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成为你的终身伴侣

2024-06-04

让学习成为你的终身伴侣(精选10篇)

让学习成为你的终身伴侣 第1篇

让学习成为你的终身伴侣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感悟

来龙初级中学施昌楠

“如果分给每个学生一杯水,那么你需要有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相信很多同行都听过这句话,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知识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新的社会时代,对教师的知识量,知识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记得从教之初,工作得心应手,那时的学生,思想还较单纯,知识结构也较单一,我在教学过程式中就知识面问题没有遇到过障碍。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感觉知识广度与深度的欠缺。多渠道的文化传播途径和日益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使学生猎取的知识变得复杂多元化,千奇百怪的问题接踵而来,有的让我这个老师都感受到棘手。严峻的现实让我清醒地意识到墨守成规,固步不前都将难以在教育这个行业中立足,只有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拓宽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才能适应这个行业的发展,这个时代的发展,困此,我再次拾回了做学习时的孜孜不倦、勤勤恳恳的学习劲头,参加了全国性的社会自学考试,凭着踏踏实实、持之以恒的精神取得了自考汉语言文学的专科和本科文凭,提高了专业素养。平时,我还注意学习同行好的教学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梅花香自苦寒来”,现在,在教学过程中我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面对日益严峻的教育形势我已不再恐慌,面对学生随时都会抛给我的“问题之球”也不再彷徨,我不敢说我已经拥有那“源源不断的自来水”,但我明白:我一直都在学习,“假如学习成了习惯,那就反而会觉得愉快”,在学习中,我不但找到了乐趣,还拾回了信心。让学习成为你的终身伴侣吧,它会让你一辈子受益匪浅!

让学习成为你的终身伴侣 第2篇

大街小学四(3)班张怡玥指导老师:李任琼

同学们,你们经常读课外书吗?你读过那些课外书呢?有什么收获呢?你有看课外书的习惯吗?那就听我先说一说阅读课外书的优点吧!

首先,阅读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课外书是知识的精髓,我们可以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吸收语文知识给我们带来的精神享受。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也就是说,多读书,不仅能使人变得视野开阔,知识丰富,而且还能使人具有远大的理想,执着的追求。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也说过,他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的确如此,我们从各种课外书中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跨越时空,了解古今中外的事情。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和各种名人对话。

其次,多读课外书还能提高你的作文能力。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以这样说,凡是作文写得好的同学,都是喜欢课外阅读的,因为我们可以从课外书中学到一些好词佳句,可以学到一些写作的方法,可以积累一些写作的素材。等到我们写作时才能文思如泉,下笔如神。

再次,阅读能让我们快乐,增加我们主动学习的兴趣。一旦把学习目标结合进来,阅读就成为我们主动选择的学习,书中的道理就是启发我们心智的钥匙。并让我们从中收获学习的动力,丰富我们自己的业余时间,成为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当然,读课外书的好处还有好多,我想喜欢课外阅读的同学都能深切地体会到。或许大家要说,课外书有谁不会读呢?在这里,我要向大家提几点建议呦:

1、看课外书不要老是看一种书,各种书都要看。老看一种书只能得到一方面的知识,其他方面的知识就得不到了,所以我们要看各种对青少年儿童有益的书籍。

2、读书要学会做读书笔记。“不动笔墨不看书”,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学会“动笔墨”。我建议每个同学都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本,将一些好词、佳句,一些精彩的段落,一些读书的心得体会记下来,经常的去读一读,背一背。这样,时间长了,你就能积累好多的东西,对于提高你的写作水平是大有好处的。

3、要学会略读和精读。略读,就是大概地看,一目十行的看。精读,就是,细细地读,慢慢地品味。这是两种不同的读书方法。对于一些精彩的地方,我们要精读,而有些写得不是很精彩的地方,我们只要用略读即可。

4、课外阅读贵在坚持。建议每学期看1~2本。

让兴趣成为历史学习的伴侣 第3篇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 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求知需要的基础上, 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逐步形成的。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 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

因此, 在教学中, 我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积极采用形象直观的材料、活泼多样的形式、评价激励的机制, 以引发、培养、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一、形象直观, 引发兴趣

初中生的感性认知比较强烈, 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新颖的、直观的材料记得比较好, 对具体材料识记的指标高于对抽象材料识记的指标。用直观的形象来表述历史事件, 更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新编历史课本中, 印有大量彩色图片、图画和地图, 为增强初中历史学习内容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些彩图并选择一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图片, 让学生看图讲述彩图所表现的历史内容。这样, 既吸引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 又引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有的历史事件, 我把它制成动画片, 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左宗棠收复新疆图、北伐战争形势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百团大战形势示意图、三大战役示意图、新航路的开辟、秋收起义示意图等用动态的画面来展现重大历史事件演变的过程, 使学生既感到生动有趣, 又通俗地明白了解了历史事件。根据有些教学内容的需要, 我在自己所接触到的范围内, 还注意搜集一些照片和实物。如我把自己家里和亲戚家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的一些老照片找来, 把自己父辈所穿过的咔叽布的蓝色中山装和灰色解放装保存起来, 还收集了一点改革开放前所使用的粮票和布票, 作为教学近代社会生活和改革开放前社会生活的资料, 给学生直观具体的感受, 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形式多样, 培养兴趣

初中生的情感很丰富, 表现也很强烈, 他们容易动感情。他们的情绪带有冲动性, 易激动, 教师应把他们的情感发展的特点给予正确的引导, 转变为求知的兴趣和激情。那么学生的历史学习将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因此在教学中, 采用多种形式, 让学生直接参与其中, 是不断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兴趣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我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状况,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提示, 有的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教学。譬如, 我在教七年级 (上) 《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 》时, 把学生分成小组展开讨论:“诸子百家的学说中, 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然后, 由各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言, 学生讨论热烈, 畅所欲言, 非常兴奋, 课堂气氛活跃, 整体加深了对诸子百家学说的理解。有的采用班级辩论会的形式, 我在教八年级 (上) 《西安事变》一课时, 举行了“西安事变中抓到蒋介石该不该杀”的辩论会, 通过大组辩论和教师的启发, 学生最终深刻理解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 并深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 抛弃前嫌, 以大局为重的胸怀以及周恩来在这一历史的关键时刻, 为中华民族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功勋。辩手发言时, 全班同学注意力集中, 兴趣浓厚, 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有的采用演讲会的形式, 如举行“近代化的探索”演讲会,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 确定题目, 然后全组成员搜集历史资料, 推选讲演者, 撰写讲演稿, 做好演讲准备, 并要求全班同学根据评价等级标准, 评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演讲完进行投票评选, 当场唱票发奖。不仅如此, 我还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开展其他形式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 既培养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 又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才能, 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三、评价激励, 调动兴趣

在历史教学活动过程中, 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对有争议的问题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只要言之有理, 言之有据, 教师就应视为正确, 给予充分的赞赏, 鼓励的评价, 让学生享受到成就感的愉悦, 以不断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即使对问题理解的差距较大, 教师也要肯定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

