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电影观后感

2024-06-25

穹顶之下电影观后感(精选12篇)

穹顶之下电影观后感 第1篇

今天在高老师的推荐下看了柴静的《穹顶之下》,非常震撼,引起了我的思考。

柴静从她女儿的病开始,引出了她和空气污染的这段私人恩怨。通过列举大量的图表、曲线,以及大量院士、专家的话语,向我们揭露了在雾霾背后是中国政治、法律法规以及从上到下层层渗透的黑色行业潜规则。中国人与雾霾的战争已经打响,而想要结束这场战争,将是一盘很大的棋。

中国经济腾飞的背后是环境的牺牲,但是我想,如果中国刚刚成立之时,一穷二白,就算领导人能看到现在的情况(我觉得每个国家走的发展之路都大同小异,只不过欧美国家的工业革命比我们早一百年),他们也仍然还 会义无反顾的走这条能源和工业铸就的道路,因为这是经济发展最简单的方法,人们都是会有些目光短浅的。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有少开车乃至不开车;对于我,我一直都对化学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总觉得学好了化学就要在未来为环境作我自己的一份贡献,我总觉得自己有这么一份社会责任。

感谢柴静。这位言辞恳切、语言表达能力极强、有很深的社会责任感、爱自己女儿、信念坚定的记者让我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在全国人大召开之际,希望中国能切实有效地实行一些法律法规,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穹顶之下电影观后感 第2篇

这几天,网上到处都是柴静的《穹顶之下》,辅天盖地的报道占据着人们的视线,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20的开门就以这种方式拨动了还 处于松散闲致中的人们的神经线,像一块巨大的石块投入到平静的湖面上,掀起了阵阵涟漪。当人们在关注这个同生命息息相关的共呼吸,同命运的话题时,随之而来的柴静的私生活也被推到了峰口浪尖上。但是炒作也罢,个人生活腐烂也好,引起全民反响的效果达到了,当然,中央电话台也是需要收视率的。我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中央电视台曝光了东莞的色情业,一下子赚足了眼球,也把东莞以色情业发达的形式摆在了全世界华人的面前。央视就是央视,它是不甘落后的,当地方台百花齐放时,它必须以掷地有声的铿锵之力敲响全国华人的大门,眼珠定睛在它的身上。但雾霾---它的名字从被人们叫起,就含在了嘴里。它以夺人生死命脉的形式让人们对它产生了恐惧,恐惧的可怕,让人们感到死神就在身边,从未走远。也许柴静就是抓住了这个醒目的命题,才会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一个不起眼的公民,连滔滔江水中的小浪花也称不上。我没有唾珠咳玉的本领,知识匮乏的更没有高屋建领的见解。所以我也不想去批判他们的利益之争,也不解知道她的报道的真实目的。我只想关注她所报道的內容是否关系着我的利益,那种占在民族民生大义的高度,对不起,我做不到,我的位置还 太低,低到我需要仰视所有的人。说实话,我学过历史,我知道工业革命后带给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率的提高,人们感受到了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后的便利,当然也带来了大自然的破坏。也许我国还 是一个成长中的小孩,还 在奋进中总结着经验,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都能感受到,因为就在我们身边。随之带来的环境地破坏,也给了我们无限地反思,当然我们在破坏环境的同时也受到了环境的惩罚。每天早晨出门,我看不到那秀丽的风景,那蓝天白云,远远地望去,白茫茫的一片,云雾缭绕,一切都裹在霾下,说实话,我很痛心。我无法去选择我的出身,我也热爱我的国家,我脚下的土地,因为这里有我的一切的一切。我不能也不想搬到另一个国土上,尽管那里窗明几净,树木葱郁。我真的真的希望我们国家能够重视起来,因为不光为了现在的活着的人们,还 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我泣血渴盼这一天早早到来,我们能畅快的呼吸这新鲜的空气,能坐在蓝天白云,树木葱郁之下谈笑风声,能发自内心的说一声:活着,真好!我爱我们的国家,我们美丽的家园。

穹顶之下没有霾 第3篇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拉着你的手,却见不着你的脸。”看着一个个调侃雾霾的段子,曾经我们只有苦笑和无奈。

然而看了柴静的《穹顶之下》,心惊肉跳、一身冷汗之后,骤然意识到: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了,也正像片中说的,“人类,准备战斗吧!”

