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初一的作文题目

2024-05-28

适合初一的作文题目(精选8篇)

适合初一的作文题目 第1篇

2012绍兴中考作文题目:适合开放的季节

今年中考的语文卷最后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根据一段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如写诗歌则不少于16行。)

作文材料的内容大致为: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季节,有的开在春天,有的开在夏天,有的要到秋天,也有的则要在冬天怒放。为什么非要赶在春天里开放呢?只要找准适合自己开放的季节,你也许会开放得无比绚丽。

适合初一的作文题目 第2篇

【作文题目】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

【优秀作文1】

当数学大家陈省身被问到当初为什么选择数学时,他说:“别的都不会,只好做数学。”当著名画家黄永玉被问到当初为什么学画画时,他的`回答也是:“别的什么都不会只好作画。”

不是每一条河流都可以注入海洋,除非找到了合适的道路;不是每一只鸟儿都能够飞上天空,除非他有一双适合自己的翅膀。人生之路也是如此: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古时候有一户人家,生了五个儿子,一个质朴忠厚,一个聪明机敏,一个双目失明,一个天生驼背,还有一个天生跛脚。父母便让质朴忠厚的务农,让聪明机敏的经商,让双目失明的学按摩,让天生驼背的搓绳编筐,让天生跛脚的在家防线织布,后来五个儿子的生活都幸福美好,各自事业有成。

五个儿子都有了适合自己的职业并取得成功。假如让天生跛脚的去务农,让天生失明的去纺线织布,那他们的命运恐怕就不会这么好了吧!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都希望子女成龙成凤,让孩子从小就忙碌于各种提高班,奔波于各个家教中心,整日在题海中遨游,企望孩子成为音乐大师,奥数精英,外语天才,可到头来真的能如愿么?孰不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篮球皇帝乔丹,打篮球之前先打橄榄球,可因为身体不够强壮,始终未取得一金半银,随后又打棒球,但因为球感不成,于是成绩也不理想,最后,他改打了篮球。因为他发现自己身高臂长,动作灵活,是块打球的好料。果不其然,乔丹在篮球场上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于是,便有了在nba历史上永远闪光的“公牛王朝”,也有了地球人都知道的“篮球皇帝”“飞人”乔丹。

这个世界上没有对所有人都相同的、最好的东西。只有那些真正适合自己的,才能说是最好的! 锦衣玉食不一定能装饰出最美的自己,学会量体裁衣方能展现风采。人生之途尽管漫长,但我们总要找到捷径——扬长避短,走适合自己的路。

【优秀作文2】

它,虽然光彩夺目,但不适合每一个人。

那天,大地,鸟儿也成群结队地唱着欢快的音符,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花朵和青草的芳香。在这么一个好天气里,我和妈妈当然不会放过去购物的好机会!我穿上“淑女裙”,带上蕾丝发箍,顿时,一个“淑女小天使”展现在我的面前。我和妈妈手拉手地上了街。街上熙熙攘攘的,每一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一副兴奋的模样!我和妈妈穿梭在人群中,回头率可真叫百分之百!

这时,一个带着发箍的阿姨吸引了我的目光:她那一头乌黑的秀发上,戴着一个镶着好几颗水钻和一只精致小巧的蝴蝶的发箍!那几颗水钻在阳光的折射下,闪现出了迷离的色彩……我拉着妈妈的手走进一家装修的很可爱的饰品店,在一个柜台中,我竟发现了一个和我刚才已“爱不释目”的发箍!它静静地躺在那乳白色的绒毛上,在彩灯的照耀下,闪现出了七彩的光芒。我让服务员阿姨帮我拿出那一款我心仪的发箍。我摘下蕾丝发箍,迫不及待地戴上它站在镜子前一瞧,发现镜子中的我已不是那么活泼可爱!反而变得有些老气!我遗憾地摘下这“奇怪“的发箍,心想;为什么刚才那个阿姨戴起来就那么漂亮,而我戴起来却显得有些老气呢?

