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访谈稿件

2024-07-08

知行合一访谈稿件(精选10篇)

知行合一访谈稿件 第1篇

成功需要知行合一(李践访谈之二)

■受访人简介

李践:1965年出生,1987年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跆拳道组织——昆明跆拳道协会,1989年出版了我国跆拳道运动第一本专著《跆拳道》,被媒体称为“中国跆拳道第一人”。1993年被韩国授予“跆拳道国际传播优秀金质奖章”。

1992年辞去银行出纳员工作下海创业,仅8年时间就创造了资产从20万元增长到1.7亿元的奇迹。现为风驰明星信息产业集团总裁。行动成功学的创始人,《做自己想做的人》一书的作者。

■才经理由

记者曾经问过李践这样一个问题:成功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为何你却把目光仅仅盯在“行动”二字上,还以此为自己的成功学命名?李践回答道:

“所有的成功都来自行动,只有行动才能改变你自己。

不行动就带不来价值,所以我们要重视行动的力量。”这是李践发自肺腑的一句话,他那传奇性的经历本身就向我们证明了行动的价值。

谁都难以想象李践曾经有过这样的过去:“文革”时期的他因父母被发配到边疆而寄宿在外祖母家,由于难以忍受农村的贫穷和饥饿,七八岁的他就被迫到城里流浪。

夜晚露宿在火车站时又受到乞丐们的侮辱,向他们叫爷爷还要跪着爬过去。家境贫寒的他直到念中学时学习成绩都不好——那时的李践成了胆小、懦弱、自卑、害怕困难、挫折的代名词。

1992年,业余时间教武术的李践偶然结识了一位教跆拳道的美国人,对方提出互相交换学习的请求从此彻底改变了李践。

如果说中国武术强调的是战胜对手的话,那么跆拳道则强调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没有勇气、没有信心、没有目标和信念,所以需要战胜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跆拳道正是通过严格的肉体上的训练来达到这种精神上的修炼。

这之后,李践——这位武场上的得“道”者又在钻研成功学的基础上从哲学的高度领悟了成功人生的真谛。从此,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目标、知行合一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甚至把成功学的理念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才最终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功。

1998年,风弛公司成为云南省政府推荐的首家民营申报上市企业,1999年底,风驰广告公司又正式加盟了李嘉诚所属TOM集团。

虽然李践的成功学讲座极富感染力,但他绝不仅仅是一个停留在书本上的讲师,他更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用他的话说:“我重视实践力,我的有关成功学的方法和理论来源于不断地去做。”这便是李践和他的行动成功学带给我们的启示。

■才经故事

1. 有意识地“折磨”自己

跆拳道讲究战胜自己,为了能做到这一点,有一度李践特别有意识地去锻炼自己的意志力。他选择从为别人服务做起,通过从事艰苦的劳动以培养自己积极的心态。

那时他利用晚上下班以后的时间,来到街边义务为过往的自行车打气。夏天,他常常干得汗流浃背;冬天,别人穿着厚厚的衣服还觉得冷,而他身穿短袖衣服还头上冒汗。

有时,他还自己跑到宵夜摊上去为人家做小工,帮助洗碗、做汤圆什么的,别人都是两手搓一个汤圆,可他却一只手中就搓两个汤圆。每天他都是干到深夜

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第二天一早,冲个凉水澡,他便又精神抖擞地去上班了。

为了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还给自己定了个规矩:严格遵守每天的计划,就是不睡觉也要把当天的事情做完。他还长期约束着自己过清教徒般的生活:不抽烟、不喝酒、不进歌舞厅、不谈恋爱,几乎没有一点娱乐。

也许在现在的年轻人看来这些做法有些不可理解,但李践正是通过这些作法来培养自己的毅力,因为跆拳道中讲究的就是这种“坚韧自强”的精神,他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对这种精神进行修炼。

2. 创造公私分明的企业环境

李践虽然是公司的老板,但公司中也还有其他的股东,为了创造一种良好的公司环境,他下决心从点滴小事上都做到公私分明,这一点虽然说起来简单,但实践起来却的确不容易。

就说借车这种小事,只要朋友来向他借车,他总是借出自己的私车,车子被撞坏了,他就自己掏腰包修。前前后后换了三辆车,也都是他自己出钱买的。每个月他的手机费都要超标几千元,这些钱他也是自己掏腰包承担,从不向公司多报一分钱。

当公司经营中出现亏损的时候,虽然不是因为他的原因造成的,但他还是按照总经理目标责任制的规定用自己的股份进行赔偿,以减少员工和股东的利益损失。

最令人钦佩的还是他对亲人的严格要求。当初他的妹妹想来他的公司工作时,李践就明确表示:来可以,不过得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即先来看自行车。妹妹听后当然有意见了,但李践却解释道:如果你连看自行车都做不了,其他工作你就更做不了了。

