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初中趣味导入

2024-07-16

文言文初中趣味导入(精选8篇)

文言文初中趣味导入 第1篇

初中文言文的趣味教学

语文教学调查中,如果把文言文和现代文作比较,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学习现代文,只有少数学生喜欢文言文,难道是那些传诵千古的文章魅力不及现代作品吗?当然不是。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质疑能力,健全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个体自学与创新能力为宗旨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就成了新教材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联系实际,吸取古文中的养料

我们的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起来的,是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文言文的词汇还有不少出现在我们当今的生活之中。学生积累文言文实词,最好联系成语来理解。如教学《爱莲说》一文,有句“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这个“鲜”字,联系成语“屡见不鲜”来解释,就明白是“少”的意思。若能联系通俗易懂的词来理解实词,学生兴趣更浓,如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这个“通”字,联系河源的“通心菜”,“通心粉”向学生解释,这个“通” 字就是“空”的意思。言文结合,通俗易懂,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编演课本剧,再现古人古事

只要有故事情节的文言文都可以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来演。《卖油翁》、《黔之驴》、《出师表》、《捕蛇者说》、《愚公移山》、《送东阳马生序》等是很好的课本剧题材。课本剧的编演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放手让学生去合作、探究。以《黔之驴》一文为例,首先要吃透文本,把握中心和人物性格(表现了老虎的机智勇敢和驴子的外强中干。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删情节,一般是增加情节的多,可以适当地删改人物动作和场景

以适应演出的需要。为了使人物形象更丰满逼真,使剧本更吸引人,增加故事情节是关键,如在原来的动作“蔽、窥、遁、近、视(之)、荡倚冲冒、跳踉……”和原来的心理: “以为神、觉无异能者、莫相知、终不敢搏、以为且噬己也、技止此耳……”上增加人物(驴和老虎)的对话。课本剧的编演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加入现代的东西以达到增加趣味性的目的,同时要注意刻画人物性格,突出课文主题,让学生既放得开,又收得拢。这样,枯燥难懂的文言文,通过编、演、看、评课本剧四个小组的精心策划,展现了文言文无穷的魅力成果。

三、讲故事,提高学生素养

大多数文言文一般都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学生学习的文言文材料是丰富的历史海洋中的冰山一角,是绵延的历史画卷中的一个图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有多种故事可讲,如背景故事、演义故事、野史轶闻等。如在教《出师表》一课的时候,我们可以讲刘备托孤的故事;在教《扁鹊见蔡桓公》的时候,我们可以讲扁鹊妙手救人的神奇故事以及桓公与王侯的故事等等,背景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淡化课本教学的内容枯燥。在讲背景故事的时候,可以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四、朗诵表演,享受古文的韵律

不少文言文虽晦涩难懂,但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气势非凡、感情充沛,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是朗诵的好材料,如《木兰诗》、《与朱元思书》、《岳阳楼记》、《马说》、《水调歌头》、《三峡》等。找一点有趣的文言小段,让学生不觉得枯燥,从易到难,学起来会顺利一些。对于好的朗诵材料不能简单地布置学生读背,久之容易枯燥,也使学生不能很好地享受古文的音乐美。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诵表演,可以让简单的读背变得有吸引力,更好地展示文言文的音乐美。朗诵表演可以是教师范读,可以是单个学生朗诵,可以是音像范

读,可以分组朗诵比赛,可以分段分句朗诵。在时间上可以是讲解前、讲解后、单元课文结束后、学期课文结束后这些时间段。语气和表情动作上可以是正规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夸张的形式。

五、挖掘文言文宝藏,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文言文这座宝藏,搜集文中的素材为写作时所用,那不仅能让他们在写作时言而有物,而且还增强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那么,我们应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去积累文言文中的写作素材呢?第一,上完一篇课文,归类好知识点后,找一两篇运用了此文为材料的优秀作文来让学生欣赏,并分析此作文是如何运用这篇课文入文的。第二,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思考,这篇课文能从几个角度运用到作文中。例如,上《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愚公这个人物:一个老头子,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途中遭到智叟的嘲笑,愚公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人把两座大山背走了。愚公移山成功,何故?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必定的信心,没有长远的目光,没有坚强的毅力,试问如何能成功?由此分析出,这个材料可用于“理想”、“信心”、“智与愚”、“毅力”、“发展与静止”、“环境”、“奋斗”等话题。第三,让学生选一个角度来立论,并用此课文为材料写一段文字,学习如何真正运用这个素材。第四,引导学生分类积累文中名句,以便写作时可以引入作文。

总之,文言文教学,教师注重的不应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兴趣的引导,学法的指导,最后达到自学能力的形成。

文言文初中趣味导入 第2篇

政史地组:鲁秀梅

内容摘要:历史课传统的导语设计采用复习法,新旧联系式,缺少趣味,显得平淡呆板,并且限制学生思维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师生情感互动,使教学工作有效开展,我尝试了几种导入法,因势利导,教中趣导由于乐趣激发志趣,学生被动为主动,使历史课堂大放异彩。

关键词:趣味

导入

教学方法,但无定法。新课导入也是这样。对历史课堂教学来说,精彩的导入无疑会为教学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巧妙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与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然而,要做到学生乐意听讲,并非一件易事,这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和完善各个教学环节,总结经验教训。其中,历史教学导语 设计尤为重要,导语虽短,其意却深一片简短而成功的导语,可以马上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如同徐徐拉开的帷幕,让同学们一眼看到精美的置景;犹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已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然而,历史课传统的导语设计多为新旧联系式,采用复习法。当然复习旧课而引入新课,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使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因果联系,体现着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思想,但往往缺少了趣味性,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时显得平淡呆板而常常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此不拘一格,因课而导,创新导语设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来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渴求知识的心理,那么定会大大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趣味导入法,愿与各位同仁商讨。

