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英语教学案例与反思

2024-05-28

初二英语教学案例与反思(精选9篇)

初二英语教学案例与反思 第1篇

初二英语教学案例与反思

好的教法是开展好教学活动的基本保证,在教学活动中善于总结,善于应用,才能不断的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熟悉教学内容,能够做到承上启下,准确授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为准确制定目标奠定基础。该“会运用”,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或提高要求。让学生在上课时就明确学习目标,使其学习有方向,激发其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在以后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

教学案例片段思考的问题:如何把英语对话教学引入到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是往往学习了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英语,还不能开口说英语,而只能纸上谈兵.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对对话的理解和运用,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效果并不理想.如我在教授

A: What were you doing at 9 o’clock last Sunday morning? B: I was sleeping.How about you?

A: I was doing my homework.B: You’re kidding!

这个对话,在第二天提问时,学生的背诵情况很好,但当我要求他们重新组织一个对话时,效果不尽人意.要么两人一组的搭配不合适,按照固定的座位进行操练,有的搭配过于悬殊,开展不了对话; 要么只会运用近期的知识点,稍微久远的就遗忘.

教学反思:针对以上所出现的现象,我认为创设情景,营造英语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至关重要的.从单词教学到对话独立运用,整个过程处处注意创设情景,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道具和肢体动作,进入角色对话.在操练过程中,充分注意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改变按照固定座位进行操练的传统做法,让学生自由搭配,这样就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让好学生做示范,反复操练,这样就避免了会出现好学生越好,差学生越差的现象."基本上每节课堂五分钟,英语口语带回家",短短的五分钟,不但让学生张开了嘴,还让他们争先恐后的去尝试,去演练,去表演,极大地帮助他们树立了学好英语的信心,创设机会让他们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为此,态度决定一切。老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学生只有以积极的态度,持之以恒的决心,才能促使他们自主的学习。只要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能做一个有心人,努力学习新课程理念,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我想我们一定能教出数不胜数的不怕“艰难险阻”的学生。

初二英语教学案例与反思 第2篇

哈尔滨市第七十三中学高一政治组

孙建枚

一、教学背景:

“直面教育,直面人生,成全每个富有个性之人的全面发展”将越来越成为以教育为天职、以探索为使命的人们的共同追求。在由知识化教育向生命化教育转变的今天,要让生命化教育焕发出自身的生机与活力,应首先体现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该案例搜集了本人在课堂教学中的若干片段,旨在探索生命化教育在政治课堂中的彰显,做到以人为本。

二、课堂教学实录:

(一)片段一:《银行和金融业》教学片段

在讲述了储蓄、保险等知识后,教师作了这么一个假设。

师:假如大家手头有10万元人民币,你们怎样才能使手中的钱不断增值? 生1:我会把这10 万存入银行;师:存款储蓄既安全又方便,但都存银行利息收入高不高?

生2:相比较股票来说,银行利息太低了。我把这10万元全部拿来买股票。师:股票既有股息又有分红,是比存款储蓄高得多,但高回报就要有高风险。生3:我拿一部分来储蓄,再拿一部分去买股票,这样既安全又能获得高收益。

生4:还要拿出一部分买一份保险,以防范未来。生5:我直接投资,开一间店铺,自己做个小老板。„„

教学反思:本案例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让学生拥有选择权和发言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加以点拨,既完成了教学任务让学生有所启发,又给了学生一次思考人生道路的机会,课堂中不时进发出智慧的火花。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化为主动学习者、发现者、探究者,学生拥有最大的选择权,学习潜能也得到最大的开发。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鼓励、学会倾听、学会等待,这种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才能构成真正的生命化教育。在宽容、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激起自身的积极情感,拥有或寻找一切机会展示个性,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体现到一种做人的全部尊严,一种“心灵的自由和幸福”,一种前所未有的“解放感”、“释放感”。

(二)片段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片段 老师让学生来区别西方议会制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学生积极回答:“西方议会制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经济基础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上的。”“西方议会制反映资产阶级的国家性质,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反映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直接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利益。”“西方议会制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直接体现。”此时,一位学习困难的学生忧郁地举起了手,教师的目光捕捉到这一情况,立即微笑着叫起了他。这个学生说:“西方议会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教师立即称赞到:“说得很对,若是声音再大些会更好。”

教学反思:上面这个课例,老师没有考虑这个学困生其表述不完整,教学时间被占用,没有因为许多学生想发言而冷落他,而是用体态语言(微笑)鼓励他。当这位学困生终于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又用激情的话加以肯定。这些看似与教学内容没有很大的关系,而实质上这正是这些弱势学生的个体生命在课堂上的具体体现,这体现了师生之间平等、尊重、友善、宽容的关系。根据新课程标准,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是否获得发展。为此,生命化教育要求政治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微笑;少一些指责,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冷淡,多一些尊重;少一分压抑与控制,多一分人文关怀。让学生在民主、平等、自由的环境中,感受到爱和信任,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精神相撞的欣喜,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从而激发出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和力量。

(三)片段三:《按客观规律办事》教学片段 教师展示漫画“揠苗新说”。

师:父母含辛茹苦,望子成龙,结果又会怎样呢?

