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复习》教学反思

2024-06-18

《溶液复习》教学反思(精选10篇)

《溶液复习》教学反思 第1篇

《溶液专题复习》教学反思

目前,“导思议练”教学模式在我校教学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此我化学组尝试这种教学模式用于初三化学复习课教学,我将九.1班内学生进行分组,每六人一组,分为6个组,组内之间互相合作,组外竞争。我精心设计了教学内容《溶液专题复习》及其导学案,经过研讨本节课,我深受启发,并进行了如下反思:

一、练习环节中的练习形式多样,有层次性,指导性。

我根据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梳理考点,学生完成考点知识的填空,并进行组内互判,评出各组中优秀小组。接下来例题及联系都是结合近几年有关溶液的中考题,让学生进行提高练习,从而让学生知道本节知识在中考出题模式中的呈现形式。其中,第4题属于能力提升题,增强了练习的多样性、层次性及现实意义。

二、讨论环节中的讨论不能走过场,讨论要充分,要真正到位,讨论后要及时小结。

课堂上,我将学生分成6组,让他们根据练习环节中的题目先独立完成再分组讨论。学生讨论很激烈,得出的.结论也很完整,自始至终我都只进行启发、引导和调控。学生的讨论进入了高潮,兴趣高涨,思维得到了激活,我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讨论之中,组内3、4号学生的知识漏洞和困惑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但在讨论后,作为教师应对讨论的热点及注意点进行总结,有助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提升。

三、“导思议练”四个环节要紧密相联。

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导思议练”这四个环节不是各自独立,而是紧密相联的,讨论和小结贯穿于不同的环节中。教者所提出的讨论问题要有启发性、思考性,学生讨论一定要充分,要能暴露出问题,教师再针对问题进行引导,适时点拨,让学生思维升级。小结能让学生发散的思维得到更好的收敛。另外教师在练习和创新探索环节中,还要做到三点:一是“围绕重点集中练”,就是结合所复习知识,围绕重点,及时练习巩固;二是“变换形式灵活练”,就是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变换形式,稍加难度,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三是“新旧结合综合练”,就是将新旧知识结合,加深理解,学会运用,将已有知识应用到新的问题情景中,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要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不急于提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讨论时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正确的思路恰好是同学们的问题症结所在,教师恰好抓住症结,对症下药,这样的效果更好。

我通过初步尝试在初三化学《溶液专题复习》一课中运用“导思议练”教学模式,体会到这是提高初三化学复习效率的一种很好途径,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今后我会坚持把“导思议练”教学模式更好地运用到初三化学其他内容的复习课中。

《溶液复习》教学反思 第2篇

在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转变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加快了现代教学的发展,但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种种手段在教学实践中亟需有一定的改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观。传统教学提倡以教师为主体,教学的载体也仅仅 限于书本知识,教师教学的目的仅仅是着眼于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学生知识被动的接受着。而当代的教学提倡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的教学目的也不仅仅限于传授知识,更多的是着眼与学生未来发展,使学生能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有所成长,这就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多元、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要想实现以上的目的就需要涉及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给传统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它不仅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从枯燥,单一的模式变得生动活泼,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单一的背诵变到多元的理解,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热情。所以,我们必须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来对教育观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二、教师观。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至上,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而现代的教学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是主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教师一堂课都满灌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科整合、信息技术、多元方法等把课堂还给学生,积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其中自主的探究、合作、成长。

三、学生观。传统教育认为学生的任务就该接受知识,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而现代教学强调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可以创造知识,也可以合作学习,自主探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我们应该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和应用过程中的情趣、爱好和特长,让学生在其中快乐的成长。

四、发展观。

当代教育提倡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以及未来的发展,这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因为要想达到以上的目标,我们不仅仅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施中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方法的培养,目标的落实,而应更加着眼与学生的未来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优势,加强学生未来生存与发展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溶液复习》教学反思 第3篇

俞叶尝试“翻转”实验始于2013年秋冬,当时她执教高中化学。由于实验不仅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而且学习成绩丝毫不让“传统”,于是,她又把翻转课堂带进初中。《翻转课堂复习课:〈水和常用的溶液〉教学设计及反思》就是她初中翻转课堂的缩影。

这篇文章写的是复习课翻转课堂。从中可见,俞叶秉承微课程教学法的一般原则与方法,又根据复习课的教学实际,开始混合式教学创新。可圈点处至少有六个方面:

其一,坚持目标管理的自主复习。俞叶采用概念图,帮助学生把两个学期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寻找前后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从“横”、“纵”两个角度将学过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加以分类、合并,形成知识网络。联系,抓住了创新的源头。能够发现联系,才有希望创新。

其二,微视频支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通过电解水实验图解分析,整理水净化的主线,复习溶解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图,以及如何选择提纯物质的方法等多段合成的视频,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水和常见溶液”知识点的网络图,完成概念图,达成复习目标。

其三,用活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让学生在课前“重复学习”,到课堂上“重复提取”,起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不仅帮助学生纠正记忆上的错误,也有助于低信心正确回答(Correct Response with Low Confidence)得以巩固。这使翻转课堂复习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其四,探究成为整理识记后的进阶。俞叶设计协作探究任务,既覆盖复习所串联的知识点,又综合提炼,还要把握中考要求、中考题型,预估学生完成任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可能会创意的方法等。经过反复思考,多次修改,历经1个月,效果很好,得到市教研员认可。

其五,多屏互动助阵学生展示。俞叶在学生协作探究时,会穿梭于各组之中,用手机拍摄学生探究实况与探究成果。这些照片会实时传送到大屏幕上,实况照片激励协作探究中的学生,成果照片化为展示阶段学生用作可视化演讲的资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呈现多样化,炫而不乱,很适合作为数字化时代原住民的学生享受学习乐趣。

其六,智慧地开展评价。俞叶十分重视对学生探究复习活动进行评价,她在课堂上时刻关注各小组协作状况,有关探究内容与形式、合作探究过程中产生的思想碰撞等情况,她都做好记录,以便评价时恰如其分地肯定长处,指出不足,提出继续努力的建议, 做到点化学生智慧,促进了教学相长。

《溶液复习》教学反思 第4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教学反思

一、“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教学设计

1.赏题

在教学“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时,笔者会先问学生:“你知道在高考中这个知识点怎么考吗?2011年的江苏高考化学卷被评为‘优秀试卷,题目经典,具有参考价值。接下来,我们一同欣赏2011年江苏省高考化学卷第14题,并分析命题的情境和考查形式。”

例1.(2011年江苏省高考化学卷第14题)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在0.1 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c(H2CO3)

B.在0.1 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

C.向0.2 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1NaOH溶液:

c(CO3)> c(HCO3-)> c(OH-)>c(H+)

D.常温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pH=7, c(Na+)=0.1 mol·L-1]:c(Na+)=c(CH3COO-)>c(CH3COOH)>c(H+)=c(OH-)

出示案例后,笔者说:“近几年的高考题,虽然这个知识点只占4分,但得分率很低。我们这一节课就是要明确‘电解质溶液的分类和‘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题型,学会分析题型,用正确理论来思考,用正确的方法来解题。”

设计意图:近几年江苏省高考题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重现率为100%。通过赏析高考试题,笔者让学生明白了高考是如何考查这一知识点的。

2.观题

赏题环节结束后,笔者说:“我们刚才分析了命题的情境主要分两类:单一溶液和混合溶液。分清所给溶液的组成特征是解答这类题型的第一步。”

例2.认真观察,对比下列9组命题情境:

①在0.1mol·L-1的NH3·H2O溶液中;

②在0.1mol·L-1CH3COOH溶液中;

③在0.1mol·L-1 NH4Cl溶液中;

④在0.1mol·L-1 Na2CO3溶液中;

⑤在0.1mol·L-1 NaHCO3溶液中;

⑥浓度均为0.1 mol·L-1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

⑦0.1mol·L-1 CH3COOK與0.1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

⑧0.1molCO2通入到1L0.1mol·L-1 NaOH溶液中;

⑨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

出示案例后,笔者要求学生从溶液的分类这一角度出发,给题中的溶液分类,并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溶液的分类

设计意图:分析命题的情境是解答“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最关键的一步,只有清楚分析是弱电解质还是盐溶液,混合以后究竟是什么溶质,才能解答此类问题。

3.析题

在观题环节后,笔者说:“我们知道题中所给的溶液是什么类型之后,就要关注题目考查的形式,是等式,还是不等式。最后,我们再结合所学的理论进行梳理。”

首先,熟悉两大理论,构建思维基点。第一,电离理论: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小;第二,水解理论:离子的水解程度小。

其次,把握两种守恒,明确等量关系。第一,电荷守恒:正电荷总浓度等于负电荷总浓度;第二,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某些原子(团)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第三,辨析等式和不等式两种形式,理清解题策略。

最后,熟记两对矛盾,分清主次。如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双组分混合溶液中常见的两个矛盾:

NH3·H2O(主) CH3COOH (主)

NH4Cl (次) CH3COONa(次)

(碱性) (酸性)

设计意图:理论知识不能只讲不练,只有结合具体的Na2CO3和NaHCO3溶液把两大理论、两种守恒讲解清楚,才能引导学生触类旁通。

4.命题

析题环节结束后,笔者对学生说:“你们能利用案例一中的9组命题情境,给同桌出一道‘比较离子浓度大小的题目吗?”然后让学生自主活动,有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在0.1mol·L-1 Na2CO3溶液中:c(H+)+ c(H2CO3)= c(OH-)+ c(CO3)

B.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Na+)>c(CH3COO-) >c(H+) >c(OH-)

C.浓度均为0.1 mol·L-1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

2c(H+)+ c(CH3COOH)= c(OH-) +c(CH3COO- )

D.在0.1mol·L-1 NH4Cl溶液中:c(Cl-)>c(NH4)>c(NH3·H2O) >c(H+) >c(OH-)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体验了自主命题,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在体验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大胆设置问题,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教学反思

1.以点带面,一图串知

本节课打破了传统的复习课教学理念,设计新颖,四个活动内容环环相扣、推进流畅,通过一张动态的滴定关系图可以有效呈现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各种守恒关系和大小关系。在以往的习题中也出现过类似的滴定曲线图分析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但是未能把其中所有的关系归纳到位。然而,在高三复习中,恰恰需要这种能够把知识点和问题点穿到一块的主线,通过主线引领教师的教学,以点带面,强化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的纵向思维。

2.“体验命题”的大胆尝试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更新观念,从“精讲多练”向“精讲精练”方向转变, 继而走向“少讲多学”,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能力进行自主命题。在自主命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不断地积累经验,提升自己。教师为了不教,所以在复习备考中,一定要多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命题,让学生在感知、感受和感悟中不断成长、进步,进而提高化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马文礼.对“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动态开放性试题的教学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11).

[2]王芬.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方法[J].学周刊,2016,(19).

溶液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5篇

一、情境反思

将某物质加入到水中

1.预测会出现几种现象?为什么?

2.那么分别形成什么体系?各有什么特点?

3.若固体为硝酸钾所形成的溶液叫什么?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4.若固体为生石灰,则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若取上层清液,叫什么?溶质是什么?

5.还能说明该石灰水是什么溶液?如果水刚好为100 克,则里面所含的溶质的质量又是什么?

6.若要使该石灰水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什么方法? 7.若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什么方法?若要从溶液中得到固体硝酸钾最好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8.若要从食盐溶液中得到固体食盐最好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9.若该溶液100 克中含有 10 克食盐,则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0.若要使上述氯化钠溶液 ⑴ 稀释成 5 % 的溶液,则应加多少克水?若要浓缩为 20%的溶液,应蒸发多少克水?或加入多少克溶质?

11.若要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160克,则应加多少克溶质?多少克水?你还能提出哪些新的方案?

12.若将 10% 的氯化钠溶液58.5 克中加入 155.85 克硝酸银溶液 ⑴、则可以得到多少克沉淀 ?⑵、该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⑶、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二、知识整合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溶液

特征:均

一、稳定

现象:溶解中的温度变 组成——溶质、溶剂 根据溶质、溶剂 相对量粗略分类 根据溶解能力分类 浓溶液 稀溶液 饱和溶液(加溶剂)(变温)(加溶质)(蒸发溶剂)(变温)不饱和溶液

溶质溶解性的量度——溶解度 o o o o o o 含溶质的量的量度——溶液的组成 → 溶质的质量分数 结晶和乳化现象 分类 量度

气体溶解度

固体溶解度→溶解度曲线

三、练习达标

溶液教学反思 第6篇

1、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设计并实施教学。整节课力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据教材内容,设置一定的生活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浓厚的求知欲,调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理念,通过联系生活中常见现象,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体会化学知识在解决生活、社会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学以“问题—实验探究—结论—应用”为结构,引领学生在实际问题情景中展开实验探究,教学中以小组自主合作探究为活动主线,让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通过观察、讨论、交流,体会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探究能力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对知识理解和认识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中得到了提高。这样的设计不但知识与技能目标得到了落实,而且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2、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导教学,运用多媒体通过动画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物质溶解的微观过程,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过程,帮助学生完成从宏观到微观、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动画展示洗涤剂去污原理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乳化现象的本质。