首先,教师教师必须做好几个准备工作:一十多看书、报、影视,收集积累各种于历史知识有关的资料和信息,涉及导入语时才有丰富的材料,二是要全面熟悉教材,掌握教材内容特点,这样才能用生动的导入语来达到突破教材重点和难点的目的。三是要掌握学生特点,注意学生年龄特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导入要切合学生实际。

一、诗词导入法

在中国历史教学中,恰当地引用古诗词导入,刻意营造活泼欢快的氛围,提高学生兴趣,拨动他们的思维之弦,使之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学习《红军的长征》一课时,不妨朗诵毛泽东的《长征》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盟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断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学生在朗读之余,不但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了了解,而且也为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感染。通过吟诵这些佳句隽语,因此可以利用学生易懂或熟识的诗词导入新课,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感情。

二、歌谣导入法 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利用一些相关歌谣导入,能够使学生在盎然的气氛中接受新知识。我讲《义和团运动》一课时,用歌谣“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倒入。解释中国人民反洋教的实质一课时,用歌谣导入,能更鲜明地表现辛亥革命的背景:“不用掐,不用算,选通不过二年半,今年诸吃羊,明年种田不纳粮。”

三、对联导入法

历史教学中,巧妙地引用对联,激发学生的漆思妙想,为突出主题架桥铺路。如国统区人民的困苦生活时,因用一幅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巧妙设疑,引出国统区人民生活的背景—缺衣

(一)少食

(十).。我在讲《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一节时,因用一幅对联:“五十年枷锁一旦废除,咱们翻身作主人,无数年压迫从此解放,工人齐心忙生产。”不尽如出时代特色,而且琅琅上口,便于记忆。

四、时事导入

时事,就是社会上发生的,学生关心的现实事件,包括报上刊登的新闻。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包括新闻)导入,不仅赋予“古”以时代感和亲切感,而且会加深对现实事件的了解。“令”与“古”紧密相连,历史发展的脉络呈现在学生面前,从中可以发现历史发展过程某些带规律性的道理。

例如,香港的顺利回归成为学生关注的热点。我在讲述“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时,就很恰当地把香港问题同课题主旨联系起来。说:“同学们,现在我国政府与英国政府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使香港回归祖国。大家都很想知道香港问题的由来。今天香港地区不仅包括香港本岛,还包括所谓的‘新界’。‘新界’的面积比香港岛还要大得多,它是在1898年被英国强迫清政府‘租借’走的,足其实99年。如果这次谈判成功,香港地区将在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我们学完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这课后,大家就会明白香港的由来了。”

要想运用好时事导入技能,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政治眼光,用心观察、积累,善于捕捉新鲜信息,善于联想,而且还要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的知识追求、兴趣爱好、热门话题等等。

四、历史乡情导入

家乡是学生生息养育的地方,一提起本乡本土的历史知识,学生虽未必耳熟能详,但都会倍感亲切,所以,用与乡土历史相关的知识激发乡情,导入新课,人情人理,很能引起学生兴趣。

例如“九。一八”事变,设计这样的语言:“同学们都会唱《松花江上》这首歌吧,‘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哪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站大本营。’这首歌反映了当时什么是变呢?”学生回答:“九。一八”事变。”教师接着说:“这节课,我们就从九一八事变说起。”随后,引入课题。例如,将《中法战争》,采用战士木雕“番鬼托梁”导入新课。原来广西民间建房时有个民俗,就是雕刻一个木鬼,放在屋梁之下,自从法国侵略中国西南地区,当地人民痛恨侵略者,于是就在建屋时雕刻一个法国鬼子的形象置于梁下,叫做“番鬼托梁”。教师边展示边解说,自然导入新课,同时使学生感受到他们祖辈爱憎分明的情感。以上几点最后,运用导入技能应注意几点

导入有法,但无定法,但无论选用何种导入法,都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具有明确的木的。运用导语的目的是为了导入新课,增强教学效果,其设计与运用要紧扣教学目标,不能为导语而导语,不能单纯追求形象性和故事性,热衷于猎奇而喧兵夺主,从而违背了既定的历史教学目标。

(2)兴趣为前提。导语要遵循和运用注意规律,力求新颖、别致、生动感人,富有趣味性,避免平铺直叙。要以兴趣为前提、有意创设情景,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3)贯彻量力性要求。导入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年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即导入要结合学生实际,切忌过深、过难 以免影响学生对新知识得接受。

(4)避免演独角戏。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教师在导入重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只管自己在讲台上独角戏而不顾学生的听讲情绪,导入就失去意义。

(5)要掌握好时间。导入仅是一个“引子”,而不是内容铺开的讲授,故导入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3至4分钟为宜。所以导入要力求简短明了,切忌冗长拖沓。如讲英国工业革命一节时,有位教师只用了一句导言:“当今世界正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主要内容是什么?”话虽短,也能起到良好的导入效果。(6)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过渡和衔接。在一般情况下,每节课的结束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设计新课导语时可参考上一节课的结束语,使二者衔接紧密浑然一体,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熟悉全套中学教材,把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具有全面驾驭教材的能力。

文言文初中趣味导入 第3篇

1. 故事导入方法

讲授新课时, 结合课题内容先适当引入一些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 或者讲述一些生动的数学典故或相关的趣味故事, 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解直角三角形”时, 可以向学生展示比萨斜塔的图片, 同时可以提问学生, 为什么比萨斜塔是斜的呢?从而由学生来补充有关比萨斜塔的故事.然后给出斜塔倾斜的一些数据, 从数学角度提问, 怎么来描述斜塔到底有多斜呢?这样就引入找倾斜的角度, 从而联想到在直角三角形中, 已知边来求角度的问题, 从而引入新课.

