合有序, 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的环节, 又有因材施教“分”的做法。上课时以“合”为主, “分”为辅;课后则以“分”为主, “合”为辅。分层设计练习、分层设计课堂问题、分层布置作业, 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对A层的学生, 少讲多练, 让他们独立学习, 对于每节课要求熟练理解和掌握所有的教学内容, 能综合运用新旧知识,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对B层的学生, 则是精讲精练, 重视双基教学, 注重掌握基础知识和在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C层学生, 则降低要求, 浅讲多练, 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阅读能力练习, 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 作业分层

作业不仅是用来检查、衡量一个学生上课听课效果的, 而且更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和查漏补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分层练习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 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练习, 布置作业。既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题, 又要有面向学有余力学生的提高题, 通过必做题加选做题, 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能力都能得到最佳的巩固和发展, 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5. 课外辅导分层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针对性的指导。预科班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最大特点是两极分化十分严重, 因此有重点地进行课外辅导尤其显得重要。针对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秀生给予不同的辅助和指导。尤其是对于基础差的学生, 要帮助他们找出学习困难的症结, 检查他们在知识上的缺陷和漏洞。特别是在新知识的学习上, 一定要对他们加强“监控”, 确保他们不掉队, 针对不同特点进行学法指导, 不断激发并强化学习兴趣, 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 使他们树立自信心, 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6. 评价分层

分层评价也是分层施教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是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 实施分层考核与评价的一个方法。教学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通过评价要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感受到自己的成功, 同时产生前进的动力。因此, 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 既要关注结果, 又要关注过程。只要学生在任何一方面的发展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就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在课堂提问和作业练习时,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 完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 他们就会对学习充满信心, 激励他们向更高层次的目标发展。

除此以外, 还可以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师通过各种途径的实际观察得到的信息, 结合自己的经验, 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作出预料或预想, 形成一定的期望, 然后把这种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 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一段时间下来, 每个学生就会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取得比原来更快的进步。

(三) 运用学案教学

预科学生由于刚到内地, 他们的普通话水平很差, 有很多学生听不懂教师的话。记得有一位学生曾经说到:“我来到学校的第一天, 老师所有的话我只听懂了‘食堂’‘寝室’两个词语。”而且这两个词语也是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看到具体实物才听懂的。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教师按照自己的语言速度给他们上课一定会有很多学生听不懂。为了避免这个问题, 让学生慢慢适应, 后来我考虑用学案的形式进行上课, 这样能让更多的学生听得懂。首先, 预科学生虽然在汉字听说的能力上比较差, 但是在写和认字能力上要好一些, 这样学生可以在教师讲题时, 能同时用眼、耳朵、肢体语言等多种方式来认识。其次, 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有地方记录下来, 方便之后的学习和巩固。再次, 学生也能利用学案加强普通话的学习。

每一个专题的学案按照“课堂45分钟分段式模块教学”的要求进行设计和编写, 由五个模块构成: (1) 知识点; (2) 典型例题; (3) 课堂练习; (4) 课外作业; (5) 强化练习。其中强化练习是对课外作业的强化, 因此题目应与课外作业相关, 一般情况下应随课外作业情况进行设计, 目的是使学生从会做到能熟练地做。预科班的教材是相对匮乏的, 书店里看不到, 网上也很少, 为了方便今后的教学, 我们力争通过一年左右的时间编写出符合我校实际的有一定特色的预科班数学教材。预科班学生的显著特点是运算能力差, 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欠佳, 思维反应速度不够快, 针对这些特点, 教学的节奏必须放慢, 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板书, 每一个教学行为都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理解其含义。

教学以专题的形式展开, 每个专题的教学一般都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 学生自学课文, 独立解答课本上的练习, 找出疑难之处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二步, 教师讲解重点和难点,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并完成课外作业。第三步, 教师根据学生作业的情况进行讲评, 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总结方法。第四步, 强化练习, 反思提高。其中第一步和第四步由学生在课外自己完成, 第二步和第三步在课堂中进行。

由于新疆地域辽阔, 各地教育水平差异较大, 一些学生学习吃力, 因此必须加强个别辅导, 同时,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更多地关注这些学生, 使他们尽快地赶上来。

(四) 建立学习互助小组

内高班学生除了暑假回家一趟外, 其余时间基本都在校内度过, 他们在一起相处的时间非常多, 相对于本地班学生, 一方面, 他们积极热情, 团结友爱, 感情更加深厚, 集体荣誉感更强, 而且他们乐于助人。另一方面, 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严重, 能力强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领悟很透彻, 能很轻松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课余时间也较多, 完全有课后担任“小老师”的条件。基础差的学生, 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课后作业也会遇到不少困难, 教师又不可能时时在旁指点。针对这些具体情况, 我尝试了建立学习互助小组的方式, 以提高整体数学成绩。首先我在班级内挑选部分基础好又耐心热情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给他们分配三到四个同学作为组员。组长负责组内成员的数学课外辅导工作, 帮他们答疑解惑。如2班的一位学生数学基础好且对同学非常热心, 我就让她但任小组长, 并分配了同宿舍的4位同学做组员。课间、饭后和周末都可以看到他们一起学习和讨论的身影。住一个宿舍也给交流带来了便利, 她们互相交流, 相互督促, 几位组员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这样采用“一带三”或“一带四”的形式建立学习互助小组, 既充分利用了课余时间, 又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对于基础好的学生, 帮助同学的同时也能帮自己巩固基础, 加深理解, 提高了自学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被帮助的同学能够查漏补缺, 找出症结, 得到提高。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提高数学成绩效果明显。