生:我是身有体会的,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使我们吃尽了大量的、枯燥的训练之苦,失去了自由支配的时间,结果只能是拔苗助长

师:你有感而发,能够切中问题的要害。那大家觉得这些父母错在哪里? 生:心理老师说过“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有不同的心理态特点”,我觉得那些家长的做法违背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师:你真棒!能够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假如你们成了父母,会怎么做?

生:给他自由,他想干什么就赶什么。

师:他想杀人放火,你也不管吗?(学生大笑)

生:老师我明白了,对孩子我们要爱,也要严,关键是怎样把两者结合起来,遵循他们的成长规律,就象老师对我们一样。

师:谢谢你对老师的鼓励,我相信你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好爸爸。(此时全班同学也报以热烈的掌声)

教学反思:本课例中老师积极引导每位学生思考,认真倾听他们的发言。不是空洞地表扬“好”、“很好”、“你真棒”,而是发自内心的肯定、鼓励和鞭策,而且对每一位的发言都作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并迅速地一一作出应对。老师的应答,或致谢,或建议、或点拨,恰当好处。这种交往不只是学习的交流,更是情感的沟通,在这种师生的互动中,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满足,教师的课堂教学机智和主导作用也得以充分发挥。在这种充分的课堂交往中,营造了一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不仅使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轻松愉快,也使师生达到心灵相约,精神交融的境界。

(四)片段四:《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教学

师:请大家举例说明由于人们的需要不同,即具体利益不同,因而对事物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评价则不同。

生甲:譬如下岗问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竞争必然形成优胜劣汰,所以必然有人下岗,但也有人认为“下岗”不应该在社会主义国家存在。

生乙:反腐倡廉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但仍有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行贿受贿。

生丙:撤乡并镇是利国利民的事情,但仍有人不赞成,甚至进行各种形式的阻扰。

生丁:我们主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而陈水扁却搞“一边一国论” 生戊:世界大多数国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但美国却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

师:大家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非常关心社会问题。为什么对下岗、反腐败、改革等问题人们会有不同的看法?

生甲:主要是因为人们的利益出发点不同。

生乙:这说明价值观具有多样性。

师:很好,大家的概括能力很强。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

教学反思:本课案例充分体现了教师既给学生自由安全的氛围,又对学生的发言加以引导、鼓励,使学生自己开拓了一个思维空间。教师没有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规范和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老师把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按自己的思维去理解问题,按自己的理解去解释社会现象。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舒展了学生的灵性,学生才有对问题创造性的见解。因此,“教育不是执定划一的笔墨,用划一的教材和方法把受教育者加工成划一的标准件,而是尊重受教育者各自独特的天赋、气质、秉性、趣味,以对于他们各自说来最恰当的方式把他们成全为合于他们天性而富有人文教养和创造精神的人。”

三、教学案例之外的感言: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与反思 第3篇

案例片段 (一) 思考的问题:在单词教学中如何变单一为多样, 变死板为生动?我在教授单词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单词的使用语境, 如在教授cook和cooker这两个单词的时候, 我分别出示了几张图片 (一些橱具和两位橱师) , 让学生通过对图片的直观感知, 从第一印象开始就对他们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认识, 从而避免了对这两个词汇的混淆。然后再通过“H e is a good cook, he has a lotofcookers.”这样的例句加深学生对他们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反思:新目标 (人教版) 的教材词汇量大, 单词长, 生僻词较多, 自然也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但我们又必须让学生掌握, 否则难以适应教材的要求。那么我们该采取什么方式来教学单词呢?美国学者埃克斯雷指出:“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实践证明, 拼图法, 数字游戏, 单词接龙游戏, 小歌诀, 顺口溜等传统教学方法并不过时, 教师再辅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借助图片, 课件, 动漫等手段, 真正达到重情景, 重趣味, 重运用, 使单词具有语言的意义, 使其在特定的语境中被引出, 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 印象也深刻, 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在英语教学中适时地加入这些美味的“作料”, 无疑是一种优化组合的创新, 它不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片段 (二) 思考的问题:如何把英语对话教学引入到生活中, 达到学以致用?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是往往学习了几年, 甚至是十几年的英语, 还不能开口说英语, 而只能纸上谈兵。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对对话的理解和运用, 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效果并不理想。如我在教授:

Sandra:H i, G ina!

G ina:H i, Sandra!H ow's itgoing?

Sandra:I'm in France.I'm calling to see how you are.

G ina:O h, thanks!

Sandra:H ow'itgoing?

G ina:Pretty good!I'm just doing m y hom ework.H ow are you?

Sandra:G reat!I'm with m y pen pal.She's from Paris W e are having lunch.