2. 游戏导入法

例如:教师在上“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 在课前用纸印好几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课堂上做一名学生出题老师猜的游戏.首先让学生量出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 由学生报出任意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 老师迅速、准确无误地猜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 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 在激发出他们强烈地求知欲后, 借以引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的问题.

3. 诗词导入法

例如:在讲授“三视图”时, 开场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 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与题目吗? (苏轼, 《题西林壁》) (2) 哪名同学能说说苏轼是怎样观察庐山的? (横看, 侧看, 近看, 身处山中看) , 然后说, 这首诗隐含了一些数学知识, 他教会我们怎样去观察物体,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三视图”.

例如:我校一老师“勾股定理”的导入实录:利用屏幕创设了图文并茂的问题情境:在“希望的田野上”的背景音乐下, 在一个被绿色环绕的池塘里, 荷花亭亭玉立, 在微风的吹拂下, 频频“点头”示意……

然后打出一首诗来:

平平湖水清可鉴, 面上半尺坐红莲,

出泥不染亭亭立, 忽被强风吹一边,

渔人观看忙向前, 花离原位两尺远,

能算诸君请解释, 湖水如何知深浅?

诗词入课堂, 课堂顿时沸腾起来, 教师适时提问:同学们, 透过这美妙的诗意, 你能发现什么样的数学问题?你知道这湖水的深度吗?你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呢?学生们再也按捺奈不住了, 跃跃欲试!

4. 幽默语言导入法

例如:在讲授“三角函数”时, 我说:同学们, 在过去的一段日子里, 我们学习了平面解析几何, 平面解析几何是中学的是一个重点, 更是一个难点.可以说我们走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 终于走完了这片数学中的沼泽地.按理来说应该休息一下, 学点简单点的.但是上帝, 哦, 不是, 是老师跟我们开了个玩笑, 我们接下来要学的东西更加复杂, 更加麻烦.

那么我接下来要学习的麻烦东西是什么呢?三角函数.

为什么说它更复杂呢?同学们看到函数是不是就傻眼了? (恩, 我们最怕函数了.) 单单是函数就够难的啦, 它还要在前面加个三角, 不用讲肯定是更麻烦了, 就像我们的恋爱就很复杂了, 如果在加上个三角, 你们说麻烦不麻烦? (笑) 麻烦归麻烦, 三角还是有三角的味道, 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第三者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大笑) 那么我们的三角函数又有什么味道呢?同学们就跟着老师一起来来品尝吧……

例如:在讲授“集合的确定性”时, 我设置了如下情景:请我们班全体男生起立, 刷地一下, 男生全起来了.我点道:“很好, 这样我们班的全体男生可以看作是一个集合.”然后请他们坐下, 我又说:“请帅哥起立!”结果大伙很不好意思, 稀稀落落的, 有几个大胆的男生站起来了.这时候我说:“刚才男生为什么没有刷地一下全站起来呢?”有一女生说:“老师, 帅哥们不好意思.”我严肃地说道:“不是不好意思, 是帅哥这个定义不是很确定, 什么样的哥哥才称帅呢?他们不清楚自己到底算不算帅哥 (笑) .当然, 如果给帅哥加个定义, 比××老师帅的男生都可以叫帅哥的话, 那估计我们班自恋的男生都会站起来了. (学生狂倒) 笑归笑, 我们刚才这么一个小小的活动正说明了集合的一个重要性质———确定性!所以我们班的帅哥不能构成一个集合, 再比如聪明的人, 个子比较高的人, 它们可以组成集合吗? (不可以) ”……

如何让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充满趣味 第4篇

一、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有些学生抱怨我们今天不用文言文,干嘛去学“之乎者也”呢?这些话反映了学生并不喜欢学习文言文。要学好文言文,只有从心底喜欢上了它才行。而要让学生喜欢上文言文,就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对它产生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揭示了兴趣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对文言文有没有兴趣,就决定了他们是否真正愿意参与对文言文的学习与探究。

二、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副行长林毅夫说过,“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讲究方法,有方法事半功倍,没有方法事倍功半。因此作为一个现代人学习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这说明,有了兴趣还必须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测试证明:智力绝不是成绩的决定因素,关键还是在于学习方法,“差生”差就差在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只要方法好,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取得优异成绩。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很简单,主要有以下两个:1.诵读。学习文言文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就是多读多诵,然后就能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了。2.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就是积累。要想文言文好,就必须积累好文言知识,尤其是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并且重视预习,解决一些重点实虚词,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去揣摩语意。积累的文言知识多了,即使一篇文言文中,通假活用、前置后置、古今异义等语法现象再多,学生也不会晕头转向,做题目也自然容易多了。