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主动获得知识, 让学生学会学习。而要做到这些,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因, 而在学习动机中一个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便是认知性兴趣。教师通过培养学生这种认知性兴趣, 激发学习动机,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以上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初步探索和体会, 尝到了一点成功的甜头。爱因斯坦曾说过, “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知识愉悦感, 是教师的最高本领。”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达到这种境界。

摘要:在教学中,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积极采用形象直观的材料、活泼多样的形式、评价激励的机制, 以引发、培养、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让学生喜爱历史学科, 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高永宁 让学习成为终身事业 第4篇

“2002年3月16日,是我第一次进入饭店厨房的日子,那时我还不到17岁。”高永宁坦率地说,刚开始学厨并非兴趣使然,而是缘于老师的误解和自己年轻时的倔强——初中时,他是个标准的“文学青年”,经常向报社投稿,也常有作品发表在刊物上。有一次,学校老师一天之内接到了7封寄给高永宁的信,就武断地认为他是在“早恋”,并让他请家长。这些信到底是谁寄来的?他至今也不清楚,猜想可能是报社的回复,所以据理力争,就是不肯请家长来。这样僵持了几天,少年气盛的他竟然倔强地放弃了中考,走出了学校大门。

如果不是这段往事,也许今天的烹坛就会少了一名优秀的厨师。命运就是这么神奇,这样的一段堪称灰色的插曲,让当年的“文学青年”懵懵懂懂地走入长庆油田招待所的后厨,拿起了炒勺——因为表哥是长庆油田的厨师,就给他安排了这条出路。表哥对他要求很严格,当中午别人都在午休的时候,高永宁还在一遍遍地练习翻勺和刀工;为了能够尽快的掌握烹饪理论知识,他在短短的几个月就把《中国烹饪大辞典》背得滚瓜烂熟,别人随便问个问题,很快就能回答出来,并且能准确地翻到那一页。“有时会觉得迷茫,做厨师毕竟不是我最初的梦想,也担心将来没前途,但后来想开了,有没有前途还得取决于自己,不付出,哪一行也做不成。”

到了2004年,他已经掌握了厨房基本的工作要领,领导也开始非常赏识这个勤快、好学的年轻人。他除了本职工作外,晚上还在当地一家大型超市中央厨房做熟食加工,工资也涨了好几倍,工作、生活都走上了正轨。

平静的日子并没有让这个年轻人安于现状,他的内心向往着更壮美的高度。2005年底,由卫生部、劳动部和中国营养学会联合举办的“公共营养师”培训班首次招生,但银川没有培训点,如果要去临近的西安接受为期一年的培训,就只能放弃工作。高永宁在短暂思考之后,果断地向领导提出辞职,只身来到了西安。

在西安的一年,他租了一间小房子,因为没有了工资,处处都得省吃俭用。“公共营养学”本来是公共预防专业的学科,让基本没有生物学基础的他学习基础营养学——蛋白质、脂肪比例等这样枯躁乏味的专业知识,多少感到吃力,好在年轻,可以死记硬背,然后慢慢去理解。就这样,他在一年的学习后顺利通过考核,成为国内第一批高级公共营养师。比获得证书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年时间里,他得到了第四军医大学史永亮、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周玲教授等多位专家的亲自授课和指导,这让他收获了扎实的营养学知识。学习让他眼界更加开阔,也更加读懂了“学无止境”这句老话。这个年轻人就像是一块海绵,开始不停地吸收着各种养分。

在工作的同时,他又自费在北京等地学习了谭家菜、药膳、糖艺盘饰设计等技艺;在西安学习正宗的凉皮、葫芦鸡、羊肉泡馍、泡泡油糕、金线油塔等小吃的制作手艺,并撰写和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有时我也会想,不学也照样能找到工作,受这些罪到底值不值?”这样的内心独白,在他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也曾反复回响。有一次,身在北京上班的他为了学习西安羊肉泡馍的做法,专程回西安向一位当地的师傅学习到晚上11点多,可以吃饭的地方都打烊了。当饥肠辘辘的他疲惫地坐在小卖铺里要了一碗开水泡面时,觉得一阵心酸,这样的想法自然又涌上心头,但很快就被心里的另一个声音覆盖了:“你还年轻,年轻时不学习,不看外面的世界,那才是虚度人生。”高永宁介绍说:“学习有时真不能太功利。比如说金线油塔是陕西一种很有特色的小吃,讲究‘层多丝细松绵不腻,提起似金线放下像松塔。’由于它的制作工艺复杂,如今的年轻厨师已经没有几个人会做,开店的也不愿意卖它,因为它很费工,光蒸就得一个小时,也卖不了高价,可我还是想学会它,并将这种技艺传承下去,因为这也是传承保护陕西传统小吃。”

金牛座的高永宁却有着处女座的特点:追求完美。他工作的后厨被他打扫得一尘不染,甚至在应聘时,不干净的后厨他都拒绝进去工作。对于厨艺,他也是精益求精,注重工作时的每一个细节,每一道菜品、每一个盘饰都是反反复复、不停地试做,直到自己满意再去呈现给客人。他经常给厨房兄弟们讲:“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但是我们应该有追求十全十美的心态。”

学习,学习,再学习。多年来,学习已经变成一种习惯渗透入他的血液。高永宁说: “工作了这么些年,我的工资也不低,但是真没存下钱,因为钱都被我用来学习和旅游了。”他笑着说:“那些年我就在银川、西安、北京这三个地方不停地搬家。别人搬家都是衣服什么的,我搬家就几身衣服,剩下的全是书。”每到一个地方旅游,他都会到当地的饭馆里品尝最具特色的小吃和菜品,“我经常只点一道当地有名的菜点,然后换一个馆子继续点同样的菜,争取多体会一些不同做法呈现的效果,然后记在心里。”在西安学习和工作期间,他还拜了中国烹饪大师王彬恩为师,更加系统地学习烹饪理论和技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后,高永宁利用学到的营养、官府菜、药膳等知识,借古城西安十三朝古都历史优势与饮食文化,查阅资料、拜访名师,走进民间挖掘历代官邸技艺与美食,针对现代人体质特点,研发了“古都养生官府菜”,收到了很好的市场效果。

高永宁的古都养生官府菜意在调理,重在美味,将中医药膳中“四气五味”的原则、现代营养“膳食平衡”的理论与五行学相结合,合理搭配出健康美味的养生佳肴。

他认为,养生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用“高大上”的食材,最普通和常见的食材,经过悉心加工,一样能够做美味、健康的膳食。“我最近新研发的一款‘燕麦煮苦苦菜’,就是用陕北常见的粗粮、野菜为主料,非常有益于健康。就连菜名都是我反复推敲出来的,‘苦菜’和‘苦苦菜’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后者的叠音带有浓郁的陕北乡土气息,我就觉得用它比较好。”此刻,昔日“文学青年”的影子似乎又回到了高永宁的身上。在他的世界中,其实从没有停止过对完美的追求。