适合初一的作文题目 第3篇

1982年我第一次教三年级,看到那么多聪明可爱的孩子在作文课中咬笔杆、发呆、焦虑与痛苦,迫于无奈我开始新的尝试,试验着上“玩玩说说”课,把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引入课堂,玩“自画像”“盲人摸象”“斗鸡”“吹鸡毛”……一下子原本枯燥的文字技巧的训练,竟变成唤醒儿童天性的快乐的习作。受孩子们习作快乐情绪的感染,我坚持实验研究两年,试着把实践探索变成文字投寄出去。不仅在国内小语界很有影响力的《教学月刊·小学版》1984年第4期上发表了,还给我的文章一个很有震撼力的标题《“玩玩说说”——作文新课型探索》。

从那以后我满怀着激情和使命,一直往前走着,用实践丰富着活动作文。从1982年单一的“玩玩说说”的“捏鸡蛋”等游戏作文发端,到“神奇的纸桥”等科学小实验作文;从1991年《吹鸡毛》《50+50= ?》等一批教学录像进入《张化万习作教学专辑》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礼物,到1991年执教的科学小实验习作《烧不破的手帕》被《人民教育》等7家杂志评为教学设计一等奖,课题进入浙江省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从新世纪课程改革执教的《摔鸡蛋的学问》在天津全国小语会的习作教学研究会上引起人们热议,到2003年在杭州西湖博览会《张化万小学语文教学40周年研究会》上《我发现》《心的建议》引起热烈反响;从《乒乓打架》《保护鸡蛋》《新年贺卡》等一批活动作文教学光盘进入《中国名师张化万小学语文教学专辑》,到省内外的一些学者开始对我的作文教学进行研究分析;从“吃西瓜”“保护鸡蛋”的儿童生活作文,到深入学生社区生活,去大街小巷查找错别字,探访敬爱的老师的综合系列活动作文……

这30多年,我和学员们通过无数次艰苦跋涉的探索实践,跌宕起伏的坚持与反思跟进,才慢慢寻找到今天受到教师与学生欢迎、充满生机而又问题不断的活动作文。

这30多年,是杭州市天长小学著名的小学教育改革家、全国劳动模范李承龙引领着我;是特级教师罗云仙、杨明明、曹晓虹、王莺、俞国娣、虞大明等一大批人帮助着我;是杜威的生活即教育、陶行知的解放儿童的思想、巴班斯基的最优化、列昂杰夫的活动理论召唤着我;是杨再隋、吴立岗、刘力、汪潮等国内一流的专家教授点拨着我。这30多年,是天长小学“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鼓舞着我,是天长小学民主自由争鸣的文化厚泽了我,是理论与实践的交融帮助了我。

30多年的实践探索终于让我们明白,传统习作教学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习作是师本作文而不是生本作文。我们煞费苦心地在寻找适合习作的儿童,而不是寻找适合儿童的习作。我们公开和内隐的最根本的假设是学生不会习作,他们的习作是完全需要我们教的。我们千辛万苦在寻找的不是如何唤醒儿童对习作的需要,激发儿童习作表达的欲望、运用的意识,而只是站在教的角度期盼一种习作教学序列,能够分门别类、分期分批按照所谓的科学教学的序列进行教学灌输,让学生学会系统的写作技巧,提高习作水平。

习作是什么?不是创作,是练笔,更是儿童生命的一部分,是他们成长发展的记录和证明。习作是儿童生活、情感、思维、语言的一个活着的整体,不是可以无限分割的句子、段落的表达训练。从根本上说习作不可能条分缕析、清晰科学地一点点分别地教和操练的。习作呈现在儿童面前的是一个情感的、生活的、语言的整体。小学生习作要成功只有全身心地、自然地投入到习作中去,把习作当作是自己的一种学习生活,当作是自己的一种情感抒发,当作是自己的一种思想表达,当作是自己的一种思维与语言的倾吐。只有这样习作才能够说是生本习作,才会从根本上具有勃勃的生机。

30多年千百度的探寻,终于找到活动作文——它鼓励学生以课堂内外各种活动的经历为基础,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主要手段,让学生在体验生活、学习生活,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并提升对生活的感受与认识,从而使习作成为学生主动倾吐情感、学习个性化表达、融入社会、提升多方面能力的一个过程。它是开放的习作教学观与教学模式。

我认识的活动作文不是从理论家的书斋中走出来的,也不是舶来品。它是生长在中国基础教育一线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产物。

它从一诞生就是为了儿童而存在的。活动作文的教学设计系统、课堂教学系统、教学评价系统都服从和服务于小学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存在。

活动作文的内涵

一、活动的界定、特点与分类

1“.活动”的界定

中国著名的小学语文教育家朱作仁先生认为:活动,人有意识有目的地影响周围环境的过程。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一切活动都是社会的活动,包括游戏、学习、社交、劳动等等。…… (朱作仁,《教育辞典》“活动”544,江西教育出版社,1987.)