三、培养预习文言文的习惯

文言文这种文体的使用早已远离了我们的生活,而它本身所蕴涵的文化积淀却又那么博大精深,再加之行文时有许多的特殊句式(如:使动句式、被动句式、意动句式、省略句式、倒装句式),就给学生学习带来了诸多困难。如果不重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课堂上只是读这一关就很难过。尤其像初中课本里现在收录的长篇文章《陈涉世家》《出师表》等,就更难让我们教得得心应手。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预习文言文的习惯呢?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预习文言文的任务:包括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朗读课文和疏通文意。前两项只要求了解,后两项必须让学生落到实处。其次,老师要在上新课之前,抽出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朗读:先要读准字音,更重要的是正确断句。如《鱼我所欲也》一课“是亦不可以已乎”一句,如果不教给学生将“是”与后边断开,那么这个句子就无法读懂。最后,在上第一课时时,加强对学生预习的检查,使预习的习惯能长久地保持下去。

四、明确教学文言文的重难点

文言文教学内容广博:语言形式上有实词、虚词、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等等;思想内容上有文章的思想感情、作品主旨和文化意味等等;写作技巧上有修辞、句式及布局谋篇等等。因此,明确重难点尤为重要。如《曹刿论战》一文中“十年春,齐师伐我”。一个“伐”字是理解句子的关键,伐,从人从戈,义为征伐,然而征伐有别:“征”是褒义词,常用于上攻下、有道伐无道;“伐”是中性词,多用于诸侯或平级之间的公开宣战,一般师出有名,进军时要有钟鼓,后文中有“公将鼓之”“一鼓作气”“齐人三鼓”就是明证。

五、落实文言文中的汉字特点

汉字由形、音、义三者构成,从文字体系看,属于表义文字,即字形同其意义直接关联。所以,掌握常用文言词汇的词义就要充分利用汉字的形体,这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从根本上解决汉字古义问题。同时,由于是从理据上明了汉字意义的来源,所以掌握得更为牢固持久。具体方法如下:第一,利用字形,理解本义。文献越是久远,其文字的本义使用就越频繁,而本义常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而利用字形进行意义分析,往往能化繁为简,事半功倍。如《鱼我所欲也》一文中“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中的“得兼”,学生很容易记成“兼得”。究其原因,一是断句不当,二是不理解“兼”的含义。第二,比较部首,明辨词义。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中“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一句中,“洌”容易被学生写作“冽”,课堂上,教师可进行比较,明确:三点水,是属水字部,意思与水相关,洌,《说文》“水清也。从水,列声。”这里形容美酒如水之清澈。第三,比较字形,辨别近义词。如《曹刿论战》一文中“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其中,视与望,近观为视,远眺为望。视,从见示声;望,繁体作望,上面是“臣”是眼睛,下面是“壬”,像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到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是远望。

六、巩固文言文的教学内容

文言文初中趣味导入 第5篇

课题 有趣的物理世界 备课人 袁劲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了解物理学科属性

2.在欢乐中掌握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八年级全册)

3.知道物理学科的重要性

4.把声现象,光现象,物态变化,电学的基础知识给学生理一理

5.掌握几个电学基本的物理替解法

重点和难点 1.将兴趣与知识相结合 2.能按步骤和要求解答简单的题目

教学课时 两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入一个神奇的物理世界。首先,来让我们看看武侠世界里的那些关于物理的知识吧。然后我们在就物理考试做进一步的应对复习。故事名字是《倚天屠龙穿越篇》在我讲故事的同时,希望同学们仔细听其中的奥妙哦。

二·正课

话说这一日,金毛狮王谢逊面对前来夺取屠龙宝刀的各路高手,不得已使出了独门绝招——狮子吼。你穿越到了武侠世界,是其中一个高手。为了应对金毛狮王的绝招,该怎么办呢?

【我们首先要明白,1.声音是由物体震动而产生的,震动停止,声音也停止,但还会继续传播 2.发生体(谢逊的声带)传播介质(空气)接受者(人耳)3.谢逊发出的是噪声,由发声体做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4.一,在声源处(杀掉谢逊)二,传播路径(跑到身后的树林,让树木阻挡一部分声波)三,在人而出减弱(堵上耳朵)】

根据实际情况,你打不过谢逊,轻功再好,也跑不过声速(340m/s)只好选择了堵上耳朵。在一番声波的攻击下,各路高手纷纷倒地。而你却是唯一站着的人。“小 子,内力不错啊,居然在我的绝招过后还能站稳。”谢逊双目失明了,却好像能看见你似的。“你刚好离我34米。”

你非常惊讶,想着这个瞎子是怎么知道你站在那里,而且距离只有34米的。

【回声测距: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340m/s,公式1/2·vt】 你不知道这个物理知识,就只好归功于谢逊眼睛下了,听力特别灵敏。谢逊轻功了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你带到了一个客栈。你急中生智,大呼:“义父,我是你的无忌孩儿。”

你看到谢逊原来阴狠的表情立刻变了。

“小声点,隔墙有耳!”谢逊说道。

寂静的夜晚,只有只有几只萤火虫在零星的闪烁,天空没有星星,月亮发出微弱的光。谢逊点燃一盏煤油灯。房间里有一面铜镜,在镜子里你看清了他慈祥的脸庞。你的影子随着跳动的灯火摇晃。

你脑海里想起了一系列学过的物理知识【1.光源是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煤油灯,有的星星,萤火虫,月亮不是的)2.镜子里的像是虚像,正立的(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连线与镜

面垂直,虚像)3.光的漫反射(看清楚本身不发光的物体)3.影子(光沿直线传播。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光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形成的形状与不透光物体相似的,光照射不到的区域。)4.小孔成像

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像的特点是倒立

的,实像,像的大小视物、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比,如果屏到小孔的距离小于物到小孔的距离,则像比物小,反之则大】

“无忌孩儿,外面都结冰了,多穿件衣服!”说完,谢逊把他的披风脱下来,披到你的身上。但你还是在不停地哆嗦,谢逊心疼了,对你说到:“孩儿莫急,看义父用内力把外面的雪化了,让你暖和些!”

