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童心去感悟孩子

2024-09-13

用童心去感悟孩子(精选8篇)

用童心去感悟孩子 第1篇

感悟童心,不让童心去流浪

——《教育无痕》读后感

富县北教场幼儿园 王方

我利用业余时间看了《教育无痕》这本书,这不是一本教育学或家庭教育学的专教育著,而是一本实录。是一位中国妈妈的教育感悟,这位妈妈把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写成了归类为一本书,并由儿子和她一起编写。这位母亲的一些做法是很普通的,但又相当的不一般,很多父母都不会去这样做,正是这些普通而不一般的做法,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思考。其中“感悟童心,不让童心去流浪”这一章,我很喜欢,以下就是我读后的一些想法:

一、感悟童心

这位妈妈所讲到的感悟童心是指父母要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孩子的成长,孩子的认识,孩子的发育都有自己的规律,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不会达到教育的目的,他建议父母要有儿童的心态,懂得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感受孩子内心的冷暖;要像珠宝专家发现宝石一样,发现自己孩子;对孩子放飞但不放任,关爱但不溺爱。的确,现在有一些家长会强制孩子去做孩子不愿做的事情,如有些家长已经为孩子的未来铺好了路,孩子长大后就要按照父母安排的路去走,这样很大程度上孩子的一些发展都受到了限制,是问这样的家长他了解自己的孩子了吗?他做到了感悟童心了吗?

二、多给孩子一些爱抚和拥抱

身体的接触是最有力量的爱语,成人可以借助身体的接触把爱传递给孩子,给孩子心理上的一种满足感。一个简单的拥抱能让孩子心情舒畅,内心充满阳光和爱,孩子变得很愿意和成人交流,更容易解除一些误解。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一个拥抱能安抚一个苦闹的孩子,一个拥抱能表达成人对孩子的爱,一个拥抱还能暗示孩子很棒。人人都需要爱,只有孩子先感受到什么是爱,他才会去爱别人,关心别人。在教学活动中,也会发现一些孩子喜欢打人,不会去爱别人。因为这个孩子没有感受过被爱的感觉,所以他也决不会主动的去爱别人,对周围的一切事情也缺少热情和激情,所以作为家长还有老师千万不要吝啬这一个简单的拥抱啊!

三、欣赏孩子的独特个性

每个孩子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都是不一样的。作者认为作为成人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懂得每个孩子都各有所长,也各有长短。在生活中,就有一些家长喜欢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与自己孩子的缺点相比,比来比去就对自己的孩子没有自信心了,因而使孩子的内心受到严重的损伤。其实,孩子的宝贵之处就在于与众不同,成人要发现孩子的长处、闪光点和独特性,认真的去开发孩子的潜能和才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更开放自己,更愿意与父母交流,获得自信和快乐。

四、此书的独特之处

1.这本书也深具创意。来自亲子共同创作,将日常生活的经验,加以提炼,让读者在读的时候有种真实感,这是很宝贵的。那不像许多书是由学者专家坐在研究室里头单面思索。

2.在书中不单单是简单的文字,作者还根据内容配有一些孩子的画和照片,让人看的时候感觉很愉快。

3.在每篇文章的开始部分都会引用一些大教育家的名言,这些名言有些说的很好,我很喜欢,我在看的同时也把好的名言记录下来了,作为一种资源。

教育需要无痕。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融合,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智慧与智慧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互动。

用童心去感悟孩子 第2篇

解读《纲要》,有一句话一直萦绕心头:感悟并理解孩子的童心,关注并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那么,孩子究竟需要什么?

玩沙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每周一次的玩沙活动总是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开始的。当孩子们欢呼着奔向沙池的时候,睿睿却拉住了我的手:“老师,我不要玩沙,我只想留在老师身边和你说说话。”每个孩子都喜欢玩,是什么原因令睿睿舍弃难得的玩沙机会而执意要和我谈话呢?“我们一边玩沙一边说话,好吗?”“不好,那样你就不会只听我一个人说话了。”睿睿拉着我站在沙池边:“我有好多事情想和你说呢,过年的时候,我想打电话给你,可不知道你的电话号码。后来,我爸爸妈妈的手机都被偷走了,我就没有办法给你打电话了。我以前用珠子串了一条项链,下次我带过来送给你……”睿睿不停地跟我说一件件他认为重要的事情,我猛然醒悟:是我平时和他说话的机会太少了!我一个星期到他们班两次,每次都只能和孩子们玩一个小时,睿睿当然

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了。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内心需求,在活动中就会有不同的表现,要满足孩子的需要,我们就必须细致观察孩子的行为,感悟那颗童心。

事例一

晨间活动,来园早的小朋友自发地在玩具架上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三三两两地玩了起来。顺顺一会儿去拿花片,一会儿又去拿智高乐。整个晨间活动,顺顺不停地变换桌面玩具,没有真正投入到玩具之中。

顺顺怎么会每次活动都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看到别人玩得好就去拿,拿了又不玩,接着又换其他玩具。我想,最关键的,是孩子内在的精神没有被一件事情所吸引,他不能从玩具中发现自己的需求,看到别人玩的很好就想要,不理解也发现不了别人为什么会玩的那么好。追根究底,是因为顺顺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照顾得无微不至,几乎所有的事都由爷爷奶奶帮着做完了,自己从来就不需要去做什么,也不会做。幼儿园的玩具有很多,令顺顺无所适从,只能看到别人玩得好就去拿,又不知该怎么玩,便这样不停地变换。我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利用玩具去发现自己,从而获得一种内在的精神愉悦,然后由一点而发过渡到对其他玩具的需求。

我选了平常孩子们玩得最多的链条,带顺顺一起玩。玩链条其实很简单,只要一个接一个地串起来,就可以串成彩色的项链、腰带。从随意拿取链条串成长长的一条开始,我和顺顺一起发现链条的连接方法,比较我和他串的项链的不同,让他逐渐发现可以有目的地选取不同颜色的链条串出不同排列的项链,这样就可以串很多不同的漂亮的项链,游戏结束的时候,就会有很多小朋友来挑选他们喜欢的项链打扮自己。我看到了顺顺在玩链条中的变化,每次串好一条项链,他都会满足地笑。于是,我又把花片放到顺顺的面前。开始的时候,他象玩链条一样玩花片,把花片插成不同颜色间隔排列的一长条。我在旁边插出小花、小碗等简单的物品,让他观察花片的不同插法(插出圆形、梯形等等),再用这些基本的形状插出复杂的汽车、家具等等物品。顺顺逐渐了解怎样玩出不同的花样,从中发现了玩的乐趣,并把这个乐趣慢慢扩展到其他类型的玩具中,再也看不到那种不停调换玩具的情形了。

事例二:

7:40,入园高峰,陆续来园的孩子在晨检处排起了一条长队,保健老师正笑眯眯地忙碌着。“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傻?这样排队要等到什么时候?”奶奶拉着孙子匆匆地走到队伍的前面:“插进去,让老师快点帮你检查!”孩子迟疑着往后退,拉着奶奶要排到队伍的后面。“哎呀,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笨,也不机灵点儿,插进去不就好了吗?”奶奶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再一次把孩子往队伍里推。孩子急了,“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猛回头对着奶奶拳打脚踢。“这孩子,脾气好暴躁!”一旁的家长议论起来:“老师,你就先帮他检查吧。”队伍中让出一个空,奶奶拉着孩子插了进去。晨检完的孩子,依然是一脸委屈的表情,不停地用拳头捶打奶奶。奶奶躲闪着,还在不停地责备:“傻瓜,以后就是要学得机灵点儿,不要那么傻乎乎的。”

我迎上去,蹲下身帮他擦掉眼泪:“来,开心点儿,和老师一起到班里去吧。”奶奶松开了手:“跟老师一起去吧。”我牵着孩子的手,边走边聊:“让老师猜一猜,你是中(1)班的小朋友,是吗?”孩子点了点头。“今天好多小朋友都在排着队等待晨检,你也想和他们一起排队等,是吗?”孩子再次点了点头。“你知道是奶奶错了,坚持要排队等候,真了不起。”我摸了摸孩子的头,孩子的表情缓和了许多,有了一丝笑意。“可是,要把你的想法告诉奶奶,奶奶才会支持你啊。”我勾起孩子的小手指,“我们拉拉勾,以后心里想什么,就说出来,好不好?”孩子笑了,转身跑进了教室,回头对我说:“老师,再见!”