最后妹妹只好从看自行车做起,然后去做了业务员,由于她自己的工作出色,最后根据业绩竞选成为了部门经理。处理公私分明的几件事都从一个侧面展现了

李践的“知行合一”。

李践在演讲中常常爱举这样一个例子:在美国田纳西州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小女孩因为是个私生女而被别人看不起,她自己也感到很自卑。她生活中的惟一乐趣是听镇上新来的一位牧师的布道。有一天散场后,牧师叫住她问:“你的父母是谁?”这个简单的问题令她当时感到非常难堪,牧师似乎看出了这背后的秘密,他平静地对这个小女孩说:“我明白了,你是上帝的孩子,我们都是上帝的孩子。记住,过去不等于未来。”没想到就是这么一句话便深深地影响到了这个小女孩的命运,她从此战胜了自我,通过艰苦的努力,最终成为了田纳西州的州长。

这个故事也给了李践深深的启发,他说,很多人都知道应当如何去做,可是在付诸行动的时候,却只有很少的人能够做到身体力行,这也就是一般所说的“知易行难”的道理吧。但当一个人真正悟出道理来的时候,把理论化为行动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才经锦囊(李践)

1. 付出表示富有,索取就是贫穷

行动的实质就是付出。要成功,就必须明白舍得的道理,舍才能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有一个寓言讲得非常深刻:甲乙两人死后来到阴曹地府,阎王查看过功劳簿后说:“你二人前世未作大恶,准许投胎为人。但是现在只有两种人可供选择:付出的人与索取的人,也就是说,一个必须过付出、给予的人生,另一个必须过索取、接受的人生。”说完让他俩慎重选择。

甲想,索取、接受就是坐享其成,太舒服了。于是他抢先说道:“我要过索取、接受的人生。”乙这时已别无选择,就表示甘愿过付出、给予的生活。阎王听后于是判决道:“甲过索取、接受的人生,下辈子当乞丐,整天向人索取,接受别人施舍。乙过付出、给予的人生,来世做富翁,布施行善,帮助别人。”

由此可见,付出就表示富有,索取就是贫穷,快行动起来,用行动表现你的“富有”。

2. 具有瓦伦达心态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来人们就把这种专心致志于做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意义、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成“瓦伦达心态”。凡事先行动起来的一个主要好处,就在于容易到达“瓦伦达心态”,因为一旦迅速进入行动状态后,就来不及多想,逼上梁山,背水一战,只有一条路走到黑,这样反而容易成功。

无论是走在地狱还是天堂,“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吧。”这就是瓦伦达心态,向着目标,心无旁骛地前进,这是每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素质。

3. 如何知行合一

心态、目标、时间管理和行动,究竟哪一个更重要?回答是:四者同等重要。因为从成功学的角度来看,它们是四位一体,不可分离的。

改变心态的时候,行动就开始了;确定目标的时候,行动就开始了;时间管理的时候,行动就开始了。而行动,则必然是心态改变了,目标确定了,时间管理开始了。心态、目标、时间管理三者集中在行动上,三者的表征是“行动”。

知行合一访谈稿件 第2篇

——题记

背负行囊,行走于人生的悲欢离合。一扇扇人生之门,不断阻碍着我们前进的脚步,蒙蔽着我们渴求的双眼。未来的路虽总充溢着迷茫与孤独,漫长坎坷又布满荆棘,但若能放下外界的纷纷扰扰与流言蜚语,知行合一,便能获得真知,踏上星辰大海的征程。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讲,“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即懂得道理;行,即践行锻炼。知道却不去行动,就是没有真正明白。正如战国时期的赵括,虽熟读兵书,却只知夸夸其谈纸上谈兵,死搬兵书上的教条,而不去脚踏实地的实践,终死于战场,为后人耻笑。

我们常探求如何获得真知。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求得真知的办法有很多,但不论是哪一种,哪怕是最简单、最取巧的求知之道,也无法在空想中实现。思想的力量,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发挥作用。为学如此,处世亦如此。若想求得真知,就必须在“行”上下功夫,就必须学会去知行合一。

作为一位优秀的学者和诗人,闻一多先生可谓是知行合一的典范。社会风雨如磐,祖国水深火热,他由忧生爱,爱由忧生,他明白他需要给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在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上,写满了如群蚁排衙密密麻麻的小楷。他向那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潜心贯注,锲而不舍,终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对知行合一深刻的理解,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和伟大的作品,闻一多先生也由此成为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成为我们民族不朽的精神丰碑。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无论是知识、方法,还是道德,都需要我们拥有足够的储存。而在广泛的涉猎、仔细的研究、谨慎的思考、明确的辨别之后,我们便会得到一个征途是星辰大海的方向。而唯有不断地探索与追求,或肝脑涂地,或骈手胝足,在无数个日夜里皓首穷经,捡拾起慎独,才能让我们顺利通过征途中的山间幽径、坦途道路和深谷岔口。

知行合一访谈稿件 第3篇

(一) 知行本体

正德三年 (1508) , 王阳明谪至龙场, “居夷处困”“动心忍性”, 最后“中夜忽大悟”, 尔后“体验探求, 在更寒暑”凭依记忆与六经四字相印证, 终于确信宋儒格物之说是错误的, 并由此确立了他一生的学问基调。