2013年,高永宁获得“全国餐饮业最美青工”荣誉称号,这是行业专家对他十多年来勤奋努力的充分肯定,同时他还担任了国家、地方烹饪协会的委员、理事等职务。在日常的工作之余,他还承担着很多社会公益工作,受陕西电视台邀请经常去电视台做养生保健菜肴,每年科技日都随陕西科协去各地为广大群众做健康保健知识咨询。谈及未来的规划,高永宁说:“现在做好我的菜,管理好我的厨房,将来希望能当一名老师,老师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或者做一名自由的美食撰稿人,与心爱的人一起周游世界,品味欣赏各种植物原料成熟采摘时如同秋霞般的景色,用笔与镜头记录下各地的饮食习俗与美食美景,与更多烹饪、美食爱好者分享学习、交流饮食文化与烹饪技艺,为传播美食文化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让学习成为你的终身伴侣 第5篇

让“生活”成为数学教学的“伴侣”

贵州省铜仁市实验小学 陈继群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务必设计一些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活动,把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它们成为一对“伴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的价值。现结合本人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

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可以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加强感知,突出重点,激发思维。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诸如实物挂图、动手操作、多媒体演示等生活情境,使学生开动脑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本人在教学“有余数除法应用题”时,用实物展台出示了一副主题图并说:“春天来了,老师要带领全班同学去划船,想去吗?”“你能通过图中所画的内容告诉老师,我们应该租多少条船吗?”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首先让学生说一说从情境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然后让学生猜一猜应该租几条船同学们都能坐下。学生们就教师的问题及图中显示的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说:“租4条船。”有的同学说:“租5条船。”等等,同学们的猜法有争议,这时候,我说:“到底哪个建议更合理,同学们去动动笔算一算就知道了。”没等我说完,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笔计算,想通过计算来确定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在虚拟的生活情境中增加一种“猜想”的学习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到春天的畅想中,使学生在想象的生活中学习新知。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使他们真正的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

二、联系生活实际,掌握数学技能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和技能在现实中都能找到原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倘若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的可操作的学习内容,既可以打开数学与生活的通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例如,教学“圆柱和球”后,我让学生开展收集图形活动,找出生活中是圆柱形和球形的物体,再比较各种物体的异同点。这样教学的好处是,迫使学生用书上所学的关于“圆柱和球”的知识,联系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进行感知,有选择、有目的地收集,这样不仅使学生很好地掌握和了解圆柱和球的知识,同时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如,教学“元、角、分”时,我让学生课前去收集关于人民币的知识。在课堂上,大家讨论、交流、汇报了收集的信息,了解了人民币的种类:有纸币,有硬币;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不同面值;以及人民币的用途等方面。让学生将生活中捕捉到的信息用语言描述出来,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

三、联系生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

生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归宿。学生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的运用,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思考,并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爱玩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创设让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机会,既能激起学生的表现欲、好奇心,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从动作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为了让学生能亲身体验生活,我们组织学生到超市去购物,要求每名学生自己准备10元钱,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购午餐,看哪组学生在超市内能够相互配合、共同合作、精打细算、合理使用资金。按照事前分工及前期准备的有关要求,学生在购物活动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使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提高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联系生活实际,在实践中拓展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开展活动,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学到实际技能。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米、分米、厘米、克、千克的认识”后,我让学生把准备好的水果、盐、绳子、卷尺等实物,进行摆摊买卖。学生分角色充当售货员和顾客,主动参与,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活动中。他们通过称一称,量一量,感知了一千克有多重,一米大概有多长,又通过算一算进行收付钱,进一步建立质量单位、长度单位、人民币单位的概念。又如:在进行“步测、目测”的教学时,我以实践课为阵地,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亲自走一走、量一量。用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寓教于乐,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观察操作,学生既能掌握知识,又提高了实践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让优秀成为你的习惯 第6篇

159班韩学丽

生活中,我们仰慕优秀的人,我们都渴望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但是又似乎感觉优秀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很难达到。其实,优秀离我们并不遥远,优秀体现在你的一言一行之中。

优秀是一种习惯。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懒惰也是一种习惯。人出生的时候,除了脾气会因为天性而有所不同外,其他的东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家庭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我们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习惯,有的人形成了很坏的习惯。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自觉意识,已经开始明白什么样的习惯会使我们终身受益。同学们,我们正处在自觉意识的觉醒阶段,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着力培养自己的好习惯,使我们的优秀行为习以为常,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

培养好习惯就是在追求优秀。追求优秀是一种积极的意识,这种意识可使一个人脱胎换骨,成就一个全新的你。

怎样培养自己的好习惯?首选需要检视一下自己,反省一下自身的一些坏习惯。

下课,你是否留意到我们的校园里、楼梯上、教室里、操场上随处可见的垃圾?这种景象与周围的树木花草是多么的不和谐,这里面有你的责任吗?你留意过周围同学的语言吗?那脱口而出的脏字是不是很刺耳?这里面有你的声音吗?你对老师、长辈礼貌吗?你对同学友善吗?你今天按时出操了吗?你起床后整理床铺了吗……

千万不要以为这些都是寻常小事,正是这些寻常小事体现你个人素质。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我们应当铭记在心。我们的校园每天都有值日生在辛勤打扫,当你随手扔下一片纸、塑料袋的时候,想到过他们的辛劳吗?你可能觉得一片纸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全校学生人人都扔一片纸,校园是什么样?我们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把纸片、塑料袋扔到垃圾筒里去,并不需要花多长时间,费多大力气,只是举手之劳,说到底这是个习惯问题。如果人人都养成好习惯,校园会是多么清洁、美丽。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学习,人人都会心情舒畅。

同学们,我们应当不懈地培养好习惯,用我们的优秀行为感染周围的人,影响周围的人。比如,出入教室时,轻轻地带上门;放学了,随手关上教室的灯;在公共场所,轻声慢步;见到老师,礼貌问候等等。这些都应成为我们的习惯。

同学们,让我们习惯性地去学习,去思考,习惯性地去认真做事情,习惯地对别人友好,习惯性地欣赏周围的美景。你养成了优秀的习惯,在人们的眼中,你就会显得优秀。

让我们今天学会微笑,对你周围的人微笑,把快乐带给他们。不管你是真心的还是礼节性的微笑,只要你笑了,就会很可爱很美丽,就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让顾客成为你的督导 第7篇

“消费者正在想什么?”委托第三方调研成本竟然如此高昂,答案未必准确。

“要求员工对顾客档案准时纪录。”销售顾问每每因为疏忽与忙碌将其置之脑后,当公司有促销活动举行时,不得不依托媒体传播,投入大量资金不说,传播定位未必准确。

“我们的员工为顾客提供的服务,顾客满意度有多少?还有那些需要改进?”请相关机构评估价格真不低,难道我们还要长期为此付出?