在孩子的心里,有着基本的道德准则──要排队等候;而奶奶却要求他机灵插队。两者矛盾给孩子带来强烈的心理冲突,使他无所适从,继而用捶打奶奶的方式发泄他内心的困惑和不满。儿童脾气暴燥一般都是环境中缺少他所需要的东西,使他个人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主要是精神的),于是就烦燥不安,甚至出现种种过激行为,这是儿童精神胚胎的一种特征。一般的家长,总是以自己的愿望去要求孩子,往往就忽略了孩子个人的需求。长此以往,就使得孩子不能在自己的生活中获得独立,而一个正常的儿童如果不能达到这种功能的独立,就会发生心理歧变,出现乱发脾气等种种令我们成人困惑的举动。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们和家长一起,用我们成人的智慧给孩子巧妙的帮助,使孩子发现自己的力量,获得成长。

事例三:

波波嘴里念念有词,从蜡笔盒里找出一枝黑色的蜡笔,挥舞着在纸上画出一大团乱乱的线条,象一个张牙舞爪的黑影,然后把笔一扔,把身体缩成一团,哆嗦着,绕着桌子走了一圈,再次坐下来,用笔在纸上散乱地点出一长条弯弯曲曲的小黑点,嘴里不停地嘟囔着。我很想过去问问波波正在画些什么,想些什么,又怕打扰了波波,让波波的想象突然中断。波波正沉浸在他的`梦幻世界之中,创造着只有他自己才懂的图画语言,展示着他内在的精神生命。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个人精神的成长密码,有时候孩子表现出来的状态是成人无法完全了解的。比如我们不知道一个两岁的孩子为什么蹲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看一堆土块,然后毫无理由地站起来走掉。我们也不知道一个三岁的孩子为什么突然躺在地上,一只手挥舞着做着奇怪的动作。在我们无法解释这些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崇拜它,就像对大自然的伟大怀有深深的敬畏那样去敬畏孩子,因为那是人的精神生命的展示。我们能帮助就去帮助,不能帮助就只好静观、倾听和安慰。

事例四

老师正在给小朋友讲故事《春天的童话》,小朋友们都入神地听着,唯独飞飞不停地在座位上扭动身体,突然把两只手伸过头顶,嘴里“汪汪”地叫着,引得小朋友都转过头去,看着他大笑起来。飞飞更起劲了,又弓着身子走下座位,伏在地上“汪汪”大叫。老师无奈,走过去想制止他,飞飞“汪汪”叫着,手脚并用,沿着教室四周迅速地爬行,躲避着老师,整个班级都哄闹起来,老师束手无策。我走进去,掏出手机给小朋友打电话:“喂,中1班的小朋友吗?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草地上的小草绿了,花坛中的花儿开了,春天已经来了!”小朋友一下子被我吸引过来,回应着:“哦,我们已经知道啦!”“是吗?那我们一起打个电话给小狗,告诉他春天来了的消息,好吗?”“好!”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着,同时转过身面对着飞飞打起了电话:“喂……”我借机走到飞飞身边,示意飞飞跟我一起和小朋友打电话。飞飞快捷地从地上爬起来,摸了摸头,回到了座位。

飞飞是老师心目中的“问题儿童”,不守集体规则,总是在集体活动中出现各种问题,是班级的特殊人物:任性,自制力差,喜欢攻击别人以引起他人的注意,感到被侵犯时就以武力反击。而造成飞飞这些“问题行为”最根本的原因,是长期情感需求的无法满足。飞飞父母离异,父亲性格暴躁,奶奶无暇照顾,就象一个野孩子一样得不到爱的滋润。在班里,飞飞常常会突然就抱住某个女孩亲一口,或者腻在老师身边不肯离开,否则就制造事端让老师发现他的存在。由此可见,飞飞的种种举止,都是为了引起成人的注意,得到成人的关爱。因此,老师首先必须重视与飞飞的情感交流,在满足他情感需求的基础上逐渐帮助孩子纠正行为偏差。

解读孩子是一项有趣而细致的工作,孩子只有被正确的解读后才能获得正确的帮助,如果孩子经常不能被读懂,就会变得心烦意乱,脾气暴躁,这时我们往往怪孩子不好而不是找自己的毛病,避免的办法只有一个,去学习观察孩子,尊重他们,然后再用心灵感受他们。

用童心去感悟孩子 第3篇

每当学生称我为老师的时候, 我时常想, 我在行动上是不是学生的表率, 在感情上是不是学生的亲人, 在传授知识上是不是一个合格的严师, 在做思想工作时是不是学生的挚友。我认为只有这些方面名副其实时, 才能牢牢地把握住教育的主动权, 在从教这几年中, 我潜心研究, 深入调查, 不断探寻着适合当代孩子心理需求的教育教学方法。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在学习上, 老师自然对学生应该要严格些, 但这种严格是不是就等于严厉呢?有的学生为了应付老师, 作业书写潦草, 老师怒气顿生, 责令他重写, 但学生只是不情愿地写完, 并不能从心灵深处去理解老师的苦心, 也达不到教育的效果。我认为, 老师严厉的态度无疑会给学生造成心灵的压抑感, 让他们在行为上也会因为不满或畏惧而有所抵触, 所以在孩子犯错时, 我会采取谆谆善诱和宽容的态度去加以引导启发和鼓励。

卢鑫是班里一个心灵手巧而又好动的学生, 他喜欢做一些科技作品, 有时还把这种爱好带到课堂上来。我发现这一现象后, 并没有去批评他, 而是非常和蔼地对他说:“你善于发明制作, 这是好的, 老师支持你。但是, 你应该分场合, 分地点, 不要因为你的爱好而耽误了你的学习。这样吧, 老师让你当咱班的科技小组长, 你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大家制作作品。”这位同学听了我这番话后, 只见他刚才那紧张的神情慢慢地放松下来, 而后低下头不好意思地说:“老师, 我错了。”此后, 这位同学在上课时, 再也没有叠过纸或不专心听讲, 他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而且他将科技组办得生机勃勃。

现在的孩子, 思维活跃, 接受能力强, 可惜只有在同学间他们才能毫无顾忌地侃侃而谈, 展露拳脚。只要站在老师面前, 他们只能规规矩矩, 闭锁他们的内心世界。如果一个老师不了解他们的教育对象, 那么教育工作就很难深入下去。只有与他们忘年之交, 他们才能敞开心扉, 才能理解他们的心灵。