溶液教学反思 第7篇

本节课堂的引入我认为是课堂的另一亮点。我认为课堂的引入虽短短几分钟,但他是最能把学生带入课堂的环节。对于课堂引入我做了多次筛选,最初的红糖溶液的引入,有颜色的硫酸铜溶液的引入,都不能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知识服务于生活的理念,选择了“文盲老板配错了农药 蜗牛越灭越猖狂”,“农夫自杀:只因十亩果树“离奇死亡”,两则新闻引入,很快把学生带入了课堂。

本节课堂共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来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环节一,溶液的再认识。出示三杯硫酸铜溶液,让学生分析溶液的组成,并通过颜色深浅粗略表示浓度的大小。环节二,学习常用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溶质质量分数,通过三份硫酸铜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巩固基本公式的运用,通过溶解度计算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环节三,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本环节设计了不同梯度的两种题型,固体配制一定量溶液需固体和水;浓溶液稀释问题;环节四,知识的拓展,想做到前呼后应,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溶液复习提纲 第8篇

溶剂、溶质的定义

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汽油。

溶质可以有一种或多种, 但溶剂只能有一种。

溶质和溶剂在被分散前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溶液、溶质、溶剂的质量关系: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区分溶剂和溶质

固体 (或气体) 与液体混合———固体 (或气体) 是溶质, 液体是溶剂。

液体和液体混合———质量小的为溶质, 质量大的为溶剂。如果其中一种液体是水, 那么水是溶剂。

当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 新生成的物质是溶质, 而析出的沉淀或产生的气体不是溶质, 溶剂仍是水。例如锌溶于稀硫酸后, 所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锌。

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如果没有指明溶剂, 我们就认为水是溶剂。

水和酒精能以任意体积互溶。

探究水与乙醇能否互溶时, 要先滴入红墨水 (目的:为了显色, 利于观察) 。

2.悬浊液、乳浊液与乳化作用

悬浊液:由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

例如钡餐 (硫酸钡的悬浊液) 、粉刷墙壁用的涂料、黄河水都是悬浊液。

乳浊液:由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悬浊液和乳浊液都不是溶液, 不具备均一、稳定的特征。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用洗涤剂洗衣服时, 油污没有溶解在水中, 没有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

用洗涤剂和汽油洗衣服的区别:

汽油———用汽油洗衣服时, 油污能溶解在汽油里, 形成溶液, 随着汽油挥发油污就能被带走。

洗涤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它能使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 随水流去。

3.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扩散过程———溶质的分子 (或离子) 向水中扩散———吸收热量。

水合过程———溶质的分子 (或离子) 和水分子作用, 生成水合分子 (或水合离子) ———放出热量。

如果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溶液的温度就会升高。 (例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

如果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溶液的温度就会降低。 (例如硝酸钾)

氯化钠等溶于水时, 不会有明显的吸热、放热现象。

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有的实验为了节省能源, 可以采用氧化钙和水反应来提高温度。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 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 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 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叫做不饱和溶液。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继续加入该种溶质, 如果该物质的质量减少, 那么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如果该物质的质量不变, 那么溶液是饱和溶液。

由于水可以和酒精以任意比例互溶, 所以水和酒精不可以形成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

(1) 氢氧化钙和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若把氢氧化钙和气体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在改变温度时要升高温度。

(2) 不饱溶液与饱和溶液转化时最可靠的方法是蒸发溶剂、加溶质、加溶剂。

(3) 若想把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可以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并过滤。

(4) 若想把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也可以加入Ca O并冷却。

(5) 氢氧化钙不是晶体, 从氢氧化钙溶液也不会析出晶体, 所以只能称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1)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2) 在一定温度时, 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可溶物和不溶物:过滤法 (溶解、过滤、蒸发或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铁屑和其他固体:用磁铁反复吸引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硝酸钾:蒸发溶剂结晶法 (蒸发溶剂)

除去硝酸钾中少量的氯化钠: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 (高温溶解、降温、过滤)

(结晶:热的溶液冷却后, 已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 这一过程叫结晶)

后两者往往应用在分离两种可溶于水的物质, 并且其中一种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 另一种受温度影响小。我们希望析出的晶体是量多的一种, 所以选用的方法要适合量多的那种。

在一定温度和溶质相同的条件下, 100g的饱和溶液和200g的饱和溶液, 二者都蒸发10g水, 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在60℃和溶质相同的条件下, 把100g的饱和溶液和200g的饱和溶液降低到20℃, 若前者析出晶体的质量为M, 后者析出晶体的质量为N, 那么N=2M。

2.固体的溶解度。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 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