(五) 编写内高班预科数学教材, 过好教学内容的衔接关

为了能让内高班的学生在预科阶段的学习更加顺利, 工作更具有延续性, 我校联合省内其他两所学校从2012年3月8日开始, 经过筹措后, 开始联合编写内高班预科数学衔接教材。经过分工协作, 8月中旬完成编写工作。其中包括《内地新疆高中班预科数学教材》和《内地新疆高中班预科数学同步练习》。这次教材编写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内高班在预科期间的数学衔接教学。

衔接教材不仅整合了初中基础知识、基本思想方法, 而且也整合了部分高中知识和基本思想方法。预科期间的数学和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 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 到了高中, 知识有的加深了, 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 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 在编写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 复习和区别旧知识, 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 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在使用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如存在知识点脱节、错位、题目不够典型等问题, 这些我们都记录下来了, 而且在实践中与各校的教师进行交流、探讨, 以便在以后的修订中有所借鉴。

(六)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

我们从一开学就有意识地在学习方式方法和行为习惯上指导学生, 指出内地与新疆、高中与初中学习的不同特点, 提醒学生注意向自主学习靠拢, 并做好艰苦学习的心理准备。具体改进或培养以下几个新的学习方法与习惯:

1. 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科学生大部分都没有提前预习新课的意识。因此, 要让他们把预习养成一种习惯坚持下去。随着教学的深入, 学习内容的增多, 如果没有有效的预习, 学生根本适应不了课堂教学。

2. 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

同样, 预科学生课后主动去复习的也不多, 一般都是认为完成作业就足够了, 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与其花半个小时边翻书边完成作业, 还不如先花10分钟时间复习整理一下所学知识然后再来做作业, 可能不到20分钟就完成了。此外静下来把一天所学内容回顾内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3. 学会自主完成作业

学生通过作业, 可以提高自己对知识的巩固识记、理解运用、融会贯通。自主作业指的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 突出作业以“做”为主的特征, 实施“以做为中心”, 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的作业过程。预科生眼中的作业经常是教师布置的需要上交的书面任务, 对口头作业, 如预习作业等不够重视。

4. 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听课的过程中, 必须记笔记。“好脑子不如烂笔头”。记笔记不是复印教师所讲授的所有内容。高中生应该学习如何根据教师的板书记录重要信息, 如何归纳解题步骤和数学思想方法, 如何筛选一堂课中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记录的内容应该包含上课的重点和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此外, 学生要当天复习课堂笔记, 及时消化。

5. 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

学生要整理每次作业、练习和试卷中出现的错误, 分析错误的原因, 不仅可以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 而且可以养成碰到问题及时解决的习惯。同时, 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自我纠错能力的提高。

6. 培养良好的反思习惯

如对所学知识进行尝试回忆以检验记忆和理解水平;做习题前先认真审题, 思考解题思路;经常订正做错的习题, 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 以便从失败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各章测验后, 要反思学习心得, 并能正确评价自己对各章知识的掌握程度, 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纠正;反省学习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的强弱变化, 并能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反思成功学生与自己的差异, 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 等等。

四、结束语

内高班的教学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 给内高班学生教课就是间接地参与西部大开发, 维护国家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发展。内高班学生与本地班学生存在的差距是客观的, 这种由于地区和教材的差异造成的差距是长期存在的, 要缩小这种差距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在预科数学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主体, 在学习中起决定性作用, 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 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是关键, 在教学中起主导性作用, 要了解学生在预科时的数学学习情况, 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同时教师要转变观念, 提高自身的数学素质, 改进教法, 关注学法, 认真探索, 找到帮助学生尽快过好预科数学的衔接关。

中班社会活动:美丽的狼巷迷谷 第4篇

安徽凤阳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家乡,文物古迹众多,自然风景壮观,值得每一个凤阳人自豪。现在的孩子,由于家长很少带他们出门,对于外界的事物缺乏主动探究的欲望。在班级,很多孩子说不出我们凤阳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他们对于凤阳本土风景名胜的了解几乎是空白。我园正在开展省级课题《凤阳本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研究》的研究,尝试把凤阳本土文化中幼儿可接受的知识运用到幼儿园课程中,所以,我从我班幼儿的现有水平,以及他们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了这次综合活动“美丽的狼巷迷谷”,力图通过把凤阳旅游资源融入到幼儿的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对凤阳的旅游景点有所认识,从而激发幼儿作为一个凤阳人应该具有的爱家乡、爱凤阳的情感。本次活动中,我大胆探索以探究式、体验式为主的教学方式,活化了幼儿课堂,整合了五大领域内容,变幼儿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避免了教师的“一言堂”。在活动过程中,我为幼儿创造了“说”的环境、“想”的空间、“体验”的快乐,让幼儿在看看、听听、说说、玩玩中愉快地认识了凤阳的狼巷迷谷。

目标:

1.知道凤阳狼巷迷谷名称的由来,对它的地形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2.能将自己的想法和游玩的经历,在集体面前连贯、大胆地表达。

3.通过体验、游戏,萌发作为凤阳人的自豪感。

准备:

1.狼巷迷谷景点课件。

2.迷宫图人手一份。

过程:

一、导入部分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欣赏!