G ina:Cool!H ow's the weather there?

Sandra:G reat!H ot and sunny.H ow's the weather in Shanghai?

G ina:A lso hot.A nd really hum id.

这个对话, 在第二天提问时, 学生的背诵情况很好, 但当我要求他们重新组织一个对话时, 效果不尽人意。要么两人一组的搭配不合适, 按照固定的座位进行操练, 有的搭配过于悬殊, 开展不了对话;要么只会运用近期的知识点, 稍微久远的就遗忘。

教学反思:针对以上所出现的现象, 我认为创设情景, 营造英语氛围,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至关重要的。从单词教学到对话独立运用, 整个过程处处注意创设情景,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道具和肢体动作, 进入角色对话。在操练过程中, 充分注意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因材施教。改变按照固定座位进行操练的传统做法, 让学生自由搭配, 这样就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 让好学生做示范, 反复操练, 这样就避免了会出现好学生越好, 差学生越差的现象。“每节课堂五分钟, 英语口语带回家”, 短短的五分钟, 不但让学生张开了嘴, 还让他们争先恐后地去尝试, 去演练, 去表演, 极大地帮助他们树立了学好英语的信心, 创设机会让他们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摘要:“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只有认真地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现状和我们的教学实践, 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有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学者型、专业型、研究型的教育者。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乐于开口, 勇于实践, 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与反思 第4篇

关键词:案例;反思;学习兴趣;主动性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只有认真地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现状和我们的教学实践,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科学的、有效的教学反思可以减少遗憾。所以,好的教法是开展好教学活动的基本保证,在教学活动中善于总结,善于应用,才能不断地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熟悉教学内容,能够做到承上启下,准确授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为准确制定目标奠定基础。该“会运用”,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或提高要求。让学生在上课时就明确学习目标,使其学习有方向,激发其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在以后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

案例片段(一)思考的问题:在单词教学中如何变单一为多样,变死板为生动?我在教授单词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单词的使用语境,如在教授cook和cooker这两个单词的时候,我分别出示了几张图片(一些橱具和两位橱师),让学生通过对图片的直观感知,从第一印象开始就对他们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认识,从而避免了对这两个词汇的混淆。然后再通过“He is a good cook,he has a lot of cookers.”这样的例句加深学生对他们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反思:新目标(人教版)的教材词汇量大,单词长,生僻词较多,自然也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但我们又必须让学生掌握,否则难以适应教材的要求。那么我们该采取什么方式来教学单词呢?美国学者埃克斯雷指出:“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实践证明,拼图法,数字游戏,单词接龙游戏,小歌诀,顺口溜等传统教学方法并不过时,教师再辅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借助图片,课件,动漫等手段,真正达到重情景,重趣味,重运用,使单词具有语言的意义,使其在特定的语境中被引出,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印象也深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在英语教学中适时地加入这些美味的“作料”,无疑是一種优化组合的创新,它不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片段(二)思考的问题:如何把英语对话教学引入到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是往往学习了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英语,还不能开口说英语,而只能纸上谈兵。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对对话的理解和运用,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效果并不理想。如我在教授:

Sandra:Hi,Gina!

Gina:Hi,Sandra!How's it going?

Sandra:I'm in France.I'm calling to see how you are.

Gina:Oh,thanks!

Sandra:How' it going?

Gina:Pretty good!I'm just doing my homework.How are you?

Sandra:Great!I'm with my pen pal.She's from Paris.We are having lunch.

Gina:Cool!How's the weather there?

Sandra:Great!Hot and sunny.How's the weather in Shanghai?

Gina:Also hot.And really humid.

这个对话,在第二天提问时,学生的背诵情况很好,但当我要求他们重新组织一个对话时,效果不尽人意。要么两人一组的搭配不合适,按照固定的座位进行操练,有的搭配过于悬殊,开展不了对话;要么只会运用近期的知识点,稍微久远的就遗忘。

教学反思:针对以上所出现的现象,我认为创设情景,营造英语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至关重要的。从单词教学到对话独立运用,整个过程处处注意创设情景,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道具和肢体动作,进入角色对话。在操练过程中,充分注意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改变按照固定座位进行操练的传统做法,让学生自由搭配,这样就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让好学生做示范,反复操练,这样就避免了会出现好学生越好,差学生越差的现象。“每节课堂五分钟,英语口语带回家”,短短的五分钟,不但让学生张开了嘴,还让他们争先恐后地去尝试,去演练,去表演,极大地帮助他们树立了学好英语的信心,创设机会让他们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案例与反思 第5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 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面我以《数一数》一课为例,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感悟。

【案例】

课题: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复习相同加数的加法,为学习乘法打基础。

2、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

3、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沟通相同加数和乘法的内在联系。教学准备:多媒体展台、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训练

7+5+2+1=5+6+3=3+2+6+4=

二、创设情境,启发谈话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园去看一看好吗?你们看,可爱的小熊猫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欢迎我们呢,你们喜欢吗?你们看它们多遵守纪律啊!