次年正德四年 (1509) , 贵州提学副使席书聘请王阳明讲学于贵阳书院, 《年谱》记载:“是年先生始论知行合一, 席元山书提督学政, 问朱陆异同之辨, 先生不语朱陆之学, 而告之以其所悟, 书怀疑而去。明日复来, 举知行本体, 征之五经诸子, 渐有省, 往复数日, 豁然大悟” (《全书》三十二, 第446页)

王阳明在贵州初提知行合一时, 曾受到普遍怀疑, 王阳明自己说过:“昔在贵阳, 举知行合一之教, 纷纷异同, 罔知所入” (《年谱》庚午条) , 关于知行合一的详细阐述首见于《传习录》上徐爱所录:

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 与宗贤惟贤往复辩论, 未能决。以问于先生。先生曰:“试举看”。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 兄当弟者, 却不能孝, 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 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 只是未知。圣人教人知行, 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看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 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 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 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 又立个心去好。…… (《全书》一, 第38页)

知与行是儒家道德实践理论的一对重要范畴。陈来先生在其著作《有无之境——王阳明的哲学精神》中认为, 在宋代理学中, 与知相对的行并不是用来泛指一切行为的, 主要是指人对既有知识的实践或实行。另一方面, 知的意义相对较宽, 因为知既是名词, 又是动词, 从而知不仅指主观形态所表现的知识, 而且也可以指求知的行为。

在宋儒的知行讨论中, “真知”是一个重要观念, “真知”包含了“必行”在其中。当宋儒以“真知”指主体必定将所知付诸践履, 以与常人之“知”相区别的时候, 在概念上是清楚的。但当王阳明在真知的意义上使用知的概念时, 这个真知的知与常人的如何区别, 就需要一个分疏。

陈先生认为, “知行本体”就是王阳明用来代替真知的概念。并认为“本体”指本来意义, 是说知与行就其本来意义而言, 是相互联系, 相互包含的, 一切使知行分裂的现象都背离了知行的本来意义。按照知行的本来意义, 知包含了必能行, 这是知行本体, 也是真知行。

丁为祥教授在其论文《王阳明“知行合一”三指》中说:“这里的“本体”并不是与“功夫”相对的概念。惟一合理的解释是:它们都指知与行本来的不可分割关系。说“知行功夫”, 是指“知行合一”作为人生修养的功夫与渗透其中的人生本体相对而言;说“知行本体”, 则是指知与行的本然关系而言, 虽然具体指谓不同, 但在知与行的不可分割上其涵义则是同一的。” (1)

两位的说法不尽相同, 但意思是相差无几的, 在王阳明那, 知行在本来意义上就是合一的, 不可分割的。

(二) 真知即所以为行, 不行不足以谓知

陈来先生认为, “真知即所以为行, 不行不足以谓知”是“知行合一”说的第一个表述。“真知即所以为行”当指真知必能行, 这个思想承自宋儒。而这两个命题值得注意的特点是在“不行不足谓之知”。他认为“不行不足谓之知”有两方面的意义, 首先这里的“知”指道德意识的自觉程度而言。王阳明说过“就如称某人知孝, 某人知弟, 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 方可称他知孝知弟, 不成只晓得说些孝弟的话, 便可称为孝弟?” (《传习录》上, 《全书》一, 第38页) 就是说, 当“知”用于德行谓词“孝”“弟”等时, 不可能与行没有联系, 只能对在伦理实践中从事过此类活动的人使用“知孝”“知弟”。

第二个意义则指一般知识活动而言。王阳明说:“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 知寒必已自寒了, 知饥必已自饥了, 知行如何分得开” (同上) 。又说“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 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路岐之险夷, 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 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先知路岐之险夷者邪?” (《答顾东桥书》, 《全书》二, 第53页)

《答顾东桥书》是《传习录》中所录一长文, 王阳明针对友人顾东桥的质疑, 对自己的思想做了深入的阐释, 一一回应了友人的疑问, 知行问题是其中一个方面, 此文还涉及到其他许多王阳明思想中的重要问题。我认为不应将这两句话拆开来各自分析, 他们是一个整体。“真知即所以为行, 不行不足以谓之知”。前后两个知都是指“真知”而言。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论, 引来了当世和后人的批评和质疑。

二、对“知行合一”的批评

(一) 王船山的批评

王阳明在谈到知行合一的立言宗旨时, 曾作了如下解释:“今人学问, 只因知行分作两件, 故有一念发动, 虽是不善, 然却未曾行, 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 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 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 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 不使那一念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传习录下》, 《全书》, 96页)

王船山对王阳明销行入知的趋向, 提出了批评:“若夫陆子静, 杨慈湖, 王伯安之为言也, 吾知之矣。彼非谓知之可后也, 其所谓知者非知也, 而行者非行也。知者非知, 然而犹有其知也, 亦倘然若有所见也。行者非行, 则确乎其非行, 而以其所知为行也。以知为行, 则以不行为行, 而人之伦, 物之理, 若或见之, 不以身心尝试焉。” (《尚书引义·说命中》, 76页)