你认识视频中的地方吗?它是哪里?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采用了播放视频的形式,利用色彩绚丽的动感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迅速抓住幼儿的眼球,无论是在视觉,还是在听觉上,都给与幼儿很好的冲击,从而集中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很好地为下一环节的展开做好了全方位的铺垫。)

二、具体介绍狼巷迷谷的特征

1.讨论:为什么叫狼巷迷谷这个名字呢?狼巷迷谷里有狼吗?

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

小结:这里因为过去经常有野狼出现,而地形又非常奇特,所以叫狼巷迷谷。进去后,就像大迷宫一样。

(评析:通过让幼儿讨论“狼巷迷谷里有狼吗”来发散幼儿思维,培养幼儿想象的能力。同时,幼儿对于狼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三三两两在一起开心、自由地交谈,形成了开放式的生生互动,体现了教师眼中、心中有幼儿,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2.讨论:你去过狼巷迷谷吗?你认为它是什么样的?你在游玩的过程中害怕吗?

(评析:随着启发式、递进式的提问,孩子们把平时的经历通过自己的语言踊跃表达出来,我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想说、会说、敢说的环境,很好地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学一学,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形成了师生互动,变被动收听为体验尝试,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再次播放狼巷迷谷课件。

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狼巷迷谷迷人的风景吧!

教师一边播放课件,一边当导游,给大家介绍狼巷迷谷。

三、游戏——智闯狼巷迷宫(6分钟)

请幼儿自由两两组合,每组拿一张狼巷迷宫图,互相配合走出迷宫。

(评析: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我利用游戏“智闯狼巷迷宫”帮助幼儿加深对狼巷迷谷地形特征的掌握。孩子们两两合作,互相交流、讨论、配合,最终完成了任务。在整个过程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做到了寓教于乐。)

四、延伸

中班社会活动。美丽的新疆 第5篇

一、本次活动的优点:

(一)根据本班现状开展活动。

基于对我们班幼儿的现状分析,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经过深思熟虑后将本学期的抽象画课题与线描画(刮画)结合。本班幼儿对抽象画和线描画都有着很大的兴趣。加上中班幼儿开始能够进行有规律的线描创作,所以我开展了本次活动。

(二)课前准备充分。

收集了抽象画和线描画的资料。让幼儿较深入地了解两种绘画形式的区别和联系。同时我也感受到抽象画、线描画有助于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如:孩子的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想象力都能提高。我们班的孩子在动手能力方面的悬殊很大,能力强的孩子能很流畅的画出各种图案,能力弱的孩子连握笔的姿势也不对,为了让每位孩子在动手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本次活动能够让幼儿大胆地作画。

(三)加入剪纸的技法。

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孩子们在对称剪法的掌握上有些幼儿掌握的较好,有些幼儿在对折后不是画到靠近中心线的地方,而是画在中心线的外面。这样为后面的剪纸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有了前二个活动的经验,从而考虑到孩子会出现这个情况。(完整的树叶变成了两片)在活动前我也进行了推敲琢磨,后来想到了利用儿歌的学习帮助幼儿掌握对称剪法,这样一来孩子们通过边念边剪的,可以帮助大部分幼儿可以更好的掌握,但在画面的布局中也应该给孩子孩子更多的引导。不然会出现大树画得太小,叶子太大了没有贴几片就满了。还引导幼儿添画出树叶的叶脉,还有些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剪画出了各种各样的小草,使作品的整体效果得到更高的提升。

二、活动不足:

1.部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不高。

我也发现有些孩子想象力很好,说的头头是道,但是对于动手操作能力却十分的差。有部分幼儿拿剪刀的方法是对了,可是比较不能按轮廓线剪下。幼儿幼儿树叶是剪好了,可是没有按规律排序装饰树叶。

2.幼儿刮画技巧较单一。

大部分幼儿都只能够使用同一刮画技法,比如在装饰的过程中全部用粗的线条或者全部用细的线条,没办法粗细搭配。在线条的选择上也是,要么都是单一的直线,要么都是单一的曲线。根据幼儿的这些不足,在下一次的活动中或者区域活动中,将继续加强幼儿多种技巧的练习。

活动一:主题《美丽的树叶》(艺术、刮画)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对称的方法绘画出不同树叶的叶脉。

2.能用不同粗细的线条、花纹有序的组合、装饰树叶。3.在创作中体验刮画带来的美感。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丰富关于树叶形状和叶脉的有关经验。

2.刮画纸、刮画笔、轻音乐、范图等。活动过程:

一、演唱歌曲《秋天》引入主题,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发现秋天的树叶有什么变化?

二、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欣赏。

(一)今天吴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树叶,请你们看看这些树叶是什么样的?是怎么样画出来的?

(二)这是什么形状的叶子,叶子里藏着哪些线条和图案?线条有什么不同?

