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指导个案分析(陈莉敏)

2024-06-01

家庭教育指导个案分析(陈莉敏)(精选3篇)

家庭教育指导个案分析(陈莉敏) 第1篇

如何开展家庭教育个案指导

黑体小琪,13岁男孩,父母离异后与母亲一起生活。

症状:从学校退学,每天在家玩电脑不出门。体重超标,有自虐和在家放火现象。指导目标:让小琪走出家门,回归学校。

黑体沟通与确认

沟通基本情况、确认指导目标、判断是否可以接案等。

提交辅导建议书

黑体包含:

辅导总体计划安排表(时间、内容、地点、参与人)。

辅导思路及安排(辅导阶段、辅导形式、辅导措施)。

辅导工时及费用(明确所需工时及收费标准)。

指导步骤三:黑体 签订辅导协议书

包含:

辅导内容与目标。

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辅导周期。

辅导费用及支付方式等。

第一阶段:走出家庭

第二个是家庭方面的访谈;

第三个是性格测试;

第四个是行为观察

肥胖幼儿个案分析及指导对策 第2篇

情况描述一:集体吃饭的环境

幼儿在吃饭时, 老师常常会说:“谁吃得好, 又吃得多, 谁就可以跟老师去大型玩具那边玩。”结果, 每天中午, 妞妞总是在前两名吃完饭。本来是鼓励大多数漫不经心的孩子快点吃饭的, 一不小心却搞得她每次都飞速吃完。后来我们对小朋友说:“吃饭太快了不容易消化, 所以小朋友还要学习细嚼慢咽。”可好景不长, 过了一阵子, 妞妞又加快了吃饭的速度。我问她为什么又吃得这么快, 她说不吃快点就不能加到两碗饭。我就对她说:“不要紧, 老师会留给你的, 不过你得细嚼慢咽, 不然你的胃来不及消化, 饭菜就会在你的胃里打架了。”

分析与对策:调整管理措施

妞妞吃饭的速度很快, 导致她的胃在还没来得及做出反映之前, 她又吃下不少东西;饭量大、吸收得也多, 这样自然就会促进体重的快速上升。一开始, 她吃快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后来, 老师调整了策略后不久, 妞妞又吃得快, 是因为她碰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想多吃点。所以老师就只能让她在细嚼慢咽的基础上, 承诺给她留饭菜, 一方面希望在细嚼的过程中, 肠胃受到刺激作出相应的反映, 另一方面避免她暴饮暴食。

情况描述二:好味道的刺激和宽松的取食条件

在家里吃饭时, 这个孩子胃口好, 她的饭量很大, 同龄的孩子吃一碗饭菜就饱了, 她得吃两碗才够, 而且她非常喜欢吃熟菜, 一顿能吃半只烤鸭再加别的菜。每周奶奶都会熬一次鸡汤, 她一顿可以消灭一只整鸡的肉。在家里她把牛奶当开水喝, 有时一天可以喝七到八盒, 真可谓“泡在牛奶里长大”。

分析与策略:严格控制摄入量

香喷喷的味道, 着实引发了孩子的食欲, 随时可取的牛奶, 妞妞可以边吃边玩, 多吃了自己也不能觉察出来, 因为她脑子里在考虑玩的事情。

因为喜欢吃鸡, 奶奶就经常煮鸡汤, 虽说整鸡的可食用部分只有66%, 鸡肉的蛋白质含量只有19.3%, 但这么吃也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中度体力劳动者一天的蛋白质需求量, 加上米饭和别的菜, 小孩这样吃肯定会营养过剩。还有多数家长只知道牛奶觉得牛奶营养价值高, 可以补钙, 或者觉得多喝牛奶就一定能长高个子, 所以就鼓励幼儿多喝牛奶, 却不知过度摄入牛奶不仅会造成肥胖, 还会抑制一些微量元素, 如锌、铜、铁等的摄入。

因此, 我建议在她家的菜谱中, 增加一些鱼类和豆制品, 减少一些肉类, 增加一些粗粮, 减少一些细粮。同时还要控制牛奶的摄入量在600毫升以内, 同时养成吃东西时不玩, 玩的时候不吃的习惯。