在今年“两会”的政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

问道于科技

治理雾霾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需要从多维度入手解决,科技便是维度之一。

1943年7月,美国洛杉矶出现严重雾霾。当时的洛杉矶市政府信誓旦旦地宣称要在4个月内消除雾霾。随后,政府关闭了市内唯一的一家化工厂,同时停用了30万座焚烧炉。然而雾霾并没有因此消失,反而变本加厉。1955年9月,洛杉矶发生了震惊全球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两天内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老人多达400人。

后来研究 发现 , 洛杉矶雾霾的产生跟与汽车尾气以及光化学反应下的气粒转化有着直接关系,强制汽车安装尾气排放净化器,这成为洛杉矶治霾成功的关键,也凸显了科技在治理雾霾中的巨大力量。

除了美国 , 在其他发 达国家治理环境污染的经验中,先进的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化技术都是不可或缺的手段。法国利用地面、高空及遥感监测手段和数据分析模型分析PM2.5等颗粒物,为空气污染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0年间,巴黎PM2.5下降40%,氮氧化物下降35%,收效显著。德国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减少雾霾的发生。从各式各样的传感器采集最新交通信息,利用这些数据,实时计算出不同街道和路段的污染状况。在可能发生严重污染的区域,信息化系统会自动调整信号灯进行交通调流,以达到减少空气污染的目的。得益于这一措施,波茨坦市如今大气二氧化氮浓度比2012年这个项目开始时测得的数据降低了4%。

虽然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大气污染形势是不一样的,但科技治霾的必要性并没有变。在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环境保护法》中,科技和信息化被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

分析成因,找到源头,采取措施,这是治理雾霾的关键。卡内基-清华全球政策中心的王韬说:“如果你不知道污染源的准确来源,相互之间的影响方式和在城市中分散情况,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那么污染问题就很难解决。因此,数据的获得和分析非常重要。”

要综合做 到更高精 准的新能源预测、更有效的企业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以及去做空气质量、空气污染的预报等,就要涉及如何及时、准确、丰富的采集数据,以及把这些数据做实时的数据处理 和分析优 化 , 从而支撑决策和 措施 , 这中间将 涉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多个关键的IT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被公认是科技治霾的三大利器。把物联网获得海量的数据,以云的方式来进行实时快速交付,通过大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从而支撑精准的管理决策。

行动起来

其实,早在2012年科技部和环保部联合启动了“蓝天科技工程”项目,希望通过该项目推进全国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此后,地方政府启动了一波科技治霾的浪潮。

先说一个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进行大气污染防治的成功案例。

南京机动车保有量目前已达1 6 0多万辆,而且以平均每月2万辆的速度在递增,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要想了解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情况,首先要了解每辆机动车的排放信息。于是,南京在全市范围给机动车加装 一个名为 “环保信 息卡”的RFID标签,里面储存着车辆的各种信息,如车牌号、发动机排量、排放标准、有无违章、黄标车还是绿标车等等。同时在全市道路上部署了500个RFID读卡装置,当装有“环保信息卡”的汽车经过这些装置时,汽车尾气排放数据将通过物联网系统和云计算网络传输到后台大数据分析中心。利用这一系统,南京每天乃至全年所有路段的尾气排放量都可以精确计算出来。

在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中心,管理人员只要轻轻一点,各条道路的尾气排放量便一目了然:PM2.5和氮氧化物浓度最高的3条路分别是玄武湖隧道、玄武大道和龙蟠中路;一氧化碳浓度最高的3条路分别是玄武湖隧道、龙蟠中路、玄武大道。

南京市汽车尾气遥测系统除了能计算出PM2.5和氮氧化物浓度,还能根据全市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排放标准、单双号情况来测算污染物的变化。例如,某个时段在路上行驶的黄标车有多少,排放了多少尾气,可以据此计算出黄标车全部淘汰后能减少的污染量。同样,如果在某路段实行单双号限行或者改成单行道,污染排放减少量也能算出来。

在纪录片《穹顶之下》中,工业重镇唐山被多次提及。记者也从多次 到唐山采 访 , 客观地讲,环境治理工作还是有目共睹的。

唐山市的产业结构以冶金、建材、电 力、化工 、机械为 主导,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这是客观事实。。唐山市政府很早便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以及治理工作的艰巨性,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口号,并在2013年出台了《2013-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14年,唐山市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惠民“一号”工程,筹措各类资金近100亿元,全面打响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

同其它地方一样,科技也是唐山市治理大气污染屡试不爽的手段。唐山市启动了“智慧环保”建设,构建集环境要素齐全、技术设备先进、基础数据完备、应用系统互联、信息共享利用的智能化全市生态环境执法监控平台,提升综合监管能力和水平。

“上午10时22分10秒,某钢铁厂西区监测点的二氧化硫排放值720毫克/立方米”,环境执法人员手机接到的一条报警短信,短信还提示该监测点的排放标准是600毫克/立方米,执法人员随即用手机登录环保执法系统查看,通过视频监控,显示该企业正在排放烟尘。于是执法人员快速赶往排污企业进行现场核查,确认后,联系企业负责人,敦促其立即停止相关违规行为。这就是唐山市环保部门搭建的“环保智能化移动执法系统”,通过无线宽带网络以及安装在排污企业周边的摄像头、传感器和监测数据卡,实时在线监控企业的排污情况,一旦排污量超标,系统自动发送告警短信给环境执法人员。

决心更重要

南京和唐山之外,科技的治霾的故事在国内还有很多。

全国人大 代表、腾 讯公司CEO马化腾在今年“两会”上便非常应景地提出“互联网治霾”的概念。他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业现在都在围绕互联网做融合创新,这将有助于产业升级,包括环保行业。