“客户统计上报库存与销量总有误差。”导致公司对产品生产、下一周期发展趋势难以精确预估,因为客户认为那是公司的事,与自身利益无直接关联。

“一件5000元的服装,销售顾问向公司交帐时上缴4600元,

”如果不是顾客因尺码问题前来更换其他规格,需店面经理批示,这件事可能成为永远的秘密,一线人员仅靠职业道德教育未必完善。

…….

如何掌控此局面,让公司生产、产品研发、品牌建设、渠道维护、员工纪律、市场调查得以规范、高效,许多营销人费尽心机,到最后还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结局。

案例:杰店面操作启示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在市场上摸索了多年,一直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案。山穷水尽疑无路之际,在拜访一位叫杰的客户时,无意间发现一张图表,欣喜之余暗叹,原来,复杂的问题解决起来竟然如此简单。(附表一)

编者注:因为文中图表繁多,欲读全文,还请读者到以下地址下载阅读:

让顾客成为你的督导

让阅读成为队员终身享用的习惯 第8篇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 在“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中, 也提到“学校工作的经验使我深信: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 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 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 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但是读书是要教给学生方法的。”

课外阅读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 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 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而且要在各项丰富多彩的养成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

面对广大渴望从浩瀚的书海中汲取知识的队员, 我们究竟怎样才能从有效的从阅读活动中, 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 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 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呢?我们班级开展了以“开卷有益, 书香四溢”为主题的读书活动, 通过课内与课外结合、家庭与学校合作, 现在班级已经形成了“人人要读书、人人爱读书、人人想读书、人人会读书”的热潮。全体同学正努力养成热爱书籍, 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 从读书同学们也初步享受到了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我们班级开展“开卷有益, 书香四溢”活动, 有以下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采取“挤、找、让”的方法, 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1) 语文课上“挤”出一点时间来阅读

每节课开始, 老师都“挤”出2分钟的时间, 组织同学们共同朗读《每周一诗》, 朗读《每日一句》, 并逐日熟读成诵;或按学号让学生朗读自己记载的《班级日记》中的重要内容;或进行一分钟演讲, 重点介绍自己读的书中最喜欢的片段, 并加上简单的点评。

(2) 课余活动“找”出一点时间来阅读

课余, 开放班级图书角, 鼓励学生借阅。尤其要求学生每天午餐后, “找”出一点空闲时间, 通过借阅班级图书进行课外阅读15-20分钟。

晚上, 要求队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睡前安排自由阅读20-30分钟。阅读内容除了本年级的必读书目, 还鼓励学生多读自己喜欢的其他课外书籍, 并能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提倡家长与孩子共同进行亲子阅读。

(3) 布置作业“让”出一点时间来阅读

老师每天布置家庭作业时, 都把读年级的必读书目和《七彩语文》、《读者》这两本班刊作为固定的任务。这样就从学生完成必要的书面练习中, “让”出一点时间为学生创设了阅读机会。

老师在“挤”、“找”、“让”出时间组织学生阅读的同时, 发动学生充分抓住点滴时间认认真真地读书, 这样天长日久整个班级就形成了自觉读书的好风气, 学生在日积月累的读书中增强了学识和才干。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诉我们:“对所读的东西的领会取决于阅读过程的情绪色彩:如果一个人渴望读书, 阅读的时刻给他带来欢乐, 那么所读的东西就会深印在他的意识里。”

(1) 营造“书香四溢”的阅读氛围

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就必须营造温馨的读书氛围。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 老师领着学生进行班级阅读文化的环境布置。我们开辟了“图书角”、张贴了“馨星栏”、编排了“黑板报”;在教室四面墙壁上张贴诗文警句, 并且每位学生在自己课桌的桌面上张贴每周阅读目标卡;让队员时时、处处沐浴在阅读的氛围中, 在本中队形成“书香中队”的浓厚“书香”氛围。

老师还提倡学生把家中的书橱、书角、写字台等, 布置成彰显个性的书房, 成为适宜学生开展阅读的环境。

(2) 组织读书活动, 展示丰硕的阅读成果

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 首要的是读书的书目问题, 我们采取了班级推荐与学生自选相结合的方法加以解决。年级提出“每月一书”的必读书目要求, 并且推荐一批适合阅读的自选书目, 让学生从中进行选择;每周利用一节早自习或晨会课的时间作为读书交流的阵地, 引导学生共同进行佳作赏析;老师还启发学生自制富有个性化的读书卡片和书签, 公开张贴进行汇报、展示;组织学生按学号轮流出一期好书推荐的“海报”;同时老师还结合习作训练, 指导学生写好周记和读书笔记, 并且在学生自发读书的基础上,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通过学生诵读、演讲、交流, 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和读书感受。

三、积极赢得家长的合作

学校开展读书活动必须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我班成立了由老师、学生和家长组成的三结合的“班级课外阅读指导小组”。把家长请进教室, 每月邀请一位家长开设小讲座, 让家长现身说法讲阅读的重要作用, 讲名人爱读书的故事, 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还组织家长参与学生的读书活动, 先后开展了“小手拉大手, 阅读你我有”的家校合作阅读活动, 在家长参与阅读的过程中, 家长不仅成了孩子读书的指导者, 而且成了孩子读书的大伙伴。

教育是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领域里得到最好的发展;让我们真正忘不掉的才是教育;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是我们的职责。那么, 老师们, 就请带领学生阅读吧!

我们和孩子一起学习、生活, 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家校合作可以提高教育的合力, 调整好我们和孩子的心态是充实而愉快生活的基础。那么, 老师们, 就请陪伴学生阅读吧!

让少食成为你的终身习惯 第9篇

在我们摄取营养之后,经过新陈代谢,体内会产生出各种有毒物质,而只有当这些毒素也完全地被排泄出体外后,人体才会获得平衡、维持健康。这个被称作“负营养”的健康理念,近来被越来越多的日本医学及养生专家所提倡。

现如今,大多数人每天从饮食中摄取的营养和热量已经远远超出了身体的需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支出”这一“负营养”概念比“输入”这一“正营养”更需要引起关注。

我国古代的道书《抱朴子》中有这样两句话:“欲得长生肠中当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可见,清除体内的渣滓是健康长寿的关键所在。然而,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是否需要运用目前流行的“药物排毒法”?其实不然,因为我们有更为自然、更为安全的排毒方法——那就是“少食”。

少食为何有助排毒?