三、教师和幼儿讨论作画步骤和方法。

(一)用粗细不同的线条进行绘画;先用刮画笔扁的一端画出树叶的轮廓,画出对称的叶脉线条;再用尖的一端在分割好的块中画上不同的线条、形状或图案,如锯齿线、波浪线、弧线、圆形、水滴形、花朵、小草、螺旋线等。

(二)可在线条的基础上加花纹进行装饰。

四、幼儿绘画,教师观察指导。

(一)指导幼儿用正确的姿势握笔,刮的线条要尽量流畅。

(二)用对称的线条先画出叶脉,不要分割的太小,每个块中用一种图案或线条进行装饰绘画。

(三)鼓励幼儿大胆运用不同的、变化的花纹来绘画,装饰得饱满一些。

五、作品分享、交流。

(一)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用了哪些线条和图案进行装饰。

中班社会教案 美丽的公园 第6篇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感受公园美丽的景象。

2、使幼儿懂得公园的美丽是园林工人辛勤劳动的结果。活动准备

1、操作卡片《美丽的公园》、电视机、展示仪

2、联系参观有关事宜。

活动过程

1、带幼儿到公园游玩,并提出以下问题:

公园的大门是什么样的?秋天的公园是怎样的?有些什么?公园哪儿最美?你喜欢逛公园吗?为什么?

2、带领幼儿寻找公园里的秋天。

提问:你找到秋天的景色了吗?在哪里?是什么?

3、带领幼儿观看园林工人的劳动,让幼儿了解公园如此美丽,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也离不开我们每一个游客的共同努力。

他们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我们怎样才能帮助他们?

4、回园后让幼儿看操作卡片,组织幼儿讨论人们为什么喜欢玩公园。

公园里有山、有水,风景秀丽,大家都喜欢到公园里来游玩。公园的美丽离不开园林工人的辛勤劳动,我们每一个游客在游玩时都要讲卫生,注意保护公园的一草一木。使公园更干净、更美丽。

延伸活动

要求幼儿回家后,向爸爸、妈妈讲述在公园里游玩的事。

搬礼物

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

设计意图:为了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抗挫能力和创新精神,我设计了这节中班社会综合活动。这次活动以幼儿最感兴趣的礼物为刺激源,以探索和了解搬运礼物的各种方法和策略,提高创新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力图使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发现问题、主动参与、探索实践、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且体验挫折及战胜困难所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收获。

活动目标:

1、探索和尝试搬礼物的各种方法和策略。

2、提高创新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玩具

若干,工具材料若干:小推车、塑料袋、塑料筐等,小山羊布偶

活动过程:

1、谈话:、“前几天,我们小朋友过了一个自己的节日,是什么节日啊?开心吗?在‘六一’节那天你们肯定收到了许多的礼物,告诉老师你收到了什么礼物,好吗?(幼儿回答)小朋友收到的礼物可真多啊!今天,邵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客人,小朋友你们看,是谁啊?

2、进入情境:教师出示木偶,由小山羊告诉幼儿礼物在哪里

小山羊:“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礼物,这些礼物被我藏在森林里的大树后面,如果你们能想办法一次把他们都搬完,这些礼物就送给你们玩了!”

3、师幼共同尝试搬礼物

《1》找寻礼物

《2》看看有些什么?

《3》幼儿尝试一次将礼物全搬走

4、请出小山羊,对幼儿的表现予以评价

《1》先请幼儿将自己搬来的礼物放在椅子前

《2》幼儿介绍搬运方法和策略(对活动中使用的工具材料,运用的各种方法有创新表现的幼儿予以表扬,对幼儿的合作行为给予肯定)

《3》小山羊结合“一次全搬完‘这一规则要求决定是否将玩具送给大家

《4》教师鼓励幼儿再争取一次机会,不怕失败。

5、师幼共同讨论第一次未成功的原因

6、再次尝试搬礼物

《1》运回礼物

《2》再次尝试

7、归纳总结经验,体验成功

《1》

小山羊再次评价,决定是否将礼物送给幼儿

A请幼儿归纳方法

B再次按“一次都搬完”的要求衡量,决定是否送给幼儿

《2》

与现实生活联系,迁移经验:

“今天小朋友在搬玩具的时候时使用了很多巧妙的方法,终于成功了,如果你们以后遇到了什

么困难也不要怕,只要开动脑筋,你一定会成功的。”

《3》

体验成功的快乐

感谢小山羊,大家一起高高兴兴的把礼物搬回教室。

活动反思:

1、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趣浓厚,主动参与的愿望强烈,玩具作为活动的刺激源,的确起到了恰当的作用。

2、整个活动过多的强调了礼物,而没有很好的让幼儿探索搬运方法,体验到一文档仅供参考

种合作精神。

中班社会教案 美丽的菊花 第7篇

活动目标:

1、愿意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观察活动,观察时专心、认真。

2、了解菊花的主要外形特征,能叫出名称。

3、能关心、爱护幼儿园里的花,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活动准备:户外正开放的菊花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来到园内观察园内的花卉,运用语言、表情诱发幼儿观察兴趣。

2、提问:这里的花漂亮吗?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3、幼儿自由交谈。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指着远处的菊花问:那是什么花?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2、师:让我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说说菊花是什么样子的。(这是活动的重点,)能力强的幼儿教师要引导他们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菊花的外形特征。能力弱的幼儿教师要时刻提醒、引导他们参与观察活动,能发现同伴找出的菊花的特征。)

3、提问:菊花的花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像什么?菊花的叶子是什么颜色?像什么?