温度———必须指明具体的温度, 溶解性才有意义。

溶剂的质量是100g。

固体在溶解在溶液中, 必须达到饱和状态。

溶解度的单位通常是g。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内因) 溶质性质、溶剂性质; (外因) 温度。

一般来说, 温度越高, 固体的溶解度越大。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温度是20℃, 并且溶剂的质量是100g。

在20℃下, 溶解度小于0.01g, 被称为难溶 (或不溶) ;溶解度介于0.01~1g之间, 被称为微溶;

溶解度介于1~10g之间, 被称为可溶;溶解度大于10g, 被称为易溶。

有关溶解度曲线的常见试题 (见图)

t3℃时A的溶解度为80g。

P点的含义是:在该温度时, A和C的溶解度相同。

N点为t3℃时A的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加入A物质, 降温, 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曲线上的点代表对应温度的饱和溶液, 曲线以下的点代表对应温度的不饱和溶液。

加溶质相当于把点向正上方移动 (但是点不能被移动到图象上方) , 加溶质相当于向下竖直移动, 降温相当于向左水平移动, 升温相当于向右水平移动。

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B>C>A。

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 适宜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 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 无晶体析出的有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A

除去A中的泥沙用过滤法;分离A与少量B的混合物, 用结晶法。

氯化钠等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硝酸钾等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它们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气体的溶解度

定义:在压强为101k Pa和一定温度时, 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气体的溶解度没有单位。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内因) 气体的性质、水的性质; (外因) 温度、压强。

一般来说, 温度越高, 气体的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 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第三节溶质的质量分数

牢记下面的公式:

使用该公式时的注意事项:

溶质的质量是指形成溶液的那部分溶质, 没有进入溶液的溶质不应考虑。 (计算溶质质量时要考虑溶解度)

溶液的质量包括溶液中所有溶质的质量。

上下的单位要统一。

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6%, “16%”的意义:每100份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含16份质量的氯化钠。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用固体配制溶液

仪器: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

用浓溶液稀释

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步骤:计算、量取、稀释、装瓶贴标签。

标签一般包括药品的名称 (化学式) 和浓度。

溶液的稀释计算

稀释的方法:加入溶剂或加入低浓度溶液。

依据:稀释前后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不变。

关系式

(1) 加水稀释:浓溶液液质量×浓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稀释后溶液质量×稀释后溶液质量分数%

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加入水的质量) ×稀释后溶液质量分数%

(2) 加入低浓度溶液稀释: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稀溶液质量×稀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浓溶液质量+稀溶液质量) ×混合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混合计算

依据:混合前各溶液溶质的质量之和, 等于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总质量。

已知的问题

(1) 如果用固体配制溶液时, 固体带有结晶水 (例如硫酸铜晶体) , 那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

(2) 量取液体时, 如果仰视读数, 量取的液体会偏少;如果俯视读数, 量取的液体会偏多。

(3) 用固体配制溶液时, 天平未配平、物码颠倒等情况会影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有关化学方程式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结合的计算

[例题]把2.8g铁片放入20g稀盐酸中, 恰好完全反应, 求:

(1) 原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设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为x, 生成的Fe Cl2的质量为y, 生成H2的质量为z。

答:原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5%,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7.97%。

[注意事项]

(1) 铁片放入盐酸中, 发生了化学反应。溶液中的溶质不是铁, 而是氯化亚铁。

(2) 不要设“盐酸的质量为x”, 因为盐酸是混合物, 而溶解到盐酸中的氯化氢才是纯净物。

《溶液复习》教学反思 第9篇

[关键词] 化学三重表征 化学平衡 平衡常数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20 0080

一、任务——一堂要落实八个知识点的化学原理课

笔者某天接到一个命题式的展示课任务。课题:溶液中的化学平衡;内容要求:必须涉及可逆反应概念、c-t图、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化学平衡移动、焓变与熵变。

二、设计思想——“宏观的现象、微观的分析、符号的表达”

要使此命题下的课堂教学有新意,若以知识点的串联作为教学组织的主线或程序而落实任务中的八个知识点,会显得死板、生硬。于是笔者考虑以化学学科方法或能力为中心展开各知识点,或以化学学科观念贯穿各知识点。

“化学学习有三大领域:可观察现象的宏观世界;分子、原子和亚原子微粒构成的微观世界;化学式、方程式和符号等构成的符号与数学世界”,[1]此谓之“化学三重表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在观察或检测到物质变化的宏观现象或数据变化时,能自主思考这是否是组成微粒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结果、又是否体现或隐含着某种规律或符合某种反应原理,并尝试着用化学符号或化学规律进行解释或表达,然后再用结论去实验、去印证,即“宏观的现象、微观的分析、符号的表达”。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机整合化学三重表征,有利于学生化学学科观念的养成。