虽然王阳明不时会使用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 必履艰而后知路等认识论领域内的例子去证明“知行合一”论, 但“知行合一”主要是道德修养领域内事。而王阳明“知行合一”论, 我认为, 客观上最重要的指向即“为善去恶”。在为善方面“真知即所以为行, 不行不足谓之知”不是嘴巴上说些孝、弟, 就是孝、弟。而是要去身体力行, 才能算得上真知。在“去恶”方面, “一念发动处, 便即是行了”。要求人们将不善之念在心中克倒, “要彻根彻底, 不使那一念潜伏在胸中”。我把它称之为“知行合一”论的双重向度。正如杨国荣先生在其著作《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中所说的:“如果说, 以行释知突出了德性的外在展现 (德性在德行中的确证) 这一面, 那么以知为行则强调了净化内在的人格 (拒不善之念) 在成圣过程中的重要性。二者虽然存在着某种紧张, 但又始终指向同一目标。” (2)

王船山的批评, 即抓住两者中的一方面, 引向极端, 自然产生错误的结论。王阳明认为知行是一个整体, 他的“知行合一”论又何尝不是?

(二) 孙中山的批评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心理建设》中, 批评了“知行合一”论, 宣传“知易行难”:

“若夫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说, 即所以勉人为善者也, 推其意, 彼亦以为“知之非艰”而“行之惟艰”也。惟以人之上进, 必当努力实行, 虽难有所不畏, 即知之则当行之, 故勉人以为其难, 遂倡为知行合一之说曰“即知即行, 知而不行, 是为不知”其勉人为善之心, 诚为良苦。无如其说与真理背驰, 以难为易, 以易为难;勉人以难, 实与人性相反。是前之能“行之而不著焉, 习矣而不察焉, 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今反为此说误而顿生畏难之心而不敢行矣。此王阳明之说虽为学者传诵一时, 而究无补于世道人心也。”

中山先生批评的思路是首先将王阳明“知行合一”论同《尚书》中“知之非艰, 行之惟艰”等同, 然后得出“其说与真理背驰, 以难为易, 以易为难;勉人以难, 实与人性相反。”

《传习录下》载有学生的疑问:“或疑知行不合一, 以知之匪艰二句为问。先生曰: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 只是不能致那良知, 便是‘知之匪艰, 行之惟艰’。”

正是由于弟子认为“知行合一”论与“知之匪艰, 行之惟艰”有冲突, 才向王阳明请教而“阳明企图把《尚书》的知行说, 与知行合一说予以融通, 照他的解释, 毕竟和他的‘知行不可分作两件事’的说法已不一致。知易行难之说, 不管你作如何解释, 是合不到知行合一中去的”。 (《中国思想史 (下) 》韦政通著864页)

所以, 中山先生将知行合一同《尚书》中知行观等同是不合理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山先生指出了知行合一论的用意在于勉人为善, 这是非常准确的。中山先生倡知难行易, 目的在于教人敢于实行, 不以革命理想之高远, 革命方略之宏大而畏难不行。从这一方面说, 两位先贤的苦心别无二致。

三、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立言宗旨和伦理意蕴

阳明的一生并不长久, 但在他五十七年的生命历程中, 却实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理想中的“不朽”, 集事业公德与立言垂教于一身。可以说, 阳明的一生, 就是知行合一的一生, 他的理论, 不是空想推理, 坐而论道而来。而是身体力行, 即行即知而来。他在《书林司训卷》中说:

周衰而王迹熄, 民始有无恒产者。然其时圣学尚明, 士虽贫困, 犹有固穷之节;里闾党族, 犹知有相恤之义。逮其后世, 功利之说日浸以盛, 不复知有明德亲民之实。士皆巧文博词以饰诈, 相规以伪, 相轧以利, 外冠裳而内禽兽, 而犹或自以为从事于圣贤之学。如是而欲挽而复之三代, 呜呼其难哉!吾为此惧, 揭知行合一之说, 订致知格物之谬, 思有以正人心, 息邪说, 以求明先圣之学, 庶几君子之要, 小人蒙至治之泽。

阳明说得非常清楚, 他提倡知行合一之说, 是为了“正人心, 息邪说, 以求明先圣之学”。他清楚地看到引发上述道德危机的原因, 就是知行的脱节。

正如张祥浩先生在其《王守仁评传》中论述的那样:“在封建社会里, 儒家所倡导的仁义道德是社会的统治思想, 它是和利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因此, 为了做官, 为了荣华富贵, 士大夫之属无不口言仁义, 笔写道德。他们口上说公, 心里想私, 嘴上言义, 心里欲义……当这种情况形成普遍的社会风尚时, 这个社会的道德危机就到来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阳明结合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体悟, 提出了“知行合一”论。如我在前文所述, 知行合一论指向“为善去恶”。虽然单从认识论方面看, 知行合一有不严密处, 但是我们更应该在生活实践中, 体悟“知行合一”, 而不单单是做理论上的分析与推理。

摘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是其哲学理论、道德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因立论新颖, 且与已成为官方主流思想的程朱理学中的知行观相悖, 自提出后受到诸多怀疑, 批评之论时出。本文试图在简述“知行合一”的基本内容与王阳明提出这一理论的立言宗旨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批评论断, 恢复与发掘其中的伦理意蕴。

关键词:知行合一伦理意蕴王船山,孙中山对“知行合一”的批评

参考文献

[1] (明) 王守仁著.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年12月.