4、引导幼儿讲述自己所看见的菊花的外形特征。

(这是难点,能力强的幼儿要能说出菊花的主要特征,能力弱的幼儿要知道这种花叫菊花)

三、结束部分

1、提问:花儿真美,我们应该怎么爱护它呢?(激发幼儿爱护花的情感)

2、师生一同念儿歌: 秋天到,菊花开,红的红,白的白。像面条,像火焰,还像妈妈的卷发。

搬礼物

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

设计意图:为了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抗挫能力和创新精神,我设计了这节中班社会综合活动。这次活动以幼儿最感兴趣的礼物为刺激源,以探索和了解搬运礼物的各种方法和策略,提高创新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力图使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发现问题、主动参与、探索实践、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且体验挫折及战胜困难所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收获。

活动目标:

1、探索和尝试搬礼物的各种方法和策略。

2、提高创新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玩具

若干,工具材料若干:小推车、塑料袋、塑料筐等,小山羊布偶

活动过程:

1、谈话:、“前几天,我们小朋友过了一个自己的节日,是什么节日啊?开心吗?在‘六一’节那天你们肯定收到了许多的礼物,告诉老师你收到了什么礼物,好吗?(幼儿回答)小朋友收到的礼物可真多啊!今天,邵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客人,小朋友你们看,是谁啊?

2、进入情境:教师出示木偶,由小山羊告诉幼儿礼物在哪里

小山羊:“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礼物,这些礼物被我藏在森林里的大树后面,如果你们能想办法一次把他们都搬完,这些礼物就送给你们玩了!”

3、师幼共同尝试搬礼物

《1》找寻礼物

《2》看看有些什么?

《3》幼儿尝试一次将礼物全搬走

4、请出小山羊,对幼儿的表现予以评价

《1》先请幼儿将自己搬来的礼物放在椅子前

《2》幼儿介绍搬运方法和策略(对活动中使用的工具材料,运用的各种方法有创新表现的幼儿予以表扬,对幼儿的合作行为给予肯定)

《3》小山羊结合“一次全搬完‘这一规则要求决定是否将玩具送给大家

《4》教师鼓励幼儿再争取一次机会,不怕失败。

5、师幼共同讨论第一次未成功的原因

6、再次尝试搬礼物

《1》运回礼物

《2》再次尝试

7、归纳总结经验,体验成功

《1》

小山羊再次评价,决定是否将礼物送给幼儿

A请幼儿归纳方法

B再次按“一次都搬完”的要求衡量,决定是否送给幼儿

《2》

与现实生活联系,迁移经验:

“今天小朋友在搬玩具的时候时使用了很多巧妙的方法,终于成功了,如果你们以后遇到了什

么困难也不要怕,只要开动脑筋,你一定会成功的。”

《3》

体验成功的快乐

感谢小山羊,大家一起高高兴兴的把礼物搬回教室。

活动反思:

1、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趣浓厚,主动参与的愿望强烈,玩具作为活动的刺激源,的确起到了恰当的作用。

2、整个活动过多的强调了礼物,而没有很好的让幼儿探索搬运方法,体验到一文档仅供参考

种合作精神。

中班社会活动。美丽的新疆 第8篇

承办内高班对各办班学校来说, 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民族教育新领域, 在教育对象、教育方式、教育内容上, 都是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生活上倍加爱护, 学习上耐心辅导, 活动中积极引导, 努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目前已经成为各办班学校教育的共识和追求。

笔者自2000年起担任内高班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在十多年的内高班工作中, 发现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离不开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项调查表明, 当代人的素质中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 许多人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 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 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 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 缺乏自信心, 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 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1]

内高班学生大多数是来自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 作为一个特殊的中学生群体, 他们除了拥有普通高中生的活动和心理特点外, 还有着显著的个性特点。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学习压力的适应问题、对家人的思念和家庭的责任、民族团结与人际关系的处理等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正确面对和处理, 往往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和生理上的反应, 严重影响学习、生活和个人的发展。

内高班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 更关系到新疆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如何加强对内高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障碍, 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环境, 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发生, 是各办班学校需要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一、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理解[2]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认知过程正常, 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乐观, 心情舒畅;意志坚强, 做事有目的;人格健全, 性格、能力、价值观正常;养成健康习惯, 无不良行为;精力充沛地适应社会, 人际关系良好。

高中生心理健康目前尚无统一公认的标准, 综合中外多数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的观点, 高中生心理健康应具有如下标准:

1. 与学习有关的:

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和考试, 没有严重的考试焦虑。能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学习目标, 没有强烈的厌学情绪和逃学等行为。

2. 与人际交往有关的:

能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 面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矛盾和分歧, 能尊重他人的态度, 通过主动沟通, 妥善处理。有乐于助人的愿望和行为, 与同伴合作中能真诚地赞美他人, 乐意接受他人善意的批评。与他人交往中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3. 与自我意识有关的:

能正视自己, 对自己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对自己充满信心。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 情绪乐观稳定, 并能在学习中不断地完善自我。