首先, 我们要了解孩子, 理解孩子, 取得孩子的信任, 架起一座师生沟通的桥梁。要想了解沟通, 语言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我时常对学生说:“我既是你们的老师, 又是你们的之心朋友。当你们在学习遇到困难时, 可以找老师;当你们有想不通难解决的问题题时, 可以把我当知心朋友。为此, 我在班里设立了知心语信箱。同学们纷纷把自己想要说但难以开口的话写在信上。有的写与同学朋友间的事, 有的写与父母间的事。有的倾诉, 有的求助同学们, 真是将自己的心扉打开了。我此时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因为我取得了孩子们的信任。于是, 我利用课余时间, 通过书面交流、谈话、座谈等形式一一解答孩子们心中的疑问, 帮助孩子们走出心理的阴影。

作为孩子们的知心朋友, 当然要讲友爱, 讲平等, 不能摆师者的架子, 更不能居高临下地去训斥学生。另外, 我认为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善于接纳宽容引导他们。一个热爱学生的老师应当全方位地去接纳学生, 甚至包括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当然, 接纳并不是放纵, 而是理解、包容, 耐心地教育学生, 使他们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逐渐改掉不良行为。

班里的王振东同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性情暴躁易怒, 从来不会宽容, 打架是他的家常便饭, 每次事后, 他的理由总是一大堆。为此, 我在班里设立了“道德门诊”。请同学们共同参加调节同学们的矛盾, 以此来提高同学们的道德意识, 增强同学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而后, 老师再做一个公正的处理, 并给他们提出期望。同学们的道德情感认识提高了, 班内打仗的现象也不再有了。

其实造成王振东同学不良性格的主要原因是家长的错误引导。王振东同学每次犯错后, 等着他的便是父母的一顿毒打, 久而久之, 便在他的心里造成了一种无形的恐惧和压力。因此, 我认为, 要想把教育工作做到位, 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让家长知道每个孩子都有改正缺点的良好愿望。作为老师和家长都应该对孩子耐心教育和等待, 更重要的是宽容。一次王振东又打了班里的同学。下午, 我去他家家访, 还没等我进门, 我就看见王振东站在门口, 而后跑过来紧张地说:“周老师, 我的爸爸妈妈都在家, 你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改正的机会。”正在这时, 他的妈妈从屋里走出来说:“周老师, 王振东又给您添麻烦了吧。”看着孩子那期待的目光, 我连忙说:“没事, 我来看看他近期在家的学习情况。”然后, 我一边拉着他走, 一边小声地说:“今天, 你要求老师的事, 老师做到了, 老师要求你的事, 你能做到吗?”他不住地点头, 我伸出手与他拉钩。结果狠打没有解决的问题, 用老师的宽容、理解使孩子动了心。第二天, 他上课坐得直直的, 作业书写也认真多了, 上课发言特别积极, 还很愿意去帮助别的同学, 老师的爱心与真情, 融化了他心中的那座冰山。事实证明, 宽容和等待是深层次的信任和理解, 尤其对后进的同学更是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

作为一个好的辅导员, 应该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者, 应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心理上出现的异常现象, 并对症下药, 帮助和教育学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据调查得知, 单亲学生家庭, 近年来正在呈上升趋势。这些单亲子女, 由于缺少了父母的关爱, 在思想情感上得不到均衡的发展, 从而在幼小的心灵深处烙下了深深的烙印。

而对这些可怜的孩子, 我时常陷入深思中, 我怎样才能帮助他们走出这阴暗可怕的阴影地带呢?我经常了解单亲学生的心理因素, 对症下药。我尽量多创造一些机会与他们交谈, 探测他们的心理所需。在物质上, 我及时地给予帮助, 在思想上, 我及时地给予指导。平日里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为他们的进步创造条件, 帮助他们学习, 使他们能获得学习进步后的喜悦。组织集体活动时, 为他们安排合适的角色, 使他们能在集体中找到自身的位置, 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逐步建立起自信心, 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用童心去欣赏孩子心中的画 第4篇

关键词:幼儿;绘画心理;想象

绘画活动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活动之一,也是发展孩子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手段,然而现在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美术班后,希望孩子在绘画方面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成长心切,有的家长认为自己孩子画的画幼稚,不成熟,表现力不够,甚至把大人眼里的世界强加给孩子,使孩子对绘画失去了兴趣,成为负担。通过几年的美术教学和摸索,我想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辅导幼儿画画,必须了解幼儿的绘画心理

儿童年龄小,生理器官远没有发育完全,对外界接触不多,知识经验很少,处于幼稚阶段,所以,他们的思维、认识、行为、动作都是幼稚的,他们在画画时的意识、想象以及造型也都是幼稚的,这说明幼儿的绘画心理受到生理的制约。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大脑细胞约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是在三岁以前形成的,智力水平也有一半是四岁以前形成的。幼儿园大班同小班孩子的智力相比就相差很多。所以,幼儿对于绘画的知识和能力也是发展很快的。不同阶段就要不同对待。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儿童心理的积极的、闪光的一面。那就是幼儿虽然缺乏生活经验,但却非常聪明,他们好奇、好动、富于想象、求知欲、创造欲非常强烈。他们的绘画心理主要是受以上心理所主宰,如果忽视这一点,对教育是一个很大损失。所以,我们辅导幼儿绘画,必须研究幼儿的绘画心理。

二、幼儿把绘画看作是一种游戏

爱美是人的天性,新生儿一睁开眼睛,就喜欢看美丽的颜色,你如果在摇篮上方挂上一个彩色气球,他的眼睛就会追随它。到长大了一点,他就喜欢美丽的玩具、漂亮的衣服,喜欢看美丽的图画。所以,一般幼儿没有不喜欢画画的,但是一开始对于绘画只是看作一种游戏。

儿童对世界充满着新奇感,什么都想了解,什么都想摸一摸,他们有好奇好动的特点,都反映在玩上,在玩中完善了各种身体器官,在玩中增加知识。他们在玩中模拟社会生活,当他们拿起笔来,在一张白纸上画出线条和形象来,看到颜色是那么美,感到非常好奇,就想试一试,觉得非常好玩。于是就喜欢了画画。所以,美术启蒙的第一步要从玩开始,在教学方法上要讲究趣味性,让孩子感受到绘画中的乐趣,让孩子看到绘画中非常有趣的效果,作为成人不能把孩子的画用好、坏两字来衡量,以免使孩子失去绘画的乐趣。

三、幼儿绘画心理,受生理条件的制约

“涂鸦期”幼儿绘画受生理方面的限制比较明显。他们的手、眼、脑还不能协调地配合,所以,画起画来还不能成形。开始画人时,一个圆圈代表头部,上面再画上两小圆圈就代表眼睛了,而耳朵眉毛往往被忽略,画身体也是一个方形,手长在半腰里,有的可能长在头上,腿直接画在方形下方,根本没下身。画手脚最初只是一根单线或一个细长方形。他们观察事物不全面,只能注意到最突出、最生动的部位。画人,别的地方可以忽略,头一定要有。而且总是先画头,眼睛一定不会忘记,因为他从不会说话的时候,就用眼睛和母亲、人们交流感情,画上身几颗纽扣比口袋重要,而且画得特别少,因为它处的位置突出。总之,对视觉和动觉刺激最强烈的部位,首先会受到孩子的注意。到五岁时画人基本上可以完整无缺了,头部还是偏大。随着观察能力的提高,头部和四肢的比例逐渐协调。五岁以內画人,大人小孩分不清,画得一般高,头大身小。

“涂鸦期”受生理限制最突出。但幼儿从三岁到五岁,不论是造型能力,还是想象力都发展得很快。如果幼儿在经过美术的培养后会在造型能力和想象力上超出正常年龄的水平,能画出动物联欢会,甚至能想象白杨树上眼睛在责备摘花的小女孩。孩子的进步多么快!