你喊道:“义父,万万不可!”

“为何?”谢逊茫然的问道。

你该如何向谢逊解释呢?

【提示1.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 2.三种状态相互转化(水0摄氏度结冰,100摄氏度沸腾)3.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溶化,溶化吸热(反之则反)】

你心想,反正谢逊是个古人,说这么多科学道理也讲不清楚,就说:“义父,这点风寒孩儿还是受得住,义父刚经大战,需要好好调养,切不可运功过度。”

谢逊长叹一口气,抚着你的头说到:“果然是个孝顺的孩儿啊!”

“应该的,应该的。”你口上这么说,心里却道,再把雪化了我非冻死不可。“这里真是鬼天气,雪下个不停地,本来要到中原去找你和你爹娘,不想却被暴风雪阻在这里,还不断被那些自认名门正派的人骚扰。”谢逊望着窗外抱怨道,“孩儿,你说这雪怎么老是下个不停啊?”

你该如何解释下雪这一现象?

【提示1.露: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霜: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雾: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雪:水蒸气凝华而成。云:水汽凝结造成的。雨:水蒸气液化而成。雹:由小水滴凝固而成。白气:嘴里呼出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2.固——液——气:吸热 气——液——固:放热】

“义父,这是上天看不惯朝廷荒淫无道,要灭掉蒙古鞑靼!”你义愤填膺的说。“说的好!”谢逊拍着你的肩膀说道,“不愧是翠山的孩子,像你爹,有一颗济世安民的心。”

你的脸微微泛红。

谢逊说:“天色不早了,无忌孩儿,你早些歇息,明天雪一停,我们就去回冰火岛。” 回去,对,你应该回去,你本来就不属于这个武侠世界。你突然想起,你是看电视剧《倚天屠龙记》的时候电视机漏电,遭受了电击,才被送到这里的。要回去就必须有电,天上的闪电电压太高,你会被击挂。

除了闪电,你又有什么办法发电呢?

【提示1.摩擦起电(electrification by friction)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因此原来不带电的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它们所带的电量在数值上必然相等。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符号q,单位库仑c 元电荷e=1.6·10的负19次方。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任何两个物体摩擦,都可以起电。18世纪中期,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经过分析和研究,认为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电,叫做正电和负电。物体因摩擦而带的电,不是正电就是负电。带的是静电。电子的转移,因为这样的电荷不流动,被称为“静电”人体静电的电压最高可达2万伏左右。在冬天干燥的空气里人体会带电,只要人一走动,空气与衣服之间的摩擦就使人体储存了静电。因此,当手触及门上的金属把手等导体就会放电,感觉就像被麻了一下。2.发电机】

在这种条件下,找个发电机是根本不可能的,只好用摩擦起电的办法了。你心里想着,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预知你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小结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其实物理也是非常有趣味性的,并不是一门死板的学科。而且,学好物理对我们的生活也有许多有益的影响。至少,我们不会被人问到一些简单的常识而一无所知,这样会被人当文盲的啊。还有,物理世界的神奇之旅还没有结束,没点看家本事,你怎么能立足于强手林立的武侠世界啊?熟话说的好,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课后作业

1.熟悉本学期的所学知识

谈拼音教学中的趣味导入 第6篇

如果导入方式设计得巧妙精当,就能在顷刻之间引起学生对拼音的兴趣,在拼音教学中,使学生迅速步入精神兴奋状态,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强烈的探究意向,从而为新的教学活动做好心理准备。如何设计妙趣横生又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导入方式呢?

1.由图导入

拼音教材配有多幅插图。教字母的图,大部分是直接表音或表形的,这些插图趣味性较浓,又是多为儿童熟知的事物,易说易记,从旧知或经验的迁移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知。如教学i、j、X等音素时,先出示衣服、鸡、西瓜等彩图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即出示相对应的拼音进行教学。这样,学生自然地被带入新的学习氛围中,又使插图的表音或表形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2.故事导入

故事这一文学形式生动有趣,对低年级儿童具有特别的吸引力。教学拼音前,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读或编说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故事,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如教学“f”这一声母前,教师先讲《西游记》中关于如来佛的一段有趣的故事,正当学生兴味盎然时,教师板书“f”,告诉学生,像如来这样受人膜拜的就叫“佛”,带读“fff”,再联系课本插图f的音、形。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致勃勃,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了新的学习任务。

3.儿歌(或谜语)导入

儿歌或谜语,内容简单,有的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饶有兴味,为低龄儿童喜闻乐见。因此,以儿歌或谜语导入新课也不失为一种有趣而生动的好方法。如教学g之前,教师朗诵儿歌“小哥哥,爱白鸽,喂完鸽,唱支歌,哥和鸽,笑呵呵!”教师问:这里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什么音节?从而引出声母g。由此,教师将学生引入了学习情境。

4.演示法导入

这种方法以演示实验、操作玩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了解演示现象产生原因的强烈愿望,从而跃跃欲试,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如教学声母q之前,让每位学生准备好玩具——一个圆气球和一根木棒。要求学生和老师一起玩玩具:左手拿气球,右手拿木