情况描述三:胖, 却并不强壮的体质

上学期间, 她经常缺席, 因为她老是生病, 需要打吊针。别看她长得壮壮的, 其实体质一点儿都不好, 稍微运动几下, 她的背上马上就会出汗。因为怕她出汗后吹风着凉, 家长常常把她关在家里玩, 而很少带她到楼下或者别的有自然风吹的地方玩。还记得妞妞刚入园时家长很不放心, 常常躲在幼儿园栅栏门外悄悄观察, 生怕他们家孩子运动冒汗后回凉感冒。

分析与策略:帮助幼儿积极锻炼

长期缺乏锻炼, 会导致身体容易出虚汗。在这种情况下, 我就让家长准备几块干净的棉布, 在妞妞的后背塞一块。当她活动出汗时我们就及时将背后的棉布更换。这样孩子就可以自由活动了, 而且家长也放心了。而适量的运动不但可以帮助她燃烧多余的脂肪, 还可以清除体内的垃圾。

情况描述四:家长的错误看法与不必要的担心

刚开始, 我们谈到妞妞的体重偏高时, 她的爸爸和奶奶不以为然的说:“小时候胖点有什么关系啊, 长大了自然就会瘦掉的。”还说:“我们家人都胖, 是遗传, 只能这样了。”我们建议家长调整孩子的三餐, 控制孩子的零食时, 家长也不理解, 他们觉得只要他家孩子能吃, 就得让她吃。而她的爸爸还有一种担心, 那就是怕谈肥胖的问题会伤害孩子的自尊。

分析与策略:宣传弊端, 争取家长的配合

遗传占一定的因素, 但不是全部。肥胖的孩子任其发展下去, 到了无法调整的阶段才真正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呢。有关资料表明, 幼儿肥胖一般从五岁开始, 而五到八岁是调整幼儿体重的关键期。家长的不以为然, 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困难。因此, 必须先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才行。

我们通过上网查阅资料, 幼儿肥胖则可导致许多成年以后的慢性病, 比如:高血压、性早熟、智力低下等。家长这才意识到肥胖的危害, 开始担心了。起初, 父母与祖辈还产生了意见分歧。通过反复做工作, 渐渐的, 爷爷奶奶也觉得防患于未然比较好。于是, 开始注意给妞妞多吃一些豆类、谷类、蔬菜;用脱脂奶、酸奶代替全脂奶;多吃水果、干果;保证正餐, 少吃零食;定时、定量。另外, 上、放学途中都是用走的, 有空就带她去公园玩。

有付出就会有成绩

到了大班, 妞妞虽然还属于轻度肥胖, 但是动作还比较灵活。在学习跳绳时, 她很快就学会了, 一方面是她认真的态度, 另一方面是与她平时的锻炼分不开的。妞妞的智力发展也很好, 她思维灵活, 绘画作品参赛还获奖了呢!

单亲家庭教育个案指导 第3篇

(一)来访者姓名:李某

(二)性别:男

(三)年龄:15岁(1994年6月)

(四)籍贯:北京

(五)学校与年级:北京市大兴区第六中学

(六)辅导员:北京市大兴区第六中学于万杰

(七)辅导期间:2008年3月至2008年9月

(八)个案来源:来访者原是我们班的一名学生,由于对来访者产生一定作用,来访者家属希望得到进一步的帮助和辅导。由来访者奶奶提出接受个别辅导的要求,并从本学期开学第二个星期开始进行辅导。

二.主要问题概述

(一)学业不良:来访者在校学习成绩很差,基本跟不上学校正常教学进度。班主任老师及其他任课老师对其十分头疼,不知如何是好。来访者在各科考试中,常出现大量空白不做的试题。