针对此课时在设计时可用一个具体的溶液中的可逆反应为实例,综合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研究,进而落实任务中的八个知识点,并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突出“宏观的现象、微观的分析(实验实证)、符号的表达(数据规律)”三重表征的化学学科观念,以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设计

溶液中的化学平衡,苏教版教材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可逆反应:Fe3+与SCN-、Fe3+与I-、Co2+与Cl-、CrO2-4与H+。从学生对上述四个反应的熟悉程度、实验现象的明显程度,以及对任务所规定的八个知识点能进行简单而有效综合的可能性,本课时选择Fe3+与SCN-的反应作为研究实例。

1.教学目标——用学科方法贯穿基本知识,养成学科观念

(1)设计实验对Fe3+与SCN-的反应方程式在不同模块教科书中用“=”和“ ”的两种表达方式进行科学性评价,进一步理解可逆反应的定义和特征、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和特征,学会描绘c-t曲线图并理解其表达的意义;

(2)交流讨论硫氰化铁络合物的不同形式,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取信息进行解释,进一步理解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计算所表达的意义,并初步学会从数据表获取信息、归纳规律;

(3)通过改变外界条件对硫氰化铁溶液颜色变化的小组实验,进一步理解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并尝试从焓变、熵变及自发反应等角度分析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体会化学反应原理对控制和设计化学反应的意义。

2.教学过程——从对文献之疑的探究到对实验现象之疑的愤悱

【引入】

(1)视频:原北京大学校长、化学家周其凤院士作词的歌曲“化学是什么”;

(2)引言1:化学是什么,周院士在歌词中说得很广博和形而上。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溶液中的化学平衡”,希望通过本堂课,我们能更具体地了解“化学是什么”;

(3)PPT1:标题“溶液中的化学平衡”——现象背后理论求证;

(4)引言2: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往往具有一定的实验现象,而化学反应就是微粒间的重新组合,因此我们需从微粒及其相互作用的角度思考为什么具有这些现象,我们又该如何用化学语言科学而完整地表达这些化学现象,譬如:溶液中三价铁离子与硫氰酸根离子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

(5)演示实验1:①展示0.1mol/L三氯化铁溶液(黄色溶液)与0.001mol/L三氯化铁溶液(几乎无色);②设问:如何检验这近乎无色的0.001mol/L三氯化铁溶液中是否真的含有三价铁离子?③取0.001mol/LFeCl3溶液约4mL倒入试管,然后滴入同浓度KSCN溶液约5滴,并提醒学生注意药品用量;

(6)练习1:写出此反应的实验现象与离子方程式。

【 知识点学习1: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

(1)投影展示:①课堂巡察中选取学生分别用“=”和“ ”表示的三价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反应的两种离子方程式;②设问:哪个正确?

(2)PPT2并说明:主要内容为苏教版必修1(2012年印刷)P75“信息提示”栏,关于检验Fe3+的离子方程式用“Fe3++3SCN-=Fe(SCN)3”表达;而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2012年印刷)P60“课后练习”第6题,则用“Fe3++SCN- [Fe(SCN)]2+”表达。两者有等号或可逆符号之别。

(3)设问:用“=”和“ ”表达的反应式意义上有何不同?能否用类似函数图像来表达?

(4)板演:(课堂巡察中选取画出正确或类似c-t图的学生)

(5)板书并讲解:可逆反应定义与特点;c(SCN-)的不可逆反应与可逆反应的c-t图表达。

(6)PPT3:可逆反应定义与特点: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方程式用“ ”表示,可逆反应体系中,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化学平衡状态定义(略)。

(7)设问:能否用实验证明哪种表达更符合反应事实?

(8)小组讨论:“关键在于是否是可逆反应”“根据两种反应物的用量,若能验证反应后溶液中还存在SCN-则可证明此反应为可逆反应”。

(9)演示实验2:把演示实验1所得红色溶液分装进2支试管,在一支试管中再滴入0.1mol/LFeCl3溶液,可观察到红色明显变深。

(10)结论:反应后溶液中存在SCN-,反应为可逆反应,则“Fe3++SCN- [Fe(SCN)]2+”表示形式更符合反应事实。

(11)设问:果真如此吗?