四、儿童在绘画中展开了想象翅膀

通过绘画活动,手、眼、脑得到一定训练,就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他们的想象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约束。

很多家长说:“孩子一画画就安静了。”我看表面上是安静了,而他们的思维活动却比平时更为活跃,这叫外静而内动,就以两三岁孩子而言,画东西还不成形,大人们几乎看不懂,你如果让他讲解一下,他会告诉你这是小鸟,这是房子,这是果子,小鸟在请客。他画小鸭子,嘴里常常学小鸭子叫“呷呷呷”;如果画小猫,就学小猫叫“喵喵喵……”四五岁孩子已喜欢画有情节的画了,画小猫捉老鼠、小鸭子游水,甚至编画连环画。因为,他们喜欢听童话,看动画片。幼儿期的幼儿不论是草木鱼虫,还是小猫小狗、狮子老虎、猴子大象,把它们都看成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他们天真善良,活泼好动的性格,可以做人做不到的事,可以一起遨游太空,到月亮上去做客,把星摘下来戴在头上,充满想象色彩。孩子们的幻想是理想的萌芽,他们在绘画中的想象力对于我们成人是值得学习的。他们很有信心,画得像不像不影响他们的情绪,他们绘画的目的是为了高兴,不受任何框框的束缚,他们把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就满足了。很多家长说孩子线画得不直,方圆形体画不好,而孩子却不管,只要想了就敢于去画,大胆尝试,毫无顾忌,这种敢想敢画是十分可贵的,作为家长要倍加爱护。

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利用,从幼儿的角度去欣赏作品,不追求完美,应注意从每根线条、图形、色彩中发现幼儿的思想、情感,欣赏幼儿的点点滴滴的创造。总之,聪明的和天真幼稚的统一正是幼儿画的可爱之处,也是幼儿画的主要特征,所以,我们千万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和要求去评价幼儿画,让孩子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去描绘属于自己的蔚蓝色的天空吧!

参考文献:

书法,用生命去感悟 第5篇

2011年11月23日

谷松章:洪先生,您好!首先请您向读者介绍一下您的学书历程。

洪厚甜:我的学书历程,从一个最基层的书法爱好者往一定的学术层次提升来看,应该说是比较典型的。我学习书法从1981年开始,当时我高中还差半年毕业,就到餐厅里边当了一名小厨师,在一个小县城的国营食堂的门口卖面条。我当时到餐厅这个过程很特殊,我父亲是理发师,我父亲的脚当时因为静脉血管曲张,全部坏掉了,给人家理发肯定没法理了,就退休了。对我们当时那个家庭来说,一个国营单位的指标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就提前半年退学参加工作。从学校到社会有着很大的反差,这对我来说,心里有许多的不甘心。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开始学习书法。我为什么要选择学习书法呢?我在学校唯一的一个特长就是书法,写字更能被人认同一点。记得我上初二的时候,在学校的一次写字比赛里边获得过第三名,第一名是一个初三的女同学,她毛笔大字第一名,毛笔小字第二名,我是第三名。当时大家对我的写字水平很认同,学校的板报都是我来出。到单位以后,出板报这个事情还是由我来做,每当闲下来的时候,我就选择了写字。在1981年,我自己写了整整一年,这一年“瞎练”,什么方法都没有。通过朋友介绍,在成都找了个老师,从1982年才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书法。我的启蒙老师是齐白石的再传弟子叫李良栋。他的老师罗祥止是齐白石的学生,《齐白石自传》里有记载。在跟李良栋老师学习的同时,1983年我同时又参加了三个函授学习,分别是河南书法函授中心、上海静安区的函授、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的函授,我一方面跟李良栋老师学,一方面跟函授学。一直到1987年,我又跟四川书协的副主席蒲宏湘老师学习楷书。在河南书法函授院,我先后跟索宏源、张海老师学习。到1992年,我开始跟陈振濂老师学,到1994年开始跟陈振濂老师在全国搞教学。1996年,我开始在何应辉老师的工作室学习,基本上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1989年开始,李刚田老师也给我不少的指导,所以河南这方土地对我是来说是非常有感情的。在1992年之前,我的主要精力全部都放在楷书上,其中先是学了四年的颜真卿《多宝塔》,就是在李良栋老师的指导下,当时我在函授中心交的作业也是《多宝塔》。河南书法函授中心的第一次活动——临帖比赛我就是获奖作者。三个函授学习我都是优秀学员。河南函授院举办的所有比赛,毕业比赛包括研究生毕业比赛我都是获奖作者。我学习唐楷,是从颜真卿到褚遂良。在张海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习的是《大字阴符经》和汉碑,当时还在《青少年书法》上发表过一篇《谈大字<阴符经>》的文章,这是我在张海老师指导下写的一篇小论文,当时吉欣璋老师对我这篇文章非常的欣赏。学习《大字阴符经》以后,我就开始转学魏碑《爨龙颜》、《龙门二十品》,并写一些隶书。从转学魏碑以后,就不断在全国获奖,《青少年书法》杂志举办的全国首届青少年楷书大赛,我是一等奖获得者,在1992年之前,我以墓志、造像风格的作品在全国获了不少的奖,其中包括第五届全国书法作品展的“全国奖”、第二届中央电视台电视书法大赛一等奖、首届“赛克勒杯”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从1992年开始,我在行书上投入的精力比较大,在陈振濂老师那里学习回来,我又对《书法学》、《书法美学》、《书法教育学》,包括《近现代书法史》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可以这么说,从1992年开始,我是把以前所学到的东西全部推倒,开始从楷书、隶书、行书、篆书重新积累,篆隶书是我1996年到何应辉老师的工作室以后开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进入何老师工作室之前,我是按照陈振濂老师《高等书法教程》的训练程序全面的积累。在首届流行书风展上,有我临的一件墓志,就是1995年之前临写的。当时我用朱砂原大临习了将近100通。1995年和张海老师在香港举办的师生展上也主要是魏碑书风的作品,那时我的魏碑在全国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1995年以后,我开始对“二王”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现在,我也坚持一边学习、一边教学、一边创作。1996年我到四川大学,开始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至今,我还在川大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传统国学,从《论语》、《老子》、《庄子》、《孙子兵法》到《佛教经典》,已经学习了6年。1995年以来我先后获得四川省“巴蜀文艺奖”一等奖,并分别获得中国书协和四川省文联授予的“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今年又获得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

谷松章:您的魏碑曾经给书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在四川从魏碑入手的作者不是很多,当时您是怎么考虑的?