(二)同学,师生关系不良:来访者性格孤僻,沉默寡言,严重缺乏自信,与老师和同学沟通困难。做事没有耐心,自我表达能力差。

(三)特殊的家庭环境:来访者自从父亲离家出走后就与爷爷奶奶共同生活。母亲偶尔来看他一次,后来几乎不看他了,这造成来访者回到家中很少与家人交流,时常一个人哭泣。

三. 背景资料

(一)家庭背景

1.家庭成员

父亲:35岁,初中文化,不详

母亲:37岁,小学文化,长期在家不上班

爷爷:58岁,给工地做饭

奶奶:58岁,给工地做饭

2.个人成长史

来访者奶奶叙述来访者出生时顺产、自然分娩,幼年成长情况良好,没有生过什么大病,也没有什么智力方面的问题。

3.家庭变故

来访者四岁开始父母争吵频繁,甚至出现打架情况。在来访者十岁时,母亲毫无征兆地离家出走,父亲从此消失。在此之后,来访者性格变化很大,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不与家人、同学说话,常常一个人哭泣,易激怒,情绪波动大。

4.家庭教育情况

父亲:出走后情况不详。

母亲:母亲好胜心强,对来访者成绩不良的情况难以接受,在教育来访者学习的过程中经常简单粗暴,态度恶劣,常常将来访者打得身上带伤。

爷爷:从不辅导来访者。

奶奶:宠爱来访者,对其学习有些要求,但力度不够。觉得只要来访者开心就行。常常带着来访者逛超市,看电视。现在每天还要陪着来访者完成家庭作业,同时辅导其作业。

(二)学校环境

1.学校大环境

我校实行小班制教学,对每个学生都比较关注。学校不仅学习气氛较浓,而且还重视学生各方面发展。

2.班主任眼中的来访者

(1)学习情况很糟糕,成绩很差;上课注意力很不容易集中。

(2)与同学关系一般,没有矛盾也很少有沟通。

(3)知道其父母离异的情况,了解其现在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家庭情况比较特殊。

3.同学眼中的来访者

(1)成绩很糟糕

(2)性格不是很好,很少与别人主动交流,也不主动参加班级活动。

(3)几乎没有要好的朋友,很少有同学愿意和他一起玩

(三)来访者自述

1.关于家庭

来访者觉得家庭一般,不特好也不特坏。来访者最喜欢的人是奶奶,。感觉现在家庭不幸福。

2.关于自己

来访者对自己很不满意,不喜欢自己,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任何设想。觉得自己不快乐,不愿意与人相处,也没有任何人和他玩。

3.关于在校表现

我在学校觉得不开心,因为有很多课要上,还有好多作业要做。老师常常批评我成绩不好。我不喜欢同学和老师,我常常喜欢一个人呆着。

四.分析与诊断

(一)缺乏自我价值感

来访者对父母不在身边产生严重不适应现象,特别是父亲的离家出走和母亲长时间不在身边所造成的焦虑、愤怒、迷失、被拒绝、遗弃等体验。在这一过程,来访者觉得自己是不被人接受的,因此缺乏自我价值感。

(二)学习障碍

来访者学习基础很差,其母亲对其学习要求较高,并采用不适当的方式进行教育,让来访者难以接受。又由于家庭的变故,来访者无心学习,加上升入初中,学习负担的加重,更加使来访者疲于应付。发展到后来,来访者完全无心学习,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考试成绩极差。

(三)人际交往困难

在父母离异之前,来访者人际交往呈现一般水平,主要是由于父母的离异造成来访者内心痛苦,对他人缺乏兴趣。逐渐发展成与他们的交往困难,主要表现在不主动与他们沟通,对他人的反应迟钝,冷漠,孤僻。

(四)存在不合理信念

由于来访者的主要问题都是在父母离开之后所产生的,可以看出此事对来访者的意义重大。他感到自己应该对父母的不在身边,感到被抛弃等。这些不合理信念使来访者产生许多不良情绪并阻碍了其个人成长。

五. 辅导策略与实施

(一)整体策略

从来访者的情况来看,须采用以认知行为为主的辅导策略。具体来说首先是对其认知进行调整,再对其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行为指导。当然,家庭和学校环境的协助对来访者很重要,特别是家庭的支持更为关键。

(二)辅导实施要略

1.对来访者的个别辅导

(1)第一次面谈: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主要致力于同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好在我与来访者之前有过接触,他对我比较信任和配合。但是由于来访者惯有的行为模式使得我们的交流不是很顺利。以下是一开始的对话:

辅导员:李某,很高兴又见到你。记得上学期你的表现真的很不错!能说说你最近的情况吗?