空腹时,体内的“胃动素”——消化系统激素就会分泌出来。它的出现,不是为了帮助食物的消化,而是使肠蠕动亢进、迅速地排泄掉食物残渣。当我们饥饿的时候,腹部常常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叫声,这就是肠蠕动变得活跃的明证。这时,体内的排泄功能活跃起来,残留在体内的毒素将被清除,并使周身的血液恢复洁净。

人们通常以为吃进很多东西就能推动大便排出,却不明白“饱食”才是便秘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行少食后,肠胃的负担减轻,其功能得到完全发挥:不仅能清除体内多余的营养、排除毒素,还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体本身具有的自然能力。具体地说,少食后,身体就要动员出所有的力量,拼命将进入胃里的食物完全消化吸收。这种对饥饿状态的反击,给予了身体组织以极大的改变,这个改变的力量形成了体质改善的过程。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中心的老化研究所,从15年前开始用猴子做了有关少食与寿命之间关系的研究试验。他们将60只猴子分成两组,一组让其吃饱、一组只让吃七分饱。15年下来,吃七分饱那组的猴子的死亡率只有饱吃组的一半。实验还在继续,但我们可以相信,这个结果在我们人类身上也同样会发生。

世界三大长寿乡之一,南美的比卢卡邦村,是一个不足千人的小村庄,但其中超过百岁的就有9人之多。对这些长寿者的饮食进行调查后发现,他们实际上过的是少食、粗食的生活,食物基本上是小麦、玉米、土豆、香蕉、葡萄等。

由此可见,少食有利于健康长寿。

日本著名医学家甲田光雄先生以其独特的断食、少食疗法使得很多疑难病患者奇迹般地获得了新生。他在总结半个多世纪的实践生涯时一再强调:“彻底地遵守‘七分饱’的少食主义原则,并努力使之成为终身习惯——这是最重要的饮食养生之道。”

怎样实现“少食”的目标?

对食物之需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而且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饮食习惯,所以对于少食不能抱以轻率的态度,更不可操之过急。如果以七分饱作为目标的话,不能冷不丁就只吃七分,否则不仅难以持续,还容易给身心造成压力甚至伤害。

老年人或体质较弱的人在实行少食时尤其要讲究一个“缓”字,应该以数年或更长的时间来逐渐达到理想的目标。开始少食之前,先要逐渐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喜欢吃甜食、肉、蛋的人要尽量节制,将喜好美食的习惯逐渐转换成以粗食(糙米杂粮、蔬菜、豆类、芝麻、海藻类等)为主的饮食方式,胃肠消化功能较差的人,须将糙米等杂粮磨成粉,然后加水在火上调制成糊状后再进食。同时,还要慢慢改掉爱吃零食或夜宵的习惯,学会享受空腹的轻快感,争取做到“不饥不食、切忌杂食、饥而不急食”。

在开始少食的时候,应一点一点地减少饮食的分量。也就是说,先小小地跨出一步,待站稳之后,再跨出小小的一步,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地向前迈进。这样做不仅身心不会感到负担,也不易招致因对食欲的压抑而导致的暴发性反弹,这是真正稳中求快的方法。一些为了减肥而节食的年轻女性们,就是因为轻率地大幅度减食而至一败涂地的。“细水长流”这个词非常适合于少食,需要细细体会。

现在介绍一种被甲田先生称为“九分饱少食法”的渐进减食方法:在每年的一开始,每天减少原来饮食的十分之一,即原来吃十分的话,现在吃九分,并持续一年使之彻底习惯。然后在第二年又减少一成(也可以只减少原来的二十分之一,即原来吃二十分的,现在吃十九分)。如此数年努力不懈地坚持下去,将会轻松地到达少食的彼岸。到那时,你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身体在不经意间变得比以前好多了。

不适应每餐都少吃的人,可以尝试减少某一餐的量的少食方法。如早、中两餐吃得同以前一样,而将晚餐的量逐渐减少,数年之后甚至可以达到不吃的程度,即一日两餐。若亲朋聚会、饱食一顿晚餐后,第二天的早餐最好停掉,因为让胃排空之后再进下一餐是健康饮食的起码条件,也可以喝一、两杯“胡萝卜苹果汁”:将适量新鲜胡萝卜及苹果适当切块,然后用电动水果搅拌机制成蔬果汁,连渣带汁细细地咀嚼后咽下,以取代早餐。这种新鲜饮料不仅带给人体丰富的营养成分,同时还有助于宿便的排泄、清洁血液。

“少食“会造成营养不良吗?

这也许是准备尝试“少食”的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这里有必要强调两点:一是现在大多数人每天都摄取着过量的营养,我们的机体为此正在遭受磨难。因此,提出少食是必要的,但并不是说,吃得越少越好,少食的前提是要满足基本的营养需求;第二,只要刻意去培养,机体是完全能够适应少食的。当身体慢慢适应少食后,肠蠕动变得活跃,宿便被逐渐排除,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得到增强,结果是使得少量的食物发挥出完全的效率。所以,正确的少食不会导致营养不良。

让学习成为你的终身伴侣 第10篇

——进攻性促销:赢得顾客长期忠诚

让“等待”不再负面

加布里埃尔·比特兰/胡安·卡洛斯·费罗/保罗·罗恰·奥利维拉

加布里埃尔·比特兰,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研究员,业务管理及系统动态学教授;胡安·卡洛斯·费罗,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博士,现任教于智利天主教大学工程学院;保罗·罗恰·奥利维拉,巴塞罗那IESE商学院市场营销学助理教授。

让客户等待并不一定都是负面的。它也许是中性的,在迪斯尼乐园这种地方,等待甚至是有益的。有时候,让时间放慢不仅不会增加成本,反而能让顾客感觉更美妙。管理好“等待”有何技巧?

常言道:“时间就是金钱。”巴克莱信用卡中心曾计算出英国人刷一次牙的平均时间成本约30便士(43美分)。您觉得30便士和刷牙之间有多大联系呢?时间和金钱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为了买一盒牛奶而在嘈杂拥挤的超市等上半小时,这确实烦人,这也给管理者提出了难题。他们挖空心思要缩短顾客的等待时间,减少负面效果——增加通道、扩展道宽、播放动听的音乐等措施随之而来。然而,这一切都基于一个假设:让顾客等待会削减企业收益。

然而,让客户等待并不一定都是负面的。它也许是中性的,在迪斯尼乐园这种地方,等待甚至是有益的。有时候,让时间放慢不仅不会增加成本,反而能让顾客感觉更美妙。要管理好“等待”,关键是要知道它将如何影响收益。当然,管理者首先需要了解本行业的状况以及客户情况。此外,还需要了解让顾客的等待将如何影响他此次消费之后的行为。时间不等于金钱,然而愉快的等待经历却可能创造金钱。

这些就是“等待-收益链”的内在涵义(见图1)。

图1 等待-收益链

让“等待”成为乐事

迪斯尼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管理者明白“等待”必须是件乐事。游客花在等待上的时间比亲身体验游乐项目的时间多得多,但离开时却往往满面笑容。为什么?因为迪斯尼人巧妙地安排了游客在乐园里的时间。米老鼠、唐老鸭等“明星”会摆好姿势跟小朋友合影;人们排队时可以玩互动电子游戏、可以编笑话,这些笑话还会被放到他们即将看到的节目中。同时,游客随时都能知道还要等多久,以决定要不要继续等下去;而游客被告知的时间总是要长于真正等待的时间,所以轮到他们时,会有种意外惊喜。此外,园内还设置了快速通道,只要提前预约就无须排队,大大降低了等待的不确定性。