洪厚甜:从我开始学书的时候,对楷书投入的精力就比较大,加之我在外面参加学习,对外边的关注也比较多。八十年代中期,大家对魏碑的关注学习也是一种思潮。1987年我在河南观摩全国第三届书法展,展览中的几件魏碑作品对我震动较大,一件是江苏戚庆隆的楷书中堂,一件是广东李小如的小楷,还有一件是河南李强带碑味的行书作品非常动人。那时我在魏碑的学习上是坚定不移的,坚持了走学习魏碑这条路。当时成都有个老师叫陈有恒,他手里有套《龙门二十品》的原拓本,他将原拓本借给我学了几年。我那个时候写的就是这个原拓本,印象极深刻。

谷松章:您有了这个魏碑的底子以后,再去涉足行草书。刚才翻了您的作品集,行草书在里边的比重也不小,您认为您的作品是不是属于碑帖结合?

洪厚甜:应该是这样。我对碑和帖是这样看的:人们在对它们进行关照研究的时候,是把它们分开来看,但是我是把它们看做一体的,将它们看做事物的两个方面。阳刚的东西透露的多一些,它的表现就是碑的东西多一些;如果流畅、婉转的东西多一些,它的表现就是帖的东西。我不把它们作为相互的掺合,而是把它作为一体的两个侧面来看。比如说,书法的线条就像是阴阳两极,流畅、婉转的东西我就认为是阴性美的一种典型,它里边也暗含阳刚,但是它是以柔美为主的;大篆的线型、汉碑的雄强,它们是典型的阳刚的线质。在我们运用的过程中,这两种线质的相互交融、变化,生命的存在就是在这种互相变化中被记录,对大自然的这种鲜活生命的记录都是它的这种变化。就像音色一样,有最阳刚的音符,也有也有婉转的。在这种流动变化之中,阴柔通过阳刚去升华,阳刚需要阴柔而更加深刻。所以我们在运用的时候,单纯的走帖学或者单纯的走碑学,都是自己给自己无意之间竖了一道墙,让自己进入了一个死胡同。

谷国伟:您将事物的两个方面比喻为阴阳两极,非常的贴切。您刚才也谈到了您走的是碑帖结合。碑学的厚重,帖学的清逸、灵动,要想在碑帖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契合点相当不易,那么在这个契合点上,您是如何找寻的?

洪厚甜:为什么当时我的楷书能被大家认同,现在回想起来,有两点:一是在面貌上我没有单一的以哪种碑或者哪种帖的面貌去创作,我是对多种字帖的学习之后,通过我的理解和归纳之后以我所感受的一种技术运用的规律,去写我自己心里的那种楷书,我的楷书面貌不像哪一家,所以更能够得到评委的认可。第二就是我的楷书具有“书写性”,别人一看,就可以看出很强的书写感,没有做作的感觉。在楷书里边写出那种自然、生动、鲜活,可能这也是打动评委的地方。说当时有多高的水平、有多高的境界,也未必。我曾经和别人开玩笑说,对1995年之前的作品我就不敢回头看。

谷松章:也就是说您把这种“书写性”作为了贯穿“碑帖结合”的契合点?

洪厚甜:是的!当时我在解读墓志的时候,我的立足点是用智永千字文的笔法去写,现在去看那些作品还是可以感受到的。

谷国伟:新时期以来,学碑者众,但大多数作者只是在表面上下功夫,体味不够深刻,许多以狂怪代古朴,或者笼罩在孙伯翔等当代一些名家的书风之下,终难达到深入的大乘之境,您认为学习魏碑的关键在哪些方面?

洪厚甜:对于学习魏碑,我确实是花费了很多的心思,请教了很多人。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还没有太多的参照品,即使现在来看,碑的这个领域,仍然是这个问题。在碑学这个领域能够站得住脚的,我们仔细看一看,少之又少,说明在碑学创作上还是非常薄弱的。技法上、对碑的理解还相对的趋于简单化。最近几年,我们在陈振濂老师的带领下策划“魏碑艺术化运动”,今年“五一”还在杭州举办了一个讲习班,就在做魏碑这一课题。魏碑这个领域比较特殊,书法从魏晋一千多年以来,基本上都是“二王”帖学体系传承下来的。碑学在清代兴起以后,我们看看碑学史,看看那些大家的东西,他们还是站在帖的立场去写碑的,他们“透过刀锋看笔锋”,对原书写状态的深入探究是很多写碑书家的最终追求。我们用帖学笔法去表现碑刻和拓的过程中所赋予的这种新的技术内容、审美元素,它就会有隔阂。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相对于帖学、独立于帖学之外的这种碑学的笔法体系,“魏碑艺术化运动”就是致力于这个事情的建设。

谷国伟:那么您认为“碑帖结合”审美趣味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追求,其标准又是什么?

洪厚甜:它的标准仍然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审美标准,包括对其他事物的认同也是这样,这是中国人骨子里边所固有的。我始终觉得我们这代人的审美是秦汉审美形态的一种回归。自碑学兴起以后,我们认同的清代以来的书法家,真正有大成就的都是在篆隶上有突破的。当代书坛我们头上的一辈书家,能够站得住脚的,也是在汉碑上有突出成就的。比如说张海主席、何应辉、王镛先生都是这样。我们所指的古法就是秦汉精神,秦汉的这种浑朴、古拙,我在中国美院上课的时候提到,《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等,加上一些摩崖、造像,远远不止一千多种碑,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同一种外在的形态,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它们就知道是碑呢?就是这种元素,这种元素是什么?就是众多秦汉碑刻所反映的这种雄浑、质朴、古拙的精神。有了这种元素,一看就知道是碑的元素。

谷国伟:您刚刚深入的谈到了秦汉精神,这种精神所折射出的浑朴、古拙精神,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您对当前碑学创作如何看待?

洪厚甜:我觉得,书法在当代的发展,还是要张扬这种博大的秦汉精神,以秦汉精神为现代书法的精神内核。

谷松章:您认为对当代“巴蜀书风”影响最大的书家有哪些?“巴蜀书风”的特点是什么?

洪厚甜: 1998年四川省和重庆一起在北京举行了“巴蜀风”的展览,外界对“巴蜀书风”的评论是才气、灵气、文气,以这“三气”来定位。近代对四川书法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人,就是谢无量和刘孟伉。还有在全国都有很大影响的颜楷,早期的赵熙、包弼臣。关注近代书法,它们都在我们的视野之中。他们是清末以来,对“巴蜀书风”影响相对较大的几位书家。现在这一代,大家都比较清楚,何应辉先生、刘云泉先生、张景岳先生等,对“巴蜀书风”的影响也比较大。

“巴蜀书风”的特点是雄厚和奇崛。“巴蜀文化”是一支很重要的地域文化,它受到了中原文化、楚文化等文化的影响,是一种南北融汇的文化。它有一种细腻的东西,也有一种气势恢弘的精神在里边,“巴蜀书风”就是这种文化精神的传承。

谷国伟:您刚才谈到了谢无量、刘孟伉、颜楷,包括早期的赵熙、包弼臣等对“巴蜀书风”影响比较大的书家,您对这些书家的创作风格如何评价?

洪厚甜: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碑帖融汇、奇崛生动。

谷松章:这几年一直在搞“流行书风展”,我们通过展览发现许多所谓的“流行”,在审美追求上有很多地方是借鉴“巴蜀书风”,在表现力、审美追求、变形等方面非常的相似,可以说“巴蜀书风”对“流行书风”有很大的影响,您作为“巴蜀书风”的书家,是否有这样的感觉?