(12)PPT4:主要内容为研究硫氰化铁溶液组成的文献资料:铁离子的六种硫氰络合物:Fe(SCN)2+、Fe(SCN)2+、Fe(SCN)3、Fe(SCN)-4、Fe(SCN)2-5、Fe(SCN)3-6,水溶液均为血红色,以及生成每种络合物的对应化学反应方程式。

(13)设问:哪种络合物含量最高,哪个反应式表达的是主要反应呢?

【 知识点学习2:化学平衡常数与转化率】

(1)设问:要分析三价铁离子的六种硫氰根络合物哪种含量最高,就要分析各个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那用什么量可以表达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大小?

(2)PPT5并讲解: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及意义;转化率表达式及意义。

(3)PPT6:Fe3+/SCN-平衡体系中各级反应的平衡常数数据表。[2]

(4)结论并讲解:根据六种铁离子的硫氰络合物的生成平衡常数大小,可以认为的确是以第一步反应“Fe3++SCN- [Fe(SCN)]2+”为主。

(5)练习2:通常情况下,将0.002mol/LKSCN溶液与0.002mol/LFeCl3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测得溶液中一些离子的浓度约为:c(Fe3+)=8.500×10-4mol/L、c[Fe(SCN)2+]=1.411×10-4mol/L,K1=200,求c(SCN-)、Fe3+的转化率α。

(6)评析:(点评学生练习2的解题过程,突出K、α的表达式及意义)。

(7)设问:在演示实验1中滴入更高浓度的三氯化铁溶液使溶液红色变深,你能说明原因吗?根据相关原理,如何设计实验使溶液红色变深或变浅呢?

【 知识点学习3: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和勒夏特列原理】

(1)学生实验:(给学生提供以下药品,让学生根据要求设计实验)0.002mol/LKSCN溶液、0.002mol/LFeCl3、0.1mol/LKSCN溶液、0.1mol/LFeCl3、0.01mol/LNaOH、铁粉、蒸馏水。

(2)练习3(在实验中完成):把0.002mol/LKSCN溶液与0.002mol/LFeCl3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为a、b两份,a中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实验现象为_______,其原因为_______;b中加入一些还原铁粉,实验现象为_______,其原因为_______(用必要的文字与离子方程式说明)。

(3)小结:当其他条件不变,直接或间接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情况;回顾勒夏特列原理。

(4)设问:利用勒夏特列原理,能否设计实验探究“Fe3++SCN- [Fe(SCN)]2+”的ΔH?

(5)提问后演示实验3:(播放预先拍摄的实验室视频)0.002mol/LKSCN溶液与0.002mol/LFeCl3溶液各3mL混合,等体积分装3支试管,一支浸入冰水,一支浸入沸水,另一支作颜色比对;十分钟左右可明显观察到浸入冰水的一支红色明显变深,而浸入沸水的一支红色变浅。

(6)练习4:把0.002mol/LKSCN溶液与0.002mol/LFeCl3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的溶液,浸入冰水中,发现其溶液颜色变深,说明此反应的ΔH_______0,升温后其K1_______(增大、不变、减小)。

(7)讲解:反应热与焓变ΔH的概念及区别;并回顾体系混乱度与熵变ΔS概念。

(8)设问:“Fe3++SCN- [Fe(SCN)]2+”中ΔS大于零还是小于零?

(9)小组讨论:学生大多会得出“从反应形式看是两种离子络合成一种离子,混乱度降低,即为熵减,小于零”的结论。

(10)讲解:三价铁离子的水配合离子形式及水溶液中的水合离子情况,主要突出熵的实质及分析问题时应注重联系和注意整体。

(11)PPT7: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外界因素与勒夏特列原理。

(12)讲述:勒夏特列原理及其贡献。

【课堂小结】

(1)小结1(PPT8):课堂回顾:可逆反应、c-t图;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化学平衡移动;焓变与熵变。

(2)阐述学习化学原理的意义:能更深刻地认识化学反应,从而有能力改造与创造化学反应,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3)小结2:(呼应“化学是什么”)对感知到的宏观化学现象,从微观的角度用化学原理进行认识,并用化学实验进行实证,再用数据或图形探究化学变化的规律,然后用化学符号进行定性及定量的表达。

(4)小结3:接小结1,例如,如何用实验验证久置的氯化亚铁溶液可能已被氧化?