三、探究新知

1、活动

(一):“数一数”

(1)投影出示“主题图

(一)”,问:小朋友,你们看到这幅熊猫图想提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呢?

(生:这里一共有几只小熊猫?)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让学生自由的数数后反馈交流)

生1:我是横着五只五只地数,一共是15只。

(板书:横着数:5+5+5=15)

生2:我是竖着3只3只地数,一共是15只。

板书:竖着数:3+3+3+3+3=15)

师:真棒,还有别的数的方法吗?(和同桌的小朋友一起数)

小结:好,真能干,我们会按顺序数数了。在我们平时的数数中,为了不让遗漏或重复,一般可以竖着数或者横着数比较方便。

2、活动

(二):“比一比”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两道题和口算题有什么异同,四人小组讨论。

(板书:加数相同)

(2)齐读:5+5+5=153+3+3+3+3=15(学生感到有些难读,相同加数的个数太多)

出示相同加数连加还可以这样读:3个5连加等于15(板书)5个3 连加等于15(板书)

3、活动

(三):数一数

(1)投影出示“主题图

(二)问:这里一共有几个点子?学生自由地数数,让学生说你是怎么数的?

板书: 6+6+6+6=244+4+4+4+4+4=24

(2)让学生读出这个加法算式,并说出表示的意义。(4个6 等于24;6个4 等于24)

(3)一起来数有 几个方格,说一说你可以怎么数,分别列出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义。10+10+10=303+3+3+3+3+3+3+3+3+3=304、活动

(四):数一数

(1)让学生观察苹果图,根据图意提出问题:一共有几个苹果?(四人小组讨论,列出加法算式),3+3+3+3+3=

(2)让学生讨论出:6盘呢?10盘?15盘呢?(出示投影片)

(3)说一说并读一读,让学生讨论一下你读写了这些算式有什么感觉吗?

四、巩固应用

1、让学生再举出这样的算式,如:上面的苹果50盘呢?能列出怎样的算式呢?你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说)

2、说一说并读一读,让学生讨论一下,这么长的算式写起来很不方便是不是啊,那怎么办呢?

五、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有什么收获,和小朋友交流一下

【教学反思】:

一、注重了学生兴趣的培养。

1、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卡片、多媒体的运用以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并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正确处理三维目标的关系

为转变过去只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数学教学不仅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的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加强对数学的理解,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三、把握特点,活用教材

与传统小学数学教材相比,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材做了重大变革,其突出了:注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所学的数学知识都必须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所以每一小节数学知识的出现,教材都提供了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为了 “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素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通过数学活动获得数学知识。倡导自主的、多样化的学习。

四、关注知识储备差异,合理构建合作小组。

初二英语教学案例与反思 第6篇

板桥中学刘召书

首先,就本次考试试题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如下:

(一)听力题(20分)这是英语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它要求学生必须建立在牢固的英语基础之上,因此针对大部分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此题丢分较

多,对于平时的优生来说,得分也不够理想。特别是第3,8,12,17小题。

(二)单项选择(20分)这题既是学生对课文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体现,同时也

是学生对重点短语和句型记忆情况的体现,大部分学生完成较好,但对于

平时基础不好且又较为懒惰的学生得分就很少了,几乎都在10分以下。

(三)完型填空(10分)这道题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为这题是综合知识的运用,优生在此题全对的较少,多数均丢分1至3分,中等生丢分3至5

分,差生丢分多为4至7分。其中第42.46.49小题大部分学生都答错了。

(四)阅读理解(20分)此题较难,它要求学生必须建立在大量的单词基础之上,而且还要理解短文的大意才能答得好此题。优生得分多为16至20分,中

等生得分多为12至14分,差生得分多为6至12分。

(五)补全对话(5分)此题是语言交际运用的综合体现,大多数学生完成较好,得5分的学生也比较多。

(六)句型转换(5分)完成较好,但第68题出错较多,此小题有点超纲了。

(七)汉译英(5分)完成较好,但第73小题,丢分较多,因为该题平时很少出

现过,并且也有点偏难。

(八)改做题(5分)此题比较简单,多数学生完成较好。

(九)书面表达(10分)这是整套试题中唯一比较灵活的题,同时它也是对于全

体学生来说都算得上很难的一道题。因为它要求学生语言功底要扎实,并

且还要写作时时态要恰当,表达要清楚,单词要准确,字数要达到,因此

学生得分一般都较低。

综上所述,本次考试学生考得不够好,但与平时相差也不大,听力,完型填空,阅读理解,作文丢分较多,单项选择,句型转换,改错完成较好。

其次,对于这次考试反思和总结如下:

在过去的一学期,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快乐也有辛酸,但总体感觉良好。但是不管怎样,一切都已成为历史,为了来年能取的更好的成绩,我愿做出以下努力:

1.加强学生理想教育,继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的兴趣。

2.加强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做学生最知心的朋友。

3.加强全体学生单词,短语和听力的训练。

4.加强优生阅读理解,完形填空,书面表达的主题训练。

语文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 第7篇

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反思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墨梅》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 1

了《竹石》、《马》、《青松》等十余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诗,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 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3、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我力求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反思二:新课程需要什么教学语言

1、教师语言之大忌

一忌病语。教师使用不规范的语言,会导致学生用语混乱,思维混乱,遗害无穷。二忌冷语。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一些言行举止看不惯,觉得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对学生讽刺、挖苦、嘲弄,什么“小聪明”、“大美人”等。这样会使学生受到不应有的刺激,使稚嫩的童心受到伤害。

三忌脏语。有的老师不能正确对待有缺点或缺欠的同学,对他们使用鄙视、侮辱性的语言,什么“丑小丫”、“笨猪猡”、“榆木疙瘩”等。这样会在学生的心里播下自卑的种子,给学生造成相当严重的心理负担。

四忌咒语。有的老师会对班里的个别学生使用揭短和盲目定论式的语言,如“天生的坏”、“从小就熊”、“神经病”、“傻子”、“没出息”、“没救”等。这类语言会在学生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有的学生会千方百计报复老师、报复同学、报复社会;有的则会失去做人的信心,自甘沉沦,破罐子破摔。

五忌浮语。有的教师对学生喜欢用浮夸、吹嘘和不切实际的语言。这会使学生爱虚荣、爱吹擂,不能踏踏实实地为人、学习、做事。

六忌烦语。个别教师说话讲课总是啰嗦重复,唠唠叨叨;或东山一犁,西沟一耙,废话连篇,离题太远。这样会使学生滋生厌烦情绪、逆反心理。

2、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语言?

对学生所听:

A、孩子们对这些问题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B、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C、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D、“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对学生所言:

A、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很佩服你的勇气。

B、你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帮帮他,再补充。

对学生所读 :

A、“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B、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

C、默读,要讲究速度。现在我请大家在十分钟内看完这段文字,并请思考„„对学生所问:

A、你们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是个善于动脑筋的孩子。

B、有一个问题,是我要请教大家的,谁能帮我解决。

对学生所写:

A、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本很整洁,书写也端正。我为你们高兴。

B、用自己的笔写自己心里的话,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班×同学做得比较好,他的作文虽然也有缺点,却给人一种真诚的感受。

C、“没有老底子,就没有新文章”,有积累才能够表达。我们有些同学作文中的词语是丰富的,看得出他们课外有较大的阅读量。

D、××同学从生活中积累写作材料的本领很大,即使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他也能留心观察,作为原始材料积累起来,他的写作材料总是那么新鲜、独到。

三、语文课堂的问题意识--学生没问题,教师有问题。

学生没有问题,教师就有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不积极理睬,教师有问题;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有问题。有效的问题: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位置,用适宜的方式提出。读应是语文教学的主干,想象,思维,技能,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是附着在这一主干上的,是融合于其中的。课堂是要放手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就应该鼓励,并顺着这一问题去引导学生,给他从小种下探索思考的种子。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课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囿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我们不应该带有什么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这种错误观念。我们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广阔的空间。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最后,教师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先开阔自己的视野。以前我们经常谈论的是:如果课堂上学生提出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该怎么办?而如今我们应该思考,学生提不出问题该怎么办了。

四、怎样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

1、自主的教学模式

在语文课上,教师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把教学视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开展课堂讨论。语文课堂组织形式本身也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教师和学生围坐在一起共同参与讨论是很常见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也是无拘无束的。教师应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的心理氛围,而不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因此,语文课堂气氛往往轻松活跃,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强。

以下是课堂实录的片段:

师:通过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是那么生机昂然,鸟儿是那么生机勃勃,如果请同学们再这两者之间选择其一的话,你会选择“树”还是“鸟”? 请你作出决定。(生选择 XX)

师:选择“树”学请齐读 7、8 自然段)

师:选鸟的同学请齐读第 12、13 自然段。(生齐读)

师:其实你们不知不觉的已经进行了第一次较量。觉得过瘾吗?待会儿要进行第 2 回合的较量,看看大榕树和鸟儿谁更有魅力,喜欢“树”和“鸟“的界限要分明一点:”鸟“往那边去,”树“朝这边来。(交换位置集中)

师:现在请“树“和”鸟“仔细品味一下描写自己的段落,找出形容自己的词语,分别写到黑板上。(生朗读,交流后,争先恐后的上台写词语)

师:现在“树“和”鸟儿们“把写自己特点的词都写在黑板上了。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里面有些词不太合适,不合适的要修改,重复的要删去。(生思考交流后上台修改)

师:刚才我们只是各管各的,把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写上去,现在我们能不能把这些词语组织起来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介绍一下自己?(生准备,小组讨论交流)