洪厚甜:我感觉不是这样。我对“流行书风”的理解,“流行书风”是当代人对传统的诠释角度在一定的时段内被大家所广泛认同。我把它看做是一种比较抽象的审美认同。我们这代人的书法创作,在后人看来会把我们和清代看做一个时期,并不会把我们看的很远。我们和清人也就近百年的间隔,几十年、一百年在历史上算什么?我们现在看唐代,虽然是一千多年,但就是唐代看汉代的距离。我们现在称汉唐,经常是把它们作为一个时段来看,那么后人看我们,肯定不会把我们和清人的审美思潮分开的。

从我们谈话开始,就没有离开“碑帖结合”这个话题,我们也是受到了清代碑学兴起的潜移默化,也就是一种文化认同,可以这样说,清代是发端,我们正在这条路上,碑学的发展究竟如何,还要看我们这代人。现在,各种相关史料的发现发掘,都是空前的,我们以一种什么样的艺术眼光和艺术立场,来对待这些资源,以一种什么样的历史观和历史视角来把握我们这代人的取向,才是最重要的。

谷松章:四川一直是全国书坛的重镇,但是近几年的宣传相对比较少,请您向读者介绍一下四川书坛特别是青年书法群体的创作情况。

洪厚甜:应该说四川省书协这几年还是做了很多的工作,尤其是在对年轻人的提携和培养上,可以说力度在全国是最大的。在2000年的时候,中国书协第四届理事里边,最年轻的理事就是四川的,当时我担任中国书协理事的时候是37岁,刘新德比我小半岁,我们两个在这届理事会里边是最年轻的两位理事。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四川省书协在提携年轻人上的力度。四川省书协从1996年开始举办临帖培训班,到现在已经办了11届,省书协在组织这个培训班上可以说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年省书协又举行了“四川书风现状”的展览,就是四川省青年书法群体的展览,四川与北京也联合举行了“双年展”,去年是第二届,省书协在宣传上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四川的青年书家群体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这也是省书协领导,包括何应辉主席所注意到的一些问题,一是四川省的青年书法作者在近一两年中国书协主办的这些展览上缺乏一定的竞争力;另外一个最致命的问题是四川省的青年书法作者太注重随意书写,太注重书写的率意性,片面的理解“书无意于佳乃佳”,而缺乏对经典传统技法的深入研究。怎么深入它,怎么让经典传统技法在我们的作品里边得到深层次的表现,是四川的青年书法作者所面临的一个课题。所以我们必须深化传统,加强对传统经典技法的深入研究。

谷松章:您仔细谈了四川书坛特别是青年书法群体的创作情况,您能否谈一下您目前的创作状况?

洪厚甜:从1997年我出版了第一本作品集,到今年《二○○六洪厚甜书法集》面世,已经是第五本了。2003年以来基本上是每年一本,我计划往后每年出一本,一是鞭策自己,二是对每年的学习作个小结。《东方艺术·书法》每期有我一个专版介绍,就是推出我的新作,将自己的创作向社会做个汇报。

谷国伟:您除了书法之外,还有什么其它的爱好?

洪厚甜:除了书法之外,很喜欢音乐。我现在工作比较特殊,作为基层文联主席,面对着八个协会,八个协会如何发展我都得思考。对文学、舞蹈、美术、音乐、书法、戏曲,包括民间文艺等,都要为各个协会的发展提出规划和要求,因此工作也需要我对这些相关艺术进行学习。

我经常看的书籍有《文艺研究》、《江苏画刊》、《艺术世界》等,还有一些时尚杂志,我觉得,你是这个时代的艺术家,首先你要成为这个时代的人,你成为这个时代的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你要进入这个时代的时尚生活。你只有成为这个时代的人,才能够创作出真正能代表这个时代的审美的艺术作品。

谷松章:您觉得当代书法比起晚清、民国书法来说,您认为当代书法是否有发展?如果有发展,它最突出的表现在哪一点?

洪厚甜:有发展,主要还是当代书法主动的艺术追求。如果说民国书法还是一种从实用的艺术派生出来的一种形态的话,那么当代书法是主动的艺术追求和具有专业化思想,而且是史无前例的。我们要用艺术的眼光去关注书法艺术。

谷国伟:原来周俊杰先生提出过“新古典主义”,后来王镛先生又提出了“流行书风”的概念,那么您认为代表中国书法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洪厚甜:“流行书风”不是一个学派,我也不把“新古典主义”看做一个学派,我感觉都是一种艺术自觉,书法艺术的自觉,应该是这个时代的标志。“新古典主义”是对这一代人艺术创作形式的一种观照,将传统进行一种新的诠释,是对一种艺术状态下的创作状况的描述;“流行书风”是对一个阶段的审美认同的总结和回顾;陈振濂先生所倡导的“学院派创作”是在一种现代艺术学科化的视角下来关照中国传统书法,它是传统的艺术形态和现代艺术学科规范的一种结合,是对传统的创作模式的拓展。

谷松章:那么您是否认为未来的创作的艺术自觉在大氛围下呈现出一种多元的、不可能只是一个流派的涵盖?

洪厚甜:对,应该是这样。艺术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由于传媒的空前发达,大家对整个世界信息的把握和关照,使得世界都变小了。我们现在所掌握的资讯,已经远远超过了古人那种封闭的学习。

任何一种艺术思潮都有它的时代性。我们不敢说秦汉的这种精神可以左右书法审美多少年,但是至少可以说在一个阶段里边它是主流。这个时代的多元发展也是这个大前提下的多元发展,但是它肯定是会迁移的,但未必在我们这一代。

谷国伟:就您个人来说,您想通过书法艺术追求到什么?书法带给您最大的愉悦是什么?

洪厚甜:作为一个书法人,对所有书法技术、书法表象和内在意象的研究探索,都反映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美的一种关照、对生活的一种提炼。通过书法作品反映出作者对生命的一种体验和理解。我们要完成对技术的不断深入、对艺术形式和审美意象的不断拓展,我们还有没有拓展的愿望,就反映出我们对生命还有没有新的感知。你对生命的体验有多深刻,你对艺术的认识就有多深刻、表现就有多深刻。

书法带给我最大的愉悦就是能将我心里边无法言表的东西物化成艺术作品,呈现给社会。而且这个艺术作品比我自身的生命更长久。

谷松章:借助这个机会,请您向读者提几点建议。

洪厚甜:就我这么多年的学书经历和体验来说,一个人要想在书法这个领域里有所建树,实现自己的愿望,必须要接受学科化、专业化、系统化的学习,进行专业化的训练,并使之成为一种主动的追求,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这是你能够在书法领域站住脚的基本要求。那种随意性、守株待兔式的学习者在我们这一代是要被淘汰的。站在这个时代审美的前沿去思考,随时关注和思考这个学科前沿的思潮。

谷松章:您对书法理论怎么看?

洪厚甜:我们只有站在前人的肩上,才有发言的权利,但是我们经常争论的一些问题实际上前人早已经有研究和定论,这些都是对传统的书法理论和前人的学术思想学习不够的缘故。如果我们真正学习了传统、读懂了古人,那么有许多争论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所以说,书法理论的学习是一个艺术家必须要做的,否则没有思想的艺术是苍白的。

谷国伟:书法理论对我们进行深层次的书法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性,对于目前的现状,您对包括中国书协举办的学术研讨会的一些学术论文、书法批评又如何看?