苏联教育家列昂杰夫所说“: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是通过内隐与外显活动的无数次交替而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机制,也就是说,人的主体性是活动生成、活动赋予并在活动中发展的。” ( 列昂杰夫1975年《活动·意识·个性》) 巴拉诺夫更断言“活动之外不存在发展”。(巴拉诺夫等1976年《教育学》) 学生的学习活动显然是生成与发展主体性活动的主要内容和主导因素“。活动过程是主体自主的,主体态度不仅自觉,而且是积极主动的,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自己的行动步骤,经历着情感的体验,始终处于积极追求中,关注行为和目标的实现,这是最富有发展意义的活动。”活动作文以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组织作文教学,这无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发展的潜能。

杜威说过“:教育并不是一种告诉和被告诉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建设性的过程。”活动作文的“活动”就是学生“主动建设性的过程”。学生在活动的情境中为实现某种交际(理解和表达)需要进行语言实践活动,从中学习语文。活动能激发学生了解、感知、探究外部世界的愿望,加深对交往对象的体验和感悟,促进交际表达成为学生内在的积极需求,这样的语文学习不再是被动的灌输与塑造,而是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发展的过程。

活动作文的“活动”承担的是全面核心的教育教学任务。它是活动作文教学的主线,而不仅仅是一个环节,更不只是营造气氛的开头;它是师生、生生和活动多向互动碰撞的过程,学生不只是活动的被动裹挟的对象,更不是毫不相干的看客;它是教育教学的核心,是习作教学三维目标达成的主要凭借;它是撬动习作四个支点(欲望、内容、构思、表达)的路由器,而不只是学生观察的对象,获取的习作素材;它的功能是全面的,不仅能促进学生习作的顺利成功,还让教师真切地感受习作教育教学的快乐与幸福。

2. 活动作文的特点

小学活动作文以“活动”为平台 , 以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为依托,进行多形式、多角度的习作训练 , 从而提高学生的各项习作能力 , 使学生乐于习作。它鼓励学生以各种亲身经历的活动为基础 , 体验生活、认识生活 , 探索和发现生活 , 并在此基础上记录和表现生活的一种教学模式。

(1)它是语文学习活动

活动作文是语文学习活动,不是其他学科活动,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综合学习”。

活动作文一切均从语文学科目标、特点和性质出发来进行的,正如“语文课标”所建议的那样“: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活动作文教学包含的“综合”主要指:一是作文知识的综合,如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作文知识解决问题;二是作文能力的综合,如组织学生参加作文趣味活动,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等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三是作文教学与其他课程的综合;四是作文实践过程的综合,让学生在读书、写作、调查、研究等多种学习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是带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

(2)它是活动化习作实践

活动作文除其学习的对象、内容和环境是“活动”的外,还在于:一是学习的过程是“活动”的;二是学习的方法是“活动”的;三是学习的手段是“活动”的。可以走进现实世界考察、采访等,也可走进人们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

(3)它是自主的习作生活

它不是逻辑严密的科学研究。它是一种学习、一种生活、一种特殊的作文生活。一是作文实践的文化性,即所开展的作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有文化意味、文化内涵。二是作文实践的自主性。三是作文实践的体验性。四是作文实践的合作性。

(4)它是过程性习作实践

它不是结论式的知识掌握,侧重在活动过程中形成语文素养,不是通过获取最后的结论来掌握作文知识。在对其进行评价时,一看活动确立和内容设计是否具有学习作文的价值和可探索性。二看其资源利用是否具有最优性。三看学习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即看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策略是否科学。四看学生作文实践是否具有全员参与性和全程体验性,即看是否人人参与到作文学习中,个个都经历了实践、领悟、探索和创新的全过程。五看作文结果是否具有深刻性和广阔性,学习成果怎样。六看作文教学的综合学习效率是否高。

3. 活动的分类

活动作文的活动设计只要充分尊重儿童的活动天性,儿童必将释放出巨大的学习能量。

需要创设活动作文的哪些活动情境呢?