师:请“树”先来,可以吗?生:大榕树枝叶繁茂,颜色明亮,有数不清的枝桠,没有大榕树,小鸟不能生存。

师:如果这样介绍可能会更好一点:“我们枝叶„„.”(师把“我们”念成重音,暗示学生角色变化)。生:我是一棵南国的大榕树,我有数不清的枝桠,枝叶是那样的繁茂。我颜色明亮,每一片树叶都在闪耀,好象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生命力特强,没有我,我们可爱的朋友——小鸟就不能生存。

师:鸟儿们。你们上来吧!两女生:(甲)我聪明伶俐,(乙)我活泼可爱。(合)我们羽毛美丽。没有我们可爱的小鸟,榕树就没有这么旺盛的生命力。两男生:我们是南国的小鸟,我们的羽毛色泽明亮,我们的歌声婉转动听,我们聪明伶俐,我们活泼可爱,没有我们的身影,大家就不会去看榕树。

师:我听出来了,大家去看大榕树,是冲着他们去的。(面向“树“组同学)你们同意吗?众“树“:不同意;两女生:我们是南国之树-----榕树,我们枝叶繁茂,能让鸟儿筑窝栖息;我们枝叶繁茂,能为鸟儿挡风遮雨。我们是鸟儿生存的基础,如果没有我们大榕树,小鸟就不能生存,我们就是鸟的天堂。

师:多有诗意的表述!榕树就是充满诗意地生活在这个空间里。老师想请教一下,你们是怎样想的?生:刚才鸟儿说,没有他们可爱的身影,人们就不会去看我们,您也说人们去看我们是冲着“鸟“去的,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因为我们本生也是很美丽的,是充满艺术感的。换位整合师:请你们考虑一下,在这篇文章中树和鸟是什么关系?生;我认为树和鸟应该和睦相处,就像花和绿叶一样,有了绿叶陪村,花才显得更美。生:我赞成刚才着位同学的话。我认为榕树和鸟是朋友关系,而且关系非常密切。生:大榕树是鸟儿生存的基础,鸟儿在大榕树上栖息为大榕树增色添彩,使他富有生命力。我认为鸟和榕树是相互依赖的。

师:你不但善于倾听,而且善于思考。生:我认为鸟和树是形影不离的,就一定会有鸟窝,一定有鸟儿,如果没有鸟儿的话,树就没有生命力。生:树和鸟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没有鸟,树很快就会衰老;如果没有大榕树,鸟儿也唱不出动听的歌。

师:可以说树因鸟而年轻,鸟因树而可爱!生:如果说大榕树是一幅美丽的画,那么有了小鸟,这画才更完美。生:我觉得要是把大榕树比做一个人的躯体话,那么鸟儿就是这个人的灵魂。

师:树和鸟都真心地感谢你,你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同学们。树和鸟密不可分,还留着这条线干吗?(师将黑板上划分树和鸟的线擦去)我们应该互相欣赏。

师:有了这个认识,“树“读写鸟的部分,感觉可能会更好;同样,”鸟“读写”树的部分,也会更有新意。(“树”齐读写鸟的自然段,“鸟”读写树的自然段)

师:你们有什么感受?生:我觉得鸟儿的确非常活泼可爱,歌声也那么清脆动听。我认为有了鸟儿,大树才会更有情趣。生:我认为大榕树枝叶繁茂,给我们鸟儿带来了生存的空间。大榕树养育着我们呵护着我们,我们应该感谢大榕树。生:我认为这些鸟儿的确

是羽毛美丽,歌生动听,活泼可爱,聪明伶俐。我想,如果它们是在为榕树塑造灵魂的话,塑造的应该是活泼的天真浪漫的孩子灵魂。生:读了这段话,我仿佛来到一棵十分美丽、茂盛的大榕树下面。听鸟儿欢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生:鸟儿可爱,大榕树美丽。宛如一幅漂亮的风景画。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去看看,让这幅美景永远留在我的心里。生:但愿我也有这个眼福。生:我不是很喜欢写景的文章,一开始没在意这棵大榕树,现在觉得这大榕树就是我们鸟儿真正的家园,我们不能没有大榕树!

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而刚才,你们已经识得庐山真面目了,真不错!互相欣赏本生就是一种和谐的美!

2、有趣的作业形式五花八门的教学内容和名目繁多的作业任务也兼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理想,并常以自主活动的方式进行。为了解决自己热衷的问题,学生要做很多的工作,如到图书馆搜集资料、到社会上做调查、写出报告等等。由于这些活动多是学生自己选择的,所以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带给学生由衷的快乐。对问题的答案教师并不做统一要求,而重在有自己的思考观点。学生可以探索,可以怀疑,可以批判,也可以标新立异。也许正是这种自主的精神,孕育出创新的火花,也使语文对学生产生了巨大吸引力。

3、生活化的教学内容面向生活的教学内容在面向生活的宗旨下,美国语文教学的内容多向社会生活各方面拓展,教材选文以“时文”为主,报纸、杂志及各种单行本都可以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料,甚至路标、图表、时间表、新闻栏目等也被选入教材中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了解生活、认识生活、学会生活成为语文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准则。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第8篇

通过列举污染源, 学生更清楚当前环境的不尽如人意, 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从而使学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他们动脑筋, 想办法, 积极讨论保护环境的措施, 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二、活动过程

T:There is much pollution all over the world now.Can you tell me what it is?