同样,机场安装了电视,酒店在电梯前安装了镜子,电话亭给等候的人们准备了美妙的音乐和打折信息——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给顾客提供一个愉快的小插曲,让他们暂时忘记正等着要做的事。

在工业生产中,将等待时间最小化是对的。可一旦牵涉到“人”的因素,这个规矩就不一定适用了。首先要明白:时间本身不是敌人。在某些情境中,时间太少反而会让顾客反感。所以在安装“省时装置”前,必须先确认这是顾客真正想要的。例如,酒店的“自动入住登记机“的确可以提高效率,然而在长途飞行之后,提着大包小包的客人更愿意看到人的面孔,听到一声友好的问候,不愿看到冷冰冰的机器。对那些喜欢逛街甚于买东西的人来说,多逛会儿也是好的。

显然,特定文化、年龄层或性别的人喜欢的东西,其他人也许会嗤之以鼻:所以,在制定处理“等待”的对策时,首先要弄清楚顾客的兴趣点到底是结果还是过程,然后最大限度地增加他们整个消费体验的愉快程度。

老办法:减少等待时间

把“等待”看做运营方面的问题——减少等待时间以期增加收益,这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导向。当我们进入一种以服务为主导的逻辑体系时,老规矩就不适用了。“企业生产而顾客消费”的观念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企业和顾客共同创造价值。服务再也不是产品之外的补充,也绝非“无法触摸”的特殊产品。相反,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则变成企业和顾客可以共同用来发挥智能和专长的工具。因此,在与顾客互动时,创造双赢体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显得尤其重要。

消费行为越来越多地体现为通过租赁或者收取入场费来提供利益,许多消费者已经习惯采取折中的方式(比如租车而非买车),更倾向于采取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更愿意保有一点自由度。这样一来,时间在经济交往中就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很多企业对这一点的认识和研究还不够,管理企业运作的人一直关注如何生产产品、运送产品和提供服务,而管理营销的人则关注如何销售产品、如何使顾客更满意。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却因为各自为政而对整个局面缺乏长远的考虑。

所以,只靠生产线已远远不能解决问题,而应当转变为以服务为中心的解决方案,这就意味着管理者必须将运营与营销结合起来,理解消费者等待时的心理。在这种新思维的指导下,设计出更好的服务方案,最终提高企业收益。

新招:用行为主义准则来管理时间

在一个实验中,两个被试者同时将手浸入两个初始温度相同的冷水桶中1分钟。保持第一个桶里的水温不变;在30秒时使第二个桶中的水稍稍变热。结果,此后无论第二个桶如何变化,被试者仍更愿意把手放进去。由此研究者得出“结果效应”理论:在评价某种经历时,“结果”比开始更重要,还会导致人们忽略过程。另一组研究者则在实验中发现了“格式塔特征”,即一次经历中使人记住的部分,这些特征决定了消费者对该经历的最终印象。

在研究“服务管理”时,我们融合了上述理论来研究顾客的情绪(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是如何随着时间而波动的:图2显示了服务过程中顾客的满意度随时间波动的关系,同时也标出了“格式塔特征”(波峰、波谷、比率、结果和趋势)。我们发现,在真实的场景(诸如机场、酒店、金融服务场所、零售店)中,顾客们记住的其实不是每次经历的细节,而是那些最明显的特征,这决定着他们是否会再来消费,以及这个商户的口碑如何。所以,在一次消费过程中,时间长短并非唯一的决定因素,关键是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及什么时候发生的。让消费者一直保持愉快的心情,甚至消费结束时更快乐,将提升商家的竞争力。要做到这一点,有六种方法。

图2 服务过程顾客满意度表

淡化“等待”前面说过,顾客们记住的只是消费经历中的明显特征。只有将“等待”本身淡化,才能让人们忘掉它。在等待时,如果能看电视,听音乐,也许就不会感觉难受,甚至会感觉很好。假如一个人边排队边听广播中的球赛,到了最后几分钟时轮到他了,他也许会说:“让后面的人先来吧,马上要进球啦!”所以,如果顾客更看重结果,就让他们转移对时间的注意;如果他们更看重整个消费过程,就让他们享受其中的每分每秒。

管理“顾客”而非“等待时间”时间是中性的,顾客感觉到的时间有可能长于或者短于实际等候时间。如果需要等待,商家最好对此作出解释。最糟的情形莫过于等待中的人们变得越来越不耐烦。这时,需要改变的就远非等待的时间长短,而要直接采取措施控制好顾客的情绪,使他们放松,不再焦躁。

有个典型的例子:一家医药公司出售并维修验血机,按照合同规定,公司技术人员都是在30分钟之内给用户回电,解决报修的问题。问题都解决了,可用户总抱怨服务太差,觉得等待时间过长。这其实是顾客的心理作祟。验血机对于手术来说太重要了,用户也许只等了半小时,可总觉得时间很长。因为他们不是边等边漫不经心地翻看杂志,恰恰相反,他们正焦急地在机器前踱步,也许同事还不停地抱怨验血的结果怎么还没出来。这样的等待,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等待”。

单从运营的角度讲,该公司可谓“非常完美”——30分钟以内解决问题。但可悲的是,从营销的角度讲,它却没能使顾客满意。顾客对时间的感觉被扭曲了。要解决这点,把回电时间从30分钟减到20分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顾客希望的是立即解决问题。由于不知道还要等多久,他们总是很焦虑,关键是想办法减轻这种焦虑。这时公司要向客户传达一种精神:我们也急切地想解决问题。不时告知他们还需要等候多久,有助于消除他们怕被忘掉的担忧,紧张的形势会奇迹般地得到缓解。这样,用户们会觉得公司积极主动,双方关系也会更融洽。

使不确定性最小化,增加可预测性如实告知顾客需要等候的时间——特别是在电话服务或者网络服务时——会使顾客觉得更舒服,也能更好地控制时间。在公共场所,可以放一面钟或自动提示机,或像餐馆里那样叫号,会使顾客们心里更有底,对整个消费过程留下更好的印象。

同样,供应商也要随时告知客户产品运送的进度,否则客户老是会打电话问“没出什么事吧”或者“货发出来没有”。UPS和FedEx就做得很好,客户无需制定替代方案,可以放松地信任它们。

其实,对等候的管理给我们提供了无数的商机,已经成为一个迅猛发展的新兴产业。Envoy World Wide公司就是一个例子。如有航班延误,它就帮助航空公司提前通知VIP名单上的人,这样乘客就可以在家或办公室安心等待;同样,它还会帮助银行告知客户最近收到的清单有误,这样客户就不会接二连三地打电话到银行询问。