(5)演示实验4:①取另一试管加入2mL久置的稀FeCl2溶液,滴入稀KSCN液,可观察溶液变浅红色;②再取试管加入约2mL新制的稀FeCl2溶液,然后滴加稀KSCN溶液,可观察溶液不变色;③再分别往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3%H2O2溶液,可观察到试管中溶液的红色逐渐加深,并产生气泡;④继续加入双氧水,可观察到红色褪去,溶液变成黄色,并产生更多的大量气泡。

(6)结束语:上述实验现象的产生,是溶液中的微粒之间发生了怎样的反应?我们如何分析?我们如何用化学用语进行正确的表达?且听下节课(下一课时主要为化学平衡知识综合解决化学问题)。

3.作业设计——巩固基础、克服疑难、启动新知

作业1:(1)画出CO2气体持续通入50mL0.1mol/LNaOH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2)某可逆反应Y(aq) Z(aq),其化学平衡常数K很小,用c—t曲线图(反应物及生成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示意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很小。

设计意图:巩固可逆反应、化学限度、平衡常数、c—t图等基本概念及其关系。

作业2:已知Co(H2O)2+4(aq)+4Cl-(aq) CoCl2-4(aq)+4H2O ΔH>0

粉红色 蓝色

(1)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2)将氯化钴(CoCl2)溶于浓盐酸可得到蓝色溶液,某同学将此蓝色溶液分成A、B、C三份,并分别:A浸入冰水、B浸入热水、C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发现其中一份为异常现象,你认为可能是_______,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3)正反应的ΔS_______0,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巩固平衡常数表达式、化学平衡移动因素;并引导学生注意实验细节对结果的影响。

作业3: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E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吸入CO后肺中发生反应:CO(aq)+HbO2(aq) O2(aq)+HbCO(aq),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 ;3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若HbCO的浓度达到HbO2浓度的0.02倍,人的智力就会受损,为防止人的智力受损,吸入的CO与O2浓度之比不得超过_______;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舱中解毒,其原理是_______;

设计意图:巩固化学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并尝试解决具体的应用问题,为下节课埋下伏笔。

四、结语

德国著名科学家冯·劳厄曾经说过,教育所给予人们的无非是当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记后所剩下来的东西。高中毕业后,很多学生或许将不再学习化学而逐渐淡忘具体的化学事实性知识,但若在今后的生活中,他们看到或感觉到物质变化的宏观现象,就会想到可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并能用语言对这种现象或变化进行表达,这也许就是在他们的头脑中“剩下的东西”。

[ 参 考 文 献 ]

[1] 张丙香,毕华林.化学三重表征的含义及其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3(2):73.

[2] 周改英.基于铁离子检验的教学问题探讨[J].化学教育,2011(2):69.

《溶液的浓度》教学反思 第10篇

瓜州县三道沟镇初级中学

石玉君

《溶液的浓度》这节课以“中国死海”情景引入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兴趣。本节主要是以学生的自学与交流为主,老师的讲解、纠正为辅,把课堂交给学生来完成的。虽然所用时间较多,但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同时,学生小组的讨论也更为重要,比老师直接灌输影响要更深刻,更容易接受,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材中引入的溶质质量分数概念非常简单,计算公式也简洁明了.通过5分钟的自学与交流,学生可以完成对基本概念的理解;通过课后题的训练,学生能够完成计算公式的应用。教师应注意强调:解这类题时必须弄清溶液的质量发生怎样的变化,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物质,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各是多少。一般地,溶质的质量是指溶解的那部分溶质,如果没有溶解在溶剂的那部分药品,就不能算作溶质,也不能算作溶液的质量,以避免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

教材中有两道例题,可以交给学生通过自学与讨论来完成。其中重要的地方老师可以让学生先来讲解,如有不正确的及时予以纠正。同时,可以结合课后类似的题型进行巩固训练。此时应强调: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学生只有掌握溶液稀释的原理和计算方法,才能有效的掌握溶液的配置原理及方法。

结合化学方程式,求某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发生化学变化时,是学生更容易搞混淆的,因而这类题还需在第二课时作为重点、难点教学内容,由老师带着学生反复读题,从题目中找出解题的关键点。先做一道例题,紧接着做一道类似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此类知识,为今后学习更复杂的计算题打好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主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交流中愉快的学习知识,以轻松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兴趣是学习知识的最好导师,让学生在体会学习所带来的喜悦同时,达到一定的知识理解与积累。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由于交互式板使用的几率比较频繁,白板触摸屏的灵敏度就相对降低,有时候操作过程中难免出现问题,操作就不到位,就会影响教师教学的速度和思维。有些重点、难点问题讲解不到位,学生练习和分组讨论的时间相对少一些。

上一篇:家乡的猕猴桃作文500字下一篇:明天要远足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