Ss:Water pollution;Air pollution;Noise pollution;Soil pollution...etc.

T:Do you know what causes water pollution?

Ss:Factories pour waste water into rivers and lakes.

T:All the factories?

Ss:No.

T:What factories?

Ss:Paper factories, printing and dyeing mills, plastic factories...ect.

T:What else can cause water pollution, too?

Ss:Some people throw rubbish into rivers and lakes.

T:How can we help to solve this problem?

Ss:We can advise the directors of these factories to stop pouring waste water into rivers and lakes.

T:If they don’t accept your advice, what else can we do?

Ss:1.We can write a letter to Green China about it.

2. We can also ask newspaper reporters and TV station re-porters to report these factories.

...

T:There is a paper factory in my hometown.It pours waste water into the river every day.The people in the town drink the water of the river every day.They have advise the leader to stop pouring waste water into the river many times.But he never accepts it.Can you write a letter about it to the Green China?

T:You have told me what causes water pollution and how to solve this problem.You’re very clever.Thank you very much.But can you tell me what causes air pollution?

Ss:The smoke of factories, the smoke given out by buses, cars, trucks, motorbikes...ect.

T:There aren’t many factories in our city, Hangzhou.But the air is not good enough.Why?

Ss:Because there is much traffic.

T:Can you think out a way to solve this problem?

Ss:1.We can plant more trees on roads.

2.We can ask people not to drive their cars to work.

3. We can ask people to ride bikes to work.

4. We can tell people riding bikes is good for their health...

T:If their homes are far away from their workplaces, can they ride bikes to work?

Ss:No.

T:How can we solve it?

Ss:We can ask the leader of the city to develop the public traffic.Such as adding more buses, building underground...ect.

T:We have thought out many methods to improve our environment.I will try my best to tell our government that something must be done to make our hometown more beautiful.Have you ever made any pollution?

Ss:Yes.

T: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it?

Ss:Yes.

S1:I sometimes spit in public places.

S2:I sometimes draw on public walls.

S3:I cut down a small tree in my school in Grade One.I feel very sorry now.

S4:We sometimes throw litter on the ground in and out of our classroom.

S5:I don’t pick up rubbish in public places.

T:Will you spit in public places from now on?

Ss:No.

T:Will you draw on public walls any more?

Ss:No.

T:Will you cut down trees in the future?

Ss:No.

T:Will you throw rubbish in public places?

Ss:No...

We must try our best to make our city (our country) the most beautiful one in the world.

三、反思

1.本文所设计的问题实际上是英语课与生物课中的“环保”章节的整合, 学生较熟悉。老师让学生列举污染源, 学生讲出了很多的污染源——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等。

2.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些污染问题, 巧妙地运用合作学习法, 从而不但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培养学生参政议政的意识。学生们以主人翁的身份, 提出了种种解决方法。解决水污染问题, 他们先用劝说的办法, 当此法行不通时, 再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 最后上告政府;解决空气污染问题, 他们号召人们骑车上班。当老师提醒他们, 若家离工作地方很远, 不能骑车上班时, 该怎么办?他们马上想到了公交车。他们要求政府增加公交车辆, 建造地铁。

3.老师因势利导, 请他们回忆一下, 以前有否做过有损于环保的事情。其实是英语课与政治课的整合。在这么和谐、民主、激动的气氛中, 学生们毫无顾忌, 畅所欲言, 纷纷讲述了自己以前的不文明表现。当老师问他们以后还会做这种事吗?他们很真心地回答:“No.”自然恰当的德育渗透, 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使活动达到了高潮。

《尊严》教学片段案例与反思 第9篇

《尊严》是人教版四年级的一篇课文。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说明了人要自食其力,要自爱、自强、自尊,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维护个人的尊严和做人的原则。对于这样一篇使学生从心底产生了强烈情感共鸣的文本,教师如何让学生在富有哲理的语言世界里加深对人物形象的体验,在心灵中产生共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呢?

[片段一]

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的这个人名字叫哈默。我们知道,他曾经是一无所有的逃难者,可后来却成为石油大王,拥有了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那么,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通过上节课的读书学习,文中的年轻人(哈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1:我认为哈默刚开始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人,后来是个腰缠万贯的石油大亨。

生2:我发现哈默即使在饿得踉踉倒的情况下也坚持通过劳动换取相应的食物,这叫不劳动不得食。

生3:通过读书,我又有了新的见识。原来,以自己的劳动去换取报酬,这叫有尊严的表现。

师:哈默给我们留下了不一样的印象。同学们,有声的朗读有利于交流感情,无声的默读有利于思考。请大家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为什么同一个人做同一件事,却给了我们不一样的印象呢?