这种活动情境包括现实情境和想象情境,这种语言实践活动有很强的综合性,不仅有模仿性和应用性活动,还有探究性和创造性活动;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还包括校园、社区和社会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儿童日常游戏与生活情境,比如斗鸡、吹泡泡、盲人摸象和吃西瓜等;二是课堂内外的校园学习情境,比如洗手帕、称金鱼、听力考试、神奇的纸桥等;三是学生家庭亲情生活和小区社会活动情境,比如保护鸡蛋、劝戒烟、心得建议等。诱导学生进行表达和交流……在这种相互作用中既把外部的东西转化为自己内部的东西,也把自己内部的东西转化为外部的行为。在这个转换过程中,儿童是以个体的、独特的方式实现的。学生在主动活动中产生表达的需求,积极有效地把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有机地整合起来,提高学生整体语文能力。

它源自真实生活,又不是自然的生活活动;它需要将自然状态的生活与活动和儿童的社会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衔接,赋予生活认识与习作教学的意义。

它是模拟的、浓缩的、精选的教学活动;它需要激活和引导儿童在活动中敏锐的感知和多种感官的观察,获取观察的表象,激活大脑中类似生活的认知记忆,努力和大脑中原有的在生活与阅读实践中建立起来的认知网络并网,把在课堂活动观察中获取的表象转换成一种意象。这样“活动”才可能促进一种见识,一种生活的阅历,活动经过才有可能转化为学生的一种经历,启动与人、与自我心灵沟通的一种冲动与表达欲望。

二、活动作文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思想

习作教学是儿童学习语言的主要平台之一。但儿童一直生活在母语环境中,受到成人语言的影响。尽管那时儿童学习语言无明确目的,无计划,无组织,但他们不是孤立学习语言,而是在生活中认识自我和他人,认识身边的世界和生活,在互动交往中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进入学校,学习语言的时空和方式方法更加丰富多样,课内外学生的语言输入量远远大于输出量。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 : “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习作是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它是儿童生活、情感、思维、语言的活的整体。不是可以孤立地无限割分的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点状、线性的表达训练。习作要成功,只有把习作当作自己的学习生活,一种情感抒发,一种认识表达,一种思想和语言的倾吐。将学生表达的欲望、内容、方法、实践等整合起来,习作才从根本上具有了勃勃的生机。活动作文就是如此。

为什么活动才能成为适合儿童习作的整合平台呢?

活动是儿童生命的本性,他们是在活动中学习的。正如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心理学家让 ? 皮亚杰认为,一切知识起源于认识主体的实践活动,认识的形式主要是一种活动的内化作用,即主体对客体的行动,保持主客体一致性的基础性在于活动。儿童只有自己参与各种活动,才能真正获得知识。他认为: “动作是思想的根源,活动是一切能力的基础。”“在儿童时期实践智力先于反省智力,而反省智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意识地掌握实践智力的结果。”皮亚杰把“活动教学法”视为儿童教育的最重要原则。他指出,社会知识直接来自于与他人的交往活动。语文属社会知识,应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活动去获得知识。活动教学已经成为现代一种基本的教学主张。活动作文,学生在新颖而有意义的活动中,兴趣浓厚,参与积极,从而增长实践能力,发展创新精神。

30多年的实践探索,30多年的理论学习,让我们认识到构建“活动”平台,才能唤起学生内在的表达需求,激活表达的欲望,以需求为机制,实现多种知识和能力的有机整合,从而实现习作学习的综合性。

活动作文以儿童“感觉在前,语言在后;思维在前,词语在后;情感在前,道德在后”的三个客观规律为基础,努力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儿童喜欢的、符合成长规律的、有利于全面成长的活动作文。而不再是单纯地站在习作教学的角度,看是否对学习习作技巧有用;也不单纯地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是否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活动作文让学生在活动中,体脑结合,手脑并用,减轻了习作心理负担,真实地感受到习作的愉悦、轻松、快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三、游戏精神是核心价值

活动作文离不开“玩”。学生对于习作的情趣,对于习作意义的认识,对于习作的喜爱与语言技巧的掌握,都是在“玩”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要顺利地进行活动作文教学必须“把玩进行到底”。