4. 与社会适应能力有关的:

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制订切实可行的生活目标, 有个人的理想, 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 能较好地遵守学校行为规范和社会道德, 能经受困难和挫折, 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及对紧急事件的应变能力。

二、目前内高班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内高班各民族学生从新疆到内地跨地域生活与学习, 给正在成长中的他们带来的心理冲击是强烈而复杂的。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 极易造成内高班学生心理发展的失衡。

在内高班十多年的办班过程中, 许多的办班学校都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有人因生活环境和生活习俗的的变化而不能适应内地的生活;有人因学习上的巨大反差而失去信心, 无法接受失败和落后的现实, 心情压抑, 自暴自弃;有人因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有人因个人家庭的矛盾或困难始终担惊受怕或瞻前顾后, 无心学习;有人因个人情感问题造成情绪不稳, 行为异常。其中有严重的, 经常会突发癔病而晕倒, 事先毫无征兆, 医院检查也无任何器质性病变。甚至更严重的出现了严重抑郁、精神分裂和自残轻生等无法正常生活的现象。

大量的事实证明, 目前内高班学生中 (尤其是女生) , 由心理障碍、精神疾病以及因心理疾病引发的其他生理疾病已成为内高班学生的主要疾病。因病退学、转学回新疆的现象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在2012年暑假, 某校内高班教师在新疆乌鲁木齐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科看望因严重抑郁症住院的学生时, 心理科的古丽医生聊到内高班学生时, 提到近年来内高班学生中到医院来治疗心理疾病的, 就她个人接治的就有十多个, 而且这种现象正在不断增加。

三、对目前内高班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内高班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 一方面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 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环境、学习和生活的变化分不开。

内高班学生一般年龄在十六岁至二十岁, 属于青年初期。这个年龄的学生处于一个独立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 生理发育已基本成熟, 但心理发育相对落后于生理发育, 容易情绪不稳定, 经常会出现困惑、迷惘、不安、紧张等现象。同时, 内高班学生又主要是来自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 生活习俗、气候饮食、学习压力、人际交往等都是这些第一次走出家门的学生需要独立面对的课题。自尊与自卑、独立与依赖、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情感等现实的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 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

XINLITANSUO心理探索

1. 学习的内容、要求、方法发生了变化

内高班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都是在新疆当地学习, 由于新疆幅员辽阔, 城乡差别大, 民族种类多, 各地区各民族的教育水平相差较大, 导致实际录取的学生在学习水平上相差巨大。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小学和初中都是用母语 (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 学习, 到内地后全部普通话教学, 语言成了学习的第一障碍。同时, 目前绝大部分内高班学生在文化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与内地办班的优秀学校的学生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差距的存在, 以及努力学习和进步缓慢的现实, 事实上给内高班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许多来自农村的学生考取内高班是一个家族甚至是一个村庄的荣耀, 如果因学习成绩差而不能顺利考取重点或理想的大学, 他们将会不堪承重。

2. 生活环境、风俗习惯、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内高班学生来自干旱的西部边疆地区, 而办班学校普遍处于沿海潮湿地区, 雨季的闷、夏天的热、冬天的冷都很难让学生适应。以牛羊肉、馕和水果为主要饮食结构的少数民族学生, 来到内地后很多都出现肠胃不适的现象。目前在内高班学生中胃病、阑尾炎、皮肤病等成了常见病, 还有许多常见病如痔疮、便秘、妇科病等成了学生的难言之隐, 一直悄悄地困扰着学生, 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 人际关系的处理发生了变化

大多数内高班的少数民族学生在高中之前都是以走读的方式上学, 每天放学后仍然是同家人生活在一起。进入内高班后, 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 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 日常生活全要自理, 尤其是人际关系的处理需要独自面对, 这对平时生活在大家庭, 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初中毕业生来说, 确实是个难题。学生因为民族不同, 生活习惯不同, 对事物的认知有着不同的观点, 天天在一起学习生活, 难免有冲突。而少数民族学生相比普通学生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最怕伤了感情和面子, 以至于造成不少性格内向的学生因此而困惑、紧张、压抑、孤独, 最终导致心理障碍和心理、生理的疾病。

4. 家庭的依赖和责任发生了变化

许多内高班学生, 尤其是家庭贫困的学生, 往往是家庭的支柱, 对家庭的责任感非常强。面对家庭的困难、矛盾, 虽身在内地, 但心系家庭。经常因为家庭的问题忧心忡忡, 不能安心学习和生活, 忧郁和担心每天伴随着他们。少数民族强烈的亲情观也让许多的学生特别地思念亲人, 对部分生活处理能力差的学生而言, 对家庭的依赖也同样让他们产生心理压力。

四、培养内高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 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 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内高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结合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 需要关注细节, 关注过程。

1. 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 做学生的朋友, 切实解决学生的内心困惑

内高班学生远离亲人在内地求学, 生活、情感、人际关系等许多方面都需要独自面对, 容易感到无助和孤独。内高班教师在承担“教师”这个身份的同时, 还需要担负起“家长”的责任, 从生活上、学习上关爱学生, 更多的时候要能走进学生的内心, 成为学生的“朋友”, 切实解决学生的内心困惑。