巧妙地改善环境 我们经常说的“感官管理”,就是使周围的环境更加舒适,包括灯光、温度、声音、色彩;指示牌、符号和手工业品;排队等候的指示及时间显示装置;空间布局及其功能等,这些都能增加顾客的满意度。

通过调节周围环境,你既可以让顾客在等待时像坐在长毛绒垫子上那样舒服,又可以让他们觉得不太舒服。快餐店的塑料椅子坐着就不是很舒服,麦当劳和汉堡王希望人们快进快出,不要坐在里面慢慢地品咖啡。日本连锁餐馆“东京红花”,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提供的唯一甜点就是冰淇淋,你得很快把它吃完,否则就融化了。设计这个甜点的好处在于,顾客从未意识到餐馆希望他们尽快离开。

灌输正面效果如果在交易结束时顾客不开心,按照“结果效应”,他们会放大等待时间和等待过程中遇到的一切困难。相反,如果他们很满意,则往往会把等待时间和其他问题最小化。对于愉快的等候经历,他们会作出正面评价。因而,管理者总是要把坏消息先告诉顾客,然后再说好消息。

“结果效应”不仅适用于以过程为导向的场合(即顾客感兴趣的是交易本身),在以目标为导向的场合(即客户感兴趣的是最后的交易结果)也同样适用。两者的不同点在于,如果客户更看重结果,那么“结果效应”的决定因素更多来自“结果”本身,即是否达成了交易目标。

公平行事提到空间管理,必须保证“先来后到”。在避免拥挤的同时,还得把特殊通道安排到普通顾客的视线之外。如果经济舱乘客意识到头等舱票更贵,所以可以先登机,会觉得受了冷落而心生怨气。智利国家航空公司会让头等舱乘客在机场另一边签到,这样经济舱乘客眼不见心不烦了。乘客心中对航空公司是否“公平”的认识,要比真正的等候登机时间重要得多。

让“等待”不再负面

消费时和消费后的顾客行为是决定企业盈利的因素之一。如果顾客放弃排队或者提前离开,使得交易没有进行,这必然影响企业收益。一次消费的收益还是小事,此后的行为(是否继续购买,企业口碑)对企业收益则具有更大的影响。所以,要保证顾客买得开心、放心。

一架航班上,乘客都知道会降落在哪个机场,结果已经明确,过程才是关键。机组成员会想方设法让乘客们在这8小时飞行中过得愉快。航程结束时,乘客们会回忆,旅途是否开心,飞机上吃得怎样,乘务员的服务怎样,然后也许会决定是否下回还会搭乘这家公司的航班,这与迪斯尼留住游客的道理异曲同工。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问题往往已不仅在于核心利益是否兑现,而如何兑现将成为区别你和竞争对手的关键。

当然,在急救室这类场所应尽量缩短“等待”时间。但在很多其他场合,就该想想除了缩短时间,是否有其他更好、更有创意、更能增加盈利的方法,使顾客的消费经历更加愉快。管理者应该停止使用“等待”这个充满负面意义的词,而多问自己:“我们怎样才能管理好顾客与我们共处的时间?”“怎样才能给双方创造更多的价值?”

管理者必须将运营与营销结合起来,理解消费者等待时的心理。在这种新思维的指导下,设计出更好的服务方案,最终提高企业收益。

进攻性促销:赢得顾客长期忠诚

斯图亚特·维斯特莫尔(stuart Westmore)/乔恩·韦伯(Jon Weber)/陈源道(Ken chen)

斯图亚特·维斯特莫尔,L.E.K(艾意凯)咨询澳大利亚分公司总裁/乔恩·韦伯,L.E.K.(艾意凯)咨询波士顿分公司副总裁/陈源道,L.E.K.(艾意凯)咨询上海分公司董事

一家高端超市经历了一段销售疲软期后有点沉不住气,在促销策略上做了些改变——放弃原先针对高端产品的促销,转而对日常必需品降价甩卖,希望能让客户回头。然而,事与愿违。如此一来,它看上去就跟其他那些甩卖大米、食用油的普通超市没什么区别了。问题症结在于,超市忘了自己独特的核心产品:一系列诱人的高品质食品。

困境之下,一个新的推广策略应运而生。该超市着重向消费者宣传店内商品新鲜、高品质和品类丰富的特色,比如在报纸插页宣传周六上午的奶酪品尝活动,通过店内海报告诉顾客店内优质通心粉的原产地,向顾客免费发放由供应商提供的一款岩盐调味品的试用装,一幅报纸广告只放上一张拍摄得非常诱人的新鲜草莓照片和商店地址„„这些促销活动的设计都是为了让顾客重新意识到这家店如何与众不同,吸引那些高端客户。一段时间后,成效斐然。

上例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背离自身市场营销战略的促销方式会引起混乱。如果说为清理库存而采取的促销措施是“防御性”的,那么从营销战略层面精心布局的促销措施不仅可以提高短期销售业绩,还可以建立客户忠诚度,我们称之为“进攻性”的促销。

促销活动的成功包含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正确的战略重点(围绕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二是必须立足于最有效的“平台”(即正确的品类、品牌及产品)。

“反向设计”促销活动

促销活动可以达到许多不同目的,如增加客流量、新产品的发布推广、现有产品的重新定位、吸引新老顾客等,但若想同时实现所有的目标是不太实际的。比如,一项措施或许能有效地提高消费者的单次购买总额,但未必能有效地帮助提升客流量。

最佳的促销活动要使用目标导向的方式进行设计,也就是以想要实现的具体目标为起点,反向设计促销活动的各个要素,从而保证整个活动的设计能够完全切合目标。

有经验的零售商一般并不指望用一种促销活动达到多个目标,而通常都有明确的重点。比如一家零售商每个月会制定促销活动的“配额”,并要求产品经理“竞标”,收到“投标”后,管理层会根据各个提案与公司整体战略和绩效目标的契合程度来选择中标方案。因此,产品经理必须充分理解公司战略,有效展示自己的促销方案能如何帮助实现公司战略。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往往并非毛利率的高低。表1描述了与不同战略目标相对应的各类促销活动方案设计。

选择正确的“平台”

一项有效的促销活动设计就是在各类相关安排(如使用产品、供货、时间点和活动宣传)上作出正确的选择,保证各项安排协调一致。最关键的决定是选择到底推广什么,也就是促销的“平台”——到底是一个产品品类、一个品牌,还是一个特定的存货单元(SKU)?这是整个促销活动的核心。

在选择正确的平台时,零售商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如何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从而创造收益。要做到这点,需要对一件产品在店里的作用有彻底的理解——这件产品对消费者而言意味着什么?在消费者眼中,促销产品与其他产品之间有何联系?该产品的销售是如何受到不同的商店类型或零售环境影响的?如果能在一开始就细致理解这个平台以及它对门店和消费者的意义所在,就可以更容易地协调促销活动中的其他元素。

想要正确地选择平台,可以问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

◆该产品在整个产品品类中扮演什么角色?