[2]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上册)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1年10月.

[3]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3月.

[4]杨国荣.王学通论一从王阳明到熊十力.上海:三联书店, 2003.

[5]张祥浩.王守仁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6]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5年7月.

[7]丁为祥.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静态考察与动态把握.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0年, 第4期.

生态贵州:天人合一·知行合一 第4篇

贵州颜色

贵州是什么颜色的?绿色!每一个到过贵州的人都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的,贵州多绿,全省森林面积超过1.3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9%,多绿也意味着多山,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耕地支离破碎且贫瘠,“八山一水一分田”是贵州的真实写照,勤劳的贵州人民常年在“鸡窝地”“巴掌田”上找食,对抗着贫困与落后。

要发展还是要青山绿水,曾经是摆在贵州面前的一个两难选择,在这方贫瘠而又美丽的土地上,经济如何发展,人民如何富裕,社会如何稳定,如何让这一方水土成为人民同步小康的载体?这些,都是贵州必须解决的问题。面对如此多的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强调“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是发展的底线,贵州过去发展慢、欠账多,实现同步小康的任务要求我们必须长期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二是生态的底线,绝不能以破坏生态来换取经济增长,必须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路子。从此,绿色不但是贵州大地的颜色,也是贵州奋进的底色,更是贵州发展的原色!

绿色保障

“以促进环境保护为核心,加强生态文明领域立法。率先在全国出台省级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推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着力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法规体系。”2016年1月28日,贵州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报告中这短短的一段话,背后却凝聚着贵州省近几年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

2009年,《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出台,这是我国首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

2011年10月,《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出台。该条例不仅为赤水河的治理提供了法律保障,更为贵州生态文明立法提供了经验。赤水河也因此成为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改革之先“河”。

2014年5月17日,贵州省人大常委会通过《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并于当年7月1日实施。作为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法,条例在诸多方面体现了开创性和地方性:确立了政府、企业、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突出了加强生态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强调了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环境信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制度。这些内容,国家之前都没有专门的立法规定,贵州的大胆探索,为国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法律提供了借鉴。

2014年6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批复《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已先行一步。

2015年11月,贵州省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出,贵州将立足省情,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保障国家安全,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贵州,以强有力的法律与制度保障生态文明的发展。今天的贵州,向世界发出“多彩贵州拒绝污染”的强音,推进“12件环保实事”,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贵阳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提高9.8个百分点,贵阳、遵义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验收。淘汰落后产能729万吨,建成126个重点减排工程。启动实施县乡村造林绿化三年规划,营造林454万亩,治理石漠化105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 2235平方公里……

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

贵州大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关注。贵州以丰富旅游的生态和人文内涵,用凉爽的天气、清新的空气,赢得更多人气和财气,“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正越来越彰显其魅力,2016年年初在《纽约时报》公布的52个全球最值得去的旅游目的地中,贵州入选,这个有着公园省美誉的地方,正在聚焦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

让我们用以下数字来描述贵州的独特:贵州拥有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2处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茂兰等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果树、荔波樟江、都匀斗篷山等1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遵义、镇远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9个国家文物保护单位;100余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8000个少数民族文化古村寨等——这些数字,折射着贵州的神奇与厚重,也证明了“公园省”绝非浪得虚名。

贵州是天然的大公园,处处是风景;贵州也是一座民族文化大观园,处处有风情。散布贵州的各大自然保护区,既有古朴的原始风貌,又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既有气势磅礴的天下奇观,更有极具魅力的民族文化。

贵州在世界上具有无可替代的资源优势: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黔金丝猴的唯一分布地;麻阳河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的世界最大种群分布地;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重要栖息地……同时,梵净山冷杉、秃杉、珙桐等被国家列入抢救性保护目录的濒危珍稀野生植物物种资源,也都得到了有效保护。

在贵州,一张随手拍摄的照片就是一张明信片,国家公园省名副其实。

生态文明新旅游

有着如此丰富的资源,如何发展旅游产业,又保护好生态,贵州走出一条自己独特的道路——寓生态文明建设于旅游发展之中,让两者奏响优美的和弦。

“天下第一瀑”黄果树大瀑布一直在变,在变大,在变美,在变绿。如今,漫山的绿色与白色瀑布融为一体,飞流直下气势更显磅礴。

为了还原黄果树的美,安顺市政府贯彻“人搬走,绿回来”的政策,这六个字,看似简单,却扎扎实实地体现了对生态发展理念的执行。经过改造后的黄果树大瀑布景区,不仅可以正面感受大瀑布的气势,更可以 “慢游”品味黄果树自然与人文融合之美。“三湾一水几分田,十里河溪鹭跃鸣。”这是黄果树国家公园的愿景。现今,这一愿景正逐步实现,今年5月1日,黄果树国家公园一期正式运营。观景平台、步行栈道初具规模,穿行期间,可俯瞰河谷,亲近花海。整个国家公园建成后,黄果树各大景点将串联起来,游客可在内徒步、露营等。