无论是从 互联网的 出现改变人际交往、传播模式、增进信息对称开始,还是到对全社会生产经营消费等各环节的渗透,互联网都在以其特殊的技术方式帮助推动和实现社会经济的结构转型,使得经济增长在资源利用上更具效率,在产业结构上更加健康 , 在物质构 成上更富 “轻型化”。就此意义上,互联网实则已经间接地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治霾”也自然是功不可没。

但是,在雾霾和环境治理的路上,科技永远只是手段,最重要的还是国家和全社会治理雾霾的决心。

同样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傅军提交了一份提案,名字为《关于将治理雾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建议》。在提案中,他建议中 央政府发 挥强有力 作用,加速顶层设计,尽快出台系统方案,有效聚合各方力量,通过出重拳、用猛药、打组合拳,从根本上减少和根治大气污染。

穹顶之下没有霾,我们期待这一天。

穹顶之下的责任 第4篇

这则材料包涵诸多观点,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柴静在央视工作时便已致力于环境保护,离职后自费百万元耗时一年拍摄出这部“环保大片”,不难概括出一种“坚持”“环保责任”的观点;其二,“雾霾”现象的严重使其屡屡成为新闻热词,柴静纪录片的热播和公众热议中体现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中如何权衡,实际上已是迫在眉睫之事,“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可持续性发展”可作为本材料的第二种观点;其三,热播后多方声音的发酵实际上体现了在生活中,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的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可以得到材料中体现的第三种观点:“看待事情不能片面化”“对多元价值观的包容”等。

下面是不同论点下对原材料的“改编”(运用)。

论点一:

在通向梦想的道路上,往往不是顺风顺水,道路布满荆棘。我们被讥讽,被嘲笑,被打击。一切的苦难挫折都无法熄灭心中的火焰,那理想之光正因心中的梦想清晰可见,为了它,我们愿选择坚守,孜孜以求,期待花开灿烂。

2015年2月28日,柴静自费拍摄的环保纪录片《穹顶之下》播映后,引起整个社会广泛关注。有人对《穹顶之下》予以极高评价,认为其切中痛点,包括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公开表示向柴静表示感谢,因为她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从公众健康的视角来唤醒公众对环境的关注,让人想到美国作家雷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该书在上世纪60年代推动了美国的环保进程,唤起了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种种赞誉不过是对柴静多年坚守迟来的奖赏。

沉潜,等待,是最好的坚守。这短短103分钟纪录片耗费了她整整一年时间。很久以来,我们一直痛心于环境的恶化,天空的黯淡,但我们往往只会抱怨,抑或麻木的忍受。而柴静,却以柔弱的肩膀,在这寂寞天地间扛起了一副沉甸甸的担子。而终有一天,正如泰戈尔所说的那样,柴静,清晨一定会来,黑暗也要消隐,你的声音将划破天空,从金泉中下注。

点评 该片段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取舍主要是柴静纪录片的拍摄时间及引起的巨大反响。时间长达一年,足见其沉潜、专注及用心。巨大的反响正是对她坚持迟来的却也是应得的奖赏。以此可以很好地证明成功是坚持的必开之花。

论点二: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日益富庶,随之而来的是,“利益”二字蒙蔽了人们对自然敬畏与尊重的心,于是不计后果地索取,于是肆无忌惮地破坏。我们自负地享受着“万物之主”的无上荣光,却终被自然无情的报复狠狠扇了一耳光。蓝天白云成为奢侈享受,青山绿水只萦留梦中。

2015年2月28日,柴静拍摄的一部环保纪录片《穹顶之下》通过网络播映后,引起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一天之内,几大互联网网站点播下载量加在一起已近上亿次,在微信朋友圈、微博上,该影片链接及相关评论被反复“刷屏”。这部纪录片主要针对什么是雾霾、雾霾的形成及其解决出路,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记录和剖析。连年的雾霾污染,已成为中国部分地区的一个“标签”。

热烈的反响足以让我们每一个人警醒——为何一时间每个人都在谈论这一话题,因为它已迫在眉睫,已经影响到我们一个人实实在在的生活。我们并不怕死,但不想这样活着,活在阴霾之中,活在恐惧之中,活在紧闭窗户的房间里,活在厚实的口罩下。

尖锐的问题已经浮出水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孰先孰后?