来访者:我蛮好的。(低头,很拘谨的耸了一下肩)

辅导员:恩?能具体说说吗?(关注地看着他,微笑)

来访者:(沉默了一会)每天都开开心心的,没什么特别的。

辅导员:每天都挺开心,而且也比较平常,是吗?在家和爷爷奶奶过得怎样?

来访者:挺好的。奶奶每天辅导我做作业,爷爷经常带我去逛超市,给我买好吃的。

辅导员:那你的感觉怎样?

来访者:在家还是蛮愉快的……

之后,他讲了与爷爷奶奶在生活上的一些事情,渐渐地愿意多说一些了。第一次面谈主要就是为了让他愿意和我说一些东西,并初步建立安全、轻松的关系。最后,我大概介绍了我们将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共同分享和成长等。

(2)第二次面谈:主要以来访者的叙述为主,并进一步稳定我们的良好关系,此外进一步涉及来访者的家庭情况并把焦点放在他的想法和感受上。其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辅导员:我们今天已经谈了许多关于家庭的话题。我知道你现在和爷爷奶奶生活得不错。我们都知道大多数孩子还是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对此,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吗?

来访者:没什么啊!我觉得现在挺好的。

辅导员:是的。我们在上一次也谈了许多,的确可以感受到你现在在家里还是能够得到很多爱的。只是父母不在身边有些不习惯或别的什么感觉吗?

来访者:(沉默片刻)有的。我希望爸爸妈妈能在身边。

辅导员:我注意到你在说那些话的时候声音特别低,有些感受,可以跟我说说吗?

之后,我又与来访者探讨了妈妈与爸爸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来访者缺少来自父母的关心和爱并有深深的自责和负罪感。因此,我打算帮助来访者进一步探讨他的想法并帮助他调整认知

(3)第三次面谈:在与来访者交流的基础上,给予一定有益的信息,帮助其分辨事实和虚假,消除疑惑。主要是和他探讨对父母离婚的看法。我们进行了以下一段对话:

辅导员:我们讨论了许多你的想法,我注意到你一直都在说是自己不好。如果自己能够更好些,这一切就不会发生吗?

来访者:是的。都是因为我不好才会这样的。

辅导员:哦?是这样吗?如果你做什么会有所不同?

来访者:要是我成绩好些就不会这样了。他们不会吵架、打架,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了。

辅导员:他们每次吵架、打架都是关于你吗?

来访者:也不是。不过有时是的。(疑惑地看看我)

辅导员:对!就象你说的。不全都是因为你,父母有他们自己的原因。而你却把所有的罪过都归结到自己身上,你看到了吗?每当想到父母的事情,你都认为是自己的问题。

来访者:是的。其实有时我真的没做什么。可他们还是会吵架……

在这之后,我与来访者分享了不合理信念的影响,并将它称为“心中的黑魔鬼”。在结束之前,我给他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就是画出心中的黑魔鬼。

(4)第四次面谈:来访者带来了他画的“心中的黑魔鬼”,我们共同分享了他的画,并在最后,举行了打败黑魔鬼的仪式。

在这次的面谈中,来访者显得十分投入,并对打败黑魔鬼产生很大兴趣。以下是这次面谈结束之前的对话:

辅导员:我们已谈论了许多关于黑魔鬼给我们带来的影响。现在,你对黑魔鬼有什么感受吗?

来访者:我讨厌它,因为它破坏了我的生活和心情。

辅导员:是的!那我们一起消灭它,好吗?