一些产品可以在促销期间促进同类产品的销售,而另一些产品则会蚕食其他同类产品的销售额。当一个强势品牌进行促销活动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过强,从而会降低其他产品的销售。除非采取非常细致的方案设计,否则这样的促销活动往往会降低产品品类的整体销售。相比之下,一些优质的二线品牌的促销活动反而能促进整类产品的销售。如果此时供应商还愿意为零售商提供促销支持,这样的活动会给门店带来相当可观的收益。

为了确保促销活动的成功,需要仔细研究销售历史记录,并估算一下促销活动对于该产品品类及整个门店在销售和利润两方面的可能结果。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应该推广强势品牌,而是说在强势品牌进行促销时,可能应该尽量寻求更多供应商支持,如返点、提高利润率或广告支持。

◆这件促销商品反映了商店怎样的形象?

促销活动的目的就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因此必须保持促销品本身及其价格与商店的价值主张一致。本文开头提到的高端超市的例子就鲜活地告诉我们,促销应该用来巩固市场营销战略,而不是引起混乱。商家应该首选能代言自己价值主张的产品,可以是畅销品牌的“心动价”,也可以是“仅此一家、别无他处”的独家产品。

◆什么样的门店最适合这个促销产品?

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类型的门店或位置受欢迎的程度会有不同。以软饮料为例,在郊区推广超大包装是有用的,因为消费者一般都会开车来购物,而在闹市区推广这种包装就会失败,因为没有多少消费者愿意提着大件饮料走在路上。

位置进行门店的细分,并为每类细分的类型选择相应的促销手段。

◆推广产品还是打折促销

所以,需要首先了解同款产品在不同门店的各种环境下表现如何,然后根据种类及

在合适的情况下进行产品推广但并不减价,能够产生更大的销售额增长,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例如,在一次覆盖整个门店的促销活动中,零售商可以在整个端架展示一款知名品牌产品但不打折,这样可以拉动整体销售量同时维持最高的利润率。

换句话说,就是切忌在促销上过于投入,只要你已经创造出一个让客户来购买的理由,也就足够。如果推广的是合适的品牌或产品,那么价格对于销量增加所起的作用可能就很小了。

◆是否能帮助促进其他更高利润产品的销售

有时候价格确实是最关键的,而且在一款热销产品上给予较大幅度的减价,可能既提升整个门店的客流量,又促进其他相关产品的销售。例如,可以将一款打折的iPod周围放上品种和花样繁多的配件,像耳机、便携式扬声器和充电器,这样门店可以增加这些全价配件商品的销售。

关键在于,不要忘记那些配件或相关产品的销售是有重要意义的,它可以帮助促销活动获取更大的价值。

在实现零售商整体营销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促销活动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带来盈利,但需要围绕正确的战略重点对促销活动进行细致的设计,同时选择适当的平台去构建促销活动。要对店内商品之间的相互关联有深刻认识,同时理解它们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这样有助于赢得顾客的长期忠诚。

设计促销活动时要注意的八个关键问题

1.促销活动所支持的整体战略是什么?我们希望通过促销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2.促销活动最好的平台是什么?哪个品类,哪个品牌,哪个产品?

3.什么形式的促销最好?比如,打折还是买一送一?

4.应当在哪里进行促销活动?是在所有门店、部分门店,还是某些门店的部分柜台?

5.应该在什么时间促销,间隔多久促销一次?

6.促销用怎样的宣传方式最好?怎样组合各种媒体、货架摆放、店外招牌、店内陈列是最好的?

7.如何保证这次促销能够带来回报?设定的销售增长下限是否可行?需要卖方的协助吗?长期收益是否大于短期投入?如果是的话,有哪些长期收益?

8.如何通过监测这次的表现来改进将来的促销活动?

链接

促销的供应链挑战

马修·沃勒(Matthew A.Waller)

马修·沃勒,阿肯色大学山姆沃尔顿商学院供应链管理教席教授

促销的代价远比表面上的情况更昂贵、更复杂。原因在于,促销常会带来一些物流方面的挑战。

其中与销售商的协调会有很多困难。大多数促销合同中,供应商会提供折扣价格的产品,而销售商则必须以待售(retail-ready)的模式来展示产品,这为门店经理造成了一些麻烦。零售网点可能难以找到合适的地方给促销做展示,如果展示需要安排在商店里比较抢眼的地方,那么管理层就要对促销的成功有一定的把握。也正因此,在门店实施一次促销往往很难。很多时候,门店的管理层会把顾客兴趣不大且占据好位置的产品退回分销中心,这样就会导致物流成本激增。

面对这些挑战,促销是否真的很有必要?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你问谁。因为在促销期,利润的确会增长,所以销售部门的人员都会认为促销有必要,这根本不是问题。如何预测促销带来的销售增长呢?有人会说,在过去的促销期间销售增长了20%,所以只需在销售的基准上乘以1.2就可以了。这看起来简单明了,但实际上销售人员对促销会如何影响物流是没有任何概念的。而不同场次的促销状况之间存在太多变化,这次销售会增加10%,而下次就陡升了150%,所以几乎不可能对销售进行准确预测。

有时即便是几乎同样的促销,也会产生完全出乎意料的影响。比如,促销发生的时间是不是在政府公务员刚领了薪水的时候呢?如果是,销售量可能很高;否则就可能没多少变化。促销中的这样一些因素,对于从事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人员来说就很不容易掌控。

促销还会影响销售员和物流人员之间的沟通,即便在管理水平最好的公司。公司可能拥有ERP系统、顺畅的电子邮件系统、销售和物流人员定期举行月度会议,但在涉及促销时,依然会出现很多沟通方面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在于,促销决策往往是单方面作出的,这会阻碍有效的沟通。在多数大公司,初级员工不会参与决策事务,销售部门负责人具有相当的话语权,并有权在未同其他人提前沟通的情况下就作决定。比方说,他可能和零售商沟通的时候发现竞争对手正在采取一些积极的促销手段,认为自己也应该迎头赶上,这时候他可以不征求别人的意见便作出快速决定—即便自己其实不能履行约定,或者需要临时雇人来及时出清货物。

尽管你不喜欢这种做事方式,但如果你的销售明星告诉你“我别无选择”,你还能说什么呢?你不想让有能力的手下投靠竞争对手,就只能对这种做法听之任之。

针对消费者的促销往往造成缺货。因此为了准备促销活动,有必要提升订单水平,确保有足够的库存来应对促销所造成的销量激增。但这也有问题,比如一个货架只能放12件产品,这样即便补货系统得到了调整也难以达到目的,因为门店人手是固定不变的,补货的速度也只能如此,所以货架的放货量决定了补货的水平。

上一篇:村党总支换届述职报告下一篇:营销案例及营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