从罗洪桥出发,徒步穿过栈道,通过霞客亭直通古榕园,坐在听瀑亭,听水声隆隆。前行不远,走进沐雾亭,扶栏远眺,瀑布美景映入眼帘,阵阵水雾融着树花草的清香扑面而至。边走边赏景,缓步而行,到了栈道末的亭台中,可在发呆亭中坐下来,歇歇脚,回味美景,发发呆……

黄果树最美的当然是大瀑布,但贵州吸引你的绝不仅是大瀑布。

无可复制的生态王国梵净山,这一座拥有传奇故事的大山,它傲视苍穹,左揽乌江、右怀锦江。梵天净地佛门依,云雾缭绕景色奇,蘑菇金顶显雄伟,更有奇幻如海云。

森林覆盖率90%以上,每立方厘米含12万~18万个负氧离子,它不愧为“天然氧吧”和“养生天堂”。

梵净山有99条溪泉,经年不绝穿行在莽莽群山间,颇具“清泉石上流”的意境,为这片秘境增添了无穷活力,溪泉水清冽甜美,均可直接饮用。

全世界仅存的800多只黔金丝猴,惬意地生活在梵净山的原始森林中,与珙桐树、红豆杉等2600多种生物一起生息繁衍、和谐相处,相得益彰,尽情述说着“生态王国”千古传奇。

“中国第一苗寨”西江千户苗寨风情万种。饮一口苗岭的神泉,流淌在苗岭山中,呼吸着浓浓的雷公山的仙气,细细品味菜香、松香、酒香、磨香,只想醉去,不想醒来。呼吸新鲜空气,喝着山泉水,吃的是野生生菜……这种美梦般的绿色生活方式,在千户苗寨唾手可得。

一直以来,千户苗寨都是以水稻种植为主,是雷山县偏远贫困的乡镇之一。苗寨发展工业无条件,做大农业品牌无土地,面临着现实发展困境。根据苗寨的现状,按照生态旅游的理念,雷山县一方面加大对西江苗寨基础设施投入,一方面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力度,重点推进道路修复、房屋修复、环境绿化、风雨桥美化、卫生净化、居民民族特色化、风景田园化等为主的“两修、五化”建设美化工程,完善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变好了,留得住游客;民族文化留下了,留得住乡愁。如今,西江苗寨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在不破坏环境和文化的情况下,发展起了生态民族旅游,实现了群众致富、增加地方收入的目标。

“中国锥形喀斯特博物馆”万峰林,气势恢宏。秀美的山峰,古朴的村寨,清澈的河流,金色的稻田,浑然一体连成一片,闻着阵阵稻田清香,游历山间仿佛进入了画中。穿越24.4公里徒步栈道,那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壮丽奇美。作为国家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万峰林景区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这里的美不掺杂一丝人工雕琢的痕迹,是天然的生态之美。拥有了干净的水,花草树木,再有温暖和煦的阳光,这才是生活的本真。

喀斯特山地向来以生态脆弱、难于种植为显著特征,而以万峰林为代表的黔西南,同时以其峰林磅礴之魅、民族文化之魅和自然生态之魅,在北纬25度线上成就了世界喀斯特山地的生态明珠。这一切,得益于黔西南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组合,更缘于峰林里布依族、苗族人崇拜自然、敬畏山水的天人世界观,缘于发展中对“严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的坚守。

生态红利

生态红利是检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标准,如何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跌破“金饭碗讨饭吃”困境,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而又不破坏绿水青山?贵州探索出了“靠山吃山,吃山养山”的宝贵经验:以经济开发促进生态建设,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开发。通过发展山地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畜牧业等产业,绿水青山不断变成群众存本取息的“绿色银行”。

黔南国家农业科技园依托生态茶叶种植、特色蔬菜种植、特色水果种植、特种水产养殖业等四大特色主导产业,重点打造生态茶叶产业园、特色蔬菜产业园、特色水果产业园及大鲵养殖示范基地“三园一基地”。到2017年园区建成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4.04亿元,年接待游客3万~5万人次,解决2万人就业。依托科技,这里将走出一条高效、低耗、轻污染的新型绿色农业发展路径——通过技术示范,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减少农药使用,降低能源物资消耗,改善土壤质地,缓解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严重的问题,从而彻底告别传统农业低效高耗高污染的模式,走向绿色崛起的未来。

铜仁市以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为带动,相继启动了梵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大健康产业规划建设,创新农旅一体化的新兴旅游方式,不断将生态文明转变为优势资源,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步伐。2015年,梵净山所在的铜仁市共接待游客3100.02万人次,同比增长22%;实现旅游收入240.18亿元,同比增长23.5%,分别是2010年的3倍、4倍。旅游收入增速连续3年位列全省第三。