吉林省双辽市那木逸夫小学教师

包丽丽 棒,将气球放在木棒顶端左边。然后告诉学生:你们每人手上都拿着一个q。而教学P前,要求每人准备一张薄纸,放在靠近口的正前方,先双唇闭合,把气憋住,再突然放开,向外送气,送气过程由轻转短,气流较强。这时,纸会被气流推出,让学生反复做这个试验,学生觉得很有趣,此时告诉学生这就是声母“P”的发音过程。这样的小实验引起的有趣现象,立即激发起学生进一步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这种演示导入的过程给学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使学生牢牢记住与此相关的知识。5.绘画导入

儿童的认识是从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把一些抽象的说教性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绘画语言,把绘画引入拼音教学之中,可以促使学生动脑动手,自动参与学习过程,如教ü之前,引导学生:谁会画一条活则乱跳的鱼?学生画出(),这条鱼今天遇到了件高兴的事,它的嘴里会吐出什么?(泡泡),要求学生在鱼嘴上画出一个小泡泡,由于它太高兴了,跳得很高,所以尾巴上也溅起了小水花,请学生在尾巴上添上一个水泡,画成()。这条小鱼真可爱。于是教师板书ü,师生共同进入新的教学活动中。这样,以绘画形式导入新课,既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6.游戏表演法导入

游戏表演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不妨让学生做做游戏或参与表演,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如教学m前,可以让一名学生蒙住眼睛,和其他同学做“摸瞎子”的游戏,从而引出“m”。而在教拼音方法时,可让两名学生分别拿大卡片b和a,相对快跑,最后拼成ba,这就把拼音要领“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形象地体现出来了。

趣味文言文 第7篇

陈在衡不怕鬼

陈在衡先生,和蔼有风趣,年六十余。暮行郊野间,见二人笼灯(提着灯笼)前行,就火吸烟,久而不热(点燃)。其一人问曰:“君过首七(旧称人死后的第一个七天)未耶?”陈讶其语,漫曰:”未也。”其人曰:“宜哉,阳气未尽故阴火不燃。”陈悟为鬼。佯曰:“世言人畏鬼,信乎?”鬼曰:“非也,鬼实畏人。”陈曰:“人何足(值得)畏?”曰:“畏啐(吹气)。”陈即长吸而啐之。二鬼退至三步外,张目怒陈曰:“汝非鬼耶?”陈笑曰:“实不汝欺,吾乃与鬼相近之人耳!”再啐之,各缩其半;三啐之而灭。(达自《金壶七墨》)

两匠迁居

一人极好静,而所居介于铜铁两匠之间,朝夕聒耳,甚苦之,常曰:“此两家若有迁居之日,我宁可做东款谢。”一日,二匠并至曰:“我等欲迁矣,足下素许东道,特来叩领。”其人大喜,遽盛款之,席间问之曰:“汝两家迁徒何处?”答曰:“他搬我屋里,我搬他屋里。”

性刚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一日,父留客饭,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饭,待我与他对立在此。”

善说谎

武陵一市井少年,善说谎。偶于市中遇一老者,老者说之曰:“人道你善谎,可向我说一个?”少年曰:“才闻众人放干了东湖,都去拿团鱼(甲鱼),小人也要去拿,顾不得闲说。”老者信之,径往东湖,湖水渺然,乃知此言即谎。

吾悟:一者,即知其人善谎,岂可信其言乎?二者,东湖浩渺,焉能放干?善说谎者在善信者广也。善信者必为贪小利者。

当止不止 清?纪昀

有樵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穴故嵌空而缭曲,辗转内避,渐不容虎,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强入。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不意蜿蜒数步,忽睹天光,竟反出穴外。乃力运数石,窒虎退路,两穴并聚柴以焚之,虎被熏灼,吼震岩谷,不食顷,死矣。此事亦足为止不止之戒也。

注释:①樵:打柴。②故:通“固”,本来。③嵌空:深陷的样子。④缭曲:曲折缭绕。⑤窘迫:处境困迫。⑥窦:孔穴。⑦蛇行:像蛇一样爬行。⑧蜿蜒:曲折延伸的样子。⑨灼:炙、烧。⑩不食顷:不到一顿饭工夫。

孔文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译文:孔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名气很大,做司隶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众的人、有清高称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被通报。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下边的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已经通报上去,一起坐下来。李元礼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说:“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来亲戚关系。”李元礼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听后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感到非常不安

宋有澄子者

宋有澄子者,亡缁衣,求之途。见妇人衣缁衣,授而弗舍,欲取其衣,曰“今者我亡缁衣” 妇人曰“公虽亡缁衣,此实吾所自为也”澄子曰“子不如速与我衣。昔我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禅缁也。以禅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 [译文]宋国有一个叫澄子的人,(他)丢失了一件黑色的衣服,(他)在路途中寻找。(他)见有一妇人穿着黑色的衣服,就拉住而不放开它,要取她的衣服。(他)说:“现在我丢失了黑色的衣服。”那妇人说:“您即使丢失了黑色的衣服,可是这件衣服确实是我自己的啊。”澄子说:“你不如快点给我衣服,过去我所丢失的,是纺缁;现在你的衣服,(只是)单衣。拿单衣抵挡纺缁,难道你还没有占便宜吗?”纺缁:一种有里的夹衣。[注]襌:单衣,没有里子的衣裳。