在中国,许多人把玩作为一种负面的东西,必须节制。以为玩的功能就是娱乐消遣,其实玩更重要的功能是社交。玩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去一个新的地方,认识新的人,和新的人一起体验新的好玩的感觉。使玩变成锻炼自己、充实自己的活动。玩,让我们有可能成为儿童平等的玩伴,找回快要失去的童心,唤醒真实的情感,走进学生的心灵。玩,让我们忘记一本正经的说教,开始真正平等的师生对话,实现心灵碰撞,激活学生的潜能,释放内心的情感。那时教育教学才能真正成功。孩子们在玩的时候会神采飞扬,在玩的时候会迸发个性。当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学习时,这样的学习效果就会特别好。因为玩是源于学生自己的需求“。玩”大有文章可做。玩中有学,寓教于乐,玩中创造的教学方式能在课堂内外长存长盛。玩的过程能激活语言,把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带进课堂,让玩激活观察、说话、思维和表达的潜能。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存在状态。儿童生命状态是一种游戏化的存在。游戏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主体活动,对儿童生命发展具有本质意义。儿童从幼儿到儿童再到少年的生命成长过程,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游戏方式不断变迁、演化、延伸、升腾的过程。从婴儿期咿呀学语时的玩物游戏、动作游戏,到幼儿初期的身体游戏、运动游戏,再到幼儿后期认知发展基础上的装扮游戏、象征游戏,最后到儿童期、少年期的探索游戏、社会游戏,游戏伴随儿童一路走来,不断谋取生命发展健康、和谐、昂扬、乐观的人格状态。没有游戏的儿童,是残缺的,也是遗憾的。在儿童的生活中,游戏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是儿童认识、理解、体验、超越生活的方式。儿童的游戏与成人所从事的游戏活动有根本的不同。成人的游戏只是为了解除生活的疲劳,暂时忘记人生的忧烦,他们无法为游戏而游戏。游戏之与儿童,是其生活本身。游戏的意义即生活的意义,游戏是儿童大半的生活。儿童在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中,获得对生活世界的认知,获得与人交往的基本能力,获得智慧潜能的滋养生发,获得丰富独特的情感体验,获得弥足珍贵的游戏精神!

活动作文倡导“把玩进行到底”。它的核心价值就是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源于人类的游戏文化史,源于儿童真实快乐的游戏生活。但游戏不等于游戏精神。活动作文倡导的游戏精神,追求的是自由创造的精神 , 平等的精神,非功利的合作精神;追求一种民主快乐同时又学习规则遵守契约的学习和生活过程,它是儿童快乐的来源和本质。它启迪儿童智慧,释放活力,发展自由创造的能力。它关照的是儿童内心的自由、愉悦和本真。

游戏精神就是“玩”的儿童精神,是“以情趣为本”(即以快乐为原则),是自由的、非功利的。这种精神融合了独特的儿童文化,伴随着儿童生命的成长!游戏精神是一种童年的精神。缺失了游戏精神的小学教育,实际上就是对于儿童天性和成长秩序的漠视和背离。只有当游戏精神贯穿于小学习作活动之时,习作才可能成为童年健康生活与快乐成长的自由乐园。

努力创建适合学生的作文教学模式 第4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内容;训练;想象;批改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061-02

怎样进行作文教学?一直以来,广大教师都在思考和尝试这一问题。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平时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从积累入手,循序渐进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没有广泛的阅读积累,要让学生凭空想象写好作文是不可能的。可又有几个学生能自觉的进行大量的阅读积累呢?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我每周安排了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内进行课外阅读,在学生阅读结束后,利用三五分钟的时间进行阅读收获的交流。这样既保证了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又使得这项活动不流于形式。其次,在集中阅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课外的自主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老师每周一对读书笔记的内容进行检查。第三,要求学生每周坚持写小练笔,老师要对学生的每一次小练笔进行简略的批改。第四、充分利用每天课文课的课前三分,请一名学生上台讲一个故事。并进行简短的评价。

“厚积而薄发”,大量阅读、积累自然而然地为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与词汇。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阅读积累也是如此。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积累进行引导和中长期规划,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不同的阶段及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学习任务,利用学生不断产生的成就感来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这项学习活动。

二、抓住机遇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在学生大量阅读积累的基础上,要抓住机遇,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随时随地的对学生进行阅读积累的知识整合和运用的训练,积累写作素材。

有一天上午的语文课,我走进教室后刚准备上课。突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雨了。我突发奇想,改变了原来的预设,让学生们观察窗外的天气变化主,试着就当时的情景说一段话。同学们兴致盎然的注视着窗外瞬息万变的天空,时而低声交流时而飞笔疾书……十几分钟后开始即兴练习。一个学生说:“早晨,天气晴朗,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校。一心以为今天会有一个好天气,今天的体育课上我可以好好的表现一下我的篮球绝技。唉!谁知当我们上到语文课时,突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天空越压越低。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粒直射窗台,打得窗户叭叭作响。雨越下越大,开始还能看清雨点,后来就变成了瓢泼大雨,只听得见雨打在玻璃上的叭叭声了。玻璃上的雨水迅速汇集成一股股的水流顺窗而下。唉!看来今天的室外体育课上不成了,我的希望是要落空了。”……几个学生发言后,我又让学生就刚才同学的发言进行了评价:“我认为A同学观察的非常仔细,他注意到了雨点的变化。”“我认为A同学的词语用得很准确,还写出了自己的心里想法。真好!”……最后,我让学生将这次即兴的练笔整理成一篇小作文。这是一次师生都毫无准备的机遇观察训练。像这样有意或无意地抓住机遇进行观察训练,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丰富了写作素材,为提高写作能力奠定了基础。