为了留给自己、子孙后代一片纯净的天空,我们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因为所有可以炫耀的资本,在“生存”二字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国家的强大与美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付出和创造,需要我们努力寻求真理,去独立思考,去不计个人利害地为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付出和取舍。

因为,我们同呼吸,共命运。

点评 该片段重点强调纪录片的主要内容及引起的社会关注。因为材料暗示了“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观点,社会对环境问题的热切关注,足以从侧面说明环境问题迫在眉睫,如何取舍实际上已不言而喻。

论点三:

世界无限广阔,万物复杂多变。永恒广阔中会产生多样标准;繁复多变中会衍生不同角度。

正如环保纪录片《穹顶之下》在网上热播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样。各种声音不断传来,有人对《穹顶之下》予以极高评价,认为其切中痛点,包括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公开表示向柴静表示感谢,因为她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从公众健康的视角来唤醒公众对环境的关注,有人认为影片掺入了较多个人情绪因素,传说中拍摄者个人的一些“有违环保”的行为也引起了争议。但更多人认为,影片说什么,与个人无关,只要它说得对,就应该支持。这部影片有感染力,推动了社会对环保的认识,普及了科学知识,并有助于社会公众转化为自己的行动。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事实证明,世界观不同,价值观自然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评价同一个事物,一定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正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事物的正确答案绝对没有1+1=2这样简单。

关于《穹顶之下》的电影观后感 第5篇

在网络世界里,我们生产着创造着各种信息,享受着各种各样的服务,我们不断向大自然和社会索取,被纷繁复杂的社会所麻痹,睁着双眼却看不到真相,张开双耳却听不到声音,迈开步伐却未曾前进一分,每个人都在喧嚣,每个人都在说话,却没有人在听。以前我们会说向沙漠进军,向太空漫步,现在却被雾霾打的措手不及,难道我们未曾发现它吗?不是的,每个人都看见了,可怕的是都当做并未发生,我们不缺少随声附和阿谀奉承,恰恰缺少的就是赤裸裸的较真精神。

面对复杂多变的雾霾污染,也许柴静一个宣传片起不了什么决定作用,但是无论是作为一个前媒体人还是一个母亲的身份,柴静的努力和成果也不在于一个宣传片的“成败”与否,而在于一种执着的斗争精神。人类与环境污染的战争历程中,柴静作为一个人类个体也从来都不是主流,但历史也正是由一个个人类的个体所创造的。雾霾的治理不是个人所能左右,但此时个人的影响却超过了环保部门,这是不是也值得有些人深思呢?

社会共识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却体现在一朝一夕的细节上,正如环境治理不在个人却离不开每个人一样,而穹顶之下的柴静也不应该是一个人在战斗。

穹顶之下观后感 第6篇

《穹顶之下》观后感

姓名:尤瑶瑶 学号:2014411465 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专业:教育学

上课时间地点:周三下午

综合楼506 课上老师给我们放了柴静的《穹顶之下》,这长达篇103分钟新闻报道刚刚出现时,几乎是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与讨论,现在再看仍是给人震撼。一个人的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责任,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柴静作为记者,她有能力看到普通群众看不到的数据,了解到普通老百姓不清楚的事实真相,更重要的是,她站出来了,她敢于顶着社会各界施加在她身上的压力去调查事实,去揭露所不为人知的真相,并将结果广而告之,其胆识可见一斑。

那些复杂的数据和看不懂的化学名称,那些雾蒙蒙的天,带着口罩的行人,我禁不住联想到自己居住的地方,我们那里的天同样的看不见,高高耸立的烟囱被领导视为发展迅速经济繁荣的标志,曾经一度排放那些白色的黑色的废气,经上级检查禁止排放后常常在看不见的晚上悄悄的污染着大气,进入我们的呼吸,我们那里的河水变得发黑发臭,工厂后面的杨树春天已经不再抽芽。。可是不知道实情的人们并没有带起口罩,可想而知,我们的身体里藏了多少细菌和污染物。

当柴静问一个小孩,你有没有看见过蓝天白云啊,还有夜晚的繁星啊?小孩说,没有。多么可悲的一代,他们没有见过如此美妙的事物,又怎么能读懂冰心奶奶的《繁星》《春水》呢?同时我又是多么庆幸,我小的时候夜晚和哥哥去捉萤火虫,数星星,白天追着最大最白的云朵跑,在河里捉鱼,在田里捕蚂蚱。。十年,就这十年,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柴静说,中国用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别人近一个世纪的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已经不堪重负,为什么环境要替我们承担过错?到头来承担代价的仍然是我们自身。

这不仅是一个关于雾霾的报道,更是反映了一个社会现状,我们每个人在滥用这自己手中的权力,我们自以为操控着某些东西,为了发展不惜污染大气,滥用权力去浪费,去排放,可是又有几人能承担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义务呢?又有几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去管理治理这些破坏生态的现象呢?我个人认为,柴静将她花费一年时间调查采访的结果整理出来告诉人们,并不是想引起恐慌,是想引起人们对社会的关注,想让有关部门出面解决事情而不是隐藏真相,号召我们每个人用手中的权利为我们自己的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穹顶之下观后感 第7篇