攘其邻之鸡者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也。”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而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 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水船绝湘水,中济,船破,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后何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遇之甚!蔽之甚!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邑西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鸭毛茸生,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儆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亦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

异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者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术者也。”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刘邦曾经随便和韩信讨论各位将领的才能,(认为)他们各有高下。刘邦问道:“像我自己,能带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人。”刘邦说:“那对你来说呢?”韩信回答:“像我,越多越好。”刘邦笑道:“统帅士兵的越多越好,那(你)为什么被我捉住?”韩信说:“陛下不善于带兵,但善于统领将领,这就是韩信我被陛下捉住的原因了。而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们努力所能达到的。”

秦昭王……囚孟嘗君,謀欲殺之。孟嘗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願得君狐白裘。”此時孟嘗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無雙,入秦獻之昭王,更無他裘。孟嘗君患之,遍問客,莫能對。最下坐有能爲狗盜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爲狗,以入秦宮臧中,取所獻狐白裘至,以獻秦王幸姬。幸姬爲言昭王,昭王釋孟嘗君。孟嘗君得出,即馳去,更封傳,變名姓以出關。夜半至函谷關。秦昭王後悔出孟嘗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馳傳逐之。孟嘗君至關,關法雞鳴而出客,孟嘗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爲雞鳴,而雞齊鳴,遂發傳出。出如食頃,秦追果至關,已後孟嘗君出,乃還。

(3)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①。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

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②。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释】①“晋明帝”句:按:晋元帝司马睿原为安东将军,镇守建康。后来京都洛阳失守,怀帝逃到平阳,不久,长安也失守。晋愍帝死后,司马睿才即帝位。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

②“具以”句:按:晋元帝为琅邪王时,住在洛阳。他的好友王导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后来又劝他镇守建康,意欲经营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东渡意。

【译文】晋明帝才几岁的时候,一次,坐在元帝膝上。当时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起洛阳的情况,不觉伤心流泪。明帝问父亲什么事引得他哭泣,元帝就把过江来的意图一五一十地告诉他。于是问明帝:“你看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显然可知。”元帝对他的回答感到惊奇。第二天,召集群臣宴饮,就把明帝这个意思告诉大家,并且再重问他一遍,不料明帝却回答说:“太阳近。”元帝惊愕失色,问他:“你为什么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现在抬起头就能看见太阳,可是看不见长安。”

十 千金市骨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 “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直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为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满期年,千里马至者三。(《战国策》)

初中文言文趣味阅读 第8篇

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点。通过文言文教学培养良好语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加强体验,深入理解作品。然而,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积淀的一种载体,经历了时间的跨越和空间的变换,所反映的内容与我们现实生活有着相当大的时空差距。针对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征,通过我的不断实践,我觉得在文言文诵读中,巧妙设计一些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趣味诵读中多方位感受意境,培养良好的语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课本选入的文言文,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类:故事类,如《郑人买履》《刻舟求剑》《黔之驴》《晏子使楚》《愚公移山》等;游记类,如《与朱元思书》《三峡》《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事物说明类,如《以虫治虫》《于园》《核舟记》《活板》等。还有一些篇幅较长,生字词较多的,如《出师表》《陈涉世家》《送东阳马生序》等;结构精致的,如《陋室铭》《记承天寺夜游》等。根据不同的文章,教师可以设计与之协调的趣味诵读方法。

一、故事激趣阅读法

无论是对大人还是孩子,故事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初中生想象力丰富,又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故事激趣自然是一种好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用成语故事,引起兴趣。成语大都出自寓言故事,如果文言文以成语的身份与学生见面,必然增添不少亲切感。例如我们在学习《黔之驴》这篇文言文之前,先告知学生,故事名称是一个成语“黔驴技穷”,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并给全班同学讲故事。讲的同学兴致勃勃,听的同学兴致盎然,读过了,讲过了,听过了,然后谜底揭晓,这正是我们要学的文言文《黔之驴》。看似才进入课文学习,其实已经深入文本。读、讲、听都是一种诵读过程。《郑人买履》《刻舟求剑》这些成语故事类文言文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

通过故事表演,再现情节。有人说“孩子是天生的演员”,初中生身上的表演天赋非常丰富,何不开发利用这一天然资源,让文言文诵读生动起来?学习《晏子使楚》的时候,我做了尝试。课本上选的是楚王与晏子的对话这个情节,我动员学生找来了“出使狗国走狗门”这个情节,给他们半节辅导课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深入文本,组内排演。为了演好角色,学生会全身心投入,演练过程中,他们自己会发现一些细节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正是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难点。排演过程就是诵读过程,排演成熟了,诵读目标也就快要达成了。然后班级“公演”,大家在欢声笑语中,集体发现并解决组内尚未解决的疑问。“公演”也是诵读过程,最终诵读目标达成。《愚公移山》等课文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辅以多媒体手段,效果更佳。

可以想象延伸,故事拓展。精彩的故事,大都会激发人无穷的想象力,想象力也是激发学生诵读文言文的动力。例如学习《桃花源记》这篇时,我的学生就是这样七嘴八舌发挥各人想象力的:

“可渔人前脚出了桃花源,后脚就“诣太守”,还处处志之,这到底是何居心?”谢月英要替桃源人抱不平。

大家七嘴八舌议论开了。刘莎说:“桃花源人待渔人多诚恳,多友善啊,又是‘设酒杀鸡作食’又是‘各复延至其家’,还一一细说身世‘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人把家底都向你交代了,而且离开时,人家桃花源人客客气气叮嘱你‘不足为外人道也’,渔人你竟然如此这般,太不守信用了吧,怀疑你的人品。”