依托生物资源多样性的优势,发展现代高效山地农业,一批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如生态畜牧、茶叶、蔬菜、精品水果、马铃薯、中药材、核桃、油茶、特色食粮和特色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一些产业逐步在全国占据了一定地位,茶叶、辣椒、火龙果、刺梨、薏苡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位,马铃薯、中药材种植居第三位,蓝莓种植居第四位,大鲵存池量居第四位;湄潭翠芽、都匀毛尖、“乌蒙山宝·毕节珍好”一批特产形成品牌,畅销全国。

知行合一高中作文 第5篇

当大秦帝国的太子扶苏因与父皇的政治主张不合,不愿屈服而被罚守边疆领兵打仗;当柳永多次进京考取功名未果时,写下“忍把浮名,换做浅斟低唱”,从此流连青楼;当百日维新失败时,“维新六君子”不愿屈服强大的帝国主义,英勇就义;当……一位位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思想是成熟的,是坚定的,他们坚持内心的选择,即使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仿佛明白了,一个成熟了人,他们会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并永不屈服于世人,昂首挺胸的活下去。

可是,当“明朝三大才子”之首的解缙刚做官时为民仗义执言,却最终落了个贬官回家,而后屈膝却成了朱棣身边的红人;当解放军进行平津战役时,傅作义为保住满城百姓和价值连城的文物,接受了和平改编,为我们子孙后代留下了更多精神文化;当……一位位屈于时势的人物,他们也许只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却也有为更大的利益而屈膝的人,我又迷茫了,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永远低着头么?

直到我知道了王守仁的思想,理解了张居正的生平,我才豁然开朗。张居正,天资聪慧,是当地有名的神童。二十左右便考取了进士,进京为官。但当时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高拱,一个害死了他父亲等一系列正直的人,被朝廷大臣所不齿。而张居正,却为他办理大大小小的事务,被朝廷孤立。然而最后,张居正却推翻了这位祸害朝廷多年的内阁首辅。我诧异了,毋庸置疑,他内心不可能忘记了杀父之仇,却以异于常人的毅力容忍了下来,一点点学习,一点点成长,一点点明白朝廷的尔虞我诈的“游戏规则”。哦,我懂了,我们为人处世也要能屈能伸。当一个人随意蔑视你时,你应该暗自蓄积力量,等你强于对方时,有些蔑视,也就不攻自破了。“小不忍则乱大谋”啊!心中对于成熟的疑惑也渐渐消失了。

知行合一高中作文 第6篇

明代思想家和教育家王阳明先生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现在的德育包括知,情,意,行,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来叫陶知行,后改为陶行知,行在前,知在后。他一生对教育的贡献是巨大的。

知行关系,也就是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真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与行是统一的,不能截然地分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从知到行,即从认识到实践。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当前,全国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就是要认真的学习,什么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作用,怎样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实践就是要把学习到的怎样去落实,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首先群众利益至上,群众是英雄,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教育实践活动也不应一阵风吹过去,而应该长期坚持,坚持长期。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通过学习懂得了一些道理,就应该按这些道理去采取必要的行动,该为群众办些什么事,怎样为群众办好这些事,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执政之基。

知行合一高中作文 第7篇

贵阳正在觉醒,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发展而破坏环境,也不能因保护环境,而忽视发展,要切实把保护和发展结合起来,即要金山,又要绿水青山。

大自然滋养万物生生不息,是一切生灵共同的家园,从山顶洞人到现代人的智慧,是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的。可是,现在居然有人为了发展而获取金钱, 随意破坏生态环境。例如:工厂每天不停地排放着成千上万吨污水,大部分水生动植物已经奄奄一息了,但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对此只是睁只眼,闭只眼。许多人的腰包鼓了,但水生动植物,却少了。不仅是这一点,人们不停的伐木取材,还自称是用来搞建设,可他们没有注意到:我们身边的氧气正在一天一天变化,“她”不仅失去了洁白的面 孔,还失去了一张慈祥的脸。我们在情不自禁的在置问自己:被无限制开挖和破坏的数目达到了上千万。森林 、成千上万的树林呢?它们成了人类的家具。

绿色,孕育着我们的生命和希望。中华民族向来尊崇“天人合一,敬天道,守人德”的传统道德。我们何不以珍惜资源,关爱生命,强健其身。当作生活的“必需品”我记得有一位名人说过:“地球上所提供的足够满足每个人的需要,但不足以填满每个人的欲望。”是呀,地球所提供的可以让人吃得饱,穿的暖,这就足够了。可人们为什么还要不断的破坏生态环境呢?

青山绿水爽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需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从现在做起。“知行合一,协力争先”保护绿色贵阳,让每个人都争当“绿色小天使”!