三、从内容入手,培养兴趣

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渠水,泉源丰盈而渠水不竭。”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的内容来源于社会生活。可是从已往的学生作文中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学生所写的内容脱离实际生活,凭空捏造,说空话,讲大话或是乱抄乱套。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内容入手,把作文内容同实际生活相联系,真正做到写熟悉的事物,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第一,老师应在作文命题上下功夫,紧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实际,设计一些新颖灵活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愿写、乐写。第二,教师应尽量减少命题作文的次数,增加一些内容广泛,形式灵活的作文方式。如设计一些学生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话题作文等。在一次作文课上,我曾经设计了这样的一个话题:“在我们走过的五年多的学生生涯中,已经经历过许多次的考试,面对每一次的考试,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考试后又有怎样的想法?最难忘的一次考试是哪能一次,为什么令你难忘?……请你围绕“考试”这一话题,写一写自己的真实感受。”习作要求一出示,教室里就炸开了锅,学生们兴致倍增,议论纷纷。就连平时最怕写作文的后进生们这一下也有说不完的话了。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提供资料的习作训练。

另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注意用记日记的方式从平时的生活中积累素材,为写作训练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引导想象,提高思维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言和思维的综合训练。为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形式活泼的作文训练。想象作文和续写作文就是能使学生思维充分展开的作文训练方式。

如学完《穷人》一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一家人后来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呢?大家都非常的关注,可是伟大的作家先生却绝口不提了。如果你是作者,你认为他们会有一个怎样的生活呢?请用你的笔来告诉大家吧。学生续写的故事可谓是千姿百态。

又如让学生想象20年后大家再相聚时的情景,写一篇想象作文。这时的学生说犹如一匹匹奔驰的骏马,在思维的大草原上自由地、尽情地驰骋。他们由自身的成长变化写到了家乡的环境变化,由家乡的环境变化写到了自己正在发展的事业……这样,我们成功的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从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独创性。为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拓宽了道路。

五、改变作文批改方式,引导互评与自评

学生参与作文的互评与自评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学生作文的互评与自评环节,统一由教师包办批改与讲评,这直接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对学生作文的互评与自评的指导应结合在习作的指导、批改和讲评等环节进行。1、在习作指导过程中进行互评。在习作指导课上,我采用“构思——小组交流、评价——草稿——全班交流、评价——成文”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大家的评议意见中成长进步,让学生在倾听和评价中提高自己的作文素养。2、在习作批改过程中进行互评。在教师批阅作文之前,先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批阅方法进行习作交换批改,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同学的作文批注旁批和总批,提出修改意见。之后教师再进行总体把关,对学生作文的优劣和学生批改得当与否进行检查纠正。这一过程及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在阅读习作与批注评语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发展了思维,提高了写能力。3、在习作讲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评。学生根据教师与同学的批改意见自己修改习作后,针对本次习作中的优点与不足进行总结交流,提高认识。

总而言之,我们的作文教学不是去选择适合作文教学模式的学生,而是去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作文教学模式。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和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作文教学方式,才能使作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雨季适合初一学生写的作文 第5篇

光是下雨也就算了,有时的下雨天还伴随着电闪雷鸣,惹得人们在晚上睡不安稳。 现在是凌晨一点,美梦正酣,却被外面可怕的雷电和倾盆的大雨吵醒了,让人躲闪不及!这几天的雨大得可怕,仿佛是要长期驻扎在此地,用自己的滴滴答答将此地慢慢摧毁。

被吵醒之后,我就睡不着了,于是,我百无聊赖地盯着窗外,开始回忆起上一个凶猛的雨季。

记得上一次下这么大的雨是在小学的时候,特别是晚上,可谓是狂风暴雨,扰人清梦,而我就在这不是那么美妙的交响曲中睡了过去。第二天早晨起来已经是七点半,于是我简单收拾了一下,赶紧抱着书包拿着伞出了门。一出门,我的头还没有湿,脚就已经湿了,这是怎么回事,我莫不是踩到水坑了?我赶紧低下头查看情况。哦,原来是昨夜下了大雨,整条街都被淹了。虽然被淹了,但是还是拦不住我上学的步伐的……