大家一边听两位同学对渔人的声讨,一边在文中寻找渔人“不守信用,人品有问题”的证据,有人点头表示认同,有人眉头紧皱,有人微笑好像有新发现。

这时许枫有话说:“大家注意了,是渔人先诚恳地说明自己来历的,‘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而且,在得知桃源人‘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时,‘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由此看来,渔人能与桃源人互相交心,证明他人品不坏。”大家听着,点头称是,“不过,那渔人又为何要一路做记号,急匆匆去报告给太守?”不知是谁发出疑问。许枫款款而谈:“我想渔人是要带桃花源人走出去,去享受外面的繁华。”立刻有人反对:“外面世界水深火热,战乱频繁,谁想去啊?桃花源人听了渔人的讲述,不是‘皆叹惋’吗,难不成渔人想害桃花源人啊?”大家都笑了。

陈文侠若有所思:“对啊,那渔人干嘛不直接住下来,远离战乱,好好享受桃花源里的安宁生活?”陈影接口:“那怎么可能,他还有亲人,他不能只顾自己啊。”有人百思不得其解,干脆冒出一句:“渔人报告官府,是想领赏。”引得大家一阵笑声。有人扯得更远了:“桃花源人就不怕渔人泄密?直接灭口不就得了。”

张晶晶好像发现了新大陆,兴奋地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渔人是想带着统治者,去参观人间的另一幅和平图景,向花桃源人取经,回来好改造外面的世界,让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亲人朋友,以及和他一样无辜的老百姓,都过上世外桃源那样的幸福生活!渔人不仅善良,而且有创意,一定是这样!”。教室里掌声响起,不管真相到底是不是像张晶晶所说,通过掌声,我知道大家愿意相信这就是真相,因为孩子们有一颗善良的心,因为大家相信渔人,相信善良。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开拓了视野,丰富了内容,提升了认识,美化了心灵。孩子们你说我说,一同走近“古仁人之心”,这不也是一种阅读吗?

二、速读竞赛阅读法

适当的竞技能使大脑兴奋,激发人的潜力。文言文“速读”这个概念,是我偶然在同事的教案里发现的。我将竞技和“速读”进行了“合作加工”,名称为“速读竞赛”,应用在我的课堂。实践表明,对于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非常有效。

速读接力,熟读成诵。结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课本上设置了一些篇幅较长的文言文,例如《出师表》《陈涉世家》《送东阳马生序》等,这样的长篇,想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保持饱满的兴趣,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速读接力这个激趣活动便是达到熟读目标的一个有效策略。具体以《送东阳马生序》为例,谈谈我的具体操作过程。小组之间竞赛。首先组内自主诵读,组内竞赛,选出代表。然后将整篇课文分为五段,第一段分“余幼时”“既加冠”“余之从师也”三层,每层一人,第二第三段各一人,每组派代表五人。另外,为激发基础薄弱生的积极性,保证全员参与,每组五人中有两人是老师随机指名。为防止投机取巧,五名选手的诵读顺序由老师安排。准备就绪,接着就是竞赛表演了。五名选手速读接力,老师用秒表计时,用时最短的组获胜,奖励是内心的自豪感和大家的掌声。用时最长的组,罚他们集体速读,那声音就像炒豆子,我取名就叫“炒豆子”,听得大家欢声一片。想赢是孩子的天性,自然读得相当卖力。

巧用火车游戏,寓学于乐。除了一些篇幅较长的之外,初中课本还设置了一些结构精致的短小文言文,例如《陋室铭》《记承天寺夜游》等,这类文章,直接可以快速诵读至背诵。以《陋室铭》为例,全文共九句,游戏规则是:四个组有八列,随机抽出一组的某一列,一人一句,开火车背课文,一遍背完接着开,直到一列人都参与过,计时方法与“速读接力”相同,奖励与惩罚的方法灵活多变,此处不一一赘述。开火车是一种有趣的游戏,为了开好火车,学生自然会全力以赴,诵读文章,背起文章来也就不难了。

条件抢读,理解诵读。正如每篇文章都有它的主旨,文章里也大都有一些有特点的句子,可以将它们的特点转换成一种条件,让学生根据条件,经过大脑思索判断,选择符合要求的句子抢读,这也是一种趣味诵读的方法。这种方法各种文章都适用,尤其是条件几乎包含了整篇内容的文言文。例如《与朱元思书》《三峡》等。以《与朱元思书》为例,可以提出这些条件:a.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句子;b.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c.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d.正面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e.侧面写水清澈和江流气势磅礴的句子;f.表现听觉(以闹衬静)的句子;g.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h.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的句子等。这些条件的满足是在熟练诵读的基础上进行的思维过程,对于文言文阅读,同样是一种激发兴趣的活动。

除了上面介绍的两类文言文兴趣诵读方法外,还有妙笔生花绘景法,适用于写景类文言文的阅读,例如《小石潭记》等;火眼金睛辨误法,适用于生字词和多音多意词较多的文言文的阅读,例如《口技》等;制作过程模拟法,适用于解说制作原理的说明类文言文的阅读,例如《活板》等;声情并茂演绎法,适用于生动描写情态类文言文的阅读,例如《核舟记》等。

上一篇:大学英语教学计划下一篇:善待生命学习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