柴静宣称自掏腰包100万拍摄雾霾纪录片,这并不出人意料。她一直热心环保,曾经虔诚地阅读环保圣经《寂静的春天》。雾霾对于她确实是心向往之的主题。

在节目中,柴静为所有观众讲解了在过去的一年中,她所“看见”的一切:在雾霾中生活一天,一个白色的采样仪变为黑色,从中检测出来15种致癌物质;随环保部门在中国大气污染严重地区以无人机巡航,深入非法排污工厂,揭开鲜为人知的“褐煤”对污染的巨大影响。她还深夜来到北京的延庆,调查柴油车排放不达标并大面积造假现状;回故乡寻找十年前山西污染节目当事人,探寻能源结构背后工业化城镇化之路,抨击体制问题带来的严重危害,拜访中国能源领域权威人士,探索未来能源体制改革方向,提出告别煤炭时代进入油气时代„

片中的专家、机构观点和数据是否有说服力,受到了更大的挑战:

以天然气和新能源取代燃煤燃油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秀良心有用吗?一是中国的能源结构决定的(煤储量巨大),二是因为燃煤燃油只要适当集中处理,应用合适的技术,污染并不严重,这也是我为什么认为北京的所谓雾霾十年二十年之内不难解决的原因。憎恶大工业是中国环保主义的最大误区,事实上以大工业取代小工业才是实现环境友好的唯一途径。中石油中石化加起来大约占全国成品油市场的70%,剩下是各种地方炼油和民营炼油企业。中石化与地方炼油企业、民营炼油企比,那个污染大,哪个品质好?开车遇到两个加油站,一个是中石油加油站一个是杂牌加油站,放心去哪个?

资深环境报道记者李靖云表示:我国的油气储量和可开采储量是两回事,大量的点状分布,开采非常困难,成本很高。过去搞过石油大进军,到处搞油田,结果是什么可以去查纪录。至少前些年川渝中小型油气井出的那一系列悲惨事故足够触目惊心了。如果遍地开花式开发,污染会呈什么样水平?

一位不具名网友说:错误太多,说几条一眼扫到的:

1、引用陈竺的数据未必就权威,上海的阚海东和环科院王金南应该有相关数据,你们谁拿到了;

2、在吸烟率这么高的现实中,肺癌数据没啥意义,充其量也就是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拜托你们分清楚发病率和死亡率;

如何解决雾霾?指望开发天然气和减少汽车可行吗?《大目标》作者任冲昊表示,“还是修核电站靠谱,北京都有核电站,我们大热河省先来俩。”

重阳金融研究院贾晋京研究员的看法独树一帜:如果是要蓝天的话,柴静还没有涉及雾霾的核心问题。雾霾的最重要的成分其实是水蒸气。是水蒸气导致几百种各类成分结合成气溶胶,成为观感很差的雾霾。要减少雾霾,关键是减少水蒸气。要减少水蒸气,只有减少水的使用以及人口量。要是为了健康,那确实要按柴静说的减少汽车尾气、工业污染排放。但是这里有个问题:这不会减少雾霾。再概括一下:减少水蒸气会带来蓝天,美国之所以有蓝天就是这个原因。但这并没有减轻环境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只是水溶胶少了罢了。减少工业排放,会有利于健康,但不会减少雾霾,不会带来蓝天。

看完这些批评,我觉得真是强中自有强中手,感觉《穹顶之下》也确实只是一部个人的纪录片,虽然尽力做到数据翔实,但还是有诸多不严谨。但是这样的纪录片毕竟给很多人带来希望和热情。西坡就表示:同样作为媒体人,我很敬佩柴静,同时感到一丝惭愧。暗下决心向柴静学习多做扎实工作。

呼吁了公民责任

要呼吁公民责任,却只挑相对而言最容易最高姿态的打电话报警投诉排放超标,轻轻说句少开点儿车,对于最实际但也是最困难最不讨好的公共政策选择却不置一辞,这些选择包括:提高入城费,提高限行天数甚至单双号限行,控制大排量汽车,继续严格的摇号限号政策等。这些都会引起相当多城市中产的埋怨。看来对雾霾的恨还是没有超过对成为中产阶级知性女神的爱。而当谈到能源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就完全不顾中国的历史、地理和实际状况,忙不迭在完全没有数据没有论据的情况下把所有罪过都扣到所谓的国家能源垄断头上,为能源的私有化摇旗呐喊,为资本瓜分能源市场鼓噪,至于私人资本的进入如何就能迅速转变中国的能源结构,如何可能不计成本在中国各地探查天然气并在全国建设稳定安全的输气网络,柴静抒情之余估计没有气力去论述、论证和论辨了。

中戏教师“树上的男爵”也批评了柴静纪录片的中产阶级保守心理:

说到空气污染,北京人动不动就骂河北,说河北的钢铁厂水泥厂是北京雾霾的罪魁祸首。春节期间包括北京人民在内的大都市中产阶级开车自驾到大理,把小小大理堵了个水泄不通,春节期间PM2.5指数飙升。如果关闭了河北的钢铁厂水泥厂,河北人民就会下岗失业,而北京人少开点车,顶多就是生活不太方便而已。我想说的是:治理空气污染,那些充分享受着现代生活便利的大都市中产阶级理应承担更大的责任。一边控诉着空气污染,说不许烧煤不许搞水泥厂钢铁厂,但却丝毫不提自己高能耗的生活方式,那是自私自利的表现,只想着别人为自己牺牲而自己压根没打算负责任。环境污染毫无疑问应该治理,但治理方式不应该是去砸那些正在发展道路上苦苦经营的欠达地区人民的饭碗,相反,应该充分反思并有效约束中产阶级们美其名曰“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西坡也担心环保的代价由谁承担:

雾霾并不是这两年的新生事物,只是这两年才引起注意罢了。而最关注雾霾的,显然并不是农民、富士康员工乃至环卫工大爷,而是城市中产、文艺青年、富豪老板(钢厂老板等除外)。后者是这个时代民间最有话语权的,他们脱离温饱阶段,不管有没有户口都已将双脚迈进了城市大门,但他们也只是为自己代言。制造雾霾的“落后产能”及附着其上的人群,在舆论场并没有属于自己的话筒。不说话不代表他们不存在。但没有话语权就意味着他们有可能以“为时代让步”的名义被牺牲掉。

无论如何,柴静唤起了新一轮关注环保的热情。如何正确关注环境问题。

长期关注环境问题的记者李靖云说:

这是个政策问题,我最担心就是政治化,那是立场问题。既然在中国就得面对中国的环境治理。我不关心纪录片是否有利于建立民主自由或者有利于党国改善治理。中国目前社会抗议增长最快的就是环境问题,据中国环境科学会的数据,从1996年开始年增长29%。所以那句“唤醒民众”实际多余。第一,准确的数据。柴静的纪录片最大的意义估计是介绍了马军老师长期的环境第三方监控数据,没有数据一切都是空谈。第二,能源政策和格局明晰化,中国的能源过去现在未来都必须靠煤,公众必须要了解这一基本事实,问题可以简化为如何对燃煤做环境处理。第三,减少污染源所必需的代价,这点必须讲清楚。限制大城市人口,发展中小城镇必然增加碳排放和污染。反对垃圾集中处理,反对核电,反PX实际在鼓励污染。数据指示基本状态,确定你需要付出的代价。不要总是反问过去,历史也不是阶段性和重复性的,而是现实性的。其实看看我们现在做的能源环境报道比如南方能源观察和财经无所不能,就知道柴静基本才入行。

南京大学周雷博士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他认为应当怎样研究污染问题:

柴静是很良善的记者,但是她用调查数据、归因和解析来重新阐述常识,并将其系统化,造成一种相信和感同身受效果。所以她的调查和崔永元自费调查,因为受制于知识观和认知模式,都无法进行真正认知意义的突破和突围。虽然,崔永元更是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提到煤的污染,她说到洗煤,却没有深究洗煤水的可能后果;提到能耗和油耗,她分析行业内幕和总量,却没有分析这些能耗的生成细节,哪些人主导了哪些消费并实现了何种污染扩散?中国的污染与世界经济的关联?中国现有污染机制的原因,它是学来的?还是内生的?在没有弄清楚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之前,她在海外的调查几乎全是盲人摸象式数据。她提到伦敦的几百万污染行业工人转型,伦敦现有的环保模式,但却没有意识到整个西方,甚至整个人类都在外包和异化自己的认知。当那些污染行业从自身国家逐步淘汰,大气开始朗清,似乎就觉得问题解决了。柴静采访了一些老北京,说到儿时的记忆,似乎存在一个曾经有效和环保的北京style。这种逻辑和认知模式错得非常离谱。研究污染,从来应该多线并进,但不是用小分队调查的方式,而是能寻找到症候的发生机制。

然而,对于批评的反批评也已经出现。

李华芳在微博发表文章认为:批评柴静的学者那是因为“轴”和“酸”,学界游戏规则是占据知识山头,媒体游戏规则是靠故事煽动情感。你搞学术影响力人家搞媒体影响力彼此彼此啊。但重要的是,搞政治运动的人要学习柴静的动员能力,不然怎么煽动革命?至于普通人那就是搭便车的,“革命”不需要你们。

环球时报肯定会认为李华芳这是一厢情愿把柴静当作“革命”工具。虽然今天没有发表文章,但环球时报官方微博连续发声:“请那些不认同柴静的人,先好好看完那个纪录片。里面的干货很多,而且都来自于环保部门的专家和官员,给人感觉跟像是中国环保部门的一次集体控诉。那些纠结于柴静本人的人,你们应该看得更广一些,更高一些。”“其实如果大家看了这个片子,就会发现这个片子的主角并不是柴静,而是那些在我国各地,感到各种无力感的环保局的干部们。柴静只是一个记录者,她记录下的是环保立法和执法的种种无奈。如果看这个片子的最后,是去对柴静品头论足,那么你恐怕并没有看懂这个片子到底在说什么。”

崔永元显然比环球时报悲观,他对澎湃新闻表示:《穹顶之下》唯一的作用就是启蒙,但对于国家雾霾治理可以忽略不计。你可以推断一下,假如柴静拍了一个深入浅出的纪录片,让所有人都明白了雾霾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导致雾霾被彻底治理,那你说我们要那些部门干嘛用啊?