终于,历尽千辛万苦,我来到了学校。一到学校,我便听闻了一个“噩耗”——由于淹水,今天不上课了。外面的雨小了,我的心中却下起了大雨。不行,来都来了,怎么能轻易回去。于是,放下书包,我和同伴来了场雨中旅行。 第一站,公园。雨中的公园与往日着实不同。往日,就算是工作日,来公园的人也很多,你可以看见一些老奶奶三五成群漫步,聊着最近的家常;也可以看见一些老爷爷整齐地站成一个方阵,一起华山论剑;你还可以看见一些年轻人,或是目视前方,或是散散漫漫,但他们的目的却只有一个:锻炼身体。可雨中的公园不同,公园中空无一人,只能够听到雨滴拍打在树叶的声音,滴滴答答,很动听,但也有些许凄凉,毕竟,雨滴这番美妙的演奏无人欣赏。 第二站:书店。不知怎的,原来的牛毛细雨慢慢变成了倾盆大雨,就连坚强的雨伞也撑不住这一波猛烈的进攻,败下阵来。我和同伴匆匆忙忙,就近跑到了一个书店里。书店里的人很多,与刚刚冷清的公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或许他们和我一样,都是来躲雨的吧。不过,这么干站着也无聊,外面的雨也没啥好看的!于是,我把视线从窗外转到了书柜前,选了一本看起来还不错的书,专心致志地看了起来。“诶,你看,雨好像变小了,我们快回去吧”?正当我看的入迷之际,同伴把我拉回了现实,我依依不舍地将书放回了原处,走出了书店。

雨季适合初一学生写的作文 第6篇

——题记

漫天的雨丝模糊了整片视野,白茫茫的天空,将一些不甚清晰的人和事隔离在离了很远的地方。在记忆努力的拼凑,破碎的记忆构不出一幅完整的过往画卷,渐渐地忘却的人和事更多了!

在灰蒙蒙的天空下,薄雾般氤氲的水汽笼罩着整座小城。穿梭在不同路线上的陌生或熟悉的人们。相遇,热络地打声招呼,然后转身又恢复沉寂,仿佛前一秒笑颜如花的从不曾是自己,似有若无的毛雨,沾在路人的头发上雪白晶莹,错误的以为是六月飞雪。

清冷的天气,稍不留意便会感冒。早晨起床时晕眼昏地,应该是感冒了吧!只是,还是比较喜欢不撑伞没入细雨人群中。细碎的雨打在手上、脸上,清清凉凉的触觉,一如从前那般。夏雨特有的感觉刺激着我迟缓的神经,却从不觉得冷。

迟缓的感官,让一切欢乐疼痛,温暖或寒冷都在久滞后一迸而发。生理盐水一滴一滴伴随时钟滴答、滴答的声响,缓缓地传入我温热的血管,融入我的生命里,轻轻地撕扯,便引来丝丝的痛楚。在沉寂如死水的时间里,空间里,像一阵忽来的清风,轻轻的吹醒生命,夏花开得更加灿烂。

地上是一滩小小的积水。有放学的孩童奔踏过,激起的水花坠落在地上,有重复依始地形成另一滩积水。清楚而由模糊地倒映出过往的人们,与被水洗礼的行道树,相视微笑。

题目为坚持的初一作文 第7篇

丹尼斯这样说过:“独自一人的道路,并无分叉可言。”当我们在迷茫中惶惶度日,觉得举步维艰时,不妨静下心来,忠于自己,听从心之所向。坚持走下去,总归会获得回报。

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翻山越岭,访问名医,尝遍百草,历经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最终著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假如他因为畏惧途中的艰辛而放弃写下这本书,那么我们就不会看到今天的药学巨著。坚持,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

如顾城所言:“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有一个分叉口,一边是坚持,一边是放弃。有人选择停留在一处风景安逸度过,有人选择背上行囊奔赴远方的梦想。你应该知道,高峰是自己一步一步攀上去的,未来是自己的脚一步步走出来的。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获得成功之后,你会发现,坚持是如此美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出身贫寒,常常被人所欺,后来更是得了大病,但他从未放弃,一直坚持着,不断奋斗,最终取得成功。保尔柯察金的成功正是建立在坚持上的,由此可见,坚持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多大的转变。

生活并非一成不变,它充满了挑战,而我们能做的唯有带着希望和这个年纪该有的朝气蓬勃,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披荆斩棘跋涉到梦想的彼端。