读《知行合一》有感 第8篇

从历史课中,接触到了心学大师王阳明的理论-知行合一,但却从未了解过王阳明一生的辉煌传奇,靠着阳光下的玻璃,我打开了这本书,也打开了心学的大门。

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明代大儒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因王守仁曾筑室于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故称其学说为阳明学。王守仁继承宋代陆九渊的“心即理”学说,提倡“知行合一”,何为知行合一?读着书,从悟道的阳明先生那里感受到了内心的声音。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制胜决断,了然于心。阳明先生的一生,并非一番丰顺,彷徨与痛苦,从无趣到知趣,通过一件件小事,不断完善自己的内心。经过南赣剿匪、平定宁王、广西戡乱等等一件件无法想象的大事,慢慢奠定了内心的哲学。王阳明生活的时代,正值明王朝由稳定开始进入危机、衰败的转变时期。从英宗到武宗的几十年间,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日趋激化,农民起义彼伏此起,规模越来越大,地主阶级内部也矛盾重重,整个社会处在动荡之中。也正是在这样曲折的大环境下,阳明先生才将自己的心学体现逐渐完善,他的一生是不完美的。因为人到中年,就必须负起社会所赋予他的责任。这个时候,就需要内敛,有时候应该委屈求全,有时候应该忍辱负重。无论是年轻时的浮夸还是中年后的老成,王阳明都做的很好,因为他在凭良知做事。对于他来说,一个此心光明的人最希望得到的奖励就是良知给予的奖赏,其他,亦复何言!

众所周知,心学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简易哲学之一。无论是它的思想,还是表达思想的语句都让人一目了然,同时又是一门实用的哲学,它告诉了我们极易被我们忽略的真理,同时也为我们每个人规划处了一张完美的,直观的人生路线图。王阳明心学对我们有什么用,答案已不言自明。在工作生活中,只俯首于自己的心,去心中贼之私情与私、再学会用格物致知的办法去学习,心无外物,万物一体,即可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看了这本书,对自己也有很大的触动。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对我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光明良知的学业和事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学:不可固执自己的成见,要敢于改变自己,敢于提出质疑,敢于付诸行动。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托不起一个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难不怕,怕的是苦难到来时将自己打倒,未爬起来就先认输,只要我们勇敢的去面对人生,那么良知就不再会有乌云与尘埃的遮蔽!

读《知行合一》有感 第9篇

“悟性自足”不假外求,从心中都有良知,良知无所不能,能解决一切问题,不需要任何外来帮助,“人欲”不合理不正当的行为欲望,每个人的一生最应该做的就是去发现,人在面对自己不知的物时,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把它搞明白,通过实践,书本的知识。

我们每一个人在无论在工作中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在面对工作时任何一个优秀的人成长都不会一帆风顺,书中的王明阳也 是如此,他所经历的挫折坎坷给他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遇到任何挫折和因苦都勇敢坚持自己的观点,艰难困苦的生活中总是能锻炼内心平静面对,而深思熟虑总结经验。

人要做自己主人的道理,人是没有能力改变外部环境的只能适应环境,不经历风雨,就不能见彩虹,在逆境中使人成长,让人成熟。

阅读了王阳明暑假回顾反思我们的工作何尝不是如此?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离家远,上夜班,不公平,复杂的工作辛苦,种种的抱怨,但这些是我们能改变的吗?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转变心疼,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当我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我们的工作时,就会发现那些抱怨不过是子虚乌有,我们应该感谢逆境,顺应逆境。

知行合一作文 第10篇

儿时便读过这样一则有趣的故事:王阳明小时读朱子书,“欲做圣贤,先修格物。”然于格物,不求甚解,决心先实践一番。恰巧看到一片翠绿的竹林,顿时打定主意。格物,格物,害!不如就先格这竹子吧!

于是王阳明坐下,眼睛紧盯着一株竹子。眼前这根竹子,碗口粗细,枝叶扶疏。王阳明认真思考这竹子背后的道理,从它的建筑、艺术、医用等多方面思考、探讨。就这样,王阳明整整思考了七天,甚至差点晕倒,也没格出“道”。他心想:圣人之道难不成就这样难求吗?可惜王阳明卧病在床,此事也只能了了罢之。

后来的后来,王阳明创立了“阳明心学”,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被人们奉为圣人。他真正悟了道。

小时觉得有趣,甚至有些许可笑的故事,少年王阳明的疑问终于有了答案,现在想来,王阳明当时格的不是竹,而是心罢。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到胜决断,了然于心。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是王阳明留给世间的最后一句话。追忆王阳明的人生,应该是无悔无怨的,无论是年轻时的浮夸还是中年以后的老成,王阳明都做得很好,因为他在凭良知做事。他创造了很多人都不可能创造的人生成绩,散发了很多人都不可能散发的光辉,他的人生价值得到了最极限的体现。完美的人生,就应该是这样:尽可能在良知的指引下创造引以为傲的人生价值。

每段伟大的路上最初都布满荆棘,每一个先贤都曾被视为移山的愚公,古谚有云:“只有通往地狱的路,才铺满鲜花。”无论是王阳明格竹,还是“新郎失踪”,都曾经被人取笑和不屑,但他最终做到了。困难难道不是抵达梦想的必经之路吗?

上一篇:基因工程的名词解释下一篇:8公共场所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