被各方猜测的“环保部门”官员在哪里?环保部新部长陈吉宁今日下午表示,自己昨天晚上完整看完了柴静的关于雾霾的纪录片,今天给她发了短信打电话,向她表示感谢。陈吉宁说,柴静的纪录片从公众健康的角度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值得敬佩。看来,环保议题已经从环保人士那里接棒到了部长手中,成为官方治理的应有之义。

要看得更广一些,更高一些。对柴静纪录片比较持中的看法来自春秋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复旦大学陈平教授:这样的纪录片推动形成公民环保意识可帮助环保执法。应当鼓励。但同时要让大家理解:环保水平只能逐步改善,否则导致去工业化,造成严重就业危机和社会问题。

穹顶之下 第8篇

——《穹顶之下》

每次在夜空中,看到这颗星球孤独旋转,我心中都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依恋和亲切。将来有一天,我会离开这个世界,但是我的孩子还在其中生活,这个世界就与我有关,所以我才凝视它,就像我凝视你,所以我才守护它,就像我守护你。

——《穹顶之下》

文化是什么?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一个盲人和他并肩站在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他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他怎么从卖菜的小贩手里接过找来的零钱?文化,是公民社会的那块黏土吧。离离原上草,从此中萌芽。

——《看见》

我仍固执地在寻找着那份触电的感觉,在渴望那份女人终生企求的爱情,我无法放低这个最低的要求。朋友说:“你的要求其实很高,两情相悦如今已经不多了,尤其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已是奢望。”但我仍然带着我的热情跟向往在等待那个风雨夜归的人。

——《用我的一辈子去忘记》

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从尘土里来的人,能理解开怀大笑背后的酸楚,也知道幽默是面对不完美人生的最好办法。

《穹顶之下》观后感 第9篇

今天,我看了一个关于雾霾的视频,让我很惊奇的是中国空气污染是最严重的。平时我都没有发现,雾霾原来那么可怕,它对人体的危害原来那么大。

这几年,因癌症而死去的人的数量正在逐步增加,空气污染也越来越厉害,造成这个局面的主要原因是:1、汽车尾气;2、劣质煤的大量使用;3、污染企业排出的大量烟尘。以上三点是导致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我们要做的是低碳环保,1、我们应该多植树造林,2、我们要少开车,多骑自行车或多乘坐公共汽车。3、煤经过净化以后再燃烧使用4、净化污染企业排放的烟尘。只要做到以上四点,我们的空气污染度一定会大大降低;我们的生活也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让我们携起手来,做一名环保小卫士,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穹顶之下观后感 第10篇

昨天看了柴静的《穹顶之下》,感触颇多,刚看后还觉得这个人真有勇气,很敏锐,能够击中时弊。但是后来想想里面有问题,有什么问题呢?总的来说就是她也许讲了99%的真话,可是在其中1%最核心的部分却讲了100%的假话。如下: 她讲了中国的油品等级为什么那么的低,原因是中国只有3家石油公司为了自己的垄断利益,自己指定的标准过低,大家都知道的她指的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同时,她又说美国却有上千家。暗示和引导人们以为,只要打破垄断,全面开放就万事大吉了,石油问题就解决了,排放就更清洁了,雾霾就可以治理好了。事实果真如此么?

地球人谁不知道,美国早就在石油行业完成了自由竞争阶段,早就形成了以洛克菲勒为首的寡头垄断时代!所谓的美国有上千家,其他的那么多公司占有市场份额有多少?这个她在罗列了一大笔数据后却选择性掩盖起来。让人感觉证据不充分。要是按照她的逻辑,中国也有不止几十上百家,去各个大油田的附近看看,也有很多私营的炼油厂啊。那么倒回来讲,既然美国的可以垄断,为什么中国的不可以垄断,难道就是因为美国是垄断在私人手里,而中国的垄断在政府或国家手里就不行了?

话到这里,我恍然大悟,原来她的言下之意就是全面放开石油行业,交给市场竞争然后形成私人寡头。问当今世界,有哪个所谓的民族资产阶级有这个实力搞得赢西方的大财团大寡头?如果真的全面放开了,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被西方的大资本家垄断。也许放开初期老百姓会有点甜头,但是长远来看,一旦西方大资本垄断了中国的能源市场,那才是苦日子的开始。 如果真的像她说的一样放开油气开采中国会是个什么样子?看看前几年放开的煤炭行业就知道了,是那些黑心的私人老板更关心环保呢还是国有企业更加负责任?这不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么?可是她为什么要误导民众呢?而且有选择在两会前的敏感时期搞出这个题目?估计背后是有推手的,以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来编99%的真话和1%的绝对谎言的,而且在极短的时间被所有媒体发布,形成轰动效应。 固然,国有企业是有问题,而且很大,但是解决的手段绝不是所谓全面放开,那样的结果就是全面被国际大资本给控制,给吃掉。没有了能源命脉,中国人民的命根子就丢了。我们只有想办法让国企真正地为人民所监督,完善其管理职能,真正地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而不是将其摧毁。现在中国28个关键行业,据说有23个都被外资完全控制了,要是将来再全面放开铁路、军工、电信、石油等等命脉,将所有命脉行业私有化,那我们的立国基础还在哪里?我们还是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么 ?这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核心的政治问题,立国的基础动摇了,性质改变了gcd离最后的倒台恐怕也就不远了。到那时就是胡汉三又回来了。