洪厚甜:当今的书法创作有很多的亮点,但是当今的书法理论研究显得还是非常的薄弱,书法要走的路还非常的长。

读书的感悟:用心灵的呼唤去读书 第6篇

世上的好书淼渺如海,一生不可能读完,我固然不能博览群书,但可以随心阅读。在字里行间享受独特的情趣,感受不一样的生活和别样的情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识的海洋是无止境的。快乐时读书,更快乐:,烦恼时读书,可消除烦恼;疲劳时读书,可消除倦意,潜心于古诗词,似在阙宫信步,在五洋畅游,看世界名山大川,觅千年古迹,穿越时空巨变。那种心融自然,心接千古的恬情悦性,妙不可言,泛舟荡文,犹如看人间风景,咀嚼百味人生,那优雅的文字,诗意的唯美,那感人的情愫,情感的缱绻,如轻风细雨,清泉甘冽,润物无声。流连于小说,在他人的故事里旅行,构建一幕幕温暖的画面。所有凡俗的日子一下子妩媚起来,美丽如诗,明艳如画。一书一境界,一语一深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热爱而生动。

读得一点新知,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不为苦而悲,不为受宠而欢,位低而人品不微,贫困但志向高远,文字让我自爱,求真,远离低俗,追求高尚,让我更进一步体会人生百味。

多年了,以书为伴一路走来,我无法用太多文字来分条阐述书带给我的好处,也不曾觉得读书是一件与众不同的事情,但我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离不开读书,书中有我学不完的知识,读懂“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之博大精髓。我虽也有些不错的朋友,但最钟情还是书中的朋友。我天生木讷,话不多,我喜欢静静的跟书中的故事和人物说话,因为不用担心人与人间的明与暗,阿与诈,喜忧自在心中。

爱是要用一辈子去感悟 第7篇

对于爱来说~没有人是故意要变心的,她爱你的时候是真的爱你,可是她不爱你的时候也是真的不爱你了,她爱你的时候没有办法假装不爱你,同样地,她不爱你的时候也没有办法假装爱你。当一个人因为不爱你而离开你,你要问自己还爱不爱她,如果你不再爱她了,千万别为了可怜的自尊而不肯离开;如果你还爱她,你应该希望她过得幸福快乐,希望她跟真正的所爱在一起,不需要有任何阻止;如果你要是阻止她得到真正的幸福,就表示你已经不再爱她,而如果你不爱她,你又有什么资格指责她变心呢?爱不是占有!而是宽容,你喜欢月亮,不可能把它拥为已有,但月亮的光芒仍可照进你的心房。换句话说,如果你真正爱一个人,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拥有,让爱人成为生命里永恒的回忆。弥漫轻愁的音乐回旋往复,委婉伤感的文字峰回路转,催得我们泪流满面。美丽总是与感伤结伴。我只知道这其实是人生常识,是每个人清醒时都明白都能侃侃而谈然,但却要用一生来参悟来身体力行的真谛。我将之称为绕口令,与别的绕口令不同的是,爱是绕不过去的,它横亘在每个人的人生路口,将青春飞扬激情 满 怀的你逮抓住不放。有人可以成为漏网之鱼,无论你以何种姿势与她面对。真正的胜利者不是你、我、她,而是时间!它才是谋杀爱情的元凶,它让你为爱疯狂,同时它不露痕迹地摧残你的爱情。它从来不会为你的情绪改变自己的步伐,哪怕你苦苦恳求它也不肯稍作停留,甚至你看不到它无视一切的面影,所以春宵总是苦短,而伤痛却是慢慢;然而离别总是飞快,而等待却是长久;然而爱稍纵即逝,而人生却一片渺茫。我们没有办法把握所爱的回应,我们只能将自己爱的消息传递;我们没有办法把握得到,我们只能把握自己的付出;我们没有办法保证天长地久,我们只能用心经营。但是,如果我们能把有限的光阴用全心的付出、用真我的情感、用深情的思念、用美丽的回忆堆积,那么谁又能说我们的人生没有意义?如果我们一生都在执着地投入爱这场扑朔迷离的游戏,谁又能说我们没有真正爱过?

喜欢和你在一起

哪怕就这样默默相视

一个眼神 也足以让我明白你的心意

喜欢和你在一起 哪怕一句话也不说 你的一个表情 也让我从心里欢喜

喜欢和你在一起

哪怕我的的眼睛都不看着你 用心感受着你心脏的跳动 那就是我们心灵的默契

喜欢和你在一起 轻轻的握着你的手 把心里暖暖的情意 传到你我的心里

喜欢和你在一起 看晚霞那羞红的笑脸 就像初次约你时

你满脸的红晕让我至今不能忘记

喜欢和你在一起 骑车去那郊外的小溪边 听青蛙一唱一和 就像你我无拘无束的嬉戏

喜欢和你在一起 在夏日的夜晚爬上楼顶 数看着天上的星星 哪颗是我哪颗是你

喜欢和你在一起 轻轻的拥着你 那一刻我似乎忘了自己

我想你了 可是我不能对你说 就像那开满梨花的树上 永远不可能结出苹果

我想你了

可是我不能对你说 就像那高挂天边的彩虹 永远无人能够触摸

我想你了

可是我不能对你说 就像那火车的轨道 永远不会有轮船驶过

我想你了

可是我不能对你说 就像那喜马拉雅山顶 永远不会有万家灯火

我想你了

可我,真的不能对你说 怕只怕,说了

对你,也是一种折磨

心里有的全是甜蜜

喜欢和你在一起 那两片淡淡的唇痕 承载着我今生的诺言

是不离不弃的印记

喜欢和你在一起 因为我心里盛着你 真希望时间就此定格 让我们今生永不分离

喜欢你 永远的喜欢你

随缘是美平淡是真

随缘是美平淡是真

缘有很多种,能够相识相知,是一种令人珍惜令人难忘的缘。但生命中更多的是人潮中擦肩而过的行人,落雨的屋檐下同时避雨的路人,昏淡的路灯下等候同一路车的夜归人,他们也都是有缘人。甚至于蓝天下两只飞鸟,能够在空中相遇,也是因为有缘。

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缘,也不是每一个寻觅的人都可以抓住缘。或者有缘,然而源头水尾难以相见;或者无缘,行色匆匆远隔天涯。人生有太多的不可知,一个念头,一次决定,往往便可能拥有或错过一份缘。选择了爱是因为缘,而选择了不爱却也是为了缘,生命如此,生活亦如此。

缘就是缘。不需许下誓言,也不必要求承诺。可以拥有时,不必山盟与海誓依然可以真诚相拥,而无法拥有时,即使是求,也求不来一份聚首的缘。看那静谧的星空群星闪烁,而守望了千万年的牛郎织女星,依旧相对无言,守侯着一年一度七夕聚首的缘。“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却造就了一个永恒的传说。其实天上人间,有一些也许是人们无法逾越的障碍,而另一些却是人们并不想摆脱的束缚,一切只是因为有缘注定。

高山流水是一种缘,怦然心动是另一种缘,文君当炉是为了缘,不爱江山爱美人却也是因为缘。这个缘,令人难解。卓文君为了司马相如,别豪门赴街市,当炉卖酒不言贫富;温莎公爵不惜放弃王位,舍弃江山,终于携得美人归,皆因有缘。而钟子期与鲍书牙,不需任何介绍与表白,只一曲高山流水,弦响天地间,空前绝后,震撼心灵,他们都从对方的眼眸中读懂了彼此,这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是知音遇知音的相惜,是潇洒物外无欲无求的缘分。

张爱玲在她的文字里这样写道:“于千百人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于千百年中,在时间的无垠的荒野中,有两个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就这样相逢了,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只有轻轻地道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哦,原来相逢即是缘。