充分利用学校心理辅导室为学生排疑解惑, 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心理问题的方法;通过周记、聊天等形式, 主动了解掌握学生的内心动态, 对学生人际关系处理的困惑及时给予干预和指导, 帮助学生建立团结互爱的集体, 让每个学生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和维护自尊;对学生青春期男女交往的反常举动和情绪波动, 要能及时把握, 了解事情背后的故事, 晓之以理, 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坚决反对生硬的压制;经常性地和学生一起聊聊家庭情况, 建立师生感情, 对学生家庭的困难尽可能地给予合理的帮助, 对学生家庭突发的变故要能妥善处理, 解决学生后顾之忧。

2. 关注学生的学习, 强调分层和个别辅导, 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由于内高班学生文化基础与内地的差异, 以及内高班学生内部之间的学习水平的差异, 使得内高班的教学必须强调分层和个别辅导。实践证明, 简单地进行提高班和基础班的分班教学在内高班学生中很难推行, 容易受到学生的心理抵触, 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 在对内高班学生进行辅导时, 可以以分层补差来解决部分学生的共性问题, 以“面批”、“抱孩子”等单独交流的方式, 解决个别学生的特定问题, 并及时地给予鼓励。虽然这些辅导方式占用了教师更多的时间, 但实际的辅导效果比课堂式的全班辅导要好。一方面能更有效地解决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 另一方面又顾及了他们的“面子”问题,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信心, 减轻学习压力大而产生的心理负担。

3. 组织多种活动, 激发学生个性发展, 提高综合素质, 树立学生的信心

内高班的培养目标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要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基”是内高班教育目标的的最好诠释。利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干部培养机制、选修课程、社团活动等, 增加学生的交流机会,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挖掘学生的潜能,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个性, 让学生找到成功的感觉, 不因为某些方面的不足和落后而压抑, 以至丧失前进的信心和动力。

4. 加强家校联系, 达成教育共识, 让学生快乐成长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努力, 内高班学生离家远, 农村家长多, 家长普遍缺少教育辅助能力, 家庭教育成了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面。然而, 内高班少数民族学生特别尊重长辈, 特别重视家庭观念, 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事实上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力量。很多学生对家长报喜不报忧, 甚至瞒报、虚报成绩, 还有不少学生因为个人的成长追求与家庭的期望发生矛盾而痛苦万分。因此, 学校要经常通过《家长通讯》、小报、电话交流等形式向家长及时汇报学生的真实情况, 宣传内高班的教育理念, 向家长介绍孩子的长处和最好的发展方向, 获得家长教育上的配合, 帮助家长理解支持孩子, 减少家庭对孩子的压力。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培养教育的过程, 能进一步提高内高班的教育效果。

5.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为人师表, 引领学生健康发展

教师为人师表, 教师的一言一行, 举手投足, 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具有坚定的信念、良好的涵养、清醒的理智、对学生充满爱心、信心, 会促使学生奋发向上。内高班教育一贯注重“严、爱、细”,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严”要有原则, “爱”要有尺度, “细”要有方法。对学生的错误切忌简单粗暴, 对学生的困难不能过度宠爱, 对学生的教育一定要做到公正公平、有理有据。既要让内高班的学生得到关爱, 也要让学生接受挫折和困难的挑战, 同时学会对事物的分析和处理, 明白做人的道理。

6. 帮助学生树立长远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自信意志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树立远大的理想, 确立人生目标, 才能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 才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和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才能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做出正确的设计并为实现其目标而不断奋斗。

参考文献

[1]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分析[J].心理研究, 2011, (2) .

中班社会活动。美丽的新疆 第9篇

关键词:学生差异;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17-2

一、紧抓教学工作

1.注重情境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部分学困生,并不是上课期间听不懂,而是对某学科不感兴趣,如果授课知识过于平淡、枯燥,学生会渐渐产生厌学的心理,觉得此学科特别的乏味。尤其比较懒惰的学生上课没有听,课后也不会去看,更不会主动去问老师或同学,这样作业就无法完成,从而也就没有一丝的成就感,导致对该门学科失去信心,从而上课也就更不想听,如此恶性循环下去,便形成了所谓的学困生。而如果在教学过程的一开始,先提出对整堂课起关键作用的、学生经过努力能完成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这问题激起了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与当前学习的问题之间的认知矛盾冲突,这就形成了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内部条件,学生将会以高度的注意与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并以跃跃欲试的心态试图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形成了在迫切要求之下学习的情境,为教学的展开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让学困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有一小部分同学,他们上课不发言,讨论当听众,甚至不记笔记,不做作业,完全成了班级的“旁听生”;还有小部分学生主动找过老师,表示无法控制自己上课期间思想开小差,自己也非常着急;还有极少部分学生初中才开始用汉语授课,在语言上还有一点点障碍,从而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他们就是所谓的学困生了,在他们身上表现出的特点就是自制力差、学习主动性不够、学习兴趣不够浓等。如何促进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呢?如何让每个学困生在每个问题提出来之后,积极地思考,并准备回答呢?