《穹顶之下》观后感 第11篇

《穹顶之下》获得大众支持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争议。多数批评来自质疑片中内容是否科学,结论是否严谨,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否有效。尽管这些批评有它们各自的合理性,但我认为瑕不掩瑜,并不影响《穹顶之下》成为一个经典的雾霾科普片。毫无疑问,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到了严重影响每个人生活的程度。尽管雾霾是否造成癌症发病率上升等问题还存在争论,但以此否定《穹顶之下》,我以为属于见木而不见森林的做法。而且柴静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也表现得比较严谨,我在本文最后会对这些问题简要谈谈看法。这个文章重点谈《穹顶之下》反映的两个重要经济问题。惊讶的是这些问题在讨论中并没有受到多少重视,但我认为它们是这个新闻调查的核心贡献。

《穹顶之下》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大胆批评了政府在环保方面的两个硬伤。第一,该伸手的管理的地方没有出手,造成环境严重恶化,走了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第二,不该伸手的地方手伸太长,以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为理由鼓励和发展了一批污染严重,效率低下的企业。

一些批评者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直接对立起来,认为中国目前是发展中国家,不应该采用西方的环境标准;如果强调保护环境,就会降低中国经济增长,削弱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些观点听似有理,但存在很强误导。首先,中国采用的环保标准已经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现状,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标准。其次,污染环境获得的成本优势根本不能称之为“国际竞争力”,属于饮鸩止渴,杀鸡取卵的行为,不可能长期持续。不客气地说,这种通过污染自己环境来压低产品价格的做法,从本质上讲是牺牲自己的环境来补贴国外消费者的愚蠢行为。

作为科普性质的新闻调查,《穹顶之下》最大的贡献和成功,是对大众环保意识的`唤醒。市场在环境问题上的失灵不仅表现在污染人不用买单,而公众也往往不重视自己权利受到的伤害。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存在空气中,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比空气污染甚至有过而不不及。为什么单单雾霾问题得到这么多人重视?原因很简单,雾霾比其他污染更直观,直接受影响的人数更多,而且直接影响到了最有话语权的城市人群。在过去几十年中,尽管大众的环境权利一再被污染企业侵犯,多数人基本都采取了事不关己的态度。希望《穹顶之下》带来一场环保意识的变革,推动大众主动参与和督促政府做好环境工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大家都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改善环境才可能不再成为一句空话。

此外,《穹顶之下》还成功在下面几个方面。第一,选题好,瞄准了一个关系的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到美国求学后,每次回国除了为国内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亲朋好友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而高兴,一个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空气质量的恶化。一次到北京开会,前一天晚上有朋友专门打电话提醒我北京的PM2·5又爆表了,让我去前买个防毒口罩备用。电话结束后,我坐在桌子前沉默了很久,哭笑不得。

第二,《穹顶之下》内容相对客观,资料翔实,问题深入。柴静的采访非常专业,敢于理性地挑战被采访者的观点,以此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最可贵的是在影片制作上充分考虑了观众的承受能力,通过直观形象的形式进行科普。和多数说教式国产纪录片不同,柴静在《穹顶之下》里通过数据,通过不断提出问题而引发观众思考。尽管有人指责该片不够严谨,但作为科普片,我认为柴静已经做得非常出色。她采访了普通民众,医疗和环境专业人员以及政府官员,从多个角度展现了雾霾问题。就客观性和真实性而言,比崔永元的转基因调查高出无数个数量级。比如她并没有一口咬定雾霾是造成中国癌症发病率上升的原因,而是通过医生之口用猜测的语气提出这个问题。她更没有把女儿的病归咎到雾霾,而是作为自己更加关心健康和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人认为这种表达方式存在误导性,这个完全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作为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观众,不应该被这种表达方式误导。

《穹顶之下》观后感 第12篇

人生只有一次,我们不能预测未来,不能穿越古代来和自己的行为做对比来分辨是对是错,我们希望未来自己的孩子看的到星星看得见蓝天、我们也希望未来自己的孩子可以过的好,没有麻烦。

我觉得它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没想到它这么强大,它抢走属于我的颜色。被抢走的不只是天空的颜色,也将生活变得单调,无趣甚至低闷。我本是挺讨厌风这种东西,但是,现在我多么渴望来一阵风吹走它,吹走我心里的“霾”。

上一篇:受限空间总结下一篇: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