而诗人徐志摩却告诉世人,人们苦苦追寻的缘,是不可强求的,是双溪上的小舟载不动的,是无法带上前路的。——“在茫茫人海中,我欲寻一知己,可遇而不可求的,得之,我幸;不得之,我命。”这种缘,令人叹服。

在缘分的天空下,我们守侯着真诚与善良,选择了期待与梦想

也许爱情是一部忧伤的童话

放弃一个很爱你的人,不很痛苦 放弃一个你很爱的人,有点痛苦 放弃一个很爱你而你又很爱的人,那才是真的痛苦 爱上一个不爱你的人,那就更痛苦

为了爱上一个不爱你的人而你放弃一个很爱你而你又很爱的人,那是非人能承受的痛苦

若是有缘,时间、空间都不是距离 若是无缘,终是相聚也无法会意

凡是不必太在意,更不需去强求,就让一切随缘吧……

逃避,不一定躲得过 面对,不一定太难过 孤独,不一定不快乐 得到,不一定能长久 失去,不一定不再拥有 可能因为某一个理由而伤心难过 但,你却能找个理由让自己快乐

爱,无非是想要快乐

两个人不能快乐,不如一个人快乐 两个人痛苦,不如成全一个人的快乐

爱,是一种感受,即使痛苦也会觉得幸福 爱,是一种体会,即使心碎也会觉得甜蜜 爱,是一种经历,即使破碎也会觉得美丽

忘了昨天的开怀,忘了你的音容笑貌 忘了你深情的回眸,忘了你伤心的泪滴 忘了你忧郁的深情,忘了你纵容的目光

爱一个人不孤单,想一个人才孤单 静静的思念,孤独的享受 放开天上的云朵,抛开遗留的誓言

喜欢一个人,失去了,就像丢掉自己心爱的物品 虽然遗憾,但是不会痛

爱一个人,失去了,就会留下一个伤口 永远都会隐隐的痛……

不要因为寂寞而错爱

更不要因为错爱而寂寞一生……

天空是星星的世界,星星不会手持酒杯走到一起 大海是鱼儿的家园,鱼儿不会唱那祝酒的歌 拥着未来的憧憬,我们在此相识 相识是一种美丽而又难得的缘

有一种思念叫沉默 我们之间,我们内心深处

用爱心去对待每个孩子 第8篇

1、教师对幼儿的爱融合于师生的实际交往中, 既具体、实在又可感。

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以及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于是, 就需要我们对师爱有一个正确的表达方式。尊重幼儿、信任幼儿、理解幼儿、宽容幼儿、对幼儿不光有耐心, 还要有爱心。

面对孩子们每次小小的进步我都及时给予鼓励, 特别是对胆小、能力发展迟的孩子, 我更注意多给他们一些鼓励。现在胆小的孩子对自己有信心了, 也积极举手发言了!和老师亲近了。是什么力量使他们转变的呢?是爱的力量, 充满爱心的教育的力量!在工作中, 我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 力求成为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和孩子一起生活、游戏、学习, 带领他们走出幼儿园, 走向自然, 走向社会。我成了孩子最要好的朋友和玩伴。我用真诚换取孩子们的信任, 用爱心呵护他们成长。孩子的一举一动甚至细微的情绪变化我都会关注, 一旦发现了孩子的兴趣、特长、爱好、潜力, 我就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从而使孩子的潜能得到开发, 多元智能得到发展。

2、爱心是水, 滋润着你我的心田。

“教育若没有情感, 没有爱心, 那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 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幼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情景教育, 与他们感同身受, 通过活动的方式传递爱的教育。对天资聪颖的孩子, 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品格意志;对性格内向的孩子, 要用爱心、耐心铸成一把钥匙, 寻找他的自信, 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

我班有一个孩子很调皮, 他的家庭很特殊, 爸爸妈妈离婚了, 妈妈有智障, 爸爸不务正业, 孩子长期和年迈的婆婆生活, 孩子脾气粗暴, 动不动就打小朋友, 而且是拳脚相加, 还喜欢撕书, 自己的撕完就撕小朋友的, 没有小朋友喜欢和他玩, 连坐座位都不愿意挨着他, 每天都有家长和小朋友来告他的状, 不管我怎么教育都不见效, 有一天我发现教室里几个孩子都没有椅子了, 小朋友都说是被他搬到自己的桌子下了, 我觉得很奇怪, 就开始观察和了解他, 原来他脾气粗暴是因为他爸爸经常打他, 撕书玩是家里从来就没有给他买过玩具, 搬椅子是希望有朋友, 针对这些情况, 我改变了对他的教育方式, 用宽容、理解和爱心来教育他, 慢慢地孩子变得听话懂事, 还特别高兴帮老师为班集体做事, 告他状的小朋友少了, 很多小朋友也都愿意和他玩耍了。

教育如果没有爱, 就不成其为教育;教师如果没有爱心, 实在不能算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在与幼儿的交流中, 更需要教师调整好健康向上的心态, 以博爱的心胸履行教师应尽的教育职责。一个微笑, 一个点头、一个默默的赞许眼神、一片热烈的掌声, 都在传递爱、分享爱。关注这样的细节, 是表达师爱的微妙与伟大, 是彰显关爱的亮点。

21世纪的教育是素质教育, 21世纪的人才应当是创造型的人才。现在的幼儿园教育是要培养孩子的创造意识。作为教师, 我常常以研究者的心态去对待教育活动, 因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常常学习幼儿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方法, 因为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推陈出新, 找到更新更好的教育方法, 使自己充满创造性, 使孩子充满创造意识。

多少祖国的花朵, 需要辛勤浇灌;多少稚嫩的幼苗, 需要精心修剪;多少天真的童心, 需要温馨呵护。这是我们的责任, 这是我们的事业。老师爱幼儿, 幼儿爱老师, 这是人性的根本, 是教育的呼唤, 是一个教师应有的品德闪耀, 是宽宏、博大、和谐教育的理念。爱是信任, 就要相信幼儿, 相信幼儿有无限的潜力, 而且老师也要善于发现幼儿身上各俱特色的潜能, 然后鼓励孩子们去自主探究, 从而把他们自身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这样才算达到了教育的良好效果。爱是理解, 理解幼儿成长过程中必然有失误与困惑, 需要老师支持他们、宽容他们重新扬起前进的风帆。爱是和谐建设教育环境的瑰丽空间。

如今, 我对自己的工作更多了一份认识, 也更多了一份执著。我将用爱心呵护每个孩子, 我相信爱能改变一切, 也相信爱能让我充满快乐!有爱心的教育, 是教育力量的源泉, 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应该永不放弃。爱, 使我们不言放弃, 不言自我, 不容选择, 不堕入低潮。当我们从事了教师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当我们以一个教育者的角色出现;我们注定肩负历史的使命, 以教师博大的心胸投入战斗。然而, 要塑造幼儿的灵魂, 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幼儿既要言教, 又要身教, 而身教重于言教, 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应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在爱的教育过程中找到教师的乐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用童心去感悟孩子】相关文章:

用爱心滋润童心07-06

用爱心浇灌童心08-17

童年童心学生用范文06-24

童心07-17

书香润童心08-28

重庆童心小学09-12

作文-童心之美05-25

童话童心童趣08-15

童心是范文05-17

润童心范文05-17

上一篇:简单的狗年拜年祝福语下一篇:8单元期末试卷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