(学生默读)

[反思一]《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在教学中尤其需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感悟首先应该是整体的领悟,迅速、准确地把握整体也是一项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它直接影响着阅读活动的质量。第二课时开始,老师巧妙地用“通过上节课的读书学习,文中的年轻人哈默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旨在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根据要求,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他们从多角度感知课文,捕捉信息,相互补充,话题辐射全文的相关内容。

[片段二]

师:通过读书,我们发现,这篇课文对年轻人哈默的形象是通过对他的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来体现的。作者把对哈默的描写置于逃难的人群中,通过对比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哈默的与众不同的人格。下面请大家细读课文,想一想,年轻人哈默作为逃难人群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有哪些?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开始吧!

(生大声读书)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已找出了哈默与其他逃难的人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一下。不动笔不读书!快拿笔作上记号,并读熟练。

(生用笔在书上作上记号)

师:咱们先来谈一谈相同之处,请通过读书来告诉大家。

生1:第一段中“面呈菜色……”

生2:吃食物时都是狼吞虎咽。(开始读)

师:同学们,这两位同学真是火眼金睛啊!找得真准确,谁愿意读读这句子呢?(生读)你们在读到这些相同之处时有什么感想吗?

生1:逃难的人非常地饿。

生2:逃难的人好久都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

生3:他们总算吃到像样的食物了。

师:是啊,短短的一段文字,我们体会了这么多的知识。那么,你们能否读出逃难人“非常饿” “好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 “终于吃顿饱饭了”这些体味呢?试试吧!

(生读)

师:现在逃难的人最缺少的是什么呢?

生:缺少食物、水、休息……

师:他们为了食物,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命,连最起码的道谢都顾不上说了。此时的哈默是什么样的呢?

生: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师: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逃难的年轻人,他此时最需要的是( )

生:食物、水、休息……

他选择了什么?(干活)你们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生:文中的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中看出。

师:课文中的第二、三、四段中,对年轻人哈默的三次语言描写,同学们读一读,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从第1次语言描写中,我体会出了哈默是真诚地请求杰克逊大叔给他活干。

生2:从第2次语言描写中,我认为哈默不想不劳而获,坚持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

生3:从第3次语言描写中,我发现哈默的态度十分坚定,绝不是装模作样。

师:是啊,这3次语言描写将一个有骨气的年轻人形象刻画得丰满而生动!让我们通过读来体会这个年轻人的高贵尊严。

[反思二]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散见于课文中,学生不一定能够找得全面,理解的透彻。此时,通过小组内部、班级同学以及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就能够较好地理解这些句子,突破课文的重点。同时,老师顺学而导,让学生带着“逃难的人此时最需要什么?”这样的问题去领悟年轻的哈默即使在当时饥寒交迫、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他还是不肯接受施舍,突出了他的与众不同。他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干活”,是有尊严的表现。

[片段三]师:逃难中的哈默如此的表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年后,在美国的石油界,哈默更是赫赫有名。然而,有关哈默的情况你了解多少呢?我们来交流一下课前查找的资料。

(生相互交流)

师:其实,当年收留哈默的杰克逊大叔早就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课件出示这句话)同学们,有句话说得好——“熟读精思,必知其义”。要想体会这句话的内涵,一定要精心地去读去想。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认同杰克逊大叔的话吗?如果体会到了可以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生1:这里的“富翁”不是指金钱富有者,而是指精神富有者。他拥有“尊严”这种精神财富。

生2:我觉得这里的“富翁”也不是指巨大财富的拥有者,因为哈默当时一无所有。所以这里的“富翁”百分之百指的是人的精神,在这里指“尊严”这种人格。

生3:当年的哈默什么也没有,可他并不因为贫穷而乞哀告怜,不因为穷困而潦倒自悲,而是凭自己的双手去劳动,以挣得应得的报酬,这就是有骨气、有尊严的表现。有了这样的骨气与尊严,何愁创造不出财富呢?所以杰克逊大叔真有远见。

生4:以自己的劳动去换取报酬,这是一种尊严。在杰克逊大叔的眼里,一个懂得尊严的人就等于拥有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当然百分之百是富翁。

生5:我想列出一个等式:高贵的尊严等于巨大的财富!所以我完全同意杰克逊大叔的话!

师:看来同学们都认为尊严是无价之宝!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你对这句话的体会吗?(生读)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个有尊严的人又应该具有哪些特点呢?……

[反思三]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实现人与文本的内在交流。一堂语文课是不是“本色”的,有没有“语文味儿”,“味儿”浓不浓,主要看学生与文本是否发生这种交流,以及这种交流是否深刻、流畅和完整。上述片段中,老师引导学生

上一篇:耿镇中学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小结下一篇:学校实验设备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