在讲述“指数函数”这节课时,在“指数函数”这节课中,主要是要学生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并能利用图像和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我将全班学生每四个人分成一组,每小组中基础良莠搭配,且将每个学困生尽量分到不同的小组,并担任组长。在学生用描点法作图以得出指数函数图像和性质的环节,我让每小组用描点法完成y=(14)x,y=(13)x,y=(12)x,y=(23)x,y=(32)x,y=2x,y=x3,y=x4的图像,每人作两个,通过八个图像,小组内讨论总结指数函数的性质,且各小组长准备好回答小组讨论的结果及理由。内高班的学生集体荣誉感非常强,因此可以小组间进行竞赛以激发学生的动力和增强趣味性。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了,尤其小组长,俨然一个小领导,分配任务,并总结发言。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绝大部分学困生缺乏自信,在学习上找不到自己的价值,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让他们知道原来数学也不是那么难,自己也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

3.例题提问分层阶梯式,让学困生有收获,学优生有提高

内高班的课堂有一个特色,那就是课堂氛围特别好,而事实情况是有不少同学并没有真正听懂,只是跟在后面说,似懂非懂,因此课堂提问这个环节就很重要。而内高班的学生由于种种特殊原因,基础差距比较大,因此在例题习题的选择上要阶梯式前进,让学困生能尽量跟得上,学有所得,又让那些基础比较好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听得明白,学得扎实。

在课堂提问方面,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总是提心吊胆,怕被老师提问,怕答不出来而难堪,甚至怕老师对自己有看法,久而久之,就产生了自卑的心理。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斟酌一下问题的难易情况,一开始要准备一些比较基础、简单的题目,同时,在答完了之后,要给以赞扬,以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批改作业以及在课堂上察言观色,适当地提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能够“跳起来摘桃子”,如果被问题卡住,教师可以在旁做一些提示,即使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磕磕绊绊地回答完问题,这也可以给学生带来很大的鼓励,毕竟是回答出来,而于他本人,对这样一个知识点的印象也会大大加深。

4.注重课后的查漏补缺

通过作业,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有课上内容理解错误的,有的甚至课上没听懂借鉴同学的等等,对于这些同学,他们的作业要面批,指出他们在上一节课中出现或遗留的问题,并立即指导加以纠正,以避免问题的累积。一些科目前后知识联系紧密,前面的知识点不掌握可能会影响到后面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这时候,一定要抓紧时间,及时解决问题。

在考试结束后,要求学生对自己作小结,老师对试卷和成绩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对于失分较多的题目,应予以重视,并根据学生的问题和错误,设计下一步的教学方案。

5.把握教学进度节奏

进度节奏指教学过程张弛快慢有度,这一点对于内高班的同学来说尤为重要。许多学生都向我反应内地人的生活节奏要比新疆那边快得多,在学习方面也是一样,刚来的时候他们特别不能适应,尤其是一些来自新疆偏远地区的学生,虽然我们已经将三年的教学任务延伸到四年完成,但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是不能跟上我们的节奏,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的老师硬是一板一眼地按计划来,就很容易造成差异的产生。应该给学生一个过渡期,渐渐加快到正常进度。

另外,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张弛有度。对于长期教学(如一学期、一学年或一个学习阶段)来说,学生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其身心之弦易绷断;反之,长时间懈怠,又不利于他们的潜智开发。对于一节课而言,倘若让学生在45分钟之内高度紧张或完全放松,都会造成不良后果。当一节课进到需要强化的部位(即一节课的重要难点),需要学生紧张时,教育者一般是放慢进度(速率放慢或多次重复);而对于一般性知识的讲解、对于铺垫性语言和过渡性语言的描述,一般是在松弛的状态中加以快速完成。现在很多学生厌学,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学进度太快。快进度造成学生长时间高度紧张,以及学习上的“欠账”,学生因而厌学(即使优秀学生也会如此)。张而不弛就是有劳无逸,这是当前教育的一个弊端。应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认知特点适时地进行进度节奏的变化。

二、重视班主任工作

1.缩小差异要从头抓起,尽量避免产生差异的可能

开学第一天,班主任要尽快了解掌握学生的情况,尽量减少差异产生的可能。因此要立即对学生的情况作一次调查,可以查阅学生个人信息资料也可以作问卷调查或者个别谈话询问,主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人生观与追求目标、学习能力与方法、兴趣爱好等。有了调查结果之后,再根据各个同学的情况任命选拔班干部,安排座位等,一切做到有的放矢。

2.建立奖励机制,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

互相帮助是教学中一贯倡导的做法,实践证明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间的互帮互学,应该是教师个别化教学的补充,也应该是教师要充分利用的一个教育资源。

合理安排座位是促进学生互相帮助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基础好坏搭配,性格内外向搭配,文理偏科互补搭配。另外课代表及班委的选择也很重要,一个好的课代表可以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某门功课。定期在班级里开展学习交流会,请各门功课学习好的学生介绍自己的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供大家参考。

3.关注学困生,多进行品质教育

作为教师,偏爱学优生好像是大多数人的一种心态,但社会需要和职业责任告诉我们,必须面向全体,关注所有学生。尤其要投入更大的精力、更大的耐心去关注学困生。要付之爱心,和风细雨,对症下药,建立学生的成功信心。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给学困生吃“偏饭”,多提问,多参与,多关注,多激励,以调动他们的学习内驱力。

上一篇:精准扶贫工作计划下一篇:地税局档案管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