如何拟定小学作文题目 第8篇

一、仔细分析课文,让学生有积累,进而有感悟。教材中的课文,其题目虽然多种多样,但绝大部分课题都是文章所写事情的高度概括,有的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揭示文章的主旨,有的引起读者的种种联想,从而激发阅读欲望。因此,要充分利用课文这一现成的例子,引导学生学好新课,积累拟好作文题目的思维方法。

1.认真仔细分析课文题目。如教学《你们想错了 》一文 :有两个国民党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而且猜到我是什么人的时候,他们满肚子希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于是激怒起来,猜疑我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威吓地吼道:“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哼! 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 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你骗谁! 像你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 ”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 一面弓着背重来一次将我的衣角裤裆创仔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 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啦! ”我再向他们解释。可以设计几个问题导入:(1) 这篇课文的题目和以往学过的课题有何不同? (2)你认为题目中哪个词是中心词? (3)对这个中心词和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出? (4)方志敏为什么对两个国民党士兵说,你们想错了呢? 他们想干什么? 错在哪里? 为什么这个想法是错的? 从课题入手,扣住题目,引导学生质疑,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求知欲。同时让学生明白这个题目好,使学生感悟到一个好题目对文章的作用。2.结合文章题目做好小结。如教《可爱的草塘》时,设计这样的总结:“正因为草塘不但景色美,风光奇特,而且物产丰富,草塘显得那样可爱。所以,题目叫做《可爱的草塘》。”既概括了全文内容,又突出了全文中心。3.引导学生尝试给课文换题目。让学生比较、体会原题目的巧妙,从而学习、积累作者概括题目的一些思维方法,再迁移到平时作文训练中,逐步训练与提高拟写作文题目的能力。

二、抓住重点,点明中心。有些课文的题目能直接点明文章的重点内容,体现文章的中心。如《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的题目,着重突出一个“脚”字,由此我们便知道,文章重点部分肯定是写“脚”。指导学生拟题时,可以采用直入重点的方法,拟一个能点明中心的文题。如给一篇短文加题目的习题:短文写“我”在一次考试中,因粗心把“食指”写成“十指”,还不以为然,受到妈妈的批评教育这样一件事。可能学生会拟出各种各样的题目,其中,有两个题目的取法体现了这种方法,一个是《“食指”于“十指”》,另一个是《粗心要不得》。可以看出前者抓住重点内容取名,后者抓住中心内容取名,两者的取名都体现了短文的中心。

三、题目要新颖,不落入俗套。写作文时,学生往往忽略题目的新颖,正如我们吃苹果时,总会挑那些外表光滑好看的苹果,尽管有的苹果表皮上的一些小斑点,并不影响这个苹果的质量。这是为什么? 因为表皮光滑好看的苹果给人的第一印象好,有吸引力,我们的作文是写给人看的,更需要有这种一眼就把读者吸引住的力量,而这就要体现在文章的题目上了。正如介绍物候学知识的文章题为《大自然的语言》,这个题目就取得好,因为它立意需要,又亲切自然、朴素生动,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平时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拟定作文题目时,一定要注意立意新颖,不落入俗套,富有独创性。如写一件帮爸爸戒烟的事,先用蟋蟀做实验,当蟋蟀被烟雾熏死后,让爸爸认识到香烟有毒从而戒烟,这篇作文如果下《帮爸爸戒烟》的题目,那就落入俗套,没有新意,如果改为《让蟋蟀吸烟》,那就有新意,同时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四、题目范围不宜太大,要求具体概括。有人写了一部赞美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的长诗,题目就是《好》。这个题目简洁精炼、一字千钧,表达了诗人强力的赞美之情。因此,拟定作文题目非常重要,要求具体概括,不宜笼统。例如写一件发生在家里既有意义又有趣的事,如果我们下《记一件有意义又有趣的事》的题目,不仅千篇一律、落入俗套,而且笼统,使人摸不着边际。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拟定题目。如写帮家里干家务活的事,而且以“承包”形式,题目就可以取为《承包》,如果写家庭搞智力活动,就可以取为《家庭智力竞赛》的作文题目。这样的题目具体明确,让人一看一目了然、轻松自然。又如观察秋天田野,写一篇作文,如果下《秋天的田野》的题目,那题目涉及的范围就太大了、太笼统了,没有新鲜的感觉,不能吸引读者,读者一看题目就觉得太平常了,缺乏看下去的兴趣。此时,指导学生把题目下得具体概括,让人一看便知道文章重点写什么。若写水为重点,那题目就以水来做文章,可以取名为《瞧,那水》,生动形象、具体清晰。

上一篇:迎期末广播稿下一篇:师恩难忘作文540字