来访者:好啊!(开心地笑着)

之后,我让他用力地撕掉黑魔鬼的画,并告诉他如果以后还有黑魔鬼出现,我们是有力量打败它的。

(5)第五次面谈:这次面谈的主要内容是帮助来访者建立与他人交流的信心和教导他一些最基本的沟通技能。在做了一些基本的介绍之后,我利用空椅子技术和角色扮演技术与来访者进行交流。我主要是希望通过帮助他找到自身的资源来增强进一步改变的信心。

辅导员:我们已经谈了许多关于如何更好地与他人交流的技巧,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游戏,这里有一把椅子,想象一下,班上的某位同学就坐在这里。你想问他今天放学回家可不可以一起走。你该怎么说呢?

来访者:(迟疑了一会)你好,晚上放学可以一起回家吗?

辅导员:恩,不错。然后,你坐到这张椅子上来,现在你就是你的同学,你会对你说什么呢?

来访者:好的。我愿意和你一起走。

辅导员:很好啊!看来你还是很善于个别人交朋友的嘛!以后,可以看到你更多的和同学在一起了。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许多资源,有时我们也许没有发现,以为自己真的很差。然而我们一旦发现他们,我们可以做的更好。

听了这些来访者自己也觉得很开心,我们又探讨了自身资源的问题,并且鼓励来访者进行更进一步的改变并约定在后面的时间里共同探讨改变计划。

(6)最后三次面谈:最后三次的面谈主要都围绕着帮助来访者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和在家庭中更快乐地生活。我们主要运用了行为疗法中的一些技巧,即行为矫正技术。我与他共同讨论并制定了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计划,让他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实施。在第六次面谈中,我们主要针对与同学的交往问题制定了一个行为计划。在第七次面谈中就计划的实施进行了反馈和更深刻的探讨。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求家长和老师积极配合,渐渐地,他的行为有了一些改善。在最后一次面谈中,我们进行了下面的对话:

辅导员: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努力,我看到你有了很大改变,特别是从我们订立了行为计划之后,你做了很多。感觉怎样?

来访者:我觉得自己还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

辅导员:是这样的。你现在已经能够自己做一些计划并执行这些计划,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因此,正如我上次跟你说到的,我们的辅导关系即将结束了。以后你如果遇到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但我仍然相信你可以自己找到解决的办法。

来访者:我明白了,谢谢老师。

在最后一次结束一个月之后,我又与来访者见了一次,他的状况良好。

六.与家长、老师的沟通与协调

1. 与来访者奶奶

面谈了两次。第一次主要了解了来访者的具体情况并约定进行个别辅导。奶奶向我介绍了家庭中的具体情况和来访者本人的成长经历等重要信息。并表示十分需要我们的帮助和她焦急的心情。第二次面谈是在结束前几天,我主要是了解一些来访者在家中的情况有无变化,并告之我们即将结束这一阶段的辅导。在这次面谈中,我也告诉奶奶在生活方面应给予来访者更多关爱和独立处理事物的空间。

2. 作为班主任

面谈了两次。第一次是在个别辅导开始之前,主要了解一些来访者在班级的情况。第二次在结束之前,主要了解来访者近期的改变等情况。虽然在学习上,来访者没有太大变化,但在人际交往方面,他有了很大改善。并在打扫卫生等方面表现积极。

七.结果与思考

1.来访者的改变

对来访者来说,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自从父母离异之后,很少与他人交流的来访者在我这里得到专业的帮助与关怀。从各方面反馈回来的信息可以看出,来访者的改变是明显的。这充分说明学校心理辅导的作用和价值。同时也鼓励我们进行今后的工作。

2.辅导过程和进展

从整个辅导过程来看,我们主要经历了三个明显的时期。第一是倾诉防御时期,来访者虽然倾诉很多,但存在一定的防御行为。在这一阶段我很少使用技术,而是以倾听、澄清、支持和同感为主。第二是认知指导和行为塑造时期,在于来访者建立良好关系之后,我主要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对来访者进行辅导。其中也运用了一些技术,并致力于行为的改变。第三是积极体验和实际运用时期,在帮助来访者体验各种真实的情感反应和指导之后,我将注意力集中与他在现实生活的改变。这主要是通过行为矫正技术的反馈信息和来访者个人的主诉进行。

3.问题孩子源于问题家庭

上一篇:冯至《蛇》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下一篇:血站输血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